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生态意识和对环境的破坏教学文稿
中国古代的环境保护的作文范文
中国古代的环境保护的作文范文中国拥有悠久灿烂的历史,其古代文明发展至今仍给后人以深思。
在中国古代,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与生活理念贯穿于人们的生活中。
下文将从角色、方法和价值观三个方面阐述中国古代的环境保护。
首先, 在古代中国, 皇帝在环境保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统治者们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对其进行保护的必要性。
他们制定了一系列法令和政策,以保护森林、河流、湖泊和其他自然资源免受破坏。
举例而言,唐玄宗时期评价官员的标准之一就是他们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是否得当。
此外,历代皇帝常常下令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以提高森林覆盖率并减少土壤侵蚀。
其次, 古代中国人民通过各种方法保护环境。
一个重要的方法是循环利用资源。
古代工匠善于修复和再利用物品,如陶瓷器、纸张和纺织品。
这种文化意识节约了资源的使用,减少了垃圾和污染的产生。
另外, 古代农民也注重土地保护。
他们普遍采用轮耕和休耕制度,以确保土地的肥沃度和可持续生产。
农民们还会建造防洪工程和水利设施,以应对洪涝灾害并保护农田。
古代中国的环境保护还映照了其独特的价值观。
在中国文化中,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古代中国人认为人类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而不是征服自然。
他们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尊重自然规律,并通过礼仪、教育和道德来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
例如,儒家思想强调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尊重和保护,并倡导个人的责任感和道德修养。
佛教也提倡不伤害生命和保护环境的信念,对推动环境保护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在古代中国,皇帝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法令和政策来推动环境保护。
古代人民通过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土地展示了他们的环境意识。
古代中国的价值观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保护,将环境保护纳入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些传统的环境保护理念对于我们今天的环境保护仍然具有启示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借鉴。
1500字,完。
中国古代的环境与生态保护
中国古代的环境与生态保护中国古代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在古代,中国人民十分注重环境与生态的保护,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
本文将从农业、水利工程、森林保护和动植物保护等方面来探讨中国古代的环境与生态保护。
一、农业与环境保护古代中国人非常依赖农业,农业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尤为重要。
古代的农民非常注重土地的保护和利用,他们常常采取轮作和休耕等方法来保持土地的肥沃度,并且世代相传,将这些经验应用于实践中。
此外,他们还懂得利用自然界的循环系统,如将庄稼的秸秆还田,保持土地的健康。
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损害。
二、水利工程与环境保护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之发达在世界上皆属首屈一指。
古代中国人民精通水利建设,他们修建了众多的水利工程,如灌溉系统和水库。
这些工程不仅为农业提供了水源,也有效地保护了环境。
通过合理的水利规划和管理,中国古代人民能够充分利用水资源,同时减少了水灾和干旱对环境的损害。
三、森林保护与环境保护森林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中国人民深知森林对环境的重要性,他们从未滥伐森林,而是通过合理的砍伐和植树造林来维持森林的健康。
同时,古代中国的皇家园林和寺庙建筑也要求保持森林的原始状态,不允许随意破环。
这些措施保护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让动植物能够生长繁衍,保持生态平衡。
四、动植物保护与环境保护古代中国人对动植物的保护非常重视,尤其是一些珍稀濒危物种。
在古代,中国人民把狩猎视为一种贵族的娱乐活动,但是针对一些重要的动物物种,他们对狩猎有严格的限制。
例如,禁止猎杀孔雀和麋鹿等珍稀动物,以保护它们的生态系统。
古代中国人民还成立了不少动物园和植物园,用以保护和展示各种珍稀动植物,激发公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中国古代的环境与生态保护流传至今,为后代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我们应该珍视这一历史传统,继承古人的智慧,积极采取措施保护现代社会的环境和生态系统,以保证我们和未来世代的生存。
中国古代的环境保护与生态观念
中国古代的环境保护与生态观念在中国古代,环境保护与生态观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尽管没有现代科学和技术的支持,但古代中国人民通过智慧和经验积累,创造出一系列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方法和理念。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环境保护与生态观念,并对其对当今的启示进行思考。
一、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中国古代人民非常重视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在井饮、沟渠和灌溉系统的建设方面,他们加强了对水源地的保护,设计了复杂而高效的用水系统。
例如,中国南方地区的土斗、堰坝等水利工程,旨在调控水流,避免水资源的过度损耗。
此外,古代中国人还注重水土保持的工作。
他们开辟了水源涵养区和森林保护区,实施了一系列的防风固沙措施,以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肥力和水资源。
这些努力为后代留下了巨大的生态财富。
二、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中国古代人民也非常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他们明确了各种树木的功能,针对不同需求进行分类管理。
例如,松木和柏木可以用于建筑和船舶制造,榆木和胡杨木可以制作乐器等。
古代中国人还制定了森林保护政策,限制了乱砍滥伐现象的发生。
他们鼓励人们种植树木,并提倡合理利用森林资源。
此外,他们还在保护和扩大森林范围的同时,重视采伐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发展,确保森林资源的持久利用。
三、动物资源的保护与繁育中国古代人民也注重动物资源的保护与繁育。
他们发现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了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
例如,他们限制了对珍稀动物的捕杀和贸易,以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与此同时,古代中国人还积极参与动物繁育工作。
他们善于驯养各类动物,发展了家禽、家畜等养殖业,并研究了养殖方法,以保障食品供应。
四、生态观念对当代的启示中国古代环境保护与生态观念对当代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首先,古代中国人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强调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这对我们在当今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古代中国人的环境保护与生态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中国古代的先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中国古代的先民的生态保护意识中国古代的先民,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独特的见解。
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就是说,人、地、天在相互制约中发展,这是一种自然性的客观规律,作为人不能违背它,而只能与“天”和谐相处,这就是“天人合一”。
这是一套比较先进的科学生态理论,它指导着先民对生态的认识,制约着先民们处理与自然界关系的行为。
“天人合一”也是中国儒家思想体系的一部分,对于自然界万事万物,儒家主张人们施之以仁德,才能与之相合一。
“凡所行事,皆范模于天地阴阳之端,至如树木以时伐,禽兽以时杀,春夏则生育之,秋冬则肃杀之,使物遂其性,民安其所,是范围天地之道而无过越也”(宋李衡《周易义海撮要》卷七)。
这实际上是一种对天地万物生灭的平衡法则,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生态平衡论。
唐朝诗人陆龟蒙在《南泾渔父》中说,他在南泾遇到的一位渔父告诉他一个道理:“孜孜告吾属,天物不可暴。
大小参去留,候其孳养报。
终朝获鱼利,鱼亦未尝耗。
同覆天地中,违仁辜覆焘。
”(《全唐诗》卷619)。
中国古代先民早有自然界物产消耗殆尽的危机意识及其对策。
如唐人舒元舆在《坊州按狱》中说:“山秃愈高采,水穷益深捞。
龟鱼既绝迹,鹿兔无遗毛”(《全唐诗》卷489),表示出对神态环境被破坏的忧虑。
针对林木的砍伐,居延汉简中就发现有东汉光武帝建武四年下达的“吏民毋得伐树木”的诏令;唐朝廷规定“凡五岳及名山,能蕴灵产异、兴云致雨、有利于人者,皆禁其樵采”(《唐六典》卷7虞部);唐代宗朝曾下令“宜劝课种桑枣,仍每丁每年种桑三十树”(《全唐文》卷410《劝天下种桑枣制》),这种带强制性的全民植树造林活动,一直延续到后代。
中国古代这一整套“天人合一”的学说和“天地之道”的理论,构成了古代先民生态观的基础,并被古代先民奉为一种神圣的精神,贯穿于自已安身立命的生活理念之中,形成了对自然界生灵的一种“遂性”观念,即让生灵万物各按其本性自由自在地去生存、发展。
古代社会生态与环境保护
古代社会生态与环境保护在古代社会,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相连。
在那个没有现代化工具与技术的时代,生产、居住和生活都必须充分考虑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利用。
同时,人们也很早就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通过自身行为和习惯来保护自然环境,以保证社会的长久发展。
接下来,我们将对古代社会的生态与环境保护进行深入探讨。
传统的居住和生活方式在古代社会,人们的居住和生活习惯都跟当地环境息息相关。
比如在山区,人们通常会选择建造木结构的房屋,以适应地形的复杂性,并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而在平原地区,人们通常会建造砖石结构的房屋,以适应当地气候的特点,同时可以更好地保持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古代农业的生态保护古代人们的农业生产也较为注重生态保护。
在秦汉时期,为了防治水土流失和干旱,人们常常采取一些合理措施,如开挖水渠、修建水坝、开辟水田和植树造林等,以保证耕地的肥沃度和水源的充足性。
为了控制害虫和病虫害,人们也会采用一些草本植物和早期生长器官做为驱虫药,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同时,古代人们也意识到了土地保护的重要性,常常采取轮耕和休耕的措施,保证土地养分的自然回收,避免因过度耕种而引起的不良后果。
另外,人们通常会在农田周围建立一些绿化带和林带,以保证自然环境的平衡性。
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古代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也非常注重。
在古代,人们通常会在山区开挖水渠,引水到农田和城镇中,以保证水源的充足性。
同时,人们还会在水源附近开发一些灌溉系统,将雨水收集和利用起来,从而减少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各种动物和植物保护在古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与动植物密不可分。
为了保护各种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人们通常会保留一些生态环境,如水域、森林和山岭等,以及种植和保护一些濒危物种,以确保生态系统的平衡性。
同时,人们也注意不对环境产生过度压力,以保证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古代社会的人们非常注重生态与环境保护,不仅是因为那时的自然环境相对纯净,还因为其生产、居住和生活习惯需要充分考虑环境带来的影响和限制。
中国古代的生态意识和对环境的破坏
中国古代的生态意识和对环境的破坏中国古代的生态保护意识和对环境的破坏一、古人的生态意识在生产力极度低下的远古社会,人们往往不明晓生态环境的真相,畏惧自然界的变迁与灾害。
这时,人通常总是以弱者的形象出现在自然生态的面前。
于是,敬天、顺天,一切顺应自然,就成为这一时期的人们对待自然生态环境的基本态度。
西汉前期的《淮南子·齐俗训》篇中所描写的上古时期的人们为躲避洪水,常“择丘陵而处之”,即是显例。
《淮南子·主术训》篇云:“禹决江疏河,以为天下兴利,而不能使水西流;稷辟土垦草,以为百姓力农,然不能使禾冬生。
岂其人事不至哉?其势不可也。
”即表明,自然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与影响,人必须顺应自然,并遵循其规律。
但此言并不意味着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
与之相反,《淮南子》的作者们一方面强调遵循自然规律,另一方面也十分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改造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例如,《淮南子·修务训》篇日:“夫地势,水东流,人必事焉,然后水潦得谷行;禾稼春生,人必加功焉,故五谷得遂长。
听其自流,待其自生,则鲧、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
”这就是说,水依势东流,需人加以疏通;农作物春天生长,需人去耕耘。
如果对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让其自生自灭,就不会有鲧、禹兴修水利之功;而后稷种植五谷之艺,也难有用武之地。
当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生态环境,需以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根本前提。
如《淮南子·修务训》篇所云:“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
”在此种认识的基础上,《淮南子·主术训》篇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出发,指出“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才是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的理想模式,才会取得“群生遂长,五谷蕃殖”的成效。
而那种仅考虑眼前的利益,只顾及局部的发展,完全凭主观意志的诸如“以火嫫井,以淮灌山,此用己而背自然:’[1](《修务训》’的愚蠢行为,即便可以满足某些人一时的欲望,却往往是事与愿违,与其初衷背道而驰,甚至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导致灾难性后果的降临。
中国古代生态环境建设
一、关于生态环境的史料引入近年来,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有关学者、专家也在生态、气候、资源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学术研究,各国政府也加大经费投入,积极致力于保护环境的科技探索,减排、低碳、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环境保护政策的相继出台。
都说明人们越来越重视我们的生态家园和环境保护。
但同时也说明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存。
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悠久的话题。
纵观我国古代的传统思想,认真研读我国传统的历史文献,就会发现,其中就有大量生态环境的理论思想和技术思想的内容。
“环保”、“尊重自然”、“和大自然保持和谐”等等。
我们可以就我国较早期先秦时期的诸多诸子的思想加以探析,就可见一斑。
先秦时期我国涌现出了诸多思想家和思想流派,在这些思想家和诸多流派的思想主张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提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和主张。
1.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见梁惠王时宣讲仁政王道的思想理念时,就提出了环境保护的理念:“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孟子的思想观点十分明确,人类行为一定要和自然规律相符,只有这样,大自然的自然资源才能供给人类,使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荀子在《荀子·王制》中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
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
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荀子的环境保护思想与孟子的思想有相同的理念。
除此之外,荀子还提出了保证这些措施得以贯彻落实实施的主张“田野什一,关市几而不征,山林泽梁,以时禁发而不税。
”3.《国语·鲁语》曾记载:宣公夏滥于泗渊,里革断其罟而弃之,曰:“古者大寒降,土蛰发,水虞于是乎讲罛罶,取名鱼,登川禽,而尝之寝庙,行诸国,助宣气也。
初中历史生态环保教案
初中历史生态环保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生态环保的重要性,意识到历史事件对环境的影响;
2. 掌握历史上的一些重要环保事件和人物,以及他们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教学内容:
1. 什么是生态环境保护?为什么要进行生态环保?
2. 历史上的环保事件和人物:如清明上河图描绘的生态环境、瑞士的环保先驱约翰·穆勒等;
3. 环保行动与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污染严重、环境恶劣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环保的重要性;
2. 讲解生态环保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探讨历史上的环保事件和人物;
3. 分组讨论或小组合作,让学生选择一个历史环保事件或人物进行研究,撰写简短的介绍
并展示;
4.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环保行动,如节约用水、减少垃圾等;
5. 结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环保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环保的意识。
教学方法:
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或合作中讨论、分享、合作完成任务;
3. 提问引导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探讨环保的重要性和历史事件的影响。
教学评价:
1. 考察学生对生态环保的理解和认识;
2. 考察学生对历史环保事件和人物的掌握和理解;
3. 评价学生对环保主题的积极参与和实际行动。
拓展阅读:
1. 《生态环保的重要性》;
2. 《世界环保组织与活动》;
3. 《环保行动的意义和方法》。
教案编写人:XXX。
古代时期的生态与环境保护思想
古代时期的生态与环境保护思想古代时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初期阶段,生态环境相对原生态状态还比较完整,也意味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也相对较少。
然而,我们仍然可以从古代文化和历史中发现一些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思想。
一、古代哲学思想中的环保意识在古代的哲学思想中,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是与人类的伦理道德观念密切相关的。
比如,儒家学派的经典《大学》中就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其中“修身”与环保观念密切相关。
儒家认为,一个人要从自身做起,要把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有机结合起来,对自然环境也是一样。
只有懂得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才能真正去保护和改善环境。
而道家则更加注重“天人合一”的理念,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不应该破坏自然环境。
道家的哲学思想里还有很多与环保相关的词语,如“自然”、“至道”、“自然法则”等等。
这些词汇至今仍在环保领域中被广泛应用,说明了古代哲学思想对环保的追求与重视。
二、古代医学理论的环保意义古代医学理论对环保的重视主要是体现在中医中。
中医学的理论落脚点是人的身体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也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
如果环境变差,自然气息不畅,则人的身体病态就会增加。
因此,中医学的理论中充满了对环境的保护与关注。
例如,中医理论中,将天地气候视为一体,与人体五脏六腑相对应,认为人身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脾胃清官,是中医养生的基本精髓,而脾胃如果出现问题,则会导致大量免疫系统失调、肠胃功能异常,对于环境的适应力也会相应下降。
从中医理论中也可以看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对环境保护和治理有着深刻的启示。
三、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环保意义随着古代文学的发展,环保意识也逐渐渗透到文学创作之中。
古代文学中有很多生态与环保相关的作品,如《沧浪之水》、《将进酒》、《庐山谣》等等。
比如,唐代诗人杜牧的《江南春》,其中有“山寺桃花始盛开,长门柳色依稀夕”。
在这首诗中,作者描绘的是春天的盛景,将大自然中的各种元素融入诗中,并重点描写了桃花和柳树的美丽。
先秦保护环境的思想及对治教学提纲
先秦保护环境的思想及对治先秦保护环境的思想及对治内容提要:保护环境是人类二十一世纪的重大课题。
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尊重生命土地沙漠化、海洋泛赤潮、水资源枯竭及水污染、南极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地球变暖、酸雨的面积不断扩大、沙尘暴步步紧逼、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洪涝灾害、干旱灾难、大气污染、人口爆炸、生态失衡、……,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人类社会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对自己所赖以生存的地球忧心忡忡、惴惴不安,每天各种各样的有关环境方面灾难性的消息报道令人类惶惶不可终日,大有坐在即将喷涌爆发的火山顶上等待一蹴而灭的恐惧、惊愕。
有关环保方面的话题及行动,成为人类的世纪话题之一:科学家认为,未来人类生存最大的挑战是生态环境。
今天的地球在生态方面已经超负荷了。
在新的世纪里,人类必须更有效地运用水源、能源、土地和原料等自然资源。
―――摘自INTERNET《环境保护》保护和改善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人民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各国政府的责任。
保护和改善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
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如果使用不当,或轻率使用,就会给人类和人类环境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
各国政府和人民为着全体人民和它们的子孙后代的利益而做出共同的努力!―――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正式报告《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当前大多数的环境问题,都是来自于人类对生态系统的错误行动。
我们把征服自然看做是人类的进步,这就意味着常常因为我们的错误认识而破坏了自然界。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非正式报告《只有一个地球》或许,我们需要从中国古人那里吸取有关保护环境的思想及对策,以兹检讨作为后人因为愚蠢的自高自大、蒙昧的战天斗地、征服自然所犯下的违背“古训”的过失,以俟更有效地改善生存环境,以便能够生存下去。
我们的祖先在生存斗争中十分注意改善环境与保护环境。
“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女娲补天”就属于以神话传说形式流传下来的这一类活动。
中国古代历史中的环境与生态问题
中国古代历史中的环境与生态问题一、引言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着悠久而独特的文明,然而,这段历史也伴随着环境与生态问题的发展。
环境与生态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存与发展,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中国古代历史中的环境与生态问题,即水资源问题和森林资源问题。
二、水资源问题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经济形态的国家,农业生产对水资源需求量较大。
古人智慧地利用了各种水利工程,如灌溉渠道、水库和堰坝等,来满足农业灌溉的需求。
然而,在古代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水资源问题也愈发凸显出来。
首先,古代中国的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
南方地区的水资源相对较丰富,而北方地区则相对匮乏。
南方的江河洪水频繁,每年都会造成大规模的洪灾,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而北方地区的水资源贫乏,在农业生产中也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其次,水资源的污染问题也是古代中国面临的一个严重环境问题。
古人在生产和生活中大量使用了水资源,而污水的排放和水体的污染也随之而来。
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污水处理技术,城市的水体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这不仅对人民的健康造成了威胁,也对水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
此外,古代中国还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干旱的问题。
由于气候变化和不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北方地区特别是黄河流域频繁出现干旱。
这不仅对农业生产造成了直接的影响,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三、森林资源问题森林资源在古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古代中国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古代中国的森林资源开发主要集中在木材的采伐上。
尤其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大量的森林被砍伐用于耕地的开垦和农业用材。
由此造成了大面积的森林破坏和植被退化,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土壤的侵蚀。
其次,古代中国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欠缺。
很少有专门的法规来保护森林资源,也没有相应的机构来管理森林资源。
这使得森林资源的盗伐和非法砍伐得不到有效的制止,导致森林资源的损失更加严重。
我国古代的环境保护
生态平衡
古代环境保护强调维护生 态平衡,避免过度开发和 破坏生态环境,这与现代 生态保护的理念相符。
长远发展
古代环境保护注重长远发 展,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 ,提倡可持续发展。
加强政府主导和全民参与的环保工作
政府主导
古代中国政府重视环境保护,制定了一系列 环保政策和法规,加强了对环境的管理和保 护。
祠堂与社仓
明清时期,地方设立的环保管理 机构,负责监督和执行环保法律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古代环境保护的技术措施
水利工程
古代中国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如 都江堰、郑国渠等,有效地防止了水 旱灾害,保护了生态环境。
造林与护林
古代政府积极推行植树造林政策,保 护山林资源,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 严厉打击。
记载了大量关于保护山林、水源、动物和植物的法律规定。
《唐律疏议》
详细规定了破坏环境、砍伐树木、捕猎动物等行为的法律责任。
《大明律》和《大清律》
继承并完善了唐代的环保法律,对环境犯罪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惩罚 。
古代环境保护的管理机构
虞衡制度
古代政府设立的专门负责山林川 泽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机构,最早 可追溯到秦代。
在一些古老的神话、传说和文献中, 我们可以看到对自然环境和生物的尊 重和保护被强调,例如《山海经》中 的“不杀神兽,不砍神木”等。
古代农业环保实践
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们通过长期的农业实践,逐 渐认识到环境保护对农业的重要性。
古代农民在耕作中采用轮作、休耕等方法来保持土壤肥力 ,同时种植豆类作物以增加土壤的氮含量,这种做法不仅 有利于农业生产,也有助于保护环境。
详细描述
古代政府制定了动物保护法规,禁止捕杀珍 稀动物和破坏栖息地。同时,提倡生态平衡 观念,通过放生、护生等方式,维护生物多 样性,保持生态平衡。
中国古代史教学与环保意识的渗透教学教材
中国古代史教学与环保意识的渗透我国古代的环保历史教师胡进清1996年12月,原国家环保局、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国家教委 3 部门联合发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年)指出:“环境宣传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意识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之一。
”所以,在中小学课程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上海市已走在前头,规定将环保知识贯穿于中小学教材并纳入考试范围。
在这方面,中学历史教材中似乎鲜有涉及,但只要留心挖掘,历史知识中还是可以渗透这方面知识的,以中国古代史为例说明:一、从中国古代的法律法规中渗透环保意识如讲述先秦历史:《诗经》载:“怀柔百川,及河乔岳”,指要祭祀九州名山川泽、出产物资之处,表明上古时代,中国的先民把山川与百神一同祭祀,实际是一种保护资源的思想。
西周是奴隶制强盛时期,其强盛反映在完善的政治、经济制度(分封制和井田制),讲述时可补充,其实这一时期法律制度也较完善,甚至有了保护建筑、水源、树木和动物的法令,如《伐崇令》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
”关于秦始皇功过是非的评价,除教材中所述外,可补充《秦律·田律》的规定:“春二月,伐林木山林及雍堤水。
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取生荔,毋……毒鱼鳖……百姓犬入禁苑中而不追兽及捕兽者,勿敢杀,其追兽及捕者,杀之。
置阱罔,到七月而纵之。
”这实际上是保护环境的法律,保护树木、水道、植被、鸟兽虫鱼等自然资源,促进生态平衡发展,体现了尊重生态规律、保障资源永续利用的思想并见诸于法律。
《唐六典》卷7《虞部郎中》载:“凡五岳及名山能蕴灵产异兴云致雨,有利于人者,皆禁其樵采。
”可见唐代环境保护意识较强,用法律禁止砍伐森林。
因而李白描述唐时的长江“江色且明,茫茫与天平。
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
我国古代的环境保护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古代环境保护的背景与重要性 • 古代环境保护的思想和政策 • 古代环境保护的实践与措施 • 古代环境保护的效果与影响 • 古代环境保护的局限性和不足 • 古代环境保护对现代的启示
01
古代环境保护的背景与重要性
古代环境保护的背景
1 2
古代环境保护的起始时间
06
古代环境保护对现代的启示
强化环境保护意识
古代环境保护思想的传承
我国古代环境保护的思想源远流长,对现代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这些 思想既包括道家、儒家等传统思想中的生态伦理观念,也包括古代法律制度中的 环境保护措施。
古代环境保护措施的局限性
尽管古代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措施仍存在局限性。例如,古代环境 保护主要侧重于生态保护方面,而在工业污染控制方面相对薄弱。
砍伐、捕捞、狩猎等行为。
水资源保护
02
古代政府对于水资源保护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规定用水时
间、用水量等,以及提倡节约用水。
环境保护立法
03
古代中国还制定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法律,如《田律》等,对于
环境保护行为进行了规范和约束。
03
古代环境保护的实践与措施
森林保护与植树造林
森林保护
古代人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森林资源,如封山育林、 禁止滥砍滥伐等。
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文化传承
古代环境保护的思想和举措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传承。这种文化传承有利于弘 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自信。
文化创新
古代环境保护的举措在中华文化传承中得到了创新和发展。例如,现代的环 保理念和举措在古代环境保护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创新,推动中华文化的传 承和创新。
我国古代的环境保护
我国古代的环境保护汇报人:2023-12-30•我国古代环境保护的背景与意义•我国古代环境保护的措施与政策目录•我国古代环境保护的思想与观念•我国古代环境保护的影响与启示01我国古代环境保护的背景与意义自然崇拜古代中国人普遍崇拜自然神灵,认为自然界的万物都有神灵主宰,因此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敬畏成为一种文化传统。
资源有限古代社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资源有限,因此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农业文明古代中国以农业为主导,土地和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因此保护土地和水资源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
保护土地和水资源是保障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保障农业生产维护生态平衡促进文化传承古代环境保护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古代环境保护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传承中华文明和弘扬民族精神。
030201古代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土地沙化等,环境保护成为应对这些问题的必要手段。
应对环境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需求不断增加,而环境保护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的必要条件。
社会发展的需要环境保护不仅是对自然的保护,也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
提升人类生存质量古代环境保护的必要性02我国古代环境保护的措施与政策设立自然保护区我国古代很早就开始设立自然保护区,如皇家猎场、禁林等,以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
制定环境保护法规为了保护环境,古代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规,如《礼记》中的“山林川泽之禁”,规定了山林川泽的保护范围和利用方式。
推广生态农业古代中国注重生态农业的发展,采用轮作、施肥等可持续农业技术,保持土壤肥力和生态平衡。
倡导节约资源古代文献中经常强调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如《论语》中孔子所言“节用而爱人”,提倡节约资源以保护环境。
古代政府为了保护环境,限制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如对山林川泽的采伐、捕捞和开采等行为进行管制。
中国古代文化的生态观与环境保护
中国古代文化的生态观与环境保护中国古代文化深受环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的独特性成就了中国人对环境的敬畏和保护意识。
古代文化中的生态观念融入到各个方面,从社会制度到日常生活,对环境的保护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古代中国,人们普遍认为自然界万物都有生命,形成了一种尊重自然、与自然共存的生态观。
这种观念在古代文化中得到了充分表达。
例如,道家思想强调对自然的尊重和顺应,认为人应该像水一样,随遇而安,顺应自然的变化。
古人常常将自然界的景观和山水与道家的思想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山水画和园林艺术。
这些艺术作品既是人们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环境的保护和呵护。
古代社会的许多制度和规范也体现了对环境的保护。
例如,在古代农耕社会,人们就有严格的耕作制度,通过轮作和休耕来保护土壤的肥沃和生物多样性。
古代医学也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以适应季节变化。
此外,古代的水利工程也是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古人充分利用水资源,修建了众多的水利工程,既为农田灌溉提供了水源,又调节了水流,避免了水灾的发生。
古代文化中的节俭思想和勤俭持家的传统也对环境保护产生了积极影响。
古代人注重节约资源,尊重自然界的循环和平衡,他们的日常生活方式非常节省,避免浪费。
例如,明代著名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句诗表达了古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资源的珍惜。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中国的环境保护面临着新的挑战。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古老的生态观念和传统被忽视或者遗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中国政府也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
例如,中国正在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限制高污染企业的产能,推动新能源的发展。
此外,中国也提倡绿色出行、低碳生活,鼓励居民采用环保的生活方式。
然而,单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每个人都应该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古代生态维护设计
中国古代生态维护设计中国古代生态维护设计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古代贤哲对“天人关系”、“人地关系”不仅有深刻的认识,提出过极为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并且以其指导人们的实践,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古代先民也以他们的智慧和精巧的设计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物质财富。
一、中国古代生态伦理中国古代虽未有“生态”一词的说法,但自古就有并不缺乏对自然、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很多哲人、学派都对此有着自己的观点。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古人主张天人合一(这里的“天”,指的是自然之天,即天地万物,可理解为自然界、自然环境),认为人的一切都不是独立于自然界的,而为自然之物,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将人与万物一视同仁,视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反对片面地利用自然与征服自然,并批判那种偏狭的人类功利主义的伦理、秩序和价值观。
古人的这种生态伦理观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其坚实的哲学基础的。
“天人合一”思想的最早论者和代表应当首推道家的庄子。
庄子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齐物论》)。
而早于此,老子就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
儒家称“天”、“地”、“人”为“三才”。
三者的地位是不均等的。
一方面人是天地所生,另一方面认为“人超然万物之上”,强调人的价值。
荀子不赞成孔、孟的“天人合一”调和论观,他承认“天地者生之本也”的同时,强调人改造自然的主观能动性,提出了“人定胜天”的思想。
儒、道二家虽然说法不一,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都认为,人是天地自然所生,天与人既区别又统一。
只是在人与自然的“统一”方式上稍有不同:孔孟强调和谐统一,荀子重改造自然(制天),而老庄则主张回归自然(顺天)。
中国古代的生态文化
中国古代的生态文化2013.09.18 16:04来源:求是理论网作者:刘润为如今,我们正在奔向现代化的高起点上建设新的生态文明。
身当今日之世,回顾古人在保护生态方面的所思所为,绝不是为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为了今天的进步。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我们不能说中国古代在生态保护上没有问题。
从观念上说,中国古代也有不利于生态保护的学说。
比如杨朱就说过,唯恐肚子饱了再也吃不下、精力不足不能放纵欲望,“损一毫利天下”我也不干。
不过,他也没有把自我扩张推到西方那样的极端,因为他还说:让全天下的人和东西来供奉一个人也不行,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人人都不应当拔毛。
说到底,杨朱的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是战国时期小农私有意识的产物,而且是中华传统文化旁逸斜出的枝蔓,在后世没有多大影响。
从实践上看,中国古代破坏生态的事情也不少。
兵燹、田猎、厚葬、大建宫室豪宅等等,都曾导致大片森林被毁。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蜀山兀,阿房出”,说的是秦始皇为了修建阿房宫,将蜀山的林木全部剃光,这话可能夸张了一些,但是说当时进行了毁灭性的采伐,肯定是没有多大出入的。
昭柱同志在《自然之美》中也谈到,由于农耕取代放牧,致使黄土高原变成荒山秃岭,而原来这里却是草木丰茂、鸟兽欢腾的。
不唯西周时如此,直到汉代,那里的生态情况也是不错的,这可以从延安地区出土的汉代墓画中看得十分明白。
问题的另一面是,我们的祖先也在生态保护方面为全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
从观念上说,一直居于主流地位的是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学说,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天人合一”说。
《易经》提出“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上经》);“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系辞·上传》)。
这两句话,历代注家的解释不尽相同。
我以为,清代李光地对前一句的解释最为准确。
他说:“凡天地所有而人用之者,谓之财成;天地所不有而人兴作者,谓之辅相。
”明白了“财成”与“辅相”两个概念,这句话的意思便一目了然,那就是:对自然界的生产生活资料,不管是直接拿来还是再加工制造,都必须尊重自然规律。
古代环境与生态保护
古代环境与生态保护古代环境与生态保护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话题。
虽然现代的环境问题更加引人注目和紧迫,但古代人也曾经面临过一些与环境和生态有关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古代环境与生态保护的相关内容,包括古代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古代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古代人类对生态保护的意识和行动。
古代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古代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在古代,人们主要依赖土地和水源来进行农业生产和养殖。
他们发展了许多农业和灌溉技术,使得土地得以有效利用,并且创造了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和畜禽。
他们还利用森林资源进行木材、木炭和采伐等活动,以满足建筑、加工和烧炼等需求。
另一方面,古代人类也利用矿产资源进行工艺品制作和交换。
例如,一些古代文明如古埃及、古希腊等就以制造金属工艺品而闻名。
这种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古代人类的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
古代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尽管古代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带来了一些好处,但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古代人类的农业活动导致了森林的砍伐和土地的过度开垦,从而导致了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等问题。
此外,古代人类对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也导致了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破坏。
古代人类的工艺活动也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例如,金属冶炼和陶瓷烧制等活动产生的废气和废水对大气和水资源造成了污染。
此外,建筑和城市化的发展也对自然环境带来了一定的破坏,例如城市的垃圾处理和污水排放等问题。
古代人类对生态保护的意识和行动在古代,人们对环境和生态保护的意识可能不如现代人那样强烈,但他们也采取了一些行动来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例如,古代人类发展了一些农业技术和方法,以减少对土地和水资源的破坏。
他们还制定了一些法律和规章来管理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例如古代中国的“均田制”和“节水灌溉法”。
在古代,一些文化和宗教信仰也强调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的尊重和保护。
例如,古代埃及人崇拜尼罗河,将其视为神圣的河流,并对其进行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的生态意识和对环境的破坏中国古代的生态保护意识和对环境的破坏一、古人的生态意识在生产力极度低下的远古社会,人们往往不明晓生态环境的真相,畏惧自然界的变迁与灾害。
这时,人通常总是以弱者的形象出现在自然生态的面前。
于是,敬天、顺天,一切顺应自然,就成为这一时期的人们对待自然生态环境的基本态度。
西汉前期的《淮南子·齐俗训》篇中所描写的上古时期的人们为躲避洪水,常“择丘陵而处之”,即是显例。
《淮南子·主术训》篇云:“禹决江疏河,以为天下兴利,而不能使水西流;稷辟土垦草,以为百姓力农,然不能使禾冬生。
岂其人事不至哉?其势不可也。
”即表明,自然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与影响,人必须顺应自然,并遵循其规律。
但此言并不意味着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
与之相反,《淮南子》的作者们一方面强调遵循自然规律,另一方面也十分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改造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例如,《淮南子·修务训》篇日:“夫地势,水东流,人必事焉,然后水潦得谷行;禾稼春生,人必加功焉,故五谷得遂长。
听其自流,待其自生,则鲧、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
”这就是说,水依势东流,需人加以疏通;农作物春天生长,需人去耕耘。
如果对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让其自生自灭,就不会有鲧、禹兴修水利之功;而后稷种植五谷之艺,也难有用武之地。
当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生态环境,需以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根本前提。
如《淮南子·修务训》篇所云:“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
”在此种认识的基础上,《淮南子·主术训》篇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出发,指出“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才是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的理想模式,才会取得“群生遂长,五谷蕃殖”的成效。
而那种仅考虑眼前的利益,只顾及局部的发展,完全凭主观意志的诸如“以火嫫井,以淮灌山,此用己而背自然:’[1](《修务训》’的愚蠢行为,即便可以满足某些人一时的欲望,却往往是事与愿违,与其初衷背道而驰,甚至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导致灾难性后果的降临。
在从总体上阐释了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后,为保护自然生态资源,从而达到合理、持久地利用自然生态资源的目的,《淮南子》的作者们从多个方面提出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措施。
这主要表现在:(一)顺天意,遵时序,以时禁发,使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步入良性循环状态。
很早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根据寒暑气候更易的规律与农事耕作的要求,创制出指导生产、生活实践活动的时令节气。
《淮南子》在继承前人,特别是《吕氏春秋》有关学说的基础上,对一年四季时令节气及各种禁忌的认识更加充分而深刻。
《淮南予·时则训》篇根据自然界生物的生长、发育的规律,阐发了一年十二个月保护生态的主张。
从一月至十二月顺次是:“禁伐木。
毋覆巢杀胎天,毋麝毋卵,毋聚众置城郭”;“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毋作大事,以妨农功”;“修利堤防,导通沟渎,达路除道,从国始,至境止。
田猎毕弋、置罘罗网、矮毒之药,毋出九门。
乃禁野虞,毋伐桑柘”;“毋兴土功,毋伐大树,令野虞,行田原,劝农事,驱兽畜,毋令害谷”;“禁民无刈蓝以染,毋烧灰”;“树木方盛,勿敢斩伐”;“完堤防,谨障塞,以备水潦”;“乃命有司,趣民收敛畜采,多积聚,劝种宿麦,若或失时,行罪无疑”;“乃命冢宰,农事备收,举五谷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是月草木黄落,乃伐薪为炭”);“乃命水虞渔师,收水泉池泽之赋”;“山林薮泽,有能取疏食、田猎禽兽者,野虞教导之”(“是月也,荔挺出,丘蚓结,麋角解,水泉动。
则伐树木,取竹箭”);“命渔师始渔”,“命农计耦耕事,修耒耜,具田器”。
毫无疑问,上述认识和主张来源于长期的观察和生产实践的总结,其核心是严令伐杀,以保护生物的正常孕育与生长。
由此表明,《淮南子》的作者们已认识到生产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相互关系,故要求发展生产必须和保护生态相结合。
只有顺应天时,严守时禁,爱惜生命,做到“以时禁发”,才会取得良好的生产效益和生态效应,促成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双赢局面的形成。
(二)善待生命,保护野生动物资源。
在现存的先秦秦汉的古籍中,阐述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措施最为全面、具体而缜密者,首推《淮南子》。
其论及保护野生动物的种类繁多,既有陆上走兽,又有空中飞禽,还有水泽中的鱼鳖;其具体的保护措施既推崇“先王之法”的法治作用,又重视道德规范的德治效能。
恰如《淮南子·主述训》篇所云:“故先王之法,畋不掩群,不取麝天,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豺未祭兽,置罩不得布于野;獭未祭鱼,网罟不得入于水;鹰隼未挚,罗网不得张于貉谷⋯⋯昆虫未蛰,不得以火烧田。
孕育不得杀,觳卵不得探,鱼不长尺不得取,彘不期年不得食。
”在这里,作者主张取法“先王之法”,实行“时禁”,反对“涸泽而渔”、“焚林而猎”的灭绝生物种群式的猎捕方式,提出保护幼兽、母兽,建立合理、有度的田猎制度。
否则,将出现“焚林而猎,得兽愈多,后必无兽”的恶果。
作为人们日常生活所遵循的行为规范,道德有时可以弥补法律规章的某些缺陷与不足,起到法律难以起到的作用。
因此,《淮南子》在提出效仿“先王之法”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同时,还格外重视强化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教育,强调发挥道德规范在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中的作用,并用“密子治禀父,巫马期往观化焉,见夜渔者得小即释之,非刑之所能禁也”[1]‘《泰族训》’的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不仅如此,《淮南子·说林训》篇还提出了“食其食者,不毁其器;食其实者,不折其枝”和“塞其源者竭,背其本者枯”的保持生态平衡的主张。
为更好地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对其生存环境还应注意保护,如《淮南子·说山训》篇所言:“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
”惟有如此,才会出现“禽兽之归若流泉,飞鸟之归若烟云”[1](《主术训》’的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
(三)以农为本,合理利用、培植植物资源。
在中国古代社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由此促使以农为本的重农思想意识的形成。
汉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迅猛,人们在如何保护自然资源、积极发展农林畜牧渔等业方面,观念更加深刻、正确,措施更具有可操作性。
例如,《淮南子·主术训》篇认为农业中的粮食生产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
而《淮南子·诠言训》篇则把山林的完好,看作是百姓生活之资、财富之源,“地有财,不忧民之贫也,百姓伐木芟草,自取富焉”。
为使森林资源不枯竭,得以永续利用,《淮南子·主术训》篇主张应按季节采伐森林,“草木未落,斤斧不得入山林”。
另外,还应注重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如《淮南子·齐俗训》篇所言:“水处有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
”不仅如此,《淮南子》还要求统治者根据天时地利,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积极养殖、植树,为民众造福。
如《淮南子·主术训》篇所云:“教民养育六畜,以时种树,务修田畴,滋植桑麻,肥硗高下,各因其宜。
邱陵阪险不生五谷者,以树竹木。
春伐枯槁,夏取果颃,秋畜疏食,冬伐薪蒸,以为民资。
是故生无乏用,死无转尸。
”为持久利用自然资源,富国富民,《淮南子》积极提倡以时树艺,培植自然资源。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对植树造林已有明确的认识。
至汉代,已能依照自然生态规律植树造林。
《淮南子·时则训》篇中所载的依月令种植杨、杏、李、桃、榆、梓、楝、柘、槐、檀、枣、栎等树,即是很好的例证。
而上文所引的《主术训》篇也表明,种树要修整好土地,讲究时节;要根据土壤肥力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树种加以栽种,在丘陵山地上可广种树木。
这些有关植树造林的正确主张与做法,至今仍在林业生产中应用。
应该指出的是,《淮南子》建构的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蓝图,在当时的社会里并没有真正付诸实施,更没有能阻止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究其原因,主要是统治者为穷耳目之极欲,满足生活上的奢侈豪华,掠夺性地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环境,毁灭森林,违背自然法则所致。
面对这种社会现实,已对朝廷猜嫌构陷诸侯王之举有着切肤之痛的刘安及其宾客,只能为了避嫌疑而借“先王之法”来批驳时势政治,阐述其保护生态的主张。
这在《淮南子》诸篇中表现得至为明显。
前文对此已多有涉及,现再举数例。
例如,《淮南子·本经训》篇指出,衰世的统治者开山毁林以求金玉,是导致“万物不滋”的直接原因;“构木为台,焚林而田”,则引起“万物不繁兆,萌芽卵胎而不成”;大兴土木,会破坏生态资源尤其是森林资源,造成“阴阳谬戾,四时失叙”的严重后果,出现“万物天”、“草木之句萌花戴实而死者,不可胜数”的惨象;甚至会由此影响到国家的安危,即“凡乱之所由生者皆在流遁。
流遁之所生者五(金木水火土——引者注)⋯⋯此五者,一足以亡天下矣”。
《淮南子·说山训》篇则一针见血地指出,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导致了生态的严重破坏:“宋君亡其珠于池,池中鱼为之殚。
故林失火而泽忧。
上求材,臣残木;上求鱼,臣干谷;上求楫而下致船。
”诸如此类精心刻意所撰述的言论,在《淮南子》一书中几乎随处可见。
在当时尊古崇往的社会里,此种言论易被执政者所接受,即使不被采纳,通常也不会因此而获罪。
于是,这种不敢从正面表达出来的对当世生态环境的忧虑,以及对当世最高统治者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满,于隐微处也显示出强大的反抗力量。
《淮南子》一书一方面强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另一方面也重视自然生态的变化发展。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指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改造,促使自然生态环境发生某些变化;其二是说自然生态环境本身的变迁发展。
就前者而言,有历史记载以来的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度改造自不待言,就是史前神话传说中有关人对自然生态的合理改造,《淮南子》也赞赏有加。
像《淮南子·本经训》篇所记的后羿射日、《淮南子·览冥训》篇所载的女娲补天等神话故事,作者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就后者来看,《淮南子》对自然界生态环境的变迁多有记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对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占据重要位置的生物进化发展观点的阐述,在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可谓独树一帜。
在我国古代社会,对物种(包括人类)的起源及演化问题的思考与探讨,由来已久。
远古的人们认为人类自身与某些动物、植物之间存在着某种亲缘上的联系,故对其加以崇拜。
进入阶级社会后,上天创造一切之说甚为流行。
春秋战国时期,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42章)的思想在社会上流布广泛。
以新道家面目出现的《淮南子》对道家的这一说法多有继承并有所发展。
《淮南子·诠言训》篇云:“洞同天地,浑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同出于一,所有各异,有鸟,有鱼,有兽,谓之分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