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安全特征

合集下载

物联网的特征

物联网的特征

物联网的特征
物联网的基本特征:
1、全面感知
全面感知即使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

数据收集方法很多,完成数据收集多点化、多维化、网络化。

并且从感知层面来讲,不只体现在对单一的现象或方针进行多方面的调查取得归纳的感知数据,也体现在对实际国际各种物理现象的遍及感知。

2、可靠传输
经过各种承载网络,包含互联网、电信网等公共网络,还包含电网和交通网等专用网络,建立起物联网内实体间的广泛互联,具体体现在各种物体经由多种接入形式完成异构互联,扑朔迷离,构成“网中网”的形状,将物体的信息实时精确地彼此传递。

3、智能处理与决策
使用云核算、含糊辨认和数据交融等各种智能核算技术,对海量数据和信息做处理、剖析和对物体施行智能化的操控。

首要体现在物联网中从感知到传输到决议计划使用的信息流,并终究为操控供给支撑,也广泛体现出物联网中很多的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相关和互动。

物联网概念最早源于RFID网络
199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Auto-ID中心创造性地提出了当时被称作EPC系统的“物联网”的构想,1999年该中心首先提出“物联网”的概念,提出将RFID与互联网结合,在物品编码、RFID技术和互联网的基础上实现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对任何物品进行标识和管理。

物联网安全

物联网安全

图2物联网安全技术架构
应用环境安全技术可信终端、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安全审 计等
网络环境安全技术无线网安全、虚拟专用网、传输安全、安 全路由、防火墙、安全域策略、安全审计等
信息安全防御关键技术攻击监测、内容分析、病毒防治、访 问控制、应急反应、战略预警等 信息安全基础核心技术密码技术、高速密码芯片、PKI公钥 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平台安全等


签显示了独特的优势,而虚拟光学的加密解密技术为基 于光学标签的身份标识提供了手段,基于软件的虚拟光学 密码系统由于可以在光波的多个维度进行信息的加密处理, 具有比一般传统的对称加密系统有更高的安全性,数学模 型的建立和软件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该领域的研究和 应用推广。 • 数据处理过程中涉及到基于位置的服务与在信息处理过 程中的隐私保护问题。ACM于2008年成立了 SIGSPATIAL(Special Interest Group oil SpatialInformation),致力于空间信息理论与应用研究。 基于位置的服务是物联网提供的基本功能,是定位、电子 地图、基于位置的数据挖掘和发现、自适应表达等技术的 融合。定位技术目前主要有GPS定位、基于手机的定位、 无线传感网定位等。无线传感网的定位主要是射频识别、 蓝牙及ZigBee等。基于位置的服务面临严峻的隐私保护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1物联网安全特征
• 从物联网的信息处理过程来看,感知信息经过采集、汇 聚、融合、传输、决策与控制等过程,整个信息处理的过 程体现了物联网安全的特征与要求,也揭示了所面临的安 全问题。 • 一是感知网络的信息采集、传输与信息安全问题。感知 节点呈现多源异构性,感知节点通常情况下功能简单(如 自动温度计)、携带能量少(使用电池),使得它们无法拥有 复杂的安全保护能力,而感知网络多种多样,从温度测量 到水文监控,从道路导航到自动控制,它们的数据传输和 消息也没有特定的标准,所以没法提供统一的安全保护体 系。 • 二是核心网络的传输与信息安全问题。核心网络具有相 对完整的安全保护能力,但是由于物联网中节点数量庞大, 且以集群方式存在,因此会导致在数据传播时,由

物联网技术特征

物联网技术特征

物联网技术特征物联网技术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的热点之一,它的特征是通过智能化的设备、传感器和网络连接,实现物体之间的信息交互和通信。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社会带来深远的影响和改变。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物联网技术的特征:智能化、互联互通、大数据和安全性。

一、智能化物联网技术的核心在于智能化设备的应用。

物联网中的设备和传感器具有较强的智能感知能力,可以通过感知环境中的实时数据,并将其处理和分析,从而实现对物体之间的互动和控制。

智能化设备在不同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

这些设备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控制和监测,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智能、便捷和高效。

二、互联互通物联网技术实现了物体之间的互联互通。

通过网络连接,物联网中的设备、传感器和云平台可以实现实时数据的共享和传输。

无论是人与物体之间,还是物体与物体之间,都可以实现无缝的通信,从而形成一个广泛的互联网。

这种互联互通的特征,极大地提升了信息的传递速度和效率。

例如,当智能家居中的传感器检测到有人离开家后,可以通过云平台发送通知给手机端,提醒用户关闭家中的电器设备,实现智能化管理。

三、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产生了大量的实时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传感器收集的环境数据、设备状态数据和用户行为数据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利用,可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物联网中的大数据应用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管理、数据处理和数据挖掘等方面。

这些数据在各个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交通管理、环境监测和健康医疗等。

四、安全性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

由于物联网中的设备和网络连接数量庞大,安全性问题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物联网涉及到用户的个人隐私和重要数据,因此必须确保物联网系统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物联网系统需要具备数据加密、身份认证、权限管理和漏洞修复等安全机制,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总结物联网技术具有智能化、互联互通、大数据和安全性四个特征。

物联网安全特征与关键技术(PPT 32张)

物联网安全特征与关键技术(PPT 32张)

无线传感器节点电量有限、计算能力有限、存储容量有 限以及部署野外等特点,使得它极易受到各类攻击
抗击上述攻击可以采用的方法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传送的特点,目前已提出许 多较为有效的路由技术。按路由算法的实现方法划分, 洪泛式路由,如Gossiping等; 以数据为中心的路由,如Directed Diffusion,SPIN等; 层次式路由,如LEACH(low energy adaptive clustering hierarchy)、TEEN(threshold sensitive energy efficient sensor network protocol)等; 基于位置信息的路由,如GPSR(greedy perimeter stateless routing)、GEAR(geographic and energy aware routing)等。
在物联网中,业务应用与网络通信紧紧地绑在一起,认 证有其特殊性
物联网的业务由运营商提供
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层认证的结果而不需要进行业务层的 认证
当业务是敏感业务
需要做业务层的认证
当业务是普通业务
网络认证已经足够,那么就不再需要业务层的认证
在物联网的认证过程中,传感网的认证机制是重要的研 究部分 (1)基于轻量级公钥算法的认证技术
从信息与网络安全的角度来看,物联网作为一个多网 的异构融合网络,不仅存在与传感器网络、移动通信 网络和因特网同样的安全问题,同时还有其特殊性 隐私保护问题 异构网络的认证与访问控制问题 信息的存储与管理等
2. 物联网安全特征与架构
2.1 物联网安全特征 一、感知网络的信息采集、传输与信息安全问题 感知节点呈现多源异构性 感知节点功能简单、携带能量少 感知网络多种多样 二、核心网络的传输与信息安全问题 物联网中节点数量庞大 现有通信网络的安全架构是从人通信的角度进行设计

物联网的基本特征

物联网的基本特征

物联网的基本特征
1、全面感知
2、可靠传递
是指通过各种电信网络和因特网融合,对接收到的感知信息进行实时
远程传送,实现信息的交互和共享,并进行各种有效的处理。

3、智能处理
是指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随时接受到的跨
地域、跨行业、跨部门的海量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提升对物理世界、经济社会各种活动和变化的洞察力,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扩展资料:
物联网的安全性问题
传统的互联网发展成熟、应用广泛,尚存在安全漏洞。

物联网作为新
兴产物,体系结构更复杂、没有统一标准,各方面的安全问题更加突出。

其关键实现技术是传感网络,传感器暴露的自然环境下,特别是一些
放置在恶劣环境中的传感器,如何长期维持网络的完整性对传感技术提出
了新的要求,传感网络必须有自愈的功能。

这不仅仅受环境因素影响,人
为因素的影响更严峻。

物联网安全特征

物联网安全特征

物联网安全特征
物联网安全是指维持物联网(IoT)设备安全的过程,是保护IoT设备免受安全威胁的一种重要措施。

物联网安全是由通信安全、平台安全、数据安全和安全管理等几个方面组成的。

首先,物联网安全的通信安全是指保证通信过程中传输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和机密性。

保护IoT网络免受恶意威胁,可以通过使用加密算法、实施密钥管理策略等来保护其通信安全。

其次,物联网安全的平台安全主要是指保护IoT设备的硬件和软件平台免受恶意威胁的措施。

可以通过使用安全的操作系统、强化系统的用户权限控制、实施安全的存储技术等来保护IoT网络免受恶意威胁。

第三,物联网安全的数据安全指尽可能确保IoT数据安全、不可伪造和可识别的操作。

可以通过使用加密算法、存储安全凭据、安全数据访问机制等来保护IoT数据的安全性。

最后,物联网安全的安全管理是指实施一整套可靠的安全管理机制,以确保IoT设备的正确运行和安全运行。

可以通过应用安全策略、监控网络活动和行为、实施及时的安全补丁等来确保IoT安全管理的正确执行。

总而言之,物联网安全是维护IoT设备安全的重要措施,综合考虑保护IoT设备安全的方方面面,包括通信安全、平台安全、数据安全和安全管理等,从而有效地保护IoT设备免受安全威胁。

物联网安全标准

物联网安全标准

物联网安全标准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家居、医疗、交通、工业等各个领域。

然而,随之而来的安全隐患也日益凸显,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为了保障物联网系统的安全,制定和遵守物联网安全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物联网安全标准应当包括设备安全标准和数据安全标准两个方面。

设备安全标准主要指物联网设备的硬件和软件安全性要求,包括设备的防护能力、防病毒能力、漏洞修复能力等。

而数据安全标准则关乎物联网设备所产生的数据的安全性,包括数据的加密传输、存储安全、隐私保护等方面。

其次,物联网安全标准应当具有全球性和通用性。

由于物联网的特性是连接全球的,因此制定的安全标准应当具有全球性,能够适用于不同国家和地区。

同时,安全标准应当是通用的,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物联网设备和系统,不受特定厂商或特定技术的限制。

另外,物联网安全标准应当是动态的和持续更新的。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安全威胁的不断变化,安全标准也应当随之调整和更新,以适应新的安全挑战和威胁。

只有保持动态性和持续更新,才能更好地保障物联网系统的安全性。

最后,物联网安全标准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各方的共同参与和合作。

包括政府部门、标准化组织、行业协会、企业和个人在内的各方应当共同参与到物联网安全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中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物联网安全标准的建立和执行。

总之,物联网安全标准的制定和遵守对于保障物联网系统的安全至关重要。

只有制定全面、全球性、通用性、动态性的安全标准,并且各方共同参与和合作,才能更好地保障物联网系统的安全,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健康发展。

希望未来能够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建立更加完善的物联网安全标准体系,为物联网的发展保驾护航。

物联网安全-习题练习(含答案)

物联网安全-习题练习(含答案)
习题练习
精选ppt
1
1:下列关于物联网的安全特征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安全体系结构复杂 B、涵盖广泛的安全领域 C、物联网加密机制已经成熟健全 D、有别于传统的信息安全
精选ppt
2
2:关于信息隐藏和数据加密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都是实现信息安全的重要技术 B、信息隐藏所隐藏的是消息的存在形式 C、数据加密隐藏消息内容 D、信息隐藏和数据加密技术原理相同
精选ppt
19
19:保障信息安全最基本、最核心的技术措施是( A ) A. 信息加密技术 B. 信息确认技术 C. 网络控制技术 D. 反病毒技术
精选ppt
20
20:在计算机攻击中,什么是DoS( C ) A、操作系统攻击 B、磁盘系统攻击 C、 拒绝服务 D、一种命令
精选ppt
21
21:从1976年Diffie和Hellman发表的哪一本著作开始,密码 学发展进入到新的阶段( B )
精选ppt
17
17:RSA加密体制是基于( C ) A、离散对数难题 B、费马最后定理 C、大整数因子分解问题 D、椭圆曲线问题
精选ppt
18
18:从1949年Shannon发表的哪一本著作开始,对信 息安全的研究全面展开( C )
A.《复杂自动机组织论》 B.《信息安全理论》 C.《保密通信的信息理论》 D.《信息安全国内外的回顾与展望》
精选ppt
5
5:下列哪一项是RFID的逻辑安全机制( C ) A、kill命令机制 B、主动干扰 C、散列锁定 D、阻塞标签
精选ppt
6
6:物联网感知层遇到的安全挑战主要有( D ) A、网络节点被恶意控制 B、感知信息被非法获取 B、节点受到来自DoS的攻击 D、以上都是

物联网的三个特征与四大分类

物联网的三个特征与四大分类

物联网的三个特征与四大分类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各种传感器、设备和网络连接,使物理对象能够相互通信和互相交互的技术网络。

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联网已经成为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介绍物联网的三个特征以及四大分类。

一、物联网的三个特征1. 感知与识别能力物联网的第一个特征是感知与识别能力。

通过各种传感器和设备,物联网可以感知并获得环境、物体和事件的信息。

这些传感器可以测量和监测温度、湿度、光线、压力等物理参数,也可以感知人的存在和行为。

物联网通过感知和识别能力,可以实时收集大量的数据,为后续的决策和应用提供支持。

2. 通信与连接能力物联网的第二个特征是通信与连接能力。

物联网通过各种网络连接设备和系统,实现物理对象之间的通信和互相连接。

这些网络可以是无线网络、有线网络或者蜂窝网络等。

通过通信与连接能力,物联网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指令下发和响应等功能。

3. 数据分析与智能化物联网的第三个特征是数据分析与智能化。

物联网通过对收集到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实现对环境、物体和事件的监测和预测,为决策和行为提供指导。

同时,物联网还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应用。

二、物联网的四大分类1. 消费品物联网消费品物联网是指应用于家庭和个人生活中的物联网技术和产品。

例如,智能家居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和网络连接,实现对家庭环境的监测和控制,如温度调节、照明控制和安全预警等。

此外,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健康管理系统等也属于消费品物联网的范畴。

2. 工业物联网工业物联网是指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制造领域的物联网技术和解决方案。

通过传感器和设备的连接,工业物联网可以实时监测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和指标,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

工业物联网还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维护,提升生产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城市物联网城市物联网是指应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中的物联网技术和应用。

物联网的特征和分类

物联网的特征和分类

物联网的特征和分类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互联网和传感器技术,将物理设备、车辆、家居设备等对象与互联网相连接,并通过数据交换与互通。

物联网的出现使得智能化生活成为可能,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交通等领域。

本文将探讨物联网的特征和分类。

一、物联网的特征1. 互联性:物联网通过传感器和网络技术,实现了物体与物体的互相沟通和连接。

不同的物体可以实时交换数据,并通过云平台进行管理和控制。

2. 智能化:物联网充分利用传感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使得物体能够自动感知、识别和响应。

例如,智能家居可以根据居民的行为习惯自动控制电器设备。

3. 大数据:物联网的连接对象庞大且分散,每个对象都能产生大量的数据。

这些数据通过云平台进行汇集和存储,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大数据分析和应用的可能性。

4. 安全性:由于涉及到大量的数据交换和互联互通,物联网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

保护物联网系统的网络安全、数据隐私和身份识别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物联网的分类根据连接的对象以及应用场景的不同,物联网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分类:1. 工业物联网(Industrial IoT,简称IIoT):工业物联网主要应用于工业制造过程中,将生产设备、仓储系统、供应链等各环节进行联网和数据交互。

通过实时监控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2. 农业物联网(Agricultural IoT):农业物联网通过传感器、监控设备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土壤湿度、气候条件、植物健康等进行实时监测。

以此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实现农作物的精准灌溉和施肥。

3. 城市物联网(Smart City IoT):城市物联网是将城市中的各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连接起来,实现城市的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

例如,智能交通系统可以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提高交通流畅度和减少交通事故。

4. 医疗物联网(Medical IoT):医疗物联网将医疗设备、病人信息和医疗机构等进行联网和数据共享。

物联网安全特征与关键技术

物联网安全特征与关键技术

物联网安全特征与关键技术1. 引言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前沿领域,它将各种设备、传感器和系统连接到互联网上,实现海量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分析。

然而,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物联网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物联网设备相对脆弱且分散,在未经适当保护的情况下容易受到攻击,从而导致严重的数据泄露和系统瘫痪。

因此,物联网的安全特征与关键技术至关重要。

2. 物联网安全特征2.1 分布式特征物联网环境中存在大量分布式设备和系统,这些设备通过互联网相互连接。

这种分布式特征使得物联网更容易受到攻击,一旦其中一个设备被攻破,攻击者可以通过该设备进一步入侵其他设备和系统。

因此,物联网的安全性需要从整体上考虑,包括设备和系统之间的通信和交互。

2.2 大规模特征物联网的规模庞大,涉及到数十亿甚至数百亿的设备和传感器。

大规模特征使得物联网的安全风险更加复杂,攻击者可以利用庞大规模来发动大规模攻击,对整个物联网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物联网的安全技术需要能够适应大规模的部署和管理。

2.3 资源受限特征物联网设备通常具有资源受限的特点,如计算能力、存储容量和能源等方面的限制。

这使得传统的安全解决方案无法直接应用于物联网设备中。

因此,物联网的安全技术需要具备轻量级、低功耗和高效的特点,以满足设备的资源限制。

3. 物联网安全关键技术3.1 设备认证和身份管理物联网环境中,设备的身份验证和管理至关重要。

只有合法的设备才能接入物联网,并且能够被正确识别和跟踪。

设备认证和身份管理技术可以通过数字证书、加密算法和身份验证协议等手段实现,以确保设备的可信性和完整性。

3.2 数据加密和隐私保护物联网中产生的大量数据需要进行加密和隐私保护。

数据加密技术可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防止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被窃取和篡改。

同时,隐私保护技术可以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避免被滥用和泄露。

3.3 安全通信和网络防护物联网中的设备之间需要进行安全通信,以防止数据被截获和篡改。

物联网安全特征与关键技术

物联网安全特征与关键技术

数据处理过程中涉及到基于位置的服务与在信息处理过程中的隐 私保护问题 基于位置的服务是物联网提供的基本功能,是定位、电子地图、 基于位置的数据挖掘和发现、自适应表达等技术的融合 定位技术目前主要有: GPS定位 基于手机的定位 无线传感网定位等 无线传感网的定位主要是: 射频识别、 蓝牙 ZigBee等 基于位置的服务面临严峻的隐私保护问题,既是安全问题,也是 法律问题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容侵框架,该框架包括三个部分: (1)判定恶意节点 (2)发现恶意节点后启动容侵机制 (3)通过节点之间的协作,对恶意节点做出处理决定(排除或 是恢复) 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不同的入侵情况,可以设计出不同的 容侵机制,如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拓扑容侵、路由容侵和数 据传输容侵等机制。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 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传感器节点等信息传感 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 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 踪、监控和管理等功能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的核心是完成物体信息的可感、可知、可传和 可控。
从信息与网络安全的角度来看,物联网作为一个多网 的异构融合网络,不仅存在与传感器网络、移动通信 网络和因特网同样的安全问题,同时还有其特殊性
无线传感器网络可用性的另一个要求是网络的容错性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容错性指的是当部分节点或链路失效后, 网络能够进行传输数据的恢复或者网络结构自愈,从而尽可 能减小节点或链路失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功能的影响 目前相关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1)网络拓扑中的容错 (2)网络覆盖中的容错 (3)数据检测中的容错机制
2.2 物联网安全架构
3.1密钥管理机制 物联网密钥管理系统面临两个主要问题: 一、如何构建一个贯穿多个网络的统一密钥管理系统, 并与物联网的体系结构相适应; 二、如何解决传感网的密钥管理问题,如密钥的分配、 更新、组播等问题。

物联网信息安全(终极版)

物联网信息安全(终极版)

填空(25*1’)①物联网的特征: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能处理②物联网的安全问题:传统的网络安全问题、计算系统的安全问题、物联网感知过程中的特殊安全问题③物联网的安全特征:安全体系结构复杂、涵盖广泛的安全领域、有别于传统的信息安全④RFID三类隐私威胁:身份隐私威胁、位置隐私威胁、内容隐私威胁⑤传感器节点一般由四个部分构成:感知模块、处理模块、传输模块和电源模块⑥传感器网络安全技术:基本安全框架、密钥管理、安全路由、侵入检测以及加密技术等⑦古典密码学包含的互相对立的分支:密码编码学、密码分析学⑧密码体制可分为:对称密码体制、非对称密码体制⑨评价密码体制的安全因素包括:保密度强、密钥长度、算法复杂度、差错传播性、密文增加程度⑩密码分析分为四类:已知密文攻击、已知明文攻击、选择明文攻击、选择密文攻击⑪古典数据加密方法:变换、置换⑫分组密码分为三类:代替密码、移位密码、乘积密码⑬应用广泛的数字签名方法:RSA签名、DSS签名、散列签名⑭依据物联网中各个层次接入物联网方式的不同,物联网接入安全分为:节点接入安全、网络接入安全、用户接入安全⑮网络诱骗技术:蜜罐(honeypot),蜜网(honeynet)技术十六,*在信息系统中,对数据安全的保护就是对数据资源的机密性(Confidentiality)、完整性(Integrity)和可用性(Availability)的保护,简称CIA三原则。

十七,在密码学中,伪装(变换)之前的信息是原始信息,称为明文;伪装之后的信息看起来是一串无意义的乱码,称为密文。

把明文伪装成密文的过程称为加密,该过程使用的数学变换称为加密算法;将密文还原为明文的过程称为解密,该过程使用的数学变换称为解密算法。

十八,身份认证是指用户身份的确认技术,它是物联网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

(访问控制包括三个要素:主体、客体和控制策略。

)(SSL安全通信协议是一种传输层安全协议)十九,DES算法、AES算法的密钥长度多少位?在DES加密算法中,明文和密文均为64位,有效密钥长度为56位。

物联网安全习题练习含答案

物联网安全习题练习含答案

39:一个加密系统数学符号描述如下:M是明文,C是密文, K是密钥,E是加密算法,D是解密算法,则(C)。
A、M=Ek (C) B、C=Dk (M) C、Dk是Ek的逆运算 D、K=E(M)
40:DES的解密和加密使用相同的算法,只是将 的使用 次序反过来? ( C ) A、密码 B、密文 C、子密钥 D、密钥
10:关于VPN,说法错误的是( B )
A、VPN是通过一个公用网络建立一个临时的、安全的连接 B、VPN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访问控制 C、VPN是对企业内部网的扩展 D、VPN是在公网中形成的企业专用链路。
11:A方有一对密钥(KA公开,KA秘密),B方有一对密钥(KB公 开,KB秘密),A方向B方发送数字签名M,对信息M加密为: M’= KB公开(KA秘密(M))。B方收到密文的解密方案是_C_。
C. 在计算第i轮迭代所需的子密钥时,首先进行循环左移,每轮循环左移的 位数都相同,这些经过循环移位的值作为下一次循环左移的输入。
D. 然后将每轮循环移位后的值经过PC-2置换,所得到的置换结果即为第i轮 所需的子密钥Ki。
33:根据所依据的数学难题,除了 ( A )以外,公钥密 码体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5:下列哪一项是RFID的逻辑安全机制( C ) A、kill命令机制 B、主动干扰 C、散列锁定 D、阻塞标签
6:物联网感知层遇到的安全挑战主要有( D ) A、网络节点被恶意控制 B、感知信息被非法获取 B、节点受到来自DoS的攻击 D、以上都是
7:关于数据库隐私保护技术说法错误的是( A ) A、基于数据失真的技术,效率比较低下 B、基于数据加密的技术和基于数据失真的技术特点相反 C、基于限制发布的技术能保证所发布的数据一定真实 D、以上都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联网的安全特征
物联网是一个多层次的网络体系,当其作为一个应用整体时,各个层次的独立安全措施简单相加不足以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物联网的安全特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安全体系结构复杂
已有的一些针对传感网、互联网、移动网、云计算等的安全解决方案在物联网环境中可以部分使用,而其余部分不再适用。

物联网海量的感知终端,使其面临复杂的信任接入问题;物联网传输介质和方法的多样性,使其通信安全问题更加复杂;物联网感知的海量数据需要存储和保存,这使数据安全变得十分重要。

因此,构建适合全面、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环节的物联网安全体系结构是物联网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2)安全领域涵盖广泛
首先,物联网所对应的传感网的数量和智能终端的规模巨大,是单个无线传感网无法相比的,需要引入复杂的访问控制问题;其次,物联网所连接的终端设备或器件的处理能力有很大差异,它们之间会相互作用,信任关系复杂,需要考虑差异化系统的安全问题;最后,物联网所处理的数据量将比现在的互联网和移动网大得多,需要考虑复杂的数据安全问题。

所以,物联网的安全范围涵盖广泛。

(3)有别于传统的信息安全
即使分别保证了物联网各个层次的安全,也不能保证物联网的安全。

这是因为物联网是融合多个层次于一体的大系统,许多安全问题来源于系统整合。

例如,物联网的数据共享对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联网的应用需求对安全提出了新挑战,物联网的用户终端对隐私保护的要求也日益复杂。

鉴于此,物联网的安全体系需要在现有信息安全体系之上,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安全架构,使物联网在发展和应用过程中,其安全防护措施能够不断完善。

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物联网的安全问题开展了相关研究,在物联网感知、传输和处理等各个环节均开展了相关工作,但这些研究大部分是针对物联网的各个层次的,还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物联网安全体系。

在感知层,感知设备有多种类型,为确保其安全,目前主要进行加密和认证工作,利用认证机制避免标签和节点被非法访问。

针对感知层加密,目前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手段加以实现,但是还需要提高安全等级,以应对更高的安全需求。

在传输层,主要研究节点到节点的机密性,利用节点与节点之间严格的认证,保证端到端的机密性;利用与密钥有关的安全协议,支持数据的安全传输。

在应用层,目前的主要研究工作是数据库安全访问控制技术,但还需要研究其他相关的安全技术,如信息保护技术、信息取证技术、数据加密检索技术等。

在物联网安全隐患中,用户隐私的泄露是危害用户的极大安全隐患,所以在考虑对策时,首先要对用户的隐私进行保护。

目前主要通过加密和授权认证等方法,让只拥有解密密钥的用户才能读取通信中的用户数据以及个人信息,这样能够保证传输过程不被他人监听。

但是如此一来,加密数据的使用就会变得极不方便。

因此,需要研究支持密文检索和运算的加密算法。

另外,物联网核心技术掌握在世界上比较发达的国家手中,这始终会对没有掌握物联网核心技术的国家造成安全威胁。

所以,要想解决物联网的安全隐患,必须加大投入力度,攻克技术难关,快速掌握物联网全生命周期的核心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