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争端形势与政策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南海争端
浅谈南海争端摘要:南海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由于其丰富的油气资源与重要的海上地位而越来越成为各国争夺的焦点。
进一步复杂化、国际化的南海争端已经逐渐陷入了既打不得,又谈不拢,更拖不起的被动局面。
通过课程的学习以及在网上查询的资料,我们应该深刻的认识南海争端的由来、影响因素和解决的方法。
由此使我们当代大学生更肩负着建设强大中国,贡献自我力量的历史责任感。
关键词:南海争端由来依据解决方法海洋对于一个国家意味着边界、国防和海洋权益。
近代,清王朝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了所有中国人忽略海防将导致怎样的结果。
直到今天,东海钓鱼岛、南海争端、台海问题,仍在折磨着每一个中国人。
和其他大国相比,中国的弱势显而易见,没有航母并不是最大缺憾,领土不完整才是中国最大的痛。
放眼南眺,祖先留下的蓝色海洋现在还好吗?在我国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上,有争议的有150万,其中相当部分已经被外国实际控制或蚕食分割,丢失的海洋国土面积相当于上世纪沙俄从中国割去的陆地疆域的总和。
一半海疆被明抢,中国什么时候变成了唐僧肉?这其中,情况最严峻的要属南海诸岛。
一、南海争端的由来大量翔实的史实证明,南沙群岛是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和开发经营的,中国政府早已对其行使管辖和主权。
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45年,国际社会开始建立大陆架制度,当时主要是指水深200米以内的海底区域,这是美国提出的。
1958年,联合国制定了《大陆架公约》。
与此同时,拉美国家又提出了200海里海洋权的要求。
1973年开始的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讨论了大陆架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
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规定:大陆架按照大陆的自然延伸原则确定,同时,沿海国有权建立200海里专属经济区。
专属经济区位于领海以外,不是沿海国领土的一部分,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有对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以及对海洋科学研究、环境保护、建设人工岛等事项的管辖权,被认为是沿海国管辖海域的一部分。
我国海洋权益面临的严峻形势
二、我国海洋权益面临的严峻形势1.纷纭复杂的岛礁之争目前我国的海洋权益被严重侵犯,海洋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中国300多万km2海洋国土中,有150万~190万km2被相关邻国觊觎,有些水域存在争议,有的已被他国圈占多年。
从北到南,我们在黄海、东海和南海3个海域内与8个周边国家存在争议,而且还面临美国、印度等大国插手的严峻现实。
在黄海北部,中国面临与朝鲜划分各自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边界的问题;在黄海南部,中国与韩国存在海洋划界争议;在东海,中国和日本、韩国之间面临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争议,日本这方面立场尤其强硬,排斥按照自然延伸原则划分大陆架的国际惯例,单方坚持按照中间线原则划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严重损害我们的海洋权益和历史主权,此外,日本还一直占据中国的钓鱼岛,完全无视中国几百年来对其拥有和管辖的历史事实。
此外,南海地区海洋安全形势更为严峻。
直接卷入南海海域和岛屿争端的共有6国7方,中国与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要进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同时还要与越南划分相关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域。
有关国家竞相采取各种策略和手段,提出所谓国际“先占”原则,以图达到长期占领和实际控制岛屿主权的目的。
有的国家还竞相利用主权争议空当,加紧开发和掠夺中国专属经济区内的各类海洋资源,并把国际资本和公司引入其中,以此来增大问题国际化和事实占领程度。
三、维护我国海洋的合法权益的政策方略1.作好战略性长远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为了更好地防止周边国家侵害我海洋权益,保护我海洋资源,针对有关国家所采取的手段,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从战略高度作好我国海洋、海军发展的规划。
具体包括:①制定海洋发展规划,将其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
②进行海洋勘探,摸清海洋“家底”。
海洋蕴藏着巨大的资源,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但具体到某个海域究竟有多少资源,地质构造如何,必须通过海洋勘探加以确定。
形势与政策南海争端
形势与政策——论南海争端问题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但是自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南海周边各国对南海诸岛的归属以及海域的划分形成了冲突与争端,即所谓的“南海问题”。
一、南海战略地位南海,幅员辽阔,拥有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浩瀚海域,其间更是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岛、礁、滩、沙等。
地处低纬度热带、亚热带地区,南海不仅拥有着异常丰富的渔业资源、深海动植物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相比较于如此丰富的自然资源,南海重要的战略地位更加不容小视。
南海是联系中国与世界各地非常重要的海上通道,同时也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海上走廊。
从军事战略上而言,控制了南海岛礁,就意味着直接或间接的控制了从马六甲海峡到日本、从新加坡到香港、从我国广东到菲律宾马尼拉,甚至从东亚到西亚、非洲和欧洲的多数海上通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二、南海的历史据史籍记载,中国早在公元前两世纪的汉武帝时代,通过航海实践发现了南沙群岛。
唐、宋以来,中国人民已在南沙群岛生活和从事捕捞等生产活动。
宋代,中国将南沙群岛命名为万里石塘;在此之前的汉代,泛称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为崎头;在此之后至清代,又有万里长沙、千里石塘、石塘等名称。
明、清时代,中国政府明确将南沙群岛划归广东琼州府(今海南省)管辖。
三、南海的现状70年代以来,南海周边一些国家,不顾我国政府的一再声明,陆续侵占吞食了其中的一些岛屿,形成以武力非法侵占我国南沙岛屿的局面,严重侵犯了我国的领海和领土主权。
截止目前为止,在南沙群岛中,我海军仅守卫着永暑礁等7个岛礁,国民党海军则驻扎在最大的岛屿--太平岛上;越南已占据了我29个岛礁,菲律宾占据了9个岛礁,马来西亚也占据了5个岛礁,南沙海域的32个主要岛礁,有31个完全在他国的控制之下,南沙海域划界纠纷十分严重!四、南海问题的实质南海海域牵涉到许多国家的利益,南海的利益包括资源利益和战略利益,南沙之争,其本质是围绕着石油资源而展开的争端,是名副其实的“石油政治”问题,南沙问题背后是扑朔迷离的大国角力。
形式与政策
当前中国的海洋安全形势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当今国际海洋形势正在发生重要变革,这对中国的海洋战略的构建与发展既是机遇同时又是异常严峻的挑战。
因此,分析当前中国周边海洋安全形势,把握中国海洋安全面临的压力与挑战,对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构建,海上力量的大力发展以及国家海洋权益的维护至关重要。
当今国际海洋形势的变革突出表现为世界各主要海洋国家纷纷加强和调整海洋政策;《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的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同时显现。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结和生效,对当代国际关系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公约所确立的主要国际法制度包括领海与毗连区制度、专属经济区制度、大陆架制度、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通过制度、公海制度、群岛和群岛国制度、国际海底区域制度、海洋环境保护与保全制度、海洋科学研究与技术转让制度、海洋争端解决制度等。
这些新规定和新制度的确立,对于建立国际海洋新秩序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其积极影响包括:12海里领海制度突破了西方传统海洋大国坚持的窄领海制度;专属经济区制度和大陆架制度为各沿海国确立国家管辖区域提供了国际法律制度依据;国际海峡通行制度的确立有利于世界海洋贸易的发展;国际海底区域制度确立了“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概念和制度;国际海洋法法庭的创立有助于争端解决;沿海国、港口国污染管辖权的确立打破了传统的污染专属管辖权。
但是,由于《公约》是世界各国主张折衷、妥协的产物,使得诸多矛盾与分歧在《公约》生效后依然存在,甚至某些矛盾还随着《公约》的生效而日趋尖锐,并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
[6]《公约》生效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首先,《公约》的生效导致国际海洋划界争端的加剧,其根源主要在于《公约》关于划界原则的规定过于笼统、含糊,导致各国对海洋划界原则的理解和适用产生巨大分歧。
其次,专属经济区内海上冲突的可能性增多,其根源主要在于《公约》的不完善,为少数海洋大国在他国的专属经济区进行军事侦察等活动提供了借口。
新形势下我国海洋权益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建议
新形势下我国海洋权益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建议我国是传统的陆权国家,海洋意识淡薄,对海洋问题长期缺乏应有的重视,加之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的海上形势日趋严峻、复杂,其中尤以我国与周边海上邻国的权益争端为甚。
近年来,我国面临着政府声明不奏效、外交谈判谈不拢、军事打击打不得的尴尬局面。
本文分析我国海洋权益面临的挑战,提出新形势下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对策建议。
一、我国海洋权益形势面临的严峻挑战(一)海上岛礁被侵占,领土主权难以实现我国岛礁被侵占的情形严重,领土主权受到持续性的损害。
其中尤其以东海的钓鱼岛和南沙群岛的岛礁主权归属争议和管辖海域的矛盾为焦点,频繁引发渔业纠纷及海上冲突,成为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的潜在威胁。
更为严重的是,我国对被占岛礁的主权大有随着时间的拖延而丧失的危险。
作为中日之间悬而未决的领土争端,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重要性在于其战略位置和军事、资源价值,对台湾问题的影响,所享有海域的管辖权及其在划界中的地位和效力。
控制在日本人手中的钓鱼岛,犹如插入我国腹地一把尖刀,对我国的海上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2010年以来中日间围绕钓鱼岛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如钓鱼岛海域撞船事件等一度使两国关系跌入低谷,也使日本加紧了对钓鱼岛从“实际控制”上升到“法理控制”的脚步,对钓鱼岛最终的归属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2012年以来,日本政府与极右翼分子公然挑衅我国对钓鱼岛的主权。
包括1月3日日本冲绳县石垣市的4位议员的强行登岛;3月2日日本内阁综合海洋政策本部公开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划归入日本39个无人岛之列;4月16日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发起的自导自演的“购岛”闹剧,使国际舆论更加聚焦我国海洋权益争端的形势及走向。
南海的岛礁归属争端以南沙群岛最为严峻和复杂。
从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等国不仅侵占和分割我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及海域,还大规模开采其中的资源,在南沙群岛形成了6国7方的对峙局面。
这些国家从宣示主权,到抢占岛礁、瓜分海域、掠夺资源,再到法律支撑、设立行政机构、军事保障、甚至借助外力,以达到其占领--占有--经营的目的。
我国海洋权益斗争的严峻形势、国家举措论文2000字.doc
我国海洋权益斗争的严峻形势、国家举措论文2000字形势与政策论文—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我国海洋权益斗争的严峻形势、国家举措论文2000字(篇一) 形势与政策论文—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摘要: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国际法基础上的300多万平方公里海洋国土的主权。
然而,从单位陆地面积平均拥有的海岸线长度来看,中国只占世界第94位。
如果按照可管辖的海域面积与大陆面积之比,世界沿海国家平均为0.94,中国仅为0.3,不到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而我们的邻国日本超过11,朝鲜是2.17,越南是2.19,菲律宾是6.31,都大大超过中国。
至于人均海洋面积,世界沿海国家平均为0.026平方公里,而中国只有0.0029平方公里,只是世界平均数字的十分之一,而与我国相邻的海洋国家的平均数都超过中国的10倍以上。
关键字:海洋,海洋权益,南沙群岛,钓鱼岛,海洋立法,海上执法力量正文:我国的海洋国土由黄海、渤海、东海和南海组成,除渤海属于内水不存在争议外,其他3个海区都需要按1982年制定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邻国合理划分。
那么,究竟有多少海洋国土处于争议中呢?答案是,有大约12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处于争议中。
2008年5月11日,越南国防部长范文茶表示,越南将准许外国人参加南沙群岛旅游。
此前,经过越南当局的谋划,越南海军附属的旅行社组织了包括40名特邀官员在内的130多名游客,首次到南沙群岛旅游。
越南当局还表示今后将定期组织同类的旅行团。
南沙群岛不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且拥有大量的石油资源。
因此,许多周边国家都垂涎三尺,均想分一杯羹。
现在,南沙群岛形势十分危急。
除了中国大陆和台湾有驻军外,越南竟然占领29个岛屿、菲律宾占领8个,马来西亚占领5个。
除此之外印尼和文莱也宣称对于南沙群岛拥有主权。
他们都想通过实际占领而达到合法化,进而进一步变为他们的合法领土。
与此同期,日本海上保安厅发言人5月9日将一艘中国渔船驶入距离钓鱼岛西北部20公里处海域的行为称为“非法进入日本水域”。
形势与政策论文 中国海洋权益问题 中国海洋问题解决机制
1.如何理解海权对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意义近年来,随着中国海洋安全环境的日趋复杂,中国的海军力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并积极应国际社会的要求实现了海军首次走出国门赴亚丁湾巡航。
当前国际和国内社会,围绕中国海权发展动向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均产生了激烈的争议,“中国海权威胁论”大有甚嚣尘上之势。
以美国为例,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中美海上冲突论”,断言海上冲突将成为“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的重要形式。
新世纪以来,美国学者罗伯特•罗斯先提出“中美陆权-海权平衡论”,暗示作为传统陆权国家的中国只有不去挑战美国海权,东亚才能维持一种奇妙的“和平地理学”;2009年他又提出“中国海军民族主义论”,断言以“发展航母”、“扩充海军”为手段,以“洗刷近代耻辱”、“收复失地”、“突破岛链封锁”为目标的“中国海军民族主义”,将导致“美中之间代价巨大的关系紧张”。
近年来,西方媒体还不断炒作中国的海上“珍珠链战略”,称中国“正在从中东到南海的海上通道沿线建立战略关系”,缅甸实兑港、斯里兰卡的卡汉班托特港和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构成了“珍珠链战略”的“海上安全战略三角”。
中国海军赴索马里海域巡航更是引发了西方的无穷猜忌。
在国内学术界和理论界,围绕中国海权发展也存在着尖锐的对立:有学者疾呼中国发展海权,并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也有学者从地缘政治制约性、综合国力的支撑能力、与霸权国冲突的风险等角度,主张要避免进入“海权的误区”,尤其要避免重演历史上德国挑战英国海洋霸权而遭失败的历史悲剧。
国内外之所以围绕中国海权发展产生了形形色色的观点,从国际方面看,体现了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如何判断中国海权发展及其影响的战略困惑;从国内方面看,反映了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陆权国家向海权国家转型中所出现的战略迷茫。
因此,科学规划和安排海权发展战略的确已经成为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
在世界海权兴衰交替50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控制和利用海洋一直是世界大国追求的目标,然而其追求海权的历史命运则截然不同。
形势与政策论文南海争端
西南大学《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南海争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经济学类年级:2010级班级:经济学类五班姓名:学号:成绩: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五日南海争端金融危机爆发,引致各国纷纷思考各自发展途径。
欧洲债务危机再次引起各个国家对自身发展的担忧。
国扣押中国渔船,湄公河的惨案,中国的海洋安全利益引来了全世界的目光,再加上一直没解决的问题以及APEC会议上的美国借TPP意图重回亚洲,各国利益不断纠缠争夺,各国围绕着自己国家的利益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不断角逐。
美国与日本建立的岛链再次引起世界人们的争议,中国能否冲破岛链的封锁已经成为热点话题。
南海作为国际上重要的海上航道,它不仅是中国取得地缘战略优势的地方,也是美国全球战略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是日本保护的“海上生命线”,是越南的天然屏障,是印度近年来进入太平洋的觊觎之地。
对菲律宾而言,南沙群岛是“正对其腰部的一把匕首”。
因此,南海问题中呈现出多方利益格局。
在南海围,由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六国以及一方,目前已经形成“六国七方”对峙和角逐的局面、“四国五方”军事占领的武装割据格局。
其中,中、越、菲、马包括在岛礁上部署了军事力量,印度尼西亚则霸占部分海域。
南海争端再次被搬上荧屏,众议纷纷。
南海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不少国家和国际会议也都承认南海属于中国领土,为什么最近南海问题会再次提起?经济学中的自身利益最大化理论同样适用于各国的争夺,一切从利益出发。
第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对南海问题关注的国家大多是在南海周围的国家和在海运上要经过南海的国家。
南海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冲,南海通过巴士海峡、禄海和马六甲海峡等,与太平洋和印度洋相连。
众多国家认为如果南海属于中国之后,中国将来会为了抑制其他国家的发展是自身发展会依靠南海主权阻断其他国家在南海的航运,抑制海上贸易的进行,如果他们拥有主权就能够自主掌握海上航运,不受制于人,同时可以抑制别人。
完整理解邓小平解决海洋争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战略思想
完整理解邓小平解决海洋争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战略思想一个时期以来,我国南海、东海频起波澜。
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被不时提起并引发了诸多争论。
早在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就系统提出了解决海洋争端的战略思想。
“主权属我”不可忽略许多人一讲起解决海洋争端,就脱口而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甚至将其归结为八字方针,这是一大认识误区。
邓小平曾明确指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国家的主权和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
邓小平关于南海、东海的多次讲话,都明确讲到主权问题,认为在这些问题上“中国最有发言权”,因而其完整的思想是“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忽略了“主权属我”这一基本前提,将这一战略思想仅仅理解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也就偏离了邓小平解决海洋争端战略思想的本质。
当前,处理海洋争端仍然必须坚持“主权属我”这一根本立场,重点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海洋立法。
我国虽在1996年宣布了大陆领海的部分基线和西沙群岛的领海基线,但考虑到与周边邻国的关系,尚未宣布钓鱼岛、南沙群岛等争议海域的领海基线。
有些国家恰恰是以无法识别领海基线为借口,肆意侵犯我领海领空,掠夺我海洋资源。
为此,我国应进一步公布领海基线,以明确管辖海域的范围,便于海上执法。
同时,要尽快明确“九段线”的法律地位,为南海维权提供法律支撑。
二是加强海上执法。
由于我国一贯奉行睦邻友好政策及和平解决海上权益争端的方针,军队尽可能避免与周围国家在解决海上权益争端中直接接触,因此海上执法力量必须担负起和平时期在一线维护海洋权益的职能。
东海、南海维权形势的日益严峻,对海上执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必须将海监、渔政、海事、海关和边防海警等部门整合成一支对外统一的海上维权队伍,逐步实现统一、多功能、准军事化,并以国家不断完善的相关海洋法律为依据,提高海上执法力度,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三是充分宣传“主权属我”。
要充分利用国内外媒体,以丰富的历史事实宣传钓鱼岛、南海诸岛主权属于中国的历史依据、法理依据,使国内民众形成“主权属我”的共识,积极营造国际舆论对我有利的态势。
形势政策论文——联系实际谈谈中国海权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联系实际谈谈中国海权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摘要:随着21世纪海洋世纪的到来,海洋成为国际重大政治、经济、军事利益的新领域,世界各沿海国都在为争夺或扩大各自的管辖海域而竞相向海洋进军,纷纷调整海权发展战略,促进海洋经济和科技发展,加快海洋立法,增强海洋管理机构,大力发展海军关键字:海权,争端,发展随着21世纪海洋世纪的到来,海洋成为国际重大政治、经济、军事利益的新领域,世界各沿海国都在为争夺或扩大各自的管辖海域而竞相向海洋进军,纷纷调整海权发展战略,促进海洋经济和科技发展,加快海洋立法,增强海洋管理机构,大力发展海军,以适应《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海洋斗争的新形势。
与此同时中国海权却面临着一系列严重挑战:台湾问题、钓鱼岛列屿问题、东海大陆架问题以及南海诸岛问题构成了中国最为棘手的几个海权问题;中国与周边海上邻国面临着极为复杂和艰巨的海上划界任务;中国海上国际通道由于受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因素影响有时还做不到畅通无阻;中国的海洋意识、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法律、海洋管理、海上军事力量等与海权强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对新增加的海洋国土——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管理与保护还无法适应海洋世纪竞争的需要;中国海上周边国家的海上军事力量发展迅速,特别是一些海权大国对中国维护和发展海权的正义主张和行动处处从中作梗,使中国海上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
当前中国海权面临的形势1、中国与东北亚国家的海权矛盾就目前而言,中国与东北亚国家的海权争议首先就是中国跟日本之间的海权争议。
中日两国之间的海洋争端包括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以及东海的划界问题。
其中钓鱼岛问题属于历史遗留问题,涉及领土约6.3平方公里,在东海,日本以所谓“日中中间线”为由,争夺我东海油气资源。
中日在东海划界、钓鱼岛问题上存在争议。
中国主张“大陆架自然延伸法”和“海岸线长度比例法”;日本则主张“中间线法”,强调共架邻国应平分东海专属经济区。
属于当代大陆架划分原则不同引发的主权冲突,涉及海权争议达16万平方公里。
联系实际谈谈中国海权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联系实际谈谈中国海权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关键词】国际海军压力海权争端维护海权策略中国自北向南被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所环绕。
这4个海区的总面积约473万平方米,依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大陆岸线总长18000多千米,岛屿岸线总长14000多千米,500平米以上沿海岛屿6961个(不包括台湾岛、香港、澳门诸岛)的中国,可以主张管辖的海域约300多万平方千米。
如此广阔海域,其中蕴藏的丰富海洋资源,以及在运输上,战略上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对我国的海域虎视眈眈,甚至出手抢占。
我国面临着复杂的海权挑战。
国际海上力量的竞争压力。
美、英、日等大国,都很重视对世界性通航海峡的控制。
美国选择了16个世界性的通航海峡,作为维护自身海洋权益的海洋航道“咽喉”,其中,除朝鲜海峡、马六甲海峡外,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巴拿马运河等对中国也很重要。
这些海峡一旦被有关国家占据和封锁,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和能源进口都要遭受很大的损失。
中国的“德新海”轮在印度洋被索马里海盗劫持就是一个例子。
日本海上自卫队决定以大型化、导弹化、远洋化为目标,重点发展大型水面作战舰艇和大型运输舰。
印度海军在上世纪90年代初制定了为期15年的现代化建设规划英国在2000年度的《国防战略评估》表示,英海军对和平环境下英国外交政策、贸易发展和保证英国及其海外利益做出了巨大贡献,英国必须继续发展和增强海军力量。
东盟印尼海军计划增加现代化舰艇400艘至500艘。
越南海军计划在购买中小型舰艇45艘的基础上,逐步引进大型水面舰只,并组建潜艇部队。
东盟的其他国家,如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也通过各种措施不断加强其海军建设,以维护本国的海洋权益国际间的海上军事计划压力不容小觑,然而,我国面临的海权争端也愈演愈烈。
中国海洋权益面临严峻的形势。
南海是我国诸海域中问题最多,最复杂,牵涉国家最多的,竞争最激烈,挑战性最大的一个海域。
形势与政策作业(浅谈我国领海纷争)
浅谈我国领海纷争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的稳步发展,中国逐渐把目光从陆地转移到海上,着重强调海洋利益。
21世纪,海洋的地位日益上升,海洋不仅是承担世界贸易运输80%的重要通道,更是未来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库。
开发海洋,成为各沿海国家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条件,对于我国的长远发展也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但是,近些年来,中国与沿海各国领海争端冲突不断,并且海洋资源被掠夺、海洋权益被侵犯的情况极为严重,南沙群岛已基本上被周边国家所瓜分。
其中,中国没有像过去那样,只是一味表示严重抗议和谴责,已经逐步开展行动,例如,派遣战机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进行常规化巡逻,军舰和海监船也在周边海域巡逻,宣示并捍卫主权。
在中国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上,中国海洋利益面临侵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岛屿被侵占,二是海域被分割,三是资源遭掠夺。
中国海域从北往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与中国有海洋领土争端的国家,有朝鲜、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和越南,台湾由于尚未回归中国,在领海争议问题上与大陆有着微妙的关系,而美国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活跃在世界的舞台,其中也包括美军太平洋舰队频繁出现在东海和南海,与各国进行联合军演,一方面加强其与盟友的关系,另一方面威慑中国和朝鲜。
但凡关于现代海洋争端的话题,几乎肯定都要提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这是当代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法律文件之一。
我们总是在很多方面开始拿自身和美国这个头号霸权强国来加以对比。
而在海洋权益问题上,对比美国,中国单就先天条件而言就非常“吃亏”——无论向西还是向东,走出海岸线,美国人所看到的就是无遮无垠的大洋,而中国人要看到同样的景象,则要先向东越过两条“岛链”,或者南下穿越马六甲海峡。
所以面对海洋,中国首先要处理的就是和周边国家之间的领海及专属经济区的权益问题。
而《海洋法公约》对中国而言,一个受益之处就在于它使得我们在黄海、东海和南海的权利主张有了相当充分的法理依据。
形势与政策(中国南海问题)
南海争端
对于黄岩岛是中国领土的立场, 菲方过去从未表示过异议,但1994 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专属 经济区的法规颁布实施来,菲方突 然以黄岩岛位于其200海里专属经 济区内为借口,先是宣称对黄岩岛 拥有海洋管辖权,后公开叫嚷对黄 岩岛拥有主权。据统计,从1997年 以来,菲在黄岩岛抓捕和骚扰我渔 民的事件平均每年二三起。每次事 发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并提出 了抗议和交涉,但菲方充耳不闻, 侵犯行为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呈变 菲将在中菲南海争议区采气 或将加深两国矛盾 本加厉之势。
中国渔船与美国海军无暇号间谍 船在南海对峙
美国在南海的行动
• 美方对中国、印度、印尼、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等10 余个国家开展了所谓“航行自由”行动。 • 4月15日,访菲的美国国防部长卡特与菲律宾国防部长加 斯明一起乘坐军用运输机,登上正在南海进行巡航的“斯 滕尼斯号”,为美军在南海的所谓“自由航行”加油打气 。 • 美国在南海区域进行联合军演。
南海争端
南海仲裁案
2013年3月26日,菲律宾单方面将南海争端提交国际海洋法法庭, 而国际法庭欲“强行”仲裁南海争端。 2013年4月初,中菲南海争端并未提交至国际海洋法法庭,而是遵 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并在争端一方菲律宾的要求下 ,进入到争端解决机制之一的“仲裁”程序中。2013年7月16日, 菲律宾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国际法庭对中菲南海争端仲裁程序已 经开始。 2015年10月3日,菲宣布暂停岛上工程,等待国际仲裁。 对此,中国坚持不接受、不参与。无论仲裁案最终结果如何,中 方都不会接受和承认裁决。
南海问题产生的原因
3、从战略上分析,南海 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 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素 有“亚洲的地中海”之称。 南海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 间的海上交通要道,是东 亚通往南亚、中东、非洲、 欧洲必经的重要国际航道。 在我国通往国外的39条 航线中,有21条通过南 海,60%的外贸运输从南 海经过。
形势与政策!(中国海洋情况)
班级:营销1002 姓名:王腾辉学号:100220101中国海情---浅谈中国黄岩岛事件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陈光琪说:“中国是个海洋大国,但又不是个海洋大国。
”因为从单位陆地面积平均拥有的海岸线长度来看,中国只占世界第94位。
如果按照可管辖的海域面积与大陆面积之比,世界沿海国家平均为0.94,中国仅为0.3,不到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这些说法都是基于“中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建立的。
但实际情况是,中国面临着激烈的海域划界争端,要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争得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还有相当大的困难。
据有关媒体报道,我国的海洋国土由黄海、渤海、东海和南海组成,除渤海属于内水不存在争议外,其它差不多有一半的海洋国土处于争议之中,这就于无形之中让别国不断挑衅中国的底线。
特别是中国的南海态势令人担忧。
一方面,地区外的大国兴风作浪,周边有些国家咄咄逼人,而中国却处于被动应对的状态。
另一方面,国内喊打声不断,言辞激烈但没考虑维护和平大环境重要性。
虽然也有反对动武的观点,但提不出应对新招。
泻湖内的中国渔民,遭到赶来的中国两艘海监船的阻止。
随后,中国渔政310船赶往事发地黄岩岛海域维权,菲方亦派多艘舰船增援,双方持续对峙至今。
中方为表达善意,将两艘渔政船于22日下午撤离黄岩岛附近海域,并表示愿通过友好外交磋商解决黄岩岛事件。
要知道黄岩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我国对黄岩岛的领土主权拥有充分法理依据:中国最早发现、命名黄岩岛,并将其列入版图,实施主权管辖。
据史料记载,早在1279年,元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测验”,在南海的测量点就在黄岩岛。
这至少说明,在元代中国就已经发现了黄岩岛。
它也是我们中国人(潭门人)祖祖辈辈耕耘的海域,上一辈人领着下一辈人,传承着潜捕、航海等谋生的技巧。
但是令人诧异的是,世代在自家的岛礁上捕鱼的渔民,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频频遭到菲律宾军方的袭扰。
这样的情况是最近十多年来开始频繁出现的,但是之前菲律宾从未对中国政府对黄岩岛行使主权管辖和开发利用提出过任何异议。
形势与政策论文《论中国海权面临的形势与对策》
形势与政策论文《论中国海权面临的形势与对策》摘要: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中国海权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论文首先分析了当前中国海权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然后探讨了中国应采取的对策,以维护自身的海洋权益并实现和平发展。
一、引言二、中国海权面临的形势1.国际竞争加剧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海洋已成为国家竞争的重要领域。
许多国家都希望通过探索和开发海洋资源来推动经济增长。
然而,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海洋权益重叠问题和领土争端正在加剧这种竞争。
2.美国的压力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一,一直在海洋问题上保持着强势。
美国对中国的海洋权益采取了威慑和遏制的战略,试图阻止中国成为海洋主导力量。
例如,美国曾派军舰在南中国海进行自由航行行动,以维护航行自由。
三、中国海权的对策1.和平发展中国必须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海洋合作与论坛,加强与沿海国家的合作,解决海洋权益争端,推动国际法治的发展。
2.加强海洋防卫能力中国需要加强自己的海洋防卫能力,确保自身的海洋利益得到保护。
这包括建设现代化海军、空军和海岸警卫队,完善海洋监测和情报系统,提高解决海洋争端的能力。
3.推动区域合作中国应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区域合作,推动建立共同利益和互信机制。
例如,中国可以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合作,推动制定南中国海行为准则,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四、结论中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必须面对海权问题。
当前,中国海权面临着国际竞争加剧和美国的压力等形势。
为了维护自身的海洋权益并实现和平发展,中国应采取和平发展、加强自身防卫能力以及推动区域合作等对策。
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海洋问题上取得更大的影响力。
1.王毅.(2024).《走向45度仰角辨析中国航母发展与安全》.中国军事科学出版社.2.吴亚军.(2024).《南海问题:理性应对》.国际出版社.3.郑永年.(2024).《海洋强国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南海争端(形势政策)
(二)东南亚结盟因素影响
南海周边国家不仅共同具备有利的区位优 势,在南沙问题上也存在巨大的共同利益。
(三)美日因素的介入
美日为继续保持在亚太地区有利的战略态势,遏制和牵制中国 的崛起,积极插手南海问题,拉拢东盟国家。 东盟因情就势,实行“以大制大”的平衡政策,在美日的介入与干
预下,南海问题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
南海活动现状
菲律宾升级中业岛军事设施 官员称“监控南海”
南沙中业岛上目前建有菲律宾的空军基地。
“中业岛是菲在南海岛链上的主要军事前哨”,菲律宾ABS-CBN新闻网报道称,菲 律宾国防部4日宣布,菲方已准备划拨约4.8亿比索(约合7290万元人民币)专款,用于升级 南沙群岛争议岛屿中业岛的机场跑道和海军设施。 据《菲律宾星报》5日报道,菲政府正计划投入将近4.8亿比索,升级中业岛的空军和 海军设施,中业岛是菲在南沙地区占领的岛屿之一。在菲行政区划中,中业岛属于卡拉延 市,归巴拉望省“管辖”。菲国防部数据显示,这个项目耗资4.7975亿比索,它将通过公 开招标方式修建。项目将根据《1995年军队现代化法案》拨付资金,现在安全官员正在进 行研究。
印度扩大在南海活动寻军事合作对付中国
近日,印度不顾中国的反对,强调对南海航行自由的支持以及在南海 进行资源开发的愿望,印度一直坚持称与越南的三个石油勘探协议是以 国际准则为基础的。此前,印度海军总长乔希发表言论称,印度海军准 备用武力保障其在南海的经济利益。 、中国已经警告印度公司不要与越南公司订立任何有关开发南中国海争 议地区石油和天然气的协议。印度一直要求中国不要在巴基斯坦占克什 米尔地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一声明可以给中国与印度的关系带 来一个新的转折。
中国南海争端
形势与政策第四小组
最新关于中国应对海洋领土争端的分析
关于中国应对海洋领土争端的分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2012级《形势与政策》期末论文试卷任课教师:向海英学院:财经学院专业班级:财政1201班姓名:钟家宝学号:20121504905成绩:关于海洋领土争端的分析——中国如何应对海洋领土争端摘要:海洋领土是一个国家领土的一部分,而领土是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国家构成的必备要素之一。
领土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而边界作为确定领土范围的界限、显示国家领土主权的象征也是不容侵犯的。
领土边界争端向来是人类战争与冲突缘起的根源,也是世界上最普遍、最复杂、最难以解决的争端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宣称,中国领土除大陆外还包括沿海岛屿和同大陆及其沿海岛屿隔有公海的台湾及其周围各岛、澎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属于中国的岛屿。
中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并采用直线基线,在基线以内的水域,包括渤海湾、琼州海峡在内都是中国的内海。
在基线以内的岛屿,包括东引岛、高登岛、马祖列岛、白犬列岛、乌岴岛、大小金门岛、大担岛、二担岛、东椗岛在内,都是中国的内海岛屿。
作为世界上边界情况最复杂的国家之一,中国面临着严峻的领土争端问题。
同时中国作为世界上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始终主张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领土争端问题。
本文将针对中国应对海洋领土争端问题进行分析。
正文:中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公里,沿海有许多优良港湾,岛屿大约有5000多个,绝大部分分布在长江口以南的海域。
中国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它位于浙江省东面的海域。
中国南海有四个群岛,即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我国毗邻“四海”,除渤海属于内海而无权属争议外,黄海、东海和南海三个海区都同它国之间存在海域主张重叠问题。
据初步统计,在中国主张管辖的约300万平方公里海域中,有一半以上海域和相关岛屿同8个海上邻国存在权属争议。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海权面临的挑战和应对之策 3
得海权者兴,失海权者亡,得海洋者盛,失海洋者衰。
这是历史揭示的一个鲜明的真理。
1994年11 月16 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 生效后,海洋自然再度成为举世关注的热点。
与中国海上相邻的8 个国家,由于历史遗留等问题,都与中国有海洋权益之纠纷,中国至今尚未与任何一个海上邻国达成海上划界协议。
目前中国周边海洋严峻的局势却表明,中国与海洋大国的身份严重不相称:在约300万平方公里的主权海域中,中国实际控制海域不到一半,不仅海洋资源遭到周边国家的大肆掠夺,岛屿也多被瓜分,领海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近几年围绕中国海域岛屿的争议、中国与相邻国家的矛盾,纠纷,分歧,呈现扩大化趋势,并且在逐步加强。
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中国的海权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军事问题,也是外交与政治问题。
随着世界的发展前进,海上资源成为了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因此,要想成为举世瞩目的大国,就要发展海上技术,不断开拓,不断创新。
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世界上占一席之地,受他人之瞩目。
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人类不断开发海洋资源,抢占海洋领域,赢得海上之权。
中国海权是中国利用军事和非军事手段维护海洋权利,收回海洋权益的,并不失时机的拓展海洋权利的一种综合能力。
我总结中国海权现在面临的问题主要有:【1】国内动力与压力交错。
在“蓝色国土”这一概念逐渐被国人认同的时候,国内倡扬海权的声音便一浪高过一浪。
这也是海洋事业在中国将会迎来快速发展阶段的动力。
但是,中国历史上对陆地的依赖,区域经济发展平衡的“矫枉过正”,海洋事业发展的散乱无序,安全、法律法规、智力支持等公共物品的缺位,也使中国的海上强国之路无时无刻无处不面临着压力。
【2】存量问题和增量挑战交错。
不光附着有争议海权的海洋权益因事关国际关系的协调存在不确定性,附着无争议海权的海洋权益也因为历史、科技、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存在不确定性,“蓝色国土”忧患重重,海洋管理多头,邻近海域污染严重,科研教育进步缓慢,人才储备严重短缺,产业布局缺乏特色,产品结构过于单调,国际竞争又空前激烈,所以,中国海权的实现和发展,首先面临一系列的存量问题。
形势政策如何解决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海洋争端
08制药4班3108002336 潘豪兴如何解决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海洋争端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中国所属的海域面积为300万平方公里左右。
但是由于我国是传统的大陆国家,对海洋并不重视,加上国内政治斗争不断,所以在我国宣布领海后并没有有效地行使主权,而是搁置在一边。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海域被探测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
在能源短缺以及巨大的利益的驱使下,周边国家蠢蠢欲动。
在海域被试探性侵犯的情况下,中国并没有使用强硬的手段,没有及时收回被占的岛屿,反而提出所谓“共同开发”,即在“搁置争议”的基础上合作开发、利益共享、共同发展。
在中国这种无能的表态下,周周边国家纷纷明白过来并占领更多的海域,于是南海很多岛屿改了国籍,成为现在所谓的纷争问题海域。
其实无论是从人口,经济还是国际地位上来说,中国都算得上是一个大国。
一个这样的大国强国面对着海域被侵犯却没有反击,这种态度无疑是默认别人的强盗行为,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丧失了强国该有的强势。
试问对于一口没有任何危险气息的肉,谁不想上去分一杯羹呢?所以中国必须进行各方面的改变。
首先中国要改正的就是态度问题,态度决定一切。
中国在国际上最喜欢用的四个字就是“强烈谴责”。
如果国际上的事单纯用谴责就能解决的话,又怎么会出现美国打伊拉克呢?国与国之间的合作是在利益的前提下,鲁迅先生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消亡”当别人侵犯自己的利益,不应该保持沉默,而是应该做出反击,不能让别人觉得你只是一个纸老虎中看不中用。
更不应该搞什么共同利用,共同开发。
明明就是自己的东西,为什么要和别人一起分享或者让别人独立无条件享受?这样的行为和自杀有何区别。
而且所谓的“共同利用,共同开发”政策在别人看来只不过是一种示弱的姿势。
其次,中国需要加强海军现代化建设,提升军事训练和远海作战能力,提高武器装备现代化。
军队实力是保卫一个国家领土安全方的有力保障,失去了军事实力,一切将是空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海洋现状:我们领海周边有八个国家,分别是朝鲜、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
在黄海海域,由于中国曾帮助朝鲜打败美韩联军的原因,朝鲜与我们国家的关系还是比较好的。
虽然存在争端,但他们也没有什么过激行为。
而对于韩国,它不是一个友好的国家,凭借和美国的关系,搞所谓的军事演习,耀武扬威。
在南海海域,菲律宾慢慢地强大起来以后,不甘心海洋的面积太小,置“国际海洋法”于不顾,在南海抢夺我岛屿!致使在南海引发了一波抢夺我岛屿的“热潮”。
越南更是狂的没边,抢占了我国20多个岛屿。
总体局势在我国积极的努力下还算平静,但岛屿的归还工作依然会继续坚持下去。
目前,最令我们头疼的和日本在钓鱼岛上的争端。
由于东海大陆架存在大量的资源,而日本急缺各种资源,日本不打算放弃这些资源,从而多次挑起事端。
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基本策略我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如何解决海洋争端,有效地维护海洋权益,开拓国家发展的利益空间和安全空间对我国的和平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遵循国际法,和平解决争端。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流。
我国一直坚持通过平等协商,按照公平原则划定各自的管辖权界限。
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我国已与越南就北部湾划界问题进行了协商与谈判(二)、尊重历史的原则。
目前我国被其他国家侵占的岛礁几乎无一例外地是在历史上早就属于中国,只是由于发现了丰富的资源或战略位置日益突出,而使周边国家顿生凯觑之心。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承认沿海国享有“历史性所有权”,我国在南中国海享有的历史性权利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我国在南中国海标注的九段断续国界线为世界许多国家包括一些周边国家所认可,在很多国家出版的地图上也标示了这九段国界并注明属于中国。
(三)、自然延伸原则。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大陆架的定义是“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大到大陆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这充分说明自然延伸原则是大陆架制度的主导原则。
我国是宽大陆架国家,大陆架面积居世界第七,我国历来主张大陆架是陆地领土的自然延伸,大陆架的划分也应该依据
自然延伸原则,这一原则不仅是国际法中划分大陆架的主导原则,也是我国扞卫海洋权益的有力武器(四)、公平合理原则。
海洋权益和海域边界的划分还必须兼顾公平合理的原则,要全面考虑岸线比例、人口的规模和密度等因素。
(五)、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
搁置争议并不是对邻国侵占我国领土和海洋权益的认可,而是在双方认识差距较大的情况下,主动回避,以求国家关系的大局不受局部争端影响的一种暂时性的措施。
搁置争议也不意味着消极等待,而是要通过保持克制,避免摩擦,缓解紧张的矛盾,然后通过在一定年限内的共同开发,促进双方经济的发展,为未来解决争端创造良好的条件。
随着我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战略的实施,我国能够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解决与邻国间的海洋权益争端,为我国的和平崛起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鉴于周边的环境,我国政府的态度及应当采取的进一步措施(一)、作好战略性长远规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为了更好地防止周边国家侵害我海洋权益,保护我海洋资源,针对有关国家所采取的手段,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从战略高度作好我国海洋产业、海军发展的规划。
(二)、建立高效协调机构。
维护海洋权益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一个部门管理或是各个部门各管一摊,力量太薄弱。
必须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联系协调有关海洋权益维护的工作。
使我国外交、海洋机构、海军、科调、民间力量有机地协调起来,互为补充,平时作好预案,一旦有事便能快速反应。
(三)、加快联合性调查开发。
(四)、加强持续性实际控制。
(五)、实施决定性力量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