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滩万国建筑资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层
17ຫໍສະໝຸດ Baidu9平方米
11984平方米
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
外滩2号 ——上海总会大楼 (Shanghai Club)
建造年代 初始功能 设计者
建筑风格 立面特征
1864年建楼,1909年在原址重建。
英国在沪侨民的俱乐部
建筑设计师H. Tarrant,室内装潢由马海洋行的日本建 筑师设下田菊太郎设计,装饰华丽,以长达34米的黑 白大理石酒吧柜台著称。
从上海开埠到形成今日的格局,经历了3次大规模的建筑变迁。外滩建筑群荟萃着世界各国不同时期的多种建筑样式。 有新古典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风格、近现代派等。它又有很大的兼容性,所以外滩多数建筑为折衷主义风格。
折衷主义是在一座建筑中,把历史上各时期的建筑词汇并列在一起。这一风格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西方。外 滩建筑群大多定型于本世纪初,受到该风格的强烈影响,所以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
折衷主义风格,整体上属于新古典主义式样。
三段式处理,2—3层中部有6根爱奥尼柱式的石柱,顶 端各设置了巴洛克式的风亭,细部雕刻细腻优美。
楼层数 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现租赁者
6层 1811平方米 9280 平方米 1971年改为东风饭店 ,现关闭。
建造年代 建造者 设计者 建筑风格
立面特征
楼层数 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现租赁者
外滩特色建筑群保存至今的共有23幢房屋。
外滩1号——亚细亚大楼(Asia Building)
建造年代 初始产权 设计者 建筑风格
1913年—1916年 英资兆丰洋行 英资马海洋行 以巴洛克式为主的多种形式并存的折衷主义
立面特征
楼层数 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现租赁者
建筑平面呈“回”字形,正立面为横三段、竖 三段式。由于建筑进深大,中央设有天井,有 利于通风和采光。大门左右各有两根爱奥尼克 柱,门内又有小爱奥尼克柱。门上有半圆形的 券顶,饰以花纹。底层拱圈用镇石,外墙用石 面砖,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随着地价上涨,水泥等新材料的引入,外滩建筑约有近半进行重建,使用了钢筋 混凝土结构,层次在三四层至六七层。建筑风格上出现了向近代建筑形式过渡的 折衷式。内外装修讲究、设施增多,汇中饭店安装了上海最早的电梯。这一阶段 建筑保存至今的有10幢。
第三阶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1920~1937年)
恰和、汇丰、江海关、沙逊等11幢建筑又翻建成高楼大厦。新建筑特点是体量大, 8层以上高层几占一半。建筑形式出现了立面简洁的早期现代派、许多建筑气派豪 华,装饰富丽堂皇,设施更趋完善,出现了上海最早使用冷暖气设备的建筑(汇 丰银行)。这一阶段,除建于民国37年(1948年)的交通银行大楼外,已基本形 成今日的外滩建筑群格局。
上海外滩
昔日外滩
外滩——“远东华尔街”
1843年西方人在外白渡桥至金陵东路之间修筑马路,称为bund,中文翻译为外滩。外滩 曾是西方列强在上海的政治、金融、商务和文化中心。
外滩,北起外白渡桥,南抵金陵东路,全长约1.5公里,东面靠着黄浦江,西侧是52幢风 格各异的大厦,外滩的精华就在于这些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外滩建筑群。著名的 中国银行大楼、和平饭店、海关大楼、汇丰银行大楼再现了昔日“远东华尔街”的风采, 这些建筑虽不是出自同一位设计师,也并非建于同一时期,然而它们的建筑色调却基本 统一,整体轮廓线处理惊人的协调。无论是极目远眺或是徜徉其间,都能感受到一种刚 健、雄浑、雍容,华贵的气势。
建造年代 建造者 设计者 建筑风格 立面特征
楼层数 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现租赁者
外滩5号——日清大楼
1921年—1925年 由著名日资航运企业日清汽船株式会社和一个犹太商人合资 英资德和洋行 仿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日方建造下部3层,还造了半地下室。下部3层的外观比较简 洁,属于“日本近代西洋式”;上面3层装饰比较讲究,5、 6层间有较深的挑檐,檐下窗框上有浮雕图案,凹凸感较强。
4541平方米
外滩7号——大北电报公司大楼
建造年代 建造者 设计者 建筑风格 立面特征
楼层数 现租赁者
1906年——1908年
6层 1280平方米 5484平方米 初始为海运局使用,后华夏银行上海分行入驻,2006年日清 大楼改造成高级餐厅
外滩6号——中国通商银行大楼
建造年代 建造者 设计者
建筑风格 立面特征
楼层数 建筑面积 现租赁者
1906年翻建 中国通商银行,中国人创办的第一所银行 英资玛礼逊洋行的格兰顿(F . M . Gratton) 设计 仿哥特式市政厅式样
有人说“外滩的故事就是上海的故事。”外滩那一座座钢筋水泥的楼宇,不正讲述着旧 上海滩如梦般繁华的往事。
第一阶段 19世纪中下叶(1843~1895年)
第二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1895~1919年)
外滩建筑群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英商怡和洋行率先在外滩北京路口租地,越二年建居 住和办公合一的2层楼建筑。到道光二十九年从洋泾浜到北京路,外滩已有11家 洋行建了类似的建筑,这些砖木结构楼房多为英国乡村建筑样式,或者是带宽大 内长廊式阳台的东印度式建筑(券廊式)。在19世纪60~80年代陆续翻建,出现 一批仿文艺复兴风格建筑,到19世纪末,外滩的建筑已鳞次栉比。这一时期建筑, 尚存的只有33号原英国领事馆。
外滩3号——有利大楼(Union Building)
1914年—1916年 英资天祥洋行 公和洋行 大楼正立面仿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立面装饰有明显巴洛克艺术 特点。 三段式构图,立面装饰多处采用豪华的巴洛克风格的旋涡型图案, 转角处顶部设计了一个塔亭,顶端有球形圆顶。 6层 2241平方米 13760平方米 2004年1月改建为高档购物消费场所
19世纪中下叶的外滩
20世纪初的外滩
今日外滩
外滩的建筑
河南中路 中山东一路
外滩街区尺度
圆明路
香 港苏 路州
路
外滩建筑群
N0.1 N0.2 N0.3 N0.5 N0.6 N0.7 N0.9
N0.12
N0.13 N0.14 N0.15 N0.16 N0.17 N0.18 N0.19 N0.20 N0.23 N0.24 N0.26 N0.27 N0.28 N0.29
17ຫໍສະໝຸດ Baidu9平方米
11984平方米
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
外滩2号 ——上海总会大楼 (Shanghai Club)
建造年代 初始功能 设计者
建筑风格 立面特征
1864年建楼,1909年在原址重建。
英国在沪侨民的俱乐部
建筑设计师H. Tarrant,室内装潢由马海洋行的日本建 筑师设下田菊太郎设计,装饰华丽,以长达34米的黑 白大理石酒吧柜台著称。
从上海开埠到形成今日的格局,经历了3次大规模的建筑变迁。外滩建筑群荟萃着世界各国不同时期的多种建筑样式。 有新古典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风格、近现代派等。它又有很大的兼容性,所以外滩多数建筑为折衷主义风格。
折衷主义是在一座建筑中,把历史上各时期的建筑词汇并列在一起。这一风格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西方。外 滩建筑群大多定型于本世纪初,受到该风格的强烈影响,所以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
折衷主义风格,整体上属于新古典主义式样。
三段式处理,2—3层中部有6根爱奥尼柱式的石柱,顶 端各设置了巴洛克式的风亭,细部雕刻细腻优美。
楼层数 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现租赁者
6层 1811平方米 9280 平方米 1971年改为东风饭店 ,现关闭。
建造年代 建造者 设计者 建筑风格
立面特征
楼层数 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现租赁者
外滩特色建筑群保存至今的共有23幢房屋。
外滩1号——亚细亚大楼(Asia Building)
建造年代 初始产权 设计者 建筑风格
1913年—1916年 英资兆丰洋行 英资马海洋行 以巴洛克式为主的多种形式并存的折衷主义
立面特征
楼层数 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现租赁者
建筑平面呈“回”字形,正立面为横三段、竖 三段式。由于建筑进深大,中央设有天井,有 利于通风和采光。大门左右各有两根爱奥尼克 柱,门内又有小爱奥尼克柱。门上有半圆形的 券顶,饰以花纹。底层拱圈用镇石,外墙用石 面砖,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随着地价上涨,水泥等新材料的引入,外滩建筑约有近半进行重建,使用了钢筋 混凝土结构,层次在三四层至六七层。建筑风格上出现了向近代建筑形式过渡的 折衷式。内外装修讲究、设施增多,汇中饭店安装了上海最早的电梯。这一阶段 建筑保存至今的有10幢。
第三阶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1920~1937年)
恰和、汇丰、江海关、沙逊等11幢建筑又翻建成高楼大厦。新建筑特点是体量大, 8层以上高层几占一半。建筑形式出现了立面简洁的早期现代派、许多建筑气派豪 华,装饰富丽堂皇,设施更趋完善,出现了上海最早使用冷暖气设备的建筑(汇 丰银行)。这一阶段,除建于民国37年(1948年)的交通银行大楼外,已基本形 成今日的外滩建筑群格局。
上海外滩
昔日外滩
外滩——“远东华尔街”
1843年西方人在外白渡桥至金陵东路之间修筑马路,称为bund,中文翻译为外滩。外滩 曾是西方列强在上海的政治、金融、商务和文化中心。
外滩,北起外白渡桥,南抵金陵东路,全长约1.5公里,东面靠着黄浦江,西侧是52幢风 格各异的大厦,外滩的精华就在于这些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外滩建筑群。著名的 中国银行大楼、和平饭店、海关大楼、汇丰银行大楼再现了昔日“远东华尔街”的风采, 这些建筑虽不是出自同一位设计师,也并非建于同一时期,然而它们的建筑色调却基本 统一,整体轮廓线处理惊人的协调。无论是极目远眺或是徜徉其间,都能感受到一种刚 健、雄浑、雍容,华贵的气势。
建造年代 建造者 设计者 建筑风格 立面特征
楼层数 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现租赁者
外滩5号——日清大楼
1921年—1925年 由著名日资航运企业日清汽船株式会社和一个犹太商人合资 英资德和洋行 仿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日方建造下部3层,还造了半地下室。下部3层的外观比较简 洁,属于“日本近代西洋式”;上面3层装饰比较讲究,5、 6层间有较深的挑檐,檐下窗框上有浮雕图案,凹凸感较强。
4541平方米
外滩7号——大北电报公司大楼
建造年代 建造者 设计者 建筑风格 立面特征
楼层数 现租赁者
1906年——1908年
6层 1280平方米 5484平方米 初始为海运局使用,后华夏银行上海分行入驻,2006年日清 大楼改造成高级餐厅
外滩6号——中国通商银行大楼
建造年代 建造者 设计者
建筑风格 立面特征
楼层数 建筑面积 现租赁者
1906年翻建 中国通商银行,中国人创办的第一所银行 英资玛礼逊洋行的格兰顿(F . M . Gratton) 设计 仿哥特式市政厅式样
有人说“外滩的故事就是上海的故事。”外滩那一座座钢筋水泥的楼宇,不正讲述着旧 上海滩如梦般繁华的往事。
第一阶段 19世纪中下叶(1843~1895年)
第二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1895~1919年)
外滩建筑群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英商怡和洋行率先在外滩北京路口租地,越二年建居 住和办公合一的2层楼建筑。到道光二十九年从洋泾浜到北京路,外滩已有11家 洋行建了类似的建筑,这些砖木结构楼房多为英国乡村建筑样式,或者是带宽大 内长廊式阳台的东印度式建筑(券廊式)。在19世纪60~80年代陆续翻建,出现 一批仿文艺复兴风格建筑,到19世纪末,外滩的建筑已鳞次栉比。这一时期建筑, 尚存的只有33号原英国领事馆。
外滩3号——有利大楼(Union Building)
1914年—1916年 英资天祥洋行 公和洋行 大楼正立面仿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立面装饰有明显巴洛克艺术 特点。 三段式构图,立面装饰多处采用豪华的巴洛克风格的旋涡型图案, 转角处顶部设计了一个塔亭,顶端有球形圆顶。 6层 2241平方米 13760平方米 2004年1月改建为高档购物消费场所
19世纪中下叶的外滩
20世纪初的外滩
今日外滩
外滩的建筑
河南中路 中山东一路
外滩街区尺度
圆明路
香 港苏 路州
路
外滩建筑群
N0.1 N0.2 N0.3 N0.5 N0.6 N0.7 N0.9
N0.12
N0.13 N0.14 N0.15 N0.16 N0.17 N0.18 N0.19 N0.20 N0.23 N0.24 N0.26 N0.27 N0.28 N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