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地质土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合集下载

路基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路基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路基工程质量限制要点一、质量目标要求1、路基应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路基是干脆在地面上填筑或挖去一部分地面建成的。

路基修建后,变更了原地面的自然平衡状态。

在工程地质不良的地区,修建路基可能加剧原地面的不平衡状态,从而导致路基发生各种破坏现象。

因此,为防止路基结构在行车荷载及自然因素作用下发生整体失稳,发生不允许的变形或破坏,必需因地制宜实行确定的措施来保证路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2、路基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路基的强度是指在行车荷载作用下,路基抗拒变形和破坏的实力。

因为行车荷载及路基路面的自重使路基下部和地基产生确定的变形,较大的变形会影响路面的运用品质。

尤其是不匀整沉降,干脆导致路面的不匀整沉降,降低路面平整度,同时,也是路面早期破损的重要缘由。

为保证路基在外力作用下,不致产生超过允许范围的变形,要求路基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3、路基应具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路基的水温稳定性是指路基在水和温度的作用下保持其强度的实力。

路基在地面水和地下水的作用下,其强度将会显著降低。

因此,对于路基,不仅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而且还应保证在最不利的水温状况下,强度不致显著降低,这就要求路基应具有确定的水温稳定性。

4、路基应确保排水通畅路基施工应自始至终确保排水通畅。

路基施工前,应首先设置完善临时排水系统。

永久排水设施应确保排水通畅,并力求内在及外观质量优良。

5、上、下边坡稳定美观上边坡防护应首先确保平安、耐久。

同时应留意施工质量的内实外美。

下边坡防护的型式较多,在确保施工内在质量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工程外观质量。

6、小桥涵应内实外美小桥涵的施工,应做到内实外美。

以往小桥涵的施工,往往不够重视,质量难以保证,尤其是外观质量往往较差。

二、质量限制要点临时排水沟1、临时排水沟路基施工前,应首先形成完善的临时排水系统,解除地表水。

施工过程中的雨水应能随时解除。

临时排水沟的设置,应留意在确保排水功能的同时,还应讲求外观的整齐划一、美观。

临时排水沟应断面尺寸统一,线条顺直美观。

公路施工中常见不良地质以及处理方法探讨

公路施工中常见不良地质以及处理方法探讨

公路施工中常见不良地质以及处理方法探讨【摘要】公路施工中常见不良地质是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的重要因素。

本文通过对常见不良地质类型、路基处理、边坡处理、水文处理和防护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

针对不同类型的不良地质,需要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包括加固路基、加固边坡、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和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等。

在提出了加强对策建议、推动技术创新和规范管理的重要性。

通过全面考虑不良地质因素,采取科学有效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公路施工的质量和进度,保障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关键词】公路施工、不良地质、处理方法、路基处理、边坡处理、水文处理、防护措施、对策建议、技术创新、规范管理。

1. 引言1.1 公路施工中常见不良地质以及处理方法探讨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不良地质问题,如软弱地基、高地渗、滑坡等,这些问题给公路工程施工和使用带来了不小的困扰和危害。

对于公路施工中常见不良地质及其处理方法的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在本文中,将探讨公路施工中常见的不良地质类型,如软弱地基、高地渗、滑坡等,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的有效处理方法。

其中包括路基处理、边坡处理、水文处理和防护措施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通过深入研究不良地质问题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和事故发生概率,提高公路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对于公路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建议、促进技术创新和规范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接下来的将详细介绍不良地质问题的处理方法,并在结论中提出更具体的对策建议、技术创新和规范管理措施,以期为公路施工工作者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

的研究将为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支持。

2. 正文2.1 常见不良地质类型在公路施工中,常见的不良地质类型包括土质松软、岩体崩塌、地下水涌出、沉降变形等。

土质松软是指地基土层承载能力不足,易发生沉降,造成路面塌陷的情况。

岩体崩塌是指路基或边坡上的岩石层发生松动或崩塌,导致道路交通受阻。

路基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基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二、边坡塌落病害的原因分析 (一)土质路堑(qian)边坡的塌落
第二节 路堤边坡病害的防治
二、边坡塌落病害的原因分析
(一)土质路堑(qian)边坡的塌落 1、由于边坡土质属于很容易变松的砂类土,砾类土以及受到雨水 侵入后易于失稳的土,而设计或施工时采用了较小的边坡坡度。 2、较大规模的崩塌,一般多产生在高度大于30m,坡度大于45度( 大多数介于55—70度之间)的地形条件。 3、上缓下陡的凹坡和凹凸不平的陡坡。
二、措施
5、路堤填筑方式应采用水平分层填筑 ,按照断面全宽度分层逐层 向上填筑,当原地面纵坡大于12%的地段,宜采用纵向分层填筑施工 ,填筑至路基上部时,宜采用水平分层法填筑。每层应保证层面平整 ,便于压实均匀一致。
6、合理确定路基填筑厚度,分层松铺厚度控制在30cm。当采用大 吨位压路机碾压时,增加分层厚度,必须要有足够的实验数据证明压 实效果,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方可施工。
第一节 路基压实质量问题的防治
二、路基边缘压实不足的原因及防治
第一节 路基压实质量问题的防治
二、路基边缘压实不足的原因及防治
(二)原因 1、路基填筑宽度不足,未按超宽要求填筑施工。 2、压实机具碾压不到边。 3、路基边缘漏压或压实遍数不够。 4、采用三轮压路机碾压时,边缘带(0—75cm)碾压频率低于行 车带。
第四节 路基纵向开裂病害的防治
一、路基纵向开裂甚至形成错台
第四节 路基纵向开裂病害的防治
一、路基纵向开裂甚至形成错台 (一)原因 1、清表不彻底,路基基地存在软弱层或坐落于河道上。 2、沟、塘清淤不彻底,回填不均匀或台阶宽度不够。 3、路基压实不均。 4、旧路利用路段,新旧路基结合部未挖台阶或台阶宽度不够。 5、半挖半填路段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台阶并压实。 6、使用渗水性、水稳性差异较大的土石混合料时,错误的采用了

公路施工中常见不良地质以及处理方法 谢晓红

公路施工中常见不良地质以及处理方法 谢晓红

公路施工中常见不良地质以及处理方法谢晓红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公路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交通设施,在公路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不良的地质状况,这会给道路施工造成非常大的麻烦,因此,掌握公路施工中常见不良地质的类型以及加强不良地质处理的能力都是值得重视的工作。

公路的施工单位要在施工实践中善于总结遇到不良地质的处理方法,提高施工的质量和效率,为社会带来优质的公路设施和更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公路施工;不良地质;处理方法1.公路施工中常见不良地质的类型1.1滑坡在公路施工过程中,滑坡是比较常见的不良地质之一。

道路施工时周围的斜坡往往会处于土质松软的状态,加之两侧没有大量植被的保护,遇到暴雨的天气,大量雨水对斜坡处本就松软的土质进行猛烈冲刷,就很容易造成常见的滑坡现象。

公路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暴雨这种恶劣的天气本身就会耽误工程的进度,若再发生滑坡就更会对施工产生严重的影响,施工的质量也就无法保证。

滑坡往往就是由于土质的松软和暴雨等恶劣天气造成的,为了有效改善此类状况的发生,首先道路两侧的土壤质量要提高,对于土质松软的状况也要做出及时有效的管理。

1.2崩塌崩塌是由于斜坡处存在着不同的斜度,使得它的力学性质极其不稳定,加之此地方的岩土本身的结构不稳定、土质不均匀,发生剧烈的地质活动时极易滑脱。

另外,遇到暴风雨等恶劣的天气以及山洪等自然灾害时,就更容易造成岩土的滚动和崩塌,此类不良地质状况的发生对公路施工产生的影响是极为严重的,不仅会耽误施工的工期,有甚者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所以,为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对于崩塌现象一定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1.3地面塌陷地面塌陷是非常常见的不良地质之一,它是指地面的土地、岩石由于人为因素或自然原因而发生的向下凹陷的现象,这种现象是十分明显的,对公路造成的危害也是极其严重的,而且它的修复非常困难。

地面塌陷是对地质的结构的整体性产生的破坏,它对公路施工产生的不利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路基施工要点与施工质量控制

路基施工要点与施工质量控制

路基施工要点与施工质量控制公路的路基不论是路堤还是路堑,都是由广义的土修建的,这个广义土包含日常的土、砂砾和岩石,因此路基工程施工实质上是土方工程施工。

公路路基工程的目的是在完成后的土方构筑物——路堤或路堑上能铺筑良好的路面,该路面在通车使用期间能保持良好的平整性。

作为路基材料的土具有复杂的性质。

因此,担任路基工程的工地技术人员必须预先对土的基本性质、现场的土调查结果具有充分知识。

施工中取用土的试验大致分为:土的种类鉴别,土的液塑限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测定,土的湿密度和土的含水量测定,地基的承载力测定。

因此,要求路基施工中,必须摸清现场的水文、地质情况,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一、测量放线工作1.恢复定线测量在地面上进行中线测量前,应由设计部门办理交桩手续。

转角点桩及方向桩应在线外设拴点,并作点志标记。

直线部分每隔500~10m应加设方向桩。

复核水准基点;沿中线作水平测量以复核地面标高及原有水准基点标高时,如发现水准基点有疑问,除及时向设计单位查询外,可采用两个水准点为一环进行闭合测量,先确定两点的高程差。

看两水准点的闭合差是否在以内(K为两点间水平距离,以km计)。

根据施工要求,城区道路每隔200~300m设一临时水准点。

2.填挖方施工测量每一地段开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放线,测设中心桩、边线桩、主要构筑物位置桩。

施工中应经常检查各测量标志,对遗失或位置移动者随时补钉校正。

二、路基施工1.一般规定(1)路基土方作业,须熟悉图纸,按规定切实做好路基排水和路基处理以及边坡防护工作,确保路基的强度和稳定。

并注意路肩或人行道的压实工作。

(2)挖方、不填不挖段的路基,均须压实至规定密实度。

填方必须按规定厚度分层压实。

(3)路基土原地面以上的庄稼、草皮、树根应清除干净,原地面以下的墓穴、井洞、管沟应分层加以妥善处理。

2.路基挖填土作业(1)路基挖方作业,必须按设计横断面整幅开挖,不得乱挖和超挖,槽底必须预留碾压沉降量。

公路路基高边坡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公路路基高边坡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公路路基高边坡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摘要:在公路建设中,路基高边坡施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本文针对公路路基高边坡施工中的常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首先,分析了施工中的重难点及应对策略,包括周边环境的制约、不良地质段的风险、边坡体坍塌或掉块风险以及高处坠落风险等。

然后,针对常见的施工质量通病,如路基边坡塌方、边坡超欠挖、锚杆及锚索问题、混凝土质量问题等,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公路路基高边坡的施工质量,确保公路建设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公路路基;高边坡;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 施工重难点分析及对策1.1周边存在制约施工作业的客观影响因素在公路路基高边坡施工过程中,周边环境往往会对施工造成一定的制约。

例如,周边建筑物、交通道路等可能会限制施工的空间和操作范围。

此外,地下管线、地质条件等因素也可能对施工造成影响。

对策:在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调查,了解周边环境和地下管线等情况。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同时,应加强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和配合。

1.2不良地质段施工风险在公路路基高边坡施工过程中,遇到不良地质段是常见的现象。

例如,软土、泥岩等地质条件较差的区域可能会导致施工难度加大,容易出现边坡失稳等问题。

对策:在遇到不良地质段时,应加强地质勘察工作,了解地质条件和分布情况。

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如换填、加固等措施,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

同时,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和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1.3边坡体在开挖和支护过程中潜在坍塌或土石掉块风险在公路路基高边坡施工过程中,边坡体的开挖和支护是关键环节。

如果开挖不当或支护不到位,可能会导致边坡失稳或土石掉块等问题。

对策:在开挖前,应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调查,了解边坡体的地质条件和分布情况。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开挖方案和支护措施。

路基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路基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路基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路基施工严格执行国家、铁道部颁布的规范、规程、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同时必须满足长吉客运专线路基设计文件对路基各部分提出的技术要求,确保路基的强度与变形符合要求。

(2)工前对现场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调查核对,若与设计不符,及时会同监理、设计单位修改设计,确保工程质量。

(3)根据设计院所交控制桩点进行全线贯通复核测量,无误后按二级导线、四等水准标准设置自用测量控制网。

(4)建立信息反馈制度,施工中发现不良地质或地质与设计不符时,及时报监理和设计部门,及时修改设计,调整施工方案。

(5)建立完善的检测(如路堑基床条件质量检测等)、动态监测(路基沉降变形、路堑边坡变形监测等)系统,以指导施工及试运营期的养护维修。

(6)路基施工完成后至少留6个月的沉降观测期,施工组织上,紧前安排高填方、高路堑地段。

确保有足够的沉降完成时间,满足工后沉降要求。

(7)各类填料施工前均进行填筑工艺试验,以及质量检测方法、质量控制标准的试验,重点研究各类填料的颗粒粒径控制方法及合理的级配范围等试验,确保路基的填筑施工质量。

编写工艺实施细则做为路基填筑的控制标准。

正式填筑施工时严格按工艺标准作业。

(8)各种不同地基条件下的不同地基加固措施施工前均进行工艺性试验,确保施工质量以及地基加固处理措施的有效性,满足工后沉降的控制要求。

(9)在路基的填前碾压、分层填土压实和填方达到标高后采用冲击压实技术。

本标段设计采用冲击压实技术主要用于:路堤地段无复合地基或桩网结构加固地段地基土的填前压实;高填方地段填土的分层压实;土质、全风化岩层路堑挖方地段换填底部压实;路基纵向填挖频繁交替地段的路基面追密压实。

(10)填筑从最低点起全断面水平分层填筑,重型压路机分层碾压密实,严格控制填料松铺厚度及碾压遍数。

路基填筑摊铺填料时,施工面做成人字形横向排水坡,防止雨后出现积水;填料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3%~+2%时进行碾压,否则进行洒水或晾晒处理。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一、施工准备阶段1.地质勘察详细了解施工路段的地质条件,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

对不良地质地段,提前制定处理方案。

2.设计方案审核组织专业人员对路基设计方案进行审核,确保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对特殊路段的设计,如高填方、软基处理等,进行重点审查。

3.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流程、质量控制要点等。

明确各工序的责任人,确保施工有序进行。

4.原材料控制选择质量合格的路基填土材料,严格控制土的含水量、液限、塑限等指标。

对石料、砂等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二、施工过程阶段1.测量放线准确测量道路中心线、边线和高程,确保路基的位置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设置控制桩,定期进行复核。

2.基底处理清除地表的杂草、树木、腐殖土等杂物。

对软弱地基进行处理,如换填、强夯、排水固结等,确保基底承载力满足要求。

3.填方施工分层填土,每层厚度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控制填土的压实度,采用合适的压实设备和压实遍数。

填土的平整度和横坡要符合设计要求。

4.挖方施工按照设计的边坡坡度进行开挖,防止超挖和欠挖。

做好排水工作,避免积水影响边坡稳定。

5.排水设施及时修建临时排水设施,如边沟、截水沟等,确保施工期间排水畅通。

保证排水设施的施工质量,防止渗漏和堵塞。

6.压实度检测采用灌砂法、环刀法等方法,定期对路基压实度进行检测。

对检测不合格的路段,及时进行返工处理。

7.沉降观测在高填方、软基等路段设置沉降观测点,定期进行观测。

根据观测结果,调整施工进度和工艺。

三、竣工验收阶段1.外观检查检查路基的表面平整度、坡度、宽度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查看有无裂缝、沉陷、松散等病害。

2.弯沉检测采用贝克曼梁法或落锤式弯沉仪对路基进行弯沉检测。

弯沉值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3.质量评定依据检测数据和外观检查结果,对路基工程进行质量评定。

对评定不合格的部位,进行整改和修复。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道路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道路建设的核心就是路基工程,它可以说是道路施工的基石。

然而,在路基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下面将列举一些常见的路基工程质量通病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1.路基沉降路基沉降是指路基土地沉降或下沉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土壤的不均匀沉降或压实不良。

如果路基沉降过大,会导致路面下陷、路面损坏,甚至给行车带来危险。

防治措施:-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了解路基土层情况,合理设计路基处理方案。

-采用合适的土质改良技术,对土壤进行加固,提高土壤的承载能力。

-严格控制土壤填筑的湿度和压实度,确保土壤的均匀性和密实度。

2.土质膨胀土质膨胀是指土壤含水量增加导致体积膨胀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土层中含有可吸水性较高的黏土。

土质膨胀严重时会引起路基变形,对道路使用产生较大影响。

防治措施:-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到土壤的膨胀性质,采用合适的处理方法。

可以选择在路基下方设置排水管道,以减少土壤膨胀带来的影响。

-加强路基填土与基础层之间的附着力,通过加固处理或改良土壤,减少土壤的膨胀性。

3.路基坍塌路基坍塌是指路基土体发生失稳或坍塌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土壤自身力学性质较差或施工工序不当导致。

路基坍塌会导致路面下陷或路基边坡崩塌,严重时可能影响车辆行驶安全。

防治措施:-加强施工监管,确保施工工序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对路基土体进行可靠的地质勘察,了解土质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加固措施。

-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合理确定路基的结构和厚度。

4.地基沉降地基沉降是指路基上的地基土层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沉降现象,主要是由于地基土层的固结沉降造成的。

地基沉降会导致路基的变形和破坏,使道路施工质量下降。

防治措施:-在施工前进行地质勘察和固结性试验,了解地基土壤的沉降特性,确定合理的设计参数。

-采用适当的地基处理技术,提高地基土壤的承载能力。

不良地质路基施工方案

不良地质路基施工方案

不良地质路基施工方案一、前言地质条件是影响路基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不良地质条件下进行路基施工,会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探讨不良地质条件下的路基施工方案,以期为实际工程提供指导。

二、不良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方案1.土层处理:不良地质条件下的土层经常会出现软弱、易液化等问题,对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造成威胁。

因此,在施工前需要对土层进行充分的处理。

(1)软弱地基处理:对于软弱地基,可以采取加固措施,如地下榀木桩、灌注桩等。

通过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确保路基的安全性。

(2)液化地基处理:对于易液化地基,可以采取加重或混凝土填充等方法,增加地基的密实度和稳定性,防止液化发生。

(3)坚硬地基处理:对于坚硬地基,可以采取预处理措施,如钻孔爆破等,使地基更加易于开挖和平整。

2.施工工艺:不良地质条件下的路基施工需要重视施工工艺的选择和调整。

合理的施工工艺可以有效地解决地质条件带来的问题。

(1)挖填工艺:对于软弱地基,可以采用软弱地基挖填法。

先挖掉软弱层,再进行填充,以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2)抽水工艺:对于液化地基,可以采用抽水工艺,将地下水位降低到安全范围,减少液化发生的风险。

(3)削方工艺:对于坚硬地基,可以采取削方工艺,在地表上进行削方,减少开挖深度和施工难度。

3.施工技术:在不良地质条件下的路基施工中,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施工技术,以解决地质条件带来的问题。

(1)地质勘察:在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质特征,识别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2)监测与预警: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地质监测,及时掌握地质变化情况。

同时,可以采用地质预警系统,提前发现地质灾害的迹象,采取相应的措施。

(3)抢险与处理:在不良地质条件下,灾害发生的风险较高。

因此,需要有应急抢险队伍和设备,及时处理地质灾害,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4.施工管理:在不良地质条件下的路基施工中,施工管理必不可少。

合理、科学的施工管理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不良地质路段处理措施

不良地质路段处理措施

不良地质路段处理措施1.补充土壤:在不良地质路段施工时,可以通过补充土壤的方式来改善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补充土壤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会选择土层稳定性较好的土壤来进行补充,同时还需要进行合理的压实和固结处理。

2.修建挡墙:对于路段上出现坡体滑坡等情况时,可以采取修建挡墙的措施来稳定路基。

挡墙的材料可以选择钢筋混凝土、砖石等材料,施工时需要考虑到挡墙的高度和坡度,以及与路面的连接处的设计。

3.安装防护设备:在不良地质路段,如有可能出现岩石滑落、土石流等危险情况时,可以在路面边缘或者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志、护栏等防护设备,以减少人员和车辆受到伤害。

4.排水处理:合理的排水系统可以有效地减轻地质路段的不良现象,如泥石流、塌方等。

在路面设计和施工时,应考虑到水流的排出方向,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确保雨水和地下水在路面及其周围流动,减少对路基的承载力影响。

5.定期监测:对于不良地质路段,应进行定期监测,及时掌握地质变化情况。

可以利用地下水位、土壤位移等监测方法来检测不良地质状况的变化,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6.加固处理:对于严重不良地质路段,可以采取加固处理的方法来提升路面的稳定性。

加固材料可以选择钢筋、混凝土、钢板桩等,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合的加固方式,以提升路段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7.管理维护:不仅要在处理不良地质路段后,还需要对路段进行管理和维护,定期巡视和清理沟渠,清理路面垃圾和积水,以保持路段的良好状况,避免不良地质再次出现。

需要注意的是,处理不良地质路段需要综合考虑地质特征、气候条件和施工技术等因素,因此对于实际的不良地质路段问题,需要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才能确定最适合的处理措施。

同时,处理不良地质路段的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工程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不良地质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不良地质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不良地质路基处理施工方案不良地质路基是指路基所处地质环境复杂,存在诸如软弱土层、沉积层、断层、滑坡、塌陷等地质问题,对道路安全和使用寿命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

为了确保道路的安全和稳定,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和抗滑性,需要采取适当的地质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下面就以一个具体道路工程为例,进行详细介绍。

工程地理概况:本工程位于XXXXX,总长度为xx km,沿线地质情况复杂,主要存在软弱土层和沉积层。

为了保证道路的设计要求和使用寿命,需要进行合理的地质路基处理。

处理方案:1.地质勘探首先,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包括地质剖面、土壤采样和试验等,以了解地质情况和土壤特性。

在特殊地质部位,如断层和滑坡等,需要进行更加详细的勘探,以确定施工方案和处理方法。

2.软弱土层处理对于存在软弱土层的路段,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地基加固、排水和加铺加筑等。

地基加固可以采用灌浆法、挤浆法等方法,将混凝土或其他材料注入软弱土层,增加土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排水是为了降低土壤含水量,采用排水沟、排水管等设施,防止土体失稳。

加铺加筑是指在软弱土层上铺设加筑块或钢板,以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3.沉积层处理沉积层常常存在较大的变形和沉降,会对路基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处理沉积层可以采用控制沉降、加固地基和加厚填料等方法。

控制沉降可通过改变填筑层的性质和厚度,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后期沉降预留合适的空间。

加固地基可采用灌浆、振动加固等方法,增加土壤的稳定性。

加厚填料是指在沉积层上加铺更多的填料,增加路基的承载能力。

4.断层和滑坡处理对于存在断层和滑坡的路段,需要进行专门的处理。

断层处理可以采用填充断层、边坡修整和加固等方法。

填充断层是指在断层裂缝中填充碎石、混凝土等材料,修建连接断层的道路。

边坡修整是指调整边坡的坡度和坡高,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加固措施可采用锚杆加固、喷锚加固等方法,增加边坡的抗滑性和抗震能力。

滑坡处理可以采用边坡加固、土体改良和排水等方法,以减小滑坡的风险。

不良地质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不良地质路基处理施工方案

不良地质路基处理施工方案不良地质路基处理是指在道路建设中出现的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如果不进行适当的处理,可能会导致路基沉降、塌陷、开裂等问题,影响道路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施工方案,介绍了处理的方法和流程。

施工前准备1.工程勘察:对路基地质进行详细勘察,包括地质类型、土质条件、地下水位等。

根据勘察结果确定处理方案。

2.施工图设计:根据勘察结果进行施工图设计,确定施工的具体方案和方法。

地基处理(填方处理)1.地表清理:清除路基上的杂草、泥土、垃圾等,确保施工面整洁。

2.坑槽开挖: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质层剖面开挖,将部分黏土、砂土等土层挖除,使土体达到稳定状态。

3.坑槽回填:将符合要求的填土逐层回填坑槽,每层要按要求进行压实处理,如使用压路机或振动锤进行碾压或振动。

4.地基均匀压实:对填充土进行均匀压实处理,保证填方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地基处理(加固处理)1.灌浆处理:针对有大量孔隙的地质层,进行灌浆处理,填充空隙,增加土体的密实性和稳定性。

2.土挡墙或挡土墙:对于较高的路堤,可以采用土挡墙或挡土墙进行加固处理,增加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土钉墙:对于较陡峭的边坡,可以采用土钉墙进行加固处理,增加边坡的稳定性。

4.排水处理:通过设置排水设施,排除地下水对路基的不良影响,保证路基稳定。

边坡处理1.边坡整形:根据边坡的形状和设计要求进行整形,使其具备一定的坡度和稳定性。

2.边坡加固:针对边坡的松散土壤,可以进行加固处理,如喷锚、喷涂混凝土等技术手段,增加边坡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植被覆盖:对于边坡进行绿化处理,种植草坪或其他绿植,增加边坡的抗冲刷能力,减少水土流失。

施工质量控制1.施工过程监控: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2.施工质量检查:对填方、回填、压实等关键工序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处理效果符合要求。

3.施工记录和验收:对施工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工程量、质量情况等,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要求。

公路施工中常见不良地质以及处理方法探讨

公路施工中常见不良地质以及处理方法探讨

公路施工中常见不良地质以及处理方法探讨【摘要】公路施工中常见不良地质问题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处理。

本文通过对不良地质类型及特征、钻孔灌浆、加固桩和爆破除障等处理方法的探讨,总结了不同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钻孔灌浆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高和土质较松软的地段,加固桩则适用于处理土质较硬的地段,而爆破除障则可以有效地处理岩石等不易被其他方法处理的地质问题。

在结论部分强调了不良地质处理的重要性,同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公路施工中的地质问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公路施工、不良地质、钻孔灌浆、加固桩、爆破除障、处理方法、重要性、研究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公路施工中常见不良地质以及处理方法一直是施工中的重要问题。

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不良地质会给施工带来一系列困难和风险。

不良地质一旦发生,可能会导致工程质量下降,延误工期,甚至发生严重事故。

对公路施工中常见不良地质的深入研究和有效处理方法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实施工中,不良地质常见于软土地区、山区和水域地带,包括但不限于塌方、滑坡、地质断裂等。

这些不良地质在施工过程中会给工程带来挑战,需要及时有效地处理和解决。

针对不同类型的不良地质,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包括钻孔灌浆、加固桩、爆破除障等。

这些处理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实施,以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工程质量的保障。

对公路施工中常见不良地质以及处理方法的研究与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不良地质的特点和规律,可以有效指导施工实践,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并为未来施工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1.2 研究意义公路施工中遇到不良地质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挑战,不良地质会给施工带来许多困难和风险。

研究如何有效处理不良地质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效处理不良地质可以保障公路施工的顺利进行,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不良地质处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公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关系着广大道路使用者的出行安全。

不良地质地段施工安全规定

不良地质地段施工安全规定

Word资料,仅供参考,下载后可编辑
不良地质地段施工安全规定
1、施工前结合地质条件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开工前必须针对不同的风险源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贮备足够的抢险急救物资储藏。

2、制定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方案,并根据结果及时调整施工工法。

隧道施工时应加强监控量测,发现围岩及支护体系变形速率异常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将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3、每到工序施工前,应由当班安全员用班前讲话的形式将风险和安全措施告知所有作业人员,并按照安全措施执行。

4、富水软弱围岩施工前采用帷幕注浆和降低地下水位的技术措施进行处理,隧道施工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停止施工,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处理。

5、隧道施工时应按照设计及时施工初期支护,加强初期支护强度,尽早封闭成环。

及时进行监控量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支护的可靠性,及时调整支护参数,确保施工安全。

6、含砂隧道施工前采用预注浆的方案对围岩进行加固,开挖后支护应及时,边开挖边进行喷射混凝土支护。

仰拱及二衬及时的跟上施工。

1。

道路路基设计中不良地质对路基的影响及处理措施分析

道路路基设计中不良地质对路基的影响及处理措施分析

交通科技与管理203工程技术1 道路不良路基的概况及其主要危害1.1 冻土路基冻土路基的形成原因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由于季节性冻土所导致的冻土路基,第二种是由于常年性冻土所导致的冻土路基。

然而一般的道路路基的修筑材料主要是含水量较高的黏土或者是粉性土,此类道路路基修筑材料中因为加入了适量的水,再加上遇到较低温的环境,极易凝水成冰,形成冻土环境,而这种冻土的强度又比较高,因此处理起来十分的复杂。

如果此类冻土属于季节性冻土,那么所冻结的土壤就会因为季节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例如夏季气温较高,此类冻土很有可能发生融化,就会出现流沙状的土壤环境,也有可能形成泥沙类的土壤环境,如果随着季节的推移,到了秋季或者是冬季,此类土壤会因为自身含水量比较高,而再次发生冻结,经过长年累月的变化,土壤的性质极易发生变化,这也就意味着,在此类冻土上开展道路路基建设的困难也随之增加[1]。

尤其是此类冻土在融化之后,冻土表面所能承受的力量会急剧变化,土壤沙粒之间的凝结程度变低,土壤变得更加稀松,冻土会发生膨胀,有可能出现坑洼地带,或者是出现土壤表面变形问题,也有可能出现沉降现象,进而对道路路基形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1.2 湿陷性黄土路基湿陷性黄土路基在实际的道路路基建设过程中,相比于冻土路基而言,具有较高的建设难度,湿陷性黄土只要是因为雨天的积水长期堆积在黄土处而导致的,由于黄土地区长年的降水量比较少,一旦出现降雨天气,就会导致原本干燥的黄土过量的吸收水分,从而形成坑洼地带或者是严重积水地带。

而黄土地区降雨天气的持续时间并不长,因此黄土在吸收了大量的水分之后,就会经过暴晒而快速地蒸发掉水分,黄土就会因为阳光的强烈照射而变得更加坚硬,此时的黄土会出现裂缝甚至是断裂的现象,黄土表面一旦发生断裂,就会严重破坏道路路基,如果黄土表面存在大量积水,则会造成道路表面凹凸不平的现象,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由于无法判断坑洼处的积水深度,车辆极有可能陷入黄泥中,因为湿陷性黄土路面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浅谈不良地质路段和特殊路基处理方法及质量控制

浅谈不良地质路段和特殊路基处理方法及质量控制

浅谈不良地质路段和特殊路基处理方法及质量控制近几年,我国的高速公路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工程建设质量也在日益提高,这也就对公路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路基工程施工中,特别是存在不良地质和特殊路基工程中,我们的技术人员在细节问题上往往不能够引起足够重视,导致出现一些完全可以避免的路基病害。

比如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的路基整体下沉或局部沉降;由于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造成的路基横向开裂;由于路基不稳定造成的滑动及边坡坍塌;路基翻浆等等。

这里我们说的不良地质路段和特殊路基包括:深挖路堑边坡、岩溶地段处理、填挖交界处、软土地段、高填和陡坡路堤、高填方路堤、零填路基及土质路堑处理、崩塌、路桥(涵)过渡段路基处理等。

针对不同情况我们逐一进行分析:1、纵向填挖交界路段处理对于填挖路段,填挖方结合部的处理直接关系着整体路基的稳定性,为减少填挖段落之间不均匀沉降,视填高不同铺设多层土工格栅,并在填挖交界处设置横向渗沟,以阻断地下水排泄途径。

(1)纵向填挖交界处设置过渡段,填高大于5m小于12m时,过渡段不小于20m,填高小于5m时过渡段不小于15m。

过渡段填方路基填料采用碎石土填筑。

(2)为了减少纵向路基结合部不均匀沉降及增加路床的稳定性,填挖交界处的挖方段路基超挖80cm,然后回填合格填料,保证路床cbr满足设计要求。

(3)当填挖过渡段原地面缓于1:2.5时,在清表后,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路基;当填挖过渡段原地面陡于1:2.5时,将原地面沿填挖交界线开挖成台阶状,台阶宽度为2m,向内倾3%,然后分层填筑台阶,再按一般路基填筑,而且,自路床底面根据设计要求依次向下铺设2层或3层土工格栅,层间距为50cm。

(4)土工格栅土工格栅采用双向拉伸聚炳烯土工格栅,纵向长度为6米,填挖处各置一半,横向全断面铺设。

①铺设格栅时,纵向顺路基横向(与路线方向垂直)、格栅纵、横向连接处的强度不低于材料设计抗拉强度;接缝采用u型钉连接等方法使格栅间连成整体,格栅间互相搭接宽度不小于20cm。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在道路建设中,路基施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的稳定性、耐久性和安全性。

为了确保路基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需要严格控制多个要点。

一、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在正式施工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

1、地质勘察详细了解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包括土壤类型、土层分布、地下水位等。

这对于确定路基处理方式和施工方案至关重要。

2、施工图纸审核仔细审查施工图纸,确保设计方案合理、符合规范要求,同时要注意与现场实际情况的符合性。

3、施工组织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流程、施工方法、机械设备配置、人员安排等。

4、原材料检验对用于路基施工的原材料,如土、石料、水泥等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不合格的原材料严禁使用。

5、测量放线准确进行测量放线,确定路基的边界、中心线、高程等,为施工提供准确的基准。

二、填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填方路基施工是常见的路基施工方式,需要重点控制以下几个方面。

1、填方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填方材料,一般要求填方土的含水量适中、液限和塑限符合要求。

避免使用腐殖土、冻土、淤泥等不良土料。

2、分层填筑填方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要根据压实机械的性能和设计要求确定,一般不宜超过30cm。

每层填土要平整均匀,避免出现厚薄不均的情况。

3、压实度控制压实是填方路基施工的关键环节。

选择合适的压实机械,按照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进行压实。

压实过程中要控制压实遍数和压实速度,确保每层填土的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4、排水处理填方路基施工中要做好排水工作,设置临时排水设施,及时排除雨水和地下水,避免积水浸泡路基。

5、边坡防护在填方过程中,要及时进行边坡防护,防止边坡坍塌。

可以采用种草、铺砌防护等方式。

三、挖方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挖方路基施工同样需要严格控制质量。

1、开挖方式选择根据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开挖方式,如分层开挖、分段开挖、爆破开挖等。

在开挖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周边环境和既有建筑物。

公路不良路基沉降问题质量控制要点

公路不良路基沉降问题质量控制要点

公路不良路基沉降问题质量控制要点发布时间:2021-07-06T11:36:15.41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1期作者:江先威[导读] 摘要:公路运营过程中,会受到不同方面因素影响,使得路基发生病害问题,引发严重后果,并且治理难度较大。

清远市交通运输服务中心广东清远 511500 摘要:公路运营过程中,会受到不同方面因素影响,使得路基发生病害问题,引发严重后果,并且治理难度较大。

对此,本文阐述了公路路基质量要求,结合我市省道S工程,分析了路基沉降质量通病,并提出几点控制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企业与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路基;路基沉降;控制要点在公路结构中,路基是承受载荷的关键载体,建成投入运行之后,因为车辆通行,在时间不断推移过程中,路基承载力与稳定性会受到影响,同时由于环境影响,会使得路基发生病害问题,严重影响公路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导致通行能力受到严重影响,严重时会破坏公路,进而导致交通中断。

所以,研究路基通病问题,对于保证公路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

1.公路路基质量要求1.1结构强度开展路基施工活动时,在结构强度方面具有明确规定,相关企业应该积极制定合理方式,促使结构强度施工要求得到充分满足。

由于公路荷载大以及行车数量多等,所以需要路基承受较大承载量,在结构强度不满足要求时,路基会因为承载重量超标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发生裂缝以及沉降等问题,强化路基强度管控,能够为实现施工目标提供保障。

1.2地下水或地表水水文稳定性路基会基于水分作用下,地下水与地表水水文条件均会影响路基性能,在地下水与地表水水量以及其他水文条件发生剧烈波动之后,路基会受到侵蚀,无法为结构稳定性提供保障。

地下水与地面对路基作用时,水文无法保证路基强度与稳定性,特别在季节性冰冻地区,因为水文条件存在异常现象,则路基会遭遇周期性冻融问题[2]。

2.工程概况省道S公路工程长度为26.68km,双向四车道设计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良地质土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摘要:结合不良地质土中的盐渍土,对其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进行分析,首先概
述了盐渍土,阐述了盐渍土对道路路基施工的主要影响,对加强盐渍土路基施工
质量控制的策略进行了论述分析。

关键词:盐渍土;道路路基施工;影响;质量控制
盐渍土作为一种特殊土,对道路路基施工具有重要影响,导致多种道路路基
病害的形成。

比如用碱性成分的盐渍土填筑路基时,因其具有一定的膨胀性,不
利于道路路基的稳定与强度性。

以下结合盐渍土,就不良地质土路基施工质量控
制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盐渍土的概述
盐渍土是指盐土和碱土以及各种盐化、碱化土壤的总称。

在道路工程中,盐
渍土是指地表下1.0m内易溶盐含量平均大于0.3%的土。

盐渍土在我国分部较为
广泛,并主要分布于我国西部的甘肃北部、新疆、青海、宁夏、西藏北部和内蒙
古中西部,加上这些地区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地形封闭,所以盐渍化类型多种
多样,盐渍化程度差异较大,所以是防治道路盐渍化危害的重点地区。

长江口以
南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省的滨海盐土面积小分布零星,但也有逐年
增加的趋势。

二、盐渍土对道路路基施工的主要影响分析
1、硫酸盐渍土的松胀和膨胀性影响路基稳定。

硫酸盐渍土一般是指氯—硫酸
盐渍土和硫酸盐渍土,这类硫酸盐在干燥状态时,并无吸水性,但遇水后会慢慢
吸湿、溶解,最后呈溶液状。

如果路基处于硫酸盐渍土中,就会使主体结构破坏、变松的现象,即为硫酸盐渍土的松胀性,这一现象多发生在地表土层,往往引起
路肩及边坡土体变松,影响路基稳定。

而然后从溶液中再结晶沉淀时便要吸收相
应的水分子成结晶状,体积增大而使土体产生膨胀,尤其在秋冬季,就会引起路
基季节性的隆起和下沉,也会造成路基不稳定。

2、碳酸盐对土膨胀性的影响往往造成路基塌陷。

盐渍土的含盐类型多为硫酸盐,碳酸盐和氯化物,而其中的钠、镁和钾盐都属易溶盐,这些盐类成为土颗粒
之间胶结物的主要成分,干燥状态下它具有强度高,压缩性小的特点,但遇水后,可溶性盐类溶解,土体在荷载或自重作用下下沉。

通过试验证明,当土中
Na2CO3含量超过0.5%时,其膨胀量即有显著增大。

由于碳酸盐的膨胀作用,在
路基遇水时,往往造成边坡坍塌和路基泥泞。

3、盐渍度对土的塑性的影响往往造成路基失稳。

盐渍土对基础和地下设施的腐蚀分为物理侵蚀和化学腐蚀,物理侵蚀常发生在温度变化大或干湿交替的部位,而化学腐蚀的一种方式是当硫酸根含量超限时,与混凝土的碱性固态游离石灰和
水化铝酸钙结合,生成硫铝酸钙结晶或石膏结晶,产生膨胀力。

一旦自然条件改
变或浸水,地基中的易溶盐被溶解土体结构破坏,力学强度降低,甚至产生严重
的溶陷、膨胀和腐蚀,使建筑物裂缝、倾斜或结构被腐蚀破坏。

另外当含盐量超
过土中水分所能溶解的盐分时,颗粒间将有盐结晶,遇水时被溶解,使土的空隙
加大,引起土颗粒移动,增大了土的压缩量和不稳定性,因此,填土中不得有盐
结晶。

三、加强盐渍土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
1、合理选择料场。

选择料场要选择储量丰富,保证满足路基填筑需要,故需做好事前勘察工作;注意料场材料间性能差异性要小,否则路基各层材料的含盐
量将不稳定;同时要考虑料场的交通位置,便于运输,运价经济合理,同时满足
施工排水及环境保护的需要。

路基施工前,试验人员应根据技术规范,设计文件提供的资料,对取土场的
路基填料、路基原地面进行试验。

从而确定盐渍土的类型:弱盐渍土、中盐渍土、强盐渍土、过盐渍土;材料取样时,取样点不但在要在不同平面,而且要在不同
深度,分别进行取样检测,才能够全面了解拟选料场的整体情况。

2、结合实际进行施工。

盐渍土地区修建道路路基,施工季节要尽可能安排在土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的时期,即地下水位最低时;砂性盐渍土宜在春季和
夏初施工,强盐渍土地区应在表层含盐量较低的春季施工。

开工后要集中力量连
续快速施工,从基底清除开始直至路床表面应分段一次完成,不可间断,在设置
隔离层的地段,至少也应一次做到隔离层顶部。

加强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施工
过程中及时合理地布置好排水系统,不应使路基及其附近有积水现象;并注意加
强路基防护,减少自然侵蚀。

3、严格基底处理质量控制。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要做好路面排水,排除路基底部积水。

如果路堤底部表层含有过量盐分的盐渍土,或者表层土过于松软时,要
在填筑路堤前,铲除路堤基底和取土坑范围内的表层盐渍土,铲除的厚度要根据
试验资料确定,一级及以上道路不小于1.0m,并将渗水土换填。

注意铲除后的盐渍土要堆放远离路基处,避免水流侵浸后又流回路基。

遇到盐渍土表层翻浆的软
土时,对含水量超过液限的土层,一般按照0.5~1.0m厚度清除和换填渗水软土。

如果软土层的含水量在液限和塑限之间的,应该铺筑10~30cm的渗水性土后,
再填入粘性土质。

如果软土基层已经清除到地下水位以下时,就要铺筑渗水土,
高度以超过地下水位30cm为准,再在其上铺装粘土。

4、强化路基填筑和压实质量控制。

填料选择的主要依据为土的含盐量。

当附近无其他适用的填料,必需用盐渍土时,土中易溶盐容许:总含盐量不得大于5%,其中氯盐含量不得大于5%;硫酸盐含量不得大于2%;碳酸盐含量不得大于0.5%.且应根据当地气候、水文、地质等情况,通过试验确定采用的技术措施。


施工中必须注意含盐量的均匀性。

当用石膏作填料时,应先破坏其蜂窝状结构,
且要严格控制压实度,禁止雨天施工。

一般盐渍土的路基压实度要尽量高些,防
止盐分的转移和保证路基的稳定。

路基填土应分层摊铺、分层碾压,松铺厚度不
得超过30cm。

为防止盐分的转移,路基不宜采用提浆碾压,洒水车洒水必须均匀,不允许有过湿地方,主要目的是补充在施工中表面散失的水分。

5、加强路基排水质量控制。

主要表现为:(1)当路基两侧有取土坑时,可
利用排水坑布置横纵向排水;无取土坑时应根据地形地势,在路基两侧设置纵、
横向排水沟渠。

取土坑底部距地下水位不小于15~20cm;底部应向路堤外有2%~3%排水横坡和不小于0.2%的纵坡。

(2)当地下水位较高时,既要对地表水
进行有效阻挡、疏导,还要适当加深两侧边沟、排水沟或采取其他措施降低地下
水位。

(3)盐渍土地区的地下排水管与地面排水设施必须做好防渗措施,禁止
设置盲沟。

6、盐胀的预防。

具体体现在:(1)盐渍土地区的道路应保证排水畅通,不
至因积水使土中的盐分发生不利的变化;在盐渍土地段修筑道路,宜以填土路基
通过,便于设置封闭性的隔断层后,回填非盐渍土。

(2)在地表为过盐渍土的
细粒土地区或有盐结皮和松散土层时,应将其铲除。

铲除的深度,应通过试验确定。

如地表盐渍土过厚,亦可铲除一部分,并设置封闭隔水层。

隔水层设置深度
宜在路床顶以下80cm深度处。

若有盐胀问题存在,隔水层应设在产生盐胀的深
度以下。

当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做隔水层时,为防止合成材料被挤压破,宜在隔水层上、下分别铺一层10~15cm厚的砂或粘土保护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盐渍土在我国分部较为广泛,在盐渍土地区进行道路工程建设,需要在了解其盐胀性、溶陷性的基础之上,对地质地貌认真勘察、因地制宜,在设计和施工阶段特殊对待,并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从而提高盐渍土地区路基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成佳丽.盐渍土地区路基地基处理措施研究[D].长安大学,2012
[2]岑汉泉等.盐渍土地区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浅谈[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
[3]柴东然.浅谈盐渍土地区路基施工质量控制[J].公路交通科技,2016
[4]郭苗.盐渍土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科技视界,20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