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生物安全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一)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一)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一)引言概述: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实验室工作者的生物安全意识和技能,保护他们的健康和实验室环境的安全。

本文将分为五个大点来探讨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的相关内容。

正文:一、生物安全基础知识的培训1. 定义生物安全2. 辨别生物危险等级3. 了解生物危险标志4. 掌握实验室生物安全规范5. 学习常见生物危险物质的处理方法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培训1. 学习实验室规章制度2. 掌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性3. 学习实验室内的生物安全操作规程4. 了解实验室布局与生物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5. 掌握实验室灾害事故应急处理方法三、个人生物安全措施的培训1. 学习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2. 掌握手部和全身消毒的方法3. 学习正确使用生物安全柜4. 掌握样本采集、处理和储存的规范5. 学习生物废物的处置方法四、生物实验中的生物安全培训1. 学习合理设计生物实验操作步骤2. 掌握实验样本分离与处理的技巧3. 了解实验样本的保存和运输要求4. 学习生物实验中的污染控制方法5. 掌握实验材料的安全使用和废弃处理五、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培训1. 强调安全文化的重要性2. 学习构建实验室生物安全文化的方法3. 推广生物安全信息的宣传教育4. 鼓励实验室成员的生物安全行为5. 加强实验室安全责任与监督机制总结: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的意义重大,可以提高实验室工作者的生物安全意识和技能,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他们的健康和实验室环境的安全。

通过生物安全基础知识的培训、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培训、个人生物安全措施的培训、生物实验中的生物安全培训以及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培训,可以全面提升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水平,确保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课件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课件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生物安全基础知识 02. 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 03. 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 04. 生物安全培训与教育
生物安全基础知识
生物安全的定义
01 生物安全是指防止生物危
害,保护人类、动物和植 物健康,以及保护环境免 受生物危害的措施。
03 生物安全涉及多个领域,
理论授课:讲解生 物安全基本概念、 法律法规、操作规
程等
互动讨论:组织学 员进行生物安全相 关问题的讨论,加
深理解
实践操作:进行生 物安全实验操作演 示,指导学员实际
操作
考核评估:对学员 进行生物安全知识 考核,评估培训效

案例分析:分析生 物安全事故案例, 提高学员安全意识
生物安全考核与评估
考核内容:生物安全知识、技能、 01 态度等方面的考核
操作
03 生物安全柜的维护和保养:定期清 04 生物安全柜的注意事项:避免在生
洁和消毒,定期检查和维修
物安全柜内进行剧烈操作,避免在
生物安全柜内使用易燃易爆物品。
生物安全防护设备
防护服:防 止生物污染
和感染
手套:防止 呼吸道
感染
生物安全柜: 防止生物污
染扩散
鞋套:防止 鞋底携带生
评估方法:笔试、实际操作、面试 02 等多种方式
评估标准: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要 03 求,制定合理的评估标准
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结果,对实验 0 4 室生物安全培训进行改进和优化
谢谢
物污染物
护目镜:防 止眼睛接触 生物污染物
生物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
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生物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建立生物安全制度, 明确职责和权限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知识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知识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提升
• 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评估结果,进行持续改
• 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提高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

• 为实验室科研活动提供安全的保障环境
• 提高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CREATE TOGETHER
THANK YOU FOR WATCHING
谢谢观看
实验室生物实验技术的安全
• 选择安全的实验技术和方法
• 降低实验过程中生物因子的风险
实验室生物实验技术的风险评估
• 对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生物安全风险进行评估
• 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与实验技术的培训与实践
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的培训
实验室生物实验技术的实践
• 对科研人员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培训
• 防止生物因子泄漏和扩

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要求与措施
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
• 实验室布局合理,分区明确
• 实验室设备、设施和材料符合生物安全要求
• 科研人员具备生物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实验室生物安全措施
• 设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部门
• 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 定期对实验室进行生物安全检查和维护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总结与改进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总结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改进
• 对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进行总结和分析
• 根据事故总结,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 提炼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教训和经验
进行修订和完善
• 提高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06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建
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监管与检查

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

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

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一、进入规定1、在处理危险度2 级或更高危险度级别的微生物时,在实验室门上应标有国际通用的生物危害警告标志。

2、只有经批准的人员方可进入实验室。

3、实验室的门应保持关闭。

4、进入动物房应当经过特别批准。

5、与实验室工作无关的动物不得带入实验室。

二、人员防护1、在实验室工作时,应穿着连体衣、隔离服或工作服。

2、进行可能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体液以及其他具有潜在感染性的材料或感染性动物的操作时,应戴上合适的手套。

手套用完后,应先消毒再摘除,随后洗手。

3、处理感染性实验材料和动物后,以及离开实验室前,都应洗手。

4、为了防止眼睛或面部受到泼溅物、碰撞物或人工紫外线辐射的伤害,应戴安全眼镜、面罩或其他防护设备。

5、严禁穿着实验室防护服离开实验室,如就餐或去办公室、休息室和卫生间等。

6、不得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子。

7、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进食、饮水、吸烟、化妆和处理隐形眼镜。

8、禁止在实验室储存食品和饮料。

9、实验室内用过的防护服不得和日常服装放在同一柜子内。

三、操作规范1、严禁将实验材料置于口内,严禁舔标签。

2、所有的技术操作应按尽量减少气溶胶和微小液滴形成的方式来进行。

3、应限制使用皮下注射针头和注射器。

除了进行肠道外注射或抽取实验动物体液,皮下注射针头和注射器不能用于替代移液管或作他用。

4、应制定和执行处理溢出物的操作程序,当出现溢出事故或不慎接触感染性物质时,应向实验室主管报告,并留存书面报告。

5、排放到生活污水管道以前,应清除液体中的污染(采用化学或物理学方法)。

根据所处理微生物因子的危险度评估结果,可能需要相应的污水处理系统。

6、需要带出实验室的手写文件,应保证在实验室内没有受到污染。

四、实验室工作区1、实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严禁摆放和实验无关的物品。

2、发生具有潜在危害性的材料溢出以及在每天工作结束后,应清除工作台面的污染。

3、所有受到污染的材料、标本和培养物在废弃或清洁再利用之前,应清除污染。

实验室生物安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是指在科学研究、教学和生产活动中,为保护人员、环境和社会免受生物危害而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

实验室生物安全是现代生物学研究和应用发展的基础,它关乎着科学家和实验室工作者的健康与安全,以及社会的健康和稳定。

一、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意义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1. 保护工作人员安全:实验室中经常接触到各种生物性致病因子,如病原体和细胞系等,而这些生物因子对人体的伤害风险较大。

进行生物安全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研究人员感染的风险,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

2. 保护环境安全:实验室中往往会进行大量的试验和实验操作,有些实验活动可能会产生有害物质、微生物等,如果不加以控制和妥善处理,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影响。

3. 保护社会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意义不仅仅局限在实验室内部,还涉及到整个社会的安全。

在高度发达的科技和生物学研究环境下,一旦实验室中的生物安全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疾病的蔓延和传播,极大地影响社会的稳定。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基本原则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级管理原则:根据生物危害的不同程度,将实验室按照一定的等级划分,不同等级的实验室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控制研究中的危险因素。

2. 防护措施原则:实验室应采取物理隔离、生物隔离、个人防护等措施,以防止生物危害因子的泄露和扩散。

3. 废物处理原则:实验室在进行实验操作和研究时,需要正确处理并妥善处置产生的废弃物、废液和废气等,以避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污染和伤害。

4. 管理制度原则: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培训、工作要求、安全规章等,以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具体措施实验室生物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具体的措施来保障实验室的安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的设计要符合安全要求,包括通风、消毒、防护设备等方面。

同时,实验室建设还需要根据危害的程度和风险评估等因素,合理划分生物安全等级,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性和功能性。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二)2024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二)2024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二)引言: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是保障实验环境、研究人员和公众安全的重要措施。

本文旨在提供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的详细内容,以帮助实验室工作人员正确理解和遵守相关安全规定,降低生物安全风险。

正文:一、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基本概念1.1 生物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1.2 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分类和标志1.3 相关安全规定和法律法规1.4 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和管理二、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基本要求2.1 实验室内生物安全管理责任2.2 实验室场所和设施的要求2.3 病原微生物和生物制品的采购、管理和储存2.4 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和监督2.5 废物处理和实验室消毒三、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范3.1 实验室个人防护措施3.2 样品接收和处理的基本操作规范3.3 病原微生物的实验操作规范3.4 实验后的废物处理和清洁消毒3.5 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置和报告要求四、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案例分析4.1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分类和常见类型4.2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危害和原因分析4.3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措施4.4 借鉴他人经验教训的重要性4.5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和实施五、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的技术支持与措施5.1 实验室生物安全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5.2 实验室生物安全监测技术与监管5.3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机构和专业机构的作用5.4 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培养5.5 生物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的内容和重要性。

正确理解和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能够降低实验室人员和公众的生物安全风险,保障实验室的安全运行和研究的顺利进行。

同时,应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的技术支持和措施,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促进生物安全文化的建设。

实验室安全与生物安全基础知识

实验室安全与生物安全基础知识

第1部分
实验室安全
4
实验室安全
实验室安全概念
实验室安全是指在实 验室环境中,通过采 取必要的措施,确保 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 和实验设备的财产安 全
实验室安全
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
实验室工作的特点是 经常要处理复杂的生 物、化学和物理等危 险因素,如果安全工 作做不好,很容易发 生意外事故。因此, 实验室安全是实验室 工作的重中之重
其他废弃物的处理:应根据其 他废弃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处 理方法,如回收利用、焚烧等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的注意事项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工作应由 专人负责:并严格按照规定 进行操作和处理
处理过程中应防止交叉污染 和二次污染
应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处理记 录和档案:确弃物处理
实验室废弃物的分类
实验室废弃物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生物废弃物:包括实验动物的尸体、血液、组织等 生物样品 化学废弃物:包括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化学试剂 、溶液等 放射性废弃物:包括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样品、试剂 等 其他废弃物:包括实验器材、设备等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措施
实验室安全与生 物安全基础知识
汇报人:xxx
目录 Content
-
01
实验室安全
02
生物安全
03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
实验室安全与生物安全基础知识
01 实验室安全与生物安全基础 知识
02
实验室安全和生物安全是保证实 验室内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 前提。为了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 的安全和健康,必须了解实验室 安全和生物安全的基本知识,并 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生物废弃物的处理:应使用专用容 器收集生物废弃物,并按照规定进 行高压灭菌、化学消毒等处理。实 验动物的尸体应按照规定进行无害 化处理

生物安全基本知识(1)

生物安全基本知识(1)
生物安全基本知识(1)
(三)、防护的基本原理: 1.避免或减少操作中气溶胶的产生:规范工
作人员操作过程,避免操作错误;正确使用 仪器设备;加强人员培训;改进操作技术。 2.防止气溶胶的扩散:围场操作(把感染性 物质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如生物安全柜 );屏障隔离;有效消毒灭菌;有效拦截( 高压滤过器)。 3.防止气溶胶的吸入:个人防护。
生物安全基本知识(1)
中效消毒剂: 含碘类、异丙醇、乙醇、酚类消毒剂
等。 可杀灭结核分枝杆菌、亲水病毒、真
菌和细菌繁殖体。
生物安全基本知识(1)
低效消毒剂: 洁尔灭、新洁尔灭、醋酸氯己
定(洗必泰)等。 可杀灭亲脂类病毒,部分真菌
和细菌繁殖体。
生物安全基本知识(1)
消毒原则:
1、及时消毒 2、彻底消毒 3、有效消毒 4、消毒前预清洁 5、避免二次污染 6、做好个人防护,减少对物品的破坏和
生物安全基本知识(1)
三、BSL-2实验室要求
1.相关法律和标准 国外
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2004版) «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手 册»美国 «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加拿大
生物安全基本知识(1)
国内 «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
准则» (WS233-2002)卫生部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19489-
生物安全基本知识(1)
BSL-2实验室照片
生物安全基本知识(1)
四、自我防护:
1、在实验室工作时,任何时候都必须穿着连 体衣、隔离服或工作服。
2、在进行可能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体液 以及其他具有潜在感染性的材料或感染性动 物的操作时,应戴上合适的手套。手套用完 后,应先消毒再摘除,随后必须洗手。

生物安全知识培训

生物安全知识培训
5、气溶胶感染主要途径
注射器操作时,当抽吸后或者拨出时,注射器针头由于颤动而散发出液体微粒。用接种针去粘沾液体时,液柱断裂。镜检涂片时,液丝断裂。
传染性材料倾注出来。打开培养皿盖时,盖内壁往往有传染性的凝结水薄膜,因破裂而散播气溶胶。
6、气溶胶感染主要途径
开安瓿时,如瓿内为液体,则当锉刀锉断瓿颈后,即可能发生气溶胶;如瓿内为干燥的活菌或菌种,特别是用真空熔封的,更易产生溶胶。
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一次性空针使用后用消毒液浸泡再毁形回收。患者的体液标本消毒后再倒入下水道,血液及微生物室用的培养基应统一回收处理。
6、化验单的消毒
化验单上有细菌,应消毒后发出,且尽可能用电脑打印报告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并用镊子取棉球,对每位患者操作前应洗手或手消毒。
3、采血盘定期消毒
4、加强自动化仪器废物的管理
自动化分析仪产生的检验废弃液中含有病原微生物,应加强消毒管理工作,产生的废液应消毒后倒入下水道。
5、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
检验科工作人员应加强学习医院感染知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必要时可与医院传染科建立业务交流关系,牢固树立自我防护意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预防职业性接触性感染的发生。严禁在实验室内进餐、饮水、会客,个人食品不得存放在实验室冰箱里。
2、严格洗手
污染的手是传播病原菌的主要媒介,患者的标本含有大量病原菌,处理标本时应戴手套、帽子,必要时穿隔离衣、戴口罩,但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洗手要严格按六步法,尽量使用洗手液。若用肥皂,应保持肥皂表面干燥以提高杀菌率。如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强力致病菌污染时,应加用消毒剂洗泡。处理不同类的标本也应洗手,洗手之后才可接电话、吸烟。

实验室生物安全人员培训

实验室生物安全人员培训

实验室生物安全人员培训培训内容一、实验室安全知识1.实验室不能穿拖鞋、凉鞋、高跟鞋等露脚面的鞋子;不能穿背心或群裙子等暴露过多批复的衣服,应穿白色实验衣,长发应绑好。

2.实验台上务必保持干净,不得放置与实验无关的物品或书本,实验室内严禁吸烟。

3.实验完毕,清理实验用具并整理桌面,避免发生实验意外事故。

4.保持实验室地面的清洁,一旦泼洒试剂或样品,有负责人及时处理,未处理时,在受污染区域做好标识,以防事故的发生。

5.凡取用固体须用药匙,取用液体须用杯状容器,切勿用手拿取,若用剩余,切勿倒回试剂瓶。

6.挥发性溶剂,如酒精、丙酮、乙醚、苯、二硫化碳、冰醋酸、石油醚、甲苯、二甲苯等,均极易燃烧,故切勿靠近火源。

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着火时,切勿用水灭火,以免助长火势蔓延。

酒精、丙酮、冰醋酸均可溶于水,故可用水灭火。

7.加热或蒸发溶液时,不得擅自离开,万一不得已离开,务必交代同事小心留意或者停止加热。

8.在实验室遇有刺激眼睛的气体,多半是看不见的汞蒸气、CO、H2S、HCN、NH3、HCl等,应立即以洗眼器冲洗眼睛。

身体若感不适,应立即到室外身呼吸新鲜空气。

二、移液管和移液辅助器的使用1.应用移液辅助器,严禁用口吸取。

2.所有移液管应带有棉塞以减少移液器具的污染。

3.不能向含有感染性物质的溶液中吹入气体。

4.感染性物质不能使用移液管反复吹吸混合。

5.不能将液体从移液管内用力吹出。

6.污染的移液管应完全浸入适当的消毒液中,并在消毒液中浸泡适当时间后再进行处理。

7.盛放废弃移液管的容器应当放在生物安全柜内。

8.为了避免感染性物质从移液管中滴出而扩散。

9.在工作台面应当放置一块吸有消毒液的纸。

10.使用后将其按感染性废弃物处理。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1.各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个人防护要求:BSL-1实验室:1)工作人员实验时应穿工作服,戴手套,必要时带防护眼睛。

2)离开实验室,必须脱下工作服,留在实验区,不得穿着进入办公区。

生物安全知识简介

生物安全知识简介

生物安全知识简介生物安全知识简介有哪些生物安全是指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实验室中潜在的生物危害,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实验室环境以及实验室周围地区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物安全知识简介:1.实验室安全:实验室是进行生物实验和研究的场所,因此实验室安全至关重要。

实验室安全包括实验室规则、个人防护装备、实验操作流程、废弃物处理等。

2.微生物安全:微生物是生物安全的重要部分。

微生物安全包括微生物的分类、特性、保存、运输和处理等。

3.生物危险等级:生物危险等级的划分是生物安全的重要基础。

生物危险等级包括高危险、中等危险、低危险等。

4.生物安全柜:生物安全柜是一种专门设计的设备,用于保护实验人员和实验室环境免受实验室污染物的侵害。

它能够过滤和收集空气中的有害颗粒,同时防止实验污染物扩散到实验室空气中。

5.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是实验室安全的重要一环。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包括废弃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等。

6.生物安全培训:生物安全培训是确保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措施。

生物安全培训包括实验室安全规则、实验操作流程、紧急处理方法等。

以上是常见的生物安全知识简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生物安全知识简介包括哪些生物安全是指有效地防范和抑制有害生物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危害,保障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健康与安全。

以下是生物安全知识简介:1.生物安全是一类涉及人类和动物健康以及生态环境安全的科学和技术。

2.生物安全包括防止有害生物危害人类、动物和植物的各种措施。

3.生物安全还包括防止有害生物通过食物、空气、水等途径进入人类的科学和技术。

4.生物安全还包括如何保护人类和动物健康,防止传染病流行的措施。

5.生物安全还包括如何保护人类和动物健康,防止食品和其他资源被有害生物污染的措施。

6.生物安全还包括如何保护人类和动物健康,防止有害生物通过空气传播的措施。

7.生物安全还包括如何保护人类和动物健康,防止有害生物通过水传播的措施。

生物实验室安全常识

生物实验室安全常识
针对实验操作中的安全风险,强调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职员工定期安全培训
更新安全知识和技能
0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实验室安全知识和技能也需要不断更新

应对紧急情况的演练
02
组织员工进行火灾、化学品泄漏等紧急情况的演练,提高应对
能力。安全案例分析源自03通过分析实验室事故案例,让员工了解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和
预防措施。
安全意识培养与宣传
安全标语和海报张贴
在实验室显眼位置张贴安全标语和海报,时刻提醒员工注意安全 。
安全文化活动
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操作技能比赛等,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和参与度。
定期安全会议
定期召开实验室安全会议,总结安全工作,提出改进措施,确保 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持续改进。
THANKS
[ 感谢观看 ]
处理完毕后,应对实验室内环 境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安全

生物废弃物处理规范
01 生物废弃物应按照规定进行分类、标识和 处置。
02
废弃物处理时应使用专用容器和设备,避 免交叉污染和意外伤害。
03
对于具有传染性的生物废弃物,应进行灭 活或消毒处理,确保安全。
04
处理完毕后,应对废弃物存放和处理区域 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环境安全。
01
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如化学防护眼镜、实验服、化学防 护手套等。
控制使用量
根据实验需要取用适量化学品,避 免浪费和环境污染。
03
02
遵循实验操作规程
按照实验指导书或操作规程进行实 验,不得随意混合化学品。
废弃物处理
按照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规定正确处 理废弃化学品。
04
化学品泄漏处理
迅速报告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

(三)防护设备设施
摆放原则 在工作台面上的实验操作应该按照从清洁区到污染区的方向进行 操作要点 ◆避免使用明火,用适当的灭菌措施 ◆避免使用干扰安全柜内层流的实验手段 ◆如使用中有遗洒,所有物品被拿走前必须经去污染处理 ◆安全柜必须处于操作状态时,才能彻底消毒内壁 禁用明火 ◆使用明火会对气流产生影响 ◆特别在处理挥发性物品和易燃物品时,也易造成危险 ◆在对接种环进行灭菌时,可以使用微型燃烧器或电炉,而不应使用明火。
生活垃圾
红色垃圾袋
放射性垃圾
黄色锐器盒
损伤性垃圾
医疗废物分类
(四)医疗垃圾处置
01
感染性废物
02
病理性废物
03
损伤性废物
04
药物性废物
05
化学性废物
(四)医疗垃圾处置
损伤性废物
◆特征: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 ◆常见: 1.医用针头、缝合针。 2.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 3.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三)防护设备设施
生物安全柜
酒精灯
可移动紫外灯
红外加热灭菌器
压力蒸汽灭菌器
洗眼冲淋装置
(三)防护设备设施
生物安全柜 主要的保护屏障,防止生物有害气溶胶逃逸. 保护操作人员-负压 保护周边环境-HEPA 可以保护样品-层流
◆实验室操作都可能产生感染性气溶胶。 ◆直径小于5μm的气溶胶、直径为5~100μm的微小液滴亦可能产生吸入或交叉污染工作台面的其他材 料。 ◆正确使用生物安全柜—将有效减少由于气溶胶暴露所造成的实验室感染以及培养物交叉污染。
◆用一手捏起另一近手腕部处的手套外缘,将手套从手上 脱下并将手套外表面翻转入内; ◆用戴着手套的手拿住该手套; ◆用脱去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手套腕部处内面; ◆脱下该手套使其内面向外并形成一个由两个手套组成的 袋状; ◆丢弃在高温消毒袋中并进行消毒处理。

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全员培训

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全员培训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措施
•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措施主要包括生物安全培训、生物安全操作规程、生物安全监 测等,用于降低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 •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措施应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规程,确 保实验室生物安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与培训
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
• 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是指导实验室人员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和样品处理的规定, 用于降低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 • 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应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规程, 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
•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是提高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的重要手段,用于 降低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 • 实验室人员应定期参加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掌握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提高实验 室生物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类型与来源
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类型
• 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主要包括生物因子泄漏风险、生物因子感染风险、实验室火灾风险、 实验室爆炸风险等。 • 不同类型的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可能导致不同的危害后果,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来源
• 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主要来自实验室人员、实验室环境、实验样品和实验活动等方面。 • 实验室人员可能因操作不当、防护不当等原因导致生物安全风险;实验室环境可能因通风 不良、清洁消毒不到位等原因导致生物安全风险;实验样品可能因携带病原体、毒素等原因 导致生物安全风险;实验活动可能因实验设计不合理、实验操作不严谨等原因导致生物安全 风险。
•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用于规范实验室生物安全行为,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 • 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律法规要求实验室必须遵守生物安全规定,建立健全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确 保实验室生物安全。

实验室安全知识之生物安全篇

实验室安全知识之生物安全篇
32
11.配备降低锐器损伤风险的装置和建立操作规程。 12.按规程小心操作,避免发生溢洒或产生气溶胶,如不正 确的离心操作、移液操作等。 13.在生物安全柜或相当的安全隔离装置中进行所有可能产 生感染性气溶胶或飞溅物的操作。 14.工作结束或发生危险材料溢洒后,要及时使用适当的消 毒灭菌剂对工作表面和被污染处进行处理。 15.定期清洁实验室设备。必要时使用消毒灭菌剂清洁实验 室设备。
2
目 录
一 实验室生物安全危害 二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 三 实验室生物安全行为规范
3
(一)实验室感染事件
(二)气溶胶与实验室感染
4
(一)实验室感染事件
前车之鉴
5
中国CDC实验人员感染非典病毒事故
2004年4月中国CDC病毒所腹泻病毒室两名研究生在做病毒 实验时感染sars 病毒。 事故调查:事故起因系该所实验人员多次违规将未完全灭活 的sars病毒从P3实验室带出至普通实验室操作而引起。 处理措施:中国疾控中心主任李立明引咎辞职。
14
ü (一)防护设备设施 ü (二)个人防护用品 ü (三)医疗垃圾处置
15
安全防护的基本要求:
16
17
(一)防护设备设施
生物安全柜 压力蒸汽灭菌器 可移动紫外灯 红外加热灭菌器 酒精灯 洗眼冲淋装置
18
19
生物安全柜
主要的保护屏障,防 止生物有害气溶胶逃 逸. 保护操作人员-负压 保护周边环境-HEPA 可以保护样品-层流
28
29
1.建立并执行准入制度。所有进入人员要知道实 验室的潜在危险,符合实验室的进入规定。 2.确保实验室人员在工作地点可随时得到生物安 全手册。 3.建立良好的内务规程。对个人日常清洁和消毒 进行要求,如洗手、淋浴(适用时)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biosafety protection for laboratories)
是指当实验室工作人员所处理的实验对象 含有致病性微生物及其毒素时,通过在实验室 设计建造、使用个体防护设施、严格遵守标准 化工作及操作程序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以确 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室对象侵染,确保 周围环境不受污染。
实验室可以分为: • 基础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一级(BSL-1) • 基础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二级(BSL-2) • 防护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三级 (BSL-3) • 最高防护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四级(BSL-4)

根据操作不同危险度等级微生物所需的实验室设计特
点、建筑构造、防护设施、仪器、操作以及操作程序来决
需要
不需要
需要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
a 在环境与功能上与普通流动环境隔离 b 取决于排风位置
定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水平。表1 叙述了与不同危险度等级
相对应的(而非“等同的”)各危险度等级微生物所要求
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水平。
生物安全水平、操作和设备
危险度 生物安全水平 等级
1 级 基础实验室——
生物安全水平一 级
2 级 基础实验室——
生物安全水平二 级
3 级 防护实验室——
生物安全水平三 级
4 级 最高防护实验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2号《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 安全环境管理办法 》(2006年5月1日实施)
• 福建省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共15条,2003年十 月一日实施)
• CNAS已于2009年06月30日发布《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 准则》(CNAS-CL05:2009),2009年07月01日正式实 施。
不需要
3级
需要Βιβλιοθήκη 4级需要房间能够密闭消毒
不需要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通风 ——向内的气流 ——通过建筑系统的通风设备 ——HEPA 过滤排风 双门入口
气锁
带淋浴设施的气锁
通过间
不需要 不需要 不需要 不需要
不需要
不需要
不需要
最好有 最好有 不需要 不需要
不需要
不需要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需要/不需要b
需要
需要 需要 需要
病原体通常能引起人或动物的严重疾病,但一般不会发生感染个 体向其他个体的传播,并且对感染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 危险度4 级(个体和群体的危险均高)
病原体通常能引起人或动物的严重疾病,并且很容易发生个体之间 的直接或间接传播,对感染一般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一、生物安全基本知识 —— 实验室分级
一、生物安全基本知识 ——感染性微生物的危险度等级分类
• 危险度 1 级(无或极低的个体和群体危险) 不太可能引起人或动物致病的微生物。
• 危险度2 级(个体危险中等,群体危险低) 病原体能够对人或动物致病,但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社区、牲畜
或环境不易导致严重危害。实验室暴露也许会引起严重感染,但对感 染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并且疾病传播的危险有限。 • 危险度3 级(个体危险高,群体危险低)
一、生物安全基本知识
• 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laboratory biosecurity) “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则是指单位和个人为防
止病原体或毒素丢失、被窃、滥用、转移或有意 释放而采取的安全措施。
气溶胶 aerosols
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粒径一般为0.001 ~100μm 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 体系。
• 《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规则》(CNAS-RL05:2008) • 世界卫生组织(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一、生物安全基本知识 ——相关文件和标准
• GB 19489-2008 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 GB 50346-2004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 GB 15981-1995 消毒与灭菌效果评价方法与标准 • GB/T 19495.2-2004 转基因产品检测 实验室技术要求 • GB/T 27403-2008 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食品分子生物学检测 • GB/T 27405-2008 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食品微生物检测 • GB 50073-2001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 GBJ19-87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 WS233-2002 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安全通用准则 • SN/T 1193-2003 基因检验实验室技术要求 • YY0569-2005 生物安全柜 • ISO 14644.1~8 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国际标准 • ISO/DIS 14698.1 ~ 3: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 生物污染控制
一、生物安全基本知识
• 什么叫实验室生物安全?
Laboratory bilsafety
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条件和状态不低于容许水 平,可避免实验室人员、来访人员、社区及环境 受到不可接受的损害,符合相关法规、标准等对 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的要求。
“实验室生物安全”一词用来描述那些用以防止 发生病原体或毒素无意中暴露及意外释放的防护 原则、技术以及实践。
实验室生物安全基础知识
实验室生物安全基本概念
实验室安全危害来源
生物实验室危害来源: • 生物危害 • 其他危害
——危险性化学品 ——火的危害 ——电的危害 ——噪声 ——电离辐射等
一、生物安全基本知识 —— 相关文件和标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24号《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已经2004年11月5日国务院第69次 常务会议通过并施行。(共七章七十二条)。
定向气流
危险病原体 研究
在三级生物安全防 护水平上增加气锁 入口、出口淋浴、 污染物品的特殊处 理
Ⅲ级BSC 或Ⅱ级 BSC并穿着正压服、 双开门高压灭菌器 (穿过墙体)、经 过滤的空气
BSC:生物安全柜;GMT:微生物操作技术规范
不同生物安全水平对设施的要求
生物安全水平 实验室隔离a
1级
不需要
2级
室——生物安全 水平四级
实验室类型 实验室操作
安全设施
基础的教学、 GMT 研究
不需要;开放实验 台
初级卫生服 务;诊断、 研究
加防护服、生物危 害标志
开放实验台,此外 需BSC 用于防护可 能生成的气溶胶
特殊的诊断、 在二级生物安全防 BSC 和/或其他所
研究
护水平上增加特殊 有实验室工作所需
防护服、进入制度、 要的基本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