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映霞:迟暮之美-故都的秋-郁达夫

合集下载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

岂有文章传海内, 欲将沉醉换悲凉。 — 郁达夫
故都的秋
课题释义
故都的秋
题目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 文景1-2):
总写对北国之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
(3-1 2 ):
分写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部分写故都之秋, 赞美北国之秋。
(1 3 -1 4 ):
总括全文,强调南国之秋不及北国之秋。
秋雨话凉
秋果奇景


秋秋
果 奇

蝉 残

晨 小

景雨鸣槐院 五



凉蕊
故都的秋色
可是啊,北国的秋,特别地 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文眼
对比与衬托的区别
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或同 一事物的两面互相比照,以共同表 现某种思想。
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 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 的,两者主次分明。
王勃《滕王阁序》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大千世界,山川草木本无情,但是由于文 人墨客把自己的感情富于其中,于是便有了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于是便产生了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凄美。这 种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意境正是历代文学家 所追求的,不少散文正是因为如此而脍炙人口、 广为流传。今天,我们来欣赏这样一篇情景交 融的美文——《故都的秋》。
这一“啼”一“嘶”不禁让我们 联想到“杜鹃啼血猿哀鸣”这样 的诗句,给人以悲凉感。
秋雨淋人人知秋:
境境 的的 悲宁 凉静
、 情 和
秋雨话凉: 灰沉沉的天底下
息列索落的雨声 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 一阵冷风 都市闲人着装举止、 神情声调
(清、静、悲凉)
秋 果 奇 景

以《故都的秋》为例解读郁达夫的文化精神

以《故都的秋》为例解读郁达夫的文化精神

以《故都的秋》为例解读郁达夫的文化精神作者:孙洁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33期课题项目:本论文是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3SK10)的研究成果之一。

摘要:《故都的秋》是现代作家郁达夫的名篇,通过对南北方秋色的对比,刻画了北平的秋色。

这篇散文集中体现了郁达夫的文化精神,他的“名士气”,个人经历形成的忧郁气质,避世情怀,传统文人的山水之乐,以及他提倡的散文创作方式,用诗化的语言描述了北方秋季特色,从散文中也可以看出郁达夫的生活轨迹。

关键词:郁达夫;名士气;散文;《故都的秋》作者简介:孙洁(1981-),女,重庆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3-0-02一、郁达夫的散文创作(一)郁达夫散文创作主张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有现代和古代之分。

古代散文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内容以游记为主,兼抒发情怀,语句方面也讲究精炼,富有韵律美。

现代散文主要是指五四运动之后的白话文,在体裁上区别于诗歌、小说和戏剧。

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包括游记、杂文、回忆录、日记、书信等多种形式,和诗歌相比,散文在语言上更加随意;和小说相比,散文没有故事情节和人物冲突,和戏剧相比,散文不受舞台空间的限制。

主要特点是:题材广泛、感情真挚、个性鲜明、语言优美。

郁达夫作为五四运动之后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有鲜明的个性,他主张“文学作品是作家的自述体”,他的小说都是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写成,具有自传体性质,像最著名的《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都是如此。

郁達夫的散文创作,也主张“表现自我”和“情感的自我宣泄”。

他的散文大多是记叙自己的生活经历,将主观情感作为写作的底蕴,抒发对客观事物的感慨。

正因为主观感情的介入,所以他的散文具有独特的魅力。

郁达夫的散文创作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重视个性。

郁达夫认为散文中的个性化是立诚守真的标识。

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

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

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作者: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5年第18期春暖花开的季节会让人想到他,只因那一个个“春风沉醉的晚上”;在北京每入了秋,也会想到他,因为那是独属于他的“故都的秋”。

他与徐志摩是同学,跟郭沫若办过“创造社”,小说卖得比鲁迅还要多,爱的人若非才女便是第一美人。

岁月泛黄,他在老照片中显出了民国文人特有的儒雅:蓬松而直翘的短发,刀削般的双颊,细眉淡眼,却难掩倔强与硬朗。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让我们在春风沉醉的晚上走一走,走到民国才子作家郁达夫的内心世界……破落书香“离南门码头不远的一块水边大条石上,这时候也坐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头上养着了一圈罗汉发,身上穿了青粗布的棉袍子,在太阳里张着眼望江中间来往的帆樯……”这个孤单凄凉的小小背影,就是幼年时期的郁达夫。

1896年的初冬,郁达夫出生在浙江富阳市满洲弄,一个破落的书香世家。

三岁那年,厄运突至,郁家的顶梁柱倒下了,整个家几近崩溃。

“自父亲死后,母亲要身兼父职了,入秋以后,老是不在家里;上乡间去收租谷是她,将谷托人去砻成米也是她,雇了船,连柴带米,一道运回城里来也是她。

”郁达夫是不幸的,三岁丧父;同时,他也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个伟大的母亲。

在母亲陆氏含辛茹苦的抚育下,三个儿子不仅长大成人,而且在她的坚持下全都接受过高等教育。

这在当时的年代,尤其是在郁家如此艰辛的处境下,真算是奇迹。

1913年9月的一个清晨,碧空万里,17岁的郁达夫身着半旧不新的衣衫,箱子里放着几本线装书,在上海的码头告别了故国,踏上了东渡日本的船。

迷惘异乡青春的美好恰恰在于迷惘,而郁达夫的青春,除了迷惘,还有深深的孤独与痛苦。

那时的留学,不比今日,尤其在那个弱国子民的时代,身为日本人眼中的“支那人”,得到的只是处处的排挤与鄙视。

一次,郁达夫去小酒馆吃饭,旁桌几个穿学生服的日本人,毫无缘由地冲着郁达夫吐了口痰。

但是郁达夫是要强的,初到日本的他,为了赢得官费,积雪囊萤,终于在第二年三月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这一年他刚好18岁。

郁达夫故都的秋经典语录

郁达夫故都的秋经典语录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的经典语录如下:
1.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北国秋天的热爱和赞美。

2.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思念之深。

3.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中,是不合适的。

”这句话作者指出秋天的特点并非是半开半醉的状态,而是要全心全意地投入去领略。

4. “一层秋雨一层凉啦!北方人念阵字,总好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这句话从北方人念字的发音习惯入手,表现了秋雨之后天气更凉的特点。

这些语录展示了郁达夫对北国秋天的深刻感受和热爱。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赏析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赏析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好散文。

关于其中心,课文自读提示和教参都作了明确的分析和界定,认为“文章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浑然一体”,“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的秋的真情,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并且,为了增进学生对此的理解,自读提示和教参还注意联系了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指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家移居杭州的个人生活背景。

其实,郁达夫在文中流露的情感,固然跟当时的背景有关,也跟作家一生的身世命运和性格情趣有关,还跟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有关,当时的背景因素前已提及,本文即就后两点作些补充性的联想与阐释。

一、身世命运和性格情趣作家赞美自然风物,抒发情感,其格调无非是热烈高亢、平和淡远和忧郁低沉三者之中各有选择侧重而已。

而郁达夫偏偏持最后一种心态来描绘故都秋色,这和他的身世命运以及性格情趣是分不开的。

作为一篇以真实为内核的散文,《故都的秋》所反映的这种清静悲凉心境和郁达夫一生的身世命运以及由此形成的性格情趣是紧密相连的。

首先,从身世命运来看。

“郁达夫三岁丧父,家道衰贫”(《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郁达夫”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86版),后来又经两度婚姻失败(先与结发妻孙荃,后与王映霞。

作者注),再有两次丧子之痛(见郁达夫散文《一个人在途上》《记耀春之殇》),此外,郁达夫生活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先后目睹了晚清腐败、军阀割据的社会现实,亲自经受了蒋介石政府白色恐怖的威慑(1933年举家由上海移居杭州,过上流连山水的隐居生活,政治上一度表现消沉即由此而来。

作者注),最后亲历抗日烽火,在南洋为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这样的一生,是悲凉的。

其次,从性格情趣来看,他的身世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忧伤压抑的性格,从而影响着他在创作上的情趣倾向。

郁达夫《故都的秋》原文阅读

郁达夫《故都的秋》原文阅读

郁达夫《故都的秋》原文阅读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辍。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从《故都的秋》看郁达夫“孤独”的人生之秋

从《故都的秋》看郁达夫“孤独”的人生之秋

从《故都的秋》看郁达夫“孤独”的人生之秋内容提要:《故都的秋》是悲秋还是颂秋的争论一直存在。

既然颂秋,何来悲凉?既然悲凉,何来颂秋?结合郁达夫生平及著作,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在写故都,也是在写自己,写自己薄凉的人生底色,自己孤独的人生之秋。

关键词:故都的秋孤独悲凉郁达夫是“五四”运动以后影响较大的一位小说和散文作家,也是一个在思想和创作方面表现得比较复杂的作家。

在创作上,他写过许多积极向上、感情健康,反映现实社会的某些本质侧面的优秀作品,也写过不少虽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却流露出感伤、颓废情绪的文章。

他的政论和杂文所表现的思想是激进的,而一些小说和散文的调子却是低沉的。

作为一个爱国主义者,他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反对新旧军阀的罪恶统治,并热烈地探索救国的道路,但作为一个小资产阶级作家,忧郁、孤独和失望的情绪却经常占据他的心灵。

这种矛盾纠结了他一生。

这些在《故都的秋》这篇散文中表露无遗,“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

”【1】与其说作者在写《故都的秋》,不如说作者在写自己孤独的人生之秋。

首先,郁达夫是浙江富阳人,地道的南方人。

他一生浪迹天涯,创办刊物,学校教书,从事创作,投身新文化运动,但活动范围大抵是在杭州、武汉、上海、广州等南中国的大城市。

他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对南方的自然风光有着敏锐的感受和很深的眷恋,写下了大量优美隽永的游记散文比如《江南的冬景》,写出了江南冬景的可爱、明朗、美丽与生机勃勃。

但是在《故都的秋》中,作者觉得“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能够拿大部分生命去换的东西,可以看出,作者对它的热爱程度。

如此热爱的故都的秋却是:清、静、悲凉!为何?因为这暗合了作者薄凉的精神境界和人生底色。

其次,郁达夫曾说过:“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传”,散文当然更是如此。

戴笠与王映霞故都的秋郁达夫

戴笠与王映霞故都的秋郁达夫

戴笠与王映霞故都的秋郁达夫戴笠与王映霞故都的秋郁达夫郁达夫是中国著名作家,他和王映霞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成了一段文坛佳话,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婚姻破裂,以悲剧收场。

郁达夫于40年代,在印尼被日本军队杀害,王映霞也于今年2月5日逝世。

然而他们的离婚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作为郁、王两人的生前好友,被誉为中国现代爱情诗鼻祖的汪静之,其遗作《王映霞的一个秘密》揭开了一个大秘密:王映霞与戴笠有暧昧关系,这是郁、王离婚的重要原因之一。

王映霞是我的妻子的同学。

我于1922年七八月间参加《女神》出版一周年纪念会,会上初次和郁达夫、郭沫若一见如故,郭、郁二人当即邀我同到他俩的住处,从此成为朋友。

1938年春夏间我全家避难到武昌,住在察院坡亲戚家。

当时达夫家住在横街头,两家是近邻,常相往来。

后来台儿庄打了一场对日抗战的大胜仗,政府派了前线慰问团,郁达夫参加慰问团去了。

王映霞趁郁达夫外出时打胎有一天王映霞来说:“我肚里有了,抗战逃难时期走动不便,我到医院里请医生打掉。

医生说:‘要你男人一起来,才能把他打掉。

男人不同意,我们不能打。

’达夫参加慰问团去了,要很多天才会回来,太大了打起来难些,不如小的回家时我告诉了妻子,她很惊奇,表示不再和这位同学来往。

我当时考虑要不要告诉达夫:照道理不应隐瞒,应把真相告诉朋友,但又怕达夫一气之下,声张出去。

戴笠是国民党的特务头子,人称杀人魔王。

如果达夫声张出去,戴笠决不饶他的命。

太危险了!这样考虑之后,我就决定不告诉达夫,也不告诉别人。

后来达夫从前线慰问团回武昌了,我见他的时候,一句不泄露。

不久,我要到广州去了,去向达夫告别。

一进去看见达夫和映霞正在争吵。

达夫一见我,就指着映霞,一边哭一边向我说:“这个不要脸的女人,她居然和人家睡觉!”我一听,心里就很着急,怕达夫声张出去,杀人魔王马上会置他于死地。

为了免得他闯祸,我就帮映霞掩饰。

我说:“不会的,你不要信谣言。

”达夫马上说:“哪里是谣言!她的姘头许绍棣的亲笔信在我手里!”我听了马上就放心了。

郁达夫给王映霞的情书

郁达夫给王映霞的情书

郁达夫给王映霞的情书1927年1月14日,新年伊始,在上海马当路尚贤坊40号,郁达夫穿着妻子孙荃从北京寄来的新皮袍登门拜访老朋友孙百刚,在这里,他第一次见到了“明眸如水,一泓秋波”的20岁姑娘王映霞。

王映霞,本来姓金,并不姓王。

其母娘家姓王,外祖父叫王二南,是当时杭州的名士,因其母亲是独养女儿,王映霞父亲死时,她才12岁,外祖父见她聪敏又漂亮,就把她收在身边,改姓王,名旭,字映霞。

从小跟着外祖父,受他的熏陶,王映霞非常喜欢古典诗词。

才情加美貌,郁达夫对王映霞是一见倾心的。

彼时,王映霞虽然十分仰慕郁达夫的才华,却不愿意把自己宝贵的爱情轻易地许给这个极度追求感情自由的浪漫诗人,更何况郁达夫还是一个有妇之夫,而她亦有婚约在身。

于是,王映霞断然拒绝了他。

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郁达夫认准了女人的心是水做的经不起执意,所以,他继续给王映霞写情书,并在信中委婉地写道:“我也不愿意打散这件喜事。

可是王女士,人生只有一次婚姻,结婚与情爱,有微妙的关系。

你情愿做家庭的奴隶吗?还是情愿做一个自由的女王?你的生活尽可以某某某,你的自由,绝不应该就这样的轻轻放弃……”或许“自由”和“某某某”这样的字眼看上去太有诱惑力了吧,在经历了一番战战兢兢、近乎绝望的守候之后,郁达夫的热情终于打动了王映霞的.芳心。

1933年4月25日,郁达夫举家从上海迁回杭州,开始建造自己的住宅,直到第二年竣工。

这座房子几乎花尽了他们全部的积蓄,郁达夫给新家起名为风雨茅庐,由他自己设计,希望这里能够成为趋避乱世的桃源之所。

彼时,作为风雨茅庐的女主人,王映霞凭借自己的美貌和优雅谈吐成为杭州上流社交圈里明星般的人物,所以,郁达夫意想中的“世外桃源”很快就变成了社会名流与某某某界要员交际往来的场所。

如瓮之纹,郁达夫和王映霞的情感世界出现了无可弥补的裂痕。

从郁达夫的角度来说,安静写作是一个作家的基本固守,而推杯换盏的交际场只会让他心躁不安无所适从,逃离才是惟一的选择。

郁达夫《故都的秋》原文及赏析

郁达夫《故都的秋》原文及赏析

郁达夫《故都的秋》原文及赏析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郁达夫的故事

郁达夫的故事

郁达夫的故事一、郁达夫,这名字听起来就带着股子文艺劲儿,跟咱们平时说的“文艺青年”那是一拍即合。

他啊,就像是民国时期的一股清流,用他那细腻的笔触,给咱们描绘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

1.1 说起郁达夫,就不得不提他的《故都的秋》。

那文章里头,他把北京的秋天写得跟画儿似的,金黄的银杏叶、火红的枫叶,还有那清晨的露水,晚上的凉风,看得人心都跟着静了下来。

他说啊,这秋天的味道,得一个人慢慢品,才能品出其中的韵味。

1.2 郁达夫不光是个作家,还是个爱国人士。

那时候国家危难,他看得比谁都清楚,心里头那个急啊,都化成了笔下的文字。

他的文章里,有对国家的担忧,有对人民的同情,读起来让人心里头热乎乎的。

二、郁达夫的感情生活,那也是丰富多彩,跟他的文章一样,让人回味无穷。

2.1 他跟王映霞的爱情故事,那可是民国时期的佳话。

两人一见钟情,你侬我侬的,就像是戏文里唱的那样。

不过啊,这感情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中间也经历了不少波折,但好在两人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

2.2 郁达夫这人吧,感情丰富,对朋友也是掏心掏肺的。

他有个好友叫鲁迅,两人经常一起讨论文学、国家大事,还一起喝酒聊天,那关系铁的,就跟亲兄弟似的。

2.3 不过啊,郁达夫也有他的小脾气。

有时候写起文章来,那是一气呵成,谁也拦不住。

有时候呢,又喜欢独自一人发呆,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但这就是他,一个真实、不做作的郁达夫。

三、郁达夫的一生,就像是他笔下的那些故事一样,充满了曲折和感动。

3.1 他用自己的笔触,记录了那个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的悲欢离合。

他的文字里,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3.2 虽然他已经离开了我们很久很久,但他的作品和精神却永远留在了我们心中。

每当我们翻开他的书页,都能感受到那份来自灵魂深处的触动和共鸣。

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

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


着 ”, “ 在破壁腰中,静对着 象喇叭似的牵牛花 ( 朝荣 )的 是 写 北 国槐 树 的 落蕊 。作 者 细腻 地 描 绘 了扫街 的扫 这 蓝 朵 … … ”但 是 , “ 都 的 秋 ” , 又并 没有 为 作 家 的主 观 故 种 “ 花 而 又 不 是花 ”的 落 蕊 的情 状 ,并说 “ 意 识下 并 感 情 而 受到 扭 曲, 失却 了它 同有 的特 征 。那 牵 牛 花 ,那 槐树 像 潜
行文 不 做 作 ,不 卖 弄 ,无 粉 饰 ,给 人 一 种 高度 的美 学 境 界 。 作者 在 文 中 自始 至 终 渲染 的是 一种 清 净 、悲凉 的感 情 氛 围 ,
这 一切 景 物 的 出现 就 已 让人 的心 受 到触 动 ,然 后 你会 在 一 种 高远 、清 凉 、 荡 的 淡 淡悲 伤 中 不 断地 感 动 着 。而 当你 细细 那 不 是 一 种 浓 烈 的渲 染 , 而 是一 种 恬 淡 的追 求 。 一 品 味那 “ 树 叶底 ” “ ‘ 一 丝 漏 下来 的 日光 ”时 ,几 乎 能 槐 丝 5 以情 驭 景 , 以 景显 情 , 情景 交 融 , 浑然 一 体 。 作者 身 .
沉 的地 方 ”。
二 是 写 “ 蝉 的 衰 弱 的残 声 ” 。他 为什 么 要 写 这 蝉 声 秋 呢 ?因 为 秋天 。来 ,蝉 的生 命 就渐 近 终 点 ,这 与 秋 天 ‘来 草 。 。 一
( 车培 培 王 信 伟 山 东省 r 县 实验 中学 ) 临沭
晨 观 景 、秋 槐 落 蕊 、 秋 蝉 残 鸣 、秋 雨 闲 人 以及 秋 果 儿 个 画 3 在 手法 上 ,主 要是 通 过 南 北之 秋 的 对 比反 衬 , 或叙 或 .
面 ,选 景 细 微 ,表 意 却 悠远 深 沉 。如 在 秋晨 观 景 的描 写 中 ,

北京市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册 2.2故都的秋 作者简介

北京市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册 2.2故都的秋 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2.7-1945.9.17)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

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

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其文学代表作有《怀鲁迅》《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

文学创作阶段特色早期:1920—1933。

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郁达夫一共写了《沉沦》《银灰色的死》等二十六篇抒情性散文和六十——七十篇议论杂文,表现了他从日本回国时满怀希望的心情和见到满目疮咦的祖国后无限失望的感叹,既有他对革命的前途感伤悲观的思想,又有对革命慷慨激昂,疾声呐喊的激进的理论。

中期:1933—1938。

这个时期,是郁达夫思想的一个低潮期,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使他走上了消极避世的道路,追求一种落后的“名士”风度,留连往返于山林江湖。

这就充分暴露出他作为从封建旧营垒中出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软弱性和妥协性。

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他憎恶现实,不愿同流合污,才逃遁的这一面。

晚期:1938—1945。

1938年春,郁达夫参加了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他用笔参加战斗,写下了许多政论文章,用自己热情的声音来鼓舞人们战斗。

文学创作中的“自叙传”色彩郁达夫的散文无一例外是“自我的表现”,而且是“自叙传”式的自我表现,是最为坦诚、露骨的自我表现。

在郁达夫看来,小说带有作家的自叙传,“现代的散文,却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

”其作品《还乡记》《还乡后记》和小说《迟桂花》,都运用大量内心独白式的抒情、描写、记叙,错落有致,感情真挚,打上有很深的个人印记。

他自己的散文就是循着这一原则构造的。

他不加掩饰的表露他的身世、思想、感情、癖好,将自己的信仰、习惯、性格甚至病态也大白于天下,以一己的身世、感受,集中表现了在旧社会的压迫、窒息下青年一代的精神苦闷,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文学特色。

《故都的秋》的荒寒之美与郁达夫的内心世界

《故都的秋》的荒寒之美与郁达夫的内心世界
若非三岁孩童,谁会去数那从树叶下漏下 来的一丝一丝的日光。但 38岁的郁达夫这样 做了。作者 在 槐 树 叶 底,“朝 东 细 数 着 一 丝 一 丝漏下来的 日 光 ”,这 个 举 动 极 易 让 世 人 感 到 他身上的 那 种 百 无 聊 赖,甚 至 颓 废 悲 凉 的 意 味,但这或许并不是郁达夫最终要传递给读者 的,他爱这样的秋天,喜欢数日光的举动,也许 是想传递出一种无为、惬意的情趣。于数日光
无论是喝茶中透出的淡泊、超逸尘世还是 数日光中的无为惬意的情趣,以及赏牵牛花的 萧条枯寒之境中的特殊审美,我们从这些细节 中能够找到三个共同之处:一是所选景物大多 带有破败萧条的特征,二是作者从这样的景物 中感到舒适、惬意、自在,三是作者把这破败萧 条之景与 舒 适、惬 意 之 情 结 合 在 一 起,传 递 出 了一种荒寒之美。
荒寒之 境 历 来 为 中 国 文 人 所 青 睐。 繁 华 热闹之景是世俗人喜欢的美,而寒瘦、萧瑟、淡 泊、宁静之境却能显现出一种遗世而独立的精 神韵味。一位文人为何要追寻这样的荒寒意 境呢?或许他希望表达一种清静无为、淡雅无 争的生活 状 态,希 望 传 递 一 种 清 新 脱 俗、孤 高 绝世的审美情趣。郁达夫在文中不爱南国之 秋的温润,而是热爱、向往、追求北国之秋的萧 条淡泊、荒 寒 清 远 的 意 境,潜 意 识 里 是 在 追 求 一种淡泊无为的生活情趣和清雅绝俗的审美 理想。理解了作者的这一情感倾向,我们就能 理解作者在文中既是颂秋,为何又写出了“清、 静、悲凉”的意境,荒寒之美的审美情趣把这看 似矛盾的秋和悲凉的基调联系起来了。
一、回归原著,初步梳理 在阅读原著的第一环节,让学生边读边梳
理。明晰 每 一 章 节 重 要 的 环 境、情 节、人 物。 譬如解读 第 一 章 时,应 把 握 当 时 的 社 会 环 境, 对高公馆外在陈设的描摹,透露出外在环境对 人性的压抑,而 门 墙 上 挂 着 一 副 木 对 联 “国 恩 家庆,人寿年丰”,与现实不相符合。

王映霞:迟暮之美故都的秋郁达夫

王映霞:迟暮之美故都的秋郁达夫

王映霞:迟暮之美故都的秋郁达夫如果没有前一个他(郁达夫),也许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没有人会对我的生活感兴趣;如果没有后一个他(钟贤道),我的后半生也许仍飘泊不定。

历史长河的流逝,淌平了我心头的爱和恨,留下的只是深深的怀念。

——摘自《王映霞自传》在杭州文三新村一个普通的二房一厅居室里,阳光透过窗台上枝叶纷披的吊兰,照在她的手上,一双手被染上斑驳的暗影。

王映霞躺在小客厅的床上,时常把双手举到面前,仔仔细细地打量:尽管遍布皱纹,那纤纤十指仍显得秀气雅洁,在阳光下苍白得近乎透明。

92岁的王映霞要么沉睡,要么就沉默地打量自己。

由于和知名作家郁达夫12年的婚姻,由于当年郁达夫如痴如狂的追求和后来极不愉快的婚变,王映霞从深闺少女变成了公众人物,她爱过、醉过、痛过、恨过。

繁华落尽,美人迟暮,和其他老人一样,王映霞虽然还习惯于沉埋在历史之中,却已经超然于当年的是是非非。

在1989年,她缓缓地提笔写道:“留下的只是深深的怀念”。

近十几年来,王映霞一直在做一件重要的事,把她所知道的文坛旧事、郁达夫的往事追忆出来,匡正人们的一些误记,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她不光是谈郁达夫,也谈鲁迅、郭沫若、陆小曼、白薇……与郁达夫离异后,王映霞几乎一直生活在上海。

老伴钟贤道病逝于1980年,儿女都不在身边。

很多年以来,她一个人生活着。

她喜欢一个人过日子。

一直到1995年,她跌倒伤骨,从此与在杭州的女儿钟嘉利一家相依为命,有时也到在深圳电视台工作的儿子钟嘉陵那里走动走动。

老人精神好的时候,嘉利会用轮椅带着她去西湖边走走。

杭州是她深爱的故乡。

她依然挑剔衣着,喜欢鲜艳的服色,因为那很配她的一头银发,配她象牙色的皮肤。

走在水光敛滟的湖畔,行人仍然会惊艳,频频回顾她,还有人忍不住对着嘉利赞叹:“这么漂亮的老太太!”嘉利就笑:“别人家是女儿的衣服嫌过时不穿了,妈妈拣来穿。

我们家呵,是妈妈穿腻了,指给我说‘我不要了,你穿吧!’”这是一个个性极强的老太太,一生不肯敷衍,不管是对衣服,还是对人对事。

故都的秋如此之美,郁达夫竟愿为它折寿三分之二

故都的秋如此之美,郁达夫竟愿为它折寿三分之二

故都的秋如此之美,郁达夫竟愿为它折寿三分之二民国文坛的大咖之一郁达夫,和杭州美人王映霞的喧嚣情事,为今人津津乐道之外,小说又有"少儿不宜"之语,郁达夫最出色的应是他的散文了。

郁达夫雕像孔子曰:郁郁乎文哉!出身富阳书香之家郁达夫,原名就叫郁文,这与他的气质倒颇为般配,若说豁达大丈夫,情事荒唐算不得,唯苏门答腊岛舍身成仁,为国捐躯之死,爱国士子之心方合意"达夫"一名。

然而他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笔下下的古都北平,着实令人喜欢:一如老舍《济南的冬天》,朱自清的《春》,在四季里文人最伤感的萧瑟季节,虽有常叹枯藤老树昏鸦,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凄凉,偏偏将古都的神韵,渲染成了一幅秋意盎然的工笔重彩画,又兼有水粉的明媚动人之姿来了。

在1922年,郁达夫曾去北大讲统计学,在北平呆了一年多。

到了1934年7月,郁达夫又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之秋韵,恋恋不忘写下了《故都的秋》这篇著名的散文。

全文不过1500多字,却用了42个秋字来,描绘出了古都独特的清静和悲凉,悲而不伤之秋色。

因此故都的秋,其实是郁达夫眼里的秋,处处浸透了他的情绪之秋,表达其审美取向和文学气质,以及人生态度的秋。

北京的老房子女子伤感春花易逝,男子悲叹秋叶凋零,伤春悲秋原是中国传文学最常见的主题。

《故都的秋》中流露出的悲凉美感,自然跟传统的悲秋情结有关,但也跟郁达夫的身处背景和性格也有关。

那种真诚的向往,深深的眷恋之情,一一让人在流淌的文字中被感动。

在他的笔下古都的秋天是如此迷人,染上了郁达夫的忧郁,未见过北平秋天的人,纷纷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味。

北京角楼郁达夫说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在他看来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老北京酣畅淋漓而醇和的秋景,都有哪些呢?上世纪《故乡是北京》一歌中的唱词有:走遍了南北西东,也到过了许多古城,静静的想一想,我还是最爱我的北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映霞:迟暮之美|故都的秋|郁达夫
如果没有前一个他(郁达夫),也许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没有人会对我的生活感兴趣;如果没有后一个他(钟贤道),我的后半生也许仍飘泊不定。

历史长河的流逝,淌平了我心头的爱和恨,留下的只是深深的怀念。

——摘自《王映霞自传》
在杭州文三新村一个普通的二房一厅居室里,阳光透过窗台上枝叶纷披的吊兰,照在她的手上,一双手被染上斑驳的暗影。

王映霞躺在小客厅的床上,时常把双手举到面前,仔仔细细地打量:尽管遍布皱纹,那纤纤十指仍显得秀气雅洁,在阳光下苍白得近乎透明。

92岁的王映霞要么沉睡,要么就沉默地打量自己。

由于和知名作家郁达夫12年的婚姻,由于当年郁达夫如痴如狂的追求和后来极不愉快的婚变,王映霞从深闺少女变成了公众人物,她爱过、醉过、痛过、恨过。

繁华落尽,美人迟暮,和其他老人一样,王映霞虽然还习惯于沉埋在历史之中,却已经超然于当年的是是非非。

在1989年,她缓缓地提笔写道:“留下的只是深深的怀念”。

近十几年来,王映霞一直在做一件重要的事,把她所知道的文坛旧事、郁达夫的往事追忆出来,匡正人们的一些误记,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她不光是谈郁达夫,也谈鲁迅、郭沫若、陆小曼、白薇……
与郁达夫离异后,王映霞几乎一直生活在上海。

老伴钟贤道病逝于1980年,儿女都不在身边。

很多年以来,她一个人生活着。

她喜欢一个人过日子。

一直到1995年,她跌倒伤骨,从此与在杭州的女儿钟嘉利一家相依为命,有时也到在深圳电视台工作的儿子钟嘉陵那里走动走动。

老人精神好的时候,嘉利会用轮椅带着她去西湖边走走。

杭州是她深爱的故乡。

她依然挑剔衣着,喜欢鲜艳的服色,因为那很配她的一头银发,配她象牙色的皮肤。

走在水光敛滟的湖畔,行人仍然会惊艳,频频回顾她,还有人忍不住对着嘉利赞叹:“这么漂亮的老太太!”
嘉利就笑:“别人家是女儿的衣服嫌过时不穿了,妈妈拣来穿。

我们家呵,是妈妈穿腻了,指给我说‘我不要了,你穿吧!’”
这是一个个性极强的老太太,一生不肯敷衍,不管是对衣服,还是对人对事。

但是,要强的王映霞,今天不得不缠绵床榻。

4月26日,与记者同时往访的还有江苏文艺出版社的编辑张昌华先生。

他组过老太太的稿子,两人很熟,通过许多信。

可是,张先生把写着自己名字的纸递到她眼前,她想了好久,才客气地说:“呵,有点印象……”不过,她还是彬彬有礼地招呼客人:“请坐呵。

”她注视着我们,在那一种得体的浅笑中,依稀透出当年的风姿。

嘉利真的不容易。

这位复旦大学的毕业生、浙江省建工学校的讲师,如今练就了一手护理绝技,像伺候婴儿一样,把卧床不起的老太太收拾得干净体面,她不得不向领导请了长假,叹息着:“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床上的老人,如今只能从那扇小窗中,看
见外面的世界。

嘉利便在窗前放了几盆植物、一对鹦鹉,让妈妈的眼前,始终流动着生命的亮色。

在美国的郁飞、在国内的郁荀,也很惦念妈妈。

郁荀偶然会来看看,郁飞逢年过节,也总忘不了给妈妈寄些东西。

我们要走了,老人笑着向我们挥手作别,频频地说:“再见。

”那笑容非常生动,但那声“再见”却让我们心中隐痛。

离开老人,又找到了隐在杭州里巷之中的“风雨茅庐”——那是当年郁达夫与王映霞苦心营造的“爱巢”,早已成为一个派出所的办公用地。

门外,有一块文物部门于80年代立的石碑,石碑很不起眼,“郁达夫故居”的字样已经有些模糊。

“风雨茅庐”,据说还有可能恢复原貌,作为“浙籍作家陈列馆”。

告别王映霞,我一直想着:若是早两个月来,或许还能和她谈谈往事?
这样的老人,正在日渐凋零,他们了解的历史,可能会随他们一同逝去。

常常听到“抢救文物”之说。

其实,应该抢救的,还有老人们记忆中的历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