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传类文言文重要实词汇编原文及译文
高考文言阅读(史传类)重点词语归类 PPT优秀课件
25、害:嫉妒。 例:冯敬之属尽害之。(《史记·屈原贾生 列传》)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6、刺:指责。 例:刺诸县短长。(96年高考卷) 27、衔:怀恨。 例:遣吏部尚书宋璟于门下过官,知古衔 之。(《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七》) 28、疾:憎恨、嫉忌。 例:由是知名,而为州家所疾。(《三国 志·吴书·刘繇太史慈士燮传》
【译文】 帝王治国之道,就是根据各人的能力授 给其相应的职务;依照职务要求他们做出 相应的业绩,使得名实相符;掌握生杀大 权,考察出群臣中有能的人。
3、 课 :考核、督促、征收。 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 课家人负物百斤,环舍趋走。——《后汉书》 是岁,始课南徐州侨民租。——《宋书·孝武帝 本纪》 4、 风、化 :教育感化 风惠 (教化恩泽); 风调 (指教化清和); 风政 (教化政治)
二、有一些特殊的单音词,我们不能不引起重视: 1、 第 :①只,只是,只要; 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 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另“最”也可表 示等级) 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 十余年,书生用(因)甲第为相国。 最吏 (考绩优秀的官吏); 最殿 (功绩最劣等者); 最课 (官吏考课的最高成绩)
20、 多 :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 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此诚雕虫之戏,不足为多也。——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 21、 少 :批评,轻视,看不起;稍稍,稍微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如吾弗 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太后之色少解。 今予病少痊。——《庄子·徐无鬼》
21、 贾祸:招来祸患。 或谓永:“世方雷同,毋以此贾gǔ祸。(96 年高考卷) 22、论:判罪。 例:论守独石、内官弓胜田猎扰民。 (《明史·列传第六十五》) 23、狱:案件。 例: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 (《续资治通鉴》) 24、牒:文书。 例:俄有吏袖空牒窃印者。(2001京、皖、 蒙春季高考卷)
120个重点文言实词例析(例句有翻译)
120个重点文言实词例析(例句有翻译)120个重点文言实词例析(例句有翻译)①爱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译文:爱护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去教导他。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护)《触龙说赵太后》译文:父母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
②喜欢,爱好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
③舍不得,吝惜,爱惜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舍不得,吝惜)《齐桓晋文之事》译文: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六国论》译文: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④爱慕,欣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爱莲说》译文:我却只欣赏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⑤恩惠古之遗爱也(恩惠)《左传》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⑥怜惜,同情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怜惜,同情)《左传》★安①安全,安稳,安定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译文:风雨无忧安稳如大山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失街亭》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
谢庄遂安(安全、安定、安稳)《冯婉贞》译文:谢庄于是安全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六国论》译文: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②安抚,抚慰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赤壁之战》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③安置、安放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失街亭》译文:距离山十里地有王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寨。
④使……安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⑤疑问代词:哪里,怎么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赤壁之战》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沛公安在(哪里)《鸿门宴》译文:沛公在哪里?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哪里)《陈涉世家》译文:燕子麻雀哪里知道大雁的志向呢?⑥养生衣食所安(养生)《曹刿论战》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被读音一:bèi①被子(名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杨修之死》译文:一天白天,(曹操)正在大帐中睡觉的时候,被子掉到地上了。
史传类文言重点实词集解
史传类文言重点实词集解1.表示官位升迁、任免类的词语(1)辟:征召。
例:太祖辟为丞相掾,赐爵官内侯。
《三国志·魏书·王卫二刘傅传》(2)迁:升官。
例: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朗,再迁为安乐太守。
《后汉书·陈王列传》(3)拜:任命,授给官职。
例:同上。
(4)举:举荐。
例:举进士,并擢制科,调义兴尉。
《新唐书·裴崔卢李王严列传》(5)擢:提拔、选拔。
例:同上。
(6)调:调迁。
例:同上。
(7)累迁:多次提升。
例:累迁吏部侍郎。
(2003年高考卷)(8)徙:改任。
例:(杨绩)降长宁军节度使,徙知琢州。
《辽史·列传第二十七》(9)拔:提拔。
例:朕拔卿于仇虏之中。
《贞观政要》(10)除:任命、授职。
例:无何,复除宣徽史,知河阳。
《宋史·列传七十五》(11)转:改任。
例:太祖敬纳其言,转幕府功曹。
《三国志·毛玠传》(12)摄:代理。
例:请知古摄吏部尚书,知东都选事。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一十一)(13)署:委任、代理。
例:署为府长流参军。
(1999年高考卷)(14)典:主管。
例:玠尝为曹掾,与崔琰并典选举。
《三国志·毛玠传》(15)知:作某地的知县。
例:(郭永)寻知大谷县。
(1996年高考卷)(16)相:作某国的丞相。
例:且臣闻管仲相齐。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17)出:由京城改地方官。
例:韦仁约弹右仆射褚遂良,出为同州刺史。
(2000年京、皖、蒙春季高考卷)(18)黜、谪、左迁、贬:罢官、降官。
例:黜仁约为清水令(2000年京、皖、蒙春季高考卷)。
2.表示有才能或因才能被看重(不重用)类的词语:(1)以……称:因为某些才能而被人称赞。
例:(毛玠)少为县吏,以清公称。
《三国志·毛玠传》(2)以……闻:因为某些才能而闻名。
例:无何,宰以卓异闻。
《促织》(3)异:认为才能奇特。
例:太祖定荆州,闻其为张羡谋也,异之,辟为丞相掾主簿。
史传散文_文言文翻译
【原文】昔汉之初,天下大乱,英雄并起,豪杰竞逐。
有项羽、刘邦者,各据一方,争雄天下。
而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各以其智勇,辅佐汉王,终成帝业。
萧何,字子房,沛人也。
为人宽厚,仁爱为本,善谋略,智勇双全。
初,何与刘邦同里,相善。
及楚汉相争,何为刘邦出谋划策,助其破项籍,定三秦。
及刘邦即位,封何为相国,位极人臣。
何虽位高权重,然不骄不躁,勤政爱民,为汉朝初立,立下汗马功劳。
张良,字子房,韩人也。
少时丧父,家道中落。
及长,博学多才,尤善兵法。
初,良为韩王,出谋划策,欲报韩仇。
后遇刘邦,遂弃韩归汉,为刘邦出谋划策,助其破项籍,定天下。
刘邦即位,封良为留侯,位至三公。
良虽富贵,然谦虚谨慎,深得人心。
韩信,字信,淮阴人也。
少时家贫,受人欺凌。
后投刘邦,初不受重用,后因刘邦得张良之助,始见重用。
韩信才智过人,善于用兵,屡建奇功。
刘邦即位,封韩信为齐王,后封楚王。
韩信虽封王,然谦虚有礼,不骄不躁,为汉朝立下赫赫战功。
汉初三杰,各以其才智,辅佐汉王,终成帝业。
萧何为相国,张良为留侯,韩信为楚王,三人同心协力,共同辅佐汉王,使汉朝得以繁荣昌盛。
后世称之曰:“汉初三杰,功盖天下。
”【译文】在汉朝初年,天下大乱,英雄并起,豪杰争逐。
有项羽、刘邦者,各据一方,争雄天下。
而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各以其智勇,辅佐汉王,终成帝业。
萧何,字子房,沛人也。
为人宽厚,仁爱为本,善谋略,智勇双全。
起初,萧何与刘邦同乡,关系亲密。
及至楚汉相争,萧何为刘邦出谋划策,助其击败项羽,平定三秦。
刘邦即位后,封萧为何为相国,位至人臣。
萧何虽位高权重,但并不骄横,勤政爱民,为汉朝初立,立下赫赫战功。
张良,字子房,韩人也。
少年丧父,家道中落。
长大后,博学多才,尤其擅长兵法。
起初,张良为韩王,出谋划策,意图报复韩国之仇。
后来遇到刘邦,便弃韩归汉,为刘邦出谋划策,助其击败项羽,统一天下。
刘邦即位后,封张良为留侯,位至三公。
张良虽富贵,但谦虚谨慎,深受人心。
高考文言阅读(史传类)重点词语归类 PPT课件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同样大悟 无言。缘来尽量要惜,缘尽就放。人生本来就空,对人家笑笑,对自己笑笑,笑着看天下,看日出日落,花谢花开,岂不自在,哪里来的尘埃!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 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 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来没有努力过,还怡然自得地安慰自己,连一点点的懊悔都被麻木所掩盖下去。不能怕,没什么比自己背叛自己更可怕。 12、跌倒了,一定要爬起来。不爬起来,别人会看不起你,你自己也会失去机会。在人前微笑,在人后落泪,可这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成长。 13、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永远能够依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管别人怎么看,坚持自己的坚持,直到坚持不下去为止。 14、也许你想要的未来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也许你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有人不满意,也许你的理想离你的距离从来没有拉近过......但请你继续向前走,因为别人看不到 你的努力,你却始终看得见自己。 15、所有的辉煌和伟大,一定伴随着挫折和跌倒;所有的风光背后,一定都是一串串揉和着泪水和汗水的脚印。 16、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从未行动。有一天你总会明白,遗憾比失败更让你难以面对。 17、没有一件事情可以一下子把你打垮,也不会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你一步登天,慢慢走,慢慢看,生命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 18、努力也许不等于成功,可是那段追逐梦想的努力,会让你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沉默努力充实安静的自己。 19、你相信梦想,梦想才会相信你。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20、生活不会按你想要的方式进行,它会给你一段时间,让你孤独、迷茫又沉默忧郁。但如果靠这段时间跟自己独处,多看一本书,去做可以做的事,放下过去的人, 等你度过低潮,那些独处的时光必定能照亮你的路,也是这些不堪陪你成熟。所以,现在没那么糟,看似生活对你的亏欠,其实都是祝愿。 11、这个世界其实很公平,你想要比别人强,你就必须去做别人不想做的事,你想要过更好的生活,你就必须去承受更多的困难,承受别人不能承受的压力。 12、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 13、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幸福。去发现你所拥有幸运,少抱怨上苍的不公,把握属于自己的幸福。你,我,我们大家都可以经历幸福的人生。 14、给自己一份坚强,擦干眼泪;给自己一份自信,不卑不亢;给自己一份洒脱,悠然前行。轻轻品,静静藏。为了看阳光,我来到这世上;为了与阳光同行,我笑对 忧伤。 15、总不能流血就喊痛,怕黑就开灯,想念就联系,疲惫就放空,被孤立就讨好,脆弱就想家,不要被现在而蒙蔽双眼,终究是要长大,最漆黑的那段路终要自己走完 。 16、在路上,我们生命得到了肯定,一路上,我们有失败也有成功,有泪水也有感动,有曲折也有坦途,有机遇也有梦想。一路走来,我们熟悉了陌生的世界,我们熟 悉了陌生的面孔,遇人无数,匆匆又匆匆,有些成了我们忘不掉的背影,有些成了我们一生的风景。我笑,便面如春花,定是能感动人的,任他是谁。 17、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与年龄无关。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千万不可放纵自己,给自己找懒散和拖延的借口,对自己严格一点儿,时间长了,努力便成为一种心理 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18、自己想要的东西,要么奋力直追,要么干脆放弃。别总是逢人就喋喋不休的表决心或者哀怨不断,做别人茶余饭后的笑点。 19、即使不能像依米花那样画上完美的感叹号,但我们可以歌咏最感人的诗篇;即使不能阻挡暴风雨的肆虐,但我们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情;即使无法预料失败的打击, 但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成功的一个个驿站。 20、能力配不上野心,是所有烦扰的根源。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你要想得到,就得学会付出和坚持。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决定生活的样子。
史传类文言文重要实词汇编
史传类文言文重要实词汇编1、关于案件狱:以治狱至廷史//平法断狱,多所全宥。
(案件)狱中杂记(监狱)讼讼者数千人(诉讼、打官司)自讼(检讨)辩讼公门之下(辩论)断及断狱之日(判断,评判)按按诛五人// 收摄按问(追究、查办)抚按议散之(巡按,官名)诛汉厚诛陵以不死(责问,谴责)兴兵诛之(讨伐)害民者诛(杀死)讨亡不越竟,反不讨贼(声讨、讨伐)在军,无日不讨军实而申之(治理、整顿)刻(尅)刻期三月必得盗(限定期限)寝秦人寝兵//寝不行(扣住不发)晨往,寝门辟矣(卧室)摄收摄按问(拘捕)摄敝衣冠(整理)系收摄系狱(关押、捆绑)辜无辜//死有余辜//盗服辜(罪)当表奏皆当死// 蒙毅当赵高法应死(判罪)论于是论高辇死//群臣或窃馈,辄捕论之(判决、判罪)坐淳验无实则坐之//郡中豪滑相连坐千余家(治罪)将军王恢坐首谋不进,下狱死。
(因犯………罪)报以为直于君而曲于父,报而罪之(定罪,判罪)报仇雪耻(报答,回报)故略上报(报告)奏奏行不过二三日(报奏,奏书)臣请奏其效(呈现)以夏进炉,以冬奏扇(进献)可帝可其奏(准许)后进文章无可意者(适合)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岂,哪)让征拜议郎,辞疾不到,诏书切让。
(责备)争货财,无辞让。
(谦让)原并原其罪,许以自信。
(宽赦)原君//原其理(推究)董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督察)构王圣与吕丰共构太子(陷害)购追购又急//高祖购求季布千金(悬赏捉拿)文此三者,以为文不足//舞文巧诋下户之滑(法律条文)为人少文(礼仪、文化)法犯法当死(法令,制度)虽有百罪,弗法。
(按法令治罪)治以治狱至廷史(治理)天下大治(治理得好)2、关于官职地位雅赵高雅得幸于胡亥。
(平素)素素居广平时//衡素善属文(平素)微人微言轻(地位低)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微言大义(精微)鄙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肉食者鄙(见识浅短)先帝不以臣卑鄙(地位低微)干不鬻智以干禄,不辞爵以吊名。
史传类文言文重要实词
• 让 : //征拜议郎,辞疾不到,诏书切让。 //争货财,无辞让。 • (责备、谦让)
• 原: //原其理 //并原其罪,许以自信。 • (推究、宽赦
德:
//赵郡农民德之 //周顺昌好为德于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感激、恩惠) 衔 : //文度深衔之 //衔哀致诚 (怀恨、怀着) 乘: //李侃率之以乘城 //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登上) 可 //后进文章无可意者 // 帝可其奏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适合、准许、岂或哪)
• 方://方与将军,少为太早; 比之甘罗,已 为太老。 • //论功则汤武不足方。 • (相比、相提并论 。 和将军相比,是稍 微早了点;和甘罗比,已经算是很老了。”) • 少://时论颇以此少之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轻视、稍微) . 多 ://时亦以此多之 (赞扬) . 视 ://其辱人贱行 ,视五人之死 ,轻重固 何如哉? • (比较或与…相比)
• 伐:
//此五霸之伐也 //每一令出,(屈)平伐曰:“非我莫能为
也。” • (功业、夸耀)
• 矜: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愿陛下矜悯愚诚 //冯参为人矜严,好修容仪 • (顾惜或夸耀、怜悯 、庄重) 第: //宋世景举秀才,对策上第 //必躬造左公第 //第归,杀而鬻之 //能取进士第 • (等次、府第、只管、科第)
• 雅 ://(赵)高雅得幸于胡亥。 • (平素)
• 课://劝(勉励)课农桑。 • //课敛赋税 //昼课赋,夜课书。 • (督促 、征收、学习)
• 简 ://简骁锐,据要害以备之。 •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选拔)
史传类文言文重要知识汇编(已校对)
史传类文言文重要知识汇编(已校对)按按诛五人 / 收摄按问(追究、查办)当表奏皆当死 / 蒙毅当赵高法应死(判罪)德⑴赵郡农民德之(感激)⑵周顺昌好为德于乡(恩惠)衔文度深衔之(怀恨)乘李侃率之以乘城 / 乘彼诡垣,以望复关。
(登上)论于是论高辇死(判决)可⑴后进文章无可意者(适合)⑵帝可其奏(准许)⑶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岂,哪)方⑴蜀虽险固,方胡为弱。
将欲除之,先从易者。
(比较)⑵时人方之前朝贡禹。
(比方)少⑴时论颇以此少之(轻视)⑵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稍微)多时亦以此多之(赞扬)视陶安事帝十余岁,视儒最旧。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比较)雅赵高雅得幸于胡亥。
(平素)课⑴劝课农桑。
(督促)⑵课敛赋税(征收)⑶昼课赋,夜课书。
(学习)简简骁锐,据要害以备之。
(选拔)狱平法断狱,多所全宥。
(案件)聘梁王虚上位,遣使者,黄金千金,车百乘,往聘孟尝君。
(招请)克⑴凡百元首,承天景命,盖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能够)⑵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
(约定)坐将军王恢坐首谋不进,下狱死。
(因犯………罪)略⑴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
(丝毫)⑵攻城略地(夺取)亟⑴子亟去,勿污我。
(赶快)⑵亟请武公,公弗许。
(屡次)干⑴干青云而直上。
(冲上)⑵后每欲参干政事,太后辄相禁塞。
(干预)⑶不鬻智以干禄,不辞爵以吊名。
(求取)董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督察)构王圣与吕丰共构太子(陷害)摄⑴收摄按问(拘捕)⑵摄敝衣冠(整理)恤⑴内省不疚,何恤人言(顾虑)⑵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顾念)⑶振贫穷而恤孤寡(救济)稍积功稍迁(渐渐)次⑴非次拔擢(次序)⑵次北固山下 / 师次彭模(停留)举⑴举孝廉(推举)⑵举进士(考中)伐⑴此五霸之伐也(功业)⑵每一令出,(屈)平伐曰:\“非我莫能为也。
\”(夸耀)矜⑴本图宦达,不矜名节(夸耀)⑵愿陛下矜悯愚诚(怜悯)⑶冯参为人矜严,好修容仪(庄重)第⑴宋世景举秀才,对策上第(等次)⑵必躬造左公第(府第)⑶第归,杀而鬻之(只管)(4)能取进士第(科第)征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严光,不至。
(完整版)17史传类文言文常用词语汇编(缪整理)讲解
史传类文言文常用词语汇编(缪整理)一、史传类文言文常见官职变动词语集释1.表授予官职的词语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如:公车特征拜郎中。
《张衡传》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如: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举其偏,不为党。
《左传·襄公三年》拜:授予官职。
如:相如为上大夫。
《廉颇蔺相如列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
《张衡传》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
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指南录>后序》授:授给、给予官职。
《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谭嗣同》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鸿门宴》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
《元史·贾鲁传》2.表罢免官职的词语罢:免去,解除官职。
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
《魏其武安侯列传》黜:废掉官职。
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
《封建论》免:罢免。
如:免官削爵。
〈汉书·贡禹传〉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书博鸡者事》3.表提升官职的词语升:升官。
如:升(鲁)台都事。
《元史·贾鲁传》擢:在原官上提拔。
如:擢为后将军。
《汉书·赵充国传》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
李白《与韩荆州书》迁:一般指提升。
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谊传》陟:进用。
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4.表降低官职的词语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贬:降职。
如:贬连州刺史。
《刘禹锡传》放: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
《卜居》左迁: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史传类文言文翻译
昔者,楚汉相争,天下大乱。
诸侯并起,争雄称霸。
其中,项羽,名籍,字羽,下相人也。
籍少时,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及长,不喜读书,喜骑射,勇猛异常。
陈涉起事,籍亦起兵响应,投奔项梁。
梁使籍为将,籍遂领兵攻城掠地,所向披靡。
秦二世元年,项羽与叔父项梁起兵反秦,攻下陈留、雍丘等地。
项羽勇猛善战,屡建奇功,声名远播。
梁死,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地广大,势力强盛。
项羽为人刚愎自用,少恩而多怨,不拘小节,自恃勇猛,不修德行。
项羽闻刘邦起兵关中,乃率兵东进,欲与刘邦争天下。
两军在垓下相遇,大战数日,项羽大败。
项羽乃夜遁,渡乌江,独身逃走。
乌江亭长劝项羽东渡,项羽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遂自刎乌江,年仅三十一岁。
项羽死,汉王刘邦统一天下,建立汉朝。
汉高祖刘邦追念项羽之勇猛,乃封项羽之子为鲁王,以祀其名。
后世之人,多以项羽为英勇之代表,传颂其事迹。
项羽之所以败,盖因以下几点:一、项羽刚愎自用,不善于纳谏。
其谋士范增,多次劝告项羽,项羽不听,以致范增离去,项羽失去良辅。
二、项羽多疑,猜忌部下。
项羽猜忌范增,导致范增离去,又猜忌刘邦,使得刘邦得以壮大。
三、项羽不修德行,不善于笼络人心。
项羽为人刚愎自用,不拘小节,不修德行,使得部下离心离德。
四、项羽不善用人,不懂得量才适用。
项羽在用人上,往往以亲疏为重,不重才能,使得人才流失。
总之,项羽之所以败,乃是其性格缺陷所致。
后世之人,当以此为戒,修德行,善于用人,方能成就大事。
项羽虽败,但其英勇事迹,永远流传于世。
传记类文言文知识常见实词释义 (独自一一查实)
高考大纲要求掌握史传类文言文重要实词1、表被任以官职的:召:动>召见。
《张衡传》:“大将军邓陟奇其才,累~不应进: <动>举荐;推荐。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于是忌~孙子于威王。
”称: 举荐;赞扬。
《史记?秦始皇本纪》:“今高素小贱,陛下幸~,令在上位,管中事。
”作: ⑦<动>充任。
《滕王阁序》:“家君~宰,路出名区。
”为: <动>担任。
《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相。
”就: <动>就任;就职。
《陈情表》:“臣具以表闻,辞职不~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
仕:做官。
仕宦:做官,任官职。
仕进:进身为官。
2、表官职变化的:1)表任命的:授: 授:授给、给予官职。
拜:授予官职。
除:任命,授职。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2)表提升的:擢: <动>提拔;选拔。
《谭嗣同》:“皇上超~四品卿衔军机章京。
”陟: <动>提升;提拔。
《出师表》:“~罚臧否,不宜异同。
”3)表调动的:徙: <动>调动官职。
《张衡传》:“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
”转: <动>调任。
《张衡传》:“再~复为太史令。
”改: 动>改变;变化。
《周亚夫军细柳》:“天子为动,~容式车。
”放: <动>驱逐;流放。
?项羽本纪赞》:“~逐义帝而自立出: 动>离京为官,外放,外迁。
《张衡传》:“永和初,~为河间相。
”出官:古代称由京官调任地方官为出官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4)表降职的:左迁:犹言下迁,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
唐苏颋《晓发兴州入陈平路》诗:“旧史饶迁讁,恒情厌苦辛。
120个重点文言实词及例句翻译(3)
120个重点文言实词及例句翻译(3)21.度,读音一:dù(1)名词①计量长短的标准宁信度,无自信也。
(《郑人买履》)——宁可相信所量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②限度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
(《论积贮疏》)——生产是有季节的,而使用却没有限度,那么物资一定会很快耗尽。
③制度,法度内立法度,务耕织。
(《过秦论》)——对内设立法令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④气度,常态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荆轲刺秦王》)——事情发生得突然,没有料到,(群臣)全都失去了原有的气度。
(2)量词,次,回,个崔九堂前几度闻。
(《江南逢李龟年》)——在崔九的堂前也有几次听到你的乐曲。
(3)动词①谱写,创制(歌曲)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姜夔《扬州慢》)——我内心感到悲怆,感慨扬州的今昔变化,于是自己创制了这首曲子。
②过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春风吹不过玉门关。
读音二:dúo(1)动词①丈量,计算即量腹而食,度足而居,吾以知其必不敷矣。
(《治平篇》)——就算是计算着肚子分配吃的,计算着身量分配住处,我也能知道那是一定不够用的了。
②推测,估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估计我到了军中,你再进去。
22.非,fēi(1)形容词,不对的,错误的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归去来兮辞》)——实际上我走上迷途并不太远,已经觉悟到如今退隐是正确的,而以前的做法错了。
(2)动词①讥评,责难,认为不对是已而非人,俗之同病。
(刘开《问说》)——认为自己正确,别人不对,这是世俗的通病。
②用在判断句中,相当于“不是”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人不是生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③无,没有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劝学》)——站在高处招手,臂膀没有加长,但远处的人也能看得见。
(3)副词①多用在叙述句、描写句中,相当于“不”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风俗云。
120个文言实词例句及翻译
文言120个实词例句及翻译1.爱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译文:吴广向来爱护士兵,士兵们有许多愿意替他效力的人。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译文:疼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去教他们的儿子。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译文:怜悯年纪老的敌人,就等于屈服于敌人。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译文:齐国即使狭小,我为何会舍不得一头牛呢?)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译文:(她)隐藏起来不出现,(急得我)挠着头来回走。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译文:老百姓都以为大王是吝啬。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译文: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
(介词后置,于野牧羊。
译文:看见大王心爱的女儿在野外放羊。
)2.安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译文:什么缘故放我在安全清闲的地方。
)风雨不动安如山。
(译文:(房子)风雨吹不动摇,安稳得像座山?)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这样以后(人们才)知道在忧患中生存,在安逸中衰亡。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奉养的东西,(我)不敢占为己有,一定要把它分给百姓。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译文:距离山十里(的地方)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译文:时时(把这些东西)作为抚慰,(希望你)永远不要忘记我。
)既来之,则安之。
(译文:既然使他们来了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译文:我(退休)不做官的这两年,悠闲安心。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译文:我死尚且不怕,一杯酒又哪里值得我推辞呢?)3.被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
(译文:一天白天,(曹操)正在帐篷中睡觉,被子掉到地上了。
)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译文:大雪越过南岭,覆盖了南越的几个州郡。
)其次关木索、被维楚受辱。
(译文:再次是戴上脚镣手铐、遭受杖击鞭笞受到侮辱。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译文:诚信反而被怀疑,忠诚反而被毁谤,能没有怨恨吗?)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120个文言实词小故事全文翻译
120个文言实词小故事全文翻译1爱l楚人爱(宠爱)其子,虽爱(吝惜)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
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喜爱)菊,众人爱(爱慕)其高洁,称之。
约其茶亭见之,爱(隐藏)而不见。
有个楚人宠爱自己的儿子,即使他吝惜钱财,对于自己儿子的要求也没有不答应的。
他的儿子长大成人,有陶渊明的风范,只喜爱菊花,大家都爱慕他的高洁,称赞他。
和他相约在茶亭见面,他隐藏着没有出现。
2安战国间,诸侯欲觅安(安全)闲之地,得旦夕安(安逸)寝,常与邻国相安(安抚),以为无患。
时有寇盗相侵,而能安(安稳)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养),于是去险要之远地安(安置)军,败矣。
逝者如斯,而今安(哪里)在哉战国时期,诸侯想要寻找安全闲适的地方,来获得旦夕之间的安逸,他们常常与邻国相互安抚,认为没有祸患。
这些国家不时有贼寇盗贼侵犯,但他们能够像泰山一样安稳,他们想要求得的是衣食的给养,于是去险要的偏远之地去安置军队,失败了。
逝去的东西就像这一样,现如今又在哪里呢3被屈原忠而被(表被动)谤,既黜,其思忧且幽。
被(披在身上)发被(穿在身上)氅行吟泽畔。
虽大雪被(覆盖)衣,身被(遭受)十余创,尤不为苦也。
屈原忠诚却被人诽谤,已经被罢黜,他的思想既忧愁又幽深。
他披散着头发,穿着皮衣在江边行走吟唱,即使大雪覆盖了衣服,身上遭受了十余处创伤,他也不觉得凄苦。
4倍苏武陷匈奴,不倍(通“背”背离)节义。
乡情于游子过百倍(倍数)。
十年间,每逢佳节,犹倍(加倍)思亲。
苏武被困在匈奴,不违背自己的气节道义。
思念之情和游子相比,还要超过百倍,十年间,每遇到佳节,就更加思念亲人。
5本柳宗元本(本来)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草木的根),反其本(根本)也;多有所得。
后人将其所述辑成多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即今日所见本(版本),以本(推究)其当日心境。
柳宗元本来追求飞黄腾达,但被贬到柳州,亲近自然,种植植物,返回到他的根本,有很多收获;后人将他的言论编辑成许多册书,就是今天所见的版本,来推究他当日的心境。
实词的文言文及翻译
【原文】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翻译】临行前,母亲密密地缝制着衣裳,心里担心孩子归来的日子会延迟。
谁说细小的草心,能够报答得了春天的阳光般的温暖。
【原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翻译】慈祥的母亲手里拿着针线,为游子缝制身上的衣服。
临行前,母亲密密地缝制着衣裳,心里担心孩子归来的日子会延迟。
谁说细小的草心,能够报答得了春天的阳光般的温暖。
【原文】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担忧。
母爱如山,儿爱如水。
山有高峰,水有长流。
【翻译】儿子出行千里,母亲担忧;母亲出行千里,儿子担忧。
母爱如同山一样深沉,儿子的爱如同水一样绵长。
山有高峰,水有长流,母亲的爱与儿子的情谊都是如此深厚且长久。
【原文】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翻译】人生若能永远像初次见面时那样美好,又何必在秋风萧瑟之际感到悲伤,如同悲伤的画扇?轻易地改变了旧日的情感,却还说着旧日的心容易改变。
【原文】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翻译】红豆生长在南国,春天到来时,它又会长出多少枝条?希望您能多多采摘,这种红豆最能寄托相思之情。
【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翻译】床前的月光如此明亮,疑似地上的霜。
抬头望着那轮明月,低头沉思,思念起远方的故乡。
【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翻译】原野上长满了草,一年一度的枯萎与繁荣。
野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们又重新生长。
【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翻译】太阳依傍着山峦落下,黄河奔腾入海。
想要看尽千里风光,就再往楼上走一层。
文言文翻译初中实词
原文:昔者,太史公自序,曰:“吾闻之,自古圣贤,其载籍非一,故述作各有不同。
吾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以俟后世之君子。
”译文:昔日,太史公为自己的著作作序,说道:“我听说,自古以来的圣贤,他们的著作并非只有一种,因此他们的著述各有不同。
我想探究天人之间的关系,贯通古今的变化,形成一家之言,以期待后世的君子。
”实词解释:1. 太史公:古代官职,掌管史书编纂,此处指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
2. 自序:为自己所著的书籍作序。
3. 载籍:书籍,文献。
4. 圣贤:指道德高尚、智慧卓越的人。
5. 述作:著作,创作。
6. 究天人之际:探究天与人之间的关系,即天人感应的思想。
7. 通古今之变:贯通古今的变化,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
8. 成一家之言:形成一家之言,即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和理论体系。
9. 俟:等待,期待。
10.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此处指有德有才的人。
原文:吾之所以著书,非欲传之后世,将以明道也。
道者,非一家之私,天下之公器也。
吾欲以道示天下,使天下之人,皆知吾之志。
译文:我之所以撰写书籍,并非为了传之后世,而是为了阐明道理。
道,不是一家的私产,而是天下共有的公器。
我想用道来展示给天下人,让天下的人都知道我的志向。
实词解释:1. 所以:……的原因。
2. 明道:阐明道理,宣扬道义。
3. 非一家之私:不是一家的私产,即不是个人独占的。
4. 天下之公器:天下共有的工具或资源。
5. 传之后世:传给后世,留给后人。
6. 使:让,使得。
7. 志:志向,抱负。
原文:吾闻之,天地设位,圣人成能。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译文:我听说,天地设定了位置,圣人成就了能力。
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因此圣人退居幕后而成就了自己,舍弃自己的利益而保全了自己。
这不是因为他们无私吗?所以能够成就自己的私欲。
实词解释:1. 天地设位:天地设定了位置,即宇宙间的一切都有其位置和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传类文言文重要实词汇编
按
_______按诛五人//收摄按问(追究、查办)
当
_________表奏皆当死//蒙毅当赵高法应死(判罪)
德
(1)__________赵郡农民德之(感激)
(2)__________周顺昌好为德于乡(恩惠)
衔
________文度深衔之(怀恨)
乘
________李侃率之以乘城//乘彼诡垣,以望复关。
(登上)
论
________于是论高辇死(判决)
可
(1)_______后进文章无可意者(适合)
(2)________帝可其奏(准许)
(3)_________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岂,哪)
方
(1)__________蜀虽险固,方胡为弱。
将欲除之,先从易者。
(比较)
(2)___________时人方之前朝贡禹。
(比方)
少
(1)__________时论颇以此少之(轻视)
(2)__________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稍微)
多
_________时亦以此多之(赞扬)
视
_________陶安事帝十余岁,视儒最旧。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比较)
雅
_________赵高雅得幸于胡亥。
(平素)
课
(1)_________劝课农桑。
(督促)
(2)_________课敛赋税(征收)
(3)_________昼课赋,夜课书。
(学习)
简
_________简骁锐,据要害以备之。
(选拔)
狱
_________平法断狱,多所全宥。
(案件)
聘
_____梁王虚上位,遣使者,黄金千金,车百乘,往聘孟尝君。
(招
请)
克
(1)_________凡百元首,承天景命,盖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能够)
(2)_________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
(约定)
坐
_________将军王恢坐首谋不进,下狱死。
(因犯………罪)
略
(1)__________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
(丝毫)
(2)__________攻城略地(夺取)
亟
(1)__________子亟去,勿污我。
(赶快)
(2)__________亟请武公,公弗许。
(屡次)
干
(1)__________干青云而直上。
(冲上)
(2)__________后每欲参干政事,太后辄相禁塞。
(干预)
(3)__________不鬻智以干禄,不辞爵以吊名。
(求取)
董
__________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督察)
构
__________王圣与吕丰共构太子(陷害)
摄
(1)__________收摄按问(拘捕)
(2)_________摄敝衣冠(整理)
恤
(1)__________内省不疚,何恤人言(顾虑)
(2)__________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顾念)
(3)__________振贫穷而恤孤寡(救济)
稍
________积功稍迁(渐渐)
次
(1)_________非次拔擢(次序)
(2)_________次北固山下//师次彭模(停留)
举
(1)_________举孝廉(推举)
(2)__________举进士(考中)
伐
(1)_________此五霸之伐也(功业)
(2)_________每一令出,(屈)平伐曰:\“非我莫能为也。
\”(夸耀)
矜
(1)_________本图宦达,不矜名节(夸耀)
(2)_________愿陛下矜悯愚诚(怜悯)
(3)_________冯参为人矜严,好修容仪(庄重)
第
(1)_________宋世景举秀才,对策上第(等次)
(2)_________必躬造左公第(府第)
(3)_________第归,杀而鬻之(只管)
(4)_________能取进士第(科第)
征
_________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严光,不至。
(征召) 微
(1)_________人微言轻(地位低)
(2)_________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
(3)_________微言大义(精微)
购
_________高祖购求季布千金(悬赏)
笃
(1)_________疾渐笃(沉重)
(2)_________笃于朋友(忠诚)
知
(1)_________海内知识零落殆尽(了解)
(2)_________子产将知政矣(主持)
(3)_________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
(智) 恶
(1)_________无恶不惩,无善不显。
(罪恶)
(2)_________君之病恶(严重)
(3)_________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讨厌)
(4)_________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怎麽)
趣
(1)_________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魏(催促)
(2)_________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旨趣)
(3)_________农赴时,商趣利(追逐)
(4)_________趣甚疾(疾走)
让
(1)_________征拜议郎,辞疾不到,诏书切让。
(责备)
(2)_________争货财,无辞让。
(谦让)
原
(1)_________原其理(推究)
(2)_________并原其罪,许以自信。
(宽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