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节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

合集下载

第二节 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式

第二节 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式

思考与研讨
解:⑴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得:
10 5
B

01n
24He

37Li
⑵由于α粒子和反冲核都带正电,由左手定则知, 它们旋转方向都是顺时针方向,示意图如下。
⑶由动量守恒可以求出反冲核的速度大
小是103m/s方向和α粒子的速度方向
相反,由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
α
圆周运动的半径公式
r mv qB
跟踪训练题
2、21083Bi的半衰期是5天,10g的铋210 经过20天后还应该剩下多少?
3、放射性元素2411Na经过6 h后只剩下 1/8没有衰变,它的半衰期是多长?
思考与研讨
例7. 静止在匀强磁B核场俘中获的了一一个个1速50 度为v
=7.3×104m/s的中子而发生核反应,生成α粒子与 一个新核。测得α粒子的速度为2×104 m/s,方向与 反应前中子运动的方向相同,且与磁感线方向垂直。 求:⑴写出核反应方程。⑵画出核反应生成的两个粒 子的运动轨迹及旋转方向的示意图(磁感线方向垂直 于纸面向外)。⑶求α粒子与新核轨道半径之比。
1 0
n
11H
1 0e
思考与研讨
例1、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C A、是玛丽*居里夫妇发现的 B、首先说明了原子核不是单一的粒子 C、γ 射线必须伴随着α或β射线而产生 D、任何放射性元素都能同时发出三种射线
例2、在核反应方程式
U 235
92
10
n 9308
Sr
136 54
可求得它们的半径之比是120∶7
2、反应能:在核反应过程中,原子核的质 量和电荷数会发生变化,同时伴随着能量的 释放或吸收,所放出或吸收的能量叫做反应 能。

2.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

2.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

例2.三个原子核X、Y、Z,X核放出一个正电子后
变为Y核,Y核与质子发生核反应后生成Z核并放出 一 个 氦 核 ( He ) 。 则 下 面 说 法 中 正 确 的 是 ( CD )
(A)X核比Z核多一个质子
(B)X核比Z核少一个中子
(C)X核的质量数比Z核的质量数大3
(D)X核与Z核的总电荷是Y核电荷的2倍
2
5.衰变规律是对大量原子组成的放射性样品 而言的,是一种统计规律.不适用于少量原子 核.对某个原子核或少量原子核来讲无意义.
6.单位时间内放射性元素衰变的数量与放射 性元素的量成正比.医用放射性元素要求半 衰期短.
例1.由原子核的衰变规律可知( C ) A.放射性元素一次衰变可同时产生α射 线和β射线. B.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新核的化学性 质不变. C.放射性元素衰变的速率跟它所处的状 态无关. D.放射性元素发生正电子衰变时,新核质 量数不变,核电荷数增加1.
A.该核发生的是α衰变 a
B.该核发生的是β衰变
b
C.磁场方向一定是垂直纸面向里
D.磁场方向向里还是向外不能判定
222 86
Rn
衰变成
218 84
Po
的过程放出的粒子是
( B)
A.0.25g,a粒子 B.0.75g,a粒子 C.0.25g,β粒子 D.0.75g,β粒子
例6.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可知,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B ) A.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4个氡核,经过 7.6天就只剩下一个氡原子核了 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中的中子转 化为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
E/--0e00V..8554
3
-1.51
2
-3.40
D.γ射线

衰变 核反应

衰变 核反应
A. 铅核比钍核少8个质子 B. 铅核比钍核少16个中子 C. 共经历了4次α衰变和6次β衰变 D. 共经历了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
答案ABD
7、三个原子核X、Y、Z,X核放出一个正电子
后变为Y核,Y核与质子发生核反应后生成Z核
并放出一个氦(42He),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08全国1卷)
A.X核比Z核多一个原子
⑵174 N+
4 2
He
17
→8
O+_____
⑶150B+
1
0n
→_____+
4 2
He
⑷ 94Be+42He →_____+ 01n
56 2
57
⑸ 26Fe+ 1 H →27 Co+_____
16
4现有三个核反应: ①2411Na→2412Mg+0-1e ②23592U+10n→14156Ba+9236Kr+3 10n ③21H+31H→42He+10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06全国卷) A ①是裂变,②是β衰变,③是聚变 B ①是聚变,②是裂变,③是β衰变 C ①是β衰变,②是裂变,③是聚变 D ①是β衰变,②是聚变,③是裂变
D、任何放射性元素都能同时发出三种射线
2. U238在 衰变时产生钍234。
Th234也具有放射性,放出 粒
子后变为(镤234),上述的过程可以 用下面的衰变方程表示:
U 238
92
234 90
Th
234 90
Th

4 2
He
234 91
Pa

0 -1
e
⑴174
N+
1 0
n

高三物理核衰变和核反应方程

高三物理核衰变和核反应方程

核衰变和核反响方程★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术1、知道放射现象的实质是原子核的衰变2、知道两种衰变的基天性质,并掌握原子核的衰变规律3、理解半衰期的观点(二)过程与方法1、能够娴熟运用核衰变的规律写出核的衰变方程式2、能够利用半衰期来进行简单计算(课后自学)(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传说的引入,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与唯物史观的教育,不停的设疑培育学生对科学废寝忘食的追求,进而引领学生进入一个美好的微观世界。

★教课要点原子核的衰变规律及半衰期★教课难点半衰期描绘的对象★教课方法教师启迪、指引,学生谈论、沟通。

★教课器具:投电影,多媒体协助教课设施★课时安排1课时★教课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同学们有没有听闻过画龙点睛的传说,或许将一种物质变为另一种物质。

学生谈论特别活跃,孙悟空,八仙,仙人;魔术,街头骗局。

评论:经过这样新奇的课题引入,给学生创建情形,能充分调换学生的踊跃性,挑起学生对未知知识的热忱。

教师:方才同学们讲的都很好,但都是假的。

孙悟空,八仙,仙人:人物不存在。

魔术,街头骗局:就是假的。

学生立时寂静,同时也心存迷惑:自然是假的,莫非还有真的不行?评论:关于学生来讲要使其相信科学技术反对迷信,同时也要提升警惕当心被骗被骗,提升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更为吊起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胃口,为新课教课的顺利进行确立了基础。

教师:那有没有真的(科学的)能将一种物质变为另一种物质呢?学生惊诧。

评论:进一步吊起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胃口。

教师:有(高声,必定地回答)学生吃惊,谈论纷繁。

评论:再一次吊起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胃口。

经过这样四次吊胃口,新课的成功将是必定。

教师: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评论:实时推出课题。

(二)进行新课 1.原子核的衰变教师:原子核放出α或β粒子,因为核电荷数变了,它在周期表中的地点就变了,变为另一种原子核。

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原子核的衰变。

学生豁然爽朗:科学、真切的将一种物质变为另一种物质,本来就是原子核的衰变。

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

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
原子核,可写为: 293U 28 293T 04 h24He
⑵ β衰变的通式为: M ZX Z M 1Y1 0e
例:钍(Th)原子核放出β 粒子变成镤(Pa)
原子核,可写为:
293 T 04 h293P 14 a1 0e
α衰变与β衰变的本质是什么?
4、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卢瑟福)
人为地用粒子去轰击原子核,以产生新的原 子核,这个过程叫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速电子流10e
波长很 短的电磁波
接近 C 等于 C
贯穿本领
很小一张薄 纸就能挡住
电离作用 很强
很大能穿过几 毫米厚的铝板
较弱
最大能穿过几 厘米厚的铅板
很小
2、原子核的衰变 ⑴、原子序数大于83(铋Bi)的所有天然存在的元素,
它们的原子核都是不稳定的,它们会自发的从原子核中放 射出 α、 β和γ 射线而转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核这种变 化叫原子核的衰变。
二、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
1、射线的本质特征
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发出的射线 可使照相底片感光
照相底片
射 线


铅盒

卢瑟福的工作
照相底片
射线带正电
放射源
铅盒
天然放射现象
射线带负电
射线不带电
三种射线的性质由下表列出:源自射线种类 组成速度
射线
粒子是 约 1 C
氦原子核
4 2
He
10
射线
射线
粒子是高
⑵衰变规律:
t
t
1 T半
N
N0
2

1T半
m
m0
2
例:卢瑟福用α射线粒子轰击氮核首次实现了原

第02节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

第02节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

α衰变:
A z
X

Az42Y+
4 2
He
β衰变:
A z
X

z A1Y+
0 1
e
在α衰变、β衰变中,α粒子和β粒子是如何 形成的呢?
在α衰变、β衰变中,α粒子和β粒子是如何 形成的呢?
A z
X

Az42Y+
4 2
He
α衰变的实质: 211H 201n24He
A z
X

广州彭加木纪念中学 何少娜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一、原子核的衰变
1、定义:原子核放出 α粒子或 β粒子,转变为 新核的变化叫做原子核的衰变。
2、种类:
α衰变:放出α粒子的衰变,如
U 238
92
23940Th

24He
β衰变:放出β粒子的衰变,如
23940Th29314Pa 10e
3、规律:
z
A1Y+
0 1
e
β衰变的实质: 01n11H 10e
二、半衰期: 问题: 1.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快 慢有什么规律? 2.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快 慢用什么物理量描述? 3.这种描述的对象是谁?
二、半衰期:
1、定义: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 不同的放射性元素其半衰期不同.
放射性元素的剩余质 量与原有质量的关系:
m

m0
(
1 2
t
)T
二、半衰期:
1、定义: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 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
不同的放射性元素其半衰期不同.
2、意义:表示放射性元素衰变快 慢的物理量
3、描述的对象:大量的原子核,不是个别原子核,是 一个统计规律。 注意:

2015年高二物理课件第四章第二节《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粤教版选修3-5)

2015年高二物理课件第四章第二节《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粤教版选修3-5)
B.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原来所含的铀元素的原子核有 m/4发生了衰变
C.经过三个半衰期后,其中铀元素的质量还剩m/8
D.经过一个半衰期后该矿石的质量剩下M/2
5.钍230是α放射性的,它放出一个α粒子后变成了什 么?写出衰变方程.
230 90
Th 2 He 88 Ra , 镭 ;
4 226
6.钫223是β放射性的,它放出一个β粒子后变成了什 么?写出衰变方程.
核反应方程
3.衰变规律(通式):
A 4 4 (1)α衰变: Z X A Y He Z 2 2
A A 0 (2)β衰变: Z X Z 1Y 1 e
(3)γ衰变:原子核处于较高能级,辐射光子后跃迁 到低能级。γ辐射不引起原子核衰变。 4.核内放出电子原因: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
1 0
式中mo表示放射性物质衰变前的质量, m表示放射 性物质衰变后的剩余质量。t表示经过(衰变)的时间.
t
半衰期
m
3. 衰 变 曲 线
t
半衰期
4.说明:对一定量的某种放射性元素,有些核先衰 变,有些核后衰变,每个核的存活时间是不一样 的。放射性核素的平均存活时间称为平均寿命, 记为t。根据放射性衰减规律,半衰期与平均寿命 之间的关系为:T1/2= 0.693τ。 • 每一种放射性元素都有一定的半衰期,不同的放 射性元素,半衰期不同。
• 例如:氡222变为钋218的半衰期为3.8天,而镭 226变为氡222的半衰期为1620年,铀238变为钍 234的半衰期为4.5×109年。
半衰期
5.注意:半衰期由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内部本身的
因素决定,跟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如压强、温度 等)或化学状态(如单质、化合物)无关。
例如,一种放射性元素,不管它以单质存在还是

物理:_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_同步素材_粤教高中

物理:_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_同步素材_粤教高中

4.2 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知识要点1.天然放射现象、衰变(1)天然放射现象①放射性:物质放出射线的性质叫放射性.②放射性元素:具有放射性的元素称为放射性元素.③天然放射现象:元素具有自发地放出射线的现象叫天然放射现象.④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线共有三种.分别是射线射线和射线.名称实质射出速度电离作用穿透本领云室中径迹射线高速氦核流较强小纸片即可挡住直而粗射线高速电子流99%c较弱较强(穿透几毫米厚的铝板)细而弯曲射线高能光子流c更小强(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一般看不到(2)原子核的自发衰变①原子核自发地释放出某种粒子而转变为新核的变化叫做原子核的自发衰变。

②衰变:③衰变:注意:衰变和衰变都遵守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

④半衰期:放射性元素有半数发生衰变所用的时间就叫半衰期。

式中N0(m0)表示放射性元素原来的质量(或原子核个数),N (m)表示经过时间t后剩余的放射性元素的质量(或原子核个数),T表示半衰期。

2.原子核的人工转变用高速粒子轰击原子核,产生新核的方法叫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1)质子和中子的发现(2)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核子之间存在强大的核力;核力是短程力,只存在于相邻核子之间。

注意:①原于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可以相互转化,如:,②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原子核外电子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

(3)人工放射性同位索的发现及其应用①1934年,居里夫妇用粒子轰击铝箔时,发现了放射性同位素和正电子.核反应方程式为:②放射性同位素: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叫做放射性同位素,如上式中的就是磷的放射性同位素,具有放射性.③正电子:质量与电子相同,带一个元电荷,其产生的实质是质子衰变成中子时产生的,方程为:。

④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A.利用它的射线。

B.作为示踪原子。

例题讲解1.某放射性元素经30天,有7/8发生了衰变,则它的半衰期为:____________。

高中物理第四章原子核第二节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导学案粤教选修

高中物理第四章原子核第二节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导学案粤教选修

第二节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班级姓名学号评价【自主学习】一、学习目标1.知道原子核的衰变及规律,理解半衰期的意义2.知道三种射线的本质,能利用磁场区分它们3.知道放射现象的实质是原子核的衰变4.知道什么是核反应,会写核反应方程式二、重点难点1.α衰变和β衰变的规律及衰变方程2.半衰期的意义及计算三、问题导学1.三种射线的本质是什么?2.什么是半衰期?3.什么叫核反应?四、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71-74页,《金版学案》P67-69知识点1、2、3)1.完成《金版学案》P67预习篇五、要点透析见《金版学案》P67-69知识点1、2、3【预习自测】1.如图所示P为放在匀强电场中的天然放射源,其放出的射线在电场的作用下分成a、b、c三束.则a、b、c三束中哪个是α射线、哪个是β射线、哪个是γ射线?2.一个放射性原子核,发生一次β衰变,则它的( )先学案A .质子数减少一个,中子数不变B .质子数增加一个,中子数不变C .质子数增加一个,中子数减少一个D .质子数减少一个,中子数增加一个3.下列关于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 .同种放射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半衰期比单质中长B .把放射性元素放在低温处,可以减缓放射性元素的衰变C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元素所处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它是一个统计规律,只对大量的原子核适用D .氡的半衰期是3.8天,若有4个氡原子核,则经过7.6天后就只剩下一个第二节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巩固拓展】课本作业P73讨论交流;练习2、3、4、5、63.(单选)原子核发生β衰变时,此β粒子是 ( )A .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B .原子核外的电子跃迁时放出的光子C .原子核内存在着电子D .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变成一个质子时,放射出一个电子4.(双选)2020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九级大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在泄露的污染物中含有131I 和137Cs 两种放射性核素,它们通过一系列衰变产生对人体有危害的辐射.在下列四个式子中,有两个能分别反映131I 和137Cs 衰变过程,它们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5.某放射性元素原为8 g ,经6天时间已有6 g 发生了衰变,此后它再衰变1 g ,还需几天?第二节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班级 姓名 学号 评价【课堂检测】1. (双选)将α、β、γ三种射线分别射入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图中表示射线偏转情况中正确的是( )课 后 拓展案2.238 92U 核经一系列的衰变后变为20682Pb 核,问:(1)一共经过几次α衰变和β衰变?(2)206 82Pb 与238 92U 相比,质子数和中子数各少了多少?(3)综合写出这一衰变过程的方程.3.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发生α衰变或β衰变生成新原子核时,往往会同时伴随________辐射.已知A 、B 两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分别为τ1和τ2,经过t =τ1·τ2时间后测得这两种放射性元素的质量相等,那么它们原来的质量之比m A :m B =________.● 【互动研讨】1.三种射线的本质:α射线是 ; β射线是 ;γ射线是2.衰变分类(1)α衰变:A Z X→_ __Y +42He实质: 2个中子和2个质子结合成氦核并释放出来(2)β衰变:A Z X→________Y+ 0-1e实质: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且放出一个电子(即β粒子),其转化方程为:10n→11H +__ ________.3.衰变规律:一、_ __守恒_;二、_ ___守恒.4.半衰期公式:N =______________,m =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班级 姓名 学号 评价● 【当堂训练】1.(双选)如图3所示,铅盒内装有能释放α、β和γ射线的放射性物质,在靠近铅盒的顶部加上电场E 或磁场B ,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a)、(b)所示,则关于射线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d 射线为β射线B .b 、e 射线为γ射线C .c 、f 射线为α射线课 堂训练案D.α射线和β射线在电场中的动能会增加,在磁场中动能不变2.(单选)放射性同位素钍232经α、β衰变会生成氡,其衰变方程为→+xα+yβ,其中 ( )A.x=1,y=3 B.x=2,y=3C.x=3,y=1 D.x=3,y=23.(单选)若放射性元素A的半衰期为4天,放射性元素B的半衰期为5天,则相同质量的放射性元素A 和B经过20天,剩下的两元素质量之比m A∶m B为 ( )A.30∶31 B.31∶30C.1∶2 D.2∶1学习心得: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高中物理第四章原子核4.2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素材粤教版选修3-5(new)

高中物理第四章原子核4.2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素材粤教版选修3-5(new)

第二节 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情景导入γ刀,它具有无手术创伤、安全可靠、无痛苦、省时、简便的优点。

常用于治疗动静脉畸形、听神经瘤、颅咽管瘤、脑膜瘤、转移瘤、松果体瘤、垂体腺瘤等。

你知道γ刀是什么吗?简答:γ刀是利用γ射线束,通过立体定向技术聚焦在脑内一个靶目标点,使病变组织破坏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知识预览⎪⎪⎪⎪⎪⎪⎪⎪⎩⎪⎪⎪⎪⎪⎪⎪⎪⎨⎧⎪⎪⎩⎪⎪⎨⎧=⎩⎨⎧⎪⎩⎪⎨⎧⎩⎨⎧-21)21(::)(::00142T t m m e He 公式生衰变所用的时间原子核的数目有一半发定义半衰期核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核反应方程射线是光子流射线是高速电子射线是氦核三种射线射线的核反应放出衰变射线的核反应放出衰变衰变变衰的核子原γβαββαα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第02节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

第02节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

第四章原子核第二节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学习目标1、知道放射现象的实质是原子核的衰变2.知道三种射线的本质,以及如何利用磁场区分它们。

3、知道两种衰变的基本性质,并掌握原子核的衰变规律4、理解半衰期的概念●重点和难点重点:原子核的衰变规律及半衰期难点:半衰期描述的对象课前导学一、天然放射性的发现①物质发射射线的的性质称为放射性。

元素这种自发的放出射线的现象叫做天然放射现象,具有放射性的元素称为放射性元素。

②放射性不是少数几种元素才有的,研究发现,原子序数大于83的所有元素,都能自发的放出射线,原子序数小于83的元素,有的也具有放射性二、放射线中的三剑客在射线经过的空间施加磁场,射线会分成三束,其中有两束发生了不同的偏转,说明这两束_____________,另一束不偏转,说明_____________。

这三种射线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原子核的衰变1.定义:原子核自发地放出某种粒子而转变成的变化称为原子核的衰变.可分为、,并伴随着γ射线放出.2.分类:(1)α衰变:铀238发生α衰变的方程为:,每发生一次α衰变,核电荷数减小2,质量数减少4.α衰变的实质是某元素的原子核同时放出由两个和两个组成的粒子(即氦核).(2)β衰变:钍234发生β衰变的方程为:,每发生一次β衰变,核电荷数增加1,质量数不变.β衰变的实质是元素的原子核内的一个变成时放射出一个(核内110011n H e -→+).(3)γ射线是伴随 衰变或 衰变同时产生的、γ射线不改变原子核的电荷数和质量数.其实质是放射性原子核在发生α衰变或β衰变时,产生的某些新核由于具有过多的能量(核处于激发态)而辐射出 .3.规律: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衰变前后的 和 都守恒.注意:元素的放射性与元素存在的状态无关,放射性表明原子核是有内部结构的. 四、半衰期1.定义: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 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叫做原子核的半衰期.2.意义:反映了核衰变过程的统计快慢程度.3.特征:半衰期由 的因素决定,跟原子所处的 或 状态无关. 新 知 探 究 一、 放射线中的三剑客导学释疑:再一次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探究以下问题,实现兵教兵。

4-2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

4-2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

第二节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学习目标】1.原子核的衰变2.会写核反应方程3.了解半衰期的概念,会用半衰期描述衰变的速度,了解半衰期的统计意义【学习内容】一、原子核的衰变原子核放出α粒子或β粒子,由于核电荷数发生了变化,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就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另一种原子核。

我们把这种变化称为原子核的______。

铀238核(238U)放出一个α粒子后,核的质量数减少4,电荷数减少2,称为一个新92核钍234核(234T h),放出α粒子的衰变过程叫做________。

这个过程可以用衰变方程表90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量实验事实表明:原子核衰变时______数和______数都是守恒的。

钍234核也具有放射性,它能放出一个β粒子而变成镤(234Pa),放出β粒子的衰变91过程叫做________。

由于电子的质量比核子的质量小得多,我们可认为电子的质量数为零、电荷数为-1,可以把电子写为______。

这个过程的衰变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核反应方程除了天然放射性元素会产生自发衰变外,还可以利用人工的方法产生新的原子核,这个过程叫做______反应。

与衰变过程一样,在核反应中,________守恒、________守恒。

核反三、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的快慢有一定的规律。

例如,氡222经过α衰变变为钋218。

观察发现,每过大约3.8天就有一半的氡发生了衰变。

也就是说,经过第一个3.8天,剩有一半的氡;经过第二个3.8天,剩有1/4的氡;再经过第三个3.8天,剩有1/8的氡……,如图所示。

我们把原子核数目因衰变减少到原来的一半所经过的时间,叫做______,用符号______来表示。

如果用m0表示放射性元素衰变前的质量,经过t时间后剩余的放射性元素的质量为m,则实验表明,衰变规律可以写为:_____________对一定量的某种放射性元素,有些核先衰变,有些核后衰变,每个核的存活时间是不一样的,人们用放射性元素的平均寿命 来描述平均存活时间。

高中物理 第四章 原子核 4.2 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教案

高中物理 第四章 原子核 4.2 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教案

4.2 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课堂互动三点剖析 一、三种射线二、核反应方程利用高能粒子轰击原子核,会发生核反应而产生新的原子.无论是核衰变还是核反应,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都守恒.对α衰变和β衰变的实质的正确理解(1)原子核放出α粒子或β粒子后,就变成了新的原子核,我们把这种变化称为原子核的衰变.α粒子、β粒子及γ粒子都是从原子核里发射出来的,但不能认为原子核是由这些粒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2)α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中的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结合在一起发射出来的,α衰变的方程He Y X A Z A Z 4242+−→−--、实质He n H 42101122−→−+.(3)β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变成一个质子和电子,放出高速电子流,β衰变的方程e Y X AZ AZ 011-++−→−、实质.011110++−→−-e H n (4)在发生α、β衰变的过程中,由于新核处于不稳定状态,它要通过辐射光子而达到稳定的状态,因此γ射线总是伴随α、β衰变而产生. 三、半衰期(1)半衰期表示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叫做这种元素的半衰期.公式N=2121)21(,)21(00T t T t m m N =.式中N 0、m 0表示衰变前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数和质量,N 、m 表示衰变后尚未发生衰变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数和质量,t 表示衰变的时间,21T 表示半衰期.(2)不同的放射性元素,半衰期不同,甚至相差十分悬殊;衰变速度越快的元素,其半衰期越短.如氡222衰变为钋218的半衰期为3.8天,而铀238衰变为钍234的半衰期长达4.5×109年.(3)影响因素:半衰期由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内部的因素决定,跟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如压强、温度)或化学状态(如单质、化合物)无关,因为这些因素都不能改变原子核的结构. (4)规律理解:半衰期是一个统计规律,只对大量原子核适用,对于少数个别的原子核,其衰变毫无规律,何时衰变、何时衰变一半,都是不可预知的. 各个击破【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α射线与γ射线都是电磁波B.β射线为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C.用加温、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D.原子核经过衰变生成新核,则新核的质量总等于原核的质量解析:α、β、γ三种射线都是由原子核内发射出来的,α射线是氦核流,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γ射线是高频光子流,因此,A 、B 选项错,原子核衰变要有质量亏损. 答案:C将α、β、γ三种射线分别射入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图4-2-1中表示射线偏转情况中正确的是( )图4-2-1解析:已知α粒子带正电,β粒子带负电,γ射线不带电,根据正、负电荷在磁场中运动受洛伦兹力方向和正、负电荷在电场中受电场力方向,可知A 、B 、C 、D 四幅图中,α、β粒子的偏转方向都是正确的,但偏转的程度需进一步判断.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半径r=Bqmv,将其数据代入,则α粒子与β粒子的半径之比为2199.01.0184014⨯⨯=••=c c q q v v m m r r αββαβαβα≈371.7. 由此可见,A 项正确,B 项错误.带电粒子垂直进入匀强电场,设初速度为v 0,垂直电场线方向位移为x ,沿电场线方向位移为y ,则有:x=v 0t,y=221t m qE •,消去t 可得y=222mv qEx 对某一确定的x 值,α、β粒子沿电场线偏转距离之比为 由此可见,C 项错误,D 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是AD. 答案:AD【例2】 对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α粒子带正电,所以α射线一定是从原子核中射出的 B.β粒子带负电,所以β射线有可能是核外电子 C.γ粒子是光子,所以γ射线有可能是由原子发光产生的 D.α射线、β射线、γ射线都是从由原子核内部释放出来的解析:α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中的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氦核放出的,β衰变的实质是一个中子变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然后释放出电子,γ衰变伴随α衰变和β衰变的产生而产生,所以这三种射线都是从原子核内部释放出来的.类题演练2Th 23290(钍)经过一系列α和β衰变,变成Pb 20882(铅),问经过多少次α衰变?经过了多少次β衰变?解析:由α衰变和β衰变的规律分析.由β衰变不影响质量数的变化,所以质量数的变化决定了α衰变的次数,由Th 23290变为Pb 20882质量数减少了232-208=24,每一次α衰变质量数减少4,因此α衰变的次数为6次.6次α衰变,电荷数应减少6×2=12次,而现在只减少了90-82=8个,所以应有4次β衰变(每次β衰变增加一个电荷数). 答案:经过6次α衰变,4次β衰变.【例3】关于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核全部衰变所需要的时间的一半B.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C.原子量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D.元素质量减半所需要的时间解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叫做这种元素的半衰期,它与原子核全部衰变所需要的时间的一半不同,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后成了一种新的原子核,原来元素的原子核的个数不断减少;当原子核的个数减半时,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的质量也减半,故选项B 、D 正确. 答案:BD 类题演练3下列有关半衰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越短,表明有半数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越短,衰变速度越快B.放射性元素的样品不断衰变,随着剩下未衰变的原子核的减少,元素的半衰期也变短C.把放射性元素放在密封的容器中,可以减慢放射性元素的衰变速度D.降低温度或增大压强,让该元素与其他物质形成化合物,均可减少衰变速度解析:半衰期的长短仅由元素本身决定,与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和化学状态均无关,故仅A 项正确. 答案:A。

第二节 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

第二节 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

比为1:88
小结:
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后 1、放出的粒子与反冲核的动量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2、α粒子与反冲粒子的运动轨迹是外切圆
β粒子与反冲粒子的运动轨迹是内切圆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的原子核,当它放出一个α粒子后,其速
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测得α粒子和反
冲核轨道半径之比为44:1,如图所示:
则( AB)C
A、 α粒子与反冲粒子的动量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B、原来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 ×
××
90
××××
C、反冲核的核电荷数为88
××××
D、α粒子与反冲核的速度之
中子的发现:9 4B e4 2H e16C 201n 变
查德威克
3.规律: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衰变前后的
电荷数和质量数都守恒.
衰 变
α衰变:
Z AX Z A 4 2Y4 2He
方 程
β衰变: Z AX Z A1Y0 1e
说明:
1. 中间用单箭头,不用等号;
2. 是质量数守恒,不是质量守恒;
3. 方程及生成物要以实验为基础,不能杜撰。
A.D222g B.8g
C.2g D.4g
练习:在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中,有一 原来静止的原子核,该核衰变后,放出的 带电粒子和反冲核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原子核第二节原子核衰变及半衰期●学习目标1、知道放射现象的实质是原子核的衰变2.知道三种射线的本质,以及如何利用磁场区分它们。

3、知道两种衰变的基本性质,并掌握原子核的衰变规律4、理解半衰期的概念●重点和难点重点:原子核的衰变规律及半衰期难点:半衰期描述的对象课前导学一、天然放射性的发现①物质发射射线的的性质称为放射性。

元素这种自发的放出射线的现象叫做天然放射现象,具有放射性的元素称为放射性元素。

②放射性不是少数几种元素才有的,研究发现,原子序数大于83的所有元素,都能自发的放出射线,原子序数小于83的元素,有的也具有放射性二、放射线中的三剑客在射线经过的空间施加磁场,射线会分成三束,其中有两束发生了不同的偏转,说明这两束_____________,另一束不偏转,说明_____________。

这三种射线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原子核的衰变1.定义:原子核自发地放出某种粒子而转变成的变化称为原子核的衰变.可分为、,并伴随着γ射线放出.2.分类:(1)α衰变:铀238发生α衰变的方程为:,每发生一次α衰变,核电荷数减小2,质量数减少4.α衰变的实质是某元素的原子核同时放出由两个和两个组成的粒子(即氦核).(2)β衰变:钍234发生β衰变的方程为:,每发生一次β衰变,核电荷数增加1,质量数不变.β衰变的实质是元素的原子核内的一个变成时放射出一个(核内110011n H e -→+).(3)γ射线是伴随 衰变或 衰变同时产生的、γ射线不改变原子核的电荷数和质量数.其实质是放射性原子核在发生α衰变或β衰变时,产生的某些新核由于具有过多的能量(核处于激发态)而辐射出 .3.规律: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衰变前后的 和 都守恒.注意:元素的放射性与元素存在的状态无关,放射性表明原子核是有内部结构的. 四、半衰期1.定义: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 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叫做原子核的半衰期.2.意义:反映了核衰变过程的统计快慢程度.3.特征:半衰期由 的因素决定,跟原子所处的 或 状态无关. 新 知 探 究 一、 放射线中的三剑客导学释疑:再一次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探究以下问题,实现兵教兵。

射线到底是什么?(小组合作讨论)把放射源放入由铅做成的容器中,射线只能从容器的小孔射出,成为细细的一束。

在射线经过的空间施加磁场,发现射线如图所示:(投影)思考与讨论: ①我们通过什么办法来研究射线的性质? ②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③如果α射线,β射线都是带电粒子流的话,根据图判断,他们分别带什么电荷。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①在射线经过的空间施加磁场②射线分成三束,射线在磁场中发生偏转,是受到力的作用。

这个力是洛伦兹力,说明其中的两束射线是带电粒子。

③根据左手定则,可以判断α射线是正电荷,β射线是负电荷。

合作探究:(教师精讲)如果不用磁场判断,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判断三种射线的带电性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要受电场力作用,可以加一偏转电场,也能判断三种射线的带电性质, 再次阅读课本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三种射线的比较例1如图甲是α、β、γ三种射线穿透能力的示意图,图乙是工业上利用射线的穿透性来检查金属内部伤痕的示意图,请问图乙中的检查是利用了哪种射线()A.α射线B.β射线C.γ射线D.三种射线都可以解析根据三种射线的性质知,甲图中能穿透铝板的是γ射线,乙图中检查钢板中的砂眼,要求射线能穿透钢板,故利用的是γ射线,选项C正确.答案 C二、原子核的衰变〈情景1〉一个人特别贫穷,一生虔诚地供奉道教吕祖(吕洞宾),吕洞宾被他的诚意所感动,一天忽然从天上降到他家,看见他家十分贫穷,不禁怜悯他,于是伸出一根手指,指向他庭院中一块厚重的石头,立刻,变化成了金光闪闪的黄金.〈情景2〉晋朝初年,南昌人许逊被朝廷任命为旌阳县令,他看到很多老百姓的租税交不了,非常同情他们,用点石成金的法术,免去百姓的租税.〔思考与讨论1〕以上情景都是“点石成金”的传说,那么在我们生活、生产中有没有真的(科学的)能将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物质呢?答:.【教师说明】1.衰变:原子核放出α粒子或β粒子转变为新核的变化叫做原子核的衰变.2.科学、真实的将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物质,原来就是原子核的衰变.3.铀238核放出一个α粒子后,核的质量数减少4,核电荷数减少2,变成新核---钍234核,这种放出α粒子的衰变叫做α衰变.〔思考与讨论2〕铀238核α衰变方程如何表示?答: . 【教师说明】1.衰变方程式遵守的规律:(1)质量数守恒(2)核电荷数守恒2.α衰变的一般方程:He Y x 424-A 2A z +→-z3.核反应过程一般都是不可逆的,所以核反应方程只能用单向箭头表示反应方向.4.核反应的生成物要以实验为基础,不能凭空杜撰出生成物来写核反应方程.〔思考与讨论3〕钍234核(Th 23490)也具有放射性,它能放出一个β粒子(e 01-)而变成Pa23491(镤),那它进行的是β衰变,请同学们写出钍234核的衰变方程式?答: . 【教师说明】1. β衰变前后核电荷数、质量数都守恒,新核的质量数不变但核电荷数应加1.2.β衰变的一般方程:e Y x 01A 1Az-++→z〔思考与讨论4〕原子核里没有电子,那么β衰变中的电子来自哪里?答: . 【教师说明】1.这个电子从核内释放出来,就形成了β衰变,其转化方程:e H n 011110-+→ . 2.γ射线是由于原子核在发生α衰变或β衰变时原子核受激发而产生的光(能量)辐射,通常是伴随α射线和β射线而产生.3.一种元素只能发生一种衰变,但在一块放射性物质中可以同时放出α、β和γ三种射线. 例2. 天然放射性元素23290Th(钍)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之后,变成20882Pb(铅).下列论断中正确的是( )A.铅核比钍核少24个中子B.铅核比钍核少8个质子C.衰变过程中共有4次α衰变和8次β衰变D.衰变过程中共有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解析:铅核核子数比钍核核子数少24个,而不是中子数少24个,A 项错;铅核质子数为82,钍核质子数为90,故铅核比钍核少8个质子,B 项对;钍核的衰变方程为:232 90Th→20882Pb+x42He+y-10e,式中x、y分别为α和β的衰变次数.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有4x+208=232,2x-y+82=90,联立两式得x=6,y=4,即衰变过程中共有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C 项错而D项对.答案:BD点评:根据β衰变不改变质量数的特点,可依据反应原子核与最终原子核的质量数改变确定α衰变的次数,然后计算出电荷数的改变,由其差值可确定β衰变的次数.三、半衰期〈情景3〉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快慢有一定的规律,即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有一定的时间.我们有病时服用的不同药物在体内半数发生衰变也有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是决定医生给药剂量、次数的主要依据.〔思考与讨论5〕阅读课本第71页“半衰期”部分的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1.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有什么规律?2.用什么物理量描述?3.这种描述的对象是什么?(学生可参考课本71页上的氡的衰变图,教师引导)答:.【教师说明】1.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叫做这种元素的半衰期.2.半衰期表示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的快慢,不同的放射性元素其半衰期不同.3.半衰期描述的对象是大量的原子核,不是个别原子核,这是一个统计规律.〔思考与讨论4〕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由什么决定的?不同的放射性元素其半衰期相同吗?答:.例3.关于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是原子核质量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B.是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C.把放射性元素放在密封的容器中,可以减慢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D.可以用于测定地质年代、生物年代等解析:原子核衰变后变成新核,新核与未衰变的核在一起,故半衰期并不是原子核的数量、质量减少一半,故A错B正确;衰变快慢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与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或化学状态无关,常用其测定地质年代、生物年代等,故C 错D 正确.答案:BD点评:一种元素的半衰期与这种元素是以单质形式还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或者加压,增温均不会改变.四、有关半衰期的计算〔思考与讨论6〕用N 0、m 0分别表示衰变前的原子数目和质量,N 、m 分别表示衰变后剩余的原子核的数目和质量,T 为半衰期,t 表示衰变过程所经历的时间,那么这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怎样?答: .例4.设镭226的半衰期为1.6×103年,质量为100 g 的镭226经过4.8×103年后,有多少克镭发生衰变?若衰变后的镭变为铅206,则此时镭铅质量之比为多少?解析:经过三个半衰期,剩余镭的质量为g m m Tt5.12g 81100210=⨯=⎪⎭⎫ ⎝⎛=已衰变的镭的质量为(100-12.5) g =87.5 g 设生成铅的质量为m ,则226∶206=87.5∶m 得m =79.8 g所以镭铅质量之比为125∶798 答案 : 125∶798点评:要理解半衰期表达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在表达式021m m Tt ⎪⎭⎫ ⎝⎛=中,m 是指剩余的原子核的量,而不是衰变的量.(四)作业:布置学生课后看科学漫步探究:如何利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来测定古物的年代。

点评:留给学生课后思考和学习的空间。

课堂练习图41.(2014·福建·30(1))如图4所示,放射性元素镭衰变过程中释放出α、β、γ三种射线,分别进入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A.①表示γ射线,③表示α射线B.②表示β射线,③表示α射线C.④表示α射线,⑤表示γ射线D.⑤表示β射线,⑥表示α射线答案 C解析根据三种射线的偏转轨迹可知①⑥表示β射线,②⑤表示γ射线,③④表示α射线.选项C 正确.图52.计数器是一种探测射线的仪器,如图5所示,X为未知放射源,它向右方发射放射线.放射线首先通过一块薄铝箔P(厚度约为1 mm),并经过一个强磁场区域后到达计数器,计数器上单位时间内记录到的射线粒子是一定的,现将强磁场移开,计数器单位时间内所记录的射线粒子基本保持不变,然后将薄铝箔P移开,则计数器单位时间内记录的射线粒子明显上升,据此可以判定X为() A.纯β射线放射源B.纯γ射线放射源C.α射线和β射线的混合放射源D.α射线和γ射线的混合放射源答案 D解析将强磁场移开,计数器单位时间内所记录的射线粒子基本保持不变,即磁场对射线粒子没有影响,则可以断定计数器接收到的是不带电的γ射线,以后将薄铝箔P(厚度约为1 mm)移开,则计数器单位时间内记录的射线粒子明显上升,这说明计数器除了接收到了γ射线之外,还接收到了一种原来被厚度约为1 mm 的簿铝箔P 挡住的射线,而厚度约为1 mm 的簿铝箔只能将α射线挡住,所以X 为能放射α射线和γ射线的混合放射源,故选项D 正确.3.氪90(9036Kr)是不稳定的,它经过一系列衰变最终成为稳定的锆90(9040Zr),这些衰变是( )A .1次α衰变,6次β衰变B .4次β衰变C .2次α衰变D .2次α衰变,2次β衰变 答案 B解析 方法一 推理计算法根据衰变规律,β衰变不影响核的质量数,发生一次β衰变,核电荷数增加1;发生一次α衰变,质量数减少4,核电荷数减少2.9036Kr 衰变为9040Zr ,质量数不变,故未发生α衰变;核电荷数增加4,一定是发生了4次β衰变. 方法二 列方程求解设9036Kr 衰变为9040Zr ,经过了x 次α衰变,y 次β衰变,则有9036Kr →9040Zr +x 42He +y0-1e由质量数守恒得90=90+4x 由电荷数守恒得36=40+2x -y解得x =0,y =4,即只经过了4次β衰变, 选项B 正确.4.放射性同位素2411Na 的样品经过6小时后还剩下18没有衰变,求它的半衰期.答案 2 h解析 每经1个半衰期放射性物质的质量都减半,则经过n 个半衰期剩余的质量为m =m 0(12)n .设6小时经过的半衰期个数为n ,则(12)n =18,所以n =3.则2411Na 的半衰期为T =tn=2 h.★教学体会本堂课探究原子核内部的美妙世界,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设置疑问来吊学生的胃口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