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宏观名词解释总结

合集下载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对外经贸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价格歧视2,平衡预算乘数3,技术性贸易壁垒4,利率平价理论二,判断题(只判断正误,无需改正,每小题1分,共8分)1、能够自由取用的商品是机会成本为零的商品。

2、经济租是指为生产要素所支付的金额与为得到使用该要素所必须支付的最小金额之间的差额。

3、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在数值上一定不相等。

4、在索洛的经济增长模型中储蓄率是外生的,但在新经济增长模型中储蓄率是内生的。

5、不存在要素密集度逆转是要素禀赋理论成立的一个条件。

6、对中间投入品征收的进口关税越高意味着最终产品关税的有效保护率越高。

7、国际收支顺差是一国增大其外汇储备最稳定、对可靠的来源。

8、远期汇差实质上是以远期汇率为本金,以两种货币利差为利率,从即期至远期交割日这段时间内所生的利息。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1,比较说明两个实力相当的寡头厂商在实现产量决策中的古诺均衡解、串通的均衡解、竞争性均衡解和先行者利益均衡解的不同。

2,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近两年来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一国经济短期和长期的影响。

3,简述对外贸易乘数原理。

4,评析弹性分析理论的主要贡献和局限性。

四,论述题(每题11分,共33分)1、当前中国政府不希望改变总需求水平,即维持一个基本不变的实际收入水平,但希望通过降低投资增加消费来改变总需求的构成,你认为这需要什么样的宏观政策组合?请用IS-LM模型表示你的政策主张及其对投资、消费、收入和利率的影响。

2、试述PETER.J.Buckley等人建立和发展的内部化论点是如何进行企业跨国经营动机解释的?3、在中国建设银行路演前,业内很多人士对此次上市的前景不太乐观,但是在2005年10月5日,建行开始全球路演后,其股票受到广大投资者的极大青睐,取得“超过5000亿港元市值,622亿港元筹资额,近10倍国际超额认购”的业绩,完全出乎此前的预期,请你分析其中原因。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宏观名词解释总结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宏观名词解释总结

对外经济贸易⼤学815经济学综合宏观名词解释总结对外经济贸易⼤学815经济学综合宏观名词解释总结适合科⽬:815经济学1. 国内⽣产总值国内⽣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国或地区)在⼀定时期内运⽤全部⽣产要素所⽣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国内⽣产总值是⼀个地域概念。

2. 国民⽣产总值国民⽣产总值是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产要素所⽣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国民⽣产总值是⼀个国民概念。

国民⽣产总值核算的⽅法有⽣产法,⽀出法和收⼊法。

3. 消费物价指数CPI消费物价指数也称零售物价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平变动状况的⼀种价格指数,⼀般是⽤通过对若⼲种主要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服务费⽤进⾏加权平均来编制。

⽤公式表⽰为:CPI=(⼀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4. 潜在产出潜在产出是指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所达到的产量⽔平。

它不是⼀个实际产出量,⼀般认为只有在充分就业时,才有可能实现潜在国内⽣产总值,增加潜在产出的途径是增加劳动、资本等⽣产要素投⼊,实现技术进步。

5. GDP 平减指数GDP 平减指数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产总值和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产总值的⽐率。

⽤公式表⽰为:GDP 平减指数=报告期价格计算的当期国内⽣产总值/基期价格计算的当期国内⽣产总值GDP 平减指数的优点是范围⼴泛,能⽐较准确地反映⼀般物价⽔平的变动趋向。

6. 相对收⼊消费理论相对收⼊消费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提出,他认为消费者会受⾃⼰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消费⽔准的影响来决定消费。

从⽽消费是相对地决定的。

按他的看法,消费与所得在长期维持⼀固定⽐率,故长期消费函数是从原点出发的直线,但短期消费函数则为有正截距的曲线。

如图所⽰,当经济稳定增长时,消费为收⼊的固定⽐率,故长期消费函数为Y C L β=,但当经济景⾊变动时,短期消费函数有着不同形态,例如原先收⼊为Y 1时,消费为C 1,当收⼊由Y 1减少时,消费不遵循C L 途径,⽽是循C S1途径变动,1111Y C Y C t t >,即平均消费倾向变⼤,反之,当收⼊由Y t1逐渐恢复时,消费循着C S1的路径变动,直到达到原来的最⼤⽔平,当经济稳定增长时,⼜⾛Y C L β=的途径,如此,便形成了长期与短期消费函数的区别:长期:Y C L β=,短期:cYC C s +=0 。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学科,其研究领域包括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财政政策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学的相关术语,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名词进行解释。

1. GDP(国内生产总值):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体规模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2. 通货膨胀:指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适度的通货膨胀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但如果通货膨胀超出可控范围,可能会引发经济波动和不稳定。

3. 供给与需求:供给指的是市场上各种产品和服务的总量,需求指的是市场上消费者愿意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

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程度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和市场的稳定性。

4. 财政政策:指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收支、税收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政策。

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政府支出与税收来调节经济的总需求和供给。

5. 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利率等手段来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维持物价稳定、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

6. 经济周期: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期内出现的起伏波动。

经济周期包括繁荣期、衰退期、萧条期和复苏期。

经济周期的变动与经济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7. 失业率: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但愿意就业的人口所占比例。

失业率是衡量就业市场状况的重要指标,高失业率可能反映经济不景气和就业市场的困难。

8. 投资:指将资金用于购买实物资产或金融资产,以期获得未来的经济利益。

投资对于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9. 货币供应量:指在一定时期内,经济体中流通的货币总量。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或减少会对经济产生影响,影响物价、利率和贷款等方面。

10. 国际贸易: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买卖活动。

国际贸易有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增加就业和经济发展,也是扩大市场和吸收外来技术的途径。

通过对这些宏观经济学的术语的解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运行和政策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考研常考名词解释汇总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考研常考名词解释汇总

常考名词解释: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在进行经济分析时的一个基本假设。

包括以下内容:1、在经济活动中,个人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2、个人所有的经济行为都是有意识的和理性的,不存在经验型和随机型的决策;3、经济人拥有充分的经济信息,每个人都清楚地了解其所有经济活动的条件与后果,不存在任何不确定性,获取信息不需要支付任何成本;4、各种资源可以自由的不需要任何成本的在部门间、地区间流动。

机会成本:指人们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在其他可能的用途中所能够获取的最大收入。

生产一单位的某中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在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存在需要的三个前提条件:1、资源是稀缺的;2、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3、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蛛网模型:指西方经济学中分析生产周期较长商品的产量和价格波动情况的动态模型。

其基本前提是本期消费量受本期价格影响,本期供给量既受上期价格影响,又影响下期价格的形成。

该模型分析了商品的产量和价格波动的三种情况:收敛型蛛网,发散型蛛网,封闭型蛛网。

恩格尔定律: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得出的规律。

指在一个家庭获在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减少。

用弹性概念来表述恩格尔定律可以是:对于一个家庭获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恩格尔定律是根据经验数据提出的,在假定其他变量都是常数的前提下才适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基数效用论的基本假定,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在其他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劳务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或劳务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原因在于追加消费的商品或劳务对消费者的刺激和重要性逐渐下降。

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一簇曲线。

或者说,它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获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2013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详解

2013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详解

10.假设财政赤字减少了 150 亿元,国内私人储蓄减少了 200 亿元,出口增加了 100 亿元,进口增加了 150 亿元,国内私人投资将( ) 。 A.减少 100 亿元 B.不变 C.增加 100 亿元 D.不能确定 【答案】B 【解析】根据储蓄、投资、政府预算与贸易关系式:
I S TA TR G NX S G TR TA X M
M 。在长期中,经济处于充 P
分就业产出水平, 货币数量的变动只会带来同比例的物价水平的变动, 此时财政政策和货币 政策失效。 9.假设消费函数为 C 800 0.75YD ,收入的边际税率 t 0.5 。如果自主性投资减少了 50 亿元,则政府的预算盈余将减少( )亿元。 A.100 B.80 C.60 D.40 【答案】D 【解析】在三部门比例税率制度下,投资乘数为 k I

利率变动很敏感时,即 h 很大时,此时 LM 曲线斜率很小, LM 曲线变得十分平坦,政府支 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很小。 10.较高的失业救济金和比例所得税有利于稳定经济。 ( ) 【答案】× 【解析】作为自动稳定器运行机制,短期内,较高的失业救济金和比例所得税有利于稳 定经济。从长期来看,高政府赤字和高税负将给经济留下不少隐患,反而不利于经济稳定。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1.吉芬物品 答:19 世纪,英国统计学家罗伯特·吉芬发现一个现象,1845 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导 致土豆价格上升, 但居民对土豆的需求量却反而增加了, 而这无法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进行 解释,故此现象称为“吉芬难题” ,并将这种需求量与物品价格同方向变动的物品称为“吉 芬物品” 。 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 作为低档物品, 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 变动,收入效应则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 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这也就是吉芬物 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 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如图 1-2 所示。

对外经贸大学815经济学综合资料:宏观部分要点整理

对外经贸大学815经济学综合资料:宏观部分要点整理

生产价格指数(PPI)也计量固定的一揽子商品的成本,但其覆盖范围与 CPI 不同,如 PPI 包括原料和半 成品。而且,PPI 是设计用来计量销售系统早期阶段的价格。CPI 计量城市居民实际支付的价格(即处于零 售水平的价格,PPI 是由最初的重要商业交易水平的价格构成的。 2 劳工统计局将成年人分为就业者、失业者、不属于劳动力者三类。 3 即使考虑折旧和企业间接税,储蓄投资恒等式在二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体系中仍然成立。 4 在我总结的宏观经济学复习材料中,除了特殊说明,否则国民收入恒等式中的 T 一律指除去转移支付以 后的政府净收入。
然而,在宏观经济学文献中,除非特别加以标明,一般国民收入(或简称收入)就是针对 GDP 而言的, 在 GDP 的意义上,一国的总收入、总支出和总产量是相等的。另外,关于 GNP、GDP、NI、PI 等这里一 系列数据的含义和相互关系,这里只是介绍最主要的部分,实际统计时考虑的项目更多,国民收入核算的 详细方法可以查阅统计方面的相关数据,这里只要大概了解即可。
国民收入恒等式可以帮助我们分析政府储蓄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渠道现在我们将储蓄分为私人储蓄sp和政1gnp与国民收入的差额绝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是此差额在宏观经济学理论研究中往往忽略不计因此可以把gnp和国民收入看做同义词仅当两者差别较为明显时才特别加以强调
第一篇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和方法
一、宏观经济数据 (一)衡量经济活动的价值 1、GDP(国内生产总值) (1)定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 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GDP 的含义: ①GDP 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各种最终产品的价值都是用货币衡量的。产品的市场价值就 是用这些最终产品的单位价格乘以产量获得的。 ②GDP 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 GDP,否则会重复计算。 ③GDP 是一定时期内(往往是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④GDP 是一个流量。 例如某人花 20 万美元买了一栋旧房子, 这 20 万美元不能计入该年的 GDP, 但买卖这栋房子的经济费用则应该计入本年 GDP。 ⑤GDP 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 GDP。 (3)核算 GDP 的两种方法 ①支出法:即核算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这几方 面支出的总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考研辅导班讲义资料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考研辅导班讲义资料

四、需求函数
QD=f(y、p、P0…p)
决定哪条需求线
价格 决定在某一线上的位置
QD=f(P)
QD=a-bp
(线性需求函数)
攀比效应
虚荣效应

§2 供给分析 一、概念:S 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形下,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 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二、供给规律 其它条件不变
3. 重点掌握政府的干预 讲解:
§1、需求分析
一、概念:D 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形下,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够买的
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量与价格对应,需求是一系列一组数构成。
二、需求规律:
需求量随价格变化而反方向变动。
三、影响需求的因素
价格因素
非价格因素 A→C 需求增加 A→B 需求量增加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 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四、政府对均衡价格的干预: 1.直接干预 由政府定价 ①支持价格
——由政府制定的比市场均衡价格更高的最低卖价 保护生产者利益(非常重要,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部门如农产品在生产上消费上 具有特点,价格不会随供给马上组织消费量也不随共给价格大幅波动,如粮食…供给,需求 曲线随)
三、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1、消费者在既定的收入和既定的价格下,实现效用最大化
I 收入。Px Py
2、条件
Px.X+Py.y=I

在此约束条件下
相等
MUy MU 入 ←购买商品的最后一个货所得边际效用
Py Py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历年考题名词解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历年考题名词解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历年考题名词解释:99年: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一般通过支出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进行核算。

其中,用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进出口之和;用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和折旧之和。

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是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要素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财政制度的内在稳定器00年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情形。

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外部性,即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造成的另一个经济主体的利益或成本的变化,而另一个经济主体有没有得到补偿或支付的情况;2.公共物品,即对整个社会有益,但因不能获得收益或私人成本太高而私人厂商不愿意生产的产品或劳务,如国防、空间研究、气象预报等;3.非零交易成本,如搜集信息、讨价还价、达成合同等所需要的成本,往往使得交易难以进行4.市场特权,如垄断的存在或过度的竞争5.市场机制不能解决社会目标问题6.非对称信息,如生产者往往具有比消费者更多的关于商品的信息。

经济学家认为,在现实生活中,种种原因导致市场失灵,即市场的运行机制无法使社会资源得到最优配置,无法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等社会目标。

因此,市场机制的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必须通过政府的干预来加以克服。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而未用于其他用途时所放弃的预期最大收益。

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1.资源是稀缺的2.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3.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产生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受益最大的项目,从而避免带来生产上的浪费,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详解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资料,经济学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解答。

2008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详解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范围经济答:当单个企业的联合产出超过各生产一种产品的两个企业所能达到的总产量时(两个企业分配到相等的投入要素),存在范围经济,即由于产品种类的增加而导致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

企业采用联合生产的方式可以通过使多种产品共同分享设备或其他投入物而获得产出或成本方面的好处,也可以通过统一的营销计划或统一的经营管理获得成本方面的好处。

范围经济的程度可以通过研究企业的成本来确定。

测度范围经济的公式为:()()()()121212C q C q C q q SC C q q +-=,,其中,()1C q 、()2C q 分别表示生产1q 和2q 的产出所耗费的成本;()12C q q ,是生产两种产出所耗费的联合生产成本。

在范围经济的情况下,0SC >;当范围不经济时,0SC <。

总之,SC 的值越大,范围经济的程度就越高。

2.帕累托改进答:帕累托改进是指通过某种方式对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予以改变,可以使至少一个人的境况变好,同时其他人的境况至少不变坏,从而增加了社会福利的情况。

利用帕累托最优标准和帕累托改进,可以定义最优资源配置,即如果对于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都不存在,在该状态下,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3.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答: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为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地上涨。

2016-2017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宏经考研复习笔记3—新祥旭考研辅导

2016-2017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宏经考研复习笔记3—新祥旭考研辅导

r
L1=L1(y)
两类货币需求曲线
L2=L2(y)
L(m) r 总的货币需求曲线 L=L1+L2
凯恩斯陷阱 货币需求曲线 (二)货币的供给 L(m)
1.货币供给的含义:货币供给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特定时点上由家庭和厂商持 有的政府和银行系统以外的货币总和。
2.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概念: 1)狭义货币,M1:硬币、纸币和银行活期存款。 2)广义货币供给,M2:M1+定期存款。 3)更为广义的货币,M3:M2+个人和企业持有的政府债券等流动资产+货币近似 物。 宏观经济学中的货币供给主要指 M1。 货币供给由国家货币政策控制,是外生变量,与利率无关。供给曲线垂直于横 坐标轴。 3.货币供给分为名义供给与实际供给。 (三)均衡利率的决定 1.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 M=L=L1(Y )+ L2(r ) LM 曲线的含义:LM 曲线是使得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的收入与均衡利息率的不同组 合描述出来的一条曲线。换一句话说,在 LM 曲线上,每一点都表示收入与利息 率的组合,这些组合点恰好使得货币市场处于均衡。
e dr 1
r
e 1
d d
Y
(2)IS 曲线的推导:
S S2 (C )
S S=s(Y ) S2SI(B图 A:由 r 推出 I;图 B:由 I 得出 S;图 C:由 S 得出 Y;图 D:对 r 与 Y 之间 的关系进行总结。 三部门 IS 曲线: r
e 1 (1 t )
第三章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一)投资的概念 1.投资是指增加实际资本的行为,表现为一定时期内增加新的建筑物、耐用设 备以及增加或减少存货等重置投资是指用来补偿损耗掉的资本设备的投资。 2. 净投资是指扩大资本存量进行的固定资本和存货投资。

2007年对外经贸大学815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2007年对外经贸大学815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官方网址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少干、强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考试科目:经济学科综合(含:经济学原理2、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专业英语(贸易,金融类))816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生产者剩余2.奥肯定律3.显示比较优势指数4.资本外逃二、判断并说明理由(每小题3分,共12分)1.现在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了一种现象,即伴随着大学学费的上涨,人们对大学的需求是增加的,这种市场现象被视为需求定理的例外。

2.在宏观经济学中,影响一国总需求中的投资概念包括有多种形式,如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以及人们对债券、股票的购买等。

3.在关税同盟静态效应分析中,只有贸易创造可以产生贸易扩大效应。

4.International Banking Facilities 作为一家新的机构是美国1981年银行业改革的产物。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l .简述一个经济社会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必须满足的条件。

2.简述鲍莫尔一托宾的交易性货币需求模型。

3.简析小岛清协议分工的前提条件。

4.与其他贸易融资方式比较,简述福费廷业务的优势何在?四、计算分析与论述题(每题12分,共48分)l .2006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费尔普斯认为,在实现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时应该实现一个最大化的稳态消费水平,试问这个稳态消费水平如何确定?并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在短期和长期中,储蓄率提高对一国收入水平和收入增长的具体影响。

2.某产品生产企业的生产函数是5.05.0100L K Q 。

目前,该企业投入的资本K 和劳动力L 分别为100和25,这一组合是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要素有效组合。

请计算:(1)根据上述投入量,资本和劳动的边际产量各为多少?(2)如果资本的价格是20元,那么工资率是多少?(3)如果下一期资本的价格上涨为25元,而劳动力的价格和投入量都不改变,为了保持有效率的生产,资本投入量应是多少?这时的总产量是多少?3.基于H-O 定理,试分析一国资源秉赋条件变化对该国产出及对外贸易结构的影响。

对外经贸大学815经济学资料整合资料共五份(2)-大家加油准备啊

对外经贸大学815经济学资料整合资料共五份(2)-大家加油准备啊

第一、二章 绪论+供需基本原理一、名词解释1、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实证分析是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经济学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旨在揭示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只对经济运行过程本身做出描述,并不做出好与坏的判断。

规范分析是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以及社会问题应该是怎样解决的经济学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要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准则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和制定政策的依据,并考察如何才能符合这些准则。

2、 经济模型: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

经济模型可以用文字语言或数学的形式(包括几何图形和方程式)来表示。

3、 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在经济模型中,内生变量指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

内生变量可以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而外生变量本身不能再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

4、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西方经济学学习指南与习题解答》19页-6(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微观)》3页-25、 经济人(理性人):经济人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也称为理性人,是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

其本性被假设为是利己的,即其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但这种假设并不意味着这些市场活动个体只会关心自己的“钱袋子“,相反他们在追求最大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会自然地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产品,从而实现一定的社会利益。

6、 资源的稀缺性:《西方经济学学习指南与习题解答》17页-27、 “看不见的手”:《西方经济学学习指南与习题解答》18页-38、 恩格尔定律:恩格尔定律是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变化得出的一个规律,即在一个家庭或者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用弹性的概念来表述恩格尔定律可以是: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课件-宏观经济政策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课件-宏观经济政策
乐考无忧,考研我有!



“公债哲学”——公债无害论


有人认为,由于不能增加税收,政府 不得不举新债还旧债,最终导致通货膨胀。 所以,公债是有害的。 凯恩斯主义认为公债无害,因为公债 的债权人是公众,债务人是政府,可以说 是自己欠自己债,而且作为债务人的政府 是长期存在的,可以确保债务的兑现,所 以,只要公债不用于战争和浪费,而用于 刺激经济发展,使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公债 增长速度,公债就是安全的和值得的。
第十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 [Macroeconomic Policy]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其他宏观经济政策
乐考无忧,考研我有!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
乐考无忧,考研我有!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机制



法定准备金[Legal Reserve] ——中央银行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在 所吸收的存款中保持一定的比例作为准备 金。这一比例就是法定准备率。 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Demand Deposit] 又称支票货币[Checkbook Money]或存款货 币[Deposit Money] ,存款货币的增加也就 是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乐考无忧,考研我有!
财政政策的效果与挤出效应(1) [教材P514图15-1(a)]
r IS2 IS1 r2 r1 E1 E2 LM
挤出效应
0
Y1
乐考无忧,考研我有! 2 3
Y
Y
Y
财政政策的效果与挤出效应(2) [教材P514图15-1(b)]
r IS1 r2 r1

对外经贸大学815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答案.docx

对外经贸大学815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答案.docx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考试科目:815经济学综合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范围经济2、 帕累托改进3、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4、 流动性陷阱二、 单项选择(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对于商品房价格将会进一步上升的预期,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冃前商品房市场中的(?)A. 供应量增加B :供给增加C.需求量增加 D.需求增加2、如果闲暇是正常品,则财产性收入的增加会导致劳动供给量(?)A.增加B.减少C.不改变D.不确定3、根据基尼系数的大小,下列四个国家中哪一个国家的分配最为平均:(?)A.甲国的基尼系数为0.20B.乙国的基尼系数为0.35B. 小于封闭经济屮的效应C. 大于封闭经济中的效应D. 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封闭经济中的效应三、判断下列表述的内容是否正确(每小题1分,共10分)1. 如采所有簡品的价格变成原来的两倍,而收入变成原来收入的三倍,则消费者的预 算线会平行向外移动。

2. 如果效用函数U (X, Y )=5X+6Y,则无差异曲线的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

C.丙国的基尼系数为0.50D.丁国的基尼系数为0.604、 在一级价格歧视下,(?)。

A. 厂商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收取不同价格B. 厂商可以在不同时间向消赞者收取不同价格C. 厂商只是改变了定价的方式,但是并没有改变产量水平 产品的边际收益等于产品价格5、 对于生产相同产品的厂商来说, A.古诺(Cournot )C.伯特兰德(Bertrand ) 向政府雇员支付的报酬属于(?) A.政府购买支出 B.转移支付D. 6、 C. C. 9、 (?)模型分析得到的结论与竞争模型的结论相同。

B.斯塔克伯格(Stackbelberg ) D ・主导厂商(Dominant Firm )C.政府税收D.消费 7、 决定美国和中国的投资乘数不一样的因素主要是:A.两国的平均消费倾向差异B.两国的边际消费倾向差异 两国的企业投资规模差异D.两国的投资预期收益差异 8、 在经济增长模型中,衡量技术进步最常用的度量标准是(?) A.劳动利用程度 B.资本利用程度 索洛剩余 D.劳动生产率 通常认为,下列属于紧缩货币的政策是(?) A.提高贴现率 B.增加货币供给 降低法定准备金率 D.中央银行头入政府债券 C. 10、在浮动汇率制的开放经济中,净出口受到实际扩率变动的影响,财政政策效应(?)A.与封闭经济中的效应并无区别3.只有当生产一定产量的生产者剩余非负时,厂商才会生产产品。

(NEW)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历年考研真题

(NEW)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历年考研真题

2 假设某一国家的居民总是将可支配收入中的10%用于储蓄,且充分 就业的国民收入为7000亿美元。今年的私人投资支出为900亿美元,政 府购买支出为600亿美元,出口为200亿美元,自发性消费为500亿美 元,平均税率为10%,进口函数为M=0.21Y。请计算今年该国政府的预 算盈余和充分就业时预算盈余,并据此说明该国政府目前的财政政策是 扩张性的还是紧缩性的。
4 在一级价格歧视下,( )。 A.厂商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收取不同价格 B.厂商可以在不同时间向消费者收取不同价格
C.厂商只是改变了定价的方式,但是并没有改变产量水平 D.产品的边际收益等于产品价格
5 对于生产相同产品的厂商来说,( )模型分析得到的结论与竞 争模型的结论相同。 A.古诺(Cournot) B.斯塔克伯格(Stackbelberg) C.伯特兰德(Bertrand) D.主导厂商(Dominant Firm)
三、判断下列表述的内容是否正确(每小题1分,共10分) 1 如果所有商品的价格变成原来的两倍,而收入变成原来收入的三 倍,则消费者的预算线会平行向外移动。( )
2 如果效用函数U(X,Y)=5X+6Y,则无差异曲线的边际替代率 是递减的。( )
3 只有当生产一定产量的生产者剩余非负时,厂商才会生产产品。 ( )
6 向政府雇员支付的报酬属于( )。 A.政府购买支出 B.转移支付 C.政府税收 D.消费
7 决定美国和中国的投资乘数不一样的因素主要是( )。 A.两国的平均消费倾向差异
B.两国的边际消费倾向差异 C.两国的企业投资规模差异 D.两国的投资预期收益差异
8 在经济增长模型中,衡量技术进步最常用的度量标准是( )。 A.劳动利用程度 B.资本利用程度 C.索洛剩余 D.劳动生产率

宏观经济学超全名词解释汇总

宏观经济学超全名词解释汇总

宏观经济一.名词解释:l 国内生产总值:即GDP。

是指一个国家范围内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总价值。

l 国民生产总值:即GNP。

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一定时期内在国内和国外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l 个人可支配收入:DI=NI-个人所得税+GT。

即国民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并加上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才是个人可以支配的收入。

(课本第27页)l 一般价格水平:用P表示。

是指产品市场上的物价总水平。

l 失业率:其被定义为已经失业但是正在积极找工作的人数占劳动力总人数的比例。

即:失业率=(已失业但正在找工作的人数/劳动力总人数)100%l 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增量和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

l 边际储蓄倾向:储蓄增量和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

注意:l 支出乘数:总支出的任何组成部分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都是一样。

我们把总支出增加后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称为乘数或支出乘数。

用K表示。

(课本第51页)l 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在不同的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而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持一部分财富而形成的货币持有量。

l 交易性货币需求: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对交易媒介的需求,合称货币的交易需求。

用MD T表示。

l 投机性货币需求:投机动机是人们为财富储藏而持有货币的动机,由此形成的货币需求是对限制的货币余额的需求,即对资产形式的需求,称为货币的投机需求。

(指由于未来利率的不确定,人们为避免资产损失或增加资本收入而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

)l 灵活偏好陷阱: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

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

(当利率低到某一点时,所有的人都预期利率不会下降而会上升,从而都抛出债券持有货币,此时人们对货币的投机需求达到无限大,货币供给量无论怎样增加也不会使利率下降,货币政策失效。

广外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整理)

广外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整理)

名词解释第十二章国内生产总值GDP: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GNP: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名义GDP: 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 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率。

第十三章投资乘数Ki: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税收乘数Kt: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变动的比率。

平衡预算指数Kb: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的比率。

其值为1。

第十四章资本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资本。

加速数和加速原理:产出增量与投资之间的关系可称加速数,说明产出变动和投资之间关系的理论成为加速原理。

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

LM曲线: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的收入和利率的关系。

这条曲线上的任一点所指示的利率与所相应的国民收入都会使货币供给M等于货币需求L。

流动性偏好: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流动偏好陷阱: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

第十五章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支出和借债水平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宏观名词解释总结适合科目:815经济学1. 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地域概念。

2. 国民生产总值GNP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民概念。

国民生产总值核算的方法有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3. 消费物价指数CPI 消费物价指数也称零售物价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水平变动状况的一种价格指数,一般是用通过对若干种主要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服务费用进行加权平均来编制。

用公式表示为: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4. 潜在产出 潜在产出是指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所达到的产量水平。

它不是一个实际产出量,一般认为只有在充分就业时,才有可能实现潜在国内生产总值,增加潜在产出的途径是增加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实现技术进步。

5. GDP 平减指数GDP 平减指数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和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用公式表示为:GDP 平减指数=报告期价格计算的当期国内生产总值/基期价格计算的当期国内生产总值 GDP 平减指数的优点是范围广泛,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趋向。

6.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提出,他认为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来决定消费。

从而消费是相对地决定的。

按他的看法,消费与所得在长期维持一固定比率,故长期消费函数是从原点出发的直线,但短期消费函数则为有正截距的曲线。

如图所示,当经济稳定增长时,消费为收入的固定比率,故长期消费函数为Y C L β=,但当经济景色变动时,短期消费函数有着不同形态,例如原先收入为Y 1时,消费为C 1,当收入由Y 1减少时,消费不遵循C L 途径,而是循C S1途径变动,1111Y C Y C t t >,即平均消费倾向变大,反之,当收入由Y t1逐渐恢复时,消费循着C S1的路径变动,直到达到原来的最大水平,当经济稳定增长时,又走Y C L β=的途径,如此,便形成了长期与短期消费函数的区别:长期:Y C L β=,短期:cY C C s +=0 。

7. 棘轮效应 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认为,消费者易随收入的提高而增加消费,但不易随着收入的降低而减少消费,以致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如图所示(上图),长期消费函数为:Y C L β=,短期消费函数为:cY C C s +=0,消费函数曲线的这种特点被称为“棘轮效应”,即上去容易下去难。

8. 示范效应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周围人们的消费水准的影响,如果一个人收入增加了,周围人或自己同一阶层人的收入也同比例增加了,则他的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并不会增加。

但如果别人收入水平和消费增加了,他的收入并没有增加,因顾及自己在社会上的相对地位,该消费者会打肿脸充胖子提高自己的消费水平,这种效应叫示范效应。

9.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弗兰科·莫迪利安尼与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假定人们在特定时期的消费是与他们在该时期的可支配收入相关的,而前者强调人们会在更长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

一般说来,年轻人的收入偏低,这时消费可能会超过收入。

随着他们进入壮年和中年,收入会日益增加,这时收入会大于消费,到年老退休,消费又会超过收入,形成所谓负储蓄状态。

其消费函数为:C=aWR+cYL ,WR 为实际财富,a 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YL 为工作收入,c 为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举例说明:假定某人从20岁开始工作,计划到60岁退休,预期在80岁时去世,这样,WL=40(60-20)。

10. 永久收入消费理论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消费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决定。

永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期到的长期收入,永久收入大致可以根据所观察到的若干年收入数值的加权平均数计得,距现在的时间越近,权数越大;反之,则越小。

如1)1(--+=t t p Y Y Y θθ,式中,Y p 为永久收入,θ为权数,t Y ,1-t Y 分别为当期收入和上一期收入。

11. 货币幻觉若物价与货币收入以相同比例提高,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不变,照理消费情况不会改变,但如果消费者只注意到了货币收入增加而忽略了物价上升,则会误以为实际收入增加,从而平均消费倾向也会上升,这种情况就是消费者存在“货币幻觉”。

12. 投资乘数 投资乘数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用公式表示为:β-=∆∆=11I Y K I ,其中,β为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越高,投资乘数越大,反之则越小。

投资乘数发挥作用的前提是:1,社会中存在闲置资源;2,投资和储蓄的决定相互独立;3,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

c+i13. 平衡预算乘数(2006年)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假设政府购买和税收各增加同一数量,即T G ∆=∆时,G G T G T k G k Y t g ∆=∆--=∆--+∆-=∆+∆=∆βββββ11111,所以无论在是定量税,还是比例税下,平衡预算乘数GY K ∆∆=平均为1。

14. 萨伊定律萨伊定律的最简单表达方式是“供给自动创造需求”,意思是,生产者进行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拿自己的产品和其他生产者进行交换以便得到他想要的产品。

这样,只要社会上存在着一种供给,就会自动地存在着一种相应的需求,社会上一切产品都能卖掉,从而不会出现生产过剩现象。

15. 资本的边际效率(MEC )资本的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在使用期内的各项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的供给价格或重置资本。

资本边际效率的计算公式为:nn n r J r R r R r R R )1()1()1(1221++++++++=Λ 其中,R 为资本物品的供给价格,R 1,R 2,R n 为各期收益,J 表示在第n 年年未时的报废价值,r 代表资本的边际效率。

资本的边际效率与重置成本成反比,与资本预期收益成正比。

16. 托宾的“q ”说经济学家托宾认为,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其重置成本之比可以作为衡量要不要进行新投资的标准,他把这一比率称这“q ”,即新建企业的成本企业的市场价值=q 。

如果q <1,说明买旧的企业比建设新企业要便宜,则不会有投资,相反,若q >1,则会有新投资。

托宾的这种“q ”说,实际是在认为,股票价格上升,投资会增加。

西文经济学家认为,并不存在这种因果关系,相反,倒是因为有了好的投资前景才引起股票价格的上升。

17. 流动性陷阱(2008年)流动性陷阱又称凯恩斯陷阱,它是指当利率极低时,人们对货币需求趋于无穷大,货币当局即使增加货币供给也不能降低利率的经济状态。

当利率极低时,有价证券的价格会达到很高,人们为了避免因有价证券下跌而遭受损失,都会宁愿持有现金。

这意味着货币需求变得完全有弹性,即货币需求曲线变成了水平线。

此时,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流动偏好又称灵活偏好,是指人们为应付日常支出、意外支出和投机活动而愿意持有现金的一种心理偏好,它根源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有流动偏好所决定的货币需求可表示为:)()(21r L Y L L +=。

19.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是指改变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支出及转移支付。

从内容上来看,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从对经济发生作用的结果上来看,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需求管理的一种主要手段。

20.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应量来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两种。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量来提高总需求;相反,紧缩性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量来降低总需求。

货币政策工具有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政策、法定准备率以及道义劝告等。

21. 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经济效应,如图,在IS-LM 模型中,若LM 曲线不变,政府支出增加,IS 曲线向右移至IS 1 ,重新均衡时引起利率上升到r 1,国民收入增加到1y ,国民收入增加量为10y y 小于利率不变时的y y '0,两者之差y y '1 就是利率上升引起的“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和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

22. 自动稳定器 自动稳定器又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财政政策的这种内在稳定经济的功能主要通过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来发挥。

23. 功能财政 功能财政思想认为,政府在财政方面的积极政策是为了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当实现这一目标时,预算可以是盈余,可以是赤字,无须刻意保持财政收支平衡,这样的财政称为功能财政。

24.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是指在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如果用t、G、TR分别表示税率,既定的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用*y表示潜在,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消除了经济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使政策制定者重视充分就业问题。

25.货币政策三大工具1.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其目的不是牟利,而是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若买进债券,则增加了货币供应量,利率下降;反之,若卖出债券,则减少了货币供应量,利率上升。

公开市场操作很灵活,因而便于中央银行及时用来改变货币供给,是中央控制货币供给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工具。

2.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

提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减少,从而货币供给量就会减少;反之,贷币供给量增加。

改变再贴现率是一项被动的政策,取决于商业银行是否配合。

3.法定准备率中央银行规定的为了应付提款需要的准备金在商业银行存款中所占的比例叫做法定准备率。

通过对法定准备率的调节,可以调节货币供应量。

若降低法定准备率,则增加了货币供应量,利率下降;若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则减少货币供应量,利率上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