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雨果《巴黎圣母院》
高一历史必修二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
•
8、自从克罗德刺伤弗比斯之后,爱斯梅拉达 就被说成是一个女巫。宗教法庭审判她时 ,也一口咬定是她驱使黑衣魔鬼刺杀军官 。爱斯梅拉达有口难辩,尽管她一直不认 罪,但法庭仍判处她绞刑。
( ×)
答案
爱斯梅拉达并没有一直不认罪,而是最终被屈打成招。
•
9、国王的侍卫弓手抱着一根长梁撞向教堂门 的同时,数不清的大石头从上面高处雨点 般地落下,向进攻者砸来。原来这是卡西 莫多在向弓手们投的石头,他的这一抵抗 使弓手们愤怒不己。但是,尽管落石随处 砸得头颅开花,他们撞击大门的狂劲仍然 不减。
• 克洛德把她带到广场上的绞架前,再次威胁她。爱 斯梅拉达誓死不从,并要公布他的罪恶。弗罗洛遭 拒绝后把她交给一个隐修女看管,自己去叫官兵。
•
爱斯梅拉达和母亲重逢相认
弗罗洛遭拒绝后把她交给一个隐修女看管,自己 去叫官兵。不想互相珍藏的小鞋子使这对失散多 年的母女相认。母女此时相聚,悲欣交集。隐修 女为了救自己的女儿,狠狠咬住刽子手的的手, 刽子手痛的哇哇大叫,鲜血直流,他猛地把隐修 女使劲一推,隐修女就倒了下去重重地撞在石板 上,死了。爱斯梅拉达最后也被处以绞刑。
•
6、愚人节的第二天,卡西莫多跪在转盘上任人鞭笞 。当他看到克罗德时,心里大喜,以为救世主来 了,露出了温柔的表情。克罗德和卡西莫多对望 了一会,虽然很想救他,但是也没有办法,只能 离开。
(× )
答案
克洛德并没有想救他,而是慌忙逃避卡西莫多的眼 光,催促坐骑疾步离开。
•
7、躲进了教堂,卡西莫多把爱斯梅拉达安顿 在一间小屋里。他担心自己丑陋的样子会 吓坏爱斯梅拉达,就拿了个哨子来,并告 诉她需要他时可以吹哨子找他。他怀着一 种混合着感激、同情和尊重的柔情,无微 不至地照顾和保护着爱斯梅拉达。
《巴黎圣母院》导读
爱斯梅拉达爱上了弗比斯,满怀嫉妒的弗罗 洛趁二人幽会之际刺伤弗比斯,并嫁祸于爱斯梅 拉达,致使她屈打成招被判处绞刑。 临刑之际,对她充满感恩和爱慕之情的卡西莫 多将她从绞刑架上救下,安顿在圣母院内避难。巴
黎下层社会的好汉前来营救女郎,敲钟人误以为是 官兵,拼命抵抗。
国王派兵攻打圣母院,各方展开了一场混战。 弗罗洛在混乱中把少女劫持出圣母院,威逼她 满足其兽欲,遭到拒绝后,弗罗洛恼羞成怒, 把她交给官兵,并在圣母院钟楼顶上亲眼看着她 被绞死。
卡西莫多看到这一幕,愤怒地将养父推下钟楼, 活活摔死,自己则找到爱斯梅拉达的尸体,拥为生,美丽,善良的吉卜赛姑娘。 加西莫多——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相貌奇 丑,暗恋着爱斯梅拉达。 弗比斯——国王侍卫队队长,爱斯梅拉达追 求的情人。 克洛德·弗洛德——圣母院副主教,一直想 占有爱斯梅拉达。 甘果瓦——穷诗人。 克罗潘——乞丐王国国王。 居第尔——圣母院女修士
创作缘起
数年前,雨果参观圣母院时,在一座尖顶 钟楼的阴暗角落里,发现有个手刻的字: ANAτKH(希腊语“命运”的意思)。 这几个大写的希腊字母,经岁月侵蚀,黑 黝黝的,深深凹陷在石头里面。所蕴藏的宿命 和悲惨的意义,深深震撼了作者的心灵。 作者左思右想,这苦难的灵魂是谁,非把 这罪恶的烙印,或者说苦难的烙印留在这古老 教堂的额头上不可,否则就不肯离开这尘世。
爱斯梅拉达为伽西莫多喂水
主题思想
小说《巴黎圣母院》艺术地再现了四百 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历史真实, 宫廷与教会如何狼狈为奸压迫人民群众,人 民群众怎样同两股势力英勇斗争。
爱斯梅拉达 :
是善与美的化身,她纯洁、善良、坚贞不屈、极 富同情心、舍己救人
卡西莫多:
代表了正义了力量,他外貌丑陋,但是内心却是高 尚的。
必修2_ 名著导读 _ 《巴黎圣母院》 (1)
名著导读
《巴黎圣母院》
雨果
高中语文必修三名著导读单元
维克多〃雨果( 1802--1885),是法国浪漫 主义作家,人道主义 的代表人物,被称为 “法兰西的莎士比 亚”。
(1862) (1856) (1866)
《巴黎圣母院》 ( 1831)
(1869)
(1827) (1822)
(1874)
作为一个讲 坛和诗人,他 像暴风一样轰 响在世界上, 唤醒人心灵中 一切美好的事 物……
扁平人物,“被称作类型 人物或漫画人物。他们最 单纯的形式,就是按照一 个简单的意念或特征而被 创造出来”。 圆形人物,指性格较复杂、 多变的人物。 ——福斯特
想一想
作者塑造这些典型 形象,有什么用意?
时代背景: 19世纪的法国,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政治风云变幻,贫苦人民身处水深火热, 缺衣少食,饥寒交迫,没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更不用说人权的保障、人格的尊严了。
他教导一切人 爱生活、美、 真理和法兰西。 —高尔基
《巴黎圣母院》名著导读
小组讨论, 选择你喜欢的 精彩片段,谈 谈选择理由。
《巴黎圣母院》名著导读
丑就在美的旁边 畸形靠近着优美 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 善与恶并存 光明与黑暗相共 ——雨果
取一个在形体上丑怪得最 可厌、最可怕、最彻底的人物, 把他安置在社会组织的最底 层……然后,给他一颗灵 魂……使这卑下的造物在你眼 前变换了形状:渺小变成了伟 大,畸形变成了美好。 ——雨果
雨果人道主义
这种人道主义精神深深地 感染着民众和读者,给人 们带来生存的信心和斗争 的勇气。
谈谈这种人道主义思想在雨 果的其它小说中有体现吗?
《海上劳工》中的吉里雅 《九三年》中的郭文 《悲惨世界》中的米里哀、冉阿让 《笑面人》中的关伯伦、乌苏斯
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
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维克多·雨果(1802-1885)[内容提要]1482年愚人节那天,吉卜赛少女爱斯梅拉达在广场上表演歌舞。
这时,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罗德·弗罗洛对地着了迷,欲占为已有。
于是,他命令教堂敲钟人——丑陋的卡西莫多把她抢来。
英俊的卫队长弗比斯正好带领士兵途经附近,救出了她。
爱斯梅拉达爱上了弗比斯。
弗罗洛趁他们幽会之际刺伤弗比斯,然后逃跑了,爱斯梅拉达却因谋杀罪被判死刑。
临刑时,卡西莫多把她从绞刑架下救了出来,安顿在圣母院内避难,法院不顾圣母院享有圣地避难权,决定逮捕她。
巴黎下层社会的好汉们前米营救,加西莫多误以为是官兵来抓她,于是拼命抵抗。
国王路易十一调兵攻打圣母院,在混战中弗罗洛把少女劫持出圣母院,威逼她满足自己的情欲。
遭到拒绝后,弗罗洛便把她交给官兵。
无辜的姑娘被绞死了。
卡西莫多愤怒地把弗罗洛从教堂的楼顶上推下摔死,自己找到少女的尸体,与她一齐死去,名著导读《欧也妮•葛朗台》【内容提要】法国大革命动荡时期,索漠城有个箍桶匠葛朗台。
他利用社会的不安定,运用各种手段积累财富。
他利用自己的女儿欧也妮作为鱼饵,勾引追求者格拉桑和克罗旭为自己的事业奔忙。
他家资千万,但非常吝啬,对家人极为苛刻。
欧也妮爱上了破产落魄的堂弟查理。
为了资助查理,她将自己的金币全部赠给了他,这一举动激怒了老葛朗台,父女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一向胆小而贤淑的母亲因此一病不起,而欧也妮这个痴情的姑娘最终等到的却是发了小财归来的负心汉。
最后,她嫁给为了钱才追求她的人,但只做形式上的夫妻;33岁守寡,幽居独处。
虽然欧也妮;言一大笔遗产和收人,可是她和以前一样,过着俭朴的生活。
她把钱用到了慈善机构和教育上。
名著导读《复活》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出身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
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是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
(完整版)《巴黎圣母院》全书导读
三分钟瞰《巴黎圣母院》全书导读一、名著基础知识1、知作者信息维克多·雨果,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等。
有“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之称。
2、晓作品背景1.巴黎圣母院故事的场景设定在1482年。
这个时候,百年战争法国已经取得了胜利并走向统一,当时的法国国王是查理十一世,法国王权正逐步加强,开始压倒地方封建领主势力,新生的资产阶级开始走上历史舞台.历史正逐步的迈出中世纪的黑暗。
《巴黎圣母院》虽然是以中世纪的巴黎作为背景,但是它与19世纪30年代法国人民的生活与斗争紧密相连,整部作品弥漫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2.《巴黎圣母院》写于法国风云变幻、阶级斗争激烈的年代。
1794年雅各宾政权被推翻后,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随之建立;人民群众的处境日益恶化,巴贝夫的秘密组织——平等社的活动遭到失败,保皇党的叛乱不断发生.拿破仑以平息国内判乱和击退国外封建联军而震动全欧洲,但随后就是波旁王朝的复辟。
1824年,路易十八逝世,查理十世执政,是波旁王朝统治最黑暗的时期,极端保皇分子入内阁,天主教会势力更为猖獗,这样就促成了人民群众反对波旁王朝斗争的高涨.1830年七月革命后,掠夺革命果实的银行家统治着法国,金融资产阶级进入全面胜利和巩固时期,但同时,无产阶级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这一时期法国社会正处于急剧转折之中,各种斗争十分激烈、尖锐.3、懂创作缘由(1)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以前,由于雨果少年时期一直在崇信君主政体和天主教的家庭教师和母亲影响下,他的政治立场和文艺观都是保守的。
1926年,随着国内反查理第十的斗争和国际上争取独立解放的革命浪潮对神圣同盟的冲击,雨果的政治和文艺思想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用理论文章和创作实践向古典主义进行斗争.他的作品充满了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精神。
1831年《巴黎圣母院》的出版,是雨果对自己曾是保王主义作了一次清算,表达了对波旁王朝和天主教会的憎恶,因而,小说鲜明地体现了反封建、反教会的意识和对人民群众的赞颂。
巴黎圣母院 名著导读
《巴黎圣母院》名着导读主备人:刘亚猛审核:韩卫军一、作者简介:维克多·雨果(l802~1885)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
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着,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等。
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
他从小崇拜法国早期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
1827年发表韵文剧本《克伦威尔》和《<克伦威尔>序言》(1827),“序言”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戏剧运动的宣言,是雨果极为重要的文艺论着。
1830年他据序言中的理论写成第一个浪漫主义剧本《爱尔那尼》,它的演出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
二、小说简介:《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
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弗罗洛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
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
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巴黎圣母院》被誉为“天衣无缝、美仑美奂”的“长篇小说中的莎士比亚”、“巨人般的作品”、“法国浪漫主义历史小说的杰作”、“浪漫主义文学的里程碑”。
它为雨果“成为法国以至欧洲最重要作家之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主要人物形象、赏析及人物相关情节:1、卡西莫多——外表丑陋,内心善良。
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从小被副主教弗罗洛收养,一开始在弗罗洛的指示下劫持了爱斯美拉达,后来被爱斯美拉达的善良感动,深爱着爱斯美拉达。
在爱斯美拉达死后,抱着她的尸体遁入墓地,化为尸骸。
名著导读雨果《巴黎圣母院》PPT课件
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反对崇尚 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第二,反对古 典主义文学形式主义的束缚,在创作中采用夸 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到19世纪30年 代,浪漫主义发展到顶峰。
2、雨果浪漫主义小说的特征
(1)着重表达人的心灵,强调表现作家的主观 激情和理想;
(2)艺术的对照原则;
【中文翻譯】 鐘樓怪人
【在美上映】1996年6月21日
【片長】約90分鐘
【類別】迪士尼第34部經典動 畫,長篇劇情動畫片
【取材】改編自法國文豪雨果 的名著《巴黎聖母院》﹙台灣 慣譯為《鐘樓怪人》﹚
《巴黎圣母院》背景资料
1、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主要 特点
1789年爆发了震撼欧洲的法国大革命——“ 七月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统治法国一千多 年的波旁王朝封建专制制度,开辟了欧洲资本 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对19世纪的文学进程也产 生了巨大影响。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确立的资本 主义社会秩序,不像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 妙,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也 没有实现,因而引起人们的失望和强烈不满, 于是反映人们对现实不满、进而追求新的理想 的浪漫主义潮流应运而生。
雨果的创作概况
1、诗歌创作
第一块纪念碑:《颂歌和杂诗》 (处女作,1828年定名为《歌吟 集》)。
名垂史册的三部杰作:《惩罚集》 (1853)、《静观集》(1856) 、 《历代传奇》(1859-1883) 。
其他主要诗集:《东方集》 (1829)、 《秋叶集》(1831)、 《暮歌集》(1835)、《心声集》 (1837) 、 《光影集》(1840)等。
雨果的生平简介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是 法国最伟大的抒情诗人, 法国浪漫主文学的翘楚、 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 19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 之一,也是法国文学史 上最伟大、最有才华的 作家之一。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2名著导读 《巴黎圣母院》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2.26~1885.5.22)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雨果出生于法国东部紧挨瑞士的杜省贝桑松,他的父亲且曾被拿破仑的哥哥、西班牙王约瑟夫.波拿巴授予将军头衔,儿时的雨果随父在西班牙驻军。
雨果从小天资聪明,九岁时开始写诗,10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但他的兴趣在于写作。
他15岁写的《读书乐》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得奖,17岁时在“百花诗赛”得第一名,20岁时出版了诗集《颂诗集》,因歌颂波旁王朝复辟,获路易十八赏赐,之后写了大量异国情调的诗歌。
之后他对波旁王朝和七月王朝都感到失望,成为共和主义者,他还写过许多诗剧和剧本,几部具有鲜明特色并贯彻其主张的小说。
由于家庭的影响,雨果最初的诗歌大多是歌颂保皇主义和宗教。
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汉.伊斯兰特》问世后,获得了小说家诺蒂埃的赞赏,从此与诺蒂埃结缘,促使了雨果开始逐渐转为浪漫主义,并逐渐成为浪漫派的领袖。
雨果属于法国人民,同时也属于全世界人民。
他的伟大精神、他的不朽作品,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1841年雨果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45年任上院议员,1848年二月革命后,任共和国议会代表,1851年拿破仑三世称帝,雨果奋起反对而被迫流亡国外,流亡期间写下一部政治讽刺诗《惩罚集》,每章配有拿破仑三世的一则施政纲领条文,并加以讽刺,还用拿破仑一世的功绩和拿破仑三世的耻辱对比。
1870年法国不流血革命推翻拿破仑三世后,雨果返回巴黎。
雨果一生著作等身,几乎涉及文学所有领域,评论家认为,他的创作思想和现代思想最为接近,他死后法国举国志哀,被安葬在聚集法国名人纪念牌的“先贤祠”。
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变。
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作品等身,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高一语文必修二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课件
对比 他们的内心都很善良,都 有着美好的心灵,但但伽西莫 多外貌丑陋无比,而爱斯梅拉 达却从内心同情他。
三、伽西莫多和他的养父、圣
母院副主教克洛德· 孚罗洛的 对比 克洛德表面上道貌岸然然, 内心却自私阴险,是他指使伽 西莫多劫持了爱斯梅拉达,可 是看到他受刑却不闻不问。
人有两只耳朵,一只 耳朵听到上帝的声音,一 只耳朵听到魔鬼的声音。 维克多· 雨果
写作特色
●离奇的情节,巧合、夸张、怪诞、
富于幻想。
●多重对比手法的运用,表现人性
中美与丑的对立和交织
一、自身外在形象和内在德行
的对比 外表丑陋,但内心善良,在受 刑时他表现出超人的顽强和忍 耐,可是在爱斯梅拉达送水给 他喝的时候,他流出了感激的 眼泪。这是人性的自然流露。
二、伽西莫多和爱斯梅拉达的
★代表作: 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 惨世界》
雨果(1802—1885) 19世纪伟大的浪漫 主义文学家,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 之一.幼年受母亲的影响,政治观点偏于保 守,最初的作品都是一些歌颂王朝威仪的 颂诗,曾经受到国王的赏赐.20年代受法国 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政治态度开始转变, 文学观点也逐渐从保守立场转向浪漫主 义. <巴黎圣母院>这部小说创作于他的青年 时期,是他所有小说中浪漫主义色彩最浓 的一部.
蜡黄的脸上泛起了淡淡的红晕,仿
佛火山蕴藏的汹涌熔岩所冒出来的 青烟
时而能看到一行文字格外显眼,
犹如枪林中的一面战旗
这些事的记忆,由于极度痛苦,已有几分淡漠, 几近遗忘了,可是眼前----又把种种记忆唤醒, 如同隐形墨水写的白纸一靠近 火,字迹就清 晰地显现出来一样
怒火像奶油,只要一滴冷水点下
《巴黎圣母院》名著导读
1432年1月6日,巴黎市民沉浸在“愚人节”的狂欢中。
法院大厅正在进行“愚人之王”的选举。
大家把幸运的愚人之王胜利地带出来,惊奇和赞赏立刻到了最高点。
只见他长着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独眼,驼背,跛子,身体的高度和宽度差不多,下部是方方的,两腿从前面看,好像是两把镰刀,刀柄同刀柄相连起来。
在他的种种畸形里,有一种不容怀疑的坚定、严肃、勇敢的态度,这就是民众将要献出的愚人之王——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加西莫多。
人们把他抬在肩膀上,到大街上去游行。
忽然有个青年喊道:“爱斯梅哈尔达来了!爱斯梅哈尔达在广场上!”这个名字引起了魔术般的效应,所有的人都蜂涌到格雷勿广场。
广场上,靠卖艺为生的吉卜赛女郎爱斯梅哈尔达正在一张随便铺在她脚下的波斯地毯上跳舞。
她轻捷、飘逸、快乐。
那个圆圈的人很多,观众成百上千。
在少女的热情旋转中,作为一个怀疑派的哲学家和一个讽刺诗人的甘果瓦,被这个灿烂的景象迷住了,不能一下子肯定地看清楚这个女郎究竟是人,是仙,还是天使。
所有围观的人都目不转睛,大张着嘴,唯有一张严肃、平静而阴沉的中年人的面孔比其他人更注意那跳舞的女子,嘴里不时发出几声诅咒,他是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罗德·孚罗诺。
在广场一角的荷兰塔内,女修士居第尔因自己的女儿在15年前被吉卜赛人抢走,正用一种虔诚的、憎恶的声音喝斥她快走。
爱斯梅哈尔达为副主教和女修士的诅咒感到惊骇与不安。
傍晚时分,爱斯梅哈尔达带着她心爱的小山羊离开了节日的广场。
好奇的甘果瓦一直跟着这天仙般的姑娘。
行至广场旁的一条小巷,忽然孚罗诺和加西莫多蹿了出来,欲将爱斯梅哈尔达强行抢走。
少女大呼救命,甘果瓦吓得不敢动弹。
正在危急时刻,王家卫队路过,侍卫长法比救下了少女。
指使加西莫多抢人的孚罗诺趁卫队与加西莫多争打时溜走了,加西莫多被卫队擒获。
爱斯梅哈尔达谢过卫队长法比,深夜回到乞丐王国区域。
这是一个很大的广场,居住着巴黎的下层人民,他们中有法国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德国人,有不同的宗教信仰,白天是乞丐,晚上是小偷。
名著导读之《巴黎圣母院》
名著导读之《巴黎圣母院》名著导读之《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是一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杰作,小说的发表,使雨果名扬四海。
雨果以引人入胜的生花妙笔,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巴黎的富于传奇色彩的悲剧性故事,艺术地再观了法王路易十一时期的法国历史现实。
这部小说讲述的一个个故事,塑造的一个个人物,都是那么独特,具有十五世纪巴黎风俗的鲜明色彩,都可以用“奇异”两个字来概括。
推选丑大王的狂欢节,奇迹宫丐帮的夜生活,落魄诗人格兰古瓦的摔罐成亲,聋子法官开庭制造冤案,敲钟人飞身救美女,行刑场上母女重逢又死别,卡希魔多的复仇与殉情,这些场面,虽不如丐帮攻打圣母院那样壮观,但是同样奇异,有的也同样惊心动魄,催人泪下。
小说体现了雨果“美且对照”的艺术表现原则,打破了伪古典主义的桎梏,标志着浪漫主义的彻底胜利。
《巴黎圣母院》入选了季羡林等14名知名教授推荐的“中国读者必读的外国文学书”书目,著名作家刘自羽称赞它足“艺术上最完整、最完美的小说”,“像一座雕塑那样完整无缺”。
梳理主干,添枝加叶,寻根求本1、愚人之王(焦点:卡西莫多)2、征服(焦点:爱斯梅拉达)3、劫持4、奇迹王朝/(名义夫妻)5、以德报怨/平生第一滴泪6、一见钟情与逢场作戏/痴心女与花心汉7、都是约会惹的祸8、屈打成招9、拒绝10、劫法场11、营救12、(甘果瓦的)出卖/骗出圣母院13、绞刑架下的选择14、母女相认15、又落虎口16、毁灭/爱斯梅拉达与克罗德之死17、殉情《巴黎圣母院》导读第一部第一卷【阅读提示】这一卷是小说的开端,几位重要主人公陆续登场亮相。
故事发生在一四八二年一月六日,巴黎市民聚集在司法宫大厅庆祝愚人节,观看新上演的圣迹剧。
落魄诗人甘果瓦为这次演出倾注了全部热情,但巴黎市民对观赏戏剧毫无兴趣,注意力一再被红衣主教以及从弗朗德勒来的使臣们的莅临所打断。
随后开始竞选愚人王,丑陋的加西莫多最终当选。
最后,人群涌出大厅,去观看爱斯梅拉达的表演,甘果瓦彻底绝望,只好离开大厅。
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ppt课件
中世纪时期经常被人们描绘成一个“无知和迷信的时 代”,“宗教的言论置于个人经验和理性活动之上”。 基督教基本信念:现世因充斥邪恶而终将消亡;人生而 有罪故当远离世俗,在永恒的精神领域内熏陶自我,才 能获得无尽的福佑。(人在现实世界中的意义不足称 道)。
教会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1、哥白尼:波兰著名天文学家,著有《天体运行论》 发表“日心说”,遭到教会残酷迫害。1543年5月20日病 逝。 2、布鲁诺:坚持哥白尼“日心说”,被宗教裁判所判 为异端,于1600年2月17日在罗马鲜花广场被烧死。 3 、伽利略: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因捍卫 科学真理,于1633年被宗教裁判所迫害,1642年不幸病 逝。 4、维萨留斯:比利时生理学家,由于出版了解剖学著 作《人体结构》,于1564年被迫去圣地——耶路撒冷作 忏悔,归途中遇难。
在格雷弗广场上,靠街头卖艺为生的吉卜赛女郎爱斯 梅拉达带着小羊加里的精彩表演吸引了不少围观的群众, 不时赢得人们的掌声和叫好声,爱斯梅拉达正在一张随便 铺在她脚下的波斯地毯上跳舞,她轻捷、飘逸、快乐,所 有围观的人都目不转睛,大张着嘴,被眼前灿烂的景象迷 住了。穷诗人甘果瓦在此刻被她的美貌和舞姿迷住了。
此时在密集的人群中,还有有一个中年人虽不引人注目 但与众不同。他一双贪婪的眼睛直盯着爱斯梅拉达,嘴里 却在发出冷漠的几乎无人能听得见的咒语,那神情着实令 人望而生畏。此人就是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弗罗 洛。
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
2023-11-04CATALOGUE目录•作品概述•故事情节与主题•人物形象分析•艺术特色与文学价值•当代意义与启示•研究与阅读建议01作品概述雨果(1802-1885):法国19世纪著名文学家、诗人、小说家、戏剧家、画家、雕塑家,生于法国贝桑松。
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既是文学家、艺术家,也是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
雨果的早期作品以浪漫主义为主,如《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思考。
后期作品则以现实主义为主,如《海上劳工》、《九三年》等,描绘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真实面貌。
作者雨果的生平简介19世纪的巴黎雨果在创作《巴黎圣母院》时,巴黎正处于城市重建和工业革命的时期,社会矛盾尖锐,贫富差距悬殊,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
这种社会背景为雨果创作《巴黎圣母院》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宗教与世俗的冲突在《巴黎圣母院》中,雨果通过描绘宗教与世俗的冲突,表现了当时人们对宗教信仰和道德观念的怀疑和追求。
这种冲突不仅存在于个人之间,也存在于社会阶层之间。
《巴黎圣母院》的创作背景作品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关系主要内容小说以巴黎圣母院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艾斯梅拉达的悲惨命运和卡西莫多的善良品质。
艾斯梅拉达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吉普赛女郎,被教士克洛德所陷害,并被判为死刑。
卡西莫多是一个丑陋的敲钟人,因为艾斯梅拉达的善良而感激她,最终为她献出生命。
人物关系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复杂而多层次,除了主人公艾斯梅拉达和卡西莫多之外,还有副主教克洛德、菲比斯等角色。
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和命运转折构成了小说的主线。
02故事情节与主题故事情节概述小说以15世纪的巴黎为背景,主要讲述了卡西莫多、艾斯梅拉达和弗朗西斯等人的故事。
卡西莫多因绑架艾斯梅拉达而受到审判,弗朗西斯则因迷恋艾斯梅拉达而将她推向死亡。
最后,卡西莫多在得知艾斯梅拉达的死讯后,将其遗体偷出并安葬在自己钟爱的巴黎圣母院中。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鲜明,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善恶美丑。
名著导读雨果《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之主要影响
小说中的反叛者吉卜赛女郎爱斯美拉达和面容丑陋 的残疾人卡西莫多是作为真正的美的化身展现在读者 面前的,而人们在副主教弗罗洛和贵族军人弗比思身 上看到的则是残酷、空虚的心灵和罪恶的情欲。作者 将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生动丰富的戏剧性场面有机地连 缀起来,使这部小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在沙皇尼古 拉一世统治时期的俄国. 这部书一度遭禁,因为雨果思 想活跃,既有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倾向,又同情刚刚兴起的 无产阶级的革命,因此保守顽固的沙皇下令在俄国禁止 出版雨果的所有的作品。小说的发表,使雨果的更加 名声远扬。
两种法庭审判的对照:“奇迹王朝”的怪厅对甘果瓦 的审判与专制王朝的法院大厅对爱斯美拉达的审判
《巴黎圣母院》之艺术特色
浪漫主义的表现: 1.离奇的情节 这部小说情节曲折离奇,富有戏剧性,充满 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巧合,夸张和怪诞。 如:"奇迹王朝"对诗人奇特的审判;加西莫多 的劫法场,抵御千军万马的进攻;母女重逢; 加西莫多的尸骨一被分开就化为灰尘等。 这些 曲折多变,但在本质上又是真实的情节,大大 加强了小说的戏剧性,从而增强了小说的感染 力。
肋状拱顶与飞拱。
雨果的生平简介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是
法国最伟大的抒情诗人, 法国浪漫主文学的翘楚、 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 19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
之一,也是法国文学史
上最伟大、最有才华的
作家之一。
雨果的生平简介
1885年6月1日,法国举行了一次国葬,有200 万人参加,哀悼的既不是显赫的法国国王, 也不是战功卓著的将军元帅,而是《巴黎圣 母院》的作者维克多〃雨果。
雨果的创作概况
1、诗歌创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反对崇尚 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第二,反对古 典主义文学形式主义的束缚,在创作中采用夸 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到19世纪30年 代,浪漫主义发展到顶峰。 2、雨果浪漫主义小说的特征 (1)着重表达人的心灵,强调表现作家的主观 激情和理想; (2)艺术的对照原则; (3)追求奇特,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安排非凡 的情节,塑造非凡的人物。
雨果的创作概况
1、诗歌创作
第一块纪念碑:《颂歌和杂诗》 (处女作,1828年定名为《歌吟 集》)。 名垂史册的三部杰作:《惩罚集》 (1853)、《静观集》(1856) 、 《历代传奇》(1859-1883) 。 其他主要诗集:《东方集》 (1829)、 《秋叶集》(1831)、 《暮歌集》(1835)、《心声集》 (1837) 、 《光影集》(1840)等。
1、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主要 特点 1789年爆发了震撼欧洲的法国大革命——“ 七月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统治法国一千多 年的波旁王朝封建专制制度,开辟了欧洲资本 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对19世纪的文学进程也产 生了巨大影响。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确立的资本 主义社会秩序,不像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 妙,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也 没有实现,因而引起人们的失望和强烈不满, 于是反映人们对现实不满、进而追求新的理想 的浪漫主义潮流应运而生。
3.雨果与巴黎圣母院 作者雨果与巴黎圣母院渊源极深。少年时代的他 就对哥特建筑艺术有浓厚的兴趣,到青年时期,他 更是屡次进入圣母院,广泛阅读有关资料,并假托 曾在巍峨高耸的钟楼的黑暗角落,发现墙上有一个 中世纪人物手刻的希腊词:命运!这个词无所不在 的宿命寓意深深打动了作者,处于激动中的雨果便 以巴黎圣母院为背景,展开大胆想象,为世人塑造 出了善良纯真的吉普赛女郎,外表丑陋而内心善良 的敲钟人,道貌岸然却满腹淫欲的弗雷洛等经典人 物形象。而《巴黎圣母院》确是为了叙说“命运” 而写的。雨果这位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寻求的是命 运的真实内涵。
肋状拱顶与飞拱。
雨果的生平简介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是
法国最伟大的抒情诗人, 法国浪漫主文学的翘楚、 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 19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
之一,也是法国文学史
上最伟大、最有才华的
作家之一。
雨果的生平简介
1885年6月1日,法国举行了一次国葬,有200 万人参加,哀悼的既不是显赫的法国国王, 也不是战功卓著的将军元帅,而是《巴黎圣 母院》的作者维克多·雨果。
雨果的创作概况
2、小说创作
三大代表作:《巴黎圣母院》 (1831)、《悲惨世界》(1862)、
《海上劳工》(1866)
其他作品:《布格· 雅加尔》
(1819,第一部小说)、《死囚
末日记》(1829,最早表现人道
主义思想) 、《笑面人》
(1869) 、《九三年》(1873)
雨果的创作概况
3、戏剧创作
《巴黎圣母院》
法国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是一座位于
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教堂建 筑,也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
堂。圣母院约建造于1163年到1250
年间,属哥特式建筑形式,是法兰西 岛地区的哥特式教堂群里面,非常具
有关键代表意义的一座。始建于1163
第一个剧本:《克伦威尔》 (1827) ,其序言成为浪漫主义 的理论纲领。 1830年,戏剧《欧那尼》在 巴黎上演,引起古典主义派与 浪漫主义派的激烈争斗,史称 “欧那尼之战”。 《城堡里的爵爷们》(1843) 被称为“雨果戏剧创作生涯的 最后一曲” 。
【片名】 The Hunchback of Notre Dame 【中文翻譯】 鐘樓怪人 【在美上映】1996年6月21日 【片長】約90分鐘 【類別】迪士尼第34部經典動 畫,長篇劇情動畫片 【取材】改編自法國文豪雨果 的名著《巴黎聖母院》﹙台灣 慣譯為《鐘樓怪人》﹚
比斯,把他当作理想的情人。克罗德忌恨在心,他
在爱斯美拉达与法比斯幽会时,刺伤了法比斯,却
嫁祸于爱斯美拉达,使她被判处死刑。
《巴黎圣母院》之情节简介
行刑之日,加西莫多将 她救出,把她安置在圣母院 的顶楼。克罗德想得到她,
遭到拒绝后,他将她交给了
官兵,在圣母院顶楼看着她 被绞死。加西莫多在愤怒中
将克罗德推下顶楼,然后找
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 德· 苏利决 定兴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 建成,历时180多年。另有小说,电 影,音乐剧等以此为名。
巴黎圣母院之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英语:Gothic
architecture),或译作歌德式建筑, 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 的建筑风格。它由罗曼式建筑发 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 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持续至 十六世纪,哥德式建筑在当代普 遍被称作"法国式"(Opus Francigenum),"哥德式"一词则于 文艺复兴后期出现,带有贬意。 哥德式建筑的特色包括尖形拱门、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 第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 也是其代表作之一。小说 创作于1830年7月,1831 年出版。
主要情节 人物形象 艺术特色
《巴黎圣母院》之情节简介
在巴黎圣母院前欢度宗教节日之际,美丽纯洁 的吉卜赛姑娘爱斯美拉达带着一头会耍杂技的小羊 正在进行精彩的表演。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罗德 对她起了邪念,指使敲钟人加西莫多绑架她,但国 王护卫队队长法比斯救了她。从此,少女爱上了法
小说艺术地再现了四百多年前法国路易十 一统治时期宫廷与教会狼狈为奸压迫人民群 众,人民群众英勇斗争的历史真实,无情地 揭露了专横、残暴的封建王朝和阴险卑鄙的 教会势力对善良无辜者的残害,揭示了在禁 欲主义的压抑下人性的扭曲和堕落的过程。 表明了雨果反封建反教会的民主精神和资产 阶级的人道主义思想 。 《巴黎圣母院》虽然是以中世纪的巴黎作 为背景,但是它与19世纪30年代法国人民的 生活与斗争紧密相连,整部作品弥漫着浓郁 的时代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