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碱行业(聚氯乙烯)清洁生产标准

合集下载

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1—95代替GB 8978一88烧碱部分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促进烧碱、聚氯乙烯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进步,防治水污染,特制订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本标准按照生产工艺和废水排放去向,分年限规定了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吨产品最高允许排水量。

1.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烧碱、聚氯乙烯工业(包括以食盐为原料的水银电解法、隔膜电解法和离子交换膜电解法生产液碱、固碱和氯氢处理过程,以及以氢气、氯气、乙烯、电石为原料的聚氯乙烯等产品)企业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及其建成后的排放管理。

本标准不适用于苛化法烧碱。

2 引用标准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GB 383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6920 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GB 7468 水质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 7469 水质总汞的测定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消解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 7488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11897 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N.N—二乙基—1.4一苯二胺滴定法GB 11898 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N,N—二乙基—1.4一苯二胺光度法GB 11901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GB 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3 术语3.1 烧碱工业废水指以食盐水为原料采用水银电解法、隔膜电解法、离子交换膜电解法生产液碱、固碱和氯氢处理过程所排放的废水。

3.1.1 水银电解法指以食盐水为原料采用水银电解槽生产液碱、固碱及氯氢处理过程的生产工艺。

3.1.2 隔膜电解法指以食盐水为原料采用隔膜电解槽生产液碱、固碱和氯氢处理过程的生产工艺,废水包括打网水、含氯废水和含碱废水。

清洁生产标准 氯碱工业(聚氯乙烯)(HJ 476-2009)

清洁生产标准  氯碱工业(聚氯乙烯)(HJ 476-2009)
4.1 指标分级 本标准给出了氯碱工业(电石法聚氯乙烯)企业生产过程清洁生产水平的三级技术指标: 一级:国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 二级: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三级: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1
HJ 476—2009
同时,给出了氯碱工业(乙烯法聚氯乙烯)企业生产过程清洁生产水平的三级技术指标: 一级: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二级: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三级: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4.2 指标要求 氯碱工业(电石法聚氯乙烯)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指标要求,见表 1。 氯碱工业(乙烯法聚氯乙烯)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指标要求,见表 2。
1.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m3/t)
≤5.6
≤5.8
≤6.0
2.单位产品化学需氧量(CODCr)产 生量/(kg/t)
≤0.72
≤1.0
≤1.5
五、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废水回用率/%
≥90
≥80
≥75
3
HJ 476—2009
续表
清洁生产指标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六、环境管理要求
1.环境法律法规
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总量控 制和排污许可证管理要求
b 氯乙烯(VCM)消耗:适用于外购氯乙烯(VCM)单体生产聚氯乙烯的企业,其他考核指标参照乙烯法。
5 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
5.1 监测方法 本标准的各项指标的采样和监测按照国家标准监测方法执行,见表 3。
表 3 废水污染物各项指标监测采样及分析方法
污染源类型 监测项目
测点位置
监测采样及分析方法
监测及采样频次
≤0.28
≤0.34
4.单位产品新鲜水耗(不含去离子水) /(t/t)

纯碱行业清洁生产标准

纯碱行业清洁生产标准

纯碱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纯碱,又称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化肥、化工、冶金等行业。

然而,在生产过程中,碳酸钠的生产往往伴随着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排放,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为了实现碳酸钠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我国制定了纯碱行业清洁生产标准。

首先,纯碱生产企业应当对生产设施进行全面的清洁化改造,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能源消耗和废物排放。

例如,采用高效的脱硫脱硝技术,减少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引进先进的废水处理设备,实现废水的循环利用和零排放。

通过这些改造,可以大幅降低纯碱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实现清洁生产。

其次,纯碱生产企业应当加强对原材料的管理和利用。

在原材料选用上,应当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优质原材料,避免使用含有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物质的原材料。

在原材料利用上,应当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通过科学的原材料管理和利用,可以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纯碱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加强对生产过程中环境影响的监测和评估。

企业应当定期对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进行监测,确保排放达标。

同时,企业应当加强对环境管理的内部培训和外部宣传,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推动企业持续改进,实现清洁生产。

总的来说,纯碱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将有助于推动纯碱生产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绿色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这也为纯碱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希望纯碱生产企业能够严格执行清洁生产标准,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

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

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引言:烧碱聚氯乙烯(PVC)是一种常见的合成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力、冶金、交通、轻工、包装、电子等领域。

然而,PVC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主要包括能源消耗、废气排放和废水处理。

如何实现烧碱聚氯乙烯行业的清洁生产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清洁生产的概念和原则清洁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和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资源的浪费,通过改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策略。

在实践中,清洁生产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资源的有效利用1.2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产生清洁生产要求通过技术升级和工艺改进,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产生。

例如,可以采用循环冷却水系统来减少废水的排放,使用高效的废气处理设备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1.3优化能源利用清洁生产要求通过能源管理和技术创新优化能源利用,减少能源消耗。

例如,可以通过改进工艺流程、提高设备效率、采用节能技术等手段减少能源的使用量。

1.4提高产品质量清洁生产要求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

通过改进工艺参数、提升生产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加强质量控制等措施,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

2.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技术为实现烧碱聚氯乙烯行业的清洁生产,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清洁生产技术:2.1利用循环水系统循环水系统是一种有效的废水减排技术,可以将用过的水进行处理后再循环使用,减少对淡水资源的需求,同时减少废水的排放。

烧碱聚氯乙烯生产中的冷却水、洗涤水、冲洗水等可以被纳入循环水系统,减少废水的产生和排放。

2.2废气处理技术2.3节能技术2.4优化原料选择3.管理措施和政策支持为推动烧碱聚氯乙烯行业的清洁生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和政策支持。

例如,可以建立和完善清洁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鼓励企业加大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并提供相应的财务和税收政策支持。

清洁生产标准氯碱行业(烧碱)编制说明

清洁生产标准氯碱行业(烧碱)编制说明

附件七:清洁生产标准氯碱行业(烧碱)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清洁生产标准 氯碱行业(烧碱)》编制课题组二OO八年十月目次1 概况 (1)1.1烧碱的产品特性 (1)1.2行业发展概况 (1)1.3生产烧碱的原料与工艺 (2)1.4烧碱污染物排放特征及治理情况 (5)2 编制过程 (8)3 标准适用范围 (8)4 指导原则 (8)5 标准制定的技术路线 (9)6 制定本标准的依据和主要参考资料 (10)6.1标准的依据 (10)6.2参考文献 (10)7 编制标准的基本方法 (10)7.1方法概述 (10)7.2本标准的使用目的 (10)7.3资源能源利用指标的确定 (10)7.4产品指标的确定 (15)7.5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 (15)7.6污染物产生指标的确定 (16)7.7废物回收利用指标的确定 (16)7.8环境管理要求 (16)7.9检测与核算 (16)8 标准实施的可行性 (16)8.1标准实施的技术可行性 (16)8.2标准实施的经济可行性 (17)9 标准的实施 (17)《清洁生产标准 氯碱工业(烧碱)》编 制 说 明1 概况1.1 烧碱的产品特性烧碱化学名称是氢氧化钠,又称苛性碱,分子式:NaOH,分子量为39.997,是一种白色半透明状的结晶体。

纯的无水氢氧化钠,潮解性极强,易溶于水,溶液呈强碱性,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常温下30%的烧碱为液体。

它溶于乙醇、甘油;但不溶于乙醚、丙酮、液氨。

与酸接触能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能腐蚀金属,浸蚀某些塑料、橡胶、和涂料。

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从形态上可分为液体烧碱(简称液碱)和固体烧碱(简称固碱)两种,而从氢氧化钠质量分数上又可分为30%液碱、32%液碱、42%液碱、45%液碱、50%液碱等和72%固碱、95%固碱、96%固碱、98 %固碱、99%固碱、99.5%固碱等系列产品。

1.2 行业发展概况氯碱工业是我国基础原材料工业,氯碱产品种类多,关联度大,其下游产品达到上千个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延伸价值,它广泛应用于农业、石油化工、轻工、纺织、化学建材、电力、冶金、国防军工、建材、食品加工等国民经济各命脉部门,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23版电石法聚氯乙烯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及基准值表

2023版电石法聚氯乙烯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及基准值表

2023版电石法聚氯乙烯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项目、权重及基准值表
序号一级指标一级指标权
重二级指标二级指标单

二级指标权

Ⅰ级基准值Ⅱ级基准值Ⅲ级基准值
1
生产工艺及
装备0.1
电石破碎工序除尘系
统是否正常运行,粉尘
达标排放
—0.1是
2电石渣浆是否采用
乙炔回收技术—
0.1是
3是否采用盐酸脱析
装置—
0.1是
4是否采用气相汞高
效回收技术—
0.2是
除汞器活性炭更换周
期≤6个月
5氯乙烯精馏尾气是
否采用回收技

—0.2
回收氯乙烯、乙炔和
氢气
回收氯乙烯和乙炔回收氯乙烯
6聚合母液是否回收
利用—
0.2
聚合母液100%回收
利用
聚合母液回收利用
7高沸物中二氯乙烷
是否回收
0.1是否
8
能源消耗0.1*单位产
品综合
能耗
通用聚氯
乙烯树

kgce/t0.5≤185≤193≤270
9糊用聚氯
乙烯树

kgce/t0.5≤430≤450≤480
10水资源消耗0.1单位产品新鲜水消
耗量(不含无离子
水)
m3/t1≤8≤9≤10
第1页共5页。

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doc

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doc

二〇一〇年三月十四日
聚氯乙烯等17个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
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
一、总体目标
1.到2012年,力争我国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低汞触媒普及率达50%,降低汞使用量208吨/年,并全部合理回收废汞触媒;盐酸深度脱吸技术推广到50%以上,处理废酸25万吨/年;全部利用电石渣,减排电石渣1258万吨;废水排放减到4230万吨/年,减排3990万吨;COD 排放减到5770吨/年,减排13460吨;节约标煤200万吨。

2.加大分子筛固汞触媒技术研究力度,加大无汞触媒技术投入。

3.争取控氧干馏法回收废汞触媒中的氯化汞与活性炭技术及高效汞回收工艺的示范工程建设。

4.推广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技术。

到2012年实现我国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低汞触媒产能普及率达50%;完成260万吨产能的干法乙炔工艺的新建及技术改造,并配套完成780万吨干法水泥生产装置的投产;完成3600万吨的聚合母液废水处理工程;盐酸深度脱吸技术配套硫氢化钠处理含汞废水技术普及率达到50%;进一步推广精馏尾气变压吸附技术。

二、推广技术(指目前普及程度较低,需要进一步推广扩大应用范围,成熟的先进、适用清洁生产技术。

下同)。

云南省氯碱PVC行业清洁生产合格单位评价指标体系

云南省氯碱PVC行业清洁生产合格单位评价指标体系

云南省氯碱/PVC行业清洁生产合格单位评价指标体系(暂行)2008年1月目录一、“指标体系”适用范围 (5)二、“指标体系”结构、水平等级及准入规则 (5)三、“指标体系”指标的基准值和权重分值 (7)四、氯碱/PVC企业清洁生产合格单位的考核与评分方法 (9)1、定量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 (9)2、定量评价指标的单项评价指数计算 (9)3、定量评价考核总分值计算 (10)4、综合评价指数(P) (10)5、氯碱/PVC行业清洁生产企业的评定 (11)五、指标解释 (12)1、综合能耗 (12)2、新鲜水消耗量 (12)3、盐泥处理处置率 (12)4、电石渣废水同用率 (12)5、VCM精馏尾气处理回收率 (12)7、污染物产生指标 (13)烧碱的一等品合格率PVC 的一等品合格率PVC 生产工艺PVC 生产工艺PVC 生产工艺烧碱生产工艺原盐消耗综合能耗新鲜水消耗量烧碱生产工艺烧碱生产工艺健 康安全VCM 精馏尾气处理率电石渣废水回用电石渣综合利用水循环和重复利用盐泥处理处置率职业病人数无伤亡事故事故赔款总额新鲜水消耗量电石消耗废水量量 综合能耗乙烯消耗盐泥石棉绒废水量率率率废气中电石渣废水中活性氯废水中废水中总汞废气量VCM 排放量(干基)(干基)COD一、“指标体系”适用范围本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烧碱和聚氯乙稀生产,其中烧碱生产指采用隔膜电解法和/或离子交换膜电解法生产液碱、固碱和氯氢处理的生产过程,聚氯乙稀生产指用氯气、氢气、电石生产聚氯乙稀的生产过程。

二、“指标体系”结构、水平等级及准入规则1、指标体系结构根据国家编制“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和“云南省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合格单位验收”的要求,本“指标体系”从资源与能源消耗、产品特征、污染物产生、资源综合利用、氯碱/PVC 行业清洁生产合格单位评价指标体系资源与能源消耗指标 产品质量指标 污染物产生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环境管理与劳动安全指标环境管理与劳动安全卫生等5个方面选择并确定制定氯碱/PVC行业清洁生产合格单位评价指标体系。

三、《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三、《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附件三: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目录前言 (1)1、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适用范围 22、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2)3、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基准值和权重值 44、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方法 (6)4.1定量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 (6)4.2定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 (8)4.3企业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的考核评分计算. .. 84.4烧碱/ 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企业的评定 (8)5、指标解释 (9)、/. —前言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烧碱/聚氯乙烯生产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

本指标体系用于评价烧碱/聚氯乙烯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作为创建清洁生产先进企业的主要依据,为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企业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两级,即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和代表国内一般水平的“清洁生产企业”。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指标体系每3-5 年修订一次。

本指标体系由化工清洁生产中心起草。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指标体系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1、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适用范围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为烧碱和聚氯乙烯(PVC),因此本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采用烧碱和聚氯乙烯的相关指标为评价指标。

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以盐和电石/乙烯为原料生产烧碱和聚氯乙烯的氯碱生产企业,其中烧碱生产指采用隔膜电解法和/或离子交换膜电解法生产液碱、固碱的生产过程,聚氯乙烯生产指用氯气、氢气、乙烯、电石生产聚氯乙烯的生产过程。

2、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根据清洁生产的原则要求,本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大部分(见图1),凡能量化的指标尽可能采用定量评价,以减少人为的评价差异。

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1—95代替GB 8978一88烧碱部分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促进烧碱、聚氯乙烯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进步,防治水污染,特制订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本标准按照生产工艺和废水排放去向,分年限规定了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吨产品最高允许排水量。

1.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烧碱、聚氯乙烯工业(包括以食盐为原料的水银电解法、隔膜电解法和离子交换膜电解法生产液碱、固碱和氯氢处理过程,以及以氢气、氯气、乙烯、电石为原料的聚氯乙烯等产品)企业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及其建成后的排放管理。

本标准不适用于苛化法烧碱。

2 引用标准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GB 383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6920 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GB 7468 水质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 7469 水质总汞的测定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消解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 7488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11897 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N.N—二乙基—1.4一苯二胺滴定法GB 11898 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N,N—二乙基—1.4一苯二胺光度法GB 11901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GB 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3 术语3.1 烧碱工业废水指以食盐水为原料采用水银电解法、隔膜电解法、离子交换膜电解法生产液碱、固碱和氯氢处理过程所排放的废水。

3.1.1 水银电解法指以食盐水为原料采用水银电解槽生产液碱、固碱及氯氢处理过程的生产工艺。

3.1.2 隔膜电解法指以食盐水为原料采用隔膜电解槽生产液碱、固碱和氯氢处理过程的生产工艺,废水包括打网水、含氯废水和含碱废水。

三、《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三、《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三、《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附件三: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1、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适用范围2、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构3、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基准值和权重值4、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方法..104.1定量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104.2定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124.3企业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的考核评分计算124.4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企业的评定125、指标解释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烧碱/聚氯乙烯生13产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用于评价烧碱/聚氯乙烯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作为创建清洁生产先进企业的主要依据,为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企业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两级,即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和代表国内一般水平的“清洁生产企业”。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指标体系每3-5年修订一次。

本指标体系由化工清洁生产中心起草。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指标体系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1、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适用范围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为烧碱和聚氯乙烯(PVC),因此本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采用烧碱和聚氯乙烯的相关指标为评价指标。

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以盐和电石/乙烯为原料生产烧碱和聚氯乙烯的氯碱生产企业,其中烧碱生产指采用隔膜电解法和/或离子交换膜电解法生产液碱、固碱的生产过程,聚氯乙烯生产指用氯气、氢气、乙烯、电石生产聚氯乙烯的生产过程。

2、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根据清洁生产的原则要求,本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大部分(见图1),凡能量化的指标尽可能采用定量评价,以减少人为的评价差异。

氯碱(烧碱、聚氯乙烯)行业准入条件

氯碱(烧碱、聚氯乙烯)行业准入条件

附件:氯碱(烧碱、聚氯乙烯)行业准入条件为促进氯碱行业稳定健康发展,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行业综合竞争力,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按照“优化布局、有序发展、调整结构、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安全生产、技术进步”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对氯碱(烧碱、聚氯乙烯)行业提出以下准入条件。

一、产业布局(一)新建氯碱生产企业应靠近资源、能源产地,有较好的环保、运输条件,并符合本地区氯碱行业发展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除搬迁企业外,东部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电石法聚氯乙烯项目和与其相配套的烧碱项目。

(二)在国务院、国家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城市规划区边界外2公里以内,主要河流两岸、公路、铁路、水路干线两侧,及居民聚集区和其它严防污染的食品、药品、卫生产品、精密制造产品等企业周边1公里以内,国家及地方所规定的环保、安全防护距离内,禁止新建电石法聚氯乙烯和烧碱生产装置。

二、规模、工艺与装备(一)为满足国家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要求,实现合理规模经济,新建烧碱装置起始规模必须达到30万吨/年及以上(老企业搬迁项目除外),新建、改扩建聚氯乙烯装置起始规模必须达到30万吨/年及以上。

(二)新建、改扩建电石法聚氯乙烯项目必须同时配套建设电石渣制水泥等电石渣综合利用装置,其电石渣制水泥装置单套生产规模必须达到2000吨/日及以上。

现有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装置配套建设的电石渣制水泥生产装置规模必须达到1000吨/日及以上。

鼓励新建电石法聚氯乙烯配套建设大型、密闭式电石炉生产装置,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三)新建、改扩建烧碱生产装置禁止采用普通金属阳极、石墨阳极和水银法电解槽,鼓励采用30平方米以上节能型金属阳极隔膜电解槽(扩张阳极、改性隔膜、活性阴极、小极距等技术)及离子膜电解槽。

鼓励采用乙烯氧氯化法聚氯乙烯生产技术替代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技术,鼓励干法制乙炔、大型转化器、变压吸附、无汞触媒等电石法聚氯乙烯工艺技术的开发和技术改造。

氯碱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出台

氯碱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出台

氯碱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出台
佚名
【期刊名称】《氯碱工业》
【年(卷),期】2009(45)9
【摘要】2009年8月10日,环境保护部网站公布了氧化铝、纯碱、烧碱和聚氯乙烯4种产品的清洁生产标准,将氯碱工业(烧碱)清洁生产指标分成6类,即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

该标准即将于2009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氯碱行业工业清洁生产标准的制定在国内乃至国际均属首次。

清洁生产标准的出台,无疑对企业生产中能耗、原料消耗、污染物排放等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从而促进企业在提升自身环保意识的同时加大技改力度。

【总页数】1页(P47-47)
【关键词】生产标准;氯碱行业;污染物排放;废物回收利用;氯碱工业;产品指标;企业生产;环境保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32;S567
【相关文献】
1.《茶饮料》标准实施日期推迟.绵白糖国家标准实施.果冻生产有了新行标.陕西实施《浓缩苹果清汁》地方标准.《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管理条例》出台.湖南出台《无公害蔬菜地方标准》.广西食品喷打出台新规定.冷冻食品呼唤有序竞争.板栗发展潜力巨大.酚酸食品将成热点.罐头行业亟待解 [J],
2.节能环保化学纤维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将出台 [J],
3.沥青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出台 [J],
4.沥青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出台 [J],
5.氯碱行业清洁生产标准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聚氯乙烯等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

聚氯乙烯等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

对经济的影响
提升产业竞争力
通过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可以提高聚氯乙烯等重点行业的生产效 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促进产业升级转型
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将促使相关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推 动产业向更环保、高效的方向升级转型。
创造就业机会
清洁生产技术的推行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 机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化工企业应加强废气、废水、废渣的治理,采用高效治 理设施,确保达标排放。
化工企业应推行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 能源和资源的浪费。
电力行业清洁生产技术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鼓励电力行业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 发电技术,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案顺利实施。
05
预期效果与影响
对环境的影响
减少污染物排放
通过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可以显 著减少聚氯乙烯等重点行业在生 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降
低对环境的污染。
改善空气质量
清洁生产技术的推行有助于降低废 气排放,从而改善周边地区的空气 质量,减少对居民健康的危害。
节约资源
清洁生产技术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 率,减少原材料的消耗,有助于保 护和节约自然资源。
通过优化聚合反应工艺和设备,可以 提高聚合反应的效率和稳定性,减少 能耗和废弃物的产生。
通过采用新型催化剂和高效合成技术 ,可以降低氯乙烯单体的消耗量,减 少废弃物的产生。
通过采用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 术,可以将废弃物转化为有用的产品 和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聚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
04
推行方案实施计划
方案实施步骤

[法律资料]国家已发布的清洁生产标准

[法律资料]国家已发布的清洁生产标准

国家已发布的清洁生产标准清洁生产标准制革工业(羊革)-- HJ 560-2010清洁生产标准铜电解业-- HJ 559-2010清洁生产标准铜冶炼业-- HJ 558-2010清洁生产标准宾馆饭店业-- HJ 514-2009清洁生产标准铅电解业-- HJ 513—2009清洁生产标准粗铅冶炼业-- HJ 512—2009清洁生产标准废铅酸蓄电池铅回收业-- HJ 510-2009清洁生产标准氯碱工业(聚氯乙烯)-- HJ 476-2009清洁生产标准氯碱工业(烧碱)-- HJ 475-2009清洁生产标准纯碱行业-- HJ 474-2009清洁生产标准氧化铝业-- HJ 473-2009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铁合金) -- HJ 470—2009清洁生产标准造纸工业(废纸制浆)-- HJ 468—2009清洁生产标准水泥工业-- HJ 467—2009清洁生产标准葡萄酒制造业-- HJ 452-2008清洁生产标准印制电路板制造业-- HJ 450-2008清洁生产标准合成革工业-- HJ 449-2008清洁生产标准制革工业(牛轻革)-- HJ 448-2008清洁生产标准铅蓄电池工业-- HJ 447-2008清洁生产标准煤炭采选业-- HJ 446-2008关于公布《清洁生产标准电镀行业》(HJ/T314-2006)修改方案的公告-- 科技标准司清洁生产标准淀粉工业-- HJ 445-2008清洁生产标准味精工业-- HJ 444-2008清洁生产标准石油炼制业(沥青)-- HJ 443-2008清洁生产标准电石行业-- HJ/T 430-2008清洁生产标准化纤行业(涤纶)-- HJ/T 429-2008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炼钢)-- HJ/T 428-2008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高炉炼铁) -- HJ/T 427-2008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烧结)-- HJ/T 426-2008清洁生产标准白酒制造业-- HJ/T 402-2007清洁生产标准烟草加工业-- HJ/T 401-2007清洁生产标准平板玻璃行业-- HJ/T 361-2007清洁生产标准彩色显象(示)管生产-- HJ/T360-2007清洁生产标准化纤行业(氨纶)-- HJ/T359-2007清洁生产标准镍选矿行业-- HJ/T 358-2007清洁生产标准电解锰行业-- HJ/T357-2007清洁生产标准造纸工业(硫酸盐化学木浆生产工艺) -- HJ/T 340-2007清洁生产标准造纸工业(漂白化学烧碱法麦草浆生产工艺)-- HJ/T 339-2007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中厚板轧钢)-- HJ/T 318-2006清洁生产标准造纸工业(漂白碱法蔗渣浆生产工艺)-- HJ/T 317-2006清洁生产标准乳制品制造业(纯牛乳及全脂乳粉) -- HJ/T 316-2006清洁生产标准人造板行业(中密度纤维板)-- HJ/T 315-2006清洁生产标准电镀行业-- HJ/T 314-2006清洁生产标准铁矿采选业-- HJ/T 294-2006清洁生产标准汽车制造业(涂装) -- HJ/T 293-2006清洁生产标准基本化学原料制造业(环氧乙烷/乙二醇) -- HJ/T 190-2006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 HJ/T 189-2006清洁生产标准氮肥制造业-- HJ/T 188-2006清洁生产标准电解铝业-- HJ/T 187-2006清洁生产标准甘蔗制糖业-- HJ/T 186-2006清洁生产标准纺织业(棉印染)-- HJ/T 185-2006清洁生产标准食用植物油工业(豆油和豆粕)-- HJ/T 184-2006清洁生产标准啤酒制造业-- HJ/T 183-2006清洁生产标准制革行业(猪轻革)-- HJ/T 127-2003清洁生产标准炼焦行业-- HJ/T 126-2003清洁生产标准石油炼制业-- HJ/T 125-2003。

清洁生产标准 pvc

清洁生产标准 pvc

清洁生产标准 pvc
清洁生产标准PVC(聚氯乙烯)是指在生产、使用及处理PVC材料时,尽可能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的一系列标准。

清洁生产标准PVC的实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原材料选择:优先选用环境友好型的原材料,并考虑原材料的再生利用。

2. 生产环境:建立与维护清洁、卫生、安全的生产环境。

同时,采取技术措施,如减少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并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处置。

3. 能源利用:推广节能技术,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4. 产品设计:设计PVC制品时,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例如,可以采用可降解的PVC材料,或在材料中添加环保添加剂等。

5. 使用阶段:推广PVC制品的再利用和回收利用,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同时,提倡消费者正确使用PVC制品,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不必要的危害。

清洁生产标准PVC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PVC制品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

- 1 -。

清洁生产标准氯碱行业(聚氯乙烯)编制说明

清洁生产标准氯碱行业(聚氯乙烯)编制说明

附件九:清洁生产标准氯碱行业(聚氯乙烯)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清洁生产标准 氯碱行业(聚氯乙烯)》编制课题组二OO八年八月目次1 概况 (1)1.1聚氯乙烯的产品特性 (1)1.2行业发展现状 (1)1.3行业、原料、工艺、规模等主导因素的分散度情况 (2)1.4环保治理现状 (2)2 编制过程 (3)3 标准适用范围 (3)4 指导原则 (3)5 标准制定的技术路线 (5)6 制定本标准的依据和主要参考资料 (5)6.1标准的依据 (5)6.2参考文献 (5)7 编制标准的基本方法 (5)7.1方法概述 (5)7.2本标准的使用目的 (6)7.3资源能源利用指标的确定 (6)7.4产品指标的确定 (6)7.5生产工艺及装备要求 (6)7.6污染物产生指标 (8)7.7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8)7.8环境管理要求 (8)7.9检测与核算 (9)8 标准实施的技术可行性 (9)8.1标准实施的技术可行性 (9)8.2标准实施的经济可行性 (9)9 标准的实施 (10)《清洁生产标准 氯碱工业(聚氯乙烯)》1 概况1.1 聚氯乙烯的产品特性聚氯乙烯(PVC),英文名称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结构式为:-CH2-CHCl-CH2-CHCl-CH2-CHCl-,是一种使用一个氯原子取代聚乙烯中的一个氢原子的高分子材料。

本色为微黄色半透明状,有光泽。

透明度胜于聚乙烯、聚苯烯,差于聚苯乙烯,随助剂用量不同,分为软、硬聚氯乙烯,软制品柔而韧,手感粘,硬制品的硬度高于低密度聚乙烯,而低于聚丙烯,在屈折处会出现白化现象。

常见制品:板材、管材、鞋底、玩具、门窗、电线外皮、文具等。

聚氯乙烯的最大特点是阻燃,因此被广泛用于防火应用。

但是聚氯乙烯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氯化氢和其他有毒气体,例如二恶英和恶。

1.2 行业发展现状聚氯乙烯(PVC)是五大通用合成树脂之一,具有良好的物理及机械性能,用于生产建筑材料、包装材料、电子材料和日用消费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电力电讯和包装等各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九:清洁生产标准氯碱行业(聚氯乙烯)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清洁生产标准 氯碱行业(聚氯乙烯)》编制课题组二OO八年八月目次1 概况 (1)1.1聚氯乙烯的产品特性 (1)1.2行业发展现状 (1)1.3行业、原料、工艺、规模等主导因素的分散度情况 (2)1.4环保治理现状 (2)2 编制过程 (3)3 标准适用范围 (3)4 指导原则 (3)5 标准制定的技术路线 (5)6 制定本标准的依据和主要参考资料 (5)6.1标准的依据 (5)6.2参考文献 (5)7 编制标准的基本方法 (5)7.1方法概述 (5)7.2本标准的使用目的 (6)7.3资源能源利用指标的确定 (6)7.4产品指标的确定 (6)7.5生产工艺及装备要求 (6)7.6污染物产生指标 (8)7.7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8)7.8环境管理要求 (8)7.9检测与核算 (9)8 标准实施的技术可行性 (9)8.1标准实施的技术可行性 (9)8.2标准实施的经济可行性 (9)9 标准的实施 (10)《清洁生产标准 氯碱工业(聚氯乙烯)》1 概况1.1 聚氯乙烯的产品特性聚氯乙烯(PVC),英文名称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结构式为:-CH2-CHCl-CH2-CHCl-CH2-CHCl-,是一种使用一个氯原子取代聚乙烯中的一个氢原子的高分子材料。

本色为微黄色半透明状,有光泽。

透明度胜于聚乙烯、聚苯烯,差于聚苯乙烯,随助剂用量不同,分为软、硬聚氯乙烯,软制品柔而韧,手感粘,硬制品的硬度高于低密度聚乙烯,而低于聚丙烯,在屈折处会出现白化现象。

常见制品:板材、管材、鞋底、玩具、门窗、电线外皮、文具等。

聚氯乙烯的最大特点是阻燃,因此被广泛用于防火应用。

但是聚氯乙烯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氯化氢和其他有毒气体,例如二恶英和恶。

1.2 行业发展现状聚氯乙烯(PVC)是五大通用合成树脂之一,具有良好的物理及机械性能,用于生产建筑材料、包装材料、电子材料和日用消费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电力电讯和包装等各领域。

中国塑料工业已形成门类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与钢材、水泥、木材并驾齐驱的基础材料产业,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其使用领域已远远超越上述三种材料,是农业、工业、能源、交通运输、信息产业乃至宇宙空间和海洋开发等国民经济各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之一。

聚氯乙烯(PVC)工业在塑料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PVC制品具有开发早、应用范围广、产品品种多、性能好等特点,在市场上占有相当重要份额。

我国的PVC工业从1958年开始了工业化生产,至今已经发展了半个世纪,目前国内PVC年产量在五大通用树脂中排名第一位,近年来聚氯乙烯行业在保持着高速发展的趋势。

2000年国内的聚氯乙烯生产能力为320万吨,而截止到2005年的PVC产能已经达到972万吨,增长量高达652万吨,平均每年的增长量也达到130万吨。

2006年底全国PVC产能1191万吨,产量823万吨。

由于受到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大环境不同时期的影响,国内PVC产能年增长量也并不是平均分布的。

2005年与2004年相比,国内PVC产能增加了308万吨,达到972万吨,2006年与2005年相比国内PVC产能增加了312万吨,这是国内氯碱行业发展历史中前所未有的产能突飞猛进。

经济的复苏带动了下游制品的生产,从而促进了PVC的需求增加,而2003年9月的聚氯乙烯反倾销终裁也恰恰为正在飞速发展的PVC行业创造了较为稳定优越的环境,同时在国家鼓励西部发展的热潮中,丰富的资源优势适时显现,从而也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眼光。

表1 2002-2006年中国聚氯乙烯产能、产量变化表 单位:万吨 年份 2002 2003 2004年 2005 2006 产能 434 523 664 972 1191年份 2002 2003 2004年 2005 2006产量 338 400 503 649 8231.3 行业、原料、工艺、规模等主导因素的分散度情况1.3.1 生产聚氯乙烯的原料及工艺(1)生产聚氯乙烯的原料聚氯乙烯的生产过程分两个部分,首先是氯乙烯单体的生产,然后由氯乙烯单体聚合生产聚氯乙烯,氯乙烯单体的质量好与坏直接影响树脂的质量,其单体生产成本也直接影响聚氯乙烯树脂的经济效益。

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发达国家根据聚氯乙烯市场竞争加剧和能源结构情况,开发了新的平衡氧氯化工艺。

到目前为止,全球有93%以上的单体采用氧氯化法生产。

但是,在少数国家,由于电石来源广泛,乙炔法氯乙烯生产成本比采用石油的氧氯化法低,所以,乙炔法和联合法仍占有一些的市场。

目前,我国PVC树脂的生产有乙烯法和电石法两个原料路线。

乙烯氧氯化法是世界上通常采用的生产原料路线,电石法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产原料路线。

因此,在我国聚氯乙烯的生产通常说有乙烯和乙炔原料路线,当然我国聚氯乙烯生产有直接进口单体,也有采用二氯乙烷,但其来源均来自乙烯,都属于乙烯原料路线。

由于我国天然气制乙炔受资源和技术限制,乙炔的来源主要是电石发生,因此称为电石乙炔法,在我国电石乙炔法的聚氯乙烯生产占总产量的71%以上。

表2 2006年我国聚氯乙烯原料路线生产结构序号原料路线产量(万吨)比例(%)13.91 乙烯 114.782 进口VCM 98.04 11.93 进口EDC 26.94 3.370.94 电石乙炔 584.045 合计 823.8100 (2)乙烯原料生产氯乙烯工艺以乙烯、氯气和氧气为原料生产氯乙烯单体的生产方法称为乙烯平衡氧氯化法。

其生产原理主要有三个反应步骤完成(1)直接氯化反应:乙烯和氯气在三氯化铁为催化剂条件下直接反应生成1,2-二氯乙烷,反应是放热过程,工业上一般控制温度在50~120℃之间,分为低温直接氯化法、中温直接氯化法和高温直接氯化法。

(2)氧氯化反应:乙烯、二氯乙烷裂解出的氯化氢和氧气在以Al2O3为载体的CuCl2催化剂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过程是一个放热反应,控制温度在240℃左右,按氧气的来源分为空气法和纯氧法,按照反应器的性质分为沸腾床和固定床法。

(3)二氯乙烷的裂解:二氯乙烷在裂解炉管内加热到500℃左右,压力2.5Mpa条件下裂解为氯乙烯单体和氯化氢,转化率一般为50~55%。

粗氯乙烯经过精制生产出聚合用单体。

氯乙烯单体工业生产中乙烯消耗一般为0.459~0.500之间,氯气消耗为0.584~0.610之间。

(3)电石乙炔法氯乙烯生产工艺采用电石乙炔法生产氯乙烯首先要制取乙炔,乙炔是电石加水生成乙炔气和氢氧化钙,其反应式如下:乙炔的生产过程中有Ca(OH)2产生,为处理这些副产物,有两种生产方法,一种是生成消石灰干粉,称为干法,其最大特点是这些干渣便于搞综合利用。

一种是以水带走Ca(OH)2形成渣浆,称为湿法,目前我国主要采用湿法,干法乙炔发生是2006年才开发成功,目前在行业里正在推广中。

由乙炔装置送来的精制乙炔气,与氯化氢装置送来的氯化氢气体(经缓冲器),借流量计分别控制流量使分子配比乙炔/氯化氢=1/1.05~1.1,于混合器中充分混合后进入脱水设备,干燥的混合气经预热器预热以降低相对湿度,由流量计控制进入串联的第1组转化器(可由数台并联操作),借列管中填装的升汞/活性炭催化剂(触媒),使乙炔和氯化氢合成反应转化为氯乙烯气体。

第1组转化器出口气体中尚含有20~30%未转化乙炔气,随转化的氯乙烯再进入第Ⅱ组转化器继续反应,使出口处未转化的乙炔控制在1~3%(单台转化器)以下。

粗氯乙烯单体经精制生产出聚合用单体。

(4)聚氯乙烯生产工艺无论是以乙烯为原料还是以乙炔为原料生产的氯乙烯,其聚合过程是一样的。

1838年法国化学家Regnault就曾对氯乙烯单体(VCM)进行过报道。

1872年Baumann曾描述过VCM的制备,并发现当VCM暴露在阳光下转化成不溶的无定形物,这就是最早的聚氯乙烯(PVC)。

1918年Ostrom-islensky用VCM研究时得到一些聚合物,并称之为Cauprene Chloride。

虽然PVC早在一百多年前即被初次发现和鉴别,但直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还不过是一种学术珍品而已。

1948年美国古德里奇公司(B.F.Goodrich)推出了第一个糊状PVC 树脂,从而开辟了新的应用。

1950年古德里奇公司公司提出了加速聚合反应的新方法,为满足房产和建筑业的需要,1951年该公司公司又推出一个硬、韧、刚的热塑性PVC配方,它容易用辊炼、模塑、压延和挤出法加工。

经过近200年的发展,虽然PVC已经可以采用悬浮、乳液、本体和溶液等方法制备,但实际上往往根据产品用途对性能的要求以及经济效益,选用其中一、二种方法进行工业生产,因而也造成了各种方法所生产树脂产量的很大不同,世界(国内)采用各种方法生产PVC树脂所占的比例大约是:悬浮法80%(94%),乳液法10%(4%),本体法10%(2%),溶液法则几乎为零。

以下就PVC生产中常用的悬浮法。

通常,VC悬浮聚合的操作过程如下:先将去离子水加入聚合釜内,在搅拌下继续加入分散剂水溶液和其它聚合助剂,再加入引发剂,上人孔盖密闭,充氮试压检漏,抽真空或充氮排除釜内空气,最后加入VC单体;将釜温升至预定温度进行聚合,反应至预定压降(转化率)即加入终止剂,回收未反应单体;PVC浆料经汽提脱除残留单体、离心洗涤分离、干燥等工序,即包装成PVC树脂产品。

(5)我国聚氯乙烯企业的生产规模我国现有PVC生产企业85家,从企业规模来看,PVC产业集中度低。

目前,生产规模大于20万吨/年的企业有11家(电石法与乙烯法共有),占总规模的36.0%;10~20万吨/年的企业有16家(电石法与乙烯法共有),占总规模的36.9%;低于10万吨/年的企业有50多家,占总规模的27.1%,2006年国内PVC 生产平均规模为13万吨/年。

2006年全国聚氯乙烯总产量823万吨,各原料路线构成比例为:电石法生产工艺占全国总产量比例71%;乙烯氧氯化法占全国总产量比例为14%;进口VCM 、EDC (原料是乙烯)法占全国总产量比例为15%。

表3 2006年我国主要PVC 生产企业的PVC 产量 产量/万t 排 名企 业 产能 万t/a2006年2005年 增长率%全国总计 1058.5 823.80 668.20 23.30 1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68 58.23 41.02 42.0 2中国石化齐鲁股份有限公司 60 57.53 58.60 -1.8 3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35 32.72 32.64 0.2 4宜宾天原股份有限公司 32 31.80 25.17 26.3 5天津乐金大沽化学有限公司 34 31.17 27.92 11.6 6新疆天业股份有限公司 26 29.20 19.00 53.7 7四川金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6 26.49 23.47 12.9 8台塑工业(宁波)有限公司 30 25.87 21.00 23.2 9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26 23.52 14.06 67.3 10江苏江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8 22.94 18.00 27.4 11天津渤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20 20.12 19.21 4.7 12昊华宇航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18 18.90 15.78 19.8 13浙江巨化集团公司 20 18.73 7.68 143.9 14山西榆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7 17.57 14.54 20.8 15北京化二股份有限公司 16 14.53 14.19 2.4 16宁夏金昱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15 13.93 11.57 20.4 17苏州华苏塑料有限公司 13 13.64 11.93 14.3 18青岛海晶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16 13.06 11.29 15.7 19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2 12.88 11.80 9.2 20 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2 12.49 11.06 12.9 近年来我国引进了世界上先进的聚氯乙烯聚合工艺,通过消化吸收实现了70M 3聚合釜的国产化,并完成了大型化聚合工艺的开发,实现全过程的计算机控制,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