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达与解构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6-03-20

[作者简介]冯颀军(1970-),男,江苏无锡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讲师。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WuxiInstituteofCommerce

2006年12月第6卷第6期

Dec,2006Vol.6No.6

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建筑设计是一种重要的现代设计风格,是后现代主义时期的设计师在对设计形式及其理论进行探索时所创造的,其理论以德里达在60年代创立的解构主义哲学为基础。解构主义设计师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单调形式和后现代主义历史风格的过分装饰化、商业化的形式皆不满意;他们对现代主义设计强调表现统一整体性和构成主义设计强调表现有序的结构感均持否定态度,认为设计应充分表现作品的局部特征,作品的真正完整性应寓于各部件的独立显现之中。其建筑在整体外观、立面墙壁、室内设计等方面,都追求各局部部件和立体空间的明显分离的效果及其独立特征。建筑与室内的整体形式,多表现不规则几何形状的拼合,或者造成视觉上的复杂、

丰富感,或者仅仅造成凌乱感。实际上,经解构主义设计精心处理的相互分离的局部与局部之间,往往存在着本质上的内在联系和严密的整体关系,往往并非是无序的杂乱拼合。最著名的解构主义设计的代表人物有美国建筑师盖里、埃森曼、特斯屈米、哈迪特和日本的井广美藤等人。20世纪80-90年代,代表设计作品有盖里的巴黎的“美国中心”、洛杉矶的迪斯尼音乐中心、巴塞罗纳的奥林匹克村、明尼苏达大学艺术博物馆、俄亥俄州托列多大学艺术系大楼、德国维特拉家具展览中心等。此外,还有埃森曼设计的俄亥俄州立大学威克斯奈视觉艺术中心、特斯屈米设计的巴黎巴维莱特公园等。在中国,虽然解构主义设计思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即被青年建筑师们所推崇,但是由于社会文化传统对建筑的理解始终停留在探讨和方案研究阶段,可以说并没有真正出现解构建筑。

另一方面,由于室内设计对装饰形式化追求的特殊性,解构主义设计手法在室内装饰设计领域在近几年被广泛运用,尤其是商业建筑(如国内近年大规模建设的SHOPPINGMALL)或娱乐建筑(如

PUB或会所),由于解构主义设计的特异性和文化形式元素

的反叛性更被业主或观览者所青睐。比较有影响力的如近年建成的香港顶峰俱乐部(上世纪80年代末)、宁波天一广场

(2003年),无锡站前商贸区(2004年)及一些重要城市商业建筑或空间,其中无锡站前商贸区还获得2004年柏林建筑双年展最佳城市人居环境奖,由此可见,解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建筑有着它独特的魅力和存在空间。

一、解构主义设计(Deconstruction)的概念和起源解构主义这个字眼是从结构主义(Construction)广中演化出来的,而解构主义的哲学根源比较复杂,一般来说自六十年代后期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JacquesDerrida)在其《论语法学》一书中确定之后便作为一种批评类型被理论家们用于对一切研究领域里的方法问题的全面探讨。“结构主义理论是一种社会学方法,其目的在于给人们提供理解人类思维活动

的手段,而解构主义实质是对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

[1](P157)

解构主义是在现代主义面临危机,而后现代主义却又被厌恶,作为后现代主义时期的探索形式之一而产生的。解构方法所要解构的是社会模式和大众传媒中有关特征如性别、地位的原则,是指对正统原则与正统标准的否定和批判,对待图像,解构方法企图揭示多层面的意义,按照解构主义理论,运用科学的符号学原理来分析图像,并且分别说明其视觉的、文化的以及语言的意义,这一分析过程被解构主义理论家称之为解码。1978年,朱迪丝・威廉逊(JudithWilliamson)在她的著作《对广告的解码:广告中的观念形态及意义》中就用解构的方法分析广告的意义,这也是解构主义理论运用于平面设计理论分析的最初尝试。

二、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哲学

从某种角度来说,德里达解构主义思想体系是从对前人的批判开始的,德里达的批判对象非常广泛,从柏拉图以来的包括亚里士多德、康德到黑格尔、尼采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他的批判方法其实就是解构主义的方法:从批判对象的理论中抽出一个典型的例子,对它进行剖析、

批判和分析,通过自己的意识而建立对于事物真理的认知: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德里达的这一观点,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

德里达与解构主义

冯颀军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江苏无锡214063)

[摘要]解构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是由法国哲学家解构主义建筑思想大师德里达最早确定的,解构主义在现实体现上最

早运用于设计领域尤其是建筑设计及研究。文章介绍了解构主义设计的概念、起源和解构主义哲学,并对德里达和解构主义建筑实践、德里达关于解构建筑的实践倡导及解构主义思想对当代中国建筑与室内空间设计的影响作了重点阐述。

[关键词]德里达;解构主义;逻各斯;解构主义建筑;中国室内设计实践[中图分类号]TU-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06(2006)06-0109-03

109

曾经影响了许多理论家、设计家。在德里达看来,西方的哲学历史即是形而上学的历史,它的原型是将“存在”定为“在场”,借助于海德格尔的概念,德里达将此称作“在场的形而上学”。“‘在场的形而上学’意味着在万物背后都有一个根本原则,一个中心语词,一个支配性的力,一个潜在的神或上帝,这种终极的、真理的、第一性的东西构成了一系列的逻各斯(logos),所有的人和物都拜倒在逻各斯门下,遵循逻各斯的运转逻辑,而逻各斯则是永恒不变,它近似于‘神的法律’,背离逻各斯就意味着走向谬误。”[2](P121)

德里达以《文字语言学》、《声音与现象》、《书写与差异》三部书出版宣告解构主义的确立,形成以德里达、罗兰・巴尔特、福科、保尔・德・曼等理论家为核心并互相呼应的解构主义思潮。德里达及其他解构主义者攻击的主要目标正是称之为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思想传统。简言之,解构主义及解构主义者就是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当然这秩序并不仅仅指社会秩序,除了包括既有的社会道德秩序、婚姻秩序、伦理道德规范之外,而且还包括个人意识上的秩序,比如创作习惯、接受习惯、思维习惯和人的内心较抽象的文化底蕴积淀形成的无意识的民族性格。它体现在建筑或艺术设计上,是对原有观念如传统结构逻辑、形式美的原则、空间秩序的否定和重新构建。

三、德里达和解构主义建筑实践

德里达和他的解构主义思想始终或者说最早介入的是建筑评论及建筑实验。八十年代与屈米,艾森曼开始合作,并和艾森曼一起被授权设计巴维莱特公园的部分内容,但未实施.德里达最初对于艾森曼解构的方案及文本认为只是一般的“与解构类似的置换和运用”,经过参与建筑实验后,他认为屈米和艾森曼在解构主义建筑这个名义下所做的是解构最直接最强烈的肯定,认为解构主义建筑在建筑学意义上重建了建筑本身,继而发表了《疯狂的观点——

—当代建筑》。

德里达关于解构主义的解释概括为:

(1)何为解构——

—简言之,即反结构,或分解结构,消解结构中心.根据德里达的阐释,“结构即逻各斯中心(德里达对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总称),本质即传统文化的‘脉络’”[3](P5),我们一般在建筑设计中可以称为“文脉”。一切传统的,既定的概念范畴和分类法都是解构的对象,德里达把批判的矛头直指西方文化传统中所有解释语言,文学和哲学等的明确的,封闭的体系。

(2)能指和所指的联系---德里达通过对“在场的形而上学”的批判,割裂能指和所指的联系,认为所有的形式(包括语言)都不能准确清晰的表意,且无特定或惟一意义。“在场的形而上学”指传统形而上学假定真理是语言之外的事实,在现时可以交谈,传达和捕捉——

—德里达认为这些看法是错误的,认为语言不是描述现实和反映经验的手段,不过是能指和所指之间的游戏,因为语言一出现,无数歧义也就产生了。

(3)其他可能与建筑有关的理论,如修辞与隐喻,延异与播撒。

建筑之于解构,德里达认为,“解构不仅仅是对话语、哲学陈述或概念以及语义学的分析,它必须向制度,向社会和政治结构,向最顽固的传统挑战,而建筑必然隐含政治学的影响,不可能存在不考虑经济的、技术的、文化的和其他投入的建筑方面的论断。因此根本的有效的解构必须通过建筑来传递,必须通过建筑师同政治权力、文化权力以及建筑教学所做的努力及交易来传递,当然这是极其困难的。”[2](P66)可见,德里达认为建筑是表达解构主义思想最重要的方式,因为按照他的观点,所有哲学、所有西方形而上学都在建筑上给予了体现,即建筑总体上凝聚了对于一个社会的所有政治的、宗教的、文化的诠释。所以,德里达认为:(1)解构在建筑上的实现极其重要;(2)解构可以成为建筑上的解构;(3)建筑可以解构;(4)解构对建筑学的价值不是毁坏而是肯定(打破并重建)。[3](P154)

在德里达看来,解构建筑时,建筑师是从对从属于建筑的一切进行提问开始,即对居住、使用、技术目的、宗教投入、神圣化的价值标准以及所有那些本身不是建筑方面的价值标准提出质问,并试图把建筑从这些外在目的中部分抽取出来。“我认为,解构主义的发生是在你分解某一建筑哲学和某些建筑设想时,如对审美的、美观的主导地位、实用的、功能的、生活的、居住的主导地位的分解.你必须将这些动机都考虑进去,同时又使它们失却那种外在的主导地位。”[4](P182)

四、德里达关于解构建筑的实践倡导

应该说,解构建筑不承认任何建筑本身以外的内容对形式的统治性,包括社会意义、审美甚至功能意义的统治性。这样,其形式就在创作思维和建造可能性外不受任何限制,进而一切都可以是随机和偶然的。——

—其实,这就是所谓“消解”,思想上的解决,而非具体手段和方法。无论在平面设计界,还是在建筑界,重视个体构件本身,反对总体统一的解构主义哲学原理一直被建筑师所推崇,实质上,解构主义是从建筑领域开始发展。艾森曼被认为是解构主义建筑理论的重要奠基人,他认为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建筑设计实践上,建筑仅仅是“文章本体”,需要其他的因素,比如语法,语意、语音这些因素而使之有意义。德里达本身对于建筑也非常感兴趣,他视建筑的目的为控制社会的沟通、交流,因此,他认为新的建筑解构主义应是反对现代主义的垄断控制,反对现代主义的权威地位,反对把现代主义建筑和传统建筑对立起来的二元对抗方式。

解构主义反对的是二元对抗的立场,也反对后现代主义的矫饰方式,因此通过强调多元化、高度模糊化,凌乱化的方法来达到建立新的功能性的目的。由于设计家从来不提出要以解构主义领导潮流。解构主义的平面设计、产品设计使世人感到新奇,而建筑设计由于结构复杂,工程技术难度大很难成为普遍接受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来讲,它依然是一种十分个人的、小范围的试验、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个人性。它不是一个学派,也不是一个符号,而只不过代表了一个激进潮流。但却从另一个侧面探索了对于我们本身的发现。

以古今纯艺术或设计艺术为对象,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符号意义的分解,分解成词语、纹样、标识、乐句之类,使之进入符号贮备,有待设计重构,解构主义是对设计极有力的艺术手法。解构主义并不是设计上的无政府主义方式,或随心所欲的设计方法,而是具有重视内在结构因素和总体性考虑的高度化特点。它打破了正统的现代主义设计原则和形式,以新的面貌占据了未来的设计空间。

1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