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理想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诗人下了逐客令,把他们驱逐出理想国。个中原因不外乎是:一、诗人进行虚构,无中生有,甚至诽谤神和英雄;二、阅读诗让读者(观众)情感失控,没有理智。请从艺术与真实的关系、“感觉”在对美把握过程中的作用诸层面展开论述,联系当下艺术、文化的现状,思考“感觉”的复杂性——为什么有些人认为感觉至上,“我觉得好就是好”?又有些人认为“感觉”可以被操纵,譬如文化商业可以推动或改变人们的“感觉”?

解答:

柏拉图的《理想国》之所以翻译为“理想”,在于他的乌托邦般难以实现的思想,并且在这个著作中,他以“国”为基础,阐述他的“治国之方”,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因此可以这样理解,在《理想国》中的绝大多数思想都是为政治服务的,并带有一定的理想指标。

在《理想国》中,关于艺术和政治,作为哲学家的柏拉图的观点无疑是艺术要为政治大方位的效劳;而在《会饮篇》中,作为诗人的柏拉图无疑一定程度上重视和颂扬艺术,追求艺术的“纯净性”。存在于两篇对话中的思想的对立,为我们了解柏拉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是,也不能单从这种对立的矛盾就简单的概括柏拉图的思想,我们应该能看到两次对话发生的场景是不一样的:《会饮篇》发生在笙歌缭绕和烛火摇曳的良宵,作者和雅典的几位文化熟人在一起进行

一场私下宴饮;《理想国》则是在重要的宗教节日期间,在雅典最重要的港口旁,在陌生人的家里,苏格拉底被迫就治国问题发表看法,柏拉图借导师苏格拉底之口,阐释自己的治国之道,企望建立一个真、善、美德理想国。

所以,要理解《理想国》中作者对诗这一艺术的看法,要联系作品的写作和思想背景。

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文化在渐进积累的基础上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哲学第一次拥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框架,人文科学得到发展。知识的积累让许多人高兴,文化的繁荣让许多人自豪,但是不久便发生了一场战争,最终以雅典人的失败告终。战争的失败使思想家开始反思文化繁荣的真实性,在《理想国》中,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看到了希腊文明的脆弱,看到了只是注重表面繁荣的文化氛围里建设文明国家的幼稚性。在当时,诗——这一艺术形式备受普通民众的喜爱,甚至超过了哲学,因此,对于文化虚假繁荣的批判,柏拉图把矛头指向了诗人,他认真地审视诗人的活动,形成了诗家是一批没有自知之明、不知天高地厚的无知者的成见。他讽刺了那些所谓的伟大的诗人竟然不会阐述诗歌创作技巧,只是从前人的故事里加以改造成诗,诗人的无知导致了他们审时度势的浅薄。并且,他们的创作内容大多虚构,无中生有,不具备深刻的哲学内涵,甚至诽谤神和英雄,因此诗歌折射的思想不能面对现实世界,不能对民众正确的认知

世界提供一种积极的心态。我们知道,在古希腊,诗人不仅被看作是神学的缔造者,也被当做公众知识的传播者。柏拉图站在这个高度,对于诗人的创作和诗人本身进行批判,是情有可原的。

但是如果撇开政治,关于艺术和真实这一论证,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艺术是原封不动地照搬生活,还是升华生活,抑或只是简单地作为情感抒发和宣泄的载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个人认为,艺术——具体到任何的艺术形式——文学、绘画、音乐等等,它们可以是个人的,可以是民族的,更可以是世界的。虚构的艺术也好,真实的艺术也好,只要能达到它出现的最初目的,并且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那它就是一部好的作品。

另一方面,柏拉图将诗人排挤出“理想国”的原因还有阅读诗歌让观众情感失控,没有理智。柏拉图认为,诗人弄虚作假,把人们引入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迷宫,在理性和欲念的斗争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从现在的眼光来看,柏拉图明显夸大了诗歌对于人情感的影响作用。首先,相比于古希腊,当前的诗歌艺术并没有那么发达和普遍了,随着文学样式的多样,诗歌被自觉的忽视和排挤了,写诗的人多而看诗的人少,并且看诗的那一小部分人,很难在为诗歌的情感失去理智,即使有,也只是暂时的,失去理智的往往是诗人本身,而并非读者。在古希腊,诗歌强烈的情感会感染观众

(人民),为诗中的人物哭,为他们笑,为他们捶胸顿足。其次,对诗歌进行审美的抽象的感觉也发生着变化。我想,在古希腊,人们的感觉是敏感的,对感觉的表达也是不加掩饰的,因此我们才可以看到他们为诗歌失去理智的一面。这个时候,人们的感觉比较纯粹,不会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当下,人们的感觉就不会那么直接和干脆了,传统的价值观压抑着他们的感觉,以此做一个行为端庄、有理智的人。最后,夸大还表现在感觉是主观的,是丰富多变的。柏拉图忽略了感觉的主观性,而将感觉当作一种一成不变的情感。柏拉图或许忘了,在大街上的人和在剧院看戏的人并不完全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也有不同的感觉。这一点,从古至今可以通用。诗可以让人失去理智,但失去理智的这一过程可以理解为压抑情感的抒发。一味的克制情感会让人的精神受到伤害,最终可能导致人性的异化和病变。作为一门艺术,诗固然会挑激人的情感,迷惑人的心绪,但是人们经过诗,尤其是悲剧诗的刺激后,往往会得到一种难以表达的满足感。人不能总是一本正经,他们的情感需要得到发泄。恰当的发泄反而可以让人找回理智,促进心理的和谐。这一点古今通用。

感觉是一个捉摸不到但又确实存在的东西,作为人的一种抽象情感,它也相当复杂。感觉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如果没有感觉,就不会形成对美的解释、产生对美的评价标准;

如果没有感觉,人们在面对任何一种外在物质和精神时,就不会产生欣赏、讨厌、学习和摒弃的不同态度;如果没有感觉,人们就不会存在喜怒哀乐,不会对人间的悲欢离合具有多种情感抒发。感觉对美的把握过程中,可以说,感觉是美诞生的先决条件。虽然感觉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但是“感觉至上”的观念是错误的,感觉很大程度上停留在理性之下,属于感性范畴之内,因此经过感觉的判断与经过理性的判断仍然存在着偏差,感觉最适用于精神层面,但不适用于坚固的真理层面。感觉属于感性范围,因此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可改变性,甚至一群人的感觉存在着相似性和可操控性,这一点可以用文化商业来解释。文化属于大众,每个人对文化的审视都会带有一定相似的需求,商业可以抓住人们这种需求,对文化进行一定的改造来符合观众的要求。当观众的感觉审美高雅时,也许剧院里上演的阳春白雪样的表演;当观众的感觉审美低俗时,文化就要被迫降低身份,用高昂的代价来换取廉价的掌声。这一点也是古今共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