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输出能力培养对英语语言能力的促进作用

合集下载

语言输出输入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语言输出输入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语言输出输入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简介语言输出输入理论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该理论认为,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输入和输出语言来掌握语言,从而实现语言能力的提高。

本文旨在探讨语言输出输入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理论基础在语言输出输入理论中,输入和输出被看作是互相依存的两个过程。

输入是指学习者通过阅读、听力等传统的输入渠道,对语言形式和语用规则进行学习。

输出是指学习者通过口语、写作等方式,输出所学语言知识并加深理解。

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需要不断输出语言并及时得到反馈,不断调整修正自己的输出,从而使自己的语言能力得到巩固提高。

教学实践课堂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输出能力。

课堂上,可以采用口语演练、小组互动等方式,鼓励学生直接使用所学语言进行对话,保证学生在课堂中有充分的输出机会。

同时,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进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并纠正语音、语法等问题。

作业练习除了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作业练习提高学生的英语输出能力。

例如,可以让学生撰写论文、写作文、演讲等,要求他们使用所学语言进行输出,并及时进行反馈和批改。

这样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批判能力,使其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英语输出能力。

结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语言输出输入理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组织,学生可以有效地进行英语输出,不断巩固和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因此,在未来的英语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英语输出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

情境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情境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情境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情境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它通过创设真实的、与学生身边生活相关的情境,帮助学生将所学英语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沟通能力。

下面将分析情境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第一,情境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将学生置于学习的场景中,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必要性和乐趣。

学生在情境教学中能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从而增强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第二,情境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

在情境教学中,学生需要用英语进行真实的沟通和交流。

他们需要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来描述情境中的人物、事物、场景等,同时还需要通过对话、讨论等交流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这样的实际语言输出练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情境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在情境教学中,学生不仅学习英语语言知识,还能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习俗和价值观。

学生通过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角色扮演,了解和体验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能够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增强他们面对不同文化的包容性和理解力。

第四,情境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情境教学中,学生需要面对各种情况和问题,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已有的英语知识来解决问题。

学生需要动脑思考、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第五,情境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场景中去,增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情境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还能够帮助学生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学习效果。

情境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促进语言输出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并提高学习效果。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情境教学的应用,积极创设丰富多样的情境,提供学生实践运用英语的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多模态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模态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模态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多模态教学是指通过结合多种感知通道和语言形式,如文字、图像、声音、肢体动作等,来促进学生学习和理解的教学方法。

在英语教学中,多模态教学已经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本文将探讨多模态教学的优势以及如何应用于英语教学中。

一、多模态教学的优势1. 提升学习效果:多模态教学可以利用不同的感知通道,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对于视觉型学习者,可以通过图像、图表等形式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对于听觉型学习者,可以通过音频、视频等形式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语音、语调等方面的知识。

2. 增强学习动机:多模态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通过使用多种媒体资源和教学工具,如幻灯片、视频、互动软件等,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和互动性,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促进语言交际能力:多模态教学可以提供更多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机会,促进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

通过观看视频、听取原声对话、参与角色扮演等活动,学生可以更直接地接触到真实语言环境,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

4. 培养综合素养:多模态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和综合素养。

在多模态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不同的感知通道和语言形式,发展他们的听觉、视觉、口头和书面表达等能力,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二、多模态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 使用图像和图表:在教授单词和句子结构时,可以使用图片和图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例如,通过展示一张关于动物的图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与动物相关的词汇,并通过图片来复习和记忆。

2. 制作教学视频:教师可以录制教学视频,包括示范口语表达、语言对话、文化讲解等内容。

学生在课后可以观看这些视频,提高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进行角色扮演:通过组织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可以在模拟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

例如,在教授购物对话时,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购物者和销售员,通过模拟真实的交流情境,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输入、输出”理论与外语教学

“输入、输出”理论与外语教学

“输入、输出”理论与外语教学关键词:外语教学;“输入输出”理论;实践一、输入、输出的概念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是外语学习中值得倡导和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听与说、读与写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因而我们很少考虑哪一个更为重要。

其实,外语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习者的外语输出能力。

为此目的,学习者首先应该对所学语言有一个足够的输入,大量地接触目标语言,广泛地阅读语言材料,充分地听到真实的交际语言,通过听觉或视觉感知语言材料,通过听读理解语言信息。

耳濡目染,学习者就会不知不觉地将所听到和看到的大量语言信息贮入大脑。

在新的输出环境中,贮入的语言材料再经他们大脑的处理加工,重新组织,就可以输出,用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如果没有语言的输入,那么语言的输出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交际活动就无从谈起。

如果语言输入不充足,语言输出也会不充足,使言语的交际活动难以顺利进行。

此外,如果输入的方法不当,或者只是采用一种输入方式,那同样会给输出带来不利,最终影响输出能力的培养。

总之,对于缺乏自然环境的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来说,必须把语言输入当做培养学习者交际能力的头等大事来抓。

因为足够的语言输入和掌握正确的输入方法乃是培养学习者熟练进行语言输出的必要条件。

根据Krashen输入语假设理论,学生学习外语应先接触大量易懂的实际语言即输入语,然后通过具体的交际情况和上下文理解其意思。

这样寓于交际语言中的句子结构就自然学会了,语言的交际功能也会自然实现。

他认为,这是第二语言与外语习得的唯一途径。

这与以前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提倡先学句子结构,然后再进行交际的方法大相径庭。

输入语假设认为外语习得只有通过理解信息才能完成。

输入语假设中的理解性输入是指稍为高出学生现有水平的大量反复出现的输入语。

即通过理解含有略高于现阶段语言能力的语言,就可习得新的语言结构。

当交际成功时,即输入可理解时,新的语言结构自动进入现阶段的语言能力范围。

浅谈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及其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浅谈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及其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浅谈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及其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作者:马倩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19年第03期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儿童或成人习得母语后再学习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外语学习一般是由第二语言习得而来。

第二语言习得通常是在母语环境中学习非母语。

小学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起点,英语教师应重视有关第二语言习得(以下简称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

为此,笔者梳理了二语习得领域关于语言输入、输出和互动的重要理论,并通过分析和总结,探讨语言输入和输出对二语习得的影响,进而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一、相关理论与第二语言习得1.输入假说及互动假设克拉申(Krashen)认为,人们习得语言的唯一方式是通过接受和理解输入信息,从目前的i水平提高至“i+1”水平,以此遵循自然习得的顺序。

朗格(Long)认为,说话人是通过修饰交际模式,如解释、重复、减速或与第二语言说话人合作来保证思想交流。

因此,可以提出这样的假设:交际调整提高理解,理解导致习得。

2.最近发展区理论二语习得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没有孤立的语言输入,也没有孤立的语言输出,在社会互动中它们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依赖的关系,语言的输入和输出都因受到互动过程的调节而改变。

维果茨基(Vygotsky)认为,儿童的认知有两个发展水平,即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

最近发展区(ZPD)就是指能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在成人的指导或与能力更强的同龄人合作达到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

在二语习得领域,最近发展区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合作式学习是如何促进语言学习的。

二、教学实践与第二语言习得1.语言输入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克拉申主张,学习者应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下大量阅读和倾听各种语言输入材料,这是促进语言习得发展的有效途径。

向学习者提供更有效的输入方法,其中之一是基于内容(content-based)的教学。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笔者通过多种渠道,不断发掘可以让学生接触的学习内容,并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来激发和调动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语言习得活动中。

浅谈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及其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浅谈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及其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基础教育参考·2019/03第二语言习得,是指儿童或成人习得母语后再学习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外语学习一般是由第二语言习得而来。

第二语言习得通常是在母语环境中学习非母语。

小学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起点,英语教师应重视有关第二语言习得(以下简称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

为此,笔者梳理了二语习得领域关于语言输入、输出和互动的重要理论,并通过分析和总结,探讨语言输入和输出对二语习得的影响,进而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一、相关理论与第二语言习得1.输入假说及互动假设克拉申(Krashen )认为,人们习得语言的唯一方式是通过接受和理解输入信息,从目前的i 水平提高至“i+1”水平,以此遵循自然习得的顺序。

朗格(Long )认为,说话人是通过修饰交际模式,如解释、重复、减速或与第二语言说话人合作来保证思想交流。

因此,可以提出这样的假设:交际调整提高理解,理解导致习得。

2.最近发展区理论二语习得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没有孤立的语言输入,也没有孤立的语言输出,在社会互动中它们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依赖的关系,语言的输入和输出都因受到互动过程的调节而改变。

维果茨基(Vygotsky )认为,儿童的认知有两个发展水平,即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

最近发展区(ZPD )就是指能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和在成人的指导或与能力更强的同龄人合作达到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

在二语习得领域,最近发展区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合作式学习是如何促进语言学习的。

二、教学实践与第二语言习得1.语言输入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克拉申主张,学习者应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下大量阅读和倾听各种语言输入材料,这是促进语言习得发展的有效途径。

向学习者提供更有效的输入方法,其中之一是基于内容(content-based )的教学。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笔者通过多种渠道,不断发掘可以让学生接触的学习内容,并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来激发和调动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语言习得活动中。

培养英语语感,提高语言能力

培养英语语感,提高语言能力
一、加强专项练
正如叶圣陶先生说过的:“至于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1.听说现行。听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重要手段,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听的作用仅次于看,它是汲取知识、积累口语材料的重要渠道之一。当学生刚接触英语时,就不妨让他们多听英语磁带,尽管他们对所听到的内容不知所云,但他们在反复听了之后,就会对英语的发音系统及模式逐渐熟悉和了解。在初始阶段,我们可以运用汉语进行讲解和组织课堂,但在课堂常规已经形成之后,我们应该尽量英语化,而且要尽量保持课堂用语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以英语化的课堂刺激儿童敏锐的英语感受能力。学生在接触了大量的语言信息刺激后,就会想开口说一说,这一特性和婴儿的呀呀学语很相似。因此,我们应提供大量的语言素材,让学生乐于模仿,而模仿力是语感训练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基本能力。在刚接触一门新的语言时,没有必要要求学生理解每个句子和单词,就像许多孩子能背诵很多唐诗却并非完全理解一样,他们也会很快地接受童谣,首先是接受童谣的韵律和音调,继而接受它的单词发音和意义。这样,学会了简单的单词、句子,对英语有了初步的理解、判断,同时也学会了自然优美的语音、语调,学会了欣赏语言的韵律美。
培养英语语感,提高语言能力
摘要: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运用能力,应充分把握此阶段儿童特点,努力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语感。要加强专项训练,创设浓厚的语言环境。
关键词:英语语感 语言能力
从心理学和生理学角度来说,学习语言越早越好,因为儿童思维比较单纯,听觉敏锐,模仿力强,心理障碍与怕羞感较少,此时正是获得语言的最佳时期。他们比成年人更易建立起新的语音体系,学得较自然。教师应充分把握此阶段儿童特点,努力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语感,以提高其英语综合能力和运用能力。
二、创设浓厚的语言环境
英语语感是通过对语言的不断感知和运用形成的,它的获得是离不开语言环境的。

语言输出能力培养对英语语言能力的促进作用

语言输出能力培养对英语语言能力的促进作用

用 不仅仅 加强 了他们 语 言 的 流利 程 度 , 而 问 从
接 生成更 多 的“ 可理 解输 人 ” 而且 通过 向二语 ,
习得者 提供 “ 理 解输 出 ” 可 的机 会 还 可 以 提 高
二语 习得 者 的综 合语言 水平 。习得 者是通 过 不
断改进他们 的 目标 语言输 出使之 更 加贴 近成 功 目标 语 言 使 用 来 提 高 英 语 的 综 合 水 平 的。 Sa wi 为 , n认 二语 习得者 在不 断改进 他 们 的 “ 中 间语言 输 出”(neagaeueacs 以 使 其 itlnug trne) r t
处 理也 能完成—— 对上 下文 和词 汇的理 解有 时
果 , 习得 者通 过试 图理 解 稍微 高 于 自己 目 即 前语 言水平 的 目标语 言信 息来 习得语 言 。毫无 疑 问 ,rse Kahn的语 言输 入理论 很受语 言教 师 的 青睐, 也确 实可行 。事实 上 , 当今语 言 教学 课堂 上所 广泛应 用 的 “ 际 任务 法 ”(o ui te 交 cmm nc i av
就 足 以使 阅读 者 了解 主要 信 息 。 而相 反 , 想 要 做 到精确 的语言输 出 , 需要完 整 、 则 系统 的句 法
处 理过程 。
二、 语言输出在二语 习得 中的三大功

Sa wi n在她 的 “ 可理解 语 言输 出 ” 假设 中提
出了语 言 输 出 的 三 个 作 用 : 1 ( )引 起 注 意
标 语 言 习得 的 关键 。基 于该 理 论 可 以提 出这样 一种 假 设 : 意识 地 增 加 语 言 习得 者 课 内课 外的 语 言输 出 有
第 期
机会 , 对习得者的综合语言能力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会 因为 当学 生在课 内课外有 了更 多的语言输 出机 会 的时候 , 他们随之也就有 了更多的对 自己的语言输 出进行反思的机会 , 从而促进语 言知识的 内化 , 他们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输入与输出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输入与输出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输入与输出一、高中英语教学“输入”与“输出”现状由于多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学生已经习惯接受“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这种习惯延伸到高中英语教学,表现为学生在课堂上语言知识的“输入”“输出”比例严重失衡,“输入”远远大于“输出”。

高中英语教学中,重视语言输入环节是正确的,因为输入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但过于侧重输入则会使语言学习滞留于接受阶段,学生在课堂上也许掌握了大量的语法知识和词汇,但应用的机会非常少,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不能够有效使用英语交流,导致我们常见的所谓“哑巴英语”。

二、输入与输出的理论基础(一)Krashen的输出假设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语言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该理论对我国的外语教学产生了深遠的影响。

KRASHEN的输入假设认为大量的自然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唯一途径,理想的输入应具备四个特点“可理解性(i+1,i 指目前的语言能力),即有趣又有关,非语法程序安排,需要足够的输入量”。

(二)Swain的语言输出假设1985年,Swain针对Krashen的输入假设提出了输出假设(Output Hypothesis),进一步阐述了输入输出二者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促进的。

Swain认为: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固然重要,但不足以使学习者全面发展他们的二语水平,如果学习者想要熟练的运用第二语言的话,不仅需要可理解性输入,还需要可理解性输出。

“语言输入仅仅使语言学习者获得语言理解能力,而语言输出即产出能力由于包含有很大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技巧性因素,所以并不能单纯由接受语言输入来获取,因而语言产出能力应该以通过接受语言输入培养起来的语言理解能力为前提和基础,然后再通过积极地,创造性的,大量的语言实践才能完成。

”三、输入输出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一)提高输入的有效性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中,由于注重高考应试,课堂涉及大量的做题及讲解活动,因此,教学内容的“即有趣又有关”难以体现,而“足够的输入量”方面,常常教学输入量不少,但有效性却有待提高。

初中英语如何培养英语语感与表达能力

初中英语如何培养英语语感与表达能力

初中英语如何培养英语语感与表达能力在初中阶段,英语学习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和表达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英语成绩,更能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如何在初中阶段有效地培养英语语感和表达能力呢?一、多听多读,培养语感听和读是培养英语语感的重要途径。

对于初中生来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听力和阅读训练。

1、听英语广播、歌曲和故事现在网络资源丰富,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收听英语广播,如 BBC 英语、VOA 慢速英语等。

这些广播节目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熟悉英语的语音、语调,还能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主题和文化知识。

此外,听英语歌曲也是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手和歌曲,跟着哼唱,感受英语的韵律和节奏。

英语故事则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听的过程中沉浸在英语的世界里。

2、朗读英语文章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朗读英语文章,可以是课本上的课文,也可以是课外的英语读物。

朗读时要注意发音准确、语调自然,尽量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

通过反复朗读,能够增强对英语语言的感知能力,培养语感。

3、阅读英语书籍和杂志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英语书籍和杂志进行阅读,如《书虫》系列、《英语周报》等。

在阅读过程中,不要过分纠结于生词,要注重理解文章的大意。

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提高语感。

二、多说多写,锻炼表达能力说和写是语言输出的重要方式,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1、参加英语口语活动学校或班级可以组织英语口语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

学生要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勇敢地开口说英语。

在活动中,可以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不要害怕犯错,只有不断尝试,才能不断进步。

2、与外教交流如果有机会与外教交流,那将是提高英语口语的绝佳机会。

外教的纯正发音和地道表达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榜样。

学生可以向外教请教问题,与外教讨论感兴趣的话题,在真实的语境中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可理解输出理论在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应用

可理解输出理论在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应用
解输 出”假 设 (o rh n il o tu y oh s ) c mpe e s e up t p tei , b h s
们 的 目标 语 言 产 出使 之 更 加 贴 近 成 功 目标 语 言使
用来提高英语的综合水平的 (w i,19 ) w n Sa n 9 5。S a i
认 为 ,二语 习得 者在 不断 改进他们 的 “ 间语 言输 中
第 1 卷第 2期 2
201 0年 4月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 u n l f a n n ies y o e h o o y S ca S in e dt n o r a o ig Unv ri f c n l g ( o il ce c i o ) o Li t T E i
习得 者 的语 言环 境 是全法 语 的,可 以被看 作是 理想
( rse ,194
收稿 日期 :2 1 - 30 000-8 作 者简介 :宋文玲(9 8 ) 16 一,女 ,辽宁盖州人,讲师 ,硕士 。
21 0 0年( 总第 6 4期)
问题 , 比如 薛 红果 等川的 听力研 究 ,高 月 琴[的 口 】 语研 究 ,范 燕燕 L的 阅读 研 究 ,孙迎 晖 I的写作 研 3 】 4 J
加强了他们语言的流利程度,从而 间接生成更多的
“ 理解 输入 ” 可 ,而 且通 过 向二语 习得 者提 供 “ 可
理解 输 出 ”的机 会还可 以提 高二语 习得 者 的综合语 言 水平( rs e ,1 9 ) K ah n 9 4 。习得者 是通过 不断 改进他
究 ,林 爱玉【的翻 译研 究等 。这 些研 究在 各个所 针 5 】 对 的领域效 果都 很值 得肯定 ,但 似乎 没有 一个 综合 的关 于 加 强语 言 产 出能 力 培 养 以提 高英 语 学 习者 的综 合语 言能力 的教 学模式 及相 关的实 证研 究 。作 者基 于这 样一 个初 衷 ,依据 S an ] 出 的 “ w iI提 6 可理

英语学习的影响因素

英语学习的影响因素

英语学习的影响因素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使用和学习。

然而,对于学习英语来说,有许多因素会影响一个人的学习效果和英语技能的发展。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影响因素:1.学习环境:学习环境是一个学习者所处的物理和社会环境。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提供激励和支持,促进学习者的积极参与和英语技能的增长。

例如,一个有资质的英语教育者、资源丰富的学习材料和设备、以及与其他英语学习者互动的机会都是良好学习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一个人学习英语的动力和兴趣。

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可以受到内在因素(如个人兴趣、需求、目标)和外在因素(如家庭、社会期望、奖励)的影响。

有强大的学习动机的学习者通常更有可能坚持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3.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指学习者为达到学习目标而采取的方法和技巧。

学习策略可以分为认知策略(如重点记忆、组织信息)、元认知策略(如目标设定、自我评估)和社交策略(如与他人合作学习)。

学习者应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和目标选择适当的学习策略,以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4.语言输入和输出:语言输入是指学习者接触和理解英语的过程,而语言输出是指学习者使用英语进行表达的能力。

丰富的语言输入可以提供学习者接触新单词、语法结构和语言用法的机会,而积极的语言输出可以帮助学习者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语言流利度。

因此,英语学习者应尽可能地接触英语材料(如听力、阅读)并积极参与口语和写作练习。

5.学习器官:学习器官是指学习者用于感知和处理英语信息的语言器官。

这包括听觉、视觉、口语、写作和阅读等技能。

每个人对这些器官的敏感性和发展速度都不同,因此学习者应根据自己的个人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和提高。

6.学习策略和技能:学习策略和技能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和方法。

这包括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以及如何词汇记忆、语法应用等学习策略。

学习者应培养和提高这些技能和策略,以增强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环境下听力教学活动的三个阶段

课堂教学环境下听力教学活动的三个阶段

课堂教学环境下的PWP听力教学活动的三个阶段一、听力前(pre-listening)阶段:通过采用预测、头脑风暴法、提出问题、发现要点或信息等方法,帮助学习者确立听力目标,激活背景知识、展示话题、提高学习积极性,并就相应的语言形式、功能进行训练。

例如,为了弥补课堂环境中语境的缺乏,教师在听力前阶段可以给学习者提供与听力材料相关的背景知识,目的是激发学习者的图式知识(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以更好地理解听力材料。

二、听力中(while-listening)阶段:这是听力教学中的关键阶段,也是教师最难控制的阶段,因为此时学习者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来处理相应的语言信息。

通过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根据听力信息对相关内容排序、根据听力信息表演相关动作或绘出图片、进行填空等活动,达到理解信息和训练技能的目的。

听力任务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要求学习者根据听到的信息完成任务的方式。

三、听力后(post-listening)阶段:教师可通过学习者应用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评估听力效果,通过完成多项选择题、回答问题、做笔记并填充所缺失的信息、听写、做出决定等方式,评估是否听懂了相关信息。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个阶段的练习应测试学习者对听力材料的理解,而不是考察学习者的记忆。

如果听力材料过长,学习者就可能忘记前面听到的内容。

例如,教师采用开放式问题(open questions)来引导学习者展开小组讨论,猜测讲话者的情绪状态,是生气、难过、高兴还是激动?或者采用推理式问题(inference question),引导学习者根据听力材料内容加以判断。

听说技能的输入、吸收及输出策略一、语言输入策略(input)指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接触作为学习目标的语言内容过程,语言输入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条件和前提。

1、展示听的技能作为人类口头交际活动的基本形式,听总是领先于说。

听不仅是接收和理解声音符号信息,更是积极思考、重组语言信息、创造性地理解和吸收信息的心理语言过程,涉及学习者的认知、情感因素,如学习者感知语音、辨别词汇、句法、句意的能力等。

中学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

中学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

中学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已经成为了学生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而在中学阶段,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则显得尤为重要。

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关乎着他们的未来发展。

本文将探讨中学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及其重要性。

一、语言知识语言知识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

这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需要掌握这些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

语音方面,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语调,能够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词汇方面,学生需要掌握足够的词汇量,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语法方面,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则,能够正确地使用英语。

语篇方面,学生需要掌握不同类型文本的格式和结构,能够理解文本的主旨和要点。

二、语言技能语言技能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

这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学生需要具备这些技能,才能更好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学习。

听方面,学生需要能够听懂英语口语表达的信息和意思,能够理解不同口音和语速的英语。

说方面,学生需要能够用英语进行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读方面,学生需要能够阅读和理解不同类型的文本,包括新闻报道、科技文章、文学作品等。

写方面,学生需要能够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能够撰写各种类型的文章。

三、文化意识文化意识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球化时代,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和特点,尊重多元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和能力。

学生需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历史、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

同时,学生也需要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点和文化差异,以便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和学习。

四、思维品质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之一。

学生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问题。

学生需要能够对不同观点进行评估和分析,判断其可信度和合理性,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同时,学生也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和社会问题。

关于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说”与Swain的“语言输出假设”在高校外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说”与Swain的“语言输出假设”在高校外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i1”教学技巧设计
根据Krashen的输入假说和Swain的输出假说,教师可以设计出以下“i1”教 学技巧:
1、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可衡量。例如,教师可以确 定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掌握多少个新词汇或语法结构。
2、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该与教学目标相匹配,并能够提供可理解性 输入。例如,为了教授新的语法结构,教师可以选取包含该结构的课文和例句作 为教学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精选阅读材料:选择与课文难度相当或略高于课文的阅读材料,引导学 生阅读并理解其中的语言点和表达方式。
2、创造语境: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理 解和运用语言。
3、注重语篇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篇章结构、逻辑关系和语言特点, 帮助学生掌握谋篇布局的技巧。
二、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说”
Krashen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说”认为,成功的语言习得取决于学习者接收 到的“可理解输入”。这种输入应该略微超出学习者的现有语言水平,既不太难 也不太易,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动力。在外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可以通 过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控制听力难度,以提供有效的“可理解输入”。
4、提供充足的写作时间: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和任务 安排,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写作任务并进行修改和完善。
5、开展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互评互改等方式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 在互相交流和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英语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基于Krashen输入假说与Swn输出假说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有助于 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提供足够的、适合学生水平的语 言输入,鼓励学生多写、多练并及时反馈与评价学生的作文,同时加强写作技巧 的指导并营造轻松的写作氛围。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相信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将得到显著提高。

谈谈英语教学中英语的“输出”模式

谈谈英语教学中英语的“输出”模式
循数学教育教学规律 和原则 , 在教学实践 中积极 、 认 真地探索增 强初 中数学课堂 即时反馈策略的研究 ,促进课堂教学过程不断
四、从课堂复 习中捕捉即时信 息 教师应重视对一个单元 的基础知识 、 基本 技能 、 基本思想方
法从新 的角度 , 按新的要求进行梳理 , 根据考纲提 出具有针对性 的练习题 进行 择例精讲 , 以浓缩典型的例题 , 通过归纳 、 总结 , 使 优化 , 从 而事半 功倍 , 大 幅度提高课堂效率。
单一 的语言输人对 习得语言是远远不够的 ,在有机会 的情况下
解析 式。 对于此题 , 学生一般都很容易得出正确答 案 y = 4 / x 。 第 二步 : 通过设计变式题型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 以获 取学生对知识 活学活用 的灵活运用的反馈信息 。 如图 3, 点 A是反 比例函数 图象 上一点 , 过 点 A作 A 上Y 轴 于点 日, 点 P在 轴 上 , △ P的面积为 2 , 求这个反 比例 函 数 的解析式 。

7 j A





\ \ 、
D ,
能力 。

总之 , 教学是 一个有 目的 、 有方 向 、 完整有序 的复杂信息传
递 系统 , 及时的 、 积 极 的反 馈 能 对 学 生 的学 习 起 到激 励 作 用 。我
图3

图2
们教 师要 重视反馈在初 中数学课堂 教学 中不可忽略 的作用 , 遵
而忽视 了对学生 口语能力 与写作能力的培养。这对初中生英语
K r a s h e n将 学习者 目前 的语 言知识水平 看作是 … i ’ , 而语 言下一
阶段 的发展则看作是 “ i + I ” 。而要想语 言输 入具 有有 效性 , 那 么 就必须满足 以下 四个 条件 : 可理解性 、 恰当性 、 充足的输入量 以 及 非语 法程序安排等。 “ 输入假设 ”认为语言的习得关键在于语言 的输人 , “ 输人 ” 在学 习第二语言 时发挥着极大 的作用 。 但是这种认识过于片面。 所以, S w a i n提 出了另一个理 论 , 即“ 输 出假设 ” , 这 一假设 指 出

从输入输出理论看英语口语教学

从输入输出理论看英语口语教学

从输入输出理论看英语口语教学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已经成为国际交流和商务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语言。

英语口语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针对英语口语教学,有很多理论可以参考,其中输入输出理论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理论。

本文将从输入输出理论的角度探讨英语口语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输入输出理论是由加拿大学者斯蒂芬·克拉舍尔提出的,其核心观点是语言学习者需要通过输入(input)和输出(output)来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

输入即是语言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接收到的语言信息,包括听、说、读、写等;而输出则是语言学习者积极运用自己已有的语言知识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输入输出理论为教师提供了指导和教学策略。

以下将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分析输入输出理论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是听。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听力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听力练习,如听录音,听故事,听对话等,让学生在模仿和理解中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设定不同的听力训练内容,让学生通过不断的输入来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

再者是读。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大量阅读来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阅读材料,如课文、文章、新闻等,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的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

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之后进行口头或书面的表达,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通过口语的方式进行输出。

除了以上所述的听、说、读、写,输入输出理论还涉及到了语言输出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角色扮演、讨论小组等互动活动来帮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输出,从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通过模仿和创造等方法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在输入输出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

通过输入输出理论的理论指导,英语口语教学可以更加系统和科学地进行。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关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在不断的输入输出中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

Swain的“输出假设”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Swain的“输出假设”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论文导读::而语言输出并非语言习得的必要环节。

我国的英语写作教学存在诸多问题。

输出假设无疑为我国英语写作教学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输出,英语写作教学,启示一、引言Krashen的输入假设在二语习得中占有重要地位。

该假设指出,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惟一途径,而语言输出并非语言习得的必要环节,它只是语言习得的一种标志和强化已有语言知识的一种方式。

Swain根据自己对加拿大法语沉浸式教学的研究,提出输出假设。

该假设认为,成功的二语学习者既需要可理解输入,也需要产出可理解输出。

可理解输出对学习者达到较高语言水平有重要作用,有助于语言习得。

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长期存在重输入轻输出的现象。

我国的英语学习者听读能力普遍强于说写能力。

这种现象与重输入轻输出的做法有密切联系。

这种背景下,我国的英语写作教学存在诸多问题。

写作作为一种书面形式的输出,对于学习者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有极大的影响。

输出假设无疑为我国英语写作教学带来一些启示。

二、输出假设(一)输出假设的基本思想Swain对沉浸式教学进行调查后发现,学生的法语水平并不理想,虽然他们在听力和阅读方面达到较高水平,在口语和写作方面却无法达到本族语者的水平。

于是她得出结论,可理解输入在习得过程中固然有很大作用,但仍不足以使学习者全面发展他们的二语水平。

她指出,如果学习者想使他们的二语既流利又准确的话,不仅需要可理解输入,更需要可理解输出。

[1]语言输入和输出涉及不同的认知过程。

输入时学习者的注意力放在对意义的理解上,涉及以语义为基础的认知过程;输出迫使学习者注意语言形式论文网,涉及以句法为基础的认知过程。

她认为,输出能激发学习者从以语义为基础的认知处理转向以句法为基础的认知处理。

前者在理解中普遍存在;后者在语言的准确表达乃至最终的习得中十分重要。

因此,输出在语言习得中具有重要作用。

[1](二)输出的三大功能1995年,Swain提出了输出具有的功能:注意功能: 输出能促使学习者注意自身存在的语言问题。

基于外研社高中英语新教材提升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探索

基于外研社高中英语新教材提升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探索

基于外研社高中英语新教材提升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探索作者:于晓凤来源:《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2年第09期摘要:在国家课程方案及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于晓凤英语名师工作室深入剖析了现行外研社高中英语新教材,从教材特点概述、教学案例详析、教材知识活用等三个方面入手,就如何充分运用新教材培养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进行了探索,以期通过语言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语言能力;外研社教材英语语言能力即掌握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是人们通过语言理解意义和表达意义的活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2年修订)》将其界定为“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以及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和语感”。

语言能力的提升可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的发展,也是决定学生未来能否成为社会实用型人才的关键因素。

一、指向英语语言能力的教材特点概述外研社高中英语新教材(以下简称为新教材)的每单元都围绕着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展开,活动设计紧密围绕主题语境,且具有鲜明的模块特点。

每个单元包括Starting out、Understanding ideas、Using language、Developing ideas、Presenting ideas 5大主要模块,每个模块的活动设计可以训练学生多种语言能力,将听、说、读、看、写等技能整合后有效渗透到各个话题中,让学生能够在语言活动中提升英语语言能力,掌握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交流信息的技能。

Starting out模块是介绍与热身,呈现与单元主题有关的内容,激活学生的语言知识储备和思维。

新教材中本模块的活动主要以视频听力为主,以图表、图片、问卷等为辅,旨在培养学生看、听、说的能力。

Understanding ideas 模块反映单元主题的多模态语篇,配以相应的读前、读中、读后精读活动,如:主旨与标题勾选、思维导图填空、文章信息概括问答、深入思辨问答等,旨在培养学生看、读、说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输出能力培养对英语语言能力的促进作用
发表时间:2019-10-17T12:23:35.757Z 来源:《素质教育》2019年12月总第328期作者:孔维博[导读]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专业的文学课对于培养学生具有充分的语言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河北省邯郸市广泰中学056000
摘要:新课改下,初中英语专业的文学课对于培养学生具有充分的语言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英语语言文学而言,其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以及应用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英语学习中能够理解日常语言输出能力的内涵并且充分地运用语言。

关键词:新课改下语言能力教学改革
现阶段我国高校中英语专业的文学课程教学一般采用以下的几个步骤:第一步,介绍作家以及作家所属的流派以及所选文学作品所在时代背景;第二步,阅读分析阶段,这一阶段里,教师通过对课文篇目的仔细阅读来对语法结构以及翻译的来分析语句,分析人物并剖析相关情节;第三步,对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进行概括总结并归纳出写作技巧和写作特色。

在这三步教学法中,对于英语语言文学课程而言,教师一般采用以下的三种模式。

一、输入型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一般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导的地位,他掌控着教学活动。

在教师的心里,孩子永远是瞪着眼睛等待接收知识的人,他们觉得自己是知识和血液的传授者。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和老师之间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无效信息交流。

学生在学习中被剥夺了自由选择、思考的机会。

由于老师对学生存在的忽视,使得他们在学习中只是被动地对语言知识进行接收而缺乏真正的来自于自己的情感体验与思考。

这种教学方式最终影响了学生对于信息的接收效果。

二、语言结构型
这种所谓语言结构教学法,指的是教师在讲授课文的时候,孤立地将语言抽离于作品之外,而总是单独地对于作品进行讲解分析。

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让学生有效地领略到语言的作用,但是却完全忽视了语境对于作品阅读影响的重要性。

这种教学模式只是培养了学生对于语言的敏感程度,而忽视了语言本身所包含的语义和语用价值。

这种教学方法以偏概全。

三、外围输出型
所谓外围输出型教育指的是教师在讲解作品的时候并不从文章篇目本身入手对其进行分析,而是架空了原文文本的解读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样的英语语言文学教学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从目前的英语语言文学教学情况来看,其教学活动主要有三大缺陷:第一,教师在英语语言文学的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对于所选篇目的欣赏与理解,而让教育变成了一种单向的输入式教学,学生的主体性荡然无存;第二,忽视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于语言的运用能力,而只是采用散点式的教学法,仅仅从语言结构的角度来教学;第三,语言教学与文学教学的脱离,使得教学中二者成为了并无关联的教学形式。

这些已经存在的缺陷都大大地影响了学生对于英语语言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领悟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中渐渐地没有了审美敏感度,这些都不符合英语语言教学的培养目标。

英语语言文学教学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交往交际的能力和整体素质,因而,目前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都不符合这样的教学计划安排。

1.以交际能力作为培养目标。

正是因为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的错误观念,导致了在英语学习时对于文学课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忽视。

正如庄智象先生所说,语言的理解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比表达能力要重要得多。

因为,首先要进行表达,其理解语言是前提条件,如果没有充分的理解,又何来表达能力的提高。

其次,如果对语言处于基本理解阶段,那么要提高表达能力则要进一步地使自己对语言有充分的理解。

总而言之,语言的理解能力培养对于语言交际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得体、令人舒服的语言交际和表达是衡量一个人语言素质高低的标准,而对语言的理解是否完全准确全面则是前者的决定要素。

在英语语言文学教学的实际中,对于语言能力的培养主要分为三个等级,这三个等级反映出了语言学习的进行式发展。

第一阶段是初级阶段,其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语言结构,并且掌握语言中所要传达的信息与含义;第二阶段为中级,主要是在对语言结构掌握的基础上,使学生对语言要素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并使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风格类型都有所认识,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第三阶段为高级阶段,在这一阶段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敏感地体味到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文化意蕴。

因为文学的丰富是潜藏于文学文本之下的,只有读者对语义理解之后,才会通过读者的情感态度参与发生作用而转移到读者身上。

所以说,要使学生在英语语言文学的学习中达到对语言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对语言有自己的情感认知,形成有价值的情感评价。

2.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是在语言文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另外一个重要途径。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的运用是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将语言与文学相结合。

众所周知,语言文学作品是多重价值的一个结合体,它并不是单一地反映了学生所需要的某一种类型的价值需求,而是一种由内在开始的对于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外在培养的过程。

因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将语言文学的篇目学习始终放在首位,通过对其的学习和理解然后再上升到语言交际运用的层面,否则,如果只是单一地从语用层面对于交际进行学习,就会造成语言与文学本真的一种脱节。

使得语言的学习是为语言而语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