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神经的显微外科解剖学

合集下载

《上肢局部解剖》课件

《上肢局部解剖》课件

上肢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
肩周炎的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 疗、按摩、针灸等,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网球肘的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休息、冰敷、压迫 包扎、抬高患肢等,对于严重的 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腕管综合征的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 疗、封闭治疗等,对于严重的患 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肘部手术入路
肘前侧入路
肘内侧入路
适用于肱骨髁上骨折、肘关节脱位等 手术。
适用于肱骨内上髁骨折、尺神经松解 等手术。
肘后侧入路
适用于肱骨髁间骨折、肘管综合征等 手术。
手部手术入路
手背侧入路
适用于掌指关节脱位、肌腱修复等手术。
手掌侧入路
适用于手指骨折、腱鞘囊肿等手术。
手指侧入路
适用于指骨骨折、指神经损伤等手术。
VS
上肢的韧带主要包括肩关节韧带、肘 关节韧带和腕关节韧带等。肩关节韧 带主要有盂肱韧带、喙肩韧带等,肘 关节韧带主要有桡侧副韧带、尺侧副 韧带等,腕关节韧带主要有腕横韧带 、腕外侧韧带等。这些韧带的主要功 能是维持关节的稳定性和限制关节的 运动。
02
上肢的神经和血管
上肢的神经分布01ຫໍສະໝຸດ 020304
上肢疾病的预防和康复
肩周炎的预防和康复
加强肩部肌肉锻炼,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注意保暖 等。康复期可以进行肩部功能锻炼,促进肩部肌肉的恢复 。
网球肘的预防和康复
加强前臂肌肉锻炼,避免过度使用手腕和前臂,注意工作 姿势等。康复期可以进行前臂和手腕的功能锻炼,促进肌 肉的恢复。
腕管综合征的预防和康复
肘部局部解剖
肘部骨骼结构
肘部由肱骨、尺骨和桡骨 组成,形成肘关节。

图文详解上肢神经走形,下刀的时候更稳,更准!

图文详解上肢神经走形,下刀的时候更稳,更准!

图文详解上肢神经走形,下刀的时候更稳,更准!上肢肌肉中,除斜方肌由副神经、C3、C4支配,肩胛提肌主要接受来自颈丛的C3、4神经外,其他均由臂丛神经支配。

臂丛神经由C5~T1神经组成。

由C5与C6在前斜角肌外缘处组成上干,C7单独形成中干,C8、T1组成下干,位于第1肋骨表面。

每干平均长度约1cm。

神经干在相当于锁骨中1/3处分成前、后两股。

在上干,两股粗细相似;中干的后股较粗;而下干的后股则较细。

神经束依照与胸动脉的关系,分为外侧束、后束和内侧束。

上干与中干前股合成外侧束,所有后股组成后束,而下干之前股单独成为内侧束。

臂丛神经的主要分支按其部位分述如下(图8-4-4)。

图8-4-4 臂丛神经分支示意图1根的分支(1)肩胛背神经:发自C5神经根,分支部位较高,它支配大、小菱形肌及提肩胛肌,所以大、小菱形肌的麻痹与否是鉴别上干根性损伤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

(2)膈神经:发自C3~5神经根,主要来自C4,膈神经位于前斜角肌的表面,斜向下内,它与其他臂丛神经斜向外下的方向不同。

因此,在行臂丛神经探查时,可作为识别前斜角肌的一个标志。

(3)胸长神经:胸长神经由C5~7神经根部发出的细支在中斜角肌前面组成,走行在斜角肌深面,沿胸廓表面下行支配前锯肌。

过去一般认为C5~7神经根组成的前锯肌分支接近椎间孔,并被前斜角肌所覆盖。

如果因牵拉损伤出现前锯肌麻痹,由于肩胛骨下角失去支持稳定力量,而出现翼状肩胛。

这常表示神经损伤水平较高,或作为神经自椎孔处断裂的诊断依据。

上海华山医院284例C5~7根性撕脱伤病例无1例发生翼状肩胛,对这种情况韩震做了解剖学研究指出:①前锯肌除主要接受胸长神经支配外,有90%的前锯肌同时还受肋间3~7神经支配;②当臂丛C5~7损伤时,不但损伤了胸长神经,同时伴有胸、上肢肌麻痹,减轻了肩胛骨脊柱缘向后翘的力量,因而在臂丛根性损伤病例中并不出现翼状肩胛。

2干的分支(1)肩胛上神经:属上干的分支,其纤维主要来自C5,支配岗上、下肌。

上肢解剖详细解读PPT课件

上肢解剖详细解读PPT课件

25
正中神经合并尺神经损伤,出
现猿手畸形
26
27
28
29
30
总结
三大神经损伤后出现三大畸形 三大神经损伤后出现三大固有感觉区消失 三大神经损伤后出现三个特殊不能完成的动作 伸指肌腱的功能是伸掌指关节 屈掌指关节伸指间关节的功能是蚓状肌及骨间 肌功能 指深指浅屈肌腱的检查方法。
31
总结
上肢解剖
1

2

3

4
5
6
7
8
9
10
桡神经损伤:垂腕垂指畸形,虎口感觉消失
11
12
13
14
15
16
17
尺神经损伤:爪形手 畸形,小指中末节感 觉消失,夹纸(尺) 试验阳性,Froment 阳性
18
19
20
21
22
示中指末节固有区痛觉消失
23
拇指掌侧外展不能或乏力 24
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 骨筋膜室综合征出现5P:无脉、苍白、疼 痛、麻痹、肌肉瘫痪
32

上肢神经的应用解剖

上肢神经的应用解剖

上肢神经的应用解剖北京大学医学部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 张书永分布到上肢的神经主要支配上肢肌肉的运动,传导上肢的感觉。

我们看,上肢的神经主要起自脊髓并受大脑所支配。

丛脊髓颈膨大,即颈髓5、6、7、8和胸1节段的神经发出的前支重新编织成丛,从丛上再发出分支分布到上肢。

分布到上肢的长神经主要有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腋神经等。

(ppt5)这张图是臂丛的模式图,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部位是臂丛的神经根,它从椎间孔走出,有5个根,这5个根又重新编织会合成3个干,每个干又分出两个支。

所以说称之为6个股,6个股又会合,形成3个束,再从束上发出长神经,分布到上肢。

(ppt6)这两张图分别表示,在人体中臂丛走形的位置。

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黄颜色的部分是臂丛,臂丛走形比较集中的位置之一是斜角肌间隙。

我们看斜角肌间隙有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和第一肋所围成,这围成的间隙中通行的有臂丛和锁骨下动脉。

在这个部位臂丛比较集中,通常我们在锁骨中点上方进针,可以阻滞臂丛做上肢的手术。

臂从跃过第一肋以后进入腋窝,在腋窝内它围绕腋动脉排列,围绕腋动脉周围形成3个束,它们分别是外侧束、内侧束和后束。

这3个束以及腋动脉、腋静脉,周围包绕筋膜鞘形成腋鞘。

通常我们做臂丛麻醉时,就是把麻药注入腋鞘内,进行上肢的手术。

我们说麻醉的部位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通过锁骨中点后方到达臂丛的部位。

第二就是在腋窝中点进针,把药物注射到腋鞘来麻醉臂丛,进行上肢的手术。

上肢的长神经我们学习的时候按照以下要求:第一,要掌握各神经主干的走行部位。

二,臂丛各神经的主要分支和分布。

离解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和在皮肤的分布区。

这样我们就可以离解这些神经损伤以后的主要表现,以及产生原因和出现的特有畸形。

(ppt8)首先我们讲一下正中神经。

我们在这张图上可以看到,正中神经起自臂丛的外侧束和内侧束。

然后合成一个主干,沿着肱二头肌内侧沟伴随肱动脉下行,跃过肘窝到达前臂。

然后沿着前臂下行通过腕管,到达手掌。

上肢神经

上肢神经

2.臂丛
由第5~8颈神经前支、第1胸神经部分前支组成。

穿斜角肌间隙,经锁骨后方入腋窝。

分为外侧束、内侧束和后束。

主要分支有:
(1)肌皮神经
由臂丛外侧束发出,沿肱二头肌深面下行,肌支支配前臂前群肌,皮支布于前臂前外侧半皮肤。

(2)正中神经
由来自于外侧束和内侧束的两个根合成,伴肱动脉下行至肘窝,在前臂前群肌深浅两层之间下降,经腕管入手掌。

肌支主要支配前臂大部屈肌,皮支主要布于手掌桡侧三个半指及相应手掌皮肤。

损伤后表现为“猿手”。

(3)尺神经
由臂丛内侧束发出,初伴肱动脉下降,继而绕过尺神经沟至前臂伴尺动脉入手掌。

肌支主要支配前臂尺侧一个半屈肌(尺侧腕屈肌和指深肌尺侧半,简称一尺半深)和大多数手肌。

皮支主要分布手掌尺侧一个半指、手背尺侧二个半指及相应手掌、手背皮肤。

肱骨髁上骨折最易损伤尺神经,表现为“爪形手”。

(4)桡神经
由臂丛后束发出,沿桡神经沟下行至前臂及手背。

肌支主要支配臂和前臂后群肌及前群的肱桡肌。

皮支主要布于手背桡侧两个半指及相应手背皮肤。

损伤后表现为“垂腕”。

(5)腋神经
由臂丛后束发出,绕肱骨外科颈行向后外,肌支支配三角肌,皮支布于肩部皮肤。

损伤后表现为“方肩”。

前臂肌神经支配
桡神经,真神气,全部伸肌肱桡肌
尺神经,好委屈,一尺半深屈无力其它屈肌归正中,前臂肌肉各有依
手部皮神经分布
手背中央一条线桡尺神经分两边手掌桡侧属正中尺侧归尺一指半。

上肢肌肉和神经损伤病例解剖学分析

上肢肌肉和神经损伤病例解剖学分析

上肢肌肉和神经损伤病例解剖学分析上肢肌肉和神经损伤病例解剖学分析01周围神经损伤所致翼状肩以下周围神经可能会受累:·胸长神经(C5-C7)(如举重物时引起的损伤)·副神经(在延髓中具有独立核团的颅神经,核团向下延伸至C5-C6水平)。

副神经走行和运动支配肩胛背神经(C4-C5)(如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根据神经损伤部位,前锯肌(胸长神经)、斜方肌(副神经)或菱形肌(肩胛背神经)将受累。

这三种形式的瘫痪临床表现均为翼状肩。

尽管这样,瘫痪肌肉和正常肌肉的不同组合决定了休息和运动时肩胛骨的不同位置(向内或朝向胸廓)。

如果前锯肌前向和侧向牵拉活动缺失,斜方肌和菱形肌将内向牵拉肩胛骨。

肩胛骨内侧缘明显从胸廓突出。

由于斜方肌仅能部分旋转肩胛骨,患者无法在全活动度范内举起手臂。

在活动中,翼状肩加重。

前锯肌瘫痪所致翼状肩如果副神经损伤导致斜方肌乏力,由下前锯肌及胸小肌的作用,肩胛骨将相对于脊柱前向或侧向移动。

肩胛内侧缘将稍远离胸廓,由于前锯肌的作用,患者抬起手臂时将部分代偿。

在这种情况下,患者仍不能完全举起手臂。

斜方肌瘫痪所致翼状肩菱形肌瘫痪所致的翼状肩最不明显。

此种情况下,肩胛骨略向外远离脊柱。

然而,患者仍能通过前锯肌和斜方肌的作用完全旋转肩胛骨,因此在全活动度范围内都能举起手臂。

菱形肌瘫痪所致翼状肩02肌肉无力患者翼状肩胸椎严重后凸所致姿势异常往往伴菱形肌和斜方肌无力。

肩胛骨从脊柱向内偏移并从胸廓向后突出。

在很多情况下,患者上肢上抬时活动受限且伴上举肌力减弱。

如让患者上肢向前伸出并略负重,一段时间后肩胛骨缘就会从胸廓凸出.。

这一肌肉功能缺陷可引起肩关节主动和被动稳定结构过度使用的症状。

03Erb麻痹Frb麻痹通常由直接暴力引起,多见于摩托车事故或产伤。

在此情况下,从C5 和C6(偶见C7)脊髓节段发出的神经受到损伤。

根据损伤部位不同,由这些神经所支配的肌肉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无力症状,这是因为肌肉通常至少由两根神经所支配。

局部解剖学——上肢

局部解剖学——上肢

上肢●概述●境界●表面解剖●体表标志●肩部●臂部●肘部●腕和手部●分布●肩●腋区●位置●腋窝:上肢外展时,呈四棱锥体形腔隙●周界●一顶●由锁骨中1/3、第1肋外侧缘和肩胛骨上缘围成●一底●皮肤、浅筋膜和腋筋膜●四壁●前壁,后壁,内侧壁、外侧壁●前壁:胸大肌、胸小肌、锁骨下肌、锁胸筋膜●锁胸筋膜(喙锁胸筋膜)●位置形态●为喙突、锁骨下肌和胸小肌上缘之间的深筋膜,呈三角形●穿行结构●头静脉、胸肩峰血管、胸外侧神经、淋巴管●临床意义●切开锁胸筋膜时应保护胸外侧神经,以免造成胸大肌、胸小肌瘫痪●后壁:肩胛下肌、大圆肌、背阔肌、肩胛骨●有了两个孔:三边孔、四边孔●内容●腋动脉及其分支●腋动脉被胸小肌分为3段●第一段:从第一肋外侧缘至胸小肌上缘●分支:胸上动脉和胸肩峰动脉●第二段:最短,位于胸小肌后方●分支:胸外侧动脉●第三段:位于胸小肌下缘至大圆肌下缘之间●分支:肩胛下动脉,旋肱前后动脉●腋静脉及其属支●在腋动脉内侧,与动脉之间有臂丛的分支,伤后呈开放状态●臂丛及其分支●5个根——3个束●位置:自斜角肌间隙穿出,经锁骨后方进入腋窝,3束包绕在腋动脉周围。

分锁骨上部和下部●分支:胸长神经,胸背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腋神经●胸长神经:与胸外侧动脉伴行,支配前锯肌●胸背神经:与胸背动脉伴行,支配背阔肌●肌皮神经:穿喙肱肌●正中神经:呈Y形,以两个头分别起自臂丛的内、外侧束,与肱动脉伴行●尺神经:起自臂丛的内侧束●桡神经:起自臂丛的后束,经桡神经沟下行,支配肱三头肌●腋神经:起自臂丛的后束,与旋肱后动脉伴行,穿四边孔,支配三角肌和小圆肌●腋淋巴结●分5群●外侧淋巴结●沿腋静脉远测段排列,收纳上肢的大部分淋巴管。

其输出管注入中央淋巴结和尖淋巴结●胸肌淋巴结●沿胸外侧血管排列●肩胛下淋巴结●沿肩胛下血管排列,收纳项部、背部的淋巴管●中央淋巴结●收纳上述3群淋巴结的输出管。

其输出管注入尖淋巴结●尖淋巴结●沿腋静脉近侧端排列。

上肢神经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

上肢神经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


93 ・
2 张清忠 . 叉神经半月 池甘油 注射治 疗三叉 神经痛疗 效的探 讨 : 三 附 30例 报 告 . 庆 医科 大 学 学 报 ,9 82 1 :8~5 1 重 19 , 3()5 9
4 刘 学 宽 著 .三叉 神 经 痛 . 岛 : 岛 出版 社 .99 12 青 青 1 .8 8 ( 稿 20 收 02—0 4—1 ) 9
维普资讯
河 南 实 用 神 经 疾 病 杂 志 20 02年 1 月 第 5卷 第 6 1 期
2 o1 3 5~3 8 0 .4 5 3 Hac8 S. e r s r e y. 9 . 6 8 l ∞ a N u o u g r 1 81 9: 3
据 , 无放 Leabharlann 性 , 且 无创 伤 , 需 要 对 比 剂 。 不
颅 内 动 脉 瘤 的早 期 诊 断 和 治 疗 十 分 重 要 , 共 振 血 管 成 像 磁 技 术 无 创 伤 , 方 位 。运 用 此 技 术 对 1 例 患 者 行 颅 内 血 管 成 像 全 6 检查 与 手 术 比较 , 讨 在 低 场 强 磁 共 振 扫 描 仪 运 用 血 管 成 像 技 探 术 诊断颅内 动脉瘤 的价值 。
1 材 料和 方 法
2 o - 2 0.5 1 0oo 3— 02o 对 6例 自发 性 蛛 网 膜 下 腔 出 血 患 者 行 磁 共 振血管成像 检查 , l 例 , 5 ; 龄 2 女 l 男 例 年 9—6 。 临 床 表 现 o岁 均 为 自发 性 蛛 网 膜 下 腔 出 血 所 致 头 痛 、 吐 、 识 障 碍 前 来 就 呕 意 诊 。 行磁共振血 管成像检查 。 并 采用 G .TS n r lV.. E02 i aPo e 74磁共 振设备 , g i f 用头线 圈采集 数据 ; 者仰 卧位 , 用三 维 时 间 飞 跃法 磁 共 振 血 管 成 像 (D 患 采 3 T FMR ) 描 序 列 , 复 时 间 (R)5 s 回 波 时 间 (E)Is视 O A扫 重 T 5I , n T 7 , n 场 2e 矩 阵 24× 18 采 集 2次 , 集 方 法 为 4块 薄 层 重 叠 2m, 2 2, 采 (s b , 描参 数 中加 磁 化 对 比 ( artio as r MT , 描 4l )扫 a m g ̄it nt nf , ) 扫 zi r e 时 间 为 2m n2 , 磁 共 振 扫 描 仪 工 作 平 台 利 用 G 1 i2 s在 E公 司 提 供 M 软 件系统重建血 管像 。

臂丛神经解剖图谱

臂丛神经解剖图谱
3.瘫痪的肌肉:尺神经 所支配的肌肉;正中神 经支配的5块手肌。
4.爪形手;手和前臂尺 侧感觉缺失。
翼状肩winging of the scapular 整理课件肩胛神经整理课件-7-
干:
Upper trunk 上干 middle trunk 中干 lower trunk 下干
分支(branches):仅从上干发出分支 1. Suprascapular nerve肩胛上神经C5,6 2. Nerve to subclavius至锁骨下肌的神经C5,6
1. Undue abduction of the arm
2. 2. 瘫痪的肌肉:intrinsic M. of the hand(手内肌T1); ulnar flexors of the wrist and fingers(尺侧屈腕和屈 指肌C8)
3. 3. Claw hand(爪形手): hyperextension at the metacarpophalangeal jt and flexion at the interphalangeal jt
整理课件
桡神经
肌支
肱三头肌 肱桡肌 前臂后群肌
垂腕
-26-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27-
皮支
整理课件
-28-
臂丛的损伤Lesions of the Brachial Plexus Erb’s paralysis 麻痹(upper trunk)
Erb’s 点
1. Undue separation of the
2. Musculocutaneous 肌皮神经C5,6
3. Lateral root of median正中神经的外侧

整理课件

上肢部动态解剖知识

上肢部动态解剖知识

上肢部动态解剖知识针刀疗法不同于一般的手术方法,它主要是采用闭合式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它建立在微观解剖学、立体解剖学、体表定位学等学说的基础上,在施治时也要考虑这些因素。

下面介绍一下上肢部的动态解剖知识。

一、桡神经在上臂的动态解剖它是臂丛神经中较大的分支,其中含有第5、6、7、8颈神经的纤维,第一胸神经的纤维亦可加入其中。

起于臂丛后束,在腋窝内位于腋动脉的背侧,经肩胛下肌、背阔肌及大圆肌的前面,至上臂与肱深动脉伴行,沿肱骨后面的桡神经沟,经肱骨肌管(由肱骨、肱三头肌内侧头、外侧头所围成),转至外侧,穿过臂外侧肌间隔。

桡神经在三角肌下缘的截面上,位于上臂背侧中分;在肱骨髁近侧,位于上臂背侧外、中1/3交点处。

当上臂上举120°时,桡神经在上述两点处分别向内侧移动约0.5cm、0.8cm;在上举180°时,桡神经向内侧的移动的距离和在120°时近似(上述所指移动距离为在体表的定位)。

肱深动脉与桡神经的动态变化同。

当上臂最大限度地后伸、内旋时,桡神经在上述两点向内侧移动的距离分别约1.5cm、2.5cm(上述所指移动距离为在体表的定位),肱深动脉和桡神经的动态变化同。

正中神经在上臂部的动态解剖:由正中神经内、外侧根,约在腋动脉第3段前外侧合并构成。

在臂部,它先行于肱动脉外侧,而后经动脉前方(或后方)绕至动脉内侧下行至肘窝,向下穿旋前圆肌进入前臂。

正中神经在上臂无分支,但其至旋前圆肌的分支常在穿过该肌之前发出。

正中神经在前臂的体表定位:自肱动脉始端搏动点至肱骨内、外上髁连线中点稍内侧的连线。

正中神经在三角肌下缘的截面上,位于上臂掌侧内2/5与外3/5交点处;在肱骨髁近侧,位于上臂掌侧内、中1/3交点处。

当上臂上举120°时,正中神经在上述两点处分别向内侧移动约0.7cm、1.1cm;在上举180°时,正中神经在上述两点处分别向内侧移动约0.9cm、1.5cm(上述所指移动距离为在体表的定位)。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上肢神经损伤——(附81例报告)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上肢神经损伤——(附81例报告)
2


正 中神 经 各 3 条
,


1 1 1
优 良率 %
9
条)

关 于 神 经 缝 接方 法
:
神 经 束膜 缝接 法
,

3 3 6 9 1
`
(
19
)
1 1 6 5 1
4 7


和外膜 缝接 法那 种 更 好 尚无 定论 各有 动物 实验 或 临床病 例 作依据
,
_
文 献 报道 均 作者 认 为

) J l 丈L ] 日( 一 ) 月 一 ( 工G ) )」 一 (
上( i }(
i
)
l
操作 复杂 点


费时
,
功 误 伤末 问 血管 或 末丛 等缺
我 们 常 采 )日 以 卜 两 项 改进

SG)
因此
:
,
近 平来
技术

2

5 1 1 5
优良 , ”
名2



优 良率 %
10
20
2 5
s
1
正 中 神经 ( 6 )
4
0 0
.
.
e
1 9
61
7
.
尺 神经 挠 神经 合 计
(
5
)
3
4 1 1
1
1 4
1
1 1 1
月0 53 名8
0 3 2
9
5 6
. . . 甲. . ,
5
2
7 色
.
.
( 6) ( 17 )

上肢神经的支配ppt课件

上肢神经的支配ppt课件
手背:1、2、3、4指2,3节桡侧3.5手指皮肤
损伤表现
1. 前臂不能旋前。
2. 屈腕及腕外展力减弱。 3. 拇指、示指、中指不能屈曲,
拇指不能对掌。
4. 鱼际肌萎缩,出现“猿手”。 5. 拇、示、中指远节皮肤感觉
障碍明显。
正中神经在肘上无分支,其损伤可分为高位损伤(肘上)和 低位损伤(腕部)。 腕部损伤时所支配的鱼际肌和蚓状肌麻痹及所支配的手 部感觉障碍,临床表现主要是拇指对掌功能障碍和手的桡侧 半感觉障碍,特别是示、中指远节感觉消失。 肘上损伤则所支配的前臂肌亦麻痹,除上述表现外,另 有拇指和示、中指屈曲功能障碍
上肢的神经支配
主讲人: 指导老师: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康复医学科
臂丛(brachial plexus)
组成:
C5根 C6根
上干 前股 外侧束
C7根
中干 后股 后束
C8根 T1根
下干 前股 内侧束
中干 前股 上干
位置: 斜角肌间隙
锁骨后方
腋腔
后股 下干
分支
1. 肌皮神经
2. 正中神经
3.
尺神经
4.
桡神经
5.
腋神经
1 肌皮神经
组成和位置
外侧束 肌皮神经
穿喙肱肌
肱骨外上髁上方潜出 前臂外侧皮神经
肌皮神经
分支
肌支:肱二头肌,肱肌,喙肱肌 皮支: 前臂外侧皮肤
损伤表现
1.屈肘无力 2.前臂外侧部分皮肤感觉的减弱 3.肱二头肌萎缩 反射消失 4.屈肘及旋后力弱
2 正中神经rve)
组成和位置
内侧束 尺神经
肱二头肌内侧沟 尺神经沟
尺侧腕屈肌下降
腕横韧带浅面
手掌

上肢神经PPT

上肢神经PPT

作用:伸腕,使腕内收。
桡侧腕 长伸肌 桡侧腕 短伸肌 指伸肌
拇长展肌 拇短伸肌
43
2.深层 5块肌
(1)旋后肌
作用:使前臂旋后。
(2)拇长展肌 (3)拇短伸肌 (4)拇长伸肌 (5)示指伸肌
尺侧腕伸肌 肘肌
尺侧腕伸肌 示指伸肌
小指伸肌腱
桡侧腕长伸肌 指伸肌 旋后肌 桡侧腕短伸肌
拇长展肌 拇短伸肌 拇长伸肌 指伸肌腱
周围部神经元胞体聚集的部位
感觉神经节 内脏运动神经节
内脏神经节
(椎旁节)
脊神经节
神经nerves
神经纤维在周围部聚集而成粗细不等的神经
网状结构reticular formation
在某些中枢部,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状, 其间散布有大小不一的神经元胞体
臂丛神经 网状结构
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
脑神经 内脏神经
神经纤维传导冲动的特征:
➢完整性 ➢绝缘性 ➢相对不疲劳性
突触Synapse
突触Synapse
突触Synapse
是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 与效应器之间特化的接触区域
突触前部 化学性突触 突触间隙
突触后部 电突 触
神经胶质
功能:支持、修复、屏障、营养
神经胶质细胞
数量:为神经元的10-50倍
星形胶质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室管膜细胞
肩胛背神经 肩胛上神经
桡神经 腋神经 正中神经 尺神经
臂丛
胸长神经 肋间臂神经 胸背神经 臂内侧皮神经 前臂内侧皮神经
-48-
臂丛
胸长神经 翼状肩
行程: 支配:前锯肌
胸背神经
行程: 支配:背阔肌
腋神经 Axillary

手的神经肌肉解剖

手的神经肌肉解剖
腕横韧 带及大 多角骨
抵止
功能
拇指第1 外展拇 节指骨底 指
拇指第1 屈拇指 节指骨底
神经支配 正中神经 (C)
正中神经、 尺神经
拇对 掌肌
第1掌骨 使拇指 正中神经
桡侧
对掌
拇收 肌
腕横韧 带、头 状骨及 第3掌 骨掌面
拇指第1 内收拇 节指骨底 指及屈
拇指
尺神经
ppt课件完整
11
肌肉
起始 抵止 功能 神经支 配
ppt课件完整
17
小指展肌肌力检查法
指抗 阻 力 外 展 小
ppt课件完整
18
小指短屈肌肌力检查法
一抗 节阻
力 屈 小 指 第
ppt课件完整
19
小指对掌肌肌力检查法
掌小 指 伸 直 时 向 拇 指 对
ppt课件完整
20
蚓状肌肌力检查法
▪ 屈2-5指掌指关节 或同时伸指间关节 分别给予两动作阻力
感觉障碍
手掌、手背尺侧半、尺侧一个半手指
▪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小鱼际肌、小指皮肤发凉、干燥、变色
ppt课件完整
36
手部神经对肌肉的支配
正中神经
拇短展肌 拇对掌肌 拇短屈肌浅头 第1、2蚓状肌
尺神经
拇收肌 小鱼际肌 全部骨间肌 第3、4蚓状肌 拇短屈肌深头
ppt课件完整
37
手部神经对皮肤的支配
ppt课件完整
6
屈肌 起自 肱骨内上髁
功能
伸肌 起自 肱骨外上髁

旋前肌

回旋肌
旋后肌


解剖位置
前群肌
浅层、深层肌
后群肌 浅层、深层肌

系统解剖学课件:上肢的神经

系统解剖学课件:上肢的神经


肌动

状拇屈 骨 桡 脉
肌收肌 间 侧前 外
肌尺 掌 腕臂 侧
外侧 侧 屈 16
2021/5/27
分支

半一深 中尺 浅屈间神 尺

半个支 手半支 指手配
神侧 经腕 支屈

层肌 经肱 之前沟动
手间臂内脉
神 经
The ulnar n.

的指手 配肌 掌 前行内
皮、肌 以和 腕面走侧


肤手、 外指 豆

。背浅 手深 骨尺尺行

支支 肌屈 外侧侧
手支 。肌 侧腕腕肘
背配 尺 、屈屈关
尺手 侧 腕肌肌节
侧掌 半 横与两后
、 17
2021/5/27


— —
— —
上配臂深

肢:背支前

背上面
臂肱
面肢
桡中骨
皮后浅骨、肌
神 经
The radial n.
肤群、颈下管
15
2021/5/27
支主

的半配 神要 肌前绕 、 大以: 经分 和深至 外 鱼外除 支 掌屈内 侧 际的尺 : 长肌侧 束
正 中 神

肌前侧 正 肌之


The median n.
和臂腕 中 腱间穿 在

第前屈 神 之 国 上
一群肌 经 间腕旋 臂
、肌和 返 上前 由
二、指 支 方圆 肱
蚓除深 、
上肢的神经 Nerves of the upper limb
2021/5/27
1
上肢的神经 Nerves of the upper lim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肢神经的显微外科解剖学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其进展效果不显著。

白Smith(1964)、Kusge(1964)首先报告使用手术显微镜缝合技术后,才有较大的发展。

数十年来外科医生使用手术放大镜以改进修复的质量,使神经修复的实验和临床工作得到较大的进展。

可是由于神经再生受许多因素影响,例如损伤类型、患者年龄、损伤水平、神经断端间的距离、损伤修复之间的时间等等,都直接影响到功能的恢复。

然而,如果能在损伤的神经干内对运动、感觉束加以区别以及准确对位,则将会得到令人满意的疗效。

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方法去区别运动神经纤维和感觉神经纤维。

Sunderland(1945)对上肢神经束的定位进行了奠基性的研究,钟世镇等(1980)先后对正中神经、只神经和桡神经等神经干内的神经束定位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探讨,并从中得出一些运动、感觉神经束排列规律性的内容。

这些对上肢神经断裂后的缝合将会有帮助。

下面将以上肢主要神经于内神经束的定位,局部位置,易损伤的部位等加以介绍。

第一节正中神经一、概述起于臂丛(C5、8、T1)的内外侧束,在腋窝的特征是有内、外侧两个头,位置浅,夹于腋动脉前面,粗大,在上臂与肱动脉伴行于二头肌内侧沟,亦与尺神经紧邻,经肱二头肌腱内侧至肘窝,穿旋前圆肌二头之间至前臂,在腕前位置最浅,经腕管至手掌。

据Sunderland的研究,正中神经干内感觉纤维占67%,运动纤维占33%。

故感觉纤维多于运动纤维。

正中神经在腕部附近是呈前后扁平状(平桡骨茎突横径0.55cm横切面积0.10平方cm),在前臂2/8~5/8(茎突上方6.1~15.2cm),接近圆形(横径O.30~O.35cm,前后径0.27~0.30cm,横切面积0.07~0.072平方cm)。

在肘窝穿旋前圆肌二头之间(茎突上方15.3~21.4cm),因受到肌的挤压,呈矢状位的扁带状(横径0.29~0.30cm,前后径0.30~O.48cm,横切面积O.07~O.11平方cm)。

肘部以上又恢复到椭圆形或接近圆形。

正中神经两个头组成情况及会合的位置变化颇多。

由通常的两头合成者占94.57%,单根正中神经者占5.43%;外侧头大于内侧头者占50%,内侧头大于外侧头者占35.46%,内外侧头等大者占14.54%。

内外侧头结合点至喙突的距离4.1cm,即所谓高位结合者占90.49%;低位型距离为11.7cm,占9.51%。

二分支(一)臂部除见有纤细小支至肱动脉外,通常无分支,偶可见旋前圆肌支。

(二)肘部肘关节支在肘关节横纹下1.0~2.0cm处分出肘关节支和旋前圆肌支,指浅屈肌支。

1.鱼际肌支即返支在神经干内合有1.3神经束,横径0.1(0.07~0.15)cm,支配短屈肌、拇短展肌以及拇对掌肌。

2.1~2蚓状肌支有25%至拇收肌。

3.指部的感觉支在正中神经手部的分支中,来自手指的感觉神经所占的比例较大,拇指桡侧支平均1.2束,横径0.13cm;第l指间隙皮支平均7.2束,横径0.20cm,第2指间隙皮支7.4束,横径O.21cm,第3指间隙皮支6.9束,横径0.18cm。

4.与尺神经的交通支。

三、神经干内主要神经束的定位1.在腕部(手桡骨茎突)呈前后扁圆形,平均22(13~34)束。

桡侧缘:鱼际肌支。

尺侧缘:第3指间隙传入纤维。

中间部:由桡侧向尺侧依次为拇指桡侧传入纤维,第1指间隙传入纤维,第2指间隙传入纤维。

2.前臂下1/4(茎突下方0.61cm),接近椭圆形,平均束数17(11~25)束。

桡侧缘:掌皮支传入纤维。

尺侧缘:第3指间隙传入纤维。

中间部:第2、3指间隙传入纤维,鱼际肌,蚓状肌等混合束。

3.前臂中部(茎突上方12.2~15.25cm)近似圆形,平均14(8~24)束。

桡侧后外侧区:掌皮支纤维,2~3指间隙皮支纤维,鱼际肌、蚓状肌的混合束。

4.前臂上l/4(茎突上方18.3cm),开始呈前后扁索状,平均14(8~26)束。

前部:鱼际肌支、掌皮支等的混合束。

后部:指浅屈肌支,骨间掌侧神经纤维。

5.肱骨内上髁平面:呈前后扁索状,平均16(8~26)束。

前部:指浅屈肌支及混合束。

后部:骨间掌侧神经、指浅屈肌支。

6。

上臂下l/3(内上髁上方5.08cm),呈椭圆形,平均13(7~20束)。

前部:前臂浅组屈肌支。

后部:骨间掌侧神经远侧屈肌纤维。

中间部:混合束。

7.上臂中1/3(内上髁上方11.16cm)呈椭圆形,平均12(4~18)束。

前部:前臂浅组屈肌支。

后部:骨间掌侧神经远侧屈肌纤维。

中间部:混合纤维束。

8.上臂上1/3(内上髁上方15.24cm)呈椭圆形,平均8(3~13)束。

9.大圆肌下缘,近圆形,平均4(2~9)束。

实验研究合临床经验都显示神经损伤后,若能把运动束、感觉束准确对位缝合,功能恢复是良好的,而错缝后则功能不能恢复。

但由于神经纤维并不是始终沿着某一神经束行走,而是在束间互相穿插移行,呈丛状反复交织,使神经束的大小、数目和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增加了神经束局部定位的复杂性。

这就为运动、感觉纤维准确对位续接带来技术上的困难。

鉴于在功能恢复的要求中,特别重视运动功能的恢复,为此,明确重要的运动束、运动束组和以运动纤维为主的混合束组局部定位关系,在神经缝合中是有意义的。

从上述解剖资料表明,正中神经干内主要运动束的走行,还是有一定规律性可循。

例如鱼际肌支由婉前向近端的走向,先在正中神经干纤维的桡侧或桡侧缘前方,在上行过程中由桡侧缘转向后外方,并与邻近的感觉束混合,然后由后外转至后方。

到了肘关节下方,由于有前臂浅组屈肌的运动束从后方及前缘加入,混合鱼际肌支的纤束的位置,保持在神经干中央部分的位置上行,最后绝大多数加入内侧头。

明显可见由下而上呈外旋方向移动的规律性,将有助于手术中灵活应用。

前臂浅组屈服和骨间神经的神经束,从肘窝到前臂上陆续发出,在矢状位的扁带状中,这束分居前、后部。

后部较大,约占神经干后端l/4;前部较小,约居前端的1/5。

与正中神经终末支有关的混合束,填充在中间部,在上行过程中位于前、后部的运动纤维逐渐与邻近感觉束混合,但在前、后部仍是以运动纤维为主的混合束,手术时可加以利用:四、神经于易触摸,易受压损伤的部位和麻醉阻滞点(一)在上臂1.正中神经与肱血管共同行于二头肌内侧沟,位置浅,易受切割伤,止血。

带压迫时间较长;当控制出血钳夹或结扎肱动脉时,误将正中神经夹于其中等。

2.腋动脉或肱动脉瘤的局部压迫。

3.肱骨在三角肌止端以下的骨折,近端由于胸大肌向内侧牵拉而损伤正中神经。

(二)在肘部1.肱骨髁上骨折,锐利的骨片可造成对正中神经的牵拉、压缩、划破甚至断裂。

肘关节后脱位也可对正中神经产生牵拉损伤。

2.肱骨下端异常的髁上棘和髁上韧带,正中神经可伴肱动脉先向后行绕过骨纤维性孔,再行回到肘部前方,这样神经易受磨擦损伤。

3.正中神经在肘窝下方,经旋前圆肌两头之间,直接经过指浅屈肌腱弓下方,在少数情况下,腱弓可限制和压迫正中神经而引起骨间前神经炎,导致拇长屈肌和指深屈肌食指的麻痹。

4.在肘窝二头肌腱内侧,在肱动脉的内侧能摸到肿大的正中神经。

(三)在腕部1.正中神经在腕上方位置最浅,位于指浅屈肌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掌长肌腱深面略偏桡侧,易受切割损伤。

手术中要鉴别正中神经与掌长肌腱。

神经的特点是:呈扁圆状,色泽粉红,且有血管。

掌长肌腱扁而薄,色亮白,无明显的滋养血管,位置浅且居中。

2.腕管正中神经经腕管至手掌,由于腕管是缺乏伸展性的骨纤维性隧道。

如月骨脱位,舟骨骨折,腕横韧带肥厚,肥大性腕关节炎,脂肪瘤等,都会改变腕管正常的形态,而产生正中神经受压的腕管综合征。

3.一般可供麻醉阻滞的解剖部位(1)前臂中下1/3,桡尺骨连线中点垂直插入。

(2)屈腕,在腕横韧带近侧端,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相当于尺骨茎突的水平线和腕前二横纹之上垂直插入。

五、神经损伤后有关体征的解剖学正中神经有运动纤维、感觉纤维和交感神经纤维,所以损伤后必然会出现运动、感觉和血管舒缩及营养障碍。

由于正中神经行程远,故损伤后的功能障碍与损伤的平面、程度而有所不同。

(一)高位损伤如在上臂或肘窝处。

由于旋前肌群受累,前臂旋前受限制,但由于桡神经支配的肱桡肌的作用在上肢屈曲位时,前臂尚可轻度旋前。

屈腕功能减弱,但由于受尺神经支配的尺侧屈肌的代偿作用,屈腕功能尚能部分保存,但屈腕向尺侧偏斜,此乃由于尺侧腕屈肌牵引所致。

屈拇指、食指、鱼际肌功能的丧失。

由于正中神经对拇指屈、对掌等功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拇指不能屈曲,与其他指接触的对掌动作也有困难,不能握物,5.内上髁平面呈矢状位扁带状,平均5(2~9)束,横切面积0.086cm2。

后部:尺侧屈腕肌近侧支:横径0.07cm,平均1.8束,茎突上方21.42cm至内上髁上方5.08cm处分出,内上髁上方5.08cm混合,可分离长度4.1cm。

尺侧屈腕肌运动支,指深屈肌支。

6.上臂下1/3(内上髁上方5.08cm)呈卵圆形,平均10(3~14)束,横切面积0.08cm2。

尺侧偏后:肘关节支,横径0.02cm,平均1.0束,内上髁上方5.08~10.04cm分出,内上髁上方15.24~20.29cm 混合。

桡侧、中间、混合束。

7.上臂中1/3(内上髁上方10.16cm)呈卵圆形,平均9束(4~18),横切面积0.077cm2。

肘关节支居尺侧偏后,其他同前。

8.上臂上1/3(内上髁上方17.78cm)大圆肌下缘,均为混合束。

四、神经干易触摸、易受压损伤和麻醉阻滞的部位(一)在臂部中点尺神经穿内侧肌间隔至后方。

由于内侧肌间隔上方薄弱狭窄,下端强韧宽阔。

为了需要,欲使尺神经移位内上髁前方时,必须尽可能向上游离尺神经,使该神经全部皆居于肌间隔的前方,避免使神经跨过坚固的隔的边缘而受到磨损和压迫。

(二)在肘部尺神经位于尺神经沟,位置浅,是尺神经触摸的理想部位,也是尺神经最易损伤的位置。

内上髁骨折、内侧髁骨折、肘关节炎及肘关节后脱位等,都可受到牵累。

所谓肘管综合征,是指尺神经经过肘管,由于神经浅面有尺侧腕屈肌二分之间的腱膜所固定,据知屈肘关节时,神经浅面的腱膜被拉紧,每屈45。

腱膜被拉长0.5cm(即腱膜的肱,尺骨附着加大0.5cm),屈135。

时,腱膜可延长40%。

肘关节炎症,骨增生、尺侧副韧带增厚等,均使狭窄的肘管神经压迫而引起症状。

尺神经在尺神经沟也是神经阻滞的理想位置。

通常在屈肘90。

模到鹰嘴与内上髁之间的尺神经即可注射。

(三)在腕部尺神经仅有深筋膜所掩盖。

切割伤易受损害,深支通过浅腕管或尺管,它是由豌豆骨、豆钩韧带及腕掌侧韧带三者围成骨纤维管,尺动静脉位于其前外。

约有60%的尺动脉深支斜跨尺神经浅面,但临床上出现尺管受压的比例少。

据Clark(1979)对561例上肢纤维管减压术的统计,腕部尺神经受压的仅占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