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科院家禽研究所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我国的国情,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上,个人认为:我国养 禽业所出现的不仅是呼吸道疾病,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消 化道疾病同样是大问题;并不是未来,而是现在,我们就遇到了 不少的困难。 总结起来,目前我们所面临的所谓严重问题,也就是挑战,最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药物的受控使用与耐药性日益严重(用药难、难用药); 2、老的细菌性疾病呈现新的特点(老病新发); 3、新的细菌性疾病时常出现(新病老发)。
概括起来,耐药性可分为以下四种:
1.固有耐药性:也称天然耐药性(natural resistance)或内源性耐药性(intrinsic resistance),决定抗菌药物的抗菌谱。耐药基因一是由染色体编码介导,即DNA或RNA突变 所致,如喹诺酮类对大肠杆菌耐药,发生率较低比例在1/105-109;另一是由质粒(plasmid) 介导,特点是方式多(转化、转导、结合及易位),发生率高,通常表现为产生失活酶或修饰酶 而耐药。 2.获得性耐药性(acquired resistance):之前敏感而后变为耐药者,即微生物接触抗 微生物药物后,由于遗传基因的变化、生存代谢途径的改变而产生的耐药性。又可分为相对 耐药性(或中间耐药性)和绝对耐药性(或高度耐药性)。 3.多重耐药性(multiple resistance, MDR):同时对多种常用抗微生物药物发生的耐 药性,主要机制是由于外排膜泵基因突变、外膜渗透性改变以及产生超广谱酶。MDR菌株的高 频率出现, 意味着抗微生物药物的时代即将结束。
禽病是导致家禽死亡、淘汰、生产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现 已成为制约我国养禽业健康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近几年来,我国因家禽发病死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均超 过100亿元;而间接经济损失的估算值则远超过100亿元;另外, 同比表明,我国用于每羽鸡的药物和疫苗费用平均为美国的610倍。
当前,我国禽病发生与流行、预防与 控制方面的五大最主要特点是:
通常按致病因子的不同将禽病划分为几大类:营养代谢病、细菌性疾 病、衣原体和真菌感染(也有的将它们纳入细菌性疾病)、病毒性感染、 寄生虫病、中毒病。其中的细菌性疾病有以下多种(类):
沙门氏菌感染,包括鸡白痢、禽伤寒、禽副伤寒感染、亚利桑那菌病;大肠杆菌病,包括大肠杆菌 性败血症、大肠杆菌性肉芽肿/Hjarre氏病、气囊病(大多与鸡毒支原体混合感染形成CRD)、呼吸道病 复合症(RCD)、禽蜂窝组织炎、鸡肿头综合症、肉禽腹水症、禽卵黄腹膜炎(鹅蛋子瘟/禽腹膜炎/禽输卵 管炎)、禽滑膜炎、禽全眼球炎、禽脐炎/卵黄囊感染;禽霍乱(禽出血性败血症/禽多杀性巴氏杆菌 病);禽支原体病,包括鸡毒支原体感染(鸡慢性呼吸道病/火鸡传染性窦炎/鸭慢性呼吸道病?)、火 鸡支原体感染、滑液囊支原体感染、衣阿华支原体感染、其它支原体感染如鹅支原体感染等;鸡传染性 鼻炎(副鸡嗜血杆菌病);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雏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综合征/新鸭病/鹅渗出性败血 症);禽结核病(禽分枝杆菌病);禽葡萄球菌病;禽链球菌病(禽细菌性心内膜炎,大多与其它细菌 继发或混合感染);禽梭菌病,包括禽溃疡性肠炎(鹑病)、禽坏死性肠炎、禽坏疽性皮炎(有时与金 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禽肉毒中毒(禽肉毒梭菌中毒/禽软颈病);禽弯曲杆菌病(禽弧菌性肝炎? /禽空弯杆菌病);禽波氏杆菌病(细菌性火鸡鼻气管炎/火鸡鼻炎);禽丹毒;禽伪结核病;禽螺旋体 病;禽肠道螺旋体病;鼻气管鸟杆菌感染;禽粪肠球菌病(淀粉样关节病,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 炎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禽绿脓杆菌病(铜绿假单胞菌病);禽衣原体病(鹦鹉热/鸟疫); 禽真菌感染,包括曲霉菌病(霉菌性肺炎/霉菌中毒)、念珠菌病(鹅口疮/消化道真菌病/霉菌性口炎)、 其它真菌感染如隐球菌病、组织胞浆菌病、指霉菌病等。
徐 步
中国农科院家禽研究所 (江苏 扬州 225003) bu_xu@yahoo.com.cn
二十一世纪头五年的调查数据显示:美国、德国、法国、日 本等发达国家雏鸡42日龄时成活率为98-100%;我国雏鸡42日龄 时成活率为75-85%。 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蛋鸡74周龄时的死淘率 为0.2-0.5%;我国蛋鸡500日龄时的死淘率为25-30%。
ຫໍສະໝຸດ Baidu
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尽快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首先从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及时转变旧有的观念;单纯的药 物或疫苗
其次,不断提高认知的能力,掌握家禽细菌性疾病发生与控制 的相关动态;新的特征和新的方法
第 三 , 遵循 疾 病 预 防 的 原 则 : 诊 断 与 控 制 ( Principles of disease prevention: diagnosis and control),制定科学合 理的防控策略,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禽场生物安全
硝基呋喃类,包括呋喃唑酮(Furazolidone)、呋喃它酮(Furaltadone)、呋喃苯烯 酸钠(Nifurstyrenate sodium)、呋喃西林(Furacillin)、呋喃妥因(Nitrofurantoin) 及制剂;硝基咪唑类,如甲硝唑(Metronidazole)、地美硝唑(Dimetronidazole)及其盐、 酯及制剂;氯霉素(Chloramphenicol)及其盐、酯及制剂;万古霉素(Vancomycin)及其 盐;喹乙醇(Olaquindox);各种抗生素滤渣。
4.多重感染频发。除个别零星发病外,在我国禽场实际发生的 传染性疾病病例中,基本上都存在混合/并发或继发感染,只不过有 认定“主、次角”病原之分或当时并未发现而已。特别是在病程较 长的情况下,致病性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同时或先后在禽群中肆 虐造成危害,近几年的诸多病例报道也证明了这一点。 5.以免疫抑制性疾病为主的隐性危害严重。马立克氏病(MD)、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禽白血病(AL)、传染性贫血病(CIA)、 网状内皮增生症(RE)、新城疫(ND)、传染性喉气管炎(ILT)、 传染性腺胃炎(TP)、传染性关节炎(REO)、禽霉菌毒素中毒 (Mycotoxicoses),这些是家禽的十种主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它们 都可以造成禽只的免疫功能降低、疫苗预防接种失败。其中的部分 可直接表现病症。然而,麻烦的是有一部分一是能够经种蛋垂直传 播,二是呈隐性感染,如CIAV、REV等感染后经常不是显性的,不易 被发觉,只有通过血清学检测或病原分离才能证实。因而称之为 “隐性危害”。另外,还有一些其它的经蛋传播疾病带来的危害也 较大。
究其原因,可以简单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行业特点: 反映在产销模式上(客观存在)。饲养规模不断扩大、 集约化程度逐渐提高、禽产品流通日益加快,这些给病 原的定居、繁殖、传播或扩散(严重致疾病蔓延)、变 异造成发病复杂变化等提供了条件。 据相关专家统计与测算,在过去的大约20年里,仅养 鸡场而言,鸡群规模每扩大1倍,该鸡场疫病的发生几率 就可能升高500%。
把人类带回感染性疾病肆意横行的年代”。
Superbug: MRSA(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Nature-Medicine”11,09,2007
科学家们发现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可能是自发的,也可能 是通过突变。突变是发生在细菌基因上的变化。这类变化让细菌 获得对抗抗菌药物的能力,使抗菌药物活性减弱,甚至失活。细 菌的耐药性能够通过可传递遗传因子获得,如质粒、转座子和整 合子,而且其载有的耐药基因可以在自然界中相互传递。耐药菌 株通过繁殖,不仅使耐药基因在同种细菌间传递,还能够传递给 其它细菌从而使多种细菌对不同类的抗菌药物产生多重耐药。已 有研究表明耐药菌株或耐药基因(质粒)从禽传递给人是十分常 见的。人一旦食用污染大肠杆菌耐药菌株的禽类产品就有可能受 到严重感染,治疗变得困难。
3、外源侵入:
引种又引病。 不可否认EDS-76、CIA、HPMD、HPND、Multi-IB、Avian Metapneumovirus、Muscovy Duck Parvovirus、Viral Arthritis、RE、J-AL、肉鸡腹水综合征、鸡肿头综合征、淀粉 样关节病、禽丹毒、禽波氏杆菌病、禽坏死性肠炎、禽坏死杆菌 病、鸡鼻气管鸟疫杆菌感染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才在我国出现 的新病或“新特征病”,其中的一些有可能之前就在国内存在而 只是没有被认识;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在引入国外家禽新品种、 进口禽产品和饲料等时,它们中的部分很有可能同时成为“不速 之客”而侵入。
挑战——难用药
60年前,世界上第一个抗生素
青霉素面市后,抗菌药物曾被誉为 治疗细菌感染的灵丹妙药。但是近
年来,多种细菌(包括致病菌和非
致病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导致一些原来 应用抗菌药物能治好的感染,变成难以控制的疾病。
实际上,目前世界上诸多重大感染都变得对选用的抗菌药物有
程度不等的耐药(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2005)。WHO(世界卫 生组织)曾发出警告:“新生的,能抵抗所有药物的超级细菌,将
挑战——用药难
健康养殖,食品安全 出于公共卫生安全需要,减少和消除动物性食 品中药物残留带来的危害从而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同时,遵照禽产品出 口贸易的检验要求,提升作为世界第一养禽大国在国际市场中应有的份额; 另外,也是树立健康养殖概念,重视与落实动物福利的做法。我国农业部 先后发布的公告176号、193号(2002年)和560号(2005年),分别规定 了40、21、6种(类)兽药及其化合物禁用于食品动物(指各种供人食用 或其产品供人食用的动物),喹乙醇禁用于家禽、鱼类及体重35公斤以上 生猪。 其中对利用药物进行家禽细菌性疾病防治工作影响比较大的有:
在以往的认识和实践中,对家禽细菌性疾病的控制包括预防 和治疗,依靠药物比较容易着手而且效果显著,这一点也曾是家 禽病毒性感染防制工作无法比拟的优越之处。然而,近几年来, 这一优势已快丧失殆尽,实际情况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预防和控 制家禽细菌性疾病工作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在2007年9月我国举行的第十五届世界禽病大会上,国际知名 专家,来自澳大利亚的P.J.Blackall教授作了题为“Bacterial respiratory diseases-the challenges of the future”(细菌 性呼吸道病-未来面临的挑战)的特邀报告。他在报告里就鸡传染 性鼻炎、禽波氏杆菌病、禽霍乱、鼻气管鸟杆菌感染、鸭疫里默 氏杆菌病,在分类与鉴定、实用诊断方法、抗生素与耐药性、疫 苗研发四个方面的研究,做了十分精彩的总结和相当如实的分析。 同时特别强调:近年来烈性的病毒性感染如禽流感、新城疫等引 起了广泛关注,而对细菌性疾病却较少留意,这不太正常。须知, 无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细菌性疾病始终禽业生产中的 一个严重问题。
1.禽病种类增多。在我国出现并得到正式确认的禽病种类为78种 (截止2004年)。在一定时段、某些地区、少数场户,疾病的爆发 和流行还是相当严重和复杂的。这无论对科研、还是生产领域,对 诊断、还是控制手段,都在总体上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2.常见传染病病症复杂化。在有益环境(profit-environment) 或选择性压力下,高致病性、非典型性、流行病学特征改变的疾病 时常出现。 3. 细 菌 性 疾 病 防 控 难 度 加 大 。 用 药 难 、 难 用 药 ; 老 (old) 病 新 (newly)发;新(new)病老(always)发。
2、科技水平:
有一高一低。
对疾病的认识能力一直在提高(需进一步加强)。临床症状 观察结合剖检病变分析→常规血清学诊断手段→细胞、分子水平 诊断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可达同步。 另一方面,对疾病的防控能力仍相对显低(需要不断改善)。 在研发方面主要表现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数量总的来说 偏少,可资利用的化学与生物制品等的质量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 尚有差距。在养禽生产一线上主要体现在,从思想认识到日常管 理方面,制定和严格执行兽医卫生防疫要求,特别是树立“生物 安全”理念并贯彻“生物安全”措施上还不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