蚧壳虫的防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蚧壳虫

蚧虫,又名“蚧壳虫”。常见的有红圆蚧、褐圆蚧、康片蚧、矢尖蚧和吹绵蚧等。

除紫胶虫、白蜡虫、胭脂虫等少数虫种可供人们利用之外,其他大部分是害虫。

在园林和盆栽花卉的枝干上,常可发现有黄白色、灰白色、棕褐色以及其他颜色

的圆形或椭圆形小突起,乍看时似乎是植物的疣瘤或似沾着的分泌物和污染物,用手

拨动可脱落,其内有一浅黄色的小虫,这就是常见的花卉害虫蚧壳虫。

二、蚧壳虫的危害

介壳虫危害叶片、枝条和果实。蚧壳虫的寄生广泛,木本、藤本、草本植物上都

有寄生。在早春树液流动以后,蚧壳虫开始取食,雌成虫产卵后,经数日便可孵化出

无介壳的可移动的小虫,称为初孵幼虫,它们在寄生植物上爬动,群聚于枝、叶、果

上,成虫、若虫的口器插入花卉叶、枝组织中吸取汁液。介壳虫往往是雄性有翅,能

飞,雌虫和幼虫一经羽化,终生寄居在枝叶或果实上,轻则叶片发黄、落叶、落果,

重则部分枝条或全枝枯萎死亡,并诱发煤污病,危害甚大。

三、常见的蚧壳虫种类及主要危害对象

1、草履蚧。又名草鞋蚧壳虫、柿裸蚧。主要危害桃、柿、梨、苹果等多种果树及

樱花、广玉兰、腊梅、月季、玫瑰、国槐等园林观赏植物。

发生规律:每年发生1代,以卵在树根附近土缝里、树皮缝、枯枝落叶层及石块下成堆越冬。次年2月下旬开始出现若虫,3月上中旬上树较多。若虫上树后,大量集中在1-2年生枝条上吸食汁液,以4月危害最重。受害严重的枝条推迟发芽甚至枯死。5月中下旬雌成虫下树潜入树根土缝产卵,产卵后即死亡,以卵越冬。小若虫有日出上树,午后下树的习性,稍大后则不再下树。

2、发生规律:每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条上或树上叶片越冬。次年3-4月恢复活动,吸食树液,排泄蜜露常诱致煤污病发生。麦收期间是产卵盛期,卵产在母壳下,6月旬卵孵化,若虫四处爬行寻找适宜的寄生部位进行固定,以叶部为多,少数在叶柄或嫩枝上。卵及孵化期间如雨水偏多则成活率高,反之则死亡率高。

3、球蚧类。包括多种球坚蚧,如桃球蜡蚧、杏圆球蚧等,主要发生在桃、杏、樱

桃、李、白蜡树、柳、紫穗槐、紫叶等果树及绿化植物上。

形态特征:此类蚧壳虫主要寄生在植物的枝条上,雌成虫身体近半球形或球形,体色黄褐红褐等,较好识别。

发生规律:大多数种类每年发生1-2代,多以若虫在枝条的背阴处越冬,翌春树木发芽后迁移至嫩枝上固定刺吸危害。5月是成虫产卵、若虫孵化集中的时间。

四、蚧壳虫难以防治的原因

蚧虫经过短时间爬行,即形成介壳,固定生活,这是蚧壳虫的一大特点。介壳的

抗药力强,一般药剂难以进入,防治比较困难。因此,一旦发生,不易清除干净。

五、防治蚧壳虫的最佳时期——

盛孵期到若虫期,此时介壳尚末形成或增厚防治花卉蚧壳虫,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可以使用格润蚧扫光进行治疗,没喷雾器水加15克的食盐或者洗衣服增加渗透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