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教程文件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报告
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标
1.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2.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
二.器材
3个杯子,6个棉签棒,9颗黄豆,照相机
三.过程
1.实验方案
1.将三个杯子标上号,甲,乙,丙,都倒上水.
2.将9颗黄豆也分为A,B,C三类种子.每类种子3颗.
3.将A,B,C三颗种子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杯子里.
4.B种子用两根棉签棒做一个像摇篮似的”床”卡在杯子中
5.A种子用两根棉签棒撑在杯子上
6.将甲放到常温(25℃)下的客厅里,乙放到4℃的冰箱里, 丙放到30℃的阳光下再加90℃的热水里.
7.一天观察两次,看在甲乙丙三组环境中那一组哪一类萌发最快. 2.实验记录
丙组没有有60℃有有60℃有没有60℃
在丙组的环境中(60℃左右)
萌发啦!中间那个种子
在甲组环境中(25℃左右)
在乙组环境(4℃左右)
四.实验结论
在这次实验中,只有甲组中的B种子萌发了,甲组中的A种子因为没有充足的水分,种皮都干裂了,甲组中的C种子因为一直在水中,没有空气,所以也没有萌发.另外乙组和丙组,因为温度太低或太高,所以也没有萌发.
通过这次实验,说明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充足的空气,充足的水
分和适宜的温度.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报告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以了解哪些环境因素对种子的萌发至关重要。
通过实验,希望能够获得有关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宝贵知识,为农业生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实验原理种子萌发是植物生命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种子萌发受到许多环境条件的影响,如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类型等。
这些环境条件对种子的萌发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了解这些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具体影响,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选用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种子(如豌豆、玉米、小麦等),同时准备培养皿、滤纸、光照设备、温度计、湿度计等实验器材。
2.设计实验方案:分别设定不同的温度、湿度、光照和土壤类型条件,以探究这些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将种子放置在培养皿中,并覆盖上滤纸以保持湿度。
3.实验操作:将培养皿放置在预设的光照条件下,并定期测量温度和湿度。
观察并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包括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时间等。
4.数据处理与分析:整理实验数据,对比不同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分析温度、湿度、光照和土壤类型等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具体影响。
5.实验结论总结:总结实验结果,得出有关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结论。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1.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o实验数据:在20℃、25℃、30℃、35℃、40℃的温度下,豌豆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85%、90%、95%、80%、70%;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70%、80%、90%、85%、75%。
o分析:随着温度的升高,豌豆和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在25℃-30℃范围内,种子的发芽率达到最高。
这说明适宜的温度范围对种子的萌发至关重要。
2.湿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o实验数据:在40%、50%、60%、70%、80%的湿度下,豌豆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60%、75%、85%、90%、80%;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55%、70%、80%、85%、80%。
生物学实验种子萌发观察生物实验教材
生物学实验种子萌发观察生物实验教材生物学实验种子萌发观察-生物实验教材注:实验目的、原理和步骤等可以根据具体实验要求进行调整和改写。
下文列出的内容仅供参考。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种子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萌发情况,了解种子的萌发机制和影响因素。
实验器材:1. 各种不同类型的种子(如小麦、豌豆、玉米等)2. 培养皿3. 毛细管或滤纸4. 注水瓶5. 实验室培养箱或温湿度控制设备实验步骤:1. 实验预备:a. 准备好所需的种子和培养皿。
b. 检查种子是否完整、健康。
c. 准备好水和注水瓶。
2. 实验组织:a. 将培养皿均匀地分成几个试验组。
b. 每个试验组放置不同的条件,例如水分不同、光照不同、温度不同等。
3. 实验设定:a. 一组以常温常湿为对照组,不设定其他环境条件。
b. 其他组可以设定不同的水分、光照和温度条件,如常温干燥组、低温高湿组、高温光照组等。
注意设定条件时要考虑种子的实际需要。
4. 种子处理:a. 将一定数量的种子放入培养皿中,保持一定的距离。
b. 根据设定的条件,在不同的试验组中分别滴加适量的水,或调节培养皿内的水分、光照和温度。
c. 记录每个试验组的处理方法和条件。
5. 萌发观察:a. 将培养皿放入实验室培养箱或温湿度控制设备中,确保所设定的环境条件保持稳定。
b. 在一定时间间隔内,观察和记录种子的生长情况,包括种子数量、根长、茎长等。
6. 数据处理:a. 统计不同试验组中种子的萌发率和生长情况,绘制成表格或图表。
b. 分析不同环境条件对种子的影响,找出相关规律和结论。
实验注意事项:1. 种子的存储和处理应当遵循实验室规范,确保种子的纯净性和活力。
2. 在观察和记录时应当尽可能保持环境条件的稳定,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
3.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器材和实验场地,确保实验安全和卫生。
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以上实验步骤,我们可以获得不同环境条件下种子的萌发率和生长情况的数据。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分析不同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1 .提出问题: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条件?2 .作出假设:假设,种子萌发的过程要求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缺少其中任何一种外界条件种子都不能发芽。
.制定计划:1.材料用具塑料盒、标签、黄豆种子、冰箱、温度计、胶水、餐巾纸。
3 .实验步骤(1)、在4个塑料盒上分别贴上标签1、2、3、4o(2)、分别在4个塑料盒里放2张餐巾纸,撒50粒种子在纸巾上。
往1、3号塑料盒撒适量的水,以浸湿种子但不淹没种子为适量。
4号塑料盒撒较多的水,要淹没黄豆表面。
2号盒不放水。
(3)、把1、2、4号塑料盒放在室内常温下(约20度),3号盒放在冰箱中(4度)。
环境条件1号塑料盒2号塑料盒3号塑料盒4号塑料盒水适量的水无适量的水较多的水温度16-20度16~20度4度16-20度(4)、每24小时观察并记录一次塑料盒中种子萌发的情况。
4.实施计划:萌发情况1号塑料盒2号塑料盒3号塑料盒4号塑料盒24小时种子发大无变化种子发大种子发大48小时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水变浑浊72小时开始萌发无变化无变化皮开始脱落96小时萌发无变化无变化水越来越浑浊24小时后:48小时后:72小时后:96小时后:5.分析与结论:1、种子发芽需要适量的水分,不能过多,也不能太少,水分太多种子会被泡死,水分太少种子就会干死;2、温度也要控制好,不能太高或太低,太高种子就会热死,太低就会冷死;3、4号种子未发芽是因为它被完全浸泡在水中,而水中没有空气,所以它也不可能发芽。
4.通过此次实验,我发现了种子的萌芽需要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制度(一)学校安全工作组织领导保障制度安全工作是学校的重要工作,是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有序进行的重要环节,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为搞好我镇学校的安全工作,作到点点有人管,事事有人抓,责任明确,目标落实,特制定学校安全工作组织保障制度。
L学校校长是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安全工作分管领导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各业务副校长负责本部门安全工作的组织、检查、落实情况,各中层领导负责本口对应业务、功能室等一系列安全事项,村小负责人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当周值班领导负责统筹安排、管理当周校园安全工作,当周值周教师、安全巡查人员为本周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教师是该班学生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科任教师为本堂课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教案)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种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使学生理解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2 教学内容种子的结构和功能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种子的结构和功能,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互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种子萌发的过程。
第二章:种子的结构与功能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种子的主要结构。
使学生了解种子的功能。
2.2 教学内容种子的主要结构:种皮、胚乳、胚轴、胚根、子叶。
种子的功能:储存养分、传播、繁殖。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图片展示法:展示种子的结构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第三章: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使学生能够解释为什么种子需要这些环境条件。
3.2 教学内容水分:种子需要一定的水分来激活酶的活性,开始萌发。
温度: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不同种子的最适温度不同。
氧气: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需要氧气进行呼吸作用,产生能量。
光照:有些种子需要光照来触发萌发,有些则不需要。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实验法:进行种子萌发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种子萌发过程,加深对环境条件的理解。
第四章:实例分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例分析,理解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4.2 教学内容分析不同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如小麦、豆类、蔬菜种子等。
讨论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实际应用,如农作物的种植。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不同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实际应用。
第五章:总结与评估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使学生评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2 教学内容学生总结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学生进行自我评估,教师进行点评。
5.3 教学方法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自评法:学生进行自我评估,教师进行点评。
第六章:实践活动观察种子萌发6.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观察种子萌发过程。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报告
【序言】种子萌发是植物生长的起点,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实验报告中,我将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从而深入了解种子萌发的过程和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1. 实验背景】种子萌发是植物生长的开始,种子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完成这一过程。
通过实验,可以深入了解种子萌发的具体环境条件,对于植物的种植和生长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实验方法】本实验选择了玉米种子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实验。
分别是温度、光照和湿度三个方面的实验条件。
2.1 温度实验将一批玉米种子分别放置在常温(25摄氏度)、低温(10摄氏度)和高温(35摄氏度)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观察和记录。
2.2 光照实验在相同温度下,不同光照条件下观察玉米种子的萌发情况。
分别是光照充足和全黑暗两种条件下进行观察记录。
2.3 湿度实验在相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分别在干燥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观察记录。
【3.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观察和记录,得出以下结论:3.1 温度在25摄氏度的常温条件下,玉米种子萌发最为顺利;10摄氏度的低温和35摄氏度的高温条件下,种子的萌发明显受到抑制,其中35摄氏度下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
3.2 光照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玉米种子的萌发情况较好;而全黑暗条件下,种子的萌发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3.3 湿度在潮湿的条件下,玉米种子的萌发情况要优于干燥的条件下。
【4. 实验总结】综合实验所得结果,温度、光照和湿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环境条件。
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湿度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和生长。
进一步探究这些条件对于种子萌发的具体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指导实际的植物种植和生长过程。
【5. 个人观点】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意识到了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重要影响。
在日常的植物种植和栽培中,合理控制温度、光照和湿度,将有助于提高种子萌发率和促进植物生长。
这也引发了我对于植物生长环境条件和生理生态的更深入思考和探讨。
【6. 结语】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探讨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步骤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步骤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而精致的过程,种子萌发是植物生长发育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种子萌发的条件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认识和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有助于提高种子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质量,进而促进农作物的生产和植物的生态环境的改善。
因此,对种子萌发条件进行实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一、选取适用的实验植物种子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首先需要选取适用的实验植物种子。
一般来说,选取的实验植物种子应该是常见植物、易获得的植物种子。
常用的实验植物种子包括大豆、小麦、玉米、绿豆等。
在实验进行中,可以根据具体要求选择不同的实验植物种子,从而更好地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二、制备实验条件在进行种子萌发条件实验之前,需要提前准备好实验条件。
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光照、氧气等因素。
种子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是多样的,不同种子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也有所不同。
在实验进行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目的和条件要求,精确控制好实验条件。
三、浸种处理浸种是种子萌发的关键一步,也是种子处理中的重要部分。
在进行种子萌发条件实验前,可以对实验植物种子进行浸种处理。
浸种处理有利于种子吸水、促进种子萌发,提高种子的萌发率。
一般来说,浸种处理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造成种子发霉或腐烂。
在浸种处理中,可以使用蒸馏水或其他适宜的溶液,从而更好地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四、温度条件实验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条件之一。
不同种子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有所不同,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在进行温度条件实验时,可以设置不同的温度梯度,观察不同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种子对温度的适应性,为植物的种子处理和生长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五、湿度条件实验湿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另一个重要条件。
适当的湿度有利于种子吸水、膨大并促进胚乳的萌发。
在进行湿度条件实验时,可以设置不同的湿度梯度,观察不同湿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2.1 种子的萌发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实验,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 2.指导学生分析总结出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3. 3.掌握探究实验方法二.重点难点:1、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并完成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检验不同的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2、影响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现象分析及如何得出科学结论。
三. 课前准备:学生:1、通过咨询、查阅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生活经验,了解种子萌发的一般规律;2、准备好<<小组实验方案>>;教师:1、烧杯,橡皮筋,塑料膜、滤纸、绿豆种子等实验用品;2、一周前发给学生绿豆种子30粒,引导他们先行探究尝试;3、制作教学用课件;4、设计相关讨论提纲.四.教学设计:教学程序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准备宣布课题,布置学生查阅资料,制作课件,本节课的课件包括:种子萌发的过程动画、预先做好“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
制作绿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观察瓶。
预习新课,收集相关资料:①农民播种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播种后又需要做什么? ②课前培养大豆种子萌发关注学生的亲身体验。
通过种植大豆获得感性知识,增强爱护植物的情感。
通过收集信息,体会农民工作之艰辛引入请你根据以下资料,你来推测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1、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播种,天寒地冻不适于播种。
2、在播种前往往要在地里浇一些水,使土壤潮湿,如果刚下过一场小雨,不用浇水就可以播种了;但是过于潮湿又容易使种子霉烂。
3、播种前往往要松土,使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
学生假设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1、适宜的温度2、2、充足的空气3、3、一定水分结合生活实践,观察生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作出假设“复习探究实验过程教师展示学生做“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的照片。
引导学生回忆探究实验的六个步骤学生根究课件提示回答1、1、提出问题2、2、作出假设3、3、制定计划4、4、实施计划5、5、得出结论6、6、表达交流掌握探究实验的六个步骤围绕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设计实验方案设计“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方案时给予提示:①应当选择什么样的种子?每组应当有多少粒?一粒行吗?②是否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如果需要你将怎样设计?对照组应当提供什么样的条件?③对每个实验组的处理,除了所研究的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是否应当与对照组相同?①复习对照实验的概念,明白设计对照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教案)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种子萌发的基本概念。
激发学生对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兴趣。
1.2 教学内容:种子的定义和特点。
种子萌发的过程。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理解种子萌发的概念。
1.4 教学活动:引入种子的概念,向学生展示不同种子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种子的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种子萌发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分享他们对种子萌发的理解。
第二章: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分对种子萌发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实验方法:观察不同水分条件下种子的萌发情况。
2.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来分析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4 教学活动:向学生介绍水分对种子萌发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水分条件下种子的萌发情况。
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在不同的水分条件下种植种子,并观察和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
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实验结果,总结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第三章: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实验方法:观察不同温度条件下种子的萌发情况。
3.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来分析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4 教学活动:向学生介绍温度对种子萌发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温度条件下种子的萌发情况。
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种植种子,并观察和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
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实验结果,总结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第四章: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探究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说课课件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七、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活现象导入,知识回忆,结合教材自主学习解决问 题,小组合作设计实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以及动手能 力。但实验现象和预测现象有时会出现差异,就需要教师具备更多知 识去分析。
在教学中,我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学习,完善存在 的不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说课
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说课
说课 内容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法和学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本实验内容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教材通过结合探究实验的步骤,结合生活中的 农业现象,结合图片呈现实验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对照组和实验组。 2.学会通过探究实验研究生活中的生物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主要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实验、合作学习等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提高学生观察实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学会动手开展实验,认同实验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六、说教学过程
(二)实验过程
3.制定计划 提问: (1)、如果探究某种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只设计一个装置
的实验吗?如果不是,如何设计? 不是;设计一个对照组和一个实验组,形成对照实验
(2)、种子是随机选择还是选大的饱满的种子,为什么?
选大的饱满的种子,因为对照实验中,除了变量不同,其它条件 要相同和适宜。
(二)实验过程
5.得出结论 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是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教案)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种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激发学生对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兴趣。
教学内容:1. 种子的结构:种皮、胚乳、胚轴、子叶等。
2.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水分、温度、空气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种子的结构,了解它们的功能。
2.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提问学生关于种子结构和萌发环境条件的问题。
第二章: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教学目标:1. 了解水分对种子萌发的重要性。
2. 学习如何控制水分条件来促进种子萌发。
教学内容:1. 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激活酶活性、提供渗透压等。
2. 实验:设置不同水分条件,观察种子萌发情况。
教学活动:1. 讲解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 分组进行实验,学生自己设置不同水分条件,观察种子萌发情况。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2. 提问学生关于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的问题。
第三章: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教学目标:1. 了解温度对种子萌发的重要性。
2. 学习如何控制温度条件来促进种子萌发。
教学内容:1. 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激活酶活性、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等。
2. 实验:设置不同温度条件,观察种子萌发情况。
教学活动:1. 讲解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 分组进行实验,学生自己设置不同温度条件,观察种子萌发情况。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2. 提问学生关于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的问题。
第四章: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对种子萌发的重要性。
2. 学习如何控制空气条件来促进种子萌发。
教学内容:1. 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提供氧气、促进呼吸等。
2. 实验:设置不同空气条件,观察种子萌发情况。
教学活动:1. 讲解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 分组进行实验,学生自己设置不同空气条件,观察种子萌发情况。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环境条件的实验
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环境条件的实验一、材料工具1、常见的种子大豆种子40粒。
(颗粒饱满、完整、收获时间比较短)2、有盖的瓶子4个,小勺1个,餐巾纸8张,4张分别标有1、2、3、4的标签,胶水,清水。
二、方法步骤1、在第一个瓶子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大豆,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2、在第二个瓶子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大豆,洒上少量水,使餐巾纸湿润,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3)在第三个瓶子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大豆,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在水中,然后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4)在第四个瓶子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大豆,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润湿,拧紧瓶盖。
置于低温环境里。
观察记录4个瓶子里大豆种子萌发情况通过观察,发现1、3、4号瓶中种子未发芽,而2号瓶中种子发芽了。
三、问题探究1.为什么同样优质,同样品种的种子有的发芽,有的没有呢?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
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
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然而,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
1号种子未发芽是因为它虽有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但无水分,所以它不可能发芽。
2号种子既拥有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水分,还有水分,所以它发芽了。
3号种子未发芽是因为它被完全浸泡在水中,而水中没有充足的空气(氧气),所以它也不可能发芽。
4号种子也因缺适宜的温度未发芽。
四、讨论结果通过此次实验,发现了种子的萌芽需要充足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同时发现,种子萌发时,首先萌发的是胚根。
仔细地观察,还看到发芽后的植物根上有一些细细的,白白的根毛,其实他们能提高根得吸水率。
|。
研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
研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引言:种子萌发是种子生长发育的起点,也是植物生命周期的关键阶段之一。
种子萌发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很大,包括水分、光照、温度、氧气等因素。
为了深入了解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本次实验旨在探究不同环境条件下种子的萌发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一、实验设计:本次实验选取了小麦种子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的环境条件,观察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萌发情况。
实验共设置了四组处理组和一个对照组,分别是水分处理组、光照处理组、温度处理组、氧气处理组和对照组。
1. 水分处理组:将小麦种子放置在含水量不同的培养介质中,分别为干燥组、适宜水分组和过湿组。
2. 光照处理组:将小麦种子置于不同光照强度下,分别为强光组、适宜光照组和黑暗组。
3. 温度处理组:将小麦种子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分别为低温组、适宜温度组和高温组。
4. 氧气处理组:将小麦种子培养在不同氧气浓度下,分别为低氧组、适宜氧气组和高氧组。
二、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小麦种子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每组处理组和对照组取100颗小麦种子,均匀分布于培养皿中。
3. 水分处理组:分别向培养皿中加入不同含水量的培养液,保持一定湿度。
4. 光照处理组:将培养皿分别放置于不同光照条件下,如强光、日光灯光照和黑暗。
5. 温度处理组:将培养皿分别放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如低温(10℃)、适宜温度(25℃)和高温(35℃)。
6. 氧气处理组:将培养皿分别密封在不同氧气浓度的环境中,如低氧、适宜氧气浓度和高氧。
三、观察记录与结果分析:1. 对每组处理组和对照组进行每日观察,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包括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时间。
2. 水分处理组:观察发现,在适宜水分条件下,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时间最佳,干燥组和过湿组的发芽率明显低于适宜水分组。
3. 光照处理组:强光组和适宜光照组的发芽率较高,黑暗组的发芽率较低。
4. 温度处理组:适宜温度组的发芽率和发芽时间最佳,低温组和高温组的发芽率较低。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讲稿)
使水刚好浸湿但 没有浸没种子
实验步骤(参考) 1、选两只大小相同的烧杯,编号为1、2,将两张相同的吸 水纸分别铺在两个烧杯的底部,再向每个烧杯中放入10粒 饱满的、大小相当的绿豆种子。 2、向1号烧杯中洒上适量的清水,使水刚好浸湿但没有浸没 种子, 2号烧杯不做处理。 3、每天定时观察烧杯中种子的萌发情况,做好记载。 种子萌发记录表
SUCCESS
2019 THANK YOU
2018年12月12日星期三13
SUCCESS
①材料器具:绿豆种子、烧杯、吸水纸、清水、标签纸…… ②操作方案:
如何控制实验中的变量 着重考虑: 如何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
问题一:如何控制实验中的变量?
【温馨提示】:遇到多个变量时,先探究其中一个变量对实验 的影响,控制住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例: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培养时间 第1天 实验装置 1组 (种子的发芽数) 2组 (种子的发芽数) 第 2天 第 3天 …… 第n天
步骤4、实施计划: 每天定时观察,连续观察一周,并且记录种 子萌发的情况。 试一试:
对照: 1和2(变量是水) 下表是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结果。本实验的种子为自身条件 2和3(变量是温度) 注意:1和4有两个变 好的大豆种子。请根据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量:水分和 空气 2和4(变量是空气)
变量:水分 (控制空气、温度、阳光等条件不变)
问题二:如何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
提示: 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只有一项条件不同,其余均相同。 有无水分 1组 2组 有无空气 温度是否适宜 其它
╳
√
√ √
√ √
√ √
举一反三:
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变量:温度)
部编初中生物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报告
部编初中生物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报告部编初中生物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报告【探究内容】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探究目的】1、了解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
2、学会进行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
【探究器材】种子100粒、5个能盖紧的罐头瓶、小勺一个、餐巾纸10张、标签纸5张【探究过程】提出问题:光的强弱会对种子萌发产生影响吗?水的多少会对种子的萌发产生影响吗?温度的高低会对种子萌发产生影响吗?空气的流通会对种子萌发产生影响吗?做出假设:光的强弱、水的多少、温度的高低都会对种子的萌发产生一定的影响。
制定计划:准备100颗绿豆种子,5个有盖的瓶子,10张纸巾,5张便利贴。
1号瓶的水只能湿透纸巾,并不能淹没种子,放在空气流通,有阳光的地方;2号瓶的水不但能湿透纸巾,而且能把种子淹没,放在空气流通,有阳光的地方;3号瓶的水只能湿透纸巾,并不能淹没种子,用盖子把瓶子盖上,使瓶子空气不能流通;4号瓶的水只能湿透纸巾,并不能淹没种子,放在冰箱里,尽量使瓶子里的水不结冰;5号瓶不放水,放在空气流通,有阳光的地方。
实施计划:每天都进行实验并观察5个瓶子有什么变化,再把每天的变化都纪录下来。
分析结果:1号瓶大部分能发芽;2号瓶的种子皮破了,但不能发芽;3号瓶只有少许发了芽;4号瓶和5号瓶没有发芽得出结论:想要种子发芽,一定要有适宜的光度;需要适量的水分,温度也要控制好,空气的流通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没有光度、水分和温度大,相对来说,空气流通的影响较小。
这个实验很简单,我们在做实验要分以上几步完成,就会很容易的完成实验。
【交流与评估】1、根据你的问题和假设,应当将种子分成几组?________每组应有多少粒种子?______每组只有一粒种子可以吗?________.2、对照组应提供的温度、水分、空气等条件应该如何?__________3、每个实验组的处理,除了所研究的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是否应与对照组相同?______。
任务书: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任务书: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一、提出问题:种子萌发需要哪些环境条件?
二、作出假设: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水分。
三、准备材料:
4个烧杯、绿豆、脱脂棉、水、鞋盒
四、制定计划:
第一步:取四个干净、干燥的罐头瓶,分别贴上1、2、3、4号标签。
第二步:在四个烧杯中分别放入脱脂棉,再在1、2号烧杯中加入少许水使脱脂棉湿润,在3号烧杯中加入三分之一的水,4号烧杯保持干燥。
第三步:在四个烧杯中分别放3粒绿豆种子。
然后将1、3、4号烧杯放在室温、通风处用鞋盒盖上避免阳光照射,将2号烧杯放入冰箱中。
第四步:一周后观察种子发芽的情况。
五、实施计划:
依据计划进行操作,观察,记录,分析。
并完成下表:
六、得出结论:
1、通过1号和2号烧杯的对比实验,1号烧杯中的绿豆萌发了,2号烧杯中的绿豆没有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2、通过1号和3号烧杯的对比实验,1号烧杯中的绿豆萌发了,3号烧杯中绿豆没有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3、通过1号和4号烧杯的对比实验,1号烧杯中的绿豆萌发了,4号烧杯中绿豆没有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水分。
七、表达与交流:
1、该探究实验中,1号烧杯分别可以与
2、
3、4号烧杯进行对照,其实验变量分别是什么?
2、2号烧杯可以和3号烧杯做为一组对照实验吗?为什么?
3、若1号瓶中的种子没有萌发,不设置1号可以吗?为什么?
4、按计划进行操作,一周后若1号瓶中绿豆没有萌发,原因可能是什么?
5、如果每瓶中用一粒绿豆种子进行实验,科学吗?为什么?
6、你在该探究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原因是什么?怎么调整?。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种子萌发的条件
3.将两个瓶子同时放在相同的室温中,并保持光照 的情况相同。
分析实验方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相同条件:
① 在两个容器中分别放入同样的卫生纸或棉花。 ② 在每个容器中放入5-6粒菜豆的种子。 ③ 将两个瓶子同时放在相同的室温中。 ④ 保持光照的情况相同。
(2)不同条件: ① 保持1号瓶内的种子干燥。 ② 经常2号瓶中洒一些水,使纸或棉花始终 保持潮湿状态,但不要让种子浸没在里。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种子萌发的条件 研究种子萌发需要水 材料:菜豆或黄豆10~12粒,玻璃小瓶或培养皿 两个。 实验方法:将种子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放在干燥的和 有适量水分的两个容器中培养,进行对比实验。 实验步骤: 1.在两个瓶中分别放入同样的卫生纸或棉花,并在 每个瓶中放入5~6粒菜豆的种子。
2.保持1号瓶内种子干燥;经常向2号瓶中洒一些水, 使纸或棉花始终保持潮湿状态,但不要让种子浸没在 水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
条件实验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
1.提出问题:
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条件?
2.作出假设:
假设,种子萌发的过程要求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缺少其中任何一种外界条件种子都不能发芽。
3.制定计划:
1.材料用具
塑料盒、标签、黄豆种子、冰箱、温度计、胶水、餐巾纸。
2.实验步骤
(1)、在4个塑料盒上分别贴上标签1、2、3、4。
(2)、分别在4个塑料盒里放2张餐巾纸,撒50粒种子在纸巾上。
往1、3号塑料盒撒适量的水,以浸湿种子但不淹没种子为适量。
4号塑料盒撒较多的水,要淹没黄豆表面。
2号盒不放水。
(3)、把1、2、4号塑料盒放在室内常温下(约20度),3号盒放在冰箱中
4.实施计划:
24小时后:
48小时后:
72小时后:
96小时后:
5.分析与结论:
1、种子发芽需要适量的水分,不能过多,也不能太少,水分太多种子会被泡死,水分太少种子就会干死;
2、温度也要控制好,不能太高或太低,太高种子就会热死,太低就会冷死;
3、4号种子未发芽是因为它被完全浸泡在水中,而水中没有空气,所以它也不可能发芽。
4.通过此次实验,我发现了种子的萌芽需要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