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的自然灾害

合集下载

高三地理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

高三地理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

连云港拦海大堤
被风暴潮摧毁的设施
风暴潮过后的烟台海滩
1、概念:
2、类型:
3、危害: 原因:水位暴涨,狂风巨浪
表现:船只沉没、堤坝决口、农业田淹没、房屋被毁、 交通通讯受阻、渔生产、人员伤亡等
4、影响风暴潮灾害的因素
自然因素: 地理位置、河流、地形、海岸形状、海底地形
社会因素: 城市、人口、工业等
(二)海

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所激起 1、概 念: 的巨浪
沿海及岛屿 海洋站观测
海洋监测网
遥感观测
船舶观测海 洋浮标观测
水下及海底 观测系统
2、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3、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
4、加强国际合作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引发海洋灾害原因的是 C A. 海底地壳变动 B. 大气的强烈扰动 C. 围海造陆、建人工岛 D. 海洋水体状态骤变
课堂 反馈
2. 下列有关风暴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风暴潮表现为海水水位急剧的升降并伴有狂风巨浪 B. 热带风暴潮多发生于春秋季节,夏季也时有发生 C. 北海、波罗的海均属内海,其沿岸国家不易遭受风暴潮灾害 D. 墨西哥湾、几内亚湾等沿海地区热带风暴潮发生频率最高 3. 下列有关海啸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 海啸都是由海底浅源大地震引起的 B. 相对受灾现场讲,海啸可分为遥海啸和越洋海啸两类 C. 海啸的表现形式就是先涨后退,反复多次 D. 全球地震海啸发生区的分布基本上与地震带一致 4. 天文潮汐、风暴潮、海啸相似之处是 B A. 分布区域 B. 水位表象 C. 形成原因
3、危
害: 降低能见度,造成船只迷失航向、搁浅、碰撞等
海洋 灾害
目前人类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 或减少海洋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呢?

海洋灾害

海洋灾害

海啸过后海啸是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所激起的巨浪。破坏性地震海啸发生的条件是:在 地震构造运动中出现垂直运动;震源深度小于20-50公里;里氏震级要大于6.50。而没有海底变形的地震冲击或 海底弹性震动,可引起较弱的海啸。水下核爆炸也能产生人造海啸。尽管海啸的危害巨大,但它形成的频次有限, 尤其在人们可以对它进行预测以来,其所造成的危害已大为降低。
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质原子核不断地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海洋,对海洋生物资源、海洋 开发、海洋环境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最终又将危害人类自身。
一、局部海域水体富营养化;
二、由海域至陆域使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
三、海洋生物死亡后产生的毒素通过食物链毒害人体;
四、破坏海滨旅游景区的环境质量,使旅游景区失去应有价值。
人们在海上和沿海地区排污可以污染海洋,而投弃在内陆地区的污物亦能通过大气的搬运,河流的携带而进 入海洋。海洋中累积着的人为污染物不仅种类多、数量大,而且危害深远。自然界如火山喷发、自然油溢也造成 海洋污染,但相比于人为的污染物影响小,不作为海洋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一种物质入海后,是否成为污染物,因物质的性质、数量(或浓度)、时间和海洋环境特征而异。有些物质, 入海量少,对海洋生物的生长有利;量大,则有害。如城市生活污水中所含的氮、磷,工业污水中所含的铜、锌 等元素就是如此。
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关系十分复杂,任何一种海洋和大气现象的出现,对全球各个不同地区的影响也不尽相 同,厄尔尼诺现象也是如此。既是大气与海洋相互作用的结果,反过来又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不同地区的大气和 海洋。它的出现,往往使南美洲西海岸形成暴雨和洪水泛滥,给东南亚、澳大利亚和非洲带来的却是干旱少雨。 厄尔尼诺年西太平洋台风位置偏东偏南,生成及登陆我国数量减少,夏季东北气温偏低,已为我国不少专家所证 实。但是年度和夏季降水多少及旱涝分布,不同地区和不同学者结论不尽一致,甚至大相径庭。这与资料年限不 等和分析着眼点不无关系。

【高中地理】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

【高中地理】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

其特点是: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 分布:凡是有台风影响的沿海地区均可能台风风暴潮发生。
• 我国海区有些是在北方冷空气与温带气旋相配合的天 气形势下发生的。
风暴潮能否成灾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最大风暴潮位是否与天文 潮高潮相叠,尤其是与天文大潮期的高潮相叠。 也决定于受灾地区的地理位置、海岸形状、岸上 及海底地形,尤其是滨海地区的社会及经济(承 灾体)情况。 危害:
(二)海洋自然灾害防治
1. 加强海洋自然灾害的预报与监测。 2. 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 3. 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力
[背景资料]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电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 当地时间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 (3)内力;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 近海(北纬3.9度、东经96度)发生8.7级地震。震中距海 块; (4)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 岸约30千米。这是南亚地区40年来最强烈的地震并引发 候;水稻种植业;小农经营;单位面积 强大的海啸,东南亚和南亚数个受波及国家死亡人数已达 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 12万人,给印度洋北岸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 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 产损失…… ( 1)海啸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海洋灾害,其危害性极大, 3 )从成因上说,海啸是由于 (内、外力)作用 它与 、 和天文灾害并称为影响人类和地理 产生的;具体说来本次印度洋地震是由 和 的撞 环境的四大灾害。 1)气象灾害;地质灾害; 2)B; 击引起的。 ( 2 )发生海啸时是当地时间 2004 年 12 月 26 日上午 8 时 16 分 4)遭受地震和海啸袭击的印度洋各国(南亚和东南亚国 (雅加达〈东七区〉时间),这时北京时间是 ( ) 家)从气候类型来看主要是 气候和 气候。受本次 海啸袭击严重的印度东部沿海(图中字母 A.12月26日上午7时16分 B.12月26日上午C 9一带)农业发 时16分 C.12 达,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 ,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 月27日上午7时16分 D.12月27日上午 9时16分。

海洋之灾的技巧

海洋之灾的技巧

海洋之灾的技巧
海洋之灾是指海洋中发生的自然灾害,如海啸、飓风、强烈的海浪等。

面对海洋之灾,人们可以采取以下技巧:
1. 灾前准备:提前了解海洋之灾的发生可能性和发生规律,在灾前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购买必要的应急物资,如救生衣、救生圈、浮标等。

2. 绕过危险区域:在海洋灾害即将来临之前,要尽早避开可能受灾的危险区域,尽量靠近陆地或移动到相对安全的区域,远离海岸线。

3. 寻找高地:如果已经身处危险区域,应该尽快向高地转移,找到海拔较高的地方躲避,避免被海浪冲击。

4. 遵循指引:遵循当地政府或救援机构的指引,寻找避难所或撤离路线,并跟随他们的指示行动。

5. 保持冷静:在海洋灾害发生时,保持冷静、镇定是非常重要的,不要惊慌失措,要妥善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6. 寻找庇护所:寻找坚固的建筑物、高地或其他可提供保护的地方,避免暴露在海浪、风暴或其他灾害的影响下。

7. 保持通讯:尽量保持与外界的通讯联络,向亲友或救援机构报告自己的安全情况,以便得到及时的救援。

8. 注意自身安全:在被困或无法躲避的情况下,要确保自己的安全,尽量采取避难措施,如找到坚固的支撑物、抓住浮木等,尽量不要游泳或靠近危险物体。

9. 参与救援:如果有条件和能力,可以参与救援行动,提供帮助给需要救助的人员,但必须确保自身安全。

总之,面对海洋之灾,我们应该提前做好准备,保持冷静、决策明智,并且按照相关指引行动,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可怕的海洋灾害

可怕的海洋灾害

沿海堤防在风暴潮中受损
隐秘的“杀手”:海浪
说起海浪,同学们的脑海中会不会浮现
出“海浪像一双大手轻轻拍打着岸边”这样的
语句呢?著名词人李煜就曾写下过“浪花有意
千里雪”的美好诗句,他将翻滚的浪花比喻成
雪。

但是,大海上泛起的浪花并不都是美丽的,
有时也会给我们人类带来严重的灾害。

海水在海风和气压变化的影响下会发生不
同方向的运动,就形成了我们常说的海浪。


结冰的海面
果按照翻腾起的高度算,那么海浪可以分为无
按照运动状态不同,海冰一般分为流冰和
固定冰。

所谓流冰,就是在海面上可以“自由
自在”漂浮的冰,它不与海岸连在一起,能随
波漂动,想到哪里就到哪里;固定冰就没那么
自由了,它通常会与海岸、岛屿冻结在一起,
随着潮水的涨落而起起伏伏。

除了按照运动状
初生冰
结冰的海面虽然看上去别有一番美丽,但是却会带来航船被破坏、航运中断、海洋工程建筑和海上设施被破坏、
在我国渤海和黄海北部的一些地区,历史上都
赤潮。

主题9常见的海洋灾害(课件)高一地理(中图中华地图版必修1 沪教版2022)

主题9常见的海洋灾害(课件)高一地理(中图中华地图版必修1 沪教版2022)

主题练习
1. 阅读文字材料和图3-46,完成下列各题。 孟加拉湾面向印度洋,呈喇叭口状。孟加拉湾 北部沿岸城市密集,人口众多,一旦遭遇风暴 潮袭击,就会造成严重损失。1970年,孟加 拉湾一场特大风暴潮导致当地30万人遇难, 100多万人无家可归。1981年,孟加拉湾又 发生一次强风暴潮,由于预报及时,当地居民 采取了针对性防范措施,死亡人数和受灾程度 大大降低。 (1)试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方面,综 合分析孟加拉湾沿岸在遭受风暴潮袭击时常常 受灾严重的原因。 (2)你能为该地区防范风暴潮提供哪些建议?
主题练习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7年,我国海域共发生赤 潮68次,累计面积3679平方千米。其 中,渤海海域12次,累计面积342平方 千米;黄海海域3次,累计面积100平 方千米;东海海域40次,累计面积 2189平方千米;南海海域13次,累计 面积1 048平方千米。 材料二:2017年中国近海各月赤潮发 生次数图。 (1)根据以上材料说明2017年我国赤 潮的时空分布特点。 (2)简述赤潮带来的危害及应对策略。
➢ 在图3-45上指出渤海赤潮主要出现的区域。 ➢ 查阅资料,分析渤海赤潮频发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 说出防范渤海赤潮的主要措施(至少2种)。
赤潮
加强赤潮监测与预报是防范赤潮的主要措施。对有赤潮迹象的海域进行连续的跟踪监 测,及时掌握引发赤潮因素的消长动向,做好准确预报,为提前做好防范措施提供信 息。对已发生赤潮的海域,则采取工程物理方法、化学方法以及生物方法等进行治理。 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切实控制沿海废水、废物入海,特别要控制氮、磷和有机物的排 放,避免海洋的富营养化,是预防赤潮发生的关键。同时,要科学开展海水养殖,避 免养殖废水污染海洋。
➢ 结合材料,试说明台风与风暴潮的关系。 ➢ 大气扰动引 起的海平面异常 升高,使海水潮 位远远偏离正常 潮位的现象。

海洋灾害 调研报告

海洋灾害 调研报告

海洋灾害调研报告海洋灾害是指发生在海洋环境中的各种自然灾害,如海啸、飓风、洪水、海面上的油污等。

这些灾害不仅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还会对人类和社会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海洋灾害的发生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进行了本次调研。

首先,我们对几类主要海洋灾害进行了调研。

海啸是海洋灾害中最具破坏力的一种。

它是由于地球地壳板块运动或者海底火山爆发引起的。

而飓风则是由海洋水面的温度上升和气候系统的变化引起的一种自然灾害,其强度远远超过其他风暴。

此外,洪水、油污等也是常见的海洋灾害,它们分别由降雨量过大和海洋石油运输事故引起。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了这些海洋灾害的具体发生情况、历史案例以及造成的影响。

其次,我们对海洋灾害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海洋灾害会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破坏。

例如,海啸会破坏沿岸生态系统,破坏珊瑚礁、湿地和海草床等重要生态环境。

而飓风和洪水会引起水色变化,破坏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另外,油污会对海洋生物造成毒害,并污染海洋水域。

这些海洋灾害的影响非常严重,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和应对。

最后,我们还对海洋灾害的应对措施进行了调研。

针对海啸,我们发现海啸预警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监测水位和海洋地震等数据,及时向沿海居民发布预警,可以大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对于飓风和洪水,我们认为加强城市防洪体系的建设和维护是关键。

例如,修建堤坝、加强排涝系统等,能够有效减轻洪水对城市的影响。

至于油污,我们认为应该加强海洋监测和紧急应急机制的建设,以及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海洋环境的安全。

综上所述,海洋灾害对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应对海洋灾害,我们需要加强海洋监测系统的建设、完善预警机制、加强城市防洪体系建设,从而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只有通过科学预防和有效应对措施,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防灾教案:海洋灾害的预防和应对

防灾教案:海洋灾害的预防和应对

海洋灾害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

对于海岸线较长的国家来说,如中国,日本,美国等,海洋灾害防治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和社会面临海洋灾害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如何预防和应对海洋灾害成为极为重要的问题,本篇文章将探讨防灾教案中海洋灾害的预防和应对。

一、海洋灾害的种类和原因海洋灾害指的是发生在海洋环境中的灾害。

常见的海洋灾害主要有以下几种:1.海啸:海啸是指海底地震引发的海浪,也是一种常见的海洋灾害。

2.风暴潮:风暴潮就是风暴和大海共同作用产生的巨浪,通常发生在台风、龙卷风等天气异常的时候。

3.暴雨洪涝:暴雨和洪涝会造成海底泥石流和海洋物质的快速转移。

4.海啸堤:海啸堤是指因天气异常造成的海浪高度达到海堤高度的现象,也是一种海洋灾害。

这些海洋灾害的发生有很多原因,主要包括地震、风暴、雷暴、暴雨和洪水等。

这些自然因素都是无法控制的,但是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防范和应对这些海洋灾害。

二、预防海洋灾害的措施预防海洋灾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灾害预警制度的建立针对不同的海洋灾害,构建相应的灾害预警制度。

要依据海洋灾害的特点来建立相应的监测网,并定期发布预警信息,使得公众能够做好防御准备。

2.投入更多的科技力量针对不同的海洋灾害,投入更多的科技力量,来进行现实的监测、预测等工作。

例如利用卫星,水下测量仪,观测设备等工具,来对海洋灾害的发生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预测,以便提前作出相应的防范预案。

3.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灾害的发生一定程度上与海洋环境质量的变化有关,常见的如海洋白藻、沉积物的积聚等。

因此,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也是预防海洋灾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此过程中,可以采用生态防护措施,如海草的种植、固定沙丘等多种手段,来保持海洋环境的稳定。

4.增强公众的安全意识增强公众的安全意识,提高风险意识和自救能力,是预测防范海洋灾害的关键。

这包括加强宣传和教育,通过村庄、社区等基层单位开展防灾教育,提高公众认识和反应能力,使得公众在面临海洋灾害的时候能够及时进行应对。

海洋灾害基本术语

海洋灾害基本术语

海洋灾害基本术语海洋灾害是指发生在海洋或与海洋相关的地区的自然灾害或人为灾害。

这些灾害给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

下面将介绍一些海洋灾害的基本术语。

1. 海啸(tsunami):海啸是由地震、火山爆发或其他海底地质活动引起的海洋波浪。

它们能够以极高的速度传播,并在接近海岸时变得非常巨大和破坏性。

2. 飓风(hurricane):飓风是一种强烈的热带气旋,其风速超过每小时119公里。

它们在海洋上形成,并向陆地移动,给沿海地区带来猛烈的风暴和降雨。

3. 暴雨(torrential rain):暴雨是指在短时间内降下大量降水的天气现象。

暴雨可能导致洪水和泥石流,给海岸地区带来严重的灾害。

4. 潮汐(tide):潮汐是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引起的海洋水位周期性变化。

潮汐对海岸地区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5. 风暴潮(storm surge):风暴潮是由风暴引起的海水的暂时性升高。

当强大的风力将海水推向沿海地区时,风暴潮会导致严重的洪水和破坏。

6. 蓝藻(blue-green algae):蓝藻是一种在海洋中广泛存在的微生物。

某些蓝藻会产生有毒物质,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7. 海底地震(underwater earthquake):海底地震是指发生在海洋底部的地震。

海底地震可能引发海啸,对沿海地区造成破坏。

8. 沉船(shipwreck):沉船是指船只在海洋中沉没或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

沉船可能导致海洋污染和人员伤亡。

9. 海洋污染(marine pollution):海洋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的有害物质进入海洋,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现象。

10. 漂浮垃圾(floating debris):漂浮垃圾是指在海洋中漂浮的废弃物和碎片。

漂浮垃圾对海洋生物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海洋灾害基本术语。

了解这些术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海洋灾害,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并保障人类社会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海洋灾害

海洋灾害

测,为我国的海洋安全、海洋环保、海洋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海冰的危害会使航道阻塞、船只及海上设施和海岸工程损坏、 港口码头封冻、水产养殖受损等。
赤潮
水域中一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的水色异常现象成为赤潮,它主要发生在近海 海域。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海洋,引起藻 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量,造成水质恶化、鱼类及 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富营养化现象,这是引起赤潮的根本原因。
从离地球数万公里的高空看地球, 可以看到地球大气圈中水汽形成 的白云和覆盖地球大部分的蓝色 海洋,它使地球成为一颗"蓝色的 行星"。地球水圈总质量为 1.66×1024克,约为地球总质量 的1\3600,其中海洋水质量约为 陆地(包括河流、湖泊和表层岩 石孔隙和土壤中)水的35倍。
海洋灾害
正因为如此我们 才要了解
海啸按成因可分为三类:地震海啸、火山海啸、滑坡海啸。 世界海啸多发区为夏威夷群岛、阿拉斯加区域、堪察加—千岛群岛、日本及周围区 域、中国及其邻近区域、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区域、新几内亚区域—所罗门群 岛、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南太平洋区域、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北部及智利海岸、中 美洲及美国、加拿大西海岸,以及地中海东北部沿岸区域等。
风风暴潮;由温带气旋引起的海面水位异常升高现象,
称之谓风暴潮;由寒潮或强冷空气大风引起的海面水
位异常升高现象,称之谓风潮,以上三种类型统称为
风暴潮。
风暴潮的危害:
风暴潮灾害居海洋灾害之首位,世界上绝大多数因强风暴引起的特大海
岸灾害都是由风暴潮造成的。在孟加拉湾沿岸,1970年11月13日发生了
一次震惊世界的热带气旋风暴潮灾害。这次风暴增水超过6米的风暴潮夺 去了恒河三角洲一带 30万人的生命,溺死牲畜 50 万头,使 100多万人无 家可归。1991年4月的又一次特大风暴潮,在有了热带气旋及风暴潮警报 的情况下,仍然夺去了 13万人的生命。 1959年9月 26日,日本伊势湾顶

海洋灾害

海洋灾害

同时和天文潮(通常指潮汐)叠加,如果这种叠加恰好是强烈的低 气压风暴涌浪形成的高涌浪与天文高潮叠加则会形成更强的破坏力。
风暴潮往往夹狂风恶浪而至,溯江河洪水而上,则常 常使其影响所及的滨海区域潮水暴涨,甚者海潮冲毁 海堤海塘,吞噬码头、工厂、城镇和村庄,使物资不 得转移,人畜不得逃生,从而酿成巨大灾难。
风暴潮预防措施
工程措施:加固堤坝、建筑工程等设施
生物措施:营造沿海防护林体系,红树林,保 护珊瑚礁
技术措施:在沿海区修建风暴潮观测站,加强 监测预报 管理措施: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制 定应急撤离计 划和抗灾组织管理
厄尔尼诺现象就是由于赤道东太平洋上层海 水因增温所引起的一系列海洋与大气的异常 现象。这一现象早在几十年前就为秘鲁和厄 瓜多尔的渔民所发现。他们注意到,每隔几 年(平均3~4年)处于南美洲西海岸秘鲁渔 场,就因暧水回流,降低了氧的溶解度,同 时海水温度突增,使鱼类大量死亡而造成大 幅度减产,鸟类因缺少食物大量死而且时间 多发生在圣诞节前,因而人们就把这种奇特 的灾害的现象称之为“厄乐尼诺”(西班牙 语,“圣婴”的意思)。世界其他地区水旱 灾害频繁,我国北方旱灾,南方水灾。
“厄尔尼诺”现象刚过,“拉尼娜”现象接踵而 至,反过来又出现表层海水温度比一般年份异常 偏低,(水温连续6个月比平时低0.5度),赤道中、 东太平洋信风比常年偏强,水温偏低,云量减少, 气压偏高,而在赤道西太平洋海域却与之相反。 拉尼娜发生时,影响我国夏季风增强,北方降水 增多,台风发生次数增多、拉尼娜造成的自然灾 害损失低于“厄尔尼诺”。 1、加强监测和预报 2、加强国际合作
危害:
颠覆船只、摧毁港口设施,给沿海地带的建筑、 工农业生产、旅游业带来严重灾害,造成人员伤亡。 与地震震级、震源深度、海陆分布、海底和海 岸地形、海岸形状;人口密度、经济密度等有关

海洋生态系统的自然灾害与保护

海洋生态系统的自然灾害与保护

海洋生态系统的自然灾害与保护自然灾害是指由地球自然因素引起的、造成人类生命财产受损的突发性事件。

海洋生态系统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自然灾害。

本文将重点探讨海洋生态系统所面临的自然灾害,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一、海洋生态系统的自然灾害1. 水文灾害水文灾害主要包括洪涝、干旱和海啸等。

洪涝灾害会导致沿海地区生态系统的淤塞和水土流失,从而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平衡。

干旱则会导致海洋生态系统中水生生物栖息地的缺水,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海啸作为一种极具破坏性的水文灾害,不仅会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直接伤害,还会引发海洋生态链的破坏,进一步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 气象灾害气象灾害包括飓风、台风、暴雨等。

飓风和台风会引发海水暴涨、风浪增大,对沿海地区的海洋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冲击。

暴雨不仅会导致海洋面积的增加,还会带来大量的淡水流入海洋,改变海洋水质,并对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一定危害。

3. 地质灾害海洋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海底火山爆发和海底滑坡等。

地震作为一种地壳运动的自然现象,不仅会引起海岸带的抬升或下沉,还会造成海水的剧烈波动,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破坏。

海底火山爆发和海底滑坡会导致强烈的岩浆喷发和海域的剧烈变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物种数量产生重要影响。

二、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措施1. 加强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海洋灾害监测和预警体系,及时掌握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为后续的应对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持。

2. 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对于面临洪涝、干旱等水文灾害的海洋生态系统,可以通过修复生态系统功能、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和实施水资源管理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增强生态系统的抵抗风险能力。

3. 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大众的环境保护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和个人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营造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使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成为全民行动。

4. 推动国际合作自然灾害不受国界限制,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需要各国共同努力。

建筑工程相关的海洋自然灾害

建筑工程相关的海洋自然灾害

建筑工程相关的海洋自然灾害海洋自然灾害是指在海洋环境中发生的自然灾害事件,如海啸、风暴潮、风暴浪、海浪侵蚀等。

这些灾害给海洋工程所带来的挑战是巨大的,因此对于建筑工程师来说,了解和应对海洋自然灾害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海洋自然灾害及其对建筑工程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和指导意义。

海啸是海洋中最具破坏性的灾害之一。

海啸通常由地震、火山喷发或其他海底地质活动引起。

当一系列大型海浪在沿海地区击打岸边时,会给建筑物、码头、桥梁等基础设施带来严重破坏。

为了减轻海啸对建筑物的冲击,建筑工程师需要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考虑采用抵抗力强、耐冲击性能好的材料,并对建筑物进行足够的抗震设计。

风暴潮是风暴天气条件下海洋水位上升的现象。

在强烈的风暴天气中,风暴潮可能会冲击到沿海地区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

为了抵御风暴潮的侵袭,建筑工程师需要将建筑物的底部提高到足够高的位置,采用防护措施,如筑堤、挡浪墙等,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风暴浪指风暴天气下形成的巨大海浪。

这些巨大的浪头可能会击打建筑物和海岸线,造成破坏。

为了抵御风暴浪的冲击,建筑工程师需要设计出具有良好抗浪能力的建筑物,如选择适当的材料、采用合理的结构设计等。

此外,还需要加强海岸线的防护措施,如建设海堤、加固海岸线等。

海浪侵蚀是指海浪长期侵蚀海岸线,对建筑物和基础设施造成破坏。

由于海浪的冲击力和侵蚀性,建筑物的地基和结构容易受到损坏。

为了避免海浪侵蚀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建筑工程师需要选择适合的建筑材料,采用防护措施,如建设护岸、挡波堤等。

在面对海洋自然灾害时,建筑工程师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特点和灾害影响,合理规划和设计建筑物。

采用适当的材料和结构设计,加强建筑物的抵抗能力和稳定性,能够有效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此外,加强海岸线的维护和防护,提高对海洋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也是必要的举措。

总结而言,建筑工程师在面对海洋自然灾害时,需要了解各种灾害的特点和影响,认识到其对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破坏潜力。

海洋灾害应急响应级别

海洋灾害应急响应级别

海洋灾害应急响应级别1. 简介海洋灾害是指在海洋环境中发生的自然灾害,如海啸、台风、海洋污染等,对人类和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应对海洋灾害,各国都建立了相应的应急响应体系。

海洋灾害应急响应级别是根据灾害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划分的,旨在指导相关部门和机构在灾害发生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灾害损失。

2. 应急响应级别划分根据灾害的性质、规模和影响范围,海洋灾害应急响应级别一般分为四个级别: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2.1 Ⅰ级(特别重大)Ⅰ级灾害通常是指规模巨大、影响范围广泛的海洋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

这类灾害往往具有以下特点:•灾害规模大,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害影响范围广,涉及多个地区或国家;•灾害持续时间长,应急响应需要长期进行;•灾害后果严重,恢复重建需要较长时间。

对于Ⅰ级灾害,应急响应部门和机构需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各方力量进行救援和灾后恢复工作。

同时,需要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灾害。

2.2 Ⅱ级(重大)Ⅱ级灾害是指规模较大、影响范围较广的海洋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海洋生态系统造成较大威胁。

这类灾害的特点包括:•灾害规模较大,可能造成较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害影响范围较广,可能涉及多个地区或国家;•灾害持续时间较长,应急响应需要相对较长时间;•灾害后果较为严重,恢复重建需要一定时间。

对于Ⅱ级灾害,应急响应部门和机构需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力量进行紧急救援和恢复工作。

同时,需要加强与相关地区和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灾害。

2.3 Ⅲ级(较大)Ⅲ级灾害是指规模较大、影响范围较小的海洋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威胁。

这类灾害的特点包括:•灾害规模较大,可能造成一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害影响范围较小,主要集中在某个地区或海域;•灾害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应急响应需要相对较短时间;•灾害后果一般较轻,恢复重建相对较快。

自然灾害地理知识点海洋灾害

自然灾害地理知识点海洋灾害

自然灾害地理知识点海洋灾害(一)风暴潮成因:是由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等大气运动所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

危害:倾覆海上船只,破坏海上设施,严重侵袭沿岸地区,淹没城镇、村庄、耕地,破坏房屋与工程设施,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多发地区:孟加拉国、日本、美国、荷兰等国家。

(二)海啸成因:是指海底突然变动引起海水的大幅度升降而形成的巨大波浪。

引起海啸的海底变动常与海底地震和海底火山爆发有关。

危害:颠覆船只,摧毁港口设施,给沿海地带造成严重破坏。

(三)赤潮我国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自然原因:①温度高;②海域封闭;③静风、静水的环境。

人为原因: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②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③海洋开发程度高、养殖规模扩大,饵料+养殖对象排泄物严重污染了水域;④国际交流促成赤潮传播:赤潮生物运输者。

(四)水体富营养化危害:①海水发粘,堵塞鱼、虾、贝、蟹的呼吸器官,使其死亡;②赤潮生物死亡分解,消耗溶解氧,鱼、虾、贝、蟹等缺氧窒息死亡。

③赤潮生物分泌毒素,鱼虾等中毒死亡。

拓展:灾害起因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称为海洋灾害。

海洋灾害主要指风暴潮灾害、海浪灾害,海冰灾害、海雾灾害、飓风灾害、地震海啸灾害及赤潮、海水入侵、溢油灾害等突发性的自然灾害。

引发海洋灾害的原因主要有大气的强烈扰动,如热带气旋、温带气旋等;海洋水体本身的扰动或状态骤变;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及其伴生之海底滑坡、地裂缝等。

海洋自然灾害不仅威胁海上及海岸,有些还危及沿岸城乡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例如,强风暴潮所导致的海侵(即海水上陆),在我国少则几公里,多则20公里~30公里,甚至达70公里,某次海潮曾淹没多达7个县。

上述海洋灾害还会在受灾地区引起许多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

如:风暴潮引起海岸侵蚀、土地盐碱化;海洋污染引起生物毒素灾害等。

灾害后果: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自然灾害因受海洋影响都很严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救互救
• 1.如果在海啸时不幸落水,要尽量抓住木板等漂浮物,同时注意避免与其 他硬物碰撞。 • 2.在水中不要举手,也不要乱挣扎,尽量减少动作,能浮在水面随波漂流 即可。 • 3.如果海水温度偏低,不要脱衣服。 • 4.尽量不要游泳,以防体内热量过快散失。 • 5.不要喝海水。 • 6.尽可能向其他落水者靠拢,既便于相互帮助和鼓励,又因为目标扩大更 容易被救援人员发现。 • 7.人在海水中长时间浸泡,热量散失会造成体温下降。溺水者被救上岸后, 最好能放在温水里恢复体温,没有条件时也应尽量裹上被、毯、大衣等保 温。 • 8.如果落水者受伤,应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急救措施,重伤员则要及 时送医院救治。 • 9.要记住及时清除落水者鼻腔、口腔和腹内的吸入物。
海啸逃生
1.地震海啸发生的最早信号是地面强烈震动,地震波与海啸 的到达有一个时间差,正好有利于人们预防。 • 2.如果发现潮汐突然反常涨落,海平面显著下降或者有巨 浪袭来,都应以最快速度撤离岸边。 • 3.海啸前海水异常退去时往往会把鱼虾等许多海生动物留 在浅滩,场面蔚为壮观。此时千万不要前去捡鱼或看热闹,应 当迅速离开海岸,向内陆高处转移。 • 4.发生海啸时,航行在海上的船只不可以回港或靠岸,应 该马上驶向深海区,深海区相对于海岸更为安全。
海洋的自然灾害 —— 海啸
组员:郑婉琳、王丛青、王燕、卢竑、 达小婷、邱欣欣、韩柳欢、余琼花、 余利君
目录
什么是海啸
海啸的起因
海啸的分类 海啸的危害
海啸的防护
什么是海啸?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 当地震发生于海底,因震波的动力而引起 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 推进,将沿海地带一一淹没的灾害,称之 为海啸。
小组成员贡献值
姓名
郑婉琳 王燕 王丛青 达小婷 邱欣欣 余琼花 余利君 卢竑
分工
制作PPT 查找资料(海啸起因) 查找资料(海啸的概念) 查找资料(海啸全球分布) 查找资料(海啸危害) PPT演讲 查找资料(海啸的预警) 查找资料(海啸的逃生)
贡献值(总分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韩刘欢
查找资料(海啸的自救)
10
thanks
Hale Waihona Puke 海啸的危害• 地震发生时,海底底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然上升或者 下沉,由此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 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到的海浪大不一样。海浪一般只在海 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衰减很快。 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 其中所含的能量惊人。 • 海在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10多米至几十米不等, 形成“水墙”。另外,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 量损失很小。由于以上原因,如果海啸到达岸边,“水墙”就 会冲到陆地,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海啸的危害
• 1650年的海啸摧毁了克里克岛和岛上的克里克文明。 • 2004年的印尼海啸所释放的能量不亚于数千颗核弹爆炸所产生 的能量。此次地震和海啸已导致超过29.2万人罹难(已证实), 当中三分一是儿童。
海啸防护
海啸的前兆
海啸预警 (1:物理基础2:预警系统)
海啸逃生
自救互救
海啸前兆
• 常见的海啸登陆宏观前兆现象大致有四种: • 一是海水异长的暴退或暴涨; • 二是离海岸不远的浅海区,海面突然变成白色,其前方出现一道长 长的明亮的水墙; • 三是位于浅海区的船只突然剧烈地上下颠簸; • 四是突然从海上传来异常的巨大响声,在夜间尤为令人警觉,其他 的还有大批鱼虾等海生物在浅滩出现;海水冒泡,并突然开始快速 倒退。
海啸的起因
地壳构造引起的打,大面积海底突然下降 或隆起,扰动海洋水体,引发涌浪、海啸。
海底大规模火山喷发和海底火山口塌陷扰 动水体,引发海啸
大规模的海底滑坡扰动水体引发海啸。
气象原因引起。一般表现为风暴潮。
海啸的分类
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
火山爆发引起的火山海啸
海底滑坡引起的滑坡海啸 海底地震引起的地震海啸
海啸预警
• 物理基础:海啸预警的物理基础在于地震波传播速度比海啸的 传播速度快。如能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与海啸传播速度的差别 造成的时间差分析地震波资料,快速地、准确地测定出地震参 数,并与预先布设在可能产生海啸的海域中的压强计(不但应 当有布设在海面上的压强计,更应当有安臵在海底的压强计) 的记录相配合,就有可能做出该地震是否激发了海啸、海啸的 规模有多大的判断。这样,就有希望在海啸袭击时,拯救成千 上万生命和避免大量的财产损失。 • 预警系统:地震能引发海啸,因此海啸的预警信息要由地震监 测系统提供。在全球地震多发地带如太平洋沿岸、印度洋沿岸 都应该有完善的地震监测网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