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烧结基本原理
烧结及高炉炼铁基本原理及工艺课件
03
烧结及高炉炼铁的能耗 与环保
能耗分析
烧结过程的能耗
烧结过程是钢铁生产中能耗最高的环节之一,其主要能耗来自于点火燃料、电力消耗和工艺用水。其中,点火燃 料是烧结过程最主要的能源,占整个烧结过程能耗的60%以上。
高炉炼铁的能耗
高炉炼铁的能耗主要包括煤炭、电力、焦炭和氧气等,其中煤炭和焦炭是最主要的能耗来源。在炼铁过程中,需 要将这些能源转化为化学能以还原铁矿石中的铁元素。
环保措施与减排技术
烧结过程的环保措施
在烧结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环保措施以减少环境污染,例如使用低硫燃料、安装除尘设备、进行烟气 脱硫等。此外,还可以通过提高烧结矿的质量和利用率来减少废渣的产生。
碳捕获和储存技术
利用该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高炉炼铁过程中的碳排放,提高环保 水平。
氢还原技术
利用氢气作为还原剂,替代焦炭,以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
应用先进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 本,并确保产品质量。
05
烧结及高炉炼铁生产过 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烧结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高炉炼铁的环保措施
高炉炼铁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废水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大。为了减少环境污染,需要采取一系列环保 措施,例如使用高效除尘设备、进行废气脱硫、废水处理等。此外,还可以通过提高炼铁效率来减少 废渣的产生。
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前景
烧结及高炉炼铁的可持续 发展方向
为了实现烧结及高炉炼铁的可持续发展,需 要从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两个方面入手。一 方面,需要研发和推广低能耗技术和设备,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需要加强环 保措施和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减少环境污染 和排放。
一、烧结基本原理解析
一、烧结(1)、烧结基本原理烧结是粉末冶金生产过程中最基本的工序之一。
烧结对最终产品的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由烧结造成的废品是无法通过以后的工序挽救的;相反,烧结前的工序中的某些缺陷,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通过烧结工艺的调整,例如适当改变温度,调节升降温时间与速度等而加以纠正。
烧结是粉末或粉末压坯,加热到低于其中基本成分的熔点温度,然后以一定的方法和速度冷却到室温的过程。
烧结的结果是粉末颗粒之间发生粘结,烧结体的强度增加。
在烧结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的变化,把粉末颗粒的聚集体变成为晶粒的聚结体,从而获得具有所需物理,机械性能的制品或材料。
烧结时,除了粉末颗粒联结外,还可能发生致密化,合金化,热处理,联接等作用。
人们一般还把金属粉末烧结过程分类为:1、单相粉末(纯金属、古熔体或金属化合物)烧结;2、多相粉末(金属—金属或金属—非金属)固相烧结;3、多相粉末液相烧结;4、熔浸。
通常在目前PORITE微小轴承所接触的和需要了解的为前三类烧结。
通常在烧结过程中粉末颗粒常发生有以下几个阶段的变化:1、颗粒间开始联结;2、颗粒间粘结颈长大;3、孔隙通道的封闭;4、孔隙球化;5、孔隙收缩;6、孔隙粗化。
上述烧结过程中的种种变化都与物质的运动和迁移密切相关。
理论上机理为:1、蒸发凝聚;2、体积扩散;3、表面扩散;4、晶间扩散;5、粘性流动;6、塑性流动。
(2)、烧结工艺2-1、烧结的过程粉末冶金的烧结过程大致可以分成四个温度阶段:1、低温预烧阶段,在此阶段主要发生金属的回复及吸附气体和水分的挥发,压坯内成形剂的分解和排除等。
在PORITE微小铜、铁系轴承中,用R、B、O(Rapid Burning Off)来代替低温预烧阶段,且铜、铁系产品经过R、B、O 后会氧化,但在本体中可以被还原,同时还可以促进烧结。
2、中温升温烧结阶段,在此阶段开始出现再结晶,首先在颗粒内,变形的晶粒得以恢复,改组为新晶粒,同时颗粒表面氧化物被完全还原,颗粒界面形成烧结颈。
烧结基本原理
一、烧结(1)、烧结基本原理烧结是粉末冶金生产过程中最基本的工序之一。
烧结对最终产品的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由烧结造成的废品是无法通过以后的工序挽救的;相反,烧结前的工序中的某些缺陷,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通过烧结工艺的调整,例如适当改变温度,调节升降温时间与速度等而加以纠正。
烧结是粉末或粉末压坯,加热到低于其中基本成分的熔点温度,然后以一定的方法和速度冷却到室温的过程。
烧结的结果是粉末颗粒之间发生粘结,烧结体的强度增加。
在烧结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的变化,把粉末颗粒的聚集体变成为晶粒的聚结体,从而获得具有所需物理,机械性能的制品或材料。
烧结时,除了粉末颗粒联结外,还可能发生致密化,合金化,热处理,联接等作用。
人们一般还把金属粉末烧结过程分类为:1、单相粉末(纯金属、古熔体或金属化合物)烧结;2、多相粉末(金属—金属或金属—非金属)固相烧结;3、多相粉末液相烧结;4、熔浸。
通常在目前PORITE微小轴承所接触的和需要了解的为前三类烧结。
通常在烧结过程中粉末颗粒常发生有以下几个阶段的变化:1、颗粒间开始联结;2、颗粒间粘结颈长大;3、孔隙通道的封闭;4、孔隙球化;5、孔隙收缩;6、孔隙粗化。
上述烧结过程中的种种变化都与物质的运动和迁移密切相关。
理论上机理为:1、蒸发凝聚;2、体积扩散;3、表面扩散;4、晶间扩散;5、粘性流动;6、塑性流动。
(2)、烧结工艺2-1、烧结的过程粉末冶金的烧结过程大致可以分成四个温度阶段:1、低温预烧阶段,在此阶段主要发生金属的回复及吸附气体和水分的挥发,压坯内成形剂的分解和排除等。
在PORITE微小铜、铁系轴承中,用R、B、O(Rapid Burning Off)来代替低温预烧阶段,且铜、铁系产品经过R、B、O 后会氧化,但在本体中可以被还原,同时还可以促进烧结。
2、中温升温烧结阶段,在此阶段开始出现再结晶,首先在颗粒内,变形的晶粒得以恢复,改组为新晶粒,同时颗粒表面氧化物被完全还原,颗粒界面形成烧结颈。
钢铁烧结工艺
钢铁烧结工艺钢铁烧结工艺是一种重要的冶金工艺,用于将金属粉末通过高温烧结过程使其聚结成块状材料。
这种工艺在钢铁行业中应用广泛,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钢铁烧结工艺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以及发展趋势。
一、钢铁烧结工艺的基本原理钢铁烧结工艺是利用金属粉末的高温烧结性质,通过加热和冷却过程使其粒子间发生扩散和结合,从而形成块状材料。
具体步骤包括原料制备、成型、烧结和冷却四个过程。
原料制备是钢铁烧结工艺的第一步,主要包括金属粉末的选择和配比。
金属粉末通常由铁粉、合金粉等组成,根据不同要求可以添加一定比例的添加剂。
配比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烧结后材料的性能。
成型是将原料粉末按一定的形状和尺寸进行压制,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形状稳定性。
常用的成型方式有压制、注塑、挤压等。
成型后的材料称为绿坯。
烧结是将成型后的绿坯置于高温环境中,使其发生热变形和结合。
烧结的温度通常在金属材料的熔点以下,但高于金属的晶界扩散温度。
在烧结过程中,金属粉末颗粒间会发生扩散,同时表面粒子经过短时间的高温接触,使其发生部分熔化,从而实现颗粒间的结合。
冷却是烧结后的最后一个过程,将已烧结的块状材料冷却至室温,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形状稳定性。
冷却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快或过慢的冷却速度,以免引起材料内部应力过大或结构不稳定。
钢铁烧结工艺广泛应用于钢铁行业的各个环节,包括铁矿石的烧结、高炉炉料的制备、铁精粉的制备等。
在铁矿石的烧结过程中,通过烧结工艺可以将低品位的铁矿石转化为高品位的烧结矿。
这样不仅提高了铁矿石的利用率,还减少了矿石资源的消耗,对环境保护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高炉炉料的制备是钢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烧结工艺,可以将粉状的铁精粉和其他辅助材料烧结成块状的高炉炉料。
这样可以提高炉料的流动性和透气性,进一步提高高炉的冶炼效率和产量。
铁精粉的制备是钢铁烧结工艺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烧结工艺,可以将铁精粉和其他添加剂烧结成块状的铁精矿。
材料成型工程中的烧结工艺优化分析
材料成型工程中的烧结工艺优化分析烧结是一种常见的材料成型工艺,通过高温下材料颗粒之间的结合来形成固体材料。
在材料工程中,烧结工艺的优化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烧结工艺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和优化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1. 烧结工艺的基本原理烧结是将材料颗粒加热至接近熔点的温度,使颗粒表面熔融并与邻近颗粒结合,形成致密的固体材料。
烧结工艺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热能的输入和颗粒间的扩散来实现结合。
在烧结过程中,颗粒表面的熔融层会流动并填充颗粒之间的空隙,从而形成结合。
2. 影响烧结工艺的因素烧结工艺的优化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原料性质、烧结温度、保温时间、烧结气氛等。
首先,原料的粒度和分布对烧结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过大或过小的颗粒会导致结合不良或过度烧结。
其次,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决定了材料的烧结程度和结构。
过低的温度和时间会导致结合不完全,而过高的温度和时间则可能引起过度烧结和晶粒长大。
此外,烧结气氛也会影响烧结工艺。
不同气氛下的氧气、氮气或其他气体会对烧结过程中的氧化、还原等反应产生影响。
3. 烧结工艺的优化方法为了优化烧结工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合理选择原料,并进行粒度分布的控制。
通过调整原料的组成和粒度分布,可以提高烧结效果和产品的均匀性。
其次,优化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
通过试验和实践,确定适合材料的最佳烧结温度和时间,以获得最佳的结合效果。
此外,烧结气氛的选择也很重要。
根据材料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烧结气氛,以促进烧结反应的进行。
最后,可以考虑引入辅助剂来改善烧结效果。
例如,添加助熔剂可以降低烧结温度,提高结合效果。
4. 烧结工艺的应用领域烧结工艺在材料成型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陶瓷制品的制备中,烧结工艺可以使陶瓷颗粒结合成致密的陶瓷材料。
在金属粉末冶金中,烧结工艺可以将金属粉末烧结成金属件。
此外,烧结工艺还被应用于粉末冶金、陶瓷、橡胶、塑料等领域。
总结起来,烧结工艺在材料成型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烧结基本原理精讲
一、烧结(1)、烧结基本原理烧结是粉末冶金生产过程中最基本的工序之一。
烧结对最终产品的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由烧结造成的废品是无法通过以后的工序挽救的;相反,烧结前的工序中的某些缺陷,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通过烧结工艺的调整,例如适当改变温度,调节升降温时间与速度等而加以纠正。
烧结是粉末或粉末压坯,加热到低于其中基本成分的熔点温度,然后以一定的方法和速度冷却到室温的过程。
烧结的结果是粉末颗粒之间发生粘结,烧结体的强度增加。
在烧结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的变化,把粉末颗粒的聚集体变成为晶粒的聚结体,从而获得具有所需物理,机械性能的制品或材料。
烧结时,除了粉末颗粒联结外,还可能发生致密化,合金化,热处理,联接等作用。
人们一般还把金属粉末烧结过程分类为:1、单相粉末(纯金属、古熔体或金属化合物)烧结;2、多相粉末(金属—金属或金属—非金属)固相烧结;3、多相粉末液相烧结;4、熔浸。
通常在目前PORITE微小轴承所接触的和需要了解的为前三类烧结。
通常在烧结过程中粉末颗粒常发生有以下几个阶段的变化:1、颗粒间开始联结;2、颗粒间粘结颈长大;3、孔隙通道的封闭;4、孔隙球化;5、孔隙收缩;6、孔隙粗化。
上述烧结过程中的种种变化都与物质的运动和迁移密切相关。
理论上机理为:1、蒸发凝聚;2、体积扩散;3、表面扩散;4、晶间扩散;5、粘性流动;6、塑性流动。
(2)、烧结工艺2-1、烧结的过程粉末冶金的烧结过程大致可以分成四个温度阶段:1、低温预烧阶段,在此阶段主要发生金属的回复及吸附气体和水分的挥发,压坯内成形剂的分解和排除等。
在PORITE微小铜、铁系轴承中,用R、B、O(Rapid Burning Off)来代替低温预烧阶段,且铜、铁系产品经过R、B、O后会氧化,但在本体中可以被还原,同时还可以促进烧结。
2、中温升温烧结阶段,在此阶段开始出现再结晶,首先在颗粒内,变形的晶粒得以恢复,改组为新晶粒,同时颗粒表面氧化物被完全还原,颗粒界面形成烧结颈。
烧结制备过程的原理
烧结制备过程的原理
烧结是一种通过粉末材料在高温下进行加热压制以形成坚固体的工艺。
烧结过程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粒子扩散:在烧结过程中,由于高温下原子和分子的热振动,粉末颗粒之间的原子或分子会发生扩散,逐渐形成颗粒间的结合。
这种扩散是烧结中最关键的阶段。
2. 颗粒聚结:当粉末颗粒接触时,由于表面能的存在,两个接触颗粒会发生一定程度的结合。
在烧结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这些颗粒间的结合会不断强化,最终形成坚固的结构。
3. 烧结颈部形成:在烧结过程中,颗粒间的结合会产生烧结颗粒之间的颈部。
随着烧结过程的进行,烧结颈部逐渐增长,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连续的块体。
4. 表面张力的作用:在烧结过程中,颗粒间的结合也受到表面张力的影响。
表面张力会使形成的结合处有一定的凹陷,这种凹陷可以促进烧结颈部的形成,从而增强颗粒间的结合。
总的来说,烧结制备过程的原理是靠粒子的扩散、颗粒的聚结以及烧结颈部的形成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使得粉末材料在高温下能够形成坚固的物体。
烧结工艺具
有高效、经济、环保等优势,在陶瓷、金属、塑料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烧结工艺知识点总结大全
烧结工艺知识点总结大全一、烧结原理1. 烧结是指将粉末材料在一定温度下加热,使其颗粒间发生结合,形成致密的块状产品。
烧结的基本原理是固相扩散,即热力学上的固相之间的扩散过程。
2. 烧结过程中主要有三种力学过程,分别为颗粒间的原子扩散、颗粒间的表面扩散和颗粒间的体扩散。
这三种扩散方式相互作用,共同促进颗粒间发生结合。
3. 烧结过程中温度、时间和压力是影响烧结效果的重要因素。
通过控制这些参数,可以使烧结过程更加均匀和有效。
二、烧结设备1. 烧结设备主要包括热处理炉、烧结炉、烧结机等。
不同的烧结设备适用于不同的烧结材料和工艺要求。
2. 烧结设备的主要部件包括燃烧室、加热炉、炉膛、热风循环系统、控制系统等。
这些部件共同作用,实现对粉末材料的加热和烧结作用。
3. 热处理炉是常见的烧结设备之一,主要通过电阻加热、气体燃烧等方式对粉末材料进行加热处理,适用于各种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烧结工艺。
三、烧结工艺控制1. 烧结工艺控制是烧结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可以通过控制温度、时间、压力等参数,实现对烧结过程的精确控制。
2. 烧结工艺控制的主要方法包括PID控制、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等。
这些控制方法通过对烧结过程中的各个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以实现对烧结过程的精确控制。
3. 在实际生产中,烧结工艺控制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烧结材料选型1. 烧结工艺适用于各种粉末材料,包括金属粉末、陶瓷粉末、粉末冶金材料等。
根据不同的材料性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烧结工艺和设备。
2. 烧结材料的选型考虑因素包括原料种类、粒度、成分、形状等。
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烧结材料,可以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3. 在烧结材料选型过程中,也需要考虑成本、资源利用率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因素,以实现经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五、烧结工艺的应用1. 烧结工艺广泛应用于金属、陶瓷、粉末冶金、电子材料等行业。
在金属制品生产中,烧结工艺可以用于制造各种粉末冶金制品、焊接材料、钎焊材料等。
钢铁烧结工艺
钢铁烧结工艺钢铁烧结工艺是一种重要的冶金工艺,用于将粉状或颗粒状的铁矿石或钢铁副产品烧结成块状物。
通过高温下的热处理和矿石颗粒之间的结合作用,烧结工艺可以实现铁矿石的高效利用和资源的循环利用。
本文将介绍钢铁烧结工艺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以及其在钢铁生产中的应用。
钢铁烧结工艺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矿石颗粒之间的物理和化学作用,在高温下使其粘结成块。
在烧结过程中,矿石颗粒首先在高温下软化,然后在颗粒间的接触点处发生熔融和结晶,最终形成块状物。
烧结过程中所需的高温由燃烧炉提供,燃烧炉中的燃料可以是焦炭、煤粉等。
同时,为了促进矿石颗粒之间的结合作用,还需要添加一定量的结合剂,常用的结合剂有石灰石、白云石等。
钢铁烧结工艺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配料、混合、球团化、烧结和冷却等环节。
首先,将铁矿石和其他辅助原料进行粉碎,并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料。
然后,将配料进行混合,以确保各种原料充分混合。
接下来,将混合后的物料送入球团机,通过机械力和湿法粘结剂的作用,将物料压制成颗粒状的球团。
然后,将球团送入烧结机进行烧结,烧结过程中,通过高温下的热处理和结合剂的作用,使球团逐渐结合成块状物。
最后,将烧结后的块状物进行冷却,并进行筛分和破碎,得到所需的烧结矿。
钢铁烧结工艺在钢铁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烧结矿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耐高温性,可以直接用于高炉冶炼,减少了矿石的运输和预处理成本。
其次,烧结工艺可以实现对钢铁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例如炉渣、炉尘等,通过烧结可以将这些副产品转化为有用的烧结矿。
此外,烧结矿中的矿物相和化学成分可以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进行调整,以满足钢铁生产中的特定需求。
因此,钢铁烧结工艺在提高钢铁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钢铁烧结工艺在钢铁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烧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废气,对环境造成污染。
为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如安装烟气脱硫、脱硝设备等。
烧结原理、工艺培训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烧结温度过高或过低
产品性能不达标
调整烧结温度,优化加热速率和保温时间 。
优化原料配比,调整工艺参数,使用合适 的添加剂。
烧结过程中出现裂纹、变形等问题
环境污染与能耗问题
改进原料制备工艺,提高原料均匀性;优 化烧结工艺,降低烧结应力。
采用环保型烧结工艺,降低能耗,减少废气 、废水、废渣排放。
压力制度调整技巧
合理选择压力
根据产品的要求和原料的特性,选择 合适的压力制度,以保证产品的致密 度和强度。
分段加压
控制加压速度
加压速度过快可能导致产品开裂或变 形,因此应控制加压速度,确保产品 的稳定性。
在烧结过程中,可以采用分段加压的 方式,以适应不同烧结阶段的要求。
气氛控制策略
选择适当气氛
01
减少不合格品率
通过加强质量管理和员工培训,降低不合格 品率,提高生产效益。
提升客户满意度
关注客户需求和反馈,持续改进产品质量和 服务水平,提升客户满意度。
06 安全生产管理与环境保护 要求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立
确定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明确企业安全生产的方向和要达到 的预期结果。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明确各级人员、各部门在安全生产 中的职责和权限。
05 产品质量检测与评价标准
产品性能指标介绍
物理性能
包括产品的尺寸、形状、重量、密度、 孔隙率等。
化学性能
涉及产品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氧 化物含量等。
力学性能
如产品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耐磨 性等。
热学性能
包括产品的热导率、热膨胀系数等。
质量检测方法
抽样检测
耐火材料 烧结的化学原理
耐火材料是指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结构完整性和抗热震性能的材料。
其中,烧结是耐火材料生产过程中重要的步骤之一,它通过高温下的化学反应和结晶使粉末颗粒紧密结合,形成固体块状耐火材料。
烧结的化学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预热:耐火材料的粉末颗粒首先经过预热,以去除其中的水分和挥发性有机物。
这个步骤通常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旨在防止颗粒在高温下可能发生的裂纹或爆炸。
2. 烧结:在预热之后,耐火材料的粉末颗粒被加热到高温,通常在材料的熔点以下。
高温下,粉末颗粒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原始的颗粒逐渐熔合在一起。
这个过程涉及到几种化学反应,如颗粒之间的表面扩散、颗粒的熔融和再结晶。
3. 冷却和固化:烧结完成后,耐火材料由于冷却而成为坚固的固体。
在冷却的过程中,材料内部的化学结构逐渐稳定,并形成相互连接的结构。
总的来说,烧结的化学原理涉及到颗粒间的化学反应、熔融和再结晶,这些过程使得耐火材料的颗粒能够均匀结合在一起,形成密实且坚固的结构。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耐火材料有不同的烧结机理和化学原理。
具体的烧结过程和化学反应可能会因材料的种类、成分和制备方法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生产和应用中,具体的耐火材料和制备过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选择和研究。
烧结过程的理论基础
烧结过程的理论基础烧结就是将矿粉、熔剂和燃料,按一定比例进行配加,均匀的混合,借助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部分原料熔化或软化,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并形成一定量的液相,在冷却时相互粘结成块的过程。
一、烧结过程的基本原理近代烧结生产是一种抽风烧结过程,将矿粉、燃料、熔剂等配以适量的水分,铺在烧结机的炉篦上,点火后用一定负压抽风,使烧结过程自上而下进行。
通过大量的实验对正在烧结过程的台车进行断面分析,发现沿料层高度由上向下有五个带,分别为烧结矿带、燃烧带、预热带、干燥带和过湿带。
当前国内外广泛采用带式抽风烧结,代表性的生产工艺流程如图3—1所示。
1、烧结五带的特征(1)烧结矿带在点燃后的烧结料中燃料燃烧放出大量热量的作用下,混合料熔融成液相,随着高负压抽风作用和燃烧层的下移,导致冷空气从烧结矿带通过,物料温度逐渐降低,熔融的液相被冷却凝固成网孔状的固体,这就是烧结矿带。
此带主要反应是液相凝结、矿物析晶、预热空气,此带表层强度较差,一般是返矿的主要来源。
(2)燃烧带该带温度可达1350~1600度,此处混合料软化、熔融及液相生成,发生异常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该层厚度为15~50mm 。
此高炉灰轧钢皮 (10~0mm ) 碎焦无烟煤 (25~0mm ) 石灰石白云石 (80~0mm ) 精矿富矿粉 (10~0mm )空气排出废气(热烧结矿)冷烧结矿图3—1 烧结生产一般工艺流程图带对烧结产量及质量影响很大。
该带过宽会影响料层透气性,导致产量低。
该带过窄,烧结温度低,液相量不足,烧结矿粘结不好,导致烧结矿强度低。
燃烧带宽窄主要受物料特性、燃料粒度及抽风量的影响。
(3)预热带该带主要使下部料层加热到燃料的着火温度。
一般温度为400~800度。
该带主要反应是烧结料中的结晶水及部分碳酸盐、硫酸盐分解,磁铁矿进行还原以及组分间的固相反应等。
(4)干燥带烧结料的热废气从预热带进入下层,迅速将烧结料加热到100℃以上,因此该带主要是水分的激烈蒸发。
烧结工艺的目的和原理
烧结工艺的目的和原理烧结工艺是一种制备陶瓷、金属、合金等材料的工艺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将粉末材料在高温下加热,使其粒子之间产生相互结合和颗粒增大,从而形成致密的固体材料。
通过烧结,可以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提高材料的密度、硬度、强度和导电性等性能,并增加其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1.粒子结合:烧结过程中,粉末颗粒间通过热作用力和压缩力相互结合,形成颗粒间的连接。
该连接可以是颗粒间的摩擦力和间隙力,也可以是颗粒间的化学键和晶格力。
当温度升高时,形成颗粒结合的力逐渐增强,使得粉末材料的孔隙度减小,粒径增大,颗粒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致密度。
2.晶粒生长:烧结过程中,晶体表面的原子或分子在高温下扩散,并产生结晶生长。
这种晶粒生长包括晶核生成、晶体生长和晶界融合等过程。
随着温度的升高,晶粒生长速度加快,晶粒尺寸增大,从而使材料的晶界面积减少,晶格结构更加密集,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3.成分调整:烧结过程中,材料的成分会发生改变。
例如,由于一些元素会在高温下发生氧化、还原和挥发等反应,材料的成分可能发生偏离,从而改变材料的性能。
通过调整烧结条件,可以控制材料的成分,以获得所需的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4.特殊效应:在烧结工艺中,还存在一些特殊的效应,如颗粒饱满、表面收缩、孔隙扩散等。
这些效应通过烧结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导致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发生变化。
根据材料的需求,可以通过调整烧结条件来控制这些效应,以实现所需的材料性能。
总的来说,烧结工艺的目的是通过高温加热粉末材料,使其粒子间相互结合和颗粒增大,形成致密的固体材料;其原理主要包括粒子结合、晶粒生长、成分调整和特殊效应等。
通过控制烧结条件和方法,可以实现对材料性能的调控和优化,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
一、烧结基本原理
一、烧结(1)、烧结基本原理烧结是粉末冶金生产过程中最基本的工序之一。
烧结对最终产品的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由烧结造成的废品是无法通过以后的工序挽救的;相反,烧结前的工序中的某些缺陷,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通过烧结工艺的调整,2、4、熔浸。
上述烧结过程中的种种变化都与物质的运动和迁移密切相关。
理论上机理为:1、蒸发凝聚;2、体积扩散;3、表面扩散;4、晶间扩散;5、粘性流动;6、塑性流动。
(2)、烧结工艺2-1、烧结的过程粉末冶金的烧结过程大致可以分成四个温度阶段:1、低温预烧阶段,在此阶段主要发生金属的回复及吸附气体和水分的挥发,压坯内成形剂的分解和排除等。
在PORITE微小铜、铁系轴承中,用R、B、O(Rapid Burning Off)来代替低温预烧阶段,且铜、铁系产品经过R、B、O后会氧化,但在本体中可以被还原,同时还可以促进烧结。
2、中温升温烧结阶段,在此阶段开始出现再结晶,首先在颗粒内,变形的晶粒得以恢复,改组为新晶粒,同时颗粒表面氧化物被完全还原,颗粒界面形成烧结颈。
34段。
2-21、2、粉末的性质:包括颗粒大小;颗粒的形状与形貌;颗粒的结构;颗粒的化学组成。
3、压坯的物理性能:包括压制密度,压制残余应力,颗粒表面氧化膜的变形或破坏以及压坯孔隙中气体等。
4、烧结工艺参数:包括保温时间,加热及冷却速度,烧结气氛等。
2-3、烧结时压坯的尺寸与密度的变化在生产中对制品的尺寸与形状精度要求都非常高,因此,在烧结过程中控制压坯的密度和尺寸的变化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影响烧结零件密度和尺寸变化的因素有:1、孔隙的收缩与清除:烧结会导致孔隙的收缩与清除,也就是使烧结体体积减小。
23、4、5、6、2-4、烧结前的准备工作核对烧结制品与烧结温度及网带速度是否合适,检查待烧结的制品,把不合格的压坯剔出,一般情况按工艺图纸的要求来检查,通常检查几何尺寸及偏差制品的单重即压坯的密度和压坯外观是否掉边缺角,分层裂纹,严重拉毛等。
氧化铝冶炼工艺流程简介
氧化铝的主要冶炼工艺介绍氧化铝的冶炼工艺大致可以分为烧结法、拜耳法和烧结-拜耳联合法等。
一、烧结法1.1烧结法的基本原理将铝土矿与一定数量的纯碱、石灰(或者石灰石)、配成炉料在高温下进行烧结,使氧化硅和石灰化合成不溶于水的原硅酸钙,氧化铝与纯碱化合成可溶于水的固体铝酸钠,而氧化铁与纯碱化合成可以水解的铁酸钠,将烧结产物(熟料)用稀碱溶液溶出时固体铝酸钠便进入溶液,铁酸钠水解放出碱,氧化铁以水合物与原硅酸钙一道进入赤泥。
在用二氧化碳分解铝酸钠溶液便可以析出氢氧化铝,经过焙烧后产出氧化铝。
分离氢氧化铝后的母液成为碳分母液经过蒸发后返回配料。
1.2烧结法工艺过程简述烧结法生产氧化铝有生料浆制备、熟料烧结、熟料溶出、赤泥分离以及洗涤、粗液脱硅、精液碳酸化分解、氢氧化铝的分离以及洗涤、氢氧化铝焙烧、母液蒸发等主要生产工序。
生料浆制备:将铝土矿、石灰(或石灰石)、碱粉、无烟煤以及碳分母液按一定的比例,送入原料磨中磨制成生料浆,经过料浆槽的三次调配成各项指标合格的生料浆,送熟料窑烧结。
熟料烧结:配合格的生料浆送入熟料窑内,在1200℃-1300℃的高温下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主要生产使氧化硅和石灰化合成不溶于水的熟料。
熟料窑烧结过程通常在熟料窑(回转窑)内进行,氧化硅和石灰化合成不溶于水的原硅酸钙,氧化铝和纯碱化合成可溶于水的固体铝酸钠,而氧化铁与纯碱化合成可以水解的铁酸钠,并且烧至部分熔融,冷却后成外观为黑灰色的颗粒状物料即熟料。
熟料溶出:熟料经过破碎达到要求的粒度后,用稀碱溶液(生产上称调整液),在湿磨内进行粉碎性溶出,有用成分氧化铝和氧化钠进入溶液,成为铝酸钠溶液,而杂质铁和硅则进入赤泥。
赤泥分离和洗涤:为了减少溶出过程中的化学损失,赤泥和铝酸钠溶液必须快速分离,为了回收赤泥附液中所带走的有用成分氧化铝和氧化钠,将赤泥进行多次反向洗涤再排入堆场。
粗液脱硅:熟料溶出过程中,原硅酸钙不可避免的与溶液发生反应,造成粗液中会有5-6g/l的二氧化硅,这部分杂质将影响成品氧化铝的质量。
烧结工艺的目的和原理
烧结工艺的目的和原理烧结工艺是一种常见的金属粉末冶金加工方法,其目的是将金属粉末通过高温加热和压力处理,使其形成致密的块状物质。
这种工艺可以用于制造各种零部件和器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一、烧结工艺的基本原理1. 金属粉末的选择在进行烧结工艺之前,需要选择适合该工艺的金属粉末。
通常情况下,粉末中的颗粒应该足够细小,并且颗粒大小应该均匀分布。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金属材料本身的特性以及所需制造出来的产品要求。
2. 压制成型在进行烧结工艺之前,需要将所选用的金属粉末进行压制成型。
这个过程通常会使用一些特殊设备来完成,如压力机等。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所选用的压力、温度以及时间等参数进行控制,以确保最终得到所需形态和尺寸。
3. 烧结处理经过压制成型之后,金属粉末就可以进行烧结处理了。
这个过程需要将金属粉末放入烧结炉中,进行高温处理,使其形成致密的块状物质。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温度、时间等参数进行控制,以确保最终得到所需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二、烧结工艺的目的1. 提高金属材料的密度通过烧结工艺处理之后,金属材料可以得到更加致密的结构。
这是因为在高温下,金属粉末颗粒之间会发生熔融和再结晶等变化,从而形成更加紧密的晶粒结构。
这样可以提高材料的密度,并且使其具有更好的强度和韧性等性能。
2. 改善材料的机械性能通过烧结工艺处理之后,金属材料可以得到更好的机械性能。
这是因为在高温下,金属粉末颗粒之间会发生晶界扩散和再结晶等变化,从而改善了材料的晶界结构和力学特性。
这样可以使其具有更好的强度、韧性、耐腐蚀性等特点。
3. 提高产品制造效率通过烧结工艺处理之后,金属材料可以得到更加均匀的结构和尺寸。
这样可以提高制造效率,并且减少浪费和成本。
此外,烧结工艺还可以用于制造各种复杂形状的零部件和器件,从而扩展了制造范围和应用领域。
三、烧结工艺的应用1. 金属零部件制造烧结工艺可以用于制造各种金属零部件,如轴承、齿轮、弹簧等。
这些零部件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腐蚀等特点,并且可以满足各种机械设备的要求。
一烧结基本原理
一烧结基本原理烧结是一种将粉末状物质通过加热处理,使其颗粒间发生结合,形成致密坚固固体的加工工艺。
烧结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粉末颗粒间的表面扩散和粘结现象。
粉末颗粒间的表面扩散是指在高温下,粉末颗粒表面的原子或离子因能量梯度而发生位移,从而扩散到颗粒表面。
在颗粒接触面上,颗粒表面扩散相遇时,就会发生粒间结合。
而粘结是颗粒间相互吸附,并形成新的键合力。
烧结的主要工艺分为两个阶段:初级焙烧和二次烧结。
初级焙烧是将粉末颗粒在升温的重力作用下接触、聚结和烧结的过程。
通过初级焙烧可以使粉末颗粒间的结合力增强,颗粒之间的间隙减小,从而增加烧结体的密实性。
在初级焙烧过程中,粉末颗粒表面的扩散使颗粒间形成颗粒接触,再通过粘结力增强颗粒间的粘结,并最终使粉末颗粒相互结合成为一体。
二次烧结是在初级焙烧的基础上进行的再烧结过程。
在初级焙烧中已形成的颗粒结合体在二次烧结中会继续收缩,使得颗粒之间的间隙进一步减小,从而提高烧结体的致密性。
在二次烧结的过程中,粉末颗粒表面扩散再次发生,使得原本疏松的颗粒结合体进一步密实与凝结。
烧结的基本原理在于高温下的颗粒表面扩散和粘结,这些现象使粉末颗粒相互结合成为一体,从而形成坚固致密的烧结体。
烧结常用于金属和陶瓷等材料的加工过程中,可以改善材料的强度、致密性、耐磨性和导热性等性能。
烧结还可以制备各种复杂形状和高精度的工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机械、电子等领域。
同时,烧结也是一种高效的资源利用方式,可以回收再利用废弃粉末,减少资源浪费。
总之,烧结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粉末颗粒间的表面扩散和粘结现象,在高温下使粉末颗粒相互结合成为一体,从而形成致密坚固的固体。
烧结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制备工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经济意义。
烧结的原理
烧结的原理烧结是一种重要的冶金工艺,广泛应用于铁矿石、铬矿石、锰矿石等矿石的加工过程中。
烧结的原理是通过矿石颗粒之间的结合作用,将散乱的矿石颗粒烧结成块状物,以便于后续的冶炼和加工。
本文将从烧结的原理入手,对烧结过程中所涉及的关键原理进行介绍。
首先,烧结的原理涉及到矿石颗粒之间的结合作用。
在烧结过程中,矿石颗粒经过高温热处理,表面会产生一层熔融的物质,这些物质能够在颗粒之间形成一种粘结作用,使得颗粒能够相互结合。
同时,烧结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气体,这些气体会在颗粒之间形成一种“填隙”作用,使得颗粒之间的结合更加牢固。
其次,烧结的原理还涉及到热传导和热膨胀。
在烧结过程中,矿石颗粒会受到高温的加热,从而导致颗粒内部温度升高。
当颗粒内部温度升高时,颗粒会发生热膨胀,使得颗粒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促进颗粒之间的结合。
同时,热传导也会使得矿石颗粒表面的熔融物质能够向颗粒内部传导,进一步增强颗粒之间的结合作用。
另外,烧结的原理还与矿石颗粒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特性有关。
不同种类的矿石在烧结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熔融物质,这些熔融物质的性质会影响矿石颗粒之间的结合情况。
同时,矿石颗粒的结构特性,如颗粒的形状、大小、表面粗糙度等也会影响烧结的效果。
最后,烧结的原理还与烧结工艺参数的选择有关。
在实际的烧结过程中,烧结温度、烧结时间、烧结气氛等参数的选择会直接影响烧结的效果。
合理选择这些参数,可以使烧结过程更加有效,提高烧结块的质量和产量。
总之,烧结的原理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涉及到矿石颗粒之间的结合作用、热传导和热膨胀、化学成分和结构特性以及烧结工艺参数等多个方面。
只有深入理解烧结的原理,才能更好地指导烧结工艺的实际应用,提高烧结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烧结(1)、烧结基本原理烧结就是粉末冶金生产过程中最基本的工序之一。
烧结对最终产品的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由烧结造成的废品就是无法通过以后的工序挽救的;相反,烧结前的工序中的某些缺陷,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通过烧结工艺的调整, 例如适当改变温度,调节升降温时间与速度等而加以纠正。
烧结就是粉末或粉末压坯,加热到低于其中基本成分的熔点温度,然后以一定的方法与速度冷却到室温的过程。
烧结的结果就是粉末颗粒之间发生粘结,烧结体的强度增加。
在烧结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物理与化学的变化,把粉末颗粒的聚集体变成为晶粒的聚结体,从而获得具有所需物理,机械性能的制品或材料。
烧结时,除了粉末颗粒联结外,还可能发生致密化,合金化,热处理,联接等作用。
人们一般还把金属粉末烧结过程分类为:1、单相粉末(纯金属、古熔体或金属化合物)烧结;2、多相粉末(金属—金属或金属—非金属)固相烧结;3、多相粉末液相烧结;4、熔浸。
通常在目前PORITE微小轴承所接触的与需要了解的为前三类烧结。
通常在烧结过程中粉末颗粒常发生有以下几个阶段的变化:1、颗粒间开始联结;2、颗粒间粘结颈长大;3、孔隙通道的封闭;4、孔隙球化;5、孔隙收缩;6、孔隙粗化。
上述烧结过程中的种种变化都与物质的运动与迁移密切相关。
理论上机理为:1、蒸发凝聚;2、体积扩散;3、表面扩散;4、晶间扩散;5、粘性流动;6、塑性流动。
(2)、烧结工艺2-1、烧结的过程粉末冶金的烧结过程大致可以分成四个温度阶段:1、低温预烧阶段,在此阶段主要发生金属的回复及吸附气体与水分的挥发,压坯内成形剂的分解与排除等。
在PORITE微小铜、铁系轴承中,用R、B、O(Rapid Burning Off)来代替低温预烧阶段,且铜、铁系产品经过R、B、O后会氧化,但在本体中可以被还原,同时还可以促进烧结。
2、中温升温烧结阶段,在此阶段开始出现再结晶,首先在颗粒内,变形的晶粒得以恢复,改组为新晶粒,同时颗粒表面氧化物被完全还原,颗粒界面形成烧结颈。
3、高温保温完成烧结阶段,此阶段就是烧结得主要过程,如扩散与流动充分地进行与接近完成,形成大量闭孔,并继续缩小,使得孔隙尺寸与孔隙总数均有减少,烧结体密度明显增加4、冷却阶段:实际的烧结过程,都就是连续烧结,所以从烧结温度缓慢冷却一段时间然后快冷,到出炉量达到室温的过程,也就是奥氏体分解与最终组织逐步形成阶段。
通常所说的温度,就是指最高烧结温度,即保温的温度,一般就是绝对熔点温度的1/2~4/5温度指数a=0、67~0、80,其低限略高于再结晶温度,其上限主要从经济及技术上考虑,而且与烧结时间同时选择。
2-2、影响烧结过程的因素:1、材料的性质,包括各种界面能与自由能:扩散系数;粘性系数;临界剪切应力,蒸气压与蒸发速率,点阵类型与结晶形态;异晶转变新生态等。
2、粉末的性质:包括颗粒大小;颗粒的形状与形貌;颗粒的结构;颗粒的化学组成。
3、压坯的物理性能:包括压制密度,压制残余应力,颗粒表面氧化膜的变形或破坏以及压坯孔隙中气体等。
4、烧结工艺参数:包括保温时间,加热及冷却速度,烧结气氛等。
2-3、烧结时压坯的尺寸与密度的变化在生产中对制品的尺寸与形状精度要求都非常高,因此,在烧结过程中控制压坯的密度与尺寸的变化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影响烧结零件密度与尺寸变化的因素有:1、孔隙的收缩与清除:烧结会导致孔隙的收缩与清除,也就就是使烧结体体积减小。
2、包裹的气体:压制成形时,可能在压坯中形成许多封闭的孤立孔隙,加热压坯量,这些孤立孔隙中的空气会发生膨胀。
3、化学反应:压坯内与烧结气氛中某些化学元素与压坯原料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发生反应,生成气体或挥发或残留在压坯中,使得压坯收缩或胀大。
4、合金化:两种或多种元素粉末间的合金化,一元素溶解于另一元素中形成固溶体时,基本点阵可能发生胀大或收缩。
5、润滑剂:当金属粉末中混有一定量润滑剂与将其压制成压坯时,在一定的温度下,混入的润滑剂被烧除使压坯产生收缩,可就是若分解产生的气体物质不能到达烧结体表面时,则可能引起压坯胀大。
6、压制方向:在烧结时,压坯的尺寸变化,在垂直或平行于压制方向上就是不等的,一般说,垂直方向(径向)尺寸变化率较大,平行方向(轴向)尺寸变化率较小。
2-4、烧结前的准备工作核对烧结制品与烧结温度及网带速度就是否合适,检查待烧结的制品,把不合格的压坯剔出,一般情况按工艺图纸的要求来检查,通常检查几何尺寸及偏差制品的单重即压坯的密度与压坯外观就是否掉边缺角,分层裂纹,严重拉毛等。
根据压坯的形状与尺寸确定其烧结方式(如站立、平躺以及排料等)。
再用气压喷嘴吹出残留在制品表面的粉尘。
特殊情况还要排高铝板烧结。
2-5、烧结后的整理工作在烧结完成后首先要对制品进行检查,把烧结不合格的零件剔出。
然后按产品的分类浸油并堆放整齐。
特殊情况下,产品要放在共摺机(滚桶)中去毛刺与把粘在一起的零件分开。
2-6、烧结炉废次品分析烧结废次品包括工艺上无法挽救的废品与通过重新处理可以转变为合格产品的“返烧品”。
1、变化与翘曲;2、起泡与裂纹;3、麻点;4、尺寸超差;5、过烧与欠烧;6、氧化与脱膜;7、金相组织缺陷(3)烧结炉的基本结构及网带式烧结炉简介为大量生产质优价廉的粉末冶金产品,烧结时必须严格控制升温速度,烧结的温度与时间,冷却速度与时间,冷却速度及炉内气氛等因素。
因此选择合适的烧结炉就是粉末冶金生产中重要的一环。
3-1、烧结炉的分类按加热方式:可分为燃料加热式与电加热式;按生产方式:可分为间歇式与连续式;按烧结产品的传送方式连续烧结炉又分为网带式、辊床式、推舟式及步进梁式。
扬州PORITE轴承烧结炉就是电加热、连续网带式。
3-2、连续式烧结炉的结构粉末冶金工艺对烧结炉的结构有如下要求:1、有密封的炉壳或马弗套的保持炉内的还原气氛,并防止空气进入;2、有平稳可靠的物料传送机构;3、有预热带,用以排除压坯内润滑剂及吸附的气体;4、有足够功率的高温烧结带,使制品有充分的烧结保温过程;5、有防止氧化与形成最终金相组织的水套冷却带;6、有调节控制加热速度,烧结温度与保温时间,冷却速度等的装置;7、有严格的温度控制系统;8、炉腔截面的温度分布均匀;9、加热元件需满足烧结温度条件的要求;10、电炉的开启与关闭,进料与出料时,不发生空气倒流入炉,炉内不应有水蒸气附着。
粉末冶金烧结电炉一般由预热带、烧结带、冷却带三个部份组成。
整个炉体结构纵向通常用马弗套将其贯通连成一个整体,炉管内通以保护气体(如图所示)。
烧结炉中三个带的作用如下:1、预热带:预热粉末压坯与烧除润滑剂;2、烧结带:以使压坯在规定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从而获得烧结零件所需的物理-机械性能;3、冷却带:包括预冷带与水套冷却带。
以使压坯从高温缓慢冷却到再结晶温度,然后快速冷却以得到产品的最终组织结构。
3-4、网带式烧结炉简介网带式烧结炉就是烧结铁基与铜基制品最常用的烧结炉。
网带就是用耐热合金制成,一般情况最高烧结温度<1150℃,网带的宽度与炉膛的尺寸按照产品的大小与多少来选择,网带由传动装置使环状网带在炉膛内作连续的循环运动来达到物料传送的目的。
产品可装在铁网中也可直接放在网带上,随网带移动,使压坯进行预热、烧结、冷却最后由出口处出炉。
其具体操作过程如《300MM烧结炉操作作业标准》新近应用的R、B、O、装置,就就是用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直接燃烧加速脱腊的方法,采用RBO方式可缩短预热带的长度,节省了设备占地面积,而且有利于排出润滑剂蒸汽,大量节约保护气,同时大幅度提高炉子的产量。
其具体操作过程如《R、B、O操作程序标准》。
(4)烧结气氛4-1、烧结气氛的作用使用烧气氛的目的在于防止烧结制品氧化,控制碳势,排除杂质,净化炉气。
选择制品烧结气氛的原则就是:1、烧结后制品的组分不蜕变。
即不氧化不脱碳。
2、能还原粉末颗粒表面氧化膜。
3、对烧结炉的加热元件、传送带、耐火材料腐蚀性小。
4、使用安全。
5、原料丰富,容易制取,成本低廉。
4-2、烧结气氛的种类烧结气氛可分为还原性、真空及中性(惰性)、氧化性、渗碳性(或脱碳性),氮化性等类型。
1、还原性气氛:这就是最普通的烧结气氛。
工业使用的有H2、75%H2+25%N2(分解氨),煤气放热型转化气氛与吸热型转化气氛。
2、真空及中性(惰性)气氛:这类烧结气氛多用于原料对气氛有一定的溶解度或气氛可能发生有害的化学反应情况时。
真空烧结时,压坯中有有效成份的蒸汽压都必须很低。
3、氧化性气氛:包括空气、氧气或氧气中掺有空气的弱氧化性气氛。
适用于烧结那些不活泼金属或以金属氧化物为原料的铁氧体、金属陶瓷等。
铁、铜基零件在空气中预氧化烧结也就是采用氧化性气氛。
4、氮基气氛:纯氮基气氛不能还原粉末表面氧化薄膜,容易造成烧结制品的氧化脱碳。
因此工业上采用的氮基气氛中常为N2>90%;碳氢化合物气体0、25~5%;H 25%;CO0、5~5%。
分解氨气氛:分解氨就是由液氨气化在催化剂作用下加热,分解得到的含氢气75%,氮气25%的混合气。
其化学反应为:2NH 3→3H 2+N 2_22千卡液氨分解工艺流程为: 分解氨具有可燃性与爆炸危险性,当与空气混合时,有爆炸的可能。
因此,使用分解氨气氛时,电炉在送电升温前必须先向炉内通入保护气氛,将炉内空气完全排除。
具体操作过程如《20、40、70 m/Hr 分解炉操作作业标准》以及《AX 分解炉露点、残氨测定标准》。
氨分解气液氨瓶 分解炉 冷却器 净化系统 减压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