建筑施工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3篇)
建筑施工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一、前言建筑施工企业是重大危险源较多的行业之一,施工现场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对于确保施工安全、保护劳动者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强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制定本《建筑施工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二、总则本制度旨在规范建筑施工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和劳动者的权益,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确保工程质量与进度稳定可靠。
三、组织机构和责任1.建立建筑施工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构,其中包括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
2.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部门负责制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计划、组织实施排查和治理工作、监督检查整改情况等。
3.施工企业应制定相应的责任分工方案,明确各岗位、各层级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职责。
四、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程序1.制定排查治理计划: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部门应根据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年度、季度、月度的排查治理计划。
2.组织实施排查:按照排查治理计划的要求,由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排查,包括对施工条件、施工设备、人员行为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
3.隐患记录和汇报:对发现的隐患应及时记录并向上级报告。
同时,要建立隐患台帐,对隐患的整改情况进行记录和跟踪。
4.整改治理:对发现的隐患问题,要制定整改方案,并按照整改要求进行治理。
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大整改力度,确保整改措施的实施到位。
5.督促检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部门要定期对已整改的隐患进行督促检查,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六、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措施1.安全生产培训:建筑施工企业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
2.设备管理:企业要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保证施工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正常运行。
3.环境治理:施工现场要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状况,防止施工废弃物和污水等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4.安全防护设施:建筑施工企业要合理配置和使用安全防护设施,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和身体安全。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 问题背景建筑施工是一个高危职业,施工现场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因此建设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对于保障工人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然而,在建筑施工领域中,事故频发,一些企业因不重视安全生产而引发的群体事故更是屡见不鲜。
安全事故给人身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因此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以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工人生命安全。
2. 排查治理制度2.1 目标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目标是识别和消除工程施工阶段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从而保障工人的安全生产。
2.2 制度建立建筑施工企业在实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时,应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在制度建立的各个环节中均要重视与项目管理紧密结合。
2.3 制度内容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3.1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系统地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既可排查发现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隐患,也可排查发现那些已经发生,却被忽略或没有及时得到处理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2.3.2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分析对于所有排查发现的安全生产隐患,应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消除这些隐患。
2.3.3 安全生产隐患整改整改行动是消除安全生产隐患的最终目的。
建筑施工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隐患整改计划,确保隐患能够被及时、有效地修复和消除。
2.3.4 安全生产隐患跟踪排查和整改完成后,对于已解决的问题应进行记录和跟踪,以确保未来不会再次出现相同问题。
2.4 人员管理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配备专业化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确保其能够全面理解和贯彻执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和相应的操作程序。
2.5 基础数据管理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建立一份完整的安全生产基础数据管理档案,包括安全教育和培训记录、事故和隐患排查治理记录等,以便在需要时查询和检查。
3.建筑施工企业是一个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行业。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一、制度背景和目的建筑施工企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治理是保障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
制定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旨在加强对施工现场、设备和人员的监管,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组织架构1.制定单位: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部门。
2.责任人: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组织实施和监督本制度的落实情况。
三、隐患排查和治理程序1.排查方案制定(1)制定排查方案的时间和周期:安全管理部门制定每年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计划,并确定排查的时间和周期。
(2)下发通知:安全管理部门向各施工现场下发通知,通知施工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排查。
2.隐患排查(1)施工单位配合:施工单位按照通知要求,组织人员对施工现场、设备和安全设施进行全面排查。
(2)隐患登记:将排查的隐患进行详细登记,包括隐患所在位置、隐患类型、隐患等级等详细信息。
(3)分析评估:对排查的隐患进行分析评估,根据隐患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进行等级划分。
3.隐患治理(1)隐患整改计划:根据隐患等级和排查结果,制定整改计划,并确定整改的时间和责任人。
(2)整改落实:责任人按照整改计划,及时进行隐患的整改,并记录整改情况。
(3)复查验收:隐患整改完成后,安全管理部门进行复查验收,确保整改措施达到预期效果。
四、责任和监督机制1.责任追究:对未按照本制度要求进行排查和治理的责任人,依据公司管理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罚。
2.安全培训和教育: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管理的能力。
3.监督检查:安全管理部门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本制度的有效实施。
五、制度落地和效果评估1.宣传培训:安全管理部门通过内部宣传、培训等方式,向员工宣传本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2.制度执行情况考核:安全管理部门每年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制度的落地情况和效果。
建筑施工现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三篇)
建筑施工现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是为了防范和减少施工现场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人和施工安全而制定的一套管理规定。
以下是一个建筑施工现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建议内容:1.制定施工现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目的和原则。
明确排查事故隐患的重要性,强调安全第一的原则,明确责任分工和管理要求。
2.确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
明确相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保每个部门和个人定期检查施工现场安全隐患。
3.建立排查工作的频率和周期。
制定排查工作的时间表和周期,例如每天、每周或每月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4.列出常见的施工现场事故隐患类型。
包括高空坠落、机械设备故障、电气设备问题、消防安全、材料储存等问题,明确每类事故隐患的排查要点。
5.制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具体流程。
明确隐患排查的步骤和方法,包括现场巡视、设备检查、人员培训等,确保隐患得到及时发现和整改。
6.规定隐患排查治理的记录和汇报要求。
明确隐患排查的记录方式和内容要求,建立完备的隐患台账,并定期向上级部门进行汇报。
7.建立隐患整改的跟踪和督促机制。
对发现的隐患进行整改要求,并规定整改的时限和责任人,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实施。
8.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奖惩机制。
对于发现事故隐患并及时整改的个人和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未按要求整改的个人和部门进行批评和处罚。
以上是建筑施工现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一些建议内容,具体的制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建筑施工现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二)是指为了预防和控制建筑施工现场事故而建立的一套措施和制度。
这套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事故隐患排查机制:建立健全每日、每周、每月和每年的隐患排查制度,明确责任人、时间和检查内容,确保隐患能够及时发现和整改。
2. 隐患整改要求:在发现隐患后,要求立即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
对于存在重大隐患或无法及时整改的情况,要立即停止施工并报告相关部门。
3. 事故隐患汇报和记录:建立事故隐患汇报制度,责任人需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发现的隐患,并记录隐患的整改情况,以便后续追踪和评估。
建筑施工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一、治理目的通过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专项治理,排查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地针对性措施,消除施工安全事故隐患,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认真执行安全生产标准规范,切实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水平,坚决遏制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组织领导成立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王生全任组长,张百席、温秀春、冶占福、马麟、王元成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三、专项治理重点1、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总监理工程师等关键管理人员到岗并履行职责情况。
2、施工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和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情况。
3、现场使用的大型机械设备(包括塔吊、施工电梯等)进场备案、安拆方案编制审批审核、检查验收、安全检测检验和使用情况。
4、脚手架、高处作业、深基坑、高大模板支撑等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专家论证、审批审核和实施落实情况。
5、施工人员居住工棚、生活场所存在隐患的排查,按照《新疆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文件》的要求,临时活动房搭设及验收使用情况。
6、临时设施搭设、临时用电及验收使用情况;用电设施设备安全与管理情况;特别是施工作业人员居住工棚、生活场所存在的隐患排查的情况。
7、应急救援预案制订及演练情况;建立专职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物资、设备配备及维护情况。
四、排查治理内容、方式和重点(一)排查治理内容1.建筑施工安全法规、标准规范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2.建设工程各方主体特别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和落实。
3.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和使用。
4.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方案的制定、论证和执行落实;5.安全教育培训,特别是“三类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和生产一线职工(包括农民工)的教育培训。
6.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演练及有关物资、设备配备和维护。
7.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和班组的安全检查和整改落实。
2024年建筑施工现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2024年建筑施工现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治理,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依法保护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在建的建筑施工现场,包括民用和工业建筑的施工现场。
第三条建筑施工现场应当根据本制度,建立完善的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的责任制度。
第四条建筑施工单位应当根据本制度,建立健全自身的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第五条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职工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第六条相关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事故隐患的监管,对不按照要求履行责任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应的处罚。
第二章施工前的事故隐患排查第七条在施工前,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事故隐患排查,详细记录并制定整改计划。
第八条施工前事故隐患排查应当重点关注以下方面:(一)施工现场的基本条件,包括施工设备、施工材料、施工机具等情况;(二)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如高处作业、电气设备使用等;(三)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包括通风、照明等情况。
第九条施工前事故隐患排查应当由建筑施工单位的专业人员进行,必要时可以邀请相关专业的机构进行技术评估。
第十条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及时整改施工前发现的事故隐患,并记录整改情况。
第三章施工中的事故隐患排查第十一条在施工中,建筑施工单位应当持续关注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当有事故隐患出现时,应当及时排除。
第十二条施工中事故隐患排查应当重点关注以下方面:(一)各类设备、机械的安全性能和运行状况;(二)施工过程中可能导致事故的工艺和操作;(三)工人的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到位。
第十三条施工中事故隐患排查应当由施工单位的专业人员负责,可以随时进行。
第十四条施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立即排除,并记录整改情况。
第四章施工后的事故隐患排查第十五条在施工结束后,建筑施工单位应当进行终验,并对施工现场进行事故隐患排查。
建筑施工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范文(三篇)
建筑施工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范文1.制定明确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包括岗位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
2.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机制,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并记录和追踪整改情况。
3.配备专业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包括隐患排查、制定安全措施、培训工人等。
4.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
5.加强对施工材料、设备等的质量监督,确保使用的材料和设备符合国家标准和安全要求。
6.建立健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对发生的事故进行及时报告,并组织调查和处理,同时加强事故的追责和处罚。
7.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与合作,共同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8.建立安全监测和数据分析机制,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并进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
9.加强施工队伍管理,确保人员的合格性和技能水平,配备足够数量的工人和技术人员。
10.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增强企业员工对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守意识,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建筑施工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范文(二)一、引言建筑施工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制定旨在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和避免事故隐患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本制度旨在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推动安全文化建设,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目的和范围1. 目的建立完善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强化对建筑施工企业的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的管理,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预防和减少事故对企业、员工和社会的不良影响。
2.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工地安全、职工岗位安全等方面。
三、要求1. 加强组织领导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明确各级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
2. 完善隐患排查制度建筑施工企业应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的事故隐患排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时整改,并建立隐患排查记录和整改台账。
建筑施工现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范文(三篇)
建筑施工现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范文引言建筑施工现场是一个安全风险较高的环境,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是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的重要保障。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事故发生,制定并执行科学有效的排查治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建筑施工现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进行详细探讨,旨在为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的参考。
一、制度目的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最终实现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
二、制度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建筑施工现场,包括土建施工、装饰装修等各类工程。
三、制度内容(一)隐患排查责任1.项目经理担任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主要责任人,负责协调指导现场各部门进行排查治理工作。
2.各部门负责人要认真履行职责,组织本部门人员进行定期、不定期排查,并制定整改措施,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3.每位施工人员都应对施工中的安全隐患负有责任,及时上报,并参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二)隐患排查标准1.参考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工程行业标准和安全技术规范,明确建筑施工现场隐患排查的基本标准。
2.针对不同施工阶段和不同工种,确定相应的隐患排查要求和重点。
例如,在土建施工阶段,应重点排查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电击等风险;在装饰装修阶段,应重点排查电气安全、消防隐患等。
(三)隐患排查方法1.定期组织全面检查,明确检查的频次和检查的内容。
2.采用现场观察、实地勘查、设备检测等多种方法排查隐患。
3.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隐患排查的能力和水平。
(四)隐患排查与整改要求1.发现隐患要及时上报,并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暂时性的隐患控制。
2.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的时限和责任人,并按时落实。
3.对整改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确保整改的效果。
(五)隐患排查记录与报告1.建立隐患排查记录,记录排查的时间、内容、人员、整改措施等信息。
2.及时编制隐患排查报告,报告中要包括隐患的种类、数量、整改情况等详细信息,并提交有关部门备案。
建筑施工现场隐患排查治理制度(4篇)
建筑施工现场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是为了确保施工现场安全、避免事故发生而制定的一套规章制度。
下面是一个建筑施工现场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示范:一、制度目的建立建筑施工现场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旨在规范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减少工作环境的污染。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建筑施工现场,施工方必须按照本制度进行隐患排查和治理。
三、隐患排查和治理流程1. 施工方必须每日开展隐患排查,对施工现场的各项安全隐患进行全面的检查。
2. 发现隐患后,立即将隐患情况上报给项目经理,并按照紧急程度进行标记和隔离。
3. 项目经理要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隐患治理,确保隐患得到及时修复和解决。
4. 治理完成后,项目经理要进行验收,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条件得到满足。
5. 隐患排查和治理的情况要进行记录并保存,作为施工现场安全检查的依据。
四、隐患排查和治理内容1. 施工现场道路和出入口的安全情况,包括道路的平坦程度、标志标线是否清晰、照明设施是否完善等。
2. 施工现场的围挡和警示标识是否完整,是否存在倾倒、破损等问题。
3. 施工现场的脚手架、临时设施等是否满足相关标准,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4. 施工现场是否存在火源、易燃物品等,是否存在火灾隐患。
5. 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是否到位,如安全网、安全带、安全标识等。
6. 施工现场的危险物品储存是否规范,是否存在泄漏、损坏等问题。
7. 施工作业人员是否佩戴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工具设备是否符合要求。
8. 施工现场是否存在噪音、灰尘、有害气体等环境污染。
五、违反本制度的处理措施1. 发现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进行责任追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
2. 对于严重违反本制度的行为,项目方有权暂停该施工单位的工作,并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本制度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并获得批准后开始执行。
施工方必须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环境卫生,减少事故的发生。
建筑施工现场隐患排查治理制度(2)一、制度背景和目的随着建筑施工行业的快速发展,施工现场人员和设备数量的增加,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建筑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三篇)
建筑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是建筑行业中确保施工作业安全和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制度。
以下是一个建筑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内容和要点:1. 目标和原则:- 目标:建筑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目标是确保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并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 原则:安全第一、综合治理、预防为主、分级管理、全员参与。
2. 管理责任和组织机构:- 确定安全管理的主管部门和责任人,并明确职责和权限。
- 设立安全管理小组或专门组织,统筹安全工作的开展,进行隐患排查和治理。
3. 安全隐患排查:- 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度,对施工现场、设备、工艺、人员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 确定检查内容、频次和检查方法,制定相应的检查记录和整改措施。
4. 隐患整改和责任追究:- 发现安全隐患后,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设置整改时限。
- 确定责任人,对于未按时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责任人进行相应的追责和处罚。
5. 安全培训和教育:- 安排建筑工人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
- 定期组织安全教育活动,向员工宣传安全管理制度和规定,加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6. 安全监督和评估:- 建立安全监督机制,定期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进行安全评估,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找出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7. 安全奖惩措施:- 设立奖励机制,对于安全管理工作表现优秀的人员进行奖励,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安全管理。
- 对于违反安全规定、发生安全事故或未按时整改的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罚和纪律处分。
通过建立和实施建筑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可以加强对建筑施工安全的管理,降低安全风险,提高建筑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建筑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二)一、前言安全是建筑企业发展的基石,也是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公司利益的重要因素。
为了规范建筑企业的安全生产行为,排查和治理安全隐患,制定建筑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建筑施工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筑施工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提高施工工地的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隐患,保障员工的安全和身体健康。
2.定义和分类2.1 事故隐患定义事故隐患是指当前或潜在的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或不安全条件。
2.2 事故隐患分类根据危险程度和影响范围,事故隐患可以分为重大隐患、较大隐患和一般隐患。
3.责任与义务3.1 建筑施工企业的责任与义务建筑施工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并且落实到各级管理层和各个岗位,确保所有人员履行安全生产的责任和义务。
3.2 监管部门的责任与义务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监管,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隐患问题进行整改和督促。
4.隐患排查制度4.1 排查频次和方法建筑施工企业应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的隐患排查,并在发现重大隐患后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排查方法包括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
4.2 排查内容隐患排查内容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防火设施的设置、危险物品的存储和管理等方面。
4.3 排查记录和整改措施对发现的隐患问题应及时记录,并制定整改措施和时间表,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5.隐患治理制度5.1 隐患整改措施对隐患问题,建筑施工企业应制定整改方案,并按照整改时间表进行整改,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5.2 隐患治理责任追究建筑施工企业应对未按时整改或整改不合格的责任人进行追责,并进行严肃处理。
6.教育培训建筑施工企业应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对员工进行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理方法等方面的培训。
7.附件本所涉及的附件如下:7.1 建筑施工企业事故隐患排查记录表7.2 建筑施工企业事故隐患整改方案8.法律名词及注释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生产的基本法律。
8.2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是对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的具体规定。
建筑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建筑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建筑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施工现场管理工作。
三、制度原则1.安全第一原则:安全工作放在首位,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2.预防为主原则:预防事故隐患的发生,减少事故的发生和损失。
3.整体治理原则:制定全面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措施,从源头控制事故隐患的产生。
4.责任到人原则: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落实相关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
5.公开透明原则: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的公开和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四、制度内容1.建筑企业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的组织机构建立建筑企业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的组织机构,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保证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的科学、有序进行。
2.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的计划制定制定年度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计划,明确排查的内容和责任部门,建立排查和治理的时间节点。
3.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建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明确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事故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排查和治理。
4.建筑材料和设备的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建立建筑材料和设备的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加强对建筑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
5.建筑企业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建筑企业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使其能够在建筑施工中正确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6.事故隐患的报告和处理建立事故隐患的报告和处理制度,要求发现事故隐患的单位和个人及时上报,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和整改。
7.资金和设备保障提供足够的资金和设备保障,确保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推进。
8.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的考核评估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的考核评估制度,对各级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进行考核,激励和奖励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
五、制度实施1.充分宣传制度的重要性和目的,使相关人员理解和接受制度。
2.建立和完善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流通。
建筑施工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前言建筑工地是一个充满危险的场所,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采取措施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自身安全规章制度,依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以确保生产健康、安全。
意义制定和实施建筑施工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是防范和减少建筑施工企业事故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的重要性包括:1.保障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安全,对企业内部进行自查排查和整改工作,预防和减少产生风险、事故隐患。
2.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维护企业社会形象,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提升企业整体形象和知名度。
3.促进企业内部良好的文化和制度体系建设,增强企业自我发展能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内容建筑施工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制度建立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完整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制度的适用范围、责任分工、工作程序、应急处理措施等具体内容。
建立完整的制度是确保隐患排查治理有效实施的基础。
二、隐患排查建筑施工企业应制定隐患排查计划,按照计划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开展隐患排查工作。
隐患排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1. 人员、设备、工器具及安全防护设施等方面的安全检查。
2. 建筑工地的环境、机械、设备安装、使用、保养及检修等情况的检查。
3. 建筑材料、工艺、工序、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检查。
三、隐患整改建筑施工企业应对发现的隐患进行分类整理,制定整改方案,有计划地逐一整改,确保整改到位。
整改后,应重新进行检查,确认消除了隐患。
四、安全教育和培训建筑施工企业应采取有效的教育和培训方式,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员工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让员工养成良好安全习惯,方能真正防止事故发生。
五、防范措施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全面覆盖的安全防范体系,包括以下方面:1.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压实责任,形成从上级部门到项目组的层层安全管理体系。
2. 加强安全技术管理,做好建筑工地的安全技术保障工作。
3. 强化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建筑工地危险品管理、隐患排查整改、安全检查等工作落实到位。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一、目的和依据为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三、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1.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设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责人应当具备相关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经验,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责人应当制定完善的隐患排查治理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要求。
四、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求1.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各级责任人的职责和权限。
2.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定期进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并及时整改消除发现的隐患。
3.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
4.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档案,记录排查治理的过程和结果,并定期对档案进行备案和审查。
5.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及时报告和应对突发事故。
五、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检查和评估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定期进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自查和内部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六、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奖惩措施建筑施工企业对于发现严重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未经整改的隐患等违法行为,将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同时对于积极参与和贡献的企业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表彰。
七、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按照制度要求,开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建筑工地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建筑工地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一、背景随着建筑工地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施工活动的增加,建筑工地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减少事故风险,制定并实施一套科学有效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建筑工地生产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三、原则1. 安全第一:建筑工地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必须以保护工人生命安全为出发点,确保安全生产。
2. 预防为主:加强事前预防,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优先治理存在较大风险的隐患。
3. 全员参与:建筑工地所有人员都应积极参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共同维护工地生产安全。
4. 确保科学有效:排查治理工作必须科学、有效,采用科学手段和技术手段进行隐患的发现和处置。
四、内容1.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明确各级责任人员的职责和权力,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加强对责任人员的监督和考核。
2. 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方案:根据建筑工地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隐患排查治理方案,包括排查的频次、方法和范围等。
3. 定期开展隐患排查:按照排查治理方案的要求,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和记录存在的安全隐患。
4. 及时处理隐患: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确保隐患的及时消除。
5. 审查和评估:定期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审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并总结和推广成功的经验。
6. 宣传和培训:加强安全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增强安全文化。
五、监督与管理建筑工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有关主管部门进行监督和管理,同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接受社会和公众的监督。
六、附则本制度经建筑工地负责人签署后生效,并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以确保其科学有效。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以上是关于建筑工地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内容,为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促进工地的安全生产,请各级责任人、工地管理人员和工人严格遵守并执行该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一、内容描述事故隐患的排查与报告机制: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隐患排查制度,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排查,包括但不限于设施设备安全、操作规范、人员管理等方面。
一旦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记录在案。
事故隐患的分类管理:针对排查出的隐患,企业应按照隐患的严重性、影响范围、危害程度等因素进行分类管理。
针对不同类别的隐患,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和处理时限。
事故隐患治理流程:企业应当制定详细的事故隐患治理流程,包括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组织验收等环节。
对于重大隐患项目,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排除,确保生产安全。
培训与宣传:建筑施工企业应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识别隐患的能力。
利用企业内部宣传平台,普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重要性及方法。
考核与奖惩:企业应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考核机制,定期对下属部门或项目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考核。
对于表现优秀的部门或个人给予奖励,对于工作不力的部门或个人进行相应的处罚。
1.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重要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石,而隐患排查治理则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建筑施工行业由于其特殊性,涉及到大量的人员、复杂的工艺、大型的机械设备以及多变的工作环境,存在诸多潜在的安全风险。
一旦管理不善或操作失误,就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更可能危及人员的生命安全。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不仅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更是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企业稳定发展的必要举措。
通过全面、系统地排查潜在的事故隐患,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并整改安全问题,有效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从而保障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这也是企业持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构建安全文化的重要环节。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
2. 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责任与义务建筑施工企业必须确立安全生产的首要地位,将安全生产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实用手册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实用手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实用手册引言在建筑施工行业中,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是保障施工安全、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和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并提供实用的手册指南。
一、制度概述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是一套系统的、规范的、操作性强的管理机制,旨在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排查,及时发现并治理各类安全生产隐患,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稳定。
二、制度原则预防为主:强调通过主动排查,预防事故的发生。
全员参与:要求从企业管理层到一线作业人员,每个人都参与到隐患排查治理中。
科学管理:依据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隐患进行分类、评估和治理。
持续改进: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和完善排查治理流程。
三、隐患排查内容施工现场环境:检查施工现场是否存在滑坡、坍塌等地质灾害隐患,以及是否有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
施工设备设施:检查各类机械设备、脚手架、模板等是否符合安全标准,是否存在损坏或缺陷。
作业人员行为:观察作业人员是否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是否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施工现场管理: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安全警示标志是否明显。
应急预案:评估现有的应急预案是否完善,应急资源是否充足,应急演练是否定期进行。
四、隐患排查流程制定排查计划:根据施工进度和现场情况,制定详细的隐患排查计划。
实施排查:按照计划进行现场检查,记录发现的问题和隐患。
隐患评估:对发现的隐患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
制定治理措施:根据隐患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
治理实施:执行治理措施,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复查验收:治理完成后,进行复查验收,确保隐患真正得到消除。
记录归档:将排查和治理的过程详细记录并归档,作为今后工作的参考。
五、隐患治理措施立即整改:对于能够立即解决的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建筑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5篇)
建筑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本公司所有项目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管理、CI的管理,根据国家和省市、局有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特制定本检查制度。
二、(总则):公司实行逐级安全检查制度。
对各级检查的罚款处理,执行《罚款流程》。
三、检查标准:1、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2、建设部《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____3、《施工现场安全体系达标情况检查表》4、《施工现场环境体系达标考评表》5、《CI评分表》四、检查内容:1、查思想:以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度为依据,对照检查各级领导和职工是否重视安全工作,人人关心和主动搞好安全工作,使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度在部门和项目部得到落实。
2、查制度:检查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是否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
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行为是否及时得到纠正、处理,特别要重点检查各级领导和职能部门是否认真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能否达到齐抓共管的要求。
3、查措施:检查是否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是否有针对性,是否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是否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实施。
4、查隐患:检查劳动条件、安全设施、安全装置、安全用具、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是否符合安全生产法规、标准的要求。
5、查事故处理:检查有无隐瞒事故的行为,发生事故是否及时报告、认真调查、严肃处理,是否制订了防范措施,是否落实防范措施。
凡检查中发现未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要求处理事故,要重新严肃处理,防止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6、查组织:检查是否建立了安全领导小组,是否建立了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是否建立安全机构,安全干部是否严格规定配备。
7、查教育培训:新职工是否经过三级安全教育,特殊工种是否经过培训、考核持证,各级领导和安全人员是否经过专门培训。
五、凡在安全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由检查组织者签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监督落实整改方案并进行复查。
建筑施工现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建筑施工现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为了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建筑施工现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一、事故隐患排查的目的和意义建筑施工现场事故隐患排查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和消除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工程质量。
通过事故隐患排查,可以及时发现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改,避免事故的发生。
同时,事故隐患排查还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事故隐患排查的组织机构1. 成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安全员、施工员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事故隐患排查计划,组织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对事故隐患排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
3.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下设事故隐患排查组,负责具体的事故隐患排查工作。
三、事故隐患排查的内容和方法1. 事故隐患排查的内容包括:(1)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到位,如安全网、防护栏、警示标志等。
(2)施工现场的电气设施是否安全,如电线、插座、开关等。
(3)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如塔吊、施工电梯等。
(4)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是否安全,如脚手架、高处作业、深基坑等。
(5)施工现场的人员是否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佩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等。
2. 事故隐患排查的方法包括:(1)定期检查: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2)专项检查:针对施工现场的特殊作业环境,如脚手架、高处作业等,进行专项检查。
(3)日常巡查:施工人员日常巡查施工现场,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4)事故调查:对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四、事故隐患排查的程序1. 事故隐患排查:事故隐患排查组按照事故隐患排查的内容和方法,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
2. 事故隐患整改:对发现的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排查组提出整改措施,并监督整改落实。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工程名称:工程地点:施工单位:编制人:审核人:编制日期: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认真落实建筑工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进一步深化和规范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领域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指导意见》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企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班组长作为企业、项目部和班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分别组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项目部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和班组成员做好隐患排查工作,并督促和协调相关单位、人员做好隐患治理工作。
第三条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实行三级制度,即公司级检查、项目自查、班组长和个人安全生产检查。
第四条公司级检查是指由公司总经理、主管质量安全和生产工作的副总经理或总工程师等企业领导带队,质安部、生产部有关技术人员参加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大检查。
除此之外,质安部还组织专业性、季节性、验收性、节前性、经常性检查。
节假日重点查岗位、查值班、查节前教育、查现场。
对查出的隐患,必须立即开具施工现场安全违章单,落实“三定”措施,质安部负责复查。
第五条项目部自查是指由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技术、安全、各分包单位负责人(或班组长)等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专项检查,并对重要生产设施和重点作业部位加大巡检周期密度。
项目部还应根据施工期间季节气候变化,及时增加防洪、防风、防冻、防煤气中毒等季节性安全检查,还应特别注意做好重大节假日前后的安全检查。
项目部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实行全日巡检制度,对于高危险性的作业应实行旁站监督。
第六条班组长(或分包单位负责人)每天上下班前应检查各自作业区域安全,制止三违,对涉及到自己工人的一切危险源要及时反馈给施工负责人。
项目部做好纪录、组织协调、并排除隐患。
第七条本制度所指的项目负责人是指与公司签订项目承包合同的实际承包人,项目经理是指根据招投标文件所确定的专业管理人员,项目执行经理是指受项目负责人或者项目经理委托协同管理的技术人员,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项目执行经理不得随意变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一、治理目的通过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专项治理,排查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地针对性措施,消除施工安全事故隐患,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认真执行安全生产标准规范,切实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水平,坚决遏制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组织领导成立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王小辉任组长,常西圣、王宝录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三、专项治理重点1、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总监理工程师等关键管理人员到岗并履行职责情况。
2、施工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和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情况。
3、现场使用的大型机械设备(包括塔吊、施工电梯等)进场备案、安拆方案编制审批审核、检查验收、安全检测检验和使用情况。
4、脚手架、高处作业、深基坑、高大模板支撑等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专家论证、审批审核和实施落实情况。
5、施工人员居住工棚、生活场所存在隐患的排查,按照《吉林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文件》的要求,临时活动房搭设及验收使用情况。
6、临时设施搭设、临时用电及验收使用情况;用电设施设备安全与管理情况;特别是施工作业人员居住工棚、生活场所存在的隐患排查的情况。
7、应急救援预案制订及演练情况;建立专职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物资、设备配备及维护情况。
四、排查治理内容、方式和重点(一)排查治理内容1.建筑施工安全法规、标准规范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2.建设工程各方主体特别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和落实。
3.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和使用。
4.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方案的制定、论证和执行落实;5.安全教育培训,特别是“三类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和生产一线职工(包括农民工)的教育培训。
6.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演练及有关物资、设备配备和维护。
7.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和班组的安全检查和整改落实。
8.事故报告和处理及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追究等。
(二)排查治理方式1.坚持与建筑安全专项治理结合起来,解决影响建筑安全生产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2.坚持与日常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结合起来,加强安全生产许可、制度的动态监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3.坚持与加强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和技术进步结合起来,提高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水平,加大安全投入,推进安全技术改造,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三)排查治理重点以防范脚手架、建筑起重机械事故和规范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为重点,依据《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建筑施工个人劳动保护用品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等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围绕以下四方面为主要内容进行检查和整改。
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的危险性性较大工程(施工用电、脚手架、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在建工程在施工中涉及拆除、爆破的、其他)的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交底、验收及使用等情况。
临边、洞口防护等。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的深基坑工程、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工程、作业面距离坠落基准面30m及以上高空作业的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专家论证、交底、验收等情况。
3、建筑起重机械的备案登记、安装、拆卸、检测、验收、使用、维修保养等。
4、安全帽、安全带和安全网等安全防护用品的采购、查验、使用等。
五、实施步骤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一)宣传动员、制定方案:组织召开动员大会,把专项治理目的、要求传达到每个工程项目,每位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
通过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宣传,要充分利用专项治理的有利契机,开展施工人员,特别是民工的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充分发挥全体施工人员的积极性,鼓励施工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于施工安全排查隐患和整治。
各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制定施工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组织企业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全面排查各种施工安全隐患。
在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中,以排查建筑施工安全隐患为工作主线,以现场施工项目为中心,以贯彻落实为工作要求,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
(二)排查整改,执法检查:按照市建管站关于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九项内容和结合专项治理的工作实施方案,组织骨干力量对每个在建工程开展自查,全面排查施工安全事故隐患,重点突出大型施工机械设备、施工人员居住工棚、生活场所存在隐患的排查。
要建立在建工程施工安全隐患排查登记档案、整改落实记录等的闭合制度;建立施工安全隐患公示制度,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建立公示牌,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和安全隐患要按照三定原则(定人员、定时间、定措施)立即整改,同时要对施工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梳理,研究制定从源头解决的方法和办法。
研究和掌握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施工特点和规律,确保施工安全。
(三)总结提高,“回头看”再检查为巩固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成果,确保专项治理取得实效。
要对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治理工作进行回顾总结,针对本企业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制定对策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的长效机制。
六、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协调,严格落实排查治理责任工程建设的各方主体,要充分认识专项整治活动的重要意义。
从思想和行动上高度重视起来,要建立健全机构,成立隐患排查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一把手”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业务部门共同抓的安全生产组织保障体系。
“一把手”要注重落实责任,重点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分管领导要亲自下基层、下现场,负责组织、指挥、协调、落实各部门、各岗位、各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各施工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要有重点、分步骤地加以推进,并将本企业的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印发至各施工现场,各施工现场项目经理、总监要保证将隐患排查治理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切实把工作做深、做细。
汽开区安监站要负责监督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在各施工现场的开展及落实情况。
(二)实施综合治理,依法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措施1.坚持市场监管和施工现场整顿同步。
一是着力整顿并规范建筑市场。
切实加强对建设程序、市场各方主体的监管,在招标投标、施工许可、施工活动监管、安全生产监督等各个环节规范程序、严格管理。
依法查处假招标、明招暗定、违法发包、违法转包、无证施工、无资质施工等各类违法行为;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重点加大对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具有管理职能主体的监管,督促其认真履行管理职责,有效开展监督检查,保证施工安全生产。
二是着力强化对施工现场的监管。
安监站要加大对现场的监督管理力度,采取高强度、大频率的监督检查,对施工现场是否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是否落实隐患排查整治各项措施进行检查,严格督促施工企业、监理企业按标准施工、按规范监理,坚决制止凭经验施工、按土办法操作。
三是保障大型机械运行安全。
切实加强对大型机械安全管理,加强对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的检查,重点加强对安装、拆卸等关键工序的监督,实施严格的管理。
安监站对安装、拆卸的专项方案、单位资质、人员资格要进行严格审查,做到资质证书与实际单位一致、个人证书与本人一致,对不符合规定的,不得准予实施。
安装、拆卸活动开始时,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要到场进行再次核实并现场监督,安监站要组织到现场抽查、巡查。
2.坚持企业监管和人员监督同步。
结合安全生产两项许可动态监管,在排查整治活动开展过程中,切实加强对企业和相关“三类人员”的动态管理。
一是注重对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复查。
在各类监督检查中,把现场存在的各类安全生产隐患和问题,提高到企业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法定条件的高度,对不符合条件、降低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限期责令改正,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依法提出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建议。
二是注重对相关“三类人员”的监督检查。
加强对项目经理、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现场监理人员的管理,落实其安全生产责任。
强化对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考核,对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的相关人员给予严肃处理,必要时对其上岗资格进行处罚。
3.坚持设施监管和行为规范同步。
一是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的监督检查。
施工项目部要结合工程特点,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制定明确的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和防护措施。
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严格按规定发放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严格按规定配备和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做到预防在先、预防为主。
二是规范各方行为。
安监站要在强化现场监督检查的同时,加大对企业安全生产行为的督查力度。
督促企业自觉履行安全生产法定义务。
在当前阶段,着力规范企业的用工行为。
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强化对企业用工情况的检查;坚决遏止项目部、班组私招滥雇,坚决遏止小包头临时招人,层层转包;严肃持证上岗制度,对不符合上岗条件的坚决予以制止。
(三)按计划、有重点地分阶段推进排查治理工作1.在动员部署阶段,各单位要建立建筑工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活动领导小组,制订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将隐患排查治理的时间、范围、标准和要求等向社会发布,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和举报,召开动员大会,对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广泛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网络、报刊和安全画册等方式,确保此次专项整治的目的和要求全面及时传达到每个施工企业、每个项目管理人员,为广泛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在全面排查阶段,各单位要对照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组织对本单位所有工程项目进行安全隐患的全面排查,要围绕汛期、夏季高温季节安全生产,做好隐患排查治理的深化和隐患整改工作。
在“安全生产月”活动中,要集中组织好宣传教育活动,突出“隐患治理,防范事故”的主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培训教育和自查整改,同时,要指导和督促相关企业及项目部加强自查和整改工作,做到边查边改,不留死角。
对暂时难以整改的事故隐患,要督促企业落实责任、资金和监控手段,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帐,对排查情况进行分类建档。
汽开区安监站要做好事故隐患的认定工作,及时报送事故隐患排查认定情况,加大隐患整改的督办力度,认真梳理重大隐患,公布重大隐患治理单位名单,落实督办单位、整改措施、整改期限等。
3.在检查整改阶段,各单位要加大事故隐患的整改力度,做到“发现一起,整改一起,消除一起”,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单位要落实责任,限期整改,隐患未消除的不得进行施工。
开发区安监站要充分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加大执法力度,对整改不力或拒不整改的单位应进行严厉查处。
期间我局将组织检查组,对各单位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督查,对不落实和不重视的有关单位及责任人将进行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