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培养操作指南

血培养操作指南
血培养操作指南

山东省立医院血培养操作指南

当微生物侵入血液迅速繁殖超出机体免疫系统清除这些微生物的能力时形成菌血症或真菌血症(统称血流感染),并可感染血管外组织, 临床上应该进行急症处理,应尽快采集血液进行培养。血培养是采集患者血液标本并接种到培养瓶中,用以发现、识别引起菌血症或真菌血症的病原微生物,是诊断菌血症和真菌血症的基本而重要的方法。血培养结果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都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1.标本的采集和运送

血培养的临床指征(须100%送检率):

1.1.1发热(≥38 ℃)或低温(≤36 ℃)伴下列一项:

A 寒战;

B 肺炎;

C 留置导管超过5天;

D 白细胞>万/mm3;;

E 感染性心内膜炎;

F 收缩压低于90mmHg;

G 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的感染;

H PCT或CRP升高;

1.1.2发热≥ ℃

注意事项:

1、怀疑脑膜炎患者应同时进行血培养;

2、对新生儿可疑菌血症,还应同时做尿液和脑脊液培养。

3、老年菌血症患者可能不发热或体温不低,如伴有身体不适、肌痛或卒中,可能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指征。

1.1.2 血培养的标本采集时机:

只要怀疑患者有血流感染的可能,在考虑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都应立即采集血培养标本。若患者已行抗菌药物治疗,则应选择含有抗菌药物吸附物的培养瓶,并在下一次抗菌药物应用前采血培养。细菌通常在寒战和发烧前1小时入血,此时为采集血培养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的最佳时机。

1.1.3 血培养的次数:

要求:对怀疑菌血症、真菌血症的患者,推荐同时或短时间间隔(10分钟内)从不同部位(如双臂)采集2~3套血培养标本,做到“双瓶双侧”。如有必要,可同时或短时间间隔内从下肢静脉采血接种第三套培养瓶。在采集血培养后的2至5天内,不需要重复采集血培养

只有在疑似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的连续性菌血症时在不同时间点采血才有必要。

说明:以一个需氧瓶和一个厌氧瓶为一套血培养,作为常规血培养组合。所谓“双瓶双侧”,是指从一个部位采血接种一套培养瓶,再从另一部位采血接种另一套培养瓶。一次静脉采血注入到多个培养瓶中应视为单个血培养。

血培养的采血量:

要求:成年患者推荐的采血量为20~30ml,每瓶5ml~10ml。

婴幼儿患者推荐的采血量应少于患儿总血容量的1%,每瓶不少于2ml。血培养采血量要根据患儿的血容量和年龄确定:

A 新生儿:只需做一侧需氧培养,即单瓶需氧瓶抽取~;

B 体重8~13Kg:只需做一侧需氧培养,即单瓶需氧瓶抽取:3~5ml;

C 体重13~36Kg:需做两侧需氧培养,每瓶需氧瓶抽取:3~5ml;

D体重>36Kg:需做到“双瓶双侧”抽取血培养,每瓶抽取:5~10ml;

1.1.5 血液标本在需氧瓶和厌氧瓶中的分配

要求:以一个需氧瓶和一个厌氧瓶为一套血培养,作为常规血培养的组合。当采血量不够推荐的采血量时,应首先满足需氧瓶,剩余标本再接种入厌氧瓶。

血培养标本的采集

1.2.1 皮肤消毒与防止血培养污染

要求:使用碘伏、碘酊、次氯酸或异丙醇作为血培养的皮肤消毒剂,以下为各种消毒剂的种类及消毒方法:

1.2.2 标本采集部位

要求:从两侧上肢静脉采血,“双瓶双侧”采血培养。必要时从下肢静脉采血做第三套血培养。

说明:不建议采集动脉血,其诊断价值不高,且增加了抽血污染的机会。尽量避免从静脉留置导管采血培养,因其常伴有高污染率。如果必须从留置导管内采血,也应同时从外周静脉采集另外一个血培养标本以帮助阳性结果的判读。

减少血培养污染的注意事项

要求:采血之前,血培养瓶的橡皮塞需使用70%异丙醇酒精消毒并干燥,然后再进行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

严格按照所述皮肤消毒方法操作,并等待足够消毒时间。

严格无菌操作,医护人员采集标本前应严格洗手,不允许在皮肤消毒后用手接触待穿刺部位。

不推荐采血后更换注射器针头接种血培养瓶,采用真空采血装置能降低污染率。

说明:无论采用何种采血方法,血培养可接受的污染率通常是≤3%。

血培养标本的运送

要求:采血后应该立即送检。如不能立即送检,需室温保存,切勿冷藏。标本接种到培养瓶后,需轻轻颠倒混匀以防血液凝固。

说明:血培养瓶在接种前、接种后均不得冷藏或冷冻,否则会导致某些病原微生物死亡。接种后的培养瓶最好立即送到实验室,最迟不能超过2小时。

血培养标本的拒收标准、

遇到下列血培养标本应拒收并且要求重新采集标本:

1.血培养瓶上贴的标签错误或未贴标签。

2.血培养瓶渗漏、破裂或明显污染。

3.血液凝固。

2. 几种特殊要求的血培养

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CRBSI)

2.3.1 短期外周导管

要求:通过静脉穿刺获得病人的两套外周血培养(双瓶双侧)。无菌操作拔出导管并用Maki半定量方法培养。

说明:Maki半定量法是先用75%酒精清洁导管周围皮肤,然后无菌移动导管,剪取导管末端5cm置于

无菌容器中,立即送至实验室(为防止干燥,常规培养送检时间不得超过15min,4℃保存不得超过2小时)。

培养结果的解释:

a 如果一套或多套血培养阳性,导管片段培养也是阳性(半定量≥15 个菌落),并且为同一种菌:提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

b 如果一套或多套血培养阳性,而导管片段培养阴性:不能确定为CRBSI;但如果培养出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假丝酵母菌,而且能排除其他来源的感染,则提示CRBSI。

c 如果血培养阴性,而导管片段培养阳性,提示是微生物在导管表面定植而非CRBSI。

d 如果血培养阴性,导管片段培养也是阴性,则不可能是CRBSI。

2.3.2 中心静脉导管及静脉留置口(VAP)

有两种方法,其中方法一适用于想保留导管的患者,如果已经决定要拔除导管,则方法二更合适。

方法一:对疑似CRBSI的患者至少需要采集两套血培养,其中至少一套标本来自外周静脉(注意做好标记),另一套血培养标本需同时或短时间间隔内从导管口或VAP隔膜无菌操作采集(注意做好标记)。

培养结果的解释:

a 如果两套血培养均阳性,通过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比对确定为同一株微生物,并且缺乏其他感染的证据,提示为CRBSI

b 如果两套血培养均为阳性,来自导管的血培养的细菌数量(CFU/ml)是外周静脉血培养的5倍以上,并且缺乏其他感染的证据,提示可能为CRBSI(适用于手工定量血培养系统,比如裂解-离心浓缩法) 。

c 如果仅有导管的血培养为阳性:不能确定为CRBSI,提示为导管定植菌或标本采集过程中的污染菌。

d 如果仅有来自外周静脉的血培养为阳性,不能确定为CRBSI,但是如果培养出的微生物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假丝酵母菌,并且缺乏其他感染的证据,则提示可能为CRBSI。确定为CRBSI还需要定量或半定量导管片段培养出相同微生物。

e 如果两套血培养均为阴性,则不会是CRBSI

方法二:通过独立的外周静脉穿刺无菌采集两套血培养;拔出可疑导管,剪取5cm的导管远端的片段送实验室进行Maki’s半定量培养或振荡/超声后定量培养。

培养结果的解释:

a 如果一套或多套血培养阳性,同时导管末端培养阳性,而且通过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比对确定为同一株微生物,则很可能是CRBSI 。

b 如果一套或多套血培养阳性,而导管末端培养为阴性,如果培养出的微生物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假丝酵母菌,并且缺乏其他感染的证据,则提示可能为CRBSI。确定为CRBSI还需其他结果支持。

c 如果血培养阴性而导管末端培养阳性,提示为导管定植菌,不是CRBSI。

d 如果血培养和导管末端培养均为阴性,则不会是CRBSI。

感染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血培养结果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如果采用较理想的血培养技术,90%以上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能获得阳性血培养结果。以下为适用于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的特殊规定。

血培养的采集时机

对于可能的心内膜炎患者,起始采集3套血培养,如果在24小时仍报告为阴性,则继续连续采集2套血培养,一共采集5套血培养。

a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要求: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前30min之内采血培养(1~2小时内操作完毕)。

说明:对于疑似或已知高毒力病原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需要在第一时间立即采血培养以避免治疗上不必要的延误。

b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要求:每隔15min左右收集血液,采集数套血培养。

说明:适当的时间间隔有助于证明为持续性菌血症,尤其是当心电图正常或模棱两可时具有更高的临

床价值。

对疑似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不一定必须在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前采血培养,对这些患者,尝试确定微生物学诊断更为重要。由于大多数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菌血症持续存在,使血培养的时间选择相对不是那么重要。

需要的血培养数量

对于可能的心内膜炎患者,起始采集3套血培养,如果在24小时仍报告为阴性,则继续连续采集2套血培养,一共采集5套血培养。

检验科细菌室

2015年4月30日

血培养标准操作规

血培养标准操作规(SOP) 一、采血指征:患者出现以下一种或同时具备几种临床表现时可作为血培养的重要指征:①发热(≥38 ℃)或低温(≤36 ℃),以间歇驰张型多见,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可见双峰热;②寒战;③白细胞增多(>10.0×109/ L,特别是有“核左移”时);④粒细胞减少(<1.0 ×109/ L);⑤血小板减少;⑥皮肤、黏膜出血,常见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菌血症,伤寒病人第4~10天可出现玫瑰疹,斑疹伤寒第4~6天可出现暗红色斑丘血疹;⑦昏迷;⑧多器官衰竭;⑨血压降低;⑩呼吸加快(呼吸率>20/分或CO2分压<32mmHg);以及肝脾肿大;关节疼痛;C反应蛋白、内毒素、降钙素原升高等。 对新生儿可疑菌血症,还应同时做尿液和脑脊液培养。 老年菌血症患者可能不发热或体温不低,如伴有身体不适、肌痛或卒中,可能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指征。 二、标本采集时机: 只要怀疑患者有血流感染的可能,在考虑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都应立即采集血培养标本。若患者已行抗菌药物治疗,则应选择含有抗菌药物吸附物的培养瓶,并在下一次抗菌药物应用前采血培养。细菌通常在寒战和发烧前1小时入血,此时为采集血培养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的最佳时机。 三、采血的标准流程 1、标本采集部位 要求:从两侧上肢静脉采血,“双瓶双侧”采血培养。必要时从下肢静脉采血做第三套血培养。 说明:不建议采集动脉血,其诊断价值不高,且增加了抽血污染的机会。尽量避免从静脉留置导管采血培养,因其常伴有高污染率[10,11,12]。如果必须从留置导管内采血,也应同时从外周静脉采集另外一个血培养标本以帮助阳性结果的判读(参见3.4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1.1.3 血培养的次数: 要求:对怀疑菌血症、真菌血症的成人患者,推荐同时或短时间间隔(10分钟内)从不同部位(如双臂)采集2~3套血培养标本,做到“双瓶双侧”。如有必要,可同时或短时间间隔内从下肢静脉采血接种第三套培养瓶。在采集血培养后的2至5天内,不需要重复采集血培养 只有在疑似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的连续性菌血症时在不同时间点采血才有必要。 婴幼儿患者,需要同时采集2次(不同部位)血培养标本。

医院血培养标本采集运送与报告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血培养标本采集、运送与报告标准操作规程 一、血培养指征 患者出现寒战,体温超过38℃或低体温,怀疑血流感染时,尤其存在以下情况时,应抽血做细菌和真菌培养:医院内肺炎;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超过72 h;感染性心内膜炎;骨髓炎;有严重基础疾病、免疫缺陷伴全身感染症状;临床医生怀疑有血流感染可能的其他情况。 二、采血时机 一旦怀疑有血流感染可能,应立即采血做血培养,最好在抗菌治疗前或停用抗菌药物24 h后,以寒战、发热时采集为宜。 三、采血流程 (一)消毒 1.培养瓶消毒程序:用消毒液消毒培养瓶橡皮塞,待干燥后使用。 2.皮肤消毒程序:用消毒液从穿刺点向外画圈消毒,至消毒区域直径达5 cm以上,待消毒液挥发干燥后(常需30 s以上)穿刺采血。

(二)静脉穿刺和培养瓶接种 成人用注射器无菌穿刺取血后,排尽针头内空气,直接注入血培养瓶,勿换针头(如果行第二次穿刺或用头皮针取血时,应换针头),先注于厌氧培养瓶,避免注入空气,然后注入需氧培养瓶,轻轻混匀以防血液凝固。近年来,临床普遍采用负压血培养瓶,将血从患者静脉直接吸入血培养瓶,减少污染环节。 (三)注意事项 1.检验单需注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血液采集时间和部位、临床诊断等患者信息。 2.采血部位通常为肘静脉,疑为细菌性心内膜炎时以肘动脉或股动脉采血为宜,切忌在静滴抗菌药物的静脉处采血。除非怀疑有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否则不应从留置静脉或动脉导管取血,因为导管易被皮肤正常菌群污染。 3.采血次数:对于成年患者,应该同时分别在两个部位采集血标本,在两个不同部位分离到同样菌种才能确定是病原菌。 4.细菌性心内膜炎:在24 h内取血3次,每次间隔

1.储血室实用标准操作规程

清溪友华医院 储血室标准操作规程 (SOP文件) 文件编号:QXYH-CXS-SOP-01 版本:2016版 生效日期:2016年10月06日 页数:共 152 页

目录 1.临床输血标准操作流程 (1) 2. 临床输血技术标准操作规程 (13) 3. 临床输血技术规 (44) 4. 储血室管理制度 (50) 5. 临床用血申请、登记制度 (68) 6.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回报制度 (70) 7. 输血反应应急预案及流程 (72) 8. 输血核对核查制度 (73) 9. 医院安全输血操作规程 (76) 10. 血液输注技术规 (78) 11. 临床输血质量管理 (103) 12. 成分输血 (106) 13. 《临床输血技术规》附件 (122) 14. 交叉配血(凝聚胺法)操作规程……………………………… 15. ABO血型正定型操作规程 (141) 16. ABO血型反定型操作规程 (143) 17. 标准血清及红细胞制备操作规程 (144) 18. 不规则抗体筛选操作规程 (149)

19. RH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和《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制定本规。 第二条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安全有效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临床输血。 第二章输血申请流程 第三条临床经治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自体输血和血液治疗等,对病人实施临床输血疗法。 第四条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病人或其直系亲属履行告知义务:第一款经治医师应向病人或其直系亲属说明输注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 和经血液传播相关性疾病的可能性,征得病人或其直系属的同意,并在《临床输血治疗同意书》上全名签字。 第二款病人《临床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保存。 第三款无直系亲属与相关人员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保存。 第五条申请输血应由临床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容。 第一款《临床输血申请单》容包括: 1.病人、年龄、性别、民族、门诊号(住院号)、科别、病区、床号; 2.疾病诊断、输血史、妊娠史、输血反应史; 3.相关检验(Hb、HCT、PLT、HBsAg、Anti-HBs、HBeAg、Anti-HBe、 Anti-HBc、Anti- HCV、Anti-HIV1/2、梅毒等); 4.输血成分与输血量、血型(已有红细胞ABO血型与RhD血型必须填写备查); 5.申请日期、输血日期、输血地点、申请医师全名签字等。 第二款《临床输血申请单》必须由主治医师核准全名签字,连同病人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 第三款输血科(血库)医师或工作人员可根据病人病情与输血目的选择最合适的血液制品种类进行配发血。 第三章病人血样采集与送检流程 第六条确定病人输血后,医护人员(必须至少有一名注册护士)持《临床输血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

1.目的:检查受血者与献血者的抗原及抗体成分是否相容,以保证安全输血。 2.要求: 要求全科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原理及操作。 3.原理: 交叉配血试验分“主侧”交叉配血试验即病人血清与献血者红细胞相容性试验;“次侧”交叉配血试验即献血者血清与病人红细胞的相容性试验。只用盐水介质进行交叉配血是有危险性,因为不完全抗体(多是IgG类不规则的血型抗体),所导致的受血者和献血员血型不相容,只是用盐水交叉配血试验检测不出来,而临床中遇到的这类血型不完全抗体所导致的血型不相容输血反应,可能是严重的甚至是致死性的,在临床交叉配血试验中,必须常规地应用能够检测出这类抗体的方法,如聚凝胺;抗人球蛋白等方法。 4.仪器试剂和材料 4.1 抗A、抗B、抗D血清 4.2 病人血样,供血者血样 4.3 聚凝胺试剂 4.4 抗人球蛋白试剂 5.操作方法 5.1 首先查看输血申请单,核对姓名、科室、床号等内容,无误后方可进行配血。★ 5.2盐水介质配血法 (1)首先对患者血样充分离心后,吸出血清于另一试管中并标记。 (2)取试管12支,分别标记患者细胞、患者抗A、抗B、抗D、A C、BC、O C、主侧、次侧、献血者抗A、抗B、献血者细胞管。对患者血样进行ABO血型(正反定性)和Rh血型检定,主侧管加受血者血清2滴,献血者2%~5%红细胞悬液1滴;次侧管加献血者血清2滴,受血者2%~5%红细胞悬液1滴,对献血者血辫进行ABO血型

复查,以1000g离心15秒,观察结果

6.结果判断 ABO同型配血,主侧和次侧均无凝集及溶血现象。为盐水介质配血结果阴性,可将原标本接着做聚凝胺法或抗人球蛋白法配血。 6.1聚凝胺法:具体方法见聚凝胺法。 6.2 抗人球蛋白法:具体方法见抗人球法。 7.附注 7.1冬季室温较低,应将试管保温以防止冷凝集引起的凝集反应。 7.2献血者血型因初复检已确定,可只做正定型,但务必要做。 7.3患者血清中纤维蛋白没完全析出时,要放置到37℃水浴箱中15分钟,然后再离心。以防未完全析出的纤维蛋白影响判断结果。 7.4 交叉配血试验中发现不配合时,首先应考虑受血者和献血者的ABO定型是否错误,必要时进行抗体筛选,注意有无特异性同种抗体。或者病人的血清在室温,37℃或抗人球蛋白血清中凝集所有的其它红细胞,造成交叉配血的困难,应进一步作有关试验进行鉴定。 7.5 在每次输血之后,受血者和献血者样本应在2℃~6℃保存10天。如果病人在输血中发生不良反应或在输血后数天内发生迟发性溶血性反应时,保存的病人和献血员的血样就有可能要重新或追加试验,必要时从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的病人重新采取血样与输血前病人血样同时检查以资比较。 7.6 各医院前来配血时,要有输血申请单方可配血。 8.相关文件 8.1《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 9.相关表单 9.1 CB—004血型参比室实验记录单 9.2 CB—005青海省血液中心交叉配血报告单

血培养标本的采集与运送操作规程

血培养标本的采集与运送操作规程 1、确保血标本样本培养的准确性。 2、采集血标本做细菌培养。 一次性换药弯盘、碘酊、75%酒精、血培养瓶2套、10ml注射器2支、止血带 1、洗手、戴口罩。 2 至消毒区域直径达5cm30S75%酒精 消毒---碘酊消毒---75%酒精消毒待干。 3 4、外周血标本采集参照护理部静脉血采集法。 5 10ml射器回抽导管5ml10ml注射器采集血样标本后立即注入血培养瓶内。再用10ml无菌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管腔内的残留血后给予封管液3ml 后夹闭导管或继续输液治疗。 6、穿刺取血后排尽针 5分钟。 712小时。 1、检验单需注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血液采集时间和部位、临床诊断等患者信息。 2 3124h后。4 能确定时病原菌。 510:18-10ml2ml。62小时内。血培养瓶送到检验

血液培养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血培养标本采集和运送是血液细菌培养成功的重要环节!但由于标本的采集和运送常有护士或医生完成,所以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事情,由于不了解问题所在,引发的主要后果是血培养阳性率下降,这也是目前国内血培养阳性率低的主要原因。因此,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应规范化。 1、最佳采血时间:尽可能在抗菌药物使用前,尽可能在寒颤和发热初起前30分钟-1小时为好。采血的环境应相对洁净。 2、静脉穿刺消毒:严格按照皮肤消毒步骤操作(建议使用洗必泰)。 血液培养必须特别强调严格消毒,避免皮肤表面或环境细菌造成污染。 皮肤消毒严格执行以下三步法:①70%酒精擦拭静脉穿刺部位30 s以上;②1%~2%碘酊作用30s或10%碘伏60s,从穿刺点向外画圈消毒,至消毒区域直径达3 cm以上;③70%酒精脱碘:对碘过敏的患者,用70%酒精消毒60 s,待酒精挥发干燥后采血。 3、培养瓶的消毒:弃去瓶顶塑料帽,用75%乙醇棉球消毒瓶顶橡皮塞,待干60秒。 培养瓶消毒程序:①70%酒精擦拭血培养瓶橡皮塞,作用60 s;②用无菌纱布或无菌棉签清除橡皮塞子表面残余酒精。 4、采得的血首先应注入需氧瓶,然后再注入厌氧培养瓶,有利于更好地分离出真菌、绿脓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血培养次数和采血时间:采血培养应该尽量在使用抗菌药之前进行,在24 h内采集2~3次做血培养(一次静脉采血注入到多个培养瓶中应视为单份血培养)。入院前两周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连续3天,每天采集2份。可选用能中和或吸附抗菌药物的培养基。对间歇性寒战或发热应在寒战或体温高峰到来之前0.5~1 h采集血液,或于寒战或发烧后1 h进行 5、采血装置和最小采血量: 成人:10ml/瓶。 新生儿:1~3ml/瓶。 6、常规血培养应该包括至少一个需氧培养瓶和一个厌氧培养瓶,称为“1套血培养”。 7、采集后的转运应≤2 小时,常温转运,禁止冰箱保存。 8、采集频次:应该24小时采3套,以提高阳性率。 9、常见疾病的采血频次和采血量:

S交叉配血试验标准化操作规程盐水法

落石出

交叉配血试验标准化操作规程(盐水法) 一、目的 为保证临床输血的相容性,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对全血、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浓缩红细胞、少白细胞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机采浓缩白细胞悬液等血液成分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二、方法 采用盐水介质试管法; 三、原理 交叉配血试验也称配合性试验,只是检查不配合性,使受、供者血液间没有可测的不相配合的抗原、抗体成分。盐水介质交叉配血试验常称立即离心配血试验,将人红细胞血型抗原与相应的抗体发生的凝集反应在盐水介质中进行,只有在任何步骤中不产生溶液血或凝集时方可将供血者的血液或血液成分给受血者输注。试验通常包括:主侧交叉配血试验:受血者血清对供血者红细胞,是检测受血者血清中是否存在与供血者红细胞发生反应的抗体; 次侧交叉配血试验:受血者红细胞对供血者血清,是检测供血者血清中是否存在与受血者红细胞发生反应的抗体; 自身对照试验:受血者红细胞对受血者血清,是检测受血者血清中是否存在抗自身红细胞抗体、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及红细胞缗钱状假阳性的存在。 四、适用范围 适用于输血前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的血液及血液成分。

五、仪器设备 普通离心机;血型专用离心机; 六、试剂 1、试剂名称:0.9%氯化钠注射液 2、试剂生产厂家: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 3、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006143020455; 4、包装规格:500ml/瓶; 5、贮藏条件;18-25℃避光保存。 6、有效期:自检定合格之日起二年; 七、检测样本要求 1、标本类型:静脉血(EDTA抗凝剂:血液=1:10)。 2、标本采集:见输血科标本管理标准化操作规程。 3、标本储存和运输:新鲜血2~8℃贮存时间不超过72小时。 4、标本拒收状态:标识不准确、标本稀释、细菌污染,严重溶血等不能测定。 八、操作步骤 1、将受血者与献血者的红细胞血清分离; 2、分别配制受血者与献血者红细胞配成2%盐水悬液; 3、取洁净小试管(10mmx60mm)2支,1支标明主侧:受血者血清(PS)+供血者细胞(DC);另1支标明次侧:供血者血清(DS)+受血者细胞(PC)。 4、按标记主侧管加受血者血清1滴和供血者红细胞悬液1滴。次侧

血库凝聚按法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及血库收发标本制度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 交叉配血试验(凝聚胺法) [原理] 凝聚胺试验是利用低离子溶液促进红细胞抗原与血清(浆)中的抗体反应,再利用凝聚胺引起红细胞间非免疫性的凝集,让已有抗体(IgG)反应的红细胞间的距离缩短。距离缩短后更能引起已反应的抗体和别的红细胞产生反应形成免疫性的凝集。而由凝聚胺所引起的非免疫性红细胞凝集反应可被后来加入的复悬液所中和而散开,如有免疫反应,凝集就不会散开,为阳性反应。如没有免疫反应,凝集就会散开,为阴性反应。交叉配血试验是在盐水介质的基础上加入凝聚胺,检测供患之间是否相合,患者血清(浆)中是否含有具临床意义的红细胞异体抗体。 [试剂组成] 1,洁净试管,离心机,显微镜。 2,0.85% 氯化钠溶液:准确称取氯化钠(AR)8.5 g,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 ml。 试剂启用后,有效期为:二周。 3,凝聚胺试剂 *1 低离子介质溶液:含葡萄糖,乙二胺四醋酸-2钠及稳定剂。 *2 凝聚胺溶液:含凝聚胺,氯化钠及稳定剂。 *3 复悬液:含柠檬酸钠,葡萄糖及稳定剂。 *4 阳性对照血清:含抗D血清,氯化钠及稳定剂。 4,抗人IgG 血清。 [试剂保存和稳定性] 1.凝聚胺试剂须保存在2-25℃。 2.有效期内可使用。 3.抗人IgG血清低温冰箱保存。复溶后放2—4℃冰箱保存。 [标本收集和准备] 1.抽取受血者静脉血3-4ml(操作中小心防止红细胞破损),放入一已贴标签干燥洁净的试管中为血清管(也可用EDTA-K2抗凝血液),并将注射器中余下的少量血液配成2%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放入另一已贴标签干燥洁净的试管中为红细胞悬液管。 以上标本有效期为三天;若受血者抽取标本后,输用过血液或血液制品,且输用时间超过12 小时的,必须重新采集标本。 2.2% 红细胞悬液: 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3次。 根据下表进行红细胞悬液的配制。 悬液浓度(%)压积红细胞(滴)盐水(滴) ---------------------------------------------------------------- 2 1 2ml(40) 5 1 0.8ml(16) ---------------------------------------------------------------- [操作步骤] 1.取出3支试管分别标记主,次及对照测试:

血培养检测规范化操作

摘自:《血培养检测规范化操作》 主编:徐英春、倪语星、王金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来源:微生物之家 一、血培养检测采血指征:对入院的危重患者未进行系统性抗生素治疗前,应及时进行血液培养,患者出现以下体征时可作为采集血培养的重要指征: 1.发热(≥38℃)或低温(≤36℃)。 2.寒战。 3.白细胞增多(>10×10 9/L,特别有“核左移”未成熟的或带状的白细胞增多。 4.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核白细胞<1×10 9/L)。 5.血小板减少。 6.皮肤粘膜出血。 7.昏迷。 8.多器官衰竭。 或同时具备上述几种体征时应采血培养。在评估可疑新生儿败血症时,除发热或低烧外,很少培养出细菌,应该补充尿液和脑脊液培养。肺炎链球菌与流感嗜血杆菌菌血症的患儿(特别是2岁以下的幼儿)一般多见于门诊,常伴有明显发热(≥38.5℃)和白细胞增多(≥20×109/L)。老年菌血症患者,可能不发热或不低热,如伴有身体不适,肌痛或中风可能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指征。 血培养检测皮肤消毒程序: 血培养为防止皮肤寄生菌污染,可使用消毒剂(碘酊或碘伏)对皮肤进行严格仔细的消毒处理,最大限度地减低皮肤污染。感染性心内膜炎,特别是心脏瓣膜修复术的感染,可能由皮肤寄生的微生物引起(例如:表皮葡萄球菌或棒杆菌属)。因此,在采集过程中血培养的污染一定要减小至最低程度。用做培养的血液均不应该在静脉或动脉的导管中抽取,除非静脉穿刺无法得到血液或用来评价与导管感染相关性指标。如果抽取了导管血,也应同时在其他部位穿刺获取非导管内静脉血液进行血培养。 皮肤消毒严格按以下步骤进行: 1.首先用70%酒精擦拭静脉穿刺部位待30秒钟以上。

凝聚胺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

凝聚胺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 一、目的: 为规范交叉配血试验的技术操作,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特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输血科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三、职责 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交叉配血试验。 四、测定原理: 红细胞表面带有大量的负电荷,凝聚胺是一种高效价阳离子季胺盐多聚物,溶解后产生较多正电荷,可以中和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带有的负电荷,使红细胞之间的距离减少。若是未被抗体致敏的红细胞,加入悬浮液它具有中和凝聚胺的作用,使正常的红细胞非特异性凝集散开,试验结果为阴性;但如果红细胞被相应的抗体所致敏,则会被凝聚胺凝集,凝块就不会散开,试验结果为阳性。 五、试剂及材料 (一)聚凝胺试剂盒(合肥天一生物技术研究所) 成分:低离子介质溶液、聚凝胺溶液、重悬液、阴性及阳性对照液; 保存条件:2~8℃贮存2年,试剂盒打开使用后可置于室温 (二)材料:玻璃试管、微量移液器、离心机、载玻片、显微镜等 六、标本要求: (一)抽取受血者抗凝(抗凝剂为EDTA.K2)静脉血2-3ml(注意核对病人信息), 在3000r/min条件下离心5分钟备用。 (二)标本保存:血液样本必须密封,2~8℃保存7天。 (三)用于交叉配血必须是2~8℃保存3天以内的标本。 七、操作程序:

(一)将受血者红细胞配成3%盐水悬液,鉴定ABO血型及Rh血型。 (二)将供血者血样配制3%红细胞悬液,鉴定ABO血型及Rh血型。 (三)取洁净小试管2支,1支标明受血者血清(PS)+供血者细胞(DC)或“主侧”;另1支标明供血者血清(DS)+受血者细胞(PC)或“次侧”。 (四)主侧管:受血者血清100ul+供血者红细胞悬液50ul。 次侧管:供血者血清100ul+受血者红细胞悬液50ul。 各加低离子介质溶液0.6 ml,混匀后静置1分钟,再各加聚凝胺溶液2滴,静置15s。 (五) 混合均匀后,在1000g条件下离心15s,然后倒掉上清液。 (六) 轻轻侧动试管里的细胞扣,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集,则必须重做。 (七) 最后加入重悬液2滴,轻轻转动试管混合,并同时观察结果,必要时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八、结果判定: (一)阴性:60秒内凝块散开,代表由聚凝胺溶液引起的非特异性凝集,配血结果相合。 (二)阳性:60秒内凝块不散开,代表红细胞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配血结果不相合。 (三)如反应可疑,可进一步倒在玻片上用显微镜观察。 九、注意事项: (一)若病人血浆(血清)含肝素,须多加双倍量的聚凝胺溶液以中和肝素。 (二)冬季室温较低,应将试管保温,以防冷凝集素引起的凝集反应,影响结果判断。 (三)加入血清量应严格按照操作方法,多加血清会提高离子强度,降低致敏效果。 (四)抗原抗体比例适当。 .

AYL-S7-201 FX400血培养仪操作规程3.0

FX400血培养仪操作规程 1.基本原理 培养瓶内的各种营养物质可提供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基础,而微生物生长过程中的代谢产物之一CO2将激活瓶内底部荧光感应物质而发出荧光,荧光信号变化与CO2变化成正比。仪器瓶位内的探测器探测到该荧光信号的变化并经一组运算公式的运算,得出荧光信号变化的各种参数,从而判断培养瓶内是否有微生物生长。BACTECFX设定瓶位探测器检测与计算时间间隔为每10分钟一次,并根据运算结果提供生长曲线。 2.培养瓶种类

? 树脂对标本内的抗生素有吸附作用,建议对来源于使用过抗生素患者的标本均应采用树脂瓶 ? 标本注入培养瓶后请尽快上机,如因故延迟,则应保证在规定时间之内上机: 各类树脂瓶/儿童瓶/含溶血素厌氧瓶: 35 ℃≤20 小时, 25 ℃≤48小时, 各类标准瓶: 35 ℃≤12小时, 25 ℃≤48小时, ? 对于每一次采样,建议至少同时做一个需氧瓶与一个厌氧瓶,并在不同时间、不同部位做三次采样,以提高阳性检出率。 3.仪器基本状况 主机外部电源开关、指示灯及显示器 1. 电源开关

2.仪器外部指示灯 3.培养箱内培养瓶的状态颜色显示 状态 闪烁 黄(转换) 所有指示灯 BD Bactec TM FX血培养仪器简易操作流程 一、放入培养瓶 1、仪器回到主屏幕 2、打开任一有空位的抽屉 3、扫描培养瓶条形码 4、将培养瓶放入任一空位(亮绿灯的位置),

5、重复3-4动作,直至把所需培养瓶全部放入。关闭抽屉 1、2、3、4、5、 二、取出阳性培养瓶 1、仪器回到主屏幕 2、打开有阳性瓶的抽屉 3、逐个取出阳性培养瓶(红灯闪亮的位置),并扫描该培养瓶的条形码 4、关闭抽屉 1、2、3、4、 三、取出阴性培养瓶 1、仪器回到主屏幕 2、打开有阴性瓶的抽屉 3、逐个取出阴性培养瓶(绿灯闪亮的位置) 4、关闭抽屉 1、2、3、4、 四、解决匿名瓶 1、仪器回到主屏幕 2、打开有匿名瓶的抽屉 3、取出匿名瓶(黄灯闪亮的位置),并扫描该培养瓶条形码 4、将培养瓶放回原位或任一亮绿灯的空位 5、重复3-4动作,直至解决所有匿名瓶。关闭抽屉。 1、2、3、4、5、生长曲线查询Plot 注: FX仪器可查找培养瓶从机器取出14天内的生长曲线。

凝聚胺法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

凝聚胺法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凝聚胺法交叉配血标准操作程序。 2.原理 红细胞表面带有大量的负电荷,以避免其产生自发性聚集,当红细胞悬浮在电解质时,阳离子会被红细胞的负电荷所吸引,此时红细胞则被扩散的双层离子云所围绕,而形成Zeta电位, Zeta电位决定红细胞之间的排斥作用。凝聚胺技术首先利用低离子溶液(LIM),降低介质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以促进红细胞和血清(血浆)中的抗体结合。其后,加入凝聚胺(Polybrene)溶液,它是一种高阶阳离子多聚物、肝素中和剂,溶解后能产生很多正电荷,可以中和红细胞表面带有的负电荷,使红细胞Zeta电位降低,缩短红细胞之间的距离,使红细胞产生非特异性的凝聚。最后加入悬浮液(Resuspending), Resuspending具有中和凝聚胺(Polybrene)的作用,使正常的红细胞非特异性凝聚散开,试验结果为阴性;但如果红细胞被相应的抗体致敏,则会被凝聚胺凝结,凝集就不会散开,试验结果为阳性。 3.试剂 由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凝聚胺法试剂盒,其组成: 3.1低离子介质(LIM) 2×130ml。 3.2凝聚胺(Polybrene)溶液2×20ml。 3.3 Resuspending溶液2×20 ml 4.仪器 4.1 80-2离心机: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4.2电热恒温水浴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4.3 OLYMPUS显微镜:日本 5.操作步骤及结果判断 按照试管法血型鉴定检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受血者血型鉴定, 并将鉴定结果写于申请单,并签名。以“同型输注”为原则,取相对应的成分血源进行交叉配血。 5.1取洁净小试管2支,分别标明主、次侧管。 5.2于主侧管中加入受血者血浆2滴和供血者3-5%红细胞悬液1滴,次侧管中加 入供血者血浆2滴和受血者3-5%红细胞悬液1滴, 轻轻混匀离心1000r/分钟, 仔细观察有无凝集,无凝集则可进行下一步骤,若有凝集则查找原因。 (盐水法) 编制人王渊审核人钟剑 版本号第二版颁布日期2018年1月1日

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精华】1

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流程及要点说明【精华】1 静脉血标本采集操作流 程 ..................................................................... (1) 血液标本的采 集 ..................................................................... .......................................................... 2 鹤壁京立医院血培养标本采集、运送与报告标准操作规程 (SOP) (2) 第六节交叉配血标本的采 集 ..................................................................... .. (4) 静脉血标本采集操作流程 (2012年8月7日第3次修改) 一、准备 即开即采: 核对医嘱、检验单?到床头查对床号、姓名?交流?解释目的、方法?评估患者(病情、观察穿刺部位皮肤和静脉情况、是否需要空腹采血)?评估环境(开灯、开窗等)?操作者自身评估?准备试管及其它采血所需用物、心中明确各试管采血量?在电脑内进行第一次扫码登记 采次晨血:晚班核对晨血交接本与医嘱单?根据医嘱备管?对床号、姓名、检验项目、检验单、试管、电脑(是否已录入及审核)?第一遍扫码?夜班再次查对床号、姓名、检验项目、检验单、试管、电脑(第一遍扫码的准确性:是否试管上A病人的条码扫给了B病人)?进行病人、环境、自身及其它用物评估

二、实施 带用物至床旁(端治疗盘或推治疗车)?对床号、姓名?解释操作目的?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取所需体位?戴口罩、手套?再次查对标本容器及检验单?在所选静脉上方扎压脉带?嘱患者握拳,常规消毒皮肤待干?左手手指夹住一根干棉签并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针穿刺血管?抽吸血液至所需量?松压脉带?松拳?干棉签按压?迅速拔针?移交给患者或家属按压穿刺部位?根据不同检验目的,将血标本注入相应容器中(若是注射器则应取下针头,注入顺序:先培养皿、再抗凝管、后普管)?注射器或采血针头丢入锐器盒?取压脉带、小枕?脱手套、洗手?取口罩?拉下衣袖?再次查对床号、姓名、检验项目、将试管条码贴在相应的检验单上?整理床单位?健康教育并告知获得结果的时间?污物分类处理?在电脑内进行第二遍扫码,即为电脑系统默认标本采样时间?电话通知支持中心送检(并告知是否为急诊标本)?洗手、签字?追踪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及时送检 注意事项 1、采集血培养时应使患者头偏向操作者对侧,抽血后立即注入血培养瓶并轻轻颠倒混匀,立即送检,不得冷藏。 2、若患者正在静脉输液、输血,不宜在同侧肢体采血。 3、采血后指导患者按压穿刺点5-10分钟,勿揉,凝血机制差的患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4、急诊标本送检时间必须在30分钟内完成,越快越好。也就是说检验单上出现的采样时间和接受时间间隔不能超过30分钟。 5、若采集血培养用的是注射器则应更换针头后才能将血液注入培养瓶,若是用采血针则不必更换。 血液标本的采集 一、静脉血标本的采集 【护理目标】

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微柱凝胶)

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 1.目的 为规范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在交叉配血试验中的应用,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及临床输血安全有效,依据《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医疗机构输血科作交叉配血试验。 3.职责 医疗机构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对交叉配血的试验。 4.原理 红细胞血型抗原与不完全抗体(IgG),在抗人球蛋白的桥梁作用下,经一定的离心力,产生特异性免疫凝集复合物或红细胞血型抗原与完全抗体(IgM)直接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凝集复合物,被排阻在具有三维空间网状结构的凝胶表层或凝胶颗粒间隙之中,判为阳性结果,表示待检血标本中含有相应红细胞血型抗原抗体;红细胞全部沉积于凝胶孔腔底部,即判断为阴性反应,表示待检血标本中无相应的红细胞血型抗原抗体。 5.所需设备和试剂 普通离心机、微注凝胶卡专用离心机、微柱凝胶卡专用孵育器、微量移液器、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卡 6.检测环境条件 室湿应控制在18~27℃,湿度应保持30%~70%。 7.操作步骤 7.1先将供(受)血标本制备0.5%红细胞低离子介质(LIM)悬液。 7.2撕开卡的封膜,于反应胶中主(次)侧管加供(受)者0.5% 红细胞LIM悬液100μl,加入受(供)血者血浆或血清25μl(或50μl)。 7.3将检测卡37℃孵育15min取出,置离心机1800r/min离心1min,2500r/min离心1min。 结果,表示受(供)血者血浆或血清中含供(受)血者红细胞血 型抗原相应的抗体(不完全抗体IgG或完全抗体IgM),供 受血者血液不相容。

阴性结果,表示供受血者血液相容。 8.质量控制 8.1微柱凝胶试剂卡在有效期内使用,每批试剂卡在使用前用已知阴、阳性对照确认其有效性。 8.1试剂质量控制方法 8.1.1即作阴、阳性对照试验:撕开检测卡的封膜,于2个反应腔中分别加入已致敏IgG抗D的1%O型RhD(+)红细胞LIM悬液50μl、健康者1%O型RhD(+)红细胞LIM悬液50μl。 8.1.2将检测卡于离心机1800r/min离心1min,2500r/min离心1min。 8.1.3取出,结果判定同7.3 9.注意事项 9.1检测卡若在冰箱储存,使用前须放置实验室平衡至室温。 9.2检测卡试验前,应3000r/min离心1min,正立放置待用。 9.3如因运输过程产生的气泡,可将检测卡放置在漩涡震荡器上震荡,使气泡漂移至胶面为止,3000r/min离心2min。 9.4细菌污染、纤维蛋白析出、抗凝不佳的血,可产生假阳性。 9.5离心速度过快,时间过长,试剂失效等因素均可导致假阴性。 10.相关文件 山东科博试剂仪器有限公司《抗人球蛋白检测卡说明书》

血培养标准操作程序

SOP_15-8 血培养标准操作程序 一、血培养标本采集和运送 见本手册《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采集运送和处原则》。 二、标本验收 1.申请单验收:要求血培养申请单除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外还应包括标本收集时间、收集方式、 是否已使用抗生素等,验收时应检查申请单是否填写完整。 2.标本验收: (l)检查标本标识是否与申请单相符; (2) 检查标本容器有无溢漏、渗出; (3)检查送检时间是否超过规定的标本保存时间。 3.不合格标本处理: (1)对申请单信息不全者应设法与临床医师取得联系; (2)对标识不符、送检容器不合格,送检时间超过规定时间的标本应注明原因,退回,要求重新留取标本,并做记录。 三、实验室检查 细菌培养: 1.培养基选择:培养基的质量对血液细菌培养阳性率的高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市售培养基良 莠不齐,选购时要慎之又慎注意质量,以知名大厂家生产者为宜。国内报告应用不 同培养基的两组血培养结果,1组阳性率为9.7%,另1组为16.1%,可见培养基影 响之大。抗凝剂现多用聚茴香脑磺酸钠(sodiumpolyanetholsulfonate,SPS)浓度为 0.025%~0.05%。因兼有抗凝、抗补体、抗吞噬及拮抗某些抗生素的作用,故较 其他抗凝剂为优。 2.培养条件:尽管病原菌仍以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为主,但亦有少部分为真菌、厌氧菌或L型菌 感染。特别是真菌感染有增加趋势可占病原菌的10%以上。所以必要时应选取相 应培养基在不同环境下培养。 3.盲传:肉眼和仪器都不能确保在瓶外观察到所有的阳性菌生长,因此在培养终结时应盲目 传代1次,以防漏检。 四、结果观察和报告 1.结果观察和评价: 血培养的结果应及时快速通知临床医师。采取以下措施:即每日开始工作时,首先检查血

迪尔血培养标准操作

DL-Bt全自动血培养系统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XXJYCZXJXXX 版本: 生效日期: 共4页 1.目的 规范DL-Bt全自动血培养系统操作规程,保证检验质量。 2.授权操作人 经培训并通过考核的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 3.原理 全自动血培养系统通过将已接种的血培养瓶放入检测器中,利用热传导原理使血培养瓶在37℃恒温环境下持续培养,使培养瓶中微生物快速生长并产生代谢气体,从而使培养瓶的传感器发生变化,同时利用光学传感器连续监测血培养瓶的传感器的变化,由专家系统判定待检标本的阴阳性结果,通过声光报警提示阳性结果并显示在液晶屏幕上。 4. 工作条件 环境温度:5℃-35℃相对湿度:≤80% 光照度:避免强光直射 使用电源:AC220V±22V,50Hz/±1Hz 大气压力:76kPa~106kPa 5.操作程序 5.1使用血培养瓶的基本要求 5.1.1注意有效期,在有效期内使用。 5.1.2.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使用前发现培养瓶浑浊、沉淀、变色等现象,不应使用。 5.1.3应正确采集标本,注意皮肤消毒程序,避免造成由污染菌引起的假阳性。 5.2血培养瓶的选择: 根据患者年龄段及标本实际情况选用相应血培养瓶(需氧瓶、厌氧瓶、儿童瓶)。 5.3血培养瓶的加样: 用无菌注射器采集(成人瓶8~10ml、儿童瓶采集1~3ml)血液或其它体液标本,注入到培养瓶中 5.4启动血培养系统 5.4.1打开仪器背板的电源开关,并按下仪器开关。 5.4.2等待系统启动完毕后,观察温度达到培养要求,即可使用 5.5关闭血培养系统 5.5.1遇到下列情况需关闭系统:屏幕触摸无反应、操作键盘或鼠标无应答。 5.5.2按下仪器开关,待屏幕无显示后,关闭电源开关。 5.6装载血培养瓶

用血技术操作规范

输血申请标准操作规程 1.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 2.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3.术前自身贮血由输血科(血库)负责采血和贮血,经治医师负责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手术室内的自身输血包括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术野自身血回输及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等医疗技术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 4.亲友互相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在输血科(血库)填写登记表,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室)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并负责调配合格血液。 5.患者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血浆置换等,由经治医师申请,输血科(血库)或有关科室参加制定治疗方案并负责实施,由输血科(血库)和经治医师负责患者治疗过程和监护。 6.对于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应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 7.新生儿溶血病如需要换血疗法的,由经治医师申请,经主治医师核准,并经患儿家属或监护人签字同意,由血站和医院输血科(血库)人员共同实施。 8.临床医务人员有义务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献血法》有关规定。 9. 确定输血的申请医师交代患者家属到输血科缴纳互助金。互助金为血液成本费的2倍(420.00元) 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标准操作规程 1. 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输血申请单上必须注明标本采集时间及采集人。特急输血用血常规管(盖紫色)采集,非急输血用普通管采集(盖红色)。 2.用药者注明用药情况。 3.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其他人员禁止送血)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并签字。 4.标本不合格启动《标本拒收程序》。 5.输血科核对无误后发给送血者《取血单》并交代取血时间及缴互助金。 6. 运送过程中发生意外,启动《意外事故处理程序》. 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 1.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 2.输血科(血库)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D)血型(急诊抢救患者紧急输血时Rh(D)检查可除外),正确无误时可进行交叉配血。 3.凡输注全血、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浓缩白细胞、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应ABO血型同型输注。

-血培养的临床指征

血培养的临床指征: 患者出现以下一种或同时具备几种临床表现时可作为血培养的重要指征:①发热(≥ 38 ℃)或低温(≤36 ℃),以间歇驰张型多见,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可见双峰热;②寒战;③白细胞增多(>10.0×109/ L,特别是有“核左移”时);④粒细胞减少(<1.0 ×109/ L);⑤血小板减少;⑥皮肤、黏膜出血,常见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菌血症,伤寒病人第4~10天可出现玫瑰疹,斑疹伤寒第4~6天可出现暗红色斑丘血疹;⑦昏迷;⑧多器官衰竭; ⑨血压降低;⑩呼吸加快(呼吸率>20/分或CO2分压<32mmHg);以及肝脾肿大;关节疼痛;C反应蛋白、内毒素、降钙素原升高等。 对新生儿可疑菌血症,还应同时做尿液和脑脊液培养。 老年菌血症患者可能不发热或体温不低,如伴有身体不适、肌痛或卒中,可能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指征。 1.1.2 血培养的标本采集时机: 只要怀疑患者有血流感染的可能,在考虑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都应立即采集血培养标本。若患者已行抗菌药物治疗,则应选择含有抗菌药物吸附物的培养瓶,并在下一次抗菌药物应用前采血培养。细菌通常在寒战和发烧前1小时入血,此时为采集血培养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的最佳时机。 1.1.3 血培养的次数: 要求:对怀疑菌血症、真菌血症的成人患者,推荐同时或短时间间隔(10分钟内)从不同部位(如双臂)采集2~3套血培养标本,做到“双瓶双侧”。如有必要,可同时或短时间间隔内从下肢静脉采血接种第三套培养瓶。在采集血培养后的2至5天内,不需要重复采集血培养 只有在疑似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的连续性菌血症时在不同时间点采血才有必要。 婴幼儿患者,需要同时采集2次(不同部位)血培养标本。 说明:以一个需氧瓶和一个厌氧瓶为一套血培养,作为常规血培养组合。所谓“双瓶双侧”,是指从一个部位采血接种一套培养瓶,再从另一部位采血接种另一套培养瓶。一次静脉采血注入到多个培养瓶中应视为单个血培养[2] 研究表明[3],只做1套血培养,病原菌的检出率仅为65%,两套血培养为80%,三套血培养为96%。单瓶或单套血培养不仅检出率不高,而且难以区分污染导致的假阳性,结果很难做出临床解释,应该坚决予以废除。 在抗菌药物治疗开始后的2至5天内,血液中的细菌不会立即清除。一般菌血症或真菌血症的患者可通过临床表现来判断疗效,无需复查血培养或者连续监测血培养。但有两个例外:一是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对于其菌血症或真菌血症是否被清除,连续血培养可被用于评估和指导治疗;二是与感染性心内膜炎无关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血症,对其阳性血培养的48至96小时追踪可以很好地预测复杂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血症[5]。

BC120血培养仪简易操作规程

BC120血培养仪简易操作规程 1.信息核对:核对申请单信息与血培养瓶上病人信息是否一致,将培养瓶的“ID号标签”帖在申请单上。 2.放瓶步骤:在主界面下,点击“放入键”,光标一般自动跳在ID号窗体内,扫描输入该培养瓶上的ID号(必输项目),屏幕上显示该瓶信息,选标本类型为血液,打开抽屉(严禁同时打开A、B两个抽屉),将培养瓶放入到抽屉中有指示灯亮起的任何空位内(插到底),会听到提示音,指示灯会闪烁,放瓶界面重新回到空白界面,同时在申请单上写上位置号:“注意是放的A箱还是B箱,例如放在A箱11号位置,则写为“A#11”,可继续放瓶,放完之后点击结束键,关闭抽屉,完成此操作。 3.取瓶步骤:当有阳性瓶或阴性瓶时,依据位置号找到检验申请单,主界 面下点击“取阳瓶”/“取阴瓶”健,屏幕会显示每个箱体内阳性瓶/阴性瓶的数量。打开抽屉,相应阳性/阴性瓶位指示灯的绿灯会亮起,依次取出,然后关闭抽屉,完成此操作。 4.常见问题及处理: (1)问题瓶的处理:放好瓶后,主界面上显示瓶子上标记问号“?”,可能是原因:“未扫描瓶子ID号直接放入,扫描信息不当,放入后又改变位置,仪器原因”。 单击该“问题瓶”的图标,点击右下角,查看/修改信息:①如该瓶放入放入时间不久(<0.2天),则将该瓶的结果由“在检测”改为“阴性”,保存修改并退出,按“取阴瓶”操作取出该瓶,核对申请单,重新执行放瓶操作并记录位置号;②如重新放瓶时提示“ID号重复”,则在单击“查询”,在出现的界面上直接点“查询”,或者在对话框中输入该瓶的ID号,找到该瓶的记录信息,仔细核对无误后删除该瓶信息,返回主界面,重新放瓶。③如该瓶放入时间过长,则不用处理等待该瓶报告阴性后取出。 (2)不小心退出系统:全自动血培养控制系统V1.0,用户名和密码均为“admin”进入软件主界面,测量孔颜色信息:灰色<空置>,蓝色<在培养>,黄色<阳性>,绿色<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