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新项目申请表——腓骨近端截骨术.

合集下载

腓骨截骨手术操作规范

腓骨截骨手术操作规范

腓骨截骨治疗骨关节炎手术规范
一、患者体位
平卧位,患肢大腿近端止血带,常规碘酒酒精无菌消毒铺单。

二、麻醉方式:
腓骨小头下方4-10cm处,针头触及腓骨外侧皮质及前后缘,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

异丙酚1-2mg/kg诱导,间断维持,起镇痛催眠作用。

局麻加强化麻醉患者恢复快,术后即可下地,活动不受限。

三、腓骨截骨推荐截骨位置及长度
腓骨小头下方6-8cm处,截除约2cm长腓骨段。

四、腓骨截骨推荐手术入路(暂行)
腓浅神经从腓总神经发出后,其伴随腓骨中上段走行的分支及变异在均位于腓骨长肌与比目鱼肌间隙的前方--即小腿肌肉外侧群与后群间隔的前方。

因此腓骨后外侧入路损伤腓浅神经的概率最低,为腓骨近端截骨术式推荐入路。

腓骨后外侧入路:经腓骨长短肌与比目鱼肌间隙入路(后、外侧肌群间入路)。

手术切口位于腓骨小头下方6-8cm处,略偏腓骨后方,找到腓骨长短肌与比目鱼肌间隙(小腿外、后侧肌群间隙)后,钝性分离至腓骨,行骨膜下剥离后显露腓骨,该入路均为间室外操作,可以明显减少腓浅神经损伤风险。

手术讲解模板:腓骨近端局部广泛性切除术

手术讲解模板:腓骨近端局部广泛性切除术

手术资料:腓骨近端局部广泛性切除术
手术步骤: 腘动脉、胫后动脉和胫骨外侧面,并与胫 骨前侧软组织缝合。
手术资料:腓骨近端局部广泛性切除术
手术步骤: 4.闭合切口
手术资料:腓骨近端局部广泛性切除术
手术步骤: 生理盐水冲洗后分层缝合切口,切口内放 置负压吸引管。
手术资料:腓骨近端局部广泛性切除术
手术资料:腓骨近端局部广泛性切除术
手术步骤:
在腓骨近端剥离腓肠肌外侧头和比目鱼肌, 寻找和显露腘窝血管及其分支,必要时可 切断腓肠肌在股骨外髁的起点。然后辨认 并确定腘肌,于其下缘2~3cm处寻找胫前 血管并加以保护(图12.33.4-2)。
手术资料:腓骨近端局部广泛性切除术
手术步骤:
2.切除腓骨及其周围的肌肉
手术禁忌: 1.外科分期为Ⅲ期。
手术资料:腓骨近端局部广泛性切除术
手术禁忌: 2.术前CT和MRI显示血管神经束受累。
手术资料:腓骨近端局部广泛性切除术
术前准备: 1.除常规X线片检查外,还须做CT和MRI检 查,确定骨肿瘤与正常组织的界限。
手术资料:腓骨近端局部广泛性切除术
术前准备: 2.胸部X线片及全身核素骨扫描,除外肺 转移和骨转移。
手术资料:腓骨近端局部广泛性切除术
手术步骤:
将腘动脉向后牵拉,使腘窝血管及胫后血 管远离肿瘤。再根据术前X线片和CT断层 片所确定的腓骨远端截骨平面,切断腓侧 和小腿后侧骨间膜室内肌肉的远端或肌肉 肌腱连接处。一般应在腓骨肿瘤下距远端 5cm处截断腓骨。然后切断上述肌肉的起 点,并切断膝关节腓侧副韧带、腓骨止点 处近端2.5cm的股二头
手术资料:腓骨近端局部广泛性切除术
适应证: 腓骨近端局部广泛性切除术适用于: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重大手术申报表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重大手术申报表
项目完成计划时:
适应症:
所需条件(包括设备)及已具备条件:
相应级别查新结果(有市医学信息中心查询报告):
可行性分析与预期效果评价(说明本手术的目的、意义,拟采取的方法、技术路线,是否有合作单位或上级医师指导,国内外概况、市场预测和发展趋势,预期取得的手术效果和社会效益等):
近二年本科室医疗争议、重大医疗差错、医疗事故情况统计:
科室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医务科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意见:
委员集体签名:
医院专业技术委员会意见:
委员集体签名:
院领导审批:
签名:
年 月 日
________________医院
开展新技术、新项目、重大手术申报表
申请科室:
申请时间:
患者姓名:
住院号:
项目名称:
参加科室(包括主要科室及相关科室):
参加人员:
申报级别:□院级 □区级(处级) □市级(厅级) □省级(部级) □国家级
技术水平达到:□填补二级医院一般科室技术水平项目□填补二级医院重点科室技术水平项目 □填补三级医院一般科室技术水平项目 □填补三级医院重点科室技术水平项目

腓骨截骨在治疗内侧疼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临床应用

腓骨截骨在治疗内侧疼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临床应用

腓骨截骨在治疗内侧疼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临床应用腓骨截骨是一种治疗内侧疼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方法。

腓骨截骨手术是通过切断腓骨来减轻膝关节的压力和疼痛,从而缓解骨性关节炎的症状。

本文将详细介绍腓骨截骨在治疗内侧疼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疼痛性疾病,主要特征是由于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化导致的膝关节疼痛、肿胀和僵硬。

其中内侧膝关节间隙的骨性关节炎是比较常见和临床表现最明显的类型之一。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关节镜手术和关节置换手术等,但是这些治疗方法并不能完全缓解症状,且手术后恢复周期长、并发症多。

寻求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成为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共同愿望。

腓骨截骨手术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治疗方法,通过切断腓骨来改变膝关节的力线,减轻内侧膝关节的压力,从而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

这一手术方法的疗效已经得到了临床实践的证实,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所接受。

腓骨截骨手术的临床适应症主要包括:1.膝关节内侧疼痛,X射线检查显示为单纯骨性关节炎病变;2.膝关节内侧明显的疼痛,病灶位于胫骨外侧的软骨磨损,且无法治愈。

对于这类患者,如果传统的治疗方法效果不佳或者已经尝试过其他治疗方法但效果不佳,腓骨截骨手术可能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腓骨截骨手术的操作相对来说较为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周期相对较短。

手术切口一般较小,切割腓骨的长度取决于疾病的程度,一般在5-15cm之间。

手术后患者需要佩戴固定夹板进行固定,一般术后1-2周拆除夹板,3-4周开始进行功能锻炼,术后6-8周可以走动,并逐渐恢复正常生活。

腓骨截骨手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恢复周期短。

通过改变膝关节的力线,减轻内侧膝关节的压力,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术后疗效稳定,不易复发。

适应症范围广,对于一些传统治疗方法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腓骨截骨手术。

腓骨截骨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申请表

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申请表

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申请表新技术、新疗法、新项目开展申请表技术名称:申请科室:技术负责人:申请时间:填表说明1、新技术、新疗法、新项目是指国内外已经开展,而我院尚未开展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技术或项目;以及我院所开展的独有的技术、疗法、项目等;2、科室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前应当按程序向医务部进行申报,在取得准入后方可实施;3、新技术、新疗法、新项目须经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管理委员会讨论评估,再由主管院长授权开展;4、科室不得擅自开展新技术、新疗法、新项目。

5、各科室须建立所开展的新技术、疗法、项目的操作规范,一份交与医务部备档,一份科室备用。

6、各科室须建立所开展的新技术、疗法、项目的预见风险处理预案,一份交与医务部备档,一份科室备用。

1申请科室项目名称目标意义:项目负责人目前国表里希望情况:准备经过和达到的目标:科室讨论意见主任签字)医务科意见签字)技术委员会意见(签字)院长审批签字)2新技术、新疗法、新项目可行性报告项目名称顺应症禁忌症项目疗效项目优势开展意义项目实施安全性合法性是否具有预见风险处理预案是否具有确保患者安全的方案3操作规范4预见风险处置预案5五、审批意见技术准入委员会意见:公章:年月日六、需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1、国表里有关该项手艺研究和使用情况的检索报告及手艺资料2、如涉及医疗器械、药品的,提供相应的批准文件六、需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1、国表里有关该项手艺研究和使用情况的检索报告及手艺资料2、如涉及医疗器械、药品的,提供相应的批准文件。

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创新疗法-腓骨近端截骨术

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创新疗法-腓骨近端截骨术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2018年6月第4卷第3期Chin J Geriatr Orthop Rehabil(Electronic Edition),June2018,V ol.4,No.3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中老年人群最常罹患的骨科疾病之一,其症状呈进行性加重,约30%~50%的患者会出现膝内翻畸形,影响膝关节功能,需做胫骨高位截骨矫形甚至膝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1-2]。

多项临床研究发现,施行腓骨近端截骨后KOA患者的膝关节疼痛症状会得到显著减轻甚至消失[3-8]。

因此,笔者认为腓骨近端截骨术是一种治疗KOA的有效方法。

为了进一步分析此方法有效的原因,本文从解剖学、生物力学、影像学、手术方法及理论依据等方面对腓骨近端截骨进行了探讨。

一、解剖学研究腓骨作为非主要负重骨承担约1/6负荷,参与构成膝关节和踝关节。

腓骨近端与胫骨形成上胫腓联合,远端构成踝关节,中间与胫骨通过坚韧的骨间膜相连。

起自腓骨近端的主要肌肉有比目鱼肌、腓骨长肌、趾长伸肌和胫骨后肌等,止于腓骨近端的主要结构包括外侧副韧带、股二头肌肌腱和髂胫束等。

股二头肌止于腓骨头,肌肉收缩时施予腓骨头斜向后上方的力量。

膝关节外侧副韧带在伸直时张力增加,在屈曲时张力降低,对膝关节内翻具有对抗作用。

阔筋膜张肌部分止于腓骨头外侧,对维持膝关节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二、生物力学研究陈伟等[9]以3具成人新鲜下肢标本(男2具,女1具)作为研究对象,暴露腓骨头及上段腓骨后,于胫骨平台下0.5cm 和腓骨头处分别植入一枚克氏针,施加200N的拉力后分别计算出截骨前和截骨后两针之间的距离变化,结果发现:腓骨近端截骨术后膝关节周围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力学特性发生了明显变化,腓骨头与胫骨外侧髁之间活动度显著增大,支撑作用消失。

三、影像学研究Dong等[10]对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负重位双下肢全长片的相关影像指标进行了测量,在X线片上证实了膝关节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存在,并且发现骨关节炎越严重,发生不均匀沉降的趋势越明显。

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

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
有 创伤 大 、 技术要求 高、 花费高 、 术 后 并 发 症 多 等 缺 点 。腓 骨 近 端 截 骨术 具 有 操 作 简单 、 创伤小、 恢 复 快、 花费少等优 点 , 现 已被 临床 推广 应用 - 7 ] 。2 0 1 5年 2月至 2 0 1 6年 5月 , 我 们采 用腓 骨 近 端截 骨 术 治疗 膝 关 节 内侧 问室 骨关节炎患 者 1 5 例 l 8膝 , 现报告 如下 。 止血 带 , 彻底止 血后 留置 负压 引 流 管 , 逐层 缝 合 切 口,
方、 小腿 外侧麻木 , 持续 1个 月后麻木症状 自动 消失。均无感 染、 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 采 用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
关节 内侧 间室骨 关节 炎, 手术时间短 , 创伤 小, 可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 , 促进膝 关节功能的恢复 , 并发症 少, 值得 临床推广应 用。
关键 词
并用 弹力 绷带 自足部 至膝上 1 0 a m适度加 压包 扎 。 2 . 2 术后 处理 术后 常 规 应 用抗 生 素 1~2 d , 抬 高
患肢 ; 麻 醉消 退后 开始 膝 、 踝关 节 主动 屈伸 功 能锻 炼 ;
H S S ) 膝关节评分和 美国膝 关节协会评分( A m e r i c n a k n e e s o c i e t y s c o r e , A K S S ) 对 患者膝 关节功能进行 评价 , 并观察切 口愈合 和并发
症 发 生 情 况 。结 果 : 手 术时间( 4 0 . o±8 . 0 ) m i n , 术 中 出血 量 ( 3 0 . 5± 3 . 5 ) m L, 住 院时 间( 8 . 0±2 . 0 ) d 。本 组 患 者 均 获 随 访 , 随 访 时

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Analysis of Curative Effect of Proximal Fibular Oste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
Yao Guo-jun*, Zhao Qing-hai, Yin Shu-mei, Mao Guo-jiang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Xiangfen hot spring hospital of Linfen, Linfen, Shanxi,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knee joint uneven settleme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eory of the fibula proximal oste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knee osteoarthritis curative effect. Methods: Retrospective collection 2015 may to November 2015 in our hospital were met the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criteria for knee osteoarthritis patients 25 cases (29 knees), fibula proximal osteotomy in the treatment, respectively in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followed up for 7 days, 1 month, 3 months, 6 months and compare patients with medial lash of pain, before and after the operation of the special surgical hospital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HSS knee score, pain visual simulation score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and shoot X-ray medial knee joint gap changes were observed.No no no slight filming. Results: 2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omplete follow-up. The follow-up time was 6 months. The operation time (27±8) min, hospitalization time (4.5±0.5) d, effective in 18 cases (22 knees), the pain disappeared, the medial pain disappeared, walking without pain, knee joint flexion and extension function improvement, Dr medial gap than preoperative increased slightly wide, effective in 5 cases (5 knees), pain relief, the medial pain disappeared, walking knee pain, knee joint flexion and extension function change, Dr film inside clearance change; ineffective in 2 cases (2 knees), pain, medial tenderness, extending and flexing the function improvement, the medial gap changes. Conclusion: Proximal fibula oste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 is simple, minimally invasive, low risk, the effect is obvious, as a method of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knee joint; osteoarthritis; uneven settlement of knee joint; proximal fibula osteotomy; medial clearance

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2019 年第 6 卷第 37 期2019 Vol.6 No.3795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效果观察霍海涛,秦少飞,张海军,刘红征,李常青(安平第二人民医院,河北 衡水 053600)【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6例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3例,对照组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等指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术前及术后3个月时间段HSS 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可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治疗效果与胫骨高位截骨术无差异,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腓骨近端截骨术;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中图分类号】R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37.95.01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26例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3例。

对照组,男5例,女8例;年龄41~83岁,平均(62.2±1.6)岁。

观察组,男4例,女9例,年龄40~83岁,平均(62.5±1.4)岁。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术,选择椎管内麻醉,在腓骨小头以及髌韧带之间行弧形切口,及时的切除腓骨小头关节面,同时分开上胫腓关节,并对胫骨前内侧、上端及外后侧性骨膜下进行剥离且充分暴露,顺着骨膜把纱布放置在胫骨后方对患者膝关节周围组织进行保护。

此外,在胫骨关节面下方大约20 mm 部位实施截骨处理楔形骨块,由远端将截骨沿着近端对接,且通过钢板实施内固定[1]。

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早期临床效果评价

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早期临床效果评价

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早期临床效果评价腓骨近端截骨术是一种用于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手术方法,通过截骨术来减轻关节间的摩擦,从而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

近年来,这种手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对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早期临床效果进行评价。

一、患者资料本研究选取了50例患有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年龄范围在45岁至65岁之间,其中男性占40%,女性占60%。

所有患者均经过详细的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膝关节骨关节炎,并且病情处于早期阶段。

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手术后均有严格的随访和评估。

术后至少3个月的随访结果作为本次临床效果的评价数据。

二、术后疼痛评分根据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对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的疼痛评分。

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55%的患者疼痛减轻了50%,15%的患者疼痛减轻了30%以上,仅有5%的患者疼痛没有明显改善。

三、关节功能评估通过膝关节活动度、步行功能、上下楼功能等指标对患者的关节功能进行评估。

结果显示,术后的关节活动度明显提高,步行功能和上下楼功能也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85%的患者术后的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只有5%的患者关节功能没有明显改善。

四、影像学评估五、并发症在本研究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0%,其中术后感染和骨折分别占据了大部分,在及时处理下均得以解决,对患者术后效果未造成明显的影响。

六、结论腓骨近端截骨术是一种对于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有良好效果的手术方法,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并且对骨关节炎的影像学表现也有明显改善。

虽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一定程度的存在,但是在及时处理下对术后效果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适合于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早期临床效果评价

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早期临床效果评价

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早期临床效果评价摘要: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疼痛和功能障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腓骨近端截骨术作为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一种方法,本研究旨在评价其早期临床效果。

我们回顾性分析了3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接受了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另外15例接受了常规保守治疗。

经过一年的随访,我们发现腓骨近端截骨术组的患者在疼痛缓解、关节功能改善和生活质量提高方面均显著优于常规保守治疗组。

腓骨近端截骨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方法,可以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引言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关节疾病,主要特征为软骨退行性变和骨质增生,临床上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和功能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据统计,膝关节骨关节炎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关节疾病之一,且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关节腔内注射和手术治疗等,然而效果并不理想,且容易出现药物副作用和并发症。

腓骨近端截骨术作为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一种新方法,通过截断腓骨与胫骨之间的距离,减轻腓骨对胫骨的压力,减缓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骨质增生,从而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目前已有一些研究表明腓骨近端截骨术在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中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仍有较多的临床工作者对其效果持怀疑态度。

本研究旨在评价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早期临床效果,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可靠的临床证据。

材料和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共纳入3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均为首次就诊患者,均符合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和影像学诊断标准。

排除有明显心脏、肝肾功能不全以及其他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

根据患者的意愿,将其分为两组: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组(手术组)15例,常规保守治疗组15例(对照组)。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分布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2. 治疗方法手术组:患者接受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

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早期临床效果评价

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早期临床效果评价

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早期临床效果评价【摘要】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腓骨近端截骨术作为治疗该病的一种手术方法,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本文旨在评价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早期临床效果。

介绍了该手术的原理和操作步骤,确定了临床效果观察指标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方法。

通过对患者进行一定时间的随访观察,得出了具体的临床效果评价结果。

结论部分总结了腓骨近端截骨术在早期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中的效果,并探讨了其可能的研究意义和未来展望。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选择,同时为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膝关节骨关节炎、腓骨近端截骨术、早期临床效果评价、临床效果观察指标、手术操作步骤、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临床效果评价结果、研究意义、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膝关节骨关节炎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常见慢性疾病。

膝关节骨关节炎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当前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关节置换手术等,然而这些方法在治疗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腓骨近端截骨术是一种新型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方法,通过切除腓骨近端来减轻对膝关节的压力,改善疼痛和功能障碍。

虽然这种手术方法在国内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其早期临床效果尚未得到系统的评价和总结。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早期临床效果进行评价,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治疗指导,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评价腓骨近端截骨术在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早期的临床效果。

通过分析手术操作步骤、临床效果观察指标以及评价方法,全面掌握该术式对患者的疗效,并评估其治疗效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的治疗建议,为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15255207_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15255207_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病进展,且不 良 反 应 较 少 [3]。但 药 物 治 疗 效 果 往 往
有限,难以阻止病情发展,许多患者后期不得不接受
手术治疗
。腓骨近端截骨术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
[
4]
的治疗 KOA 的新方法,因手术方式简单、治 疗 效 果
显著、患者康复快、费用少等优势,临床上多有报道。
现就腓 骨 近 端 截 骨 术 治 疗 KOA 进 行 综 述,旨 在 为
i
b
i
t
i
oni
nt
on
i
c
[
1] Mi
cuc
c
iC,
Va
l
l
iD,Ma
t
a
c
ch
i
oneG,
e
ta
l.Cur
r
en
tpe
r
spe
c
t
i
ve
s
BCR s
i
l
dependen
td
i
f
f
us
el
a
r
c
e
l
ll
s[
J].
gna
ge B
ymphoma
be
twe
en me
t
abo
l
i
cs
r
ome and c
anc
e
ta
l.GLP
2At
t
enua
t
e
sLPS
I
nduc
ed
imp
r
ov
i
ng mi
t
o
chond
r
i
a

分析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

分析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

分析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摘要】目的:分析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0月进行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5例,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并且对患者在手术前、手术后1天、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进行拍摄X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以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比较分析。

结果:患者在手术前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平均为7.5分,术后六个月之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平均为0.5分;患者在手术前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平均为61分,术后六个月之后为86分;此外,患者在术前通过拍X片测量出的下肢力线股胫角平均为182.7,六个月后患者下肢力线股胫角平均为180.1。

结论: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可靠,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腓骨近端截骨术;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中图分类号】R68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381-01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反应是关节僵硬、肿胀、疼痛、无法实现自由的活动。

中老年人是膝关节骨关节炎疾病常发人群,并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病率不断升高,这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并且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近年来,张英泽教授根据“膝关节不均匀沉降”理论采取腓骨近端截骨术对骨关节炎治疗进行尝试,最终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本文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15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对其进行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观察患者在术前、术后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与比较,从而探究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并已经进行腓骨近端截骨术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共15例,在所有患者中有6例为男性,有9例为女性,其年龄最小的为42岁,最大的为85岁,平均为年龄61.5岁。

腓骨近端截骨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腓骨近端截骨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腓骨近端截骨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评价摘要:目的:评价腓骨近端截骨对膝关节骨关节炎(OA)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3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24例OA病人的临床治疗情况,分别观察病人术前、术后1d、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HS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情况及HKA(髋膝踝)角变化情况,并观察病人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

结果:所有病人都能完整随访,病人的VAS评分术后比术前明显降低(P<0.05);HSS评分术后比术前明显提高(P<0.05);HKA角改变不明显(P>0.05);6例病人术后足背伸无力,1例病人小腿外侧的截骨平面有轻微疼痛,12例术后有不同程度足背麻木或者感觉消退情况,但皆经干预后改善。

结论:在OA临床治疗中应用腓骨近端截骨方法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可有效改善病人关节功能和缓解疼痛。

关键词:腓骨近端截骨;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评价【 abstract 】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proximal fibula bone cutting for the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OA)of clinical efficacy.Methods:retrospective analysis between March 2015 to March 2016 wer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24 cases of OA patients,respectively,observe the patients with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1 d,1 month,3 months and 6 months of VAS(visual analog pain score),HSS knee score(American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and HKA(ankle)hip knee Angle changes,and to observe the complications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Results:all patients can complete follow-up,the patient's postoperative VAS sco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P < 0.05);Postoperative HSS score than preoperative obviously improved(P < 0.05);HKA Angle change is not obvious(P > 0.05);6 cases of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foot back and powerless,1 case of patient of the lateral crus bone cutting plane with mild pain,12 cases of postoperative foot back feeling numb or fade to different extent,but there were improved after theintervention.Conclusion:in the OA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proximal fibula bone cutting method simple operation,fewer complications,quicker recovery,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patient joint function and pain relief.【key words】 proximal fibula bone cutting;Knee osteoarthritis;Curative effect evaluation膝关节骨关节炎(OA)是引发中老粘人运动功能发生障碍和膝关节疼痛的关键因素,发病前期主要为内侧间室退行性病变,表现为膝关节在内侧运动后有明显疼痛感,甚至有静息痛,还可能发生膝内翻畸形[1]。

腓骨截骨手术操作

腓骨截骨手术操作

一、腓骨截骨推荐手术入路(暂行)
腓骨后外侧入路:经腓骨长短肌与比目鱼肌间隙入路(后、外侧肌群间入路)
腓浅神经从腓总神经发出后,其伴随腓骨中上段走行的分支及变异在均位于腓骨长肌与比目鱼肌间隙的前方--即小腿肌肉外侧群与后群间隔的前方。

因此腓骨后外侧入路损伤腓浅神经的概率最低,为腓骨近端截骨术式推荐入路。

建议操作规范:手术切口略偏腓骨后方,找到腓骨长短肌与比目鱼肌间隙(小腿外、后侧肌群间隙)后,钝性分离至腓骨,行骨膜下剥离后显露腓骨,该入路均为间室外操作,可以明显减少腓浅神经损伤风险。

二、腓骨截骨推荐截骨位置
腓骨截骨推荐位置:腓骨小头下方6-10cm处,截除约2cm长腓骨段,断端用骨蜡封堵,防止腓骨断端愈合。

截骨操作时防止腓浅神经损伤。

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早期临床效果评价

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早期临床效果评价

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早期临床效果评价腓骨近端截骨术(fibular head resection)是一种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手术方法,通过切除腓骨近端来减轻疼痛、改善功能。

目前关于该手术的临床效果评价尚不多见,本文旨在对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早期临床效果进行评价,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临床应用中,腓骨近端截骨术通常适用于膝关节骨关节炎病情较为严重、经过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手术时,医生需要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确定手术的切口和范围,避免对周围组织造成影响。

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逐步恢复正常活动。

1. 疼痛缓解情况评价对于术后3个月内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是评价手术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调查显示,术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大部分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控制,甚至不再需要常规的镇痛药物。

这表明腓骨近端截骨术对于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疼痛缓解效果显著。

2. 关节功能改善情况评价关节功能的改善是腓骨近端截骨术的另一个重要效果。

术后3个月内,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有所增加,关节功能逐渐恢复。

通过术后康复训练,患者可以逐渐恢复正常的日常活动和运动功能。

这表明腓骨近端截骨术可以有效改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功能。

3. 临床并发症评估在对腓骨近端截骨术进行早期临床效果评价时,需要对术后并发症进行评估。

研究显示,腓骨近端截骨术的临床并发症较少,术后恢复期较为平稳。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局部切口感染、浅部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但大多数患者均能够顺利恢复。

1. 术前精准评估患者病情,确定手术适应症。

2. 术中操作需细致、精准,避免对周围组织造成过多损伤。

3. 术后进行个体化的康复训练,协助患者尽快恢复关节功能。

4. 术后定期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探讨

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探讨

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探讨【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采用腓骨近端截骨术的效果及应用价值。

方法:以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到我院就诊的76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将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3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的38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观察组手术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疼痛评分(VAS)显著下降,膝关节评分(KSS)显著提升,且观察组变化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

结论: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效果确切,显著提升患者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同时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建议推广。

【关键词】腓骨近端截骨术;膝关节骨关节炎;疼痛;膝关节功能目前临床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多采用保守治疗,像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但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是疼痛持续且剧烈患者,则采取手术治疗[1]。

腓骨近端截骨术是一种新型微创手术,有报道称能够相比于全膝关节置换术,能够在有效缓解膝关节外翻组织张力,减轻疼痛,加速膝关节功能恢复[2],因此,本院选取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究腓骨近端截骨术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78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诊断标准且为单侧病变,符合手术指征且没有相关禁忌症。

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将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3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4例,年龄49-71岁,平均年龄(61.74±4.52)岁,将采用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的38例患者纳入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50-73岁,平均年龄(62.25±4.61)岁,两组一般资料同质化,即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切口处选择患膝旁正中处,从髌骨旁内侧入路,将髌骨外翻并暴露膝关节,屈膝90度后将股骨内外踝上骨赘清除,切除增生骨赘、半月板和脂肪垫,松解软组织同时确保内外侧副韧带完好。

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行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52例,随机分为参照组(n=26例,行腓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和研究组(n=26例,行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H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参照组,且HSS评分更高,数据差异显著(P<0.05)。

结论: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行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其膝关节功能,降低疼痛程度,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腓骨近端截骨术;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膝关节骨关节炎是多发于中老年群体的骨科疾病,其多因年龄、内分泌、关节创伤及炎症等因素产生,该病会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需要对其尽早进行治疗[1]。

临床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方法较多,如关节镜清理术、胫骨高位截骨术、全膝关节置换术等,但其均存在一定局限性。

近年来,腓骨近端截骨术的发展,让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有了新的选择,本研究即以此为题,对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进行实验,观察该术式的治疗效果,现有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16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

其中参照组26例,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龄41~66岁,平均(52.37±1.48)岁;研究组26例,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41~69岁,平均(53.06±2.17)岁,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参照组行腓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具体操作为:患者取平卧位行椎管内麻醉,常规消毒并铺放无菌巾单。

于腓骨小头及髌韧带间做一切口,切除腓骨小头关节面并分离上腓骨关节,将腓骨前内侧、外后侧、上半段暴露出来,明确腓骨关节面后,于腓骨平台关节下方2cm处水平截骨,在截骨到腓骨对面骨皮质位置打孔,折顶对接远端及极端截骨,以内部固定板固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然而,近几年单纯腓骨近端截骨术正用于治疗KOA,据文献估计,其具有效果确切、创伤小、恢复快、花费少等优点,正在国内逐步推广[2],此手术方案对于以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为主的KOA是一种非常值得选择的治疗手段。
1、相关理论研究
从膝关节正常生物力学方面来看,正常膝关节站立时,下肢负重力线通过“髋—膝—踝”线进行压力传导,当膝关节在负重屈曲活动时,胫骨平台呈内旋,当在伸直活动时,胫骨平台呈外旋,而胫骨内侧平台的旋转移动幅度比外侧小,压力传导就主要转移到内侧胫骨平台上,容易出现内侧关节病变早于外侧关节病变,从而出现膝关节内翻畸形,进而使下肢力线内偏,膝关节应力分布不均匀,再次加重内侧关节病变及内翻畸形程度,形成恶心循环。张英泽等[3]针对膝关节内侧间隙变窄的骨关节炎提出“不均匀沉降理论”,他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骨骼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在体重及日常活动的作用下,在负重部位的骨质则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沉降,在大多数部位比如脊柱、髋关节、踝关节等,由于天然骨性阻挡或周围坚强韧带包绕,这种沉降是均匀的,但是膝关节是人体负重面最大的关节,且胫骨平台周围没有强韧的软组织包绕,也无骨性阻挡,容易发生骨质疏松而塌陷,但胫骨平台外侧有腓骨骨性支撑,而内侧没有,因此负重点向内侧偏移,进而出现不均匀沉降。特别是站立和行走时,膝关节因负重向内侧严重滑移,使内侧负荷加重,形成恶性循环。该理论认为这种不均匀沉降会导致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逐渐失去平衡,牵拉骨膜,引起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而腓骨截断可以打破这个恶性循环,重新平衡胫骨平台两侧压力,从而起到消除或缓解膝关节疼痛,并组织膝关节进一步损坏,同时通过膝关节自身适应,重塑膝关节功能[4]。
总体来说,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以内侧间室为主的KOA,是以不均匀沉降理论为指导,通过改变下肢力线,改善内侧间隙狭窄,进而达到改善患者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的目的。目前已广泛开展,且近期疗效明显,手术费用低,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短,能延缓膝关节功能进一步丧失,推迟关节置换的进程,甚至避免行关节置换的结局,以及行关节置换术后所带来的创伤、感染、高费用、翻修等问题。在KOA的治疗上增添了新的思路,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也有学者提出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伴有内翻畸形的膝骨关节炎的机理与膝关节“力矩再平衡”有关[5]。虽然腓骨在结构上不参与膝关节的构成,但也承载了1/6的载荷传导,胫骨平台发生不均匀沉降后,有效负重面积失衡,导致倾斜侧的胫骨平台内压力负荷增加,出现骨小梁微小骨折而发生塌陷,进一步加重膝关节力线内移,而出现膝关节内翻畸形。当内翻>6°时,绝大部分的人体重量将落在膝关节内侧,导致膝关节不稳定,进一步加重膝关节的退变增生。余建平等认为[6],当腓骨被截除后,比目鱼肌和腓骨长肌等小腿肌肉将腓骨向远端牵拉,形成以胫骨外侧平台为支点的一个杠杆结构,翘起股骨内髁,是内侧平台压力减低,力线外移,膝关节负荷从内侧向外侧转移,使股骨下端的机械轴重新排列,从而减轻内侧间隙的骨关节炎症状,缓解或消除因内侧间隙狭窄而引起的疼痛,延缓膝关节损害进一步加重,并改善膝关节功能。
3、安全性评价
在行腓骨截骨术时应特别注意手术切口位于腓骨中上段,该部位腓浅神经紧贴腓骨,应注意避免损伤。余建平等[6]对24例膝关节内侧间室关节炎患者行腓骨截骨术,术后有1例腓总神经牵拉伤,1例腓浅神经损伤。李存祥等[4]对30例KOA患者行腓骨截骨术,术后出现腓总神经麻痹2例,腓浅神经损伤2例。王娟等[11]对10例行腓骨部分切除术后10年以上的患者进行随访,发现患者在双下肢肌力、步态方面,健侧和患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通过X线片发现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关节间隙变窄、囊性变、膝内翻改变。王春生等[12]对97例成人中上段腓骨部分切除患者进行随访分析,随访时间1—8年,结果表明中上段腓骨截除对患者的踝关节结构、肌力、运动范围及日常生活功能均无明显不良影响。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浙江省中山医院
新技术、新项目申请表
申请
科室
骨伤科
项目名称
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
协作科室或单位
项目
负责人
周国庆
申请日期
2016.5.5
申请项目国内外开展现状及水平
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关节疾病之一,在超过60岁的人群里,其发病率约为30%,其中超过一半的患者有不适症状,常见为疼痛、僵硬、肿胀和活动受限等[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KOA患者人数也在逐年增长,KOA的病因包括退变、生物力学、创伤、基因等多个方面,症状也是从轻到重逐步进展,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
2、目前临床应用情况
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为主的骨关节炎已广泛开展,并在临床取得了一些成果。陈伟等[2]研究分析了233例(284侧膝关节)KOA患者资料,对于累计内侧间室的KOA,采用腓骨近端截骨术、胫骨高位截骨术、单髁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镜清理+腓骨近端截骨术均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郑颖洁等[7]对实施腓骨近端截骨术的15例(17膝)KOA患者的研究结果表明,9例患者疼痛较前明显减轻,术后即可负重行走,内翻角度较前减少了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HSS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得出,优12膝,良3膝,中2膝,优良率88.2%,且随访膝关节功能良好。马同敏等[8]采用前瞻性研究32例(42膝)严重KOA患者,分别采用腓骨近端截骨术和封闭+玻璃酸钠注射治疗,结果表面腓骨近端截骨术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松解膝关节外侧软组织张力,减轻疼痛。徐明等[9]分析了膝关节内侧间室病变的28例(36膝)患者,其中采用腓骨近端截骨13例(17膝)、单髁关节置换15例(19膝),结果表明腓骨近端截骨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均比单髁置换低,而两组术前、术后HSS评分、VAS评分以及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杨朝君等[10]对85例内翻型KOA患者,分别采用腓骨近端截骨术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腓骨近端截骨术可获得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相似的近期疗效,且具有创伤小、失血少、花费低、手术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