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变压器绕线经验值

合集下载

输出变压器的绕制(单端)

输出变压器的绕制(单端)
电子管音响输出变压器设计要点 一:电感量计算: 电感量=负载阻抗/7F 低;这里的 7 为系数,F 低=为最低音频,通常取最小 30HZ.不要期望 20HZ 以下.
2
二:初级绕组匝数:600*初级电感量开平方值; 三:绕组漆包线直径:按照电流密度计算,通常取值 2.5A;或电流值开平方后*0.7;而电流值 取之屏极工作电流值. 四:次级匝数计算:
先计算初级与次级之间的匝数比值:公式 初级阻抗*0.85 系数/次级阻抗)开平方得数即为
匝数比. 将初级绕制匝数/匝数比=次级匝数. 先计算出阻抗比.然后通过阻抗比,才能计算出初级与 次级的匝数比
关于输出变压器的绕制(单端)摘至中国音响论坛 一般业余绕制输出变压器不必过多注重理论参数和公式计算,但有三项指标必须重视:1. 输出变压器阻抗。2.尽量大的电感量。3 尽量小的分布电容。 对于输出变压器阻抗,理论上讲即变压器阻抗必须和功放管内阻一致,这样才能达到该功放 管的最大设计功率,但实际制作胆机时,往往为了最佳音质而舍弃最佳功率,因而一般都取 变压器阻抗远大于胆管内阻。以 805 管为例,本人一般设计变压器时都取其胆内阻的 3-5 倍,因为有如此大的余量,所以只要按原设计者提供的数据绕制,一般都不会有什么问题。 尽量大的电感量和尽量小的分布电容,电感量大则低频好,分布电容小则高频好,但这本身 就是一对矛盾,因为要电感量大则分布电容必然也大,要分布电容小则电感量也必然会小, 如何解决这一对矛盾,既要电感量大,以保持低频好,又要分布电容小以保持好的高频,这 就是我们绕制输出变压器以保证音质的关键所在。如何解决好这一对矛盾呢?下面详细谈谈 个人的制作体会,不对之处请大家讨论。 1.为保证有尽量大的电感量,一定要选择大规格的铁芯,只有大规格铁芯才是大电感量的重 要保证,市售成品机往往低频下潜不深、缺乏弹性、没有冲击力,速度慢的重要因素都在其 为节约成本选用铁芯太小所致,尤其是单端机,因为要流气缝,铁芯规格小了肯定是不行的, 本人用于 10-20W 的小功率单端机的输出牛铁芯决不会小于舌宽 35mm,叠厚不得小于 65mm, 即 35×65 以上。而大功率单端机的输出牛一般都用舌宽 41mm,叠厚 75mm,也就是 41×75 以上,以保证该输出牛有足够的电感量,从而保证低频有很好的下潜,弹性和速度。

变压器的设计计算方法

变压器的设计计算方法

变压器的设计计算方法变压器的设计计算方法变压器的设计计算方法 1 .电压计算公式(1).Y 丫0型U相=U线/ V 3相=1线(2).△ 型U 相=U线I相=1线/ V 3欲心直径的估算D=K K——经验系数(一般取52〜57)P——每柱容量(P=Se/3)通过查表:得AC铁心的截面面积3 .低压线圈匝数计算(1).初算每匝的电压Et' Et ' =BX At/450-B磁通密度(通常为17.1〜17.5)(2).初算低压线圈匝数Wd Wd‘ =1相/Et '相-----低压线圈相电压按照公式计算低压线圈匝数Wd不一定是整数,若舍去小数位时,磁通密度B将比初算Et时大,若进位为整数匝时,磁通密度B将比初算Et时小。

(3).确定每匝的电压Et Et=U相/ Wd式中:Et值算至小数点后三位(4).磁通密度的计算B=450Et /At=Et XI05 / 222 怒式中:B的单位为千高斯(5).磁通的计算少m=450Et式中:少m的单位为千线4 .高压线圈匝数计算(1).首选计算最大和最小分接相电压=U相X (1 ±5%)(2).根据分接电压计算分接匝数WG仁U相/Et U相----高压额定相电压W G仁U相/Et U相----高压最大分接相电压W G2=U相/Et U 相----高压最小分接相电压(WG1、W G1、W G2都取整数匝)(3).电压校核根据匝数WG1计算计算电压U相'<0.25%最大或最小分接电压的计算公式同上 5 .低压层式线圈的导线选择(1).选用导线时应注意宽厚比:层式为1.5〜3(2).导线截面积的计算A=I相/ J I相---低压相位电流A-----导线截面积J——电流密度(电流密度一般取2.3~2.5)#由导线截面积A查得导线宽度和厚度(指带绝缘的)(3).一般来说容量在630KVA以下线圈形式用双层式。

一般来说容量在2000KVA〜630KV A线圈形式用单层式。

变压器参数常用计算

变压器参数常用计算

变压器参数常用计算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电气设备,常用于将电压从一级线路转换到另一级线路,以满足不同电压等级的需求。

变压器的参数计算是设计和使用变压器的重要步骤,下面将详细介绍常用的变压器参数计算方法。

1.变比计算变压器的变比是指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之间的比值。

变比计算公式为:变比=输入电压/输出电压2.线圈匝数计算线圈匝数是指变压器的一级线圈与二级线圈的匝数。

线圈匝数计算公式为:一级线圈匝数=二级线圈匝数*变比3.电流计算变压器的一级电流与二级电流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可以通过电流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电流计算公式为:一级电流=二级电流*变比4.绕组的尺寸计算绕组的尺寸计算需要考虑绕组导线的截面积、长度、填充系数等因素。

计算方法较为复杂,常使用软件进行计算。

5.磁通密度计算磁通密度是指通过变压器铁芯的磁通量与铁芯截面积的比值,磁通密度计算公式为:磁通密度=磁通量/铁芯截面积6.铜损耗计算铜损耗是指变压器中电流通过导线时产生的电阻损耗。

铜损耗计算公式为:铜损耗=I^2*R其中,I为电流,R为导线电阻。

7.铁损耗计算铁损耗是指变压器中磁通经过铁芯时产生的涡流损耗和剩余损耗。

铁损耗计算比较复杂,通常通过测试和经验公式进行估算。

8.效率计算变压器的效率是指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效率计算公式为:效率=输出功率/输入功率以上是变压器参数计算的一些常用方法,通过这些计算可以确定变压器的各种参数,在设计和使用变压器时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变压器参数计算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因此还需要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优化设计。

关于输出变压器的绕制

关于输出变压器的绕制

关于输出变压器的绕制(单端)一、输出牛电感量的计算:——一般设计变压器时都取其胆内阻的3-5倍——是频响的下限M= 是下限频率相对应于中频的滚降,一般取2~3db时,M约为二、初级匝数L1B= 取决于磁通量是变压器的磁路长,是变压器的铁芯截面积三、次级阻抗与匝数L2输出变压器的简易设计胆机输出牛的快速设计设计胆机的输出变压器的资料已经不少,本文结合自己近期要制作的4P1S牛输出耳放,对如何抓住要点进行快速设计作一探讨,以供大家参考并期望抛砖引玉:输出变压器的设计要点:负载阻抗初级电感铁芯截面绕组参数绕制工艺具备了这五个要点,就可以刻画出一头输出牛的基本“脾气”了。

一、负载阻抗很多常用的电子管都可以从厂家的技术参数中查到推荐的典型应用阻抗值,但是往往DIYER 要做的电路不一定都是所谓的“典型应用”,用胆管做耳放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所以从电子管的特性曲线上去寻求一个符合自己特定应用条件负载阻抗,才是正途。

图一是4P1S的特性曲线图,为了求得最佳的负载阻抗,我们选择了图上过ABC三点的负载线,负载线确定的原则是:尽可能地利用最大屏耗允许线(图中往下弯的那条曲线)下的有效面积,这样才能发挥管子的最大潜力。

图中A点是栅偏压为0的点,在这里达到了屏流的上限(横坐标:Imax=73mA),同时也是屏压的下限(纵坐标:Umin=75V);B点是我们的静态工作点,无信号时管子的屏流I0=40mA,屏压为170V;C点是屏压的上限:265V同时也是屏流的下限:3mA.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就可以计算出对应于这条负载线的输出阻抗:Rp=(Umax-Umin)/(Imax-Imin)=(265-75)/(0.073-0.003)=2714取:2700(欧姆)二、初级电感Lp=Rp/6.28*f0*根号M2-1其中,f0是我们设计的下限频率,这里取20Hz;M2(2表示是M的平方,下同,在这里写公式真费劲!),M是该下限频率相对应于中频的滚降,通常取2-3(db);我们取3(实践证明:输出变压器的低端滚降并非越小越好,电感过大将会使得分布电容难以控制,从而成为高频响应的“瓶颈”)。

变压器绕组电压线径及匝数的计算

变压器绕组电压线径及匝数的计算

变压器绕组电压线径及匝数的计算变压器是将输入电压通过绕组的变化,使得输出电压发生变化的装置。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应等于输出功率。

对于理想变压器,没有能量损失,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

变压器的绕组电压、线径及匝数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就详细讨论一下。

一、绕组电压的计算1.根据变比计算: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比值称为变压器的变比。

一般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输出电压,可以通过变比计算得到输入电压。

2.根据电源电压计算:在一些特殊的应用场合,我们可以根据电源电压来计算绕组电压。

二、线径的计算线径=K×I×L/D其中,I为电流,L为绕组长度,D为铜线密度,K为修正系数。

修正系数的值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值,一般取0.010~0.015匝数是指绕组中导线绕成的圈数。

匝数的计算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绕组电压和线径。

一般根据输入输出电压比值可以计算得到。

绕组的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电流:绕组的电流与绕组的线径有直接的关系,电流过大会导致线径过大,造成功率损失。

2.密度:线径与电流的大小也与线的密度有关。

密度太大会导致线间绝缘不良,造成短路情况。

3.匝数:匝数的大小直接影响变压器的变压比,匝数过高会导致整个绕组体积过大。

综上所述,变压器绕组电压、线径及匝数的计算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实际设计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输入输出电压比值、电流、线径和匝数等因素,以满足变压器的设计要求。

只有通过合理的计算和设计,才能保证变压器的性能和使用效果。

图解如何绕制E型变压器

图解如何绕制E型变压器

漆包线:漆包线一定的选通过质量认证的正规企业的产品,外观上漆膜要均匀,手摸线身柔软为好。

市面上能买到的漆包线基本上是QZ-1和QZ-2高强度线,如果准备层层加纸的话,选用QZ-1,如果不加纸密绕就选QZ-2的,漆膜要厚一点,绝缘强度要好些。

还有就是QA线,这类线是高频线,价格要高不少,用在传输牛(如输入、推动、输出牛等)不错,但其抗电晕强度和耐高温性能不太好,不适合用在电源牛。

矽钢片:有条件要选上好的片子,如Z11 、西电等,二手的也可以,但一定要注意辨认,有新的H18退火片也可以。

本制作96片是用的Z11二手散片和带有西电特征的114整块铁芯(见图4、5)图4图5拆完I片后拆E片,用刀片在E片外面的一端开个缝,再在另一端开个缝,小心用刀片将缝贯通,插进不锈钢皮尺(不要用手工锯条,硬度太大,并且锯齿面粗糙,极易损坏片子的绝缘),然后往下拉,E片就与铁芯分离了。

(见图9-12)图9、图10图11、图12图13用这样的方法分解的片子很平整,并且片子的绝缘涂层保存的很好因为系二手铁芯,货场个人在拆牛取铜的操作时,通常比较暴力,多少会对铁芯造成伤害,造成部分拆片有毛刺,这需要用细齒板锉仔细修整,否则会造成电牛插片不平整密实而发生牛叫。

(见图14)底筒绝缘:在骨架的线槽包裹一层电缆纸,用胶带将电缆纸临时粘住,在包裹电缆纸的线槽四面粘上小块双面胶带(见图17、图44)图17底筒屏蔽:用0.05mm的铜箔裁成比线槽窄2mm的屏蔽条(没边空1mm),粘在线槽的双面胶带上,焊上引线,套上黄蜡管,在屏蔽条的接缝处嵌入2层电缆纸+ 1层聚酯膜组成的绝缘带,包裹好。

特别注意屏蔽铜条千万不能短接(见图18、图45-47)图18初级线圈绕制:包裹好屏蔽层以后就可以绕线了,绕线时要注意排整齐。

有关送线手势可以参阅我的其他贴子的相关内容。

绕完一层加一层0.05mm的电话纸,纸带要比线槽宽一些,如果同宽会出现图19的情况。

绕完初级线圈后,如果线槽有宽余,可以安排一组指示灯专用绕组。

变压器常见绕线方式

变压器常见绕线方式

变压器常见绕线方式
变压器常见的绕线方式有以下几种:
密绕、居中密绕、疏绕、居中疏绕、密绕一层疏绕一层、双组并绕、同层绕线等
一层以内的有以下方式:

绕:
靠边密绕:
居中密绕:
层间绝缘:
疏绕:
居中疏绕:
一层以上的会有以下绕线方式:
密绕一层疏绕一层:
双组并绕:
同层绕线:
以上就是变压器中经常见的绕线方式!
大多的绕线方式安排一般都会有以下的意义:
1:增加绕组间的耦合,降低漏感!(如:疏绕,双组并绕)2:增加安全距离,防止耐压不良!(如:居中密绕,居中疏绕)。

magnet wire

magnet wire

绕组线(Magnet Wire)是一种具有绝缘层的导电金属电线,用以绕制电工产品的线圈或绕组.其作用是通过电流产生磁场,或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流,实现电能和磁能的相互转换,故又称为电磁线.电磁线必须满足多种使用和制造工艺上的要求。

前者包括其形状、规格、能短时和长期在高温下工作,以及承受某些场合中的强烈振动和高速下的离心力,高电压下的耐受电晕和击穿,特殊气氛下的耐化学腐蚀等;后者包括绕制和嵌线时经受拉伸、弯曲和磨损的要求,以及浸渍和烘干过程中的溶胀、侵蚀作用等。

漆包线是用的最多的一种,所以先对对漆包线进行介绍,然后介绍几种常用到的绕组线。

漆包线的分类:1.绕组线按导体材料可分为:铜,铝,合金;2.按导体形状可分为:圆线,扁线,异型线;3.按绝缘材料分类可分成如下几种:漆包线是绕组线的一个主要品种,由导体和绝缘层两部组成,裸线经退火软化后,再经过多次涂漆,烘焙而成。

但要生产出即符合标准要求,又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并不容易,它受原材料质量,工艺参数,生产设备,环境等因素影响,因此,各种漆包线的质量特性各不相同,但都具备机械性能,化学性能,电性能,热性能四大性能。

最早的漆包线是油性漆包线,由桐油等制成。

其漆膜耐磨性差,不能直接用于制造电机线圈和绕组,使用时需加棉纱包绕层。

后来聚乙烯醇缩甲醛漆包线问世,其机械性能大为提高,可以直接用于电机绕组,而称为高强度漆包线。

随着弱电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具有自粘性漆包线,可以不用浸渍、烘焙而获得整体性较好的线圈。

但其机械强度较差,仅能有微特电机、小电机中使用。

此外,为了避免焊接时先行去除漆膜的麻烦,发展了直焊性漆包线,其涂膜能在高温搪锡槽中自行脱落而使铜线容易焊接。

由于漆包线的应用日益广泛,要求日趋严格,还发展了复合型漆包线。

其内、外层漆膜由不同的高分子材料组成,例如聚酯亚胺/聚酰胺酰亚胺漆包线。

绕包线绕组线中的一个重要品种。

早期用棉纱和丝,称为纱包线和丝包线,曾用于电机、电器中。

变压器绕线工作内容 变压器绕线工累不累

变压器绕线工作内容 变压器绕线工累不累

变压器绕线工作内容变压器绕线工是否累人?1. 引言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电气设备,用于改变电压的大小。

变压器的核心部件是铁心和绕组。

而变压器绕线工作就是将绕组绕制在铁心上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耐心,但是否累人呢?本文将从变压器绕线工作内容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2. 变压器绕线工作内容变压器绕线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准备工作在进行变压器绕线工作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绕线材料,包括导线、绝缘材料等。

其次,需要对变压器的结构进行了解,以及绕线的要求和步骤。

2.2 绕线过程变压器的绕线过程可以分为主绕和副绕两部分。

2.2.1 主绕主绕是变压器中的主要绕组,用于改变电压大小。

主绕的绕制过程需要根据变压器的设计要求,将导线绕制在铁心上,并保持合适的绕组间隔和绝缘。

2.2.2 副绕副绕是变压器中的辅助绕组,用于提供额外的功能,如调压和接地等。

副绕的绕制过程与主绕类似,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绕制,并确保绕组间隔和绝缘的质量。

2.3 绕制检查在完成绕线过程后,需要对绕制的质量进行检查。

这包括检查绕组的绝缘质量、绕组间隔的准确性以及连接的可靠性等。

2.4 符合标准和规范变压器绕线工作必须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这些标准和规范旨在确保变压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绕制质量的一致性。

3. 变压器绕线工作是否累人?变压器绕线工作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耐心,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会感到较为费力。

但随着经验的积累和熟练度的提高,绕线工作会变得更加轻松和高效。

变压器绕线工作中需要长时间保持姿势,以及集中精力进行细致的操作。

这可能会给绕线工带来一定的疲劳感。

因此,适当的休息和身体保健非常重要。

此外,变压器绕线工作中的细节要求也需要一定的细心和耐心,对于粗心或心浮气躁的人来说可能会增加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

综上所述,变压器绕线工作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累人的,但通过适当的休息和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可以减轻工作的疲劳感,并提高工作的效率。

关于输出变压器的绕制

关于输出变压器的绕制

关于输出变压器的绕制(单端)一、输出牛电感量的计算:——一般设计变压器时都取其胆内阻的3-5倍——是频响的下限M= 是下限频率相对应于中频的滚降,一般取2~3db时,M约为二、初级匝数L1B= 取决于磁通量是变压器的磁路长,是变压器的铁芯截面积三、次级阻抗与匝数L2输出变压器的简易设计胆机输出牛的快速设计设计胆机的输出变压器的资料已经不少,本文结合自己近期要制作的4P1S牛输出耳放,对如何抓住要点进行快速设计作一探讨,以供大家参考并期望抛砖引玉:输出变压器的设计要点:负载阻抗初级电感铁芯截面绕组参数绕制工艺具备了这五个要点,就可以刻画出一头输出牛的基本“脾气”了。

一、负载阻抗很多常用的电子管都可以从厂家的技术参数中查到推荐的典型应用阻抗值,但是往往DIYER 要做的电路不一定都是所谓的“典型应用”,用胆管做耳放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所以从电子管的特性曲线上去寻求一个符合自己特定应用条件负载阻抗,才是正途。

图一是4P1S的特性曲线图,为了求得最佳的负载阻抗,我们选择了图上过ABC三点的负载线,负载线确定的原则是:尽可能地利用最大屏耗允许线(图中往下弯的那条曲线)下的有效面积,这样才能发挥管子的最大潜力。

图中A点是栅偏压为0的点,在这里达到了屏流的上限(横坐标:Imax=73mA),同时也是屏压的下限(纵坐标:Umin=75V);B点是我们的静态工作点,无信号时管子的屏流I0=40mA,屏压为170V;C点是屏压的上限:265V同时也是屏流的下限:3mA.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就可以计算出对应于这条负载线的输出阻抗:Rp=(Umax-Umin)/(Imax-Imin)=(265-75)/(0.073-0.003)=2714取:2700(欧姆)二、初级电感Lp=Rp/6.28*f0*根号M2-1其中,f0是我们设计的下限频率,这里取20Hz;M2(2表示是M的平方,下同,在这里写公式真费劲!),M是该下限频率相对应于中频的滚降,通常取2-3(db);我们取3(实践证明:输出变压器的低端滚降并非越小越好,电感过大将会使得分布电容难以控制,从而成为高频响应的“瓶颈”)。

手工绕制环形变压器的经验系列2

手工绕制环形变压器的经验系列2

环形变压器业余绕制经验2变压器的屏蔽对于业余绕制环形变压器来说,初级和次级间的屏蔽制作工艺比较困难。

我们都知道,方形变压器的初、次级间屏蔽,可以用较细的漆包线密绕一层,再单端接地,或用铜箔、铝箔等隔离一层并接地,同时做好和初、次级绕组间的绝缘。

而环形变压器如果用细的漆包线来绕,内外圈是绕不均匀的,屏蔽效果就不能保证。

所以最好用铜箔或铝箔来做屏蔽层。

具体做法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绕制法,另一种是包裹法。

下面,我们就分别来看一下这两种方法的具体制作过程。

首先,介绍绕制法。

先准备好宽度恰当的铜箔或铝箔,再用稍宽一点的绝缘材料垫在铜箔或铝箔下面,像绕线圈一样将屏蔽层和绝缘层同时绕到初级绕组上面。

这种绕制法是制作环形变压器屏蔽层比较简单的一种方法。

注意事项:1、在绕制屏蔽层之前,初级绕组必须先做浸漆、烘干处理。

2、屏蔽材料每一圈都要用绝缘材料隔离好,防止匝间短路。

3、每一匝屏蔽材料的外圈都要有交叠,才能保证屏蔽效果。

4、在屏蔽材料的中间位置引出接地线接地。

5、屏蔽层绕好后,再绕一层绝缘层,现在,再介绍一种包裹法制作环形变压器的屏蔽层。

该方法的工艺要稍微复杂一点,但效果较好,适合制作要求较高的环形变压器。

具体步骤有以下四步:第一步:将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绕好后,先缠好绝缘层,并做浸漆、烘干处理。

第二步:再将带不干胶的铜箔或铝箔根据变压器现在的尺寸,裁剪成如下图所示的形状:图一屏蔽层材料裁剪形状第三步:将裁剪好的屏蔽材料由外圈向内圈包裹好变压器。

变压器包裹好后,如下图所示:并从外壁上引出接地线即可。

图二屏蔽层的包裹和接地线第四步:在屏蔽层的外面再缠绕一层绝缘层,就可以绕次级线圈了。

注意事项:1、每一个铜条间都必须要有交叠,以保证屏蔽效果。

2、屏蔽层的包裹在变压器内圈相交。

3、屏蔽层在内圈相交时,不能短路。

相交处必须用一层绝缘材料隔开,否则屏蔽层相当于一匝线圈短路。

相关知识:为什么变压器的初、次级间要做屏蔽层?主要是为了减少线圈层间分布电容的影响。

变压器选线径的方法

变压器选线径的方法

隐形专家编2011-08
目前选线径有四种方法:、
1.多大电流选多大线径是固定的,也是初学者常问得一种方法,也有人采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的
优点是:简单明了、
缺点:谁也不能提供一张准确的数据表,
第二按电流密度选线径
电流密度常用的是3-5
:目前90%以上的變壓器工程師在選電流密J時都是經驗取值,因為他們沒有一個公式可計算,基於此現象有网友把電流密度J的計算方式獻給有需要的工程師吧!
K由下列公式計算
j
优点:计算方便
缺点:不论铁心大小,散热条件采用同一电流密度,计算出来的是裸线直径,能否绕下是由带绝缘直径来确定,导线粗、细影响很大,并且不知绕线的松、满程度。

第三用槽满率计算线径(借用电机的计算公式)
优点:1.圈数确定以后,可绕下的最大线径也就确定了
2.线圈的松满程度一目了然。

缺点:1.计算出来的是带绝缘直径。

要换算到导线裸径
2.同样铁心尺寸。

线径与功率无关
槽满率是利用电机的计算经验
槽满率70%是针对园导线而言,槽满率80%是针对扁导线而言。

第四根据导线机械强度计算线径,、
一般导线的最小直径不小于0.05~0.06mm
高频变压器还要考虑临近效应与趋肤效应
临近效应
趋肤深度
趋肤效应Δ。

经验谈 变压器骨架及绕组线径的选择

经验谈 变压器骨架及绕组线径的选择

经验谈变压器骨架及绕组线径的选择
变压器在电路中主要起到对电流进行变换、隔离、稳压等作用。

因为用
途广泛,变压器的种类众多。

这就导致了一部分在对变压器进行选择时产生
了困难,究竟应该怎样才能为电路选择合适的变压器呢?下面就对正激变压
器设计过程中磁芯骨架的选择,以及初级绕组的线径设定进行了总结,我们
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个需要面对的就是变压器骨架与磁芯的选择,其需要考虑的因素实在
太多,我们列举其中一部分来讨论下。

 首先用Ap法(磁芯面积乘积法)来计算变压器的AP值:
AP=AW*Ae=(Ps*10 )/(2ΔB*fs*J*Ku)
 AW: core之窗口面积.( cm );
 Ae: core有效截面积.( cm );
 Ps : 变压器传递视在功率( W ) Ps=Po/η+Po (正激式);
 ΔB:磁感应增量( T );
 fs : 变压器工作频率( HZ );
 J : 电流密度( A )
 根据散热方式不同可取300~1000 A/cm ;
 Ku: 磁芯窗口系数. 可取0.2-0.4.
 对于上式Ap算法得到的值,跟实际使用的变压器AP值相差较远,所以被人广泛诟病。

其实产生误差的根本原因是,上式基本上都是在工程应用中才
有优化近似而得到的,所以有些参数是较为理想,而实际使用中很多的参数
是变化的,甚至还有些分布参数在“捣乱”,所以造成了偏差,在实际使用在
还要考虑到余量,所以对于计算得到的Ap值乘上一个1.5-2的系数比较合理。

变压器线径选择

变压器线径选择

变压器线径选择大家讨论:高频变压器线径的确定根据公式D=1.13(I/J)^1/2可以计算出来,J是电流密度,不同的取值计算出的线径不同.由于高频电流在导体中会有趋肤效应,所以在确定线经时还要计算不同频率时导体的穿透深度.公式:d=66.1/(f)^1/2如果计算出的线径D大于两倍的穿透深度,就需要采用多股线或利兹线例如:1A电流,频率100K.假设电流密度取4A/mm^2D=1.13*(1/4)^1/2=0.565mm Sc=0.25mm^2d=66.1/(f)^1/2=66.1/100000^1/2=0.209mm2d=0.418mm采用0.4mm的线,单根0.4的截面积Sc=0.1256mm^22根0.4的截面积Sc=0.1256*2=0.2512mm^2可以看出采用2*0.4的方案可以满足计算的要求.穿透深度d的系數應該用76更合適,66.1是在25度溫度計算得到的,但是變壓器普遍都接近100度應用,因此銅的電阻率會比較高,算出來就變成了76了.这个计算式是在导电率为58*10^-6 s/m时的计算值,我不清楚是不是25度下的导电率,请问WANG兄有没有铜在0和100度之间的铜的导电率和电阻率的数据表.沒有這麼全面的數據呢,在100度時為2.3*10^-8 歐/米,你的電阻率單位怎麼是s/m?如果要計算具體的電阻,可以用铜电阻温度系数a=0.0041/℃來進行計算.铜电阻温度系数a也有人說是0.00425~0.00428之間,你要是有更准確的資料也請共享給大家參考.这个单位是导电率的单位(西/米)你的a是多少度的值,是不是0度的呢?a是一個溫度系數,銅的電阻率在-50~150度范圍內都是線性的.對於電阻有Rt=R0(1+At),不知道對電阻率是否也成立?即100度=0度*(1+a*T)如銅100=1.6*10^-8*(1+4.3*10^-3*100)=2.288*10^-8從結果看是很接近的成立的,即rt=r0(1+a*t)其实α不是个常数,是温度的函数α(T)=1/(233.54+T), 所以α(0)=0.00428,α(100)=0.00395,差异不是很大而已.关于方波和正弦波对肌肤效应的影响如下我们通常计算集肤深度只需要用开关频率带入即可.因为多数开关电源拓扑工作在定频模式,即使原边或者副边的波形类似矩形或者梯形波.但是这个波形的正弦基波为开关频率正弦波,强度最大.之后的多次谐波强度依次递减.所以使用开关频率带入即可计算出影响最大的频率下肌肤深度.如果非要详细计算.可以傅立叶分解方波得出各种频率下谐波电流.但是没有这个必要了以100Khz 为例,当线径等于2个穿透深度时,同有效值的正方波与正弦波在铜线上的损耗的比为1.05,分别不是很大.如果是升正方波,这个比只有1.015,几乎一样了.这比值亦可看成有效穿透深度的反比值.矩形波中含有丰富的高次谐波,各谐波的穿透深度和交流电阻各不相同.为计算出RAC/RDC的比值,可以采用取矩形波中前3个谐波(基波、1次谐波、2次谐波)的穿透深度的平均值,再由穿透深度的平均值按下式计算RAC/RDC的比值.RAC/RDC=p*d^2/4 /{p*d^2/4-p*(d-2△)^2/4}p:圆周率 d:导体直径△:穿透深度以上等式可以理解为导体的截面积和趋肤的面积的比值.粗略估算的结果是矩形波的穿透深度是正弦波的70%.不对啊.这种计法不合理,怎可以取各谐波的穿透深度的平均值呢.举个极端的例子,有一电流Io由两个成份组成,第一个的穿透深度是10d,第二个d,但第二个的幅值只是第一个的1/10000000,所起的作用简直是0,所以Io的深度就是第一个的10d.如果按照你的计法,深度等于5.5d,那就太不合理了.但是不可否认矩形波要比正弦波的穿透深度小,所以在计算线径时应该要加个系数虽然说穿透深度δ于电流幅值无关,但对于一个含有多次谐波的电流,它各个成分遇到的阻抗和耗损都不同(因为δ不同),总耗损Pt便是各成分耗损之和,而各成分的耗损与它自个的幅值有关,因此 Pt 与各幅值有关,再者Pt正比于总等效电阻Rt, 而Rt又关系到等效穿透深度δt ,所以说δt与各成份的幅值有直接的关系.其实α不是个常数,是温度的函数α(T)=1/(233.54+T), 所以α(0)=0.00428,α(100)=0.00395,差异不是很大而已.里是不是算错了a(100)=1/(233.54+100)=1/333.54=0.002998啊!是不是写错了- -!请问导电率的公式是什么呢? 电阻率的倒数 rt=r0(1+a*t) 是不是就是你所说的电阻率? 是.rt表示在温度t时的电阻率.你上面的d=66.1/(f)^1/2=66.1/100000^1/2=0.209mm这个公式我算了一下,不知道你的结果是怎么来的?可不可以帮小弟我解一下?小弟是菜鸟,如果可以,希望你能说详细点!谢谢了还有就是你所说的温度电阻率就是说在××温度时的电阻率对吗?用100℃的值76,其实高频变压器影响最大的还主要是临近效应,所以在允许的情况下,线经直接取计算出来的d而不是2d.不能直接取D,一旦取D在实际中大概只能使用D/2的截面积,有时甚至更少,频率越高,导线的趋表现象越大,利用率越低,铜组损耗越大.在保证总的截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线径直接取D 的绞线比取2D单根线更利于减小趋肤效应和临近效应呀!你所表示的D是根据电流计算出的直径还是穿透深度,如果是直径的话,用这个值的绞线会很粗,而且浪费线效果也不明显,没人会这样做的.如果是穿透深度的话,用这个穿透深度的值的线径进行绞线(即上面计算出的0.209mm)效果确实要比取2倍的穿透的值的线的效果好,我上面的数据是最下限的取值.在高频时趋肤效应的影响比临近效应的影响要大.使得相临导体之间的电流趋于导体的两面.交流电阻增加.对的.临近效应的严重性可以是趋肤效应的几倍,尤其是在多层绕组里.线径d越大,影响越厉害,所以d应该小,什至等于或小于skin depth,看看 Litz Wire便知道.問個蠢問題,請問穿透深度是如何計算的d=66.1/(f)^1/2=66.1/100000^1/2=0.209mm 这个0.209mm算的不队吧?66.1除以频率的开方等于0.209mm除以频率的开方0.025709也不等于你说的0.209呀.第一个大D公式里面没有开方吧?請問設計ADAPTOR高频变压器時电流密度J一般取多少最好,初級與次級电流密度是不是取一樣值.還有利兹线是什麼線,孤陋寡聞,沒有見過.要看要求的功率和温升,一般取3.5---4.5A/mm^2左右.利兹线就是多股绞合线.我认为真正选取导线时,不光是计算,计算只是选取导线的参考基础!最主要的是要看输出功率,窗口面积,损耗,应用环境等等!如果考虑这些参数不全面,那么你做出来的产品只能算是实验室产品啦!通常是大概计算一下参数,然后确定副边匝数,反算原边参数,再反复计算验证;得到最优值!一般都不会做太大修改!计算只是大概说到线的温度电阻变化什么的根本就是没影电流密度大概取个4.5 环境温度高的大概就3.55根以下的胶和密度可取5.5 我有做些实验验证 25度线温度一般在70度左右但是若要符合class A的溫昇規範的話其電流密度不是500A/cm^2,而class B則為600A/cm^2,這數據怎麼差這麼多所谓利兹线,就是我们常用的绞合线!請問一下,Sc指的是? 漆包线的圆截面积. 要如何計算3.14乘以半径的平方公式算出来的结果去实际做变压器时,一般来讲在效率方面与理论值有多少左右的差别!比如说你的效率在理论值是85%,而用这个理论值去算出来的结果用在实际上是80%,得到(85-80)%=5%,这就是差距!线径计算时电流应当是取有效值,而不是输出电流,还有那个公式计算时好象多了个1/2这里提到多股线或LIZZ线,势必会谈到多线绞合的问题,如果是很多根线,就需要绞合.而多根线绞合则不能如上述那样计算!应该是:d=D/(n^1/2)d为绞合后的单根线径,D为单根线径,n为股数.有个问题想请教,是关于线包真空浸后电感变化的问题办办我.我们是先把线包真空浸后,再把EE19磁芯粘后测量(中间垫气隙的),发现电感变底了,原先线包做好后粘上磁芯测得的电感为A,解下磁芯,拿线包去真空浸,烘好后再装上磁芯,发现电感低圩A了,请老师指点下,为何会这样?我很急,这个问题困了我很长时间,谢谢了.首先你要确定的是线包是否完全冷却了再者排除仪器误差另外就是:由于磁芯是开气隙的,必然会存在漏磁比不开气隙的大.这样,一般就会形成这种现象:同样的圈数和线径,越靠近外层电感量越大.由于是真空浸漆再加上烘烤,会使得线包微微缩小(变化很小),所以电感量也会相对小一点点,注意变化很小,几乎可以忽略,除非绕线很松=66.1/(f)^1/2=66.1/100000^1/2=0.209mm为什么这个公式怎么算都不等于0.209mm呢同理扁导线或铜箔只要其宽度(厚度)小于计算出的深度,截面积等于D=1.13(I/J)^1/2计算出来圆线的截面积即可这么说对吗?铜箔厚度应高出集肤深度的37%你的电流密度4A/mm^2 怎么来的呢?有什么根据呢?从这里可以知道:频率愈低,线经愈粗,电流愈大,根数愈多...但不知20KHZ的线经用0.4的可不可以....50KHZ用多大合适.怎么就没人问1.13是什么东西呢?是否太简单?常数,又叫系数我所知的,祇是集肤与穿越这兩个效应.在集肤效应明显時, 该用萡带,多股或空心线, 还可考虑採用蜂房或花篮绕法, 当频率更高時,分佈电容使多股法与蜂房法失效,这時就祇能单线疏繞!至於电流密度的取決, 仍是以溫昇与体积作考虑(通常不会超过每平方毫米10安培吧?),高低频同理.我想知道绕变压器时根据输入电压电流和输出电压电流.初次要选什么线径的漆包线绕和用多少圈谢谢各位大哥了初次要选什么线径的漆我的经验是,大概算出线径后作温升试验,线包温度控制在65度以下,过高了加大线径我想知道穿透深度d的系數(如76或66.1)是怎麼來的能告知公式麼>/bbs/d/31/42284.html我想知道电流密度要怎么选取?是有什么公式计算出来的还是有通用的?我想知道不同频率时公式:d=66.1/(f)^1/2就只跟频率有关?例如:1A电流,频率100K.假设电流密度取4A/mm^2D=1.13*(1/4)^1/2=0.565mm Sc=0.25mm^2d=66.1/(f)^1/2=66.1/100000^1/2=0.209mm2d=0.418mm采用0.4mm的线,单根0.4的截面积Sc=0.1256mm^22根0.4的截面积Sc=0.1256*2=0.2512mm^2可以看出采用2*0.4的方案可以满足计算的要求.上面的例子中的D=1.13*(1/4)^1/2,我在书上看到D好象是带绝缘层的线的外径,如果直接代入计算的话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影响?再有就是,用D算出的Sc是不是一定要和用多股的Sc总和一样呢?我们先按照d=66.1/(f)^1/2算吧,不管66还是76首先你要知道穿透深度的含义:由于高频电流流过导体时候,电流的趋肤效应就变得比较突出.也就是说电流从导体的外表面往内按深度d=66.1/(f)^1/2(不同条件下不一定就是66.1,这里只是说明问题)的深度内可以通过电流,再深的地方就没有电流流过,这样就是说线径再粗也没用了,只能造成浪费又由于既是从外表面开始往内,那么假设从导线上面算深度,同样,下面开始也一样,所以按2倍深度算.也就是只要导线直径不大于2D,这个导线截面都可以有效通过电流因此他算100KHz时候穿透深度为0.209mm,那么导线线径只要不超过2D,即0.209*2就可以,如果单根线截面不够,就用多根,使其截面略大于或等于所需截面积即可导线选择D=1.13(I/J)^1/2其中D是导线线径,I是工作电流,J是电流密度(视具体情况取值,一般我选择3-6之间,做多时候我选过9.当然是在小功率变压器中,而且温升也不高)解释:线径(圆铜线)取值:工作电流除以导线电流密度的二次方根乘以1.13扩展:由于频率比较高时候考虑到电流从导体外表面流,其从外表面起的有效电流深度为66.1乘以工作频率的二次方根.只要导线的半径小于尺寸,按照D=1.13(I/J)^1/2计算出来的线经(直径)就可用,否则用多股半径小于计算出来深度的线径,其总截面等于D=1.13(I/J)^1/2即可.同理扁导线或铜箔只要其宽度(厚度)小于计算出的深度,截面积等于D=1.13(I/J)^1/2计算出来圆线的截面积即可再不明白我没办法了同理扁导线或铜箔只要其宽度(厚度)小于计算出的深度,截面积等于D=1.13(I/J)^1/2计算出来圆线的截面积即可要是把关于电流密度的详细选择再说明一下就更好了,我只是了解一点,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公式计算来的:Sc=IL/34.4U,请多执教.D=1.13(I/J)^1/2 后面干嘛还要乘1/2呢? ^1/2就是电流I除以电流密度J再开平方之意.能不能举一些例子,那次级线径又怎么算呢?反馈线径又该怎么取呢?比较笨没有办法,高手们说说吧! 说到次级的计算,我这里想请教一下,我们客户的次级电流是54A,开始要我用0.5的铜线36根并饶.用的是PQ3535的磁芯骨架功率是200W的反激式变压器,生产很麻烦,后来改成0.1的800根并饶请问这是怎样化算的我看他只计算了铜线的面积,好像并没提到穿透深度啊迷惑中54A电流?这么大还用铜线老绕,为什么不去试试用铜箔去解决呢?考虑过用铜箔,不过我们工厂里还没合适的铜箔.过几天去材料市场找找去.请问要用多厚和多宽的铜箔过峰值电流54A比较合适呢?我们还没使用过铜箔,还有就是铜箔的绝缘怎样解决呢?如果背胶带绝缘,该背多厚的胶带呢,怕背多了漏感升高,客户要求漏感小于4uH.昨天做了个漏感接近4uH的,不过次级线的根数从800减成400啦.我挺怕的,这电流怎么过啊!我把参数发来吧,相位线径圈数隔层备注4-尾 0.5*6 19T 3T 并密10-9 0.1*50*4 4T 1T 并密10-9 0.1*50*4 4T 3T 并密尾-1 0.5*6 7T 3T 并密5-6 0.5 6T 3T 匀疏L:4-1=200uH LK<4uH注:尾巴在扰完线浸了锡包在线包里.次級不可以用0.1*400股!客戶原規格線徑取得偏小,你再改小那麼多一定可以燒開水了!0.5*36股相當于3.0直徑線,0.1*800股當于2.83直徑線,而你的0.1*400股只相當于2.0直徑線,根本不能受54A電流!建議用20mm寬*(0.3~0.4mm)厚銅箔繞4T,銅箔背胶1層(全背)即可!我的骨架窗口宽正好是21mm20mm的铜箔+上背胶差不多可以铺满骨架啦54A 電流用D=1.13(I/J)^1/2這個公式怎嚜算得出 20mm寬*(0.3~0.4mm)厚銅箔應該用54*0.583/5=6.2966.296/20=0.314才能算出銅厚的大家都来看下。

变压器绕制方法[1]

变压器绕制方法[1]

高频逆变器的变压器线圈绕制方法简单高频逆变器的绕制方法:首先用纸盒或塑料片根据铁芯面积做一个线圈架.然后在线圈架上绕线圈.先绕初级,初级绕好后,用电容器纸或牛皮纸绕三层,做为初次级的绝缘,再绕次级,次级两个54圈(这个变压器输入是220伏,输出是双27V)按照这样可以得出每圈是0.5V,也就是初级是440圈绕成的.次级绕好后再绕二层电容器纸或牛皮纸与铁芯绝缘.然后插铁芯,可以三片铁芯一起交叉插.铁芯插好后通电试验,如果电压符合要求,浇绝缘漆烘干.线圈的层与层之间可用电容器纸或牛皮纸绝缘.初级用薄纸.也可不用.本人用此方做过好多变压器.运行效果良好.高频逆变器变压器的制作: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用一个机床用的控制变压器.我用的是100W 的控制变压器.将变压器铁芯拆开,再将次级线圈拆下来.并记录下每伏圈数.然后重新绕次级线圈.用1.35mm的漆包线,先绕一个22V的线圈,在中间抽头,这就是主线圈.再用0.47的漆包线线绕两个4V的线圈为反馈线圈,线圈的层间用较厚的牛皮纸绝缘.线圈绕好后插上铁芯.将两个4V次级分别和主线圈连在一起,注意头尾的别接反了.可通电测电压.如果4V线圈和主线圈连接后电压增加说明连接正确,反之就是错的.可换一下接头.这样变压器就做好了.高频逆变器电阻的选择:两个与4V线圈串联的电阻可用电阻丝制作.可根据输出功率大小选择电阻的大小,一般的几个欧姆.输出功率大时,电阻越小,偏流电阻用1W的300欧姆的电阻.不接这个电阻也能工作.但由于管子的参数不一致有时不起振,最好接一个.三极管的选择:每边用三只3DD15并联.共用六只管子.电路连接好后检查无错误,就可以通电调整了.接上蓄电池,找一个100W的白炽灯做负载.打开开关,灯泡应该能正常发光.如果不能正常发光,可减小基极的电阻.直到能正常发光为止.再接上彩电看能否正常启动.不能正常启动也是减小基极的电阻.调整完毕后就可以正常使用了.我的高频逆变器和充电器做在了一个机壳内,输出并联在了家里的交流电源上.并安装上了继电器,停电时可自动切换为逆变器供电,并切断外电路,来电时自动接上交流电切断逆变器供电并转入充电状态.如果没有停电来电状态指示灯的话,停电来电时无感觉.初学者绕制高频变压器的方法|电源网这是一个从旧显示器上拆的标准EC40磁芯,比电动车冲电器上的EC40截面要大的多,做鱼机可绕制300-400瓦,用次、初、次就可.第一层:用0.58线排绕45匝后包好油纸不要剪断线,然后用0.8线6x6双线并绕4匝,(我是把6根一组拧成平均的小麻花的,这样方便,放心不会造成参数不齐的)绕紧后用油纸拉紧防松散包坚实然后再用不剪断的次级0.58线绕完次级所需的电压天生我就不是乖小孩女孩子常说我还有点怪虽然我长的象棵豆芽菜其实我心里也有我的爱绕制变压器的简单方法绕制变压器的方法相对比较简单:首先确定你的变压器功率.例如50瓦,先到电器市场去购买绕变压器用的铁芯.那利有适合你适用的各种变压器铁心.这一步很重要.在变压器的面积确定后就要决定铁心的厚度.这里所说的面积主要是指铁心的中间部分的宽度我们叫它舌宽,铁心的面积等于舌宽乘以厚度.具体计算方法为:先计算每伏所需要的匝数.公式为:4.5乘以10的五次方再除以(铁心的磁通密度X铁心的截面积).铁心的磁通密度是要凭经验来判断的一般在1000至20000高斯左右,取一片铁心用手上下来回的折以下,如比较脆容易折断磁通密度就比较高,质量就比较好.大约在15000至20000左右.接下来根据电压计算匝数,只要每伏匝数乘以电压就是了.计算初级220伏,然后计算次极灯丝,接下来计算屏极电压.然后就是要具体的绕制了,在绕之前先要做一个线圈的模具,是用硬纸板和胶粘接出来的中间一个方形的筒子大小和铁芯的外径一样(和舌宽与厚度一样),以便绕好了后将铁心一片一片的放进硬纸壳儿.但应该记住铁心在纸壳儿里边是交叉的放进去的目的是为了变压器制作完成后使用时铁芯漏磁少点儿.还应注意再绕制线圈时一般是先绕出及220伏的.再绕制屏极的,最后绕制灯丝的.另外还要根据它们各个线圈的具体需要电流强度来选择漆包线的线径.还应注意的是在绕制线圈时必须一圈一圈一层一层的密绕.不能够乱绕.尽管我们现在的漆包线的耐压强度都很高不太会出现匝间短路的现象.但密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有效地减少经整流后的50赫兹交流声.如果能够在初级和次极之间多绕一层隔离层就更好了.隔离层也使用漆包线任意线经只绕一层.只接一端而且是直接接地另一端空着.也可以降低交流声.还要指出的是在初级和次极之间是要使用普通的纸绕上两层为的是把初级和次级进行隔离开来以防触电.最后一道手续是全部绕制完成后先进行通电试验,用万用表测量一下各个绕组的输出电压是否准确.再确定无误后再进行一道手续:将变压器整体放入容器中倒入绝缘清漆,并使其浸透然后放在炉子边或是烤箱中烤干.这样在工作时铁心就不会因为固定不好而发出振动的翁嗡声.如同老的那种日光灯整流器发出的声音怎么样,现在知道变压器是怎样绕制了吧.动手试试吧,祝你成功.电源变压器计算(实例说明)电源变压器计算“黄金甲”同学提出电源变压器计算问题,汇总如下。

如何计算扼流圈及变压器的参数

如何计算扼流圈及变压器的参数

如何计算扼流圈及变压器的参数电源牛和输出牛相关参数的计算和设计已基本搞懂了。

现在没有查到关于扼流线圈相关参数的设计,想找大家请教一下。

比如手头有个电路,上面的扼流圈参数为10H、250mA,根据这个规格,如何计算采用的铁芯截面积,绕线的匝数,线径。

另外在实际绕制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电感量与硅钢片的磁通密度B、铁芯的截面积S及线圈匝数N的平方成正比,公式记不太清了,记有具体的计算公式的本子我放在办公室了。

滤波电路里的扼流圈的电感量关系到滤波后的波纹系数,以CLC π型滤波为例,波纹系数S=4.1/(C×L×C),S越小越好,功率级一般要求0.1~0.5%,电压放大级一般要求0.01~0.05%。

电流值要根据你应用的线路来选,即大于所通过的电流,并有一定的裕量。

而所能通过电流的大小由线径决定,线径D=1.13(I/J)^2,其中I是电流(A),J是电流密度,表示每平方毫米(mm2)铜截面通过的电流安培数,一般取2—3.5安培/毫米2。

电流大则线径就要粗,而要达到一定的电感量,又必须有足够的匝数,这就要求铁芯的大小能容下这些线圈。

另外一个与扼流圈相关的参数是直流阻抗,直流阻抗大,则直流压降就大,直流阻抗与线径成反比,与线长(匝数)成正比。

把我记的资料整理一下,希望对大家有用:1.选取硅钢片的尺寸和窗口面积:应用经验公式近似计算硅钢片铁芯的舌宽:L0=10?K?(L?I2)∧4 (mm)(∧4表示括号内开四次方)式中L为电感量(H),I为电流(A),标准型硅钢片取K=3.0~3.6,有废料型取K=2.4~3.0,并查出相应的窗口面积S0(mm2)2.匝数按下式计算:N=S0?Km?J/I式中Km 为占积率,可取Km =0.27~0.35,J为电流密度,可取J=2.5~3.0A/ mm23.导线截面积可按下式计算:g=I/J (mm2)电源牛容量根据电路结构和电子管的使用如何选择?即要避免小马拉大车造成牛超负荷运行发热损坏. 也要避免大马拉小车.造成大财小用. 前提是牛要设计制作合理避免使用歪牛. 牛在正常使用中会征热是正常的, 因为铜损和铁损所耗功率转化为热能要散发. 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如何判断牛的质量?如何检测?衡量一牛的参数有哪些?第二如何正确选择马的大小即功率匹配(容量. 次级电压次级各组电流. 整流.滤波), 能系统学习一下对D1Y朋友是很有益, 本人也是老菜鸟, 但心善每伏匝数少了点吧?初级700匝/220V=3、1匝/V. 铁芯截面积32X5O=16可以做到16OW左右、初级电流160w/220V=0.7A线径按2?5A/mm宜选0、62线径选择也太细了点吧?请教如何计算扼流圈的相关参数?一个输出变压器初级阻抗问题请教各位.一个输出变压器的初级阻抗符合这个电子管并且功率也足够,那么就可以使用在这个电路里面吗?而不必考虑是不是给这个电子管设计的吗? (假如6p3p单端用3.5k的但设计的时候功率设计的够300B的,假使300B也用3.5k的话,那么就可以直接来用吗?)功率足够当然可以用但是效果就不如专用的了不同的管子但有同样的阻抗和功率要求,同一个厂家设计时有什么不一样吗?300B是低内阻大电流10H的电感就够了6p3p是高内阻小电流要20H以上才合适所以300B的牛用在6P3P上会很差经实作,28X50,3.5K,初级0.21 2600T,次级8Ω0.8线绕133T,初5夹次4,初级每段500T,次级每段34T,次级两头用0.21绕12--13T 乱绕封口(上下贴双面胶,主要起封闭作用),层间用描图纸绝缘,段间用0.044玻璃纸和0.2电缆纸绝缘,次级稀绕初级密绕,描图纸宽度45mm,实际绕完后约42mm,电缆纸和玻璃纸42mm,对于次级圈数严格按133T,初级误差在50T无所谓,但两只变压器要对称,如果要加强低音,输出变压器可在次级80T抽头接输出管阴极,在变压器装配完成后,简单的配对可以用隔离变压器串电流表输入到初级,次级接10000Ω电阻,敲动铁心调整磁隙使电流一致,上紧螺丝浸漆烘干即可,供参考,28铁心做FU—7输出略小。

变压器绕线工作内容详解

变压器绕线工作内容详解

变压器绕线工作内容工作内容详解一、试验目的:进一步加强我们对电机定子绕组的熟悉,让我们懂得和把握电机绕组重绕的工艺过程级基本技能。

二、实训内容:重绕三相电动机定子绕组(18槽和24槽的电机)三、试验步骤和方法:1、绕制线圈:绕制线圈在自制的绕线架上,绕制线圈时要张力合适,匝数正确,排列整齐紧密,不得有交叉,线圈首末端留出的导线长度以线圈周长1/4为宜。

2、槽绝缘尺寸的确定和裁剪方法及槽楔的制作:(1)槽绝缘尺寸的确定:放入电机定子的机槽绝缘,要求铁芯两端的长度相等,槽绝缘伸出铁芯长度的数值依据不同的机座号而确定。

(2)槽绝缘的裁剪方法:槽绝缘的宽度以嵌接便利和包住导线为原则。

在裁剪绝缘时最好先剪个模样放在槽中试试,知道合适为止。

在以这个为基准裁剪。

(3)槽楔的制作:制作竹楔时,要求竹楔光滑无刺,其端外形为梯形。

3、预备工作:(1)常用工具:板手或梅花板手,一字螺丝批,平口钳,剪刀,电工刀,铁锤,橡胶锤,剥线钳,划线板。

(2)常用材料:竹楔,绝缘纸,草楔,绝缘管,白细绳等(3) 检查铁芯质量:在嵌线前要先检查铁芯的质量,要求铁芯内无残留物质,铁芯两端硅钢片整齐,无毛刺。

4、嵌线工艺:(一)18槽的以三相18槽2极q=3、y1=1/~8、y2=2/1~9电机进行单层交叉式嵌线工艺放线圈。

(二)24槽的以三相24槽4极q=2、y1=1~6电机进行单层链式嵌线工艺放线圈5、接线:接线前弄清晰电机连线的接法和出线方向,确定出线位置,然后整理好线圈接头,留足所需长度,把多余的剪去,最终用绝缘管套好接口处,并用细绳捆好。

6、整形:前完线后,将高出槽口的绝缘纸剪平,用划线板折合槽绝缘使其包住导线,从铁芯一端将已做好的竹楔打入槽内。

7、绕组检查:检查内容有:检查绕组有无接地,短路、断路和接地错误以及三相间的电阻是否相等或接近。

8、试验:试验前,将电机的三相引出线接到自耦变压器的三相接线端子上。

并在电机定子铁芯内垂直于绕组放置一个指南针,同时在电机引出线嵌表,以测量电流。

反激式电路中变压器的绕制经验

反激式电路中变压器的绕制经验

反激式电路中变压器的绕制经验2.理论分析与计算2.1变压器参数设计与计算(1)计算开关管的最⼤导通时间 Ton初级绕组开关管的最⼤导通时间对应在最低输⼊电压和最⼤负载时发⽣。

根据公式,Ton为D和fs的⽐值,D为驱动的占空⽐,fs为开关管的⼯作频率,D取0.5,⼯作频率为80KHZ 得到导通时间为0.65us(2)计算原边匝数,Np为原边匝数,Vin为输⼊电压(取最⼤值),Ton为最⼤导通时间,根据公式Np=Vin?TonB?AeB为磁通饱和值,Ae为磁芯的有效⾯积,得出原边匝数为28砸,测得电感量为381.6uh。

(3)计算副边匝数Np Vo为输出电压(取最⼩值),加上的1是因为考虑了⼆极管的压降,根据公式Ns=Vo+1Vin得出副边的匝数为29砸,测得其电感量为408.2uh。

2.2开关管的选择由变压器⼆次侧电压Ui=36V,系统输出电压Uo=36V以下,输出电流Io=0.15-0.35A结合最⼤输出电压和最⼤输出电流,并考虑⼀定的余量,我们选择IRF640N,完全能满⾜题⽬的要求。

2.3 续流⼆极管的选择由于⼆极管所承受的反向电压和电流都很⼤,所以我们选择SR560,能达到我们的要求。

3.主要功能电路设计3.1 主电路模块220v市电经过⼯频变压器后输⼊36vAC,经过共模电感以抑制共模噪声,然后经过整流桥整流,电感滤波,RCD吸收电路吸收尖峰脉冲后到达反激变压器原边,变压器副边有三路输出,第⼀路给负载(即LED)供电,第⼆路给差分放⼤器供电,第三路给TLP250驱动供电。

Mos 管开关选⽤IRF640N芯⽚,⽤TLP250来驱动,⼀次来控制变压器原副边的能量传递。

3.2 辅助电源模块辅助电源采⽤了LM5007降压芯⽚,从变压器原边接出来通过辅助电源电路来输出3.3v电压,以此给单⽚机来供电。

3.3 电压电流采样电路模块输出端的电流经过INA282差分放⼤器放⼤50倍,最终以电压的形式反馈到采样电路,TL431芯⽚为PC817芯⽚提供⼀个稳定的⼯作电压,使光电耦合器PC817⼯作在线性⼯作区,再连接到单⽚机上处理,最后再反馈给主电路,实现了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