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太阳和影子

合集下载

《太阳和影子》 说课稿

《太阳和影子》 说课稿

《太阳和影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太阳和影子》。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太阳和影子》是小学科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这一章节通常出现在三年级或四年级的教材中。

教材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太阳和影子的现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原理,以及物体在阳光下影子的形成原因和变化规律。

教材内容编排注重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或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在日常生活中对太阳和影子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比如知道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会变化,物体在阳光下会有影子等。

但是,他们对于太阳和影子之间的科学原理还缺乏系统的理解和认识。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动手实践和观察。

然而,他们的思维方式还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直观的实验和形象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影子形成的原因,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学生能够描述太阳位置与影子方向、长短的关系。

2、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3、科学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养成认真观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环境、节约能源等方面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影子形成的原因和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三年级科学下册 太阳和影子ppt课件

三年级科学下册 太阳和影子ppt课件
1
影子产生的条件:
要想看到清晰的影子都需要那些条件呢? 要有光和不透明的物体。 要看到清晰的影子,就必须把光照在不透明
的物体上才能看见。
光 不透明的物体 影子
2
交流观察,探究特点
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和影子的关系
3
小结: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特点和规律: 早晨,影子指向西方; 正午,影子指向正北; 傍晚,影子指向东方。 一天中,正午时影子最短,早晚影子都比较长。 还发现了什么?生自主交流。
天上午不同时刻的同一位置拍摄的。 请将它们按
拍摄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并说明你的理由。
( 1)
( 2)校运会200m比赛, 然后又参加400m比赛,摄影师在同一位置拍摄了 她参加这两场比赛的照片(如下图)。你认为秦 老师参加400m比赛的照片是哪一张?为什么?
5
动手作画。
请各个小组长把桌厢里的文件袋拿出来,里面有三幅没完成 的画,请小组内分工合作每两人画一幅,画出物体在阳光 下的影子。
互相交流探讨:请各组在下面看一看你们的影子有没有画
错,如果有,请把它改正过来。
6
猜猜时间,体验生活。
你能根据影子的变化规律结合课件猜时间。
7
(1)
(2)
8
议一议 :下图中三幅图是在我国北方某地某
4
太阳位置的变化与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 的特点和规律
阳光下任何不透明的物体都有影子,影子都在物 体背着太阳的一面;在同一时刻,任何直立的物体的 影子方向都是相同的。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一天中有 方向的变化和长短的变化,早晨,影子指向西方;正 午,影子指向正北;傍晚,影子指向东方。一天中, 正午时影子最短,早晚影子都比较长。
(1)
(2)
10

最新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太阳和影子》优质课件

最新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太阳和影子》优质课件

二、新课讲解
一个月中,每隔几 天,在同一时刻观察同一 固定物体的影子的方向和 长度有什么变化。
14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任何不透明的物体都影子, 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相反,影子的长短随着太阳的高度变 化而变化,早晚最长,中午最短。
15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 呢?
光源方向
东方 南方 西方
影子方向
西方 北方 东方
规律:影子的方向和光源的方向是相反的。
9
活动过程
二、新课讲解
影子的方向与长度

上方-南
西
傍晚:东 长
中午:正北 短
早晨:西 长
10
二、新课讲解
活动过程
影子的方向与长度
早晨 中午 傍晚
太阳方向 影子方向
影子长短
一天当中,早晨和傍晚的影子最长,中午影子最短
16
谢谢观看 !
2021/3/3
17
11
活动过程
二、新课讲解
影子的方向与长度
早晨 中午 傍晚
太阳方向
东 正南
西
影子方向
西 正北

影子长短
长 短 长
1.太阳和影子在物体的两侧。 2.一天中,正午时影子最短,早晚影子都比较长。
12
活动过程
二、新课讲解
影子的方向与长度
太阳和影子的规律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帮助?
辨别方向 推算时间
13
拓展活动
最新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1
太阳和影子
1
一、新课导入
影子产生的条件: 阳光; 不透明物体。
2
活动过程
二、新课讲解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8.太阳和影子》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8.太阳和影子》



一天中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早晚 最长,中午最短,并与太阳运动的方向 相反。
太阳位置变化与生活的关系
根据太阳辨别方向: 早晨太阳升起,面 向太阳,前面是东方。
根据太阳判断温度: 傍晚太阳下山,气 温降低,农民把塑料大 棚上的草帘子放下,以 免庄稼冻坏。
拓展活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查阅资料,了解古代人们是怎样利用 影子来计时的。
太阳和影子
影子游戏
做影子游戏,你能发现什么?
产生影子的条件是什么?

不透明的物体
太阳与影子的关系
一天中,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的长短、方 向如何变化的?
做实验研究太阳与影子的关系。
慢慢移动手电筒的 位置,就像太阳在天空 中移动的位置一样,仔 细观察铅笔影子的变化。
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太阳与影子的关系

最新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太阳和影子》优质课件

最新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太阳和影子》优质课件

二、新课讲解
一个月中,每隔几 天,在同一时刻观察同一 固定物体的影子的方向和 长度有什么变化。
14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任何不透明的物体都影子, 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相反,影子的长短随着太阳的高度变 化而变化,早晚最长,中午最短。
15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 有哪些收获 呢?
4.米饭遇碘会变成________色,可以证明米饭中含有________。
5.人体吸入空气后,在体内消耗了部分________,呼出的气体中________增多。
二、选择
1.下列属于人造材料的是( )。
A、棉花 B、木材
C、玻璃
2.下列营养物质中,遇到碘变蓝的是:( )。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3.鞋底上有许多花纹,这样是为了( )。
三、判断(10分)
1.影子只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好处。( )
2.太阳越高,影子越长。 ( )
3.小苏打和食盐的溶解能力是一样的。 ( )
4.弹力也是一种力,弹力也有大小和方向。( )
18
5.在日常生活中,摩擦力都是有害的。 ()
6.虽然纸可以回收再利用,但是我们也要节约用纸。 ()
7.碎玻璃回收融化制造玻璃杯,构成物体的物质发生了改变。 ()
A、减小摩擦
B、增大摩擦
C、美观
4.下面吸水性最好的纸是( )。
A、牛皮纸
B、复印纸
C、餐巾纸
5.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空气
6.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我们消化器官的是( )。
A、吃饭时看书
B、饭前洗手
C、吃过期的食物

《太阳和影子》教案9篇

《太阳和影子》教案9篇

《太阳和影子》教案9篇《太阳和影子》教案1一、教材及学情分析:《太阳和影子》一课选自青岛版学校科学三班级下册“太阳与时间”单元的第2课,本课是在《认识太阳》的基础上,对太阳和影子作进一步了解,通过观测,发觉太阳与影子的关系及改变规律,感受太阳位置的改变对生活的影响。

同时为后面学习利用太阳影子来计时做铺垫。

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改变,是孩子每天都要经受的'自然现象。

而这些现象却往往使同学视而不见。

他们对宇宙间的天体运动和改变,只能感知现象而缺少相关科学说明。

因此,本课的教学就是让同学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认识到太阳的运动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感悟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我们探究的科学道理,激发同学探究身边科学的爱好,培育同学的观测技能及记录观测数据的技能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能用掌握变量法做探究影子形成的试验,并作试验记录;能将观测到的现象用语言或图画描述其形态特征。

〔二〕情感立场与价值观:尊敬通过试验获得的科学证据;情愿合作与沟通;乐于将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应用于生活实际。

〔三〕科学知识: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改变与太阳运动的关系;并能运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

三、教学中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改变与温度、影子改变的关系;教学难点:能运用试验探究出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改变的规律,并能将太阳与影子的知识科学应用于生活实际。

四、教学预备:〔一〕老师预备:1.多媒体一套、两个五角星〔透亮和不透亮〕、三个太阳的图片、未完成的画影子图片,太阳资料卡等。

2.试验预备:手电筒、彩笔、硬纸板等。

〔二〕同学预备:记录表,直尺,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太阳和影子》教案2一、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改变与温度.时间改变的关系;知道同一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改变的规律;并能运用太阳和太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来辨别方向。

三下科学第2课-《太阳和影子》

三下科学第2课-《太阳和影子》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必备知识点
第2课太阳和影子
1、谜语:
有个好朋友,天天跟我走;有时走在前,有时走在后;我和他说话,就是不开口。

谜底:影子
2、早晨,旗杆的影子在西边;傍晚,旗杆的影子在东边。

3、通过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说出“影子方向与太阳位置有什么关系”等问题,就是在提出问题。

4、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和不透明的物体
5、阳光下任何不透明的物体都有影子,影子都在物体背着太阳的一面。

6、影子长度变化情况: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早晨和傍晚影子比较长,中午影子比较短。

7、上午的时候,影子越来越长。

下午的时候,影子越来越短。

8、影子位置变化情况:
早晨,影子指向西方; 正午,影子指向正北; 傍晚,影子指向东方。

9、影子与生活
(1)影子可以丰富和美化我们的生活,例如皮影戏,影子舞蹈等。

(2)影子又会给我们带来不便,例如晚上医生做手术时,灯光如果不好,会有影子;晚上学习时,台灯放在一边,会有影子。

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照射,克服影子给我们带来的不便。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8《太阳和影子》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8《太阳和影子》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8《太阳和影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太阳和影子》是青岛出版社《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太阳与时间》的第二课。

本课主要通过手影游戏,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根据太阳位置变化猜测、实验影子变化规律;知道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进一步感知人类生活离不开太阳。

使学生能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激发学生探究身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记录观察数据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太阳和影子在学生的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因此大多数学生有一定的体验。

但是,由于受知识、能力和习惯的局限,学生真正有目的、有计划地去观察这些现象,并进行深入探究的却很少,学生的这些体验基本上还是浅层次的、杂乱无章的。

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来探究太阳与影子的关系,并用规范、科学的语言把所获得的认识上升为科学概念表达出来,还有一定难度,需要我们对学习方法和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和指导。

三、活动目标(一)科学知识1、知道影子形成的条件;2、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3、知道物体在阳光下影子长短和方向变化的规律;4、了解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与温度变化的关系.(二)科学探究1、能用简单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2、能将观察的现象用图画和语言描述其形态特征;3、知道利用太阳光和影子为人们的生活做一些有益的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尊重通过实验获得的科学证据;2、愿意合作与交流;3、能体会到科学探究来源于生活,科学知识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四、活动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影子形成的条件。

2.太阳位置变化与影子和气温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能提出探究太阳和影子关系的大致思路并实施探究试验。

五、活动准备:(一)教师演示材料:教学课件、头饰(透明和不透明的懒洋洋)(二)学生实验材料:手电筒、圆柱、实验报告单等。

六、活动过程(一)动画演示激趣导入,1、谈话并提出要求师:老师知道大家非常喜欢看动画片,作为见面礼,我送给你们一段精彩的动画《狐狸和他的影子》,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太阳和影子》教案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太阳和影子》教案

(第8课).太阳和影子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知道这种变化是太阳的运动(视)造成的。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辨认影子了解物体和影子的关系,能够通过玩影子游戏感受到阳光和影子的关系。

3、情意目标:体验到平常事物的变化中包含着科学的规律,有意识的关注身边的科学。

二、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一系列活动了解到影子变化有什么规律三、教学准备1、教师为每组学生准备好一个材料袋、一个手电筒。

2、学生各小组组长准备好一支铅笔。

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师:孩子们,准备好了吗?真精神!小腰杆挺起来,开始上课!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你们愿意玩游戏吗?生:愿意!(二)探究过程1.师:今天,王老师跟大家一起来玩。

首先,老师要请一个同学到前边来帮老师,咱们一起来做游戏,谁愿意?师:好,那个小伙子最勇敢,来,给老师搭把手,好!请大家注意看了?(手影:小狗、小鸟)看,像什么?这个呢?(小燕子)生:小狗、小燕子。

师:这段手影游戏好玩吗?生:好玩师:想不想上来玩一玩?生:想。

师:谁愿意到前边来表演一段?好!这个女同学,到前边来,试一试。

!师:有影子吗?怎么还没有影子?生:因为它透明师:对,因为它是透明的。

哦,透明的物体即使有光也不会有影子。

那,再看这个物体,(不透明的),有没有影子?生:有影子。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哪位同学来总结一下,要想看到清晰的影子,都需要哪些条件。

生:要有光,和不透明的物体。

师:大家还有不同的意见吗?生:没有师:(出示产生影子条件的大屏幕)同学们,为我们自己的发现鼓掌吧!看来,要想看到清晰的影子,首先要有光照在不透明的物体上,才能看到影子。

(板书:光不透明的物体影子)师:通过刚才的手影游戏,同学们还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影子?生:月光下、灯光下…….师:看来大家知道的真不少,灯光下、月光下、阳光下,都能看到物体的影子。

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太阳和影子的关系。

2023年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太阳与影子》附反思含板书共三篇

2023年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太阳与影子》附反思含板书共三篇

2023年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太阳与影子》第一课时《影子》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三年级下册《太阳与影子》单元的第一课时《影子》。

旨在创设了“在阳光下或灯光下,我们一般会看到自己的影子。

”的情境,提示本节课的探究活动和影子有关,“阳光或灯光下”,将影子的形成和光联系在一起,为后面探究影子形成的条件作铺垫。

教材由三局部组成:第一局部活动准备,教科书指出了本课探究活动所需的典型材料:手电筒、橡皮、细绳、白纸等,引导学生思考影子形成的原因;第二局部活动由三局部组成,“找一找哪里有影子”:阳光下树影、灯光下人影以及一位学生为另一位学生画影子,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影子,唤醒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思考影子形成的条件。

"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形成的?〃教科书呈现了3位学生探究物体影子形成条件的实验场景图,结合“思维导航”,指导学生由浅入深逐步深入地探究,理解影子形成的条件。

“怎样使物体的影子发生变化?”教科书呈现了改变手电筒的高度和方向、改变手的位置和形状,使物体影子发生变化的两幅图,引导学生通过简单实验,探究物体影子发生变化的方法。

第三局部拓展活动,教科书以问题“观察生活中影子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为导向,引导学生继续探究影子的秘密,加深对影子形成原理的理解与认识。

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知道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阴影。

【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引导下,能通过实验探究影子形成的条件。

2.通过实验探究使物体影子发生变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影子产生的条件表现出探究兴趣。

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

[PPT7出示]教师在学生充分汇报交流的基础上小结:“阳光下物体影子的 方向随着太阳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早晨和黄昏影子比拟长,中午影子比拟短。

”(三)、学以致用教师指导学生说一说收获。

教师:“影子方向与太阳位置有什么关系。

【科学】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2《太阳和影子》教案

【科学】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2《太阳和影子》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下1.2《太阳和影子》教案2. 科学探索探索活动一: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与长度有什么变化?师:“同学们,你们认为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与长度有什么变化?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到操场上测量旗杆和足球架的影子,并完成记录表。

现在能说一说你们的观察和记录情况吗?”教师出示课件,帮助学生交流归纳观察发现。

课前观察的校园内旗杆(足球架)在阳光下影子的方向与长度观察记录表。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观察记录表同学们能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吗?教师:前?后?这样说也可以。

能不能换个说法呢?教师:真好,你很会表达。

也就是说,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刚才大学生交流各组汇报。

生1:我们组发现,太阳向西移动,旗杆影子向东移动,足球架的影子也在向东移动。

生2:我们发现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是相反的。

生3:我们发现,太阳在旗杆的后边,影子在旗杆的前边。

生4:太阳在旗杆的南边,影子在旗杆的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观察、测量数据,为课堂交流做好准备。

通过数据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数据,得出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数据:时间(每隔10分钟)太阳位置变化物体(旗杆)影子变化12:36 南偏西长度7.40米方向(位置)北偏东12:46 向西移长度7.55米方向(位置)向东移40 厘米12:56 继续向西移长度7.61米方向(位置)向东移53 厘米时间(每隔10分钟)太阳位置变化物体(足球架)影子变化12:40 南偏西长度 1.53米方向(位北偏东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中长期观察的意识。

作业布置完成同步练习题课后作业板书 1.2太阳和影子板书设计置)12:50 向西移长度 1.56米方向(位置)向东移10 厘米13:00 继续向西移长度 1.61米方向(位置)向东移11厘米一、赠送部分科学习题,用不到请删除1.“蜻蜓点水”实质上是雌蜻蜓在( )。

A. 供人欣赏B. 嬉戏C. 产卵【答案】C【解析】【解答】蜻蜓点水是为了产卵,C符合题意。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8太阳和影子 |青岛版(六年制) (共11张PPT)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8太阳和影子  |青岛版(六年制)    (共11张PPT)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8 太阳和影子
无影灯
太阳与影子的关系
做实验研究太阳与影子的关系。
实验提示: 在铅笔的上方慢慢移动手电 筒的位置,就像太阳在天空 中移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置一样,仔细观察 铅笔影子的变化。
太阳与影子的关系
一天中,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有没有变 化?各是怎样变化的?
模拟实验记录单

太阳所在方位 影子所在方位 影子长短
拓展延伸
古代人们是怎样利用物体的影子来计时的?我们先来 了解一下吧!
结束
我们来看看日晷(guǐ)的构成吧
太阳的位置和影子的关系的知识 晷面 晷针
底座
日晷:古代的计时工具。
工作原理:利用 太阳光 照射指针投影在刻度盘上。 随着太阳在天空中位置不断变 化,地面上物体影子也相应变 化




西
太阳与影子的关系
你有什么发现?
下图中三幅图是在我们学校某天不同时刻的同一位置拍摄的。
请将它们按拍摄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并说明你的理由。
1
2
3
早晚气温变化图
30 25 20 温度(℃) 15 10 5 0
6时 8时 10时 12时 14时 16时 18时 时间
太阳的位置与我们的生活
根据太阳判断温度: 傍晚太阳下山,气温 降低,农民把塑料大棚上 的草帘子放下,以免庄稼 冻坏。

三年级科学下册 太阳和影子1课件

三年级科学下册 太阳和影子1课件
第二页,共十四页。
❖ 让我们用手电筒代替太阳来试试看,不同(bù tónɡ)位置 的光源和影子有什么关系?

第三页,共十四页。
手电筒的位置改变,对物体的影子有什么(shén me)影 响?
影子的长短与光源的 高度有关,光源越高, 影子越短,光源越低, 影子越长(yuè chánɡ);影 子的方向与光源相反。
太阳的高度角
是指人面向太阳时,其视线和地面(dìmiàn)所夹的角 度,也可说是竿顶和竿影顶端的联机跟地平线
的夹角。
竿顶
竿影顶端
太阳高度角
第十页,共十四页。
课外小活动
太阳观测纪录表要记录(jìlù)的项目有哪些?
高度角
时间
方位
地点
日期
❖设计制作太阳观测(guāncè)纪录表并观测(guānc(青岛(qīnɡ dǎo)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太阳 和影子 (tàiyáng)
第一页,共十四页。
阳光 和 (yángguāng) 影子
❖太阳出来了,被阳光照射的 物体会产生影子。太阳和影 子有什么关联?一天中不同 时刻的影子都一样吗?请观 察(guānchá)早上、中午和下午时, 校园中的同一棵树或同一栋 建筑物的影子。
第十一页,共十四页。
第十二页,共十四页。
再见(zàijiàn)
第十三页,共十四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课件。请观察早上、中午和下午时,校园中的同一棵树或同 一栋建筑物的影子。手电筒的位置改变,对物体的影子有什么影响。当光源位置较高时,影 子较短。光源较高,影子较短。想一想,如果要知道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你会运用哪些方 法来表示。用测量(cèliáng)的结果来说明太阳的位置。是指人面向太阳时,其视线和地面所夹 的角度,也可说是竿顶和竿影顶端的联机跟地平线的夹角。设计制作太阳观测纪录表并观测、 记录喔。再见

最新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 一单元太阳和影子课件

最新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 一单元太阳和影子课件
移动,始终保持手电筒与铅笔大约10厘米的距离,手电筒每移动一点距离, 注意停留一下,观察铅笔影子的方向、长短,并将影子描绘下来;
4.保持这样的观察方法,直至手电筒围绕铅笔正好转半圈: 5.重复做几次,下一次做的时候描绘影子时可更换不同颜色的彩笔, 以免混淆。
实验结论: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位置的改变而 改变。太阳的位置和影子的方向是相反的。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2.太阳和影子》
影子形成的条件:
有光+不透明的物体
时间 太阳的位置 影子的方向 影子的长度早晨东西长中午



傍晚
西


? 我们发现:
1、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相反。
2、一天中,中午影子最短,早晚影子都比较长。
活 动 过 程 一天中,阳光
实验器材:铅笔、手电筒、橡皮泥、白纸
思维导航:1.手电筒相当于 什么? 2.铅笔和橡皮泥又是干什么 的? 3.实验过程中,手电筒的位 置该如何变化?
实验过程: 1.用橡皮泥把铅笔竖直固定在纸上,将手电筒平放在桌子上; 2.距离铅笔大约10cm左右,打开手电筒,让光线照在铅笔上,观察影
子的方向、长短; 3.拿起手电筒,模仿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沿弧形轨迹自东向西
2.早晨和傍晚影子比较长,中午影子比较短。
日晷
拓展活动
一个月中,每隔几天,在同一时刻 观察同一固定物体的影子的方向和长度 有什么有什么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将铅笔竖直立在桌面上。(4号同学负责)
(2)将手电筒平放在桌子上,距离铅笔大约20厘米,打开手电筒, 照射铅笔,观察灯光的亮度及铅笔的影子,并用笔将影子描下来。 (2号同学负责拿手电筒,3号同学负责画影子,1号同学负责全面 观察)
(3)用手电筒模仿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手电筒绕铅笔转半 圈。每移动一点距离,要仔细观察,并随时将影子描下来。注意: 手电筒放在铅笔南侧,自东向西移动;手电筒与铅笔的距离始终保 持20厘米左右。
(4)根据要求,将实验重复几次。
(5)思考并讨论: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跟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 有什么关系?
中午 早晨
影子长
傍晚
物体的影子与太阳 运动的方向相反。
辨别方向
中午
早晨
影子长 温度低
影子短 温度高
傍晚
物体的影子与太阳 运动的方向相反。
影子长
辨别方向
这三幅图是我国北方某地某天上午 不同时刻的同一位置拍摄的.
(a)
(b)
(c)
太阳与影子跟人类的生活关系密切
日 晷
8、太阳和影子ຫໍສະໝຸດ 产生影子的条件光不透明的物体 中午
与人类的生活关系密切
物体的影子与太阳 运动的方向相反
早晨
影子长 温度低
影子短 温度高
傍晚
影子长 温度低
辨别方向 推断时间
1
2
3
⑴观察图片,你发现了什么?将它们按拍摄的先后顺序进行排 列,并说明你的理由;
⑵在同一时刻,大树和小树的影子与它们的高度之间有什么关 系?与同伴进行交流.
请根据图意,将大树的影子在图中画出来。
小组同学比较一下,你画得对吗?
下图是我国北方某地一棵树在一天的上午、中午、 下午不同时刻拍下的三张图片,仔细观察后说出这三 张图片所拍摄时间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