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滩万国建筑资料讲解学习
上海外滩建筑的历史介绍
上海外滩。
在这里,一场历经百年的“万国建筑博览会”从未落幕。
外滩,又名中山东一路,自19世纪四十年代上海被辟为商埠后,就成为西方列强在上海的政治、金融、商务和文化中心,外国的银行、商行、总会云集于此,一幢幢商业大楼拔地而起。
联合哥特式的尖顶、古希腊式的穹窿、巴洛克式的廊柱、西班牙式的阳台,众多经典交汇成上海乃至世界独特的风景。
#1麦克倍恩大楼→亚细亚大楼→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建成于1913年。
1966年前,英国壳牌公司和荷兰皇家石油公司的子公司亚细亚火油公司长期租用这幢大楼的底层。
1996年,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入驻至今。
大楼为一幢7层的巴洛克式为主多种形式并存的折衷主义风格大楼,设计者为英资马海洋行。
建筑风格整体上属于新古典主义式样,立面构图规整,正面有爱奥尼柱式的4根石柱,但在入口处设计了巴洛克风格的装饰。
#2上海总会大楼→日军海军武官府→国际海员俱乐部→东风饭店上海总会(Shanghai Club)曾是英国在沪侨民的俱乐部,重要的社交场所。
平洋战争爆发后,总会被关闭。
敌伪时期曾为日军海军武官府。
解放后,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了这幢大楼,改建为国际海员俱乐部,大门上加装了挑出的大雨蓬。
1971年改为东风饭店。
该楼建成于1864年,是外滩著名的建筑,建筑设计师为H. Tarrant,建筑立面为三段式处理,2-3层中部有6根爱奥尼柱式的石柱,顶端各设置了巴洛克式的风亭,细部雕刻细腻优美。
室内装潢由马海洋行的日本建筑师设下田菊太郎设计,装饰华丽,以长达34米的黑白大理石酒吧柜台著称。
#3友宁大楼→有利大楼→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外滩3号建成于1916年,随即被华商保安、保家等保险公司联合租赁。
租赁者于1922年出资重建。
1953年,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租用该楼。
1997年,新加坡佳通私人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外滩房屋置换买下此楼产权。
2004年改建为高档购物消费场所“外滩3号”。
如今,1楼有阿玛尼中国首家旗舰店,2、3楼是依云水疗(Evian Spa,全球除法国外的第二家店),6楼有澳洲名厨David Laris所开前卫餐馆陆唯轩(Laris)。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介绍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介绍一、历史背景1.1 上海外滩的地理位置1.2 上海外滩的历史沿革二、万国建筑的兴起2.1 上海作为通商口岸的意义2.2 欧洲各国租界的建立2.3 外滩作为商业中心的重要性三、外滩万国建筑的风格特点3.1 中西建筑相融合的特色3.2 历史洋楼的建筑风格3.3 外滩建筑的设计理念四、著名的万国建筑4.1 外滩十大建筑1.上海外滩俄罗斯领事馆2.张园3.黄浦公园石库门建筑群4.渣打银行5.上海远东银行6.中国银行大楼7.汇丰银行大楼8.东京建筑(现中外运长阳大厦)9.宝琛楼10.外滩十八号大楼4.2 典型建筑案例介绍4.2.1 上海外滩俄罗斯领事馆4.2.2 张园4.2.3 黄浦公园石库门建筑群五、外滩万国建筑的影响5.1 对当代建筑的启示5.2 对上海城市形象的塑造5.3 对文化交流的促进六、结语以上是对上海外滩万国建筑的全面介绍。
从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出发,我们了解到外滩之所以成为万国建筑的聚集地,是因为上海作为通商口岸的地位和欧洲各国租界的建立。
而外滩万国建筑的兴起也标志着上海作为商业中心的重要性。
通过分析外滩万国建筑的风格特点和具体的建筑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中西建筑相融合的特色以及建筑设计理念的体现。
这些著名的万国建筑对当代建筑、上海城市形象和文化交流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作为上海的地标性建筑之一,不仅体现了上海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游客们不可错过的旅游景点。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了解上海外滩万国建筑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外滩-人民广场万国建筑
外滩万国建筑群这一片建筑位于南京路的东端接外滩,大多具有100到120年的历史,都是上海的优秀典型建筑,多为20世纪初的折衷主义风格和巴洛克风格。
这些建筑大多都有爱奥尼克式的柱子,显得庄重,再加上线条一般都是鲜明的很,当然细腻的雕刻也是少不了的,尤其是窗户上的,刚柔相结合,的确是经典。
万国建筑是经典的,当然这里面也有一种屈辱在里面。
这些建筑以前多为工会洋行海关等用,而现在呢基本上都已经成了银行和保险公司之类的。
徒步起点:人民广场博物馆南门八个石狮子正中间线路:人民广场---外滩→外滩源→南京路→人民广场约8km新十六铺码头中山东一路33号是外滩最老的一幢楼房,至今已有129年历史。
中山东一路29号:东方汇理银行大楼外滩28号:格林邮船大楼(北京东路2号)外滩27号:怡和洋行大楼又名:外贸大楼,外滩26号:扬子大楼外滩24号:横滨正金银行大楼外滩23号中国银行大楼外滩20号:沙逊大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和平饭店北楼。
外滩19号:汇中饭店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和平饭店南楼。
外滩18号:麦加利银行大楼又名:春江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外滩17号:字林大楼又名:桂林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外滩16号:台湾银行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外滩15号:华俄道胜银行大楼又名:华胜大楼、中央银行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外滩14号:交通银行大楼又名:上海总工会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外滩13号:海关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使用单位:上海海关。
外滩10-12号:汇丰大楼在外滩西洋建筑群中是一幢较为突出的作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外滩9号:旗昌洋行大楼又名:港监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外滩7号:电报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外滩6号:中国通商银行大楼又名:元芳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外滩5号:日清大楼又名:海运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外滩4号:有利大楼曾用名:友宁大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国建筑群每栋楼的介绍
万国建筑群每栋楼的介绍外滩万国建筑群是上海外滩的重要景点,位于黄浦江西岸,北起苏州河口的外白渡桥,南至金陵东路,全长约1.5公里。
这里汇聚了许多不同风格的历史建筑,包括外滩1号到33号的多座大楼,每栋建筑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历史背景。
下面为你介绍其中几栋大楼:- 外滩15号:华俄道胜银行大楼,又名华胜大楼,现使用单位为上海外汇交易中心。
它建于1902年,由华俄道胜银行投资,德国建筑师海因里希·贝克设计,属于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复古建筑风格,是外滩第一幢以天然石块堆砌起来的建筑。
该建筑采用爱奥尼立柱,还有巨大的精美彩色玻璃顶栅和回廊。
- 外滩16号:台湾银行大楼,现使用单位为招商银行上海分行。
它建于1924年,由日商开设的台湾银行投资,德和洋行设计,属于日本近代西洋建筑风格,广泛吸取各国建筑的长处,颇有一番情趣。
- 外滩17号:字林西报大楼,又名桂林大楼,现使用单位为美国友邦保险公司。
它建于1924年,由上海大地产商马立师投资,德和洋行设计,高11层,曾是当年外滩最高的大楼,采用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 外滩18号:麦加利银行大楼,又名春江大楼,现使用单位为上海珩意公司,是商务楼和高级餐厅。
它建于1923年,由老牌的英资银行麦加利银行投资,公和洋行设计,属于罗马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外型端庄整齐、严谨对称。
- 外滩19号:汇中饭店大楼,又名中央饭店大楼,现为和平饭店南楼。
它建成于1908年,由汇丰银行上海分行投资,玛礼逊洋行设计,属于英国新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坐落在两条马路转角处的黄金地段,白色砖砌清水外墙,镶红砖腰线,装饰极具欧洲情调。
- 外滩20号:沙逊大厦,原华懋饭店大楼,现为和平饭店北楼。
它建于1929年,由犹太人沙逊洋行投资,曾被称为“远东第一高楼”,高耸挺拔,装饰艺术的线条简洁优美,墨绿色金字塔尖是整个外滩最显眼的一个标识物。
- 外滩23号:中国银行大楼,建成于1944年,由公和洋行和华人建筑师陆谦受共同设计。
外滩万国建筑群
外滩万国建筑群外滩是上海的一个标志性地标,被誉为“东方之珠”。
在外滩的西岸,耸立着一排独特且兼具历史价值的建筑群,这些建筑被称为外滩万国建筑群。
这些建筑多为20世纪初西洋风格的建筑,各具特色,展现了上海的国际化和多元文化。
外滩万国建筑群由13座建筑组成,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外滩十八号、外滩十九号、外滩二十号等。
它们的建筑风格包括巴洛克风格、新古典主义风格、哥特式风格等,每座建筑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在这些建筑中,外滩十八号是最有名的一座。
这是一座以巴洛克风格为主的黄金大厦,建于1930年代。
它曾是英国洋行和日本人银行的所在地,如今已经成为一座豪华的酒店。
外滩十九号建筑则是一座典型的新古典主义建筑,由英国建筑师设计,建于1923年。
它是外滩上唯一的独栋建筑,现在是一家五星级酒店。
外滩二十号是一座充满哥特式元素的建筑,建于1921年,曾经是一家荷兰银行的总部,现在是一家高级餐厅。
这些建筑群的存在,不仅仅是建筑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其背后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交汇。
在20世纪初的上海,外滩成为了各国商人和外国游客的聚集地,也是上海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的象征。
万国建筑群见证了上海从一个小渔村发展为国际大都市的过程。
这些建筑的兴盛和辉煌,既得益于上海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也离不开上海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上海曾经是一个东方繁华的港口城市,各国的商人和外籍人士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上海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外滩万国建筑群正是这些技术和经验的结晶。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外滩万国建筑群也在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威胁。
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规划的调整,外滩建筑群正在面临改建和拆除的风险。
这让人们开始思考如何保护这些有着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群。
保护外滩万国建筑群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但也面临着种种困难。
首先,建筑物的老化和维护成本是一个挑战。
这些建筑大多经历了数十年的风雨侵蚀,需要大量的维修和保养工作。
【精编范文】外滩万国建筑群介绍-实用word文档 (1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外滩万国建筑群介绍篇一:外滩中英文简介The Bund (Wai Tan) is one of the symbols of Shanghai.Located along the Huangpu River, the Bund shows off Shanghai’s outstanding foreign buildings, most of which were erected before 1937. To the Europeans, the Bund was Shanghai’s answer to Wall Street. 外滩介绍:大概意思就是指外滩是上海的标志之一。
位于黄浦江的外滩展现了很多杰出的欧洲建筑。
对于欧洲人来说,外滩就类似于华尔街。
上海外滩是上海租界区也是整个上海近代城市开发的起点。
1843年前,这里还是黄浦江边的一片泥滩。
1844年起这一带被划为英国租界,英国人使用这块地区作为码头,不久这里开设了最早的一批洋行,其中最有实力的是英资公司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 & Co.,外滩27号)、宝顺洋行(Dent & Co.,外滩14号)、老沙逊洋行(David Sasson and Sons Company,外滩24号),以及美资的旗昌洋行(Russell & Co.,外滩9号)。
1848年在这里铺筑了马路和加固了江岸。
这条马路的名称(Bund)至今为止是西方国家对上海外滩的称呼。
1868年今天的黄浦公园建立(当时叫外滩公园),这是上海最老的一个公园,到1928年外滩公园只对西方人开放。
19世纪末开始,上海外滩渐渐成为租界区管理机构、银行、旅馆等建造它们的体面建筑的地区。
逐渐地租界初期在这里建立的比较矮小的建筑被拆毁,新的豪华大厦起立。
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介绍
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介绍
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是上海的一处标志性景点,这里拥有着丰富的历史建筑和独特的景观,是人们领略上海城市魅力的必去之地。
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的外滩,是上海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这里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如哥特式、巴
洛克式、拜占庭式、折衷主义等,形成了独特的建筑群。
这些建筑
不仅代表了上海的历史和文化,也反映了当时西方建筑艺术的发展
和演变。
这些建筑中最为著名的是外滩18号大楼,即和平饭店。
这座
大楼以其独特的古典复兴风格而闻名,其外观采用了大量的金色装饰,显得十分豪华和气派。
此外,外滩17号大楼和外滩27号大楼
等也都有着各自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背景。
除了建筑之外,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还包括了周围的景观。
这里可以看到浦江两岸的美景,包括东方明珠塔、金茂大厦、上海环
球金融中心等高楼大厦,以及黄浦江上的各种桥梁。
这些景观不仅
展示了上海的城市风貌,也反映了上海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这里曾经是上海的金融和商业中心,见证了上海的繁荣和发展。
这里的建筑和
景观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此外,这里还有
着许多传说和故事,如“十里洋场”的传说等,这些传说和故事为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增添了许多神秘和浪漫的气息。
总之,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是上海的一处重要景点,它以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美丽的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拍照留念。
这里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地方,也是人们了解上海城市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窗口。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资料
从上海开埠到形成今日的格局,经历了3次大规模的建筑变迁。外滩建筑群荟萃着世界各国不同时期的多种建筑样式。 有新古典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风格、近现代派等。它又有很大的兼容性,所以外滩多数建筑为折衷主义风格。 折衷主义是在一座建筑中,把历史上各时期的建筑词汇并列在一起。这一风格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西方。外 滩建筑群大多定型于本世纪初,受到该风格的强烈影响,所以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
外滩20号——沙逊大厦(Sassoon House)
建造年代 建造者 设计者 建筑风格 立面特征 楼层数 建筑面积 现租赁者 1926—1929年 英资新沙逊洋行 公和洋行(Palmer & Turner Architects and Surveyors) 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 19米高的墨绿色金字塔形铜顶多年来成为外 滩又一个显著的标志。 10层大楼(局部13层),总高77米,是外滩 最高的建筑物。 36317平方米 平饭店北楼
建筑风格 立面特征
楼层数 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现租赁者
外滩3号——有利大楼(Union Building)
建造年代 建造者 设计者 建筑风格 立面特征 楼层数 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现租赁者 1914年—1916年 英资天祥洋行 公和洋行 大楼正立面仿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立面装饰有明显巴洛克艺术 特点。 三段式构图,立面装饰多处采用豪华的巴洛克风格的旋涡型图案, 转角处顶部设计了一个塔亭,顶端有球形圆顶。 6层 2241平方米 13760平方米 2004年1月改建为高档购物消费场所
建筑风格 立面特征
内部装修
建筑面积 现租赁者
外滩13号——江海关
建造年代 建造者 设计者 建筑风格 立面特征 1891年-1893年翻建, 1925年12月-1927 年12月19日再次重建, 江苏海关(简称江海关) 公和洋行 哥特式的红砖建筑,总体上属于古典主义 正立面是典型的多立克柱式,顶部有33米高 的钟楼,穹顶内8幅历代扬帆出海壁画保存 完好。 8层 5722平方米 32680平方米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资料讲解学习53页PPT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资料讲解学习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追溯100年上海外滩万国建筑群,你都认识吗?
追溯100年上海外滩万国建筑群,你都认识吗?外滩(The Bund),位于上海市中⼼区的黄浦江畔,它是上海的风景线,是到上海观光的游客必到之地。
外滩⼜名中⼭东⼀路,全长约1.5公⾥。
东临黄浦江,西⾯为52幢风格各异的⼤楼,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
接下来就让我们⼤家去认识⼀下百年的万国建筑吧!中⼭东⼀路1号:亚西亚⼤楼位于上海市延安东路外滩,中⼭东⼀路1号,上海解放后由上海市冶⾦设计院使⽤,⼀般也叫'冶⾦设计院⼤楼',⽽年纪稍⼤⼈仍习惯称它为'亚细亚⼤楼'。
此楼建成于1916年,⾼7层,是当时外滩最⾼的⼀幢建筑,且⼜取得中⼭东路1号的门牌,故当时也有⼈称它为'外滩第⼀楼'。
现在是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所在地。
亚细亚⽕油公司中⼭东⼀路2号:上海总会上海总会⼤楼是上海外滩建筑群中的⼀座著名建筑,位于上海外滩2号。
上海总会(SHANGHAI CLUB)是英国在沪侨民的俱乐部,⼀个重要的社交场所,创设于1861年。
1864年建楼。
建于1910年以前是国际海员俱乐部→东风饭店→纽约华尔道夫酒店。
华尔道夫酒店外滩天⽂台外滩天⽂台由西班⽛建筑师阿托奴博(ATONOBO)设计,在全球仅有两幢,⼀幢就是外滩⽓象信号塔,另⼀幢在挪威。
圆柱形的建筑雄伟挺拔,线条简洁,风格优雅。
室内装饰采⽤16世纪意⼤利⽂艺复兴时期的均衡式风格,华丽⽓派,古典优雅。
1993年10⽉,在外滩综合改造⼯程中,被整体向江边移动了22.4⽶,⽴于现址。
天⽂台中⼭东⼀路5号:⽇清⼤楼建于1921年,2006年被改造成⾼级餐厅。
经过整修后的外滩5号,成为集世界国际著名餐厅、酒吧为⼀⾝的顶级综合消费楼。
中⼭东⼀路6号:中国通商银⾏建于1906年,2006年投资3000万美元改成了外滩6号,采取的仍旧是顶级服装品牌旗舰店加⾼档餐饮的模式。
中国通商银⾏⼤楼中⼭东⼀路7号:泰国盘⾕银⾏泰国风格建筑中⼭东⼀路9号:轮船招商总局⼤楼建于1901年,现在是外滩唯⼀的独栋的单⼀时尚品牌(夏姿·陈服饰)精品旗舰店。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介绍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介绍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介绍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是上海的一处著名景点,也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于1908年开始兴建,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位于上海黄浦江南岸外滩,是一座以西方各国建筑风格为原型的建筑群。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是由上海著名建筑师高瑞宇设计的,它结合了法国、英国、德国等西方各国的建筑特色,反映了外滩当时西方建筑特色的缩影,形成了独特的外滩建筑风格。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共有14座建筑,分别是法国、英国、俄国、德国、奥地利、比利时、意大利、捷克、瑞士、挪威、芬兰、瑞典、荷兰和西班牙等国家的建筑风格。
这些建筑体现的是不同国家的建筑文化,从中可以看出各国的建筑风格的细微差别。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最能反映这一历史的是外滩纪念碑,它是外滩的标志,也是外滩建筑群的中心。
外滩纪念碑是由法国建筑师设计的,以纪念上海外滩的重建,它的建筑风格深受法国建筑文化的影响,是上海外滩建筑中的精粹。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不仅体现了上海外滩的多元文化,而且是上海历史的一部分,是上海发展历史的见证。
今天,上海外滩万国建筑成为上海的重要旅游景点,每年都有许多游客前来参观。
上海万国建筑的风格和历史
在中国文化中,海派文化是近代崛起的一种地域文化,它也可以代表上海的近代文化。
这种文化的精神实质,能在上海的近代建筑形象中得到显现。
上海文化的原型,其实是江南文化,这种文化表现在建筑上,现在还可以在上海郊区的一些遗留建筑中见到。
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上海的建筑也就有了更多的城市化,如今上海南市豫园一带的小街店铺,明显地表现出当时的上海文化形态。
但是,近代的上海是新的文化时代,当时西方文化大举东渐,西方列强在此建立租界;而随着经济和商业的发展,上海便逐渐变成一座近代的大城市了。
它的文化特征就是“海派”,即吸收许多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共存共容,不拘一格。
这些文化特征反映在建筑上,其特点是多方面的,有住宅方面的,商业建筑的,以及其他建筑形态的等等。
上海近代的住宅,可以说是以里弄房子为主。
这种形式是:一条弄堂进去,两边都是住宅,叫石库门房子(门框用条石筑成),一个门就是一家,但现在已是三、四家合住。
门内是一个小天井,正中客堂问,室内后壁有一扇门,里面是楼梯间及灶间等,然后是后门。
门外仍是弄堂,也是一家家的石库门房子,如此形成一片住宅区。
这种住宅一般为二至三层,楼上是卧室、书房等,屋顶上有晒台,可以凉晒衣、被等。
这种建筑适合上海的一般市民居住。
客堂间可作起居室、会客室等。
有的喜欢中式,八仙桌、茶几椅子,墙上可挂山水画、对联等;有的喜欢西式,则圆桌、沙发、写字台、转椅等,墙上挂的当然是西洋画了。
大门形式利用传统的江南民居形式(石库门),但门上门边,也可以装饰西方古典建筑上的浮雕图案,可谓中西结合。
中国传统的住宅是按社会等级来分类的,按官品的大小来确定住宅的大小和式样,官品低微或平民百姓,就不许用斗拱、画龙凤、堂屋的大小也有规定。
而上海的近代住宅就不是以这种关系来分类,而多是从经济条件出发。
有钱的可以住别墅小洋房,没钱只好住得差。
能住上别墅的多是洋行、大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等;略差一点的如中等公司总经理、大律师、大学教授等,则住花园里弄,如凡尔登花园(今长东新村),或高级公寓,如毕卡地公寓(今衡山宾馆);再次一等的如小公司或商店的老板,高极职员等,则住里弄房子。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介绍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介绍
上海外滩位于黄浦江畔,是上海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万国建筑群。
它毗邻黄浦江,面积约1.5平方公里,拥
有多座历史悠久、风格多样的建筑,包括中西结合的民国风格、现代主义建筑等。
外滩的万国建筑群包括建筑物总数50座以上,其中具有代表
性的建筑有:
1. 中信泰富中心:被誉为上海最高的建筑,高492米,由101
层组成,是现代化的超高层建筑。
2. 上海公共租界英租界总医院(现为华山医院):建于1907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杰出纪念物,具有混合式建筑风格。
3. 上海大厦:建于1930年,是上海的地标建筑之一,石质外
观结合了哥特式和罗马式风格,其参差不齐的尖顶塔楼给人带来一种浪漫和神秘的感觉。
4. 北京大厦(现为外滩6号):建于1930年代,结合了欧式
和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深受中国和国际市场的青睐。
5. 交通银行大厦(现为上海华尔道夫酒店):建于1910年,
是上海最负盛名的建筑之一,其华丽和富丽堂皇的建筑风格吸引了众多游客。
外滩的建筑样式由当时西方最流行的建筑风格为主,融合了欧
洲、美洲、日本、中国等地的建筑文化,是上海城市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
万国建筑博览群
万国建筑博览群无论走进哪座城市,建筑都是最直观的展现之一。
建筑风格,给予了一个城市独一无二的气息和风貌。
而在上海,这个中国的城市巨兽,一个令人瞩目的地标——万国建筑博览群,集合了各种不同风格的建筑物,成为了城市的一大亮点。
万国建筑博览群位于上海外滩,毗邻黄浦江,是一片国际友好展示区。
这片博览群占地总面积达400,000平方米,由五个不同风格、具备代表性的建筑组成。
这些建筑包括:英国馆、法国馆、德国馆、美国馆和中国馆。
其中,英国馆为博览群的主体建筑,以其独特的维多利亚风格闻名于世。
这座建筑是在19世纪末期兴建的,呈现出了浓厚的英国皇家建筑特色,如拱门和巴洛克风格的雕塑。
令人惊叹的是,英国馆的外立面采用了意大利米兰大教堂的灵感,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欧洲神秘的冷艳王国。
因此,参观者可以在这里感受到英国建筑的历史与文化。
而法国馆则完全不同,它完美地展现了法国的巴黎艺术圈的风采。
这座建筑物采用了新巴洛克风格,色彩斑斓且富有装饰性。
通过巧妙的设计和雕塑,法国馆带领游客从上海的繁华都市转移到法国的浪漫与悠闲之中。
想象一下,在这座建筑物内,歌剧演员们正在表演双人舞蹈,一下子你就能感受到法国人对浪漫的追求。
与法国馆的浪漫相比,德国馆则展现了德国的严肃与实用主义。
这座建筑物采用了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强调简洁、直线和功能性。
外观上,德国馆完全突破了传统的建筑风格,给人一种独立自主的感觉。
德国馆体现了德国人对创造与科技的热爱,以及对现代潮流的敏锐触觉。
美国馆是博览群中最高的建筑,它是一个标志性的摩天大楼。
这座建筑物采用了装饰艺术风格,外观精致而又独特。
美国馆向游客展示了美国文化的繁荣与多样性。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纽约的霓虹灯和迈阿密的阳光,同时也能领略到美国人对创新和科技的持续追求。
而中国馆则凝聚了中国的传统与现代融合的精神。
这座建筑物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设计元素结合,犹如一座华丽的宝塔。
中国馆精心设计的细节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智慧与工艺,同时展示了中国当代建筑的创新和前瞻性。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群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群上海外滩万国建筑群是中国上海市的著名地标之一,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一部分。
这个历史悠久的建筑群位于黄浦江畔,曾是上海的外滩风貌的代表。
这里有着各种风格的建筑,见证了上海城市发展的历程。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那个时候,上海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商业中心。
在此期间,许多外国洋行相继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总部或分公司,为上海的商业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些外国洋行的存在,也给外滩带来了一个独特的风貌。
上海外滩的建筑风格多样,反映了当时国际间的建筑潮流和社会背景。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黄浦江畔的外滩十二号,这是一座双塔建筑,设计灵感来自于比利时安特卫普的温特堡。
这座建筑以它独特的造型和钟楼而闻名,曾经是上海的天际线代表之一。
而在外滩的东边,还有一座风格迥异的建筑,名为港务大楼。
这座建筑高耸入云,属于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是上海建筑史上的瑰宝之一。
它的设计理念是以雅典卫城为蓝本,展现了希腊文化的影响。
除此之外,法国工会馆、俄罗斯总领事馆、英商洋行总部等等,也都是建筑群中的亮点。
这些建筑都以各自独特的风格,彰显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底蕴和建筑艺术。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群的历史并不一帆风顺。
在二战期间,由于战火的摧残,其中一些建筑遭到了毁坏。
但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上海外滩得到了修复和保护。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的旅游景点,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除了建筑的魅力,上海外滩还有着令人难忘的夜景。
当夜幕降临,外滩的灯光鳞次栉比,江风拂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城市。
这是个古老而又现代的结合,忍不住让人为之所倾倒。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群凝聚了历史的痕迹和人们的智慧。
它见证了上海城市的崛起,也见证了中国的改革开放。
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遗产,它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建筑本身,更蕴含着历史的沧桑与风云。
当我们走在外滩的石板路上,看着这些充满历史色彩的建筑群,我们不仅仅在欣赏美景,更在品味着历史与文化的厚重。
上海外滩的万国建筑群——见证中华从百年屈辱到民族复兴
上海外滩的万国建筑群——见证中华从百年屈辱到民族复兴从“纤道”到“⼗⾥洋场”——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外滩原本是黄浦江岸⼀⽚荒芜的浅滩,沿滩本⽆路,⼏百年来,是黄浦滩纤夫的⾜迹在上⾯踩出⼀条曲折多弯的⼩道,⼈们称之“纤道”,这纤道就是外滩上最早的路。
1843年,根据《南京条约》和《五⼝通商章程》的规定,上海被迫开埠。
当西⽅殖民者纷纷通进长江门户,踏上这块陌⽣的⼟地,来到黄浦江的这⽚江滩,在这⾥划租界、开⾏栈、设码头、办银⾏。
于是,这条曾经是船夫与苦⼯踏出来的纤道经过百余年的建设,成了后来车⽔马龙、⾼楼林⽴的“⼗⾥洋场”,这些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并存的建筑,已成为了“⼤上海”的象征。
开埠后,外滩地区也率先跨出了传统的农业社会,⾛上近代城市化发展的道路。
百余年来,她作为展⽰西⽅⽂化的窗⼝,上海城市发展繁荣的标志⽽倍受关注。
这些⼤多形成于上世纪初⾄三⼗年代的西⽅传统风格建筑,作为⼀种建筑⽂化的移植,反映了当时世界建筑设计潮流,审美取向和施⼯技术的⼀流⽔准。
式样多种,风格迥异,如英国古典式、法国古典式、哥特式、巴洛克、东印度式、中西掺合式等,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
(和平饭店)曾经作为“租界”的⼀部分,外滩的历史由“东⽅巴黎”的璀璨头衔,与“华⼈与狗不得⼊内”的屈辱集体回忆交织在⼀起。
外滩繁华过,也伤痛过,她聆听着黄浦江⽔的潮起潮落,见证了近⼀个半世纪的变迁。
⼋国联军侵略中华,当时的中国被⽠分得体⽆完肤,是中华民族第⼀次受奇耻⼤辱,当时的国民同胞⽣活⽔深⽕热,为保家卫国奋起反抗,坚强的中华民族终于挺过了最为难的时期,赶⾛了侵略者。
虽然时过境迁,沧桑巨变,如今中国繁荣富强,但是屈辱历史不可改变,作为每⼀位来外滩游玩的国⼈,我们不能遗忘那段百年屈辱史。
回⾸过去,国⼈⽩⼿起家的,当时的中国除了残⽡碎墙和五千年的历史⼏乎⼀⽆所有,是多少进步⼈⼠、⾰命先锋⽤⾃⼰的⾎⾁才筑起如今那么伟⼤的铁⾎中华城。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介绍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介绍上海外滩位于上海黄浦江畔,是上海最具标志性的地标之一。
这里集结了世界各国的建筑风格,成为了一个建筑艺术的瑰宝。
每当夜幕降临时,外滩的灯光熠熠生辉,景色美不胜收,成为了游客们流连忘返的地方。
在外滩的东侧,我们可以看到一座座充满浓郁欧洲风情的建筑。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外滩十八号,这座建筑被誉为“东方曼哈顿”。
这座建筑采用了新古典主义风格,外立面由石材和白色涂料装饰而成,给人一种庄重而典雅的感觉。
它是上海外滩的标志,也是上海最负盛名的地标之一。
在外滩的西侧,则是一座座现代风格的摩天大楼。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金茂大厦,这座建筑高达四百八十八米,是亚洲第三高的建筑物。
金茂大厦的设计融合了东方和西方的元素,外观独特而富有创意。
夜晚,金茂大厦的顶部会点亮五颜六色的灯光,犹如一颗巨大的宝石镶嵌在上海的天空中,美轮美奂。
在外滩的北端,可以看到一座座建筑风格独特的建筑。
其中最具特色的要数渣打银行大楼,这座建筑采用了摩尔式建筑风格,外观华丽而繁复。
渣打银行大楼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印度的宫殿,给人一种奢华而富丽堂皇的感觉。
它是外滩建筑群中最具异域风情的建筑之一。
除了以上三座建筑,外滩还有许多其它的建筑物,每一座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故事。
这些建筑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展示了世界各国的建筑艺术。
外滩的建筑不仅仅是一座座美丽的建筑,更是上海城市发展的见证。
这些建筑代表了不同时期的历史和文化,反映了上海城市的演变和发展。
它们见证了上海从一个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历程,也见证了上海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外滩的建筑也是上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不仅有国际知名的建筑师的作品,也有上海本土建筑师的杰作。
这些建筑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精髓,展现了上海多元文化的特点。
外滩的建筑不仅是一个城市的标志,也是一个文化的象征。
外滩万国建筑的引进和建设,不仅丰富了上海的城市景观,也为上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外滩的建筑成为了各大企业的总部和办公场所,为上海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上海万国建筑群介绍
上海万国建筑群介绍上海万国建筑群是上海市黄浦区外滩地区的一组标志性建筑群,由十一座建筑物组成,包括外滩18号、外滩27号、外滩37号、外滩49号、外滩51号、外滩57号、外滩59号、外滩85号、外滩87号、外滩93号和外滩97号。
这些建筑群是上海外滩地区的代表性建筑群,也是上海市的重要地标之一。
上海万国建筑群建于20世纪初,是上海近代建筑的典范之一。
这些建筑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欧洲的建筑风格,如新古典主义、洛可可式和装饰艺术风格等,展现了当时上海繁荣和国际化的一面。
这些建筑群的设计师来自不同的国家,如英国、法国、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因此被称为“万国建筑群”。
这些建筑物在外观上各具特色,但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和谐的建筑风格。
其中,外滩18号是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被誉为“东方摩天楼的鼻祖”。
它是一座八层的建筑,高约52米,采用了装饰艺术风格,外立面装饰着精美的雕塑和浮雕,展现了建筑师对细节的精心设计。
外滩27号则是一座法国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它的外墙装饰着华丽的雕塑和浮雕,给人一种高贵、奢华的感觉。
此外,外滩37号是一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它的外观简洁大气,给人一种庄重、稳重的感觉。
除了建筑外观的美丽,这些建筑群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它们见证了上海从一个小渔村逐渐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历程,也见证了上海的繁荣和变迁。
这些建筑群曾经是外商投资和商业交易的中心,也是上海市政府机构和外交机构的所在地。
它们不仅是上海市的重要地标,也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见证者。
如今,上海万国建筑群已成为上海市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
游客们可以在外滩地区欣赏到这些建筑群的壮丽景色,感受到上海的国际化氛围。
晚上,这些建筑群灯光闪烁,犹如一颗颗明珠点亮了夜空,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此外,外滩地区还有许多著名的餐厅、酒吧和购物中心,游客们可以在欣赏建筑美景的同时,品尝各种美食和享受购物的乐趣。
总的来说,上海万国建筑群是一组具有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建筑群,它们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内涵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外滩讲解词[修改版]
第一篇:外滩讲解词外滩讲解词外滩位于上海母亲河黄浦江和苏州河的交汇处,与浦东的东方明珠隔江相望!它北起外白渡桥,南至延安东路的中山东一路一带,像一个新月形,全长约1300米。
在中山东一路的西侧有北京东路、南京东路、九江路福州路、延安东路等几条各具特色的重要道路,东面有黄埔见以及浦东陆家嘴金融中心。
外滩游览区最具历史价值的是“万国建筑博览:,现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历史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843年到1885年.这一阶段外滩的楼层大多数是2至3层的外廊式建筑。
第二阶段,时间从1886年到1915年。
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主要有海关大楼,上海总会新楼,华俄道胜新楼建成。
第三阶段,时间从1916年到1937年,这一时期外滩开始了大规模的楼宇建造,有“外滩第一楼“之称的亚细亚大楼落成,汇丰银行建成;新海关大楼建成。
1937年中国银行等一大批新大楼纷纷落成,使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终成现在的规模。
外滩的景点也是丰富多彩。
今天我给各位游客讲解几个比较有意思的景点,第一个就是上海的华尔道夫酒店(上海总会大楼)。
此建筑1910年假建成,造价45万两白银。
至于45万两白银是多少,大家知道嘛!1910年,那个时候的一两白银大概是200元左右,大家算一算,45万白银,那又是多少人民币呐!对了,就是90000000万啊。
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上海总会,也是上海遗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优秀建筑之一. 是一座拥有丰富文化内涵、深厚历史的奢华酒店,它完美结合了上海外滩闻名遐迩的历史与文化及二十一世纪的繁华。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的是《浦东发展银行大楼》(原汇丰银行),1923年建成,它是种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外资银行之一,中文名”汇丰”,含有期望汇总业务发达的意思。
驻守在大楼门前的铜狮是汇丰银行的重要象征,有银行吐纳资金的寓意。
目前,这对狮子不是原物,真正的收藏于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内。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日本人占用此楼,抗日战争结束后,直到1996年后上海市浦东发展银行迁入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阶段 19世纪中下叶(1843~1895年)
第二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1895~1919年)
外滩建筑群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英商怡和洋行率先在外滩北京路口租地,越二年建居 住和办公合一的2层楼建筑。到道光二十九年从洋泾浜到北京路,外滩已有11家 洋行建了类似的建筑,这些砖木结构楼房多为英国乡村建筑样式,或者是带宽大 内长廊式阳台的东印度式建筑(券廊式)。在19世纪60~80年代陆续翻建,出现 一批仿文艺复兴风格建筑,到19世纪末,外滩的建筑已鳞次栉比。这一时期建筑, 尚存的只有33号原英国领事馆。
折衷主义风格,整体上属于新古典主义式样。
三段式处理,2—3层中部有6根爱奥尼柱式的石柱,顶 端各设置了巴洛克式的风亭,细部雕刻细腻优美。
楼层数 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现租赁者
6层 1811平方米 9280 平方米 1971年改为东风饭店 ,现关闭。
建造年代 建造者 设计者 建筑风格
立面特征
楼层数 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现租赁者
4541平方米
外滩7号——大北电报公司大楼
建造年代 建造者 设计者 建筑风格 立面特征
楼层数 现租赁者
1906年——1908年
随着地价上涨,水泥等新材料的引入,外滩建筑约有近半进行重建,使用了钢筋 混凝土结构,层次在三四层至六七层。建筑风格上出现了向近代建筑形式过渡的 折衷式。内外装修讲究、设施增多,汇中饭店安装了上海最早的电梯。这一阶段 建筑保存至今的有10幢。
第三阶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1920~1937年)
恰和、汇丰、江海关、沙逊等11幢建筑又翻建成高楼大厦。新建筑特点是体量大, 8层以上高层几占一半。建筑形式出现了立面简洁的早期现代派、许多建筑气派豪 华,装饰富丽堂皇,设施更趋完善,出现了上海最早使用冷暖气设备的建筑(汇 丰银行)。这一阶段,除建于民国37年(1948年)的交通银行大楼外,已基本形 成今日的外滩建筑群格局。
6层 1280平方米 5484平方米 初始为海运局使用,后华夏银行上海分行入驻,2006年日清 大楼改造成高级餐厅
外滩6号——中国通商银行大楼
建造年代 建造者 设计者
建筑风格 立面特征
楼层数 建筑面积 现租赁者
1906年翻建 中国通商银行,中国人创办的第一所银行 英资玛礼逊洋行的格兰顿(F . M . Gratton) 设计 仿哥特式市政厅式样
19世纪中下叶的外滩
20世纪初的外滩
今日外滩
外滩的建筑
河南中路 中山东一路
外滩街区尺度
圆明路
香 港苏 路州
路
外滩建筑群
N0.1 N0.2 N0.3 N0.5 N0.6 N0.7 N0.9
N0.12
N0.13 N0.14 N0.15 N0.16 N0.17 N0.18 N0.19 N0.20 N0.23 N0.24 N0.26 N0.27 N0.28 N0.29
从上海开埠到形成今日的格局,经历了3次大规模的建筑变迁。外滩建筑群荟萃着世界各国不同时期的多种建筑样式。 有新古典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风格、近现代派等。它又有很大的兼容性,所以外滩多数建筑为折衷主义风格。
折衷主义是在一座建筑中,把历史上各时期的建筑词汇并列在一起。这一风格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西方。外 滩建筑群大多定型于本世纪初,受到该风格的强烈影响,所以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
外滩特色建筑群保存至今的共有23幢房屋。
外滩1号——亚细亚大楼(Asia Building)
建造年代 初始产权 设计者 建筑风格
1913年—1916年 英资兆丰洋行 英资马海洋行 以巴洛克式为主的多种形式并存的折衷主义
立面特征
楼层数 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现租赁者
建筑平面呈“回”字形,正立面为横三段、竖 三段式。由于建筑进深大,中央设有天井,有 利于通风和采光。大门左右各有两根爱奥尼克 柱,门内又有小爱奥尼克柱。门上有半圆形的 券顶,饰以花纹。底层拱圈用镇石,外墙用石 面砖,总体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上海外滩万国建筑资料
外滩——“远东华尔街”
1843年西方人在外白渡桥至金陵东路之间修筑马路,称为bund,中文翻译为外滩。外滩 曾是西方列强在上海的政治、金融、商务和文化中心。
外滩,北起外白渡桥,南抵金陵东路,全长约1.5公里,东面靠着黄浦江,西侧是52幢风 格各异的大厦,外滩的精华就在于这些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外滩建筑群。著名的 中国银行大楼、和平饭店、海关大楼、汇丰银行大楼再现了昔日“远东华尔街”的风采, 这些建筑虽不是出自同一位设计师,也并非建于同一时期,然而它们的建筑色调却基本 统一,整体轮廓线处理惊人的协调。无论是极目远眺或是徜徉其间,都能感受到一种刚 健、雄浑、雍容,华贵的气势。
7层
1739平方米
11984平方米
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
外滩2号 ——上海总会大楼 (Shanghai Club)
建造年代 初始功能 设计者
建筑风格 立面特征
1864年建楼,1909年在原址重建。
英国在沪侨民的俱乐部
建筑设计师H. Tarrant,室内装潢由马海洋行的日本建 筑师设下田菊太郎设计,装饰华丽,以长达34米的黑 白大理石酒吧柜台著称。
外滩3号——有利大楼(Union Building)
1914年—1916年 英资天祥洋行 公和洋行 大楼正立面仿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立面装饰有明显巴洛克艺术 特点。 三段式构图,立面装饰多处采用豪华的巴洛克风格的旋涡型图案, 转角处顶部设计了一个塔亭,顶端有球形圆顶。 6层 2241平方米 13760平方米 2004年1月改建为高档购物消费场所
建造年代 建造者 设计者 建筑风格 立面特征
楼层数 占地面积 建筑面积 现租赁者
外滩5号——日清大楼
1921年—1925年 由著名日资航运企业日清汽船株式会社和一个犹太商人合资 英资德和洋行 仿文艺复兴本近代西洋式”;上面3层装饰比较讲究,5、 6层间有较深的挑檐,檐下窗框上有浮雕图案,凹凸感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