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系统安全测试管理规范

合集下载

软件系统安全测试管理规范标准

软件系统安全测试管理规范标准

软件系统安全测试管理规范上海理想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4月27日版本历史【目录】1概述 (5)1.1编写目的 (5)1.2适用范围 (5)1.3角色定义 (5)1.4参考资料 (5)2项目背景 (6)3软件系统安全测试流程 (7)4测试准备 (9)4.1测试准备 (9)4.1.1测试对象 (9)4.1.2测试范围 (9)4.1.3工作权责 (9)4.2测试方案 (10)4.2.1测试准备 (10)4.2.2测试分析 (11)4.2.3制作测试用例 (13)4.2.4实施测试方法 (14)4.2.5回归测试方法 (14)4.3测试计划 (14)4.4实施测试 (15)4.5回归测试 (15)4.6测试总结 (15)1概述1.1编写目的建立和完善-系统安全测试管理制度。

规范软件系统安全测试各环节的要求、规范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明确软件系统安全测试实施过程中的管理行为及文档要求。

以规范化的文档指导软件系统安全测试工作,提升管理效率、降低项目风险。

1.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智能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软件安全测试管理过程。

1.3角色定义1.4参考资料2项目背景校园内信息化软件众多,这些软件不光承载着学校核心业务,同时还生成、处理、存储着学校的核心敏感信息:账户、隐私、科研、薪资等,一旦软件的安全性不足,将可能造成业务中断、数据泄露等问题的出现。

希望通过规范软件系统安全测试管理,改善和提高学校软件安全测试水准,将学校软件系统可能发生的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

3软件系统安全测试流程软件系统安全测试流程分为6个阶段:1)测试准备:确定测试对象、测试范围、测试相关人员权责;2)测试方案:按要求整理撰写《安全测试方案》,并完成方案审批;3)测试计划:测试方案通过后,协调确认各相关人员时间,形成测试计划;4)实施测试:按计划实施软件安全测试工作,输出《软件安全测试报告》;5)回归测试:问题修复,回归测试循环进行,直到没有新的问题出现;6)测试总结:测试过程总结,输出文档评审,相关文档归档。

测试软件使用管理制度

测试软件使用管理制度

测试软件使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和统一公司内部测试软件的使用管理,增强公司测试软件使用的规范性和安全性,现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测试软件使用和管理活动。

三、测试软件使用管理的基本原则1、合规原则:测试软件使用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规定,不得进行非法行为。

2、规范原则:测试软件使用应当遵守公司内部规章制度,不得违反公司规定。

3、安全原则:测试软件使用应当保障数据安全,不得泄露公司机密信息。

4、节约原则:测试软件使用应当合理节约资源,不得浪费公司资源。

四、测试软件使用管理的主要内容1、测试软件的申请和使用(1)测试软件的申请须经过相关主管部门审批,并填写使用申请表。

(2)测试软件使用人员应当按照规定使用测试软件,并不得超范围使用。

2、测试软件的安装和更新(1)测试软件的安装应当由专门人员进行,不得随意更改软件配置。

(2)测试软件的更新应当及时进行,确保软件版本的最新和稳定。

3、测试软件的备份和恢复(1)测试软件的数据应当按照规定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2)测试软件的数据丢失或损坏时,应当及时进行数据恢复,确保数据完整性。

4、测试软件的维护和保养(1)测试软件的维护应当由专门人员进行,保障软件的正常运行。

(2)测试软件的保养应当定期进行,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测试软件的监管和检查(1)公司内部应当设立专门的测试软件监管机构,负责对测试软件的使用进行监管和检查。

(2)定期对测试软件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六、违规处理对违反本制度的公司内部人员,将按公司相关规定进行违规处理,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七、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执行,并不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公司内部所有测试软件使用和管理活动均应当遵守本制度。

以上就是测试软件使用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希望全体员工认真遵守,确保公司测试软件使用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软件安全测试的标准

软件安全测试的标准

软件安全测试的标准
软件安全测试的标准是指用于评估和测试软件的安全性的各种规范和指南。

这些标准通常涵盖了安全测试的各个方面,例如漏洞扫描、渗透测试、安全漏洞修补等。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软件安全测试标准:
1. ISO 27001:2013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

该标准提供了一种管理体系框架,用于帮助组织确保安全产品和服务的交付。

2. NIST Special Publication 800-37: "Framework for Computing Systems Security Architecture",该标准提供了一种计算系统安全框架,用于评估和增强计算系统的安全性。

3. ISO 17799:2012 质量管理系统标准。

该标准提供了一种用于开发和实施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标准框架。

4. DHS Fede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tandards (FIPS) 140-2: "Fede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tandards (FIPS) Decision Document",该标准是美国国防部用于制定各项国家标准的指导文件。

5. ISO/IEC 22000:2013 软件工程 - 软件产品质量模型标准。

该标准定义了软件产品的质量模型,用于评估软件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以上标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其他的标准用于评估和测试软件的安全性,例如漏洞扫描标准、Web 应用程序安全标准等。

软件测试标准规范

软件测试标准规范

软件测试标准规范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对软件进行全面、系统的测试,可以有效地发现和修复软件中的缺陷,保证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为了规范软件测试工作,提高测试效率和质量,制定软件测试标准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一、测试范围。

软件测试范围应包括但不限于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兼容性测试等,确保覆盖到软件的各个方面,以保证软件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二、测试计划。

在软件测试开始之前,应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的时间安排、资源分配、测试环境的搭建等内容,确保测试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三、测试用例设计。

测试用例是软件测试的重要工作内容,应根据需求和设计文档编写全面、有效的测试用例,覆盖到软件的各个功能点和场景,以确保测试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四、测试执行。

在测试执行阶段,应按照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进行测试,对软件的各个功能进行全面、系统的验证,发现并记录软件中存在的缺陷。

五、缺陷管理。

对于在测试过程中发现的缺陷,应及时记录、跟踪和管理,确保每个缺陷都得到妥善处理和解决,以提高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六、测试报告。

在测试完成后,应编写详细的测试报告,包括测试的结果、发现的缺陷、解决情况等内容,为软件的改进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七、测试验收。

在软件测试完成后,应进行测试验收工作,确保软件测试工作的有效性和完整性,为软件的上线提供保障。

八、测试工具。

在软件测试过程中,可以借助各种测试工具提高测试效率和质量,但在选择和使用测试工具时,应慎重考虑,确保测试工具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总之,软件测试标准规范对于提高软件质量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严格遵守软件测试标准规范,才能有效地保证软件的质量和用户体验。

希望各位测试人员能够严格遵守软件测试标准规范,为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

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
减少错误和缺陷
持续的测试和改进可以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软件故障和意外停机时间。
提高软件可靠性
对软件的功能、性能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和验证的过程,以确保软件满足用户需求和质量标准。
软件测试
测试用例
测试环境
为评估软件的不同方面而设计的输入和预期输出的示例,用于验证软件是否符合预期要求。
用于测试软件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配置,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测试计划审批流程
在开始测试之前,测试计划应经过相关团队的审批和确认,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行性。
报告结构
测试报告应包括简洁明了的标题、目录、概述、方法和结果等部分。
报告内容
报告应详细描述测试过程、结果、缺陷分析和建议等内容。
报告格式
报告的格式应清晰、易于阅读和理解,包括图表、表格和图片等。
01
缺陷概述:缺陷报告应首先简要概述发现的问题及其影响。
TestNG
LoadRunner
开源的负载和性能测试工具,适用于Web应用程序和各种服务的性能测试。
JMeter
Gatling
基于Scala的高性能负载测试工具,支持多种HTTP协议和场景。
支持多种协议和应用类型,提供虚拟用户和负载生成器,模拟高并发负载场景。
开源的网络扫描和安全审计工具,可用于发现网络服务和漏洞。
03
02
01
本测试规范适用于对计算机软件的功能、性能和安全性等方面的测试。
规范范围
本规范不适用于非计算机软件方面的测试,如硬件、网络等。此外,本规范也不涉及特定行业或领域的特定要求和标准。
规范限制
02
CHAPTER
测试目标和原则
确保软件功能符合需求和用户期望

软件测试流程及规范

软件测试流程及规范

软件测试流程及规范第1章测试准备工作 (4)1.1 测试需求分析 (4)1.2 测试计划编写 (4)1.3 测试资源准备 (4)第2章测试用例设计 (4)2.1 等价类划分法 (4)2.2 边界值分析法 (4)2.3 因果图法 (4)2.4 测试用例编写规范 (4)第3章测试执行与管理 (4)3.1 测试环境搭建 (4)3.2 测试用例执行 (4)3.3 缺陷跟踪与管理 (4)3.4 测试进度监控 (4)第4章功能测试 (4)4.1 正常流程测试 (5)4.2 异常流程测试 (5)4.3 边界条件测试 (5)4.4 数据验证测试 (5)第5章接口测试 (5)5.1 接口测试策略 (5)5.2 接口测试工具 (5)5.3 接口测试用例设计 (5)5.4 接口测试执行与结果分析 (5)第6章功能测试 (5)6.1 功能测试需求分析 (5)6.2 功能测试工具选择 (5)6.3 功能测试用例设计 (5)6.4 功能测试结果分析 (5)第7章安全测试 (5)7.1 安全测试概述 (5)7.2 安全测试策略 (5)7.3 安全测试工具 (5)7.4 安全测试执行与结果分析 (5)第8章自动化测试 (5)8.1 自动化测试概述 (5)8.2 自动化测试工具选择 (5)8.3 自动化测试脚本编写 (5)8.4 自动化测试执行与维护 (5)第9章测试团队管理 (5)9.1 测试团队组织结构 (5)9.3 测试团队沟通与协作 (5)9.4 测试团队培训与成长 (5)第10章测试过程改进 (6)10.1 测试过程评估 (6)10.2 测试过程改进策略 (6)10.3 测试过程改进工具 (6)10.4 测试过程改进实施 (6)第11章测试项目管理 (6)11.1 测试项目立项 (6)11.2 测试项目计划 (6)11.3 测试项目执行 (6)11.4 测试项目总结 (6)第12章测试规范与标准 (6)12.1 测试规范概述 (6)12.2 测试标准制定 (6)12.3 测试规范与标准的执行 (6)12.4 测试规范与标准的持续改进 (6)第1章测试准备工作 (6)1.1 测试需求分析 (6)1.1.1 收集需求文档 (6)1.1.2 分析需求 (6)1.1.3 确定测试范围 (6)1.2 测试计划编写 (7)1.2.1 确定测试目标 (7)1.2.2 制定测试策略 (7)1.2.3 编写测试计划 (7)1.3 测试资源准备 (7)1.3.1 测试环境 (7)1.3.2 测试工具 (7)1.3.3 测试数据 (7)1.3.4 测试人员 (7)1.3.5 测试文档 (7)第2章测试用例设计 (8)2.1 等价类划分法 (8)2.1.1 等价类的定义 (8)2.1.2 等价类的分类 (8)2.1.3 等价类划分的步骤 (8)2.2 边界值分析法 (8)2.2.1 边界值的概念 (8)2.2.2 边界值分析法的步骤 (8)2.3 因果图法 (8)2.3.1 因果图的概念 (9)2.3.2 因果图的构建 (9)2.4 测试用例编写规范 (9)第3章测试执行与管理 (9)3.1 测试环境搭建 (9)3.2 测试用例执行 (10)3.3 缺陷跟踪与管理 (10)3.4 测试进度监控 (11)第4章功能测试 (11)4.1 正常流程测试 (11)4.2 异常流程测试 (12)4.3 边界条件测试 (12)4.4 数据验证测试 (12)第五章接口测试 (13)5.1 接口测试策略 (13)5.2 接口测试工具 (13)5.3 接口测试用例设计 (13)5.4 接口测试执行与结果分析 (14)第6章功能测试 (14)6.1 功能测试需求分析 (14)6.2 功能测试工具选择 (15)6.3 功能测试用例设计 (15)6.4 功能测试结果分析 (15)第7章安全测试 (16)7.1 安全测试概述 (16)7.2 安全测试策略 (16)7.3 安全测试工具 (17)7.4 安全测试执行与结果分析 (17)第8章自动化测试 (18)8.1 自动化测试概述 (18)8.2 自动化测试工具选择 (18)8.3 自动化测试脚本编写 (18)8.4 自动化测试执行与维护 (19)第9章测试团队管理 (19)9.1 测试团队组织结构 (19)9.2 测试人员职责 (20)9.3 测试团队沟通与协作 (20)9.4 测试团队培训与成长 (20)第10章测试过程改进 (21)10.1 测试过程评估 (21)10.2 测试过程改进策略 (21)10.3 测试过程改进工具 (22)10.4 测试过程改进实施 (22)第11章测试项目管理 (22)11.1 测试项目立项 (23)11.3 测试项目执行 (23)11.4 测试项目总结 (23)第12章测试规范与标准 (24)12.1 测试规范概述 (24)12.1.1 测试规范的定义 (24)12.1.2 测试规范的作用 (24)12.2 测试标准制定 (24)12.2.1 测试标准的概念 (24)12.2.2 测试标准制定的原则 (24)12.2.3 测试标准的制定流程 (25)12.3 测试规范与标准的执行 (25)12.3.1 执行前的准备 (25)12.3.2 测试过程执行 (25)12.3.3 测试结果评估 (25)12.4 测试规范与标准的持续改进 (25)12.4.1 改进的意义 (25)12.4.2 改进的方法 (26)12.4.3 改进的流程 (26)第1章测试准备工作1.1 测试需求分析1.2 测试计划编写1.3 测试资源准备第2章测试用例设计2.1 等价类划分法2.2 边界值分析法2.3 因果图法2.4 测试用例编写规范第3章测试执行与管理3.1 测试环境搭建3.2 测试用例执行3.3 缺陷跟踪与管理3.4 测试进度监控第4章功能测试4.1 正常流程测试4.2 异常流程测试4.3 边界条件测试4.4 数据验证测试第5章接口测试5.1 接口测试策略5.2 接口测试工具5.3 接口测试用例设计5.4 接口测试执行与结果分析第6章功能测试6.1 功能测试需求分析6.2 功能测试工具选择6.3 功能测试用例设计6.4 功能测试结果分析第7章安全测试7.1 安全测试概述7.2 安全测试策略7.3 安全测试工具7.4 安全测试执行与结果分析第8章自动化测试8.1 自动化测试概述8.2 自动化测试工具选择8.3 自动化测试脚本编写8.4 自动化测试执行与维护第9章测试团队管理9.1 测试团队组织结构9.2 测试人员职责9.3 测试团队沟通与协作9.4 测试团队培训与成长第10章测试过程改进10.1 测试过程评估10.2 测试过程改进策略10.3 测试过程改进工具10.4 测试过程改进实施第11章测试项目管理11.1 测试项目立项11.2 测试项目计划11.3 测试项目执行11.4 测试项目总结第12章测试规范与标准12.1 测试规范概述12.2 测试标准制定12.3 测试规范与标准的执行12.4 测试规范与标准的持续改进第1章测试准备工作在进行软件测试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是保证测试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

软件测试技术手册及规范

软件测试技术手册及规范

软件测试技术手册及规范第一章软件测试基础 (3)1.1 软件测试概述 (3)1.2 软件测试目的与原则 (3)1.2.1 软件测试目的 (3)1.2.2 软件测试原则 (3)1.3 软件测试分类 (3)第二章测试用例设计 (4)2.1 测试用例概述 (4)2.2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4)2.2.1 等价类划分法 (4)2.2.2 边界值分析 (4)2.2.3 错误推测法 (5)2.2.4 因果图法 (5)2.2.5 正交分析法 (5)2.3 测试用例管理 (5)3.1 测试用例的创建 (5)3.2 测试用例的维护 (5)3.3 测试用例的执行 (5)3.4 测试用例的跟踪 (5)3.5 测试用例的评估 (6)第三章功能测试 (6)3.1 功能测试概述 (6)3.2 功能测试方法 (6)3.3 功能测试工具 (7)第四章功能测试 (7)4.1 功能测试概述 (7)4.2 功能测试指标 (7)4.3 功能测试工具 (8)第五章自动化测试 (9)5.1 自动化测试概述 (9)5.2 自动化测试工具 (9)5.3 自动化测试框架 (9)第六章安全测试 (10)6.1 安全测试概述 (10)6.2 安全测试方法 (10)6.2.1 动态应用安全测试(DAST) (11)6.2.2 静态应用安全测试(SAST) (11)6.2.3 交互式应用安全测试(IAST) (11)6.3 安全测试工具 (11)6.3.1 动态应用安全测试工具 (11)6.3.2 静态应用安全测试工具 (11)6.3.3 交互式应用安全测试工具 (12)第七章兼容性测试 (12)7.1 兼容性测试概述 (12)7.2 兼容性测试方法 (12)7.3 兼容性测试工具 (13)第八章稳定性与回归测试 (13)8.1 稳定性与回归测试概述 (13)8.2 稳定性与回归测试方法 (13)8.2.1 稳定性测试 (13)8.2.2 回归测试 (14)8.3 稳定性与回归测试工具 (14)第九章测试管理 (15)9.1 测试管理概述 (15)9.2 测试计划与管理 (15)9.3 测试团队管理 (15)第十章缺陷管理 (16)10.1 缺陷管理概述 (16)10.1.1 缺陷的定义 (16)10.1.2 缺陷管理的目的 (16)10.1.3 缺陷管理的内容 (16)10.2 缺陷跟踪与管理 (16)10.2.1 缺陷记录 (17)10.2.2 缺陷跟踪 (17)10.2.3 缺陷统计与分析 (17)10.3 缺陷分析 (17)第十一章测试文档与报告 (18)11.1 测试文档概述 (18)11.1.1 测试文档的定义 (18)11.1.2 测试文档的分类 (18)11.1.3 测试文档的作用 (18)11.2 测试报告撰写 (18)11.2.1 测试报告的定义 (18)11.2.2 测试报告的结构 (18)11.2.3 测试报告撰写要点 (19)11.3 测试报告评审 (19)11.3.1 测试报告评审的目的 (19)11.3.2 测试报告评审的内容 (19)11.3.3 测试报告评审流程 (19)第十二章测试流程与规范 (20)12.1 测试流程概述 (20)12.2 测试流程优化 (20)12.3 测试规范制定与执行 (21)第一章软件测试基础1.1 软件测试概述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旨在保证软件产品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软件质量,降低软件缺陷带来的风险。

软件系统管理制度范本

软件系统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软件系统的开发、运行、维护和管理,提高软件质量,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软件系统的开发、测试、部署、运行和维护过程。

第三条软件系统管理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1. 规范化:软件系统开发、测试、部署、运行和维护等环节应遵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2. 安全性:确保软件系统安全可靠,防止数据泄露和系统崩溃。

3. 可靠性:提高软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满足用户需求。

4. 可维护性:便于软件系统的维护和升级,降低维护成本。

5. 效率性:提高软件系统开发、测试、部署、运行和维护等环节的效率。

第二章软件开发管理第四条软件系统开发应遵循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等流程。

第五条需求分析:1. 需求分析人员应全面了解用户需求,制定详细的需求规格说明书。

2. 需求规格说明书应包括功能需求、性能需求、接口需求、数据需求等。

第六条设计:1. 设计人员应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系统设计,包括架构设计、模块设计、数据库设计等。

2. 设计文档应包括系统架构图、模块设计图、数据库设计图等。

第七条编码:1. 编码人员应按照设计文档进行编码,遵循编码规范和编程标准。

2. 编码过程中应进行代码审查,确保代码质量。

第八条测试:1. 测试人员应按照测试计划进行系统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

2. 测试过程中应发现并记录缺陷,及时反馈给开发人员。

第三章软件部署与运行管理第九条软件部署:1. 部署人员应根据系统需求和环境,选择合适的部署方案。

2. 部署过程中应确保系统稳定、安全、可靠。

第十条运行管理:1. 运行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系统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系统问题。

2. 运行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系统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第四章软件维护与升级管理第十一条软件维护:1. 维护人员应根据用户反馈和系统运行情况,及时修复系统缺陷。

2. 维护过程中应遵循变更管理流程,确保系统稳定性。

软件系统安全测试管理规范标准

软件系统安全测试管理规范标准

软件系统安全测试管理规范上海理想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4月27日版本历史【目录】1概述 (5)1.1编写目的 (5)1.2适用范围 (5)1.3角色定义 (5)1.4参考资料 (5)2项目背景 (6)3软件系统安全测试流程 (7)4测试准备 (9)4.1测试准备 (9)4.1.1测试对象 (9)4.1.2测试范围 (9)4.1.3工作权责 (9)4.2测试方案 (10)4.2.1测试准备 (10)4.2.2测试分析 (11)4.2.3制作测试用例 (13)4.2.4实施测试方法 (14)4.2.5回归测试方法 (14)4.3测试计划 (14)4.4实施测试 (15)4.5回归测试 (15)4.6测试总结 (15)1概述1.1编写目的建立和完善-系统安全测试管理制度。

规范软件系统安全测试各环节的要求、规范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明确软件系统安全测试实施过程中的管理行为及文档要求。

以规范化的文档指导软件系统安全测试工作,提升管理效率、降低项目风险。

1.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智能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软件安全测试管理过程。

1.3角色定义1.4参考资料2项目背景校园内信息化软件众多,这些软件不光承载着学校核心业务,同时还生成、处理、存储着学校的核心敏感信息:账户、隐私、科研、薪资等,一旦软件的安全性不足,将可能造成业务中断、数据泄露等问题的出现。

希望通过规范软件系统安全测试管理,改善和提高学校软件安全测试水准,将学校软件系统可能发生的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

3软件系统安全测试流程软件系统安全测试流程分为6个阶段:1)测试准备:确定测试对象、测试范围、测试相关人员权责;2)测试方案:按要求整理撰写《安全测试方案》,并完成方案审批;3)测试计划:测试方案通过后,协调确认各相关人员时间,形成测试计划;4)实施测试:按计划实施软件安全测试工作,输出《软件安全测试报告》;5)回归测试:问题修复,回归测试循环进行,直到没有新的问题出现;6)测试总结:测试过程总结,输出文档评审,相关文档归档。

软件测试管理制度模板

软件测试管理制度模板

软件测试管理制度模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软件测试工作,提高软件质量,提高软件测试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软件测试工作的部门和人员。

第三条软件测试工作应严格依照本制度执行,确保软件测试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第四条公司应向软件测试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技术支持,确保软件测试人员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第五条公司应建立完善的软件测试管理系统,确保软件测试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第六条软件测试人员应遵守公司的相关制度和规定,严格执行软件测试管理制度。

第七条公司应定期对软件测试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第八条公司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项目需求对软件测试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二章软件测试组织第一条公司应建立专门的软件测试组织,负责统一规划、统一管理软件测试工作。

第二条软件测试组织应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技术实力,能够满足项目需求。

第三条软件测试组织应根据项目需要,组建相应规模的软件测试团队,确保软件测试工作有序进行。

第四条软件测试组织应向公司领导汇报软件测试工作的进展和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和协调。

第五条软件测试组织应配备完善的软件测试工具和设备,确保软件测试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第六条软件测试组织应定期对软件测试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提高软件测试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第七条软件测试组织应建立完善的软件测试规章制度,明确软件测试工作的流程和要求。

第三章软件测试计划第一条每个软件项目都应制定详细的软件测试计划,明确测试目标和测试范围。

第二条软件测试计划应包括测试目标、测试任务、测试人员、测试资源、测试方法、测试进度等内容。

第三条软件测试计划应经项目负责人和软件测试负责人审核和批准后执行。

第四条软件测试计划应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调整和修改,但必须经过相应的审批和记录。

第五条软件测试计划应及时更新,确保软件测试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第四章软件测试工作第一条软件测试工作应根据软件测试计划进行组织和实施。

软件系统测试规范

软件系统测试规范

上海兴汉科技公司软件测试规范目录一.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软件测试理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什么是软件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软件测试的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软件测试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软件测试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软件测试流程细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软件测试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软件测试类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模块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子系统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系统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软件开发和测试制度

安全软件开发和测试制度

安全软件开发和测试制度1. 制度目的安全软件开发和测试制度的目的是规范企业内部安全软件的开发和测试流程,确保软件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用性,保护企业和用户的信息安全。

本制度是对企业职能部门在开发和测试过程中的管理标准和考核标准的明确和规范。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的安全软件开发和测试工作,全部开发人员、测试人员和管理人员都必需遵守本制度。

3. 开发流程3.1 需求分析•开发团队应与相关部门合作,充分了解软件使用需求和安全要求。

•建立认真的需求文档,并确保文档准确无误。

3.2 架构设计•基于需求文档,订立软件的整体架构设计,包含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策略。

•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软件系统的安全性,合理选择安全技术和算法。

3.3 编码实现•开发人员应使用安全的编码标准和规范,遵从最佳实践,确保代码的安全性。

•强制进行代码审查,发现并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

3.4 单元测试•开发人员应编写充分的单元测试用例,掩盖全部代码分支和异常情况。

•单元测试应验证软件的正确性、安全性和鲁棒性。

3.5 集成测试•集成测试组织应验证不同模块的集成和交互是否正确和安全。

•模拟真实的操作场景,测试软件在各种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6 系统测试•系统测试组织应验证软件的功能、性能和安全性是否符合需求和预期。

•全面测试软件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和稳定性。

3.7 验收测试•由用户代表参加的验收测试,验证软件是否满足用户需求和安全要求。

4. 测试标准和考核4.1 功能测试•测试用例掩盖率实现90%以上。

•通过验收测试后,软件功能漏洞数不得超出5个。

4.2 性能测试•软件性能测试结果满足预期,响应时间在可接受范围内。

•软件负载测试能够在预设的负载条件下正常运行。

4.3 安全测试•安全漏洞测试结果满足预期,不存在高危漏洞。

•软件在面对各种攻击和异常情况下保持稳定,且能够正确处理和保护用户数据。

4.4 缺陷管理•发现的缺陷需要及时进行记录,并调配责任人进行处理和修复。

软件测试项目管理制度

软件测试项目管理制度

软件测试项目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软件测试项目管理工作,提高软件测试的质量和效率,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软件测试项目的管理工作。

三、管理体系1. 负责人制度公司内每个软件测试项目都应指定一个负责人,负责项目的整体管理和协调工作。

2. 项目组建制度软件测试项目应按照不同的项目规模和难度,组建相应的项目团队,确保项目能够按时按质完成。

3. 进度管理制度在项目启动之前,应确定项目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节点,并及时跟踪项目进度,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4. 资源管理制度公司应合理分配项目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等,确保各个项目都能够顺利进行。

5. 风险管理制度对项目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6. 质量管理制度公司应建立严格的软件测试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软件测试项目的质量符合要求。

7. 沟通协调机制项目组内成员之间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及时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项目进展顺利。

8. 学习和改进机制公司应鼓励项目组成员不断学习和提升技能,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软件测试项目的质量和效率。

四、工作流程1. 项目立项项目开始之前,需对项目进行立项,明确项目的目标、范围、时间和资源等要素。

2. 需求分析根据项目需求,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明确需求的具体内容和实现方式。

3. 测试计划编制制定软件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目标、测试范围、测试方法、测试资源等内容。

4. 测试用例设计根据需求和测试计划,编写详细的测试用例,确保对项目进行全面的测试。

5. 测试执行按照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进行测试执行,对软件进行功能、性能、安全等多方面的测试。

6. 缺陷管理发现软件中的缺陷后,及时记录并跟踪缺陷处理过程,确保缺陷得到有效解决。

7. 测试报告根据测试结果,编写测试报告,对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进行评估,为项目提供决策依据。

8. 项目总结项目结束后,进行总结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为以后的软件测试项目提供参考。

软件测试规范范本

软件测试规范范本

软件测试规范范本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软件测试规范的范本,以供开发团队参考和遵循。

良好的软件测试规范能够确保测试过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提高软件质量和用户体验。

2. 背景软件测试是开发生命周期中的重要环节,旨在检验软件系统的功能和质量是否符合预期要求。

规范的软件测试流程和指南能够统一测试团队的工作执行,并促进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3. 测试策略3.1 测试目标确定测试的目标是软件测试的首要任务。

测试目标应明确具体,以便有效地评估软件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3.2 测试类型不同类型的软件需要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和技术。

根据项目需求和软件特性,确定所需的测试类型,如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

3.3 测试级别根据开发生命周期和测试目标,确定不同的测试级别,如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

每个测试级别应有明确的测试侧重点和测试环境。

4. 测试计划4.1 测试资源确定测试所需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资源,包括测试团队成员、测试环境、测试工具等。

4.2 测试进度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包括测试开始时间、测试结束时间、关键里程碑和测试阶段划分。

4.3 测试用例测试用例是测试活动的核心内容,需要根据需求和设计文档编写全面而有效的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应具备可执行性、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

5. 测试执行5.1 测试环境准备为测试活动搭建合适的测试环境,包括硬件、软件和网络等资源的配置和准备。

5.2 缺陷管理测试过程中会发现各种缺陷,测试团队需要建立缺陷跟踪系统,及时记录、跟踪和修复缺陷,并确保对缺陷的有效验证和关闭。

5.3 测试报告测试报告是测试活动的最终输出,应该包括测试的执行情况、测试结果和问题汇总等。

测试报告需要清晰、准确地记录测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6. 测试评估与改进测试评估旨在评估测试活动的效果和测试质量,帮助测试团队发现改进的机会和问题。

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测试流程改进和团队培训。

7. 术语和缩略语为了减少沟通和理解上的误差,定义一些常用术语和缩略语,并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统一使用。

软件行业测试标准及规范指导书

软件行业测试标准及规范指导书

软件行业测试标准及规范指导书第一章测试基础理论 (3)1.1 测试概念与重要性 (3)1.2 测试类型与级别 (3)1.2.1 测试类型 (4)1.2.2 测试级别 (4)1.3 测试原则与方法 (4)第二章测试计划与策略 (4)2.1 测试计划编写 (4)2.2 测试策略制定 (5)2.3 测试资源规划 (5)第三章需求分析与管理 (6)3.1 需求收集与确认 (6)3.1.1 确定需求收集目标 (6)3.1.2 制定需求收集计划 (6)3.1.3 采用多种需求收集方法 (6)3.1.4 需求分类与归档 (6)3.1.5 需求确认与验证 (6)3.2 需求文档审查 (6)3.2.1 整理需求信息 (7)3.2.2 分析需求 (7)3.2.3 编写需求文档 (7)3.2.4 需求评审 (7)3.3 需求变更管理 (7)3.3.1 变更申请 (7)3.3.2 变更审批 (7)3.3.3 变更实施 (7)3.3.4 重新确认需求 (7)3.3.5 变更记录与跟踪 (7)第四章设计测试用例 (8)4.1 测试用例编写规则 (8)4.2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8)4.3 测试用例管理 (9)第五章测试执行与管理 (9)5.1 测试执行流程 (9)5.1.1 测试用例准备 (9)5.1.2 测试用例评审 (10)5.1.3 测试环境准备 (10)5.1.4 测试用例执行 (10)5.1.5 缺陷管理 (10)5.1.6 测试报告 (10)5.2 测试环境搭建 (10)5.2.1 硬件环境搭建 (10)5.2.2 软件环境搭建 (10)5.2.3 测试工具安装与配置 (10)5.2.4 网络环境搭建 (10)5.3 测试进度监控 (10)5.3.1 制定测试计划 (11)5.3.2 日报、周报、月报 (11)5.3.3 项目会议 (11)5.3.4 测试进度跟踪 (11)5.3.5 风险预警 (11)第六章缺陷管理 (11)6.1 缺陷定义与分类 (11)6.1.1 缺陷定义 (11)6.1.2 缺陷分类 (11)6.2 缺陷报告编写 (12)6.3 缺陷生命周期管理 (12)第七章自动化测试 (13)7.1 自动化测试概述 (13)7.1.1 自动化测试的定义 (13)7.1.2 自动化测试的分类 (13)7.1.3 自动化测试的优势和局限性 (13)7.2 自动化测试工具选择 (14)7.2.1 常用自动化测试工具 (14)7.2.2 选择自动化测试工具的原则 (14)7.3 自动化测试实施 (14)7.3.1 测试计划 (14)7.3.2 测试用例设计 (14)7.3.3 测试脚本编写 (14)7.3.4 测试执行与监控 (14)7.3.5 缺陷跟踪与修复 (15)7.3.6 测试报告与评估 (15)第八章功能测试 (15)8.1 功能测试概述 (15)8.2 功能测试指标 (15)8.3 功能测试方法 (15)第九章安全测试 (16)9.1 安全测试概述 (16)9.2 安全测试方法 (16)9.2.1 功能验证 (16)9.2.2 漏洞扫描 (16)9.2.3 动态应用程式安全测试(DAST) (17)9.2.4 渗透测试 (17)9.3 安全测试工具 (17)9.3.1 Kali Linux (17)9.3.2 Metasploit Framework (17)9.3.3 burpsuite (17)9.3.4 其他工具 (17)第十章测试团队管理 (17)10.1 测试团队组织结构 (17)10.2 测试团队技能培训 (18)10.3 测试团队绩效评估 (18)第十一章测试过程改进 (18)11.1 测试过程评估 (18)11.2 测试过程改进策略 (19)11.3 测试过程改进实施 (19)第十二章测试标准与规范 (20)12.1 国际测试标准概述 (20)12.2 国内测试标准概述 (20)12.3 企业内部测试规范制定 (21)第一章测试基础理论1.1 测试概念与重要性软件测试,作为一种评估软件质量的过程,是软件开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软件测试规范

软件测试规范

软件测试规范1. 引言软件测试是确保软件质量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为了提高软件测试的效率和准确性,制定一套软件测试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档旨在定义一套统一的软件测试规范,以确保测试团队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开展测试工作。

2. 测试流程2.1 需求分析在进行测试之前,测试团队应对软件项目的需求进行充分的分析。

这包括理解需求文档、与开发团队进行沟通、明确测试目标和范围等。

2.2 测试计划测试计划是测试工作的蓝图,其中应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策略、测试资源、测试进度等。

测试计划应在测试开始之前经过相关人员的审查和批准。

2.3 测试设计测试设计是为了产生高质量的测试用例,覆盖软件的各个功能和边界情况。

测试设计应基于之前的需求分析结果,考虑到不同的测试技术和方法,以确保测试全面有效。

2.4 测试执行测试执行是根据测试计划和测试设计进行实际的测试工作。

测试执行需要根据测试用例执行测试步骤,并记录测试结果。

测试执行过程中应及时记录和报告缺陷,并与开发人员进行沟通,确保缺陷的及时修复。

2.5 测试报告测试报告是测试工作的总结和总结。

测试报告应包括测试的目标和范围,测试执行的情况,以及发现的缺陷和建议。

测试报告应向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传递,并及时回复和解决相关问题。

3. 测试策略3.1 自动化测试为提高测试效率,可以考虑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开展测试工作。

自动化测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执行大量的测试用例,并提供准确的测试结果。

3.2 回归测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随着功能的添加和修改,先前通过的测试用例可能会因为新的改动而失败。

为了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回归测试是必要的。

回归测试应在每次功能更改后进行,并覆盖所有相关的测试用例。

3.3 性能测试性能测试是为了评估软件在不同负载和压力下的性能。

通过性能测试可以发现软件的性能瓶颈,并进行相应的优化。

性能测试应在开发的不同阶段进行。

3.4 安全测试安全测试是评估软件的安全性和防御能力。

安全测试应根据软件的特性和使用环境进行,包括检查密码安全性、数据加密和身份验证等方面。

软件测试管理制度范本

软件测试管理制度范本

软件测试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软件测试工作,提高软件质量,保证软件项目按时交付,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软件项目的测试工作,负责软件测试的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软件测试管理制度是软件工程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所有相关人员必须遵照执行。

第四条公司的软件测试管理应当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要求。

第五条公司的软件测试管理应当遵循“质量第一,效率优先”的原则,确保软件质量和项目进度。

第六条公司的软件测试管理应当遵循“风险管理”的原则,确保软件测试风险可控。

第七条公司的软件测试管理应当遵循“持续改进”的原则,不断提高软件测试工作的水平。

第八条公司的软件测试管理应当遵循“客户满意”的原则,确保软件测试工作满足客户的需求。

第九条公司的软件测试管理应当遵循“资源优化”的原则,合理配置软件测试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第十条公司的软件测试管理应当遵循“信息透明”的原则,确保软件测试信息的真实、准确和透明。

第十一条公司的软件测试管理应当遵循“团队协作”的原则,搭建高效的团队合作机制,确保软件测试团队的协同效果。

第十二条公司的软件测试管理应当遵循“技术创新”的原则,不断引进新技术、新方法,提高软件测试技术水平。

第二章组织结构第十三条公司应当成立专门的软件测试部门,负责公司内所有软件项目的测试工作。

第十四条软件测试部门的组织结构应当包括测试管理岗位、测试工程师岗位和测试支持岗位。

第十五条测试管理岗位应当负责软件测试计划的编制、资源的配置、进度的跟踪和问题的处理等工作。

第十六条测试工程师岗位应当负责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测试场景的搭建、测试结果的分析和缺陷的反馈等工作。

第十七条测试支持岗位应当负责测试环境的搭建、测试工具的维护、测试文档的管理和测试数据的准备等工作。

第十八条软件测试部门应当依据实际情况设立若干测试小组,每个测试小组负责一个软件项目的测试工作。

第十九条软件测试部门应当根据项目需求,灵活调整测试小组的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确保项目测试工作的高效进行。

软件测试工作流程及管理规范

软件测试工作流程及管理规范

测试工作流程及管理规范目录测试工作流程及管理规范 (1)一、编写目的 (2)二、规范说明 (2)三、测试团队构成 (2)(一)职责 (2)(二)角色划分 (3)四、工作流程及规范 (4)(一)需求、计划与设计阶段 (4)(二)实施测试阶段 (6)(三)总结阶段 (8)(四)项目维护阶段 (9)五、测试管理规范 (10)(一)缺陷类型定义 (10)(二)缺陷严重等级 (10)六、测试部组内成员技能提升 (12)七、测试部晨会 (12)一、编写目的本文档是测试团队的日常工作规范,主要侧重测试工作流程的控制,明确软件工程的各阶段测试团队应完成的工作。

测试技术和策略等问题不在本文档描述范围内。

二、规范说明1、测试部是独立于项目部的一个部门,必须按照测试部工作要求开展工作;2、测试部工作人员应按照测试需求文档以及客观事实执行测试,严格坚持原则;3、测试部工作时间及反馈应根据项目总体时间和进度来制定,时间安排受技术总监整体掌控;4、测试验收报告必须由软件部负责人、项目经理、美工部主管、测试部主管、项目测试负责人五方共同签字,并提交总经理助理一份,与总经理共同进行抽查;5、测试完成后出具《测试总结报告》,项目方可正式上线。

三、测试团队构成(一)职责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如下责任:A、在项目的前景、需求文档确立之前对文档进行测试,从用户体验和测试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

B、编写合理的测试计划,并与项目整体计划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C、编写覆盖率高的测试用例。

D、针对测试需求进行相关测试技术的研究。

E、认真仔细地实施测试工作,并提交《测试总结报告》以供项目组参考。

F、进行缺陷跟踪与分析。

(二)角色划分在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个团队成员可能会同时承担多个角色。

四、工作流程及规范(一)需求、计划与设计阶段1.需求分析阶段1.产品部搜集、提炼需求信息,形成初步的需求分析文档(FRS),发送给开发部门经理、项目经理、测试部门经理,及相关的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审阅。

软件测试方法规范

软件测试方法规范

软件测试方法规范软件测试是确保软件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而规范的软件测试方法则是保证测试工作有效进行、测试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保证。

本文将介绍一套软件测试方法规范,以帮助测试人员在工作中更加高效地执行测试。

1. 测试计划在进行软件测试前,首先需要制定详尽的测试计划。

测试计划应包括测试的目标、测试环境、测试策略和技术、测试资源和进度等重要内容。

测试目标要明确,测试环境要与实际应用环境相匹配,测试策略和技术要与被测软件的特点相符,测试资源要充足,测试进度要合理安排。

2. 测试需求分析在进行具体测试工作前,需要对被测软件的需求进行充分的分析。

测试需求分析包括对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安全需求等方面的分析和理解。

通过对需求的详细分析,可以帮助确定测试的重点和测试用例的设计。

3. 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用例是测试的核心,是指将被测软件的输入、操作和预期输出进行组合的一系列测试情况。

在设计测试用例时,应考虑到功能覆盖率、边界条件、异常情况、性能和压力等方面。

测试用例的设计要全面、细致,覆盖被测软件的各个功能和场景。

4. 测试执行测试执行是将设计好的测试用例在测试环境中进行运行和验证的过程。

测试执行要按照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的设计进行,记录测试结果和异常情况,并及时反馈给开发人员。

测试执行的过程要严谨、细致,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缺陷管理在测试过程中,一定会发现各种各样的缺陷和问题。

对于发现的缺陷,需要进行及时的管理和跟踪。

缺陷管理包括缺陷的记录、分类和优先级确定,以及开发人员的修复和测试人员的验证。

通过缺陷管理,可以有效地管理和解决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6. 测试报告测试报告是测试过程中的总结和记录,它包括测试目标的达成情况、测试过程的描述、测试结果的统计和分析等。

测试报告要清晰、准确地反映测试工作的情况,能够为项目开展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7. 自动化测试随着软件规模的扩大和测试工作的复杂化,自动化测试成为了一种必要的手段。

软件安全管理制度

软件安全管理制度

软件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对软件安全管理的规范和监督,提高软件安全保障水平,保障软件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部门、员工和软件产品的开发、测试、发布、维护和运营过程中的软件安全管理工作。

三、软件安全管理责任1. 公司全面负责软件安全管理工作并向公司高层领导汇报软件安全管理的工作情况。

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软件安全管理工作,并配备专门的软件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具体的软件安全管理工作。

3. 软件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1)负责制定软件风险评估和评审规定,建立和完善软件安全保障制度,对软件开发、测试、发布、维护和运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评审。

(2)负责对软件开发、测试、发布和运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整改。

(3)负责对软件安全漏洞的梳理、整改和跟踪处理。

(4)负责对软件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和处理。

四、软件开发过程管理1. 确定软件开发过程管理规定,包括开发流程、开发任务分解、开发环境搭建、代码规范及审核等。

2. 管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包括安全需求分析、安全设计、安全编码、安全测试,确保软件安全工作全程覆盖。

3. 加强对软件开发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软件开发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水平。

五、软件测试管理1. 对软件测试过程进行规范管理,包括测试计划、测试用例编写、测试环境搭建、测试数据准备等。

2. 重点加强对软件安全测试的管理,确保对软件安全漏洞的及时发现和修复。

3. 对软件测试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软件测试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水平。

六、软件发布管理1. 确定软件发布流程,包括版本控制、配置管理、发布计划等。

2. 对软件发布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评审,确保软件发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对软件发布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软件发布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水平。

七、软件运维管理1. 确定软件运维规范,包括运维流程、运维任务分解、运维环境管理等。

2. 加强对软件运维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系统安全测试
管理规范
上海理想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2020年7月12日
版本历史
4测试准备.........................................................
4.1测试准备....................................................
4.1.1测试对象...............................................
4.1.2测试范围...............................................
4.1.3工作权责...............................................
4.2测试方案....................................................
4.2.1测试准备...............................................
1概述
1.1编写目的
建立和完善-系统安全测试管理制度。

规范软件系统安全测试各环节的要求、规范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明确软件系统安全测试实施过程中的管理行为及文
1.4参考资料
2项目背景
校园内信息化软件众多,这些软件不光承载着学校核心业务,同时还生成、处理、存储着学校的核心敏感信息:账户、隐私、科研、薪资等,一旦软件的安全性不足,将可能造成业务中断、数据泄露等问题的出现。

3软件系统安全测试流程
软件系统安全测试流程分为6个阶段:
1)测试准备:确定测试对象、测试范围、测试相关人员权责;
2)测试方案:按要求整理撰写《安全测试方案》,并完成方案审批;
4测试准备
4.1测试准备
明确本次安全测试的软件系统及其测试范围,并对涉及各方权责做出说明
4.1.1测试对象
软件内部程序、软件外部接口、数据库、网络服务器环境等
4.1.3工作权责
4.2测试方案
安全测试团队根据软件构成、软件环境以及图信安全需求编制《X软件系统安全测试方案》;
此方案要求图信PM、总集PM均审核通过;
若审核未通过,由安全测试团队根据反馈建议,针对未通过的业务内容进行修改或重新调研,完成后进行再提交审核。

软件系统安全测试方案至少要覆盖以下内容:
4.2.2.1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包含外部环境分析、物理架构分析和逻辑架构分析的划分。

1)外部环境分析
对系统所在的外部环境,如操作系统、服务器、网络等进行分析
服务器安全防护(系统补丁、漏洞、木马、外挂、开放端口)
服务器用户及其权限管理,密码更新机制
服务器备份机制
2)物理架构分析
按照系统物理架构分析其使用的组件,如底层使用何种数据库,控制层使用何种组件,表示层使用何种前端库等,组件之间使用那些通信协议等,了解系统特性。

数据存储层:如MySQL、Oracle、Redis、Bigtable等;
控制层:如spring、Struts2、Tomcat、Weblogic等;
表示层:如ExtJS、Bootstrap等;
通信协议:如AMQP等
3)逻辑架构分析
按照系统的业务逻辑划分业务,再根据各业务数据流从身份验证、加密、输入校验、敏感数据、配置管理、授权、异常管理、会话管理、参数操作、审核和日志记录、部署和基础结构等方面入手分析。

4.2.2.2威胁分析
系统分析后需要进行的就是威胁分析,根据系统分析的结果,选择合适的威
胁模型,分析系统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

常用的威胁模型STRIDE,是基于数据流的一种威胁分析模型,它包含六个维度威胁:
必须按照模板输出。

测试用例具体内容包括:
用例名称:测试用例必须具有唯一可区分的名称;
用例执行步骤:用例的详细执行步骤,每一步必须无歧义,具备可执行性;
用例使用的工具:用例执行过程中使用的工具;
用例的执行条件:用例执行必须具备的条件,如网络可达、服务必须运行等;
用例的输入和输出:用例执行过程中涉及的输入,以及对应的输出;
用例的安全属性:目前规定的安全属性包括管理通道安全、XSS、注入攻击、
对于每一个用例的测试过程,需要有对应的操作截图,测试执行完成后需要输出对应的《安全测试报告》。

4.2.5回归测试方法
《安全测试报告》中需要给出每个安全问题或漏洞的解决方案或建议。

如果可能,解决方案应当详细到源码级别。

回归测试的目的为了防止问题修复引入新的安全问题,问题修复&回归测试是个循环的过程,测试没有新的问题时循环即终止。

配合测试工作;
实施测试过程中,如多方存在问题或争议,由总集PM协调处理;
实施测试工作结束后,安全团队给出《软件安全测试报告》,说明本次安全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或漏洞,并给出推荐处理意见。

4.5回归测试
待厂商完成《软件安全测试报告》中问题及漏洞的修复工作后,安全实施团队确认修复工作,并确认是否引入了新的问题;
问题修复&回归测试是个循环的过程,测试没有新的问题时循环即终止。

4.6测试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