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支教经历分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彝谊生辉暑期实践分享
法学1203马琳 法学1202郑人豪
团 前 生 活 行
队简介 期准备 活故事
动开展
成于思

“彝谊生辉志愿服务协会”是由法学院09级李权财、崔萌、张龙、 胡晓林等前辈创立的,是在西部偏远少数民族山区的公益实践中成
长起来的大学生公益团队。协会以“责任奉献,互助成长”为理念。
我所展示的,我所讲的都是有限的。 如果大家对公益和志愿服务感兴趣的 话,也可以投入到公益的星星之火中! 我们期待着你们的加入!
@彝谊生辉志愿服协会
人人常常说,知识改变命运,科技创 造生活。而这一片土地上,期待有更 多科技与知识的阳光照进。
又是一次家访,我们跟随“邱侍卫(邱叶锋)”走进他的家 中。到家时已是下午两点,他熟练打开房子外面的“橱 柜”,端出奶奶给他留的饭菜,凉山的七月正是收割烟叶 的农忙时节,偌大的家中空无一人。爸爸妈妈在他两岁时 便前往外地打工,两到三年会回家一次。在向村长了解当 地留守儿童的情况时,村长告诉我们,凉山的留守儿童并 不多,因为那一辈的人很少能够真正走出这座大山。山路 崎岖,又或是——他们以为,绵延的群山包围住的,就是 整个世界。这个,世外桃源般的世界。
13岁的他,努力地生存着的他,该如何 挣脱加在身上那与生俱来的枷锁。
距离支教结束倒数第二天的晚上。上午第五节课后,建波
没有向往常一样径直回家,把妹妹送到家门口后他又返回 了学校。整个下午,他都在破旧不堪的学校里来来回回, 偶尔凑到我们身边看看,却不怎么说话。我们索性搬出了 电脑,沉甸甸黑乎乎的大家伙在小孩子看来甚是陌生。罗 子哥有了个好点子,一个小时后,建波在我们的电脑上绘 出了十一名支教成员的全家福。
有禁毒巡回演讲、关爱留守儿童、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等活动。截止 目前,共开辟7个支教点,捐赠军训服装近3000套,衣物1000多套,
图书近两万册,建立爱心书屋7间,资助贫困儿童资金数万元,发放
体育器材和节能灯价值达3000余元等。
协会介绍

团队成立以来连续四年获得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策划大赛一等奖。 2011年,彝谊生辉开展的“走进凉山,情系彝区”的大型公益活动 被江苏团省委表彰为“江苏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并受到《中国 青年报》、《凉山日报》、德昌电视台、无锡教育电视台等新闻媒 体的关注和报道。2012年,”同一片蓝天下,让孩子影响孩子“策 划顺利从24800多个团队策划中晋级前48,入围谷歌杯大学生公益 创意大赛决赛。同年团队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团队“。
实践收获:我们的活动既是一种公益行为,也是一种生活体验。每年 暑期开展这样的活动,造福当地百姓的时候也锻炼了自己。参与社
会公益,可以净化自己的心灵,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自己的社会
责任感。参与社会公益可以锻炼自己各方面能力,比如生存能力、 社交能力、合作能力、抗挫折能力等。实践出真知,多参与社会实 践,可以增加自己的生活经验,丰富人生阅历,使人受益匪浅。最 后,我想说每次实践结束后我收获最大的是一份感情-彝辉人之间真 挚的感情。


成果展示
前言:
扛过一杆旗,不只是为了让它不倒,还要
让它继续飘扬,把彝辉人的故事继续书写
下去,把彝辉人的精神继续延续下去。
简单培训、撰写策划、项目申请、募集物资
累并快乐着
前言:
人们和媒体往往更多的去关注那些天灾 人祸、娱乐八卦,而很少去关注那些与 生俱来的wenku.baidu.com困。关注彝谊生辉,关注大 凉山贫困儿童!
积极践行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奉献自我、服 务社会的平台,并在实践中培养、强化大学生勇于负责,甘于奉献
的精神;注重实践育人,单向服务为行动,双向获益为引导,使大
学生在实践中广泛学习与挖掘自身价值,不断成长。 “彝谊生辉”服务团队自从成立以来,队员先后8次深入四川凉山
州德昌县义务支教(寒暑假时间),举办了5次大型火把节,此外还
2013年5月,“江南梦-彝乡情”项目成功申请上灵山慈善基金会主 办的”灵青计划“项目。6月参加人民网公益团队选拔,从600多支 团队中晋级50支重点团队,7月底在大凉山接受了《人民日报》特 派记者专访,8月登上《人民日报》,随后活动先后被人民网、中青 网、新华网、凤凰网、中国网等近千家网站报道。9月被评选上”人 民网十佳团队。 2014年4月,依托“授人以渔”项目,团队正式成为灵山慈善基金 会主办“灵青计划”的长期合作对象,授权成立“灵青伙伴”。得 到无锡市公益机构向日葵助学、普济公益的全程赞助与支持。
往年活动回顾
灿烂彝夏,魅力彝乡
今年开展的活动
驻守第七支教点,开办笃学夏令营
随手拍全家福&“彝族人的一天”纪录片
“一对一”资助走访
欢度火把佳节
生活故事
图片中右边的男孩叫罗小兵,他生在一个从老凉山到新凉山过 度的时代。因为搬迁,户籍没了着落,学校将这个12岁的小男 生拒之门外。父亲在幼年时辞世,他担起了家中“男子汉”的 重担。1200元,这是一个12岁的小男孩给当地人打工一年的工 资。而这,也是支付妹妹(图左,罗小英)学费的资金来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