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经济学基础综合)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经济学基础综合)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经济学基础综合)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选择题 2. 名词解释3. 简答题 4. 计算题 5. 论述题选择题1.一个消费者有49元用以购买X和Y,X和Y都是离散商品,X的价格是每单位5元,Y的价格是每单位11元,他的效用函数为U(X,Y)=3X2+6Y2,他将如何选择他的消费组合?( )(2013年上海财经大学80l经济学) A.仅消费XB.两种商品都消费,但消费X更多C.仅消费YD.两种商品都消费,但消费Y更多正确答案:A解析:对效用函数进行X和y的二阶求导,发现都大于0,可见效用函数U=3X2+6Y2为凹函数,效用最大化解为角点解。
当仅消费X时,消费者效用水平为U1=当仅消费Y时,消费者效用水平为U2=由于仅消费X获得的效用更大,所以消费者会把所有的收入全部用于购买X,故选A。
知识模块:消费者理论2.在寡头市场中,如果企业可以给购买者提供担保,其价格将至少不会高于其他厂商。
这个担保下产生的纳什均衡价格( )。
(2012年上海财经大学801经济学)A.高于没有担保下的均衡价格B.低于没有担保下的均衡价格C.对价格的影响不可预测D.等于没有担保下的均衡价格正确答案:D解析:即使企业未给购买者担保,市场竞争也将使得企业不可能采用高于其他企业的价格,否则将失去全部市场。
故选D。
知识模块:不完全竞争市场3.其他条件相同,最愿意买保险的人是那些最可能需要它的人,这说明存在( )问题。
(2014年暨南大学803西方经济学)A.道德风险B.免费搭车C.委托代理D.逆向选择正确答案:D解析:逆向选择是指信息不对称所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
保险市场上,高风险的人更需要保险,且这件事发生在保险合同签订之前,故选D。
知识模块: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名词解释4.混合策略(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801经济学)正确答案:混合策略是指参与者按照某一概率分布随机选择各种策略。
在博弈中各参与人的决策内容不是确定性的具体的策略,而是在一些策略中随机选择的概率分布。
经济学综合2009(812)【试题+答案】

2009年中央财经大学81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详解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75分)一、名词解释(12分,每小题4分)1吉芬商品【分析】吉芬商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容易出名词解释,还容易出简答题。
比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815经济学综合”出过一道简答题:现在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了一种现象,即伴随着大学学费的上涨,人们对大学的需求是增加的,这种市场现象被视为需求定理的例外。
这话对吗?【答案】19世纪,英国统计学家罗伯特·吉芬发现一个现象,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导致土豆价格上升,但居民对土豆的需求量却反而增加了,而这无法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进行解释,故此现象称为“吉芬难题”,并将像土豆这种商品需求量和价格同方向变动的商品称为“吉芬商品”。
吉芬商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商品。
作为低档商品,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的变动。
吉芬商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的变动。
这也就是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
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如图1所示。
图1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2外部性【分析】此类考题一定要掌握好答题方法,先介绍外部性的概念,再介绍分类(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再指出如何来纠正由于外部性造成的市场失灵。
由本知识点可引申出另外一个重要的概念:科斯定理。
【答案】外部性也称为外溢性、相邻效应,指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他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
外部性的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或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这种成本和收益差别虽然会相互影响,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失灵。
外部性的影响方向和作用结果具有两面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
那些能为社会和其他个人带来收益或能使社会和个人降低成本支出的外部性称为外部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有利的外部性;那些能够引起社会和其他个人成本增加或导致收益减少的外部性称为外部不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不利的。
经济学基础12章习题及答案(供参考)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经济学基础》第一章绪论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D)。
A、资源的绝对有限性;B、资源的充足性;C、资源的稀少性;D、资源的相对有限性;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 )。
A、均衡价格理论;B、消费者行为理论;C、生产者行为理论;D、分配理论;4、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 )。
A、国民收入决定理论;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D、宏观经济政策;5、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D)。
A、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6、解决“是什么”问题的经济学是(C )。
A、理论经济学;B、应用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7、以个别居民与厂商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A)。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8、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理论是(B)。
A、微观经济学;B、宏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二、判断题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对)6、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对)7、“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错)9、实证经济学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经济学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 X)10、“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命题属于实证经济学问题。
( X)《经济学基础》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会导致粮食制品的均衡价格下降( B )A、鸡蛋价格上升B、良好的天气情况C、牛奶价格上升D、收入上升2、下列因素中除哪一项以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D)A、购买者(消费者)收入变化B、消费者偏好变化C、其他有关商品价格变化D、商品价格变化3、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汽车的价格上升,将导致( B)A、汽车需求量的增加B、汽车供给量的增加C、汽车需求的增加D、汽车供给的减少4、在需求和供给同时减少的情况下( C )A、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都将下降B、均衡价格将下降,均衡交易量的变化无法确定C、均衡价格的变化无法确定,均衡交易量将减少D、均衡价格将上升,均衡交易量将下降5、粮食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当粮食产量因灾害而减少时( B)A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产量下降B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粮食价格会更大幅度上升C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粮食需求量会大幅度减少D 粮食生产者的收入不变,因粮食价格上升与需求量减少的比率相同6、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水平以下可能导致(C )A、买者按低价买到了希望购买的商品数量B、大量积压C、黑市交易D、A和C7、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消费者的购买量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C)A、富有弹性B、具有单位弹性C、缺乏弹性D、弹性不能确定8.下列哪种情况将导致商品需求量的变动而不是需求的变化( D)。
考研(经济学基础综合)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经济学基础综合)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选择题 2. 名词解释3. 简答题 4. 计算题 5. 论述题选择题1.一个消费者将他所有的收入花费在商品A和B上。
他购买A的价格是25,总效用为800,边际效用为12;购买B的价格是75,总效用为200,边际效用为24。
为了达到消费者均衡,他应该消费( )。
(2008年中山大学801经济学)A.更少的B和更多的AB.更多的B,相同数量的AC.更多的A,相同数量的BD.更多的B和更少的A正确答案:A解析:根据消费者均衡理论,得这说明对于消费者来说,同样的1元钱购买A商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大于购买B商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因此理性的消费者会减少B商品的购买量、增加A商品的购买量。
直到满足消费者均衡条件时,才会实现消费者均衡,故选A。
知识模块:消费者理论2.假设有两个企业A和B,共谋以共享最大化的利润。
如果对于所有的产出,A的平均成本曲线都高于B的平均成本曲线,则( )。
(2011年中山大学801经济学)A.企业A将不生产B.只要它的边际成本低于企业B的边际成本,企业A就会生产C.两个企业都选择在边际成本超过边际收益处生产D.两个企业都选择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处生产正确答案:B解析:共谋会形成卡特尔解,卡特尔解要求额外单位产量不论由哪一家生产,其边际收益都必定相等,进而每家厂商的边际成本相等。
因此,只要企业A的边际成本低于企业B的边际成本,官就会牛产,而不考虑它的平均成本如何。
故选B。
知识模块:不完全竞争市场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009年中山大学801经济学)A.占优策略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B.纳什均衡不一定是占优策略均衡C.占优策略均衡中,每个参与者都是在针对其他参与者的某个特定策略而做出最优反应D.纳什均衡中,每个参与者都是在针对其他参与者的最优反应策略而做出最优反应正确答案:C解析:占优策略均衡中,不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何种策略,每个参与者都会选择其自身的最优策略。
考研(经济学基础综合)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经济学基础综合)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选择题 2. 名词解释3. 简答题 4. 计算题 5. 论述题选择题1.你以1280元的价格买一幅画,该画的市场价格在未来的30年内每年增加80元,这幅画挂在你家的墙上每年给你带来的效用值为80元,市场利率为10%,请问,你过多少年会把这幅画卖掉?( )(2011年上海财经大学801经济学)A.30年B.立即卖掉C.8年D.4年正确答案:D解析:不考虑效用的贴现,则站在决策时点上,设n为年份,将画再保留n 年的机会成本为1 280+80n,油画n年后的售价为p。
油画作为一种可增值的资产,除了增值收入还有消费价值,由题意得每年新增价值为80+80=160(元),而市场利率为10%,所以当≤10%时将会售出油画,即n年后油画价格p≥1 600时出售油画,故1 280+80n≥1 600,解得n≥4,所以,4年后会把这幅画卖掉。
知识模块:消费者理论2.考虑一个双寡头市场。
假设企业1和企业2都没有固定成本,他们的边际成本分别为c1=0和c2=0.4。
市场反需求函数为p(x)=1-x1-x2。
假设两个企业进行产量竞争,而且企业2先确定产量水平,企业1在知道企业2产量的情况下确定自己的产量水平。
那么,企业1和企业2的均衡产量水平分别为( )。
(2008年上海财经大学801经济学)A.x1=0.45,x2=0.1B.C.x1=0.1,x2=0.45D.解不存在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是产量领导模型,企业2先确定产量,企业1根据企业2的产量再确定利润最大化时的最优产量,因此企业2是领导者,企业1是追随者。
对于企业1有maxπ1=px1-c=(1-x1-x2)x1-0×x2,根据利润最大化一阶条件可得企业l的反应函数为x1=0.5-0.522;对于企业2有maxπ2=px2-c=(1-x1-x2)x2-0.422,将反应函数代入可得π2= (1-0.5-0.5x2-x2)x2-0.4x2,根据利润最大化一阶条件可得x2=0.1,x1=0.45,故选A。
最新考研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考研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解析11.根据粘性工资理论,如果实际物价水平高于预期的物价水平,则( )。
a.实际工资率小于均衡的实际工资率,就业减少;b.实际工资率高于均衡的实际工资率,就业减少;c.实际工资率小于均衡的实际工资率,就业增加;d.实际工资率高于均衡的实际工资率,就业增加。
12.运用紧缩政策就可以实现内在均衡与外在均衡的情况是( )。
a.国内经济衰退与国际收支赤字;b.国内经济衰退与国际收支盈余;c.国内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盈余;d.国内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赤字。
13.假定美元对日元的汇率从每美元兑换120日元变为130日元,那么( )。
a.日元对美元升值;b.美元对日元贬值;c.日元对美元贬值,美元对日元升值;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14.如果在某一年,政府赤字增加了4%,通货膨胀率为9%,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际赤字增加了5%;b.实际赤字增加了4%;c.实际赤字增加了9%;d.有实际盈余。
15.在衰退期间自发地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的总支出是( )。
a.消费支出;b.净出口;c.政府购买;d.投资支出。
二、名词解释1.需求的价格弹性;2.菲利普斯曲线;3.收入效应;4.奥肯定理。
三、辨析题1.厂商生产某种产品要用X和Y两种要素,如果这两种要素的价格相同,则该生产者要实现利润就要用相同数量的要素投入。
2.吉芬商品(Giffen goods)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3.如果收入水平上升,则消费水平也会以相同的比率上升。
4.所谓的充分就业,就是指不存在任何失业的情况。
四、问答题1.生产一个蛋糕需要5个鸡蛋,此时你有4个鸡蛋,那么当你有第5个鸡蛋时,第5个鸡蛋的边际效用似乎超过第4个鸡蛋的边际效用,这是否违反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2.试述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五、计算题1. 市场需求函数为P=40-0.5(q1+q2),c1=2q1,c2=0.5q22,求古诺均衡解,并相应地求出π1与π2。
经济学基础综合金融(生产者行为理论)历年考研真题试卷汇编附答案

经济学基础综合金融(生产者行为理论)历年考研真题试卷汇编一、简答题1.在一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的条件下,厂商如何确定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2012研]2.为什么说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2008研]3.假定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永远成立,那么以下A、B、C、D四项叙述,各项分别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为什么?A.如果平均产量超过了边际产量,则平均产量一定上升。
B.如果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则平均产量一定达到最大。
C.当边际产量达到最大时,总产量也达到最大。
D.当总产量开始下降时,开始出现产量递减。
[北京邮电大学820经济学基础2010研]4.某厂商所处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都是完全竞争市场,其短期生产函数为Q=f(L,)其中L是可变生产要素,是固定生产要素,两要素价格分别为PL 、PK。
在某产量Q0处,该厂商工人的边际产量MP1等于其平均产量APL。
请分析:此时该厂商的利润是多少,为什么?[东北财经大学801经济学2010研]5.生产过程中是否会同时存在单个生产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和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为什么?[西安交通大学845经济学2007、2011研;厦门大学806宏微观经济学2008研]6.说明规模报酬递减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异同。
[西南财经大学802经济学二2006研]7.SAC与LAC呈U形的原因。
[西安交通大学845经济学2009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2014研]二、计算题某公司有如下生产函数:Q(K,L)=3lnK+2lnL,若资本价格为4元,劳动价格为6元,问:8.若公司已经拥有资本K=1800单位,为了使生产成本最小,该公司应雇佣多少劳动力?9.若劳动为固定要素,资本是变动要素,厂商生产产品的边际成本是多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2009研]假设一家企业的生产函数是其中L的价格是ω,K的价格是r,请回答以下问题:10.证明企业的生产技术是规模报酬递增的。
2012年经济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2年经济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逻辑推理 2. 逻辑推理 3. 写作逻辑推理1.高校2011年秋季入学的学生中有些是免费的师范生。
所有的免费师范生都是家境贫寒的。
凡家境贫寒的学生都参加了勤工助学活动。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则以下各项必然为真,除了:A.2011年秋季人学的学生中有人家境贫寒。
B.凡没有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学生都不是免费师范生。
C.有些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学生是2011年秋季入学的。
D.有些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学生不是免费师范生。
E.凡家境富裕的学生都不是免费师范生。
正确答案:D解析:题干断定分别为:①高校2011年秋季入学的学生中有些是免费的师范生。
②所有的免费师范生都是家境贫寒的。
③凡家境贫寒的学生都参加了勤工助学活动。
由①②可得:④2011年秋季入学的学生中有人家境贫寒,A项必然为真;由②③可知,⑤所有免费师范生都参加了勤工俭学,进一步可以推出没有参加勤工俭学就不是免费师范生,B项必然为真。
由①⑤推知有些勤工助学的是2011年秋季入学,C项必然为真。
由②得家境富裕一定不是免费师范生,E项必然为真。
D项由题干推不出,可真可假。
2.捐助希望工程的动机,大多是社会责任,但也有的是个人功利,当然,出于社会责任的行为,并不一定都不考虑个人功利。
对希望工程的每一项捐款,都是利国利民的善举。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则以下哪项不可能为真?A.有的行为出于社会责任,但不是利国利民的善举。
B.所有考虑个人功利的行为,都不是利国利民的善举。
C.有的出于社会责任的行为是善举。
D.有的行为虽然不是出于社会责任,但却是善举。
E.对希望工程的有些捐助,既不是出于社会责任,也不是出于个人功利,而是有其他原因,如服从某种摊派。
正确答案:B解析:由题干陈述“有些对希望工程的捐助是出于个人功利”和“对希望工程的捐助都是利国利民的善举”,可得:有些出于个人功利的行为是利国利民的善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经济学基础综合)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选择题 2. 名词解释3. 简答题 4. 计算题 5. 论述题选择题1.一个消费者将他所有的收入花费在商品A和B上。
他购买A的价格是25,总效用为800,边际效用为12;购买B的价格是75,总效用为200,边际效用为24。
为了达到消费者均衡,他应该消费( )。
(2008年中山大学801经济学)A.更少的B和更多的AB.更多的B,相同数量的AC.更多的A,相同数量的BD.更多的B和更少的A正确答案:A解析:根据消费者均衡理论,得这说明对于消费者来说,同样的1元钱购买A商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大于购买B商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因此理性的消费者会减少B商品的购买量、增加A商品的购买量。
直到满足消费者均衡条件时,才会实现消费者均衡,故选A。
知识模块:消费者理论2.假设有两个企业A和B,共谋以共享最大化的利润。
如果对于所有的产出,A的平均成本曲线都高于B的平均成本曲线,则( )。
(2011年中山大学801经济学)A.企业A将不生产B.只要它的边际成本低于企业B的边际成本,企业A就会生产C.两个企业都选择在边际成本超过边际收益处生产D.两个企业都选择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处生产正确答案:B解析:共谋会形成卡特尔解,卡特尔解要求额外单位产量不论由哪一家生产,其边际收益都必定相等,进而每家厂商的边际成本相等。
因此,只要企业A的边际成本低于企业B的边际成本,官就会牛产,而不考虑它的平均成本如何。
故选B。
知识模块:不完全竞争市场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009年中山大学801经济学)A.占优策略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B.纳什均衡不一定是占优策略均衡C.占优策略均衡中,每个参与者都是在针对其他参与者的某个特定策略而做出最优反应D.纳什均衡中,每个参与者都是在针对其他参与者的最优反应策略而做出最优反应正确答案:C解析:占优策略均衡中,不论其他参与者采取何种策略,每个参与者都会选择其自身的最优策略。
其他三个选项都对。
知识模块:博弈论初步4.信用违约互换(CDS)是一种金融衍生产品,CDS的买方在合约期限内或在信用事件发生前定期向CDS的卖方就某个参照实体的信用事件支付费用,从而当违约事件发生时,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赔付,从而构成了对CDS买方的一种保护。
然而,一些研究却发现在债券市场上,那些资产面临交叉违约风险的投资者更倾向于购买CDS;而购买了CDS的投资者或机构变得不再那么关注风险,其借款后的风险追踪动机也下降了。
这两个现象分别属于( )。
(2018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A.逆向选择,道德风险B.道德风险,逆向选择C.逆向选择,逆向选择D.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正确答案:A解析:逆向选择是指市场交易的一方如果能够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信息使自己受益而对方受损时,信息劣势的一方便难以顺利地做出买卖决策,于是价格便随之扭曲,并失去了平衡供求、促成交易的作用,进而导致市场效率的降低。
所以,面对交叉资质的资产时投资者发生风险的概率更大,更倾向于购买CDS,这属于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通常是指交易双方在交易协定签订后,其中一方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信息,有目的地损害另一方的利益而增加自己利益的行为。
所以,购买了CDS的投资者或机构有了一种保护,变得不再关注风险,属于道德风险。
知识模块: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5.李嘉图等价定理认为,政府的预算赤字会( )。
(2016年上海财经大学80J经济学)A.增加当前消费B.增加家庭未来的税负C.减少国民储蓄D.以上均是正确答案:B解析:李嘉图等价定理认为,消费者是理性和向前看的,且消费者并不会遇到约束线的借贷制约,消费者关心子孙后代。
这样,用债务筹资的减税并不影响消费。
家庭把额外的可支配收入储蓄起来以支付减税意味着未来会有更重的税收。
这种私人储蓄的增加正好抵消了公共储蓄的减少,国民储蓄保持不变。
因此,减税对经济没有影响。
同样地,增税对经济也没有影响。
李嘉图等价定理是指政府用债务筹资和税收筹资是等价的。
知识模块:宏观经济政策6.假设一个经济当期收入为Y,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劳动所得占总收入份额为0.7,资本所得占总收入份额为0.3;劳动力增长速度为4%,资本增长率为3%。
如果没有技术进步,该经济需要多少年才能将总收入提高到2Y?( )(2008年上海财经大学801经济学)A.10B.19C.23D.33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要利用增长核算方程。
没有技术进步,即由题可得收入的年增长率为其中,代入得年增长率为3.7%,设n年后总收入达到2Y,即Y(1+3.7%)n=2Y,计算得n=19。
知识模块:经济增长理论名词解释7.潜在国民收入(2016年山东财经大学801经济学)正确答案:潜在国民收入也称潜在产出或潜在GDP,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可供利用的经济资源在充分利用的条件下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也就是该国在充分就业状态下所能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
潜在GDP的增加就是经济增长。
潜在GDP与实际GDP的差别反映了经济周期的情况,如果实际GDP大于潜在GDP,则经济高涨,有通货膨胀的压力;如果实际GDP小于潜在GDP,则经济衰退,有失业的压力。
涉及知识点:国民收入核算8.挤出效应(2009年中南大学965西方经济学)正确答案: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使得货币需求增加,进而提高了均衡利率,而利率的上升使得私人消费或投资出现降低的情况。
(1)如图2—2—2所示,LM曲线不变,政府支出的增加使得IS曲线向右移动到IS’,移动的距离是Y0Y2。
政府支出的增加同时也引起了利率的上升,利率上升使得私人投资的成本变高,从而抑制了一部分私人投资,降低了原有的乘数效应,最终国民收入的增加量Y0Y1<Y0Y2,国民收入少增加的那一部分Y1Y2即为挤出效应。
(2)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①支出乘数的大小。
②IS曲线的斜率。
③LM曲线的斜率。
(3)凯恩斯极端情况下,IS曲线垂直而LM曲线水平,此时挤出效应为零,财政政策完全有效。
(4)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S曲线水平而LM 曲线垂直,此时存在完全的挤出效应,财政政策完全无效。
涉及知识点:IS—LM模型及应用9.拉弗曲线(2012年中央财经大学803经济学综合)正确答案:拉弗曲线是表示税收收入和税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1)拉弗曲线的一般形状如图2—2—67所示,可以理解为:在原点处税率为零时,将没有税收收入;随着税率增加,税收收入达到最高额A点;当税率为100%时,没有人愿意去工作,所以也没有税收收入,因此曲线是两头向下的倒U型。
(2)拉弗曲线说明,当税率超过图2—2—67中B点时,挫伤民众工作积极性的影响将大于税收收入影响,所以尽管税率提高了,但税收收入却开始下降。
图2—2—67中的阴影部分被称为税率禁区,当税率进入禁区后,税率与税收收入呈反比关系,要恢复经济增长势头,扩大税基,就必须降低税率。
只有通过降低税率才可以使收入和国民产量都增加。
涉及知识点:宏观经济政策10.非自愿性失业(2009年厦门大学806经济学)正确答案:非自愿性失业又称需求不足的失业,是指工人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与工作条件,但仍找不到工作而形成的失业。
非自愿性失业的根本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
因此,要消除非自愿性失业,关键在于提高有效需求。
凯恩斯认为,只有消除了非自愿性失业,才能真正实现充分就业。
消除非自愿性失业的经济政策主要有以下几个:(1)税收政策,通过减税来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总需求。
(2)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增加投资,增加总需求。
(3)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直接增加政府支出,增加总需求。
涉及知识点:通货膨胀,失业和菲利誉斯曲线简答题1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适用于所有商品吗?(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原理)正确答案:(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即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消费量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
实际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基数效用论的基本定律,又称戈森第一定律,导致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主要是随着商品数量的增加,受人们生理、心理作用的影响,商品对人们的刺激力和重要程度都有下降的趋势,用公式表示为例如,在一个人饥饿的时候,吃第一个包子给他带来的效用是很大的;随着这个人所吃的包子数量的连续增加,虽然总效用是不断增加的,但每一个包子给他所带来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却是递减的;之后,当他完全吃饱的时候,包子的总效用达到最大值,而边际效用却降为零;最后,如果他还继续吃包子就会感到不适,这意味着包子的边际效用进一步降为负值,总效用也开始下降。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不能适用于所有商品,因为作为人的主观感受,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目前就是否具有普遍性、是否存在例外等问题一直存在争论。
不少学者也举出一些边际效用递增的例子来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进行质疑,他们所举的例子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①特殊的消费品:有人认为对于生活必需品来说,其供给与需求满足价值规律,可以认为这类消费品符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而对于非生活必需品(主要包括奢侈品和吉芬品)来说,其符合边际效用递增规律。
②在药物的使用上:也有一些人认为对于某种消费品来说,可能存在一定消费量之下边际效用递增,达到某一个消费量后才开始出现边际效用递减的情况。
例如,某人因细菌感染患某种疾病,经医生诊断,需要静脉注射某种抗生素三天。
第一天注射后,没感到有什么的变化。
第二天注射后,就感到明显好转。
第三天注射后,就恢复健康了。
显然,这里边际效用是递增的而不是递减的。
③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还有人会认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虽然在传统社会中是普遍存在的,然而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其作用已经很小,反而存在大量的边际效用递增的现象,例如信息量的增加对于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意义重大。
近几年来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我们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也提出了新的质疑。
涉及知识点:消费者理论12.请画出柯布一道格拉斯偏好下的收入提供曲线,并简要说明该扩展线的典型特征及原因。
(2012年中山大学801经济学)正确答案:(1)收入提供曲线即收入—消费曲线(ICC),令柯布一道格拉斯效用函数为u(x1,x1)=x1ax2b,柯布一道格拉斯偏好会将固定比例收入用在两种商品上,比率取决于效用函数i(x1,x2)=x1ax2b上的参数a、b,且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无关,仅与它自身的价格、收入和参数有关。
则该消费者的最优消费决策为据此可知,在两种商品的价格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无论收入如何变化,消费者的最优消费决策(x1,x1)总是满足下列条件,即(2)所以收入提供曲线必定是一条从原点出发、斜率为的射线,如图2—1—5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