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侵略”与“文化帝国主义”_美国传教士在华活动两种评价范式辨析
_文化侵略_与_文化帝国主义_美国传教士在华活动两种评价范式辨析
_文化侵略_与_文化帝国主义_美国传教士在华活动两种评价范式辨析专题研究?“文化侵略”与“文化帝国主义”:美国传教士在华活动两种评价范式辨析王立新提要:关于近代来华传教士的活动,中国学界的“文化侵略”说虽然反映了部分历史真实,但乃是将大革命时期的政治口号直接转化为学术话语,是从单一的政治视角审视复杂的社会文化问题,因此无法对传教运动的多方面影响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美国学界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从后殖民的视角为传教史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但简单地把分析后现代和后殖民时期文化关系的范式直接应用于近代中国,忽视了传教运动在现代性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低估了中国文化精英自主选择、抵制文化控制以及维护自身文化认同的能力。
关键词:传教士文化侵略文化帝国主义中美关系“文化侵略”论是1949年以来中国史学界诠释和评估近代西方在华文化和教育事业,特别是传教士在华活动的主要范式。
“文化帝国主义”(Cultural Im per ialism )理论则是60年代以来西方激进学者分析西方大国,特别是美国与第三世界国家文化关系的基本范式,并作为后殖民批评的主要话语之一被借用来分析近代传教士在华活动。
两种评价范式有诸多相似之处,均有反抗殖民主义和西方文化霸权的色彩,对中美史学界也各具重要影响。
但两种范式产生的社会背景,用以论证的理论基础均有很大不同,对历史的解释也各有优长。
学术界虽然对这两种范式多有引用和褒贬,但尚无专文加以详细的研究。
本文试图通过对历史事实的考察,借用解释学理论辨析两种范式的源流、含义、基本主张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并尝试为正确评估近代传教士在华活动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鉴于本论题所涉领域的广泛性以及为研究问题的便利,本文主要以美国传教士在华活动为考察对象。
一“文化侵略”说的源流和内涵“文化侵略”说一度曾是1949年以来中国史学界评价中西文化关系,特别是近代基督教在华传教运动的惟一范式①。
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感到用“文化侵略”来概括传教士在华活动和近?89?①自19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学者对近代来华传教士的研究大体经历了从“文化侵略”范式到“现代化”范式的转变。
传教士对中国近代报业的影响
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播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现代社会,人们对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播活动的评价依然存在分歧。
主流评价认为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播活动是一种文化侵略,而周老师在课上却提到他并不完全同意这种观点,这不禁让我产生了想深入思考、分析评价的想法。
在我看来,要想对传教士的行为做出正确评价,首先要弄清“文化侵略”这一概念。
“侵略”是指一个国家或种族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它国的征服行为。
“文化侵略”是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有步骤、有计划地改变被占领国民的风俗习惯文化传承等。
战争时期,一个国家强行改变另一个国家的教育方式,强制新一代学习入侵国的语言文字,是文化侵略;和平时期,发达国家垄断发展中国家文化市场,并改变其国民的风俗习惯,阻碍其文化传承,这也是文化侵略。
文化侵略的目的无非有两种:一种是经济利益,从销售文化产品中获取丰厚的利润;另一种是政治利益,推广自己民族的文化和国家的意识形态,支撑本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理解了定义,接下来再分析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播活动。
事物都是两个方面的,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也是如此。
早在唐代就有基督教(以景教的形式)传入中国,但是传播的范围和信众有限。
直至在18世纪以前,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传教活动都是在一种自由的状态下进行的。
传播基督教的传教活动,其传教方式可分为直接传教和间接传教两种:直接传教是传统的传教方式,即到民间宣讲教义、游说布道、散发宗教小册子、设立教堂、吸收教徒等;间接传教是采取创办报刊、翻译出版书籍、兴办学校、举办慈善事业等方式,其中创办报刊是传播迅速、影响较广的一种传教方式。
鸦片战争前由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传教士无法在中国内地立足,其创办报刊的活动也被限于南洋一带的华侨聚居区和广州、澳门等中国南部沿海地区,所办报刊也大多是中文报刊,主要以华侨、普通平民为发行对象,,发行范围主要是在民间,目的是想通过华侨把基督教传入中国内地。
只有少数外文报刊才以侨居中国的外国商人、外交官及传教士为发行对象,目的是让这些来华外国人了解中国国情,例如《中国丛报》。
如何看待西方文化侵略 ppt课件
2020/12/27
6
据统计,互联网上70%-80%的信 息是英语信息,当前从国际互联网上可 接收的信息来自美国的占80%,来自中 国大陆的仅占0.01%,这是一个令人触 目惊心的数字。 此外,美国的网上书
店亚马逊公司通过互联网向全球100 多 个国家销售美国书籍。网络上的英文资 料远远多于中文资料 ,关于 中文内容页 面的重复性比英文的高10倍,这从侧面 反映了中文资源的稀少
2020/12/27
8
侵略途径的多样性性
从最初利用西方宗教组织到处传教布道, 到利用电影电视强力推销西方文化、美国化的 世俗价值观念;从利用经济上的优势长期霸占 世界文化产业市场,到对互联网信息平台的垄 断;从洋快餐的风靡,到西方节日的全球化泛 滥。西方文化侵略途径的多样性,充分体现了 西方文化侵略的全方位、立体化定位。伴随政 治与经济活动,信息传播以及高新科技,我们 都可以看到“文化侵略”的影子
西方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在教育方面主要体 现在。(1)进一步强化了教育目的西方化 倾向(2)冲击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实效 性(3)导致了中国教育研究对西方话语权 依附。(4)冲击着教育的外部环境,构成 教育的一个不稳定因素。其中,强制性的 英语学习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国人对 英语的重视,在某种程度已经超过了我们 对汉语教育的重视。当今的中国学生有多 少人能够写出一篇象样的华文美章来?
2020/12/27
11
侵略状态的弥散
以服装和建筑为代表, 我们可以发现,在西方 文化的巨大压力下,我 们民族的特色正在丢失。 中国人已经习惯穿西装 打领带,长袍大褂只能 在传统的相声表演中才 会偶尔一见;由一次国 际会议而引起的唐装热, 在今天看来只是昙花一 现 。在建筑方面也是一
样,今天,很多大城市 满眼望去,除了方块儿 还是三角,这在西方建 筑学上被称为简捷美, 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中 的众多经典要素被渐渐 遗忘,建筑中的民族特 质近乎丧失。
《历史研究》美国史论文题录(1954-2004)
《历史研究》美国史论文题录(1954-2004)《历史研究》美国史论文题录(1954-2004)2004年第4期肖华锋:美国黑幕揭发运动:大众化杂志、进步知识分子与公共舆论2004年第1期彭小瑜:罗马天主教语境中的美国历史和民族——奥雷斯蒂斯•布朗森论移民的美国化李剑鸣:美国革命时期马萨诸塞立宪运动的意义和影响2003年第6期王晓德: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重商主义政策及其影响2003年第4期王立新:美国国家认同的形成及其对美国外交的影响陈兼:张曙光著《经济冷战:美国对华经济禁运和中苏同盟》2003年第3期刘晓原:“蒙古问题”与冷战初期美国对华政策2003年第2期王铭:美国的亚洲移民史研究2002年第3期王立新:“文化侵略”与“文化帝国主义”:美国传教士在华活动两种评价范式辨析王旭:对美国大都市区历史地位的再认识崔丕:美国《共同防卫援助统制法(1951)》的形成及其影响2002年第2期牛军: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九年美苏国共关系顾宁:关于亚洲冷战的中美对话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2002年第1期李剑鸣:英国的殖民地政策与北美独立运动的兴起白建才:近年来美国的冷战史研究2001年第6期梁茂信:当代美国大都市区中心城市的困境2001年第3期周钢、田吉贡:美国西部野马的驯养使用与保护刘文涛、杨成良:十九世纪美国的德意志和爱尔兰移民之比较2001年第2期王立新:华盛顿体系与中国国民革命:二十年代中美关系新探高春常:英国历史传统与北美奴隶制的起源2000年第4期李剑鸣: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前的政治辩论及其意义2000年第3期任东来:1934—1936年间中美关系中的白银外交2000年第1期崔丕:美国经济遏制战略与高新技术转让限制1999年第6期郭沂纹:刘文涛著《伟大的解放者——林肯》1999年第5期杨奎松:美苏冷战的起源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张小明:美国对中苏同盟的认识与反应1999年第2期杨生茂:论乔治•班克拉夫特史学——兼释“鉴别吸收”和“学以致用”1999年第1期陶文钊:费正清与美国的中国学1998年第4期董小川:美国政教分离制度的历史思考王晓德:试论务实传统对美国外交的影响1998年第2期李喜所:关于传教士与晚清现代化关系的思考——评《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戴超武:梁茂信著《美国移民政策研究》1997年第6期王旭:工业城市发展的周期及其阶段性特征——美国中西部与中国东北部比较梁茂信:美国革命时期黑奴制合法地位的确立1997年第3期于群、程舒伟:美国的香港政策(1942—1960)王晓德:美国对外关系的文化探源张友伦:美国史研究百年回顾宋强、秦志:评《美国对亚太政策的演变,1776—1995》1997年第2期李晓岗:战后美国犹太人民族凝聚力的盛衰杨令侠:加拿大魁北克省分离运动的历史渊源王笛:近年美国关于近代中美关系的研究1996年第6期徐蓝:从“橙色”计划到“彩虹”计划——太平洋战争前美国的战略演变崔丕、侯文富: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81/1号文件形成问题研究王锦瑭:美国企业史研究罗志田:读《敌对与冲突的由来——美国对新中国的政策与中美关系(1949—1950)》李剑鸣:评《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96年第2期张友伦:美国民主制度的形成、发展和问题刘祚昌:杰斐逊麦迪逊与共和党的兴起1996年第1期于群: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152号文件的形成王笛:近年美国关于近代中国城市的研究1995年第6期陶文钊:开罗会议是美国对华政策的转折点吗•1995年第4期崔丕:美国关于日本战争赔偿政策的演变金卫星:美国对德绥靖的“韦尔斯计划”1995年第2期时殷弘:美国与现代中国——《中美关系史(1911—1950)》评析1994年第6期张少华:汉密尔顿“工商立国”与杰斐逊“农业立国”之争黄绍湘:《美国工人运动史》评介1994年第4期王在帮: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兴衰1994年第2期刘祚昌:杰斐逊与美国现代化张友伦:二次大战后美国工人阶级结构的变化——兼评美国学者关于阶级的理论王晴佳:美国的中国学研究述评1993年第4期陶文钊:1949—1950年美国对华政策与承认问题张友伦:关于美国1787年西北法令的评价问题郭沂纹:评《美国军事史纲》1993年第2期何顺果:略论美国的立国精神张敏谦:从殖民地走向独立的弗吉尼亚李剑鸣:美国印第安人保留地制度的形成与作用1992年第6期张定河:论美国联邦制的确立及其历史作用1992年第5期满运龙:马萨诸塞政治体制的确立1992年第4期何顺果:美国西部城市的起源机及其类型王旭:美国西部的开发与城市化1992年第3期崔丕: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13/2号文件形成探微1992年第1期李剑鸣:两个世界文明汇合与北美印第安人的历史命运1991年第6期时殷弘:美国与吴庭艳独裁政权的确立刘文涛:《杰斐逊传》简评1991年第2期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三论时春荣:论当代美国黑人文化的复兴1990年第4期章百家:美国对华政策新解——评《从赫尔利到马歇尔》刘绪贻:富兰克林•罗斯福与联邦最高法院斗争的性质满云龙:共和修正派与当代美国思想史学1990年第1期章百家:美国对华政策新解——评《从赫尔利到马歇尔》刘绪贻:富兰克林•罗斯福与联邦最高法院斗争的性质满云龙:共和修正派与当代美国思想史学1989年第4期黄振、方英义:美国革命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1989年第3期黄绍湘:美国的总统制邓蜀生:美国移民政策的演变及其动因王旭:富有生机的美国城市经理制1989年第1期沈长云:关于奴隶制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商讨丁则勤、丁克逊:太平洋战争前美国在美日谈判第一阶段的远东政策1988年第6期韩铁:第一次世界大战到新政初期美国的合作自由主义1988年第5期郑会欣:1933年的中美棉麦借款1988年第4期程洪:美国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趋势与特点1988年第3期(美)迈克尔•亨特:美国关于中国对外关系史研究的问题与前景1987年第5期余志森:美国独立前后政治体制的演变1987年第3期章百家: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对美政策何迪:1945-1949年中国共产党对美政策的演变袁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美国对华政策观章百家:1945-1955年中美关系史学术讨论会述评何顺果:加利福尼亚金矿发现及其历史意义1986年第6期何顺果:关于美国国内市场形成问题1986年第5期丁则勤、丁克迅:美日的私人议和活动与《日美谅解案》的形成1986年第3期文颖:《美国著名妇女人物辞典》简介1985年第4期牛大勇:美国对华政策与“四•一二”政变的关系——兼与沈予同志商榷1984年第6期冯承柏:美国工厂制确立年代质疑1984年第3期何顺果:西进在美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张友伦:评价美国西进运动的几个问题1984年第1期黄绍湘:开创我国美国史研究新局面的浅见1983年第5期田浩:五十年代初期美国的对华政策——杜勒斯德外交权术与吉田信件的由来1983年第4期陈兼: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一年美国的对德政策1983年第3期陈兼: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一年美国的对德政策1982年第5期杨宗遂:再谈“波士顿茶会”1982年第2期叶笃义译注:司徒雷登一九四六至一九四八致美国国务卿的若干电文1982年第1期刘祚昌:美国殖民地时代的议会制度1980年第4期刘祚昌:略论托马斯•杰弗逊的民主思想1980年第3期罗荣渠:关于中美关系史和美国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1979年第12期俞辛淳、王敦书美国对日政策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979年第11期李世洞:美国历史资料的搜集与管理1979年第10期杨宗遂:“波士顿茶会”及其汉译名之辨正1978年第8期冯承伯: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美国的绥靖政策1978年第2期冯承伯、李元良:马汉的海上实力论1976年第6期南开大学美国史研究室等: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黑暗的一章——西方殖民者奴役和贩卖黑人的血腥罪行1966年第1期张小辰:《“新边疆”是美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产物》一文读后1964年第4期陈原:美国侵华“专使”顾盛在中国1964年第2期邓楚川:威尔逊与中国1963年第6期罗荣渠:门罗主义的起源和实质——美国早期扩张主义思想的发展1958年第11期杨诗浩:介绍“瓜分中国的斗争和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1895-1900年”1957年第8期邵鼎勋:美日帝国主义在武装干涉苏维埃远东时期的矛盾和斗争1956年第10期邵鼎勋:美日帝国主义在武装干涉苏维埃远东时期的矛盾和斗争1956年第9期邵鼎勋:美国资产阶级对日本的初期掠夺1954年第4期程秋原:关于《美国简明史》的几点意见1954年第3期丁名楠:介绍金承化著《美国侵朝史》1954年第2期孙毓棠:美帝国主义攫占三都澳的阴谋与所谓“海军借款”。
从传教士传教事业看西方列强对中国文化侵略
版主笔。接下来他几乎一生里主要的时间都是负责上海广学会
的工作(1891年-1916年)。广学会1891年到191之一。这家出版社范围很
大,包括书籍、小册子、单张、杂志。同时广学会也有一点宣
《万国公报》
教的工作,不过基本上是一个出版社与文学机构,是在中国历 史影响最大的出版社。出版过两千种书籍和小册子。他主持翻
2021/3/2
4
传教士来华
经济
彼时中国
政治
文化
(商品经济的空前发展; 出现,发展缓慢
,产生雇佣关系;手工业、 商业繁盛;商品流通扩大)
但
仍占统治地位,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
重阻碍(闭关锁国、海禁、
明清王朝压抑工商业)
市民阶层进一步 壮大
但 强化
空前
2021/3/2
倡导
的新思想
出现(反封建民主思想
2021/3/2
12
典型人物事迹
2021/3/2
13
目录
CONTENTS
1 李提摩太 2 林乐知 3 利玛窦 4 南怀仁
2021/3/2
14
01
2021/3/2
李提摩太
15
李提摩太
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1845年10月10日出生于英 国南威尔斯,英国浸礼会传教士。英国浸礼会尽管成立 于1792年,但是直到1859年才到中国来传教
一旦外国政府对中国采取任何武力 行动时,这些传教士都会被派调往战 场,参与情报搜集和随军翻译的角色。 在侵略军占据中国某些地方后,他们 也自然地被选任做占领地的民政官。
在战争胜利缔订条约的过程里,传 教士亦预闻其事,充任翻译之职。
2021/3/2
美国的文化帝国主义
浅析美国的文化帝国主义战略摘要:本文从美国文化扩张的种类和形式分析了美国的文化帝国主义战略,主要有政治文化扩张和大众文化扩张。
美国的文化扩张已经从各种途径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到我国来,影响了中国国民的价值观念,这一点使得我们必须注重中国的文化安全维护。
不过从文化多元化的历史潮流来看,美国这种文化同质化的终极目标是不可能达成的。
关键词:文化帝国主义美式民主文化安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在冷战结束之后,世界各个民族、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广泛,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其优势的传媒体系和文化产业,促使文化作为一种商品源源不断地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其中又必然伴随着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的渗透与传播。
西方世界就这样依靠文化输出在全球形成一种“文化霸权”,并且最终使得资本主义的政治形态、经济制度、文化观念成为全球的唯一标准。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民族文化就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西方价值成为主导,并进一步影响着整个国家政治经济的走向。
这种价值观的侵略可以使一个民族分崩离析,文化帝国主义正式对西方这种文化霸权和文化侵略最贴切的描述。
在国际关系中,“文化扩张”主要指一国将其传统价值观传播或强加给其他国家,以达到“不战而屈入之兵”的目的。
历史上许多国家都程度不同地以自己的文化观念影响着国际关系,但是。
在当下,没有一个国家能像美国那样,把文化扩张和渗透作为外交战略的组成部分,在对外关系中极力推行“文化帝国主义”。
一、美国的文化帝国主义战略美国商务部前高级官员大卫罗斯科普说过,“如果世界趋向一种共同的语言,它应该是英语;如果世界趋向共同的电信、安全和质量标准,它们应该是美国的标准;如果世界正在由电视、广播和音乐联系在一起,节目应该是美国的;如果共同的价值观正在形成,他们应该是符合美国人意愿的价值观。
”二战后,美国没有停止其文化扩张,反而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下,采取更温和,隐蔽的手段实现美国的文化霸权。
目前美国的文化扩张可以概括分为政治文化扩张和大众文化扩张。
鸦片战争后传教士在华文化活动的评价
“
。
大都 通 过
新 兴 的 洋 务学 堂 的 一 些 科 口 就 是 受 到 教 会 学
无 怪 乎 梁启 超
一 些洋 务 学 堂 甚 至 还 聘
。
欧 美 各 国 变法 自强 之
,
请 一 些 传 教 士参 予 办学
虽 然传 教 士 在 中 国
迹
”
的
“
最 佳 之书
”
。
办学 主 观 上 为 宗 教 服 务 中 国传 统 的 教 育 结 构
,
“
富 国强 兵
”
为 宗 旨的 洋 务运 动 兴起 以
,
以 往 论 者 多 认为 西 方 传 教 士 在 经
,
新 教传 教士 利 用 当 时 的 社会 环 境, 在 全
济 上进 行 掠 夺 是
,
在 政 治 上 制造 分 裂
实为 推
。
国 创 办 了数 百 间 中小 学
,
到
,
世纪 末 间
,
。
,
新教
行 帝 国主 义 殖 民 政 策 的 一支 重 要 方 面 军
多种 书 籍 还 出版 了 十 几 种 中文 报 这 些书 刊 的 种 类
。
农 经 济条件 下
, 介建 立 和 发展
,
中 国 的 近 代 科学 体 系 无 法 在
。
数量之 多
、
影 响之
、
传 统 的 学 术结 构 中 产 生
,
中国 近 代 科学 体 系
。
大
,
是 当 时 在 华 任 何 一 叮 外 国甚 至 中 国 官
“
、
发
历
文献检索报告
文献检索报告论题:从教会事工看近代来华基督教传教动机的纯洁性一.工具书检索:㈠张海惠、王函芝编《建国以来中国史学论文集篇目索引初编》中华书局 1993 基督教入华史陈垣统编书号296-1 基督教入华史略陈垣统编书号296-1 十九世纪中国教派对基督教的影响〈美〉丹尼尔.赫怀斯统编书号 964㈡余田禾编《鸦片战争专题论文资料索引》上海书店 1984两次鸦片战争时期,传教士在广东的阴谋活动黄廷柱《中学历史教学》 1980年第1期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西方传教士的侵华活动何桂春《福建师大报》(哲社)1979年第3期鸦片战争时期天主教传教士在华活动徐来生《历史教学》 1983年第七期㈢《中国近代史论文资料索引(逐年分类汇编) 1976——1978》军事科学院计划指导部图书资料处出版日期:1982年07月天津义和团反帝斗争实际调查记略天津市历史博物馆《文物》 1976年第5期㈣《中国史学论文索引下编》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一二所1957年12月第1版非基督教学生同盟宣言《先驱》 1922年第3期对于非宗教同盟的怀疑及非基督教学生同盟的警告陈独秀《先驱》 1922年第6期帝国主义于反基督教运动魏琴《向导周报》 1925年第1期反对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恽代英《广东青年》 1926年第6期㈤《史学论文索引第十一期》战理部第三室编 1983年11月清代的西方传教士与中国文化《故宫博物院院刊》1983年第2期二.计算机检索“文化侵略”与“文化帝国主义”:美国传教士在华活动两种评价范式辨析王立新历史研究 2002年第3期基督教近代入华作用及性质的再认识张文举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年第 29 卷第 5 期“传教士与翻译:近现代的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戴建兵、陈晓荣高校社科信息 2004年第6期教会医院与近代中国的慈善救济事业李传斌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6年第4期近代西方教会在华慈善事业述论周秋光、曾桂林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 1期(总第 150期) *使用“中国知网”全国期刊论文检索:选择主题检索。
文化侵略 源流考
文 史 哲JO U RN A L O F L IT ER A T U RE,HI STO RY AN D P HILO SO PHY 2003年第5期(总第278期)N o.5,2003(Serial No.278)“文化侵略”源流考陶 飞 亚(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上海200436) 摘 要:20世纪初,西方在华宗教文化活动的持续扩张引起国人的忧虑。
在20世纪20年代的非基运动中,瞿秋白等人把西方这种活动概括为“文化侵略”,深刻揭露其服务于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一面,成为反帝话语中的利器。
不过,是否使用这一提法来针对西方在华文化事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明显受国际形势及国共两党对外政策取向的影响。
在实际影响的层面上,“文化侵略”提法颠覆了新文化运动以来对西方文化的单纯肯定倾向,唤起国人对外来文化渗透的警惕和反抗,也迫使这些宗教文化事业实行一定程度的改革。
但这个基于反帝斗争需要的提法,一度泛化为人们集体记忆中对近代西方在华文化事业的全面认识,则影响和限制了此后相当一个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
关键词:文化侵略;西方在华文化事业;非基督教运动;瞿秋白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1-4721(2003)05-0031-09 五四运动以后的民族主义话语中,“文化侵略”一词在当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中,几乎就是近代西方在华基督教事业的恶谥。
很长一个时期,无论在学术或者非学术意义上论及基督教及其事业时,很容易听到当年“文化侵略”的历史回声,甚至在新意义上的“古”为今用。
[1](P352)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开始有人对这一提法提出商榷,或认为文化侵略的提法是一种本位文化的国粹思想;[2](P59)或认为是50年代初在战争状态下多少带有情绪化的产物;[3](P1-3)或认为“文化侵略”不是一个规范的学术概念;[4](P4)有的则明确把“文化侵略”归入政治口号,认为政治口号不适于用作学术标准。
[5](P98)美国学者在研究近代中国基督教事业时,也常遭遇这一问题。
浅谈文化入侵 The foreign culture invasion
The foreign culture invasionThe reformation and opening up of our country has been going thirty-four years. During these years, our country’s economy has developed a lot. At the same time, the national culture has also had a great change. But the change of culture realm has a more profound influence upon the nation and the race. In the past years, more and more foreign cultural products entered the market of china. While many people understand and accept the foreign life styles, they are also influenced by other countries’values of behavior imperceptibly. From here, we do have to consider the culture invasion of other countries, especially western countries, which hides in the self-moving and business of culture market.One country or one race conquers another country or another race by the way of culture reformation or thought reformation, which is so-called culture invasion. Cultur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oundations that support social stability, and it is also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one nation’s national strength. A strong culture can raise a nation’s safety degree, and th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of culture can offer a good international safe environment for a country. The glorious and glittering Chinese civilizations have a long history, although some compositions among them have been of no use, at least these civilizations experienced the baptism and discipline of the long years, which have an important function on the development and strength of Chinese nation. But nowadays, culture invasion has different ways and different characters, whose influence is profound to China.The Japanese cartoon Doraemon is widely known in our country, and it has a conversation that said 〞The war is originally without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justice and the non-justice, and it is just that people add the distinction to the war. 〞This not only reflects the Japanese right-wing-personages have still not examined themselves the crime of World War Ⅱthoroughly, but also makes the idea like this get a dissemination through an imperceptible way, which has a huge negative effect on people, especially the teenagers.From the 90’s, the Chinese are very interested in foreign festivals suddenly. On the one hand, foreign festivals, such as Valentine’s Day, Fools’ Day, Christmas Day, Thanksgiving Day, Mother’s Day, etc., are very interesting year by year; On the other hand, Chinese festivals, such as cold food stanza, Lantern Festival, Dragon Boat Festival, the seventh night of the seventh moon stanza, Double Ninth Festival, etc., are being forgotten by Chinese gradually. As to festival invasion, the Chinese accept it gradually,even approbate it completely with no selectivity. People, especially young ones, think the foreign festivals are more fun. But in fact, behind the interest, they are accepting foreign cultures.Near our lives, you will discover ideas are changing gradually. Our kids need Mickey Mouse and Thinuby of Disney compare; Our old men need cause extreme worry and distress just to care the kids who are studying abroad or the kids of having done a part-time job overseas; The periodicals that we pay attention to are the weekly magazine named Ages and the magazine of the USA named Wealth; Our students like to read the magazines like Reader, Youth selected essays, etc., which are from the western publications; We open XO in the westernized bar and drink the wine of France in the restaurant; The leisured life in our minds is to play golf on the green turf-grass with our feet dressed in a pair of shoes named Nike or Adidas; Our economic lives are already conquered completely by the ball skills of NBA players and the fists of TaiSen; We hope to see more movies like Titanic, which gives us the feeling that romantic but sad; We still expect to be an MBA in the Harvard University, and to achieve this goal, we try our best to speak English more fluently than Chinese. …So we cannot help but want to ask: Isn’t it the hegemony? And it is even the hegemony that is unseen and has more power of kill than the USA’s invisible bomber. …Why we would just finish sticking the slogans of refusing the McDonald’s to turn round to eat Kentucky? …Why we would raise English names to appeal online that to resist foreign cultures’ invasion? …Our public culture has been added many new contents during the past years, such as jeans,McDonald’s, Barbie doll, rock and roll music and Hollywood movies, etc.. We young generation no longer to concern about the ping-pong game only, but to concern more about the baseball game, the American rugby game, the World Cup and the NBA…Culture invasion has already appeared nearby our lives, and it is more terrible than the guided missile. It can even be a soft knife to us.Facing the excellent cultural traditions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we cannot live in isolation, but to study, take and draw lessons with purpose. We must also highly watch out for the erosions of western cultures.Measures: 1.We must set up the correct idea and belief; 2.We must further develop our nation’s outward culture work to make a larger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civilization. Only by this way can we resist western cultures to permeate truly and effectively; 3.We must be the emissaries of our nation to inherit and expand our nation’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s, and then actively push our cultures to the whole world; 4.We must hold every opportunity of culture interaction with a forgiven heart. And we could infuse new fresh blood into race cultures continuously to make it always active and vivid.XXXX.XX.XX浅谈文化入侵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文化方面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从传教士的传教事业看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文化侵略 PPT
典型人物事迹
目录
CONTENTS
1 李提摩太 2 林乐知 3 利玛窦 4 南怀仁
01
李提摩太
李提摩太
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1845年10月10日出生于英 国南威尔斯,英国浸礼会传教士。英国浸礼会尽管成立 于1792年,但是直到1859年才到中国来传教
李提摩太
《万国公报》
传教士来华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传教士来华
双重身份
传教士为了取得合法居留中国的地 位,被迫加入外国在华的机构工作, 这些机构包括了半政治半商业性质的 东印度公司,也包括外国驻华的外交 和商务的官方代表。
由于他们是早期几乎唯一通晓中文 的洋人,故在这些机构里多从事与语 言有关的工作,如翻译、书记之类。
但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 地位(宋明理学),并 进一步禁锢了思想
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 地位
传教士来华
15世纪后期,随着地由理一大般发教现徒及组西成、的葡许的多对兄外弟扩会张, 欧洲传教士纷纷前往世会界员各,他地们传须教作。苦明修万和历善年行间,这,耶稣
类兄弟会盛行于十三至十六世 会士率先入华,掀开了纪明,通清常时以期会中员西所方穿科会学服与命文名化交流 的序幕。从1552年到利玛窦1583年到达中国,共有32名 耶稣会士、24名方济歌会士、2名奥古斯丁会士和1名多 明我会士试图在中国定居,但都未成功。
从传教士的传教事业看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文化侵略
由传教士看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文化渗透
小组:李谍、孙妍、刘乔丹、陈奕辰、余锦婷、李静、何香雪、黄燕玲、顾文萱、帆、韩 紫薇
目录
CONTENTS
1 传教士来华 2 人物事迹
大众文化·文化殖民·媒介帝国主义
大众文化·文化殖民·媒介帝国主义大众文化·文化殖民·媒介帝国主义1、《泰坦尼克号》风波在90年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中,有一种值得注意的方法是把大众文化批判与媒介帝国主义批判(或相关的后殖民主义、第三世界批评、多元文化主义、全球化等)结合起来。
认为西方(尤其是美国)大众文化的跨国性、全球性的传播导致非西方或第三世界国家文化传统的丧失,导致全球文化的"美国化"。
以形象的语言说就是整个世界的"麦当劳化"或"可口可乐化"。
比如姚文放先生在《文化工业:当代审美文化批判》(《社会科学辑刊》1999、2)中专门谈到了"文化工业与文化殖民主义"问题。
文章指出:"文化工业的跨国跨地区运作,最终结果势必是达成全球文化的一体化、单一化,它致力于让长期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们用同样的方式去看、去听、去思考,将他们的意愿、思想、情绪、欲望统统纳入同样的模式,而这同一的观念形态、生活方式和话语系统主要以发达国家地区的文化为标准,以牺牲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差异性为代价。
"作者认为这是文化上的一场"不带硝烟的战争。
"(1)在好莱坞巨片《泰坦尼克号》以锐不可挡之势席卷中国之时,运用媒介帝国主义的理论讨伐该片以及中国观众的文章也铺天盖地地被炮制出来。
媒介帝国主义的批评常常有高屋建瓴之势与振聋发聩之声。
比如在媒介帝国主义的论述者看来,《泰坦尼克号》的凯旋标志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传媒对于第三世界的文化征服。
有论者写道:"《泰坦尼克号》的巨大胜利是金钱的绝对胜利,金钱以它战无不胜的巨大力量将一部空洞无聊的三流影片变成了一部’巨片’。
同时,它是美国意识形态的胜利,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的遮蔽和欺骗","90年代,是美国文化工业在中国的巨大胜利,成为美国文化工业在中国的一次诺曼底登陆。
如何看待西方文化侵略讲述
(二)对国外电影及其他文化产品实施
严格的准入制度,坚决制止一些低俗、淫秽、暴力或带有 民族伤害性的文化产品流入国内,加强对网络安全的清查,筑 起保护民族文化免受侵略的监管防线虽然WTO 对中国的电影 市场和其他文化产品开放程度有众多要求,但是,作为一个独 立的发展中国家,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免受侵略是最起码的要 求。
侵略手段的隐蔽性
从最初国人知道圣诞节到感恩节、情人节、愚人节,到父亲 节、母亲节,外国节日慢慢闯进了中国人的生活。习俗传统 尤其是节日是文化创生和发展的一个个断节点,是不同文化 的象征符。外国节日雨后春笋一般,闯进了我们的视线,习 俗传统尤其是节日是文化创生和发展的一个个断点,是不同 文化的象征符。所以西方节日的背后是整个西方文化。当下 很多中国人喜欢过西方节日,在有些地方圣诞节的热闹程度 甚至不亚于春节。
侵略途径的多样性性
从最初利用西方宗教组织到处传教布道, 到利用电影电视强力推销西方文化、美国化的 世俗价值观念;从利用经济上的优势长期霸占 世界文化产业市场,到对互联网信息平台的垄 断;从洋快餐的风靡,到西方节日的全球化泛 滥。西方文化侵略途径的多样性,充分体现了 西方文化侵略的全方位、立体化定位。伴随政 治与经济活动,信息传播以及高新科技,我们 都可以看到“文化侵略”的影子
提升全民的文化安全意识一个民族的文化安全意识的强弱直接 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而提升全民的文化安全意识是当前 政府、社会、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将文化安全贯穿于教育和精神 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是我们面对西 方文化侵略筑起的又一道坚固长城。 重视教育的深刻影响作用:在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中应把握教育 的能动作用以及明确教育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立场,教育应担负起 抵御“文化侵略”的崇高使命
《历史研究》美国史论文题录(1954-2004)
《历史研究》美国史论文题录(1954-2004)2004年第4期肖华锋:美国黑幕揭发运动:大众化杂志、进步知识分子与公共舆论2004年第1期彭小瑜:罗马天主教语境中的美国历史和民族——奥雷斯蒂斯?布朗森论移民的美国化李剑鸣:美国革命时期马萨诸塞立宪运动的意义和影响2003年第6期王晓德: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重商主义政策及其影响2003年第4期王立新:美国国家认同的形成及其对美国外交的影响陈兼:张曙光著《经济冷战:美国对华经济禁运和中苏同盟》2003年第3期刘晓原:“蒙古问题”与冷战初期美国对华政策2003年第2期王铭:美国的亚洲移民史研究2002年第3期王立新:“文化侵略”与“文化帝国主义”:美国传教士在华活动两种评价范式辨析王旭:对美国大都市区历史地位的再认识崔丕:美国《共同防卫援助统制法(1951)》的形成及其影响2002年第2期牛军: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九年美苏国共关系顾宁:关于亚洲冷战的中美对话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2002年第1期李剑鸣:英国的殖民地政策与北美独立运动的兴起白建才:近年来美国的冷战史研究2001年第6期梁茂信:当代美国大都市区中心城市的困境2001年第3期周钢田吉贡:美国西部野马的驯养使用与保护刘文涛杨成良:十九世纪美国的德意志和爱尔兰移民之比较2001年第2期王立新:华盛顿体系与中国国民革命:二十年代中美关系新探高春常:英国历史传统与北美奴隶制的起源2000年第4期李剑鸣: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前的政治辩论及其意义2000年第3期任东来:1934—1936年间中美关系中的白银外交2000年第1期崔丕:美国经济遏制战略与高新技术转让限制1999年第6期郭沂纹:刘文涛著《伟大的解放者—林肯》1999年第5期杨奎松:美苏冷战的起源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张小明:美国对中苏同盟的认识与反应1999年第2期杨生茂:论乔治?班克拉夫特史学——兼释“鉴别吸收”和“学以致用”1999年第1期陶文钊:费正清与美国的中国学1998年第4期董小川:美国政教分离制度的历史思考王晓德:试论务实传统对美国外交的影响1998年第2期李喜所:关于传教士与晚清现代化关系的思考——评《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戴超武:梁茂信著《美国移民政策研究》1997年第6期王旭:工业城市发展的周期及其阶段性特征——美国中西部与中国东北部比较梁茂信:美国革命时期黑奴制合法地位的确立1997年第3期于群程舒伟:美国的香港政策(1942—1960)王晓德:美国对外关系的文化探源张友伦:美国史研究百年回顾宋强秦志:评《美国对亚太政策的演变,1776—1995》1997年第2期李晓岗:战后美国犹太人民族凝聚力的盛衰杨令侠:加拿大魁北克省分离运动的历史渊源王笛:近年美国关于近代中美关系的研究1996年第6期徐蓝:从“橙色”计划到“彩虹”计划——太平洋战争前美国的战略演变崔丕侯文富: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81/1号文件形成问题研究1996年第4期王锦瑭:美国企业史研究罗志田:读《敌对与冲突的由来——美国对新中国的政策与中美关系(1949—1950)》李剑鸣:评《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96年第2期张友伦:美国民主制度的形成、发展和问题刘祚昌:杰斐逊麦迪逊与共和党的兴起1996年第1期于群: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152号文件的形成王笛:近年美国关于近代中国城市的研究1995年第6期陶文钊:开罗会议是美国对华政策的转折点吗?1995年第4期崔丕:美国关于日本战争赔偿政策的演变金卫星:美国对德绥靖的“韦尔斯计划”1995年第2期时殷弘:美国与现代中国——《中美关系史(1911—1950)》评析1994年第6期张少华:汉密尔顿“工商立国”与杰斐逊“农业立国”之争黄绍湘:《美国工人运动史》评介1994年第4期王在帮: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兴衰1994年第2期刘祚昌:杰斐逊与美国现代化张友伦:二次大战后美国工人阶级结构的变化——兼评美国学者关于阶级的理论1993年第6期王晴佳:美国的中国学研究述评1993年第4期陶文钊:1949—1950年美国对华政策与承认问题张友伦:关于美国1787年西北法令的评价问题郭沂纹:评《美国军事史纲》1993年第2期何顺果:略论美国的立国精神张敏谦:从殖民地走向独立的弗吉尼亚李剑鸣:美国印第安人保留地制度的形成与作用1992年第6期张定河:论美国联邦制的确立及其历史作用1992年第5期满运龙:马萨诸塞政治体制的确立1992年第4期何顺果:美国西部城市的起源机及其类型王旭:美国西部的开发与城市化1992年第3期崔丕: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13/2号文件形成探微1992年第1期李剑鸣:两个世界文明汇合与北美印第安人的历史命运1991年第6期时殷弘:美国与吴庭艳独裁政权的确立刘文涛:《杰斐逊传》简评1991年第2期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三论时春荣:论当代美国黑人文化的复兴1990年第4期章百家:美国对华政策新解——评《从赫尔利到马歇尔》刘绪贻:富兰克林?罗斯福与联邦最高法院斗争的性质满云龙:共和修正派与当代美国思想史学1990年第1期章百家:美国对华政策新解——评《从赫尔利到马歇尔》刘绪贻:富兰克林?罗斯福与联邦最高法院斗争的性质满云龙:共和修正派与当代美国思想史学1989年第4期黄振方英义:美国革命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1989年第3期黄绍湘:美国的总统制邓蜀生:美国移民政策的演变及其动因王旭:富有生机的美国城市经理制1989年第1期沈长云:关于奴隶制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商讨丁则勤丁克逊:太平洋战争前美国在美日谈判第一阶段的远东政策1988年第6期韩铁:第一次世界大战到新政初期美国的合作自由主义1988年第5期郑会欣:1933年的中美棉麦借款1988年第4期程洪:美国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趋势与特点1988年第3期(美)迈克尔?亨特:美国关于中国对外关系史研究的问题与前景1987年第5期余志森:美国独立前后政治体制的演变1987年第3期章百家: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对美政策何迪:1945-1949年中国共产党对美政策的演变袁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美国对华政策观章百家:1945-1955年中美关系史学术讨论会述评何顺果:加利福尼亚金矿发现及其历史意义1986年第6期何顺果:关于美国国内市场形成问题1986年第5期丁则勤丁克迅:美日的私人议和活动与《日美谅解案》的形成1986年第3期文颖:《美国著名妇女人物辞典》简介1985年第4期牛大勇:美国对华政策与“四?一二”政变的关系——兼与沈予同志商榷1984年第6期冯承柏:美国工厂制确立年代质疑1984年第3期何顺果:西进在美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张友伦:评价美国西进运动的几个问题1984年第1期黄绍湘:开创我国美国史研究新局面的浅见1983年第5期田浩:五十年代初期美国的对华政策——杜勒斯德外交权术与吉田信件的由来1983年第4期陈兼: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一年美国的对德政策1983年第3期陈兼: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一年美国的对德政策1982年第5期杨宗遂:再谈“波士顿茶会”1982年第2期叶笃义译注:司徒雷登一九四六至一九四八致美国国务卿的若干电文1982年第1期刘祚昌:美国殖民地时代的议会制度1980年第4期刘祚昌:略论托马斯?杰弗逊的民主思想1980年第3期罗荣渠:关于中美关系史和美国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1979年第12期俞辛淳、王敦书:美国对日政策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979年第11期李世洞:美国历史资料的搜集与管理1979年第10期杨宗遂:“波士顿茶会”及其汉译名之辨正1978年第8期冯承伯: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美国的绥靖政策1978年第2期冯承伯李元良:马汉的海上实力论1976年第6期南开大学美国史研究室等: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黑暗的一章——西方殖民者奴役和贩卖黑人的血腥罪行1966年第1期张小辰:《“新边疆”是美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产物》一文读后1964年第4期陈原:美国侵华“专使”顾盛在中国1964年第2期邓楚川:威尔逊与中国1963年第6期罗荣渠:门罗主义的起源和实质——美国早期扩张主义思想的发展1958年第11期杨诗浩:介绍“瓜分中国的斗争和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1895-1900年”1957年第8期邵鼎勋:美日帝国主义在武装干涉苏维埃远东时期的矛盾和斗争1956年第10期邵鼎勋:美日帝国主义在武装干涉苏维埃远东时期的矛盾和斗争1956年第9期邵鼎勋:美国资产阶级对日本的初期掠夺1954年第4期程秋原:关于《美国简明史》的几点意见1954年第3期丁名楠:介绍金承化著《美国侵朝史》1954年第2期孙毓棠:美帝国主义攫占三都澳的阴谋与所谓“海军借款”。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学术范式
补充材料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学术范式
3、“现代化”范式
现代化的内容: (1)经济自由化或者混合经济,其中包括工业化、城市化、 市场经济制度等。 (2)政治民主化,按西方的经验就是民主政治,包括公平公 开选举、多党轮替执政、议会制度、三权分立、地方自治、法 律监督、公务员制度等。前苏联和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模 式与此不同。 (3)社会关系方面,充分保障人权,包括人的生命权、自由 迁徙权、财产权、经济自由权、政治自由权、思想言论自由权 等。 (4)思想文化方面,按西方经验就是多元价值观、学术独立、 教育与政治分离、宗教与政治分离、出版自由和言论自由。社 会主义国家主要讲思想一元化。 (5)军事方面,按西方经验就是军队于政治中立,军队国
补充材料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学术范式
3、“现代化”范式
所谓“现代化”范式,就是以“现代化”作为观察和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的视角与标准,以“走向现代化”作为中国近现 代史的主要发展线索,以“是否有利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作为 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最高的和根本的标准的一种学术话 语体系。 要了解“现代化范式”,必须首先了解什么是“现代化”。 “现代化”一词在英语里是一个动态的名词:modernization, 意为“成为现代的”之义。英语里还有一个词:modern times。这个词是指从公元1500年左右以后一直到今天的历史 时期。这就是说,“现代”一词的历史时限拉得很长,达三四 百年之久,而且伸缩性很大,没有明确的下限。这是近代西方 史学观点的反映。近代西方史学界对人类文明史最粗略的基本 分期法,是三段式的:古代的、中世纪的、现代的。由于“现 代”这段时间很长,西方历史著作中又把距离我们生活时代最 近时期的历史划成一个时段,称为“当代”。从西方史学观点
近代美国传教士在华文化活动及客观效果论析
近代美国传教士在华文化活动及客观效果论析作者:姚彦琳来源:《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02期[摘要]1830年2月,作为第一个被派到中国的美国传教士,裨治文与雅裨理同行到达广州。
而后,传教士卫三畏和医生伯驾也先后于1833、1834年来到广州。
基于基督教拯救全人类的伟大教义,他们想改变中国人的传统信仰,但传教活动所带来的客观效果却远远超过了他们的主观动机,可以说是收效甚微、事与愿违。
[关键词]传教士;教会;西学[中图分类号]K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738(2011)02-0022-04鸦片战争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为西方传教士在华传教打开了方便之门。
1844年签订的中美《望厦条约》,使美国人取得了在通商口岸建立教堂的特权。
1868年签订的《中美续增条约》,清政府接受了自由移民与优待美国人在华办学条款。
对于这些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中国人大多报以敌视、排斥的态度,深受儒家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士人更是难以接受一种与自己信仰有诸多相悖之处的外来信仰。
传教士开始尝试可以布道的各种途径。
一、创办报刊、翻译出版西书报刊具有宣传迅速,传播范围广泛等特点,是被最早使用,也是最有影响力的辅助传教工具。
在传教士看来,只要抢先控制在中国出版的“主要的报纸”和“主要的杂志”,“我们就控制了这个国家的头和脊梁骨”。
裨治文于1832年创办了《中国丛报》,该报记载了鸦片战争前后20年间有关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语言、文字、风俗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办报宗旨是提供有关中国及其邻邦的情报,其内容对美政府制定对华政策有一定的影响,中美《望厦条约》的一些不平等条款就是根据该报提供的情报拟定的。
鸦片战争后,传教士所创办的报刊在数量及规模上大幅度提高,发行对象由平民转变为清政府的各级官员和上层士大夫阶层,发行方式也由之前的免费赠送转变为赠送与出售并行,这些报刊在内容上逐渐涉及到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且对列强的侵略活动大多视而不见,甚至特意美化,以图为其侵略活动制造合理的社会舆论。
20世纪中美关系史专题
“20世纪中美关系史专题”课程要求和教学安排(历史系·2009年春季学期)任课教师:王立新E-mail: wanglx@ 学分:3学分上课时间:周二7-9节(14:40-17:30)上课地点:文史楼105课程介绍:本课程为研究生专题课,内容涉及中美关系史的一些主要方面。
既包括知识性的内容,同时也注重研究理论与方法的训练,以使学生对中美关系史学科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并学会如何对之进行研究。
本课程的授课形式以教师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教师讲授4次,讨论12次)。
课程要求:认真阅读教师布置的材料。
每位选课学生选择2-3个专题,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做主题发言。
主题发言者需先对档案文献进行解读,对论文的主要观点做一简要介绍,然后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主持课堂讨论。
为了讨论的方便,主持者需至少提前2天将要讨论的问题通过电子邮件发给每位学生和任课教师,任课教师会提供反馈意见。
除主题发言者外,其它选课者须就阅读材料和主题发言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参与讨论的情况记入总成绩。
主题发言稿经修改和整理后于课程结束前上交,作为期末成绩的主要依据,主题发言的情况占期末总成绩的80%。
课堂参与(包括出勤和课堂讨论)情况占期末总成绩的20%。
本课程要求选修者应对中美关系史的基本知识有一定了解,缺少这方面知识储备的选课者需事先阅读有关中美关系史的基本教材。
(见附录)教学安排:2月17日课程及主要参考书目介绍(讲授)2月24日美国与中国的中美关系史研究(讲授)3月3日决策理论与美国对华政策过程(讲授)3月10日总论:20世纪中美关系的主要趋势与问题史料:1.Henry Luce, “American Century”, Life, Feb. 7, 1941论文:章百家:“改变自己,影响世界:20世纪中国外交基本线索刍议”,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近代中国与世界》,第1卷,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514-548页。
资中筠:“百年思想的冲击与撞击”,《资中筠集》,中国社科出版社2002年,第212-234页。
文化入侵浅析
体 , 和最近 几年 发生 的所 谓 的“ 颜 色革命 ” 来看 , 有 一
个 共 同 的规 律 就 是 受 到 了 西 方 文 化 观念 的 影 响 。 正 如
行, 而 中 国 许 多传 统 节 日如 端 午 节 、 元宵节 、 中秋 节 、 重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9 — 1 7
作者简介 : 陈浩然( 1 9 8 1 一 ) , 男, 吉林长 春人 , 博士 , 武 汉轻 工大 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 师, 研究方 向为 网络文化 。
肖钦 红 ( 1 9 8 7 一 ) , 男, 湖 北 武 汉人 , 硕 士, 武 汉轻 工 大 学马 克 思 主义 学 院助 教 , 研 究方 向为马 克 思 主 义 中 国化 。 此 文系 2 0 1 3年 国家 社 科 基 金 项 目“ 网 络 言论 理 性 表达 引 导研 究 ” ( 编 号: 1 3 B K S 1 1 1 ) 的 阶段 性 成 果 。
文 化 入 侵 ?有 什 么 危 害 ?防 范 对 策 是 什 么 ?本 文 试 图
探 讨 这 些 问题 。
一
剑 , 在 给人 们带来 便 利 的 同时 , 也 影 响 着 人 们 的 生 活
习 惯 。网 络 成 瘾 , 使 人 们 沉 浸 于 网络 游 戏 、 网络 交 友 和
、
文 化 入 侵 的概 念
最 后 是 民俗 节 日。现 在 , 许 多 西 方 节 日如 万 圣 节 、 愚 人 节 、情 人 节 、圣诞 节 等 在 中 国 青 年 人 中越 来 越 流
文化 、 风俗 、 信仰 、 道德 , 一 旦 失 去 了语 言 或 者 对 语 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要指出的是 , 文化侵略说倡导者的真正所指并不是今天我们通常所理解和谈论的西方 列强摧毁中国传统文化而代之以西方文化的行动和过程 , 或曰西方文化 “ 侵略 ” 中国文化的现 象 , 而是指西人特别是传教士通过文化活动为西方的政治侵略服务的行为 。 也就是说 , “ 文化侵 略” 的含义主要是政治性的 , 而非文化性的 。 “ 文化侵略” 说强调的是西人在华文化活动的政治 用心和政治后果 , 而非其文化主张和文化方面的影响 。 所谓政治后果 , 是指传教士在华活动起 到美化侵略行为 、 削弱中国人民反侵略精神的作用 。 在 “ 文化侵略” 论者看来 , 所谓文化活动 不过是掩饰政治目的的招牌 。“ 文化侵略” 的指控者与 1960 年代后西方学术界盛行的 “ 文化帝国 主义” 理论的主张者有根本不同 , 前者实际上并不在意传教士传播和推广西方文化 , 传教士并 非是因为主张用西方文化改造中国文化而背上 “ 文化侵略” 的罪名 , 因为指控者本身对中国传 统文化也殊无好感 , 实际上 , 新文化运动中的知识分子和早期国共两党中指控传教士从事 “ 文 化侵略” 的人大 多都是激进的反传统主义者 ,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 评价甚至比一些 传教士还要 低① 。 明确指控传教士在华活动为 “ 文化侵略” 可以追溯到 1920 年代 , 最初出现在当时的非基督 教运动中 。 这一运动是五四运动直接影响的结果 , 很多参加非基督教运动的人士本身就是中国 文化的激烈批评者 , 他们认为 , 传教士来华是整个西方侵华阴谋的一部分 , 其在华的宣道和文 化教育活动不过是对列强侵华的配合 。 1924 年 , 非基督教同盟发表宣言 , 提出他们反对基督教 的原因是因为基督教被用来 “ 麻醉被征服的殖民地之民众” , 使其对列强 “ 永远感恩戴德 , 不思 反抗” , 其结果是 “ 破坏中国的民族觉悟与爱国心” ② 。 当时国民党上海市党部编辑的 《不平等条 约研究集》 曾这样列举传教士从事文化侵略的罪状 :“ 基督教是帝国主义的先锋 , 他到一个弱小 民族地方去宣传 , 有两个目的 。 第一是和平地宣传 `无抵抗主义' , 即圣经上所谓 `有人打你这 边脸 , 你连那边都让他打' 。 他们传播这种思想的用意 , 简单说起来 , 就是使他们的政治侵略经 济侵略减少阻力 ……基督教宣传的第二个目的 , 在惹起次殖民地人民的反感 , 藉端起衅 , 替炮 舰政策作护符” ③ 。 在继之而来的大革命时代 , 早期的一些激进民族主义者更是把以传教运动为主的西方在华 文化活动视为 “ 文化侵略” 而加以激烈的抨击 , 以便动员民众投身反帝革命 。 恽代英在 1926 年
一 “文化侵略” 说的源流和内涵
“ 文化侵略” 说一度曾是 1949 年以来中国史学界评价中西文化关系 , 特别是近代基督教在华 传教运动的惟一范式 ① 。 近年来 , 越来越多学者感到用 “ 文化侵略” 来概括传教士在华活动和近
① 自 1980 年代中后期以来 , 中国学者对近代来华传教 士的研究大 体经历了 从 “ 文化侵略” 范 式到 “ 现 代 化” 范式的转变 。 现代化范式反对文化侵略 范式单 纯从政治 角度诠 释传教 士活动 的意义 , 也 不大关 注 传教士的布道活动及其宣教功能 , 而主要从 宗教与 社会关 系的视 角 , 借用现 代化理 论分析近 代来华 传 教士在中国从传统到现代社会演变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 侧重考察传教士的社会文化与教育活动 , 于传教
·专题研究·
“ 文化侵略” 与 “ 文化帝国主义” : 美国传教士在华活动两种评价范式辨析
王 立 新
提 要 :关于近代来华传教士的活动 , 中国学界的 “ 文化侵略” 说虽然反映 了部分历史真实 , 但乃是将大革命时期的政治口号直接转化为学术话语 , 是从单 一的政治视角审视复杂的社会文化问题 , 因此无法对传教运动的多方面影响作出 全面 、 客观的评价 ;美国学界的 “ 文化帝国主义” 理论从后殖民的视角为传教史 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 但简单地把分析后现代和后殖民时期文化关系的范式 直接应用于近代中国 , 忽视了传教运动在现代性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 低估了中国 文化精英自主选择 、 抵制文化控制以及维护自身文化认同的能力 。 关键词 :传教士 文化侵略 文化帝国主义 中美关系 “ 文化侵略” 论是 1949 年以来中国史学界诠释和评估近代西方在华文化和教育事业 , 特别是 传教士在华活动的主要范式 。 “ 文化帝国主义” ( Cultural Imperialism ) 理论则是 60 年代以来西方 激进学者分析西方大国 , 特别是美国与第三世界国家文化关系的基本范式 , 并作为后殖民批评 的主要话语之一被借用来分析近代传教士在华活动 。 两种评价范式有诸多相似之处 , 均有反抗 殖民主义和西方文化霸权的色彩 , 对中美史学界也各具重要影响 。 但两种范式产生的社会背景 , 用以论证的理论基础均有很大不同 , 对历史的解释也各有优长 。 学术界虽然对这两种范式多有 引用和褒贬 , 但尚无专文加以详细的研究 。 本文试图通过对历史事实的考察 , 借用解释学理论 辨析两种范式的源流 、 含义 、 基本主张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 并尝试为正确评估近代传教士在华 活动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 鉴于本论题所涉领域的广泛性以及为研究问题的便利 , 本文主要以美 国传教士在华活动为考察对象 。
· 98 ·
“ 文化 侵略” 与 “ 文化帝 国主义” :美国传教士在华活动两种评价范辨析
代中西文化关系的全部内容失之偏颇 , 试图对这一解释模式进行修正 。 有学者认为 , 文化现象 与政治和经济现象相比有其特殊性 , 借用主要适用于民族国家之间政治 和经济领域的 “ 侵略” 一词概括文化现象从根本上就是不适当的 。 这些观点都有一定道理 , 均可构成一家之言 。 但这 些说法主要是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和批判 “ 文化侵略” 说的 , 实际上与 “ 文化侵略” 说的本来 含义相去甚远 , 而且直到今天 , 学术界还没有从理论上对这一范式正本清源 , 对其合理性与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