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言语幽默差异分析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
浅谈幽默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幽默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认为:“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
教学幽默在课堂的运用是教师个性智慧的闪烁,是寓教于乐的机智。
英语教师,作为语言的传播者和传授者,其职责之一就是运用幽默的语言艺术向学生展现英语语言的机智风趣及其中所蕴涵的文化,使学生领略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无穷魅力,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什么是幽默语言艺术,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运用幽默语言艺术及运用的原则是本文讨论的中心问题。
一、什么是幽默语言艺术“幽默”一词来自英语humour的音译。
词典上的解释是the quality of being amusing。
英语humor刚传入我国时,曾有人用汉语意思与之相近的“滑稽”“诙谐”等词翻译它。
“言语幽默(verbal humor)”是通过运用双关、讽刺、夸张、迂回说法、矛盾修辞、首音互换、提喻等各种语言技巧构建的幽默。
(Attardo,1994)幽默语言艺术是一种以语言为建构材料,以智慧和理性为内核,以美的形式为外观表现,以契机为催化剂的艺术表达形式。
教学语言幽默艺术是指将语言幽默运用于教学,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学生会心的微笑中提高教学艺术效果和水平的活动。
(李如密,教学艺术论)二、幽默的语言艺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很多人认为运用幽默的语言来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是英语学习初级阶段的方法,在严肃的英语课堂是不必要的。
但是根据美国一位博士所征集的九万多封学生(其中包括成人学生)的信,归纳出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其中的一项就是教师语言要有幽默感,这就表明学生无论年纪和学习阶段都喜欢具有幽默感的教师。
唐树芝先生说:“教师善不善于运用幽默,具不具有幽默感,能不能充分发挥幽默的力量,这是衡量教师教学机智和教学口才的重要标志。
”我国著名英语教授陆谷孙说过,“老师不是喜剧演员,但有一点幽默感,对教学显然是有益的。
”笔者从多年的英语学习和教学经历中得出,具有幽默感并运用幽默的语言教学是英语教师所要具备的教学艺术之一。
浅析英汉语言的差异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英汉语言的差异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语言是人类进行沟通的工具,同时语言又将各民族历史、文化、习俗和社会制度都会反映在其中,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人们在表达同一意义的方式上有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英语和汉语同样如此,因此,我们要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中捕捉词语的特点,从而使我们对词的语境,感情色彩和习惯表达方式等方面更好的了解,进而更熟练地使用这两种语言。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向学生传递这种信息,就非常的重要。
【关键词】英语教学;英语词义;英语翻译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经常有学生问一些关于英汉的翻译问题有的学生一直以为汉语翻译成英语或者英语翻译成汉语,只要学好语法,掌握好单词就可以了。
汉语和英语同属语言,语言具有其复杂性,它与历史,文化等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所以,本文针对这一情况从几个方面作以论述。
一、某些词并无固定词意,场景不同,用词不同在英译汉中,对英语词义的推敲是一项永无止境的艰苦的思维活动。
英国语言学家Eric Partridge说过一句话,“Words do not have meaning,people have meaning forwords”。
(词无本意,意随文生)。
具体某句话的词义不是简单的一查字典就可以确定,而是要通过词的具体结构,根据上下文意思去探索,找出内在的联系,运用确切的汉语词汇表达出来,达到最佳翻译效果。
例如:He is a rolling stone and I don’t think he can lay up any money。
如果从字面翻译“他是一个滚着的石头,不能存很多钱。
”就会让人感觉不知所云。
可是如果联系a rolling stone滚石,再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就可理解为形容人居无定所,浪迹天涯,不愿意在某处定居下来,这句话就好理解了,所以我们如果将其翻译为“他是个浪迹天涯的人,所以我想他存不了多少钱”就能恰如其分地译出内在的含义,读者也一目了然。
中英文言语幽默的跨文化分析
中英文言语幽默的跨文化分析《跨文化分析:中英文言语幽默》跨文化研究日益广泛,关注的范围也在拓展,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中英文言语幽默的比较。
在西方文化中,幽默是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人们打破尴尬和放松,表达人们的情感,激发思维。
在这方面,中西文化也有其独特的表达习惯,各国之间的比较可以帮助人们理清其中的差异和契合之处。
在中国文化中,中国古代士人以虚语幽默变笑,表达思想。
这种言语表达,在西方文化中几乎不存在,它富含中国文化中的智慧和情感,源于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观照。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游园不见时”要求人们在没有钱财财富的情况下,以及在匆忙忙碌的人生中让自己有自由去走访花园,享受自然之美。
这种藏身谐喻内涵,令英文幽默技巧无法演绎。
另一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则是英文语言中重视情景幽默,而中文语言中则较少用到这种表达。
英文幽默多来自生活中交往经历,如典型名句“给我一杯烈酒,我会说一段幽默的故事”,表达的是通过语言的玩笑来掩盖言论的坦率,让人们在谈话中不至于异样尬局。
此外,英文幽默也大量依赖文字押韵和句法灵活表达,而中文又常存在字面直接的语气,无法部分式的衔接句子并且也没有押韵的效果。
例如英文经典幽默:Somebody once said:“ 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you never know what you are going to get”,直接翻译成中文就少了很多味道,没有了它原本的幽默感。
从上面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英文言语幽默有着本质不同的特性与差异,无论是理解还是表达都需要跨文化思维来全面完整地把握幽默的动机和趣味性。
得出结论:中英文言语幽默有着本质不同的特性与差异,无论是理解还是表达都需要跨文化思维来全面完整地把握幽默的动机和趣味性。
只有通过深入挖掘研究,才能更加发。
跨文化语境下中英文毕业典礼演讲中幽默机制的对比分析
跨文化语境下中英文毕业典礼演讲中幽默机制的对比分析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幽默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可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在中文和英文毕业典礼演讲中,幽默机制的运用也会有所不同。
本文将对中英文毕业典礼演讲中的幽默机制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种语境下幽默的表达方式、效果和文化内涵。
我们来看中文毕业典礼演讲中的幽默机制。
中国文化注重礼仪和尊重,因此在演讲中的幽默更多的是以微妙的姿态表现出来。
在中文毕业典礼演讲中,幽默通常通过讽刺自己或者暗示性的笑话来展现。
演讲者可能会以讽刺自己的方式来缓解紧张的气氛,或者通过讲述一些夸张的故事来引发听众的笑声。
在文化背景中,这种幽默的方式被视为圆融、委婉,更多的是在言外之意中表达出来,也更容易被听众所接受。
而在英文毕业典礼演讲中的幽默机制则更加直接和开放。
英国人喜欢幽默,他们常常通过调侃、讽刺或者直白的笑话来表达幽默。
在英文演讲中,幽默通常会更加直击主题,让听众在笑声中思考演讲者所要表达的观点。
这种方式更容易让听众感受到幽默所带来的快乐,也更容易引发听众的共鸣。
接下来,我们来看两种语境下幽默的效果。
在中文毕业典礼演讲中的幽默,更多的是起到缓解紧张气氛和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力的作用。
由于中国文化强调人情味和亲和力,因此中文演讲中的幽默更多的是以拉近与听众之间的距离为目的。
通过幽默的方式,演讲者可以打破僵硬的气氛,与听众建立情感联系,让演讲更有温度。
我们来谈谈两种语境下幽默的文化内涵。
在中文文化中,幽默更多的是以谦和与圆融为特点,强调个人的姿态和处世态度。
中国文化注重礼仪和尊重,因此在幽默中更多的是通过自我讽刺、微妙的笑话和暗示性的幽默方式来展现。
这种方式能更好的体现出中国人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中的人情味和亲和力。
中英文毕业典礼演讲中的幽默机制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中文演讲中的幽默更多的是以委婉、圆融为特点,更注重于人情味和亲和力;而英文演讲中的幽默更多的是以直接、开放为特点,更注重于个人表达和思维方式。
幽默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及使用技巧
幽默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及使用技巧【摘要】本文旨在阐述分析幽默对于英语教学的作用和影响,同时分析了在英语教学中出现的一些课堂教学问题,并结合幽默教学的益处,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幽默;英语教学;创造性;使用技巧【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have a close study of the importance of human in English teaching. Meanwhile, the author probes into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daily English teaching and put forth some skills of applying humor in English teaching to solve those disputes.【Key words】Humor;English teaching;Creativity;Application skills1幽默对于英语教学的作用幽默能抒发情感,愉悦人的心灵,增强人际关系。
在英语课堂中使用幽默用语可以对英语教学起到许多积极的作用:1.1幽默能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师在课堂拥有绝对的权威。
教师和学生之间有一条天然的鸿沟,表现在学生缺乏主动性不敢提出不同意见,教师严肃刻板的教学,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非常的低效。
尤其在英语课堂中,对于教师讲解的语法现象、单词和句型,学生只能一味接受,如果教师适当的在课堂中展示一些幽默感,会给学生一种暗示:教师能理解学生的情绪和生活方式。
能消除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障碍和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
1.2幽默能使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更加放松和拥有主动性、创造性在英语教育界,政策制定者们和学者们越来越认识到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实践性。
使用幽默需要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因为幽默的一个本质特点即为“意想之外”,要达到这点,则必须不守常规,采用原创的思想或独特的表达方式。
英语幽默在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幽默在教学中的应用幽默是什么?幽默是笑料,是人的性格特征,还是一种交际手段?The Penguin English Dictionary把幽默定义为:①能引人发笑的东西(作为一种刺激物);②被逗乐时愉悦的状态(作为一种反应);③幽默感(作为一种性格倾向)。
本文中所指的幽默主要是指“言语幽默(verbalhumor)”,即通过运用双关、讽刺、夸张、迂回说法、矛盾修辞、首音互换、提喻等各种语言技巧构建的幽默。
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幽默既有共性又有其民族性和时代性。
幽默不仅借助特定的语言形式而且与文化背景紧密相关。
在英美等英语国家,幽默有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幽默感被看作是一个人的理解力和创造才能的重要方面。
英语幽默具有英美文化的鲜明特征,以其简练的语言形式,恰到好处的各种修辞,巧妙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乐趣和智慧、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因此,英语幽默不仅是语言教学的优质素材,也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用英语思维的有效方法。
幽默的使用不仅可以降低语言学习的焦虑度,还可以增进学习者对语言形式的注意和了解、加深学习者对词汇的理解,提高记忆效果,打破中间语言(inter language)阶段的停滞状态,从而促进语言学习的进一步发展。
下面我们就以一则英语幽默为例,分析语言幽默构建机制以及它在外语教学上应用。
A little bird was flying south for the winter. It was socold, the bird froze and fell to the ground into a large field.While he was lying there, a cow came by and dropped somedung on him.As the frozen bird lay there in the pile of cow dung(粪),he began to realize how warm he was.The dung was actually saving his life! He lay there allwarm and happy, and soon began to sing for joy.A passing cat heard the bird singing and came toinvestigate.Following the sound, the cat discovered the birdunder the pile of cow dung, and promptly dug him out and atehim.The morals of the story:①Not everyone who shits on youis your enemy.②Not everyone who gets you out of shit is yourfriend. ③And when you’re deep in shit ,it’s best to keep yourmouth shut!故事的情节很简单:一只小鸟冻僵了,一头路过的奶牛刚好把粪拉在鸟身上。
中英言语幽默的差异-2019年精选文档
中英言语幽默的差异英语中的“humor”一词来自于古希腊医学,他们相信人类身体有四大类液体控制健康及情绪。
而抑郁是由于身体内的“黑胆汁”过盛所致,解决办法正是开怀大笑。
英国人将“humor”一词演化成“有趣”的意思。
将“humor”一词以音译形式“幽默”引入汉语,是林语堂1924年首次撰文提倡的。
莎士比亚曾说过:“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光”而实际上,风趣的谈吐和机智的问答不仅能彰显出一个人的智慧,还能增强此人人际交往的能力。
一个幽默风趣的人无疑是最受欢迎的。
然而很多幽默语言的妙处却不是谁都能理解的,具有相同或相似背景的人之间更容易了解幽默中的含义,幽默也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但文化背景差异较大的人的幽默风格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也就是说,幽默的形式有其特定的历史沉淀。
有时,同一可笑的情景对于来自另一种文化的交谈者来说既无趣也不可笑。
可莱姆斯曾说过:“我们不得不弄清他们为什么会说出那些话,是如何说的以及再怎样一个特定的情景下对谁说的那些话,另外,我们还不得不将他们的话语、信仰、心态与一个更为宽广的文化背景联系起来。
”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描述,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中西方尤其是我国与英美国家的一些差别,从而更好地进行相互间的和谐沟通。
一、中西方幽默语内容上的不同幽默是人类审美追求的反应,也是对现实生活的映射。
幽默能在在内容上折射出不同民族他们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以及文化理念。
中国的传统幽默大多是表述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但也不是各方面都可以用来做幽默的素材的,从主题上看,中国受传统儒家思想根深蒂固,人们谈“性”色变,以及宗教和个人隐私,尤其是关于死亡的问题,更是讳莫如深。
而西方的幽默则涉及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关宗教、性、死亡的幽默也可以堂而皇之地成为社交语言(这在美国幽默中更为明显)。
在内容上看,在西方的言语幽默当中,单纯娱乐性质的纯幽默比重较大,这是幽默从萌芽状态时起,便形成的一个鲜明特征。
而中国幽默似乎肩负着更沉重的历史使命――针砭时弊。
中英文言语幽默差异分析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
中英文言语幽默差异分析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第一篇:中英文言语幽默差异分析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 中英文言语幽默差异分析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言语幽默是以语言为工具而从事的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活动。
中美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英文语言的语用策略使用侧重点的不同。
这种差异必然导致幽默言语交际活动活动中幽默效果的好坏有赖于对中英文言语幽默差异的深刻理解。
本文采用语料分析法发现中文更偏好于使用“过度自我贬损”和“过度赞赏他人”策略实施幽默言语行为;英文国家则更倾向于使用“贬损他人”策略、“自我欣赏”策略和“不合时宜”策略进行幽默交流。
在英语教学当中应当适当认识到这种言语幽默差异,灵活实现中英文幽默方式的转换,促进课堂效果的提高。
关键字:中英文言语幽默效果差异应用引言幽默作为一种极其普遍的语言现象,引起了许多领域的研究者们的重视,例如语言学、修辞学、美学、哲学及社会学等等。
回顾以往对情景喜剧中幽默所做的研究,我们发现这些研究大多局限于语篇分析、语言翻译、跨文化研究等领域。
教学语言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是传递师生信息的通道。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经常运用幽默、风趣的言语,就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所以幽默感是每个教师都应具有的一样必不可少的东西。
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融入了幽默,运用丰富有哲理而又有情趣的幽默语言进行授课,就能深深地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又能使学生学得愉快。
这对于调节知识讲授的“输出功能”,激活学生的接受和反馈能力,形成灵活、积极的心理状态,都有很好的积极作用。
幽默技巧在教学中的合理运用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师应该通过大量的知识积累来掌握幽默语言技巧。
幽默语言运用好了,不仅可以使课堂更生动,还能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牢固地掌握语言知识。
幽默是一种常见且具鲜明文化特征的艺术形式。
幽默就在我们的身边。
幽默也应该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始终。
幽默是智慧和灵感的体现;是底蕴和修养的积淀。
幽默的教学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幽默的教学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会学”,而且要让学生“乐学”。
教育家斯维特洛说:“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助手。
”英语教师是直接同语言打交道的,教师活泼幽默的语言更适合学生口味,更能增强英语教师的感染力,将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幽默的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一种含蓄、诙谐有趣、意味深长、富有哲理,能给人启迪的语言,它是教师高超教学艺术的体现。
在课堂教学中有以下几点作用:一、调节气氛,激活课堂幽默语言如同“兴奋剂”,教师如能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幽默诙谐的方法授课,就能创设轻松的愉悦的教学氛围,就能使学生愿意和教师配合,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学生主体作用得以发挥,教师讲课才能如鱼得水。
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一堂课上,学生正在低头思考问题。
忽然,从窗外飞来一只漂亮的蝴蝶,“啪”地撞在玻璃窗上,于是蝴蝶便在教室里“横冲直撞”!许多学生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入侵者吸引了。
我见此状便调侃道:“大家都被这蝴蝶吸引住了,张老师的魅力还敌不过一只小小的蝴蝶吗?”一阵笑声之后,我借“蝶”发挥,我问道:“Why does this butterfly fly into our classroom?”这下同学们争着回答,一扫刚才的沉闷气氛。
有的说“He wants to have a rest!”有的说“He wants to play with us!”有的说“He wants to listen to Ms Zhang!”我最后说:“大家说的都不错!其实那只蝴蝶早在窗外观察大家了,它见你们迟迟没有回答问题,情急之下就飞了进来!它想对大家说:“Come on,come on,boys and girls.Please think over and answer Ms Zhangs question quickly.”学生们的笑声再一次活跃了课堂气氛。
英语幽默赏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 词:英语 言语 幽默 ;不和 谐一 消解理 论 ;关联理论
D I 1 .9 9 jsn1 7 -6 9 .01 . 40 9 O : 5 6 / .s.6 1 5 62 2 . 4 0 i O
Th p ia i n o Ap r ca i n o gihH u o si le eEn ls e c ig eAp lc to f p e ito f En l m r nCo lg gih T a h n s
Th o yc n e p r cae fo e r .a b a p e itd r m f r c g iv p a m ais p rp cie . gih e r e s c n e o e s td ou o nt e r g tc ’ e s e t sEn l la n r a b c mp n a e i v s e o in l o h i d i o a fo t kn h n lssa d a p e it n o eE gihv r a u r . ot ea ay i m t al f rt era dt n l f r o y i e ma ig i t ea ay i n p r ca i ft n l e b l mo sS h n lss n o h s h a p r cain o eEn l hv r a u o sc nh l t ua es c dlng a ela n r ’ i tg a iemo iain. nda p e it f h gi eb l m r a epsi lt e on o t s h m a u g e r e s n e r t t t v v o
习 外 语 的 动 机 分 为 融 入 型 ( 称 结 合 型 i tg a ie 和 工 或 nertr)
英语幽默语言技巧及其在教学中运用的研究
造好的教学环境 。
利用 同音词或一词多义 的语言现象使某一词语获得双重意义。 它不仅可 以使语言幽默 、 饶有 风趣 , 又可以使语言的表达在含 蓄中 曲折 , 若隐若现 , 生动活泼 , 还具有一定 的联想和想 象性 。例如 :
W h n awo n c mpan d t e u c e thssu a e se e ma o lie oh rb th rt i a sg st td ha a
摘
要
幽默技巧在教学 中的合 理运用是提高 英语课 堂教 学
Ma : t i kh n I h n ewa sma re n dh d al n s t o . ri da a i e sa h me o
的有效手段之一 , 师应该通过大量 的知识积累来掌握 幽默语言技 教
巧。幽默语 言运用好 了, 不仅可 以使课 堂更生动 , 能让 学生在娱 还 乐的同时牢 固地掌握语 言知识。 关键词 幽默 幽默语言技巧 英语教 学
22 词 汇技 巧 .
自己偷工减料、 以面包ຫໍສະໝຸດ 屑充肉来做香肠的行为找最好 的借 口。
234 夸 张 ..
英语课堂中的教学幽默及其功能
英语课堂中的教学幽默及其功能摘要:教学幽默是一种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手段,它通过语言、表情、动作表现出来,能愉悦身心,启迪心智。
英语教学幽默具有活跃课堂气氛、沟通师生情感、激发学习兴趣、消除疲劳、灵活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等功能。
在教学中要注意正确得体地使用幽默,为教学内容服务。
关键词:英语教学幽默功能注意事项一、教学幽默的内涵已故现代著名散文小品大家林语堂先生是中国第一个将英文“humour”一词译成汉语“幽默”的人。
那么何为幽默呢?《牛津高阶英语双解词典》的解释是:“Quality of being amusing or comic; ability to appreciate things, situations or people that are comic; ability to be amused.”( 行为、谈吐、文章中足以使人逗乐、发笑或消遣的特点,欣赏和表达这些特点的能力。
)〔1〕我国《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对幽默的注释都是:“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按《辞海》的解释,幽默是“一种艺术手法。
以轻松、戏学但又含有深意的笑为其主要审美特征,表现为意识对审美对象所采取的内庄外谐的态度。
”〔2〕幽默是人类智慧火花艺术的闪现,它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一定的表达方式表现出来,其效果能愉悦身心,启迪心智。
那么什么又是教学幽默呢?教师把幽默带进课堂,融合于教学之中,就有了教学幽默。
现代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学会”、“会学”,而且要使学生“乐学”。
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而教学幽默就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把幽默引进课堂已经引起中外教师的高度重视。
我国特级教师于漪就主张:“努力把课上得情趣横溢。
”全国特级教师魏书生则明确地提出:“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
”他在课堂上一向力求使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不仅使优秀的学生因成功而发出笑,也能使后进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受到触动。
美国的保罗韦博士通过调查,概括出好教师的十二条素质,其中有一条就是幽默感。
[浅析英语言语幽默歧义性]英语歧义幽默
[浅析英语言语幽默歧义性]英语歧义幽默[浅析英语言语幽默歧义性]英语歧义幽默摘要:幽默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的一部分,而歧义性是幽默言语的一个重要特征,正确的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和应用幽默。
关键词:幽默; 歧义; 言语一、引言言语幽默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是人类语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作为人际交往的一种方式以及具有普遍性的一种艺术形式,幽默已经渗透进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在在人际交往中可以缓和气氛、调解冲突、维护面子,改善人际关系,而且已成为个人智慧、魅力和教育的象征。
所以幽默的研究一直以来引起了各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
二、美国情景喜剧《平民天后》介绍美国情景喜剧《平民天后》一部以青春期少年生活和学习为主题的电视剧。
该剧以少女利齐•迈奎尔和她的同学米兰达、戈多的校园经历为主线,以利齐的弟弟马特和父母的故事为副线,用轻喜剧的方式生动、幽默地向观众展示了美国中学生的生活状况和情感历程。
这篇文章中的语料就选自这部情景剧。
通过对这部电视剧中人物的幽默语言分析,有助于我们认识言语幽默的重要特征-的歧义性,通过对幽默歧义性的研究,可以更好的认识和理解幽默,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幽默。
三、幽默的重要语言特征-歧义性产生幽默的因素很多,而因歧义产生的幽默,在众多因素占其中很大一部分,所以歧义性被看做是英语幽默的重要的特征。
歧义是每一种语言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歧义指的是一个语言形式包含多种不同的意义的现象。
歧义是指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对某一个句子或句子中的某一部分的意思或作用因产生不同理解而引起的分歧和不同理解。
英语语言本身具有同音词多、一词多义、语法灵活、句法松散等特点,这就容易产生歧义。
歧义包括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语法歧义,语用歧义等,本文着重从语音、词汇、,语用等方面来认知英语言语幽默的歧义性。
1)从语音的角度看英语言语幽默的歧义性语言符号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必须借助于语音来表达,一定的语音总是与一定的意义相联系的。
论幽默风趣的教学言语在英语中的作用
浅谈幽默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镇隆中学钟玉清2009年7月2日世界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说过: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
幽默的语言不仅具有生动风趣、含义深刻、感染力强等特点,而且能使气氛变得轻松、愉快、活泼。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课堂上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地死授教材内容,就避免不了使教学方法显得刻板单调、枯燥乏味,让一些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会产生厌烦、畏难乃至抵触情绪,从而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反之,一位英语教师要是在组织教学与讲解教材重难点的同时,充分利用语言的幽默艺术,便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那么英语教学中幽默语言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引起注意,激发学习兴趣。
我国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主张每堂课都应充满学生的笑声。
的确,人们在心情愉快的时候工作或学习,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样只有在活跃的气氛中,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教学中的思维创造活动,才能与教师一起把课堂教学搞得有声有色。
因此,英语教师应在工作中着力形成自己独特的幽默艺术,通过生动、幽默的语言营造出轻松、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感受学习英语的无限乐趣。
有一天,我讲解的是“where”的句型。
在导入时我说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一位外国友人去中国朋友家做客。
进门时看到中国朋友的妻子很漂亮,出于礼貌就说了句:“Your wife is very beautiful!”中国朋友去谦虚地说:“Where,where.”外国朋友很惊奇,于是赶紧说:“From the head to the foot.The all is very beautiful.”在这则幽默中,我将翻译时要注意的问题以幽默的形式告诉学生,在西方国家中,当有人夸你时,一律回答“Thank you!”随后我顺势导入本课的教学内容,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在教学中巧妙地使用幽默技巧,就会引起学生情感上的注意与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学生变成一种精神享受。
浅议幽默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浅议幽默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幽默在英语教学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它不仅可以让学生们的学习氛围变得轻松愉快,还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们提升英语水平。
首先,幽默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英语课堂上,如果教师不时地讲一些幽默的故事或笑话,学生们就会感到英语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这样,学生们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次,幽默可以帮助学生们提升语言能力。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们往往会因为生词难懂或语法困难而感到困惑。
这时,如果教师能够用幽默的方式帮助学生们理解难懂的内容,学生们就会很快地掌握英语知识,并且记忆更加牢固。
最后,幽默还可以帮助学生们提升自信心。
在英语课堂上,如果学生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讲出幽默的故事或笑话,他们就会感到自己的英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样,他们就会对自己产生信心,并且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加自信。
总之,幽默在英语教学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它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们提升语言能力,并且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因此,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应该多运用幽默的方式,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英语。
中英幽默的跨文化对比
提出问题:
1.中西方幽默差异的原因;
2.中英幽默的共性和特性。
得出的分析结论:中西方不同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历史与文化背景是造成其不同的主要原因。了解中西方的文化之间的差异,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以及幽默的语境化对于与西方人民的理解和交流能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目录
1.陈宸 《老友记》与《爱情公寓》的比较浅析。西南交通大学艺传学院,四川,成都
2.朱润 《中美情景喜剧比较探析》.中国电视
3.龚维刁《幽默的语言艺术》.重庆出版社
论文的进度安排
1.准备阶段(2015年2月至2015年3月)选题,查阅资料,理论学习,确定论文研究内容。
2.实施阶段(2015年3月至2015年4月)撰写论文开题报告,设计论文提纲,定期进行阶段性总结,着手资料收集和成果总结工作。
选题意义:
借助对英汉幽默语言的分析,加深人们对中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了解,让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们都能分享到语言幽默给人们带来的欢笑与愉悦,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有利于中西方和谐发展
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从跨文化角度出发,对中英语言幽默进行对比研究,找出两者的相似处与不同点,并着重研究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出现的幽默困境的产生原因。幽默语言的魅力既基于表达者独特的语言技巧,同时也有赖于交际双方在共知语境的前提下领悟幽默语言的潜信息,也就是语言所反映的文化。
3.后期总结(2015年4月至2015年5月)整理资料,撰写论文研究报告。
2015年3月4日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中英言语幽默有何差异而影响到中英双方的交流与沟通
预期结果:
1.初步接触英汉言语幽默的共性和特性,发现中英语言的幽默之处。
浅议幽默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浅议幽默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幽默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沟通能力的提升。
下面将从不同方面浅议幽默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首先,幽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习英语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学生常常感到枯燥和无聊。
而幽默可以打破这种单调,使学习变得有趣和愉快。
例如,在教授英语单词时,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幽默的图片或引用搞笑的场景来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和记忆单词。
这样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增加学生对单词的兴趣和记忆效果。
其次,幽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文化。
幽默常常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内涵,通过幽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例如,在教学中通过讲解英语国家的笑话或开展趣味性的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促进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兴趣和认知。
此外,幽默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幽默往往需要学生理解双关语、谐音等语言技巧,这对于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通过解析和分析幽默的语言结构,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英语中的语言技巧。
例如,在教授冷笑话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笑话中的语言技巧,例如双关语、夸张等,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另外,幽默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引入幽默的学习材料、活动和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英语幽默小品创作或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可以主动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效果。
最后,幽默可以促进学生的沟通能力。
英语作为一门实用性语言,沟通能力是学生英语学习中的重要目标。
通过幽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的表达技巧和语境,提高学生的口语流利度和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学中引入英语幽默小品或个人故事分享等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促进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流。
(英语毕业论文)中西方幽默话语的对比研究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分析2 《还乡》中哈代的自然观3 从民族文化心理差异角度看功能对等论在商标翻译中的运用4 论英汉谚语的起源差异5 浅析《茶花女》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爱情追求的道德障碍6 从会话合作原则透析英语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幽默的产生7 An Analysis of The Woman Warri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on of Discrete Identity in Chinese American Community8 The Charm of Female Independence in Jane Eyre9 A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English Euphemism10 论奥巴马就职演讲词的排比修辞11 试析《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的成长主题12 翻译中的字词选择13 On Hybridization in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Lexemes in Moment in PekingThe Duality of Life and Death——An Analysis on Virginia Woolf’s Mrs. Dalloway14 哈克贝利.费恩对“文明世界”的适应15 浅谈英语科技文献汉译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16 目的论与对外传播翻译17 以《热血强人》为例分析美国黑白种族的融合18 On Sister Carrie’s Broken American Drea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19 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谈李继宏译《追风筝的人》20 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21 经济学视野下的《鲁滨逊漂流记》22 《沙漠之花》的女性主义研究23 英汉动物词汇隐喻的跨文化研究24 《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与《失乐园》中的撒旦的反叛者形象比较25 从美学角度评张培基先生所译散文“巷”26 血性意识—D.H.劳伦斯的自然主义爱情观27 中美文化中面子理论的对比分析28 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写作中连接词使用情况研究29 浅谈简.奥斯丁《劝导》的反讽艺术30 中国高校名的英译31 苔丝的悲剧命运分析32 中学生英语互助学习研究33 交际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34 佛罗多与亚拉冈:悲剧虚构型模式中的低模仿英雄与喜剧虚构型模式中的高模仿英雄35 传统道德与时代新意识之战―论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的婚恋观36 Pragmatic Study on the Humor Effect in The Big Bang Theory37 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角度浅析商宴之道38 基于对爱伦坡文学作品及心理的兴趣39 The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Companies Facing Anti-dumping40 宗教对传统:犹太新年与中国新年的对比研究41 Doomed Tragedy out of Desire-Driven Morbid Personalities in Nabokov’s Lolita42 《麦琪的礼物》中环境语的分析43 "工业小说"《玛丽.巴顿》的宗教解析44 论《小妇人》的叙事技巧45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46 商务信函翻译技巧初探47 中西幽默异同探析48 The Joy Luck Club :Chines e Mothers’American Dreams Lost and Regained49 英汉禁忌语对比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及翻译策略50 论企业对员工过度压力的管理51 商务谈判着装礼仪禁忌52 The Tragic Elements in 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53 论中学英语互动教学54 Feminism under the Traditional Masculine Standards55 Where Should Gone With the Wind Go?——Study on The Disputes Among Critics of Gone With the Wind56 “垮掉的一代”没有垮——简析《在路上》中年轻人的生活观57 英语文化中的禁忌语58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Senior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59 An Analysis of Two Women in the Film of 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Victorian Woman vs. Modern Woman60 怪,或不怪--《小镇畸人》中的主要人物解读61 基于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的《老人与海》主人公人物分析62 浅析欧洲中世纪骑士和中国侠士精神的差异─西欧中世纪初期骑士和中国秦汉游侠63 中国公司简介的英译技巧64 解读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65 中式英语与标准英语的差别66 浅谈汉语政论文中“化”字的翻译67 Beauty in Sense, Sound and Form-An Analysis of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A Red, Red Rose68 论石黑一雄《别让我走》中新与旧的世界69 英汉习语中价值观的差异70 高中英语课堂导入语艺术研究71 (英语系经贸英语)贸易壁垒下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突破之路—以华为为例72 浅析哈代主要小说作品中鸟的意象73 美国电影与文化霸权—以好莱坞大片《阿凡达》为例74 比较《西游记》与《哈利.波特》中的英雄形象75 Exploring Effective Approaches to Translating Allusion in Ancient Chinese Poetry76 论标示语汉英翻译中的等效问题77 浅析语用预设在广告语中的运用78 汉语公示语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79 汉英翻译中的文化因素80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Food Cultures81 A Study on Effective Multimedia-assisted SEFC Teaching82 与身体器官有关的中英文习语对比研究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83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象征主义的研究84 《了不起的盖茨比》与美国梦的破灭85 《白鲸》与《老人与海》中的海之意象分析86 传统教法与交际法结合的英语教学探讨87 商务英语的特点及翻译技巧88 英文小说中的中国文化认同——《京华烟云》赏析89 《理智与情感》中埃莉诺的性格简析90 汉英动物词的文化内涵对比及翻译91 On the Disposal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Translation92 开放式教学理念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模式探索93 从用餐礼仪看中美核心价值观差异94 从功能对等理论谈中国小吃名英译95 论《黄墙纸》中女主人公女性主义思想的局限性(开题报告+论)96 工业化进程下人的主体性的追问——梭罗的《瓦尔登湖》97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98 是什么在作祟?—论保罗爱情失败的原因99 从《刮痧》看中美家庭文化差异100 《觉醒》女主人公-艾德娜追求自我的过程101 礼貌原则在英语商务信函中的运用102 试谈母语对外语学习的影响103 浅谈电影台词的翻译技巧--以《追求幸福》为例104 中西戏剧发展快慢对比及其原因105 《爱玛》中女性主义的双重复写——论个人意识与阶级意识的冲突106 “美国梦”的再探讨—以《推销员之死》为例107 Cultural Presupposition and Misreading in Translation108 浅析《苔丝》中的象征主义109 《嘉莉妹妹》中的不同价值观的研究110 肢体语言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分析111 视觉文化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112 An Analysis of Snobbery in Jane Austen’s Pride and Prejudice, Sense and Sensibility, and Mansfield Park113 浅谈《红楼梦》诗词的文化意象翻译114 浅论美国文化霸权的确立115 《还乡》中哈代的自然观116 浅析中英委婉语差异117 《远大前程》中的幽默与讽刺分析118 论田纳西.威廉斯戏剧中的象征主义手法—以《玻璃动物园》为例119 The Positive Image of the Mouse:A Study on the Children’s Literature120 从交际翻译视角看企业简介的汉英翻译121 从文化视角看汉英翻译中的语篇连贯性122 约翰.邓恩诗歌艺术陌生化123 魔鬼之子:论《呼啸山庄》和《呼唤》中的男主人公形象124 《紫色》中女主人公西丽妇女主义的形成125 《夜访吸血鬼》中的模糊性别观126 对目前金融危机的分析127 论《红字》中的道德观128 中美学校教育对比——学生个性发展方面129 从翻译等值理论看文化词的翻译130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颜色词的蕴义131 分析《要说出全部真理,但不能直说》中的标记用法132 论内莉丁恩在《呼啸山庄》中的作用133 《呼啸山庄》中的爱与复仇134 《好人难寻》的冷漠主题分析135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象征主义分析136 中西方茶文化对比研究——以红茶为例137 商务谈判中的礼貌策略研究138 Rhetorical Art and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Suggestions of Business Transaction Correspondence139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 of Elizabeth Bennet in Pride and Prejudice140 比较分析《野草在歌唱》与《倾城之恋》中女性的爱情婚姻观141 从合作原则看《白象似的群山》中的对话142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Sino-US Business Negotiation143 科技英语长句的结构分析与翻译144 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之比较145 师生关系与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之关联性探析146 《西风颂》两个汉译版本的文体分析147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论哈利.波特的成功148 女性主义解读《威尼斯商人》中的女主角149 论“迷惘的一代”告别“美国梦”——浅谈《永别了,武器》和《了不起的盖茨比》150 英语谚语重复修辞格的翻译151 Tragedy of a Woman and Society—Comment on 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152 《爱玛》的婚姻观分析153 论《太阳照常升起》中的象征主义154 《推销员之死》的文化解读155 《围城》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156 《小镇畸人》的现代主义解读157 在文化教学中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158 从《喜福会》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看身份的寻求159 《围城》中文化词的英译策略160 从认知角度看“水”的一词多义现象161 《八月之光》里的悲剧艺术——基于尼采审美理论的分析162 暗喻的英汉对比翻译163 中美隐私观的跨文化视角分析164 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看中西文化差异165 论中美商务沟通中的跨文化意识166 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167 英语学习中的性别差异168 The Effects of Family Education on Personalities in Little Women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169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Gothic Literary Tradition in Jane Eyre170 ESA理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171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人物性格分析172 从林语堂所译《浮生六记》看文化负载词翻译173 对《远离尘嚣》中三个男主人公命运的分析174 《好人难寻》中体现出的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175 公示语汉英翻译的问题与对策176 小说《嘉莉妹妹》中女性成长的分析177 托尼.莫里森《宠儿》的哥特式重读178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179 归化和异化策略在《红楼梦》文化负载词翻译中的应用180 An Ecocritical Analysis on Lady Chatterley’s Lover181 中美商务谈判风格差异182 《可以吃的女人》女性主义解读183 浅析《飘》中斯嘉丽的女权主义184 《红楼梦》中文化内容的翻译研究185 从摩尔.弗兰德斯看世纪英国女性地位186 非语言交际中体语的文化分析187 A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Based on Nida's Fu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188 英语新闻的互文性研究189 英汉色彩词的对比研究190 英汉文化差异对商标翻译的影响191 从《蝴蝶梦》看女性社会身份192 论《海浪》中体现的死亡意识和生命意识193 A Study of English Classroom Scene Sett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194 从功能理论角度分析电影《点球成金》字幕翻译195 归化与异化在文学翻译中的融合应用——评《红楼梦》两英译本中的习语196 浅析《宠儿》中人物塞丝的畸形母爱产生的根源197 欧.亨利短篇小说人物形象分析之善良特性198 从自然主义视角审视《嘉莉妹妹》中小人物嘉莉的命运抗争与幻灭199 爱情的悲歌-《荆棘鸟》悲剧成因探悉200 课外作业对高中英语学习的作用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英文言语幽默差异分析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言语幽默是以语言为工具而从事的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活动。
中美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英文语言的语用策略使用侧重点的不同。
这种差异必然导致幽默言语交际活动活动中幽默效果的好坏有赖于对中英文言语幽默差异的深刻理解。
本文采用语料分析法发现中文更偏好于使用“过度自我贬损”和“过度赞赏他人”策略实施幽默言语行为;英文国家则更倾向于使用“贬损他人”策略、“自我欣赏”策略和“不合时宜”策略进行幽默交流。
在英语教学当中应当适当认识到这种言语幽默差异,灵活实现中英文幽默方式的转换,促进课堂效果的提高。
关键字:中英文言语幽默效果差异应用
引言
幽默作为一种极其普遍的语言现象,引起了许多领域的研究者们的重视,例如语言学、修辞学、美学、哲学及社会学等等。
回顾以往对情景喜剧中幽默所做的研究,我们发现这些研究大多局限于语篇分析、语言翻译、跨文化研究等领域。
教学语言贯穿教学的全过程,是传递师生信息的通道。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经常运用幽默、风趣的言语,就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所以幽默感是每个教师都应具有的一样必不可少的东西。
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融入了
幽默,运用丰富有哲理而又有情趣的幽默语言进行授课,就能深深地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又能使学生学得愉快。
这对于调节知识讲授的“输出功能”,激活学生的接受和反馈能力,形成灵活、积极的心理状态,都有很好的积极作用。
幽默技巧在教学中的合理运用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师应该通过大量的知识积累来掌握幽默语言技巧。
幽默语言运用好了,不仅可以使课堂更生动,还能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牢固地掌握语言知识。
幽默是一种常见且具鲜明文化特征的艺术形式。
幽默就在我们的身边。
幽默也应该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始终。
幽默是智慧和灵感的体现;是底蕴和修养的积淀。
本文从一个英语教师的角度对幽默结构进行分析,阐述了一个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幽默品质,达到以幽默语言推动英语教学的目的。
幽默以语言为媒介,根据特殊的语境,运用轻快而诙谐的笔调,通过影射、讽刺、夸张、双关等手法,批评和揭示现实生活中的乖谬和不通情理的现象,暗示自己的思想,启发人们思考,产生意味深长的艺术效果。
幽默需要智慧和灵感,更需要积累和沉潜。
作为教师,尤其是英语教师,不但要具有幽默的品质,而且还必须不断的积淀运用、驾驭、欣赏、解读幽默的能力,学会分析幽默的深层结构,了解幽默的内在、外在机制。
在我国“, 幽默”一词最早出现在屈原的《九章·怀沙》中, 为“目旬兮杳杳, 孔静幽默”,“幽默”是“幽远、静默、深邃”的意思, 而幽默故事在历史上也早有记载。
但现在人们通常使用的“幽默”一词完全是个外来语, 是humor 一词的音译, 是经我国已故的散文小品家林语堂先生翻译, 于20世
纪20年代引入国内的。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幽默”的意思是“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同“幽远、静默、深邃”等相比, 其意义可谓是大不相同了。
现代意义上的“幽默”一词定义很多, 林语堂先生曾举过例证说“: 幽默是一种超脱的产物, 庄子观鱼之乐, 蝴蝶之梦, 说剑之喻, 蛙鳖之语, 均为幽默。
”通俗地讲, 幽默是指人们认识、欣赏和表现生活中的怪异现象和戏剧性特征的能力, 其首要特点是诙谐、滑稽, 令人发笑。
笑是幽默存在的基础, 没有笑, 就无所谓幽默。
不能令人发笑, 幽默也就发挥不了它应有的作用。
但幽默所引发的笑不完全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滑稽可笑, 在幽默的妙趣横生的语言之中, 往往包含有一定的哲理。
幽默的表现形式很多, 有艺术上的, 如漫画等, 也有语言文字上的。
语言幽默是通过口头或书面的语言, 特别是借助于某些特定的语言手段来制造笑料,获取幽默效果的。
语言幽默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语言上的歧义。
因为语言存在歧义, 人们在理解的过程中可能会故意或无意地进行不同的解释, 形成误解, 从而产生幽默的效果。
本文主要讨论英语幽默在词汇层面上的体现。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中英文的言语幽默风格存在一定的差异,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虽然不多但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那么如何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到英语教学之中则变成了一个务实课题。
而利用中英文的言语幽默差异对英语教学进行指导则是充满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必要探索。
正文
一.中英文幽默异同
幽默是各民族共有的一种语言现象。
A·济夫曾说过“:人
们发现幽默的技巧是相同的…它们是认识因素,认识的过程具有普遍性。
”利用语言要素来创造新奇感是幽默一种常见的创造方式。
大量的英汉幽默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它们拥有共同的语言生成机制。
1.1幽默的题材
不论是在英语还是汉语幽默中,幽默的取材都十分广泛,从家庭、婚姻、教育到政治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与此同时,由于价值取向和文化传统的差异,英语幽默和汉语幽默在取材上却有着不同的倾向和偏好。
英语幽默更加偏爱性笑话、种族笑话以及职业笑话;而汉语幽默则更倾向取材于日常琐事和普通人无伤大雅的毛病”。
此外,由于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所以还存在大量取材于古代奇闻异事的笑话。
尽管英汉幽默在取材上存在着诸多的差异,但其中最大的不同还在于对性话题的取舍上。
A·济夫曾经说过“:西方幽默最常见的话题便是性。
”性笑话是英语幽默的一大特色,甚至有人说过如果没有性笑话,那英美就没有幽默了。
尽管这不无夸张,但是却也道出了性笑话在英美幽默中的重要地位。
英、美两国作为世界强国,人们物质生活条件优越,思想较解放,性观念也比较前卫。
艺术源于生活,言语体现文化,英语幽默中频繁出现的性笑话,尽管存在艺术成分上的夸张,但
总是或多或少的反映了英美社会的现实,也因此能够被本国受众坦然接受和欣赏。
相比之下,作为几千年的文明古国,中国的文化则是含蓄和内敛的。
更重要的是,对于中国人来说“离开了生育谈性被认为是不道德的”。
在“性”问题上,人们总是三缄其口,讳莫如深,更不允许堂而皇之的在言谈中被提及。
由于难登大雅之堂,中国幽默也就较少涉及性话题。
1.2幽默使用的场合和对象
总体来说,英语幽默在使用场合和使用对象的选择上更加随意;而汉语幽默则会考虑较多的因素,存在较多的禁忌。
在英美,幽默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是一种十分被尊重和欣赏的才华和能力。
比如,在美国几乎历任总统都十分擅长运用幽默,以增加亲和力、减缓紧张氛围并吸引民众的注意力。
不论场合是颁奖、剪彩、揭幕、祝酒,还是竞选、签署法案,甚至是在告别式中;也不论对象是天真烂漫的孩童、德高望重的长者、知识渊博的学者,亦或是挑剔的记者和媒体,总统们总是能凭借自己的机智和娴熟的语言技巧,不失时机的“幽上一默”。
国家最高领导人尚且如此,那普通民众对幽默的使用则无疑会更加的随意和广泛。
反观我国,虽然也不乏机智诙谐之人,但对于幽默的使用还是禁忌颇多。
人们普遍认为在一些正式、严肃的场合,当面对上级、长辈和陌生人的时侯,使用幽默不仅是不恰当的而且是轻浮的和不尊重的。
究其原因,我们不得不承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在农业文明中宗法制度不可侵犯,在以集体伦理为前提的社会里,个人的存在
必须依附于亲尊关系之上,自己的一言一行都需要先考虑群体和他人的利益,否则便会危机上下尊卑的血缘等级关系,因此个人意识和情感的主张或宣泄都受到了限制。
”而且,一提到幽默,中国人总是会情不自禁的将其和“贫嘴滑舌、嬉皮笑脸、无意义的逗笑划等号”。
1.3幽默的风格
英美人更倾向于创造和欣赏不友善的玩笑。
A·济夫曾指出“在美国人身上,攻击和暴力显得十分盛行”,同时又指出“英国幽默的攻击性也变得越来越强了”。
比较典型的攻击性幽默有种族笑话和政治笑话。
不少英语幽默的笑点就在于对某些民族某些特色的渲染上,比如“纵欲”的法国人、“死板”的德国人、“守旧”的英国人以及“粗俗”的美国人(英美幽默的内部也存在大量“针对”彼此的笑话)。
英语笑话对于政治的揭露和讽刺可谓是不遗余力。
虽然这种讽刺和自嘲有时候令美国人自身都感到尴尬,但正是由于美国社会所具有的包容性和多元性使其具有了存在的可能性。
而在中国历史上,由于受到长期专制的政治统治和主张“中庸之道的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幽默表现出“谑而不虐,温柔敦厚,喜不形于色,笑不过于狂”的特点,即用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识和情感,形成了曲折含蓄的幽默手法和风格。
三、结语综上所述,不论是通过语音。
语义还是语用手段来创造言语幽默,在语言生成机制上英汉幽默是类似的。
与此同时,中西方不同的价值体系和历史文化也导致了英汉幽默在幽默传统上存
在着一定的差异。
在题材方面,中英幽默有着不同的偏好,尤其表现在对性笑话的取舍上;在使用的场合和对象方面,显然汉语幽默有着更多的顾虑,而英语幽默的使用则更加的频繁和广泛;在风格方面,英语幽默更直接、大胆,攻击性也越强,而汉语幽默则更偏向于委婉、含蓄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