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风险管理理论综述
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1国外风险管理理论综述学术界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始于20实际30年代的美国[1],依据大事件所带来的风险管理的变化以及学术界对风险管理发展历程的划分,风险管理研究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1传统风险管理阶段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真正的学科是从20世纪开始的。
1916年,法约尔发表了《一般与工业管理》,提出了把风险管理与企业经营相结合的思想。
1929-1932年美国经济危机,掀起了风险管理的研究热潮。
20世纪50年代,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安全生产事故,成为了风险管理学科发展的契机。
1984年位于印度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农药厂发生的毒气外泄事故以及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发生爆炸,加快了风险管理发展的国际化进程。
这一阶段,风险管理主要基于“风险是坏事”这一初步认识,将风险管理视为管理其产品的生产和交易中发生的某些财务风险和信用风险。
主要理论研究成果有:1952年,Marlowitz 发表组合选择理论[2];1955年,Snider 提出了“风险管理”的概念,威廉·夏普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理论[3]。
该阶段对促进风险管理发展产生重大作用的主要大事件有:1977年,美国FCPA 法案公布实施;1979年,国际风险管理协会成立;1980年,风险分析组织成立;1988年,通过了巴塞尔资本协议;1989年,COSO 内部控制管理框架公布。
1.2现代风险管理阶段1993年,首席风险总监(CRO)的职务出现,是风险管理由传统风险管理向现代风险管理过渡的转折点,标志着现代风险管理阶段的开始。
主要的理论研究成果:Jordon 提出VAR 为给定置信区间的一个持有期内的最坏预期损失;Kent ·D ·Miller 提出了整合风险管理的概念;Nieosa.seordis,NieosA(2000)介绍了风险集成管理与传统风险管理之间的区别。
《公司财务风险管理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3000字》
公司财务风险管理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 国外文献综述西方国家对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研究的比较早,其中“风险管理”一词就是被美国学者莫布雷在20世纪五十年代首次提出的。
Sohnke M. Bartram, Gregory W. Brown, and Murat Atamer发表了《How Important is Financial Risk》的文章,他采用对比分析法与文献资料法等方法,提出了要加强对财务风险分析的观点。
他认为:企业可以通过控制管理财务风险,从而让股东承担较低的经济风险。
对企业来讲财务风险非常重要,只是选择高负债承担水平或管理风险能力缺乏的不同罢了。
相比之下,典型的非金融类公司选择不采取这些风险。
财务总风险可能是重要的,但公司可以管理它。
与此相反,更加难以预防的是基本的经济和商业风险,因为他们可以代表机制,使企业赢得经济效益。
目前,英国、德国和法国等国对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的研究也非常重视。
在财务风险控制方面,James(2017年)认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效果受到许多不同因素的影响,包括企业经营市场的外部环境、企业的负债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Rileye(2016年)认为企业对财务风险进行管理时需要建立以行业环境为中心的新模型,拓展原有风险评估模型,从多个层次对企业资产的状况进行剖析,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财务风险管理系统;YoshikawaH(2014年)认为财务风险的控制是以财务风险的量化作为基础,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面临的各种各样财务风险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量化,并将评估的结果应用于企业的决策,这对于转移财务风险,降低决策失误可能性具有重要的意义;William (2015年)认为企业只有建立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且优化资本结构才能够对企业可能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Sibt-ul-Hasnin Kazmi(2016年)提出财务风险是随同业务活动发展产生的,错误的业务解决策略会导致财务风险,利用套期保值工具可以有效降低金融相关的财务风险;Indranil(2016年)认为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与审计人员的判断力和企业构建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框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Andreea(2017年)认为企业对资产的管理存在不足是导致财务风险管理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企业想要制定合理的风险评估体系,就需要结合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并对财务风险进行科学评估,这样才能有效化解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
风险管理理论综述
风险管理理论综述作者:张轶周吉来源:《科技视界》 2014年第17期张轶1 周吉2(1.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2.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盾构工程分公司,中国北京 100011)【摘要】本文从国外和国内两个角度对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介绍了一些主要的风险管理理论成果。
【关键词】风险管理;理论;综述1 国外风险管理理论综述学术界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始于20实际30年代的美国[1],依据大事件所带来的风险管理的变化以及学术界对风险管理发展历程的划分,风险管理研究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1 传统风险管理阶段风险管理作为一门真正的学科是从20世纪开始的。
1916年,法约尔发表了《一般与工业管理》,提出了把风险管理与企业经营相结合的思想。
1929-1932年美国经济危机,掀起了风险管理的研究热潮。
20世纪50年代,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安全生产事故,成为了风险管理学科发展的契机。
1984年位于印度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农药厂发生的毒气外泄事故以及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发生爆炸,加快了风险管理发展的国际化进程。
这一阶段,风险管理主要基于“风险是坏事”这一初步认识,将风险管理视为管理其产品的生产和交易中发生的某些财务风险和信用风险。
主要理论研究成果有:1952年,Marlowitz发表组合选择理论[2];1955年,Snider提出了“风险管理”的概念,威廉·夏普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理论[3]。
该阶段对促进风险管理发展产生重大作用的主要大事件有:1977年,美国FCPA法案公布实施;1979年,国际风险管理协会成立;1980年,风险分析组织成立;1988年,通过了巴塞尔资本协议;1989年,COSO内部控制管理框架公布。
1.2 现代风险管理阶段1993年,首席风险总监(CRO)的职务出现,是风险管理由传统风险管理向现代风险管理过渡的转折点,标志着现代风险管理阶段的开始。
国外风险管理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其进展
国外风险管理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其进展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概述国外风险管理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其进展。
风险管理作为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涉及众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包括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工程学、心理学等。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风险管理在企业和组织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首先将对风险管理的定义和内涵进行阐述,明确风险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接着,将介绍国外风险管理研究的主要理论框架,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控等关键环节的理论基础。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综述国外风险管理研究的方法论进展,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模拟仿真、大数据和等新技术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本文还将对国外风险管理研究的前沿动态进行梳理,分析当前风险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
通过对比国内外风险管理研究的差异和联系,本文旨在为我国风险管理领域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本文将总结国外风险管理研究的成果和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二、国外风险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国外风险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源自多个学科领域,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工程学等。
这些学科为风险管理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帮助研究者更深入地理解风险的本质、来源以及管理策略。
经济学为风险管理提供了决策理论、博弈论、信息经济学等理论支撑。
其中,决策理论关注如何在不确定环境下做出最优决策,博弈论则分析风险主体间的互动和策略选择,而信息经济学则着重研究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情况下的风险管理问题。
管理学则为风险管理提供了组织行为学、战略管理、项目管理等视角。
组织行为学关注个体和团队在风险管理中的行为和决策过程,战略管理则从宏观层面探讨企业如何通过风险管理来增强竞争优势,项目管理则关注具体项目中的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
心理学和社会学为风险管理提供了对人类行为和心理反应的深入洞察。
心理学关注个体在风险情境下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而社会学则分析社会结构、文化等因素对风险管理的影响。
2第二章理论综述
第2章文献综述2.1风险管理理论概述风险管理最早开始于中世纪的欧洲,20世纪在美国得到发展。
对风险管理的研究最初只局限于保险部门,其后在其他行业和领域陆续兴起。
2.1.1 风险管理的涵义风险管理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所罗门.许布纳(Solomon Schbner)博士于1930年在美国管理协会的第一次保险会议上提出。
对于风险管理的涵义,目前搜集到的主要有以下几类:美国学者威廉斯和理查德.汉斯提出:企业风险管理是通过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而以最小的成本使风险所致的损失达到最低程度的管理方法[1]。
Chapman C B 教授提出了“风险工程[1]”的概念,他认为风险工程是对各种风险分析技术的集成,以更有效的风险管理为目的,范围更广、方式更加灵活。
英国特许保险学会将风险管理定义为通过计划、处理和控制各种活动和成本,以使得各种不定事故的影响最小化。
英国学者班尼斯和鲍卡特将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定义为威胁企业生产和收益的风险进行的识别、测定和经济的控制[1]。
Haimes[1]提出了全面风险管理的概念,全面风险管理是一种识别、估计、评价与管理风险的新理念,可以说全面风险管理的提出是风险管理理念的一次革命。
不难看出,尽管诸多学者对于风险管理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但是仍然存在共同之处,即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降低风险所带来的损失,以获得最大的收益。
进一步思考,风险管理的最高境界不是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而是如何在风险发生之前尽可能的防范风险因素的出现。
由此,风险管理可以定义为组织在经营过程中通过各种技术方法对其内部、外部所面临的危害其利益的各种不确定因素进行预测、分析与衡量,以实现收益最大化或损失最小化的过程。
2.1.2风险管理的发展过程风险管理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16年的共同海损制度和公元前400年的船货押贷等,被认为是风险管理思想的雏形[1]。
20世纪以来,现代工业的高度集中,各种经济关系的复杂,竞争日益激烈,投资风险增大,各经济主体为防范风险及其带来的损失,不得不开始全面了解风险、进行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
国内外关于企业国际化国际风险研究综述
王 宗光 , 颖佳 姜
( 州理 工 大学 国 际经 济 管理 学院 , 肃 兰 州 7 0 5 ) 兰 甘 30 0
【 摘 要 】 国际风 险在企业 国际化进程中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但是现有研究主要集 e在国际风 险的分类 、 e 测度 与 感 知、 预警模型 的选择和机制 的建立 以及国际风 险防范措施 的研 究上 , 缺乏对各类 国际风 险的成 因及机理和其所造成 影 响 的细 致 分 析 。 文章 从 国 际风 险的 分 类 、 度 与感 知 等 主 要研 究角 度 进 行 了观 点介 绍 和 总结 。 测 【 键 词 J 国际风险 ; 究文献 ; 关 研 文献 总结
司所使用 的资源和服务 的风 险 、 产品市场 和需 求风险 、 竞争和 行业技术风险。
K o ,b c ..2 0 ) 学 者 在 对 国际 风 险 分 类 与定 性 w k cukCY ( 00 等 研究 的不 断深 化研 究 的基 础 上 , 为 国际 风 险 的 认 知 对 国 际 化 认 战略 决 策 的实 施 有 一 定 的影 响 。 Sb d .ukri2 0 ) 出 由于 风 险 种 类 的 不 断 细 化 , u ohPK la (0 1 指 n 及管理者 对每种风 险的感知随着个 人国际化经 验及企业 的国 际 化 特 征 、 略 变 化 而 有 所 不 同 , 需 要 识 别 出对 国 际 化 战 略 战 则 决 策 的选 择 、 营 绩 效 起 着 重要 影 响 的关 键 风 险 。 经 随着研究的深入与具体化 , 学者们逐渐 开始关注某种对 国
K i .ruh r( 9 5 1 9 ) 实 证 的 角 度 对 M l r e h D B o tes 1 9 ,9 6 从 t ie 证 , 为 随 着 企 业 进 入 国 际 市 场程 度 的 认 不同、 目标 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及政治稳定性 的差异 , 企业遇到 的国际化风险会有所不 同, 风险对 企业 造成 的影 响也 不同。将 环境不确定性分为六个方面 : 政府政策风险 、 宏观经济风险 、 公
税收风险管理研究的国外文献综述
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商贸 2017年3月053税收风险管理研究的国外文献综述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地方税务局 朱光武摘 要:税收风险管理是国际税收管理的发展趋势,它立足于我国税收征管实际,明确了我国税收管理体系今后改革及发展的方向,税收风险管理已成为新时期加强依法治税工作的重要突破点。
本文从定性、定量、税收风险管理实践三个角度分析西方发达国家对风险管理的实践经验,提出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税收风险管理体系建议。
关键词:风险 税收风险 税收风险管理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3(c)-053-02税收风险管理已成为新时期加强依法治税工作的重要突破点。
但是税收风险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机制不健全、纳税遵从度不高、风险识别能力薄弱等问题。
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税收执法风险管理体系,已成为当前税务执法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
西方发达国家对风险管理的实践,普遍适用于税收工作的各个领域,特别是管理技术和应用范围对我国税收事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从定性角度来看,风险是带来某些风险与损害的可能性及不确定性一般认为,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和不可完全预知性,而导致在组织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存在的遭遇损失和危害结果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
美国学者海恩斯(Haynes)认为:风险意味着损害或损失的可能性。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威雷特博土(Allen Willett)在论文“风险与保险的经济理论”中,首次将风险定义为“所谓风险就是关于消极、负面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的客观体现”。
美国学者罗伯特·梅作者简介:朱光武(1986-),男,汉族,江苏人,毕业于扬州大学商学院,公共管理学硕士,任职于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地方税务局,主要从事税收征管方面的研究。
面要大力加强旅游院校建设,国际旅游专业扶持,另一方面要着重培养一批精通国际旅游业务、旅游管理的旅游人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选派一批符合条件的旅游从业人员出国学习,考察培训。
金融风险管理研究进展国际文献综述
金融风险管理研究进展国际文献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和金融市场的日益复杂化,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国际范围内金融风险管理研究的最新进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为我国的金融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文章将从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和应对等方面入手,深入探讨各类风险管理工具的应用及其效果,分析金融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主要风险类型的管理策略,并对未来的风险管理趋势进行展望。
通过本文的综述,期望能够为金融行业的风险管理提供全面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推动金融风险管理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金融风险管理,作为现代金融学的核心领域之一,主要关注于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控金融机构或个体面临的潜在金融风险。
这些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建立在概率论、数理统计、金融工程、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基础之上,通过运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为金融机构提供风险管理的决策依据。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因素(如利率、汇率、股价、商品价格等)的变动而导致金融资产价值的不确定性。
市场风险的管理主要依赖于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和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
其中,马科维茨提出的均值-方差模型为投资者在给定风险水平下最大化收益或在给定收益下最小化风险提供了理论基础。
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或债务人因各种原因无法按约履行债务而导致的风险。
信用风险管理主要涉及信用评分、信贷配给、抵押品要求等手段。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基于机器学习的信用评分模型得到了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信用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流程、人为错误、系统故障或外部事件等原因导致的风险。
操作风险管理强调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通过制定严格的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以及实施有效的内部审计和监控,来降低操作风险的发生概率。
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在面临资金短缺时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足够资金以满足其负债或资产增长的需求。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风险控制对商业银行的稳定运营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综述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研究文献,探讨不同研究视角和方法对于风险控制的贡献。
一、风险控制的概念和重要性风险控制是商业银行保持金融稳定的基本要求。
通过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体系,商业银行可以降低风险暴露,减少潜在损失。
风险控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
二、信用风险管理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之一。
国内外研究通过不同的途径来探讨信用风险的管理。
一些研究关注信用评级模型的建立和应用,例如通过借鉴特定行业的信用评级标准来评估客户的信用风险。
另一些研究则从银行内部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优化信贷审批流程,加强对借款人的审查和监控。
三、市场风险管理市场风险是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中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股票、债券和外汇等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国内外研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
例如,一些研究通过建立风险预警模型,及时发现市场波动的风险信号。
另一些研究则着眼于风险分散的方法,例如通过投资组合的多样化来降低风险暴露。
四、操作风险管理操作风险是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不善带来的风险。
操作风险包括人为错误、管理失控、信息系统故障等。
国内外研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方法。
例如,一些研究强调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和审计制度,加强对员工行为和操作流程的监督。
另一些研究则关注信息技术的应用,例如使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来提高操作风险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五、流动性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一种特殊风险,指在特定时期,银行无法满足债务偿还和经营活动所需现金流的情况。
国内外研究提出了一些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方法。
例如,一些研究关注监管要求和政策对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影响,通过合理配置储备资金、制定灵活的流动性管理策略来降低流动性风险。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是保持金融稳定的基本要求。
国外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国外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综述2011年11月22日17:04 来源:《金融发展研究》2011年第2期作者: 字号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118王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摘要:风险管理在五十年的发展中实现了从多领域分散研究向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演进,本文对传统风险管理理论、金融风险管理理论、内部控制理论和企业风险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综述,并对后危机时代的风险管理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企业风险管理Abstract:Risk management transited fromdisperse study of multiple fields tointegrated framework of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in last fifty years. Thispaper summarizesthe major viewsabout traditional risk management theory,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theory,internal control theory and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theory,and review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risk ma nagement after thesubprime crisis。
KeyWords:risk management,internal control,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2007年次贷危机的爆发,各大金融机构的破产,使得风险管理再度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雷曼兄弟、美林等公司都曾经是风险管理的先行者,但还是在危机面前走向了破产,那么究竟该如何进行风险管理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风险管理理论的演进与发展,从历史的脉络中来寻找企业风险管理的精要所在。
风险管理的文献综述
风险管理的文献综述摘要本文综述了风险管理领域的重要文献,通过研究各种研究论文和学术文章,总结了当前风险管理的主要理论和方法。
本文介绍了风险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并探讨了常用的风险管理框架和技术。
此外,本文还分析了风险管理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讨论了一些研究领域中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引言风险管理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涵盖了各个行业和领域。
随着全球化和复杂性的增加,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
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减少损失,保护利益,并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机会。
风险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风险管理是指识别、评估和应对潜在风险的过程。
它通过分析风险的概率和影响,制定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的发生和影响。
风险管理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的负面影响,同时提供机会和增加价值。
风险管理的框架和方法常用的风险管理框架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
在风险识别阶段,企业需要识别潜在的风险,并确定其影响因素和可能性。
风险评估阶段涉及对风险的定量或定性评估,以确定其优先级和影响程度。
在风险应对阶段,企业需制定有效的措施来降低风险的影响或可能性。
风险监控阶段包括定期检查和更新风险管理策略,以应对变化的风险环境。
风险管理还采用了许多方法和工具,如风险矩阵、蒙特卡洛模拟、敏感性分析和事件树分析等。
这些方法和工具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管理风险。
风险管理的应用风险管理在各个行业和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金融行业使用风险管理来管理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
制造业使用风险管理来管理供应链风险和生产风险。
医疗行业使用风险管理来管理患者安全风险和医疗错误风险。
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尽管风险管理在各个行业和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改进的空间。
其中之一是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
未来的研究应该致力于改善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新兴技术和全球化趋势给风险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更好地整合数据和技术,加强跨部门和跨国界的风险合作。
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风险管理文献综述同任何学科一样,风险管理也是随着人类社会自身的进步而产生和发展的。
根据大事件所带来的风险管理的变化以及学术界对风险管理发展历程的划分,风险管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传统风险管理阶段、现代风险管理阶段和全面风险管理阶段。
本文将根据风险管理这三个阶段在内容和实践方面的理论研究及主要特点,从国内外两个方面对相关文献综述评论。
1、国外研究综述传统风险管理阶段,风险管理思想自萌芽逐渐形成全球性的运动,期间取得了许多风险管理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突破。
学术界一般认为风险管理始于美国。
1931年,美国保险部开始倡导风险管理,并研究风险管理及保险问题。
1952年,马科维兹发表“组合选择”理论,假设投资风险可以视为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可以用统计学中的方差或标准差加以度量,为金融风险的研究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思路。
1956年,Snider 提出风险管理的概念并得到美国管理协会(AMA)和美国风险管理协会(ASIM)的承认和支持。
1962年,AMA 出版了第一本风险管理的专著《风险管理之崛起》,推动了风险管理的发展。
1963年,美国出版的《保险手册》刊载了“企业风险管理”一文,引起欧美各国的普遍重视。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运用,使风险管理从经验走向科学。
1965年,夏普在马科维兹证券组合理论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罗斯突破性地发展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建立了套利定价理论。
1973年,Black,Scholes发表期权定价公式,大大提高了风险管理的水平和策略。
至此,风险管理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并且美国大多数企业设立一个专职部门进行风险管理,与此同时,风险管理思想进入欧洲、亚洲和非洲,成为企业三大管理活动(策略管理、经营管理和风险管理)之一。
1971年,风险管理顾问费利克斯和约纬对企业风险管理的要素提出了自己的解释。
他们认为,企业风险管理要素的观点是基于企业作为“系统”这一结构的,该观点认为企业风险管理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信息系统,在这样一个系统中,企业风险管理者处于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的中心位置,该系统不断地向风险管理者发送有关企业风险和不确定的信息,反过来,风险管理者也不断地把关于对风险和不确定的反馈信息传递给组织的有关职能部门和有关人员。
企业风险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企业风险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1. 引言企业风险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旨在对企业风险管理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2. 国内研究现状在国内,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企业风险管理。
很多学者研究了不同行业的风险管理实践,如银行业、保险业和制造业等。
这些研究主要关注了企业风险管理的概念、方法和工具。
一些国内的研究还将企业风险管理与企业绩效进行了关联研究。
他们通过分析企业风险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提出了一些对企业风险管理实践的建议。
虽然国内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有一些挑战需要克服。
例如,如何将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何确定适合不同行业和企业的风险管理方法等等。
3. 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企业风险管理也是被广泛研究的领域之一。
很多国外的研究关注企业风险管理的最佳实践和案例研究。
国外的研究还聚焦于企业风险管理的国际化。
他们研究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风险管理差异,探讨了企业在跨国经营中面临的风险管理挑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此外,一些国外研究还关注了企业风险管理与法律法规的关系,特别是在金融领域。
他们探讨了企业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同时如何有效管理风险。
4. 总结综上所述,国内外对企业风险管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国内的研究主要关注了企业风险管理的概念、方法和工具,以及与企业绩效的关联。
国外的研究着重于最佳实践、国际化和与法律法规的关系。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5. 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企业风险管理综述[J]. 管理科学, 20XX, XX(X): XX-XX. (例子)[2] Smith, J., & Johnson, A. B. (20XX). Best practices in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Journal of Risk Management, XX(X), XX-XX. (例子)。
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风险管理文献综述同任何学科一样,风险管理也是随着人类社会自身的进步而产生和发展的。
根据大事件所带来的风险管理的变化以及学术界对风险管理发展历程的划分,风险管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传统风险管理阶段、现代风险管理阶段和全面风险管理阶段。
本文将根据风险管理这三个阶段在内容和实践方面的理论研究及主要特点,从国内外两个方面对相关文献综述评论。
1、国外研究综述传统风险管理阶段,风险管理思想自萌芽逐渐形成全球性的运动,期间取得了许多风险管理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突破。
学术界一般认为风险管理始于美国。
1931年,美国保险部开始倡导风险管理,并研究风险管理及保险问题。
1952年,马科维兹发表“组合选择”理论,假设投资风险可以视为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可以用统计学中的方差或标准差加以度量,为金融风险的研究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思路。
1956年,Snider 提出风险管理的概念并得到美国管理协会(AMA)和美国风险管理协会(ASIM)的承认和支持。
1962年,AMA 出版了第一本风险管理的专著《风险管理之崛起》,推动了风险管理的发展。
1963年,美国出版的《保险手册》刊载了“企业风险管理”一文,引起欧美各国的普遍重视。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运用,使风险管理从经验走向科学。
1965年,夏普在马科维兹证券组合理论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罗斯突破性地发展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建立了套利定价理论。
1973年,Black,Scholes发表期权定价公式,大大提高了风险管理的水平和策略。
至此,风险管理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并且美国大多数企业设立一个专职部门进行风险管理,与此同时,风险管理思想进入欧洲、亚洲和非洲,成为企业三大管理活动(策略管理、经营管理和风险管理)之一。
1971年,风险管理顾问费利克斯和约纬对企业风险管理的要素提出了自己的解释。
他们认为,企业风险管理要素的观点是基于企业作为“系统”这一结构的,该观点认为企业风险管理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信息系统,在这样一个系统中,企业风险管理者处于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的中心位置,该系统不断地向风险管理者发送有关企业风险和不确定的信息,反过来,风险管理者也不断地把关于对风险和不确定的反馈信息传递给组织的有关职能部门和有关人员。
国外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王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北京100029)摘要:风险管理在五十年的发展中实现了从多领域分散研究向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演进,本文对传统风险管理理论、金融风险管理理论、内部控制理论和企业风险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综述,并对后危机时代的风险管理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企业风险管理Abstract :Risk management transited from disperse study of multiple fields to integrated framework of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in last fifty years.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ajor views about traditional risk management theory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theory ,internal control theory and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theory ,and review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risk management after the subprime crisis.Key Words :risk management ,internal control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1)02-0023-05国外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综述收稿日期:2011-1-10作者简介:王东(1980-),男,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风险管理与保险。
2007年次贷危机的爆发,各大金融机构的破产,使得风险管理再度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雷曼兄弟、美林等公司都曾经是风险管理的先行者,但还是在危机面前走向了破产,那么究竟该如何进行风险管理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风险管理理论的演进与发展,从历史的脉络中来寻找企业风险管理的精要所在。
国外战略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制定 、实施和控制有重要影 响的要 素都 极具不确定性特征 ,负 的不确定性 就是
代末 期 ,在 2 世 纪 9 年代 初期 达到 顶 0 0
峰 ( ei, 19 ) 虽 然 战 略 风 险 基 本 B ts 9 0 。 t
风险 ,风险因素对战略决策 和战略管理
过 程 有 着 非 常 重 要 的 影 响 ( o ma , Bw n
确定研究对象如某行业内的的均值作为收益指标利用数据整体方baird认为只有经过对两类风险特定企业及能反映企业竞争地位的指差作为风险指标以事业部企业整具体影响因素对各战略风险定义影响的标如roa要求行业内所有企业研体产业为单位来估计风险与收益的关综合分析才能决定一个特定企业的产究期内各年份指标值都可知
企业 战 略 需 要 考 虑 的是 所 有 对 战 略
的 风 险 ( nrw , 17 ) 战 略 管 理 学 A de s 9 1 。 者 对 风 险 的 系 统 研 究 起 于 2 世 纪 7 年 0 0
字面 的基本涵 义。风险的基本定义是损 失的不确定性 ,战略风险就可理解为企 业整体损失 的不确定性 。这里损失可 以 理解为经济利益损 失 ,也可理解为非经 济利益损失 ( 如竞争优势减弱) 。 战略风险除 了具有 风险的损失 、不
St d e n F r i n S r t gc Rik Ma a e u is o o e g ta e i s n g me t e r n Th o y
Zha g Sh n n ua g
( ol e f cn mis n n g metNaj g ie i f ot adT l o C l g E o o c dMaa e n, ni vr t o P s n e c mmu i t n nig Jn s 10 6 e o a n Un sy s e nc i , j ,agu20 4 ) a o Na 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综述2011-11-22 17:04:46 来源:《金融发展研究》2011年第2期王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摘要:风险管理在五十年的发展中实现了从多领域分散研究向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演进,本文对传统风险管理理论、金融风险管理理论、内部控制理论和企业风险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综述,并对后危机时代的风险管理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企业风险管理Abstract:Risk management transited from disperse study of multiple fields to integrated framework of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in last fifty year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ajor views about traditional risk management theory,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theory,internal control theory and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theory,and review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risk management after the subprime crisis.Key Words:risk management,internal control,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2007年次贷危机的爆发,各大金融机构的破产,使得风险管理再度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雷曼兄弟、美林等公司都曾经是风险管理的先行者,但还是在危机面前走向了破产,那么究竟该如何进行风险管理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风险管理理论的演进与发展,从历史的脉络中来寻找企业风险管理的精要所在。
一、传统风险管理理论风险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出现,是在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
1963年梅尔和赫奇斯的《企业的风险管理》、1964年威廉姆斯和汉斯的《风险管理与保险》出版标志着风险管理理论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他们认为风险管理不仅仅是一门技术、一种方法或是一种管理过程,而且是一门新兴的管理科学,从此风险管理迅速发展,成为企业经营和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风险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不利风险(也就是纯粹风险),目的就是为了减少纯粹风险对企业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企业风险管理所采取的主要策略就是风险回避和风险转移,保险则成为最主要的风险管理工具。
在这个阶段,研究者的主要工作就是对风险管理对象的界定和区分,辨别出那些对企业只有不利影响的风险类型并着手解决,是传统风险管理的重要思路。
实践中,纯粹风险确实对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具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那些没有预测到的纯粹风险,往往会直接拖垮一个企业,而且企业对纯粹风险的管理涉及到机会成本的问题,这更加需要企业在综合权衡的基础上做出风险管理决策(Gahin,1967),因此,纯粹风险一直被当作风险管理的对象和目标。
而具体的解决办法,是以保险作为主要手段,通过购买保险来转移那些影响企业的纯粹风险,至于如何购买保险、购买什么样的保险就属于风险管理决策的范围了,而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实际上,风险管理就是从保险行为中延伸出来的管理手段,因此,保险在这个时期的风险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Denenberg,1966)。
此外,这一时期风险管理的应用从企业扩展到了市政领域。
Todd (1969)、Vaughan(1971)通过对美国九个州市政管理的调研发现,市政官员对风险管理的认识还十分薄弱,提出加强市政领域的风险管理是市政官员的重要职能,目的是保证市政财务预算免受意外灾害的影响,以保持提供应有的市政服务的能力。
而这个阶段风险管理理论的重要成就是实现了与主流经济、管理学科的融合。
风险管理方法论的提出无疑是最为重要的,1965年Hedges第一次提出了有关构建企业风险管理的方法论,界定了分析风险管理的观察视角问题,指出风险管理往往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视角:一是基于首席财务官职位的财务政策视角,二是基于风险管理官职位的风险与保险视角,同时指出,保险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但是保险并不意味着风险管理的全部,从而将风险管理的范围进一步拓展,并且明确了保险只是风险管理的一种工具,使得风险管理从方法论角度更为全面和完善。
Close(1974)将风险管理与现代管理学中的复杂组织系统模型相结合,为风险管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更为主流的理论来源;Cummins(1976)将风险管理与传统的企业理论相结合,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确定风险管理的最优策略,从而使风险管理融入到金融市场理论中并成为金融学的一个重要领域。
二、金融风险管理理论如果说传统风险管理理论是为了解决纯粹风险,那么金融风险管理就是为了应对投机风险的问题,是为了实现“风险最小条件下的收益最大,或是收益一定条件下的风险最小”目标,这是金融风险管理与传统风险管理的最重要区别。
金融风险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自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系列现代微观金融方法:Markowitz(1952)提出的资产组合理论为金融风险管理提供了有利的支撑,用统计学中的方差来度量风险,用期望值来度量收益,并且首次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证券资产的投资组合问题,指出投资者的理性投资行为是以追求在相同风险下的收益最大化或在相同收益下的风险最小化为基础;在此基础上,Hart 和Jaffee(1974)又提出了将银行所有资产和负债视同为一种特定类型的证券组合来进行管理的理论框架,根据该理论框架,商业银行的资产分布、贷款分布应形成一个合理的投资组合,应避免风险过度集中;Sharpe(1964)提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则是开创了现代风险资产定价理论的先河,提出了投资的回报与风险成正比的基本规律,即资产的期望报酬等于无风险利率加上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率,揭示了在均衡条件下证券的期望收益率和市场风险之间的关系,证明了通过证券组合可以有效地分散和规避非系统风险,但是无法分散具有整体特征的系统性风险;因此,对于企业进行风险管理来说,每种业务的费用至少应等于资本的CAPM成本,从而可以确保投资的回报率经过风险调整后能够实现最大化;Black和Scholes (1973)提出了著名的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解决了期权定价问题,推动了金融衍生产品的迅速发展和现代金融风险管理市场的形成,为企业的风险管理提供了更为精确的工具,企业可以通过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交易进行风险管理,既可以通过金融衍生品交易来转移市场风险,也可以通过信用衍生品的交易来进行信用风险管理。
这些理论的提出,使得风险管理突破了传统模式下依靠保险转移风险的思路,开始利用风险获取收益,标志着风险管理理论开始向纵深发展。
这个阶段风险管理的对象十分繁杂,但是影响最大的则是外汇风险。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使得汇率的波动性明显加大,原油价格的大幅上涨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难以控制,这些对于那些大型跨国公司来说影响都很大,其中外汇风险是最致命的,汇率的波动影响企业的已实现利润、持有的金融资产的价值以及预期的收入,因此以企业的预期效用最大化为原则的风险管理,在具体策略和措施的实施中也受到企业的风险态度的影响:如果企业风险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外汇风险敞口至零,那么企业将会采取分散化的财务策略;如果外汇风险仅仅是被看成另外一个必须考虑的风险变量的话,那么企业将会采取集中化的财务策略;同时,企业在管理外汇市场中的风险时往往采取不对称的态度,即针对不同的货币,采取不同的管理行为和策略:在“软”通货中,企业会采取有利措施来抵消可能会带来的未预期损失,相反在“硬”通货中,企业偏向于保留部分正向敞口(Folks,1972;Rodriguez,1974、1978)。
金融风险管理的工具以ART为主,这是一种随着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融合而出现的、综合保险和衍生品两者特点的风险转移产品,是一系列非传统风险转移产品、风险工具和风险技术的总称,一般分为用来防范传统风险的非传统风险工具和基于资本市场的风险管理工具(James Lam,2003)。
其中,专属保险公司是用来防范传统风险的非传统风险载体的重要方式,它可以为母公司提供税收减免优惠,从而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价值(Davidson和Thornton,1987、1988;Wood、Glascock和Bigbee,1988)。
而Ullrich(1992)的研究揭示了专属保险公司的另外一个优势,即提供给母公司更优先的成本优势:相对于商业保险公司来说,专属保险公司能够为母公司而不是为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储备基金的投资收入;为母公司在手续费和利润获取方面实现成本减少;为母公司进入再保险市场提供方便以降低交易成本;通过提供有竞争力的保险业务而进化成母公司的利润中心;协助母公司规避周期性的商业保险市场。
三、内部控制理论实际上,内部控制理论是风险管理理论的重要分支,特别是2004年COSO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后,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更为紧密,内部控制融入到企业风险管理(ERM)框架中。
(一)内部会计控制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Grady(1957)指出,内部会计控制就是一个综合了组织的计划和商业中运用的协调过程的制度,用于预防未预期到的或是错误的操作带来的资产损失、检查管理决策中用到的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提升运营效率和鼓励遵守已制定的政策等。
Scott(1976)则认为,内部控制不应当被看成是一个人格因素,而是应当看成是一个经营和管理环境的函数,而且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实际行为,而不是态度,因此内部控制更强调其管理本性。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是这个阶段促进内部会计控制发展的重要力量,它发布的一系列公告和文件,如《SAP No.1》、《SAS No.1》和《SAS No.55》等,不仅对于推动内部会计控制的完善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对于完善、发展的方向以及具体的业务操作等都提供了有价值的意见。
(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1992年COSO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第一次系统构建了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
COSO框架下的内部控制,更多的是基于独立会计师的视角,明确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层以及其他员工影响实施的,旨在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效果和效率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同时提出了企业内部控制构成的概念,认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大要素组成,由此内部控制的概念完全突破了审计的局限,向企业全面管理控制的范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