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量筒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玻璃器皿自校规程作业指导书
1. 目的为确保玻璃量器测量之准确性,特制定本标准。
2.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滴定管、吸管、移液管、容量瓶、量筒等玻璃量器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的检验。
3. 职责3.1操作人员应按照作业指导书,按期对玻璃量具和玻璃容器经行校准,并做好校准记录。
3.2复核人员负责复核校准结果。
3.2部门负责人负责审核。
4. 自校规程4.1容量瓶校正操作规程:4.1.1取洁净干燥的烧杯盛放校正用水,并与容量瓶同放于天平室中,1小时以上,记下水温。
4.1.2 精密称量空容量瓶重,加水至刻度;若有水停留在刻度线以上,用滤纸条吸干,塞上瓶塞,再称定。
4.1.3 计算容量瓶中水重。
4.1.4 将容量塞子盖后倒置10次。
每次倒置时,在倒置状态下,至少停留10s。
不应有水渗出。
4.1.5依据表1计算容量瓶体积(ml):表1 玻璃容器中1ml水在空气中用黄铜砝码称得重量4.2滴定管校正操作规程:4.2.1取洁净干燥的扁形称量瓶(具塞三角瓶),精密称定。
4.2.2 将滴定管垂直夹在检测架上,活塞芯涂抹上一层薄而均匀的油脂,不应有水渗出。
4.2.3在滴定管里装入水至零刻度处,除去尖端和外面的水,流出口不应接触接水器。
4.2.4 当水注至最高线时,活塞在关闭的状态下,停留20min后,渗水量不得大于最小分度线。
4.2.5控制滴定管流速3--4滴/秒,从滴定管放下一定体积(5ml)的水至称量瓶中,等待时间30s,盖上瓶盖,精密称定。
4.2.6精密读取滴定管读数至0.02ml。
4.2.7依据表2计算滴定管体积(ml)。
表2 滴定管计量要求4.3单线吸管、刻度吸管校正操作规程:4.3.1 取洁净干燥的扁形称量瓶(具塞三角瓶),精密称定。
4.3.2 吸取蒸馏水至刻度线5mm以上,然后将液面调制最高线处。
除去尖端和外面的水。
4.3.3 将吸管垂直放置,并将流液口轻靠接水器壁,此时接水器倾斜30°,在保持不动的情况下流出并计时。
以流至口端不流为止,其流出时间应符合规定。
玻璃容量器具校正操作规程
文件制修订记录一、目的:建立玻璃容量器具校正操作规程,使操作标准化,规范化。
二、范围:玻璃容量器具。
三、责任人:容量器具校正人员,质控部负责人。
四、管理内容:1、总则1.1校正用水为纯化水,须在室内放置至水温达到20℃,若水温偏差过大至少放置两小时以上。
1.2待校正的仪器洗至内壁完全不挂水珠。
滴定管、移液管不必干燥,容量瓶、量筒必须干燥。
1.3如室温有变化须在每次放下水时记录水的温度。
1.4每个仪器(每段)校正两次,两次校正值的误差小于0.02g。
1.5称量水重所用天平的精度:200g以下达到0.0001g;200g以上达到0.01g。
2、容量瓶校正操作程序2.1将被校正的容量瓶洗净、干燥。
2.2取洁净的烧杯盛放校正用水,并与容量瓶一同存放于天平室中20分钟,记下水温。
2.3取空容量瓶带塞称重,加水至刻度,不可有水珠留在刻度线以上,如有水珠,用滤纸条吸干,塞上瓶塞,再称定重量。
2.4计算容量瓶中水重。
2.5从表中查得1ml水的重量,计算容量瓶的容积(ml)。
3、移液管校正操作程序3.1取一洁净干燥锥形瓶,精密称定重量。
3.2取需校正的内壁洁净的移液管,按移液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吸取水至刻度,除去尖端与外面的水。
3.3将水放入已称定重量的锥形瓶中,精密称定,记下水温、计算水重。
3.4从表中查出1ml水的重量计算该移液管的容积(ml)。
4、滴定管校正操作程序4.1取洁净干燥的50ml锥形瓶,称定重量。
4.2将被校的洁净滴定管装入水至刻度零处,除去尖端与外面的水,记下水温。
4.3从滴定管放下一定体积(5ml)的水至锥形瓶中。
控制滴定管的流速3-4滴/秒。
4.4精密读取滴定管读数至小数点第二位。
4.5称定锥形瓶中水的重量。
4.6再放一定体积再称重,如此一段一段校正。
4.7从表中查出水试验温度时的重量,计算每段体积的真实容积(ml),校正数和总校正数。
5、量筒校正操作程序5.1将被校正的量筒洗净干燥。
5.2称取量筒的重量,加水至刻度,不可有水珠留在刻度线以上,如有水珠用滤纸吸干,再称定重量。
SOP文件实验室常用容量仪器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SOP文件实验室常用容量仪器校正标准操作规程1. 引言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实验室常用容量仪器的校正流程,确保实验室容量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2. 目的该操作规程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容量仪器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规范校正操作流程,提供一致性的标准;•降低人为误差,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
3. 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实验室常用的容量仪器校正,包括但不限于体积瓶、移液器、管道等。
4. 校正仪器和设备•校正天平:精度应为0.1mg;•校正温度计:精度应为0.1℃;•校正试剂:应为纯净的蒸馏水。
5. 校正前的准备工作•检查容量仪器的外观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确保校正天平、温度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校准试剂应为新鲜的、纯净的蒸馏水;•清洗容量仪器,并待干燥后进行校正。
6. 校正操作步骤1.使用校正天平称量校准试剂的质量,记录下质量值;2.将校准试剂倒入容量仪器中,注意不要产生溅泼或倒漏;3.用校正温度计测量校准试剂的温度,并记录下温度值;4.在规定的温度下,将试剂完全倒入容量仪器中,同时使用玻璃杯套装将溶液的液面调整至刻度线;5.用校正天平称量容量仪器中的溶液质量,记录下质量值;6.比较称量的质量值与校准试剂的质量值之间的差异,计算容量仪器的误差;7.如果误差超出规定范围,则需要进行调整或更换容量仪器;8.校正完成后,及时清洗容量仪器,并保持干燥。
7. 校正记录校正过程中,应准确记录以下信息:•容量仪器的型号和编号;•校准试剂的质量和温度;•容量仪器中溶液的质量;•容量仪器的误差值。
8. 容量仪器的校正周期•容量瓶:每月校正一次;•移液器:每周校正一次;•管道:每季度校正一次。
9. 容量仪器的维护与保养•定期清洗容量仪器,并保持干燥;•避免容量仪器受到撞击或其他机械损伤;•定期检查容量仪器的刻度线是否清晰可见;•对于出现故障或损坏的容量仪器,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10. 紧急处理措施在校正过程中,如果发现容量仪器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停止使用异常的容量仪器;•录制异常情况的细节,并及时报告主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维修或更换容量仪器。
实验室计量器器具校准操作规程
实验室计量器器具校准操作规程1、目的计量器具的真实容量并不与其出厂的标称容量相符,因此,在分析工作开始之前,尤其是对准确度要求较高的分析工作,必须对所用量器进行容量校准或检定。
2、适用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我们公司实验用的计量器具属于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根据本公司实验室现有条件,能够自行校准的,优先选择自校;条件不具备不能自校的,可委托有能力和资质的机构外校。
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在下列情况中使用的分度吸量管(刻度吸管)、容量瓶、量筒、比色管、移液器等量器的自校准:2.1为满足实验分析中需要准确定量的量器进行定期自校准。
2.2在实验过程中,对量器的标称值有怀疑时要对所用量器进行校准。
2.3量器的外观、密闭性等出现问题,导致量器无法正常使用或容易引起误操作时,应降级或销毁处理。
外观、密闭性等非容量检定项目的检定方法和标准见相关标准。
3、参考标准JJG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GB/T12810-1991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量器的容量校准和使用方法JJG10-2005专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JJG646-2006移液器检定规程4、职责要求4.1分析人员对分析中需要准确定量的量器进行自校准,并对校准结果进行判定4.2校准合格的应对量器进行统一编号。
编号方法:校准拼音首字母“JZ”后加日期“年.月.日”加顺序编号,例如2013年2月3日共校准了两个刻度吸管,则第二个刻度吸管的编号为:JZ-2012.02.03-02。
5、校准环境、设备、校准项目和校准点的选择5.1环境条件:室温(20±5)℃,温度波动应≤1℃/h;水温与室温之差应≤2℃;校准介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7.2清洗后的容器如不立即使用,应贮入蒸馏水。
洗净的量器应提前4小时放入工作室,使其与室温尽可能接近。
7.3校准操作中,称量尽可能快速,并记录、查询校准室内的空气温度及大气压力。
所使用天平应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中,称量量器的外部保持清洁干净,拿取时应戴上洗净的棉布手套。
玻璃量器量筒校准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玻璃量器量筒校准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前言玻璃量器量筒是广泛用于实验室、工厂等场所进行容量测量的量具,具有精度高、使用简便等优点。
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可能导致其测量偏差,因此需要校准。
同时,为了确保使用安全并延长使用寿命,对其进行适当的保养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玻璃量器量筒的校准、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玻璃量器量筒的校准校准原理玻璃量器量筒的校准原理是通过比较玻璃量器量筒所测量的液体体积与标准液体体积的差异,计算出其测量偏差,并进行调整。
校准步骤1.准备标准液体,并根据其密度和温度计算出其体积;2.将标准液体倒入待校准的玻璃量器量筒中,使其液面与量筒刻度线相切,注意排除气泡;3.读取量筒上液面高度对应的刻度值;4.计算校准值:校准值=实际体积-标准体积;5.将校准值转化为每个刻度值的校准值,并进行调整。
如:如果校准值为3毫升,而每个刻度值为0.1毫升,则需要将每个刻度值都向上或向下调整0.03毫升。
校准周期根据国家标准,玻璃量器量筒的校准周期应为每年一次。
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其使用频率、环境变化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调整。
玻璃量器量筒的安全操作操作前检查1.仔细检查玻璃量器量筒是否完好无损、干净无杂质;2.确认玻璃量器量筒是否在使用有效期内,并检查上次校准时间是否符合要求;3.检查测量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并避免测量环境中的干扰因素。
操作步骤1.将待测液体缓慢倒入量筒中,注意避免气泡的产生和液体溢出;2.抬头正视量筒,使视线与液面成垂直,并读取液面高度对应的刻度值;3.如果需要进行多次测量,则需要先清洗量筒并清除量筒内的残留液体和杂质。
使用注意事项1.避免将玻璃量器量筒猛烈摔打和碰撞;2.避免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使用;3.操作时要注意人身安全,并保证测量精度。
玻璃量器量筒的保养规程日常保养1.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干净,排除残留液体和杂质;2.确保玻璃量器量筒内干燥无水,并存放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3.避免将量筒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玻璃仪器校正量器类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溶液),稍稍用力振荡或用毛刷刷洗,再用自来水冲洗至无泡沫,容量瓶、 滴定管、移液管沥干水后,注入少量铬酸洗液,浸泡 4-6 小时或过夜,倒 出洗液(倒回洗液瓶内回收或倒入用废洗液缸内统一处理),用自来水冲洗 干净(不能用铬酸洗液洗涤含有乙醚的仪器,乙醚遇到洗液易发生爆炸); 最后用蒸馏水顺内外壁冲洗 2—3 次即可。 (4)将洗净的仪器倒置在滤纸上,干净的架子上或专用橱内,任其自然滴水沥 干;可用电吹风将仪器用冷风或热风快速吹干;也可加少量易挥发的有机 溶剂(乙醇、乙醚等)润湿后倾出,如此反复 3—5 次,再任其自然挥发至 干燥或用电吹风按热风—冷风顺序吹风至干燥,此法可达到快速干燥的目 的,但须注意室内通风、防火、防毒等,有机溶剂价格较贵,只有急用时 才采用此法。 3、量器应存放在洁净的环境中,并有防尘装置。
2、仪器的洗涤不仅要求洗去污垢,同时还要求不能引进任何干扰性的离子。 (1)洗净度一般可按下法检查:加水于器皿中,倾去水后,器壁上均匀地附着一 层水膜,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即为洗净。
(2)仪器在使用前、实验完毕、贮存超过规定时限后,均应进行洗涤。 (3)洗涤时先用自来水冲洗。量筒、量杯可注入洗涤剂(合成洗涤剂或洗衣粉
玻璃仪器校正量器类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目 的:建立量器类玻璃仪器的操作使用程序。 范 围:量筒和量杯、容量瓶、滴定管、移液管等的使用。 责任者:化验员、中心化验室主任。 程 序:
1、玻璃量器不能加热和受热,不能贮存浓酸或浓碱,使用时应按有关的规定进行。 (1)量筒和量杯用于量取浓度和体积要求不很准确的溶液,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 (或量杯)内溶液凹面最溶液或作溶液的定量稀释。瓶塞应配套, 密封性好,使用前要检查其是否漏水,配制或稀释溶液时,应在溶液接近标 线时,用滴管缓缓滴加至溶液的凹面最低处与标线相切。容量瓶不能久贮溶 液,特别是碱性溶液。 (3)滴定管是滴定分析时使用的较精密仪器,用于测量在滴定中所用溶液的体积, 常量滴定管分酸式和碱式两种。使用前要检查其是否漏水,为了保证装入滴 定管标准的浓度不被稀释,装标准液前要用该标准液洗涤 3 次,将标准液装 满滴定管后,应排尽管下部气泡,读数时视线要与溶液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4)移液管用于准确转移一定体积的液体,常量移液管有刻度吸管和胖肚吸管。 使用时,洗净的移液管要用吸取液洗涤三次,放液时应使液体自然流出,流 完后保持移液管垂直,容器倾斜 45。,停靠 15s,移液管上无“吹”字样时残 留于管尖的液体不必吹出,但移液管上有“吹”字样时,需将残留于管尖的 液体吹出。
玻璃容量仪器校正标准操作规程(最新)
****制药有限公司检验操作规程1. 总则1.1 校正用纯化水至少须在标准室内放置1小时以上。
1.2 待校正的仪器检定前需进行清洗,清洗的方法为:用重铬酸钾的饱和溶液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调配比例为(1:1)或20%发烟硫酸进行清洗。
然后用水冲净。
器壁上不应有挂水等沾污现象,使液面与器壁接触处形成正常弯月面。
清洗干净的被检量器须在检定前4h放入实验室内。
滴定管、移液管不必干燥,容量瓶必须干燥。
1.3 如室温有变化须在每次测量水时记录水的温度。
1.4 称量水重所用天平的精度应达到所称水重有五位有效数字的程度。
1.5 校正时使用的温度计必须定期送计量部门检定。
按检定结果读取温度。
1.6凡需要实际值的检定,其检定次数至少2次,2次检定数据的差值不超过被检玻璃容量允差的1/4,并取2次的平均值。
1.7检定周期:玻璃量器的检定周期为3年,其中无塞滴定管为1年。
1.7 检定条件1.8.1万分之一天平1.8.2测量范围(10—30)℃,分度值为0.1℃的精密温度计。
1.8.3室温(20±5)℃,且室温变化不得大于1℃/h;水温与室温之差不得大于2℃。
1.8.4检定介质为纯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应符合GB 6682-1992要求。
2.检定方法2.1外观2.1.1玻璃量器不允许有影响计量读数及使用强度等缺陷。
2.1.2分度线与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
2.1.3玻璃量器应具有下列标记:厂名或商标、标准温度(20℃)、型式标记(量入式用“In”,量出式用“Ex”,吹出式用“吹”)、等待时间(+ⅹⅹs)、标称总容量与单位(××ml)、准确度等级(A或B,未标记的按B级处理)。
2.2密合性2.2.1滴定管玻璃活塞的密合性要求:当水注至最高标线时,活塞在关闭情况下停留20min后,渗漏量应不大于最小分度值。
2.2.2具塞量筒、量瓶的口与塞之间的密合性要求:当水注入至最高标线,塞子盖紧后颠倒10次。
常用玻璃器具校正标准
温度(℃)
质量(g)
温度(℃)
质量(g)
温度(℃)
质量(g)
0
998.24
9
998.44
18
997.51
27
995.69
1
998.32
10
998.39
19
997.34
28
995.44
2
998.39
11
998.32
20
997.18
29
995.18
3
998.44
12
998.23
21
997.00
30
994.91
4
998.48
13
998.14
22
996.80
31
994.64
5
998.50
14
998.04
23
996.60
32
994.34
6
998.51
15
997.93
24
996.38
33
994.06
7
998.50
16
997.80
25
996.17
34
993.75
8
998.48
17
997.65
26
995.93
把已经洗净的吸量管垂直放置,充水至高出被校分度线几毫米处,擦干吸管口外面的水,将弯液面调至被校分度线。调液面时应使流液口与接水杯内壁接触,称量杯倾斜约30度,二者不能有相对移动。当完全流出式吸管内的水流至口端不流时,按规定时间等待后,随即将流液口移开(口端保留残留液)。对于无规定等待时间的吸管,为保证液体完全流出,可近似等待3s。对于吹出式吸管,当水流至口端不流时,随即将口端残留液排出。
量筒容积、水泥抗压夹具、李氏比重瓶 校正方法
量筒容积的校正方法1.首先称出量筒的质量m1,然后向量筒中加入清水(温度为20±2℃的饮用水),当水的凹液面与量筒所标的刻度相齐时,称取量筒和水的质量m2,用下式计算量筒的容积V(ml):V= m2- m1当误差范围在±1%时,该量筒合格。
2.使用仪器设备:电子天平,分度值为0.01g。
仪器编号:0301 校验编号:0301校验人:复核人:校验日期:2010年10 月14 日仪器编号:0302 校验编号:0302校验人:复核人:校验日期:2010 年10 月14 日水泥抗压夹具校验规程本规程适用于新的或使用中的水泥抗压夹具的校验。
1.总则水泥抗压夹具是用于按IS0679.1989水泥强度试验方法测定水泥胶砂强度的专用夹具。
对夹具定期检查,至少每半年检查一次。
2.技术要求2.1外观:应有铭牌(其中要包括名称制造厂名、型号、出厂日期、出厂编号),外观整洁、无锈蚀。
2.2与试件接触面应平整、光滑。
2.3球座应能转动,试件破坏后,滑块能自动回复到原来位置。
2.4夹具受压面积为40 mm×40mm,宽度为40±0.1mm。
3.校验用标准器具游标卡尺,分度值为0.02mm;标准样块。
4.校验方法4.1 技术要求2.1、2.3通过目测观察4.2技术要求2.2用标准样块进行检查,夹具与标准样块上下接触面应无缝隙。
4.3技术要求2.4用游标卡尺进行检查,在宽度方向测量两处取其平均值。
5.检验结果评定满足2.1~2.4条要求的抗压夹具为合格,发给合格证,任何一条技术要求不符合的发给结果通知书。
抗压夹具校验记录仪器编号:0301 校验编号:0301校验员:审核员:校验日期:2010 年10 月14 日李氏瓶容积的校正方法本规程适用于新的或使用中的李氏瓶的校验1.校验周期为一年。
2.技术要求3.校验用标准器具:电子天平,分度值为0.01g。
4.校验方法:首先称出李氏瓶的质量m1,然后向李氏瓶中加入清水(温度为20±2℃的饮用水),当水的凹液面与李氏瓶所标的刻度相齐时,称取李氏瓶和水的质量m2,用下式计算李氏瓶标明的容量V(ml):V= m2- m15.附录李氏瓶校验记录表仪器编号:0401 校验编号:0401校验人:复核人:校验日期:2010年10 月14 日针片状规准仪校验方法1、概述本仪器是用来测定水泥混凝土使用的5mm以上的粗集料的针状及片状颗粒含量,以百分率计。
玻璃仪器及计量器具校准规程(3)
玻璃计量器具的内部校准规程 (1)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 (2)玻璃仪器校正操作规程 (8)玻璃容量仪器校正标准操作规程 (13)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 (26)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 (80)计量器具内校规范 (3)玻璃计量器具的内部校准规程8.1 目的为确保高品位的锰和碳酸锶测定准确度,须对相关的玻璃计量器具进行校准。
8.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50毫升酸式滴定管,25毫升移液管,500毫升容量瓶的校准。
8.3 校准手续8.3.1 50毫升酸式滴定管的校准。
8.3.1.1 滴定管的清洗:用K2Cr2O7-H2S04洗液灌满滴定管,浸泡2h,放掉洗液,以水洗净,要保证滴定管内壁不挂水珠。
8.3.1.2 称量外表擦干净的50毫升空比重瓶的质量(m)。
8.3.1.3 用冷却至室温的蒸馏水(准确测量水温)灌满滴定管,调节始点(0.0X),以与测定样品时同样的滴定速度分别将30.0X、35.0X、40.0X、45.0X、49.9X毫升的水放入比重瓶中,分别称为m1、m2、m3、m4、m5,做好记录。
8.3.1.4 根据滴定管读数体积、水的质量及该温度下的密度,计算出分段校正值和总校正值。
分段校正值=读数体积-p mm1总校正值=Σ∣分段校正值∣滴定管校准记录表滴定管读数读数体积m H2O+m空m H2O实际体积分段校正值总校正值0.0X30±0.0X35±0.0X40±0.0X45±0.0X50-0.0Xt水温℃ρ水g/ml按上表,重复校准两次,取平均值。
8.2 25毫升移液管校准。
8.2.1用K2Cr2O7-H2S04洗液洗净移液管,确保其内壁不挂水珠。
8.2.2 移取冷却至室温的蒸馏水(准确测量水温)25.00毫升,置于已称重(m)的比重瓶中,称重(m1)。
8.2.3 计算:校正值=25.00-p mm-18.3 500毫升容量瓶的校准。
8.3.1 将500毫升的空容量瓶外表擦干净,称重(m)。
量筒、量杯校验规程
量筒、量杯校验操作规程1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和使用中的量筒、量杯等实验室常用玻璃量器(以下统称量器)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的检验。
2 引用文献JJG 20―2001 标准玻璃量器GB 12803~12808―1991 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量器GB/T 12810―1991 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量器的容量校准和使用方法GB/T 15726―1995 玻璃仪器内应力检验方法GB 6682―1992 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QB 2107―1995 实验室玻璃仪器吸量管颜色标记使用本规程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 术语和计量单位3.1 量出式用于测量自量器内排出的液体的体积,量出式符号用“Ex”表示。
3.2 量入式用于测量注入量器(内壁干燥)内液体的体积。
量入式符号用“In”表示。
3.3 容量单位量器的容量单位为立方厘米(cm3)或毫升(ml)。
毫升(ml)为立方厘米(cm3)的专用名称。
3.4 标准温度量器的标准温度为20℃。
3.5 标称容量:量器上所标出的标线和数字,称为量器在标准温度20℃时的标称容量。
3.6 流出时间量出式量器内液体充至全量标线,通过流液嘴使量器内液体全部自然流出所需用的时间。
3.7 等待时间量出式量器,当液体流至所要读数的标线以上约5mm处时,需要等待的一定时间。
4 概述4.1 量器的分类、用法、准确度等级及标称容量常用玻璃量器包括滴定管、分度吸管、单标线吸管、单标线容量瓶、量筒和量杯。
量器按其用途不同分为量入式和量出式两种。
量器按其准确度不同分为A级和B级,其中量筒和量杯不分级。
量器的分类、用法、准确度等级及标称容量见表1。
4.2 量器的结构量器的结构参见图1~图10。
5.1 材质与理化性能5.1.1 制造量器的玻璃应清澈、透明;耐水等级应小于等于三级。
5.1.2 滴定管、分度吸管和量筒允许有蓝线、乳白衬背的双色玻璃管制成。
5.1.3 量器必须经过良好的退火处理,其内应力不得超过表2的规定。
量筒量杯校准作业指导书
第1页共 4 页常用玻璃量器量筒量杯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0目的:保证计量仪器的有效使用,确保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
2.0适用范围;本公司常用玻璃量器:各类量筒量杯和具塞量筒。
3.0校准依据:3.1 CSB/QP-13《检测设备管理程序》3.2 JJG190-1990《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3.3 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4.0职责:4.1品管部计量管理人员负责计量仪器的校准工作。
4.2实验室配合计量管理人员进行校准工作。
5.0校准方法:5.1校准项目表1标称总容量ml10501002505001000方法分度值0.20.5 1.0 2.0 5.010.01.外观符合要求目视2.容量允差ml±0.4±1.0±1.5±3.0±6.0±10.0电子天平3.分度线宽度mm≤0.4放大镜5.2校准条件与设备:5.2.1校准条件5.2.2温度:校准环境温度25±1℃,室内温度变化不超过2℃/h,水温与室温之差不超过2℃。
5.2.3校准所用介质:蒸馏水.5.2.4所用设备:第2页共 4 页常用玻璃量器量筒量杯发布日期实施日期a. 0.01g电子天平b.1X10倍刻度放大镜c. 0~100℃温度计和秒表d. 具塞碘量瓶e.5.3校准过程:5.3.1外观要求:a.量器应具有厂名或商标,标准温度,用法标记,标称总容量,准确度等标志;b.量器无影响计量读数的缺陷,包括集密的气线(气泡),破气线(气泡),擦伤,铁屑和明显的直棱线;c.分度线应清晰完整,平直均匀,且与器轴相垂直相邻两分度线中心距离应大于1mm。
d.具塞量筒:将水充至最高标线,盖紧后用手压住塞子,颠倒10次,每次颠倒时,在倒置状态下停留10s,结束后用干滤纸擦拭瓶口与玻璃瓶塞四周,不应有水渗出。
5.3.2容量允差(衡量法):5.3.2.1校准点;10lml:0~10ml 50ml 0~50ml100ml: 0~100ml 250ml 0~250ml;500ml: 0~500ml 1000ml 0~1000ml;5.3.3.2校准方法a.清洗:将量筒量杯,具塞量筒用重铬酸钾洗液清洗后,应无挂水珠,晾干或烘干,备用;b.量筒量杯,具塞量筒,,碘量瓶,蒸馏水置于实验室内,使其与室温一致;c.称量碘量瓶空瓶重量M瓶;d.测量水温,加水至量筒量杯,具塞量筒标线;e.将量筒量杯的水移至碘量瓶内,称量碘量瓶与水的重量M瓶+水,水的重量M为碘量瓶加水重量M瓶+水减去空瓶重量M瓶,再根据水的温度T,查表2《不同温度时水的密度及校正值》可得水的校正密度值ρ,再由水的重量M与校正密度值ρ换算出实际容积V实,实际容积V实与量筒量杯标示体积读数V读之差即为校正值。
量筒的正确操作方法
量筒的正确操作方法
1、量筒用于量度液体的体积,量筒的精确度是0.1mL。
2、注意事项:
(1)使用量筒时必须放置平稳。
(2)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仰视或俯视读数。
(3)定量量取液体时,首先向量筒内倾倒液体,离刻度还有1mL~2mL时,改用胶头滴管加入直到刻线。
(4)量取一定量液体时,保持视点,刻线,凹液面最低处一条水平线上,如果仰视,液体取用量误差偏多,俯视偏少;对于实际液体读数时,保持视点,凹液面最低处,刻线在一条水平线上,如果仰视,读数偏小,俯视偏大。
(5)量筒不能用来加热或量取热的液体,不能作反应容器,不能在量筒里溶解或稀释溶液等等。
(6)选用量筒的规格等于或略大于所量液体的体积,不能小于液体的体积。
利用量筒测量物体体积有两种情况,
一:测量液体体积。
1:把被测液体倒入量筒,
2:看凹面所对刻度,读出液体体积。
注意读数时视线要于凹面相平。
二:测量较小固体体积。
1:在量筒内倒入适量水,读出水的体积。
2:用细线拴住被测固体,轻轻放入量筒内,使其浸没在水中,读出它们的总体积。
3:总体积减去水的体积即为物体体积。
量杯量筒校正规程
量杯量筒校正规程1. 总则1.1 校正用纯化水至少须在标准室内放置1小时以上。
1.2 待校正的仪器检定前需进行清洗,清洗的方法为:用重铬酸钾的饱和溶液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调配比例为(1:1)或20%发烟硫酸进行清洗。
然后用水冲净。
器壁上不应有挂水等沾污现象,使液面与器壁接触处形成正常弯月面。
清洗干净的被检量器须在检定前4h放入实验室内。
滴定管、移液管不必干燥,容量瓶必须干燥。
1.3 如室温有变化须在每次测量水时记录水的温度。
1.4 称量水重所用天平的精度应达到所称水重有五位有效数字的程度。
1.5 校正时使用的温度计必须定期送计量部门检定。
按检定结果读取温度。
1.6凡需要实际值的检定,其检定次数至少2次,2次检定数据的差值不超过被检玻璃容量允差的1/4,并取2次的平均值。
1.7检定周期:玻璃量器的检定周期为3年,其中无塞滴定管为1年。
1.8 检定条件1.8.1万分之一天平1.8.2测量范围(10—30)℃,分度值为0.1℃的精密温度计。
1.8.3室温(20±5)℃,且室温变化不得大于1℃/h;水温与室温之差不得大于2℃。
1.8.4检定介质为纯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应符合GB 6682-1992要求。
2.检定方法2.1外观2.1.1玻璃量器不允许有影响计量读数及使用强度等缺陷。
2.1.2分度线与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
2.1.3玻璃量器应具有下列标记:厂名或商标、标准温度(20℃)、型式标记(量入式用“In”,量出式用“Ex”,吹出式用“吹”)、等待时间(+ⅹⅹs)、标称总容量与单位(××ml)、准确度等级(A或B,未标记的按B级处理)。
3 密合性3.1具塞量筒、量瓶的口与塞之间的密合性要求:当水注入至最高标线,塞子盖紧后颠倒10次。
每次颠倒时,在倒置状态下至少停留10s,不应有水渗出。
3.流出时间和等待时间滴定管、分度吸量管和单标线吸量管的流出时间与等待时间见表1~表3。
量筒的使用标准
量筒的使用标准
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一种常用工具,其使用要求十分严格,在使用
时需要遵从以下的标准:
1. 定期校准量筒
量筒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偏差,因此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定期
校准,以确保其准确性。
在校准时,需要使用已知准确度的量杯对量
筒进行比对,并对偏差进行调整。
2. 注意量筒的清洁和维护
在使用前,需要进行洗涤和清洁,以确保量筒内部干净,没有任何的
杂质和污垢。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要避免使用硬物或者锐器进行清洁,以免刮伤或者损坏量筒。
使用后,需要进行彻底清洁和晾干,并放置
于干燥通风的地方进行储存。
3. 正确使用量筒
在使用量筒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将量筒放置于平稳的水平面上,以防止溢出或者偏斜造成误差。
(2)顺着量筒的刻度线读取液体的高度,同时注意减去液面与容器的接触处的凹陷差值。
(3)避免使用过热或者过冷的液体,以免影响量筒的准确度。
4. 避免量筒的损坏
在使用量筒时,需要避免发生以下情况:
(1)量筒掉落或者碰撞造成破损或者变形。
(2)使用过热或者过冷的液体造成热胀冷缩引起的损坏。
(3)在校准、调整以及储存时,放置不当造成的变形或者损坏。
综上所述,量筒是一种重要的测量工具,在使用时需要遵从标准操作规程,以确保其准确度和长期使用效果。
同时,需要定期进行校准和清洁维护,以确保其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通过正确使用和管理,可以延长量筒的使用寿命并提高测量工作的精度和准确性。
容量器具校正标准程序
容量器具校正标准程序1.目的:建立容量器具校正标准程序。
2.范围: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容量瓶、滴定管、移液管等容量器具的校正操作。
3.职责:检验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程序:4.2容量瓶容积的校正4.2.1将洗净的容量瓶在室温晾干后编号,称空瓶重W0。
4.2.2向容量瓶中注入纯化水至标线,再称重W1,两次重量之差W1-W0即为容量瓶中的水重W。
4.2.3将瓶中水重用试验温度时每1ml水的重量来除,即得该容量瓶的真实体积V。
4.2.4按上述方法测定二次,取两次结果的平均值为容量瓶的真实体积。
4.2.5将此真实体积用钻石笔刻在瓶壁上,供以后使用计算时校正用。
4.3滴定管的校正:4.3.1将纯化水装入已洗净、已编号的滴定管中,调节弧形液面至刻度0处。
4.3.2按照滴定速度放出一定体积的水到已称量的具塞锥形瓶中,再称量。
两次重量之差即为水重。
4.3.3用试验温度时1ml水的重量来除水重,即可得到真实体积。
4.3.4常量滴定管分五段进行校正,校正后的真实体积与滴定管的读取体积之差即为校正值。
4.3.5在方格纸上以滴定管的校正值为横坐标,滴定管读数的毫升数为纵坐标,画出整个滴定校正曲线。
4.3.6滴定时任何体积的校正值都可以从校正曲线上读出计算结果,应将此校正值加在所读出的体积中。
4.4移液管容积的校正:4.4.1将移液管洗净、编号,吸取纯化水至标线以上,缓缓调节液面弧形至标线。
4.4.2将水放入已称量的具塞锥形瓶中,再称量。
两次重量之差即为量出的水的重量。
4.4.3以试验温度时每ml水的重量来除水的重量,即得移液管的真实体积。
4.4.4校正2次,取平均值。
4.4.5记录。
5.仪器与用具:5.1温度计(经校正)5.2具塞锥形瓶5.3分析天平(精度0.0001g)6.注意事项:6.1校正时所用纯化水及欲校正的容量器具至少需在室温下放置1h以上,直至与室温相同,方可进行校正操作,以减少校正的误差。
6.2需校正的滴定管或移液管,只需洗净不必干燥;容量瓶洗净后,必须干燥后才能校正。
计量器具校准规范
计量器具校准规范
一、适用范围:量筒、、量杯、容量瓶、滴定管、单标线吸量管等玻璃器皿。
二、检定条件:
2.1 室温(20±5)℃,且室温变化不得大于1℃/H。
2.2 水温与室温之差不得大于2℃。
三、内容:
1.外观
3.1.1玻璃量器不允许有影响计量读数及使用强度等缺陷,具体要求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
3.1.2分度线与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具体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2.密合性
3.2.1滴定管玻璃活塞的密合性要求:当水注至最高标线时,活塞在关闭情况下停留20min后,渗漏量应不大于最小分度值。
3.2.2滴定管玻璃活塞的密合性要求:当水注至最高标线时,活塞在关闭情况下停留50min后,渗漏量应不大于最小分度值。
3.2.3测试方法:具塞滴定管——将不涂油的活塞芯擦干净后用水润湿,插入活塞套内,滴定管应垂直地夹在检定架上,然后注水至最高标线处,活塞在关闭情况下停留20min(塑料活塞静置50min),渗漏值应符合第2.1和2.2条规定。
3.容量示值——比较法
3.3.1 将温度计插入盛满水的烧杯中,静置10min,测纯水的温度;
3.3.2在电子天平上称出称量瓶的质量并扣除;
3.3.3 将量器中放出的纯水盛于称量瓶中,盖好盖;
3.3.4 用实测纯水质量与此温度下经过校准的纯水质量比较的差值换算成相应温度下的纯水体积,此体积若在玻璃量器容量允许差范围内,就是合格的量出式量器。
四、检定周期
玻璃量器的检定周期为3年
五、参考文件
《JJG 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
滴定管、量瓶、量筒、移液管、刻度吸管使用标准操作规程
滴定管、量瓶、量筒、单标线吸管、分度吸管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制定滴定管、量瓶、量筒、单标线吸管、分度吸管的标准操作规程。
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范围:适用于分析中所需的滴定管、量瓶、量筒、单标线吸管、分度吸管的使用操作。
3、责任:质量部QC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正文:4.1 容量仪器的操作规程很重要。
使用不正确,即使很准确的容量仪器,也会得到不正确的测量结果。
4.2 在容量分析中,用来准确测量溶液体积的滴定管、单标线吸管、分度吸管和量瓶,仪器上注有温度、容量和刻度。
4.3 滴定管的操作规程:4.3.1 滴定管是在滴定时用来测定自管内流出溶液的体积。
它是由具有准确体积的细长玻璃管及开关组成。
4.3.2 在容量分析滴定时,若消耗滴定液在25ml以上可选用50ml滴定管,10ml-25ml 者可用25ml滴定管,在10ml以下宜用10ml或10ml以下滴定管。
根据消耗量多少来选择一支适当大小的滴定管,以减少滴定时体积测量的误差。
例如:一般标化时用50ml,常用分析用25ml,非水滴定用10ml滴定管。
4.4 滴定管的种类: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自动滴定装量。
4.5 使用前的准备:4.5.1 在装溶液前,需将滴定管洗净,使水自然沥干,(内壁应不挂水珠),先用少量滴定液荡洗三次(每次约5~10ml),除去残留在管壁和下端管尖内的水,以防装入溶液被水稀释。
4.5.2 滴定液最好从贮液瓶中直接倒入滴定管,尽量避免用另一器皿传递,以免浓度改变或玷污。
4.5.3 滴定液装入滴定管应该超过标准刻度零以上,滴定管尖端的气泡必须排除。
在调整溶液的液面至零刻度处,即可进行滴定。
在滴定管上扣一个10ml或5ml小烧杯。
以减少溶液挥发玷污。
4.6 注意事项:4.6.1 滴定管在装满溶液后,管外壁要擦干。
手持滴定管时,避免手心紧握装有溶液部分的管壁。
4.6.2 每次滴定最好从刻度零开始,以使每次测定结果能抵消滴定管的刻度误差。
量筒量杯的校验和精度管理规定
V1-V2
公式计算:R-V,
六、后序动作:
1、将校验好的量筒量杯贴上标签,交原单位领回;
2、校验的结果填入校验报告;
七、精度要求:R二±5%
核准审核
制定
量筒量杯的校验和精度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
量筒和量杯的校验 和精度管理办法
编号
制定单 位
JK的量筒和量杯的校验工作有所依循。
二、范围:各量筒和量杯均适用之。
三、校验仪器:分析天平。
四、准备工具:蒸镭水。
五、校验要求:
1、外观:目视刻度清晰、均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筒校正标准操作规程ZJGC-2009-04
编制:批准:
目的:制订量筒校正标准操作规程,以提日常检测的准确度。
适用范围:5ml、10ml、25ml、50ml、100ml等玻璃量筒。
职责:化学分析组负责人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仪器设备管理员对本规程的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查责任。
校正规程:
1. 校正的原理采用衡量法。
衡量法用天平称量量筒中纯水的质量,然后按照该温度下纯化水的密度,算出量筒的容积。
2. 项目和技术要求:
2.1 厂名或商标。
2.2 标准温度(20℃)。
2.3 标称总容量、容量允差与单位。
xx ml ±xx
2.4 容量允差、分度线宽度均应符合下表之规定。
表1:量筒
3.条件:
3.1 万分之一天平。
3.2 温度范围0~50℃,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
3.3 标定工作室的室温不宜超过20±5℃,且要稳定。
3.4 纯化水。
4.方法:
4.1 纯化水质量的标定:用洗净的分度量筒,加入纯化水,慢慢地将液面准确地调至所标的刻度线上,使纯化水沿着已称重的称量杯壁流下。
按规定时间等待后15秒,精密称定称量杯与水的重量,计算得纯水的质量。
如此重复三次操作,取其平均值。
4.2 记录与计算:
4.2.1 计算:
V20=V标+(P称-P)
V20为量筒在标准温度20℃时的实际容量(ml);
V标为量筒的标称容量(ml);
P称为t℃时称得纯化水的质量值;
P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常用玻璃量器”的衡量法用表中查得t℃时标称容量水的质量值。
当P称与P值相差很小时,其质量差可近似地看作体积差,故V20=V标+ΔV。
从衡量法用表中可查得差值(ΔP),因为ΔP=V标-P,故V20=P称+ΔP。
5. 结果处理和校正周期:根据数据,查表1,判定其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等级,校正周期为三年。
6.校正工作结束,记录于“仪器、设备自校记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