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针灸调理亚健康

合集下载

针灸方法在亚健康中的治疗思路

针灸方法在亚健康中的治疗思路
m e sbaa c o di to as hea u nc u e a d m o bu to h r py ha he i i d to ha a t rsi t e e t n on nt l n e c or nai n, lo t c pu t r n xi s in t e a st ndviuai n c r ce itc, o pr v n s a d c — to st sa at o ii o ha e t b o up rort t e e o e t e a up nc u e nd m o b to he a y i tpr s nt r i heA in he lhy c nd t on t v he o viuss e i iy, h r f r h c u t r a xius in t r p s a e e
【 中图分 类号1 2 章编号] 0 8 8 9 2 1 )6 0 5 2 1 0 —17 (0 0 0 —0 9 —0
而 未 18 9 4年 , 世界 卫 生 组 织 ( H0) w 给健 康 下 的 定 义 是 : 一 种 历 代 医 家对 未 病 理论 均 有 论 述 并 于 实践 , 这 里 所 讲 的“ 病 ” “ 身体 上 、 神 上 和社 会 上 的完 满 状 态 , 不只 是 没有 疾 病 和 虚 弱 也 即是 现在 所 讲 的亚 健康 状 态 。 精 而
动 态平 衡 , 谓“ 平 阳秘 , 神乃 治” 所 阴 精 。亚 健 康 及 至 疾病 的发 生 是 由 于饮 食 不节 , 居 失 常 , 志 不遂 , 逸 无 度 , 老体 衰 等 原 起 情 劳 年
2 O世纪 8 O年 代 中期 , 苏联 B rma 前 eh n教授 通 过 研 究 发 现 , 因导致 脏 腑 气血 阴阳失 调 或损 耗 正气 , 出现 的 一 系列 症 状 , 而 其 除 了健康 状 态 和疾 病 状 态 之外 , 体 还 存 在 着 介 于 健 康 与 疾 病 病 理归 纳 起来 多 不 离郁 、 、 、 , 关键 机 制 在 于 脏腑 气 机 失 人 痰 瘀 虚 其

亚健康调理如何通过针灸疗法改善身体状况

亚健康调理如何通过针灸疗法改善身体状况

亚健康调理如何通过针灸疗法改善身体状况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是指人体在心理和生理上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但又未达到患病的标准。

这种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针灸疗法作为传统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广泛运用于亚健康调理上。

本文将探讨针灸如何改善亚健康状态,并提出一些相关建议。

一、针灸的原理和效果针灸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整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从而改善亚健康状态。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经络气血运行,促进气血的循环,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减轻亚健康症状。

针灸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针灸能够通过皮肤和穴位刺激,影响脑部的神经传递系统,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从而改善人体的亚健康状态。

2. 改善血液循环:针灸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加速新陈代谢,排除体内毒素,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功能正常。

3. 调节免疫功能:针灸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力,提高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二、常用的针灸疗法1. 刺络针:刺络针是一种经皮刺激穴位的方法,它可以通过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改善亚健康状态。

常用的刺络针有火针、寒针、电针等。

2. 耳针:耳针是一种将针刺入耳腔中特定的穴位来治疗疾病的疗法。

它通过对耳朵的刺激,调节人体内部的功能,达到改善亚健康状态的目的。

3. 整体调理:除了针刺,传统针灸还包括拔罐、艾灸等综合疗法。

这些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经络、调整气血,提高神经内分泌功能,改善亚健康症状。

三、如何通过针灸疗法改善身体状况1. 选择合适的针灸师:选择专业的针灸师进行针灸疗法,确保操作安全和疗效。

2. 注重针灸环境:进行针灸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针灸师应使用消毒的针具并佩戴手套,保证操作的卫生安全。

3. 坚持针灸疗程:亚健康状态的改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

因此,进行针灸治疗时,要保持长期坚持,按疗程进行治疗,不能急于求成。

亚健康调理如何通过中医针灸调理改善消化不良

亚健康调理如何通过中医针灸调理改善消化不良

亚健康调理如何通过中医针灸调理改善消化不良中医针灸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亚健康人群的调理具有独特的疗效。

消化不良是亚健康状态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本文将探讨亚健康调理如何通过中医针灸调理改善消化不良的方法与原理。

一、中医对亚健康调理的认识亚健康指人体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出现一定的功能障碍,但尚未达到疾病的状态。

中医认为亚健康是人体阴阳失调、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减退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消化不良作为亚健康的一种表现,主要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

二、中医针灸调理的原理中医针灸是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来调整脏腑功能,恢复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或改善亚健康状态的目的。

在消化不良的调理中,中医针灸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起作用:1. 调理脾胃功能:根据中医理论,脾主运化,胃主受纳。

消化不良常常与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插入针灸,可以促进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增加饮食的利用率,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状。

2. 调整气血运行:中医认为,气血运行不畅也是消化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针灸刺激,可以调节气血的运行,消除气滞血瘀等不良状况,从根本上改善消化不良的问题。

3. 缓解压力与焦虑:亚健康状态下,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常常伴随消化不良。

针灸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神经系统,缓解精神压力,舒缓身心,缓解焦虑情绪,有利于消化功能的恢复。

三、常用的中医针灸调理方法针灸调理是有一定的个体差异的,因此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进行个性化设计。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医针灸调理方法:1. 三焦经调理:三焦经是中医理论中有关脏腑和经络的部分之一,与人体的消化系统密切相关。

可以通过在特定的三焦穴位进行针刺来调理脾胃功能,改善消化不良。

2. 中药熏蒸疗法:中医针灸疗法中常常结合中药熏蒸来达到调理作用。

中药熏蒸可以通过穴位吸收中药的有效成分,直接作用于脏腑,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提高消化功能。

3. 腹部针刺:直接在患者腹部的特定穴位进行针刺,可以刺激脾胃的功能,促进蠕动,增加消化酶的分泌,改善胃肠道功能。

浅谈针灸“治未病”防治亚健康

浅谈针灸“治未病”防治亚健康
世界 中医药
21 0 2年 5月第 7卷第 3期
浅 谈 针 灸 “ 未 病 ” 治 亚 健 康 治 防
杨 逢春 胡 静 杨金 洪
( 中国中医科学 院针灸研 究所 , 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 小街 l 号 , 0 0 ) 北 6 1 70 0
关键词
针灸 ; 治未病 ; 亚健康
未病” 思想早在《 内经》 之前就已有萌芽。《 易经》 是上 古占筮之书 , 其特色之一就是提倡忧患意识 , 易经 如《
p t n —rtdfram v l ain q et n ar n ltrle io d li. ai t ae oer e au t u si n i i aea pc n yi s J e o o e t
Ha d Th r 2 0 1 4 0 —4 6. n e , 0 5, 8: 0 0
预防 , 防止疾病的发生。疾病 的发生是机体正气和致 病邪气相互作用的结果 , 正气虚弱就容易给病邪 以可 乘之机 , 或邪气强盛超过机体抗病能力 , 都会导致疾病 发生 。《 问 ・ 素 上古 天 真论》 “ 邪贼 风 , 之有 说 虚 避 时, 恬淡虚无 , 真气从之 ” 指 出了防御邪气和扶助 正 ,
祸患发生 , 也是推崇避祸 防患 的思想 , 与后 来《 内经》 “ 上工 治 未病 ” 的指 导原 则有 异 曲 同工 之妙 。
12 针灸 “ 未病 ” . 治 思想 的 主要 内容 “ 未病 ” 想 治 思 包 括 四方 面 内容 , 一是 “ 未病 先 防” 二 是 “ 病先 治 ” , 欲 , 三是 “ 病 防变 ” 四是 “ 既 , 病后 防 复” 。这 四个 方 面体 现
配 区释放 , 剧 了上 臂疼 痛 以及 椎 管 内外 软 组织 神 经 加 源 性 炎 症 , 此 形 成 疼 痛 与 肌 肉痉 挛 之 间 的恶 性 循 如 环 ] 。通 过针 刀松 解肩 三 肌 可 以改 善 局 部 血液 循 环 ,

针灸疗法对亚健康调理的方式及注意事项

针灸疗法对亚健康调理的方式及注意事项

针灸疗法对亚健康调理的方式及注意事项发布时间:2021-09-01T11:14:10.340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1期作者:杨晏[导读] “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状态杨晏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中医医院(四川成都)610000“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状态,它并不完全健康,也没有达到疾病的标准和程度,因此,也被称为灰色状态、亚临床状态、浅表疾病状态、疾病前状态等。

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赋予健康新的含义,即“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都达到了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身体健康”。

根据此定义,全球调查的结果表明:世界上只有百分之五的人真正健康(第一状态),而人们处于健康与生病之间的状态,被称之为“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正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如果处理得当,身体可以转化为健康,否则可转化为疾病,由于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与日俱增,因此医学领域将“亚健康状态”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的《迎接21世纪挑战报告书》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再将疾病作为研究的主要领域,而人类和人群的健康应成为研究的主要方向。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工作节奏加快,竞争激烈和环境恶化,可引起心理压力增大,而导致慢性疲劳、情绪低落和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导致一系列偏离健康的症状,即亚健康。

而针灸在调理亚健康的领域里中具有重要的发展前景[1]。

1.亚健康的主要表现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在生理上,主要表现为疲劳、嗜睡、遐想、失眠、头晕、眩晕、心累、感冒、月经不调和性功能下降。

从心理上看,主要表现为抑郁、易怒、焦虑、嫉妒、恐惧、冷漠、孤独、记忆力减退、分心、反应迟钝、精神紧张等。

社会适应能力主要表现为工作吃力、学习困难、人际关系紧张、家庭关系不和谐等[2]。

2.中医领域的亚健康尽管中医中没有亚健康术语,但长期以来它在疾病预防和保健方面拥有独特的见解。

针灸干预亚健康状态的研究概况

针灸干预亚健康状态的研究概况

机体对 灼伤 组织充 分 吸收 , 陈代谢 , 索状 筋结 物逐 新 条
渐缩小 直至 消失 。有 报道证 明慢性 软组 织损 伤一 旦形
成粘 连瘢痕 结构 , 即不 可 能 通过 自身机 制 或 常 规针 灸 治疗 方法 吸收 和消除 , 而经 过 火针 和艾 灸 治 疗 后 呈现
出吸收再 生的 良性过 程 。火 针能 改变慢 性 软组织 损 伤 形成 的粘连 、 瘢痕 结 构 有 其生 物 化 学 基 础 。而 艾灸 可 以改 善血液 循环 , 并能 对腧穴 形成 慢性 刺激 , 反馈 调 节
[ ] a oa r net ao 9 7 7 ( ) 6 9 J .L brt yIvs gt n19 , 6 5 : 2 . o i i [ ] 罗 海 鸥 , 勇 , 洪 志 , .火 针 对 类 风 湿 关 节 炎 大 鼠 I-、L6 5 唐 王 等 L1 I-
体 内嘌呤代 谢 , 进 尿 酸 的排 泄 , 制 血 尿 酸 的合 成 , 促 抑 呈双 相调节 作用 达到 治疗 目的 。
1 .
改善 。通过 多次 针刺 及 每 次治 疗 后 一 段 时 间 的休 整 ,
[ ] 文 绍 敦 .火 针 不 同 刺 血 量 治 疗 足 部 急 性 痛 风 性 关 节 炎 观 察 f ] 2 . J 中 国 针灸 , 0 5 2 ( 1 : 7 . 20 , 5 1) 79 [ ] 任 延 明 , 绍 敦 , 玉 萍 , 痛 风 中 医 证 型 病 因 病 机 调 查 分 析 3 文 洒 等. 【 ] 辽 宁 中医 杂 志 ,0 7 3 ( ) 1 . J. 2 0 ,4 7 :4 [ ] A ii su a a tz Y si r K zhk Mi m t, ta. 4 khr Mat kw , e o ohmua auio y oo e o s i a 1

针灸推拿等疗法如何改善亚健康状态

针灸推拿等疗法如何改善亚健康状态

针灸推拿等疗法如何改善亚健康状态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陷入了亚健康的状态。

亚健康并非是一种明确的疾病,但却让人感到身心疲惫、精神不振,影响着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幸运的是,传统的中医疗法,如针灸推拿,为改善亚健康状态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亚健康状态通常表现为疲劳、失眠、焦虑、头痛、消化不良等一系列症状,但通过常规的医学检查又难以发现明确的器质性病变。

这种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往往是由于长期的不良生活方式、工作压力、环境污染以及心理因素等综合作用所致。

针灸作为中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上插入细针,来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

对于亚健康人群,针灸可以起到舒缓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比如,针对失眠的问题,针灸某些穴位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帮助人们更容易进入睡眠状态,提高睡眠质量。

对于长期疲劳的人,针灸能够刺激身体的能量通道,激发体内的元气,使人恢复精力。

推拿则是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的肌肉、经络和关节,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缓解肌肉紧张的效果。

对于经常伏案工作导致肩颈疼痛的亚健康人群,推拿师运用各种手法,如揉、按、推、拿等,可以放松紧张的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同时,推拿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代谢废物和毒素,增强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除了针灸和推拿,艾灸也是一种常用的中医疗法。

艾灸通过燃烧艾绒产生的温热刺激穴位,具有温通经络、散寒祛湿的作用。

在亚健康状态下,很多人会出现体内寒湿凝滞、气血不畅的情况,艾灸可以有效地改善这种状况。

比如,对于女性常见的宫寒症状,艾灸腹部的穴位可以温暖子宫,缓解痛经、月经不调等问题。

拔罐也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疗法,它通过负压作用于皮肤表面,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对于容易感冒、身体抵抗力差的亚健康人群,定期拔罐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那么,这些疗法是如何具体改善亚健康状态的呢?首先,它们能够调节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

一文读懂中医如何用针灸调理亚健康

一文读懂中医如何用针灸调理亚健康

新闻眼头条一文读懂中医如何用针灸调理亚健康■国艳(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亚健康一般是指人体虽没有器质性病变的指标,但却呈现出免疫力下降、生理功能低下、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减退的一种生理心理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人们会感觉到躯体不适,心情不愉快,有时会有社交障碍。

目前,亚健康在西医学缺乏明确的诊断标准及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医对亚健康人群的调理,重在整体调节和辨证施治。

古代中医理论没有亚健康的说法,但早就有“治未病”的理念。

《丹溪心法》中指出:“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

”由此可见调理亚健康的意义之所在。

针灸因其操作简便、适应症广、疗效显著、经济安全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亚健康的治疗上。

亚健康的危害有哪些亚健康在如今的社会已经较为普遍,需要及时进行有效防治,否则会威胁人们身心健康。

其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1.亚健康会明显降低人们的日常工作和学习效率以及生活质量。

2.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非常容易产生疲劳现象,出现乏力、四肢无力等一些不适症状。

3.亚健康会造成患者的精神异常,有可能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情况,还会影响到正常的睡眠,出现易怒、烦躁、记忆力下降等表现。

4.亚健康会诱发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冠心病等。

中医如何认识亚健康中医学认为,亚健康状态主要是人体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调和气血运行受阻造成的,所以需要对疾病进行提前预防,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和进展。

很多亚健康人群体检查不出问题,而结合中医“经络反映证候”的理论,一旦人体有阴阳失衡、气血不和的现象出现,其经络上的反应点也会随之显现,通过“经络诊察”可对人体的病变部位予以明确,再通过“望、闻、问、切”,就可制定有针对性的调理方案。

所以,不管是亚健康人群还是患病人群,都可利用中医的“经络诊察”来诊治。

中医如何用针灸调理亚健康针灸调理亚健康的机理◆调形法。

人身体的变化有很多,第一类变化就是形态结构的变化。

亚健康经络调理 中药针灸是关键

亚健康经络调理 中药针灸是关键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亚健康经络调理中药针灸是关键
导语:到了二十一世纪,亚健康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调理亚健康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亚健康经络调理你听说过吗?
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和生活的不规律,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如果不及时调理的话,往往会造成更严重的疾病。

而在众多调理亚健康的方法中,你听说过亚健康经络调理吗?
亚健康经络调理
亚健康经络调理是通过调理人体的经络,起到畅通气血、阴阳调和的目的,从而使人脱离亚健康的状态。

针灸调养
说的经络,就不得不提到针灸了。

针灸是我国传统的治疗疾病的方法,一直流传到今天,通过特殊的手法,在特定的穴位上进行刺激,从而通五脏、养气血。

是保健身体很好的方法。

药物调养
药物调养分为内调和外治两种调养方法。

内调是通过中药内服的方法,对亚健康和一些慢性疾病进行调养,方法比较温柔缓和,能够从阴阳和五行等方面对身体进行调理。

外治就是将中药进行物理处理,然后采取熏蒸、泡澡、热敷等方法老调理身体。

能够直接对经络进行有效的调理,从而平衡阴阳。

达到调理亚健康的目的。

相信通过小编的介绍以后,大家对亚健康经络调理的方法已经有所了解了。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以外,规律的生活习惯和适当的运动也能很好的解决亚健康的状态。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中医如何用针灸调整亚健康

中医如何用针灸调整亚健康

中医如何用针灸调整亚健康亚健康也被称作慢性疲劳综合征,大家都知道身体有健康和疾病两种状态,但是健康和疾病之间还包含着第三种状态,那就是亚健康状态。

现阶段中国亚健康状态发生率极高。

引发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因素诸多,包含睡眠不足、过度抽烟饮酒、疲劳过度、缺少运动和饮食不节制等等。

亚健康状态的鲜明表现就是人们明显感到自己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减退,反应迟缓,睡眠质量较差,很容易出现感冒。

如果用脑过度还会加重病情,让患者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

所以亚健康状态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改善,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会下降。

一旦变天受凉就会生病,日常要对亚健康的状态进行调整和预防,这样才能够保障人体健康。

亚健康状态要通过身心调节达到突出成效,中医在调整亚健康状态是发挥着非常突出的作用,尤其是中医针灸这种方式的有效性、安全性突出,在临床中应用的优势十分明显。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文章来了解一下吧?中医对亚健康的认知亚健康在中医学中被称作未病,这种未病就是指在无病和大病之间。

中医认为未病是人体出现气血失调、阴阳失调的状态,人体健康与自然是相互协调的,如果气血和阴阳失调,就会出现亚健康状态。

中医不仅对疾病展开积极的治疗而且还提出预防疾病方法。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有记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表明阴阳失调,则会呈现亚健康状态。

中医角度认为,引发亚健康的病因病机主要包含劳逸失常、起居、饮食、情志等诸多方面,这些情况都会让人体的经络生理活动出现紊乱,造成阴阳失衡,从而表现出相对典型的症状。

另外先天禀赋不足、年老体衰、用药不当、作息不规律也会引发亚健康状态。

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措施,会让人体出现虚毒、热、瘀等病理变化。

对于亚健康,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主要是采取全面性的分析判断,借助中医针灸来达到治疗效果。

中医在天人合一整体观念指导下,通过分析人体的阴阳虚实,给亚健康患者个性化的干预。

或者补虚,或者泻实,或者温阳,或者滋阴,能够让患者的身体朝着健康状态转化。

针灸调整亚健康状态1

针灸调整亚健康状态1

针灸调整亚健康状态现代社会的发展迅速,科学技术的发达,人们的脑力劳动多于体力劳动,社会压力、心理压力的不断增加,使机体处于紧张、竞争等疲劳状态,大脑、内脏器官就会出现功能失调或功能减退,或机体组织结构老化变快,这种没有疾病而又有自我不适的状态被称为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是近年来国内外医学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又称机体第三状态、灰色状态,心身失调状态、潜临床状态、前临床状态等,也有人称其为“慢性疲劳综合征”,目前医学界对它没有明确定义,多指机体处于健康与非健康(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以自我种种不适应为主,如失眠、多梦、易疲乏、体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包括情绪低落、紧张、烦躁等)、胸闷、气短、肌肉酸痛等,临床检查并没有阳性指标,症状具有时好时坏、时轻时重等特点。

男性与女性相似,但不同年龄则有不同的特点,如健忘、疲劳、性功能减退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率上升,而青少年则以与精神因素有关的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振、多梦及情绪不稳定等症状多见。

另外,随着电脑和电视的普及,由于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而出现眼干、眼涩、视物模糊及眼疲劳等的视觉亚健康也日益增多。

据调查,我国人群中亚健康的发生率为60%左右,而真正患病的人群只占5.6%。

与亚健康有关的职业以精神压力大、脑力劳动过重、人际关系紧张等影晌最大;不良的生活因素则以吸烟、作息不规律、饮食不节、缺乏运动最为明显;容易导致亚健康的生活事件依次为:突发性的伤害或自然灾害、家庭负担过重、丧偶、失恋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同的人群中,亚健康发生率较高的是白领阶层、大学生、中小学教师、企业经营人员等。

一般认为,对健康者,须重视日常保健与锻炼,对疾病应该以治疗为主,而亚健康则重在调理,也就是说调整机体轻度的失衡,是纠正亚健康的主要措施。

除了调整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合理选用保健食品(包括中医的药膳食疗),针灸也是首选的方法之一。

近年来,针灸在亚健康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浅谈针灸对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状态的调治

浅谈针灸对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状态的调治

浅谈针灸对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状态的调治摘要:亚健康状态是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表现为特定时期的活动能力降低、适应能力下降等表现,通常不能满足现代医学对于慢性病的诊断及亚临床诊疗要求。

世界卫生组织(WHO)2016年调查示全球亚健康状态人数已超60亿,占全球总人口的85%左右,我国报告指出,国内亚健康状态人数占比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却也达总人数的70%由于亚健康状态对一个国家的民众生活健康安全将产生巨大危害,故防止由亚健康状态向慢性病态的传变,进行亚健康状态调治也成为了当今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针灸;肝郁脾虚型;亚健康一、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状态的中医病因病机脏腑经络失和,气血阴阳失调是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状态基本病机。

《丹溪心法·六郁》曰:“气血冲和,百病不生。

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肝主疏泄是肝脏最核心的功能,气机调畅可促进情志调畅、血液运行、排泄胆汁、疏利三焦水道、脾胃运化等。

肝气疏泄正常是脾胃正常升降的前提,只有肝气条达,气血运行通畅,才能使脏腑功能协调,机体阴阳平衡。

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状态以情志不畅、起居无常、劳逸失度、饮食不节等为主要病因。

情志不畅。

现代社会信息量快速膨胀,社会责任与家庭责任并重,人们工作强度高,精神压力大,相当一部分人因此而情志不畅。

《素问·举痛论篇》云:“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又曰“土疏泄,苍气达,阳和布化,阴气乃随,生气淳化,万物以荣”。

可见“百病皆生于气”“诸郁源于肝”,情志不遂易造成气机升降失衡,若肝气疏泄不及则肝气郁结不解而抑郁,焦虑不安,若肝气疏泄太过致肝气上逆又会导致情志亢奋或精神涣散。

“太过”与“不及”皆使七情不调而“病”从中生,肝木乘土,影响后天之气,脾胃气虚致气不布津、木不疏土。

起居无常。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相当一部分人主动或被动熬夜。

《素问·五藏生成篇》云:“人卧则血归于肝”。

亚健康调理经中医经络养生调理亚健康

亚健康调理经中医经络养生调理亚健康

亚健康调理经中医经络养生调理亚健康亚健康状态是一种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状态,许多人在现代都会遇到亚健康的问题。

亚健康不仅对个人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也对整个社会和经济产生负面效应。

因此,为了保持身体健康,中医经络养生调理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中医经络学说自古以来就在中华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经络是人体内部运行气血的通道,它们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状系统,涉及到全身的各个方面。

在中医经络学中,通过调整经络的运行,可以改善人体的健康状态,从而调理亚健康。

在中医经络养生调理亚健康中,有几个重要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是针灸疗法。

针灸是中医传统治疗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插入细针,可以调节经络的运行,达到调理亚健康的目的。

其次是按摩疗法。

按摩是一种通过按压和推拿来改善人体健康的方法,通过按摩经络穴位,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还有一种方法是草药疗法。

中草药有着丰富的营养成分,通过配合中草药的药物治疗,可以改善亚健康状态,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此外,在中医经络养生调理亚健康中,也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养生原则。

首先是合理饮食。

中医认为饮食与健康密切相关,因此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食物,保持饮食的均衡和多样性。

其次是适度运动。

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经络的运行,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最后是合理作息。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调理亚健康状态,保持身体的健康和稳定。

总之,中医经络养生调理对于亚健康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中医经络调理的方法和技巧,可以改善亚健康状态,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此外,也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养生原则,如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合理作息。

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和原则,才能有效地调理亚健康,保持人体的健康和稳定。

虽然亚健康问题在现代社会中日益突出,但通过中医经络养生调理,我们有信心能够缓解亚健康的困扰,达到身体健康的目标。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倡导中医经络养生调理的方法和理念,向更多人传递关于健康的重要性和中医经络调理的益处。

亚健康的针灸调治方法

亚健康的针灸调治方法

亚健康的针灸调治方法中医学并无“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征”之类的病名记载,但我们可以在内伤杂病的许多证候中找到与该病相类似的表现,如“虚劳”、“痿证”、“痛证”、“心悸”、“不寐”、“郁病”、“百合病”、“脏躁”等。

据亚健康的诸多临床表现和患者的主诉,结合中医理论,我们认为其主要病因病机应为:饮食不节、起居失常、情志不遂、劳逸失度、年老体衰、未老先衰等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正气内耗。

既有脏腑气血不足的内耗一面,又有气滞血瘀、六淫侵及的外邪一面。

主要涉及心、肝、脾三脏的失调。

临床上一般可分为:肝脾不调型:精神抑郁或性情急躁,胸胁胀满疼痛,善太息,心悸不寐,纳食减少,腹胀便溏或大便不调,肠鸣矢气或腹痞泄泻,脉弦,舌红苔白。

脾胃气虚型:四肢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无华,消瘦,食后脘腹胀满,便溏,脉细,舌淡红苔薄白。

心脾两虚型:心悸健忘,倦怠乏力,失眠多梦,饮食减少,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脉细,舌淡红苔薄白。

肝肾阴虚型:头晕目眩,形体消瘦,健忘失眠,腰膝酸软,耳鸣如蝉,咽干口燥,胁痛,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男子梦遗,女子月经量少,舌红少苔。

脾肾阳虚型:形寒肢冷,神疲嗜睡,面色(白光)白,腰膝或少腹冷痛,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脉沉细,舌淡红苔白。

以往的实验针灸学已经证实,针灸能双向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系统并减轻肌肉的疲倦。

这里推荐几种针灸调治亚健康的方法供参考:耳压法:取神门、交感、皮质下、内分泌、肝、脾、胃、心、肾耳穴点。

常规消毒后将在75%的酒精中泡过的生王不留行子放于约6×6毫米的胶布中间,对准提前选好的耳穴最为敏感处将其贴于耳廓上,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耳穴处3~5次,每次每穴约1分钟(以自觉局部胀痛发热为度)。

3天一换,左右耳交替施术。

4周一疗程。

中医学认为,耳与五脏六腑有着生理和病理的密切关系,在耳部施以按压等刺激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使阴阳气血自行趋于平衡。

神门有镇静安神止痛的作用,交感镇痛解痉,调解交感副交感神经,皮质下调解大脑皮层安神止痛、消肿,主治神经系统的疾病,内分泌调节机体内分泌的机能。

亚健康状态推拿针灸治疗的探讨

亚健康状态推拿针灸治疗的探讨

【 中图分类号1 2 2 R 4 来自【 文献标识码I B【 章 编 号 1 0 8 1 7 ( 0 0 0 —0 0 — 0 文 1 0 — 8 9 2 1 )3 0 1 2
亚健 康 的概 念 是 2 0世 纪 8 O年 代 首 先 由 前 苏 联 学 者 提 出 功 能 , 速血 液运 行 , 代 谢 旺盛 , 进 血 氧 和 营养 物 质 的 吸 收 , 加 使 促 的 ,o年代 中期 中 国 学者 提 出 了 “ 健 康 ” 念 , 修 订 英 文 名 使 脏得 到 充分 的营养 , 而维 持 机体 的 正 常生 理 功能 。 9 亚 概 并 i f , 从
或焦 躁不 安 、 躁 易怒 , 恐 惧胆 怯 , 急 或 或短 期 记忆 力 下 降 、 注意 力 用 , 使 机体 保 持 平衡 状 态 , 免 疾 病 的 产 生 。 因 此 , 拿 和 针 促 避 推 不能 集 中等 精神 心 理 症状 表 现 为主 ; 以人 际交 往 频 率 减 低 , ③ 或 灸 是 一 种对 亚 健康 的 有效 防治 方 法 。
状态 。处 于亚 健康 状 态者 , 能 达 到健 康 的 标 准 , 现 为 一 定 时 调 节脏 腑 组织 功 能 , 不 表 泻其 余 、 其 不 足 , 使 机 体 气 血 流 通 、 平 补 促 阴 间 内 的活力 降 低 、 能和 适 应 能力 减退 的症 状 , 不 符 合 现 代 医 阳秘 。 功 但 学有 关 疾病 的 临床 或 亚 临床 诊 断标 准 。
m e h r a me ’ umm a y,ha e la b t t e t od te t nt ss r s be n ce r a ou h Asa a t a s g c pu u e t r py v ldt in he lh m s a e a u nt r he a ai iy,a o os d c r e t nd pr p e u r n m a s g c pu t et e to hc xit n t e Asa at r a m e ta pe t s a e a u ncur hequ s in w ih e s si h in he lh t e t n s c ,waisf rf t rsud n nd c s m m a ig. t o urhe t yig a on u tn Ke wo d M a s g s A c un t e A sahe lh y r s: s a e up c ur i at

浅谈针灸调理亚健康

浅谈针灸调理亚健康

浅谈针灸调理亚健康“亚健康”[1]状态(subhealth status)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既不是完全健康,又达不到疾病的标准和程度,也叫作灰色状态、亚临床状态、浅病状态、病前状态等。

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赋予健康以新的内涵,即“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三方面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强壮”。

根据这一定义,WHO一项全球性调查结果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第一状态)仅占5%,经医生检查、诊断有病的人(第二状态)占20%,75%的人处于健康和患病之间的状态,WHO称其为“第三状态(TheThirdStatus),即“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如处理得当,则身体可向健康转化;反之,则患病。

由于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

因此,医学界已将“亚健康状态”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课题。

世界卫生组织《迎接21世纪挑战报告书》中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应该以人类和人群的健康为主要研究方向。

”现代社会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工作节奏加快、竞争激烈、环境恶化等造成的心理压力导致慢性疲劳和心情压抑、免疫功能降低,从而出现一系列偏离健康的症状,即亚健康状态。

针灸在调治亚健康状态方面有重要的发展前景。

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生理上主要表现为疲劳、困倦、乏力、多梦、失眠、头晕、目眩、心悸、易感冒、月经不调、性功能减退等。

②心理上主要表现为抑郁、烦躁、焦虑、妒忌、恐惧、冷漠、孤独、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精神紧张、情绪低落等。

③社会适应能力上主要表现为工作吃力、学习困难、人际关系紧张、家庭关系不和谐等。

祖国医学中虽无亚健康一词,但在疾病的预防及保健上早有其独到的见解。

其理论渊源于《黄帝内经》“治未病” [2]的思想。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未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中药养生之针灸提防亚健康

中药养生之针灸提防亚健康

中药养生之针灸提防亚健康一、针灸VS亚健康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学者N.Berkman提出,人体除了健康状态(第一状态)和疾病状态(第二状态)之外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一种状态,称为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

据专家介绍,中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定义的人群只占总人口数的15%,与此同时,有15%的人处在疾病状态中,剩下70%的人处在“亚健康”状态。

通俗地说,就是这70%的人通常没有器官、组织、功能上的病症和缺陷,但是自我感觉不适,疲劳乏力,反应迟钝、活力降低、适应力下降,经常处在焦虑、烦乱、无聊、无助的状态中,自觉活得很累。

亚健康可以向健康和疾病两方面转化,积极正确的医学干预可以使亚健康转化为健康,反之,则可能造成疾病。

因此,探讨亚健康的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医认为人体存在着筋络,它能运于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通上下。

经络具有传导感应、调节虚实的功能。

中医学认为“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认为经络阻滞也是疾病发生的原因。

针灸通过刺激经络、腧穴,从而调节脏腑组织功能,泄其有余,补其不足,促使机体气血流通、阴平阳秘。

针灸的操作都是在体表施給感受器的刺激,这一刺激使感受器兴奋,通过神经反射最终对机体产生调节作用。

从病因病机上看,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是亚健康状态的病理基础,而针灸通过激发和引导经络系统,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实现扶正祛邪,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气血功能,从而使机体的正常活动得以恢复和维持,免疫功能增强,起到预防疾病强身健体的作用。

二、艾灸所谓艾灸疗法,是利用艾叶作原料,制成艾绒,在一定的穴位上,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燃烧,直接或间接地施以适当温热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而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

据本草纲目记载“艾叶能灸百病”,《针灸经纶》亦云:“夫灸取于火,以活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

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

针刺治疗调整人体亚健康状况

针刺治疗调整人体亚健康状况

针刺治疗调整人体亚健康状况发表时间:2012-11-19T14:26:05.8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8期供稿作者:冯旭段跃武[导读] 针刺治疗调整人体亚健康状况的病例讨论。

冯旭段跃武(云南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针灸室云南西双版纳 666100)【摘要】目的针刺治疗调整人体亚健康状况的病例讨论。

方法临床诊断的亚健康者68例,针刺治疗结合心理疏导,10次一疗程,每日一次,疗程间休息3天,连续治疗3个疗程。

结果针刺治疗亚健康有显著疗效,属中医绿色疗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针刺调整亚健康亚健康,指既不完全健康,又达不到疾病诊断标准,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又称为病前状态、临床前期或潜病期等。

主观存在许多不适的临床症状和心理问题。

临床处理得当则人体向健康转化;反之,则患病。

近几年来笔者采取针刺治疗68例亚健康者,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68例,男20例,女48例,年龄18—45岁之间,亚健康状态持续时间3个月至3年。

在排除疾病之后(医院的正规检查)就可以初步认定处于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的特征是自感不适,检查无病,即有疲乏、精神不振、记忆衰退、反复感冒、胃纳不佳、失眠、焦虑不安、容易激动、无事自烦、腰酸背痛等。

2 治疗方法2.1 取穴:百会、四神聪、内关、三阴交。

随证配穴备用:足三里、阳陵泉、关元、风池、曲池、太冲。

2.2 操作方法穴位常规消毒,用30号毫针,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至1小时,每日一次,10次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共治疗3疗程。

在进行针刺治疗的同时,要对患者采用谈话交流,不讨论症状问题,鼓励患者面对现实,消除思想矛盾,减轻精神负担,使患者对医生要有信任感。

3 治疗效果显效:主诉症状完全消失,或缓解80%以上,精神状态良好46例,占67.6%;有效:主诉症状缓解30%—80%,精神状态明显好转21例,占30.9%;无效:主诉症状无改善,精神状态同治疗前1例,占1.5%。

针灸调理调理身体改善体质

针灸调理调理身体改善体质

针灸调理调理身体改善体质针灸调理:改善身体健康和体质导言:针灸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原理和方法在调理身体健康和改善体质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针灸调理的原理、方法以及其对身体健康和体质的影响,为读者提供关于针灸的综合了解。

第一部分:针灸调理的原理针灸调理是基于中医学理论,主要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人体的气血流动和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改善体质的目的。

其原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经络系统:中医学认为人体有经络系统,经络贯通全身,通过穴位与脏腑器官相连。

在针灸中,选择适当的穴位可以直接调节经络的运行,促进气血流动。

2. 气血循环:针灸可通过调节气血循环,增加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加强细胞的代谢和自愈能力。

3. 天人合一观念:针灸调理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调和。

通过调整体内外环境的平衡,达到身体健康和体质改善的目的。

第二部分:针灸调理的方法针灸调理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常见的技术:1. 艾灸:使用艾条或艾炷熏热特定的穴位,通过温热作用调整经络气血,以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艾灸常用于改善气血循环、缓解疼痛和舒缓压力等方面。

2. 手法推拿:按摩特定的穴位和经络以改善气血循环。

手法推拿可通过调理经络、放松筋膜和刺激穴位,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和健康状况。

3. 针刺:针刺是针灸的主要技术之一,通过细针的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气血流动和阴阳平衡。

针刺能够缓解痛症、改善消化问题和调整情绪等。

4. 拔罐:通过在特定部位放置罐子,制造负压效应,促进气血循环。

拔罐常用于改善淤血、促进代谢和舒缓肌肉紧张等方面。

第三部分:针灸调理对身体健康和体质的影响针灸调理对身体健康和体质的影响广泛而深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调整免疫系统:针灸能够改善免疫系统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预防和治疗疾病。

2. 缓解疼痛:针灸可通过刺激体内特定的神经途径,释放内源性物质,如内啡肽和多巴胺,从而缓解疼痛。

3. 调节情绪:针灸能够通过刺激穴位,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调节情绪和精神状态,缓解焦虑和抑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针灸调理亚健康
“亚健康”[1]状态(subhealth status)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既不是完全健康,又达不到疾病的标准和程度,也叫作灰色状态、亚临床状态、浅病状态、病前状态等。

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赋予健康以新的内涵,即“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三方面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强壮”。

根据这一定义,WHO一项全球性调查结果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第一状态)仅占5%,经医生检查、诊断有病的人(第二状态)占20%,75%的人处于健康和患病之间的状态,WHO称其为“第三状态(TheThirdStatus),即“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如处理得当,则身体可向健康转化;反之,则患病。

由于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

因此,医学界已将“亚健康状态”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课题。

世界卫生组织《迎接21世纪挑战报告书》中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应该以人类和人群的健康为主要研究方向。

”现代社会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工作节奏加快、竞争激烈、环境恶化等造成的心理压力导致慢性疲劳和心情压抑、免疫功能降低,从而出现一系列偏离健康的症状,即亚健康状态。

针灸在调治亚健康状态方面有重要的发展前景。

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生理上主要表现为疲劳、困倦、乏力、多梦、失眠、头晕、目眩、心悸、易感冒、月经不调、性功能减退等。

②心理上主要表现为抑郁、烦躁、焦虑、妒忌、恐惧、冷漠、孤独、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精神紧张、情绪低落等。

③社会适应能力上主要表现为工作吃力、学习困难、人际关系紧张、家庭关系不和谐等。

祖国医学中虽无亚健康一词,但在疾病的预防及保健上早有其独到的见解。

其理论渊源于《黄帝内经》“治未病” [2]的思想。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未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生动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

从现代医学的观点看,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如不及时加以干预,它有可能发展为疾病,当然也可通过积极的治疗使机体恢复到健康状态,这种认识恰好与祖国医学“防患于未然”的治未病思想不谋而合。

治未病就是要切断病邪侵入人体和疾病不良转化的途径,使人体恢复阴阳的平衡,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状态。

针灸“治未病”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在未病先防上,孙思邈灸治防病颇具特色。

《备急千金要方》云:“凡入吴蜀地游官,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差,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著人也。

”古代医学文献和医疗实践表明针灸未病先防不仅是中医治疗学重要内容,而且有独到之处。

针灸疗法作为传统医学疗法分支,继承了中医疗法的整体观念,如“形神合一”、“形神兼治”。

它尤其强调治疗中的内外环境及情绪影响作用,强调治神的重要性。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凡刺之真,必先治神”。

治神,一是要求医者在治疗过程中全神贯注,聚精会神。

《灵枢·终始》:“专意一神,精气不分,毋闻人声,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令志在针”。

强调了医生的心理素养与职业修养:“手
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

二是强调对患者“神”的调节,要求患者心定神凝,专注针感。

《灵枢·本神》说:“是故用针者,察观患者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

告诫医者,“粗守形,上守神”(《灵枢·九针十二原》)。

这一切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谋而合,说明了针灸疗法在当今医疗中的优势所在。

针灸是中医学中的一枝奇葩,属天然绿色疗法,具有适应证广、疗效高、操作简便安全、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在对亚健康的调治过程中,没有外源性药物进入体内,给人以安全感,无医源性、药源性疾病之虞,这是任何药物疗法难以相比的。

大量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表明,当针灸适宜刺激作用于机体后,能使体内失调紊乱的代谢过程或功能状态得到调整并恢复正常,从而使机体内各器官系统的协调关系达到新的平衡和统一。

针灸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所谓双向性,是指针灸对机体各组织、器官机能状态的影响具有兴奋或抑制的双重效应,即在机体器官机能活动状态病理性减弱时,针灸可使之增强而显示兴奋性效应;但在机体器官机能活动状态病理性增强或过度亢进时,针灸的调整作用使之减弱而发挥其抑制性效应。

这种双向调节作用,也是药物疗法无法相比的。

临床医家对针灸调整亚健康状态非常看好,在针灸临床上已广泛应用。

如王华等认为固护先天和后天是针灸“治未病”的关键,提出了“双固一通”法以调整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机体。

“双固”用穴为强壮要穴,即选用固护先天的关元(或肾俞)和固护后天的足三里(或三阴交)为主穴;“一通”用穴为阿是穴或随证取穴,可直捣病灶;扶正为主,兼顾驱邪。

宫艳华等以气血阴阳亏虚为纲,以五脏虚候为目,将亚健康状态的表现总结为心系、肺系、肝系、脾系及肾系证候,并运用针灸进行辩证施治,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亚健康是一个值得关注和重视的公众健康问题,它涉及到生物医学、心理医学、社会医学方面的内容。

从祖国医学的角度看,其病机关键是气血阴阳失衡、脏腑功能紊乱,针灸干预则应依据确定的证候辨证施穴,并注意灵活运用各种手法,或针或灸、或补或泻,亦可综合运用耳针、火罐、刮痧、泻血等方法。

同时,干预过程中,指导患者注意情志调摄,“惜精神、戒嗔怒”;适应四时变化,合理安排饮食起居,积极配合医生将自己的身心调至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 闫建勇,丁国允,雷达.亚健康状态及其研究进展.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5,28(3):171173.
[2] 靳琦,王琦.中医治未病说略.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11):72572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