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动火作业管理制度
煤气动火作业安全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煤气动火作业安全,预防事故发生,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煤气动火作业,包括但不限于煤炭开采、运输、储存、加工等环节。
第三条煤气动火作业安全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管理、科学决策、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企业成立煤气动火作业安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煤气动火作业安全工作。
第五条煤气动火作业安全领导小组职责:1. 负责制定和修订煤气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2. 组织开展煤气动火作业安全教育培训;3. 监督检查煤气动火作业现场安全状况;4. 调查处理煤气动火作业事故;5. 定期向企业主要负责人报告煤气动火作业安全工作情况。
第六条煤气动火作业安全领导小组下设安全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煤气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工作。
第七条安全办公室职责:1. 负责收集、整理、分析煤气动火作业安全信息;2. 负责编制煤气动火作业安全操作规程;3. 负责监督煤气动火作业现场安全措施的落实;4. 负责组织煤气动火作业安全检查;5. 负责事故调查处理和统计分析。
第三章安全教育培训第八条企业应定期对从事煤气动火作业的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九条新员工上岗前,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教育培训,取得上岗资格。
第十条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包括:1. 煤气动火作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2. 煤气动火作业安全操作规程;3. 煤气动火作业现场安全注意事项;4. 煤气动火作业事故案例分析;5. 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
第四章安全措施第十一条煤气动火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确认作业现场安全后方可进行作业。
第十二条煤气动火作业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防火、防爆、防毒、防尘、防静电等。
第十三条煤气动火作业人员必须穿戴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尘口罩、防静电服等。
动火、用火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五篇)

动火、用火安全管理制度范本动火、用火是指在作业过程中使用明火或者明火与电火花结合产生的火焰、火花等。
为保障人身、财产安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相关法规的要求,制定并执行动火、用火安全管理制度,以规范动火、用火行为,防止火灾事故发生,确保生产安全。
一、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事业单位、建筑工地、人员密集场所等所有需要进行动火、用火作业的地方。
二、责任与义务1.单位领导要重视动火、用火安全,确保动火、用火作业的安全。
2.动火、用火工作主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并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3.作业人员要认真执行动火、用火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要求。
三、动火、用火管理机构设立动火、用火管理机构,具体包括:1.动火、用火安全检查组:负责对动火、用火作业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2.动火、用火安全培训组:负责对作业人员进行动火、用火安全培训,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3.动火、用火记录组:负责对每次动火、用火作业进行记录,并妥善保存相关资料。
四、动火、用火操作规程1.预先准备工作:(1)明确动火、用火作业的具体时间、地点以及人员。
(2)检查动火、用火区域周边是否有易燃易爆物品,并予以清除。
(3)检查动火、用火设备是否完好,有无故障。
(4)设置警戒标志,告知周边人员注意动火、用火作业。
2.动火、用火操作:(1)动火、用火工作主管人员应通过无线对讲机或其他方式发布动火、用火作业指令。
(2)作业人员应穿戴防火服、防火帽等个人防护用品,并佩戴防滑鞋。
(3)严禁在动火、用火作业过程中吸烟。
(4)动火、用火作业结束后,应彻底灭火,确保无一丝火星残留。
3.紧急处理措施:(1)一旦发生火灾事故,要立即报警,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扑救和疏散。
(2)动火、用火工作主管人员应负责组织人员进行灭火、疏散等紧急处理。
五、动火、用火安全检查1.动火、用火安全检查应由专门的检查组负责,定期进行。
2.检查内容包括:动火、用火作业的准备情况、动火、用火设备的完好情况、动火、用火操作是否按规程进行等。
煤气设备动火管理制度

煤气设备动火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煤气设备安全运行,防止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煤气设备动火作业的管理。
第三条动火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第二章动火作业分级第四条动火作业分为特殊动火作业、一级动火作业和二级动火作业三级。
第五条特殊动火作业: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等部位上及其它特殊危险场所所进行的动火作业。
第六条一级动火作业: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除特殊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
第七条二级动火作业:除特殊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以外的禁火区的动火作业。
第三章动火作业安全防火要求第八条动火作业前,必须对动火区域进行安全确认,确保动火区域保持整洁,无易燃可燃品。
第九条对确实无条件移走的可燃品、动火时可能影响或损害无条件移走的设备、工具时,必须用严密的铁板、石棉瓦、防火屏风等将动火区域与外部区域、火种与需保护的设备有效的隔离、隔绝,现场备好灭火器材和水源,必要时可不定期将现场洒水浸湿。
第十条高处动火作业前,必须辨识火种可能或潜在落下区域,明确周围环境是否放置可燃易燃品。
第十一条动火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作业安全。
第四章动火作业安全职责第十二条动火作业负责人对动火作业安全负总责,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动火作业的实施。
第十三条动火作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熟悉动火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
第十四条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动火作业的安全监督和检查,确保动火作业符合安全要求。
第十五条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动火作业的协调和配合,确保动火作业不影响生产运行。
第五章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管理第十六条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证,经安全科批准取得动火许可证,方准动火。
第十七条动火证必须由动火作业负责人填写,内容包括动火作业的地点、时间、作业内容、作业人员、安全措施等。
第十八条动火证有效期为动火作业当日,动火作业结束后,动火证必须由动火作业负责人收回并妥善保管。
2024年煤气站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2024年煤气站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煤气站动火作业,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煤气站内任何类别的动火作业。
第三条煤气站动火作业的定义:指在煤气站内进行明火作业或利用明火的作业。
第四条煤气站动火作业的目标:确保动火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防止火灾和事故的发生,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第五条动火作业的管理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责任明确、全员参与。
第六条煤气站动火作业的责任分工:煤气站站长负责组织实施动火作业的安全管理,各岗位人员按照职责分工进行具体操作。
第七条动火作业的风险评估:在进行动火作业前,必须进行风险评估,针对可能的风险制定相应的措施。
第八条动火作业的审批制度:所有动火作业必须经过煤气站站长批准,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进行。
第九条动火作业的操作人员资质:从事动火作业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
第十条动火作业的设备管理:动火作业所必需的设备和器材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
第二章安全管理措施第十一条动火作业的准备工作:动火作业前,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确定动火作业区域,清理作业场所,保证通风条件,落实相关安全防护措施。
第十二条动火作业的操作程序:动火作业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步骤。
第十三条动火作业的安全防护:动火作业过程中,必须戴好相关的防护用具,随时保持警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第十四条动火作业的现场监控:动火作业现场必须设置监控设备,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和可控。
第十五条动火作业的手续办理:动火作业前必须办理相关手续,包括报备手续、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等。
第十六条动火作业的应急预案:动火作业必须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危险情况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第十七条动火作业的后续处理:动火作业完成后,必须及时清理作业场所,排查潜在的安全隐患。
第十八条动火作业的事故报告:发生动火作业事故时,必须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启动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煤气站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5篇)

煤气站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一、因生产需要,必须在煤气站电焊及其它用火作业时,必须由煤气站负责人批准后,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方可作业。
二、在煤气设备、管道上动火申请批准后,必须做好相应的消防、急救等准备措施,同时有煤气防护人员在现场监护。
三、动火作业时,站内压力必须是正压,煤气中O2含量不大于____%。
四、动火作业只能用电焊,动火部分必须可靠接地,严禁在煤气管道上气焊、气割。
五、动火作业时,现场必须有____人以上工作人员,其中机修班长必须在场。
六、煤气设备、管道焊接时,零线只能搭在焊接部位旁边,严禁在煤气设备管道上乱搭焊接零线。
七、在煤气设备、管道上动火前,必须准备湿布、石棉布、耐火泥、稀黄泥等相关物品准备急用。
八、动火点周围40m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的物品。
九、作业人员应站在上风侧,无关人员不得靠近动火作业点。
煤气站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2)1. 目的:确保煤气站动火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煤气站的动火作业。
3. 责任与义务:3.1 煤气站负责人负责制定和执行该安全管理制度,安排相关人员进行动火作业。
3.2 动火作业施工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安全操作程序进行作业,并接受相关安全培训。
3.3 监督人员负责对动火作业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作业过程中的安全规范执行。
4. 动火作业前的准备工作:4.1 动火作业前,必须检查作业区域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清除作业区域周围的可燃物,并采取防火措施。
4.2 动火作业前,必须完成相关设备的安全检查并确保设备符合使用要求。
4.3 动火作业前,必须确认作业区域的人员已经撤离,并设置合适的警示标志和管控措施。
5. 动火作业的操作程序:5.1 动火作业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5.2 动火作业操作人员必须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工具和设备,并按照操作指南进行操作。
5.3 动火作业操作人员必须严禁在动火作业区域内吸烟或进行其他火源操作。
煤气设备动火管理制度(5篇)

煤气设备动火管理制度煤气属易燃、易爆、有毒物,为了保证在煤气设备上动火的安全。
除了严格执行国家一九八六年颁发的《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厂的实际情况,特作如下规定:1、在煤气设备上动火,必须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2、在正在生产的煤气设备和在敷设正在生产煤气设备的其他设施上动火属一级动火。
动火单位必须提前一天向煤气防护站提出申请,经煤气防护站现场检查和审定安全措施签署意见后,再报厂安环部,生产部,及生产保卫部门和消防队同意,再经主管副总经理,才能动火。
3、在停产的煤气设备和敷设在停产的煤气设备上的其它设备上动火属二级动火。
动火单位必须提前一天向煤气防护站提出申请,由煤气防护站进行检查和审定安全措施,经煤气防护站站长,总调批准后,才能动火。
4、在煤气区域动火(不涉及煤气设备和敷设在煤气设备上的其它设施,并与其距离10m以上),属三级动火。
由动火单位的专职(兼职)安全员提出申请,报动火单位主管生产、主管生产、安全的厂长(主任)批准后,才能动火。
5、在正在生产的煤气设备上动火,必须进行详细的检查,并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 煤气压力必须保持正压(压力范围:最高煤气压力为5____1000Pa,最低为1.5____1000Pa)。
2) 搬走或严密复盖动火附近的易燃易爆物品。
3) 处理好动火附近的煤气泄露设备。
4) 在动火附近安装压力表和临时电话机与附近的煤气值班室联系,安装的压力表和电话机要有专人负责。
5) 落实防火措施,准备蒸汽,湿麻袋,黄泥,灭火器等消防器材。
6) 只准电焊,不准气焊。
7) 动火时,须通知燃气调度台。
6、在停产的煤气设备上动火,必须做到以下各条后才能动火。
a) 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并处理干净管内的残余煤气(焦炉煤气设备应用蒸汽吹刷),高炉煤气设备可采用强制通风吹赶。
b) 用防爆测定仪测定合格或经空气分析,含氧量接近____%。
c) 将煤气设备内易燃物清扫干净并通上蒸汽,蒸汽进煤气管时的压力要求9.80665____10000Pa。
煤气设备和设施动火管理制度

煤气设备和设施动火管理制度
是为了保障煤气设备和设施的安全使用,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而制定的管理制度。
其具体内容如下:
1. 动火审批:在使用煤气设备和设施进行动火作业前,必须事先向相关管理部门申请审批,并获得相应的许可证明。
2. 动火备案:完成动火审批后,必须将动火作业计划备案,包括动火人员、动火区域、动火时间等信息,以备查验。
3. 动火责任人:每个动火作业必须指定一名专责人员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作业过程,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4. 动火通知:在动火作业前,必须向周边人员和相关单位发出动火通知,告知动火区域和时间,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5. 动火监控:动火作业期间必须设置专人进行监控,确保动火过程中的安全,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6. 动火设备和工具:动火作业必须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工具和设备,确保不产生火花或其他火灾隐患。
7. 灭火设备和器材:动火区域必须配备灭火器材和设备,并定期检查维护,保证其有效可用。
8. 火灾报警和应急预案:动火现场应设有火灾报警设备,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发生火灾时能及时应对。
9. 火灾风险评估:对动火作业进行火灾风险评估,确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10. 事故报告和调查:对发生的火灾事故进行及时报告,并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查找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以上是煤气设备和设施动火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通过遵守这些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煤气设备和设施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2024年煤气设备和设施动火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煤气设备和设施动火管理制度第一条:制订目的:为了切实加强我公司煤气动火作业的管理,最大限度的避免煤气设备和设施的违规动火作业而导致的火灾与爆炸事故,给员工的生命和给公司财产带来极大的伤害和严重的损失,依据GB6222-____《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的规定,并密切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与煤气产生、抽气、回收、净化、输送、加(降)压、储存、使用、修理与维护保养以及新老煤气管道已对接的有关各单位和各部门的管理和操作人员,以及所有外协队伍人员。
不适用于未与生产运行煤气设备和设施对接的在建煤气设备和设施。
第三条:必须办理“煤气设备动火证”的范围1、煤气设备和煤气设施:除未与老的(包括在用或停用)煤气设备和设施连接在一起的在建煤气新设备外,从高炉和转炉的烟罩起,到各个使用煤气的炉、窑(包括钢水包、铁水罐等用户)止,其间的所有煤气设备和设施的电、气焊等动火作业。
2、煤气区域:煤气区域包括以下三部分:(1)距高炉煤气设备最近附属设施边缘10m以内的区域;(2)距转炉煤气设备最近附属设施15m以内的区域;(3)规定的煤气危险区域;此类区域我公司现有:煤气柜院内、炼钢风机房内、BPRT厂房内。
在以上规定的煤气设备和煤气设施上及上述三类煤气区域内,动用电、气焊等动火之前,都必须提前办理“煤气区域和煤气设备动火许可证”(又称:动火作业票)。
第四条:动火作业票的实施程序及要求1、在煤气区域内或煤气设备及设施上动火,必须办理“煤气区域和煤气设备动火许可证”,未办理动火许可证或虽已办理,但煤气防护人员未在作业票上签字“同意动火”前,严禁动火。
2、动火作业票,一般应提前一天办理,一式三份,认真填写票内所列各项内容和必须的安全措施,或制定出书面动火方案和安全措施。
3、动火票填写完毕后,经逐级领导审核完善并签字同意,交由煤气防护站。
4、作业前,经煤气防护人员现场检查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并检测、实验合格后,签发同意动火许可证,并作业现场负责人收到煤气防护人员签字同意动火的“煤气区域和煤气设备动火许可证”后,方准动火。
煤气动火安全管理制度

####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煤气设备的安全运行,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使用煤气设备的区域,包括煤气管道、储罐、容器以及相关辅助设施。
第三条煤气动火作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本制度的规定。
#### 第二章动火作业管理第四条动火作业定义动火作业是指在煤气设备或设施上进行的焊接、切割、打磨、加热等可能产生火焰、火星、火花和炽热表面的作业。
第五条动火作业审批1. 凡在煤气设备上动火,必须办理动火许可证,经安全科批准后方可进行。
2. 动火许可证的办理需提交以下材料:- 动火作业申请表;- 动火作业风险评估报告;- 动火作业安全措施;- 动火作业人员名单及培训证明。
第六条动火作业安全措施1. 动火作业前,应进行现场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2. 动火作业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3. 动火作业人员应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用品,如防火服、防护眼镜、防毒面具等。
4. 动火作业现场应配备灭火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沙等。
5. 动火作业结束后,应对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无火种残留。
第七条动火作业监督1. 安全科负责对动火作业进行监督,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2. 动火作业人员应随时接受安全科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及时整改。
#### 第三章责任与奖惩第八条责任1.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煤气设备的安全运行负总责。
2. 动火作业人员对动火作业的安全负责。
第九条奖惩1. 对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煤气设备安全运行的个人和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安全事故的个人和部门,依据事故严重程度进行处罚。
#### 第四章附则第十条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科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上述煤气动火安全管理制度,旨在加强公司煤气设备的安全管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确保生产安全。
各部门应认真贯彻执行,共同维护公司的安全生产环境。
动火、用火管理制度(5篇)

动火、用火管理制度一、动火区内不准放易爆、可燃物和其它杂物,应配备一定量的消防器材。
二、动火区要设立显标志,落实专人管理。
三、在禁火区动火,均须办“用火证”,经营、储存场所内禁止用电炉、煤气取暧、热饭等。
四、用火证上应明确负责人、有效期、用火区域和安全防火措施,用火证一律由安全(防火)部门审批。
五、在禁火区风使用电、气焊(割)、喷灯和在易燃、易爆区域使用电钻、砂轮等,可产生火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均为动火作业,必须申请办理动火证。
六、动火作业分三级管理:1、特殊动火,指在处于运行状态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和罐区等重要部位的具有特殊危险的动火作业。
2、一级动火,是指易燃、易爆区域(即:甲类火灾危险区域)的动火作业。
3、二级动火,指一级动火以外的动火作业。
七、特殊动火和一级动火必须经分析合格后方可进行,其动火证的有效期为____天(____小时);二级动火也应该分析,二级动火证明有效期为____天(____小时)。
八、动火证上应清楚标明动等级、动火有效期、申请办证单位、动火详细位置、工作内容(含动火手段)、安全防火措施、动火分析的取样时间、取样点、分析结果、每年开始动火时间以及各项责任人和各级审批的签名和意见。
九、各项责任的职责1、动火项目负责人对执行动火作业负全责,必须在动火前详细了解作业内容和动火部位及其周围情况。
参与动火安全措施的制定,并向作业人员交待任务和防火安全注意事项。
2、动火人员在接到动火证后,要详细核对其各项内容是否落实和审批手续不完备作业。
3、动火监护负人员负责动火现场的安全防火检查和监护工作,应指定责任心强、有经验、熟悉现场、掌握灭火手段的人担当,监护人需在动火征上签字认可。
监护人在作业中不准离开现场,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通知停止作业,及时联系有关人员采取措施,作业完成后,要会同动火项目负责人、动火人检查,消除残火,确认无遗留火种,方可离开现场。
4、动火分析人对分析结果负责,根据动火证的要求和现场情况,亲自取样分析,在动火证上如实填写取样时间和分析结果并签字认可。
煤气站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煤气站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煤气站动火作业的安全,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煤气站进行动火作业的场所和人员。
三、作业前准备1. 作业前必须对动火作业区域进行全面检查,并确保没有可燃和易爆的物质存在。
2. 检查动火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和合格性。
3. 制定动火计划,明确动火操作的流程和要求。
4. 确保动火人员具有合格的安全技能和证书。
四、动火作业操作要求1. 动火前必须进行动火告知,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清楚了解动火操作的风险和措施。
2. 动火现场必须配备合适的消防设备和消防人员,确保及时处置可能发生的火灾。
3. 动火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4. 动火现场必须进行有效的现场管理,防止人员和设备的交叉干扰和火灾发生。
5. 动火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防护装备,包括防火服、安全帽、防踏板等。
6. 动火操作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严禁私自调整或更改。
7. 动火作业结束后,必须进行全面的清理工作,确保没有留下可燃的物质或火源。
五、事故处理和应急预案1. 发生火灾或其他安全事故时,必须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灭火和救援。
2. 所有人员必须按照预先制定的应急预案进行逃生和救援。
3. 消防和安全人员必须及时报警和通知相关部门,协助处理事故。
六、相关责任和处罚1. 任何违反本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都将被严肃处理,包括给予警告、记过、降职、开除等处罚。
2. 对于因违反安全管理制度导致的事故,责任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七、培训和考核1. 所有从事动火作业的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并取得相关的安全证书。
2. 定期对动火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其安全操作技能和知识符合要求。
八、监督和检查1. 煤气站的管理部门必须定期对动火作业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其按照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操作。
2. 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必须及时整改和处理,确保动火作业的安全。
九、附则本安全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所有煤气站必须按照本制度进行动火作业的管理和操作。
煤气设施动火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煤气设施动火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煤气设施动火作业行为,保障职工和设备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范围:煤气设施动火作业场所及涉及动火作业的所有单位和人员。
第三条煤气设施动火作业是指对煤气设施进行开、关、检修、维护等作业过程中,需要进行明火、电弧等方法进行加工、破拆、连接、焊接等动作的工作。
第四条目标:确保煤气设施动火作业安全,防止人员伤亡和设备事故发生。
第五条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连续改进。
第六条职责分工:煤气设施动火作业单位负责煤气设施动火作业的组织和管理,相关部门负责对动火作业进行监督和指导。
第七条安全教育和培训:煤气设施动火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第二章动火作业准备工作第八条作业前,要对作业区域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确保作业环境符合安全要求。
第九条作业前,要仔细查看和检测煤气设施的运行状态,确保设施不存在泄漏、损坏等隐患。
第十条必须在煤气设施动火作业之前,向相关部门提交动火申请并获得许可。
第十一条动火申请书应包括以下内容:动火工程的地点、时间、特点、范围、作业人员数及姓名,动火工程主管部门、总监管人员、监管区划号。
第十二条动火作业之前,要清理作业区域内的易燃物品,设置警示标志并采取临时防护措施。
第三章安全防护措施第十三条动火作业现场必须设置专人负责监护,确保作业安全。
第十四条动火区域周边必须设置防火设施,防止明火蔓延。
第十五条在动火区域内必须设置灭火器材和灭火器材专用人员,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迅速启用灭火器材。
第十六条在动火区域动火期间,必须关闭与动火无关的设备和电源。
第十七条动火区域周围必须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第四章作业方法和规范第十八条动火作业必须按照规范要求采取正确的作业方法,不得随意变更。
第十九条动火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安全防护用品,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煤气设施动火安全管理制度

02
03
安全检查
动火作业完成后,必须对 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查看 是否有遗留火种或其它安 全隐患。
清理现场
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将 废弃物、残渣等清除干净 ,确保现场整洁。
总结评估
对动火作业进行总结评估 ,分析本次作业中存在的 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 施和建议。
06
动火作业事故应急处理
动火作业发生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
现场急救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受伤人员进行现 场急救,疗,确保 其生命安全。
保护现场
保护事故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等待 相关部门到场处理。
清理现场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事故现场进行清 理,消除安全隐患。
07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 执行与监督
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确认作业现场是否存在 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质,并评估 作业条件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准备消防器材
通知相关人员
根据作业现场的危险程度和作业需要,准备 相应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水带等。
动火作业前,应通知现场相关人员,包括作 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消防人员等,确保 他们了解作业内容和安全要求。
行的作业。
在煤气管网、煤气设施、设备 上进行的作业,以及在煤气管 网、煤气设施附近10米以内进
行的作业(含10米)。
特殊危险场所内的作业(如带 电作业、登高作业等)。
二级动火作业
在煤气设施以外进行的作业,且作业现场应划定作业区,并 设置相应的通风、防火、防毒等措施。
在易燃易爆场所内进行的作业,且作业现场应划定作业区, 并设置相应的通风、防火、防毒等措施。
固定动火区
在固定的动火区域内进行的 动火作业,需要经过二级动 火作业安全审批。
煤气设备和设施动火管理制度

煤气设备和设施动火管理制度
是指对煤气设备和煤气设施进行使用和动火操作时的管理制度。
一、使用煤气设备和设施的前提条件:
1. 检查煤气设备和设施是否正常,如有故障应及时修复;
2. 确保使用者受过相关培训,具备使用煤气设备和设施的能力;
3. 工作场所内应标明使用煤气设备和设施的禁止、限制动火区域。
二、动火操作的管理制度:
1. 确定动火操作的责任人和相关人员,明确各自的职责;
2. 建立动火操作的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动火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动火前必须进行安全交底,告知相关人员动火操作的安全要求;
4. 对动火区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没有可燃物和易燃易爆品存在;
5. 使用防护设备,如防火服、防火眼镜、防火手套等;
6. 使用专门的工具进行动火操作,避免使用打火机或明火点火;
7. 动火操作结束后,要进行检查和清理,确保没有火源残留。
三、应急处置措施:
1. 在动火操作中发生火灾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关措施进行火灾扑灭;
2. 火灾扑灭后,要进行事故处理和事故调查,找出事故原因,进行整改和防范措施。
以上是煤气设备和设施动火管理制度的一些基本要点,具体的管理制度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完善。
煤气设备动火管理制度

煤气设备动火管理制度1. 背景煤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动火作业是一种高危作业,合理的动火管理制度对于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煤气设备动火管理制度进行详细说明。
2. 原则煤气设备动火管理遵循以下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合规,严格执行。
3. 规定1.煤气设备动火工作由专人操作:动火人员必须具有操作证书和安全知识,不得将动火工作委托或转包给其它企业或个人。
2.动火前必须到现场勘察,制定详细的动火方案,并按照方案操作。
3.动火时需配备灭火器材,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现场安全。
4.严禁在煤气设备下方、周围进行动火作业,以免火焰直接或间接引燃煤气。
5.动火人员严格遵守动火操作程序,操作过程中一旦发现有异常,必须立即停止操作,并上报领导和相关部门。
6.动火后,要彻底检查,保证现场安全。
4. 责任1.企业负责人:煤气设备动火监督和检查的主要责任人,对动火前的现场勘察、动火方案、动火过程的严格监督。
2.动火人员:严格按照动火方案操作,并对操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
3.安全管理人员:严格对煤气设备的安全检查,在发现潜在危险的情况下,需立即处理并上报企业负责人。
5. 处罚未遵守煤气设备动火管理制度的人员,将受到相应的处罚:1.轻微违反规定的;将面临一定的扣分和处罚。
2.造成人身伤亡、残疾或属重大责任事故的;将严格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其他违反规定的;依照实际情况和违法情况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或纪律处分,并视情节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
6. 总结本文将煤气设备动火管理制度列举出来,并详细说明了相关的操作规定、责任、处罚情况。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才能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做好管理,构建文明、安全和谐的企业环境。
煤气设备动火管理制度范本

煤气设备动火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煤气设备动火作业的管理,保障煤气设备动火作业的安全进行。
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涉及煤气设备动火作业的人员。
二、术语和定义1. 煤气设备:指使用不同形式燃烧煤气来产生热能的设备,包括煤气炉、煤气灶等。
2. 动火作业:指使用明火使煤气设备点火运行的作业。
三、责任与义务1. 生产经理负责本单位煤气设备动火作业的管理,并确保动火作业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和行业规范。
2. 监工负责对动火作业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动火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操作,必要时可以责令停止动火作业。
3. 动火作业人员要接受必要的培训,熟悉煤气设备的操作和安全规范,严禁未经培训人员进行动火作业。
四、动火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 动火作业前,动火作业人员应向监工报备作业计划,并提供相关操作证明和资质证书。
2. 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煤气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做好煤气供应的准备。
3. 确保动火作业现场周围没有可燃物,保持安全通道畅通。
五、动火作业的操作程序1. 动火作业人员应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热手套、防护眼镜等,并检查其完好性,确保能正常使用。
2. 动火作业前应确认现场已配备灭火器等灭火设备,并处于可用状态。
3. 动火作业人员应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煤气设备点火操作,确保点火效果良好。
4. 动火作业期间,应始终保持警惕,注意观察煤气设备的工作状态,如发现异常应立即上报。
六、动火作业后的处理1. 动火作业结束后,应关闭煤气设备,切断燃气供应。
2. 动火作业人员应清理作业现场,将动火作业所产生的垃圾、残留物等妥善处理。
3. 监工应对动火作业进行检查和验收,并填写相应的动火作业记录。
七、安全监督与责任追究1. 动火作业监督人员对动火作业进行巡查和监督,如发现违反安全规范的情况,应立即予以制止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2. 对动火作业中因违反安全规范造成的事故和损失,将依法追究责任。
八、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由相关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煤气设备和设施动火管理制度

煤气设备和设施动火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煤气设备和设施动火作业的安全管理,预防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煤气设备和设施的动火作业。
动火作业是指在煤气设备和设施上进行焊接、切割、打磨等可能产生明火或热源的作业。
第三条动火作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公司规章制度,实行安全责任制度。
动火作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应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动火作业安全。
第二章动火作业前的准备工作第四条动火作业前,动火作业负责人必须对动火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动火作业的目的、范围、安全措施等内容。
第五条动火作业前,动火作业负责人应组织相关人员对动火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动火作业现场具备以下条件:(一)动火作业区域内的煤气设备和设施已进行有效隔离,与动火作业无关的煤气管道、阀门、仪表等已关闭,并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二)动火作业区域内的易燃易爆物品已清理干净,动火作业现场周围的环境符合安全要求;(三)动火作业所需的工具、材料、防护用品等已准备齐全;(四)动火作业所需的消防设施、器材已准备到位,并确保其完好有效;(五)动火作业人员已进行安全培训,了解动火作业的危险性和安全措施,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
第六条动火作业前,动火作业负责人应向安全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动火作业证,并提供以下资料:(一)动火作业申请单;(二)动火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合格证明;(三)动火作业现场安全检查记录;(四)动火作业方案及安全措施。
第三章动火作业的实施第七条动火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动火作业证上的安全措施,按照动火作业方案进行作业。
第八条动火作业过程中,动火作业负责人应全程监护,确保动火作业安全。
第九条动火作业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并报告安全管理部门。
第四章动火作业后的收尾工作第十条动火作业完成后,动火作业负责人应组织相关人员对动火作业现场进行清理,恢复生产秩序。
煤气设施动火安全管理制度

煤气设施动火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和依据为了确保煤气设施动火作业的安全,保护员工和资产的安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订立本煤气设施动火安全管理制度。
本制度的订立依据包含《煤气设施动火安全管理法》《煤气设施动火安全管理制度方法》以及公司内部相关规章制度等。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进行煤气设施的动火作业,在动火作业现场实施的全过程中,包含相关人员的管理和动火操作的规范执行。
三、定义和缩写1.煤气设施:指公司内使用的煤气设备、管道、设施等。
2.动火:指在煤气设施四周进行焊接、切割、喷灯、电焊等作业的行为。
3.煤气:指液化石油气、自然气等可燃气体。
4.管理标准:确定煤气设施动火作业遵守的安全管理要求。
5.考核标准:对煤气设施动火作业进行评估的依据。
四、管理标准4.1 部门职责1.确保煤气设施动火作业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2.订立和修订煤气设施动火安全管理程序和制度。
3.开展培训并供应必需的个人防护装备。
4.审核并批准煤气设施动火作业申请。
5.监督动火作业现场的安全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6.组织煤气设施动火作业的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
7.实施其他与煤气设施动火安全管理相关的职责。
4.2 人员管理1.确保参加煤气设施动火作业的员工具备相关的证书和培训合格证明。
2.布置指定的专职人员负责煤气设施动火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和引导工作。
3.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动火作业进行组织和管理,并保证现场安全。
4.全部动火作业人员必需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依照要求进行操作。
4.3 动火作业的申请和审批1.动火作业人员在进行动火作业前必需提前申请,申请内容包含动火作业的目的、时间、地方、参加人员、安全防护措施等。
2.申请人填写完整的申请表,并将其提交给煤气设施动火安全管理部门。
3.动火安全管理部门对申请进行审批,审批结果将及时反馈给申请人。
4.审批不通过的申请将予以拒绝,并告知申请人拒绝的原因。
4.4 动火现场安全掌控1.严禁在未经许可的区域内进行动火作业。
燃气公司动火制度范本

燃气公司动火制度范本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燃气公司内部动火作业,确保燃气设备的安全使用及员工的人身安全。
本制度适用于燃气公司全体员工和相关合作方。
二、术语定义1. 动火作业:指任何使用明火或产生火花的作业活动,包括焊接、切割、烧烤等。
2. 动火工作负责人:指被指派负责监督和管理动火作业的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动火作业证。
3. 动火许可证:指经公司批准签发的允许进行动火作业的证明文件。
4. 动火准备工作:指在动火作业前,进行的必要准备工作,包括检查动火装置、清除周围可燃物等。
5. 动火区域:指进行动火作业的特定区域,必须设立相应的警示标识,限制非相关人员进入。
三、动火作业程序1. 动火申请1.1 动火作业需提前向所在部门申请,并填写相应的动火申请表。
1.2 动火申请表中必须包含以下内容:(1)动火作业地点、时间及作业内容;(2)动火工作负责人的姓名、证件号码及联系方式;(3)动火作业涉及的设备、工具及材料清单;(4)动火作业前准备工作的检查项目。
2. 动火审批2.1 所在部门收到动火申请后,负责安全管理的部门将对申请进行审批。
2.2 审批程序包括:(1)对动火作业申请表的内容进行核实;(2)检查动火工作负责人的资质及相关证件;(3)核实动火作业前准备工作的完成情况;(4)对动火区域进行现场检查;(5)审批通过后,签发动火许可证给予申请人。
3. 动火准备工作3.1 动火工作负责人在动火前必须组织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3.2 动火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1)检查动火装置的完好性和可用性;(2)清除动火区域的可燃物,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引燃;(3)确定动火区域的安全范围,并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4)准备好必要的消防设备和紧急救援措施。
4. 动火作业4.1 动火作业必须由持有动火作业证的工作人员进行。
4.2 动火作业期间,动火工作负责人必须全程在场,并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安全。
4.3 动火操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严禁使用损坏或不合格的焊接、切割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气动火作业管理制度
1目的范围
为规范公司煤气动火作业安全管理,防范动火作业过程中发生燃爆的安全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煤气动火范围包括煤气设施本体动火、煤气易燃易爆场所动火及煤气区域内开展的动火作业。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高炉、转炉煤气的生产、回收、输配、贮存、用户单位及参与煤气系统动火的相关单位。
2制订依据和参考文件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程》GB/30871
《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3022
3职责
3.1 安全保卫部负责制定、完善本管理规定,并对规定的执行过程进行监督。
3.2 安全保卫部负责对本规定执行不力的单位进行督察与考核。
3.3 设备管理部负责煤气系统技术改造的组织评审及把关。
3.4 气体防护站负责煤气设备、设施动火作业的审批、监督与指导。
3.5 各分厂、部门负责煤气系统动火作业规定内容的操作、实施,并落实好安全监护工作。
4管理程序
4.1 动火作业分级
4.1.1 一级危险动火作业: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煤气生产装置、输送管道、贮罐、容器等本体部位上开展的动火作业。
及内有氧气、乙炔、切割液化气等的管道、储槽、储罐等。
4.1.2 二级动火作业:在全部停车、可靠切断煤气来源,经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后的煤气设施及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
在属一级动火五米内、乙炔气瓶和切割氧气的瓶库、储存间外围10米内等。
4.1.3 三级动火作业:在属二级动火范围的外围5米内。
如在煤气管道周边焊接其它设备零件及地面有易燃物质的高空焊割等动火作业。
遇节假日或其它特殊情况,动火作业升级管理。
4.2审批要求
4.2.1 开展煤气动火检修作业必须提前办理《煤气动火作业许可证》,明确动火地点、时间、动火作业方案、安全措施、监护人等内容。
一级动火必须提前三天提出申请,填写动火证一式三份,由分厂、部门主管领导审查签字后保安全保卫部。
4.2.2安全保卫部接到动火申请后须在动火作业前两天会同设备管理部门等到现场检查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并在一天内将动火证报主管副总经理审批。
4.2.3煤气一级动火作业经公司安全负责人、分厂、部门负责人及所属分厂、部门安全科长审核后,由安全保卫部气体防护站审批;作业过程由车间安排专人负责监护,气体防护站做好动火作业前的检测、确认工作。
4.2.4二级动火必须提前两天,三级动火必须提前一天提出申请,填写动火证,一式三份。
二级动火申请有分厂、部门主管领导负责审批,三级动火申请有分厂、部门设备管理部门主管领导负责审批。
4.2.5煤气二级动火作业经作业单位负责人审核后由安全科长审核后,由安全保卫部气体防护站审批;作业过程由车间安排专人负责监护,气体防护站做好动火作业前的检测、确认工作。
4.2.6煤气三级动火作业经作业单位设备管理部门主管领导及安全科长审批,施工时车间安排专人全面落实好安全确认及监护工作。
4.2.7 外包单位办理煤气动火作业手续时,由外包单位制定作业方案交由所在业主单位审核,经业主单位审核、确认现场安全防范措施后,由业主单位按流程在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中申报并落实专人监护。
4.2.8 一级、二级动火有效时长为8小时,三级动火不得超过72小时,超过有效期的必须重新办理;开展作业前必须经分析、检测合格后方可施工,整项作业过程分厂监护人应每30分钟检测一次气体浓度。
4.2.9 一张煤气系统动火作业审批表只限一处动火点,实行一点(一个动火点)、一证(煤气动火作业许可证)、一人(动火监护人)。
不得用一张煤气动火作业许可证进行多点动火。
4.2.10 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必须重新办理《煤气动火作业许可证》后方可继续动火。
动火作业过程中,如果条件发生异常变化,作业人员必须立即停止作业,作业许可证同时废止。
4.2.11 凡煤气动火作业过程中涉及到其它系统设备动火的按公司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执行。
4.3 安全措施
4.3.1 在煤气系统动火除遵守公司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要求外,还应遵守以下内容:
(一)、煤气动火应由安全考核合格的人担任,无操作资格证的不得从事焊接作业;每次开展作业前,作业人员须进行安全教育专项培训,
并保留记录。
(二)、开展动火作业前加强上下联系与沟通,明确动火的设备、位置,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并设专职监护人;监护过程中每30分钟应检测气体浓度。
(三)、动火作业前应清除现场易燃易爆物品,对于动火点周围有可能泄漏易燃、可燃物料的设备,以及在煤气柜等重大危险区域开展的动火作业,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发生意外。
(四)、在运行的煤气设备上动火只准电焊,严禁气焊,电焊焊接时要控制电流,不宜过大,以防烧穿煤气设施;作业前保持设备内煤气处于压力稳定的流动状态,动火部位可靠接地,严禁在煤气设备本体开展气割作业,动火部位附近应装压力表或与附近仪表室取得联系,若煤气设备内压力低于1000Pa,则严禁动火。
(五)、在停运的煤气设备上动火要做好动火设备的清洗置换、吹扫、打开检修孔等解除危险因素的工作,确保各项化验数据合格,在动火过程中不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动火分析一般不早于动火作业前半小时,如果动火中断半小时以上,应重做动火分析,若当天动火未完成,则第二天动火前也必须经动火分析合格后方可继续动火。
(六)、动火作业出现异常时,监护人应果断明令停止动火,待恢复正常、重新分析合格并经气体管理站同意后方可重新动火。
(七)、动火完毕,施工部位要注意降温,清除残余火种,切断动火作业所用电源,并对施工部位进行质量验收、检查,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离开现场。
(八)、严禁在负压煤气设施上动火。
4.4 监督考核
4.4.1 煤气检修作业审批严禁代签(确因工作需要不能签署的应说明原因并做好交接)及超时未重新办证动火,对制度执行不力出现违章行为的由安全保卫部按公司《员工违章违纪处理办法》对责任单位及人员进行考核处理。
4.4.2 未按《煤气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执行而发生事故的,由安全保卫部按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对事故单位进行处理。
5 记录
5.1 禁火区域动火申请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