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简答题4

合集下载

诊断学练习题库第四篇 实验诊断

诊断学练习题库第四篇 实验诊断

诊断学练习题库第四篇实验诊断实验诊断一. 选择题A型选择题1.下列哪种疾病不引起白细胞总数增多A. 急性心肌梗死B. 慢性肾炎尿毒症C. 百日咳D. 伤寒E. 急性溶血2.重度贫血的血红蛋白含量为A. <90g/LB. <70g/LC. <60g/LD. <50g/LE. <40g/L3.引起绝对性红细胞增多的原因是A. 脱水血液浓缩B. 严重的心肺疾患C. 严重的组织损伤D. 急性大出血E. 以上均是4.在疾病进行期突然出现核右移,提示A. 机体反应性良好B. 机体反应性差C. 预后良好D. 预后不好E. 正常现象5.急性化脓菌感染时,如白细胞部数明显增多,并伴有明显核左移,说明A. 感染局限,机体反应性良好B. 感染局限,机体反应性较差C. 感染严重,机体反应性良好D. 感染严重,机体反应性较差E. 感染严重,机体反应性极差6.淋巴细胞增多见于A. 病毒性感染B. 寄生虫感染C. 化脓菌感染D. 血清病E. 放射病7.急性尿道炎时,尿沉渣镜检可见A. 白细胞1~3个/HPB. 大量红细胞C. 肾细胞2~4个/HPD. 扁平上皮细胞(++)E. 大量扁平上皮细胞并伴随较多的白细胞8.尿内出现白细胞管型时见于A. 急性膀胱炎B. 慢性肾小球肾炎C. 急性肾孟肾炎D. 尿道炎E. 以上都对9.下列何者为肾性糖尿A. 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尿糖阳性B. 肢端肥大症并尿糖阳性C. 肝硬化并尿糖阳性D. 空腹血糖增高,尿糖阳性E. 血糖正常,尿糖阳性10.临床检测肾小球滤过功能时,常选用的肾功能试验为A. 内生肌酐清除率B. 浓缩稀释试验C. 酚红排泌试验D. 菊粉清除率E. 尿渗量11.慢性肾炎并尿毒症时,血清尿素氮(BUN)和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检查结果A. BUN升高,CO2CP升高B. BUN降低,CO2CP升高C. BUN正常,CO2CP升高D. BUN升高,CO2CP降低E. BUN正常,CO2CP正常12.脓血便常见于A. 阿米巴痢疾B. 细菌性痢疾C. 溃疡性结肠炎D. 直肠癌E. 以上都对13.霍乱病人的粪便特点呈A. 鲜血便B. 稀汁样便C. 米泔样便D. 胨状便E. 柏油样便14.暗红色稀果酱样粪便见于A. 伪膜性肠炎B. 过敏性肠炎C. 细菌性痢疾D. 阿米巴痢疾E. 急性肠炎15.血象中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A. 伤寒B. 化脓性感染C. 系统性红斑狼疮D. 脾功能亢进E. 病毒感染16.周围血液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A. 结核病B. 伤寒C. 严重细菌感染D. 寄生虫病E. 风湿热17.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原因很多,其中哪项不是A. 再生障碍性贫血B. 病毒感染C. 脾功能亢进D. 甲状腺功能亢进(Graves病)E. 急性溶血18.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可用于估计A. 红细胞数B. HctC. 血红蛋白浓度D. 血红蛋白量E. 红细胞体积异质性19.下列哪项不属于依据红细胞平均值进行的贫血形态学分类A. 正常细胞性贫血B. 大细胞性贫血C.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D. 巨细胞性贫血E.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2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红细胞平均值A. MCVB. MCHC. HctD. MCHCE. RDW2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性粒细胞的中毒性形态改变A. 细胞大小不均B. 中毒性颗粒C. 空泡形成D. 卡-波氏环E. 核变性22.患儿,男性,12 岁,面色苍白,贫血乏力,肝、脾肿大,血红蛋白70g/L ,血片见正常和低色素红细胞及少数中、晚幼粒细胞,红细胞渗透性减低,骨髓环状铁粒幼红细胞达45%,其诊断可能为A. 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B. 缺铁性贫血C. 溶血性贫血D. 地中海贫血E. 巨幼红细胞性性贫血23.溶血性贫血时不会见到的现象是A. 较多的点彩红细胞B. 有核红细胞C. 网织红细胞D. 显著的缗钱状形成E. 红细胞寿命缩短24.毛细血管采血常用的部位是A. 手背B. 肘部C. 足跟D. 手指E. 耳垂25.正常成年男性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的正常参考值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A. (3.5-5.0 )×10 9 、110-150g/L 、4-10 ×10 9B. (4.0-5.0 )×10 9 、110-150g/L 、4-10 ×10 9C. (4.0-5.0 )×10 9 、120-160g/L 、4-10 ×10 9D. (4.0-5.5 )×10 9 、120-160g/L 、4-10 ×10 9E. (4.0-5.5 )×10 9 、110-160g/L 、4-10 ×10 926.在周围血白细胞的分类(中性粒细胞、嗜酸性、嗜碱性、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中哪一种组合是正常值A. 51%~75%、0.5%~5% 0%~1%、20%~40%、3%~8%B.40%~60%、2%~8%、1%~3%、20%~50%、5%~10%C.60%~80%、1%~4%、3%~5%、10%~20%、3%~8%D.51%~75%、0.5%~5%、0%~1%、10%~30%、10~20%E.51%~75%、0.5~5%、5%~50%、20%~40%、3%~8%27.周围血中血小板计量正常值是A. 2059万/mm3B. 1030万/mm3C. >10万/mm3D. <30万/mm3E. 上述都正常28.成人男性正常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值是A.(3.55.0)×1012/L(350500万/立方毫米)110~150g/L(11-15g/dl)B.(6.07.0)×1012/L(600750万/立方毫米)170~200g/L(17-20g/dl)C.(4.0-5.5)×1012/L(400550万/立方毫米)120~160g/L(12-16g/dl)D.(5.07.0)×1012/L(500700万/立方毫米)110~200g/L(15-20g/dl)E.(3.57.0)×1012/L(350700万/立方毫米)110~200g/L(15-20g/dl)29.下列关于以血红蛋白标准判断贫血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成年男性Hb <110g/LB. 成年女性Hb <120g/LC. 成年男性Hb <120g/LD. 成年女性Hb <100g/LE. 成年男性Hb <130g/L30.以下不符合有关缺铁性贫血血涂片叙述的是A. 以小红细胞为主B. 红细胞大小不均C. 有核红细胞多见D. 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扩大E. 可出现环形红细胞31.正常成人每昼夜尿量通常为A. 1500~2500mlB. 1500~3000mlC. 1000~2000mlD. 2000~3000mlE. 以上均不对32.多尿、少尿及无尿的标准分别为(ml/24h)A. >3000ml 、<4000ml、<17mlB. >2500ml 、<400ml、<100mlC. >2000ml 、<1000ml、<100mlD. >2500ml 、<500ml、无尿E. 2500ml 、<100ml、<50ml33.镜下血尿的诊断标准,应为尿沉渣镜检,每高倍视野大于多少只红细胞A. >5只B. >4只C. >10只D. >3只E. 满视野34.镜下脓尿的论断标准指A. WBC>5个/高倍视野B. WBC>20个/高倍视野C. WBC>100个/高倍视野D. WBC>10个/高倍视野E. WBC>50个/高倍视野35.尿常规检查中见大量白细胞及白细胞管型,支持下列哪项疾病的诊断A. 急性肾小球肾炎B. 肾盂肾炎C. 肾病综合征D. 尿道感染E. 急性膀胱炎36.溶血性黄疸时,尿二胆表现为A. 尿胆原(+)尿胆红素(+)B. 尿胆原(+)尿胆红素(-)C. 尿胆原(-)尿胆红素(-)D. 尿胆原(-)尿胆红素(+)E. 以上均不正确37.肝细胞性黄疸时,尿二胆可表现为A. 尿胆原(+)尿胆红素(+)B. 尿胆原(-)尿胆红素(+)C. 尿胆原(+)尿胆红素(-)D. 尿胆原(-)尿胆红素(-)E. 以上均不正确38.尿细菌培养时,下列操作哪项是不正确的A. 用无菌试管留取标本B. 最好留取中段尿C. 外阴部消毒后留取标本D. 最好留取晨尿E. 标本放置数小时后方可送检39.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导致黑便A. 上消化道出血B. 下消化道出血C. 进食某些食物如鸡鸭血D. 服用含有铋剂、铁剂的药品E. 以上均不正确40.鲜血便一般不见于下列哪种疾病A. 胃癌早期B. 肛裂C. 痔疮D. 直肠癌E. 以上均不正确41.反应肝癌最敏感的指标是A. 丙氨酸氨酶(ALT)B. 甲胎蛋白(AFP)C. 碱性磷酸酶(ALP)D. 门冬氨酸转氨酶(AST)E. 乳酸脱氢酶42.下列检测结果那项不正常A. 尿沉渣镜检RBC 2个/HPB. 尿沉渣镜检WBC 4个/HPC. 尿内偶见透明管型D. 尿胆红素定性试验阳性E. 尿胆原定性试验得阳性43.镜下血尿是指A. 尿蛋白定量,150mg/24hB. 新鲜尿沉渣镜检红细胞,3个/HPC. 尿中含血量达1 ml/L时,外观呈洗肉水样D. 12小时尿沉渣计数管型>5000个E. 新鲜尿沉渣镜检白细胞>5个/HP44.肉眼血尿是指A. 尿蛋白定量>150mg/24hB. 新鲜尿沉渣镜检红细胞>3个/HPC. 尿中含血量达1 ml/L时,外观呈洗肉水样D. 12小时尿沉渣计数管型>5000个E. 新鲜尿沉渣镜检白细胞>5个/HP45.管型尿是指A. 尿蛋白定量>150mg/24hB. 新鲜尿沉渣镜检红细胞>3个/HPC. 尿中含血量达1 ml/L时,外观呈洗肉水样D. 12小时尿沉渣计数管型>5000个E. 新鲜尿沉渣镜检白细胞>5个/HP46.下列检验结果那项是错误的:A. 正常男性周围血红细胞数4.0-5.0×1012/L(400-550万/立方mm)B. 正常人周围血白细胞数4-10×109/LC. 正常人红细胞沉降率<20mm/1hmD. 正常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之比为1:1,粒细胞为5:1E. 正常成年人周围血网织红细胞0.5-1.547.急性乙型肝炎病程中,抗原和抗体出现的先后是A. HBsAg、HBeAg、Anti-HBc、Anti-HBe、Anti-HBsB. HBsAg、Anti-HBc、HBeAg、Anti-HBe、Anti-HBsC. HBsAg、Anti-HBs、HBeAg、Anti-HBe、Anti-HBcD. HBsAg、HBeAg、Anti-HBe、Anti-HBc、Anti-HBsE. HBsAg、Anti-HBc、Anti-HBe、HBeAg、Anti-HBs48.胆红素在血液中主要与哪一种血浆蛋白质结合而运输A. γ球蛋白B. α1球蛋白C. β球蛋白D. α2球蛋白E. 白蛋白49.传染性最强的是A. HBsAg+、HBeAg+、Anti-HBe-、Anti-HBc+、Anti-HBs-B. HBsAg+、HBeAg-、Anti-HBe-、Anti-HBc+、Anti-HBs-C. HBsAg+、HBeAg-、Anti-HBe+、Anti-HBc+、Anti-HBs-D. HBsAg-、HBeAg-、Anti-HBe-、Anti-HBc+、Anti-HBs-E. HBsAg-、HBeAg-、Anti-HBe+、Anti-HBc+、Anti-HBs-50.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可把血清蛋白分成五条带,由正极数起它们的顺序是A. 白蛋白、α1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α2球蛋白B. 白蛋白、β球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γ球蛋白C. 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γ球蛋白、β球蛋白D. 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E. 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白蛋白51.溶血性黄疸时下列哪一项不存在A. 血中游离胆红素增加B. 粪胆红素原增加C. 尿胆红素原增加D. 尿中出现胆红素E. 粪便颜色加深52.血中哪一种胆红素增加会在尿中出现胆红素A. 未结合胆红素B. 结合胆红素C. 肝前胆红素D. 间接胆红素E. 与白蛋白结合的胆红素53.尿液中出现何种管型多提示早期肾小球病变可能A. 红细胞管型B. 白细胞管型C. 宽幅管型D. 蜡样管型E. 透明管型54.正常人尿液中所含的微量蛋白质是以A. 白蛋白为主B. IgG为主C. β2-微球蛋白为主D. T-H蛋白为主E. 转铁蛋白为主55.新鲜尿标本具有强烈的氨味,可能是A. 慢性肾盂肾炎B. 尿道炎C. 慢性膀胱炎D.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E. 肾结石56.常用作尿有形成分检验的防腐剂是A. 浓盐酸B. 冰醋酸C. 甲苯D. 甲醛E. 二甲苯57.粪便外观呈白陶土色,主要见于A. 消化道溃疡B. 阻塞性黄疸C. 胃癌D. 服用铁剂、炭粉E. 肠道寄生虫感染58.脑脊液采集的第一管用作下列哪项检查A. 细菌培养B. 化学分析C. 免疫学检查D. 一般性状检查E. 显微镜检查59.重度贫血的血红蛋白含量为A. Hb<90g/LB. Hb<80g/LC. Hb<60g/LD. Hb<70g/LE. Hb<65g/L_______60.下列哪种贫血属于典型小细胞低色素贫血A. 缺铁性贫血B. 再生障碍性贫血C. 溶血性贫血D. 巨细胞性贫血E. 海洋性贫血X型选择题二. 名词解释1.肾清除率2.中性粒细胞核左移3.浓缩稀释试验4.网织红细胞5.正常色素性红细胞6.中性粒细胞核象7.溶血性贫血8.中毒颗粒9.肾性糖尿10.渗出液三. 填空题1.红细胞沉降率_______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率。

实验诊断学习题

实验诊断学习题

病原体检查一.名词解释1、医院感染2、ESBL3、TORCH二、填空1、NCCLS推荐的药物敏感试验的首选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输血前临床常做的传染病检测项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SBL常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细菌中检出。

4、检查新型隐球菌,常用的染色方法是__________;检查结核杆菌,常用的染色方法是_____。

5、肝炎病毒标志物主要包括各型肝炎病毒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6、临床称为“大三阳”的乙肝标志物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阳性。

7、机体感染HAV后,可产生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抗体。

8、医院感染定期监测的对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消毒灭菌效果。

9、为防止院内感染,医务人员推荐洗手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一)单选题1、做血液细菌培养时,为提高阳性率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多时间段、多部位采集B.寒战初期或发热高峰期后采集C.应用抗生素前采集D.同时做需氧培养和厌氧培养E.采血量一般为培养液的10%左右2、做细菌培养,关于标本采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尿液一般采集中段尿B.婴幼儿可用直肠拭子取粪便C.伤口分泌物从创面表面采集D.痰液清晨漱口后采集E.厌氧培养时,标本采集后置于厌氧培养运送管中3、下列不具有多重耐药性的细菌是()A. MRSAB. PRPC. MSSA D VRE E ESBLS4、乙肝三系统中,下列哪项标志物具有保护性()A.HBsAbB.HBeAbC.HBcAbD.HBeAgE. HBsAg5、我国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是()A.尿路感染B.皮肤感染C.胃肠道感染D.下呼吸道感染E..血液感染四、简答题1、微生物标本采集的原则有哪些?2、微生物室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重要作用有哪些?答案一、名词解释1.医院感染:又称院内感染,医院获得性感染;定义:分类;产生原因。

实验诊断学考试练习题

实验诊断学考试练习题

实验诊断学考试练习题1. 成年女性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为:A. 96~105g/LB. 120~160g/LC. 110~150g/LD. 125~155g/LE. 90~110g/L2. 网织红细胞减少最常见于:A. 缺铁性贫血B. 巨幼细胞性贫血C. 溶血性贫血D. 失血性贫血E. 再生障碍性贫血3. 胸腔积液中白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多见于:A. 急性化脓性感染B. 结核性胸膜炎C. 寄生虫疾病D. 过敏性疾病E. 梅毒4. 用Wintrobe-Landsberg或Westergren法测血沉,成年女性的正常值是:A. 0-9 mm/1h末B. 0-20 mm/1h末C. 10-20 mm/1h末D. 15-25 mm/1h末E. 15-20 mm/1h末5. 外周血中靶形红细胞占20%以上,最常见于:A.缺铁性贫血 B. 急性失血性贫血 C. 海洋性贫血 D. 溶血性贫血E. 巨幼细胞性贫血6. 外周血反映骨髓幼红细胞增生程度的首选项目是:A. 网织红细胞百分数B. 血红蛋白量C.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D. 红细胞数E. 红细胞压积7. 酸溶血试验阳性见于:A.巨幼细胞性贫血B.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 遗传性红细胞增多症D. 再生障硬性贫血E.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8. 以下哪种疾病不能使白细胞减少:A. 流感B. 伤寒C. 再障D. 心肌梗塞E. 脾功能亢进9. 下列有关红细胞沉降率影响因素中正确的是:A. 影响RBC聚集的因素存在于RBC中B. 血浆中纤维蛋白原、γ-球蛋白增多使血沉减慢C. 血浆卵磷脂增多,血沉加快D. 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增多,血沉减慢E. 白蛋白具有抑制RBC聚集作用使血沉减慢10. 有关白细胞一过性增多的描述,错误的为:A. 一过性增多常指生理性增多B. 通常伴有白细胞的质量变化C. 正常人下午白细胞数较高D. 饱餐、剧烈运动可使WBC暂时性升高 E.新生儿WBC也可增多11. 中性粒细胞血液动力学分裂池、贮备池、循环池、边缘池均变小,见于:A. 系统性红斑狼疮B. 暴热、严寒C.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D. 化脓菌感染E. 再生障碍性贫血12. 酸溶血试验阳性见于:A.巨幼细胞性贫血B.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 遗传性红细胞增多症D. 再生障碍性贫血E.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13. 下列哪种细胞的胞浆含有大量的均匀一致的桔红色颗粒?A.单核细胞B. 中性粒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 D. 嗜酸性粒细胞 E. 大淋巴细胞14. 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哪种类型的贫血:A. 大细胞性贫血B. 正常细胞性贫血C.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D.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E. 低色素性贫血15.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常见于:A. 伤寒或副伤寒B. 肝癌C. 大面积烧伤D. 铅中毒E. 急性溶血16. 不是蛋白质的凝血因子是:A.凝血因子Ⅰ B. 凝血因子Ⅱ C. 凝血因子Ⅲ D. 凝血因子Ⅳ E. 凝血因子Ⅴ17. 凝血酶能激活下列何种凝血因子:A. 因子ⅨB. 因子ⅪC. 因子ⅩⅢD. 因子ⅦE. 因子Ⅻ18.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见于:A. 维生素K不足B. 过敏性紫癜C. 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D. 凝血酶原缺乏E. DIC早期19. 试管法凝血时间测定的正常值范围是:A.1 - 6分钟 B. 不超过4分钟 C. 6 - 12分钟 D. 12 - 18分钟 E.15 - 20分钟20. 空腹血糖降低,血浆胰岛素/血糖比值 > 4,C肽浓度升高,应考虑:A. 糖尿病前期B.Ⅰ型糖尿病C. Ⅱ型糖尿病D. 外源性高胰岛素血症E. 内源性高胰岛素血症21. 尿中发现哪种蛋白可用于区别肾小球疾病与肾小管疾病:A. 低分子量蛋白B. 高分子量蛋白C. 中性蛋白D. 游离氨基酸E. 核蛋白质22. 下列管型,哪种表示肾脏有长期严重的病变?A. 颗粒管型B. 脂肪管型C. 透明管型D. 细胞管型E. 蜡样管型23. 患者黄疸,早晨睡醒后出现酱油色尿,尿胆红素阴性见于:A.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B. 蚕豆病C. 胆道阻塞D.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E. 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24. 蛋白尿以白蛋白增多为主,?2微球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加属于:A. 肾小球性蛋白尿B. 溢出性蛋白尿C. 假性蛋白尿D. 肾小管性蛋白尿E. 组织性蛋白尿25. 怀疑肾小球功能受损应检查:A. 酚红排泄试验B. 肾葡萄糖最大吸收试验C. 尿浓缩稀释试验D. 内生肌酐清除率试验E. 对氨基马尿酸清除率试验26. Ccr用于初步估价肾功能的损害程度,当Ccr为20-11ml/min,肾功能为:A. 轻度损害B. 重度损害C. 早期肾功能衰竭D. 晚期肾功能衰竭E.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27. 渗出液白细胞计数一般为:A. 小于300×106/LB. 小于400×106/LC. 小于200×106/LD. 小于100×106/LE. 大于500×106/L28. 漏出液的细胞计数多低于:A. 100×106/LB. 400×106/LC. 200×106/LD. 300×106/LE. 500×106/L29. 脑脊液抽取时,穿剌致损伤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鉴别点:A. 外观B. 透明度C. 红细胞数量D. 红细胞形态E. 离心观察上清液30. 关于大便潜血试验,下列哪项正确:A. 消化性溃疡大便潜血阴性B. 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达100%C. 抗人红细胞基质抗体可检测上消化道出血D. 粪便潜血试验有助于早期诊断出血热E. 早期消化道恶性肿瘤阳性率可达50%31. 确诊化脓性脑膜炎的依据是:A. 脑脊液中白细胞数B. 脑脊液中蛋白质C. 脑脊液中葡萄糖D. 脑脊液中找到细菌E. 脑脊液中出现凝块32. 新鲜脑脊液混浊的最常见的原因是:A. 脓细胞(白细胞)数量增多B. 盐类增多C. 含有大量细菌D. 含有大量霉菌E. 含多量蛋白质33. 蛲虫感染多见于:A. 妇女B. 儿童C. 成人D. 老年人E. 婴儿34. 关于大便潜血试验,下列哪项正确:A.消化性溃疡大便潜血阴性B. 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达100%C. 抗人红细胞基质抗体可检测上消化道出血D. 粪便潜血试验有助于早期诊断出血热E. 早期消化道恶性肿瘤阳性率可达50%35. 晚期肾功能不全的诱因不包括:A. 肿瘤B. 出血C. 肾结石D. 阻塞(梗阻)E. 膀胱炎36. 目前临床上检查肾小球滤过率最常用的方法是:A. 对氨基马尿酸清除试验B. 内生肌酐清除试验C. 酚红排泄试验D. 菊粉清除试验E. 尿浓缩稀释试验37.诊断泌尿系统疾病首选的检验项目是:A.尿常规检查 B.尿比重测定 C.尿素氮 + 肌酐测定 D.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E.酚红排泄试验38. 反映远端肾小管功能的指标是A.酚红排泄试验 B.血清肌酐、尿素氮测定 C.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D.浓缩稀释试验 E.对氨马尿酸盐清除试验39. AFP持续阳性对下列哪种疾病有诊断意义:A. 继发性肝癌B. 原发性肝癌C. 病毒性肝炎D. 肝硬化E. 胆管癌40. 患者总胆红素正常而直接胆红素升高,可能:A. 试剂有问题B. 患者为新生儿C. 病人为早期或轻症肝炎D. 病人有慢性肝硬化E. 病人患急性肝炎41. 斑疹伤寒的诊断主要依靠哪种血清学检查?A.ASO测定B.外-裴氏反应C.CRP 测定D.冷凝集素试验E.肥达氏反应42. 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的细胞是:A. NK细胞B. 骨髓干细胞C. 狼疮细胞D. 白细胞E. 巨噬细胞43. IgM增高可见于:A.多发性骨髓瘤B.寄生虫病C.巨球蛋白血症D.过敏性疾病E.支气管哮喘44. 血清抗双股DNA和抗单股DNA抗体的检测,对下列疾病具有诊断价值:A.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B. 慢性活动性肝炎C. 系统性红斑狼疮D. 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 类风湿性关节炎45. 血清甲胎蛋白升高见于:A. 肺癌B. 白血病C. 肝癌D. 肾癌E. 淋巴瘤46.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确诊用:A. G+染色B. G-染色C. 墨汁染色D. 抗酸染色E. wright染色47. 关于直接涂片镜检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适用于所有细菌感染疾病的初步检查B.方法简便易行,但均不能快速鉴定细菌C.只适用于形态和染色性上具有特征的病原菌 D.其结果必须结合临床表现方有诊断价值E.以上都不是48. 空腹血糖降低,血浆胰岛素/血糖比值 > 4,C肽浓度升高,应考虑:A. 糖尿病前期B. Ⅰ型糖尿病C. Ⅱ型糖尿病D. 外源性高胰岛素血症E. 内源性高胰岛素血症49.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确诊用:A. G+染色B. G-染色C. 墨汁染色D. 抗酸染色E. wright染色50. 关于直接涂片镜检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适用于所有细菌感染疾病的初步检查B.方法简便易行,但均不能快速鉴定细菌C.只适用于形态和染色性上具有特征的病原菌 D.其结果必须结合临床表现方有诊断价值E.以上都不是51. IgM增高可见于:A. 多发性骨髓瘤B. 寄生虫病C. 巨球蛋白血症D. 过敏性疾病E. 支气管哮喘52.下列关于类风湿因子的说法,哪一种较确切:A. 类风湿因子是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特异性指标B. 类风湿患者类风湿因子可阳性,其它疾病也可阳性C.ANA对类风湿是特异性指标 D. 老年人血清中不应该有类风湿因子阳性E. 类风湿患者的关节液内不存在类风湿因子53.抗双链DNA抗体测定主要用于诊断哪一种疾病A.SLE B.类风湿关节炎C.干燥综合征D.皮肌炎E.慢性肾炎54. 以下哪一项不是肿瘤的诊断指标:A.CA125 B.ANA C.CEA D.AFP E.PSA55. 痰液涂片查找结核杆菌应选用:A. Wright 染色B. Gram 染色C. 抗酸染色D. H–E 染色E. Papanicolaou 染色56. 红细胞大小不均常见于以下疾病,除了:A.缺铁性贫血 B. 巨幼细胞性贫血 C. 溶血性贫血 D. 失血性贫血E. 再生障碍性贫血57. 血红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下列哪项概念是错误的?A.贫血时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两者减少程度是一致的B. 红细胞的主要成分为血红蛋白C. 每个红细胞含有一定量的血红蛋白D.一般情况下,随红细胞的增多和减少,血红蛋白常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E.血红蛋白是由血红素和珠蛋白肽链联结而成的一种结合蛋白58. Rivlta试验的临床意义是:A.漏出液为阳性反应B. 渗出液为阴性反应C. 漏出液为阴性反应,渗出液为阳性反应D. 漏出液为阳性反应,渗出液为阴性反应E. 漏出液和渗出液都为阳性反应59. 血清钠离子浓度增高可见于:A. 大面积烧伤B. 大叶性肺炎C.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D. 胃肠造瘘术后E. 大量放腹水60. 从有正常菌群存在的部位所采取的标本应接种在哪种培养基中分离培养病原菌?A.增菌培养基 B.营养培养基 C.选择鉴别培养基 D.基础培养基 E.特殊培养基61. 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参考值是:A.80 - 120g/LB. 100 - 140g/LC. 120 - 160g/LD. 140 - 180g/LE. 110 - 150g/L62. 关于红细胞比积的概念,哪个是错误的?A. 红细胞比积是指一定容积血液中红细胞占体积的百分比B. 用温氏法测比积偏高,是由于仍存在3%的残留血浆量C. 用毛细管高速离心法测定比较准确在于不存在残留血浆量D. 红细胞比积是一项相对值E. 红细胞比积正常值男性为 - 0.50L/L63.下列哪项被认为是最强有力的促红细胞缗钱状聚集的物质:A.胆固醇 B.纤维蛋白原 C.α-球蛋白 D.γ-球蛋白 E.β-球蛋白64. 下列不属于中性粒细胞中毒性改变的是:A.中毒颗粒 B. 空泡变性 C.核变性 D. 棒状小体 E. 细胞大小不均65. 一长期低热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不高,淋巴细胞比例增多,常见于:A. 严重的化脓菌感染B. 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C.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 伤寒E. 结核病66. 在白细胞的分类计数中,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为:A. 0 - 5%B. 3 - 8%C. 20 - 40%D. 50 - 70%E. - 5%67. 关于缺铁性贫血,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B. 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C. 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D. 骨髓铁粒幼细胞增多E. 红细胞大小不均68. 如果一个人用维生素B12治疗恶性贫血,这样最先将会使:A. 网织红细胞增加 B .血小板增加 C.分叶过多的中性粒细胞消失D. 杆状核粒细胞增加E. 球形红细胞增多69. 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表面只有A抗原的血型是:A.A1亚型 B. A2亚型 C. B型 D. AB型 E. O型70. 通常作为判断贫血治疗效果和治疗性试验的指标是:A. RBCB. HbC. RetD. HctE. ESR71. 淋巴细胞增多见于:A. 病毒性感染B. 寄生虫感染C. 化脓菌感染D. 血清病E. 放射病72. 骨髓细胞中最大的细胞是:A.成骨细胞 B.破骨细胞 C.脂肪细胞 D.巨核细胞 E.内皮细胞73. 骨髓细胞核染色质呈粗颗粒状,有紫兰色核仁1或2个;胞浆呈深兰色,不透明,常有伪足,见于:A.原淋巴细胞 B.原单核细胞 C.原粒细胞 D.原红细胞 E.原浆细胞74. 急性胰腺炎时,尿淀粉酶和脂肪酶含量:A. 增加B. 不定C. 下降D. 不变E. 以上都不对75.进行骨髓细胞分类计数时,应先从涂片:A.头部开始 B.体部开始 C.头体交界处开始 D.体尾交界处开始 E.上或下边缘处开始76. 外源性凝血途径障碍时,最可能异常的实验是:A. 血清凝血酶原时间B. 出血时间C. 凝血时间D. APTTE.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77.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的正常值范围是:A. 1-3秒B. 4-8秒C. 10-15秒D. 19-24秒E. 11-13秒78. 属于肾性糖尿者:A.甲亢患者尿糖阳性 B. 肢端肥大症患者尿糖阳性 C.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尿糖阳性D. 空腹血糖增高,尿糖阳性E. 血糖正常,尿糖阳性79.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见于:A. 维生素K不足B. 过敏性紫癜C. 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D. 凝血酶原缺乏E. DIC早期80. 正常人昼夜尿量是_____ml,超过________ ml为多尿,少于______ml为少尿.A. 1000-1500ml,2500ml,500mlB. 1000-2000ml,2000ml,400mlC. 1000-2000ml,2500ml,100mlD. 1000-2000ml,2500ml,400mlE. 2000-2500ml,3000ml,100ml81. 进行尿化学检查时,尿标本防腐应选用:A. 40%甲醛B. 麝香草酚C. 浓盐酸D. 甲苯E. 苯酚82. 肉眼血尿是指每升尿液中含血量达到或超过:A.B.C. D.E.83. 班氏法检测尿糖试验,试剂与标本的比例是:A. 4:1B. 8:1C. 10:1D. 15:1E. 15:184. 膀胱炎时尿中不会见到:A.白细胞B.小圆上皮细胞C.管型D.闪光细胞E.大圆上皮细胞85. 哪种管型对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价值最大:A. 透明管型B. 颗粒管型C. 蜡样管型D. 红细胞管型E. 白细胞管型86. 正常人24小时尿蛋白含量为:A. 50 - 100mg/24h尿B. 30 - 90 mg/24h尿C. 20 - 130 mg/24h尿D. 10 - 60 mg/24h尿E. 0 - 80 mg/24h尿87. 如果腹腔液pH值降低,可以怀疑为:A. 胰腺炎B. 胃溃疡穿孔C. 慢性腹泻D. 结肠炎E. 胆道阻塞88. 漏出液的细胞计数多低于:A. 100×106/LB. 400×106/LC. 200×106/LD. 300×106/LE. 500×106/L89. 浆膜腔渗出液中主要含下列哪种特殊蛋白质:A.清蛋白B.低分子量蛋白质 C.粘蛋白 D.球蛋白E.铁蛋白90. 正常儿童脑脊液中白细胞数为:A. 1 - 10×106/LB. 3 - 20×106/LC. 0 - 10×106/LD. 4 - 25×106/LE. 15 - 20×106/L91. 尿中发现哪种蛋白可用于区别肾小球疾病与肾小管疾病:A. 低分子量蛋白B. 高分子量蛋白C. 中性蛋白D. 游离氨基酸E. 核蛋白质92. 下列管型,哪种表示肾脏有长期严重的病变?A. 颗粒管型B. 脂肪管型C. 透明管型D. 细胞管型E. 蜡样管型93. 患者黄疸,早晨睡醒后出现酱油色尿,尿胆红素阴性见于:A.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B. 蚕豆病C. 胆道阻塞D.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E. 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94. 蛋白尿以白蛋白增多为主,?2微球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加属于:A. 肾小球性蛋白尿B. 溢出性蛋白尿C. 假性蛋白尿D. 肾小管性蛋白尿E. 组织性蛋白尿95. 怀疑肾小球功能受损应检查:A. 酚红排泄试验B. 肾葡萄糖最大吸收试验C. 尿浓缩稀释试验D. 内生肌酐清除率试验E. 对氨基马尿酸清除率试验96. Ccr用于初步估价肾功能的损害程度,当Ccr为20-11ml/min,肾功能为:A. 轻度损害B. 重度损害C. 早期肾功能衰竭D. 晚期肾功能衰竭E.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97. 渗出液白细胞计数一般为:A. 小于300×106/LB. 小于400×106/LC. 小于200×106/LD. 小于100×106/LE. 大于500×106/L98. 漏出液的细胞计数多低于:A. 100×106/LB. 400×106/LC. 200×106/LD. 300×106/LE. 500×106/L99. 脑脊液抽取时,穿剌致损伤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鉴别点:A. 外观B. 透明度C. 红细胞数量D. 红细胞形态E. 离心观察上清液100. 关于大便潜血试验,下列哪项正确:A. 消化性溃疡大便潜血阴性B. 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达100%C. 抗人红细胞基质抗体可检测上消化道出血D. 粪便潜血试验有助于早期诊断出血热E. 早期消化道恶性肿瘤阳性率可达50%101. 一患者血清总蛋白为80g/L,A/G=,则该患者:A. 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B. 白蛋白升高,球蛋白降低C. 白蛋白升高,球蛋白升高D. 白蛋白降低,球蛋白降低E. 需更多信息102. 精子计数少于多少是受孕极限:A. 精子数小于2000万个B. 精子数小于2000万个/mlC. 精子数小于6000万个D. 精子数小于6000万个/ mlE. 精子数小于亿个/ ml103. 用电泳法可将脂蛋白分为四类,它们包括:A. CM+α-脂蛋白+β-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B. CM+β-脂蛋白+α-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C. CM+α-脂蛋白+前β-脂蛋白+HDLD. CM+β-脂蛋白+前β-脂蛋白+α-脂蛋白E. CM+β-脂蛋白+前β-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104. 反映肝细胞受损,膜通透性增加的血清酶是:A.γ-GTB. MAOC. ALTD. CHEE. AKP105. 核黄疸的主要病因是:A.结合胆红素侵犯肝细胞核而黄染B. 结合胆红素侵犯脑神经核而黄染C. 未结合胆红素侵犯脑神经核而黄染D. 未结合胆红素与外周神经细胞核结合而黄染E. 结合胆红素与外周神经细胞核结合而黄染106.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直接侵犯哪种细胞造成免疫缺陷引起的:A. T细胞B. B细胞C. NK细胞D. K细胞E. 浆细胞107. 在急性心肌损伤和骨骼肌损伤中, 哪种酶升高最多:A. GOTB. 脂肪酶C. LDHD. CK E.酸磷酶108. 血清钙的参考值是:A. 2.25LB.C. 9-11mmol/LD. 570-620mg/dlE. 血清钠离子浓度增高可见于:A. 大面积烧伤B. 大叶性肺炎C.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D. 胃肠造瘘术后E. 大量放腹水120. HbsAg(+),HbeAg(+),表明此病人:A.无传染性B.具有免疫力C.病情比较稳定D.乙型肝炎恢复期E.具有传染性121. 肝脏分泌到血循环中的血浆脂蛋白主要是:A. 低密度脂蛋白(LDL)B. 高密度脂蛋白(HDL)C.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D. 游离脂酸-清蛋白E. 乳糜微粒(CM)122. 反映肝细胞受损,膜通透性增加的血清酶是:A.γ-GTB. MAOC. ALTD. CHEE. AKP123. 严重呕吐常引起:A. 血中CO2结合力上升B. 高血钾C. 低血钠D. 血浆pH下降E. 血容量的增加124. 血清钙离子:A. 可参与凝血过程B. 与神经肌肉活动无关C. 在健康人中其浓度变化可相差两倍D. 完全由游离钙组成E. 与心肌除极过程无关125. 某患者以手足抽搐入院,其血清钙为L,还需做哪项检查:A. 血清铜B. 血清渗透压C. 血清镁D. 血清氯E. 血氧分压126. 血清转铁蛋白增高见于:A. 肾病综合征B. 溶血性贫血C. 缺铁性贫血D. 营养不良E. 急性中耳炎127. 患者糖耐量试验显示空腹血糖降低,服糖后血糖高峰提前超过正常,2小时后不能降至正常,服糖后尿糖阳性,应考虑:A. 隐匿性糖尿病B.甲状腺功能亢进C. 肝源性低血糖D. 胰岛?细胞瘤E.功能性低血糖128. HbsAg(+),HbeAg(+),表明此病人:A. 无传染性B. 具有免疫力C. 病情比较稳定D. 乙型肝炎恢复期E. 具有传染性129. 梅毒患者血清中存在的物质称为:A. 蛋白B. 球蛋白C. 反应素D. 脂质E. 胆固醇130.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直接侵犯哪种细胞造成免疫缺陷引起的:A. T细胞B. B细胞C. NK细胞D. K细胞E. 浆细胞131. 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的细胞是:A. NK细胞B. 骨髓干细胞C. 狼疮细胞D. 白细胞E. 巨噬细胞132. IgM增高可见于:A.多发性骨髓瘤B.寄生虫病C.巨球蛋白血症D.过敏性疾病E.支气管哮喘133. 血清抗双股DNA和抗单股DNA抗体的检测,对下列疾病具有诊断价值:A.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B. 慢性活动性肝炎C. 系统性红斑狼疮D. 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 类风湿性关节炎134. 血清甲胎蛋白升高见于:A. 肺癌B. 白血病C. 肝癌D. 肾癌E. 淋巴瘤二、问答题1.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临床意义有哪些?各举1个例子。

常见出血性疾病的实验诊断题库4-1-8

常见出血性疾病的实验诊断题库4-1-8

常见出血性疾病的实验诊断题库4-1-8
问题:
[单选]下列哪项不符合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A.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血管病变
B.表现为皮肤、黏膜局灶性毛细血管扩张
C.少数患者可出现束臂试验阳性
D.除合并先天性凝血因子缺陷外,还有凝血试验异常
E.这种患者可表现为消化道出血、鼻出血等症状
问题:
[单选]下列结果哪项不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实验室检查()
A.BT时间延长
B.血小板数减少
C.PT时间延长
D.血块收缩不良
E.PDW可增高
问题:
[单选]在FⅫ缺陷时,其实验室或临床表现为()
A.AFTT正常
B.STGT正常
C.PT异常
D.没有临床出血症状
E.以上均不是
(相亲节目 /)
问题:
[单选]过敏性紫癜特异的诊断指标是()
A.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B.血小板计数及功能试验
C.尿液分析
D.血沉试验
E.以上均不是
问题:
[单选]下列哪项不属于血管壁的止血功能()
A.A.血管收缩反应
B.B.促凝物质释放反应
C.C.激活血小板
D.D.激活凝血途径
E.E.局部血液黏度下降
问题:
[单选]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的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A.黏附功能
B.B.聚集功能
C.C.释放反应
D.D.促凝作用
E.E.活化Ⅻ因子,启动内源凝血途径
问题:
[单选]在凝血过程中外源性凝血系统的作用起始于()
A.A.组织因子的释放
B.B.因子Ⅻ的激活
C.C.因子Ⅶ及Ⅹ的激活
D.D.因子Ⅺ的激活
E.E.PF3释放。

实验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实验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实验诊断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常规血液检查的内容?A. 红细胞计数B. 白细胞计数C. 血小板计数D. 血糖水平2. 血常规检查中,以下哪项指标通常不用于评估贫血?A. 红细胞压积B. 血红蛋白浓度C. 红细胞平均体积D. 血小板平均体积3. 尿常规检查中,以下哪项指标不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A. 尿比重B. 尿蛋白C. 尿糖D. 尿肌酐4. 以下哪种细胞形态在正常外周血中不常见?A. 淋巴细胞B. 单核细胞C. 嗜酸性粒细胞D. 网织红细胞5. 以下哪种情况会导致血沉增快?A. 贫血C. 低蛋白血症D. 高血压6. 以下哪种酶在心肌梗死时会显著升高?A. 肌酸激酶(CK)B. 乳酸脱氢酶(LDH)C. 谷丙转氨酶(ALT)D. 碱性磷酸酶(ALP)7. 以下哪种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A. 胰岛素B. 甲状腺素(T4)C. 肾上腺素D. 生长激素8. 以下哪种病毒的检测通常用于诊断乙型肝炎?A. 流感病毒B.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C.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D. 风疹病毒9. 以下哪种检查可以评估肝脏的合成功能?A. 肝功能检查B. 肾功能检查C. 心肌酶谱检查D. 血脂检查10. 以下哪种物质的检测常用于诊断糖尿病?A. 血糖B. 血红蛋白D. 血镁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血常规检查中,红细胞计数的英文缩写是________。

12. 尿常规检查中,尿蛋白的英文缩写是________。

13. 心肌梗死时,心肌酶谱中升高最明显的酶是________。

14. 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血液中________水平会升高。

15.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之一是空腹血糖水平超过________mg/dL。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血常规检查中红细胞计数的意义。

17. 简述尿常规检查中尿蛋白出现的意义。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8. 论述心肌酶谱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作用。

实验诊断考试题库及答案

实验诊断考试题库及答案

实验诊断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常见的实验诊断方法?A. 血液学检查B. 尿液分析C. 心电图D. 脑电图答案:C2. 血液学检查中,红细胞计数的参考值范围是多少?A. 3.5-5.5×10^12/LB. 4.0-6.0×10^12/LC. 5.0-7.0×10^12/LD. 6.0-8.0×10^12/L答案:B3. 尿液分析中,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该含有以下哪种物质?A. 蛋白质B. 红细胞C. 白细胞D. 葡萄糖答案:D4. 心电图检查主要用于诊断以下哪类疾病?A. 呼吸系统疾病B. 循环系统疾病C. 消化系统疾病D. 神经系统疾病答案:B5. 脑电图检查主要用于诊断以下哪类疾病?A. 癫痫B. 肺炎C. 胃溃疡D. 脑炎答案:A二、填空题6. 血液学检查中的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是________。

答案:(4.0-10.0)×10^9/L7. 尿液分析中的尿比重正常范围是________。

答案:1.010-1.0258. 心电图检查中,正常心率的范围是每分钟________次。

答案:60-1009. 脑电图检查中,正常的脑电波频率是________Hz。

答案:8-1310. 血液学检查中,血小板计数的参考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100-300)×10^9/L三、简答题11. 请简述血液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答案:血液学检查是评估患者血液状况的重要手段,可以检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血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对贫血、感染、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12. 尿液分析在临床上有哪些应用?答案:尿液分析可以检测尿液中的各种成分,如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尿糖等,对肾脏疾病、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等疾病的诊断和监测具有重要作用。

13. 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哪些心脏问题?答案: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脏传导阻滞等心脏问题,是心脏疾病诊断的重要工具。

临床检验简答题

临床检验简答题

临四、名词解释:1.hCG 答: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由胎盘的合体滋养层细胞合成的糖蛋白,含糖量约为40%,糖链末端是唾液酸,由α和β亚基构成的异二聚体,其中β亚基具有特异性。

用于诊断正常妊娠、异位妊娠、某些胎儿先天性缺陷和肿瘤。

2.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IH) 答; 是妊娠所特有的疾病,表现为妊娠20周后出现水肿、高血压和蛋白尿,严重者有头痛、头昏、眼花等自觉症状,甚至出现抽搐及昏迷。

分轻、中、重三型,重型又包括先兆子痫和子痫五、问答题:1.简述评价胎儿肺成熟度的实验室指标及标本收集和处理的注意事项。

1.评价胎儿肺成熟度最有价值的指标是检测羊水中表面活性物质的含量,有六种方法可采用:(1)卵磷脂/鞘磷脂比值(L/S):>2.0提示肺成熟;(2)双饱和磷脂酰胆碱(DSPC)测定:>5mg/L提示肺成熟;(3)磷脂酰甘油测定:>2.0μmol/L提示肺成熟;(4)泡沫稳定性实验:泡沫稳定指数>0.47提示肺成熟;(5)荧光偏振;(6)薄层小体计数。

羊水标本的收集应注意:(1)多胎妊娠时每个羊膜腔均应取样;(2)标本收集后最好立即检测,若要推迟检测,应4℃冷藏,若要推迟一周以上检测,应-20℃或-70℃冷冻保存;(3)检测前需轻轻颠倒混匀标本。

羊水标本的预处理主要是:离心去残渣。

2.简述妊娠期母体的生化改变。

2.妊娠期母体会有血液学、生物化学、肾功能和内分泌的相应改变。

妊娠期的糖代谢变化是由于妊娠期升高血糖的激素增高所致,主要表现为妊娠中、晚期的血糖改变及糖耐量试验的变化:①空腹血糖水平降低,参考值3.0~3.3mmol/L;餐后血糖呈持续性升高;②糖耐量试验表现为高峰迟缓现象和血糖最高值高于非孕妇女。

脂代谢变化是血脂全部升高。

蛋白质代谢表现为蛋白质合成和分解代谢均明显增高,合成大于分解,呈正氮平衡。

妊娠期妇女造血功能活跃,血容量平均增加45%,RBC增加20%,血液相对稀释,Hb、RBC计数和血细胞比积下降,血浆白蛋白降低,多种凝血因子含量明显增加,血液处于高凝及纤溶系统活性降低的状态,并出现妊娠相关性蛋白。

实验诊断简答题

实验诊断简答题

六号楼509宿舍打,2021级临床五班1.实验诊断的根本概念?答:是指医生的医嘱通过临床实验室分析所得到的信息为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预后评估所用的医学临床活动。

包括实验前、实验室和实验室后。

2.常用诊断性实验的评价指标有哪些?答:诊断灵敏度:指检验工程对某种疾病具有鉴别、确认的能力。

诊断灵敏度的数学式为所有非病人中获得真阳性结果的百分数诊断特异性:指检验莫工程确定无某种疾病的能力,他的数学式为所有病人中获得真阴性结果的百分数。

诊断确认度连续定量数据分析3.参考范围:参考值是指对抽样个体进行莫工程检测所得的值。

所有抽样组测得的平均值加减2个标准差即为参考范围。

医学决定水平:是指不同于参考值的另一些限制,通过观察测定是否高于或低于这些值,,可在疾病诊断中起排除或确认的作用。

危急值:指某些检验结果出现异常超过一定界值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医生要紧急处理。

4.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的临床意义有哪些?答:〔1〕相对性增多:因血浆容量减少,使红细胞容量相对增加。

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

〔2〕绝对性增多:临床上称红细胞增多症,可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

A: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是血中红细胞生成素增多所致。

1.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生理性为新生儿、高原地区居民。

病理性常见肺源性心脏病等;2 红细胞生成素非代偿性增加:与某些肿瘤和肾脏疾病有关B: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红细胞增多为主的骨髓增殖性疾病。

5.简述红细胞染色反响的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

答:(1)低色素性:红细胞染色过浅,中央苍白色扩大,提示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减少。

常见于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也可见于某些血红蛋白病。

〔2〕高色素性:红细胞着这色深,中央淡染区消失,其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增高。

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球形细胞也呈高色素性、〔3〕嗜多色性:红细胞呈淡灰色或紫灰色,是一种刚脱核的红细胞。

实验诊断试题及答案

实验诊断试题及答案

实验诊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实验诊断学中,下列哪项不是常用的检测方法?A. 血液学检测B. 生化学检测C. 免疫学检测D. 影像学检测答案:D2. 在临床诊断中,下列哪项是诊断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指标?A. 白细胞计数B. 红细胞计数C. 血红蛋白浓度D. 血小板计数答案:A3. 以下哪种酶通常用于评估肝脏功能?A. 肌酸激酶B. 乳酸脱氢酶C. 谷丙转氨酶D. 肌酐答案:C4. 用于检测肾脏功能的常用指标是什么?A. 肌酐B. 尿酸C. 胆固醇D. 甘油三酯答案:A5. 用于诊断糖尿病的指标是什么?A. 空腹血糖B. 餐后血糖C. 糖化血红蛋白D. 所有以上答案:D6. 以下哪种检测方法可以用于评估心脏功能?A. 心电图B. 胸部X光C. 超声心动图D. 所有以上答案:D7. 用于诊断贫血的指标是什么?A. 红细胞计数B. 血红蛋白浓度C. 红细胞压积D. 所有以上答案:D8. 用于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指标是什么?A. 甲状腺素(T4)B.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C. 促甲状腺激素(TSH)D. 所有以上答案:D9. 在诊断肿瘤时,下列哪项是肿瘤标志物?A. 甲胎蛋白(AFP)B. 癌胚抗原(CEA)C.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D. 所有以上答案:D10. 用于诊断风湿性关节炎的指标是什么?A. 类风湿因子B. 抗核抗体C. C反应蛋白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的正常范围是______至______。

答案:4-102. 血红蛋白的正常范围是______至______。

答案:男性:130-175,女性:115-1503. 血小板的正常范围是______至______。

答案:150-4004. 肝功能检查中,谷丙转氨酶(ALT)的正常范围是______至______。

答案:7-565. 肾功能检查中,肌酐的正常范围是______至______。

实验诊断学试卷参考答案

实验诊断学试卷参考答案

2021-2021学年临床医学本科2007级实验诊断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每升尿液中含血量超过1ml,外观可出现淡红色,叫肉眼血尿。

〔1.5分〕多见于泌尿系统炎症、结石等。

〔1.5分〕2类白血病反响是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的表现的血象反响。

〔1分〕周围血中白细胞数明显增高,有数量不等的幼稚细胞出现。

〔1分〕病因去除后类白血病反响逐渐消失。

〔1分〕3.各种原因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及电荷屏障受损〔1分〕,血浆蛋白大量滤入原尿,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所引起的蛋白尿〔1分〕。

常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

〔1分〕4.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是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响而产生或升高的一类物质〔1分〕。

肿瘤标志物存在于血液,细胞,组织或体液中,反映肿瘤的存在和生长〔1分〕,通过化学,免疫学及基因组学等方法测定肿瘤标志物,对肿瘤的诊断,疗效和复发的监测,预后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1分〕5.敏感S〔药敏试验〕表示被测菌所引起的感染用常规剂量的抗菌素治疗可能有效〔3分〕二、请写出以下成人检验参考值〔以法定单位表示,每题0.5分,共5分〕1.白细胞总数 (4-10)×109/L2.血红蛋白男性 120-160g/L 女性 110-150g/L3.血小板计数〔100-300〕×109 g/L4.尿葡萄糖定性阴性5.ALT 5-25卡门单位 / 10-40U/L6.血沉男性 0-15/1h 女性 0-20/1h7.血钾 3.5-5.5mmol/L8.血清甘油三酯 0.56-1.70mmol/L9.空腹血糖 3.9-6.1mmol/L10. 血清GGT <50U/L三、填空〔每题1分,共10分〕1.棒状小体一旦出现在细胞中,就可拟诊为急性白血病2.中性粒细胞中毒性改变包括大小不均、核变性、中毒颗粒和空泡形成3.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大致相等的两个时期是4-6天和 4-6岁4. Coomb s试验间接试验检测的是血清中有无游离的不完全抗体5.尿沉渣镜检主要是检查_细胞__、_管型__、_结晶__。

实验诊断名解问答

实验诊断名解问答
去,称为内生肌酐清除率。
20 少尿:尿量少于400ml/24h 或17/h,称少尿。可见于休克、肾实质性改变及
肾路梗阻等。
简答题
1.病理情况下尿中形成哪几种管型?
答:细胞管型、颗粒管型、透明管型、脂肪管型、蜡样管型
2.肾小管性蛋白尿形成机理?
答:炎症或中毒等因素引起近曲小管对低分子量蛋白质重吸收减弱所致。
⑵红细胞破坏增多:① 红细胞内在异常② 红细胞外在异常;⑶红细胞丢失
12.简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
答:⑴过敏性疾病;⑵寄生虫病;⑶皮肤病;⑷血液病;⑸某些恶性肿瘤;⑹某些传染病;⑺其它,如风湿性疾病常伴有增多。
第四部分尿液检查、肾功能检查
名词解释
1.管型:在一定条件下,肾脏滤出的蛋白质以及细胞或碎片在肾小管(远曲)、集合管中凝固后,可形成圆柱形蛋白聚体而随尿液排出,称为管型。尿中出现多量管型表示肾实质有病理性变化。
肾小球以下部位和泌尿通路上的出血,多与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有关,不存在通过
肾小球基膜裂孔,因此形态可完全正常,呈均一型,见于尿路系统炎症、结石、
肿瘤等。
11.内生肌酐清除率检测的临床意义。
答:内生肌酐清除率检测的临床意义如下:①判断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Ccr<50
答:网织红细胞计数(Ret)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
(1)判断骨髓增生能力,判断贫血类型:① 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造血
功能旺盛。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尤其急性溶血)、急性失血;造血恢复期可见Ret
短暂和迅速增高,是骨髓功能恢复较敏感的指标;② 网织红细胞减少,表示骨
髓造血功能低下,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危

实验诊断学试卷

实验诊断学试卷

实验诊断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按形态学分类,缺铁性贫血属于A.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B.大细胞性贫血C小细胞性贫血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2. HIV感染最早可在感染后几周检出P24抗原?A 1周B 2周C 3周D 4周3. 在疾病进展期出现中性粒细胞核右移现象,常提示A 机体抵抗力强B骨髓造血功能旺盛C预后良好D预后不良4. 网织红细胞减少见于A. 溶血B. 失血C. 再生障碍性贫血D. 慢性失血者补铁剂E. 巨幼细胞性贫血者服用叶酸5.哪一项是外源性凝血活性的检查指标A.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B. 凝血酶凝固时间(TT)C.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TT)6 血小板计数的正常值为A 100-300×109/ L B. 90-180 ×109/ L C. 200-400×109/ L D.120-250×109/ L7.二期止血缺陷的筛选试验为A. PT APTTB.血小板C.出血时间D血管脆性实验8.异形淋巴细胞一般不见于A. 病毒感染B. 细菌感染C. 手术D. 放射治疗E. 输血9.蛋白尿是指24h尿液中蛋白含量A. 超过100mgB. 超过150mgC. 超过200mgD. 超过250mgE. 超过500mg10.下消化道出血时,粪便成A. 脓血便B. 柏油样便C. 鲜血便D. 白陶土样便12. 目前认为诊断心肌损伤的早期标志物是A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B. 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 C. 肌红蛋白D. 羟丁酸脱氢酶11. 哪一项不是导致少尿的常见原因A. 心力衰竭B. 休克C. 尿路梗阻D. 糖尿病13.下列哪种情况属于肾小球性蛋白尿:()A、大、中分子蛋白尿B、运动C、血红蛋白尿D、小分子蛋白尿14. 尿细菌培养时,标本收集时,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A. 先清洁外阴,再留取中段尿送检B. 先清洁外阴,再行尿道口消毒,留取中段尿送检C. 先清洁外阴,再用无菌试管留取中段尿送检D. 先清洁外阴,并行尿道口消毒,再用无菌试管留尿送检15. 外源性凝血因子是A ⅡⅤⅦB ⅪⅡⅤC ⅢⅤⅦD ⅡⅨⅦ16. 有关碱性磷酸酶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 肝外胆汁郁积时碱性磷酸酶(ALP)增高B. 肝内局限性胆汁淤积时ALP不增高C. 骨骼疾病时ALP增高D. 肝细胞黄疸时ALT明显增高而ALP正常或稍高17. 乙肝患者血清中不能检出的是A HBeAgB HBcAgC HBsAgD HBcAb评估肾脏疾病最常见的不可取代18. 男性,45岁,体检时发现肝右叶1.5cm×2.0cm占位性病变,下一步检查应首选A. 肝功能B. 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C. AFPD. 癌胚抗原E. 腹部CT.19. 慢性肝病时,血清蛋白检查的结果可出现A.血清前白蛋白显著增高B.甲胎蛋白持续性显著增高C.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高D.白蛋白增高20. 卵巢癌有重要辅助诊断作用的TM是:A.CEAB.PSAC.CA15-3D.CA125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镜下血尿指的是_________、少尿指_________。

实验诊断学重点电子版

实验诊断学重点电子版

简答题:1、什么是管型、管型的形成条件?答:管型是蛋白质、细胞或碎片在肾小管、集合管中凝固而成的圆柱形蛋白聚体。

管型的形成条件:①尿中清蛋白、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的T-H 糖蛋白是构成管型的基质。

②肾小管仍有浓缩和酸化尿液的功能,前者可使形成管型的蛋白等成分浓缩,后者则促进蛋白变性聚集。

③仍存在可交替使用的肾单位,处于休息状态的肾单位尿液淤滞,有足够时间形成管型,当其重新排尿时,已经形成的管型便随尿液排除。

2、什么是核左移、核右移,有什么临床意义?答:周围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细胞(包括杆状核粒细胞、晚幼粒、中幼粒或早幼粒细胞等)的百分率增高(超过5%)时,称为核左移。

核左移常见于感染,特别是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以及白血病和类白血病反应等。

周围血中若中性粒细胞核出现5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称为核右移。

主要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及造血功能衰退,也可见于应用抗代谢药物,如阿糖胞苷或6-巯基嘌呤等。

在炎症恢复期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

如在疾病进展期突然出现核右移则说明预后不良。

3、渗出液、漏出液?答:漏出液为非炎性积液,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有:①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浆清蛋白低于25g/L,常见于晚期肝硬化、重度营养不良等;②毛细血管内流体静脉压升高,常见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静脉血栓;③淋巴管阻塞,常见于丝虫病或肿瘤压迫等。

渗出液为炎性积液,炎症时由于病原微生物的毒素、组织缺氧一级炎症介质作用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以致血液中大分子物质如清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及各种细胞成分都能渗出血管壁。

4、肿瘤标志物有哪些?答:主要包括蛋白质类、糖类和酶类肿瘤标志物。

①蛋白质类: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组织多肽抗原、前列腺特异抗原、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②糖类:癌抗原15-3、72-4、50、125、242,糖链抗原19-9。

③酶类:前列腺酸性磷酸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α-L-岩藻糖苷酶。

实验诊断学复习题

实验诊断学复习题

实验诊断学复习题实验诊断学复习题第一章血液系统刘娇一、名词解释:骨髓干抽、出血性疾病、血栓性疾病、血小板粘附功能、血小板聚集功能二、填空题:骨髓检查适应症、、。

骨髓检查禁忌症、、。

成人骨髓采集部位、、、小孩骨髓采集部位。

骨髓穿刺满意指标、、、、。

血栓性疾病分为、、。

三、选择题:1.正常血细胞PAS反应,下列何者不正确:( )A、原粒细胞阴性反应,早幼粒细胞后阶段阳性逐渐增强B、幼红细胞和红细胞均呈阳性反应C、大多淋巴细胞为阴性反应,少数淋巴细胞呈阳性反应D、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均呈阳性反应E\ 淋巴瘤细胞强阳性2.POX染色在鉴别急性白血病中,下述判断错误的是:( )A、急粒(+),急单(±),急淋(-)B、小原粒与原淋细胞区别,前者可呈(+),后者(-)C、急单与组织细胞性白血病均呈阳性反应D、急早白与急单区别,前者呈强(+),后者呈(±)E 幼红细胞阴性反应3.正常血细胞POX反应,下述结果错误的是:()A、中性粒细胞随细胞的成熟阳性程度逐渐增强B、嗜酸性粒细胞阳性程度最强,嗜碱性粒细胞呈阴性反应C、原单细胞呈阴性反应,幼单和单核细胞呈弥散状弱阳性反应D、淋巴细胞系呈阴性反应,而巨核细胞系呈强阳性反应E 幼红细胞阴性反应4.正常血细胞作过氧化物酶染色,下列反应结果不正确的是:(B)A、原粒细胞阴性或弱阳性B、嗜碱性粒细胞阳性程度最强C、原单细胞阴性,幼单可呈弱阳性D、淋巴细胞系和红细胞系均呈阴性反应E 幼红细胞阴性反应四、简答题:1、血小板检测筛选试验有哪些?2、血小板有哪些主要功能?3、PT和APTT分别代表什么?4、病理性抗凝物质有哪些?5、纤溶系统检测常用的筛查实验有哪些?6、出血性疾病常见原因?7、正常骨髓象应具备哪四个条件?第二章出血与血栓第三章泌尿生殖何光明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几种抗凝剂,何者最适宜用于血细胞计数()A.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B.枸橼酸钠C.草酸钠D.草酸钾E.肝素2、下列何者属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A.MCV:82fI,MCH:29pg,MCHC:354g/LB.MCV:80fl,MCH:33pg,MCHC:412g/LC.MCV:71fl,MCH:25pg,MCHC:350g/LD.MCV:73fl,MCH:22pg,MCHC:301g/LE. MCV:102fl,MCH:34pg,MCHC:330g/L3、正常生理情况下白细胞变化规律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早晨较高,下午较低B.安静松弛时较低C.剧烈运动、剧痛和激动时显著增多D.妊娠期常轻度增加E.进食后比进食前高4、下列疾病中性粒细胞增多的是()A.伤寒B.副伤寒C.再生障碍性贫血D.急性链球菌感染E.疟疾5、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A.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B.占全血质量的百分比C.与血清容积之比D.与血管容积之比E.与血浆容积之比6、尿液标本在留尿后几小时内检查完毕?()A.0.5hB.1hC.2hD.3hE.4h7、尿中提示肾脏有实质性病变的是()A.红细胞B.白细胞C.上皮细胞D.细菌E.管型8、正常前列腺液的pH值为()A. 4.5~5.2B. 5.4~6.2C. 6.3~6.5D. 6.6~7.0E. 7.2~7.89、阴道分泌物外观呈豆渣样,提示为()A. 老年性阴道炎B. 滴虫性阴道炎C. 念珠菌性阴道炎D. 阴道加德纳菌感染E. 子宫内膜炎10、红细胞上有B抗原,血清中有抗A抗体是()A. A型B. B型C. AB型D. O型E. 亚型二、不定项选择题【X型题】1、脑脊液中淋巴细胞增高可见于A.病毒性脑膜炎B.结核性脑膜炎C.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D.化脓性脑膜炎E.蛛网膜下腔出血2、生理性贫血见于A.新生儿B.婴幼儿C.妊娠中后期D.老年人E.高原居民三、填空题1、成人尿量小于____称为少尿。

第五章 实验诊断

第五章 实验诊断

第五章实验诊断第一节临床血液学检验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有核红细胞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正常成人外周血中偶见B.1周内婴儿血涂片中仅可少量见到C.外周血涂片中出现常表示红系增生减低D.巨幼细胞性贫血外周血涂片中不见2. 关于点彩红细胞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A.胞浆中残存RNA变性沉淀而行成B.胞浆中存在异常血红蛋白而行成C.红细胞血红蛋白染色异常而行成D.是红细胞胞浆中的中毒颗粒3. 关于网织红细胞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最合适的A.是幼稚的红细胞B.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的年轻红细胞C.是尚未完全成熟的细胞D.是晚幼红细胞到成熟红细胞之间的未完全成熟的细胞4. 某患者Hb80/L,Hct0.26,RBC3.80*10/L,则这位患者的红细胞属于:A.正常细胞B.单纯小细胞C.小细胞低色素D.大细胞5. 红细胞直径曲线顶峰左移,基底部增宽,表示A.红细胞形态差异不明显B.红细胞大小差异不明显C.红细胞大小不均,差异明显D.患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6. 男,30岁,贫血貌,MCV86Fl,MCH29pg,MCHC34%,其贫血属于A.大细胞性贫血B.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C.正常细胞性贫血D.单纯小细胞性贫血7. 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A.大细胞性贫血B.单纯小细胞性贫血C.正常细胞性贫血D.海洋性贫血8. 红细胞比积的正常范围是A.男50—60容积%女40—50容积%B.男30—50容积%女25-40容积%C.男40-50容积%女37-48容积%D.男60-70容积%,女45-50容积%9. 大细胞性贫血包括下列何种疾病A.恶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地中海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10. 剧烈运动引起中性粒细胞的暂时增加其主要原因是A.神经兴奋B.血管收缩C.骨髓刺激D.体内白细胞重新分布11. 周围血中网织红细胞增多最常见于A.缺铁性贫血治疗后B.溶血性贫血C.淋巴瘤D.巨幼细胞性贫血12. 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绝对值增高最常见于A.严重肺心病B.异常血红蛋白病C.尿崩症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3. 末梢血涂片中嗜多色性细胞增多,常提示下列哪种细胞数量增多A.网织红细胞B.Heinz小体细胞C.含染色质小体细胞D.靶形红细胞14. 血浆中被认为是最强的促红细胞缗线状聚集的物质A.白蛋白B.纤维蛋白原C.胆固醇D.甘油三酯15. 促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使Hb及RBC增高的疾病是A.肝癌B.胃癌C.卵巢癌D.先天性心脏病16. 白细胞计数仅反映了下列哪部分的白细胞数A.分裂池B.边缘池C.循环池D.成熟池17. 在白细胞成熟过程中,最先含有特异性颗粒的是A.晚幼粒细胞B.中幼粒细胞C.早幼粒细胞D.原始粒细胞18.下列疾病中性粒细胞增多的是A.副伤寒B.伤寒C.水痘D.急性链球菌感染19.下列疾病中性粒细胞常减少的是A.脾功能亢进B.尿毒症C.急性溶血D.肺吸虫病20. 关于白细胞核象左移,下列叙述哪项为确切A.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甚至肝状核以上阶段的细胞增多称为核左移B.外周血涂片中出现幼稚细胞称为核左移C.未成熟的粒细胞出现在外周血中称为核左移D.分类中发现很多细胞核偏于左侧的粒细胞称为核左移21. 正常情况下,血涂片经染色后中粒细胞核象哪项较多见A.肝状核B.二叶核C.三叶核D.四叶核22.类白血病反映中性粒细胞型最常见于A.各种感染B.恶性肿瘤骨转移C.急性溶血或出血D.严重外伤或大面积烧伤23. 正常人的血涂片中可见到以下哪种细胞A.浆细胞B.幼稚红细胞C.幼稚粒细胞D.异形淋巴细胞24.在疾病进行期,出现中性粒细胞核右移,常提示A.预后不良B.预后良好C.骨髓造血功能旺盛D.白细胞总数增高25. 早期诊断内出血的参考指标是A.红细胞减少B.红蛋白降低C.血小板减少D.白细胞增多26. 下列哪种情况可引起中性核细胞左移A.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B.急性中毒C.急性大出血D.巨幼细胞性贫血27.淋巴细胞数相对增多见于A.肺结核B.再生障碍性贫血C.淋巴瘤D.风疹28.溶血性贫血患者时常不能见到A.点彩红细胞B.网织红细胞C.红细胞寿命缩短D.显著的缗线状形成29.溶血性贫血患者外周血中不会出现A.涂片中可见幼红细胞B.网织红细胞减少C.血红蛋白减少D.血涂片中出现点彩红细胞30.下列疾病血液粘度均可增高,哪项除外A.肺心病和心肌梗塞B.糖尿病和高血脂症C.恶性肿瘤D.再生障碍性贫血31. 骨髓增生程度主要是以什么标准来判断A.粒细胞:幼稚细胞B.有核粒细胞:成熟红细胞C.成熟红细胞:有核细胞D.粒细胞:成熟红细胞32.正常情况下,成人唯一能生成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场所是A.骨髓B.肝脏C.脾脏D.淋巴结33.属于骨髓穿刺检查的禁忌症是A.巨幼细胞性贫血B.白血病C.血友病D.多发性骨髓瘤34.周围血涂片中出现幼红细胞最可能是A.缺铁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淋巴瘤D.溶血性贫血35.下列那种疾病糖原染色呈强阳性反应A.尼曼-匹克病B.巨幼细胞性贫血C.红白血病D.骨髓瘤(二)多项选择题:36.外周血嗜碱粒细胞增多,常见于下列哪些疾病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骨髓纤维化C.慢性溶血及脾切除后D.巨幼细胞性贫血37.余缺铁性贫血有关的指标是A.MCV<80FLB.MCH<27PgC.MCHC<0.32g/LD.外周血成熟红细胞中心苍白区扩大38.免疫性溶血的检验有A.抗人球蛋白试验B.冷溶血试验C.冷凝集试验D.血型检验39.红细胞绝对值增多可见于下列哪些情况A.新生儿B.先天性心脏病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D.大面积烧伤40.血沉增快可见于下列那些情况A.活动性肺结核B.严重贫血C.妇女月经期D.心绞痛41.异形淋巴细胞增多主要见于下列哪些疾病A.病毒性肺炎B.风疹C.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D.心肌梗塞42.血小板聚集功能增高见于下列哪些疾病A.血栓性静脉炎B.心肌梗塞C.脑梗塞D.糖尿病43.血小板聚集功能减低见于下列那些疾病A.血小板无力症B.手术后C.血管性假血友病D.糖尿病44.凝血酶时间延长见于A.血循环中AT-3活性明显增高B.肝素样物质增多C.FDP增加D.异常珠蛋白增多45.血栓调节素增高见于A.糖尿病B.DICC.SLED.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二、填空题:1.RBC(成人男性参考值) (成人女性)2.WBC(成人男性)(成人女性)3.Hb(成人男性) (成人女性)4.ESR(成人男性) (成人女性)5.粒红比值为与之比。

执业医师实验诊断(四)-2 试卷

执业医师实验诊断(四)-2 试卷

实验诊断(四)-2(总分:25.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1型题(总题数:0,分数:0.00)二、A.鲜红血丝痰B.粉红色泡沫样痰C.铁锈色痰D.棕褐色痰E.黑色痰(总题数:4,分数:2.00)1.矽肺(分数:0.50)A.B.C.D.E. √解析:2.肺梗死(分数:0.50)A.B.C. √D.E.解析:3.早期肺炎(分数:0.50)A. √B.C.D.E.解析:4.急性肺水肿(分数:0.50)A.B. √C.D.E.解析:三、A.成熟粒细胞增多B.成熟淋巴细胞增多C.外周血中幼粒和晚幼粒细胞增多D.单核细胞增多E.嗜碱粒细胞增多(总题数:4,分数:2.00)5.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分数:0.50)A.B.C.D. √E.解析:6.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分数:0.50)A.B. √C.D.E.解析:7.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分数:0.50)A.B.C. √D.E.解析:8.上消化道出血(分数:0.50)A. √B.C.D.E.解析:四、A.大细胞性贫血B.骨髓造血障碍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D.增生性贫血E.失血性贫血(总题数:4,分数:2.00) 9.再生障碍性贫血(分数:0.50)A.B. √C.D.E.解析:10.溶血性贫血(分数:0.50)A.B.C.D. √E.解析:11.缺铁性贫血(分数:0.50)A.B.C. √D.解析:12.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分数:0.50)A. √B.C.D.E.解析:五、A.纤维蛋白肽A测定B.骨髓细胞学检查C.抗血小板抗体PAIgG检测D.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及纠正试验E.血小板粘附及聚集功能测定(总题数:4,分数:2.00)13.血小板无力症、vonWillebrand病(分数:0.50)A.B.C.D.E. √解析:14.用于DIC的早期诊断(分数:0.50)A. √B.C.D.E.解析:15.有利于急性白血病的确诊(分数:0.50)A.B. √D.E.解析:16.甲、乙、丙型血友病(分数:0.50)A.B.C.D. √E.解析:六、A.血清铁正常,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多B.总铁结合力增高C.骨髓增生程度减低,巨核细胞缺如D.骨髓巨核细胞明显增多,以颗粒型居多E.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降低(总题数:4,分数:2.00)17.溶血性贫血(分数:0.50)A. √B.C.D.E.解析:18.巨幼细胞性贫血(分数:0.50)A.B.C.D.E. √解析:19.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数:0.50)B.C.D. √E.解析:20.缺铁性贫血(分数:0.50)A.B. √C.D.E.解析:七、A.γ球蛋白明显增多B.AFP>500μg/L C.CEA明显增多D.血清胆红素明显增高E.尿胆原强阳性(总题数:5,分数:2.50) 21.原发性肝癌(分数:0.50)A.B. √C.D.E.解析:22.转移性肝癌(分数:0.50)A.B.C. √D.E.解析:23.溶血性黄疸(分数:0.50)A.B.C.D.E. √解析:24.阻塞性黄疸(分数:0.50)A.B.C.D. √E.解析:25.肝硬变(分数:0.50)A. √B.C.D.E.解析:八、A.外分泌酶B.一般代谢酶C.组织专一性酶D.血浆特异性酶E.氨基转移酶(总题数:4,分数:2.00) 26.胰淀粉酶属(分数:0.50)A. √B.C.D.E.解析:27.CK属(分数:0.50)A.B. √C.D.E.解析:28.脂蛋白酯酶属(分数:0.50)A.B.C.D. √E.解析:29.ALT属(分数:0.50)A.B.C.D.E. √解析:九、A.脓血便B.鲜血便C.柏油样便D.白陶土样便E.稀糊状便(总题数:5,分数:2.50) 30.肛裂(分数:0.50)A.B. √C.D.E.解析:31.阻塞性黄疸(分数:0.50)A.B.C.D. √E.解析:32.痢疾(分数:0.50)A. √B.C.D.E.解析:33.急性肠炎(分数:0.50)A.B.C.D.E. √解析:34.上消化道出血(分数:0.50)A.B.C. √D.E.解析:十、A.淡黄色尿B.淡红色尿C.酱油样尿D.深黄色尿E.乳白色尿(总题数:5,分数:2.50) 35.梗阻性黄疸患者可出现(分数:0.50)A.B.C.D. √E.解析:36.丝虫病患者可出现(分数:0.50)A.B.C.D.E. √解析:37.正常人尿液为(分数:0.50)A. √B.C.D.E.解析:38.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可出现(分数:0.50)A.B. √C.D.E.解析:39.急性溶血时可出现(分数:0.50)A.C. √D.E.解析:十一、A.黄色脓性痰B.棕红色痰C.铁锈色痰D.棕褐色痰E.烂桃样痰(总题数:3,分数:1.50)40.阿米巴肺脓肿患者痰液可呈(分数:0.50)A.B.C.D. √E.解析:41.化脓性支气管炎患者痰液可呈(分数:0.50)A. √B.C.D.E.解析:42.肺吸虫病伴肺组织坏死患者痰液可呈(分数:0.50)A.B.C.D.E. √解析:十二、A.IgGB.IgAD.IgEE.IgD(总题数:4,分数:2.00)43.慢性感染,肺结核,自身免疫性疾病,哪项Ig增高(分数:0.50)A. √B.C.D.E.解析:44.初期病毒性肝炎,类风湿关节炎,哪项Ig增高(分数:0.50)A.B.C. √D.E.解析:45.反复呼吸道感染,哪项Ig降低(分数:0.50)A.B. √C.D.E.解析:46.过敏性疾病或寄生虫感染,哪项Ig增高(分数:0.50)A.B.C.D. √E.解析:十三、A.均匀血性B.黄色C.乳白色混浊D.微绿色混浊E.毛玻璃混浊(总题数:4,分数:2.00) 47.结核性脑膜炎(分数:0.50)A.B.C.D.E. √解析:48.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分数:0.50)A. √B.C.D.E.解析:49.葡萄球菌脑膜炎(分数:0.50)A.B.C. √D.E.解析:50.脑肿瘤(分数:0.50)A.B. √C.D.E. 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0 试述结核性腹膜炎患者腹水标本的实验室检查所见
71 简述粪便隐血试验的临床意义
72 梗阻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粪便有何变化
--------------------------
36 肾脏的主要功能:肾脏的主要功能是生成尿液,以维持体内水、电解质、蛋白质和酸碱等代谢平衡。同时兼有内分泌功能如产生肾素、红细胞生成素、活性维生素D 等,调节血压、钙磷代谢和红细胞生成等。
57 TGAb 为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MAb 为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若血清水平升高,提示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等。
58 NK 细胞的活性是判断机体抗肿瘤、抗病毒感染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肿瘤、病毒感染者、移植排斥反应者可检测NK 细胞活性,指导临床诊治。
59CRP 是由肝脏合成,能与肺炎双球菌C 多糖起反应的急性时相蛋白。CRP 能结合多种细菌、真菌、原虫以及核酸、磷脂酰胆碱等,有激活补体,促进吞噬和调节免疫作用。广泛存在于血液及其他体液中。化脓感染、组织坏死、恶性肿瘤、活动性自身免疫病、器官移植急性排斥等疾病时血清CRP 升高;而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病稳定期、功能性疾病时,血清CRP 不升高。测定CRP 有助于上述疾病的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
60 ①血清蛋白电泳可以初步从α、β、γ球蛋白的相对含量判断是否有严重的体液免疫缺陷,或者发现异常的球蛋白(如M 蛋白等);②血清免疫球蛋白(1gG、A、M、E)定量测定可以判断体液免疫的功能状态;③B 细胞数量的检测可以判断体液免疫缺陷或增殖等
61 ①血常规及淋巴细胞计数可以初步判断白细胞,淋巴细胞的相对数量的多少;
44 通过酶法可测定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通过脂蛋白电泳可测定血
清CM、HDL、LDL、VLDL 的相对含量;通过沉淀法可测定血清HDL-C、LDL-C的水平;通ELISA 可测定血清LP(a)、APO-Al、APO-B 含量和APO-A/B 比值
45 CK-MB、CK-MB 亚型、Mb、CTnT、CTnI 在发病后2-6 小时出现,8-20小时达峰值,消失也较快。对诊断急性心肌损伤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好,LDH、AST 峰值出现迟,消失也迟,不宜选用
40 载脂蛋白A1(APO-A1)由肝脏和小肠合成,是HDL 的主要载脂蛋白成分,它可催化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ACT)将组织细胞内多余的胆固醇酯运至肝脏处理,有清除组织内脂质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极为重要。载脂蛋白B(APO-B)有APO-Bloo 和APOB48 两种。前者由肝脏合成,是LDL的主要载脂蛋白,后者在空肠合成,主要含于CM 中。ApoB 有调节肝内、外细胞表面LDL 受体与血LDL 之间平衡的作用,对肝脏合成VLDL 有调节作用。APO-A、、APO-B 均可采用ELISA 检测,并且据此可计算出APO-A/B 值,是诊断冠心病的危险度常用的指标之一
52 为对黄疸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胆红素代谢检查的项目主要是:① 血清总胆红素;②血清结合胆红素;③血清非结合胆红素;④尿胆红素;⑤尿胆原
53 反映肝细胞变性或坏死的酶:这类酶存在于正常肝细胞中,如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等;反映肝细胞胆汁淤滞的酶:这些酶属于胆道系统的酶,位于肝细胞毛细胆管一侧的微绒毛及上皮细胞上,如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等;反映肝细胞酶合成功能的酶:与胆碱酯酶等,由肝细胞合成后,释放入血保持一定浓度
46 正常情况下,由于血糖调节机制的协调作用,人体血糖维持在5.6mmol/L左右,即使一次摄入大量的糖,血糖含量也暂时升高,约2h 后即可恢复到正常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耐糖。根据此原理设计了糖耐量试验,即被检查者依次是用以大量的糖,观察血糖变化情况,以了解其血糖调节机制是否健全。该试验可用于辅助诊断某些内分泌疾病和肝脏疾病,以及用作可疑糖尿病患者的确诊。空腹血糖已明显增高的重症患者和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不要做此试验,以免一次食用大量葡萄糖,加重病人的症状
50 血清TP、ALB、GLB、及A/G 比值测定对肝脏的诊断意义:1)是反映肝脏功能的重要指标;2)是肝脏损害达到一定程度或至一定病程后才出现改变;3)主要反映慢性肝损害(急性或局灶性损害时正常)肌酐是指细胞的储备功能。
51 1)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为非特异性细胞内功能酶,是肝细胞损害的标志;2)GDH(谷氨酸脱氢酶)为肝细胞线粒体损害的标志,增高反映肝小叶中央区坏死;3)AFU(阿尔法—L—岩藻糖苷酶)用于岩藻糖蓄积症的诊断,和肝癌及其他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4)ALP(碱性磷酸酶)、伽马—GT(伽马—谷氨酰基转移酶)为胆汁郁积的指标,骨骼疾病时ALP 可增高,酒精性肝损害时Υ—GT 增高;5)MAO(单胺氧化酶)、PH(脯氨酰羟化酶)为肝纤维化的酶学指标;6)ChE(胆碱酯酶)为肝实质损害致肝功不全时及有机磷中毒时减低。
偶有尿糖,而糖尿病症状又不明显时,常用OGTT 来明确诊断。胰岛素由胰岛B 细
胞分泌,受血糖浓度的调控。检测血糖和胰岛素可能准确在反映胰岛B 细胞的储备能力。C—肽是胰岛素原转变为胰岛素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程中释放出来由31 个氨基酸组成的片段。血清C—肽水平可以反映胰岛素的分泌、代谢和胰岛B 细胞功能。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胰岛素的浓度曲线呈分离现象;糖尿病伴胰岛B 细胞瘤患者,血清胰岛素与C—肽浓度均升高;高胰岛素血症或胰岛B 细胞瘤患者,空腹血糖降低,胰岛素/血清比值大于0.4;胰岛B 细胞瘤术后血清C 肽仍升高提示肿瘤未完全被切除或有复发
41 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酸脱氢酶(LD)及其同工酶(LDI)、(TnT)、肌钙蛋白I(Tnl)、肌红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均有升高,其中Mb、CK-MB 亚型出现最早改变,CK-MB,CK-MB 亚型、TnT 灵敏度高,CK-MB、CK-MB 亚型、TnI、TnT 特异性高。
42 超速离心法将血清脂蛋白分为五类:
48胆红素和胆汁酸是胆汁的共同组成成分,但意义有不同。同时进行该两种代谢产物的测定时,有助于对黄疸的鉴别。如单纯血清胆红素增加说明系胆红素产生增多所致,临床提示可能为溶血性黄疸。由于胆汁酸测定对肝细胞功能反映较敏感,因此单纯胆汁酸轻度增加即可能提示肝细胞轻度受损。当胆红素和胆汁酸均增加时,则反映黄疸多为肝细胞性或胆道梗阻性黄疽。
55免疫球蛋白是体液免疫应答中的重要产物,检测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可以判断机体体液免疫功能状态,辅助诊断其相关的疾病
56 补体系统可看作是一个严格控制的含有免疫分子的系统,主要参与启动和协调宿主对入侵异物的分子应答和细胞应答,检测血清补体对评估自身免疫疾病,肝病、先天性不足的免疫应答状态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62 试论述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63 试论述评肿瘤标志物的应用原则
64 疑为SLE 的患者可做那些自身抗体检测
65 简述心衰病人胸腔积液形成的机制?
66 简述浆膜腔积液的分类和发生机制?
67 简述渗出液和漏出液的鉴别要点?
68 简述几种常见脑膜炎的脑脊液特点?
69 简述脑脊液检查的临床应用?
42 超速离心法将血清脂蛋白分为几类?血清TC 和TG 测定标本采集有何要求?
43 试论述OGTT、血清胰岛素、C 肽同时测定的临床意义
44 评述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45 试论述心肌酶谱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意义
46 何谓糖耐量试验?有何适应症
47 简述肝脏对胆红素代谢的主要过程?
54 指标正常人梗阻性黄疸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结合胆红素CB 0-6.8mol/L 明显增加轻度增加中度增加未结合胆红素UCB 1.7-10.2Umol/L 轻度增加明显增加中度增加CB/STB 0.2-0.4 大于0.5 小于0.2 小于0.2,大于0.5尿内胆红素阴性强阳性阴性阳性尿胆原0.84-4.2Umol/L 减少或缺如明显增加正常或轻度增加
47 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主要有摄取,结合和排泄三大过程。摄取过程包括白蛋白与胆红素结合物在肝脏窦状隙分离,胆红素被肝细胞摄取及在肝细胞内与配体蛋白结合并运送到光面内质网。结合过程系非结合胆红素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作用后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结合胆红素过程。排泄过程指结合胆红素在胞浆内转运到与小胆管相连的肝细胞膜表面直接排人小胆管的过程
49 尿内胆红素和尿内尿胆原检查异常的情况包括:单纯尿内胆红素增加,单纯尿内尿胆原增加和尿内胆红素和尿内尿胆原均增加3 种情况。单纯尿内胆红素增加说明胆红素经胆汁排泄受阻,结合胆红素不能或较少进入肠道经细菌还原作用生成尿胆素原,故尿内尿胆原不增加,这种情况主要见于肝内外胆管阻塞。单纯尿内尿胆原增加说明经肝细胞产生并排人胆道的胆红素增加,经肠道经细菌还原作用生成的尿胆素原亦增加,故胆红素的肠肝循环过程加速,逸人体循环的尿胆原增加,导致尿内尿胆原增加,这种情况主要见于红细胞破坏增加的情况,如溶血。尿内胆红素和尿内尿胆原均增加3 种情况反映了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排泄障碍和肝细胞本身的破坏,主要见于肝细胞损害的情况,如各种类型的肝炎
53 试述肝酶的生成部位?
54 如何根据胆红素及其代谢产物进行黄疸类型的诊断
55 免疫球蛋白检测的意义
56 补体检测的意义
57 试论述TGAb,TMAb 的临床意义
58 NK 细胞检测的意义
59 试论述CRP 检测的临床意义
60 试论述评估机体体液免疫状态的实验指标有哪些?
61 试论述评估机体细胞免疫状态的实验指标有哪些
②T 细胞数量的检测可以判断细胞免疫降低或升高等状态;③T 细胞功能检测(如T 细胞转化试验)能反映细胞免疫的功能状态
38 ①.用于糖尿病诊断和疗效的观察指标。②.区别糖尿病性高血糖和应激性高血糖:前者升高,后者正常。③预测血管并发症。
39 各种脂蛋白因所含脂类及蛋白质的不同,其密度、颗粒大小、表面电荷的不同等,可将其分为四类,根据密度从低到高分别为:CM、VLDL、LDL、HDL。脂蛋白电泳时可脂蛋白分为CM、贝塔脂蛋白、前贝塔脂蛋白、阿尔法 脂蛋白。与冠心病发病率成正相关的有CM、VLDL、LDL。与冠心病发病率成负相关的有HD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