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师普通话论文
浅谈河南乡村小学的普通话教学
![浅谈河南乡村小学的普通话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a68a9c33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5b.png)
Teachingseafaring 教海探航Cutting Edge Education 教育前沿 241浅谈河南乡村小学的普通话教学文/冯凌霄 刘铎 乔誉 王文杰摘要:现代社会人际交往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社会与经济活动,更便捷的交通与通讯方式决定了更大范围内的人际交流。
所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通话这唯一一种标准语言,势在必行。
推广学习普通话,能解决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人们交流困难的问题,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但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广袤的国土面积决定了多种多样且特色鲜明的地区方言的存在,因此,推广普通话难度较高,普通话的学习也因此必须将语言系统尚未成熟的小学生作为重点。
农村小学生的普通话教学教育也要格外注意本文将结合大学生推普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结果,对河南乡村小学的普通话教学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建议,为推普脱贫攻坚事业贡献力量。
关键词:河南地区;乡村小学;普通话教学;乡村振兴;推普脱贫攻坚河南地区人文历史悠久,人口密集,地靠中原,交通便利。
但以农业与矿业为主的经济体系决定了河南地区对外交流的不足。
拥有着庞大流动人口数量的河南的普通话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乡村地区,河南方言独特的发音方式与特点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河南人,让乡村地区的普通话学习变得困难。
现在在国家战略之下,要促进中原经济区崛起,势必要加大对外交流的力度。
因而,普通话推广尤为重要,而作为农业人口大省,乡村的普通话推广一定是其重中之重。
本文以河南乡村小学为切入点,多点描述并简要剖析河南乡村小学的普通话教学情况与建议。
1 现阶段下河南乡村小学的普通话教学情况1.1 多媒体设备的利用程度和普及程度不足从2010年开始,多媒体设备陆续进入乡村小学并逐渐普及。
然而经过笔者的实地调研,发现河南乡村小学的多媒体设备的利用程度并不足,尤其是在普通话教学过程中更是难有利用。
部分小学的教师也对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十分陌生。
对于多媒体设备利用的不足问题,设备老旧损坏是一部分原因,校方对普通话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和对多媒体设备的利用意识不强也是一部分原因。
教师普通话心得体会论文
![教师普通话心得体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2a42b1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31.png)
摘要:普通话作为教师的职业语言,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个人学习普通话的经历出发,探讨了教师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及如何提高普通话水平的方法,旨在为教师们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教师;普通话;学习心得;提高方法一、引言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对于教师而言,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水平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学习普通话的心得体会。
二、普通话学习的重要性1.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通过学习普通话,可以更好地与学生们进行沟通,使教育教学活动更加顺畅,提高教学质量。
2. 增强教师自身素质:学习普通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使教师更加自信地面对学生和家长。
3. 促进教师职业发展: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水平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必备条件,有利于提升教师的职业形象。
三、学习普通话的心得体会1. 端正态度,重视学习:学习普通话需要付出努力,教师应端正态度,把学习普通话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
2. 多学、多记、多读、多听、常总结:学习普通话要注重方法,多学习普通话专业知识,掌握发音规律,多朗读、多听录音,及时总结经验。
3. 课堂学习与课后练习相结合:课堂学习是基础,课后练习是巩固。
教师应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课后加强练习,不断提高普通话水平。
4. 找准发音要点:学习普通话要关注声母、韵母、声调等发音要点,注意纠正发音错误。
5. 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教师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共同提高普通话水平。
四、提高普通话水平的方法1. 加强语音基础训练:掌握汉语拼音,熟悉声母、韵母、声调等发音规律。
2. 朗读训练:通过朗读提高发音的准确性和语调的抑扬顿挫。
3. 模仿练习:模仿标准普通话发音,注意模仿语音、语调、语速等方面的特点。
4. 观看教学视频:观看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视频,学习他们的普通话表达方式和教学技巧。
5. 参加普通话培训:积极参加学校或教育部门组织的普通话培训,提高自身普通话水平。
谈谈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普通话教学
![谈谈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普通话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672c8037580216fc700afdbe.png)
韵母的发 音方法 。同时 , 利用多媒体教 学设备 , 让学生 进行发 求教学创新 , 实施 一种互相 启迪 , 激励、 唤醒 、 感 染和净化 的教 音 训练 , 反复练 读 , 在练读 中识记 , 正确发 音 。 法。 改变过 去满堂灌 的教 学方法 , 放手 于学生 以不 同的方式朗 2 、 声调 的专项训练 。 采用喜 闻乐见 的儿歌形 式 , 使 声调 的 读文本 , 感悟文本 。 这样 , 既训练 了学 生普通话 的表 达能力 , 又
2 、 在课堂活动 中合作 、 交流加强 训练 。 新课 程改革的小组
年级 学生虽然有 一定的辨别 能力 ,但他 们的空 问分辨能 力 合作学 习 , 为 每个 同学在课 堂上进行 口语训练提供 了机 会 。 同
较差 , 容易将一些形体相近的生母弄混, 导致把生母的发音读 时 , 也需要教师 进行 良好 的引导训练 , 保证小 组合作 学习有效 错。 教 学中如果用 学生熟悉 的儿 歌的形式将 声母呈现 出来 , 使 进行 。教师 要首先设 计好小 问题 , 给学生 创设问题情 境 , 提出
件。 在 课堂教学 中教师要教会 小学生怎样 去听 , 并对小 学生进 生提供 一个语 言实践的机会 , 随 时随地进行训练 。 无形 中学 生
行普 通话听说 专项训练 。 普通 话听说专 项训练包括 :
l 、 声母韵母 专项练 习。在 2 3个 声母 中有 的外形很 相似 ,
一
就会严 格要求 自己不仅坚持讲普 通话 , 而且力求 讲好普通 话 , 养成说 普通话 的习惯 。
【 关键词】 农村小学 普通话教学
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昕— — 用 心 倾 听
听说机会 , 通过一 系列活动来培 养学生说话能 力 , 提高学 生的 1 、 “ 小广播站 ” 活动 。 学校 的小 广播 站让各班轮 流主持 , 各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关于农村小学普通话教育的思考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关于农村小学普通话教育的思考_人教版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00f1fc82284ac850ad02425f.png)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关于农村小学普通话教育的思考人教版新课标一. 农村小学生普通话学习现状及其成因家庭环境制约学生普通话学习。
如今在农村地区,大多数学生的父母在外打工,留在家陪伴孩子的多是年迈体弱的爷爷奶奶。
他们中极大部门没有经由正规良好的语音学习,且文化层次普遍较低。
对于普通话的学习,大部分家长是支持的,但一方面因为他们自己的普通话水平有限,另一方面没有时间更没有精力教育孩子,所以他们更多的把但愿寄托在学校、老师身上。
当然,也有些家庭觉得孩子学习好就行了,普通话说得好不好无所谓,并不影响成绩。
所以,孩子出了学校,就只用方言进行交流,在家里更是从不说普通话。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按照时间比例,孩子有一大半时间是在家里渡过的。
因此,家庭的语言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孩子普通话的学习。
社会因素阻碍学生普通话学习。
在城市里,人们已经习惯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
而在农村,人们觉得没有必要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或者根本就没有用普通话交流的意识,偶然说句普通话,还会被当成笑话。
课堂上,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用普通话进行交流,但是一旦走出课堂,学生们便失去了普通话交流的环境。
在缺乏必要的监视的情况下,满口土话、方言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而正由于孩子们没有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实践,所以农村孩子的普通话水平普遍不高。
在农村还有良多不规范的方言和土语,而且在常常性地使用。
如扬州方言中将“走开”说成“死滚”;将“睡觉”说成“睡告”。
恰是因为地区的不同,方言和土语表达的意思又比较丰硕,再加上常常使用,因此在日常会话时,使用普通话显著没有用方言和土语来得利便。
所以,在使用普通话时,就会时不时地冒出大量方言和土语的使用,使语言变得极不规范。
教师素质影响学生普通话学习。
教师普通话的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孩子,这是不容置疑的。
固然学校严格要求教师必需用普通话讲课,教师也尽可能在课堂上使用普通话。
但是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却普遍有待进步。
浅谈普通话教学在农村教师中的实施
![浅谈普通话教学在农村教师中的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5c3ab9185fbfc77da369b1b6.png)
浅谈普通话教学在农村教师中的实施概要:教师运用普通话意义重大,在农村教师中推广普通话更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地区实际,积极稳妥的推进工作,是普通话教学不再是一句空话,是我们的母语更加发扬光大。
一、存在问题的探索与思考面对农村教师普通话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才能使我们的母语得到发扬光大。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村教师推广使用普通话的认识要让教师认识到使用普通话教学的重要和必要。
一是教师工作的需要。
教师是使用语言最多的岗位,教师的语言规范与否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二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和生活各个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各行各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等等。
如果使用方言,就会带来许多误会和困难,若教师再教出一些学生,他们走向社会后,怎能很好的进行社会交流?我们的母语怎能发扬光大?(二)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学校是说普通话的主阵地首先我们从领导、教师、学生,如果人人都讲普通话,事事都用普通话,时时都说普通话,那么还怕我们的普通话讲得不好吗?我们地掌中心小学就规定只要一进校门,全部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使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
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讲普通话,教师才会大方得体的使用普通话,消除心理障碍,那么在课堂上使用普通话教学也就理所当然了。
(三)强化培训,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学校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朗诵会、演讲赛、故事会、普通话观摩课等。
其次,组织专人对普通话不好的或者不过关的教师进行培训,对普通话讲得好的,老年教师讲普通话进步最快的进行表彰奖励,让普通话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
二、农村教师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一)农村教师普通话运用氛围不浓1.受地区因素影响,没有形成普通话运用氛围。
在我们关中地带,特别是咸阳市北五县处于北方方言区,走在街上,你几乎听不到有人说普通话,偶尔听见几句,也是半普半土。
在学校,常常见到一些上了年纪的老教师总是满嘴长武方言,上课如此,在训斥学生时也是如此,总认为普通话没有“杀伤力”。
提高农村学校中小学生普通话水平的研究(1)
![提高农村学校中小学生普通话水平的研究(1)](https://img.taocdn.com/s3/m/a9a9a21e7cd184254b3535ca.png)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提高农村中小学学生普通话水平的研究学生姓名张跃从学号 11407050143指导教师邓素文老师院部名称教育科学学院专业班级11级小学教育1班完成时间2015年4月28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提高农村中小学学生普通话水平的研究学生姓名:***院部名称:教育科学学院专业名称:小学教育指导教师:邓素文老师毕业论文(设计)作者声明1.本人提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本文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成果。
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明确标明。
2.本人完全了解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本文被查阅、借阅或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同意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可以采用影印、打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本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3.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在组织专家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复审时,如发现本文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学院和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无关。
作者签名:日期:二O一五年五月二十日摘要学校是国家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阵地,其普通话教学是“推广普通话”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因此,在农村地区,尤其是方言使用较多的地区,教学生说普通话的重担就落在了中小学老师们的肩上,此外也需要学校、家庭、社会、政府、以及学生自身的配合,这样才能够全面落实普通话的推广和发展,彻底提高中小学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农村地区中小学普通话推广的现状,分析其取得的成绩与不足。
接着从现状中总结中小学普通话的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学生自身、教师和语言环境等内外两个因素,着手分析农村中小学学生普通话水平不高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提出提高农村中小学学生的普通话水平的具体对策。
本文针对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的农村学校普通话问题来研究。
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通话运用情况探析
![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通话运用情况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a3501e5f0e7cd1842536be.png)
、
对 来 说 是 比较 滞 后 的 。 1 . 学校 没有 明确 的推 普领 导 小组
即使 有 , 的也 只 是 有 名 无 实 . 少 只 是 一 种 上 级 检 查 时 有 不 的敷 衍 : 度 不 明 , 责 不 清 , 实 不 到位 。 而 且 普 通 话 的 学 制 职 落 习 、运 用 与 教 师绩 效 及 对 教 师 全 方 位 的评 价 考 核 没 有 任 何 关
主题 。
萨 特 说 :你要 使 人 物 活 起来 吗 ? “ 那你 就 得 让 人 物 自由 。 不 要 去划 框 框 , 不 要 去 解 释 , 更 只要 去表 现事 先 无 法 预 见 的情 感 和行 为就 行 了 。” 伤 心 咖 啡 馆 之 歌 》 没有 对 任 何 人 物 的心 理 作 出任 何 分 析 ,但 是 在 故 事 的讲 述 中 暗藏 的心 理 变 化 给 读 者 留下 了 自由思 索 的 空 间 。 心理 、 感 的缺 陷 往 往 由社 会 环 境 造 情 成 。 形人 格 代 表 了现代 人 的异 化 : 们 追 求 爱 情 的徒 劳 象 征 畸 他 现代 人 的沉 沦 。作 品 的 这个 基 调 与西 方 现 代 文 学 的 主调 相 吻 合 。作 品 展示 了小 镇 荒 谬 的 世 界 , 酷 的 人 际 关 系 , 文 末还 苛 在 插 入 了一 段 与 主 体 内容 似 不 关 联 但 又具 有 微 言 大 义 的 文 字 :
一
系 和 实 用 主义 原 则 占据 了 主 导地 位 时 .人 的生 命 还 没 有 一 包 棉 花 、 夸 脱 糖 浆 值 钱 。 种 价值 体 系从 根 本 上 贬低 甚 至 忽 视 一 这 了人 的 存 在 , 不 可 避 免地 造 成 人 的 异 化 。 这 里 我们 可 以清 它 在 晰 地 看 到 , 的 价 值 的异 化 , 处 在 和 物 同一 个 价 值 体 系 中 , 人 人 甚至其价值低 于物 的价值 。 人应该是一切事物的尺度 , 异化 的 结 果 就 是 人 变 成金 钱 的 奴隶 , 成 资 本 的 奴 隶 , 成 为 自己所 变 人
中小学教师论文普通话论文:中小学教师亟待继续加强普通话培训教育
![中小学教师论文普通话论文:中小学教师亟待继续加强普通话培训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eb8bf446cc7931b764ce154f.png)
中小学教师论文普通话论文:中小学教师亟待继续加强普通话培训教育摘要:普通话是我国中小学教师必备的教学用语。
文章分析了中小学教师使用普通话的重要意义,研究了中小学教师普通话应用现状,提出了加强中小学教师普通话培训教育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普通话;培训2011年1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提出: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培训,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中小学教师用普通话进行教学是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早在1999年国务院《批转国家语委关于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请示的通知》就指出:“用普通话进行教学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应当成为评估教学质量、评选优秀教师、评聘教师职务的一个内容。
”2000年,教育部发布的《教师资格条例》中规定: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可见,提高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是新形势下语言文字工作的需要。
江苏省宝应县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非常重视在中小学教师中推广普通话,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笔者先后在宝应县教师进修学校和宝应职教集团工作,长期负责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但发现有相当多的中小学教师还没有说好普通话,不少教师(包括语文教师在内)的普通话水平还相当低,教学中不能给学生示范。
特别是在一些农村中小学里,许多中小学教师教学中讲方言的现象特别严重,长期下来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科技文化的普及。
加强中小学教师普通话继续培训教育,在中小学教学中推广普通话,仍然是我们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中小学教师使用普通话的重要意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语言文字使用的标准化、规范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教师普通话水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
中小学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教师的言语行为具有示范性。
中小学教师既是教育工作者,同时又是语言工作者,是少年儿童和青年学生模仿的榜样。
论文 怎样提高农村小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
![论文 怎样提高农村小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05874b61af1ffc4ffe47accf.png)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三新小学郭小舟由于受方言的影响,农村小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远远低于城市小学生。
为了使国家的“推普”工作顺序进行,农村小学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
那么,怎样提高农村小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呢?笔者就自己多年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重视拼音训练,提高说话能力。
汉语拼音是学习普通话的工具。
要想说好普通话,就必须掌握好汉语拼音,准确发音。
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汉语拼音的训练。
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发现中、高年级学生中,还有为数不少的学生不能正确拼读汉语拼音。
因此,汉语拼音的训练,应从学生一入学就要重视,并且各个年级都要加强训练,特别要注意纠正本地学生容易读错的声母和韵母的发音。
训练时,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心理、思维特征,并结合教材特点,创设愉快情境,做到“在学中有乐,在乐中去学”。
可采用儿歌、顺口溜、游戏、比赛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如低年级可采用儿歌、顺口溜、游戏等方式,中、高年级可采用比赛等方式。
二、创设听说机会,提高说话能力。
农村小学生说普通话能力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普通话听得少,说得更少。
而语言正是在听说中发展的。
根据心理学分析,小学阶段正是发展学生语言的好时期。
因此,教师应注重给学生创设听说机会,以培养学生说话能力,正所谓熟能生巧。
(1)课堂上,坚持讲普通话。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讲解、提问、回答、讨论等。
而在实际中,有不少农村小学,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交流都以方言为主,这样就会使学生失去了说普通话的机会。
因此,在课堂上,要求师生坚持讲普通话,如有错误发音,还要及时纠正。
同时,要求教师加强自身修养,在讲普通话中起表率作用。
(2)课外,提倡讲普通话。
学校生活,除了课堂上,还有大量的课外时间。
课外,提倡师生间,学生间要尽量讲普通话,并多加鼓励。
这样,就能为学生创设无数的听说机会和空间,不仅仅是学生,就连教师的普通话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农村低年级拼音教学论文
![农村低年级拼音教学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dbc77302af90242a895e5d5.png)
农村低年级拼音教学之我见众所周知,汉语拼音是引领,通识汉字的钥匙。
只有掌握了汉语拼音,有了这把钥匙,才能开启博大精深的汉字大门。
汉语拼音是帮助学生认识汉字和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是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学生是否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对于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刚入学的孩子,他们渴望表扬,渴望掌声,更渴望学到新本领。
然而,这种迫不及待被陌生而抽象的“a、o、e”压抑住了,他们对于“前音轻短后音长”等拼读感到枯燥、乏味,刚进校门时的热情一扫而光。
汉语拼音毕竟是字母,是抽象的,每个字母并没有其真正的实际的意义。
而儿童喜欢具体、艳丽、有动感的事物。
所以,我们教学拼音,也应遵循这个规律,尊重儿童的实际,因材施教。
而农村的孩子普遍知识面较窄,大部分又是留守儿童,家长辅导不到位。
如何让他们在现在条件下精神饱满,兴趣盎然的学习拼音,就成了我们现实农村教师教学拼音的难题。
为了适应教学,我潜心研究,在每一次拼音教学后,都写下自己的方法,自己的认识,孩子们接收的效果,自己的反思。
日积月累,不断总结,有了自己教学拼音的一套较为有效的方法。
一、初学拼音1、用图片来学拼音新的人教版实验教材,版本新颖,色彩明快、清新。
所以,学生一拿上教材就爱不释手,他们最喜欢漂亮的插图、画面。
在学习拼音第一课a,o,e第二课i,u,u时,编者各创设了一副情景图,而每一幅图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在讲这些画面时会发a,o,e,i,u,u的音,这样,把抽象的拼音和生动的图画联系起来这,有趣易学,不枯燥,不单调。
事实上,现行人教版教材的拼音基本上都有鲜明生动的插图。
2、用卡来学拼音卡片是一种常用的识拼音方法,购买也不贵,只需要几元钱,一般农村的孩子都能承受。
但我认为,自制卡片更能让他们在创造中学习,更能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学习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状来做卡片,可做成苹果状的,梨子状的等等。
学一课做一课,也可提前布置让他们回家做,可以接受同学的帮助,也可以家长帮助。
教师普通话学习分析论文
![教师普通话学习分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cce04c4aaea998fcc220efd.png)
教师普通话学习分析论文一、教师普通话学习的特点教育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的重要因素,而教师又是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
教育发展促进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也呼唤教育与时俱进。
教育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必然要求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特殊性使得教师教育无法一次性完成,教师需要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活动中成长。
普通话的学习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自国家三部委联合颁布了《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办法(试行)》及《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等文件后,全国各省市加大推普力度,加快推普进度,举办推普培训班,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尤其是对在职教师,由此而掀起了学习普通话的热潮。
通过测试我们发现有一些地方出现了学历与水平倒挂的现象:本科生不如专科生,专科生不如中师生;大学教师不如中学教师,中学教师不如小学教师,小学教师不如幼儿教师。
为什么学历高的不如学历低的,学得多的不如学得少的,难道是他们的学习条件差,语音天赋低吗?调查发现,这与各地各级学校重视的程度和个人的心理状态有直接关系。
语言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受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语言环境、社会背景、学习者的性格特征、认知方式、语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与动机、学习策略等个人差异;教学大纲、教学条件、测试机制以及教师的语言水平与认知能力、教学态度与方法等客观因素。
但近年来人们对非智力因素——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的研究表明:学习者缺乏学习动机、自信心或过于焦虑会阻碍语言输入到达学习者的内部学习机制,从而影响语言的习得。
就普通话学习而言,影响教师学习的情感主要是对普通话学习所持态度的主观体验,主要表现为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动机是影响学习的直接动因,它从整体上决定着学习的“意义”;兴趣是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精神体验,从微观上决定着学习的“意义构建”。
笔者从事普通话教学近10年,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有较深入的了解。
农村小学生普通话语感的培育方法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农村小学生普通话语感的培育方法优秀获奖科研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5c4f50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40.png)
农村小学生普通话语感的培育方法优秀获奖科研论文“语感”是一种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领悟、把握能力,即对语言文字的“敏感”。
这是语言学家们对“语感”下的定义。
一个人有了语感,就能“一目十行、过目成诵”,“听力过人、闻一知十”,“口若悬河、出口成章”,“下笔千言、文采斐然”。
由此体现了语感培育和语文能力——听、说、读、写的训练的关系。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语感是各项语文能力的核心。
在以往和当今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批又一批背诵课文的高手,运用语言文字的矮子。
更有学生,知道“机灵”就是“聪明伶俐”,而不知道“小鱼悄悄露出水面,吐了个小泡泡。
尽管小鱼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犀利的眼睛”这一句中,“这样”其实就是“怎样”,“尽管……还是……”这一句,不是写“小鱼机灵”,而是写“翠鸟眼睛锐利”。
这种现象在农村小学普遍存在,学生既有这许多“莫名”的不知,又谈什么搞好教改,提高教学质量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就是学生没有对语言文字的那种敏锐直觉——语感。
当然也并不是学生真的没有语感,语感他们是有的。
若把这两句话用方言说给他们听,他们马上就会答出以上问题,而且知道这是借小如何构建高效课堂?这是每位老师都在认真探索的课题。
高效课堂,离不开备课、上课这两个重要部分。
一、备课求“实”——预设、生成,相辅相成课堂教学需要预设,但也不是按部就班,连开场白、过渡语、结束语都预设好,甚至将语气、手势、表情都事先设计好了,这不是教学而是演戏。
同时,过度强调现场生成教学,会造成随意放任的不良结果。
预设与生成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去完成预设的目标。
1.有效的预设应促进课堂上的有效生成。
课堂上的有效预设,必须要考虑它将要达到的预设目的——能否突破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而不是一些毫无意义的、只重形式的内容;课堂上的有效预设,还得考虑学生的学习层次、接受程。
通过老师的预设,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老师预设的这个点,去开拓、去发散,真正达到“一点星火,燎原一片”的目的。
关于老师普通话作文
![关于老师普通话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db4fb546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55.png)
关于老师普通话作文
《我的普通话老师》
从小学到现在,我遇到过好多老师呢,而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我的普通话老师。
记得那次上普通话课,老师走进教室,一张口就是字正腔圆的普通话。
当时我就想,这老师的普通话可真标准啊。
开始上课了,老师提问让同学起来读一段文章,正好就叫到了我。
我一站起来,心里那个紧张呀,读的时候磕磕绊绊的,好多音都读得不准。
我读完后,就低着头等老师批评,结果老师特别温和地说:“别紧张呀,慢慢来。
”然后她一个字一个字地给我纠正读音,那个耐心劲儿哟,就感觉我是她特别宝贝的学生一样。
她一边纠正我,还一边给我举例,就比如“四”和“十”的发音,她就说:“你看啊,咱们要说四十,可不是‘细席’哦。
”说完还自己幽默地笑了一下,把全班同学都逗笑了,我也一下子没那么紧张了。
之后老师又让我重新读了一遍,这次我果然读得好多了,老师还表扬了我呢。
从那以后,我对普通话课就特别感兴趣,也特别喜欢这位老师。
我知道了学好普通话真的很重要,它能让人与人之间更好地交流沟通。
而我的这位
老师,就是我学习普通话道路上的引路人,我会一直记着她呢。
我想对她说:老师,您的普通话可真棒,谢谢您教会了我这么多!。
教师普通话命题范文2024
![教师普通话命题范文2024](https://img.taocdn.com/s3/m/daa9158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1.png)
教师普通话命题范文2024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是至关重要的。
在2024年的普通话考试中,以下命题范文或许能为你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一、命题:我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实践中,我始终秉持着“以学生为本,关注个体发展”的教育理念。
我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
作为一名教师,我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兴趣爱好和心理健康。
二、命题:我喜欢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我特别喜欢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问题,引导他们通过讨论、探究来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们的个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三、命题:我与学生的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与学生的互动。
我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因此,我会关心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需求,与他们建立起信任和友谊。
在课堂上,我会用鼓励的眼神、亲切的语言与学生交流,让他们感受到我对他们的关爱和支持。
四、命题:我对教育改革的看法教育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是改革课程体系,使之更加贴近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三是改进教学方法,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五、命题:我的教师梦小时候,我就梦想成为一名教师。
如今,这个梦想已经实现。
我深知教师肩负着为民族培育人才的重任,因此,我会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未来的教育生涯中,我将始终怀揣着这份梦想,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努力奋斗。
浅谈农村教师如何说好普通话
![浅谈农村教师如何说好普通话](https://img.taocdn.com/s3/m/934164f7524de518964b7db5.png)
浅谈农村教师如何说好普通话摘要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已成为教师资格认定的重要条件之一。
教师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力量,但在一些农村学校却普遍存在着用方言讲课的习惯,这不仅对学生学习有多方面的影响,更对自身是一种挑战。
在农村学校,很少有教师用普通话教学,特别是老教师更是不用普通话讲课,不难想象,教师讲课都不用普通话,又怎能教学生说好普通话。
基于小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以及中华民族文明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农村小学普及普通话教学势在必行。
关键词普通话;推广;多媒体;锻炼;参与1956年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把普通话的定义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正式纳入法定位置。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已成为教师资格认定的重要条件之一。
教师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力量,但在一些农村学校却普遍存在着用方言讲课的习惯,这不仅对学生学习有多方面的影响,更对自身是一种挑战。
在农村学校,很少有教师用普通话教学,特别是老教师更是不用普通话讲课,不难想象,教师讲课都不用普通话,又怎能教学生说好普通话。
下面我谈一下普通话的重要性:(1)普通话就是我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
我国共有56个民族,民族众多造成了我国多种语言并存的局面。
大家都知道,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不通必定会防碍人们的正常交往,也就必然会限制经济、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
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获得了巨大发展。
为人们扩大交往,寻求自我发展创造了条件。
掌握标准的普通话是适应办公现代化,高效率工作的必备条件。
为此,上级规定全国各地的学校都要高度重视推广普通话。
说好普通话不仅是个人文化素质和文明素质的综合反映,也是扩大交往,寻求自我发展的重要条件。
(2)语言的规范和统一,是语言美的重要标志之一,普通话标志和象征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水平和文化素质的高低。
原创论文:浅谈在农村方言区推广普通话
![原创论文:浅谈在农村方言区推广普通话](https://img.taocdn.com/s3/m/2e8985e052ea551811a68783.png)
浅谈在农村方言区推广普通话目前,农村学校相对于城市学校而言,师生普通话水平要低得多,有的学校甚至教师都不会讲普通话,更别说要求学生讲普通话了。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际交往的日益频繁,普通话已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桥梁。
缺乏这个桥梁,就会给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带来诸多不便。
因此,在农村学校推广普通话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推广普通话首先要结合本地区的方言发音特点。
(一)平舌音代替翘舌音现象部分地区的方言中没有zh ch sh r声母,这些方言里把全部或部分的zh ch sh读成z c s 。
与普通话中原读z c s声母的字合为一类,例如:争、增都读zeng,找、早都读zao,馋、蚕都读can,傻、洒都读sa。
zh ch sh和z c s的不同在于:zh、ch、sh是舌尖后音,发音时舌尖要翘起来,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而z、c、s是舌尖前音,发音时舌尖抵住或接近上齿背。
所以,在学习普通话时首先需要明确,在普通话中zh ch sh与z c s这是两套声母。
zh ch sh与z c s声母的不同在于:前者是舌尖后音,又叫翘舌音;z c s是舌尖前音,又叫平舌音。
其次,要分清楚普通话中哪些字是zh ch sh作声母的,哪些字是z c s作声母的。
(二)把普通话ie韵母拼j、x声母的部分字读成了[iεi],如:皆、阶、秸、街、解(一放)、介、界、芥、疥、届、戒、鞋、谐、蟹、懈以上方言中,普通话ie韵母的另一部分字如接、斜等,仍读ie,故只要保持e的开口度,不再继续开口展唇,即可把上述字的[iεi」韵母改为与“接、斜”等字相同的ie韵母了。
读准下面的词语:皮鞋píxié世界shìjiè介绍jièshào螃蟹pángxiè大街dàjiē坚持不懈jiānchí búxi è(三)n声母的“泥化”现象普通话中n声母拼齐齿呼、撮口呼声母的字,在聊城地方方言里都读作与舌面前音j、q、x同发音部位的鼻音,例如“泥、年、女”等字,发音时舌面顶住硬腭前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小学教师普通话论文
摘要:教师专业化发展包括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感的发展。
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
教师自身的进步和完善又将对学生的学习和人格产生影响。
所以,加强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建设,刻不容缓。
只有教师专业化水平得到提高,教师的自我完善能力才能得到加强。
教师对自身的要求才会更加严厉。
最终作用到平日里的教学工作中表现为能够使用规范文明的普通话。
对学习普通话的学生更加关心。
努力提高自身普通话水平。
在“上施下效”的观念中感染学生正确使用普通话。
一、农村小学教师普通话问题对学生造成的不利影响
1、不利于学生学习进步,影响学业进度。
就笔者走访学校(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调查了解,学校里的老师大多为本地人,且出身于农村,有的老师是在代课多年后取得教师资格证,进而转为正式老师。
所以这些老师虽然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自身的专业化程度是不够的。
有的老师在上课时直接使用当地方言,有的则使用带方言的普通话。
根据有关法规,小学生界定为6-12岁的儿童,老师快速的语言转换会给小学生造成语言混淆,而且一天下来小学生要上7节课。
试想如果这几位代课老师在上课时使用的语言不同,小学生在转换过程中花费的这段时间就不能专心学习,久而久之学生接受的都是零散的知识,而不是全面系统的知识。
这必然影响他们的学习进步。
此外,农村小学老师的这种上课方式容易使学生习惯听方言或半方言半普通话来上课,而讨厌完全普通话上课。
这样
一来,到完全用普通话上课的老师讲课时,学生易产生厌学或听不懂的情况。
这不仅影响到学生自身在这一科目上的学习进步,还会影响这门课及学生的整个学业进步。
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
2、易引发学生心理问题,产生自卑情绪
农村小学教师普通话的规范程度除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外,还间接的引发学生心理问题。
虽然儿童在身心发展上大体一致,但个体间的差异性也会使儿童间的发展不同。
这就容易在儿童间产生不同领域的优劣。
比如:在小学阶段,男生擅长数学,而女生擅长语文;有的儿童具有语言天赋,而有的儿童不具有。
下面为一位产生了自卑心理学生的小案例记录。
小案例:二年级学生彤彤由于上学以来受老师普通话问题的影响,很多拼音的发音像老师一样带有方言味道。
妈妈多次想纠正她的读法,但彤彤坚持她是对的,因为在心里她认为老师就是正确的。
这个观念已根深蒂固。
后来换了一位新老师,这位新老师普通话很流利,但对于习惯了听半方言办普通话上课的彤彤,这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她回家向妈妈反应听不懂这位普通话流利老师的课。
彤彤妈妈到学校了解后,知道彤彤语文成绩下降的厉害,且不敢在课上读课文,讲普通话。
常常一个人躲在角落玩,不愿意和语文成绩好且普通话流利的同学接触。
不难发现,案例中的彤彤已经产生了自卑心理。
老师的不良言行举止带来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哪怕你不标准的语言也会无形中对学生产生危害。
二、农村小学教师普通话问题产生的原因
1、相关部门对教师的监督考核制度不过关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不发达,与外界交流联系不便。
学校环境也比较艰苦,很多教师不愿意留在农村地区岗位,只有很少一部分或当地人愿意坚守。
这令相关部门因学校教师资源不够而发愁。
于是,相关部门放松了对愿意留在农村学校的老师的考核。
有的只要持有高校毕业证或具有从事教学工作经验,相关部门都愿意接受。
然后这类教师在坚守岗位的同时再考取教师资格证,最后再转正成为学校正式教师。
还有的学校只重视老师的教学成果,即实施终结性评价,而忽视教师其他方面的考核。
比如普通话。
这样的监督考核制度不得不让人担心。
2、教师抵御能力差,易受周边环境的影响。
农村当地人们的文化程度低,相应地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就不同。
有的地区的人们有自己的民族信仰,甚至反对孩子们进入学校。
很多人对孩子的学习也不关心,意识不到父母该扮演的教育辅助角色,而是相信命运。
孩子学习不好是孩子的命,也就不去找原因更别提帮助孩子提高学习了。
这样的环境下,农村小学教师减少了来自父母施加的压力,再加上本身抵御能力差,对孩子的学习更多的归因于其他原因而不是自己。
此外,在施教中,发现用方言或半方言半普通话方式上课学生更容易接收后。
为了年终考核,在教学中遗忘了国家规定“在学校请将普通话”。
有的老师还看到或听到其他老师用方言,自己也学起来。
最后普通话问题在整个学校都泛滥起来。
三、解决农村小学教师普通话问题得几点建议
1、改善相关部门对农村小学教师的监督考核机制
农村有关教育部门应意识到小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阶段。
要实现教育的快速发展必须打好基础,施教者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
对整个教学过程有着质的影响。
所以,农村教育部门就应该认清并接受本地区的劣势——教师稀缺。
只有认清了本质原因才能针对问题对症下药。
就因为教师稀缺更应该把这些教师充分利用起来,发挥各自优势,使之成为农村教育系统中一股强大力量。
所以,在监督考核时不仅不能因为教师稀缺而放松自己的职责,更应因为教师稀缺而加强监督考核。
农村小学教师的进步需要相关部门的强有力监督和考核。
所以,在农村小学教师获取资格许可证时,有关部门要认真考察教师各方面,尤其是普通话能力,争取把恶瘤在源头上毁灭。
在对在职教师进行教学考核时,应重视形成性评价,对影响教学的方方面面重视起来,才能使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2、加强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化发展包括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感的发展。
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
教师自身的进步和完善又将对学生的学习和人格产生影响。
所以,加强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建设,刻不容缓。
只有教师专业化水平得到提高,教师的自我完善能力才能得到加强。
教师对自身的要求才会更加严厉。
最终作用到平日里的教学工作中表现为能够使用规范文明的普通话。
对学习普通话的学生更加关心。
努力提高自身普通话水
平。
在“上施下效”的观念中感染学生正确使用普通话。
参考文献:
[1]戴竹君.如何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08期
[2]李五虎.农村中小学使用普通话的现状调查及思考[J];吉林教育;2010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