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最新【中国村庄纪录片】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doc
【个人简历范文】小堡村,作者的故乡,有着中国千百万个村庄相似的经历,在每一个这样的村庄里,都有一个中国,有一个影响或被影响,忽略或被忽略的国度,一个在波澜壮阔的历史中低至尘埃的小局部。
下面是相关的范文,快来围观吧。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篇一】熊培云在写这本书之前,先是写过一篇“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的田野调查,浮光掠影地讲述了当地农民几十年来的生存状态与生活变迁。
后来几经波折,时隔几年,终于决定离开紧张而喧闹的都市,回到故乡幽僻荒原的村庄,写起他的村庄。
本书写作是以作者老家农村为原点扩散到周围村庄、一个县、一个省乃至全国,包括他所亲历的城市文明、他所了解的国外乡村生活。
涉及的内容,既有作者三十余年的亲身生活阅历与见证,有过去六十年中国农村建设的荣辱与沉浮,同时不忘打捞民国时期那一代乡村建设者的努力与曲折,作者试图以自己的方式解释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探寻历史何以至此。
“农村是中国的大后方,是转型期中国的根据地,而农民正是中国社会金字塔的地基,是藏于泥土的一部分。
”这是作者对农村在我国发展中的定位,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是否发展经济就一定要以牺牲农村为代价?放眼世界我们就会发现,农业往往在发达国家的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如美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国。
而作为传统的农业国家,我国却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进口国。
如何提高我国的农业水平,为顶层设计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需要我们重拾《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中提到的小岗村当年土改的智慧,使农民的农业生产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新的引擎,这应当是发展者所关注的重点。
城市化是大势所趋,但也应该合理规划,做好相关的辅助工作。
只有在充分保障公民权利,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户籍制度的壁垒,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当农民意识到土体不是他们唯一的安身立命之本,他们的生活不会因为失去土地而无所依靠,社会和政府能够做到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则拆迁不会再如战争一般充满硝烟与鲜血。
滕头:一个村庄的绿色中国梦
滕头:一个村庄的绿色中国梦熊建国滕头村隶属于浙江省奉化市萧王庙街道,区域面积2平方公里,现有村民340多户近900人,外来人口16000余人,是一个具有江南水乡风情的村庄。
长期以来,滕头村以发展集体经济为基础,致力于生态环境建设,营造了“花香日丽四季春,碧水涟涟胜桃源”的乡村美景,以及独具魅力的乡村风情和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走出了一条生态旅游为主线、辐射相关产业联动的生态发展新路,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由小康到富裕的跨越式发展目标。
滕头村独具魅力的乡村美景、乡村风情和农耕文化,吸引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四方游客前来参观考察、休闲旅游,每年仅旅游方面的综合收入上亿元。
自1993年获联合国“地球生态500佳”以来,又相继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环境教育基地、全国生态示范区和全国AAAA级旅游景区等国家级荣誉40多项。
“滕头很小,位于中国东海之滨,很难在地图上找到它;同时,滕头很大,因为我的父老乡亲们所追求的是全人类生生不息所追求的伟大主题——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与人和谐相处。
”这是浙江省奉化市滕头村2007年荣获“世界十佳和谐乡村”“世界十佳自然村”时,该村党委书记、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高级经济师、政工师傅企平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颁奖台上向世界作的自我介绍。
滕头,这个名不见经传、过去曾是“田不平,路不平,亩产只有二百零。
有女不嫁滕头村,后生都成光棍精”的小村庄,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比国家提出的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的综合目标竟然提前了30年。
他们如何在高起点上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如何克服一个村的区域局限,不断拓宽发展空间?如何在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实现共同富裕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到滕头村进行实地采访。
所见所闻,逐步揭开了滕头村了不起的神秘面纱。
坚持创新发展是滕头村的崛起之基“一犁耕到头,创新永不休”是滕头人的精神,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滕头村持续发展的真实写照。
几十年来,围绕这一理念,他们走出了一条以高效农业为基础、村办工业为主体、生态旅游为新增长点的协调发展之路。
《活在字里的中国人心得体会》
《活在字里的中国人心得体会》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一点汉字的字源字理,顿时觉得汉字作为目前世界上仅存的唯一象形文字,有着难以言喻的人生哲理,《汉字树:活在字里的中国人》(以下简称《汉字树》)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开始阅读的。
天域苍穹。
//xiexiebang/read_1730/《汉字树》是由台湾古文研究专家廖文豪教授,应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对中国文字进行整理与归纳,同时借鉴权威的许慎版《说文解字》内容,在《说文解字》基础上,对文字进行重新分类,总结出以人为基本的汉字,并且用了树形图表去表达这些字形的衍生关系(因此书名叫《汉字树》),再加上解释说明,编撰成《汉字树》一书。
《汉字树》共收集了500个与“人”有关的汉字,经过汇编整理,巧妙地将汉字的部首作为汉字的构件之一进行梳理整合,将其浓缩在“汉字树状图”中。
此外,《汉字树》在详细介绍500个与“人”有关的汉字的同时,也收集了这些与“人”有关的汉字的甲骨文、金文、篆文、繁体中文、简体中文等,每一个与“人”有关的汉字,都有属于自己的生长故事。
据说在1926年,只有郭沫若一人能看懂甲骨文,原因就是他了解汉字的字源字理。
《汉字树》一书从与人相关的字源入手,对其衍生出的汉字进行字理分析。
它即不像《说文解字》艰涩难懂,也不像《画说汉字》独立成文,而是从一源引入,展开分析,一源多字,将不同的形、音、义汉字串联在一起,使每个人都能读懂,对学生的识字学习也很有帮助。
据统计,目前汉字共有约十万个,可谓浩如烟海。
要想对其进行全面的解析,既无可能。
《汉字树》选取了28个与人有关的字源,衍生出500多个常用汉字的注释。
本书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人的生命周期,包括胎儿期、孩童期、长成期、衰老期几个阶段;第二部分人的姿态变化,包括双脚站立的人、跪坐的人、躺卧的人、互动的人、张口喘气的人、离不开土地的人、邻国人民几种;第三部分成人,包括顶天立地的人、倒挂的人、奔跑的人、首领等;第四部分女人,包括母亲、婚姻、生活境况等。
名人对乡村里的中国评价语
名人对乡村里的中国评价语“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乡土中国》开篇,费孝通先生即作出这一论断。
几千年的农耕社会奠定了传统中国社会的乡土底色,乡村是中国的根脉所在。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进程之中,乡村为我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环境、物质财富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持,中国的城市化脱胎于乡村。
然而,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乡村却开始被城镇抛在身后,成为落后、衰颓的文化空间和意义指向。
眼看着作为精神家园的乡村逐渐衰落成为中国人普遍意义上乡愁的来源。
学者赵月枝曾指出,中国的大众传播存在一种认为农民农村是落后、衰败、失序的“城市中心主义”思路,“现在的传播,尤其是基于大众媒体的传播,是城市中心主义的”。
事实上,不论是乡土荒芜还是乡村振兴,许多远离乡村的城里人对于乡村故土的认知,往往来自于某种居高临下的悲剧性的自发想象,对于当下中国乡村的真实状况缺乏应有的认知。
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在大众传播和文化生活中扮演的正是这样一个补足缺位认知、慰藉失落乡愁的角色。
《乡村里的中国》是焦波导演继《俺爹俺娘》和汶川地震系列纪录作品后的又一部重要作品,获得了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纪录片大奖等诸多奖项。
该片2013年由中央新影集团出品,并成功在院线上映,本文即以院线98分钟版《乡村里的中国》以24节气为时间线索,本为蓝本进行评述。
讲述了沂源县中庄镇杓峪村一年里的乡村生活,呈现了焦波导演眼中乡土中国的生存百态。
本文试图从该片的背景与初衷、主题及内容呈现、叙事结构、拍摄风格和视听语言出发对《乡村里的中国》作几个侧面的剖析。
一、背景与初衷:与农村的平等对话“纪录片首先要回答的问题之一是,摄影机、同时也是‘赤膊上阵’的拍摄者与被摄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
”在《乡村里的中国》这部片子中,拍摄者是一个从农村走出去的人,而被摄对象是仍在农村生活、问黄土要饭吃的农民,他们的情感链接在“并不热爱土地”这种真心话面前相互融通。
焦波说,他并没有学过电影和纪录片,他拍摄这部作品的底气来自于对乡土题材作品的喜爱和骨子里流淌着的农民的血液。
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
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篇1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1.背景介绍:《村庄里的中国》是由著名作家陈晓雷创作的一部小说。
小说以一个中国的村庄为背景,通过讲述村庄里的人物和生活,展示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2.深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紧凑,深入剖析了中国农村的现状和问题。
作者通过对人物性格、家庭关系、社会矛盾等方面的描写,揭示了中国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3.个人观点:我认为《村庄里的中国》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它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农村的现状和问题,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我认为这部小说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农村的发展和变迁具有重要的意义。
4.对比与参照:与其他农村题材的小说相比,《村庄里的中国》更加深入地剖析了中国农村的现状和问题。
它不仅展示了农村的风土人情,还通过人物形象和情节的描写,揭示了中国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5.创作风格:陈晓雷的创作风格非常独特,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物形象和情节,使得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人物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他也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刻画,展示了中国农村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现状。
6.结论与评分:总的来说,《村庄里的中国》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它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农村的现状和问题,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我认为这部小说值得一读,并给予它9分的高分。
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篇2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一、背景概述《村庄里的中国》是由著名作家阿来所写的一部关于中国农村的纪实性文学作品。
通过对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偏远山村的生活、历史和文化的深入描述,展示了中国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变革与坚守,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深入分析1.人物刻画:阿来通过对村庄里的人物刻画,如老农民、青年农民、知识青年等的描绘,展现了不同人群在面对现代化进程时的不同态度和选择。
其中,知识青年的出现为村庄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活力,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和冲突。
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范文精编
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范文(通用5篇)在经历了三十年多改革开放这样深刻变革的时代,我想,一定有很多人有过村庄的回忆。
要离开村庄,如今并不困难,背上一个行囊,北上或南下,就能够迅速地让村庄成为你的思念。
但是,离开村庄的你,还回得去吗?也许,你的村庄消失在钢筋水泥的楼群里,你的老屋早已推倒,成为一座新城的一角。
总之,你住过的村庄已然不在。
或者也许,你的村庄非常幸运地、依然青山绿水地耸立着,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你城市生活的梦还能嫁接得上那里的十里稻香吗?你还能追寻得到乡村少年的足迹吗?现在的村庄还是你住过的村庄吗?读熊培云先生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总是让我发出这样一个又一个的追问,关于村庄的追问。
也许,是因为我也有过在村庄里生活成长的经历,也有过几乎逃离般地离开村庄的历程。
有过这样的经验的,一定有许多许多人。
就如熊培云先生所说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治理模式,束缚了农民的手脚,当农村源源不断地把生产资料送往城市的时候,城市的工业化得以提速,城市生活有了切实的保障,而农村却因资金贫乏、人才匮乏、政策限制,而呈现出一定的衰败和沦陷。
在这里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通过升学、入伍、进城打工的方式,离开他们的家园。
这有什么办法呢?不离开,就意味着可能没有前途,没有更美好的生活。
作为千千万万离开村庄中的一员,我承认,二十多年前,当我离开村庄,踏上城市、跨进工厂门槛的那一瞬,是多么欣喜,值得庆幸。
但随之而生的,是我对村庄的无限牵挂,因为那里还生活着我的父母。
有时候,我倒是觉得,村庄已不是我的村庄,这不是我的错,因为,当我离开村庄的时候,我的田地就被其他村民“瓜分”了。
只要户口从村里迁出,虽然是生于斯长于斯,但从法律意义上你已彻底不属于这个村庄了。
城乡之间的楚河汉界就是如此分明。
造成这种诡异结局的原因,常常会直指那个阻碍城乡交流的户籍制度。
好在,冰封了半个多世纪的户籍制度,到今天似乎有了消融的一天。
社会的改良和变迁,并不像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那样立竿见影,总是在经历很长的努力后,才艰难地向前迈上一步。
人类学读书笔记:告别祖荫—读《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
人类学读书笔记:告别祖荫—读《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一、印象当我在图书馆的书架上第一眼看到《私人生活的变革》时,我就觉得特别的亲切,于是我把它放进了我的读书计划,带进了我的生活。
或许是因为自己也从那片田野走来,读罢掩卷之时,这种亲切感已更浓烈,即使这田野一个远居关外,一个静伫江南,空间的距离并没有阻隔情感的共鸣,这里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熟悉。
尽管作者一再强调自己并非要将这个村子作为整个中国社会的缩影来研究,但作者通过对一个地方的特殊情况以及特殊历史背景的描述分析,使人们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变化总趋势以及人类道德情感体验的理解。
就此而论,其揭示的含义已远远超过了下岬一村。
该书以“冲决网罗,告别祖荫”为魂,以阎教授自己曾经生活7年,而后又苦心经营十余年的田野里的村民们五十年内心情感与道德体验的变化为躯,以其系统的人类学理论分析为血脉,从村民们的感情层面将一个丰满的当代中国村庄呈现在世人面前。
正如列文森图书奖的颁奖辞中提到的:作为一部杰出的乡村民族志,该书探究了一个以前从未被其他学者研究过的课题——中国农民家庭生活中的个人与情感问题。
阎教授曾在上个世纪70年代在中国东北的某个地方当了7年的农民,并在1989年作为一个训练有素的人类学家再次来到了那里做了十多年的田野调查,因此,它能以知情人的视角,展示出一幅以个人经历及普通村民精神世界的充满微妙变化的图景。
他的研究范围很广,从社会关系、家庭财产和赡养老人等比较公共的话题,到像风流韵事、两性关系、节育到性动力等私密的话题。
该文研究深入彻底,分析说理发人深省,文风直白敏感而动人。
二、框架与内容那么,究竟什么是告别祖荫?为什么要告别祖荫?告别祖荫之中或者之后的中国社会又是一个什么样的面貌呢?这些都是作者所想告诉世人的,不仅如此,作者还在最后一章给出了自己的理论分析,让我们对现象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说到祖荫一词,就不得不提到1948年美国人类学家许烺光先生发表的名作《祖荫之下:中国的亲属关系、文化人格和社会流动》,他认为中国的文化人格受五种因素影响而形成:1,家庭生活中以父子关系为轴心; 2,因强调男女有别而形成的两性之间的紧张;3,将儿童作为成人来培养的育儿方式; 4,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理想; 5,父母的绝对权威和权力。
读《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 1949-1999》笔记
真实的震动——读《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笔记我本是一个理科生,如今在文科里学习自觉知识浅薄。
此次读书笔记便自觉挑选了理论性不是那么强烈的《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
我虽然是成长在边疆地区,但是并没有真的在农村生活过,对农村的生活的知识,和目前的变化的了解也是很少的,所以也想通过对此书的阅读增进一些了解,希望对于自己的专业学习和以后去农村实践有所帮助。
不知是由于以前的不关注,对农村的了解停留在很久以前层面上,还是由于社会生活的确变化的很快,我读后最大的感受就是现在的农民跟过去的农民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他们不再是印象里那么传统和朴素了,他们也像城里人一样变得算计,开放。
改革开放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诱惑和希望,他们也渴望过上富足像样的日子,但是又苦于前途渺茫。
他们发展出了新的个体意识,抛弃了传统的道德观念,但是新的责任意识却没有建立起来,这给今后的农村生存带来了不确定性。
整个社会应该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渡过这一关,任何对此无所作为的态度都会给未来带来不可想象的后果。
农民是最无助的群体,政府近年对农村农民的关心扶助显然还不够,不仅仅是政策上对于经济的补助,更应当呼吁对于农民思想意识的的关注。
这本书算是一本人类学著作,描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附近一个名叫下岬村的村庄的农民生存状态。
有意思的是作者竟然是美国人,准确地说,是一位华裔美国人类学家,名叫阎云翔。
他青年时代从山东落户于这个村庄,在这里呆了七年,后来去北京大学中文系就读,毕业后又去美国留学,最后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系该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文化人类学教授。
2007年受聘该校社会学系紫江讲座教授。
主要讲授“文化人类学”课程,至此定居美国。
从80年代到90年代,他多次回到这个村庄进行长期田野调查,前前后后在这里一共呆了15年,写成了这本著作。
此书获得2005年度“列文森中国研究书籍奖”(该奖是美国亚洲研究协会为纪念中国近代史研究巨擘约瑟夫·R·列文森所设,旨在奖励在美国出版的,对中国历史、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研究做出极大贡献的杰出学术著作,每年只颁给两本亚洲研究专著的作者)阎云翔先生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华裔学者。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及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精选多篇) 第一篇: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建091刘洋《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让我更多地了解了有关于农村现状,有关于文革时期的发生的事情,在这之前好像文革时期的事情除了听父母的讲述外,几乎没有从任何课本上看到过,不知道为什么课本上没有这方面的内容,但是我想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历史太近,还没有写入课本的必要,另一个可是就是那个时期是我们党走错误路线的时期,所以不愿意将它写入历史。
其实如果是第二个原因的话也没什么可以避讳的,毕竟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政党都无法避免的要犯错误,尤其是在建国初期,但是犯了错误改过来不就行了吗,你越避讳,就越会有人以此为借口,挑起事端,我们党作为人民的党,就要一切对人民公开。
最近令我比较欣慰的是有关于国民党在抗日期间所做的贡献终于写入课本里了,而且在电影电视里广泛宣传。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是熊培云的十年倾力之作,书中对农村现状的描述很具体,我已经不记得除了鲁迅之外,还有哪个作家能致力于农村,设身处地的为农民写一部书,80后作家韩寒、郭敬明只会写一些让人感到不知所云的东西,而熊培云的这本书能大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能站在农民的立场说话,详细的描述了文革时期我们党所犯下的错误,让我清晰的认识到我们党在建国初期的不成熟。
熊培云的这部书也许会影响一代作家,将他们的目光转向农村,转向描写社会底层的人们的生活,这就是一个作家为改变农村现状所能做的,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消除两极分化,国家现在一直在努力着,我想这需要我们,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的努力,像熊培云是通过文字,让人们了解农村,画家可以通过绘画给我们展现,企业家可以通过商业贸易来增加农村收入,而我们作为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当然也能为他们做点什么,比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经济美观,造价低廉,农民自己就可以建造的房屋,这样可以让他们生活的更舒适。
这就是我在读完《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后的体会,有人说熊培云写的不够深入,没有谈一些解决这些现状的措施,我不这样认为,他毕竟只是一个作家,而不是政治家,也不是政策的缔造者,他能做到这些已经足够了,该是我们思考我们能做些什么的时候了。
百年乡村沉浮,世纪家国命运——读《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有感
百家论点百年乡村沉浮,世纪家国命运——读《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有感杨怡初(山西农业大学,山西晋中030801)摘要:纪伯伦说:“假如一棵树来写自传,那也会像一个民族的历史。
”关键词:《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乡村;农民;建设书封面上的那棵大树,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传承了一个村庄的历史,突然有一天大树消失,被连根刨起运出卖了。
这大概是中国乡村的一个隐喻:农民工外流,连大树也被连根拔起运往城市,留下受伤的土地,也扯裂了在小堡村生活了十七年的作者熊培云的记忆,他的写作,由此开始。
在书封腰上写道,“没有故乡的人寻找天堂,有故乡的人回到故乡。
”多年以后,我们发现自己是一群没有家园的可怜虫,行将就木之际,让子虚乌有的天堂来宽慰我们的灵魂。
在电视剧中常会听到一句“告老还乡”,不论高官还是小臣,便从此告别朝廷,行走山野,“闲来垂钓碧溪上”,过着安闲的生活,令人向神往,还生活一个本来的面貌。
与中国的乡土社会、乡土人情有所差别的,是以欧、美、日、韩等国为典型的乡镇农村,这些我们不仅从书本知识中获取,亦可从电影、电视剧和网络中看到。
在这里,呈现出原始状态与现代生活的交相辉映,远处的沃野与森林,近处的马路与城镇,富丽堂皇的古堡、精致典雅的木房子,让人们远离城市繁闹的生活,回归到原始的栖息中。
在中国的大部分乡村中,呈现出的是年轻一代的远离故土、城市打工,妇孺老弱的乡村滞留、无人照拂,乡村的质朴与都市的繁华已无力分辨,存在于此的乡土人情遭到了极大地破坏,失去了乡村社会的原始性。
人们常说,“此心安处是吾乡”,故乡绝不是无足轻重、可以轻易割舍的,当你站在故土,发现老屋古木消逝、到处是荒芜的田野,这样的时候,你的心是否难安?《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这本书,我认为它借历史讲故事、用调查充实理论,作者在为那些沉沦的乡村吟唱悲歌,也为今天的故乡寻找出路。
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开拓一条有利于农村发展的、乡村人才回流、城市反哺农村的改良之路,总结出来正如作者熊培云所说“故乡从哪里来,中国到何处去?”当今中国农村房子盖亮堂了、路修宽了、经济发展起来了,但是农村的发展依然面临着问题,正像熊培云所说,“如果修路只是为了更方便地从农村抽血补寄城市,为了让更多农家子弟读书成才后留在城市贡献税收,为了让更多打工者披星戴月地建设城市,这路,还不如不修。
小村庄里的"中国梦"
小村庄里的 “ 中国梦’ ’
本刊记者 包 尚友 实 习记者 贾第
2 0 1 2年 9月,中国农村 杂志社 全
土地 被征 用后 ,村里 安排两 位老人 去
了苗木基 地。
陈庆芳 说 。
国首个农村 改革与 发展调 研基 地 落户
辽宁 省 大连市 旅 j l  ̄ . m区龙 头街 道 王家 村。一 年后 ,记者 随 同农 业部 农 产品 加 工局局 长张 天佐 、中国农村杂志 社
日趋完善 的福利制度 ,让王 家村
的村 民倍感 幸福 。而两 位老 人 口中念 念 不忘 的 “ 德富” ,就 是 王 家村 的 现 任 村委 会主任 王德富。 王德 富 ,是 个 喜欢 “ 做梦 ”的人 。记者还 清晰记 得 , 就 在一年 前,王德 富曾在 药王谷 中畅
谈他 的梦想 。
成 了名副 其 实的 “ 绿 色银行 ” 。眼看就
德 富上 任 一 个 多月 后 ,在 他 的 倡 议 员会 ,成 员 分别 从 王 家村所属 五个 自 大会 票选 。这七个人不在 两委 里任职 , 完全 保持 独 立的状 态。村里 现在 凡涉 及 到大小 款项 报销 ,都 要 经过三 方签 字 ,首先是 资产监 察部 ,然 后是 经委
的宅 基地 ,再就 是 向荒 山进军 。荒 山
主要 负责 党务 工作 村 主任 主要 侧 重 村里 的产业 发展 ; 经 委会 对产业发 展 方 向及 用款 进 行及 时监 督。三 驾马车 齐头 并进 ,互相协助 又彼 此制 约。
2 0 1 1年 9月 中 旬 ,也 就 是 在 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打,一 条金 龙 将 中 山而起 。 除了药
会 ,最后 才是村 委会。 经委 会不 仅要
读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后感
读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后感篇一: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作者以自己的家乡小堡村为起点反映整个中国农村、农民生活的悲欢离合。
它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从农村和农民生活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于农村管理建设的历史过程。
本书分为六章来讲,首先讲的就是农民之根本土地问题。
农民拥有土地道路自古都是磕磕绊绊,土地从来不被农民所有。
内战时,为了得到农民的支持,农民短暂的拥有土地,但这也只是昙花一现,土地最终还是没有回归农民的手中。
其次是关于农村建设的问题,从建国初农村搞建设对毛主席的个人崇拜、国家包办一切,到如今农村建设的举步维艰,农村建设道路尚在路上。
第三章讲述抗日时期农村遭遇的苦难和农民为什么消极抗日以及关于两位县长文革的不同下场。
第四章讲述城乡不平等的起源与个别人的意识反抗。
第五章写乡村民主自治的历史与现实,中国的基层民主自治困境。
最后讲述关于农村乡村文明的逐渐消失,与他们所寻找的生活信仰。
读完这本书心中五味杂陈,谁人故乡不沦陷,开篇就引起我的强烈共鸣。
之前家乡拆迁时我更多地是对城市高楼的向往,但如今在城市生活久了就会发现生活越来越枯燥,当压力袭来看城中车辆喧嚣,就会生出几分烦躁与愤恨。
有次刻意去以前家竟发现已经面目全非,商品房工厂已经取代原来的小村庄,当时就感觉心里空荡荡的。
以前没有多想当时的感受,现在想想当时感受就像失去心灵归处那般迷茫吧。
想到之前去走亲戚看到乡下农村好多空无人住的房屋和杂草丛生的田地,越来越多的人在城里安了家,不愿回到乡下。
确实也是,城里的工资、生活条件比在家里种田好多了,作为一个理性的经纪人,有谁还会一家几口死守这几亩地,死守在农村呢?对于上面所说的事,我若是以前是没有想过是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但如今有了一定的知识再来看这个问题不由得唏嘘不已。
中国在经历外国侵略、内战、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建设的摸索以及文革之后,国家已经伤痕累累。
在这种时候,若是想要发展经济,发展工业,无疑是困难的。
读《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有感
蔡嘉琦:读《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有感蔡嘉琦刚刚读完的阎云翔先生的《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龚小夏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一书是一部优秀的民族志。
该书重点考察了在中国农村过去的50年(1949-1999)中发生在农民家庭与个人生活领域的种种变化。
在此前,“绝大多数的研究注重的都是家庭结构与家庭制度,同时却很少涉及个人的心理与行为方式”(P9),而本书作者开创性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个人的情感和生活体验上,展示出一幅中国北方普通乡村中村民精神世界充满微妙变化的图景。
书中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政治经济体制,社会关系,两性关系,家庭结构等诸多议题。
作者认为,在过去半个世纪里,农民私人生活经历了双重的转型:私人家庭的崛起以及家庭内部个人私生活的普遍出现。
这一转型的核心在于:个人作为独立主体的兴起。
但是,这种个体身份和主体性的发展都是不平衡和不完全的,因为新出现的个人主义不是我们所期望的那种具有道德自主性的、权利与责任平衡,而是倾向于唯我式的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心,以物欲为目标,放弃公共责任,是一种自利性的人生观念和人生态度。
换句话来说,许多个人缺乏基本的教养意识,成了没有教养的人。
从50至70年代,几代年轻人在国家发起的各种政治运动中被国家鼓励或被直接引导对父权和公共权威等传统意识形态挑战。
这使他们在私人生活方面渐渐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和独立性。
80年代以后,国家的力量开始消隐,留下了巨大的社会与道德真空,并迅速被彻底的消费主义和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极端功利型个人主义等其它价值观念填补。
这方面最突出的例子如:许多女青年在赢得婚姻自主权,仍然向未来的公婆索取高额彩礼(第六章),还有许多青年总是要求家中为自己安排工作与住房,却从来不问自己为父母做了什么。
又如,普遍存在的农村养老问题也同样源于权利义务失衡的自我中心主义价值取向,书中提到在农村两代人之间的代际互惠的传统机制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平衡交换的新逻辑。
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 1949-1999
《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王钰湲从李彬教授写的书后三章推荐的15本书中选择一本来看,这本《私人生活的变革》名字就吸引了我。
从名字来看,感觉应该不难以理解。
这本书的书名的确很长,不过读完书以后就发现,如此长的书名恰好全面而准确地描述了书的全部内容与框架。
这与许多国内学者的写作风格不一样,作者闫云翔浸染于哈佛严谨的学风与写作风格上面,书名少了意境,多了精确性。
在网上了解了他的背景,深深的感受到,以一个人类学家的身份出现的闫云翔在写作时,像他曾经说过的那样:我觉得,一个合格的人类学家应该是个优秀的讲述者,因为合格的民族志必须是优秀的叙事文本。
就揭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之奥妙而言,一个好的故事给听众的启发恐怕不亚于一段抽象的分析。
当然,民族志绝不排斥理论。
在优秀的民族志中,理论分析与经验事实的描述水乳交融、相辅相成,从而使人类学家能够将他们对于社会生活和文化现象的阐释简历在对生活过程本身的“深度描写”上,而不是建立在抽象的概念演绎上。
”这本书很适合对农村感兴趣的人们阅读。
以前刚来北京不久时,爸爸隔三差五地就会开着车子带我们一家人去郊区野外,有时去农村看看人家的生活。
所以多多少少,我对中国农村还是有一定的感受的。
该著最突出的特点是其内容上突破了传统人类学的界限,进入到情感等私人生活领域来研究中国乡村。
在文中,作者谈到了下岬村几十年来居住空间的变化,从全家一起挤在通炕上到划分出清晰的客厅、分出一间间卧室,个人生活变得越来越私密,房间布置的变化使得家庭中的甚至家庭外的人际关系也相映地发生了变化。
他所描述的现象是我应当看到却未曾深想的。
还记得高中时,我们班去农村调查医疗改革研究,在某些村子进行调查时,某些人家请我们上炕坐;另一些人会把我们请进客厅,坐在茶几旁的沙发上,再小心地关上卧室的门。
我从没想过除了热情的程度和经济原因之外,其中还蕴涵着其他的意义,而空间的变化和人的需求也应该是我们要关注的。
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
三一文库()〔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在每一个村庄里都有一个中国,有一个被时代影响又被时代忽略了的国度,一个在大历史中气若游丝的小局部。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读书笔记,希望对你有帮助。
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书笔记【篇一】“带一本书回家乡,也算是了却平生一个心愿。
愿我的故乡和所有人的故乡永远阳光明媚,空气清新,万物生长;也愿我几年来的这点思考与写作,能够为读者呈现更多真实的大历史与小历史,打开一段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这段话是《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自序《我的村庄我的国》的结束语。
我记得我在自己编印的文集那篇代序《“冰清”和我》中说过“如果有一天,我不得不面对死亡了,我希望这本《冰清文集》能保存在这个世界上,翻开它,便能看到一个鲜活的生命,她是这样地走过来了。
虽然怒放的生命之花总有凋谢的那一天,但是,‘冰清’依然活着,她是生命之树上最后的那片树叶,永远不会随风飘落。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无非是希望在这个世上走这么一遭时留下些痕迹,证明你来过。
而能够带一本书回家乡,也算是对生养我们的故乡的一种回报,同时它也在证明着一个村庄或者一个城市曾经这样地存在过。
如果每个从故乡走出去的人都能为家乡写这么一本书,历史便不复是统治者和所谓学者口中或笔下的宏大叙事,它会具体到书写一个人、一个村庄或城市的命运,它是一部最真实的平民的史诗。
“如果不能走进平常人的命运,你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民族的屈辱与抗争,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逻辑,了解一个国家的现在与未来。
”熊培云,就是写作《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这本书的作者,一九七三年他生于江西永修县小堡村,这本书便是由小堡村及永修县,再写到江西省,乃至全中国,揭示中国农村过去和现在所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思考。
这些问题和思考书中写得都很详细,我的读书笔记对此就不作重复记录,只是将书中一些我认为比较精彩的话辑录下来,并说出我自己的理解。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作者:
来源:《学苑创造·C版》2016类:社会科学
读懂村庄,读懂中国。故乡从哪里来,中国向何处去?作者以自己家乡的村庄为考察对象和起点,多条线索并进,从各个侧面重新梳理了百余年来的中国史与乡村史,从而以小见大,通过一个村庄的历史,反映现代中国百年历史的发展脉络与兴衰。
一个村庄的生与死——评《中国在梁庄》
离 开 养 育 她 的 梁 庄 , 今 天 , 当她 再 次 回 到 故 乡 时 , 却 发 现 故 乡 早 已面 目全
非 … …
中 国在 梁 庄 , 鸿 著 ,江 苏人 民 出版 社 ,2 1 梁 00
4
冷 观
执
评
1 8 年 ,河 南 一 位 叫 周 同 宾 的 作 文版 , 龚 晓夏 译 ) 。2 0 年 获 列 文 森 图 8 9 05 家 ,为 了深 入 农 村 、接 近 农 民 ,开 始 翻 书 奖 。这 本 书 以中 国 东北 农 村 的一 个 村 山越 岭 ,走 村 串户 采 访 。他 吃 苦 受 累 ,
消 灭 的 四 十万 个 村 庄 的缩 影 。 ”作家 阎 强 又脆 弱 的心 灵 世 界 在 历 史 巨变 中 的颤
连 科 说 : “ 优 美 的 散文 抒 写 中 读 到 了 动 。文 笔 优 美 , 极 具 可 读 性 也 是 三 部 在
令 人惊 诧 、震 惊 的 中 国现 实 ; 在残 酷 、 作 品 的共 同 点 。 为 了更 好 地 理 解 《 梁 崩 裂 的 乡村 中感 受来 自都 市 和欲 望 的社 庄 》 , 不妨 把 它 看 做 是 一部 介 于 文 学 写 以 皇 会 挤压 。这 是 一 部具 有 别 样之 美 的 田野 作 ( 《 天 后 土 》 为 例 )和 民族 志 写
中 以 梁 的 著 作 , 《 人 生活 的变 革 :一 个 中 国 作 品 《 国 在 梁 庄 》 ( 下 简 称 《 私
村 庄 里 的 爱 情 、家 庭 与 亲 密 关 系 1 4 — 庄 》 ), 同年 获 人 民文学 奖等 奖项 。 99 1 9 ) ( 海 书 店 出版 社 2 0 年推 出 中 99 ) 上 06 三 部 作 品 的 差 异 是 明 显 的 。 《 天 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
这是一本每一个漂泊在异乡的人都应该读的书,也许书里的小堡村只是熊先生的故乡,但是发生在那里的事无不同样发生在我们的故乡,那些难以抗拒的变化,那些令人难过的变化,那些带来希望的变化,当我们通过这本书联想起故乡的这些年,你会看得更明白那些发生过的和正在发生的变化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断的回想起自己的故乡,我小时候居住的大院里,也有一棵如书中所写的老树,它很高大,有茂盛的枝叶,在炎热的夏夜,睡不着的大人们会待在树下乘凉聊天,而如我一般大小的孩子们则会围着树打闹嬉戏,到了秋天,树下洒满了落叶,我们便把它扫拢,然后点起篝火,我和小伙伴们围着篝火,莫名其妙的开心着,笑着往火堆里投各种东西,直到火堆熄灭,这是我最喜爱的游戏之一。
而这棵树在一次商品房的建设中被砍伐了,连根刨起,大人们虽然一边砍着一边叹息着可惜了,但是这一切抵不过新房带来的喜悦,后来,随着商品房市场的兴起,大院里的树也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新楼的矗立,在我的印象里,大院永远是郁郁葱葱的,是干净的,然而今年过年回去时,走在路上,只有深一脚浅一脚的泥水。
熊培云很勇敢,在字里行间,他毫不避讳地表达了对当今政府的批评和不满:“农民收割粮食,国家收割农民”,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分治”,使得市民与农民永远不能得到公平的待遇,
从历史到今天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农民?看到故乡的衰败与荒芜,作者痛心疾首,预感到乡村建设是中国的当务之急,乡村不振兴,中国谈何富强!
总之,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艰深的话题,农村的希望在哪里?虽然我们和作者都在思考,但暂时还回答不了。
中国乡村里的一切,不过是大时代的浓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