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新一线高考化学苏教版一轮复习讲义:第2部分选修有机化学基础第2单元烃和卤代烃含答案
高考苏教版化学一轮复习精品教案 选修2 第2讲 化学与材料的制造和应用
![高考苏教版化学一轮复习精品教案 选修2 第2讲 化学与材料的制造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1c9368bba1aa8114431d9a6.png)
第2讲化学与材料的制造和应用考纲点击1.了解我国无机化工的生产资源和产品的主要种类。
2.了解化学对废旧物资再生与综合利用的作用。
3.了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材料的要求。
了解化学对材料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4.了解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复合材料和其他新材料的特点及有关的生产原理。
5.了解用化学方法进行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的原理。
6.了解我国现代材料研究和材料工业的发展情况。
了解新材料的发展方向。
一、材料的加工处理1.金属的表面处理(1)铝的阳极氧化铝的阳极氧化包含表面预处理→________→染色→封闭等过程,表面预处理过程用碱浸洗铝制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镀原理:利用电解的原理,在金属的表面镀上一薄层具有抗腐蚀、抗磨损能力的金属镀膜的过程。
设计方法:在进行电镀时,用镀层金属作________(和电源的________相连),待镀金属作________(和电源的______相连),含有____________的溶液作为电镀液。
这样,在电流的作用下,镀层阳离子从________移动到________放电形成镀层。
为了顺利达到电镀目的,获得优质的光亮镀件,通常在镀前对镀件表面进行__________处理,在电镀液中还加入电镀添加剂。
添加剂可分为配合剂、表面活性剂、整平剂、缓蚀剂、光亮剂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表面活性剂和光亮剂。
2.腐蚀加工技术(1)氢氟酸雕刻玻璃:玻璃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材料,有着极为重要的用途。
由于玻璃的主要成分SiO2和氢氟酸发生反应________________,因此常用氢氟酸来雕刻玻璃。
(2)电路板的制作:电子工业上所用的电路板是用FeCl3溶液腐蚀铜板制作而成的。
将印好线路图的敷有铜箔的树脂绝缘板放入浓FeCl3溶液中,即得印刷线路板,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光刻技术:光刻技术也是利用化学腐蚀原理来加工材料的。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2febf5c74028915f804dc2d2.png)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课时1)”说课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214174 谢中华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与功能本课时内容位于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第二专题“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第二单元“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第二部分。
通过第一单元“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的教学,在学生已具备的有机化学初步知识的基础上,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分类、同分异构现象以及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进行了概括与小结,从而实现学生对有机物结构认识的理论性提升,学生可以由对典型有机物的认识推广到某一类有机物的认识。
在此基础之上,“有机物命名法”的出现显得相当及时和水到渠成。
它的出现既可以解决前面学习所带来的大量问题,又为后继专题系统学习“脂肪烃”、“芳香烃”以及“烃的衍生物”提供理论基础与交流和研究等实践工具。
2、内容分析本课时具体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有机化合物的习惯命名法与系统命名法,重点介绍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教材内容呈现思路为首先通过“交流与讨论”栏目引出有机化合物命名的目的,接着介绍习惯命名法,继而在“观察与思考”栏目完成后,介绍系统命名法的整体思路,再通过“整理与归纳”栏目,结合实例展示用系统命名法进行有机化合物命名的一般步骤与原则。
通过对教材内容分析,初步确定了教学设计思路。
首先设计“交流与讨论”环节让学生感受到引入“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必要性,紧接着介绍“习惯命名法”,并进行简单应用,让学生在应用中面临“习惯命名法”无法解决的问题。
进而引出“系统命名法”,通过学生完成“观察与思考”栏目了解系统命名法的整体思路,接着用实例展示用系统命名法进行有机化合物命名的一般步骤,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课堂练习进行。
然后,依次提供一些特殊情况,让学生面临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入用系统命名法进行有机化合物命名的一些基本原则。
最后,通过典型练习进行知识巩固。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具备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的系统知识,对各类有机化合物的认识正处于一个快速上升期,缺少“有机化合物命名方法”成了限制学生进一步认识、研究与交流的瓶颈。
高三化学苏教版复习讲义第2部分 选修 有机化学基础 高考专题讲座6 有机推断与合成的突破方略
![高三化学苏教版复习讲义第2部分 选修 有机化学基础 高考专题讲座6 有机推断与合成的突破方略](https://img.taocdn.com/s3/m/9a15440ca26925c52dc5bf19.png)
(六) 有机推断与合成的突破方略1.(1)“――→光照”这是烷烃和烷基中的氢原子被取代的反应条件,如a.烷烃的取代;b.芳香烃及其他芳香族化合物侧链烷基的取代;c.不饱和烃中烷基的取代。
(2)“――→Ni △”为不饱和键加氢反应的条件,包括、—C ≡C —、与H 2的加成。
(3)“――→浓硫酸△”是a.醇消去H 2O 生成烯烃或炔烃;b.酯化反应;c.醇分子间脱水生成醚的反应;d.纤维素的水解反应。
(4)“―――――→NaOH 醇溶液△”或“―――――――→浓NaOH 醇溶液△”是卤代烃消去HX 生成不饱和有机物的反应条件。
(5)“――――――→NaOH 水溶液△”是a.卤代烃水解生成醇;b.酯类水解反应的条件。
(6)“――→稀硫酸△”是 a.酯类水解;b.糖类水解;c.油脂的酸性水解;d.淀粉水解的反应条件。
(7)“―――→Cu 或Ag △”“――→[O]”为醇氧化的条件。
(8)“――→Fe ”为苯及其同系物苯环上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的反应条件。
(9)溴水或Br 2的CCl 4溶液是不饱和烃加成反应的条件。
(10)“――――――→O 2或Cu (OH )2或Ag (NH 3)2OH”“――→[O]”是醛氧化的条件。
2.根据试剂或特征现象推断官能团的种类(1)使溴水或Br 2的CCl 4溶液褪色,则表示该物质中可能含有或—C ≡C —结构。
(2)使KMnO 4(H +)溶液褪色,则该物质中可能含有、—C ≡C —、—CHO 或为苯的同系物等结构。
(3)遇FeCl 3溶液显紫色,或加入溴水出现白色沉淀,则该物质中含有酚羟基。
(4)遇浓硝酸变黄,则表明该物质是含有苯环结构的蛋白质。
(5)遇I 2变蓝,则该物质为淀粉。
(6)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煮沸有红色沉淀生成或加入新制银氨溶液加热有银镜生成,表示含有—CHO 。
(7)加入Na 放出H 2,表示含有—OH 或—COOH 。
(8)加入Na 2CO 3或NaHCO 3溶液产生气体,表示含有—COOH 。
2020版高考化学苏教版大一轮温习讲义专题2专题冲破1
![2020版高考化学苏教版大一轮温习讲义专题2专题冲破1](https://img.taocdn.com/s3/m/24173aacf7ec4afe05a1dfb1.png)
题组一持续型1.指反映生成的离子因又能跟剩余(过量)的反映物继续反映而跟用量有关。
(1)可溶性多元弱酸(或其酸酐)与碱溶液反映。
如CO2通入NaOH溶液中:碱过量:CO2+2OH-===CO2-3+H2O;碱不足:CO2+OH-===HCO-3。
(2)多元弱酸(或其酸酐)与更弱酸的盐溶液反映。
如CO2通入NaAlO2溶液中:NaAlO2过量:2AlO-2+CO2+3H2O===2Al(OH)3↓+CO2-3;NaAlO2不足:AlO-2+CO2+2H2O===Al(OH)3↓+HCO-3。
(3)多元弱酸盐与强酸反映。
如Na2CO3溶液与稀盐酸:盐酸不足:CO2-3+H+===HCO-3;盐酸过量:CO2-3+2H+===CO2↑+H2O。
(4)铝盐溶液与强碱溶液反映铝盐过量:Al3++3OH-===Al(OH)3↓;强碱过量:Al3++4OH-===AlO-2+2H2O。
(5)NaAlO2溶液与强酸溶液反映NaAlO2过量:AlO-2+H++H2O===Al(OH)3↓;强酸过量:AlO-2+4H+===Al3++2H2O。
(6)Fe与稀HNO3溶液反映Fe过量:3Fe+2NO-3+8H+===3Fe2++2NO↑+4H2O;稀HNO3过量:Fe+NO-3+4H+===Fe3++NO↑+2H2O。
题组二前后型2.一种反映物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成离子,都能跟另一种反映物的组成离子反映,但因反映顺序不同而跟用量有关。
又可称为竞争型。
(1)NH4HSO4溶液与NaOH溶液的反映NaOH不足:H++OH-===H2O;NaOH过量:NH+4+H++2OH-===NH3·H2O+H2O。
(2)将Fe(NO3)3溶液与HI混合HI不足:8H++2NO-3+6I-===4H2O+3I2+2NO↑;HI过量:Fe3++12H++3NO-3+10I-===Fe2++5I2+6H2O+3NO↑。
(3)向含有OH-、CO2-3、AlO-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反映的离子方程式依次为OH-+H+===H2O;AlO-2+H++H2O===Al(OH)3↓;CO2-3+H+===HCO-3、HCO-3+H+===CO2↑+H2O;Al(OH)3+3H+===Al3++3H2O。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部分有机化学基础第4单元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课件苏教版选修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部分有机化学基础第4单元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合成高分子化合物课件苏教版选修](https://img.taocdn.com/s3/m/bf38f500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0c.png)
(3)氨基酸分子缩聚成高分子化合物
考 点二
有机高分子及其合成
1.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1)单体:能够进行聚合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低分子化合物。 (2)链节:高分子化合物中化学组成相同、可重复的_最__小___单位。 (3)聚合度:高分子链中含有链节的_数__目___。 如 合 成 聚 乙 烯 CH2—CH2 的 单 体 为 __C_H__2=_=__=_C_H__2_ , 链 节 为 _—__C__H_2_C_H__2_—__,聚合度为_n__。
答案
解 析 : 根 据 题 意 氨 基 酸 与 HNO2 作 用 生 成 羟 基 酸 , 故 C 为 ,根据 D、E 的相对分子质量可确定 C 的脱水原理。
(4)相同氨基酸间脱水各形成 1 种二肽,不同氨基酸间脱水形成 2 种 二肽,共 4 种。
答案
答案
答案
[思维建模] 氨基酸分子之间的缩合与缩聚反应 (1)2 种不同氨基酸脱水可形成 4 种二肽(相同分子之间形成 2 种,不 同分子之间形成 2 种)。 (2)分子间或分子内脱水成环
解析答案
C [A 项,饱和 Na2SO4 溶液可使蛋白质发生盐析,而在紫外线、 CuSO4 溶液、福尔马林等作用下,蛋白质均会发生变性;B 项,油脂相 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 项,氨基酸含有氨基、羧基, 可发生取代、缩聚反应,可生成二肽、多肽或蛋白质;D 项,淀粉是在 酸性条件下水解,葡萄糖和新制 Cu(OH)2 悬浊液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 所以要用新制 Cu(OH)2 悬浊液检验葡萄糖时要先中和酸,否则无法成功。]
考法 2 氨基酸的两性与缩合缩聚
2.已知氨基酸可发生如下反应:
+
HNO2―→
+N2↑+H2O
2020版新一线高考化学苏教版一轮复习讲义:第2部分选修有机化学基础第1单元认识有机化合物含答案
![2020版新一线高考化学苏教版一轮复习讲义:第2部分选修有机化学基础第1单元认识有机化合物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ffa333c5da50e2524d7fd2.png)
第一单元 认识有机化合物2.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了解 2.微观探析——从组成、结构探究有1.有机物的分类 (1)根据元素组成分类有机化合物⎩⎨⎧烃:烷烃、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等烃的衍生物: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等(2)根据碳骨架分类(3)根据官能团分类①烃的衍生物: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衍生出一系列新的有机化合物。
②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③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2.(1)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成键数目→每个碳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成键种类→单键、双键或叁键|连接方式→碳链或碳环(2)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a.同分异构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结构不同,因而产生了性质上的差异的现象。
b.同分异构体: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3)同系物考法☆有机物的分类与基本结构1.(2019·成都模拟)下列对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结果正确的是()A.乙烯(CH2===CH2)、苯()、环己烷()都属于脂肪烃B.苯()、环戊烷()、环己烷()同属于芳香烃C.乙烯(CH2===CH2)、乙炔(CH≡CH)同属于烯烃D .、 、同属于环烷烃D [烷、烯、炔都属于脂肪烃,而苯、环己烷、环戊烷都属于环烃,而苯属于环烃中的芳香烃。
环戊烷、环丁烷及乙基环己烷均属于环烃中的环烷烃。
]2.(2019·松原模拟)下列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的是( )①CH 3 ②③④C 2H 4⑤CH 2===CH —CH===CH 2 ⑥C 3H 6⑦⑧ A .⑦⑧ B .⑤⑦ C .①②③D .④⑥⑧B [A 项,官能团个数不同,不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C 项,结构不相似,不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D 项,⑥可能为环烷烃,不一定与④⑧互为同系物。
]3.(2016·上海高考)轴烯是一类独特的星形环烃。
三元轴烯()与苯( )A .均为芳香烃B .互为同素异形体C .互为同系物D .互为同分异构体D [轴烯与苯分子式都是C 6H 6,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D 项正确。
2020版新一线高考化学苏教版一轮复习讲义:第2部分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第2单元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含答案
![2020版新一线高考化学苏教版一轮复习讲义:第2部分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第2单元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4ed2825022aaea988f0f59.png)
第二单元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1.晶胞能够反映晶体结构特征的基本重复单位称为晶胞。
2.晶胞为平行六面体中粒子数的计算——均摊法(1)三棱柱(2)六棱柱下列是几种常见的晶胞结构,填写晶胞中含有的粒子数。
A.NaCl(含________个Na+,________个Cl-)B.干冰(含________个CO2)C.CaF2(含________个Ca2+,________个F-)D.金刚石(含________个C)E.体心立方(含________个原子)F.面心立方(含________个原子)答案:A.44B.4C.48D.8E.2F.4考法1晶胞中粒子数及其晶体化学式的判断1.如图为甲、乙、丙三种晶体的晶胞:试写出:(1)甲晶体化学式(X为阳离子)为________。
(2)乙晶体中A、B、C三种微粒的个数比是________。
(3)丙晶体中每个D周围结合E的个数是________。
(4)乙晶体中每个A周围结合B的个数为________。
答案:(1)X2Y(2)1∶3∶1(3)8(4)122.某Fe x N y的晶胞如图1所示,Cu可以完全替代该晶体中a位置Fe或者b位置Fe,Cu n N y。
Fe x N y转化为两种Cu替代型产物的能量变化如图2所形成Cu替代型产物Fe(x-n)示,其中更稳定的Cu替代型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解析:能量越低越稳定,故更稳定的Cu替代型为Cu替代a位置,故晶胞中Cu为1个,Fe为3个,N为1个,故化学式为Fe3CuN。
答案:Fe3CuN[思维建模]立方体中粒子周围粒子的个数⎩⎪⎨⎪⎧(1)A 周围有4个B ,B 周围有12个A(2)A 周围有2个C ,C 周围有6个A (3)B 周围有6个D ,D 周围有2个B (4)B 周围有8个C ,C 周围有8个B (5)C 周围有12个D ,D 周围有4个C (6)A 周围有4个D ,D 周围有4个A考法2 晶体密度、晶胞参数和空间利用率的计算3.(2018·全国卷Ⅰ,T 35(5))Li 2O 具有反萤石结构,晶胞如图所示。
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部分 物质结构与性质 教案苏教版【共3套43页】
![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2部分 物质结构与性质 教案苏教版【共3套43页】](https://img.taocdn.com/s3/m/0e2bce8c76c66137ef06195e.png)
本套资源目录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部分物质结构与性质第1单元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案苏教版选修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部分物质结构与性质第2单元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教案苏教版选修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部分物质结构与性质第3单元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教案苏教版选修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1.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1)原子核外电子在一系列稳定的原子轨道上运动,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上运动时,既不放出能量,也不吸收能量。
(2)不同的原子轨道具有不同的能量,原子轨道的能量变化是不连续的,即量子化的。
(3)原子核外电子可以在能量不同的轨道上发生跃迁。
①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时,可以得到发射光谱,②电子从能量较低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高的轨道时,可以得到吸收光谱。
2.电子云(1)概念形象地描绘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的图形。
(2)意义电子云图中,点密集的地方表示在那里电子在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机会大;点稀疏的地方表示在那里电子在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机会小。
3.电子层和原子轨道电子层 K L M N原子轨道 及其数目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1 1+3=4 1+3+5=91+3+5+7=16最多容纳 电子数目2818324.原子轨道的形状、数目及能量关系(1)轨道形状⎩⎪⎨⎪⎧s 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球形对称p 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纺锤形(2)s 、p 、d 、f 能级上原子轨道数目依次为1、3、5、7,其中n p x 、n p y 、n p z 三个原子轨道在三维空间相互垂直,各能级的原子轨道半径随电子层数(n )的增大而增大。
(3)能量关系⎩⎪⎨⎪⎧①相同电子层上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n s<n p<n d<n f②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1s<2s<3s<4s……③同一电子层内形状相同而伸展方向不同的原子轨道的能量相等,如2p x、2p y、2p z轨道的能量相同5.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能量最低原理:其原子轨道能量顺序图示如下:(2)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苏教版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课件:专题2第二单元
![苏教版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课件:专题2第二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8f9be321bd64783e09122b47.png)
栏目 导引
专题2
有机物的结构与分类
新知初探自学导引
自主学习
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要研究其结构、性质、 用途,则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其进行分类。 1.按碳的骨架分类 根据分子中碳原子骨架的形状,分为______ 链状 环状 有机化合物和________有机化合物。
②12C与14C
栏目 导引
专题2
有机物的结构与分类
栏目 导引
专题2
有机物的结构与分类
⑧CH4与C(CH3)4 ⑨CH3COOH与HCOOCH3
栏目 导引
专题2
有机物的结构与分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几个带“同”字
概念的理解程度及识别判断能力。同位素 是指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故
为②;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种元素形成的
栏目 导引
专题2
有机物的结构与分类
2.按官能团分类 共同特性 反映一类有机化合物_________的原子或原
子团叫做官能团。如—OH、—COOH等。 化学性质 作用: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主要________。 具有相同官能团的有机物,化学性质相似。
官能团是有机物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栏目 导引
专题2
探究导引比较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 异构体、同系物几个概念时要注意哪些问 题?
栏目 导引
专题2
有机物的结构与分类
提示:(1)要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加以本质
的区分。 (2)相近概念比“不同”,相异概念抓“相 同”。
栏目 导引
专题2
有机物的结构与分类
要点归纳
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位素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 烃和卤代烃1.脂肪烃的结构特点和分子通式2.(1)顺反异构的含义:由于碳碳双键不能旋转而导致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产生的异构现象。
(2)存在顺反异构的条件:每个双键碳原子上连接了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
(3)两种异构形式3.4.脂肪烃的化学性质(1)烷烃的取代反应①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中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
②烷烃的卤代反应a.反应条件:气态烷烃与气态卤素单质在光照下反应。
b.产物成分:多种卤代烃混合物(非纯净物)+HX。
c.定量关系(以Cl2为例):H~Cl2~HCl即取代1 mol氢原子,消耗1_molCl2生成1 mol HCl。
(2)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①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②烯烃、炔烃的加成示例CH2===CH—CH3+Br2―→CH2BrCHBrCH3。
催化剂CH2===CH—CH3+H2O――→△CH2===CH—CH===CH2+Br2―→CH2BrCHBr—CH===CH2(1,2-加成),CH2===CH—CH===CH2+Br2―→CH2Br—CH===CH—CH2Br(1,4-加成)。
CH≡CH+2Br2(足量)―→CHBr2—CHBr2。
③烯烃、炔烃的加聚反应n CH 2===CH —CH 3――→催化剂。
n CH ≡CH ――→催化剂CH===CH。
(3)脂肪烃的氧化反应考法1 脂肪烃的组成、结构与性质1.科学家在-100 ℃的低温下合成一种烃X ,此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的连线表示化学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B .X 是一种常温下能稳定存在的液态烃C .X 和乙烷类似,都容易发生取代反应D .充分燃烧等质量的X 和甲烷,X 消耗氧气较多 A [观察该烃的球棍模型可知X 的结构简式为,该烃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A 正确;由于是在低温下合成的,故该分子在常温下不能稳定存在,B 错误;X 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易加成难取代,C 错误;该烃的分子式为C 5H 4,故等质量燃烧时,CH 4的耗氧量较多,D 错误。
]2.某烃用键线式表示为,该烃与Br 2加成时(物质的量之比为1∶1),所得的产物有________种。
解析:当Br 2与发生加成时,生成物有,显然所得产物有5种。
答案:5考法2脂肪烃结构的确定3.某烷烃的结构简式为。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该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烷烃是由烯烃和1 mol H2加成得到的,则原烯烃的结构有________种。
(不包括立体异构,下同)(3)若该烷烃是由炔烃和2 mol H2加成得到的,则原炔烃的结构有________种。
(4)该烷烃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烷最多有________种。
解析:(1)该烷烃中最长的碳链上有五个碳原子,属于戊烷,有两个取代基,故其名称为2,3-二甲基戊烷。
(2)只要是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都存在至少一个H,该位置就有可能是原来存在碳碳双键的位置,除去重复的结构,该烃分子中这样的位置一共有5处。
(3)只要是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都存在至少两个H,该位置就有可能是原来存在碳碳叁键的位置,该烃分子中这样的位置一共有1处。
(4)该烷烃分子中有6种等效氢原子,故与氯气反应生成的一氯代烷最多有6种。
答案:(1)2,3-二甲基戊烷(2)5(3)1(4)6酸性KMnO4溶液4.已知―――――――→+CH3COOH。
某烃的分子式为C11H20,1 mol该烃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吸收2 mol H2;用热的酸性KMnO4溶液氧化,得到丁酮()、琥珀酸()和丙酮()三者的混合物。
该烃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考点二| 芳香烃1.芳香化合物的分类2.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组成、结构特点C 6H 6通式:C n H 2n -6(n >6)3.(1)相同点——苯环性质⎩⎨⎧取代(卤代、硝化、磺化)加氢→环烷烃(反应比烯、炔烃困难)点燃:有浓烟(2)不同点烷基对苯环有影响,所以苯的同系物比苯易发生取代反应;苯环对烷基也有影响,所以苯环上的甲基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完成下列有关苯的同系物的化学方程式:①硝化:+3HNO 3――→浓硫酸△②卤代:+Br 2――→FeBr 3;CH 3+Cl 2――→光CH 2Cl +HCl 。
③易氧化,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C 2H 5――――――――→酸性KMnO 4溶液COOH 。
提醒:苯的同系物或芳香烃侧链为烃基时,不管烃基碳原子数为多少,只要直接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就能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为羧基,且羧基直接与苯环相连。
4.苯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以C 8H 10为例,写出下列要求的芳香烃的结构简式(1)一个侧链:。
(2)二个侧链:、。
考法1 烃的共线、共面问题分析 1.某有机物结构简式为,关于该有机物的空间构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均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B .该分子中一定共面的碳原子数至少为8个C .该分子中至少有9个碳原子处于同一条直线上D .该分子中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原子总数最多为16个B[将此有机物中部分C原子按如图所示编号,,其中1、2、3、8号这4个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A错误;该分子中,碳碳叁键中的3、4号碳原子与双键中的5、6号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与3号碳原子相连的2号碳原子一定在这个平面内,与6号碳原子相连的苯环上的碳原子以及其对位上的碳原子和7号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内,故在同一平面内的碳原子数最少是8个,故B正确;乙炔中所有原子共直线,故最多有4个碳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故C错误;2、3、4、5、6、7号碳原子以及苯环所有的原子都可能在同一平面内,故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原子数大于16个,故D错误。
]2.下列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A.B.HC≡C—CH3C.D.D[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思维建模]有机物分子的共面、共线分析模板(1)直接连在饱和碳原子上的四个原子形成四面体形。
(2)直接连在双键碳原子上的四个原子与双键两端的碳原子处在同一平面上(6原子共面)。
(3)直接连在叁键碳原子上的两个原子与叁键两端的碳原子处在同一直线上(4原子共线)。
(4)直接连在苯环上的六个原子与苯环上的六个碳原子处在同一平面上(12原子共面)。
注意:①有机物分子中的单键,包括碳碳单键、碳氢单键、碳氧单键,均可绕键轴自由旋转。
②注意题目要求,如“碳原子”“所有原子”“可能”“一定”“至少”“最多”“共线”“共面”等限制要求。
考法2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3.(2019·怀化模拟)下图为有关甲苯的转化关系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①为取代反应,反应③为加成反应B.反应②的现象是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C.反应④的产物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D.反应④中1 mol甲苯最多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甲苯分子中含有三个碳碳双键B[A项,①、③均为取代反应;B项,分子中含碳量高,燃烧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C项,—CH3中四原子不会共面;D项,苯环中不含碳碳双键或单键。
]4.(2019·邵阳模拟)有机物中碳原子和氢原子个数比为3∶4,不能与溴水反应却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其蒸气密度是相同状况下甲烷密度的7.5倍。
在铁存在时与溴反应,能生成两种一溴代物。
该有机物可能是()A.CH≡C—CH3B.C.CH2===CHCH3D.B[该有机物不能与溴水反应,排除A、C;与溴发生取代生成两种一溴代物,确定B,排除D。
]考点三| 卤代烃1.卤代烃的物理性质及对环境的影响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后生成的化合物,官能团为—X(Cl、Br、I),饱和一元卤代烃的通式为C n H2n+1X(n≥1)。
(1)物理性质(2)卤代烃对环境的影响氟氯烃在大气平流层中会破坏臭氧层,是造成臭氧空洞的主要原因。
2.卤代烃的化学性质(1)水解反应①反应条件: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加热。
②C2H5Br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反应方程式为H2OC2H5Br+NaOH――→C2H5OH+NaBr。
△(2)消去反应①概念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如H2O、HBr等),而生成含不饱和键(如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化合物的反应。
②反应条件:氢氧化钾的醇溶液、加热。
③1-溴丙烷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醇↑+KBr+H2O+KBr+H2O。
CH3CH2CH2Br+KOH――→△[深度归纳](1)卤代烃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比较+NaX(2)R—X ―――――→NaOH 水溶液△R —OH ―――――――→稀硝酸酸化(中和过量的NaOH )NaX――――→AgNO 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卤素原子为氯原子若产生淡黄色沉淀,则卤素原子为溴原子若产生黄色沉淀,则卤素原子为碘原子3.卤代烃的获取方法 (1)取代反应乙烷与Cl 2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 3CH 3+Cl 2――→光照CH 3CH 2Cl +HCl 。
苯与Br 2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 2H 5OH 与HBr 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 2H 5OH +HBr ――→△C 2H 5Br +H 2O 。
(2)不饱和烃的加成反应丙烯与Br 2、HBr 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 2===CHCH 3+Br 2―→CH 2BrCHBrCH 3、或CH 3—CH 2—CH 2Br 。
乙炔与HCl制氯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催化剂CH≡CH+HCl――→CH2===CHCl。
△考法1卤代烃的性质及应用1.(2019·玉溪模拟)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种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A.四种物质中分别加入氯水,均有红棕色液体生成B.四种物质中加入NaOH溶液共热,然后加入稀硝酸呈酸性,再滴入AgNO3溶液,均有沉淀生成C.四种物质中加入NaOH的醇溶液共热,然后加入稀硝酸呈酸性,再滴入AgNO3溶液,均有沉淀生成D.乙发生消去反应得到两种烯烃B[这四种有机物均不能与氯水反应,A项不正确;B项描述的是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方法,操作正确,B项正确;甲、丙和丁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C项不正确;乙发生消去反应只有一种产物,D项不正确。
]2.化合物X的分子式为C5H11Cl,用NaOH的醇溶液处理X,可得分子式为C5H10的两种产物Y、Z,Y、Z经催化加氢后都可得到2-甲基丁烷。
若将化合物X用NaOH的水溶液处理,则所得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可能是()A.CH3CH2CH2CH2CH2OHB [由2-甲基丁烷的结构可推知X 的碳骨架结构为,从而推知有机物X 的结构简式为或,则用NaOH 的水溶液处理所得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可能是,故B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