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六大病句类型教案
病句的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教案
![病句的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af2ab5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c5.png)
病句的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病句的类型,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
2. 培养学生识别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教学内容:1. 语序不当:让学生了解句子中词语的排列顺序是否合理,如何调整语序。
2. 搭配不当: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词语搭配,避免使用不合适的词语。
3. 成分残缺或赘余:让学生了解句子中缺少必要的成分或存在多余的成分,如何进行修正。
教学步骤:第一节:语序不当1. 引入:通过示例句子,让学生感受语序不当的问题。
2. 讲解:解释语序不当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排列顺序对句子意义的影响。
3. 练习:让学生修改给出的语序不当的句子,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语序。
第二节:搭配不当1. 引入:通过示例句子,让学生感受搭配不当的问题。
2. 讲解:解释搭配不当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正确词语搭配的重要性。
3. 练习:让学生修改给出的搭配不当的句子,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词语搭配。
第三节:成分残缺或赘余1. 引入:通过示例句子,让学生感受成分残缺或赘余的问题。
2. 讲解:解释成分残缺或赘余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成分的完整性。
3. 练习:让学生修改给出的成分残缺或赘余的句子,引导学生运用完整的句子成分。
第四节:综合练习1.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修改综合练习中的病句。
2.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相互检查和修改病句。
第五节:总结与拓展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病句类型及其修改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写作中避免病句的出现。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病句类型的理解和修改能力。
2. 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评估其在实际写作中的运用能力。
教学资源:示例句子、练习题、小组讨论材料。
教学时间:每节课45分钟,共5节课。
第六节:病句辨析与修改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识别常见病句的能力。
2. 让学生掌握修改病句的基本技巧。
病句的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教案
![病句的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08249c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c5.png)
病句的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
2. 培养学生识别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的语言表达准确性。
教学内容:第一章:病句的概念与分类1.1 病句的概念1.2 病句的分类第二章:语序不当2.1 基本概念2.2 常见语序不当的类型及修改方法第三章:搭配不当3.1 基本概念3.2 常见搭配不当的类型及修改方法第四章:成分残缺4.1 基本概念4.2 常见成分残缺的类型及修改方法第五章:成分赘余5.1 基本概念5.2 常见成分赘余的类型及修改方法教学过程:第一章:病句的概念与分类1.1 病句的概念1. 引导学生理解病句的定义,即语言表达中不符合语法规则、语义不明确或不符合逻辑的句子。
2. 举例说明病句在实际应用中的困惑和误解。
1.2 病句的分类1. 介绍病句的常见分类,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等。
2. 引导学生了解各类病句的特点和常见错误。
第二章:语序不当2.1 基本概念1. 解释语序不当的概念,即句子中的词语排列顺序不符合汉语语法习惯。
2. 举例说明语序不当导致的语义混乱或误解。
2.2 常见语序不当的类型及修改方法1. 列举常见的语序不当类型,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等。
2. 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修改方法,如调整词语顺序、重新组织句子结构等。
第三章:搭配不当3.1 基本概念1. 解释搭配不当的概念,即句子中的词语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或逻辑关系。
2. 举例说明搭配不当导致的语义不通顺或误解。
3.2 常见搭配不当的类型及修改方法1. 列举常见的搭配不当类型,如动宾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等。
2. 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修改方法,如替换合适的词语、调整句子结构等。
第四章:成分残缺4.1 基本概念1. 解释成分残缺的概念,即句子中缺少必要的成分,导致语义不完整或误解。
2. 举例说明成分残缺导致的语义不清或误解。
高考语文 六大病句类型教案
![高考语文 六大病句类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e3892090c69ec3d5bb7586.png)
《六大病句类型专题》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病句的六大类型,从而掌握病句题型的一些做题技巧,养成正确的语言习惯。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做题的时候,能够迅速分清该句是属于哪一类型的病句。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讲解六大病句类型(一)语序不当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有: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在这次校运会上,作为代表队的我们班一定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为班集体争得荣誉。
(句中“我们班”是种概念,“代表队”是属概念,前者(定语)限制后者(中心语,应改为:作为我们班的代表队。
)2、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3、把定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例:这种设施要不要更新,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引起了议论。
(应改为:引起了广泛的议论。
)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
(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她是一位国家队里的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的语序应是:领属性的词(表谁的)+数量性的词(表多少)+动词或动词短语(表怎样的)+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什么样的)+表性质的名词(属性)+中心语改为:国家队里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
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
(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那位失主在电视台昨天为表谢意又诚挚地为小赵点了一首歌。
正确的语序应是:表目的或原因的短语+时间词+处所词+情态动词或形容词+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中心词改为:那位失主为表谢意昨天在电视台又诚挚地为小赵点了一首歌。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学案
![辨析并修改病句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cfa2370912a216147929b1.png)
辨析并修改病句(一)教学目标1、掌握高考考查的六种病句类型。
2、准确地辨析并修改病句。
考点讲解:1、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2、命题的主要方式:(1)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2)让考生在原句上修改病句;(3)判断题目对病句的分析是否正确;(4)判断对病句的修改是否恰当。
多以判断题的形式出现在第一卷中。
知识梳理(一)搭配不当1、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2、《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汉末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的英雄事迹。
3、我们班干部严肃地研究了同学们对班委工作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老师们的意见。
4、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
5、学习态度的正确与否是成绩优良的先决条件之一。
6、不管气候条件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二)成分残缺或赘余1、经过志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的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2、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3、南堡人民经过苦战,一道大坝巍然屹立在天目溪边。
4、全运会结束后,运动健儿们凯旋而归。
5、经过广泛的讨论,反复的修改,新的奖酬金制度终于付诸于实施了。
6、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
(三)结构混乱1、这部学术著作的作者是由北京大学的两位年轻教授写成的。
2、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的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3、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方法小结自我检测(1).由轻工大学科研所年轻的所长王洪新主持研制的茶多酚等高科技产品,分别获得了江苏省优秀科技新产品金奖和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银奖,并申报了两项国家专利。
(2).通过太空通信卫星的直播线路,人们可以看到2002年日韩世界杯上精彩纷呈的足球比赛和观众的热烈喝彩声。
高考病句教案
![高考病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188540bff00bed5b9f31d61.png)
高考语文复习病句专题【知识梳理】(一)辨析病句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
辨析病句,是考查对病句的识别与分析,有了这种能力才可能对病句进行修改。
高考《考试说明》指出,典型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六种。
一、常见六类病句类型:1、语序不当:包括多层定语语序不当、多层状语语序不当、定语与中心词语序不当、定语、状语位置错乱、相关联的并列词语或短语语序不当、主语与关联词语语序不当。
(1)关联词位置不当。
望见句中有关联词语,检查是否患关联词位置失当症。
复句中,两个分句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
例: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前比质量,后比成本,“不是”应放在“质量”前。
)方法1、复句中关联词语序分两种情况:同一主语,主语在前,格式为:主语+前关联词+主语+后关联词。
不同主语,关联词在前,格式为:关联词+主语①+关联词+主语②例如:①你因为不努力学习,(你)所以成绩下降。
(同一主语)②因为你不好好学习,所以老师很为你的成绩担心。
(不同主语)例句①他如果再犯类似的错误,学校就有开除他的危险。
运用:读句子,确定原句要表达的意思是――他再犯错误,他将被开除。
属于同一主语的情况,而原句后一句的关联词“就”的前面用的是“学校”,格式不对,应改为“他如果再犯类似的错误,就有被学校开除的危险”才通顺,从而判断出原句是病句。
(2)状语、定语跟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国家外汇储备充足,对抵御这次国家金融风暴的冲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是偏正结构,“国家外汇储备充足”是主谓结构,两者结构相同才好。
可改为“充足的国家外汇储备”。
)(3)定语和状语位置错置。
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辨析并修改病句复习指导教案
![辨析并修改病句复习指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cae9b6f121dd36a32d82f2.png)
一般来说,两个分句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的后面;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的前面。
4.分句的顺序不当。
5.词语的顺序不当。
二、搭配不当
现代汉语的句子有一定的结构规律,主、谓、宾、定、状、补六种成分搭配要符合这一结构规律。搭配不当就是句子的某些成分不符合这一结构规律:或者搭配在一起从道理上说不通;或者不符合语言习惯,强行搭配。
【分析】中心词应是“学生”,“高校学生的培养”应改为“高校培养的学生”,这样才能与后面贯通。
如:请柬的封套上古色古香地印着青铜器,上面整齐地排列着身披铠甲、手持盾牌的秦军战士。
【分析】“古色古香”不应作“印”的状语,而应调到“青铜器”前作定语,将“古色古香地”改为“古色古香的”。
如:那个年代的手抄本很难得,书中的故事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爱国心、人生观、事业心、爱情观以及手抄本那漂亮的字迹也让我非常喜欢。(2010·全国卷Ⅱ)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
(2)缺谓语。
(3)缺宾语。
(4)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
(5)缺少关联词语。
(6)缺介词。
2.成分赘余
(1)主语赘余。
(2)谓语赘余。
(3)宾语赘余。
4)介词赘余。
(5)附加成分赘余。
四、结构混乱
结构混乱,又叫句式杂糅,是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句式杂糅在一起,从而造成语句结构上的混乱。结构混乱主要有四类:①两句混杂;②藕断丝连;③中途易辙;④反客为主。
如:这一歌唱组合独立创作的高品质词曲以及演唱中表现出的音乐天分和文化素养,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平均年龄仅20岁的作品。
【分析】“平均年龄仅20岁”不能修饰“作品”,应改为“平均年龄仅20岁的年轻人的作品”
高考语文病句辨析教案
![高考语文病句辨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bbe36a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b2.png)
高考语文病句辨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病句的基本类型和辨识方法。
2. 培养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 引导学生运用病句辨析技巧,提升高考语文成绩。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
2. 病句的辨识方法:划分句子成分、逻辑分析等。
3. 病句的修改原则:保持原意、调整结构、符合语法规则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病句类型的辨识和修改方法。
2. 难点:复杂句子的病句辨析和修改。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病句案例,引导学生辨识和修改。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共同探讨病句辨析和修改方法。
3. 练习法: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高考真题为例,让学生体验病句辨析的重要性。
2. 讲解病句类型及辨识方法:分别讲解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类型的病句,并教授辨识方法。
3. 病句修改练习:给出典型病句,让学生分组讨论并修改。
4.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修改情况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并进行总结。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特殊病句类型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特殊病句类型的辨识和修改方法。
提高学生对复杂句子结构的分析能力。
2. 教学内容:特殊病句类型:例如,一面对两面、否定不当、语义重复等。
特殊病句的辨识方法:结合语境、逻辑分析等。
特殊病句的修改原则:保持原意、调整结构、符合语法规则等。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特殊病句类型的辨识和修改方法。
2. 难点: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辨析和修改特殊病句。
八、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特殊病句案例,引导学生辨识和修改。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共同探讨特殊病句辨析和修改方法。
3. 练习法: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九、教学过程1. 讲解特殊病句类型及辨识方法:分别讲解一面对两面、否定不当、语义重复等特殊病句,并教授辨识方法。
高三病句教案
![高三病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d247f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a1.png)
高三病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病句的概念和种类;2.掌握病句的修改方法;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修改病句。
二、教学重点1.病句的种类和修改方法;2.运用所学知识修改病句。
三、教学难点1.病句的种类和修改方法;2.运用所学知识修改病句。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你们在写作文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明明自己写的很好,但是老师却总是批评你的句子有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病句吗?有哪些种类?2. 讲解2.1 病句的概念和种类病句是指语法、逻辑或修辞上有错误或不妥之处的句子。
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主谓不一致:主语和谓语在人称、数、时态等方面不一致;•并列句不平衡:并列句中的两个分句在结构、长度、语气等方面不平衡;•重复、累赘:同一句子中出现了重复或累赘的表达;•词语搭配不当:词语之间的搭配不符合语法规则或习惯用法;•句子成分缺失或多余:句子中缺少必要的成分或出现了多余的成分;•句子结构混乱:句子结构不清晰,难以理解。
2.2 病句的修改方法针对不同种类的病句,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修改:•主谓不一致:根据主语的人称、数和时态来确定谓语的形式;•并列句不平衡:通过调整分句的结构、长度、语气等方面来使其平衡;•重复、累赘:删除重复或累赘的表达,或者通过改变句子结构来避免重复;•词语搭配不当:根据语法规则和习惯用法来选择合适的词语搭配;•句子成分缺失或多余: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必要的成分,删除多余的成分;•句子结构混乱:通过调整句子结构来使其更加清晰易懂。
3. 练习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病句,让他们自己找出错误并进行修改。
例如:•他们三个人都是好朋友,但是他们的兴趣爱好却不一样。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要浪费时间。
•他们不但是同学,而且是好朋友。
•我们应该多读书,多学习知识。
4. 总结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强调病句的修改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病句的概念和种类,掌握病句的修改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全》优秀教案
![《病句类型全》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6b990a856a561253d36f2a.png)
语法专项复习——病句一、病句类型(一)实词使用不当1、单音词和双音词选用不当。
例如:这儿的河流,流程都不太长,但水量很丰,流势很急。
大坝拦挡住河水,一个人工湖形成了。
2、代词用错。
例如:我们明明知道先进单位的缺点,却不认真地帮助它,反面毫无原则地掩盖它,这是不负责作的表现。
(二)虚词使用不当1、用错介词(最容易用错的介词是“对”、“把”)例如:谷神星这个名词,可能对我们不太熟悉。
每个介词有自己的范围,“向”表示方向,“对”表示对象,“在"表示时间地点情况等。
2、用错连词。
例如:你知道我也十分爱好吹笛子,而且吹得很槽。
3、助词使用失当。
例如:他们是我们乡第一个上名牌的大学的学生。
(三)成分残缺句子成分可以省略,省略总是明确的,而且可以把省去的词语补出来。
但是必要的成分不能欠缺,否则句子结构不完整。
1、缺主语。
例如:通过学习,使找提高了认识。
由于曹雪芹所处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所以不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
2、缺谓语。
例如:我们识别是非的能力。
中国人民止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3、缺宾语。
例如:大会提出“情况变了怎么办”。
北京市百货大楼从市场需要出发,不断矿人商品。
4、缺定语,这种语病较为少见,但也还是没有,例如:让大学生自谋职业,让大学生们自己去开拓生活,实在是个好办法。
(四)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例如:中学则代的那些问学的愉快笑容和爽朗的歌声,至今还在我的耳边回响。
2、动宾搭配不当。
例如:清明前后,xx部队派了800多人次,参加郊区植树劳动。
3、定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
例如: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
4、状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
例如:只要稍微深思一下,就会理解这个问题。
5、补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
例如:司马文华的立场站得很牢固,感情也表现得很丰满。
6、主宾搭配不当。
例如:只靠关卡压,而不做思想工作,不给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是一种极不负责的工作态度。
7、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人教版高三语文高考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
![人教版高三语文高考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86c0b39b6648d7c0c74628.png)
第二章辨析并修改病句(教案)一考纲规定的六类病句(一)语序不当:主要指句子中词语或分句的顺序不合理,即不合语法习惯或不合事理。
1多项定语次序不当多项定语可按照以下次序排列:表领属性的词语或表时间处所的短语 - 指称或数量短语动词或动词短语-- 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 -- 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另外带“的” 的定语放在不带“的”定语之前。
示例:花园里(领属性定语)那(指示代词)几朵(数量词)盛开的(动词)美丽的(形容词)红色(形容词)玫瑰花(名词)被人摘走了。
病例:每当经历生活磨难时,我总是抱怨生活给予自己的太少,但是张亮却用他那无穷无尽的战胜苦难的魅力感染着我。
解析:句中“无穷无尽”属表领属性质的形容词作定语,“战胜苦难”属动词性短语作定语。
根据多项定语排列规则,应将二者位置对调。
2多项状语次序不当多项状语排列次序是:表目的原因的介宾短语 - 表时间频率的副词-- 表处所的名词或介宾短语-- 表范围或频率的副词---表情态的形容词或动词 -- 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示例:那位失主为表谢意(表目的)昨天(表时间)在电视台(表处所)又(副词)诚挚地(形容词)为他(表对象)点了一首歌。
病例:2015 年加拿大女足世界杯上,中国女足止步世界八强,在新闻发布中心,许多记者在昨天都同女足教练郝伟热情地交谈。
解析:本句属多项状语排列不当。
“在新闻发布中心”表处所,“昨天”表时间,“同女足教练”表对象,“热情地”表情态。
根据多项状语排列规则,应该为:昨天(表时间)在新闻发布中心(表处所)许多记者(表范围)热情地(表情态)同女足教练郝伟(表对象)交谈。
3虚词的位置不对(1 )关联词位置不对。
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关联词要放在主语之后;如果两个分句主语不同,关联词要放在主语之前。
病例(1):隐士界流行的时尚是回归自然,不仅隐士吃出了境界,而且在行装方面是一次彻底的颠覆,透露出一股浓厚的原始风格。
解析:本句关联词位置不对,前后分句主语都是“隐士” ,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后,应该为:隐士不仅吃出了⋯而且在⋯病例(2):针对金苑小区乱停汽车的现象,物业公司规定,如果业主把汽车不停在规定的车位上,就罚款100 元。
高考语文病句修改教案
![高考语文病句修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5b4692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a.png)
高考语文病句修改教案第一章:病句的定义与分类一、病句的定义:病句是指在语言表达中,由于词语搭配不当、语序混乱、成分残缺或多余、意义不清等原因,造成句子表达不准确或不通顺的现象。
二、病句的分类:1. 词语搭配不当:例如:“他吃饭非常快。
”应改为“他吃饭速度非常快。
”2. 语序混乱:例如:“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有趣的书。
”应改为“我昨天借了一本有趣的图书馆书。
”3. 成分残缺或多余:例如:“他喜欢听音乐。
”应改为“他喜欢听流行音乐。
”4. 意义不清:例如:“这个问题很复杂。
”应改为“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详细分析。
”第二章: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三、常见病句类型:1. 形容词病句:例如:“她很漂亮。
”应改为“她非常漂亮。
”2. 副词病句:例如:“他跑得很快。
”应改为“他跑得非常快。
”3. 动词病句:例如:“我去看电影。
”应改为“我去电影院看电影。
”4. 名词病句:例如:“这本书很有意思。
”应改为“这本书内容很有意思。
”四、修改方法:1. 添加或更换词语:根据句意,适当添加或更换词语,使句子更通顺。
2. 调整语序:调整句子中词语的顺序,使其符合语言表达习惯。
3. 删除多余成分:删除句子中多余的词语或短语,使句子更简洁。
4. 明确意义:通过调整词语或句子结构,使句子的意义更加明确。
第三章:高考语文病句修改题型及技巧五、高考语文病句修改题型:1. 单句修改:给出一个病句,要求学生进行修改。
2. 句子组合修改:给出几个病句,要求学生进行组合并修改。
3. 语段修改:给出一个语段,要求学生找出并修改其中的病句。
六、修改技巧:1. 仔细阅读:仔细阅读句子,理解句子的意义和上下文的关系。
2. 分析病因:分析句子的病因,确定需要修改的部分。
3. 逐步修改:按照修改方法,逐步进行修改,注意保持句子的原意。
4. 检查确认:修改完成后,检查句子是否通顺、意义是否明确,确认修改结果。
本章内容主要介绍了病句的定义、分类以及常见病句类型和修改方法。
高中高考语文病句修改类型讲解PPT教案
![高中高考语文病句修改类型讲解PPT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81c76671fe910ef02df8cb.png)
• ④美国有15个洲禁止黑人在娱乐场所与白人享有平等的地位。(“与白人”应修饰“平等”) • ⑤大家就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广泛”应修饰“交换”) • ⑥开考半个小时后,就有人陆续交卷。(“陆续”应修饰“有”)
第9页/共53页
• (3) 关联词语的位置 • 一般来说,两个分句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
信心不够”和“……壮举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里选用一个。)
第30页/共53页
• (2)藕断丝连 • 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却把他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 • 例如: • ①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
的责任”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 • ②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是把
“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应该是“干部是否深入群众”。这句话有两种改法:把第一个分句改成两面 性的“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否深入群众”。或将第二分句改成一面性的,不过句子结 构要调整为“干部深入群众是做好救灾工作的决定条件”。)
第16页/共53页
• ②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 暖。(“白眼”和“青睐”指相反的两面,但底下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
第17页/共53页
• (5) 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 例如: • ①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来。(“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
出”,推测原意就是“谁也想象得出”。)
第18页/共53页
• ②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希望是非常渺茫的。(“不完全否认”等于“部分承 认”,基本上还是承认。因此这句话说“我们承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刚好和作者的本意相反。改 法有两种“我们也承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 ……”或“我们并不否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 ……”)
高中语文病句教案
![高中语文病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222d11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eb.png)
高中语文病句教案篇一:高考语文病句辨析教案高考语文病句辨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考试说明》对此项考查的要求。
2、掌握病句的六种常见类型,领会辨析病句的几种方法。
3、通过分析高考试题,寻求规律,把握病句修改与辨析的几个小窍门。
4、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训练。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病句类型的前四类;2、特别注意“辨析方法”中的“审读关键词法” 。
教学难点:掌握病句类型及病句解题技巧三、教学设想大量补充实例,多作感悟;加强训练,培养语感;特别要针对学生平时阅读量小,缺乏语言存储,语感迟钝的特点,积极培养语感,努力汲取优秀作品的语言营养,夯实语言基础。
同时指导学生掌握应试技巧:语感审读法、筋脉输理法、造句类比法、逻辑分析法和规律标志法。
第1课时一、【2012考纲解读】2011高考《考试说明》规定考查的病句类型有六种,即: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综观历年的高考语文病句辨析试题,其所选的病句错误类型都是十分“典范”的,虽然通过各种措施增加迷惑性,但总体来说,其“病征”是十分突出的,而且也有一些规律可寻,如果抓住这些“病征”顺藤摸瓜,加以甄别,就更容易判断出该句是不是有病,是何种语病。
本专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
考查能力为D级(表达应用)。
辨析和修改病句是考查对病句的识别、分析和修改,是综合了语法、逻辑、修辞、标点符号等方面知识的一项必考内容。
《考试大纲》规定的六类病句中,前四类属于结构性病句,后两类属于语意性病句。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侧重于结构性病句辨析,偶或出现语意性病句单独命题的情况。
二、【必备知识梳理】(一)辨析病句1.病句的类型《考试说明》规定的病句类型为以下六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这六种类型的病句,作一分析和归纳,可分为以下三种:(1)语意性病句。
语意性病句指句子的意思表达不确定、不明白,通常称为“有歧意”,主要指“表意不明”,有时语序不当也会表意不确定、不明白。
高考语文病句析辨教案
![高考语文病句析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125f8d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b.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1. 高考语文病句析辨教案2. 适用学科:语文3.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4.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病句的基本类型及辨识方法培养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提高学生高考语文成绩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基本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2. 辨识病句的方法语法分析法语感审读法造句类比法逻辑分析法3. 修改病句的方法增删改换词语调整句子结构保持句意不变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病句案例,引发学生对病句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识别和修改病句。
2. 病句类型讲解(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病句的六种基本类型,并举例说明。
3. 辨识病句方法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四种辨识病句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4. 修改病句方法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修改病句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5. 课堂练习(15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病句案例,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识别和修改病句。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识别和修改病句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收集一些病句案例,分析其类型,并尝试修改。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3. 病句识别和修改能力: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病句识别和修改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病句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各种病句类型及其特点。
2.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提高识别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4. 反馈与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出其不足之处,并鼓励学生改进。
七、教学资源1. 病句案例库:收集各类病句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练习。
病句教案
![病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f99ccfd5bbfd0a7956734e.png)
辨析病句教案(一)——搭配不当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病句的六种类型。
2.了解考查的方式:辨析(客观题)、修改(主观题)。
3.了解搭配不当的基本类型4.掌握辨析并修改搭配不当类病句的基本方法一、导:明确学习目标【考点解说】句子的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通常说的“句子主干”指“主、谓、宾”,而“枝叶成分”指“定、状、补”。
各成分常处的位置及所起的作用如图所示:(定语)主语 + 【状语】谓语< 补语> +(定语)宾语修饰限制补充说明修饰现代汉语的句子有一定的结构规律。
主、谓、宾、定、状、补六种成分搭配须符合结构规律。
搭配不当就是指句子的某些成分不符合结构规律,或者搭配在一起不合事理,从道理上说不通,或者是不符合语言习惯,强行搭配。
【分类梳理学习】搭配不当类病句主要有以下六种: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关联词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引例题引路1、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改善。
2、李太白的一生,创作了许多举世传诵的浪漫主义诗篇。
3、老人那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以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我们。
思规律方法:主语或谓语由并列短语充当,检查主语和谓语搭配是否顾此失彼。
练:【高考真题演练】1.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内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和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07江苏卷)“公众的专利意识”与“不断提高”不能搭配,可改为“公众的专利意识明显增强,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2. 太阳队近来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糟糕的防守问题一直没有改善,比赛连连失利,甚至在与弱旅勇士队比赛时,也饮恨败北。
(09年海南、宁夏卷)“问题一直没有改善”搭配不当,可把“改善”改为“解决”。
3..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一年比一年多,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
病句类型教学设计方案
![病句类型教学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94909e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fc.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病句的类型,掌握常见的病句修改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培养学生严谨的写作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病句的类型: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语序混乱、前后矛盾、指代不明、关联词使用不当等。
2. 病句的修改方法:删除、增添、替换、调整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一些病句,让学生初步了解病句的概念和常见类型。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修改这些病句?2. 讲解病句类型- 分别讲解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语序混乱、前后矛盾、指代不明、关联词使用不当等病句类型。
- 结合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每种病句的特点。
3. 讲解病句修改方法- 分别讲解删除、增添、替换、调整等修改方法。
- 通过实例展示,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方法修改病句。
4. 练习环节- 出示一些病句,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修改。
-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互动交流- 学生展示修改后的病句,教师点评并给予反馈。
- 学生分享修改病句的经验和心得。
6. 总结与反思-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病句修改的重要性。
- 学生反思自己在修改病句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如发言、提问、讨论等。
2. 病句辨析能力:通过学生修改病句的表现,评估其辨析能力。
3. 病句修改能力:通过学生修改病句的结果,评估其修改能力。
4. 学习态度: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如是否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病句修改相关章节。
2. 课件:展示病句类型、修改方法的PPT。
3. 网络资源:收集有关病句修改的资料,供学生参考。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病句类型、修改方法,以及学生实践练习,使学生掌握了病句的辨析和修改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高考病句教案
![高考病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e0174f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31.png)
高考病句教案高考病句教案高考,是每个学生都经历过的一场考试。
在这场考试中,语文科目尤为重要。
而语文中的病句问题,一直是考生们头疼的难题。
为了帮助考生提升病句改错的能力,特编写了这份高考病句教案。
一、病句的定义与分类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病句。
病句是指在语法、逻辑或修辞上存在错误的句子。
根据错误的性质,病句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主谓不一致:主语和谓语在人称、数或时态上不一致,如:“我喜欢他们”应改为“我喜欢他”。
2. 名词性从句错误:名词性从句在引导词或从句结构上存在错误,如:“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不来”的正确表达应为“我不知道他为何不来”。
3. 代词指代不明:代词的指代不明确或与前面的名词不一致,如:“他把书借给了我,我很高兴”应改为“他把书借给了我,我很感激”。
4. 词序错误:句子中的词序不当,破坏了句子的结构和语义,如:“她喜欢看书不多”应改为“她不太喜欢看书”。
二、病句改错的技巧针对不同类型的病句,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改错技巧:1. 主谓不一致:注意主语和谓语的一致性,特别是在复合句中,要注意主谓一致的原则。
2. 名词性从句错误:仔细审题,理解从句的意思,确保从句的引导词和结构正确。
3. 代词指代不明:仔细阅读上下文,确保代词的指代清晰,与前面的名词一致。
4. 词序错误:注意句子结构和语义的合理性,调整词序使句子更加通顺。
三、病句改错的实战演练为了让考生更好地掌握病句改错的技巧,我们提供了以下实战演练:1. 他们是一对好朋友,但他们经常发生争吵。
改错:他们是一对好朋友,但他们经常发生争执。
2. 我希望能有一天能去看看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
改错:我希望能有一天去看看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
3. 她把钱借给了我,我很感激。
改错:她把钱借给了我,我很感动。
4. 他们不但喜欢音乐,而且喜欢看书不多。
改错:他们不但喜欢音乐,而且不太喜欢看书。
通过以上实战演练,考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病句改错的技巧,并在实际应用中提升自己的改错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大病句类型专题》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病句的六大类型,从而掌握病句题型的一些做题技巧,养成正确的语言习惯。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做题的时候,能够迅速分清该句是属于哪一类型的病句。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讲解六大病句类型(一)语序不当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有: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在这次校运会上,作为代表队的我们班一定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为班集体争得荣誉。
(句中“我们班”是种概念,“代表队”是属概念,前者(定语)限制后者(中心语,应改为:作为我们班的代表队。
)2、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3、把定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例:这种设施要不要更新,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引起了议论。
(应改为:引起了广泛的议论。
)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
(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她是一位国家队里的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的语序应是:领属性的词(表谁的)+数量性的词(表多少)+动词或动词短语(表怎样的)+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什么样的)+表性质的名词(属性)+中心语改为:国家队里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
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
(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那位失主在电视台昨天为表谢意又诚挚地为小赵点了一首歌。
正确的语序应是:表目的或原因的短语+时间词+处所词+情态动词或形容词+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中心词改为:那位失主为表谢意昨天在电视台又诚挚地为小赵点了一首歌。
多项状语次序须注意的是:①表目的、原因、时间、处所的介宾短语往往前置;②先时间后处所;③副词(表范围或频率);④形容词或动词(表情态);⑤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例:①如果我们只注意目前的利益,而忘了广大人民的根本的长远利益,或只看到长远目标,看不到实现这个目标必须经历的步骤,就会背离党的基本路线。
②沿海城市不仅要改革开放,而且内地山区也需要开放改革。
分析:——①句中“如果”要放在“我们”的后面,②句中“不仅”要放在“沿海城市”的前面。
注意: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后边;当各分句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就要放在主语的前边。
7、主客颠倒:例:数学对于我不感兴趣。
(此句中主体是“我”客体是“学”应改为“对于数学”)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8、分句位置不当:①这个村很好执行了党的富民政策。
现在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而且还不吃国家救济了。
②对于自己的路。
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例1、递进关系不当。
——应改为“不但不吃国家救济粮了,而且还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公粮”。
例2——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例: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随着工业的日益发展,大气污染日益恶化。
(“恶化”改为“严重”)2、动宾搭配不当:例:纪念三八节的到来。
(“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山区所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
(“乡音”是不能“看到”的)3、主宾搭配不当今年麦子的收成是几年来麦子收成最好的一年。
(“收成”与“一年”搭配不当)秋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北京”与“季节”搭配不当)4、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例: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状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面对五名具有NBA打球经验的美国队,中国队并不怯阵,整场比赛打得气势如虹,最终以三分优势险胜对手。
(“五名”与“美国队”搭配不当)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包含正反两方面意义的词语配搭不当,如好坏、高低、是否、多少等词兼有正反两方面意思,这类词语只能和含有正反两方面意义的其它词语搭配,如果只顾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就会造成判断错误。
例: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
此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应该是“干部是否深入群众”。
这句话有两种改法:把第一个分句改成两面性的“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否深入群众。
”或将第二分句改成一面性的,不过句子结构要调整为“干部深入群众是做好救灾工作的决定条件”。
)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健康发展”是好的一面,无法与前面的“好坏”“优劣”“高低”对应)6、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例: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
(“既然”和“也”不能搭配使用,应将“也”改为"就”)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不管”改为“尽管”)7、对应关系搭配不当当句子的前后部分出现相互呼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对应关系成分时,要注意相互配搭呼应。
例: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从理论和政策上”与后面的“规定和说明”不对应。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1、成分残缺(1)缺主语:例: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应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通过老师的批评,使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删去“通过”)从大量的事实中告诉我们,实行社会主义法制是必要的。
(删去“从……中”)可惜,这部在他心中酝酿了很久,即将成熟的巨著未及完篇,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过早离开我们”的主语只能是“他”,而不会是承上省的“巨著”,本句暗中偷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
)(2)缺谓语例: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完善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应在“建立”前面加个谓语“完成”(完成……工作)。
“建立与完善”的宾语是“制度”。
)(3)缺宾语:例: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应在“敢搏”后加“的精神”)我们要在广大青少年中营造一种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
(“营造”缺乏宾语“氛围”)(4)关联词语残缺:例: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
(应在“时间”前加“尽管”一词)(5)中心语残缺例:那种不顾林区客观实际,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到头来只能是得不偿失。
各种拳种、器械及对打,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①“那种”和“不顾……”都是定语,缺少中心词,可在“生产”后加“的做法”,或去掉“那种”。
②句末加“的表演”。
)2、赘余(1)堆砌词语例: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
(“掌握”应删去。
)(2)语义重复例: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第二、第三个“工作”应删去。
)我想买一台大约5000元左右的电脑。
(“大约”与“左右”重复)(3)可有可无例:爷爷逝世离现在已整整九年了。
(应删去“离现在”。
)(4)虚词多余例:出人意料的是,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地稳定了。
(“的”多余)村南的那片杏树林,早被人们所砍光了。
(“所”多余)注意:在结构复杂的长单句中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的问题;在一些运用了具有文言色彩的词语中要特别注意避免重复多余。
(四)结构混乱1、举棋不定(句式杂糅):此类语病的特点是,时而用这种句式,时而用那种句式。
例:一个人自学是否能够成功,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
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
(把反问句和判断句式糅在一起,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完整。
如果用反问句,应是“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如果用判断句,应是“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
)几种常见杂糅句式:本着……为原则(本着……原则; 以……为原则)是出于……决定的(是出于……; 是由……决定的)有……组成(有……; 由……组成)靠的是……取得的(靠的是……; 是……取得的)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关键在于……; ……是十分重要的)围绕以……为中心(围绕……中心; 以……为中心)成分是……配制而成的(成分是……; 由……配制而成的)是为了……为目的的(是为了……; 以……为目的的)原因是……造成的(原因是……; 是由……造成的)是因为……的原因(是因为……; ……是原因)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 是……的结果)2、藕断丝连:此类语病的特点是,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却把它的最后一部分用作另一部分的开头。
例:当学校把参加决赛的任务交给我时,我立刻产生一种非常光荣的感觉真是难以形容的。
(“真是难以形容”要另起一句,前边加上主语“这种感觉”。
)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3、中途易辙: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新说起。
例:中国人民自从接受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变了样子。
就学生的课业负担而言,老师们一年四季埋在作业堆里,太辛苦了。
4、反客为主:此类语病的特点是,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做下半句的主语,因此纠缠不清。
例:因此,当匪徒想偷袭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歼灭了无数匪军。
5、标点不当造成混乱例: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够成功都归功于集体的力量,电影局艺术的领导,舞台剧原作者的协助,全体演员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都是我从未经历过的新经验。
(“集体的力量”后用逗号,读者自然把后面的“领导”、“协助”等等都当作“归功于”的宾语,但作者的本意是把后边的用作“都是”的主语,“力量”之后必须用句号)(五)表意不明1.组合层次不同造成歧义①“我们三个人一组”可理解为“我们/三个人一组”或“我们三个人/一组”。
②“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能力有限),也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可能由于身份等因素)”2.结构关系不同造成歧义①“进口彩电”可理解为动宾关系,也可理解为偏正关系②“学生家长”可理解为并列关系,也可理解为偏正关系3.语义不明确造成歧义①“开刀的是她父亲”可理解为“她父亲是开刀的外科医生”,也可理解为“他父亲有病,医生给他做了手术”②“妇女理发店”可能是“由妇女开办的理发店”,也可能是“以妇女为服务对象的理发店”4.词类不同造成歧义①“我要炒肉丝”“炒”可理解为动词或形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