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简答题3

合集下载

实验诊断学习题

实验诊断学习题

病原体检查一.名词解释1、医院感染2、ESBL3、TORCH二、填空1、NCCLS推荐的药物敏感试验的首选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输血前临床常做的传染病检测项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SBL常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细菌中检出。

4、检查新型隐球菌,常用的染色方法是__________;检查结核杆菌,常用的染色方法是_____。

5、肝炎病毒标志物主要包括各型肝炎病毒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6、临床称为“大三阳”的乙肝标志物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阳性。

7、机体感染HAV后,可产生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抗体。

8、医院感染定期监测的对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消毒灭菌效果。

9、为防止院内感染,医务人员推荐洗手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一)单选题1、做血液细菌培养时,为提高阳性率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多时间段、多部位采集B.寒战初期或发热高峰期后采集C.应用抗生素前采集D.同时做需氧培养和厌氧培养E.采血量一般为培养液的10%左右2、做细菌培养,关于标本采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尿液一般采集中段尿B.婴幼儿可用直肠拭子取粪便C.伤口分泌物从创面表面采集D.痰液清晨漱口后采集E.厌氧培养时,标本采集后置于厌氧培养运送管中3、下列不具有多重耐药性的细菌是()A. MRSAB. PRPC. MSSA D VRE E ESBLS4、乙肝三系统中,下列哪项标志物具有保护性()A.HBsAbB.HBeAbC.HBcAbD.HBeAgE. HBsAg5、我国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是()A.尿路感染B.皮肤感染C.胃肠道感染D.下呼吸道感染E..血液感染四、简答题1、微生物标本采集的原则有哪些?2、微生物室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重要作用有哪些?答案一、名词解释1.医院感染:又称院内感染,医院获得性感染;定义:分类;产生原因。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pdf - 南方医科大学

实验诊断学试题库pdf - 南方医科大学
20
X型题 34 31 26 12 21 6
18
《实验诊断学》试题分布统计
判断题 12
填空题 15
名词解释 题
6
论述题 24
13
14
1
24
8
7
3
10
3

2
3
3
6
3
4
5
6
5
2
4
5
1
5
A3型题 3 0 7 6 3 0
1
A4型题 0 5 0 0 0 0
0
简答题 0 0 0 0 1 0
0
08: 粪便检测
13
38
10
0
0
0
0
3
0
0
题目数量合计
428题 209题
76题
91题
22题
140题
27题
5题
3题
难度分布:当前题库可用试题共有1001道, 其中较难题241道,占24% 中等题406道,占41% 简单题354道,占35%
备注:如果按主题词和题型分类的题目总数和题库中的题目总数不一致,说明题库中有些题主题词为空或者题型设置有误。
合计 159 135 84 45 79 47
54 39 69 48 40 118 26 7 51 1001题
5
5
4
0
12
0
0
0
09: 胃及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测 44
1
6
4
0
14
0
0
0
10: 脑脊液检测
23
3
6
4
0
12
0
0
0
11: 浆膜腔液检测

实验诊断考试题库及答案

实验诊断考试题库及答案

实验诊断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常见的实验诊断方法?A. 血液学检查B. 尿液分析C. 心电图D. 脑电图答案:C2. 血液学检查中,红细胞计数的参考值范围是多少?A. 3.5-5.5×10^12/LB. 4.0-6.0×10^12/LC. 5.0-7.0×10^12/LD. 6.0-8.0×10^12/L答案:B3. 尿液分析中,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该含有以下哪种物质?A. 蛋白质B. 红细胞C. 白细胞D. 葡萄糖答案:D4. 心电图检查主要用于诊断以下哪类疾病?A. 呼吸系统疾病B. 循环系统疾病C. 消化系统疾病D. 神经系统疾病答案:B5. 脑电图检查主要用于诊断以下哪类疾病?A. 癫痫B. 肺炎C. 胃溃疡D. 脑炎答案:A二、填空题6. 血液学检查中的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是________。

答案:(4.0-10.0)×10^9/L7. 尿液分析中的尿比重正常范围是________。

答案:1.010-1.0258. 心电图检查中,正常心率的范围是每分钟________次。

答案:60-1009. 脑电图检查中,正常的脑电波频率是________Hz。

答案:8-1310. 血液学检查中,血小板计数的参考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100-300)×10^9/L三、简答题11. 请简述血液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答案:血液学检查是评估患者血液状况的重要手段,可以检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血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对贫血、感染、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12. 尿液分析在临床上有哪些应用?答案:尿液分析可以检测尿液中的各种成分,如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尿糖等,对肾脏疾病、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等疾病的诊断和监测具有重要作用。

13. 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哪些心脏问题?答案: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脏传导阻滞等心脏问题,是心脏疾病诊断的重要工具。

临床检验简答题

临床检验简答题

临四、名词解释:1.hCG答: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由胎盘的合体滋养层细胞合成的糖蛋白,含糖量约为40%糖链末端是唾液酸,由a和B亚基构成的异二聚体,其中3亚基具有特异性。

用于诊断正常妊娠、异位妊娠、某些胎儿先天性缺陷和肿瘤。

2.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IH)答;是妊娠所特有的疾病,表现为妊娠20周后出现水肿、高血压和蛋白尿,严重者有头痛、头昏、眼花等自觉症状,甚至出现抽搐及昏迷。

分轻、中、重三型,重型又包括先兆子痫和子痫五、问答题:1.简述评价胎儿肺成熟度的实验室指标及标本收集和处理的注意事项。

1. 评价胎儿肺成熟度最有价值的指标是检测羊水中表面活性物质的含量,有六种方法可采用:(1)卵磷脂/鞘磷脂比值(L/S) : > 2.0提示肺成熟;(2)双饱和磷脂酰胆碱(DSPC测定: > 5mg/L提示肺成熟;(3)磷脂酰甘油测定:〉2.0卩mol/L提示肺成熟;(4)泡沫稳定性实验:泡沫稳定指数〉0.47提示肺成熟;(5)荧光偏振;(6)薄层小体计数。

羊水标本的收集应注意:(1)多胎妊娠时每个羊膜腔均应取样;(2)标本收集后最好立即检测,若要推迟检测,应4C冷藏,若要推迟一周以上检测,应-20C或-70C冷冻保存;(3)检测前需轻轻颠倒混匀标本。

羊水标本的预处理主要是:离心去残渣。

2.简述妊娠期母体的生化改变。

2.妊娠期母体会有血液学、生物化学、肾功能和内分泌的相应改变。

妊娠期的糖代谢变化是由于妊娠期升高血糖的激素增高所致,主要表现为妊娠中、晚期的血糖改变及糖耐量试验的变化:①空腹血糖水平降低,参考值 3.0〜3.3mmol/L ;餐后血糖呈持续性升高;②糖耐量试验表现为高峰迟缓现象和血糖最高值高于非孕妇女。

脂代谢变化是血脂全部升高。

蛋白质代谢表现为蛋白质合成和分解代谢均明显增高,合成大于分解,呈正氮平衡。

妊娠期妇女造血功能活跃,血容量平均增加45% RBC增加20%血液相对稀释,Hb RBC计数和血细胞比积下降,血浆白蛋白降低,多种凝血因子含量明显增加,血液处于高凝及纤溶系统活性降低的状态,并出现妊娠相关性蛋白。

诊断学实验检查习题

诊断学实验检查习题

诊断学实验检查习题血液学一般检查(一)一、选择题1、APTT正常和PT延长多见于()A XIII 缺陷症 B.血友病 C.VII缺乏 D. X缺乏 F.纤溶亢进2、APTT延长和PT正常多见于()A VIII缺陷症B,血友病 C.VII缺乏 D.X缺乏 F.纤溶亢进3、APTT和PT均延长多见于()A VIII缺陷症B,血友病 C.VII缺乏 D.X缺乏 F.纤溶亢进4、血友病甲是由于下列哪种凝血因子缺陷引起的()A.IIB.VIIC. VIIID.IXE. XI5.DIC最常见的病因是()A.严重创伤B.严重感染C.恶性肿瘤D.产科意外E.大面积烧伤6.使用普通肝素首选的监测指标是()A.APTTB.PTC.血浆肝素浓度D.抗因子VIII活性E.pt计数7、使用口服抗凝剂(如华法令)首选的监测指标是()A.APTTB.PTC.血浆肝素浓度D.抗因子VIII活性E.pt计数8.内源性凝血途径始动因子是()A.VIIIB.XC.XIID. XIIIE.血小板9.使用链激酶、尿激酶作溶栓治疗时常用什么作监测指标以控制在正常值的3~5倍?A.PTB.APTTC.TTD.TGTE.BT二、填空题1.血小板的止血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血液凝固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答案:选择:1.C 2.B 3.D 4.A 5.C 6.B 7.A 8.B 9.C 10.C填空:1.黏附聚集释放促凝(吸附)收缩2..凝血酶原激活物凝血酶纤溶蛋白血液一般检查(二)一选则题1、正常成人红细胞中90%以上的血红蛋白是()A. HbAB. HbA2C. HbFD. SHbE. HbH2、血涂片中成熟红细胞常呈“缗钱”状排列的疾病是()A.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B. 多发性骨髓瘤C. 遗传性球性红细胞增多症D.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 再生障碍性贫血3、外周血出现多色性红细胞增多,表明骨髓造血功能()A. 正常B. 活跃C. 低下D. 重度低下E. 以下均不是4、双形性贫血最常见于()A. 流血性贫血B. 急性失血C. 巨细胞性贫血D.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E.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5、高渗溶液中红细胞的形态为()A. 影红细胞B. 口型细胞C. 锯齿状细胞D. 球性细胞E. 椭圆形细胞6、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形成的原因为()A. 脂蛋白变性B. 胞浆内残留的DNA变性C. 胞浆内残留的RNA变性D. 核碎裂或溶解后的残留物E. 纺锤体的残留物7、铅中毒时,血中哪种细胞明显增多()A.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B. 有核红细胞C. 泪滴形细胞D. 多色性红细胞E. 镰形细胞8、成人外周血涂片出现有核红细胞最常见于()A. 缺铁性贫血B. 再生障碍性贫血C. 流血性贫血D. 铅中毒E. 海洋性贫血9、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最常见于()A. 缺铁性贫血B.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C. 再生障碍性贫血D. 急性流血性贫血E.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10、红细胞数降低的程度比血红蛋白更显著,最可能的诊断是()A. 缺铁性贫血B. 流血C. 失血D. 再生障碍性贫血E. 巨幼细胞性贫血二、配伍题问题1—4A. 球形红细胞B. 裂红细胞C. 镰形红细胞D. 口性红细胞E. 棘形红细胞1、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易见到()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易见到()3、红细胞含HbS易见到()4、Β—脂蛋白缺乏症易见到()问题5—8A.红细胞丢失过多B. 红细胞寿命缩短C. 造血原料不足D. 骨髓造血功能减退E. 神经,体液调节异常5、消化性溃疡()6、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7、铁粒幼细胞贫血()8、蚕豆病()三、填空题1、红细胞形态变化主要包括(),(),()和()2、红细胞的生成受()和()的调控。

医学实验诊断选择题题库

医学实验诊断选择题题库

实验诊断选择题1、急性病毒性肝炎时升高最显着的酶是A、ASTB、ALTC、ALPD、r-GTE、MAO2、正常人尿沉渣镜检白细胞是A、<5个/HPB、≤3个/HPC、≤5个/HPD、<6个/HPE、<4个/HP3、肝病患者血清白蛋白降低至下列哪种程度时易发生腹水A、<15g/LB、<20g/LC、<25g/LD、<30g/LE、<35g/L4、较早反映肾小球功能受损最敏感的指标是A、血肌酐B、血尿素氮C、尿肌酐D、内生肌酐清除率E、血β2-微球蛋白含量5、正常成人网织红细胞百分数是A、%~%B、%~%C、%~%D、%~%E、%~%6、BUN升高而Scr正常可排除的情况是A、大手术后B、上消化道出血C、甲亢D、大面积烧伤E、急性肾功能衰竭7、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典型红细胞形态是A、巨红细胞B、大红细胞C、球形红细胞D、红细胞大小不均E、低色素性小红细胞8、正常人24小时尿蛋白定量值应是A、≤150mgB、≤100mgC、≤120mgD、≤80mgE、≤200mg9、下列哪项检查对缺铁性贫血诊断最有意义A、血红蛋白减少B、骨髓铁染色,细胞内外铁均阴性C、总铁结合力增高D、血清铁减少E、小细胞低色素性蛋白10、下列哪项不符合代谢性酸中毒:A、血PH值降低B、CO2CP降低C、CO2CP升高D、血HCO3 -浓度下降E、血H+浓度升高11、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象中原始细胞应为多少:A、≥B、≤C、>D、≥E、>12、通常不进行检测的乙肝病毒标志物是哪一项:A、HBeAgB、HBcAgC、HBc抗体D、HBs抗体E、HBsAg13、叶酸缺乏引起的贫血患者,其典型红细胞形态是A、大红细胞B、球形红细胞C、红细胞大小不均D、低色素性小红细胞E、巨红细胞14、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最可信的血生化指标是A、CKB、cTnIC、ASTD、ALTE、LD15、肥达反应O升高、H正常提示A、伤寒发病早期B、不久前患过伤寒C、伤寒疫苗接种后D、伤寒恢复期E、可排除伤寒16、抗Sm抗体为哪种疾病特有A、类风湿性关节炎B、系统性红斑狼疮C、干燥综合症D、硬皮病E、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7、腹腔积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最高的疾病是哪项:A、肝硬化B、肾病综合征C、心衰D、癌性腹水E、腹膜炎18、骨髓片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之比为20∶1,增生程度是A、明显活跃B、极度活跃C、活跃D、低下E、极度低下19、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常见病原体是A、大肠杆菌B、绿脓杆菌C、伤寒杆菌D、沙门氏杆菌E、链球菌20、血沉增快最主要的因素是:A、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变B、红细胞数量改变C、红细胞内粘度改变D、纤维蛋白原和球蛋白的浓度改变E、红细胞形态改变二多项选择题 10分1、血沉增快见于a、各种炎症B、贫血C、恶性肿瘤D、组织坏死E、高球蛋白血症2、胸腔漏出液可见于A、肝硬化B、心力衰竭C、肾病综合征D、营养不良E、肺癌3、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异常表现为A、清蛋白增高B、γ-GT增高C、凝血酶原时间延长D、γ球蛋白增高E、A/G倒置4、血清球蛋白升高可见于:A、慢性肝病B、慢性炎症C、长期免疫功能抑制治疗者D、多发性骨髓瘤E、自身免疫性疾病5、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A、支气管肺炎B、寄生虫病C、淋巴瘤D、支气管哮喘E、排斥反应三、名词解释 15分1.本周蛋白2.肾性糖尿3.类白血病反应蛋白5.核右移四、简答题 55分1.简述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要点 22分2.简述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的原因 9分3.简述如何根据血清胆红素、尿胆红素及尿胆原的测定结果鉴别黄疸的类型 15分4.简述各类肾小球性蛋白尿的特点和临床意义网上题库A型题1.病理性贫血不包括:A. 缺铁性贫血B. 再生障碍性贫血C.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D. 妊娠中、后期贫血E. 巨幼细胞性贫血2.患者,女性,血红蛋白65g/LMCV 110flMCH 35pg该患者属于下列哪一种贫血A.再生障碍性贫血B.肾性贫血C. 巨幼细胞性贫血D. 溶血性贫血E. 缺铁性贫血3.下列哪种情况网织红细胞不会增高A.溶血性贫血B.急性失血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治疗后D.巨幼细胞性贫血治疗后E.再生障碍性贫血4.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B. 心肌梗死C. 大面积烧伤D. 恶性肿瘤和白血病E. 系统性红斑狼疮5.嗜酸粒细胞减少见于A.伤寒、副伤寒B.寄生虫感染C.过敏性疾病D.皮肤疾病E.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6.下列各项不符合严重感染的是A.白细胞总数常增加B.中性粒细胞核左移C.淋巴细胞相对减少D.嗜酸粒细胞常增加E.中性粒细胞出现中毒性改变7.病理性单核细胞增多见于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B.感染性心内膜炎C.再生障碍性贫血D.淋巴细胞白血病E.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8.反映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有意义的指标是A.成熟红细胞大小不等B.血红蛋白减少C.红细胞减少D.网织红细胞增加E.外周血白细胞增加9.核右移见于A.骨髓造血功能减退B.急性、慢性白血病C.类白血病反应D.败血病E.肺炎双球菌性肺炎10.红细胞比容减少见于A.大面积烧伤B.再生障碍性贫血C.严重腹泻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E.慢性心肺疾患11.棒状小体Auer小体见于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E .严重感染12.血小板减少出现于下列哪种疾病A .急性失血B .脾功能亢进C .脾切除术后D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E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13.下列不能做骨髓穿刺的疾病是A .各种类型白血病B .再生障碍性贫血C .血友病D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 淋巴瘤14.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值减低最可能见于A.再生障碍性贫血B.化脓性感染C.类白血病反应D.急性白血病E.溶血性贫血15.骨髓涂片中正常人原始巨核细胞为~10%~5%~20%%~35%16.过氧化酶染色可用于鉴别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17.硷性磷酸酶活性及积分减低可能的疾病是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再生障碍性贫血D.类白血病反应E.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18.束臂试验阳性见于A.血友病B.过敏性紫癜C.严重肝病D.维生素K缺乏E.肝素样物质增多19.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下列哪项正确A.凝血时间延长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C.血块退缩不良D.凝血酶原时间延长E.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20.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不见于A.严重肝病B.维生素K缺乏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血友病E.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型题A、中性粒细胞核左移B、中性粒细胞核右移C、异型淋巴细D、Dhle小体E、Auer小体1.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称为叶以上的中性粒细胞增多称为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见4.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可见5.严重感染时的中性粒细胞中可见X型题1. 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增多主要见于下列哪疾病A、叶性肺炎B、心肌梗死C、脾破裂D、尿毒症E、病毒性肝炎2. 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见于A、恶性肿瘤B、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C、结核病活动期D、慢性肾炎E、系统性红斑狼疮3. 下列哪些疾病可见出血时间延长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C、服用阿斯匹林D、血友病E、严重肝病4.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下列哪些为正确的A、APTT时间延长B、PT延长C、束臂试验阳性D、血块退缩不良E、BT延长5. 对于溶血性贫血,下列哪些是对的A、网织红细胞明显增高B、间接胆红素及尿胆原增加C、游离血红蛋白增多D、血浆结合珠蛋白降低E、骨髓幼红细胞增多尿液练习题A型题1.干化学法测尿液,下列检查项目中原理错误的是:A.蛋白质—指示剂的蛋白误差法B.尿糖—班氏法C.尿胆原—醛反应法D.尿胆红素—二氯苯胺重氮盐偶联反应法E.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还原法2.10ml尿标本离心处理弃去上清液后,留多少毫升供尿沉渣镜检A.0.13.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尿中易出现:A. 白蛋白B. IgGC.β2-MD. 本-周蛋白E. IgA4.尿蛋白试带法测定主要对哪种蛋白质敏感A.β2-MB. IgGC. IgED. 白蛋白E.α2-M5.急性肾小球肾炎镜下最常见的是:A.白细胞B.红细胞C.扁平上皮细胞D.鳞状上皮细E 白细胞管型 6.女,35岁,尿频、尿急、尿痛伴发热2周;辅助检查: WBC ×109/ L,Hb 110g/L,尿蛋白+,离心尿镜检:白细胞满视野、红细胞3~5/HP 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肾炎B.慢性肾炎C.急性肾盂肾炎D. 慢性肾盂肾炎E. 肾病综合征7. 等渗尿多见于:A.急性肾炎B.肾绞痛C. 急性肾盂肾炎D.早期肾功能不全E.严重肾功能不全8. 尿胆红素强阳性++++常见于:A.甲型肝炎B.乙型肝炎C.肝硬化D.胆道梗阻E. 溶血性贫血9. 检查肾小管功能的试验是:A.内生肌酐清除率B. 尿渗量C.血清尿素D.血清肌酐E.血尿酸10. 关于内生肌酐测定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试验前3天严格禁食肉类B.避免剧烈运动C.停用利尿药D.仅收集24小时尿送检E.收集24小时尿并在此期间抽静脉血同时送检11. 患儿,12 岁,男性,因发热、呕吐伴抽搐2天入院; 脑脊液检查:浑浊、中性粒细胞80%、蛋白质L、糖1. 05mmol/L,氯90 mmol/L,最可能的诊断是:A.病毒性脑膜炎B.结核性脑膜炎C.急性细菌性脑膜炎D. 隐球菌性脑膜炎E.阿米巴性脑膜炎12. 下列疾病中,脑脊液中氯化物下降最明显的疾病是:A. 化脓性脑膜炎B.结核性脑膜炎C.病毒性脑膜炎D.脑肿瘤 E.隐球菌性脑膜炎13. 柏油样便是:A.上消化道大出血引起B.下消化道大出血引起C.阿米巴痢疾引起D. 消化道炎症所致E.痔疮出血所致14. 下列哪种因素可造成化学法大便隐血试验假阴性:A.生食蔬菜B.进食肉类食品C.进食动物血肠D.用Vit CE.服用某些刺激性药物15. 暗红色果酱样便见于:A.伪膜性肠炎B.过敏性肠炎C.细菌性痢疾D.阿米巴痢疾E.直肠癌16. 诊断早孕检测尿HCG最好选用下列哪种方法A.胶乳凝集抑制稀释试验B.胶乳凝集抑制浓缩试验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放射免疫试验E.单抗免疫胶体金试验17. 前列腺炎时前列腺液检查所见中下列哪种是错误的A.量减少B.白细胞增多且成堆出现C.可见红细胞D.卵磷脂小体增多E.上皮细胞增多18. 阴道清洁度检查不包括下列哪项:A.杆菌B.球菌C.上皮细胞D.红细胞E.白细胞19.精子计数减少通常不见于:CA.精索精脉曲张B.附睾炎C.尿道炎D.放射线损伤E.应用抗癌药20.五肽胃泌素试验常用于诊断:A.胃溃疡B.十二指肠溃疡C.萎缩性胃炎D.胃泌素瘤E.胃癌B型题A.透明管型B.粗颗粒管型C.红细胞管型D.蜡样管型E.白细胞管型1.可作为上尿路感染的标志物2.提示慢性肾小球肾炎3.提示有严重肾小管变性坏死A.β2-微球蛋白测定B.昼夜尿比重试验C.血清肌酐和内生肌酐清除率D.尿渗量测定E.氯化铵负荷试验4.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的判断指标5.近端肾小管功能检测的指标X型题1. 脓血便可见于:A. 阿米巴痢疾B. 痔疮C. 直肠癌D. 细菌性痢疾E.肛裂2. 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查可出现:A.CSF 放置12~24小时可形成凝块状B. 蛋白质中度增高C.糖含量中度降低D.氯化物明显降低E. 细胞计数增加3. 粪便中见到吞噬细胞最常见于:A.急性胃肠炎B.细菌性痢疾C. 伪膜性肠炎D. 霍乱E. 溃疡性结肠炎4. 混合性蛋白尿可见于:A.慢性肾小球肾炎B. 慢性肾盂肾炎C.血管内溶血D.多发性骨髓瘤E.急性肾小球肾炎5. 血尿可见于下列那些疾病A. 急性肾小球肾炎B. 膀胱肿瘤C. 前列腺癌D. 急性膀胱炎E. 肾囊肿生化练习题张A型题1. 正常成人血清总蛋白含量,下列中正确的是:A. 40~50 g/LB. 46~70 g/LC. 51~73 g/LD. 56~75 g/LE. 60~80 g/L2. 血清白蛋白减低,下列中错误的是:A. 营养不良B. 急性肝细胞损害C. 恶性肿瘤D. 肾病综合征E. 蛋白丢失性肠病3. 下列中属于肝病型的血清蛋白电泳图型为:A. 单克隆γ球蛋白明显增高B. 白蛋白及γ球蛋白减低,α2及β球蛋白增高C. 白蛋白减低,γ球蛋白增高D. α1、α2、β三种球蛋白均增高E. γ球蛋白减低4.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下列各项指标中特异性和灵敏性最好的是:A. ASTB. TnTC. LDHD. CKE. Mb5. 下列中不符合溶血性黄疸的是:A. 总胆红素升高B. 结合胆红素增高C. 非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D. 尿胆红素阳性E. 尿胆原明显升高6. 下列中哪项不符合正常人糖耐量试验结果A. 空腹血糖<LB. 服糖后~1h血糖达高峰值,一般为~LC. 服糖后2h血糖≤10mmol/LD. 服糖后3h血糖应恢复至空腹水平E. 上述各时间尿糖均为阴性7. 关于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不包括下列中哪项A. 高胆固醇B. 高低密度脂蛋白C. 高高密度脂蛋白D. 高甘油三酯E. 高血压8. 下列中除哪项外均可见血清Lpa水平增高A. 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B. 心肌梗死C. 急性炎症D. 肾病综合征E. 肝癌9. 下列中错误的是:A. apoA1和apoB与AS和CHD关系最密B. apoA1是LDL的主要载脂蛋白C. apoA1在AS和CHD时下降D. apoB在AS和CHD时增高E. apoB不是HDL的主要载脂蛋白10. 下列中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酶是:A. MAOB. ALPC. AMSD. ALTE. pH11. 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的酶学检测,下列项目中敏感性最高的是:A. CKB. CK-MBC. ASTD. LDHE. LD同工酶12. 关于急性胰腺炎酶学检测,下列中错误的是:A. 尿AMS变化早于血AMSB. 尿AMS变化持续时间比血AMS长C. 血LPS明显升高,特异性比AMS好D. 血LPS升高晚于AMSE. 血LPS升高持续时间比AMS长13.在影响胰岛素分泌与合成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A.氨基酸 B.葡萄糖C.脂肪酸D.酮体E.儿茶酚胺14.胰岛素发挥生理作用主要是:A.促进葡萄糖利用吸收B.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结合C.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D.抑制糖异生E.促进糖原合成15.糖尿病病人下列表现中,错误的是:A.空腹血糖>LB.高脂血症C.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D.口渴、多饮、多尿E.微血管神经病变16.正常人空腹血葡萄糖浓度为:A.~L.B.~lC.~lD.~./lE.~l17.反映检测前1~2个月内受试者血糖平均水平, 作为糖尿病长期监控的良好指标是:A.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B.GHbC.糖耐量试验D.血浆C肽水平、E.血浆胰岛素水平18.关于胰岛素的叙述中下列哪条是错误的A.胰岛素原无生物活性B.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激素C.是由A、B两条肽链通过二硫键相连而构成的蛋白质D.胰岛素的作用与胰高血糖素相同E.胰岛素可促进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19.下列中OGTT结果符合糖尿病诊断指标的是:A.一次空腹血糖浓度大于或等于LB.空腹8h的血糖浓度大于或等于LC.餐后2小时血糖浓度大于LD.OGTT试验中可有一次尿糖+E.随机血糖浓度大于或等于 mmol/L20.影响钙磷代谢的激素是:A.雄激素B.甲状旁腺素C.肾上腺素D.胰岛素E.胰高血糖素21.嗜铬细胞瘤的诊断首选生化标志物是:A.铁蛋白 B.β2-微球蛋白C.VMA D.NSE E.AFU22.血气分析标本使用的抗凝剂应为:A.枸橼酸钠 B.肝素 C.氟化钠D.草酸钠 E.EDTA-Na223.某病人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为:pH=,PCO2=,SB=19mmol/L, AB=18mmol/L BE=-5mmol/L,可考虑为:A.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B.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C.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D.代偿性代谢性碱中毒E.无酸碱平衡紊乱24.血液pH和气体分析的标本不能及时测定时,一般需将它保存在有冰块的水中,这是为了达到以下哪一项的要求:A.防止CO2气体丧失B.防止糖酵解 C.防止溶血D.防止血液浓缩E.防止O2气丧失25.血液中最重要的缓冲系统是:A.血红蛋白缓冲系统B.碳酸盐-碳酸缓冲系统C.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系统D.血浆蛋白的缓冲系统E.细胞内H+作为底物被利用B型题A、血清结合胆红素明显增高B、尿胆红素-C、尿胆原++D、粪便颜色变浅或白色E、血清总胆红素明显增加1、以上符合溶血性黄疸的是2、以上不符合梗阻性黄疸的是A、TnT和TnIB、CKC、ASTD、LDHE、Mb3、上述各项中,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特异性和灵敏性均优于其它各项的是:4、上述各项中,测定时标本应严格避免溶血的是5、以上各项中,主要存在于心肌,其次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的酶是:X型题1、血清蛋白质,下列中正确的是:A、血清总蛋白为血清中蛋白的总称B、白蛋白和球蛋白均由肝脏合成C、白蛋白半寿期为15~19天D、血清总蛋白增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球蛋白增高E、肝硬化时白蛋白和球蛋白都减低2、关于梗阻性黄疸,下列中错误的是:A、血清总胆红素明显升高B、血清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C、尿胆红素阴性D、尿胆原减少或阴性E、粪便颜色变浅或为白色3、下列中符合正常人糖耐量试验结果的是:A、空腹血糖<LB、服糖后~1小时血糖达峰值,但<LC、服糖后2小时血糖≤LD、服糖后3小时血糖应恢复至空腹血糖水平E、同时测上述各时间尿糖均为阴性4、下列各酶中能反映肝细胞线粒体损伤的酶是:A、ALTB、ASTC、ALPD、γ-GTE、GHD5、对于急性心肌梗塞诊断,下列中敏感性及特异性均好的检查项目是:A、TnTB、LDHC、MbD、TnIE、AST免疫练习题A型题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英文代号是:A. HBcAgB. HBeAgC. HBsAgD. HBVE. HCV2.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液中最早出现的是:A. 抗HBcB. 抗HBeC. HBcAgD. HBsAgE. HBeAg3.下列哪一种肝炎病毒是DNA病毒A. 甲型肝炎病毒B. 乙型肝炎病毒C. 丙型肝炎病毒D. 丁型肝炎病毒E. 戊型肝炎病毒4.肥达反应“O”升高,“H”正常,可能是:A. 伤寒疫苗接种后或非特异性回忆反应B. 链球菌感染C. 伤寒发病早期或其他沙门菌感染的交叉反应D. 沙门菌感染早期使用抗生素E. 沙门菌感染早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5.链球菌溶血素“O”是一种:A. 抗体B.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 菌体抗原D. 细菌毒素E. 具有溶血活性的蛋白质6.PSA阳性主要见于:A. 肝癌B. 结肠癌C. 前列腺癌D. 肺癌E. 胰腺癌7.甲胎蛋白的正常参考值为:A.15μg /LB.25μg /LC.50μg /LD. 100μg /LE. 300μg /L8.有关抗-HBc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能协助诊断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B. 表明机体具有免疫力C. 在HBsAg阳性或抗-HBs阳性的血清中能检测到D. 能和HBcAg形成免疫复合物E. 抗-HBc包括IgM、IgG、IgA等三型9.下列作为TORCH感染的常见病原体错误的是:A.风疹病毒B.巨细胞病毒C.麻疹病毒D.单纯疱疹病毒E.弓型虫10.血清补体C3含量升高见于:A.慢性肝病B.营养不良C.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D.传染病早期E.大面积烧伤11.下列诊断风湿活动的指标,错误的是:A.链球菌培养B.CRPC.ESRD.ASOE.Widal反应12.测定B细胞表面标志的指标是:A.CD4+细胞测定B.CD8+细胞测定C.E玫瑰花形成试验D.SmIg 测定E.淋巴细胞转化试验13.测定淋巴细胞功能的指标是:A.CD4+细胞测定B.CD8+细胞测定C.E玫瑰花形成试验D. 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试验E.淋巴细胞转化试验14.下列那种情况CRP升高不明显:A.严重组织损伤B.病毒感染C.细菌感染D.风湿活动E.心肌梗死15.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以下临床特征,但除外:A. 血液中常存在高滴度的自身抗体B. 男性比女性的发病率低C. 没有重叠现象D. 用自身抗体或致敏淋巴可复制出相似疾病模型E. 病程较长,病情迁延反复16. 类风湿因子是:A. 针对人或动物IgG Fc片段抗体决定簇的抗原B. 针对人或动物IgG Fc片段抗原决定簇的抗体C. 针对人或动物IgD Fc片段抗体决定簇的抗原D. 针对人或动物IgD Fc片段抗原决定簇的抗体E. 针对人或动物IgE Fc片段抗原决定簇的抗体17. SLE中主要的自身抗体是针对:A. 核抗原B. 造血细胞表面抗原C. 神经细胞表面抗原D. 白细胞E. 红细胞18. 自身免疫性肝炎可出现:A. 抗核抗体B. 抗平滑肌抗体C. 抗线粒体抗体D. 抗肝肾微粒体抗体E. 抗ENA抗体19. 参与SLE发病机制唯一的一种自身抗体是:A.抗SSB抗体B. 抗dsDNA抗体C. 类风湿因子D. 抗心磷脂抗体E. 抗PCNA抗体20. 下列表述哪项是错误的A. 抗着丝点抗体主要见于CREST综合征B. 少数SLE病人可出现抗PCNA抗体C. pANCA主要见于韦格纳肉芽肿D. 多数恶性贫血者出现抗胃壁细胞抗体E. 重症肌无力者可出现抗乙酰胆碱受体B型题A. 抗原纤维蛋白抗体B. 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C. 抗双链DNA抗体D. 抗Scl-70抗体E. 抗Jo-1抗体1. 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PSS 特异性自身抗体:2. 硬皮病可检出的特异性自身抗体:3.系统性红斑狼疮可检出的特异性自身抗体:4.多发性肌炎可检出的特异性自身抗体:5.重症肌无力可检出的特异性自身抗体 :X型题1. 血清中可检测到单克隆M蛋白的疾病有:A.多发性骨髓瘤B.巨球蛋白血症C.重链病D.恶性淋巴瘤E.半分子病2. TORCH感染常见病原体有:A.风疹病毒B.巨细胞病毒C.单纯疱疹病毒D.麻疹病毒E.弓型虫3. 抗链球菌溶血素”O” ASO测定,下列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 ASO升高是溶血性链球菌近期感染的指标B. ASO持续阴性可排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C. ASO常见于扁桃体炎,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热等D. ASO升高CRP阳性,ESR加快可考虑风湿活动E.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 ASO升高可持续4~6周4.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抗-HBe+,下列描述哪些是错误的A. 它是一种保护性抗体B. 乙肝病毒已被清除C. 多见于HBeAg转阴的病人D. 仍具有传染性E.部分肝硬化、肝癌患者可检出阳性5. 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以女性多见,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B.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组织器官的病理特征为免疫炎症,损伤的范围与自身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所针对的抗原分布相对应;C. 自身免疫性疾病用相同的抗原在某些实验动物间可复制出相似的疾病模型,并可通过自身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使疾病在同系动物间转移;D. 多数病因不明,常呈自发性或特发性,有些与病毒感染或服用某种药物有关;E. 正常人可出现自身抗体;6. 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确的A. 多数新生儿狼疮综合征中可检出抗SSA、SSB抗体B.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诊断指标之一是抗U1RNP抗体C. 重叠综合征中都可检出抗Scl-70和抗PM-Scl抗体D. 硬皮病中多数可检出抗PCNA抗体E. 抗Sm抗体为SLE所特有,且能反映疾病活动程度细菌练习题A型题1. 诊断细菌感染,检测病原体的最佳方法是:A. 病原体分离培养鉴定B. PCRC. 探针技术D. ELISAE. 标本直接镜检2. 探针是:A. 单链DNAB. 单链RNAC. 双链DNAD. 双链RNAE. 单链DNA和单链RNA3. 有关抗体滴度的表述,下列不正确的是:A. 抗体滴度是测定抗体的半定量单位B. 是出现肉眼可见抗原抗体反应的血清最高稀释度C. 是抗体的绝对值D. 抗体滴度的高低,依赖于所用的抗原E. 若使用标准参考物,抗体滴度能进行比较4. 下述试验除哪项之外均是检测细菌抗体A. 肥达反应B. 补体结合试验C.胶乳凝集试验D. 聚合酶链反应E.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5.检测螺旋体最适合用于哪期梅毒的检测A.一期梅毒B.二期梅毒C.三期梅毒D.神经梅毒E.二期和三期梅毒6.下述检测梅毒螺旋体的试验是:A.RPRB.直接荧光显微镜检查C.FTA- ABSD.PCRE.VDRL7.检测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抗体确证试验是:A.USRB.RPRC.FTA- ABSD.PCRE.VDRL8.牛心类脂质反应阳性,不应出现在:A.梅毒螺旋体感染B.梅毒螺旋体亚种感染C.螺旋体感染D.梅毒螺旋体其它亚种感染E.性病肉芽肿衣原体感染B型题A.金黄色葡萄球菌B.厌氧革兰阴性杆菌C.溶血性链球菌D.结核分枝杆菌E.表皮葡萄球菌1.口腔中正常菌群,当拔牙时通过创面可导致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病原菌是:2.发生于粘膜附近的呈泡沫状、奇臭脓液的感染病原菌是:3.皮肤表面正常菌群,造成导管插管感染的病原菌是:4.败血症常见分离菌,95%以上临床分离菌对青霉素耐药是:5.经抗酸染色,呈现红色的阳性菌是:X型题1.患者拔牙后3天,高热,胸闷,心悸,心脏听诊伴有杂音,需做那些必要检查A. 尿常规B. 咽拭培养C. 血培养D. 白细胞计数+分类E.ESR2.若血培养阳性,则需再作A. 细菌划线,分离接种B. 观察生长菌落性状,涂片染色C. 细菌生化反应鉴定D. 作抗链球菌溶血素O检测E. 作RF因子测定3.血培养分离菌落为针尖状、有草绿色溶血环, 该菌落应怀疑为:A. 肺炎链球菌B. 草绿色链球菌C.肠球菌D.大肠埃希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

临床检验简答题

临床检验简答题

临四、名词解释:1.hCG 答: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由胎盘的合体滋养层细胞合成的糖蛋白,含糖量约为40%,糖链末端是唾液酸,由α和β亚基构成的异二聚体,其中β亚基具有特异性。

用于诊断正常妊娠、异位妊娠、某些胎儿先天性缺陷和肿瘤。

2.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IH) 答; 是妊娠所特有的疾病,表现为妊娠20周后出现水肿、高血压和蛋白尿,严重者有头痛、头昏、眼花等自觉症状,甚至出现抽搐及昏迷。

分轻、中、重三型,重型又包括先兆子痫和子痫五、问答题:1.简述评价胎儿肺成熟度的实验室指标及标本收集和处理的注意事项。

1.评价胎儿肺成熟度最有价值的指标是检测羊水中表面活性物质的含量,有六种方法可采用:(1)卵磷脂/鞘磷脂比值(L/S):>2.0提示肺成熟;(2)双饱和磷脂酰胆碱(DSPC)测定:>5mg/L提示肺成熟;(3)磷脂酰甘油测定:>2.0μmol/L提示肺成熟;(4)泡沫稳定性实验:泡沫稳定指数>0.47提示肺成熟;(5)荧光偏振;(6)薄层小体计数。

羊水标本的收集应注意:(1)多胎妊娠时每个羊膜腔均应取样;(2)标本收集后最好立即检测,若要推迟检测,应4℃冷藏,若要推迟一周以上检测,应-20℃或-70℃冷冻保存;(3)检测前需轻轻颠倒混匀标本。

羊水标本的预处理主要是:离心去残渣。

2.简述妊娠期母体的生化改变。

2.妊娠期母体会有血液学、生物化学、肾功能和内分泌的相应改变。

妊娠期的糖代谢变化是由于妊娠期升高血糖的激素增高所致,主要表现为妊娠中、晚期的血糖改变及糖耐量试验的变化:①空腹血糖水平降低,参考值3.0~3.3mmol/L;餐后血糖呈持续性升高;②糖耐量试验表现为高峰迟缓现象和血糖最高值高于非孕妇女。

脂代谢变化是血脂全部升高。

蛋白质代谢表现为蛋白质合成和分解代谢均明显增高,合成大于分解,呈正氮平衡。

妊娠期妇女造血功能活跃,血容量平均增加45%,RBC增加20%,血液相对稀释,Hb、RBC计数和血细胞比积下降,血浆白蛋白降低,多种凝血因子含量明显增加,血液处于高凝及纤溶系统活性降低的状态,并出现妊娠相关性蛋白。

实验诊断简答题

实验诊断简答题

六号楼509宿舍打,2021级临床五班1.实验诊断的根本概念?答:是指医生的医嘱通过临床实验室分析所得到的信息为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预后评估所用的医学临床活动。

包括实验前、实验室和实验室后。

2.常用诊断性实验的评价指标有哪些?答:诊断灵敏度:指检验工程对某种疾病具有鉴别、确认的能力。

诊断灵敏度的数学式为所有非病人中获得真阳性结果的百分数诊断特异性:指检验莫工程确定无某种疾病的能力,他的数学式为所有病人中获得真阴性结果的百分数。

诊断确认度连续定量数据分析3.参考范围:参考值是指对抽样个体进行莫工程检测所得的值。

所有抽样组测得的平均值加减2个标准差即为参考范围。

医学决定水平:是指不同于参考值的另一些限制,通过观察测定是否高于或低于这些值,,可在疾病诊断中起排除或确认的作用。

危急值:指某些检验结果出现异常超过一定界值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医生要紧急处理。

4.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的临床意义有哪些?答:〔1〕相对性增多:因血浆容量减少,使红细胞容量相对增加。

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

〔2〕绝对性增多:临床上称红细胞增多症,可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

A: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是血中红细胞生成素增多所致。

1.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生理性为新生儿、高原地区居民。

病理性常见肺源性心脏病等;2 红细胞生成素非代偿性增加:与某些肿瘤和肾脏疾病有关B: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红细胞增多为主的骨髓增殖性疾病。

5.简述红细胞染色反响的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

答:(1)低色素性:红细胞染色过浅,中央苍白色扩大,提示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减少。

常见于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也可见于某些血红蛋白病。

〔2〕高色素性:红细胞着这色深,中央淡染区消失,其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增高。

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球形细胞也呈高色素性、〔3〕嗜多色性:红细胞呈淡灰色或紫灰色,是一种刚脱核的红细胞。

实验诊断试题及答案

实验诊断试题及答案

实验诊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实验诊断学中,下列哪项不是常用的检测方法?A. 血液学检测B. 生化学检测C. 免疫学检测D. 影像学检测答案:D2. 在临床诊断中,下列哪项是诊断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指标?A. 白细胞计数B. 红细胞计数C. 血红蛋白浓度D. 血小板计数答案:A3. 以下哪种酶通常用于评估肝脏功能?A. 肌酸激酶B. 乳酸脱氢酶C. 谷丙转氨酶D. 肌酐答案:C4. 用于检测肾脏功能的常用指标是什么?A. 肌酐B. 尿酸C. 胆固醇D. 甘油三酯答案:A5. 用于诊断糖尿病的指标是什么?A. 空腹血糖B. 餐后血糖C. 糖化血红蛋白D. 所有以上答案:D6. 以下哪种检测方法可以用于评估心脏功能?A. 心电图B. 胸部X光C. 超声心动图D. 所有以上答案:D7. 用于诊断贫血的指标是什么?A. 红细胞计数B. 血红蛋白浓度C. 红细胞压积D. 所有以上答案:D8. 用于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指标是什么?A. 甲状腺素(T4)B.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C. 促甲状腺激素(TSH)D. 所有以上答案:D9. 在诊断肿瘤时,下列哪项是肿瘤标志物?A. 甲胎蛋白(AFP)B. 癌胚抗原(CEA)C.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D. 所有以上答案:D10. 用于诊断风湿性关节炎的指标是什么?A. 类风湿因子B. 抗核抗体C. C反应蛋白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的正常范围是______至______。

答案:4-102. 血红蛋白的正常范围是______至______。

答案:男性:130-175,女性:115-1503. 血小板的正常范围是______至______。

答案:150-4004. 肝功能检查中,谷丙转氨酶(ALT)的正常范围是______至______。

答案:7-565. 肾功能检查中,肌酐的正常范围是______至______。

实验诊断学试卷参考答案

实验诊断学试卷参考答案

2009-2010学年临床医学本科2007级实验诊断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每升尿液中含血量超过1ml,外观可出现淡红色,叫肉眼血尿。

(1.5分)多见于泌尿系统炎症、结石等。

(1.5分)2类白血病反应是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的表现的血象反应。

(1分)周围血中白细胞数明显增高,有数量不等的幼稚细胞出现。

(1分)病因去除后类白血病反应逐渐消失。

(1分)3.各种原因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及电荷屏障受损(1分),血浆蛋白大量滤入原尿,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引起的蛋白尿(1分)。

常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

(1分)4.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是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或升高的一类物质(1分)。

肿瘤标志物存在于血液,细胞,组织或体液中,反映肿瘤的存在和生长(1分),通过化学,免疫学及基因组学等方法测定肿瘤标志物,对肿瘤的诊断,疗效和复发的监测,预后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1分)5.敏感S(药敏试验)表示被测菌所引起的感染用常规剂量的抗菌素治疗可能有效(3分)二、请写出下列成人检验参考值(以法定单位表示,每小题0.5分,共5分)1 / 91.白细胞总数 (4-10)×109/L2.血红蛋白男性 120-160g/L 女性 110-150g/L 3.血小板计数(100-300)×109 g/L4.尿葡萄糖定性阴性5.ALT 5-25卡门单位 / 10-40U/L6.血沉男性 0-15/1h 女性 0-20/1h7.血钾 3.5-5.5mmol/L8.血清甘油三酯 0.56-1.70mmol/L9.空腹血糖 3.9-6.1mmol/L10. 血清GGT <50U/L三、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1.棒状小体一旦出现在细胞中,就可拟诊为急性白血病2.中性粒细胞中毒性改变包括大小不均、核变性、中毒颗粒和空泡形成3.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大致相等的两个时期是4-6天和 4-6岁4. Coomb s试验间接试验检测的是血清中有无游离的不完全抗体5.尿沉渣镜检主要是检查_细胞__、_管型__、_结晶__。

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诊断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诊断学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的是通过哪些方式来确定疾病的性质和发展阶段。

A. 症状观察B. 实验室检测C. 影像学检查D. 所有以上方式2. 在诊断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采集病史时需要注意的内容?A. 患者的主诉A. 患者的现病史B. 患者的家族病史D. 患者的饮食习惯3. 体格检查是诊断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一般检查B. 系统检查C. 特殊检查D. 所有以上方面4. 实验室检测在诊断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确定病因B. 监测病情C. 评估治疗效果D. 所有以上方面5. 影像学检查包括哪些类型?A. X光检查B. 超声波检查C. 磁共振成像D. 所有以上类型二、填空题1. 在进行体格检查时,医生首先会进行的是______,包括观察患者的发育、营养、面色、意识状态等。

2. ______是诊断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3. ______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式,常用于检查人体内部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4. 在诊断学中,______是指通过实验室检测得出的数据和结果,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5. ______是医生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后,对患者疾病性质的判断。

三、简答题1. 简述诊断学在医学中的意义和作用。

2. 描述采集病史的主要步骤和注意事项。

3. 阐述体格检查的基本流程及其在诊断中的重要性。

4. 讨论实验室检测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

5. 分析影像学检查的优势和不足,并举例说明其在某些疾病诊断中的关键作用。

四、案例分析题患者,男性,45岁,因持续咳嗽一个月并伴有低热就诊。

既往体健,无吸烟史,无家族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发现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实验室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C反应蛋白轻度升高。

胸部X光未见明显异常。

请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以下问题:1.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初步检查结果,列出至少三种可能的诊断。

实验诊断学复习题

实验诊断学复习题

实验诊断学复习题(总1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实验诊断学复习题第一章血液系统刘娇一、名词解释:骨髓干抽、出血性疾病、血栓性疾病、血小板粘附功能、血小板聚集功能二、填空题:骨髓检查适应症、、。

骨髓检查禁忌症、、。

成人骨髓采集部位、、、小孩骨髓采集部位。

骨髓穿刺满意指标、、、、。

血栓性疾病分为、、。

三、选择题:1.正常血细胞PAS反应,下列何者不正确:( )A、原粒细胞阴性反应,早幼粒细胞后阶段阳性逐渐增强B、幼红细胞和红细胞均呈阳性反应C、大多淋巴细胞为阴性反应,少数淋巴细胞呈阳性反应D、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均呈阳性反应E\ 淋巴瘤细胞强阳性2.POX染色在鉴别急性白血病中,下述判断错误的是:( )A、急粒(+),急单(±),急淋(-)B、小原粒与原淋细胞区别,前者可呈(+),后者(-)C、急单与组织细胞性白血病均呈阳性反应D、急早白与急单区别,前者呈强(+),后者呈(±)E 幼红细胞阴性反应3.正常血细胞POX反应,下述结果错误的是:()A、中性粒细胞随细胞的成熟阳性程度逐渐增强B、嗜酸性粒细胞阳性程度最强,嗜碱性粒细胞呈阴性反应C、原单细胞呈阴性反应,幼单和单核细胞呈弥散状弱阳性反应D、淋巴细胞系呈阴性反应,而巨核细胞系呈强阳性反应E 幼红细胞阴性反应4.正常血细胞作过氧化物酶染色,下列反应结果不正确的是:(B)A、原粒细胞阴性或弱阳性B、嗜碱性粒细胞阳性程度最强C、原单细胞阴性,幼单可呈弱阳性D、淋巴细胞系和红细胞系均呈阴性反应E 幼红细胞阴性反应四、简答题:1、血小板检测筛选试验有哪些2、血小板有哪些主要功能3、PT和APTT分别代表什么4、病理性抗凝物质有哪些5、纤溶系统检测常用的筛查实验有哪些6、出血性疾病常见原因7、正常骨髓象应具备哪四个条件第二章出血与血栓第三章泌尿生殖何光明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几种抗凝剂,何者最适宜用于血细胞计数()A.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B.枸橼酸钠C.草酸钠D.草酸钾E.肝素2、下列何者属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82fI,MCH:29pg,MCHC:354g/L:80fl,MCH:33pg,MCHC:412g/L:71fl,MCH:25pg,MCHC:350g/L:73fl,MCH:22pg,MCHC:301g/LE. MCV:102fl,MCH:34pg,MCHC:330g/L3、正常生理情况下白细胞变化规律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早晨较高,下午较低B.安静松弛时较低C.剧烈运动、剧痛和激动时显著增多D.妊娠期常轻度增加E.进食后比进食前高4、下列疾病中性粒细胞增多的是()A.伤寒B.副伤寒C.再生障碍性贫血D.急性链球菌感染E.疟疾5、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A.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B.占全血质量的百分比C.与血清容积之比D.与血管容积之比E.与血浆容积之比6、尿液标本在留尿后几小时内检查完毕()、尿中提示肾脏有实质性病变的是()A.红细胞B.白细胞C.上皮细胞D.细菌E.管型8、正常前列腺液的pH值为()A. ~B. ~C. ~D. ~E. ~9、阴道分泌物外观呈豆渣样,提示为()A. 老年性阴道炎B. 滴虫性阴道炎C. 念珠菌性阴道炎D. 阴道加德纳菌感染E. 子宫内膜炎10、红细胞上有B抗原,血清中有抗A抗体是()A. A型B. B型C. AB型D. O型E. 亚型二、不定项选择题【X型题】1、脑脊液中淋巴细胞增高可见于A.病毒性脑膜炎B.结核性脑膜炎C.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D.化脓性脑膜炎E.蛛网膜下腔出血2、生理性贫血见于A.新生儿B.婴幼儿C.妊娠中后期D.老年人E.高原居民三、填空题1、成人尿量小于____称为少尿。

寄生虫实验指导简答题

寄生虫实验指导简答题

寄生虫实验指导简答题1. 肝吸虫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有哪些?哪种检出率高1)诊断方法:①直接涂片法②集卵法③十二指肠引流胆汁检查2)用十二指肠引流法检出率高但少用,集卵法检出率较高。

2.血吸虫病的病原诊断方法有哪些?慢性及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用何种病原学诊断方法?为什么1)诊断方法:①粪便直接涂片法②集卵法③毛蚴孵化法④透明法⑤直肠粘膜活组织检查2)慢性及晚期血吸虫病宜采用肠粘膜活组织检查。

3)原因:由于慢性及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发病时间长,结肠肠壁的虫卵肉芽肿纤维化,使沉积在肠壁中的虫卵脱落进入肠腔的机会少,因此粪便检查难以检出虫卵。

3.肺吸虫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1)病原学检查:粪便或痰中查到虫卵,摘除的皮下包块中查到虫体即可确诊。

2)免疫学检查:①皮内实验:常用于普查,阳性符合率可达95%以上,但常有假阳性和假阴性。

②检测抗体:可用于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卫氏并殖吸虫抗体③检测循环抗原:可进行早期诊断,并用于疗效考核。

4.寄生虫学检验的目的是什么寄生虫学检验的目的是根据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特点、流行规律和免疫遗传特征等,对寄生虫感染进行病理诊断和辅助诊断,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5.日本血吸虫的致病虫期有哪几个?致病因素是什么?引起哪些临床表现1)日本血吸虫的致病虫期有:尾蚴、童虫、成虫、虫卵四个时期。

2)致病因素是:尾蚴、童虫、成虫、虫卵不仅对宿主造成机械性损伤,而且不同虫期释放的抗原均能诱发宿主的免疫应答。

3)临床表现:尾蚴:尾蚴性皮炎。

童虫:血管炎,毛细血管栓塞、破裂,局部炎性细胞浸润和点状出血,以肺部最明显,重者可出现出血性肺炎。

成虫:可引起静脉内膜炎或静脉周围炎,并可能形成血栓,其代谢产物等可引起复合型超敏反应。

虫卵:形成虫卵肉芽肿。

6.哪些寄生虫不寄生在肠道,但可在粪便中检查到虫卵?为什么1)华支睾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和日本血吸虫均不寄生在人体肠道,但可在粪便中查到它们的虫卵。

实验诊断名解问答

实验诊断名解问答
去,称为内生肌酐清除率。
20 少尿:尿量少于400ml/24h 或17/h,称少尿。可见于休克、肾实质性改变及
肾路梗阻等。
简答题
1.病理情况下尿中形成哪几种管型?
答:细胞管型、颗粒管型、透明管型、脂肪管型、蜡样管型
2.肾小管性蛋白尿形成机理?
答:炎症或中毒等因素引起近曲小管对低分子量蛋白质重吸收减弱所致。
⑵红细胞破坏增多:① 红细胞内在异常② 红细胞外在异常;⑶红细胞丢失
12.简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
答:⑴过敏性疾病;⑵寄生虫病;⑶皮肤病;⑷血液病;⑸某些恶性肿瘤;⑹某些传染病;⑺其它,如风湿性疾病常伴有增多。
第四部分尿液检查、肾功能检查
名词解释
1.管型:在一定条件下,肾脏滤出的蛋白质以及细胞或碎片在肾小管(远曲)、集合管中凝固后,可形成圆柱形蛋白聚体而随尿液排出,称为管型。尿中出现多量管型表示肾实质有病理性变化。
肾小球以下部位和泌尿通路上的出血,多与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有关,不存在通过
肾小球基膜裂孔,因此形态可完全正常,呈均一型,见于尿路系统炎症、结石、
肿瘤等。
11.内生肌酐清除率检测的临床意义。
答:内生肌酐清除率检测的临床意义如下:①判断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Ccr<50
答:网织红细胞计数(Ret)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
(1)判断骨髓增生能力,判断贫血类型:① 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造血
功能旺盛。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尤其急性溶血)、急性失血;造血恢复期可见Ret
短暂和迅速增高,是骨髓功能恢复较敏感的指标;② 网织红细胞减少,表示骨
髓造血功能低下,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危

医学检验三基简答题【精选文档】

医学检验三基简答题【精选文档】

2.简述血沉测定的方法学评价.①手工法包括魏氏法、潘氏法等:魏氏法简便实用,ICSH推荐为血沉测定的参比方法;潘氏法与魏氏法测定相关性较好,采用手指采血,用血量少,尤其适用于儿童,但易混入组织液,目前已很少使用。

手工法只能测定血沉某个时刻的最终结果,特异性差,其应用有很大的局限性。

②血沉仪可动态记录整个血沉过程的变化,描绘出红细胞沉降的曲线,反映了不同疾病或疾病不同阶段,血沉3个沉降阶段所存在的差异,为临床分析血沉测定结果提供了新的手段。

3.白细胞分类计数质量控制中应注意哪些影响因素?①影响白细胞分类计数准确性的因素:主要是细胞在涂片中的分布不均和观察者对细胞辨认的差异。

②影响白细胞分类计数精确性的因素。

③影响涂片染色效果的因素。

④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参考方法:EDTA-K2抗凝静脉血,人工制成血涂片,以Romanowsky液进行染色,使用“城墙式”移动法,油镜下分类计数200个白细胞。

当其他分类法与此法作为标准进行比较时,需要4个熟练检验人员对同一张涂片各计数200个白细胞(即总数为800个细胞)后,求出平均值来作为各类白细胞的靶值.4.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的临床意义是什么?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指成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0.5×109/L。

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包括:①寄生虫病是最常见的病因.②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仅次于寄生虫病的另一主要病因,见于支气管哮喘、坏死性血管炎、药物过敏反应等。

③皮肤病,如湿疹等.④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脾切除术后、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⑤某些恶性肿瘤,如肺癌。

⑥某些传染病,如猩红热急性期.⑦其他,如风湿性疾病、脑垂体前叶功能减低症等.⑧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

5.电阻抗法血液分析仪进行血细胞计数的检测原理是什么?根据血细胞相对非导电的性质,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血细胞颗粒在通过计数小孔时可引起电阻的变化,于是瞬间引起了电压变化而出现一个脉冲信号。

实验诊断学试卷

实验诊断学试卷

实验诊断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按形态学分类,缺铁性贫血属于A.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B.大细胞性贫血C小细胞性贫血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2. HIV感染最早可在感染后几周检出P24抗原?A 1周B 2周C 3周D 4周3. 在疾病进展期出现中性粒细胞核右移现象,常提示A 机体抵抗力强B骨髓造血功能旺盛C预后良好D预后不良4. 网织红细胞减少见于A. 溶血B. 失血C. 再生障碍性贫血D. 慢性失血者补铁剂E. 巨幼细胞性贫血者服用叶酸5.哪一项是外源性凝血活性的检查指标A.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B. 凝血酶凝固时间(TT)C.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TT)6 血小板计数的正常值为A 100-300×109/ L B. 90-180 ×109/ L C. 200-400×109/ L D.120-250×109/ L7.二期止血缺陷的筛选试验为A. PT APTTB.血小板C.出血时间D血管脆性实验8.异形淋巴细胞一般不见于A. 病毒感染B. 细菌感染C. 手术D. 放射治疗E. 输血9.蛋白尿是指24h尿液中蛋白含量A. 超过100mgB. 超过150mgC. 超过200mgD. 超过250mgE. 超过500mg10.下消化道出血时,粪便成A. 脓血便B. 柏油样便C. 鲜血便D. 白陶土样便12. 目前认为诊断心肌损伤的早期标志物是A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B. 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 C. 肌红蛋白D. 羟丁酸脱氢酶11. 哪一项不是导致少尿的常见原因A. 心力衰竭B. 休克C. 尿路梗阻D. 糖尿病13.下列哪种情况属于肾小球性蛋白尿:()A、大、中分子蛋白尿B、运动C、血红蛋白尿D、小分子蛋白尿14. 尿细菌培养时,标本收集时,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A. 先清洁外阴,再留取中段尿送检B. 先清洁外阴,再行尿道口消毒,留取中段尿送检C. 先清洁外阴,再用无菌试管留取中段尿送检D. 先清洁外阴,并行尿道口消毒,再用无菌试管留尿送检15. 外源性凝血因子是A ⅡⅤⅦB ⅪⅡⅤC ⅢⅤⅦD ⅡⅨⅦ16. 有关碱性磷酸酶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 肝外胆汁郁积时碱性磷酸酶(ALP)增高B. 肝内局限性胆汁淤积时ALP不增高C. 骨骼疾病时ALP增高D. 肝细胞黄疸时ALT明显增高而ALP正常或稍高17. 乙肝患者血清中不能检出的是A HBeAgB HBcAgC HBsAgD HBcAb评估肾脏疾病最常见的不可取代18. 男性,45岁,体检时发现肝右叶1.5cm×2.0cm占位性病变,下一步检查应首选A. 肝功能B. 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C. AFPD. 癌胚抗原E. 腹部CT.19. 慢性肝病时,血清蛋白检查的结果可出现A.血清前白蛋白显著增高B.甲胎蛋白持续性显著增高C.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高D.白蛋白增高20. 卵巢癌有重要辅助诊断作用的TM是:A.CEAB.PSAC.CA15-3D.CA125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镜下血尿指的是_________、少尿指_________。

南方医科大学实验诊断学知识重点总结

南方医科大学实验诊断学知识重点总结

南方医科大学实验诊断学知识重点总结简答题:1、什么是管型、管型的形成条件2、什么是核左移、核右移,有什么临床意义3、渗出液、漏出液4、肿瘤标志物有哪些5、正常骨髓结构特点6、骨髓细胞发育的特点7、尿糖、尿蛋白什么情况下出现?选择性蛋白尿、非选择性蛋白尿8、肾小球肾炎尿液的特点,观察到那些管型第一章1、分析影响前的因素2、诊断灵敏度,特异性(联合检测意义)第二章1、几个参考值的范围(血常规的基本参考范围如红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血钾,血钠,GFR,血糖),以及临床意义2、血沉加快和减慢影响因素3、异常的红细胞形态有哪些4、白细胞(考的多),各种情况下,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增加和减少,贫血,辐射电离,伤寒副伤寒何种细胞增加或减少5、网织红细胞的定义,增多减少;红细胞沉降速率实验,6、溶血性贫血几个实验的意义,渗透脆性不需要记住参考值,高铁血红蛋白症(G6PD,蚕豆病),血红蛋白电泳临床意义,combs实验用途,7、骨髓检查的步骤,内容,方法以及正常骨髓象的形态特点。

8、粒红比值9、POX染色临床意义,SB染色临床意义,NAP染色临床意义,类白血病的概念,ACP.AS-D NCE,α-NAE,PAS,染色的临床意义10、最易发生DIC――M3型11、交叉配血试验的主侧,次侧12、溶血贫的特点1,2(尿胆原增加)13、白血病的各个特点/几种类型/什么样的医学方法14、MDS熟悉第三章血栓和止血检测1、临床上的四项检测指标2、内源性:APTT,延长S异常3、外源性:PT,延长S异常4、单纯血友病哪一项指标异常5、凝血试验一定要做对照6、假如APTT、PT都延长说明什么7、凝血酶时间8、血小板活化会伸出伪足9、原发性纤溶、继发性纤溶区分标志,异二聚体、3P实验10、阳性排除、阴性排除11、肌红蛋白:心梗第四章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1、怎样收集尿液,应注意什么2、病理性尿液外观;如何区别血尿、血红蛋白尿3、管型的定义,管型包括那些,透明管型在什么条件下出现4、正常尿液中可以见到什么?5、蜡样管型――慢性肾炎6、最常见的寄生虫,如黏液遍:菌痢7、潜血、隐血8、三管化学检查9、渗出液与漏出液10、脑脊液蛋白升高最明显的是什么病理状况,糖保持正常是什么病理情况?11、脑脊液中可见的蛋白质12、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变化表明什么13、白带外观改变;鉴别加德纳阴道炎:结核杆菌、新生隐球菌14、精液减少、无精症15、前列腺最常见,,,,,,,,(没听到)16、慢性前列腺炎第五章肾功能检测(从这章考试老师急着走,讲得不详细)1、肾小球滤过率(菊粉)、反应肾小球血流量的检测方法是:对氨基XXX2、肾前性、肾实质性少尿的鉴别3、β微球蛋白什么时候增高4、浓缩稀释功能:远端肾小管第六章肝功能1、脂类代谢2、胆红素代谢3、ALT、AST临床意义4、单胺氧化酶5、谷酰胺羟化酶:胶原纤维的关键酶6、急性肝损、慢性肝损第七章临床生化检测1、OGTT诊断糖尿病2、血钾高容易酸中毒3、血钙、血鳞,无机磷重要存在于4、心肌酶包括哪些指标;心肌钙蛋白;肌红蛋白:阴性排除心梗第八章免疫学检测1、T细胞、B细胞、花阶形成实验,T细胞形成实验,T细胞缺陷,HIV2、甲胎蛋白、肿瘤标志物选择:灵敏性、特异性3、系统性红斑狼疮,抗体4、梅毒、血红蛋白5、C反应蛋白、IgE检测第九章病原体检测1、学习微生物检测的临床意义2、伤寒病人第一周血培养结果最明显3、米泔样便:霍乱4、耐药性:β内酰胺酶,ESBL5、衣原体有细胞壁、支原体没有6、甲肝、乙肝、丙肝标志物7、巧克力培养基:脑膜炎奈瑟菌8、HIV、淋病。

实验诊断学习题及答案

实验诊断学习题及答案

实验诊断学习题及答案第一部分血液的一般检验名词解释1.核右移:周围血中若中性粒细胞核出现5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者,称为核右移,主要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及造血功能衰退,也可见于应用抗代谢化学药物治疗后。

2.核左移:周围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包括出现晚、中、早幼粒细胞及杆状核粒细胞等)的百分率增高(超过5%)时。

常见于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等。

3.棒状小体:白细胞细胞质中出现呈红色的杆状物质,长约1-6um,1条或数条不等,称为棒状小体,其对急性白血病类型的鉴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如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部分亚型呈阳性,而急淋则不出现棒状小体。

4.网积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到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质中尚残存核糖体等嗜碱性物质。

表明骨髓造血功能的指标。

5.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沉降的速率,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血浆中各种蛋白的比例改变;红细胞数量和形状等6.中毒颗粒: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较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的深蓝紫色或蓝黑色的颗粒称为中毒颗粒,多见于较严重的化脓性感和大面积烧伤等情况。

7.贫血: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血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值低限,称为贫血。

8.小红细胞:红细胞直径小于6μm,中央淡染区扩大,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

见于低色素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

9.血细胞比容:又称血细胞压积(PCV),是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

问答题1.网织红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是什么?答:网织红细胞计数(Ret)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

(1)判断骨髓增生能力,判断贫血类型:①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尤其急性溶血)、急性失血;造血恢复期可见Ret短暂和迅速增高,是骨髓功能恢复较敏感的指标;②网织红细胞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危象。

(2)评价疗效,判断病情变化:Ret是贫血患者随访检查的项目之一。

第五章 实验诊断

第五章 实验诊断

第五章实验诊断第一节临床血液学检验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有核红细胞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正常成人外周血中偶见B.1周内婴儿血涂片中仅可少量见到C.外周血涂片中出现常表示红系增生减低D.巨幼细胞性贫血外周血涂片中不见2. 关于点彩红细胞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A.胞浆中残存RNA变性沉淀而行成B.胞浆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而行成C.红细胞血红蛋白染色异常而行成D.是红细胞胞浆中的中毒颗粒3. 关于网织红细胞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最合适的A.是幼稚的红细胞B.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的年轻红细胞C.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细胞D.是晚幼红细胞到成熟红细胞之间的未完全成熟的细胞4. 某患者Hb80/L,Hct0.26,RBC3.80*10/L,则这位患者的红细胞属于:A.正常细胞B.单纯小细胞C.小细胞低色素D.大细胞5. 红细胞直径曲线顶峰左移,基底部增宽,表示A.红细胞形态差异不明显B.红细胞大小差异不明显C.红细胞大小不均,差异明显D.患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6. 男,30岁,贫血貌,MCV86Fl,MCH29pg,MCHC34%,其贫血属于A.大细胞性贫血B.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C.正常细胞性贫血D.单纯小细胞性贫血7. 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A.大细胞性贫血B.单纯小细胞性贫血C.正常细胞性贫血D.海洋性贫血8. 红细胞比积的正常范围是A.男50—60容积%女40—50容积%B.男30—50容积%女25-40容积%C.男40-50容积%女37-48容积%D.男60-70容积%,女45-50容积%9. 大细胞性贫血包括下列何种疾病A.恶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地中海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10. 剧烈运动引起中性粒细胞的暂时增加其主要原因是A.神经兴奋B.血管收缩C.骨髓刺激D.体内白细胞重新分布11. 周围血中网织红细胞增多最常见于A.缺铁性贫血治疗后B.溶血性贫血C.淋巴瘤D.巨幼细胞性贫血12. 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绝对值增高最常见于A.严重肺心病B.异常血红蛋白病C.尿崩症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3. 末梢血涂片中嗜多色性细胞增多,常提示下列哪种细胞数量增多A.网织红细胞B.Heinz小体细胞C.含染色质小体细胞D.靶形红细胞14. 血浆中被认为是最强的促红细胞缗线状聚集的物质A.白蛋白B.纤维蛋白原C.胆固醇D.甘油三酯15. 促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使Hb及RBC增高的疾病是A.肝癌B.胃癌C.卵巢癌D.先天性心脏病16. 白细胞计数仅反映了下列哪部分的白细胞数A.分裂池B.边缘池C.循环池D.成熟池17. 在白细胞成熟过程中,最先含有特异性颗粒的是A.晚幼粒细胞B.中幼粒细胞C.早幼粒细胞D.原始粒细胞18.下列疾病中性粒细胞增多的是A.副伤寒B.伤寒C.水痘D.急性链球菌感染19.下列疾病中性粒细胞常减少的是A.脾功能亢进B.尿毒症C.急性溶血D.肺吸虫病20. 关于白细胞核象左移,下列叙述哪项为确切A.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甚至肝状核以上阶段的细胞增多称为核左移B.外周血涂片中出现幼稚细胞称为核左移C.未成熟的粒细胞出现在外周血中称为核左移D.分类中发现很多细胞核偏于左侧的粒细胞称为核左移21. 正常情况下,血涂片经染色后中粒细胞核象哪项较多见A.肝状核B.二叶核C.三叶核D.四叶核22.类白血病反映中性粒细胞型最常见于A.各种感染B.恶性肿瘤骨转移C.急性溶血或出血D.严重外伤或大面积烧伤23. 正常人的血涂片中可见到以下哪种细胞A.浆细胞B.幼稚红细胞C.幼稚粒细胞D.异形淋巴细胞24.在疾病进行期,出现中性粒细胞核右移,常提示A.预后不良B.预后良好C.骨髓造血功能旺盛D.白细胞总数增高25. 早期诊断内出血的参考指标是A.红细胞减少B.红蛋白降低C.血小板减少D.白细胞增多26. 下列哪种情况可引起中性核细胞左移A.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B.急性中毒C.急性大出血D.巨幼细胞性贫血27.淋巴细胞数相对增多见于A.肺结核B.再生障碍性贫血C.淋巴瘤D.风疹28.溶血性贫血患者时常不能见到A.点彩红细胞B.网织红细胞C.红细胞寿命缩短D.显著的缗线状形成29.溶血性贫血患者外周血中不会出现A.涂片中可见幼红细胞B.网织红细胞减少C.血红蛋白减少D.血涂片中出现点彩红细胞30.下列疾病血液粘度均可增高,哪项除外A.肺心病和心肌梗塞B.糖尿病和高血脂症C.恶性肿瘤D.再生障碍性贫血31. 骨髓增生程度主要是以什么标准来判断A.粒细胞:幼稚细胞B.有核粒细胞:成熟红细胞C.成熟红细胞:有核细胞D.粒细胞:成熟红细胞32.正常情况下,成人唯一能生成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场所是A.骨髓B.肝脏C.脾脏D.淋巴结33.属于骨髓穿刺检查的禁忌症是A.巨幼细胞性贫血B.白血病C.血友病D.多发性骨髓瘤34.周围血涂片中出现幼红细胞最可能是A.缺铁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淋巴瘤D.溶血性贫血35.下列那种疾病糖原染色呈强阳性反应A.尼曼-匹克病B.巨幼细胞性贫血C.红白血病D.骨髓瘤(二)多项选择题:36.外周血嗜碱粒细胞增多,常见于下列哪些疾病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骨髓纤维化C.慢性溶血及脾切除后D.巨幼细胞性贫血37.余缺铁性贫血有关的指标是A.MCV<80FLB.MCH<27PgC.MCHC<0.32g/LD.外周血成熟红细胞中心苍白区扩大38.免疫性溶血的检验有A.抗人球蛋白试验B.冷溶血试验C.冷凝集试验D.血型检验39.红细胞绝对值增多可见于下列哪些情况A.新生儿B.先天性心脏病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D.大面积烧伤40.血沉增快可见于下列那些情况A.活动性肺结核B.严重贫血C.妇女月经期D.心绞痛41.异形淋巴细胞增多主要见于下列哪些疾病A.病毒性肺炎B.风疹C.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D.心肌梗塞42.血小板聚集功能增高见于下列哪些疾病A.血栓性静脉炎B.心肌梗塞C.脑梗塞D.糖尿病43.血小板聚集功能减低见于下列那些疾病A.血小板无力症B.手术后C.血管性假血友病D.糖尿病44.凝血酶时间延长见于A.血循环中AT-3活性明显增高B.肝素样物质增多C.FDP增加D.异常珠蛋白增多45.血栓调节素增高见于A.糖尿病B.DICC.SLED.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二、填空题:1.RBC(成人男性参考值) (成人女性)2.WBC(成人男性)(成人女性)3.Hb(成人男性) (成人女性)4.ESR(成人男性) (成人女性)5.粒红比值为与之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5 原始细胞>80%,有单核系细胞
M6 BM幼红>50%原始细胞>20 M6B BM
80%幼红 M6D BM 20 %细胞原始粒
M7 原巨核细胞大于30%
ALL分型:L1型:以小细胞为主(细胞直径小于12Um),大小较一致。核形规则,核染质较粗,无核仁或有1-2个小核仁。胞质量少。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
L2型:以大细胞为主(细胞直径大于12Um),细胞大小不均。核形不规则,常见凹陷或折叠,核染质疏松,有1个或多个较大而清楚的核仁。胞质量丰富,着色深浅不定。
L3型:以大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核形规则,核染质均匀致密细点状,有1个或多个明显核仁。胞质丰富,呈深蓝色,内含明显小空泡而呈蜂窝状。
11 再障:血象
②内源性凝血途径:内源性凝血从因子Ⅻ激活开始。参与的因子还有激肽酶原、激肽酶、高分子激肽原(HMWK)、VIII、IX、XI、Ca2+、PF3等
③凝血的共同途径:凝血酶原激活物使凝血酶原激活为凝血酶。凝血酶再激活纤维蛋白原为纤维蛋白,凝血即告完成
9 同时有下列三项以上异常:
1 PLT:进行性下降小于100*109/L(肝病、白血病小于 50×109/L)
病理性增快:各种炎症性疾病,组织损伤及坏死,恶性肿瘤,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浆球蛋白增高
减慢一般临床意义较小
3 参考值:(100-300)*109/L
临床意义 1.血小板减少:1)血小板的生成障碍:AA, AL2)血小板的破坏和消耗亢进: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脾亢、DIC3)血小板分布异常:脾大 4)假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发生聚集2.血小板增多(大于400*109/L):1)原发性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粒 2)反应性增多 :急慢性炎症,脾切除后
BT:参考值:测定器法:6.9±2.1min,超过9min为异常。
5 中性粒细胞N 百分数 50~70% 绝对值 2~7*109/L
嗜酸性粒细胞 E 百分数0.5-5 % 绝对值 0.05-0.5*109/L
嗜碱性粒细胞 B 百分数 0-1% 绝对值0-0.1*109/L
1.中性粒细胞增多生理性增多: 饱餐、 情 绪 激 动、 剧烈 运 动、 高 温、严 寒、 月 经 期、 妊 娠
17 CSF适应证,禁忌证,临床价值
18 漏出液和渗出液的鉴别诊断
19 粪便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
20 隐血实验
21 MAO PIIIP
22 高低密度脂蛋白
23 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
24 正常人及常见黄疸胆色素代谢
25 血栓与止血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26
27
28
29
30
粒细胞系极度增生,常在90%以上,以中性中、晚幼和杆状核粒细胞为主,原始细胞和早幼粒细胞不超过10%,粒细胞常见形态异常
嗜酸嗜碱细胞明显增多
红系受抑,各阶段幼红细胞均减少
巨核细胞早期增多,晚期减少
NAP活性明显减低。
14 束臂试验:参考值:超过10个为阳性。
临床意义 ①毛细血管壁异常: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过敏性紫癜、单纯性紫癜及维生素C缺乏症②血小板量与质异常: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无力症。③血管性血友病
D-D :水平较正常增高4倍以上(阳性)。
5AT-III: A小于60%(不适用于肝病)或蛋白C(PC)活性降低。
6 血浆纤溶酶原抗原(PGL:Ag)小于200/L。
7 因子VIII:C活性小于50%(肝病必备)
10 AML的形态学/免疫学分型
亚型 描述标准
9 DIC的实验室检测指标
10 AML,ALL分型
11 常见贫血的类型及简单鉴别
12 血细胞发育过程中形态学演变的一般规律
13 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14 束臂试验,BT, PLT, APTT, PT, FIB(Fg), AT- Ⅲ, DD
15 Cr Ccr的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16 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应作哪些实验室检查
M0 MPO阴性 髓系标记阳性
M1 原始细胞大于90%,MPO大于3%阳性
M2 原始细胞20%-90% 单核系细胞小于20%
M3 早幼粒细胞样细胞,M3v
M4 原始20%-90% 单核系细胞20-80%
6 占外周血白细胞的20%~40%, 绝对值0.8~4 x 109/L
1.淋巴细胞增多
1)儿童期、婴儿期生理性增多
2)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如风疹,麻疹、 腮腺炎、传单、病毒性肝炎及流行性出血热、百日咳、结核等)
3)肿瘤: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4)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5)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
巨核细胞明显减少
巨幼贫:血象:
红细胞胞体大,中心淡染区缩小,MCV MCH 升高
红细胞大小不均,以大细胞为主
网织红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
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
可全血细胞减少
骨髓象
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降低
红系增生明显,常大于40%,以早、中幼红细胞为主
出现巨红细胞(大于10%), 可见嗜多色性红细胞、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及Howell-Jolly小体
4 人群/血红蛋白(g/L)/红细胞(*1012/L)
成年男性/120-160/4.0-5.5
成年女性/110-150/3Fra bibliotek5-5.0 新生儿/170-200/6.0-7.0
生理性:婴幼儿、儿童,老年人,妊娠中、后期
相对性: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容量减少,使红细胞相对增多,多为暂时性。常见于剧烈呕吐、严重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6)淋巴细胞相对性增多:再障,粒缺等
2.淋巴细胞减少:应用皮质激素、烷化剂、ALG、接触放射线、免疫缺陷性疾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
7 核左移:外周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包括杆状核、晚幼粒、中幼粒或早幼粒细胞等)的百分率增高(超过5%)时,称为核左移。 见于: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化脓性感染、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类白血病
骨髓增殖性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
2.中性粒细胞减少
感染性病:病毒性- 流感,麻疹 细 菌 性- 伤 寒、 副 伤 寒、结核原虫-疟疾、黑热病
血液系统疾 病:再 障、巨幼贫、 PNH 、MDS
理化 损 伤: 电 离 辐 射、 化 学 药 品
免疫性疾病:SLE
RBC,PLT常明显减低
骨髓象
骨髓增生明显或极度活跃
一系或多系原始或幼稚细胞明显或极度增生,原始细胞≥30%, 形态异常
其它系列细胞受抑
慢粒血象:
WBC显著增高,多在50×109/L以上
分类以中幼粒以下阶段细胞为主,嗜酸嗜碱细胞常增高
血小板早期常增高
骨髓象特点
增生极度活跃,粒红比显著增高
1 网织红细胞的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
2 血沉的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
3 血小板的参考范围和减少的临床意义
4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参考范围和减少的临床意义
5 粒细胞的参考范围和增加、减少的临床意义
6 淋巴细胞的参考范围和增加、减少的临床意义
7 核左移核右移的定义及临床意义
8 凝血的过程和途径
血象:全血细胞减少
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网织红细胞小于0.5%, 绝对数小于15×109/L
白细胞明显减少,淋巴相对增高,不出现幼稚细胞
血小板明显减少,常小于 20×109/L
骨髓象
骨髓增生多为重度减低。 可见较多脂肪滴
粒、红两系均严重减少。
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可达80%或更多。
浆细胞、网状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等非造血细胞增多
出现异常形态红细胞
12 原始/幼稚/成熟
体积/大-小
外形/圆(椭圆)-大多圆、椭圆、卵圆形,巨核不规则
核浆比/核大质少-核小质多
核形/圆(椭圆)/凹陷/分叶
核仁/多、清晰/少(不清)/消失
核染色质/细致/疏松/粗糙(块状)
胞浆/深蓝、少/灰蓝/粉色、多
13 AL 血象
WBC明显增高,常为10~50×109/L, 分类可见某系原始或幼稚细胞为主
病理性增 多: 反应性增多,异常增生性
中性粒细胞反应性 多
1.急感染
2.严重 组 织 损 伤 或 坏 死
3.急性溶血
4.急性大出血
5.急性 毒
6.恶性肿瘤( 非 造 血 系 统 恶 性 肿 瘤)
中性粒细胞异常增生性增 多
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 :脾亢
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1)过敏性疾病2)寄生虫病3)皮肤病4)血液病5)某些恶性肿瘤6)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
2.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1)某些急性传染病(伤寒)2)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