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8核反应方程及核反应类型的判断

合集下载

高中核物理-核反应:核能、重核裂变

高中核物理-核反应:核能、重核裂变

介绍
mu 390.3139 1027 kg mBa 234.0016 1027 kg mKr 152.6047 1027 kg mn 1.6749 1027 kg
计算“质量亏损” Δm =(mu + mn)-(mBa + mKr + 3mn)= 0.3578×10-27kg ΔE = ΔmC2 = 201MeV 1kg铀完全裂变,释放的核能为:
解:
m =6.644929×10 -27kg
m p =1.672648×10 -27kg
me=9.11×10-31kg
将六个方程式相加,得到
4p
2 e +2 +

ΔE= mc2 =(4m p– m 2me )c 2 -
代入数字,经计算得到
ΔE=3.95×10-12 J
链式反应的示意图:
(3)重核裂变的应用
核电站
核心设施:核反应堆 浓缩铀制成的铀棒 石墨、重水或普通水,用于减 减速剂: 小中子的速度 控制棒:镉,用于 吸收中子,控制 核反应的快慢。
原子弹: 不可控的核反应原子弹爆ຫໍສະໝຸດ 时的蘑菇云 “小男孩”(前)和“胖
1.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可以结合成一个 氦核, 已知中子的质量是1.008665u, 质子的质量 是1.007276u, 氦核的质量是4.0026u, 求此核反 应的质量亏损和结合能, (1u=1.66×10-27千克, c=3×108米/秒)
解:△m=0.029282u △E= △mc2=931.5 × 0.029282= 27.3MeV
或 △E = △mc2
= 0.029282 × 1.66×10-27 × (3×108 )2 = 4.37 ×10-12J=27.3MeV

核反应

核反应

核反应一衰变:α衰变:He Th U 422349023892+→(核内He n 2H 2421011→+) β衰变:e Pa Th 012349123490-+→(核内e H n 011110-+→)γ衰变:原子核处于较高能级,辐射光子后跃迁到低能级。

二原子核的人工转变用高能粒子轰击靶核,产生另一种新核的反应过程,其核反应方程的一般形式为:xX A Z+y Y A Z+。

式中X A Z是靶核的符号,x 为入射粒子的符号,Y A Z ''是新生核符号,y 是放射出的粒子的符号。

① 卢瑟福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H O He N 1117842147+→+ ② 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同位素的核反应方程为:n P He Al 103015422713+→+ 三.重核的裂变①所谓重核即为质量数很大的原子核.②重核俘获一个中子后分裂为两个或几个中等质量数的原子核的反应过程叫重核的裂变。

在裂变的同时,还会放出几个中子和大量能量. 裂变方程式例举:2351901361920385410U n Sr Xe n +→++ 四 轻核的聚变①所谓轻核是指质量数很小的原子核,如氢核、氘核等.②某些轻核结合成质量数较大的原子核的反应过程叫做轻核的聚变,同时放出大量的能量.轻核聚变方程例举 21H +11H →42He +10n轻核聚变只能发生在超高温(需要几百万度高温)条件下,故轻核聚变也叫做热核反应. 1.有下列4个核反应方程:①2411Na →2412Mg+01-e ②23592U+10n →14156Ba+9236Kr+310n ③199F+42He →2210Ne+11H ④32He+21H →42He+11H 上述核反应依次属于:( D )A .衰变、人工转变、人工转变、聚变B .裂变、裂变、聚变、聚变C .衰变、衰变、聚变、聚变D .衰变、裂变、人工转变、聚变2(单)太阳能的产生是太阳内部所发生的一系列核反应形成的,其主要的核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A )A .e He H 01421124+→ B .HO He N 1117842147+→+C .nSr Xe n U 10903813654102359210++→+ D .HeTh U 422349023892+→3(单)原子核A ZX 与氘核21H 反应生成一个α粒子和一 个质子。

2025年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47 原子核的衰变及核反应方程(附答案解析)

2025年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47 原子核的衰变及核反应方程(附答案解析)

2025年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47原子核的衰变及核反应方程
1.原子核的衰变
衰变类型α衰变β衰变
衰变方程A Z X→A-4
Z-2
Y+42He A Z X→A Z+1Y+0-1e
衰变实质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结合成
氦核211H+210n→42He
1个中子转化为1个质子和
1个电子10n→11H+0-1e
典型方程238
92
U→234 90Th+42He234 90Th→234 91Pa+0-1e 衰变规律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动量守恒2.三种射线的比较
名称构成符号电荷量质量电离能

贯穿本领
α射线氦核42He+2e 4 u最强最弱
β射线电子0-1e-e
1
1 837u
较强较强
γ射线光子γ00最弱最强
3.核反应的四种类型
类型可控性核反应方程典例
衰变α衰变自发238 92U→234 90Th+42He β衰变自发234 90Th→234 91Pa+0-1e
人工转变人工控制14
7
N+42He→17 8O+11H
(卢瑟福发现质子)
4
2
He+94Be→12 6C+10n (查德威克发现中子)
模型归纳
第1页(共9页)。

化学反应中的核反应

化学反应中的核反应

化学反应中的核反应核反应是一种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的重要现象,其与常见的化学反应有所不同。

在核反应中,原子核发生变化,产生新的核素和放射性辐射。

本文将就核反应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其应用进行探讨。

一、核反应的基本概念核反应是指原子核之间发生的转化过程,其中包括核裂变和核聚变两种主要类型。

核反应常涉及原子核中的质子(氢核)和中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核反应由于涉及原子核,其能量密度远远高于化学反应。

核反应的基本方程式可表示为:核反应类型可根据入射核和产生的新核所含的粒子种类进行分类。

常见的核反应包括α衰变、β衰变、聚变反应等。

二、核反应的类型1. α衰变α衰变是指某些重核的衰变过程,其中母核放出一个α粒子,变为一个新的核。

α衰变的例子包括铀238衰变为钍234,放出一个α粒子。

2. β衰变β衰变是指在核反应过程中,母核放出一个β粒子,转变为一个新的核。

其中包括β-衰变和β+衰变两种类型。

β-衰变是指中子转变为质子,放出一个电子和一个反中子,新核具有更多的质子和少于一个中子。

β+衰变则是指质子转变为中子,放出一个正电子和一个正中子,新核具有更少的质子和一个额外的中子。

3. 聚变反应聚变反应是核反应中的一种,通常需要高温和高能量条件。

聚变反应发生时,两个轻核聚变成一个较重的核,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聚变反应在太阳和恒星中常见,是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重要来源。

三、核反应的应用核反应具有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几个重要的应用领域:1. 核能发电核能发电是利用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通过核反应堆产生蒸汽驱动涡轮,进而发电。

核能发电具有高效可靠、低碳环保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全球的电力供应。

2. 放射性标记放射性同位素通过核反应进行标记,在医学诊断和生物学研究中起到关键作用。

例如,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碘-131进行甲状腺扫描,可以有效检测甲状腺功能异常。

3. 放射治疗核反应产生的放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可用于治疗某些疾病,如肿瘤。

通过控制放射线的能量和剂量,可以精确照射肿瘤,杀灭癌细胞。

核反应方程

核反应方程

核反应方程核反应方程是描述核反应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核反应是指核内的原子核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通常包括核聚变和核裂变两种类型。

核反应是放射性衰变、核能发电和核武器爆炸等重要现象的基础。

核反应的基本概念核反应的主要特点是涉及到原子核的变化。

在核反应中,原子核可以发生不同的转化过程,这些转化过程是由所涉及的核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核反应产生的变化通常包括粒子的发射、核素的转化以及释放的能量等。

核反应可以分为核聚变和核裂变两种类型。

1.核聚变:核聚变是指两个或更多轻质原子核结合成一个更重的原子核的过程。

在核聚变中,质量数相对较小的原子核结合形成质量数较大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大量能量。

核聚变是太阳和恒星内部的能量源,也是氢弹爆炸的基础原理。

2.核裂变:核裂变是指质量较重的原子核在吸收中子后发生裂变的过程。

在核裂变中,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更多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大量能量。

核裂变是核能发电和原子弹爆炸等重要应用的基础。

核反应方程的表示方法核反应方程用来描述核反应过程中原子核的变化。

它由反应物、产物和反应条件等组成。

核反应方程的一般形式如下:反应物 + 反应物→ 产物 + 产物在核反应方程中,反应物和产物都是由元素符号和相应的质量数表示的。

核反应方程中的元素符号用化学元素的缩写表示,质量数以上标形式书写。

核反应方程还需要满足以下几个基本的守恒法则:1.质量守恒:核反应方程中质量的总和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2.电荷守恒:核反应方程中电荷数目的总和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3.动量守恒:核反应方程中动量的总和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4.能量守恒:核反应方程中能量的总和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核反应方程的例子下面是几个常见核反应方程的例子:1.氘核聚变反应方程:D + D → He + H在这个反应中,氘核(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1)与氘核发生聚变,形成氦核(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2)和氢核(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0),同时释放大量能量。

核反应方程及核反应类型的判断

核反应方程及核反应类型的判断

放出三个中子是核裂变反应,A、C 正确.
答案 AC
解析显隐
第9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数字媒体资源库
3.规律方法
第10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数字媒体资源库
规律方法 对书写核反应方程式的理解
(1)核反应过程一般都是不可逆的,所以核反应方程只能用单向 箭头连接并表示反应方向,不能用等号连接. (2)核反应的生成物一定要以实验为基础,不能凭空只依据两个 守恒规律杜撰出生成物来写核反应方程. (3)核反应遵循质量数守恒而不是质量守恒,核反应过程中反应 前后的总质量一般会发生变化. (4)核反应遵循电荷数守恒.
31H+21H―→42He+10n+17.6 MeV
使核发生聚变需要几百万度以上的高温,因此聚变又叫热__核__反__应__.
第3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数字媒体资源库
2.核反应的四种类型 类 型 可控性
衰 α 衰变 自发 变 β 衰变 自发
核反应方程典例 29328U→29304Th+42He 29304Th→29314Pa+-01e
结束放映
数字媒体资源库
【典例 2】 (2012·广东卷,18)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发展核
能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之一.下列释放核能的反应方程,表
述正确的有( ).
A.31H+21H→42He+10n 是核聚变反应 B.31H+21H→42He+10n 是 β 衰变 C. 29325U+10n→15464Ba+8396Kr+310n 是核裂变反应 D.29325U+10n→15440Xe+9348Sr+210n 是 α 衰变
核反应有以下类型: α衰变;β衰变;轻核聚变; 重核裂变;原子核的人工 核转变

核反应方程的分类与计算

核反应方程的分类与计算

9 核反应方程的分类与计算从不同的角度对核反应方程进行分类时,一般的分类方法有三种。

9。

.1从转变方式的角度分类可分为衰变反应与人工核反应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自发地放出α、β或γ射线的同时,转变为其他元素原子核的过程叫做衰变,而用人工的方式强制进行的核反应则称为人工核反应。

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和天然衰变都是一种核素转变为另一种核素,但天然衰变大多数发生于原子序数大于84的放射性元素,衰变过程中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数量按指数规律递减,存在着半衰期,且一切衰变反应都是放能反应;而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则是以极快的速度进行的撞击,存在着放能反应和吸能反应两种类型。

α衰变:例如226222488862Ra Rn He →+,该反应中的质量亏损()226.0254222.0175 4.00260.0053m u u u ∆=-+=,对应释放的核能4.94MeV ,相当于137.910J -⨯,其中α粒子的占衰变能的98%,反冲核 的动能只占只占衰变能的2%。

半衰期不同放射性元素放出的α粒子的动能并不相同,一般来说,半衰期较长的α衰变放出的α粒子的动能较小,例如23592U (半衰期4.5×109年)放射的α粒子能量约为4.2MeV(其速度71.410/m s ⨯),而21284Po (半衰期7310s -⨯)放射的α粒子约为 8.78M 的V (其速度约为72.110/m s ⨯),两者的大小均比一般资料上所说的10c小。

β衰变又称为-β衰变,例如6060027261Co Ni e -→+,它是从原子核中自发地放出一个电子的核转变,其通式一般可写成011AA Z Z X Y e ϑ+-→++(即110011n H e ϑ-→++)的形式,相当于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变为质子;+β衰变:例如:3030015141P Si e →+,其通式一般可写成011AA Z Z X Y e ϑ-→++(即110101H n e ϑ→++)的形式,相当于核内一个质子转变为中子,然而由于质子质量小于中子质量,因此在自由状态下质子是不能自发地转变为中子的,但是当质子束缚于原子核内部时却不存在这种转变的可能。

高三2020年重点高中物理核反应和核能的利用

高三2020年重点高中物理核反应和核能的利用

059.江苏南通市2008届第三次调研测试 12.Ⅲ(2) 12.Ⅲ(2) 一个高能γ光子,经过重核附近时与原子核
场作用,能产生一对正负电子,请完成相应的反应
方程:
0 -1
e
10e

已 知 电 子 质 量 me=9.10×10-31kg , 光 在 真 空 中 的 传 播速度为速为c=3.00×108m/s,则γ光子的能量至少
到氦核的核聚变反应,即在太阳内部4个氢核(11 H ) 转化成一个氦核42(He )和两个正电子(10 e )并放出能 量.已知质子质量mP = 1.0073u,α粒子的质量mα = 4.0015u,电子的质量me = 0.0005u. 1u的质量相当于 931.MeV的能量.
① 写出该热核反应方程;
② 一次这样的热核反应过程中释放出多少MeV的能 量?(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解: ① 411 H 24He 210 e
② Δm = 4mP- mα-2me = 4×1.0073u-4.0015u-2×0.0005u
= 0.0267 u
ΔE = Δ mc2 = 0.0267 u×931.5MeV/u =24.86 MeV
27 13
Al

24He

30 15
P

01n
(人工制造放射性同位素)
30 15
P

30 14
Si

10e
3、重核的裂变:
U 235
92

01n
15461Ba

3962Kr

301n
200.6MeV
在一定条件下(超过临界体积),裂变反应会连续 不断地进行下去,这就是链式反应。

高频考点三 核反应方程与核能的计算

高频考点三 核反应方程与核能的计算

第11页
返回导航
物理
思路探究 (1)核反应方程的书写依据是什么? (2)质能方程 ΔE=Δmc2 中各符号的意义? 尝试解答 __________
第12页
返回导航
物理
解析 (1)①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得,X 是-01e. ② 该 反 应 放 出 的 能 量 是 E = 0.2×931.5 MeV = 186.3 MeV = 186.3×106×1.6×10-19J=2.98×10-11 J. (2)①10n+36Li→13H+42He ②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3mv1+4mv2 由题意得 v1∶v2=7∶8 解得 v1=171v,v2=181v
第9页
返回导航
物理
视角 2 核能的计算 [例 6] (1)铀核裂变的一种方式是:29325U+10n→16403Nd+9400Zr+310n +8X,该反应的质量亏损是 0.2 u,1 u 相当于 931.5 MeV 的能 量.(元电荷电荷量 e=1.6×10-19 C) ①核反应方程中的 X 是________; ②该反应放出的能量是________J.(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水平方向朝四周均匀散开.忽略空气阻力.已知水的密度为 ρ,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求
第29页
返回导航
物理
①喷泉单位时间内喷出的水的质量; ②玩具在空中悬停时,其底面相对于喷口的高度.
第30页
返回导航
物理
解析:(1)产生光电效应时,光的强度越大,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 电子数越多,饱和光电流越大,说法 A 正确.饱和光电流大小与 入射光的频率无关,说法 B 错误.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 频率的增加而增加,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说法 C 正确.减小入 射光的频率,如低于极限频率,则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没有光电 流产生,说法 D 错误.遏止电压的大小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 光的强度无关,说法 E 正确.

核反应的四种类型

核反应的四种类型

核反应的四种类型一、引言 1.1 核反应的定义 1.2 意义和应用领域二、裂变反应 2.1 裂变反应的原理 2.1.1 原子核的裂变过程 2.1.2 裂变反应的链式反应过程 2.2 裂变反应的实例 2.2.1 核电站中的裂变反应 2.2.2 原子弹中的裂变反应三、聚变反应 3.1 聚变反应的原理 3.1.1 原子核的聚变过程 3.1.2 聚变反应的能量释放过程 3.2 聚变反应的实例 3.2.1 太阳中的聚变反应 3.2.2 热核聚变反应实验四、俘获反应 4.1 俘获反应的原理 4.1.1 中子的俘获过程 4.1.2 俘获反应的能量变化 4.2 俘获反应的实例 4.2.1 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过程 4.2.2 放射医学中的俘获反应五、中子发射反应 5.1 中子发射反应的原理 5.1.1 核子的中子发射过程 5.1.2 中子发射反应的物理特性 5.2 中子发射反应的实例 5.2.1 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过程 5.2.2 中子活化分析六、总结 6.1 四种核反应类型的区别和联系 6.2 核反应的进一步应用探索一、引言核反应是指在原子核之间发生的各种反应过程。

核反应是研究原子核结构、核能释放等领域的核物理学的重要内容,广泛应用于能源、医学、科学研究等领域。

本文将重点探讨核反应的四种类型及其原理、实例等方面的内容。

二、裂变反应2.1 裂变反应的原理裂变反应是指重原子核在受到中子轰击时分裂成两个或更多轻原子核的过程。

裂变反应的原理主要涉及原子核的裂变过程和链式反应过程。

2.1.1 原子核的裂变过程在裂变反应中,原子核的裂变过程发生在核素的能量面和核素的物质面两个方面。

在能量面上,原子核受到中子的轰击后,核能量增加,达到某一临界值时,核力无法再维持核的稳定性,导致核裂变。

在物质面上,裂变过程中,原子核的形变和核子排列发生了巨大改变,导致核分裂。

2.1.2 裂变反应的链式反应过程裂变反应的链式反应过程是指在一次裂变反应中,分裂出来的中子能够引发新的裂变反应,造成更多的核分裂。

高考化学中的核反应知识点

高考化学中的核反应知识点

高考化学中的核反应知识点高考化学中的核反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涵盖了核反应的基本概念、平衡和速率等方面。

在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核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核反应的定义、类型、平衡和速率等方面进行论述,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核反应知识。

一、核反应的基本概念核反应是指原子核发生转变的过程,通常涉及到原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核反应中,引起原子核转变的因素主要包括放射性衰变、人工诱导和自然诱导等。

放射性衰变是指原子核自发地转变为另一种原子核,伴随着放射性粒子的放出。

而人工诱导则是人为地通过加速器等装置将粒子注入到原子核中,从而引发核反应。

二、核反应的类型核反应可以分为裂变和聚变两种类型。

裂变是指一个重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的过程。

核裂变在核电站等核能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如铀-235的裂变产生大量的能量,用于核电站产生电力。

而聚变则是指两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结合成一个较大的原子核的过程。

聚变在太阳等恒星中发生,产生了宇宙中的所有元素。

目前,聚变技术还在研发阶段,但其潜力巨大,有望成为未来清洁能源的重要来源。

三、核反应的平衡核反应中,平衡是指反应生成物和反应物浓度或者数量保持不变的状态。

核反应的平衡受到质量数、电荷数以及能量等因素的影响。

对于一个有放射性衰变过程的核反应,其平衡状态通常在一定的时间尺度内达到。

但对于人工诱导的核反应,由于外界的影响,反应体系往往无法达到平衡状态。

四、核反应的速率核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者生成的速度。

核反应速率受到反应物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而言,核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与温度成正比,而与催化剂有着复杂的关系。

五、核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核反应在现代科学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核反应技术广泛应用于核电站、医学放射治疗、食品辐射杀菌和同位素示踪等领域。

例如,核电站利用核反应的裂变产生大量的热能,用于发电。

核反应的产生与核反应方程式

核反应的产生与核反应方程式

核反应的产生与核反应方程式核反应是指原子核之间发生的转化过程,其中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一种特征性的现象。

核反应可以分为核衰变和核聚变两种类型。

核衰变是指原子核自发地转变为其他原子核的过程。

在核衰变过程中,原子核的质量数和原子序数都可能发生变化。

常见的核衰变类型有α衰变、β衰变和γ衰变。

α衰变是指一个原子核释放出一个α粒子,相当于一个氦离子(包含2个质子和2个中子)。

β衰变则包括β+衰变和β-衰变,其中β+衰变是指一个原子核放出一个正电子和一个中微子,而β-衰变是指一个原子核放出一个负电子和一个反中微子。

γ衰变是指一个原子核放出γ 射线,并不改变其质量数和原子序数。

另一种核反应类型是核聚变,即两个或多个原子核融合成为一个更大的原子核。

核聚变通常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是太阳内部以及氢弹等核武器的能量来源。

目前人类实现的核聚变方式是通过高温、高压下将氘(D)和氚(T)核融合成氦(He)核的过程,同时释放出高能中子。

核反应的发生可以通过核反应方程式来描述,核反应方程式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化学符号和质量数、原子序数。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核反应方程式示例:1. α衰变:毒魔核(Po-210)经过α衰变转变为铅(Pb-206):Po-210 → Pb-206 + α2. β+衰变:正电子(e+)与电子(e-)相遇湮灭,生成两个光子(γ):e+ + e- → γ + γ3. β-衰变:碳-14(C-14)经过β-衰变转变为氮-14(N-14):C-14 → N-14 + β-4. 核聚变:氘(D)与氚(T)发生核聚变生成氦(He)和一个中子(n):D + T → He + n需要注意的是,核反应方程式必须满足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定律。

在编写核反应方程式时,应确保反应物的质量数和原子序数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数和原子序数总和。

总之,核反应是原子核之间转化的过程,包括核衰变和核聚变两种类型。

核反应方程式用于描述核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变化关系。

高中物理核反应方程总结

高中物理核反应方程总结

高中物理核反应方程总结核反应方程是物理领域中最重要的公式之一,它描述了物质的核反应过程。

它可以用来研究不同材料的能量变化、原子结构变化,以及核核聚变和核裂变过程。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们需要掌握和理解核反应方程的内容,这对于物理领域的深入理解和认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对高中物理核反应方程的内容做一个总结。

一、定义核反应方程是用来描述核变化过程的一种数学表达式,其中包含有反应的核素的核质量(A)和核电荷量(Z)等参数。

通过核反应方程,我们可以确定核反应中物质的原子核破坏状态,以及反应产生的新元素。

核反应方程可以用来描述核裂变、核合成和其他核反应过程。

有时候,它也可以被用来描述反应的热力学特性,比如能量的变化和激发态的产生。

二、基本原理核反应方程是基于以下几个原理:(1)能量守恒原理:在任何反应中,能量总是守恒的,也就是说输入能量等于输出能量。

(2)质量守恒原理:在任何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总是守恒的,也就是说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量是不变的。

(3)核质量守恒原理:在任何反应中,反应前后核质量总量是不变的,也就是核质量守恒。

三、常用的核反应方程(1)核裂变方程:把原子的核裂变表示为核反应方程,可以用分子反应来表示:$$_{z_1}^{A_1}rm{X} +_0^1rm{n} to _{z_2}^{A_2}rm{Y}+_0^1rm{n} + Delta E$$其中,$_z^{A}$ X 为原子核,$_0^1$ n 为中子,$_z^{A}$ Y 为裂变后的核,$Delta$ E 为裂变产生的能量。

(2)核合成方程:把原子的核合成表示为核反应方程,可以用分子反应来表示:$$_{z_1}^{A_1}rm{X} + _{z_2}^{A_2}rm{Y} to_{z_3}^{A_3}rm{Z} + Delta E$$其中,$_z^{A}$ X $_z^{A}$ Y 为原子核,$_z^{A}$ Z 为合成后的核,$Delta$ E 为合成产生的能量。

核反应核能质能方程

核反应核能质能方程

15.3 核反应核能质能方程考点聚焦核能.质量亏损.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n要求核反应堆.核电站I要求重核的裂变.链式反应.轻核的聚变I要求可控热核反应. I要求、知识扫描1、核反应在核物理学中,原子核在其它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称为核反应.典型的原子核人工转变_1:N+:H 1:0+;H 质子1 H的发现方程卢瑟福4 Be+:He —> ;C+0 n 中子0 n的发现方程查德威克2、核能(1 )核反应中放出的能量称为核能(2)质量亏损:原子核的质量小于组成它的核子质量之和.质量亏损.(3)质能方程:质能关系为E = mc 2原子核的结合能AE =Amc 23、裂变把重核分裂成质量较小的核,释放出的核能的反应,叫裂变典型的裂变反应是:235 1 90 厂136 192 U + 0 n ---- ►38 S r+ 54 X e+10 0 n4 .轻核的聚变把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释放出的核能的反应叫轻核的聚变.聚变反应释放能量较多,典型的轻核聚变为:2 3 4 11 H + 1 H ---- ■-2 H e+ o n5. 链式反应一个重核吸收一个中子后发生裂变时,分裂成两个中等质量核,同时释放若干个中子,如果这些中子再引起其它重核的裂变,就可以使这种裂变反应不断的进行下去,这种反应叫重核裂变的链式反应三、好题精析例1 .雷蒙德•戴维斯因研究来自太阳的电子中微子( V。

而获得了200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探测中微子所用的探测器的主体是一个贮满615t四氯乙烯(C2C14)溶液的巨桶.电子中微子可以将一个氯核转变为一个氢核,其核反应方程式为v + ;;CI T 18Ar 十°1e已知37CI核的质量为36.95658 u , 38Ar核的质量为36.95691 u , °>的质量为0.00055 u , 1 u质量对应的能量为931.5MeV.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判断参与上述反应的电子中微子的最小能量为(A)0.82 Me V ( B) 0.31 MeV (C) 1.33 MeV ( D) 0.51 MeV[解析]由题意可得:电子中微子的能量EKAE=mC- (mk+m-m cl)・931.5MeV=(36.95691+0.00055-36.95658) X 931.5MeV=0.82MeV则电子中微子的最小能量为E min =0.82MeV[点评]应用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时,注意单位的使用。

2020年高考回归复习—核反应类型及核反应方程 含答案

2020年高考回归复习—核反应类型及核反应方程 含答案

高考回归复习—核反应类型及核反应方程1.2018年11月12日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发布消息: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 在实验中有了新的突破,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达到1亿摄氏度;其主要两个核反应方程为:①223112H H He X +→+;②2412H Y He X +→+,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X 是质子B .Y 是氚核C .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核反应人工转变方程D .②属于核裂变反应方程2.有四个核反应方程如下:①23519513892038541U+n Sr+Xe+3x →②2311220H+x He+n →③23823492903U Th+x →④24427122134Mg+He Al+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①是核聚变B .x 2为21HC .③是核裂变D .x 4为中子3.原子弹和核能发电的工作原理都是核裂变。

一种典型的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是2351891920360U+n X+Kr+3n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 原子核中含有86个中子,裂变后的总质量数减少B .X 原子核中含有144个核子,裂变后的总质量数不变C .X 原子核中含有144个核子,裂变后的总质量数减少D .X 原子核中含有86个中子,裂变后的总质量数增加4.我国科学家为解决“玉兔号”月球车长时间处于黑夜工作的需要,研制了一种小型核能电池,将核反应释放的核能转变为电能,需要的功率并不大,但要便于防护其产生的核辐射。

请据此猜测“玉兔号”所用核能电池有可能采纳的核反应方程是()A .32411120H H He n+→+B .235114192192056360U n Ba kr 3n +→++C .238238094951Pu Am e-→+D .274301132150Al He P n+→+5.下列核反应式中,X 代表α粒子的是()A .9412426Be He C X+→+B .2342349091Th Pa X→+C .231110H H X n +→+D .30301514P Si X→+6.下列核反应方程正确的是()A .轻核聚变反应方程234112H H He x +→+中,x 表示电子B .铀核裂变的一种核反应方程2351419219256360U Ba Kr 2n→++C .核反应方程1417178142He N O H +→+为轻核聚变D .放射性元素21084Po 发生的α衰变方程为210206484822Po Pb He→+7.关于核反应的类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238234492902U Th He →+是α衰变B .1441717281N He O H +→+是β衰变C .427301213150He Al P n +→+是核聚变D .8282034361Se Kr 2e -→+是核裂变8.第一代核弹头为原子弹,主要利用铀235或钚239等重原子核的裂变链式反应原理制成。

高考物理核反应衰变知识点

高考物理核反应衰变知识点

高考物理核反应衰变知识点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核反应和核衰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核反应是指原子核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而核衰变则指核的自发性转化过程。

了解核反应和核衰变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对于理解核能的产生和利用,以及核辐射的防护具有重要意义。

1. 核反应的类型核反应可以分为两类:核裂变和核聚变。

核裂变是指重核(如铀核)被中子轰击后分裂成两个或更多的轻核的过程。

核聚变是指两个或更多的轻核融合形成较重的核的过程。

核裂变是原子弹和核反应堆中产生的能量来源,而核聚变则是太阳和氢弹中所发生的反应。

2. 核反应的示意方程式核反应的方程式可以简洁地表达反应的物质和能量变化。

以核裂变为例,铀-235和中子反应会产生巨大的能量输出。

方程式可以表示为:U-235 + n -> Ba-144 + Kr-89 + 3n + 能量。

方程式中,U-235表示铀-235核,n表示中子,Ba-144和Kr-89分别表示产生的钡-144和氪-89核。

3. 核衰变的类型核衰变可以分为三类:α衰变、β衰变和γ衰变。

α衰变是指放射性核素放出α粒子(即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粒子)的过程。

β衰变是指放射性核素内部的一个质子转变为一个中子和一个原子核内部β粒子(即电子或正电子)的过程。

γ衰变是指核内部原子核从高能级跃迁至低能级放出伽马射线的过程。

4. 核衰变的示意方程式核衰变的方程式可以简明地表示反应过程。

以α衰变为例,放射性核素铀-238经过连续的衰变链,最终衰变为稳定的铅-206。

方程式可以表示为:U-238 -> Th-234 -> Pa-234 -> U-234 -> Th-230 -> Ra-226 ->Rn-222 -> Po-218 -> Pb-214 -> Bi-214 -> Pb-210 -> Bi-210 -> Po-210 ->Pb-206。

核反应的基本原理和类型

核反应的基本原理和类型

核反应的基本原理和类型核反应是指原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或变换过程,它是核物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核反应发生时,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会发生重新组合、分裂或转化,伴随着释放或吸收能量。

本文将介绍核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几种常见的核反应类型。

一、核反应的基本原理核反应主要遵循质能守恒和动量守恒的原理。

质能守恒意味着在核反应中发生的质量变化可以转化为能量的释放或吸收;动量守恒要求在核反应中,参与反应的各个粒子总动量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核反应涉及到原子核的组成和结构,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准则是核力和电磁力。

核力是一种很强的相互作用力,它作用在质子和中子之间,使它们保持在原子核内部。

而电磁力是正负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在核反应中,它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核反应的类型1. 裂变反应(Fission Reaction)裂变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核反应类型,其过程是一个重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更多亚原子核的过程。

在裂变反应中,通常需要加入一个激发核,称为“裂变源”,才能触发核裂变。

裂变反应最为人所熟知的例子就是铀核裂变,其核方程式可表示为:235U + n -> 92Kr + 141Ba + 3n + E。

裂变反应释放的能量非常巨大,并且常被用于核能发电和核武器的制造。

2. 聚变反应(Fusion Reaction)聚变反应是另一种重要的核反应类型,其过程是两个或更多亚原子核融合成一个更大的亚原子核的过程。

聚变反应需要在非常高的温度和压力下才能发生。

聚变反应在太阳和恒星中是主要的能量来源,也是核聚变研究的焦点。

最常见的聚变反应是氢弹中的反应,核方程式可表示为:2H + 3H -> 4He + 1n + 17.59 MeV。

聚变反应具有高效能、环保的特点,但要求控制高温和高压的条件较为困难。

3. 俘获反应(Capture Reaction)俘获反应是指一个原子核吸收另一个粒子或原子核而发生改变的过程。

在俘获反应中,粒子或原子核被原子核的引力场所束缚,并导致原子核结构的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束放映
数字媒体资源库
【典例 2】 (2012·广东卷,18)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发展核
能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之一.下列释放核能的反应方程,表
述正确的有( ).
A.31H+21H→42He+10n 是核聚变反应 B.31H+21H→42He+10n 是 β 衰变 C. 29325U+10n→15464Ba+8396Kr+310n 是核裂变反应 D.29325U+10n→15440Xe+9348Sr+210n 是 α 衰变
核反应有以下类型: α衰变;β衰变;轻核聚变; 重核裂变;原子核的人工 核转变
D.42He+2173A1―→1350P+10n 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方程
解析 核反应类型分四种,方程特点各有不同,衰变方程的左
边只有一个原子核,右边出现α或β粒子.聚变方程的左边是两
个轻核反应,右边是中等原子核.裂变方程的左边是重核与中
答案 D
解析显隐
第17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第11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数字媒体资源库
➢4.跟踪训练
第12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数字媒体资源库
【跟踪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提示
A.175N+11H―→162C+42He 是 α 衰变方程 B.11H+21H―→32He+γ 是核聚变反应方程 C.29328U―→29304Th+42He 是核裂变反应方程
31H+21H―→42He+10n+17.6 MeV
使核发生聚变需要几百万度以上的高温,因此聚变又叫热__核__反__应__.
第3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数字媒体资源库
2.核反应的四种类型 类 型 可控性
衰 α 衰变 自发 变 β 衰变 自发
核反应方程典例 29328U→29304Th+42He 29304Th→29314Pa+-01e
29325U+10n―→15464Ba+8396Kr+310n. 由重核裂变产生的中子使裂变反应能持续地进行的过程称为链式 反应,发生链式反应的条件是:裂变物质的体积__大__于__等__于__临界 体积. 裂变的应用:原子弹、核反应堆. (2)轻核聚变:聚变是两个轻核结合成__质__量__较__大__的核的反应过 程.如:
D.42He+94Be―→162C+10n
①___D_____是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___B_____是研究原子弹的
基本核反应方程,___A_____是研究氢弹的基本核反应方程.
②求 B 中 X 的质量数和中子数.(144 ; 88)
转解析
第14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数字媒体资源库
➢5.真题演练
第16页
选修3-5 动量守恒 波粒二相性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
考点强化:
核反应方程及核反应类型 的判断
➢ 1.考点精讲 ➢ 2.典例剖析 ➢ 3.规律方法 ➢ 4.跟踪训练 ➢ 5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数字媒体资源库
1.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 (1)重核裂变:是重核分裂成中等质量的核的反应过程.如:
+1-2=234,质子数应为 92,A 项中的质量数为 140+93=233,
B 项中质量数是 141+92=233,C 项中质量数为 141+93=234,
质子数为 56+38=94,D 项中质量数为 140+94=234,质子数为
54+38=92,综上可知,答案为 D.
答案 D
解析显隐
第8页
返回目录
子反应,右边是中等原子核.人工核转变方程的左边是氦核与
常见元素的原子核反应,右边也是常见元素的原子核,由此可
知B、D两选项正确.
答案 BD
解析显隐
第13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数字媒体资源库
【跟踪训练】 (1)现有三个核反应方程:
①2114Na―→2142Mg+-01e ②29325U+10n―→15461Ba+9326Kr+310n ③21H+31H―→42He+10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控制 很难控制
29325U+10n―→15464Ba+3869Kr+310n 29325U+10n―→15346Xe+9308Sr+1010n
21H+31H―→42He+10n
第4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数字媒体资源库
知 识 卡 片
第5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数字媒体资源库
核反应方程的书写方法
(1)熟记常见基本粒子的符号是正确书写核反应方程的基 础.如质子(11H)、中子(10n)、α 粒子(42He)、β 粒子(0-1e)、正电 子(01e)、氘核(21H)、氚核(31H)等.
放出三个中子是核裂变反应,A、C 正确.
答案 AC
解析显隐
第9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数字媒体资源库
➢3.规律方法
第10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数字媒体资源库
规律方法 对书写核反应方程式的理解
(1)核反应过程一般都是不可逆的,所以核反应方程只能用单向 箭头连接并表示反应方向,不能用等号连接. (2)核反应的生成物一定要以实验为基础,不能凭空只依据两个 守恒规律杜撰出生成物来写核反应方程. (3)核反应遵循质量数守恒而不是质量守恒,核反应过程中反应 前后的总质量一般会发生变化. (4)核反应遵循电荷数守恒.
人工 转变
174N+42He→187O+11H(卢瑟福发现质子) 42He+94Be→162C+10n(查德威克发现中子) 人工控制 2173Al+42He―→3105P+10n,3105P―→1340Si++01e 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同位素,同时
发现正电子
重核裂变 轻核聚变
比较容易 进行人工
的原子核发生了如下的裂变反应;23952U+10n―→a+b+210n 则
a+b 可能是( A.14504Xe+9336Kr C.14516Ba+9338Sr
). B.14516Ba+9336Kr D.15440Xe+9348Sr
利用核反应中原子核 的质量数守恒和核电 荷数守恒判定.
解析 根据核反应中的质量数守恒可知,a+b 的质量数应为 235
(2)掌握核反应方程遵守的规律: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 恒的规律.
(3)熟悉核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衰变、人工转变、裂变和 聚变.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很快写出正确的核反应方程.
第6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数字媒体资源库
➢2. 典例剖析
第7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数字媒体资源库
【典例 1】 (2013·重庆理综,2)铀是常用的一种核燃料,若它
A.①是裂变,②是 β 衰变,③是聚变
B.①是聚变,②是裂变,③是 β 衰变
C.①是 β 衰变,②是裂变,③是聚变
D.①是 β 裂变,②是聚变,③是裂变
(2)现有四个核反应:
A.21H+31H―→42He+10n B.29325U+10n―→X+3869Kr+310n
C.1214Na―→2142Mg+-01e
注意这几种 核反应类型 的区别!
解析 β 衰变时释放出电子( 0-1e),α 衰变时释放出氦原子核(42He), 可知选项 B、D 错误;选项 A 中一个氚核和一个氘核结合成一个
氦核并释放出一个中子是典型的核聚变反应;选项 C 中一个 U 235
原子核吸收一个中子,生成一个 Ba 原子核和一个 Kr 原子核并释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数字媒体资源库
【真题】(2014·上海卷,2)核反应方程94Be+42He→126C+X 中的 X 表示( ) A.质子 B.电子 C.光子 D.中子
解析 设X的质子数为m,质量数为n。则有4+2=m+6,9+4
=12+n,所以m=0,n=1,即X为中子,故A、B、C错误,
D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