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教育
品格教育家长感言
![品格教育家长感言](https://img.taocdn.com/s3/m/af1180a4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0f.png)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的孩子已经进入小学三年级。
在这三年里,学校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品格的培养。
作为家长,我深感欣慰,同时也想借此机会,分享一些关于品格教育的感悟和心得。
一、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品格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它不仅关系到孩子的道德修养,更关系到孩子未来的人生道路。
一个具有良好的品格的孩子,无论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都更容易取得成功。
因此,我认为品格教育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
二、学校品格教育的成果1. 孩子的道德观念逐渐形成自从孩子进入学校以来,我明显感觉到他的道德观念在逐渐形成。
在学校老师的引导下,孩子学会了尊敬师长、关爱同学、诚实守信、勤奋好学等优良品质。
这些品质不仅使他在学校生活中受益匪浅,也使他在家庭生活中更加懂得关心他人。
2. 孩子的自律能力得到提升在品格教育中,自律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如班级纪律检查、文明礼仪教育等,使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今,孩子已经能够自觉地完成作业、整理房间、按时作息,这离不开学校品格教育的熏陶。
3. 孩子的社交能力得到锻炼在学校,孩子需要与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同学相处。
学校通过开展团队活动、社团活动等,使孩子学会了与人沟通、协作,提高了他的社交能力。
现在,孩子已经能够自信地与人交往,结交了许多朋友。
三、家长在品格教育中的角色1. 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为家长,我们要以身作则,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要关注他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并纠正他的错误观念。
同时,我们要给孩子传递正能量,让他学会关爱他人、热爱生活。
2.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
我们要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在家庭生活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独立性,让他学会面对困难、解决问题。
3. 与学校携手共育品格教育需要家校共同努力。
我们要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小学生品格教育的四个基本原则
![小学生品格教育的四个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50310b29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dc.png)
小学生品格教育的四个基本原则品格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关乎个人的发展,也涉及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为了有效进行小学生品格教育,有四个基本原则需要被重视和遵循。
一、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意味着品格教育需要贯穿于学校的各个方面。
仅仅在课堂上进行道德教育是不够的,品格教育也需要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体现。
这包括了学校的校规校纪、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之间的相处等方面。
通过多种方式的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实践良好的行为准则,从而养成良好的品格。
二、示范性原则示范性原则强调了教师和家长在品格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和家长应该充当良好品格的榜样,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学生。
孩子们具有模仿的天性,他们更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
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并努力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三、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判断能力的重要性。
在品格教育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启发和引导,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判断和行动。
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和判断力,才能更好地面对各种道德困境和选择,养成正确的态度和行为。
四、个性化原则个性化原则指的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差异化的品格教育。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他们在品格教育中有不同的需求和潜能。
教育者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并因材施教,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教育环境和方法,激发其潜能,培养其良好的品质。
综上所述,小学生品格教育的四个基本原则分别是全面性原则、示范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和个性化原则。
全面性原则要求品格教育贯穿学生的学校生活;示范性原则强调教师和家长的榜样作用;启发性原则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个性化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品格教育。
这四个原则的共同作用将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格,从而为他们的成长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品格教育具体实施方案
![品格教育具体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6322e2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4.png)
品格教育具体实施方案品格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对于学校教育和学生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实施品格教育,我们制定了以下具体实施方案:一、明确品格教育目标。
品格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学校应当通过制定品格教育目标,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品格素养,如诚实守信、勇于担当、团结友爱等,为品格教育的实施提供明确的指导。
二、构建品格教育课程体系。
品格教育应融入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构建起完整的品格教育课程体系。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品格教育专题课、融入各学科教学、举办品格教育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全面接触、体验和实践品格教育内容。
三、建立品格教育评价体系。
评价是教育的重要环节,品格教育也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
学校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品格测评、组织品格实践活动、记录品格成长档案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品格发展情况,为品格教育提供数据支持。
四、营造良好的品格教育氛围。
品格教育需要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营造良好的品格教育氛围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品格教育主题班会、开展品格教育主题活动、组织品格教育实践团队等方式,让品格教育融入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学校的文化特色。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品格教育的实施需要具备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品格教育培训、建立品格教育研讨平台、激励品格教育优秀教师等方式,提升师资队伍的品格教育专业水平,为品格教育的实施提供坚实的保障。
六、加强家校合作。
家庭是学生品格教育的重要场所,学校需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品格教育家长讲座、建立品格教育家校互动平台、开展品格教育家长学校等方式,让家长参与到品格教育中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合力。
七、建立品格教育长效机制。
品格教育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学校需要建立健全的品格教育长效机制。
学校可以通过制定品格教育规划、建立品格教育领导小组、开展品格教育成果展示等方式,让品格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工作。
品格教育
![品格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9a66d71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54.png)
品格教育品格教育,又称为德育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塑造健全发展的人格。
它强调培养学生的品德品质,提升他们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在社会中具备良好的行为举止和道德品质。
品格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他们成为在道德上有自律、关爱他人、有责任感的公民。
品格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教育方式和课程设置,使学生在道德和品行上得到提升和塑造。
在品格教育中,学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和家长也应该共同参与其中。
学校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价值观塑造的重要场所,教师和家长则是学生的榜样和引导者。
他们通过正面的言行和教育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品格和价值观念。
品格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和个性品质。
在品格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被灌输道德规范,更重要的是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活动进行道德行为的实践。
学生通过参与到各种社会实践中,感受到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并通过实践来培养自己的道德观和品德。
品格教育应切实贯彻教育规律,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
这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设计合适的教育活动和任务。
在教育内容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互助互爱的品质,并通过课堂和社会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好习惯和良好的行为规范。
品格教育还需要注重家庭教育的参与和家庭环境的营造。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家长的言行和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品格和行为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家长要做到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关注和引导他们的品德发展。
此外,家庭应该创造一个和睦、和谐的环境,让孩子在温暖的家庭氛围中感受到爱和关怀,从而培养出健康正直的品格。
品格教育不能孤立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中,还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品格形成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社会应该营造积极向上、讲究道德和公德的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关怀他人的品质。
品格教育的36个品格
![品格教育的36个品格](https://img.taocdn.com/s3/m/5737b371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5.png)
品格教育的36个品格咱们先来说说诚实这个品格。
诚实就像是心底里的一面镜子,要是没了它,那可就乱套啦。
你想啊,要是大家都不诚实,今天你骗我,明天我骗你,这个世界就会变得像一团乱麻。
就像小时候,要是偷偷吃了糖还不承认,心里总会有点小忐忑。
诚实的人呢,走到哪儿都像自带光环,大家都愿意跟他做朋友,因为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心里踏实得很。
再聊聊宽容这个品格。
宽容就像一把大伞,能把很多不愉快都挡在外面。
生活里难免会有磕磕碰碰,有人不小心踩了你一脚,或者说错了话。
要是没有宽容的心,那就得吵起来没完没了啦。
可要是有宽容这个法宝,就可以轻松地说一句“没关系”,就像一阵春风,能把矛盾的小火苗一下子吹灭。
我就特别佩服那些宽容的人,感觉他们的心里能装下整个大海呢。
还有责任感这个品格也不能少。
有责任感的人就像超级英雄,不管什么事情交到他手里,都能稳稳当当的。
在家里,对家人负责,会帮忙做家务,照顾弟弟妹妹;在学校,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努力把功课做好;在社会上,对工作负责,兢兢业业的。
责任感就像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推着人不断向前,而且这种力量还会感染身边的人,让大家都变得靠谱起来。
善良这个品格就更不用说啦。
善良就像阳光,洒到哪里哪里暖。
看到有人需要帮助,善良的人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也许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像给老人让个座,给流浪猫喂点吃的,但这些小小的善良汇聚起来,就能让这个世界变得超级美好。
乐观这个品格也相当有趣。
乐观的人像个小太阳,不管遇到什么乌云,都能找到缝隙把阳光洒出来。
考试考砸了,乐观的人会想这是个查漏补缺的好机会;丢了东西,也会觉得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他们的生活里总是充满希望,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也会让周围的人都跟着开心起来。
这36个品格呀,每一个都是宝贝,它们组合在一起,就像一套超级无敌的装备,能让我们在生活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更开心。
我们要是都能把这些品格融入到自己的骨子里,那这个世界就会变成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到处都是欢声笑语,到处都是互帮互助的温暖画面呢。
品格教育心得体会
![品格教育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076c11b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02.png)
在当今社会,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的品格。
品格教育,即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并见证了品格教育的实践过程,下面是我对品格教育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品格教育的内涵品格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品质、有修养的人。
具体来说,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尊敬师长、关爱他人、遵纪守法等道德品质。
2. 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信、乐观、勇敢、坚韧、宽容等心理素质。
3. 社会责任感教育:培养学生关心国家、热爱家乡、服务社会、遵纪守法等社会责任感。
4. 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
二、品格教育的实践1.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品格教育的重要载体。
我们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一个充满正能量、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例如,举办道德讲座、举行主题班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感悟、成长。
2. 注重课堂教学的品格教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品格教育资源,将品格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教学中。
例如,在语文课上,引导学生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感悟人物品格;在数学课上,培养学生的严谨、求实、创新的品质;在历史课上,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传承民族精神。
3. 强化家校合作家庭是孩子品格形成的重要环境。
我们要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品格成长。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孩子的品格教育问题。
同时,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品格培养。
4. 重视榜样示范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们要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榜样作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习身边的榜样,如身边的优秀同学、老师、社会名人等,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道德追求。
三、品格教育的成效1. 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通过品格教育,学生的道德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
关于品格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关于品格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bc244b1a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61.png)
关于品格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品格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品格教育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具备道德、伦理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培养良好的品格,孩子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自我、他人和社会有清晰的认知,并从小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
2.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品格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教育引导和经验学习,孩子可以逐渐形成自律、守信、尊重他人、友善待人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些习惯将在孩子未来的个人发展、学习和工作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3. 培养情商与社交能力:品格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情商和社交能力。
通过情绪管理、合作与沟通等方面的培训,孩子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与他人的理解和合作能力。
这对孩子的人际关系以及将来的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4. 强化自我认知与个人发展:品格教育鼓励孩子对自己进行全面的认知和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劣势和价值所在。
这有助于孩子建立积极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明确个人的目标与方向,并主动积累经验、提升自身能力,实现全面的个人发展。
5. 培养道德判断与决策能力:品格教育让孩子学会进行正确的道德判断和决策。
通过培养孩子的道德感知能力和道德思维,让他们能够面对各种道德困境和选择时,做出符合社会共识和道义准则的决策,通过行为体现良好的品格和责任感。
接下来我将详细展开讲述关于品格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的五个方面。
1.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品格教育通过灌输正面的价值观,帮助孩子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孩子在品格教育中学习到的道德准则和伦理原则将指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作出明智的决策和选择。
良好的品格可以让孩子树立追求真善美的信念,使他们顺应道义的要求,并以积极向上的态度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
2.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品格教育致力于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自律、守信、尊重他人、友善待人等。
品格教育的24个品格 -回复
![品格教育的24个品格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7991a04e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e6.png)
品格教育的24个品格 -回复品格教育是指通过教育、引导和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个性特点,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品格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责任感的社会人才。
下面介绍现代社会重要的24个品格。
1. 诚信:为人处事要诚实、守信,坚持说真话,做实事,不虚假、不欺骗、不作弊。
2. 正直:做事要公正、坦白,不贪污、不受贿,不以权谋私。
3. 勇气:做事要有决断力,不怕困难,不怕失败,敢于冒险、挑战自我,具有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勇气和力量。
4. 谦逊:处事要谦虚,不自大、不傲慢,不骄傲、不自满,心态平和,言谈温和,待人和善。
5. 尊重:人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包容不同的观点、价值和文化,崇尚多元化和平等。
6. 勤奋:人要努力工作、勤奋学习,不懒惰、不浪费,不逃避问题与责任,懂得珍惜时间。
7. 责任:人要有责任心、担当精神,不推诿、不责备别人,承担自己的责任。
8. 创新:人要有创新精神、开拓创新意识,不固步自封、不墨守成规,学会创造和创新。
9. 团结:人要团结协作,不自私、不孤立,主动担负团队责任,友善等待支援。
10. 热爱:人应该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保持乐观积极心态,对生活有热情和激情,珍惜人生。
11. 忍耐:人要有耐心,不着急、不冲动,不轻言放弃,克服困难与挫折,增强心理素质。
12. 正义:对待事物要有正义感,不偏袒,不歧视,维护公正和正义,勇于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
13. 宽容:人要有宽容心态,不怨天尤人,不放大缺点,不斤斤计较,要学会包容、宽容和理解别人。
14. 自尊:人要有自尊心,有自信和自豪感,知道自己的价值,让自己的内心强大。
15. 慈善:人要有慈悲心,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别人,为社会作贡献,实现让世界更美好的愿景。
16. 合理:人要有合理的思维方式,让自己的判断和选择更加明晰有效,不主观臆断,不盲从潮流,常思考理性。
17. 知识:人要有知识,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能够理解和认识世界的变化与将来,在知识里寻找方向和信念。
幼儿园品格教育的24个品格
![幼儿园品格教育的24个品格](https://img.taocdn.com/s3/m/beaffd3d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53.png)
幼儿园品格教育的24个品格幼儿园品格教育的24个品格如下:1. 专注:能够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情。
2. 有序: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或规则进行活动,有条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3. 友善:能够与他人友好相处,尊重别人,关心他人。
4. 感恩:能够感激身边的人和事,懂得感恩,珍惜拥有的一切。
5. 诚实:能够诚实守信,不说谎,不欺骗他人。
6. 责任:能够承担自己的责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7. 坚持:能够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不轻易放弃。
8. 主动:能够主动承担责任,主动去做一些事情。
9. 宽容:能够包容他人的不足,理解和体谅别人。
10. 守时:能够准时到达目的地,遵守时间约定。
11. 忠诚:能够忠诚于自己的信仰、家庭和朋友,不背叛他人。
12. 创新:能够勇于尝试新事物,有创造性思维。
13. 自信:能够相信自己的能力,有自信心。
14. 合作: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共同达成目标。
15. 勇敢:能够面对困难和挑战,有勇气去尝试。
16. 乐观: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到事情的积极面。
17. 自律:能够自我管理,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18. 尊重:能够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不侵犯他人。
19. 爱心:能够关爱他人,有同情心和爱心。
20. 谦虚:能够谦虚谨慎,不骄傲自大。
21. 忍耐:能够耐心等待,不急躁不安。
22. 坚韧:能够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目标,不轻易动摇。
23. 敬业:能够热爱自己的工作,尽心尽力地完成任务。
24. 智慧:能够理性思考,具备判断力和决策能力。
小学品格教育的心得体会
![小学品格教育的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ab59e2a5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e8.png)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关注越来越重视。
在众多教育理念中,品格教育作为一种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提高综合素质的教育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深感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并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实践。
以下是我对小学品格教育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品格教育的内涵品格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的过程。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道德品质: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团结协作等良好品质。
2. 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乐观向上、自信自强、勇于面对挫折的心理素质。
3. 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等。
4. 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二、小学品格教育的实践1. 融入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品格教育融入各个学科,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品格。
例如,在语文课上,通过讲述故事、分析人物形象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数学课上,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各类活动,如主题班会、道德讲堂、社会实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品格教育。
例如,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组织参观历史博物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 家校合作家庭是孩子品格形成的重要环境,家校合作在品格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关注孩子的品格成长。
同时,鼓励家长在家庭中树立榜样,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4. 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学校应建立健全品格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品格表现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通过评价,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改进自己。
三、小学品格教育的意义1.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品格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品格教育的影响下,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还学会如何做人,为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品格教育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
![品格教育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https://img.taocdn.com/s3/m/4a07d28e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63.png)
品格教育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在现代社会中,道德品质的培养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而品格教育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旨在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对于帮助孩子塑造良好品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品格教育的定义和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品格教育的培养。
1. 品格教育的定义品格教育是指通过特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其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理念。
品格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孩子建立起正直、诚实、宽容、友善等良好品质,使他们在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为。
2. 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品格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品格教育有助于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培养孩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习惯,他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和尊重他人,形成正确的行为准则。
其次,品格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正直、诚实、宽容等品格都与社会责任感紧密相关,品格教育能够引导孩子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最后,品格教育有助于孩子的综合素质发展。
品格教育涉及到孩子的情感、智力、行为等多个层面,通过培养良好品质,可以全面提升孩子的素质和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品格教育的培养方式(1)示范行为:家长和老师作为孩子的榜样,应该注重自身的品格修养,通过自身的言行来示范正向的品质和价值观,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
(2)启发式提问:在日常交流中,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深入思考,激发他们对道德品质的关注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判断和决策能力。
(3)情感教育:品格教育不仅涉及到智力和行为,还包括了情感的培养。
家长和老师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和友善行为,激发孩子对他人的关心和关爱之情。
(4)体验式学习: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合作等方式,让孩子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体验品格教育的内涵和要义,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品格教育的理念。
品格教育的实践行动
![品格教育的实践行动](https://img.taocdn.com/s3/m/aef34870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7e.png)
一、引言品格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培养个体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的教育。
在当前社会,品格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全社会的品格素养,我们有必要开展品格教育的实践行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品格教育的实践行动。
二、品格教育实践行动的具体内容1. 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的教育理念、言行举止对孩子品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实践行动:(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家长要树立“品德教育优先”的观念,关注孩子的品格培养,将道德品质放在首位。
(2)以身作则。
家长要用自己的言行给孩子树立榜样,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3)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家长要教育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4)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关爱和支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2. 学校教育学校是品格教育的重要场所,以下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些实践行动:(1)开设品格教育课程。
学校可以开设专门针对品格教育的课程,如道德与法治、心理健康教育等。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通过举办主题班会、道德讲座、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3)加强师生互动。
教师要以身作则,关心学生的成长,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4)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校要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3. 社会教育社会是品格教育的大课堂,以下是社会教育中的一些实践行动:(1)加强社会宣传。
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宣传品格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全社会的品格素养。
(2)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志愿服务,培养人们的爱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3)加强社区教育。
社区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道德讲座等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品格素养。
(4)加强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要关注员工品格培养,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三、品格教育实践行动的保障措施1. 政策支持。
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品格教育的投入,保障品格教育实践行动的顺利开展。
幼儿园教师的品格教育
![幼儿园教师的品格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8862721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6.png)
幼儿园教师的品格教育一、品格教育的定义品格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幼儿园教师给幼儿灌输的良好品德、道德、价值观念等教育。
品格教育不仅仅是课程设置,也是教师的一种言传身教和无声教育,需要幼儿园教师用自己的职业道德和高尚情操所影响的教育形式。
二、品格教育的意义1. 培养幼儿的品格品格是人在道德、精神、性格等方面的重要方面,品格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品格,包括爱、善良、勤劳、友善、宽容、正义、诚实等品德,让幼儿从小树立正确、合理、健康的价值观。
2. 塑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品格教育除了对幼儿的成长有许多的正向作用外,还可以影响家庭的和睦,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情感,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
3. 培养素质教育目标品格教育通过引导幼儿更加积极、乐观、勇敢、自信的发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促进组织幼儿全面发展。
4. 培养社会责任通过品格教育,可以让幼儿知道自己应该为社会做些什么,从自身向外延伸,在日常事务中营造善良的情感,弥补社会的一些缺点。
5. 增强班级凝聚力品格教育不仅是幼儿的成长道路,还可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级意识,让幼儿愉快、高兴地在充满关心和爱意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三、品格教育实施步骤1.制定品格教育的计划教师团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品格教育的开展计划中明确目标和整体架构,并将这些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培养目标紧密联系起来,以保证品格教育的实施质量。
2.整理资源在品格教育开展前,教师需要整理一些班级的教育资源,例如字帖、绘本、音像等,以及行为准则、教学方法、课程联络、反馈评测等资源,帮助幼儿更好地识别优秀品德,切身诠释幼儿的成长。
3.开展品格教育在品格教育的实施期间,教师需要制定相应的课程计划,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尽可能亲近幼儿,形成与幼儿的联系和沟通。
教师还应当在课程的过程中,通过丰富的教育活动,如游戏、讨论等方式,让幼儿了解和学习如何将理念和实践相结合,增进对自己和社会的认识。
品格教育工作总结范文6篇
![品格教育工作总结范文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c3abb9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2f.png)
品格教育工作总结范文6篇第1篇示例:品格教育工作总结品格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是构成一个人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品格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学校开展了多方面的品格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在,我将对品格教育工作进行总结,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品格教育活动品格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还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达到学生。
我们学校通过举办品德讲座、主题班会、品格教育月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交流空间。
在品德讲座中,我们邀请了一些社会知名人士来讲述自己的品德故事,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榜样。
在主题班会中,老师针对不同的主题进行讲解和引导,让学生思考和感悟。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品德观念得到了深化和提高。
二、设立榜样人物,引领学生发展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有榜样人物来引领和激励。
我们学校设立了“品德模范”、“学习优秀生”等荣誉称号,表彰那些在品德和学习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
他们成为了全校学生学习的榜样,引领其他同学走向正确的道路。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品德修养,形成了向上向善的风气。
三、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品格发展品格教育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我们学校积极与家长协作,建立了家校沟通平台,及时向家长传达学生的品德表现和困难情况,让家长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成长状况。
家长们也积极参与品格教育活动,与学校共同关注学生的品德发展。
通过家校合作,我们共同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品格,使品德教育工作更加顺利和有力。
四、加强师德建设,做品格教育的榜样作为品格教育的实施者,老师们更应该自身具备良好的师德操守和道德观念。
我们学校注重师德建设,通过开展师德培训、组织师德交流等活动,进一步提高老师自身的品德修养和道德素质。
老师们要做品格教育的榜样,引领学生向善向上,起到了模范和引领的作用。
品格教育内容
![品格教育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5e40c58f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fd.png)
品格教育内容1. 诚实!就像走路要一步一个脚印一样,诚实是我们品格的基石。
你想想看,如果你对朋友撒了谎,那以后人家还怎么相信你呀!比如你不小心打破了花瓶,却不敢承认,等被发现了那多尴尬呀!诚实能让我们心安,也能让别人对我们放心。
2. 善良呐!善良就如同温暖的阳光,能照亮别人的生活。
当你看到同学遇到困难,主动去帮忙,那他心里该多温暖呀!比如说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这小小的举动不就能传递大大的善意嘛!善良会让我们的世界更美好。
3. 勇敢哟!勇敢是人生路上的一把利剑,帮我们披荆斩棘。
难道遇到困难就退缩吗?不!就像武松打虎一样,要勇敢面对。
比如你害怕上台演讲,但勇敢迈出那一步后,你会发现自己超棒的!勇敢能让我们突破自我。
4. 宽容呀!宽容就好像广阔的天空,可以包容万物。
别因为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那多累呀!像别人不小心踩了你一脚,笑笑就过去了呗。
宽容会让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和谐呢。
5. 勤奋咧!勤奋是成功的阶梯,一步步攀登才能到达顶峰。
你不想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吗?看看那些勤奋的学霸,多厉害!比如每天早起背单词,坚持下去总有收获。
勤奋能让我们实现梦想。
6. 责任哈!责任就如同沉甸甸的担子,我们要勇敢挑起。
在团队活动中,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这就是负责呀!比如说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这就是有责任。
责任是我们成长的标志。
7. 尊重咦!尊重像是人与人之间的桥梁,没有尊重就跨不过去。
别嘲笑别人的缺点,多伤人呀!比如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这就是尊重。
尊重能让我们赢得他人的喜爱。
8. 乐观哇!乐观就像黑暗中的火炬,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遇到挫折就唉声叹气可不行!像考试没考好,要相信下次一定能考好呀!乐观能让我们积极面对生活。
我觉得呀,这些品格教育真的太重要啦,能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呢!。
品格教育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品格教育心得体会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b9774929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e8.png)
品格教育心得体会范文品格教育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教育领域,它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良好的品格品质。
品格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能够正确评价事物,正确判断并正确行动。
在我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下面是我对品格教育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品格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过去,教育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品德修养。
然而,学生的品德和道德水平不仅与学业成绩的提高有关,而且与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密切相关。
品格教育可以使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提升他们的情商和社交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他们能够全面发展。
其次,品格教育是塑造学生良好品质的重要手段。
品格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包括正义、诚实、勇敢、谦虚、友善等。
这些品质是人们与人交往和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人的基本条件。
通过品格教育,学生可以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学会关心他人,学会积极与他人合作,学会承担责任,从而培养出良好的品质和品德。
再次,品格教育是增强学生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人们的利益、需求和价值观念各不相同。
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学生必须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差异,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品格教育可以使学生培养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保持谦虚、友善、乐于助人的态度,使他们在社会活动中积极参与,为社会做出贡献。
最后,品格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径。
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学生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
品格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包括坚韧、乐观、自信等,使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保持平静、积极的心态。
品格教育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情商,使他们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和情绪管理,从而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总之,品格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对学生的成长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的品格教育
![幼儿的品格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0b1fd621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fa.png)
幼儿的品格教育品格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旨在培养幼儿良好的品格与道德价值观。
通过品格教育,幼儿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积极健康的行为习惯。
一、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品格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品格将成为幼儿在未来人生道路上建立信心和取得成功的基础。
品格教育既能影响幼儿个体,又能影响整个社会,因此推动品格教育必不可少。
品格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积极、健康、乐观、正直、宽容的品格,使他们能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环境,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这有助于幼儿建立正当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品格教育的方法与策略1. 身教为先幼儿的品格教育需要教师、家长等成年者以身作则,成为良好品格的榜样。
他们的品行和言行将深刻影响幼儿的成长过程。
因此,成年者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模范,培养积极向上的品格。
通过言传身教,幼儿将在崇尚良好品格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品格教育。
2.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体验品格的重要性。
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参与角色扮演,让他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并体验各种品格特质,进而理解品格的内涵。
3. 游戏与活动幼儿喜爱游戏和活动,因此,将品格教育融入游戏和活动之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游戏和活动,培养幼儿的品格特质,例如合作、宽容、正直、勇敢等。
通过游戏和活动,幼儿能够体验品格的价值,并且在参与中真正理解、接受品格教育。
4. 与家庭合作家庭是幼儿品格教育的重要场所。
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密切合作是促进幼儿品格发展的关键。
教师可以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从而制定针对性的品格培养计划。
同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品格教育活动,形成良好的合力。
三、品格教育的实施策略1. 着重培养品格责任感幼儿正处于品格塑造的关键时期,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品格责任感。
通过情感教育,让幼儿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
品格教育论心得体会
![品格教育论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e0d2c7d3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7.png)
在我国,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
而品格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关乎国家未来的基石。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品格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通过学习品格教育论,我对品格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品格教育的内涵品格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心理素质、法制观念等方面,使其成为具有良好品格的人。
品格教育不仅包括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还包括文化教育、艺术教育、劳动教育等。
品格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品格教育的重要性1. 品格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品格,即使知识渊博、才能出众,也很难为社会作出贡献。
品格教育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法制观念等的基本途径,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保障。
2. 品格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基础。
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知识、技能,还包括道德品质、心理素质、法制观念等方面。
品格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人才。
3. 品格教育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缺乏良好的品格教育,就会导致道德沦丧、人心不古。
品格教育有助于培养公民的道德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品格教育的方法与途径1. 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家庭教育在品格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关注孩子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
2. 学校教育。
学校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在品格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学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育、德育活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法制观念等。
3. 社会教育。
社会是孩子成长的大环境,社会教育在品格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社会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弘扬正能量,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品格教育的24个品格 -回复
![品格教育的24个品格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ada04b82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5f.png)
品格教育的24个品格 -回复
品格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品德修养,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生活方式,以进一步提升个人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以下是24种常见的品格:
1.勤奋:坚持认真、努力和专心。
2.正直:对事情真实、诚实和公正。
3.尊重:对待他人包容、尊重和体谅。
4.责任感:对工作、生活承担责任和义务。
5.宽容:包容、理解和接受不同的观点和习惯。
6.谦虚:虚心、谦逊和客观。
7.创造力: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表现。
8.耐心:保持恒心、耐心和毅力。
9.坚韧:坚持不懈、勇于面对各种挑战。
10.合作:与他人合作和合作,构建良好的团队。
11.决策力:有思维、判断和决策能力。
12.自尊:保持自尊和自信。
13.同情心:对他人的烦恼、困境和需要表现同情心。
14.独立: 有自立、自主和独立思考能力。
15.公民意识:积极参与社会,拥有自己的公民意识。
16.勇气:勇于面对困难、挑战和风险。
17.信任:对他人信任和自己的道德准则。
18.关心:关心和爱护他人。
19.学习能力:拥有学习、自我发展和成长的能力。
20.敬业:尽职尽责、热情和专业的态度。
21.感恩:珍惜一切,充满感恩和感激之情。
22.灵活: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
23.慷慨:慷慨、乐于助人、无私奉献。
24.积极:积极向上、乐观和热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品格教育》有感
10110170122
历史系)王雪纯
“品格教育”一词最早听说是在一场美国人所描述的自己的小孩在幼稚园所接受的教育,在他描述自己的小孩的时候脸上所表现的发自肺腑的开心与满足是毋庸置疑的,但让我们听者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在少不更事的幼年时光里,美国人便已经用“品格教育”这样人性化的方式来进行教育,而不是像中国一样圈养或是放任,这也便不用奇怪为何随着年龄的增长中美小孩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譬如最近的“朱令案”,在大家都对朱令的悲惨遭遇报以同情的心态时,案件终于发生了转机。
当大家基本上都把眼光聚集于朱令所遭受的悲惨遭遇时,却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偏偏是她被大家集体投铊以致中毒。
在对她平时的所作所为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后,便出现了更多的问题,其中有一个便是究竟是怎样的教育模式让一个女生这样自我,自我的几乎让她身边的所有人都对她表示厌弃,最终酿成这样的惨案。
或许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可以在马丁贝布尔的《我和你》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品格教育》一文很简要但又深刻的表达了《我和你》一书的主旨思想。
在读这篇文章时,我们不可忽略的是马丁贝布尔本人是一名虔诚的犹太神学家,因此在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中深深的宗教思想。
这是作者本人的意识形态观念,并不影响“品格教育”这一模式本身所折射出的人文主义关怀。
更不能因为这种宗教情怀与宗教影响力便以不适合无神论者聚集多的中国。
在文章中,马丁贝布尔认为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是主体间的“我---你”(I and you)关系,而不是把双方看作是某种物品的“我---它”(I and it)关系。
师生间这种“我---你”是一种相互对话、包容与共享的互动关系。
对师生互动中师生间关系的这种理解,克服了以往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不足,把教师和学生都看做真正意义上的人,树立了师生尤其是学生作为主体的人在师生互动中的形象。
任何教育活动都是在交往中实现的,教师与学生总是处于一定的交往与互动关系中。
没有交往与互动,教育活动便不可能发生。
因此,师生交往、师生互动与由此形成的师生关系本身就是教育活动中的表现形式,具有教育性。
关于教育互动,我
们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把握:第一,师生互动是存在于师生之间,在师生之间发生的一种人际互动,其互动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并且师生双方在互动中是同等重要,互为主体的。
第二,师生互动是一种交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的过程。
师生互动不是教师对学生或者学生对教师的单向、线性的影响。
同时,师生间的这种交互作用与影响又不是一次性的或间隔的,而是一个链状、循环的连续过程,师生正是在这样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中不断交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的。
布贝尔认为,“我---你”从动态讲,就是一种精神上的相遇关系,是一种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是一种对话。
“我---它”的关系是一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一种独自,一种经验与利用的关系。
“我---你”关系中“你”不再是我的经验物和利用物,也不再是为了满足我的这样或那样需要,而是一种真正彼此相互信赖的关系,是人类应该有的真正关系。
只有这种关系才能揭示出人生的真正意义。
可见“我与你”关系的确立表明其出发点既不在“我”,也不在“他者”,而在“我与你”之间。
而“之间”的最好体现便是对话。
双方步入关系的领域,就是我与你的相遇,相遇在时间的当下,面对面的交流。
在相遇中,人们摒弃唯我独尊,进入真实的关系世界之中,这种关系具有直接性、相互性和动态性。
贝布尔之所以将师生关系定义的这样明确,便是想要达成师生之间的相互对话、相互理解、相互共享、相互促进,最终达到一种共赢的状态。
那如何创建这种人性化的“我---你”教育模式呢?
首先在老师方面。
老师在最初的这种“我---你”关系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
老师相对于学生有更多的人生阅历,有更多的社会感悟。
因此很有可能,也有机会以高高在上的态度傲视自己的学生,以求使学生对他产生敬畏感,进而使得自己的地位远远高于学生。
这不是“我---你”模式中的理想状态。
要做到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相互共享,相互促进,教师首先要有一颗真诚而平等的心,并不能够因为自己的见多识广便产生高傲的姿态,并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给学生,甚至因为自己的所谓经得起社会检验的生活理念与方式而对学生的稚嫩的、甚至是错误的观点、行为嗤之以鼻,甚至是多方打击。
其次,作为教师,一定要有倾听的能力与欲望,不能永远将自己置于一个教导学生的地位。
许多学生往往在将自己的想法、甚至是自己的心里话与教师分享时,教师都直接略过聆听的环节,直接给学生以指导,致使学生在“我---你”的教育模式中一直处于被动
的局面,自主性与自发性愈发减少。
接着,教师还要有参与实践的心思与能力。
许多教师都认为自己时间紧缺,往往将自己置于一个发号施令的位置,不参与学生的实践中,只是对学生的实践成果加以评判,这便在无形中疏远了自己与学生距离。
最后,不得不指出的是要想达成“我---你”这样的理想状态,教师必须具备的是不断学习的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所接受的知识范围越来越广,深度越来越增加。
一个教师如若只是用古老陈旧,又不符合时代新旋律的知识观念来安身立命,自己与学生之间的隔膜定会越来越大。
接着在学生层面。
首先,学生要有一个高贵的灵魂,这也是马丁贝布尔一直所强调的。
高贵的灵魂不是要学生用傲娇的心态面对世界,而是要学生将自己与别人一样看做是不可或缺的一个个体。
这是敢于表现自己、敢于向世界提出质疑的最基本条件,但是,这是中国学生普遍最缺少的一点。
其次,要想达到“我---你”这样充满人文主义关怀的状态,学生一定敢于要老师参与到自己的日常活动中。
这并不是要老师时时刻刻约束自己的行为,更不是将自己的隐私暴露给老师看,而是将老师看做是与自己相同地位的个体,敢于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别人。
接着,我想阐发的一点是“我---你”这种平等但又不乏人情味的关系并不是仅仅需要出现在学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案情越来越令人深思的朱令案,我们完全可以希望、可以要求学生与身边同学之间也要保持这样的状态。
自己与身边的同学铁定会有差距,这种差距要是被恶性利用,便会产生恶果;同样的,若是有的学生自恃优秀,不顾及他人情况,一味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要求、自己的思想去办事,将自己置于比他人高的地位,也会产生令人不敢想象的结果。
最后,不得不注意的一点是学生倘若要保持“我---你”这样和谐的关系中,自己首先得是以进步的姿态面对别人,面对世界。
这并不是说自己要在某一方面有造诣,也不是说要超越别人,而是要产生自己的价值,不能以一颗静止的、不思进取的心去面对世界,面对明天。
“我---你”这种充满人文主义关怀的教育模式并不会因为地位问题使得师生关系产生恶性变质,而是想要创造一个更加平等、更加开放的环境要老师与学生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