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史第五章练习题
经济学说史_所有章节试题附答案

经济学说史_所有章节试题附答案经济学说史_所有章节试题附答案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一、单项选择题1、第一次提出“经济”一词的经济学著作是, ,A、柯鲁麦拉的《农业论》B、亚里斯多德的《经济论》C、加图的《农业论》D、色诺芬的《经济论》 2、《萨利克法典》反映的经济观点是, ,A、保护土地私有制B、保护所有居民的人身自由及其私有财产C、保护了氏族经济思想残余D、肯定所有居民一律平等 3、下列中,主张限制人口数量并重视人口质量的希腊学者是, , A、色诺芬 B、柏拉图C、亚里斯多德D、奥古斯丁4、西欧封建制度形成时期是, ,A、1-5世纪B、5-10世纪C、10-15世纪D、15-17世纪5、亚里斯多德的经济观点主要发表在他的, ,A、《经济论》和《雅典的收入》B、《理想国》和《法律篇》C、《政治论》和《伦理学》D、《农业论》和《论农业》 6、色诺芬在《雅典的收入》一书中主要论述, ,A、财产管理与经营问题B、奴隶的管理与训练问题C、农业耕作问题D、财政不足问题二、简答题1、简述色诺芬对社会分工的主要观点。
12、简述色诺芬的财富观点。
3、简述阿奎纳的公平价格学说。
4、简述经院学派的财富观。
5、亚里斯多德对“经济”和“货殖”是怎样区分的,参考答案一、1、D 2、C 3、B 4、B 5、C 6、D 二、,答案要点,1、色诺芬认为,每个人都不是全能的,因而必须实行社会分工。
分工是每个人只从事一种工作,使工作做得更好。
他还谈到分工和市场范围大小的关系,认为市场大小是社会分工的条件。
2、色诺芬认为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
只有用货币交换到的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才是真正得到了财富。
色诺芬已经认识到了物品具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能,交换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
3、阿奎那认为,实现公平价格的制度条件是,市场上不存在商业欺诈和垄断行为,交易完全出于自愿的原则和共同的愿望。
关于公平价格,掌握两个原则:其一是效用原则,其二是成本费用的原则。
经济学第五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重商主义幼稚产业贸易保护主义超保护贸易主义新贸易保护主义二、单选题1.重商主义起源于()世纪至()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
A.12 15 B.14 16 C.15 17 D.16 182.重商主义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以()论为中心,其代表人物是()。
A.贸易差额斯塔福 B.贸易差额托马斯•孟C.货币差额托马斯•孟 D.货币差额斯塔福3.晚期重商主义理论被称为()。
A.货币价值论B.贸易差额论C.财富价值论 D.货币差额论4.李斯特认为,采取贸易保护政策,从短期看,消费者的利益将()。
A.遭受损失B.得到保护C.不会改变D.增加5.凯恩斯主义认为,()可为一国带来黄金,可以扩大支付手段,压低利息率,刺激物价上涨,扩大投资,这有利于国内危机的缓和与扩大就业量。
A.贸易平衡B.贸易逆差C.贸易顺差D.贸易赤字6.与自由贸易主义学说不同,保护幼稚产业的理论主张,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比较优势是()。
A.动态的B.劣势中较小的劣势C.不可改变的D.由生产成本决定的7.世贸组织的有关协议规定,为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及健康,为保存有限的天然资源,()。
A.不允许对贸易加以限制 B.鼓励天然资源自由贸易C.不允许天然资源的进出口贸易D.允许对贸易加以限制8.各种各样的经济贸易同盟,几乎无一例外地(),严重削弱了世界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A.在内部实行严格保护而对外实行自由贸易B.在内部实行自由贸易而对外实行严格的保护C.在内部和外部都实行严格的保护D.在内部和外部都实行自由贸易三、简答题1.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有哪些异同?2.保护幼稚产业的理论主要观点是什么?3.超保护贸易主义有哪些政策主张?4.新贸易保护主义有哪些表现?课外思考实践题1.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有哪些主要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实施了贸易保护主义?2.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了什么影响?你认为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应对这些挑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重商主义:重商主义(mercantilism)也称作“商业本位”,是15—17世纪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史上最早的贸易保护理论学说;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
(完整word版)经济学说史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
一.名词解释:1, 经济学説史:经济学说史研究经济学说产生和发展的历史。
经济学说是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的。
学习经济学说史的目的在于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二.问题题1.从经济学说与经济学说史的关系说明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说史。
答:(1)经济学说往往包括一些人们对自己所处时代的生产力问题的认识和论述,也包括着对国家经济政策的论述。
而经济学说史则是以经济学说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时期经济学说产生、发展的历史。
(2)总体而言,学习经济学说史的目的在于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具体而言,学习经济学说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A:总结过去经济学说的发展情况,检视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学家都提出了什么样的经济观点,其中哪些经济观点反映了客观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而具有科学价值;哪些观点只反映了事物的表面现象;哪些经济观点是完全错误的或辩护性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这些经济学说又发生了怎样的演变。
B:通过学习经济学说史,判断一下经济学说今后发展的趋向。
在回顾和总结过去经济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总结过去经济学说发展的成果和经验,吸收其中的科学成果和失败的教训,根据目前经济发展的情况,创立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经济学说。
C:帮助我们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加深对其基本原理的内容和意义的正确理解;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提高识别各种不同经济学说的本质的能力;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
2.经济学说史的分期或分篇的依据是什么?答:经济学说史的分期或分篇的依据总体是按照时代分期的。
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二.名词解释1,亚里士多德的生财之道:他在《政治论》中将生财之道分为两种:一种是属于家务管理的一部分,一种是“货殖”,即无限制地追求货币增殖。
2,柏拉图的“理想国” :由三个自由民阶层或等级组成,这三个等级分别是:执政的哲学家,战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
西方经济学说史课后习题及名词解释整理

西方经济学说史课后习题及名词解释整理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1、亚里士多德的生财之道亚里士多德认为生财之道有两种:一种是属于家务管理的一部分,一种是“货殖”,即无限制地追求货币增殖。
前者是把大自然提供的生活资料安排好,积累对家庭具有作用价值的财富,取得这些财富是为满足消费,人的消费者有一定限度,因而这种财富也是有限的,是合乎自然的。
后者的目的是增加货币,因而这种财富是无限的,也是违反自然的。
2、柏拉图的“理想国”公元前404年,柏拉图写成《理想国》,以对话的形式提出解决当时社会危机的途径。
他认为,在雅典的民主制度下,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阶级分化,造成了贫穷、腐化、堕落与不安定。
由富人和穷人组成的国家永无太平之日。
因此他提出“理想国”的设计:理想国由三个自由民阶层或等级组成。
最高等级是执政的哲学家;第二等级是战士;最低等级是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
奴隶不是公民,处在三个等级之外,他们只是会说话的工具。
3、瓦罗的《论农业》瓦罗作为奴隶主思想家,在《论农业》中明确地把奴隶看做工具。
他把农具分为:(1)能讲话的农具—奴隶;(2)只能发声的农具—牛马;(3)无声的农具—马车。
牛马属第2类,马车属第3类,奴隶属第1类。
他认为,大土地所有者应亲身料理农庄,奴隶制庄园应保持自给自足。
4、公平价格公平价格的概念最初出现于罗马法和罗马法学家的著作中,是用来指某时期内不受市场变动影响的价格,大多数从事交换的人是按这个价格进行买卖。
罗马法和罗马法学家所说的这种公平价格实际上是平均价格,即大体上与价值相符的价格。
1、简述色诺芬的经济思想。
色诺芬的经济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著作中。
(一)经济论约写作于公元前387—前371年之间,是用记录苏格拉底和别人对话的形式写成的。
全书共分为两大部分:在第一部分中,色诺芬借苏格拉底之口阐述了农业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认为农业是国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希腊自由民的最重要的职业;然后又讨论了人们应当如何用最有效的方法来管理好自己的家产。
经济学说史练习题答案

经济学说史练习题答案第一章:1.经济学说史:就是研究经济学说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和演变的历史过程。
2.亚里士多德的生财之道:生财之道有两种:一种是家务管理,一种是“货殖”,即无限制地追求货币增殖。
前者把大自然提供的生活资料安排好,积累对家庭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取得这些财富是为满足消费,人的消费有一定限度,因而这种财富是有限的,合乎自然的。
后者的目的是增加货币,因而这种财富是无限的、违反自然的。
简答题:简述色诺芬的经济思想?1.家庭管理应该成为一门学问;2.财富是有使用价值的东西;3.肯定劳动分工的必要;4.揭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5.从国家角度研究了增加收入的问题:对外贸易;开采银矿6.阐述了对货币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触及货币的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的职能,指出了两者的关系。
第二章:1.贸易差额论:这一时期特点是,通过调节商品的运动,达到增加货币财富的目的。
晚期重商主义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2.重工主义:西欧一些主要国家的晚期重商主义者,支持国家采取扶植和鼓励发展制造出口商品的工场手工业,所以又把晚期重商主义称为重工主义。
简答题: 1.重商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重商主义还不能说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真正开始,它还不能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只研究流通过程,只涉及经济的表面现象。
但重商主义毕竟是最早从商业的眼光和市场的角度论述经济规律的学说,其论述方法已打破了封建宗教观念,站在商业资本立场上,从经商实践出发,力图总结经商实践经验,并把它从理论上表述出来,不过,由于重商主义直接脱胎于经商实践,从而又带有理论肤浅和片面性的特征。
2.简述重商主义最重要的基本观点。
重商主义认为货币就是财富,财富就是货币,认为财富的直接源泉在流通领域。
国内贸易不能增加一国的财富,只有对外贸易才能真正增加一国的财富。
商品生产只是对外贸易的先决条件和必要手段,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济生活,管理和指导经济。
论述题比较早期和晚期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和政策主张。
经济学说史考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说史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A. 亚当·斯密B. 大卫·李嘉图C. 卡尔·马克思D.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答案:A2. 边际效用理论是由哪位经济学家提出的?()A.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B. 威廉·斯坦利·杰文斯C. 卡尔·门格尔D. 列昂·瓦尔拉斯答案:B3. 以下哪位经济学家被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A. 亚当·斯密B. 约翰·洛克C. 弗朗西斯·培根D. 托马斯·霍布斯答案:A4. 经济学中的“看不见的手”概念是由哪位经济学家提出的?()A. 亚当·斯密B.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C.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D.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答案:A5. 以下哪位经济学家提出了“货币数量论”?()A. 亚当·斯密B. 约翰·洛克C. 大卫·休谟D. 卡尔·马克思答案:C6. 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概念是由哪位经济学家提出的?()A. 亚当·斯密B.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C. 弗朗西斯·艾德华·卡特D.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答案:B7. 以下哪位经济学家被认为是“福利经济学”的奠基人?()A.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B. 阿瑟·塞西尔·庇古C.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D.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答案:B8. 经济学中的“消费者剩余”概念是由哪位经济学家提出的?()A.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B. 威廉·斯坦利·杰文斯C. 卡尔·门格尔D. 列昂·瓦尔拉斯答案:A9. 以下哪位经济学家提出了“经济周期”理论?()A. 约瑟夫·熊彼特B. 米尔顿·弗里德曼C.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D. 卡尔·马克思答案:A10. 经济学中的“公共品”概念是由哪位经济学家提出的?()A. 保罗·萨缪尔森B. 詹姆斯·布坎南C. 弗朗西斯·艾德华·卡特D.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经济学家对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A. 亚当·斯密B. 大卫·李嘉图C. 卡尔·马克思D.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答案:ABCD2. 以下哪些理论是边际效用理论的主要内容?()A. 边际效用递减B. 消费者剩余C. 边际成本D. 机会成本答案:AB3. 以下哪些经济学家提出了关于市场机制的理论?()A. 亚当·斯密B.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C.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D.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答案:AC4. 以下哪些经济学家对货币理论做出了贡献?()A. 大卫·休谟B. 约翰·洛克C. 米尔顿·弗里德曼D. 卡尔·马克思答案:AC5. 以下哪些经济学家对福利经济学做出了贡献?()A.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B. 阿瑟·塞西尔·庇古C. 保罗·萨缪尔森D. 弗朗西斯·艾德华·卡特答案:B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
西方经济学第五章练习题(含答案)

西方经济学第五章练习题(含答案)西方经济学(本第五章厂商均衡理论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完全竞争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2.完全垄断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3.价格歧视,也叫差别定价,即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的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4.一级价格歧视,也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按每一单位产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确定单位产品的价格。
5.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按照消费者不同的购买量段收取不同的价格,购买量越小,厂商索价越高,购买量越大,厂商索价越低。
6.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把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消费群,不同市场上分别收取不同的价格。
7.垄断竞争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
8.寡头垄断是指少数几个厂商控制着整个市场中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
二、单项选择题1.B9.D2.A10.A3.B11.A4.C12.C5.C13.A6.A14.A7.C15.D8.C16.C三、多项选择题1.ABC2.BD3.ABCD4.ABD5.AB6.ABE7.ABD8.ACDE9..ABD10.BDE11.ABD四、判断分析题1.×8.×2.√9.×3.×10.√4.×11.×5.×12.√6.√13.√7.×14.×五、计算题1.已知一垄断企业成本函数为:TC=5Q2+20Q+1000,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140-P,求:(1)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2)厂商是否从事生产?解:(1)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MR=MC因为TR=P·Q=[140-Q]·Q=140Q-Q2所以MR=140-2QMC=10Q+20所以140-2Q=10Q+20Q=10P=130(2)最大利润=TR-TC=-400(3)因为经济利润-400,出现了亏损,是否生产要看价格与平均变动成本的关系。
(马工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概论 第五章+习题

第五章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一、名词解释1.资本循环2.资本周转3.资本周转时间与资本周转次数4.生产时间5.流通时间6.固定资本7.流动资本8.固定资本的折旧9.折旧费10.折旧率11.预付资本总周转12.年剩余价值率二、单项选择题1.既占有剩余价值,又生产剩余价值的资本是( )①产业资本 ②商业资本 ③借贷资本 ④银行资本2.在资本循环第一阶段mP A W G <-货币之所以成为资本关键在于( ) ①货币购买了劳动力商品 ②货币购买了生产资料③货币充当了流通手段 ④货币购买了一般商品3.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 )①只要购买到Pm 就行 ②只要购买到A 就行③只要购买到Pm 和A 就行④不仅要购买到Pm 和A ,而且两者在质上要能够适应在量上要符合一定的比例4.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①商业资本、生产资本和借贷资本 ②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③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和产业资本 ④货币资本、产业资本和商品资本5.资本循环过程采取的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这三种形式是指( ) ①三种独立的资本 ②两种不独立的资本和一种独立的资本③一种不独立的资本和两种独立的资本④三种不独立的、为资本循环过程中必须依次采取的形式6.产业资本的循环公式是( )①G W G -- ②W G W -- ③G W P P A W G m'-'<- ④G G - 7.资本总循环的时间是( )。
①生产时间加上资本购买劳动力的时间,再加销售时间 ②生产时间加流通时间 ③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时间 ④劳动时间加上流通时间8.商品资本循环的公式是( )①G W P W G '-'- ②W P W G G W '-⋅'-'③W G G W P W -⋅'-' ④P W G G W P -⋅'-'9.资本周转的速度与( )①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②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③周转时间,周转次数均成反比 ④周转时间,周转次数均成正比10.预付资本的周转是指( )①全部预付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 ②部分预付固定资本和全部流动资本的周转③预付资本不同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 ④部分预付流动资本和全部固定资本的周转11.资本周转时间是( )①劳动时间和产品销售时间的总和 ②购买原材料时间和生产时间的总和③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 ④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12.流动资本是指( )①投在原料、燃料、辅助材料和劳动力上的那部分资本②投在原料、工具、燃料、辅助材料上的那部分资本③投在原料、燃料、机器和劳动力上的那部分资本④投在原料、燃料、厂房和劳动力上的那部分资本13.固定资本是指( )①厂房、机器、设备、工具、原料等劳动资料构成的那部分生产资本②厂房、机器、设备、工具、材料等劳动资料构成的那部分生产资本③厂房、机器、设备、工具等劳动资料构成的那部分生产资本④厂房、机器、设备、工具、原材料等劳动资料构成的那部分生产资本14.根据资本的不同部分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可以把生产资本分为( )①固定资本与可变资本 ②流动资本与不变资本③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④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15.能够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资本是( )①借贷资本 ②生产资本 ③商品资本 ④货币资本16.表示预付可变资本增殖程度的是( )。
经济学说史练习题答案

经济学说史练习题答案第一章:1.经济学说史:就是研究经济学说随着社会开展而产生和演变的历史过程。
2.亚里士多德的生财之道:生财之道有两种:一种是家务管理,一种是“货殖〞,即无限制地追求货币增殖。
前者把大自然提供的生活资料安排好,积累对家庭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取得这些财富是为满足消费,人的消费有一定限度,因而这种财富是有限的,符合自然的。
后者的目的是增加货币,因而这种财富是无限的、违反自然的。
简答题:简述色诺芬的经济思想?1.家庭管理应该成为一门学问;2.财富是有使用价值的东西;3.肯定劳动分工的必要;4.提醒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开展的根底;5.从国家角度研究了增加收入的问题:对外贸易;开采银矿6.阐述了对货币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触及货币的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的职能,指出了两者的关系。
第二章:1.贸易差额论:这一时期特点是,通过调节商品的运动,到达增加货币财富的目的。
晚期重商主义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2.重工主义:西欧一些主要国家的晚期重商主义者,支持国家采取扶植和鼓励开展制造出口商品的工场手工业,所以又把晚期重商主义称为重工主义。
简答题: 1.重商主义的根本特征是什么?重商主义还不能说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真正开场,它还不能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只研究流通过程,只涉及经济的外表现象。
但重商主义毕竟是最早从商业的眼光和市场的角度论述经济规律的学说,其论述方法已打破了封建XX观念,站在商业资本立场上,从经商实践出发,力图总结经商实践经历,并把它从理论上表述出来,不过,由于重商主义直接脱胎于经商实践,从而又带有理论浅薄和片面性的特征。
2.简述重商主义最重要的根本观点。
重商主义认为货币就是财富,财富就是货币,认为财富的直接源泉在流通领域。
国内贸易不能增加一国的财富,只有对外贸易才能真正增加一国的财富。
商品生产只是对外贸易的先决条件和必要手段,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济生活,管理和指导经济。
论述题比拟早期和晚期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和政策主X。
国开经济学(本)第5章练习试题及答案

国开经济学(本)第5章练习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试题 1增加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总收益,是()正确答案是:边际产品价值试题 2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时,基尼系数()正确答案是:等于零试题 3根据基尼系数的大小,比较下列三个国家中哪一个国家的分配最为平均()正确答案是:甲国的基尼系数为0.1试题 4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正确答案是:平均,不平均试题 5.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曲线是()正确答案是:洛伦兹曲线试题 6如果收入分配越不平等,洛伦斯曲线就会()正确答案是:越弯曲试题 7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公式是()正确答案是:MP•P试题 8在要素市场上,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最优数量的原则是()正确答案是:VMP=W试题 9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整个市场的供给曲线是一条()正确答案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试题 10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正确答案是:向左上方弯曲的曲线试题 11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正确答案是: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减少试题 12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正确答案是:与横轴垂直的线试题 13素质较差的生产要素,在长期内由于需求增加而获得的一种超额收入,称为()正确答案是:经济租金试题 14假设某歌唱演员的年薪为10万元,但若他从事其他职业,最多只能得到3万元,那么该歌唱演员所获得的经济地租为()正确答案是:7万元二、多项选择题试题 15生产要素的价格形成与商品的价格形成不同点表现在()正确答案是:供求主体不同, 需求性质不同, 需求特点不同试题 16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等生产要素的价格分别是()正确答案是:工资, 利润, 利息, 地租试题 17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正确答案是:派生需求, 引致需求试题 18影响劳动供给的主要因素有()正确答案是:工资率, 闲暇试题 19利息是()正确答案是:资本的报酬, 资本这一生产要素的价格, 由资本市场的供求双方决定的试题 20表示社会分配公平程度的分析工具是()正确答案是:洛伦兹曲线, 基尼系数试题 21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的关系是()正确答案是:洛伦兹曲线的弯度越大基尼系数越大, 洛伦兹曲线的弯度越小基尼系数越小三、判断题试题 22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需求来自个人,供给来自厂商。
《中国经济思想史》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的经济思想课后练习

《中国经济思想史》第五章魏晋南北朝的经济思想课后练习一、单项选择题共 4 题1、均田制的瓦解是在()。
A . 西汉B . 东汉C . 魏晋南北朝D . 唐代参考答案:D2、现存记载古代典章制度的最早而又极有价值的文献是()。
A . 《经学理窟》B . 《性理拾遗》C . 《通典》D . 《文献通考》参考答案:D3、推崇井田制的言论和观点尤为盛行的时期是()。
A . 西周B . 战国C . 秦朝D . 汉朝参考答案:A4、()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A . 《经济论》B . 《四民月令》C . 《齐民要术》D . 《货殖列传》参考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共11 题1、均田将土地分为()A . 露田B . 桑田C . 麻田D . 宅地参考答案:ABCD2、占田制的主要内容()A . 对贵族及官僚占田的限制B . 对一般人民占田课田的规定。
C . 授田的规定D . 还田的规定参考答案:ABCD3、均田制的主要内容()A . 授田的规定B . 还田的规定C . 还田与授田的特殊规定D . 官吏的公田规定参考答案:ABCD4、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阐述的地主治生之学包括()A . 治生之道B . 治生之策C . 治生之理D . 治生之本参考答案:ABCD5、下列哪些思想家曾对井田制思想进行过批判?()A . 陆贽B . 苏洵C . 叶适D . 马端临参考答案:BCD6、刘晏的财政改革措施包括()。
A . 改革漕运B . 改革盐法C . 行均输法D . 行常平法参考答案:ABD7、下面对占田制评价正确的是()。
A . 它是对私有的一种承认和维护B . 等级差别地占有土地被正式确定下来C . 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农民获得土地的要求D . 占田制完全解决了土地问题参考答案:ABC8、治生之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A . 劳动管理要督课与抚恤相结合B . 因时因地求效益C . 多种经营,农贸结合D . 勤俭持家参考答案:ABCD9、《齐民要术》中“治生之学”的主要内容是()。
经济学说史_所有章节试题附答案

经济学说史_所有章节试题附答案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一、单项选择题1、第一次提出“经济”一词的经济学著作是, ,A、柯鲁麦拉的《农业论》B、亚里斯多德的《经济论》C、加图的《农业论》D、色诺芬的《经济论》 2、《萨利克法典》反映的经济观点是, ,A、保护土地私有制B、保护所有居民的人身自由及其私有财产C、保护了氏族经济思想残余D、肯定所有居民一律平等 3、下列中,主张限制人口数量并重视人口质量的希腊学者是, , A、色诺芬 B、柏拉图C、亚里斯多德D、奥古斯丁4、西欧封建制度形成时期是, ,A、1-5世纪B、5-10世纪C、10-15世纪D、15-17世纪5、亚里斯多德的经济观点主要发表在他的, ,A、《经济论》和《雅典的收入》B、《理想国》和《法律篇》C、《政治论》和《伦理学》D、《农业论》和《论农业》 6、色诺芬在《雅典的收入》一书中主要论述, ,A、财产管理与经营问题B、奴隶的管理与训练问题C、农业耕作问题D、财政不足问题二、简答题1、简述色诺芬对社会分工的主要观点。
12、简述色诺芬的财富观点。
3、简述阿奎纳的公平价格学说。
4、简述经院学派的财富观。
5、亚里斯多德对“经济”和“货殖”是怎样区分的,参考答案一、1、D 2、C 3、B 4、B 5、C 6、D 二、,答案要点,1、色诺芬认为,每个人都不是全能的,因而必须实行社会分工。
分工是每个人只从事一种工作,使工作做得更好。
他还谈到分工和市场范围大小的关系,认为市场大小是社会分工的条件。
2、色诺芬认为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
只有用货币交换到的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才是真正得到了财富。
色诺芬已经认识到了物品具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能,交换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
3、阿奎那认为,实现公平价格的制度条件是,市场上不存在商业欺诈和垄断行为,交易完全出于自愿的原则和共同的愿望。
关于公平价格,掌握两个原则:其一是效用原则,其二是成本费用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第五章第五章社会资本运⾏⼀、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级差地租产⽣的原因是(A )。
A、⼟地经营权的垄断B、⼟地所有权的垄断C、⼟地优劣程度的差别D、对⼟地连续追回投资的差别2、⼀般来说,利润率(A )。
A、⼩于剩余价值率B、⼤于剩余价值率C、等于剩余价值率D、与剩余价值率率按相反⽅向变化3、社会资本扩⼤再⽣产要求提供追加劳动⼒所需的消费资料,反映这⼀要求的扩⼤再⽣产前提条件的公式是( D )。
A、I(v+m)=ⅡcB、I(v+m)>ⅡcC、Ⅱ(c+m/x)>I(v+m-m/x)D、Ⅱ(c+m-m/x)>I(v+m/x)4、在平均利润率⼀定的情况下,决定⼀个国家利息率的最主要因素是( C )A、历史和道德B、⽣活习惯和法律观念C、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D、商品的供求关系5、两块⾯积和肥沃程度相同的⼟地,⼀块离市场较近,⼀块离市场较优远,租⽤前者必须交⼀定地租,它属于( A )。
A、级差地租IB、级差地租ⅡC、绝对地租D、垄断地租6、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后,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所获得的平均利润(B )A、⼩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B、⼤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C、等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D、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关7、社会总资本扩⼤再⽣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C )A、Ⅰ(v+m)=ⅡcB、Ⅰ(v+m)>ⅡcC、Ⅰ(v+△v+m/x)=Ⅱ(c+△c)D、Ⅰ(c+v+m)=Ⅰ(c+△c)+Ⅱ(c+△c)8、以下不是当代重要国际经济组织的是( C )A 国际货币基⾦组织B 世界贸易组织C 北⼤西洋公约组织D 世界银⾏9、价值转化为⽣产价格是( B )A、同⼀部门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B、不同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C、⽣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竞争的结果D、国内企业与国外同类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10、依靠技术进步和改善原有企业⽣产要素的质量⽽实现的扩⼤再⽣产是(A )A 、内含式扩⼤再⽣产B 、外延式扩⼤再⽣产C 、简单再⽣产D 、粗放型再⽣产11、马克思把社会⽣产分为两⼤部类,即( A )A 、制造⽣产资料的部类和制造消费资料的部类B 、制造物质产品的部类和制造精神产品的部类C 、制造耐⽤消费品的部类和制造普通消费品的部类D 、制造农产品的部类和制造⼯业品的部类12、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是( B )A 、不同企业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分配剩余价值的过程B 、不同部门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分配剩余价值的过程C 、各企业不同利润率的简单平均过程D 、各部门不同剩余价值率的简单平均过程13、⽣产价格是( )A.平均利润的转化形式B.⽣产成本的转化形式C.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D.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14、当平均利润率既定时,⾦融市场上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与利息率变动的关系是( )A 、借贷资本供不应求,利息率上升B 、借贷资本供不应求,利息率下降C 、借贷资本供过于求,利息率上升D 、借贷资本供过于求,利息率不变15、银⾏资本家投资于银⾏所获得的利润在数量上应相当于( )A 、企业利润B 、平均利润C 、超额利润D 、垄断利润16、股票体现着股份资本的( )A 、经营权B 、管理权C 、所有权D 、使⽤权17、级差地租是农业⼯⼈所创造的( )A 、全部剩余价值B 、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部分剩余价值C 、全部农产品价值D 、平均利润18、.社会资本简单再⽣产的实现条件是( )A 、Ⅰ(v+m)=ⅡcB 、Ⅰ(v+m)>ⅡcC 、Ⅰ(v+△v+x m)=Ⅱ(c+△c ) D 、Ⅰ(c+v+m)= Ⅰc+ⅡcE 、Ⅱ(c+v+m)=Ⅰ(v+m)+Ⅱ(v+m)19、社会总产品是指在⼀定时期内()A 、社会各物质⽣产部门所⽣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B 、物质产品⽣产部门和精神产品⽣产部门⽣产出来的全部产品总和C 、第⼀、第⼆、第三产业所⽣产出来的全部产品的总和D、商业及服务业所创造出来的全部产品的总和20.⽣产价格形成以后,在各个⽣产部门内部()A.所有企业都能得到超额利润B.所有企业都只能得到平均利润C.技术先进的企业仍能得到超额利润D.所有企业都不能得到超额利润21.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后,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所获得的平均利润()A.⼩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B.等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C.⼤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D.与本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关22.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商业资本是在()A.流通领域中发挥作⽤的职能资本B.流通领域中发挥作⽤的⾮职能资本C.⽣产领域中发挥作⽤的职能资本D.⽣产领域中发挥作⽤的⾮职能23. 资本主义地租是由农业⼯⼈创造的()A.全部剩余价值构成的B.全部价值构成的C.平均利润构成的D.超额利润构成的24.借贷资本家贷出资本的⽬的是为了获取()A.平均利润B.产业利润C.利息D.企业利润25.股票价格是资本化的()A.利息收⼊B.企业利润收⼊C.平均利润收⼊D.股息收⼊26.从本质上看,银⾏利润的来源是()A.银⾏雇员实现的剩余价值B.银⾏雇员创造的剩余价值C.银⾏贷款的利息收⼊D.⽣产部门⼯⼈创造的剩余价值27.农业中级差地租产⽣的原因在于()A.⼟地私有权的垄断B.⼟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C.⼟地肥沃程度不同D.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业28、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是A、利润率等于价值率B、利润率⼤于剩余价值率C、剩余价值率是利润率的转化形式D、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29、随着平均利润的形成,商品市场价格的波动中⼼是()A、⽣产成本B、价值C、⽣产价格D、垄断价格30、利息率的变动区间是在()A、利润率和零之间B、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C、剩余价值率和零之间D、年剩余价值率和零之间⼆.多选题(少选、多选不给分,每题2分)1、平均利润和⽣产价格形式以后( BCE )A、市场价格围绕商品价格上下波动B、市场价格围绕⽣产价格上下波动C、价值的变化对⽣产价格的变化起决定作⽤D、价值的变化对⽣产价格的变化不起决定作⽤E、价值规律作⽤的形式发⽣了变化2、绝对地租产⽣的原因和条件是(C、D、E)A、不同地块⼟地肥沃程度的差别B、对⼟地经营权的垄断C、对⼟地私有权的垄断D、农业垄断有机构低于⼯业资本有机构成E、农业垄断有机构⾼于⼯业资本有机构成3、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B )A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B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C 公有资产在各个地⽅和产业中都占优势D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不断提⾼E 国有经济的⽐重⼤于集体经济4、社会资本扩⼤再⽣产的实现条件包括( BDE )A、Ⅰ(v+m)=ⅡcB、Ⅰ(v+△v+m/x )=Ⅱ(c+△c)C、Ⅰ(c+v+m)=Ⅰc+ⅡcD、Ⅰ(c+v+m)=Ⅰ(c+△c)+Ⅱ(c+△c)E、Ⅱ(c+v+m)=Ⅰ(v+△v+m/x )+Ⅱ(v+△v+m/x )5、耕种劣等地的农业⼯⼈,他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有( AC )A、绝对地租B、级差地租C、农业平均利润D、农业⼯⼈⼯资E、农产品价格6、当经济不景⽓时,中央银⾏运⽤货币政策⼯具进⾏调节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BCD )A、⼤幅减税,增加发⾏国债B、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C、⼤量买进债券,放出货币D、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扩⼤货币供应E、提⾼再贴现率,紧缩贷款7、利润向平均利润转化的过程同时就是( AD )A、价值转化为⽣产价格的过程B、剩余价值转化为利率的过程C、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的过程D、各部门资本家重新⽠分剩余价值的过程E、劳动⼒转化为商品的过程8、⽣产价格形成后( )A.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产价格⾼于价值B.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产价格低于价值C.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产价格⾼于价值D.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产价格低于价值E.资本有机构成具有社会平均⽔平的部门⽣产价格等于价值9、平均利润和⽣产价格理论( )A.揭⽰了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使剩余价值在各部门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B.阐明了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产价格并不违背价值规律C.为分析资本主义的企业利润、利息、地租提供了理论前提D.表明了资本家对雇佣⼯⼈剥削的程度E.阐明了⽆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整体上的利益对抗性10、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包括( )A.不同地块⼟地的肥沃程度不同B.不同地块⼟地的地理位置不同C.不同地块⼟地距离交通线和市场的远近不同D.同⼀块⼟地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产率不同E.农产品价格由中等地决定三、辨析题(每⼩题5分)1、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地优劣程度不同、有等级差别。
经济学说史考试题

经济学说史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经济学的两大核心问题是()。
A. 国民收入的分配和个人消费的选择B. 资源配置和效率问题C. 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问题D. 金融市场和货币政策2. 亚当·斯密是经济学领域里的重要人物,他的代表作是()。
A. 《资本论》B. 《货币论纲要》C. 《国富论》D. 《激励理论》3.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经济学领域有重要的贡献,他的代表作是()。
A. 《货币论纲要》B. 《激励理论》C. 《国富论》D.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4. 在经济学中,需求和供给的平衡点决定了()。
A. 价格水平B. 国民收入C. 资源分配方式D. 经济增长率5. 现代经济学中的理性预期假设是基于()的假设。
A. 个体行为的理性性质B. 政府干预的有效性C. 市场供求关系的平衡D. 销售策略的有效性6. 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根本矛盾是()。
A. 剩余价值和工人阶级剥削之间的矛盾B. 买卖双方的利益冲突C. 市场竞争与垄断控制之间的矛盾D. 政府干预与市场自由之间的矛盾7. 新古典经济学强调()。
A.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应尽量避免B. 供给决定需求C. 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D. 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8.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指的是()。
A. 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越多,边际效用就越高B. 消费者每多消费一单位商品,边际效用就会减少C. 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是线性变化的D. 消费者在面临选择时,会优先考虑边际效用最高的商品9. 外部性是指()。
A.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冲突B.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所引发的问题C. 市场失灵导致的经济问题D. 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副作用对第三方造成的影响10. 达尔文的进化论对经济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 大众心理学B. 社会选择理论C. 资本主义理论D. 生物进化与经济演化的比较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请简要解释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
经济思想史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广西师范大学

经济思想史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广西师范大学第一章测试1.最早将法国重农学派用“重农主义”一词加以概括的经济学家是()。
参考答案:杜邦·奈穆尔2.英国重商主义的最后代表、探讨经济学体系的第一个英国人是()。
参考答案:詹姆斯·斯图亚特3.重商主义主张()。
参考答案:鼓励输出,限制输入4.重农学派在经济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在于()。
参考答案:尝试分析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动过程5.欧洲晚期重商主义者主张()。
参考答案:保持贸易总额的顺差;减少奢侈品的进口6.下列关于魁奈的表述正确的有()。
参考答案:他的经济学说形成于18世纪50年代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准备时期;他的思想是封建外观下资本主义本质的反映;他在经济学上最重要的贡献是发表了《经济表》;他认为只有投在农业上的资本才是生产资本7.为了促进农业发展,法国重农主义者杜尔哥主张()。
参考答案:取消国内对谷物自由贸易的限制及征税;实行酒类贸易自由;要免除农民建造街道的徭役,代之以税赋;要对特权阶级同样征税;取消行会组织8.“重商主义”名称最初是由魁奈在《谷物论》中提出的。
()参考答案:错9.重农学派使用假设数据作为构建与农业改革和税收相关的政策建议的基础。
()参考答案:对10.在《经济表》中,魁奈认为,静态均衡是检验干扰总产出实现均衡状态的一个逻辑起点。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斯密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的主要贡献是()。
参考答案:提出了分工优势原理2.在分配理论中,李嘉图最突出的贡献是()。
参考答案:地租理论3.马尔萨斯写作《人口原理》的目的是为了反对()。
参考答案:认为人类理性可以控制人口增加的观点4.萨伊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参考答案: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的规律5.古典经济学进步性的主要标志有()。
参考答案:开始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内在规律性,并做出了初步的科学分析;把经济理论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6.李嘉图体系的基本矛盾有()。
经济学说史-试题(十套)附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经济学说史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西斯蒙第认为资本主义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A、消费不足B、有效需求不足C、生产过剩D、储蓄过多2、标志着政治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的著作是()A、《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B、《赋税论》C、《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D、《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获自由国家内政学概论》3、萨伊的“三位一体”攻势主要涉及()A、资本家、工人和土地贵族间的经济关系B、资本、土地、劳动三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C、工资、利润、地租三个范畴在分配理论中的相互关系D、劳动、资本、土地三种生产要素与其对应的分配范畴间的关系4、马克思称晚期重商主义为()A、重金主义B、重工主义C、重农主义D、重币主义5、在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中,托马斯⋅曼是()A、英国早期重商主义者B、法国早期重商主义者C、英国晚期重商主义者D、法国晚期重商主义者6、边际主义在美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凡勃仑B、富兰克林C、亨利⋅乔治D、克拉克7、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是()A、威廉⋅配第B、亚当⋅⋅斯密C、马歇尔D、约翰⋅斯图亚特⋅穆勒8、马尔萨斯的“土地肥力(收益)递减规律”观点来自于()A、李嘉图B、威斯特C、安德森D、华莱士9、最先确立政治经济学“三分法”的经济学家是()A、亚当⋅斯密B、詹姆斯⋅穆勒C、萨伊D、西尼尔10、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一般划分,古典经济学时期是指从18世纪到()A、19世纪初期B、19世纪中期C、19世纪末期D、20世纪初期11、庞巴维克认为,价值起源于()A、物品的客观效用B、物品能支配的劳动C、物品的生产费用D、物品的主管效用12、亚里斯多德认为()A、以货币为媒介,以使用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B、以货币为媒介,以赚钱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C、不以货币为媒介,以使用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D、不以货币为媒介,以互惠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13、马歇尔认为,决定长期市场价格均衡的因素中()A、供给最重要B、需求最重要C、供给和需求同样重要D、供给和需求都不重要14、“劣币驱良币”现象的提出者是()A、约翰⋅洛克B、大卫⋅休谟C、威廉⋅配第D、托马斯⋅格莱辛15、罗雪尔1843年发表的、被人们称为“历史学派的宣言”的著作是()A、《德国国民经济学史》B、《历史方法观的政治经济学》C、《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大纲》D、《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国民经济思想史》16、在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利息取决于利润并是利润一部分的经济学家是()A、威廉⋅配第 B 、亚当⋅斯密C、约瑟夫⋅马西D、约翰⋅洛克17、以下学者中最早提出货币数量论观点的是()A、大卫⋅休谟B、范德林特C、大卫李嘉图D、威廉⋅配第18、德国新历史学派的方法论主要是()A、历史演绎法B、抽象演绎法C、经验归纳法D、历史归纳法19、奥地利学派认为,生产资料的价值取决于()A、生产资料的边际效用B、生产资料内含的劳动量C、用它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边际效用D、用它生产出的人和产品的边际效用20、李嘉图经济理论和哲学基础是()A、休谟的人性论B、边沁的功利主义C、笛卡尔的方法论D、培根的唯物主义二、简答题1、什么是“斯密教条”?它错在哪里?2、马尔萨斯和西斯蒙第都提出了经济危机理论,他们的立场有何不同?3、重商主义两个阶段在政策主张上有何异同?4、“萨伊定律”的内容要点什么?三、论述题1、李嘉图在阐述国际贸易理论时曾说:“如果两人都能制造鞋和帽,其中一个人在两种职业上都比另一个人强一些,不过制帽时只强1/5或20%,而制鞋时则强1/3或33%,那么这个较强的人专门制鞋,而那个较差的人专门制帽,岂不是对于双方都有利么?”他又说:“由此看来,一个在技术和机器方面占有极大优势因而能够用远少于邻国的劳动来制造商品的国家,即使土地较为肥沃,种植谷物所需的劳动也比输出国更少,也仍然可以输出这些商品以输入本国消费所需的一部分谷物。
完整word版,经济学说史习题总结,推荐文档

经济学说史习题总结:第一章:1、公平价格:中世纪教会学者关于价值和交换法则的解释。
由市场决定的价格和价格管制机构决定的价格何为公平价格。
最早出现于罗马法和罗马法学家著作,认为公平价格是某时期不受市场变动的影响。
奥古斯丁提出概念马格努详细研究把公平价格看成与生产劳动耗费相等的价格阿奎那同意,同时认为价格范畴是主观范畴强调买卖中支付价格必须是公平的既反对商人贱买贵卖,又把公平价格说成是能使卖主获得相等于他的等级地位的生活条件的价格,认为公平价格取决与对人的效用和人获得的利益。
既维护封建主利益,又为封建主凭借特权高价出售辩护。
还认为公平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提出效用决定价格的观点。
2、中世纪宗教和经济生活的关系:中世纪的旧观念使经济生活服从于个人救赎和整个社会的需求。
道德法则必须在各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所有人类关系(包括经济关系)都要牢记上帝的法律。
吃穿住,生产分配等一般只能要在恰当的位置执行,救赎是合理的生活事务。
为财富而追求财富是罪恶的。
第二章:1、早期重商主义:15-16世纪英国斯坦福德海尔斯法国蒙克莱田把货币看成财富的唯一形态严禁货币输出利用行政手段控制货币运动以贮藏货币实现积累2、晚期重商主义:17世纪上半期英国托马斯·孟法国柯尔贝尔着眼于对外贸易允许货币输出发展制造业保护关税政策以保证对外贸易的出超。
3、简述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和两个发展阶段:以表象现象为研究方法,以商业资本的运作为考察对象,不触及生产。
最早由亚当斯密提出。
从流通领域研究货币—商品—货币的运动,认为金银和货币上财富唯一形态,对外贸易是获得货币财富真正源泉。
利润产生于流通,贱买贵卖的结果。
商品生产服从于对外贸易的需要,工场手工业服务于商业。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为货币财富积累和对外贸易采取行政上和经济上的措施。
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对货币资本的渴望。
早期:15-16世纪多买少卖严禁货币输出利用行政手段控制货币运动以贮藏货币实现积累重金主义晚期:17世纪上半期着眼于对外贸易允许货币输出发展制造业保护关税重工主义早晚期都把货币看成财富唯一形态,反映了商业资本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
宏观经济学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心之所向,所向披靡思考与练习1.名词解释总需求总供给总需求函数总供给函数需求约束均衡供给约束均衡价格效应产出效应2.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为什么在IS-LM模型中,有价格P自由变动,即可得到总需求曲线?3.什么是长期总供给曲线?4.总需求曲线的位置和斜率是由什么决定的?5.试用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以及IS-LM模型推到总需求曲线.6.简述短期供给曲线的移动。
7.为什么进行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般被称为需求管理的政策?8.用AD-AS模型说明宏观经济中的萧条、高涨(或过热)和滞胀的状态。
9.导致总需求曲线变动的因素有哪些?10.导致总供给曲线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11.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可以被区分为古典、凯恩斯和常规这三种类型?12.对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模型和宏观经济学中的AD—AS模型加以比较,并说明二者的异同。
13.设总供给函数为YS=2000+P,总需求函数为YD=2400—P,(1)求供求均衡点;(2)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10%,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1)的结果相比较.(3)如果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10%,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1)的结果相比较。
(4)如果总供给曲线向左(平行)移动10%,求新的均衡点并把该点与(1)的结果相比较。
(5)本题的总供给曲线具有何种形状?属于何种类型?14.设某一三部门的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200+0.75Y,投资函数为I=200-25r,货币需求函数为 L=Y—100r,名义货币供给是1 000,政府购买G=50,求该经济的总需求函数。
15.设总供给函数为Y(S)=2000+P,总需求函数为Y(D)=400-P,求(1)供求均衡时的收入与价格水平。
(2)总供给曲线不变,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10%时,均衡收入和价格水平会发生什么变化?(计算并画图说明这个变化)1.名词解释(1)总需求: 指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所愿意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也就是对国内生产总值的需求。
经济学说史课后答案1-8

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1、色诺芬是如何看待财富及其增长的?色诺芬已了解物品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能,同时,他也有了对于财富的最初看法,认为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
色诺芬肯定劳动分工的必要,并且看到了分工对效率提高的作用。
他认识到,一个人不可能精通一切技艺,专门从事一种技艺的人能工作得更好。
色诺芬最重视农业的发展,认为农业的兴衰影响着其他技艺;而手工业是一种“粗俗的技艺”,从事这种工作无益于人的身体和精神。
另外,色诺芬也认识到农产品的价格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色诺芬在《雅典的收入》中从国家角度研究了增加收入的问题。
他建议给侨居雅典的外国人的利益以照顾。
他主张授予商人特权、完善商事法院制度、建立基金等,从而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他还主张大力开发和管理银矿,在开矿方面重视奴隶劳动,建议国家购买和拥有奴隶,并把奴隶出租给平民开矿。
他特别强调国家要想征集到充裕的收入,必须保有和平的环境。
色诺芬注意到货币有着不同的作用。
货币可以成为财富的积累手段,他描绘人们对白银是不厌其多,人们之所以喜欢储藏白银是因为白银可以随时购买到有用的物品。
2、亚里士多德对商品价值和交换关系的认识有哪些贡献?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对商品的价值形式发表了见解。
他指出,一种商品的价值可以通过任何其他商品(不论是物品还是货币)来表现,商品交换的前提是由于它们之间具有等一性,他认为,货币使商品成为同类或相等的。
他分析了物品的不同用途,认为每一种物品都有两种用途:直接供使用和交换。
前者是物品本身固有的属性,后者则不是物品所固有的,比色诺芬更明确地分析了物品的两种属性。
亚里士多德论述了交换从物物交换开始,进而过渡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即小商业,继而过渡到以获取货币为目的的交换,即大商业。
前者交换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交换属于“家庭管理”之内。
大商业是为获取货币目的而进行交换,它无限制地追求货币财富。
这种交换属于“货殖”,它是反自然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一、填空题
1.“纯产品”学说是()经济理论体系和经济纲领的核心和基石。
2. 魁奈把整个社会还分为三个阶级的依据是()。
3. 魁奈把农业资本区分为两个部分:()和()。
4. 魁奈提出人类社会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即()。
5. ()、达经逊、()和()都是重农主义的先驱者。
6. 杜尔哥认为土地所有者之所以能占有“纯产品”,是凭借对()。
二、选择题
1. 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是()。
A 布阿吉尔贝尔
B 坎蒂隆
C 魁奈
D 杜尔哥
2. 魁奈把整个社会划分为三个阶级,它们是()。
A 工人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
B 生产阶级、地主阶级、不生产阶级
C 生产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
D 工人阶级、地主阶级、不生产阶级
3. 杜尔哥是法国重农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经济学著作是()。
A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B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C 《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
D 《重农主义》
三、判断题
1. 重农学派认为人类社会中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给政治经济学提出了认识客观规律的任务,这是他们的一大功绩。
2. 在重农主义者看来商业不是财富的源泉,只有农业和工业才是社会财富的源泉。
3. 魁奈认为农业表现为财富的增加,工业表现为财富的扩大,因此正确的提出农业是唯一的生产部门,纯产品只在农业部门中产生。
4. 魁奈错误的将农业劳动生产力看成是自然的赐予,是自然的生产力。
5. 魁奈科学的划分了社会阶级结构,将社会划分为生产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和不生产阶级。
6. 魁奈的资本理论仅限于农业资本,在他看来只有农业上的资本才是生产资本,因此资本划分仅能局限于农业资本的研究上,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7. 魁奈将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
8. 马克思称赞:“在魁奈那里,重农主义体系发展到了最高峰”。
四、分析题
1. 魁奈是如何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
2. 试述魁奈经济表的贡献与缺陷。
3. 简述魁奈的纯产品理论。
4. 简述魁奈的社会阶级理论。
5. 简述魁奈的资本划分理论。
6. 杜尔哥对重农主义理论有哪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