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咨询案例与分析

合集下载

儿童心理咨询案例及分析通用5篇

儿童心理咨询案例及分析通用5篇

儿童心理咨询案例及分析篇1近年来,儿童成长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的情况有所增加,儿童心理咨询也成为了解决儿童心理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儿童心理咨询的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小学三年级男生小林,是个可爱的男生,他数学和英语成绩都能达到9 O多分,数学思维上匕较敏锐,英语成绩也能保持9 5以上的优异成绩。

问题是,他的语文很糟糕,尤其是对写汉字有恐惧感。

他在学校表现:上课搞小动作,不听讲,不做课堂作业,出操时大家都做操,他就站在原地东张西望,或者自己玩自己的,就是不做。

午睡时,其他同学在休息,他就去打扰同学,或者涂画黑板,造成班级扣分。

他的班主任老师曾经多次请家长到学校,最近还惊动了校长请来了他的父母。

他的家庭情况:父亲在外忙碌,较少在家,母亲也有一间店面需要打理,但是尽量抽时间监督他学习。

家里还有个弟弟,上匕较霸道,常对他大吼大叫。

他的父母对他要求很严格,他爸爸妈妈常斥责他,他父亲偶尔也打他。

据观察,他的父亲是个脾气比较爆的人。

他现在在家里写作业,常常是要做到1 1点多甚至1 2点,主要是语文作业花时间,写一个字休息3 O多秒,发呆或者说话。

然后字体基本上是结构松散,笔画错乱。

案例分析(一)从偏科和文字书写结构松散、笔画错乱等原因看,有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原因1、从生理原因看,从脑科学的角度讲,儿童的左右脑发育不均衡;左脑发育优于右脑,或者是两脑不能协同活动(不能对所接受的感觉信息进行合理加工)o 因为左脑偏于对继时性信息的加工,而右脑偏于同时性信息的加工。

也就是说语文学习偏于右脑,数学学习偏于左脑。

2、从儿童心理的原因看,孩子也许不喜欢语文老师,或者孩子的心理受到过语文老师的伤害。

致使孩子由不喜欢语文老师而导致讨厌语文课。

(二)上课不能专心听课和不遵守学校规则的原因1、从脑科学的角度讲,很可能是由于大脑皮层额叶(前额)比同龄孩子发育缓慢,还不能监控自己的行为。

因为额叶是主控人的注意力的关键部位。

也可能是前面说到的,由于大脑对身体感觉信息的统合出现障碍,在医学和心理学上称为感觉统合失调或学习能力障碍。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与反思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与反思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与反思心理辅导是指通过一系列的专业技术和方法,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调整和干预,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

在小学阶段,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在面对各种挑战和困扰时,往往需要得到适当的心理帮助和指导。

本文将针对一位小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进行分析与反思。

一、个案背景描述这位小学生名叫小明,就读于一所三年级的城市小学。

他来到心理咨询室是因为家长反映他最近情绪波动大,经常表现出焦虑不安和易怒,并且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

校医对其进行了初步检查,并未发现身体上的异常。

于是建议将其转至心理辅导师处理。

二、问题分析从家长反映及校医初步检查结果分析,在小明面临着情绪问题及注意力缺乏方面存在困扰。

由此可见,小明可能存在某些潜在问题影响了他的心理健康与学习行为。

1. 英语成绩下降小明在初一年级时,英语成绩一直保持优秀。

但自从进入三年级后,他的英语成绩开始下降。

从平时作业和考试情况来看,小明对于基础知识掌握较为牢固,主要问题在于理解阅读和口语表达能力较差。

2. 集中注意力困难在课堂上,小明经常出现分心、走神的现象。

即使在做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也需要多次提醒才能专注。

这种注意力不集中可能导致学习效果受损,并且影响了他与班级同学之间的融洽关系。

3. 情绪波动大、易怒焦虑小明最近情绪变化大,有时候会突然发脾气、抓住事物不放松,并且体验到焦虑和紧张的情绪。

这些情绪问题可能是由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因素引起的。

三、心理干预方案针对以上问题,在进行个案心理干预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创设良好沟通和信任环境在与小明进行第一次面谈时,心理辅导师需要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可以通过友善的语言表达、积极倾听和尊重意见来加强与小明之间的互动。

2. 情绪调适训练针对小明焦虑、易怒和情绪波动大的问题,可采用情绪调适训练。

例如,引导他学会自我觉察和情绪管理,并提供相应的放松技巧和解决问题策略。

3. 认知技术训练针对小明英语成绩下降和注意力不集中问题,可引入认知技术训练。

儿童心理咨询案例与分析

儿童心理咨询案例与分析

儿童心理咨询案例与分析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作为心理咨询师,通过接触和处理这些案例,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并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以下将分享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儿童心理咨询案例,并进行相应的分析。

案例一:小明,8 岁,注意力不集中与多动小明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但在学校里他的老师反映他难以集中注意力,经常在课堂上做小动作,影响了自己和周围同学的学习。

小明的父母也发现他在家做作业时非常拖拉,容易分心。

经过与小明及其父母的多次交流和观察,发现小明的问题主要源于家庭环境的不稳定。

小明的父母经常吵架,家庭氛围紧张,这让小明感到不安和焦虑。

此外,小明的日常生活缺乏规律,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和学习计划。

针对小明的情况,首先为他的父母提供了家庭关系方面的辅导,帮助他们认识到家庭环境对孩子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学会更好地处理夫妻之间的矛盾,为小明创造一个温馨、稳定的家庭氛围。

同时,为小明制定了详细的作息时间表和学习计划,培养他良好的时间管理和学习习惯。

还通过一些注意力训练的游戏和活动,帮助小明提高注意力集中的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在课堂上的表现有了明显的改善,能够更加专注地听讲,作业完成的质量和效率也有所提高。

案例二:小红,10 岁,社交恐惧小红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女孩,在学校里她总是独来独往,很少与同学交流。

每当有集体活动时,她总是显得非常紧张和害怕,不敢参与其中。

通过与小红的沟通,了解到她在小时候曾经受到过同学的欺负和嘲笑,这让她对与人交往产生了恐惧和不信任。

同时,小红的父母对她的要求非常严格,很少给予她表扬和鼓励,这也让她缺乏自信。

为了帮助小红克服社交恐惧,首先对她进行了心理疏导,让她释放内心积压的负面情绪,重新认识过去的经历。

同时,鼓励她从一些简单的社交活动开始,逐步建立自信。

例如,让她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参加小组讨论等。

还为小红的父母提供了教育指导,让他们学会更多地关注孩子的优点和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小学生心理咨询个案例分析报告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小学生心理咨询个案例分析报告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小学生心理咨询个案例分析报告心理咨询案例分析小学生心理咨询个案例分析报告一、基本情况小忻(化名),男,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

1、该生学习成绩差,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经常不完成,而且书写马虎。

2、人际关系不好,总是欺负弱小的同学,总以强者形象出现,喜欢捉弄别人,在校经常会因一些小事与别人闹矛盾,然后就开始骂人,打人。

同学们都不喜欢与他相处。

3、组织纪律差,上课时有话就说,没有留心听课、认真思考、举手回答的习惯。

二、原因分析1、该生从小就跟在爷爷、奶奶生活,学习方面,在家里也没有人辅导,一到家就是去玩。

2、因为从小跟爷爷奶奶生活,大人对他言听计从,没有约束他去做一些不应做的事情。

千方百计满足他,渐渐形成横蛮任性的性格。

3、后来父亲怕他吃亏,叫他回击欺负他的人,渐渐地,他由一个受他人欺负的人转为一个欺负他人的人,由一个弱者变成一个大“天王”,令老师极其头疼。

(父亲错误的引导方式)总之,该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接受别人的意见,他并没有认识到来学校是来学知识、学文化的,更没想到来学校是要遵守纪律的。

对待这类孩子,一下子的批评教育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解铃还须系铃人,来源于家庭的病症,需要家庭的密切配合,学生的健康人格才能有效地培养。

三、综合分析与诊断该儿童目前要解决的主要有三方面问题:1.攻击性行为;2.人际关系;3.学习习惯。

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1.攻击性行为:根据儿童的成长经历,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主要是经验习得的结果。

人的行为都有因此,观念中形成了这样的推理:“弱者”受到别的小朋友欺负,“强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武力来保护自己。

而且,在当行为不断反复后,将会变成为一种习惯,甚至成为人格特征之一,就现状及年龄阶段,还谈不上2.人际交往问题:该儿童的人际交往问题与他的攻击性行为密切相关。

攻击性行为可能使他本人少受了即使有些行为是暗示3.学习习惯:现该生学习没有多大的进步,这是发展过程中的适应不良表现。

特殊儿童心理咨询案例分析四篇

特殊儿童心理咨询案例分析四篇
紧接着来访者无意间做了两个手语动作:1.两个人分开(双手伸拇食指,指尖向前,靠在一起,然后分别向左右两边拉开表示分离);2.一个心形,被劈开。
咨询师:“那你喜欢谁?”
来访者:“学校外面的女生,两个。”(配合着简单的手语)
咨询师:“学校外面”面带疑惑。
来访者:“家,近。”来访者没有开口,直接用手语,意思是自己家附近。
咨询师:“为什么?”
来访者:“女生生气多”(容易生气)
活动时长
40分钟+10分钟
分析
来访者自述在学校里和男同学交往很少,因为男同学有点烦人,但又说自己觉得男生要更容易相处。她封闭自己,但内心是渴望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可见其内心是矛盾的。之所以这样,一方面是因为其性格内向腼腆,再加之她比较在乎外界的眼光(自述担心和男同学走太近老师会误会)。
指导
建议
认清自己的学业水平和学习处境,明白自己学习上有哪些不足,进而改进,逐渐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案例三现在不说话了
时间
2019.11.13
活动主题
异性交往
来访者
信息
姓名小R
年龄
17岁
性别女
障碍类型
听力障碍
背景
来访者理解力强,认知能力好,性格内向敏感、腼腆。




闲聊5、6分钟。
咨询师(手语):“在学校里,你平时和男生说话,玩,学习上互相帮助多吗?(异性交往)”
咨询师:“喔”。
咨询师:“那我们谈谈你的朋友吧,学校里谁是你的朋友?”
来访者:“小洛”
咨询师:“还有别人吗?”
来访者:“小唐、还有……好像是朋友”若有所思,略有为难。
咨询师:“喔,小洛去比赛了(残奥会比赛集训去了已经有半年了),那你现在和谁玩的多、说话多?”

儿童心理学相关案例

儿童心理学相关案例

儿童心理学相关案例1. 拒绝上学的孩子小明是一名小学生,最近几天他开始拒绝上学,每天早上都会哭闹不肯去学校。

家长试图安慰他,但是没有效果。

经过心理咨询师的分析,发现小明在学校遭受了同学的欺凌,导致他对学校产生了恐惧和厌恶。

心理咨询师通过与小明的沟通,帮助他缓解了心理压力,同时与学校老师和同学进行了沟通,解决了欺凌问题,小明重新恢复了上学的信心。

2. 焦虑的孩子小红是一名初中生,她总是感到焦虑和紧张,经常失眠,食欲不振。

经过心理咨询师的评估,发现小红的焦虑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自己能力的怀疑。

心理咨询师通过与小红的沟通,帮助她建立了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同时教给她一些放松和应对焦虑的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

小红逐渐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状态。

3. 自闭症儿童小李是一名自闭症儿童,他不善于与人交流,经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经过心理咨询师的评估,发现小李的社交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存在缺陷。

心理咨询师通过与小李的互动和游戏,帮助他逐渐建立了社交技能和情感认知能力,如眼神交流、表情识别等。

小李的社交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4. 儿童抑郁症小张是一名初中生,他最近几个月开始变得沉默寡言,情绪低落,经常感到无助和绝望。

经过心理咨询师的评估,发现小张患有抑郁症。

心理咨询师通过与小张的沟通和心理治疗,帮助他缓解了心理压力,同时教给他一些应对抑郁的技巧,如积极思考、寻求支持等。

小张的情绪得到了明显改善。

5. 儿童焦虑症小王是一名小学生,他总是感到焦虑和紧张,经常出现胃痛、头痛等身体不适症状。

经过心理咨询师的评估,发现小王患有焦虑症。

心理咨询师通过与小王的沟通和心理治疗,帮助他缓解了心理压力,同时教给他一些应对焦虑的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小王的焦虑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

6. 儿童多动症小杨是一名小学生,他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经常分心、做事不认真。

经过心理咨询师的评估,发现小杨患有多动症。

心理咨询师通过与小杨的沟通和心理治疗,帮助他学会了一些注意力训练和行为管理的技巧,如分段学习、规划时间等。

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16篇

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16篇

《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一):一、基本状况:姓名:金家迪性别:男年龄:11所属班级:五(2)家庭住址:联系电话二、问题行为概述:在校经常打骂同学,暴躁伤人事件屡屡发生,严重违反行为规范,他的行为引起了班上同学的极大反感和很多家长的强烈不满。

三、个案生活背景:自入学以来,暴躁伤人事件屡屡发作:经常无缘无故打同学,揪女同学的辫子,上课影响其他同学,简直是一个小恶霸,严重违反了校园行为规范。

在家里也很不听父母的话,经常发脾气,动辄摔东西,与父母吵闹。

他的爸爸坦然自身修养不高,对孩子的管教较粗暴,一不听话,就打就骂。

我还了解到孩子个性喜欢爱攻击性较强的漫画、电视等,这又为他带给了模仿攻击行为的条件。

四、个案现状分析:从以上现象证明,陈晶的行为是一种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不外乎三种:暴力攻击,动作攻击和言语攻击,对于陈晶来说,这三种行为兼而有之。

儿童具有任何一种不良行为,一般都具有必须的起因,要帮忙他们改正这些不良行为,首先应找到引起这一行为的原因。

五、辅导策略及过程:(一)父母的配合人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经过和金家迪父母长时间的沟通,在如何教育陈晶的问题上,我们逐步达成了一致意见。

我劝导金家迪的爸爸不可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孩子,要多和儿子相处、交谈,用温情和儿子沟通。

从那以后,我就很少听到金家迪爸爸打儿子的事了。

金家迪个性爱看打斗火暴的场面,还时不时地拳打脚踢进行模仿。

对此,我与他父母交换意见后,在家长的引导下,改看一些既有教育好处,孩子又喜欢爱的书报、片子。

当孩子的坏习惯逐渐改变时,我又要求他的家长即时给予表扬。

激励,并用奖励的方法给孩子买些学习用具、玩具等,从正应对孩子的行为予以肯定。

(二)教师的教育我用心地与孩子作交流,我耐心地对他说:你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是不对的,对别人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

如果你是被打的同学,你有什么感想?多想想自己给别人带来了多少痛苦,决能够不再干!老师相信你会努力去改的!我还在班中要求同学要谅解金家迪,不与他对着干,而要采取冷却、忍耐的方法。

2023年小学生心理咨询辅导案例5篇整理

2023年小学生心理咨询辅导案例5篇整理

2023年小学生心理咨询辅导案例5篇整理学校时代是(儿童)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进展的重要时期,因而启发引导学校生熟悉自己社会角色的变化,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关心学校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学校生心理询问辅导案例,盼望大家喜爱!学校生心理询问辅导案例1一、同学基本状况:1、辅导对象:陈某2、性别:男3、年龄:15岁4、年级:(八年级)5、个案表现:陈某在校成果较差,爱捣乱课堂纪律,行为不能自控。

二、问题行为表现:1、学习成果较差。

从四川转入我校后,数学成果保持合格,语文不合格现象常常发生。

2、违反课堂纪律。

课堂上有老师在时,陈某时有分心现象。

老师不在时,违反课堂纪律。

受批判后,屡教不改,带头影响全班自修。

3、作业完成欠佳。

课堂作业马马虎虎,应付老师。

家庭作业则不做或常常少做。

4、(教育)无效,反应猛烈。

老师对其多次教育,虽能虚心接受,却屡教不改,无心学习,我行我素。

家长教育后,也是不以为然。

三、背景资料调查:1、家庭背景:父母都在本地打工,父亲性格粗暴,对孩子已经打骂成习惯了,母亲性格软弱,也不懂如何教育孩子,造成孩子有话不愿跟父母说的局面。

2、学校背景:(1)学校大环境镇中心学校,学习风气浓。

同学对自己的学习普遍重视,要求较高,同学间能相互敬重、团结友爱。

(2)班主任、同伴看陈某班主任认为陈某转入本校后,常有作业不做现象,并屡教不改。

同时,认为陈某宠爱表现自己。

老师在教室上课时,表现出特别的协作。

不在时,和同学争吵,甚至打架。

经批判后,泪流满面。

但却屡教不改。

四、辅导的对策和干预(措施):1、整体策略依据陈某的实际状况,实行综合性辅导对策。

从陈某本人来说,首先从稳定心情入手,调整认知,指导行为。

最主要是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入手,其中争取学校班级的支持作为辅导的关键。

主要过程:建立关系——调整认知——助其行为转变——乐观体验2、辅导实施干预的策略(1)与该生建立良好的询问关系。

幼儿园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幼儿园心理咨询

幼儿园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幼儿园心理咨询

案例分析幼儿园心理交流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领域。

在幼儿园,孩子们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性格、行为习惯等方面都需要得到专业的引导和帮助。

在心理交流方面,幼儿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境。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幼儿园心理交流方面的一些案例。

一、案例一:小明的分离焦虑小明是一名3岁的幼儿园新生,他在入学后表现出了明显的分离焦虑。

每当他的父母送他到幼儿园门口,他都会开始大哭,死死地抱住父母的腿不放。

这让他的父母和老师们非常着急。

1.1 问题分析小明的行为表现出了典型的分离焦虑症状,这在幼儿园中并不罕见。

分离焦虑是幼儿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对离开父母或者离开熟悉环境产生恐惧和焦虑情绪。

1.2 解决方法针对小明的分离焦虑问题,幼儿园的老师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帮助他适应新环境。

他们安排了专门的老师负责照顾小明,让他感到温暖和安全;并且在逐渐增加家长在幼儿园陪同的时间,让小明慢慢适应新的环境;老师们还通过给小明讲故事、玩游戏等方式来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在幼儿园也能感到快乐和愉悦。

1.3 效果评价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和照顾,小明的分离焦虑症状逐渐得到缓解,他能够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也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

这个案例表明,对于分离焦虑问题,及时的干预和专业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二、案例二:小红的攻击行为小红是一名4岁的幼儿园学生,她在幼儿园中经常表现出攻击性的行为,比如推搡同学、打架斗殴等。

这给幼儿园的教师和家长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2.1 问题分析小红的攻击行为可能与她的家庭环境、性格特点等方面有关。

攻击行为在幼儿园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问题行为,但需要引起重视和及时干预。

2.2 解决方法针对小红的攻击行为,幼儿园的老师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干预措施。

他们首先进行了对小红的个案分析,了解她的家庭环境和个人特点;他们通过开展游戏活动、心理辅导等方式,引导小红学会合作、共享和交流,提升她的情商和社交能力。

2.3 效果评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红的攻击行为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她学会了更好地与同学相处,也变得更加乐于共享和帮助他人。

幼儿园儿童心理疏导案例分析 幼儿园心理疏导

幼儿园儿童心理疏导案例分析 幼儿园心理疏导

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但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和问题也会愈发显露。

作为幼儿园教师及学校管理者,必须对儿童的心理问题有清晰的认识,能够进行有效的疏导和协助,使孩子们能够健康成长。

本文将通过分析幼儿园儿童心理疏导案例,探讨幼儿园心理疏导的相关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案例分析1. 案例一:小明情绪失控小明是幼儿园班级中的一个孩子,最近经常因为一点小事情就变得情绪失控,大哭大闹,甚至无法安抚。

教师在此情况下该如何处理?2. 案例二:小红自闭情绪小红是幼儿园中一个内向的孩子,最近不愿意与其他孩子交流,对于老师的教导也显得不太接受,甚至在课堂上出现了自闭的情绪表现。

教师如何疏导小红的情绪?3. 案例三:小军行为问题小军在班级中经常出现抢夺、打架等行为,导致其他孩子受到伤害。

老师如何帮助小军解决行为问题,并进行心理疏导?二、心理疏导的重要性1. 幼儿园儿童特殊的心理状态幼儿园儿童处在成长的关键期,他们的心理状态非常特殊,对于外界的刺激和情绪体验反应十分敏感。

2. 正确认识心理疏导的重要性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要正确认识心理疏导的重要性,深入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抓住幼儿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三、心理疏导的方法和策略1. 情绪管理情绪管理是心理疏导中非常关键的环节。

教师需要通过倾听、安抚、引导等方式,帮助幼儿稳定情绪,避免情绪失控。

可以适当的使用音乐、故事等方式,调节幼儿的情绪状态。

2. 建立信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幼儿园儿童而言尤为重要。

教师要赢得孩子们的信任,才能更好地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在处理案例一的小明的情绪失控问题时,教师要与小明建立稳定的信任关系,让他愿意向老师共享内心的感受。

3. 激发兴趣针对小红自闭情绪的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小组活动,或利用绘画、手工等方式,激发小红的兴趣,让她融入集体生活,摆脱自闭情绪。

4. 行为指导对于行为问题较为突出的小军,教师可以采取一些行为指导的策略,比如及时规劝、引导他参与到一些团体活动中,培养他团队合作的能力,以此逐渐改善他的行为问题。

幼儿心理学案例

幼儿心理学案例

幼儿心理学案例幼儿心理学是研究0-6岁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心理问题的学科,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和成长至关重要。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幼儿心理问题,下面我将结合一些实际案例,来探讨幼儿心理学的相关问题。

案例一,小明害怕黑暗。

小明是一名3岁的男孩,最近总是表现出对黑暗的害怕。

每当天色渐暗,他就会开始哭闹,拒绝独自留在房间里。

经过观察和了解,发现小明这种害怕黑暗的行为并非偶然。

原来,小明曾经在一次停电的夜晚经历过被黑暗吓到的经历,从此以后就对黑暗产生了恐惧。

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帮助小明克服恐惧,比如在睡前为他开一盏小夜灯,或者在黑暗中给予他安全感的陪伴和鼓励。

案例二,小花的分离焦虑。

小花是一名5岁的女孩,最近因为要上幼儿园而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

每当到了幼儿园门口,她就会开始哭闹,拉着家长不放。

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给家长和老师带来了困扰。

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帮助小花逐渐克服分离焦虑,比如在送她上学时给予她足够的安慰和鼓励,或者在幼儿园和家庭之间建立起更好的沟通和信任。

案例三,小明的攻击行为。

小明是一名4岁的男孩,最近经常表现出攻击性行为,比如打骂其他小朋友或者家人。

这种行为给他周围的人带来了困扰和伤害。

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帮助小明调节情绪和行为,比如及时制止不良行为并给予适当的惩罚,或者通过心理咨询和专业辅导来了解小明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情绪,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上案例只是幼儿心理问题中的冰山一角,幼儿心理问题的出现往往与孩子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个体差异等因素密切相关。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态度来解决,比如通过心理咨询、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等多种途径,帮助孩子健康成长,让他们拥有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

同时,家长和教师也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幼儿心理学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应对幼儿心理问题的挑战。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努力,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三篇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三篇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三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一篇一、问题表现:安某,男,15岁,九年级(5)班学生,父母离异,判给父亲,但父亲在外打工,跟叔叔二人居住。

说话、打架,多动。

二、教育过程及结果:我通过观察、家访、交谈,发现他这怪僻的性格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缺少家庭教育;二是补偿式的父爱,每次父亲回来就是给他生活费及零花钱,对于他物质上的要求尽全力满足,但对于学习基本不提,品德教育从不过问。

三是学习疏于监督,养成了随心所欲,无所谓的习惯。

因此我开始慢慢的观察他,了解了他的心理特点及其成因后,我主要采取以下三个措施:(1)走进心灵,倾注无限关爱。

我真心实意地走进他的心灵,从心灵上关心他的健康成长,驱除他由于父母不在而积压在心头的阴影。

我经常找他聊天,聊天的内容不拘限于生活、学习,想到什么聊什么,了解他的兴趣爱好,消除他的困惑,让他知道我一直在关注他。

生活中有了困难,我会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他、帮助他。

(2)拒绝训斥,力行宽容教育。

在他犯错误时,及时对其进行帮助教育,心对心、面对面的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他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追求。

在他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按时完成,书写潦草,丢三落四,迟到早退,纪律松散的情况下,对其尽量减少训斥,力争能抽出时间和他谈心交流沟通,必要的时候可以宽容他,或将作业量和难度降低。

对他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

(3)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

一位心理学家曾指出让儿童教育儿童的原则,很有见地,揭示集体教育的巨大作用。

班级就好像是一个大家庭,班主任的教育艺术就在于使这个大家庭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特别是对缺乏爱的留守儿童,更应该让他们在班级里获得情感体验,让他们对班级产生向往感,友爱感。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经过家长、我以及同学们的努力,基本消除了对学习的厌恶情绪,上课能发言了,还能常常见到他高举右手迫不及待地想发言,能按时完成作业了,数学作业正确率高了,单词听写能过关了、作文水平提高了,成绩有较大起色。

儿童心理咨询案例

儿童心理咨询案例

儿童心理咨询案例小明,一个八岁的男孩,最近在学校表现出了明显的焦虑和情绪不稳定。

在和老师和家长的交流中,发现他最近对于上学感到非常抗拒,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情哭闹不止。

在家庭中,他也变得不爱说话,对于父母的询问总是避而不答。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咨询,发现小明的这些行为是因为家庭中的矛盾和冲突所导致的。

父母经常因为工作和家庭琐事而争吵,导致家庭氛围紧张,小明在这样的环境下感到压力巨大,无法释放自己的情绪。

针对小明的情况,心理咨询师首先和他进行了一对一的沟通,让他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和理解。

在和小明的交流中,心理咨询师发现他内心深处的焦虑和恐惧,于是采取了一些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放松训练,帮助他释放内心的压力和紧张情绪。

同时,心理咨询师也和小明的父母进行了沟通,帮助他们意识到家庭中的矛盾对于小明的影响。

通过一系列的家庭治疗和沟通,父母逐渐意识到了自己在家庭中的行为对于孩子的影响,他们开始学会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和家庭矛盾,为家庭营造了更加和谐的氛围。

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咨询和家庭治疗,小明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对于上学的抗拒也逐渐减少。

他在学校的表现也逐渐好转,和同学和老师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咨询在儿童心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情绪和行为往往受到家庭和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儿童心理咨询中,除了关注孩子自身的情绪问题,也需要重视家庭和环境因素对于孩子的影响。

因此,对于儿童心理问题,我们需要以全面的视角来看待,不仅要关注孩子自身的情绪问题,也需要关注家庭和环境的影响。

通过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指导和家庭的配合,可以帮助孩子走出心理问题的困扰,重新获得健康的心理状态。

厌学儿童心理咨询案例

厌学儿童心理咨询案例

厌学儿童心理咨询案例
案例背景
小明,10岁,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他自小就很懂事,成绩也一直不错,但最近几个月来,他开始表现出厌学的情绪,经常表现出不愿意去学校、不愿意完成作业、对老师家长发脾气等等不良表现。

他的家长发现他变得越来越不愿意去学校,就带他去看了医生,但医生没有查
出什么问题。

家长开始怀疑这是儿童心理问题,于是决定带他去看心理咨询师。

咨询过程
1.确定问题
小明的咨询师首先和他进行了一对一面谈,确定了他的问题是“厌学”,并了解
到他是在家里做作业和学习新知识时出现了难以逾越的困难。

2.分析问题
在进一步了解小明的情况后,咨询师发现他经常被他的父母要求拒绝玩耍,督
促他做作业,对他进行过多的评价和批评。

另外,小明也经常被他的同学排挤和嘲笑,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这些都导致了他对学校和学习的消极态度。

3.解决问题
根据分析结果,咨询师制定了以下建议:
•建议小明与父母沟通,减少对他的监督和限制,尊重他的兴趣和爱好,让他有更多的自主权和学习空间;
•帮助小明建立自己的自尊心,并给予他更多的学习鼓励和支持,让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
•建议小明尝试和同学沟通,与他们建立友谊和信任关系,减少排斥和嘲笑,增加对学生的认同感。

效果
小明在咨询师的帮助下,开始逐渐改变他的消极态度,并更愿意去学校。

他的
厌学情绪逐渐消失,成绩也逐渐得到了提升。

他与父母、同学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和睦。

在咨询的过程中,小明也学会了一些应对困难和压力的技巧,同时也加强了自己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幼儿园心理咨询教育案例

幼儿园心理咨询教育案例

幼儿园心理咨询教育案例近几年,随着幼儿园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心理咨询教育在幼儿园中也日益受到重视。

心理咨询教育在幼儿园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帮助幼儿理解自己的情绪及情感,增强自我认识与自我调节的能力,促进幼儿在情感发展上的健康成长。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个案来了解在幼儿园心理咨询教育中具体的应用。

案例一:小屁孩的节数小明(化名)是个对父母发脾气,对任何小事都不满意的孩子,常被父母形容为“小屁孩”。

在幼儿园,小明的表现也不好。

每次上课时候都会情绪不稳定地哭闹,抢别的孩子的玩具,甚至有时候还会打其他孩子。

班上老师反复说教,但一直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后来,学校采取了心理咨询的方式来帮助小明走出情绪问题。

首先,心理咨询师使用游戏的方式来与小明互动,帮助他建立自信心和自我意识。

例如,玩特定的游戏时,让小明有机会去尝试新的事物、接触他之前从没接触过的东西,让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在游戏过程中,咨询师运用引导式的话语让小明更好的理解自己的行为及情绪,并逐渐引导他履行自己的责任,让他学会尊重他人。

其次,小明的家长也得到了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因为小明的家庭对他的情绪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咨询师建议了一些科学研究所得到的方法来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通过简单的沟通、支持及明确的目标,指导他们帮助小明了解自己的情绪、情感,建立亲子关系的信任和理解。

经过心理咨询教育的帮助,小明的情绪稳定了许多。

他不再因为小问题而陷入激动的情绪中,而是可以用吸气、数数等方式来自我调整情绪。

他也变得更喜欢与人沟通、更关心别人,通过自己走出困境成为班里的活跃分子。

案例二:顽童变乖乖小昭(化名)是一个心思灵敏、机智过人、独立意识强的孩子,在学校和家里表现得有些不在意规矩和其他孩子的感受。

幼儿园发现小昭的表现有些过分,领导召开了家长会后介绍了心理咨询教育的方法来管理她。

首先,心理咨询师与小昭进行个人面谈,询问她对目前行为的看法以及她认为自己属于哪一种类型。

学前儿童心理学案例分析小良

学前儿童心理学案例分析小良

学前儿童心理学案例分析小良小良是一位6岁的学前儿童。

他的家庭环境相对稳定,父母关系良好,他是家中的独子。

小良经常在幼儿园表现得非常安静和内向,不太愿意与其他孩子交流。

幼儿园老师对他的表现非常担忧,希望能够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并给予适当的帮助。

首先,我们可以从小良的家庭环境和个人特征入手,探究他内向的原因。

小良是独生子,所以在家中是独自一人的。

由于没有兄弟姐妹或者其他小伙伴,他在家里可能没有机会与其他孩子互动,从而影响了他与他人的社交能力的发展。

另外,父母在家中可能过度保护小良,过度关注他的行为和表现,这可能导致小良缺乏与他人自由交流的机会,并且感到不自在。

另一方面,小良可能具有一定的基因因素,他可能天生就更内向一些,因为性格在一定程度上是遗传的。

其次,小良在幼儿园中表现得非常内向和安静。

这可能是他对新环境和新人感到不安所致。

与此同时,幼儿园是一个集体生活的环境,他可能没有习惯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并且害怕与其他孩子交流和互动。

幼儿园老师应该给予他更多的关注和照顾,帮助他逐渐适应新的环境。

老师可以与他进行单独交谈,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和喜好,从而创造一个安全和温馨的环境,让他感到放松和自在。

为了帮助小良克服内向,老师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鼓励与他人交流:老师可以创造不同的机会,鼓励小良与其他孩子进行交流,例如与其他孩子一起进行小组活动、游戏或合作任务。

老师还可以用故事和角色扮演的方式,鼓励小良主动与其他孩子进行互动。

2.培养自信心:通过给予小良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帮助他建立自信心。

可以通过赞美他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成就,以及他在课外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3.提供支持和安全感:老师要密切关注小良的情绪和感受,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全感,让他知道自己不会被孤立或被忽视。

老师可以定期与小良的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小良在家中的情况,以便更好地协助他。

4.提供适当的挑战:为了激发小良的兴趣和潜力,老师可以为他提供一些适当的挑战。

心理咨询中儿童游戏疗法的实用案例分享与分析

心理咨询中儿童游戏疗法的实用案例分享与分析

心理咨询中儿童游戏疗法的实用案例分享与分析儿童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对于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儿童面临着诸多压力和困扰,如学业压力、家庭问题、人际关系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心理咨询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中,儿童游戏疗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方法,本文将分享一些实用案例,并对其进行分析。

案例一:小明的学习困扰小明是一个六年级的学生,他在学习上一直感到困扰。

他的成绩不理想,经常感到自卑和沮丧。

在与小明的咨询中,咨询师意识到儿童游戏疗法可能对他有帮助。

咨询师为小明提供了一款名为“学习宝藏”的游戏,游戏中有各种与学习相关的任务和挑战。

通过这个游戏,小明逐渐建立了对学习的积极态度,他开始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分析:通过游戏,小明在轻松的氛围中接触到学习,减轻了他对学习的压力和抵触情绪。

同时,游戏中的任务和挑战也帮助他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

通过儿童游戏疗法,小明的学习态度得到了改善,他的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案例二:小芳的家庭问题小芳是一个十岁的女孩,她的父母经常争吵,这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焦虑。

在与小芳的咨询中,咨询师决定使用儿童游戏疗法来帮助她处理这个问题。

咨询师为小芳准备了一款名为“家庭乐园”的游戏,游戏中有各种与家庭和谐相关的任务和场景。

通过游戏,小芳得以表达她对家庭问题的理解和感受,同时也获得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分析:通过游戏,小芳能够以一种较为安全和隐蔽的方式表达她对家庭问题的情感和观点。

游戏中的任务和场景也帮助她思考如何改善家庭关系,并提供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儿童游戏疗法,小芳的焦虑情绪得到了缓解,她也学会了更好地处理家庭问题。

案例三:小杰的人际关系困扰小杰是一个十二岁的男孩,他在学校中遇到了一些人际关系的问题。

他很难与同学们建立友好的关系,经常感到孤独和被排斥。

在与小杰的咨询中,咨询师决定运用儿童游戏疗法来帮助他改善人际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孤独症治疗案例
摘要:儿童孤独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为特征的疾病,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患者如果不能获得康复,可造成终生残疾,影响患者终生的身心健康、社会交往、学习、生活、就业,给家庭和社会也造成重的负担。

以下是关于一例儿童孤独症的心理案例的分析与治疗。

关键词:儿童心理咨询孤独症认知治疗
案例:安安,3岁,1岁之前发育基本正常,1岁半会叫“爸爸、妈妈”,后语言无任何进展。

现在甚至连爸、妈也不叫了,不与小朋友玩,喜欢将东西排成一行,喜欢看广告、天气预报等,喜欢在同一时间看同一个动画片,对不感兴趣的东西听而不闻,叫他也不应……
一、案例分析
幼儿早期的语言发育落后和交往障碍极易被家长所忽视,有的家长认为,孩子长大了就好了,殊不知却耽误了治疗的关键期。

孤独症儿童由于智力、语言、社会适应能力的受损程度不同,其表现亦有所差异,典型的儿童孤独症主要表现为社会行为缺陷、语言发育障碍、兴趣范围狭窄,行为刻板、感觉和运动的异常反应、认知和智力障碍等。

根据家长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安安一岁半以后连“爸爸妈妈”也不叫了,这说明他的语言发育是存在一定的障碍的;不喜欢与小朋友玩表现出他社会适应能力的不足;喜欢将东西排成一行,喜欢看广告、天气预报等,喜欢在同一时间看同一个动画片,对不感兴趣的东西听而不闻,可以看出安安的兴趣范围比较狭窄、行为比较刻板;对不感兴趣的东西听而不闻,叫他也不应也可以反应出安安存在
一定的认知障碍与社会行为障碍。

根据以上的分析基本可以确定安安的症状正是儿童孤独症的表现。

另外我们还可以运用筛查儿童孤独症的ABC 量表确定安安是孤独症。

二、具体的治疗阶段
(一)治疗和教育训练
治疗孤独症患儿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

治疗和训练的目是帮助患儿发展社交兴趣和交往技能,阻止种种令人不快的行为,帮助他们发展正常的行为和语言的理解及表达能力,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由于孤独症儿童的症状和发展水平各不相同,行为表现各异,我们对安安采取了“一对一”的治疗方法,为他提供个体化和结构化的教育。

首先我们根据安安的基本情况设计特定的教具、教材、训练目标,制定出详细的训练计划。

第二,要把学的技能分成若干个细小的步骤,按固定的程序分步教会安安。

要边教边做边鼓励。

对期间安安可能出现的烦躁情绪如尖叫、攻击等行为要尽量理解,在这个行为出现前或即将发生时给予制止。

当安安出现“期望行为”时给予“正强化”,括物质奖励、孩子平时喜欢的食物、玩具或鼓励。

通过不断的反复训练来增强安安正确的举止能力。

第三,治疗的成功与否,还取决于训练者、包括专业人员,我们要求自己以及家长或老师要有爱心、耐心和热心,使安安对我们和我们的治疗感兴趣,这样更有利于相互沟通。

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对孤独症儿童的训练是比较长期的一个过程,能过于急躁,急于求成。

一个正常儿童可以很快掌握的技能,我们允许安安经过相当长的学习时间,要有耐心和恒心。

另外家庭是很重要的训练场所和基地,父母不仅要配合学校的教育,有时还要担当起老师的责任,这对孩子的治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认知治疗
自闭的孩子往往伴有严重的自卑,而自卑感的产生往往是经历了多次失败体验,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就会对这些失败耿耿于怀难以自拔,失去自信。

自卑感还产生于别人的消极评价,他轻易就把这些消极评价转化为对自我的否定,从而形成了消极的自我意识,而对自身的优点和长处视而不见。

要想减轻他的孤独症状,必须从改变他的自身评价,重新认识自己,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开始。

首先,我们应该表现出对安安由衷的赞赏和喜爱,使他的紧张状况有些缓和,而且第一次咨询之后,他就会对我们产生了信任,很乐意进行心理咨询。

其次,我先后跟他的家人和老师进行了沟通,让安安的家长在生活和学习中多多鼓励和肯定孩子,只要看到孩子有一点点的转变就加以表扬。

其他孩子感到夸张的赞扬对他来说却是受用的,坚持每天寻找到一两条以及时鼓励和赞扬孩子,让他多一些体验到快乐和满足的情绪。

再有,在每周一次的面询中,可以找出一些理由夸大其词地肯定他,如他的准时到来,夸奖安安穿着干净整洁等,让他每次都能高高兴兴地离开。

2、家庭治疗
一般情况下,儿童家长是很不愿意接受孩子是孤独症的这个事实的,在治疗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点。

我们要理解安安父母的心情,但是我们知道家人的态度决定孩子的发展,家庭良好的氛围、家人统一的态度才能改变孩子的心理问题。

对于孤独症的孩子尤其如此,他们不像普通孩子那样会主动地、潜移默化地自己学会很多生活常识,因此只有全面介入孩子的生活,让孩子每时每刻处于学习之中。

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向安安的父母表达家庭对于改变孩子、促使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要求他们的家庭要做到以下几点:
1.勇敢地接受事实,不必对孩子有内疚感,尊重孩子,不以孩子为耻,以平常心对待孩子。

另外,父母切忌因为孩子的障碍而对孩子过度宽容、过度保护,使安安因宠爱而变得骄躁。

2.尽量让孩子有正常社交生活机会,了解孩子的能力,不要给孩子布置超出他能力的任务,以免造成挫折。

只要是孩子力所能及,尽量让孩子自己做,不要过度帮助他,以免使孩子失去了学习自主的机会。

3.适当处理情绪问题,要先控制父母自己的情绪,避免将情绪发泄在孩子的身上。

4.经常做一些亲子小游戏,父亲陪儿子做一些体育运动,既增进了亲子关系,又能锻炼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

3、行为矫正
1.调整走路姿势
有研究表明,走路姿势会影响一个人的心态,走路时抬头挺胸可以增强人的自信,相反含胸低首、懒散拖沓则会使人产生消极反应。

可以手把手教他如何放开手脚走路,并让他现场模拟练习
布置家庭作业:练习抬头挺胸大踏步走路
2.练习眼睛对视
我每次与安安交谈时都提醒他看着我,只要他眼睛一移开我就提醒他,刚开始提醒的频率较高,后来逐渐次数减少。

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安安与父母讲话时用眼睛看着说和听,由父母监督,并向我反馈。

3.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每周来咨询室至少先讲一周内见到或听到的两件事给我听,这项练习对他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逐渐引导。

布置家庭作业:每天回家父母讲故事给安安、并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让安安回答。

三、对治疗过程的评价和总结
儿童孤独症的核心症状有两点:一是人际交往障碍,孤独症的儿童读不懂人际关系间的信息;二是行为刻板,常重复单调的行为从本案例孩子的表现可以视为儿童孤独症。

从对孩子的干预过程来看,应该做出大量的值得肯定的工作例如,对孩子的家庭实施了正确的心理指导,让其家长摆正心态。

对孩子也采取正确的心理辅导矫正方法,使孩子的心理得到了一定的成长。

不过,由于安安的问题不是一下子能全部解决的,其人际交往的困难还存在,成长过程中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行为问题,孩子的父母也会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出现新的困惑,因此,不能轻易就结束心理辅导,有必要的话应该对安安进行跟踪咨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