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前路手术操作技术 PPT

合集下载

颈椎前后路手术配合PPT课件

颈椎前后路手术配合PPT课件
伤口止血,以备植骨。
⑵骨刀法切除间盘:定位确定后,用宽约1cm薄骨刀分别在病变椎间隙的 上、下椎体上3~5mm处凿入,保持垂直,凿力轻缓而稳定,慢慢凿入, 深约1~1.2cm即暂停;继在两侧颈长肌内侧缘,在椎体间盘上进刀凿入。 并连接上下凿刀口,取出长方形椎体、间盘块。用刮匙或枪式咬骨钳清 除剩留的间盘组织及椎体后缘骨赘。用6℃~8℃冷冻生理盐水冲洗吸净,
概述 手术方式 手术步骤 并发症
一、概述
1、定义: 指颈部椎间盘退行性变,及 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 周围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
状和体征。
这个定义包括三个基本内容:
1.颈椎间盘退变或间盘 关节退变;
2.累及其周围的组织;
3.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2. 分型
根据定义可以分为以下几型:
颈前切口
显露椎体 并行C5椎 体次全切
髂骨取骨, 修整后嵌入 C4-C6椎间 隙
放置前路 钢板
术后X光片
三、【手术步骤】
1.体位、切口、显露 见颈椎前侧显露途径(见脊柱显露途径)。 2.定位 在两侧颈长肌之间的中线上,纵行切开椎前筋膜,用骨膜剥 离器将筋膜向两侧推离,即可显露椎体及椎间盘[图1 ⑴]。椎间盘呈白色, 略高于椎体前缘平面。椎体部呈灰色,略凹陷于椎间盘。取一无尖的注射 针头,截成1cm长,将其插入显露的椎间盘内,摄颈椎侧位片定位。如病 变部椎体缘有特定形状的唇样增生,也可有助于辨认定位。摄片时应将病 人双上肢向远端牵拉,以利下颈椎在x线片中显影。颈 6、7在侧位片显影 不清,可将定位针插入高于病椎的正常椎间盘内摄片,以利定位针显影。
逐层缝合切口。
(二) 后 路
1. 后路术式
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侧块钢板固

《颈椎前路手术》课件

《颈椎前路手术》课件
《颈椎前路手术》 ppt课件
目录
• 手术简介 • 手术过程 • 手术效果 • 手术案例 • 手术问题解答
01
手术简介
手术定义
手术定义
颈椎前路手术是一种治疗颈椎疾 病的手术方法,通过在颈椎的前 方进行操作,以解除颈椎间盘的 压迫或固定颈椎骨折。
手术原理
通过颈椎前路手术,可以有效地 减轻颈椎间盘对神经根或脊髓的 压迫,改善颈椎骨折引起的疼痛 和神经功能损伤。

手术步骤
麻醉
01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
的麻醉方式,如全麻或局部麻 醉。
体位
02 患者被放置在合适的体位,以
便于手术操作。
手术入路
03 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暴露手
术区域。
病灶清理
04 彻底清理病变组织,确保切除
干净。
植入物选择与植入
05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植入物,
如自体骨、人工骨或其他材料 ,并进行植入。
手术目的
01
02
03
解除压迫
通过摘除突出的颈椎间盘 或移除骨折块,减轻对神 经根或脊髓的压迫,缓解 疼痛和恢复神经功能。
固定颈椎
通过植入钢板、螺钉等内 固定物,稳定颈椎骨折部 位,防止进一步移位和损 伤。
促进愈合
通过手术复位和内固定, 为颈椎骨折提供稳定的愈 合环境,促进骨折愈合和 神经再生。
手术适用人群
颈椎病患者
对于颈椎病患者,颈椎前 路手术适用于治疗颈椎间 盘突出、颈椎骨折或颈椎 管狭窄等情况。
年龄范围
颈椎前路手术适用于各个 年龄段的患者,但应根据 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 建议进行评估。
禁忌人群
对于存在严重心肺疾病、 感染、肿瘤等情况的患者 ,应慎重考虑颈椎前路手 术的适应性和风险。

颈椎前路手术讲PPT课件

颈椎前路手术讲PPT课件
• 8、切开前纵韧带,并向两侧牵开:递15号刀切开, 吸引器吸血(此时吸引器头前端应套1.5厘米左右的 细橡胶管,防止损伤硬膜和神经)。
30
31
• 9、切除部分椎体:递咬骨钳,椎板咬钳,刮 勺,留松质骨以备植骨
32
10、将椎体后缘骨赘及椎间盘组织清除干净,彻 底减压,根据术者需要反复递椎板咬骨钳,不同 角度的刮勺去除椎体后壁的骨赘,递髓核钳取出 椎间盘组织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四、适应症
• 适应症:(一) 颈椎间盘突出经非手术治疗后根性 疼痛未得缓解或继续加重,严重影响生活及工作者。
• (二) 颈椎病有脊髓受累症状,经脊髓碘油造成影 有部分或完全梗阻者。 (三) 颈椎病病人突然发生颈部外伤或无明显外伤 而发生急性肢体痉挛性瘫痪者。 (四) 颈椎病引起多次颈性眩晕、晕劂或猝倒,经 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五) 颈椎病有明确的交感神经症状,经非手术治 疗无效而严重影响工作者。(六) 颈椎病椎体前方 骨赘引起食道或喉返神经受压症状者。
48
• 15、缝合切口:清点器械及敷料等数目 • (1)缝合颈阔肌:递有齿镊, 6X17圆针4
号丝线间断缝合,再次清点数目。 • (2)缝合皮下及皮肤:递组织钳夹持酒精纱
40
41
• (2)将钛板放置于钛网上,根据椎体前后径, 选择不同长度的螺钉,调整保险钻头的长度: 递持板钳持取钛板给术者,临时固定针固定, C型臂透视
42
• (3)将钻头插入钻套,根据螺钉长度钻孔: 递连接好的钻头及钻套给术者,保存术者选 号递螺钉
43
六、手术方法
• (4)将合适长度的螺钉插入钛板并拧紧,在钛板 的另一端对角植入第二颗螺钉,再分别植入余下的 两个螺钉:递内六角改锥,螺钉,C型臂透视

颈椎前后路手术配合PPT课件

颈椎前后路手术配合PPT课件

清除剩留的间盘组织及椎体后缘骨赘。用6℃~8℃冷冻生理盐水冲洗吸
净,暂用明胶海绵填充止血,以备植骨。
4.髂骨取骨 一般均在前、中髂骨嵴外缘切口,显露髂骨,根据颈椎处开
孔的大小、形状切取髂骨块。如用环锯在颈椎开孔,则用比其大一号的
环锯,在髂骨上,根据手术需要钻取一块或多块骨块。需要较厚骨块的
则靠髂嵴后部取骨。髂骨残留创面用骨蜡涂抹止血,髂骨部伤口逐层缝
嵌入。如植骨块嵌入牢靠稳固,即可缝合伤口。
6.闭合伤口 伤口冲洗后,检查无出血,无异物存留,椎体前置引流后,

逐层可缝编辑合课件切PPT口。
17
(二) 后 路
可编辑课件PPT
18
1. 后路术式
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侧块钢板固
定术
可编辑课件PPT
19
2. 后路的优势
对于多节段椎管狭窄的病例可使椎管横截 面积扩大,达到有效减压
可直接解除关节突交锁,清除凸入椎管内 的椎板、关节突碎片及断裂的黄韧带
可编辑课件PPT
20
手术体位
合理的手术体位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证,安置手术体 位既要符合手术操作的需要,保持正常呼 吸、循环及 神经功能,又要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俯卧位摆放不 当会造成手术失血量增多,神经麻痹或损伤。颈椎后路 手术多取俯卧位,头面部用头架支撑固定,调节头架保 持屈颈位,以开大椎板间隙,防止颈椎反屈畸形,减少 脊神经的损伤机会。双上肢以中单固定于躯体两侧,双 肩部用4~5 cm的胶布斜贴至对侧髂后上棘至床档,以 充分暴露颈椎间隙,胸腹两侧、骨盆用长枕头垫起,使 胸腹悬空,勿受压,以防影响呼吸功能,膝下垫一薄海 绵枕头,脚踝垫软枕,固定双下肢。由于患者身上带有 多种管道、导线,变换体位时,易发生导管脱落、移位 及循环功能紊乱,故翻身时应加强监测,妥善固定好各 种导管,并专人站于患者头侧做有效牵引,以维持正常 的生理轴线,多人协作且动作协调、缓慢、稳妥,防止

颈椎前路手术操作技术课件

颈椎前路手术操作技术课件
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确 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痛、 无意识。
手术中的操作步骤
消毒与铺巾
对手术部位进行严格的消毒,铺上无菌巾 。
缝合与包扎
清洗伤口,逐层缝合切口,用无菌敷料包 扎伤口。
切开与暴露
在颈部前方切开适当的切口,暴露出需要 手术的颈椎段。
植入物安置
将颈椎融合器、人工椎间盘等植入物放置 在适当位置。
切除病变组织
根据病情需要,切除颈椎间盘、骨赘等病 变组织。
手术后的处理工作
术后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 征、伤口情况及神经功
能恢复情况。
药物治疗
根据需要给予抗生素、 止痛药、营养支持等药
物。
功能锻炼与康复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颈 部功能锻炼,促进术后
康复。
出院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提供出院 后的注意事项和康复指
保护神经
在手术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 护脊髓和神经根,避免损伤。
防止并发症
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及时处理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呼吸困 难、内出血等。
遵循无菌原则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降低 感染的风险。
合理使用抗生素
根据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预 防术后感染。
手术后护理要点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肢体感觉 和运动功能等变化。
术后恢复
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颈部活动恢 复正常,术后3个月复查显示颈椎生 理曲度恢复良好。
手术过程
采用颈椎前路手术,通过颈前方切口, 暴露颈椎间盘和神经根,摘除突出的 椎间盘和增生骨质,解除对神经根的 压迫。
典型案例二:颈椎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
患者情况
患者年龄28岁,因车祸导 致颈椎骨折,伴有四肢瘫 痪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颈椎前后路的手术配合PPT幻灯片课件

颈椎前后路的手术配合PPT幻灯片课件
使颈呈后伸位,颈部置一软垫,避免颈部悬空,用宽胶布 将头部及躯干固定在手术床上,将一块美皮康对半剪垫在 胶布底下(盖住额头及眉毛),此体位在手术过程中固定 不变。若颈椎管狭窄严重或椎体骨折脱位者,不应过度后 仰,避免黄韧带等增生组织折入椎管或骨块嵌入椎管,加 重颈椎损伤。
9,颈项拉勾, 使用9*24△针带4号线跟1号线缝合组织。
颈椎前后路的手术配合
1
概述 手术适应症及原则 手术方式及配合 注意事项
2
概述
• 定义: 指颈部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 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周围神经、 血管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
• 自1950年由Smith-Robinson及Cloward提 出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
3
解剖图解
4
• 其他用物跟脊柱类手术一样。
10
手术步骤
• 常见于颈前右侧 少数颈正中切口
11
手术步骤
• 暴露术口 • 上定位针确定椎体
12
手术步骤
1、开口器开口 2、上撑开钉 3、撑开器撑开椎体
13
手术步骤
• 根据患者情况进 行椎管减压或成形
14
手术步骤
• 测量长度
15
手术方式及植入器械的类型
• 柱形融合器 • 前路固定板
21
用物准备
• 特殊物品:三关节咬骨钳(大、中、小), 细长条骨蜡,
• 其他物品跟脊柱类手术一样。
22
手术步骤
• 取后路正中切口 • 暴露相应椎体椎板
23
• 开门侧骨槽准备 • 椎板扩大成形
24
撑开椎管上钉固定
25
26
27
手术结束
• 清点手术物品和器械 • 冲洗伤口并缝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切勿进入椎间隙或植骨间隙,影响固定 效果
小结
• 自1950年颈椎前路手术由 Smith-Robinson及 Cloward提出以来, 许多学者对这一术式进 行了改进,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种 颈椎病 的治疗
• 颈椎前路手术难度大,风险高,需要娴熟 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
• 初学者不要贸然尝试,失误带来的后果往 往是灾难性的
椎间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5)
• 视植骨界面对钢板作上下微调
• 用神经剥离子探查椎体侧前方对钢板作左 右微调
• 若椎体骨质增生影响定位时,可利用两侧 颈椎横突前结节的相对关系作出判断
椎间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6)
• 确定钢板位置无疑,钻孔拧入固定螺钉
• 螺钉植入方向因钢板而有不同的要求, 矢状面上的植入方向应以所固定的椎体 的倾斜度作为参考
• 在中线上于上位椎体中上部下位椎体 中下部拧如撑开螺钉
• 于病椎和椎间盘切除间隙置入植骨 块,取出撑开螺钉
椎间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4)
• 在距植骨块上下端8~10MM的椎体中线上 各插入一尖锥,此尖锥在牵开切口同时又界 定了钢板放置位置
• 测量骨块长度
• 选择长度和弧度合适钢板于两尖锥间置于骨 块前方,钢板固定针固定
3
58
椎庞 病 病例
, 男 ,
岁 , 脊 髓 型 颈
病 例
3
病 例
3
病 例
3
病例4 王×,女,脊髓型颈椎病
病 例
4
病 例
4
病例5 韩××,女,29岁,颈间盘突出
病例5
病例5 3个月复查
感谢您的聆听!
手术操作
• 颈丛或气管插管全麻 • 取右颈前外侧皮肤横切口,依次切开皮肤和颈
阔肌,于胸锁乳突肌和颈前肌间隙深入,牵开 肩胛舌骨肌,切开颈前筋膜即达椎体 • 病变椎体定位后,行脊髓减压 • 骨窗内植入自体髂骨块 • 选用合适的钢板固定 • 术后颈部制动三个月。
手术要点
手术切口
• 颈4~6椎体的病变(包括颈3~4椎间盘 和颈6~7椎间盘)取右颈前皮肤横切口。
• 当深达后纵韧带后摩擦感转为软组 织 切割感时手下可清楚感受
• 此时由原地轻轻旋转数次,退出环 锯,完整取出骨块
脊髓减压(2)
• 用刮匙和冲击式薄口咬骨钳潜行扩大切除
• 上方切除上椎体的后下缘骨赘 • 下方切除下椎体后上缘骨赘 • 两侧应达钩椎关节,宽度18~22MM
脊髓减压(3)
• 若后纵韧带增厚压迫硬脊膜囊和 脊髓或髓核脱出到后纵韧带者, 可用钩刀予以切除,使颈脊髓神 经充分减压。
• 颈7~胸1取左侧胸锁乳突肌前缘斜切口。
→ 肩胛舌骨肌
病椎定位
1、颈动脉结节 2、环椎前结节 3、胸1椎体斜坡 4、病椎病理特征 5、透视或x线摄片




节 定


x
透 视 或 线 摄 片
脊髓减压 方式(1)
经椎间隙椎 间盘刮除减 压术
脊髓减压方式(2)
椎体次全切槽式开窗减压术
• 采用16MM大口径环锯对病椎作往 复旋 转切割,旋进速度快,手感好
存在问题
• 钢板本身的并发症需要我们认真防 范
• 相邻椎间盘的退变问题远没有很好 解决
临床病例
病例1 韩××,男,48岁,颈椎损伤,颈5/6间 盘脱出
南阳骨科在线
病例病
术 中 定 位
南阳骨科在线
术后正侧位片
术后3个月复查
南阳骨科在线
××
椎间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1)
• 颈椎前路减压后在颈椎撑开器适 当撑开的骨窗中植入自体三面皮 质骨髂骨块,然后钢板固定。
椎间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2)
• 颈椎钢板固定不同于四肢手术 • 有限的颈椎前方显露把钢板
固定在理想的位置实在不易
椎间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3)
• 首先以两侧颈长肌为标志找出病椎上 下椎体中线
颈椎前路手术操作技术
颈椎前路手术
• 自1950年由Smith-Robinson及Cloward提 出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
• 我科自1989年开始应用该技术治疗颈 椎疾病600余例
• 在临床工作中不断研究探讨,积累了 一些经验
适应症
• 颈椎间盘突出症 • 脊髓和神经根型颈椎病 • 颈椎骨折脱位 • 孤立性0PLL • 颈椎椎体肿瘤及炎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