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学案
北方地区导学案

中国地理分区----北方地区导学案【考纲要求】1.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矿产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3.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4.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与灾害防治。
【学习目标】:1、能够在地图上确定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2、能够在地图上填注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能够说出各大地形区的自然特征。
3、运用各类图表,分析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和气候特征。
4、结合矿产与城市分布图,分析影响工业分布的区位因素及工业发展方向;5、结合2013-2015年出现的自然灾害事件,考查我国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自主学习】填图训练1、地形:山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秦岭、东北平原(根据图中字母填出:三江、松嫩、辽河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2、填出图中数字代表的河流名称3、填出图中相应图例代表的矿产产地名称4、在图中相应填出北方地区的两大工业基地名称5、在图中画出34°N、40°N、120°E三条经纬线知识梳理一、位置及范围:(查地图)1、位置:、以东,以南,以北,东临、。
2、范围:黑、吉、辽、内蒙古东部、京、津、冀、晋、鲁、豫、苏(北)、皖(北)、陕、宁、陇南。
(面积:20%;人口:40%)二、自然地理特征:(查地图)1、地形:(1)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2)高原:黄土高原(3)山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地、太行山、吕梁山、六盘山、秦岭(北坡)(4)丘陵:辽东丘陵、辽西丘陵、山东丘陵2、气候——以气候为主(1)热量带:暖温带-(长城)-中温带-(兴安岭以北)-寒温带(2)干湿区:年降水量:400mm~800mm,多为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注:长白山区为湿润区)(3)气候特征:3、河流:(1)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2)松花江、嫩江、辽河(3)黄河(汾河、渭河)、海河、淮河(4)京杭大运河(1)煤、铁、石油蕴藏丰富(查地图)△煤:黑龙江—;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准格尔;(☆注意:请结合必修2“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复习)江苏—;安徽—。
地理中国的北方地区学案

地理中国的北方地区学案导语:北方地区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地理区域,涵盖了广大的土地和众多的人口。
了解这个地区的地理特点和人文经济发展,对于我们对中国的全面了解和发展战略的规划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本文将为你介绍北方地区的地理概况、自然资源、气候特点以及人文经济发展情况。
一、地理概况北方地区是中国的重要地理区域,其边界范围大致为东经85°至124°,北纬34°至54°之间的地域。
行政区划上,包括了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江苏、安徽、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份和自治区。
这一地区地势高低落差大,地貌类型丰富多样,包括高原、河谷、丘陵、山地等多种地貌。
二、自然资源北方地区是中国重要的自然资源积累区之一。
首先,在能源方面,这一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尤其是内蒙古和山西等地以其丰富的煤炭资源而闻名。
其次,在农业方面,北方地区拥有广阔的黄土高原和黑土地带,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如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
此外,北方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包括黄河、长江等重要河流,为区域的农田灌溉和水利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气候特点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多样,包括寒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和亚寒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等。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温差大是北方地区的显著气候特点。
举例来说,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冷,夏季热,降水少。
而东北地区则属于寒温带季风气候,冬季严寒,夏季偏凉。
四、人文经济发展情况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于东南沿海地区,但仍然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潜力。
首先,在农业方面,北方地区拥有广阔的耕地和丰富的农作物资源,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其次,在工业方面,北方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石油、铁矿石等,为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原材料。
第三,在交通运输方面,北方地区交通发达,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网络相对完善,为经济交流和发展提供了便利。
中国地理分区《北方地区》 导学案

第一节北方地区【学习目标】北方地区概况。
【学习重难点】1.北方地区的自然概况。
(课时一)2.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
(课时二)【学习过程】◆知识点1:北方地区概况北方地区地形特征①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平原面积广阔;②主要地形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河流①径量小,②流量季节变化大;③汛期短;④含沙量大;⑤有结冰期气候和气象灾害①气候为主;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③主要气象灾害: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洪涝,冬季寒潮灾害自然资源①林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天然林区;②水资源不足;③煤、石油、天然气常规能源充足,铁矿丰富农业生产①旱地农业;②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两年三熟至一年两熟;③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甜菜、棉花、花生及温带水果的重要产地工业环渤海工业带(辽中南、京津唐)以重工业为主;山西能源基地;纺织业居民生活以面食为主;建筑防寒、保暖[来源:学_科_网Z_X_X_K]◆知识点2:北方地区三大地形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生产差异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地形特征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多在1000-2000米地势低平,海拔多在50米以下三面环山,平均海拔在200米以下,多沼泽气候特征地处湿润、半湿润区与干旱、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
冬冷夏热,降水较少(年降水量200-600mm),集中夏季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200-600mm,集中夏季。
春季干旱多风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高温促短,年降水量600mm左右,集中在夏季。
南北热量差异较大水文特征径流量小,有结冰期,含沙量大径流量小,水位变化大,夏汛,结冰期短,山东境内有凌汛,含沙量大径流量较大,结冰期长,有春汛和夏汛,含沙量小植被类型植被多为次生的灌丛、矮林,植被覆盖率低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南部温带落叶阔叶林土壤类型黄土棕壤和褐土黑土农业生产耕地旱田为主[来源:学_科_网Z_X_X_K][来源:学,科,网Z,X,X,K]旱田为主旱田为主[来源:]熟制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一年一熟农产品谷子、苹果、枣冬小麦、玉米、棉花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主要问题水土流失、水旱灾害旱涝、盐碱、风沙低温冻害、黑土流失、湿地破坏【课堂练习】1.(16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北方地区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北京》

《北方地区》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资源优势等基本情况;2. 了解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及主要产业;3. 了解北方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名胜事迹;4. 了解北方地区的民俗风情和饮食文化。
导学内容:一、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1. 北方地区概述:北方地区是指中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份。
2. 气候特点:北方地区地处寒温带,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昼夜温差大,气候干旱。
二、北方地区的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现状1. 资源优势:北方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是中国的重要能源基地;同时也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如小麦、玉米、大豆等。
2. 经济发展:北方地区的经济以工业和农业为主,工业以煤炭、钢铁、石油化工为主导产业,农业以谷物种植、畜牧业为主要产业。
三、北方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名胜事迹1. 文化特色:北方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如京剧、杂技、民间艺术等文化形式;同时也有着奇特的民俗风情和节庆活动。
2. 名胜事迹:北方地区有着浩繁的名胜事迹,如北京的故宫、长城、颐和园等;西安的兵马俑、大雁塔等。
四、北方地区的民俗风情和饮食文化1. 民俗风情:北方地区的民俗风情丰富多彩,如春节的舞狮、元宵节的灯笼节等传统节庆活动。
2. 饮食文化:北方地区的饮食文化以面食为主,如北京的炸酱面、山西的刀削面等;同时也有着丰富的烤肉、涮羊肉等特色菜肴。
导学活动:1. 小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资源优势等内容,并进行汇报。
2. 观看视频:播放北方地区的风土人情、名胜事迹等相关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北方地区的文化特色。
3. 教室展示:让学生自主选择北方地区的名胜事迹或民俗风情进行钻研,并进行展示。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北方地区的实地考察,亲身感受当地的文化氛围和饮食文化。
导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对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资源优势、经济发展现状、文化特色、民俗风情和饮食文化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对北方地区的兴趣和认识,同时也拓展了他们的地理知识和文化视野。
高二区域地理《北方地区》导学案

《北方地区》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区域主要特征。
2.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综合分析、解释地理问题。
课堂 预习案【预习目标——北方知识梳理】(友情提示:预习时请先仔细阅读地图册184-185页内容)中国北方地区范围:西至 ,南至 1、 绘图: 经纬线:110°E,120°E, 35°N,40°N 2、地形:分为____ _、____ 、 三大地形区3、4、河流:华北河流流量_____ ,含沙量______,水位季节变化______。
结冰期_______。
5、土壤:东北平原:____土;华北平原:盐碱地较___;黄土高原:肥力___,但______严重。
6、资源 : _____、_____、_____等矿产丰富,_____资源短缺。
1、人口与城市:城市化速度______,城市密度较西部_____。
东北地区人口密度较2、农业:(1)东北平原的农业地域类型_______________(2)各地形区发展农业的自然限制条件比较3、工业:从矿产状况分析,______工业 ______工业占重要地位。
一、自然地理气候类型__________ 气温年较差____ 降水 空间:____多____少 时间:变率____总量:______和_____ 地形区 _______高原_______平原_____平原主要的限制性自然条件 地形崎岖,降水量较小、变率大(多旱涝),冬季低温,水土流失严重降水量较小、变率大(多旱涝),冬季低温,水源不足,多盐碱地(中低产田)降水变率大(多旱涝),热量不足 冬季低温共同的有利条件二、人文地理三人地协调1、华北地区水源不足原因及其治理措施原因: 措施:课堂探究案突破目标梳理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探究北方地区可持续发展途径突破方法采用小组合学方式,以精选试题为依据,教师指导总结知识体系及答题方法。
【重难点突破】下图气温年较差分布图,回答:③①(1)气温年较差分布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6分)(2)①地近年土地利用从耕地向经济林(优质苹果)转化,试从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①地土地利用变化的意义。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教案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教案第一篇:高中地理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教案北方地区教学目标:1.知道北方的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等基本情况。
2.通过引导学生读图表、分析对比,使学生识记北方的区域特征3.了解北方人文旅游资源;重要的农业生产特征与森林资源的分布。
教学重点:北方的自然环境、农业特征教学难点:分析北方地区气候、地形、河流与农业生产、四、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读图法、谈话法、分组活动法、讨论法、引导法、比较法等教学媒体:多媒体计算机平台五、教学过程:【引入】(多媒体显示)欣赏诗词《沁园春•雪》,并配合北方风光图片。
一、北方地区范围、位置和自然环境【读图】媒体逐一显示本区的地形区、河流、山脉、海域等【学生活动】1.读图说出北方地区的位置。
(东部秦岭—淮河以北)2.读图找出北方地区的各省级行政区。
3.说说本区的面积和人口占全国的比例及民族组成。
二、旅游资源【提问】①本区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因此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请说说看本区有哪些人文旅游资源?(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开封等)②请说说有哪些自然旅游资源?(泰山、长白山天池、恒山、华山等等)三、农业生产特征及主要农产品【读图】出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温度带分布图【出示问题,学生讨论】①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大致在多少毫米之间?(400—800毫米之间)②在这种情况下其耕地类型是什么?(旱地)③北方地区属哪个温度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④这样的温度带中各自的作物种类一样吗?作物熟制是如何?以北一年一熟,主要种植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长城以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棉花、荞麦、甘薯、谷子【过渡】由前面的读图我们知道本区有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北部有很多的山脉,这些地区有丰富的什么资源呢?东北地区森林资源丰富,有“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本区位于温带,因此本区的温带水果非常有名,有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
北方地区学案

东北地区一、自然地理环境特征1地理位置和范围东北地区的位置位于中国的东北部,纬度位置位于北纬40度以北,地处中温带。
辽宁南部临渤海(辽东湾)和黄海,邻国主要有俄罗斯和朝鲜。
范围:大兴安岭以东、燕山以北区域,主要包括黑吉辽和内蒙古东部。
2、地形特征:山地和平原为主,三面环山,中部为平原,地势西、北、东高,中间低,中部平原地势平坦开阔3、气候特征:中温带季风气候冬长严寒多雪,夏短温暖多雨,年降水800-400mm,湿润和半湿润区,雨热同期,光照较弱4、河湖特征:黑龙江、松花江、辽河水量较丰富,汛期较短(有两次汛期:春、夏汛)、水位季节变化较大、含沙量小、结冰期长5、植被土壤特征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黑土黑钙土6、自然资源:煤矿:辽、黑;油田:黑;铁矿:辽;森林:东北山区二、人文地理环境特征7、农业:(1)地位评价:我国重要的春小麦、玉米、大豆、亚麻、甜菜等产区。
(2)农业分布:东北区的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商品粮基地(春小麦)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林业,是我国第一大林区;东北平原——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华北地区一、自然地理环境特征1、地理位置和范围华北地区的位置位于中国的北方地区,纬度位置位于北纬34度以北至北纬40度,地处暖温带。
东部临渤海和黄海,隔黄海与朝鲜、韩国、日本相望。
范围:内蒙古高原以南、燕山以南,秦岭淮河以北北区域,东到渤海黄海之滨。
西至青藏高原东部。
主要晋冀鲁豫陕京津,苏皖北部。
2、地形特征:高原和平原为主,西部黄土高原,东部华北平原,西高东低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华北平原较为完整。
3、气候特征:暖温带季风气候,冬寒冷干燥、春干燥多风,夏高温多雨,秋凉爽晴朗,半湿润区,雨热同期,光照较东北强4、河湖特征:黄河、海河、淮河、渭河水量小,汛期短(春(不明显)、夏汛)、水位变化大、含沙量大、结冰期短(黄河有凌汛)5、植被土壤特征温带落叶阔叶林、黄土6、自然资源:煤矿:晋、陕北、冀东等;油田:鲁、冀;铁矿:冀东;海盐:渤海沿岸二、人文地理环境特征7、农业:地位评价:我国重要的冬小麦、玉米、花生、棉花产区和温带水果(苹果、枣、梨、山楂桃、杏)的产区。
地理中国的北方地区学案

地理中国的北方地区学案一、简介北方地区是中国地理上的重要部分,其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有着独特的特点。
本学案将重点介绍北方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资源分布以及人文景观等方面内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北方地区。
二、地形地貌1. 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北方地区位于中国的北方,包括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等。
这些地区地形高程较高,有大片的山地和高原。
2. 高原地貌西北地区是中国的高原地带,有三大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
其中,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而黄土高原则是中国最大的高原,其地貌以黄土丘陵为主。
3. 山地地貌北方地区还包括了大片的山地,其中包括东北的长白山、华北的太行山、西北的秦岭等。
这些山地景观壮丽,是自然风光和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气候特点1. 冷温带气候北方地区主要位于冷温带,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温差较大。
例如,东北地区的严寒冬季和炎热夏季都是其典型的气候特点。
2. 干旱气候西北地区是中国的干旱气候带,降水稀少,气候干燥。
著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戈壁沙漠就分布在这一地区。
四、资源分布1. 煤炭资源北方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煤炭产区,尤其是华北地区的煤炭储量居全国之首。
煤炭资源的丰富使得北方地区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地区。
2. 农业资源北方地区的农业资源也十分丰富,有着辽阔的农田和适宜的气候条件。
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地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出产大量的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产品。
3. 水资源北方地区的一些大型河流如黄河、长江等,为北方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孕育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
五、人文景观1. 历史古迹北方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古迹和人文景观,如北京的故宫、长城、西安的兵马俑等。
这些古迹记录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也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
2. 风俗文化北方地区还保留着丰富的民俗风情,如东北地区的哈尔滨冰雪节、内蒙古的草原文化等。
这些独特的文化活动和风俗习惯展示了北方地区独特的魅力。
初中【中国的区域地理 北方地区】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中国的区域地理北方地区】教案教学设计教育目标1、掌握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资源及工农业发展状况。
2、了解南北方地区的工农业差异,分析产生的原因。
3、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为:北方和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资源及工、农业发展现状。
2、难点:北方和南方地区的资源特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本课目标掌握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情况和资源。
(二)教学流程1、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举例说明。
2、课前热身让学生找出北方地区所辖的省级行政单位,并分别说出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3、合作探究整体感知让学生自读P81-82文字内容,整体感知北方地区的地理环境。
双边活动师生互动一在图4.7上,找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渤海、黄海、黑龙江、松花江、黄河、淮河、秦岭、长白山、大小兴安岭、互动1根据教材的内容,请归纳出北方地区农业、工业、资源分布的情况。
生答。
教师归纳,出示表格北方地区互动2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
如何有效治理黄土高原?生答:植树种草、建筑梯田。
在图上标出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同、阳泉、西山煤矿;开滦、峰峰煤矿;鸡西、鹤岗煤矿。
4、达标反馈(1)东北三宝是指(人参、貂皮、鹿茸)。
(2)中国第一大油田是(大庆油田)。
(3)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4)素有黑土之称的是(东北)平原。
5、内容总结学生总结内容根据地图自学地理知识。
(三)延伸拓展1、找出北方地区的沿海城市。
2、收集北方地区的地理知识资料。
(四)板书设计北方地区。
第一节中国北方地区学案

地理【文科】学案序号58 教师高二年级班学生 ___ 区域地理复习---第二章中国地理分区第一节北方地区(二)【考纲要求】1、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了解主要工业基地。
2、理解气候、地形特征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
【学习过程】三、北方地区的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二)、华北平原的四大自然障碍与中低产田的治理1、华北平原的四大自然障碍成因及治理2、华北平原中低产田的治理【区域地理P113和地图册P177】(1)中低产田的形成:华北平原的旱涝、盐碱和风沙的危害导致华北平原广泛分布中低产田。
①旱涝灾害:形成涝洼地;②风沙灾害:形成沙荒地;③盐碱:形成盐碱地。
(2)中低产田的分布:主要分布在冲积平原和滨海平原。
(3)低湿地的治理:鱼塘----台田模式(4)盐碱地的治理:根据土壤的水盐运动具有春秋季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的特征,以治水为中心,完善排灌系统,使用生物和工程等综合措施,调控土壤的水盐运动。
(三)、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的治理【区域地理P114和地图册P176】1、位置和范围:位于秦岭以北、长城以南、乌鞘岭以东和太行山以西。
即包括陕、晋、宁大部分,青、甘、内蒙古、豫一部分。
2、地理位置具有过渡地带特征: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从沿海向内陆过渡;从湿润向干旱过渡;从森林向草原过渡;从农业向牧业过渡3、水土流失的原因-----脆弱的生态系统,即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和遭到破坏后,环境恢复困难(1)自然原因(内因):------ 生态系统脆弱性之一,即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①地形:从平原向山地过渡,地势起伏大,坡面物质不稳定;②气候:降水变率大,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即流水侵蚀作用强);③土壤:黄土由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抗蚀能力低(即抵抗流水侵蚀作用差);④植被:从森林向草原过渡,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2)人为原因(主因):------生态系统脆弱性之二,遭到破坏后,环境恢复困难人类的不合理开发表现在:①过度开垦(如毁林开荒、陡坡垦耕、草地垦耕及轮荒);②过度放牧;③过度樵采(如滥砍滥伐);④开矿等。
北方地区学案

北方地区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北方地区主要的山地、高原、平原及其分布特点2.了解黄土地和黄土地的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要求:利用地图册和中国地理课本,自学主要内容并完成预习案的填写。
一、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二、完成下列各题。
读“北方地区行政区图”完成下列问题(一)在图中相应位置填写出北方地区各行政区的名称。
(二)在下面横线上写出北方各行政区的名称及其简称。
例如:北京市(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我国北方地区略图”,完成下列各题(一)、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填出图中数字代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山脉:___________________;②山脉:__________________;③山脉: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半岛:__________________;⑤半岛:_____________________;⑥海:____________________;⑦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江:________________。
(三)、北方地区的平原分别由哪些河流冲积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分区地理北方地区教学设计7篇

中国分区地理北方地区教学设计7篇中国分区地理北方地区教学设计7篇为保证教学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系统本身是对资源和程序作出有利于学习的安排。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收藏转发。
中国分区地理北方地区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能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2.说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
3.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教学重点】1.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及主要领域。
2.联合国的宗旨和组成。
【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辩论法【教学准备】1.课前将学生分成四组,分别代表联合国安理会、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官员,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代表。
由学生推选一们联合国秘书长和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
2.学生预习教材并搜集世界最近时期有关经贸磨擦方面和地区冲突方面的信息资料以及中国争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资料。
(教师可具体指定内容,以免学生盲目搜集)按扮演角色各级别整理好资料,并理好发言稿,推选代表发言。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师生活动教师(直接引入新课):这节课请同学们自己组织召开两个国际会议,讨论国际间的合作问题(同时板书:国际合作),主要是讨论解决巴以冲突问题的中国的入世问题。
教师作为安南和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的秘书参加这两次会议。
会议前,我将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情况向同学们作一下简介,以备大家对讨论中国入世问题的理解:世贸组织是……下面先请同学们推选的“安南秘书长”先生主持会议。
学生“安南”按会议程序主持会议(教师坐在该生旁边指点会议如何进行)。
(一)“安南”宣布大会开幕,并发表讲话:我宣布此次大会现在开幕,女士们、先生们,世界需要和平,需要共同发展。
现在世界……,巴以冲突不断升级,引起了世界各国的不安和普遍关注,我现将巴以冲突问题提交大会审议,请大家讨论研究解决。
《北方地区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北京》

《北方地区》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2. 了解北方地区的主要经济活动和发展现状;3. 了解北方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名胜事迹。
二、导学内容:1. 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介绍北方地区包括哪些省份,位于我国的哪个方向,与哪些国家接壤。
2. 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介绍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气温变化规律,降水情况等。
3. 北方地区的自然资源:介绍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等。
4. 北方地区的主要经济活动和发展现状:介绍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业、工业和效劳业情况,以及经济发展水平。
5. 北方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名胜事迹:介绍北方地区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和闻名的历史文化遗迹。
三、导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北方地区的美丽风景和奇特文化,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进修: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主要经济活动和文化特色。
3. 讨论:分组讨论北方地区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学生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思考。
4. 总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形成笔记或思维导图。
5. 拓展: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或网站,了解更多关于北方地区的信息,拓展知识面。
四、导学评判:1. 参与度评判:观察学生在教室讨论和活动中的表现,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分享观点的积极性。
2. 知识掌握评判:通过教室小测验或作业,检测学生对北方地区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
3. 思维能力评判:评判学生在讨论和总结环节中的思维逻辑和分析能力。
五、导学延伸:1.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走进北方地区,亲身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
2. 可以开展主题钻研或展示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北方地区的各个方面。
3. 可以邀请当地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分享关于北方地区的最新钻研效果和发展趋势。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学生们会对北方地区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强对祖国各地的热爱和认识。
愿我们的进修之旅越走越遥,收获更多知识和智慧!。
北方地区学案补充版 (1)

中国地理——北方地区导学案【基础知识梳理】一、北方地区1、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以东, 以南、 以北,东临 和 。
二、北方地区三大区的地理特征(一)东北地区(包括黑、吉、辽及内蒙古东部)1.气候特征:①气候以为主,气候特征:②内部差异:降水量由向递减,气温由向递减2.地形特征①东北地区山环水绕:西、北、东三面分别被、、所环绕。
因此资源丰富②东北平原:由平原、平原、平原组成。
多沼泽3、土壤:东北地区分布广泛,4.河流特征①主要河流: 江及其支流松花江、江②水文特征:径流量较,结冰期长,含沙量,有汛期5.交通东北地区:以滨洲——滨绥线、哈大线构成铁路网的“丁”字型铁路网骨架,以京哈线同北京和全国其他铁路相连,是全国铁路最稠密的铁路网分布区。
支线主要有京通线、长图线、沈丹线。
6.资源配置(1)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以煤炭、石油为代表的能源资源极其丰富。
①煤矿:抚顺、阜新、鸡西等。
②油田:、辽河等③铁矿:、本溪、迁安。
(2)松花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
(3)长白山地和大小兴安岭山地丰富。
(4)资源主要缺陷为不足,尤其是辽中南和京津唐两大工业区。
应用分析1、按照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如何进行农业布局?2、东北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区位优势有哪些?3、东北地区沼泽分布面积广的原因有哪些?4、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大天然林区的优势条件有哪些?5、辽中南工业基地在建国初期被称为“共和国长子”,其工业发展优势条件有什么?80年代初期衰落的原因?如何进行振兴老工业基地建设?【基础过关】考点1:东北地区1.关于三江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有 ( )A .由黑龙江、松花江、嫩江冲积而成B .属于寒温带季风气候C .年降水量小于800 mm ,但属于湿润地区D .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玉米产区2.关于东北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东北平原分布于黑、吉和辽三省境内,地势北高南低B .夏季热量充足,日照时间长,能够满足玉米生产所需的热量条件C .我国冬小麦、甜菜、人豆和玉米等农作物的最大生产基地D .冬季气候寒冷,土地冻结对第二年春天伏业生产、作物播种和生长不利读图1-1“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流量补给示意图”,回答2-5题。
高中地理中 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教案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区。
掌握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主要河流和资源分布。
理解北方地区的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等经济发展状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图、分析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地理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和主要资源。
北方地区的农业和工业发展特点。
2、教学难点分析北方地区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理解北方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北方地区的地理基础知识,使学生对该区域有初步的认识。
2、直观演示法运用地图、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增强感性认识。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北方地区的自然风光图片或播放相关视频,如长城、松花江等,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对北方地区的了解,从而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1)地理位置和范围结合中国地图,指出北方地区的大致范围,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区以及甘肃、宁夏的东南部、江苏和安徽的北部。
强调北方地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让学生明确其在全国的地理位置重要性。
(2)地形展示北方地区的地形图,介绍主要地形区,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等。
分析各地形区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引导学生理解地形对气候、河流等自然要素的影响。
(3)气候结合气温降水图,讲解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及其特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探讨气候对北方地区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等方面的影响,例如农作物的种植类型和熟制。
(4)河流指出北方地区的主要河流,如黄河、海河、松花江等。
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流量、含沙量、结冰期等,以及河流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学案

中国分区地理--------北方地区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2、掌握该区域地形和气候的特征,理解地形和气候特征与农业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的关系。
3、了解北方地区的矿产资源和分布。
4、学会分析重要工业区的开展条件和存在问题。
5、学会分析北方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及综合治理的措施。
重点:自然环境和工农业区难点:分析工业区的开展条件学习过程:一、中国地理分区在下面图上填出我国四大区的名称,并分析分区界线与哪些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大致吻合。
二、北方地区的概况1、北方地区的面积约占全国的,人口约占全国的,其中_____族占绝大多数。
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称:北方地区位置位于大兴安岭、高原以东,高原以南,岭--- 河以北,东临海和海。
范围东北三省、河中下游各省全部或大局部,甘、宁的东南部、皖、苏两省北部地形以_____、_____为主,主要地形区:平原,平原,高原河流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径流量;汛期出现在;冬季结冰现象。
径流量;一年有、两个汛期;结冰期;含沙量。
径流;结冰期;含沙量。
气候特点土壤植被耕地类型耕作制度农林产品环境问题读东北地区图,完成以下要求:〔1〕在北方图〔一〕上填注:北方地区地形骨架: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秦岭;五大地形区代号: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黄土高原、D辽东半岛、E山东半岛丘陵;河流代号:a黄河、b渭河、C汾河、d淮河、e大运河、f辽河、g黑龙江、h乌苏里江、i松花江、j 嫩江;省市代号:①山西省、②陕西省、③河北省、④河南省、⑤山东省、⑥辽宁省、⑦吉林省、⑧黑龙江省、⑨内蒙古自治区、⑩北京市。
〔2〕在北方图〔二〕上填注:煤矿代号:a大同、b阳泉、c鸡西、d平顶山;油田代号:A大庆、B辽河、C华北、D胜利、E中原;铁矿:鞍山、本溪、迁安。
〔3〕用彩色笔描出并注记铁路干线:①京哈、②京沪、③京九、④京广、⑤京包、⑥大秦、⑦陇海。
北方地区学案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1课时)
导学目标: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导学重点、难点:1、掌握北方地区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半岛及长城。
2、通过北方地区的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导学提纲:
一、读课本图4—7完成下列问题:
1、北方地区位于线以北,高原以南,高原和(山脉)以东。
2、北方地区主要的山脉有:、、、
、、。
3、北方地区主要的半岛有:、。
4、北方地区主要的地形区有:、、。
5、北方地区主要的河流有:、、、。
6、北方地区的临海是:、。
二、读地理图册第31页“北方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上找出位于北方地区的省级行政区:(15个)
2、在图上找出全部位于北方地区的省级行政区:(7个)
3、在图上找出除北京、天津以外位于本区的省会城市:(9个)
三、读课文第1、2段,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人口约占全国的,
因此,本区人口密度(大或小)。
主要的农业区是:、、。
著名的古都是:、、、。
四、阅读“黑土地”
东北平原的北部因土壤中富含腐殖质被称为“”。
经过多年的努力,原先叫做“”的大片荒地,已经发展成了富饶的“”。
合作讨论:
阅读“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环境变化”找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治理的最好办法,讨论以下问题:没有黄土高原就没有黄河与华北平原,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展示交流:1、在图4-7中找到长城,说说你对长城的了解。
2、各小组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本区丰富的旅游资源。
练习与巩固:。
《中国地理》第四部分 中国北方地区 导学案

《中国地理》第四部分中国北方地区导学案【学习目标】1、使学生学会区域差异分析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具体区域进行区域差异的分析2、使学生了解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并进一步研究区域问题,用必修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原理认识区域分析区域,培养知识迁移能力【学习重点、难点】1、分析区域差异的主要方法及区域特征认识2、区域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第一部分自主学习I、应知应会一、应试工具——“以不变应万变”1、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1)地理位置特征: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2)地形特点(3)区域气候特点(4)河流水系水文特点(5)植被、土壤特征植被:①类型②水平分布规律③垂直地域分异是否显著土壤:①类型②分布③特点(6)自然资源2、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1)、经济特征:经济水平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方式(2)、农业特点(3)、工业特点(4)、交通、人口与城市特点与分布二、知识积累1、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北方地区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地形特征: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
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
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气候特征: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长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带,无霜期4-8个月,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夏季温暖多雨(东北较短),冬季寒冷干燥(东北漫长严寒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秋季早霜,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学案中国分区地理--------北方地区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北方地区的位置与范围2、掌握该区域地形与气候的特征,理解地形与气候特征与农业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的关系。
3、了解北方地区的矿产资源与分布。
4、学会分析重要工业区的发展条件与存在问题。
5、学会分析北方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及综合治理的措施。
重点:自然环境与工农业区难点:分析工业区的发展条件学习过程:一、中国地理分区在下面图上填出我国四大区的名称,并分析分区界线与哪些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大致吻合。
二、北方地区的概况1、北方地区的面积约占全国的,人口约占全国的,其中_____族占绝大多数。
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称: 北方地区位置位于大兴安岭、高原以东, 高原以南, 岭--- 河以北,东临海与海。
范围东北三省、河中下游各省全部或大部分,甘、宁的东南部、皖、苏两省北部地形以_____、_____为主,主要地形区: 平原, 平原, 高原河流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径流量;汛期出现在;冬季结冰现象。
径流量;一年有、两个汛期; 结冰期;含沙量。
径流; 结冰期;含沙量。
气候特点土壤植被耕地类型耕作制度农林产品环境问题读东北地区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北方图(一)上填注:北方地区地形骨架: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秦岭;五大地形区代号: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黄土高原、D辽东半岛、E山东半岛丘陵; 河流代号:a黄河、b渭河、C汾河、d淮河、e大运河、f辽河、g黑龙江、h乌苏里江、i松花江、j嫩江;省市代号:①山西省、②陕西省、③河北省、④河南省、⑤山东省、⑥辽宁省、⑦吉林省、⑧黑龙江省、⑨内蒙古自治区、⑩北京市。
(2)在北方图(二)上填注:煤矿代号:a大同、b阳泉、c鸡西、d平顶山;油田代号:A大庆、B辽河、C华北、D胜利、E中原;铁矿:鞍山、本溪、迁安。
(3)用彩色笔描出并注记铁路干线:①京哈、②京沪、③京九、④京广、⑤京包、⑥大秦、⑦陇海。
三、主要工业基地(略)合作探究1、思考: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办法2、东北平原与黄淮海平原比较,春旱情况如何?为什么?四、北方地区的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1、沼泽的生态功能与保护:东北沼泽的主要分布区: 平原,该平原就是由、、冲积而成。
沼泽形成的自然原因:。
沼泽作为湿地资源的生态环境效益:。
保护沼泽的重要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森林资源在利用与保护东北地区的森林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森林资源利用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如何解决?3、华北平原中低产田及改造(1)生态问题问题(农业发展障碍)——旱涝、、风沙(2)土地盐碱化成因分析:●自然因素: 地形地势:气候:●人为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易导致上升,盐碱地面积扩大。
(3)低湿地治理与开发因洼制宜:“”模式。
立体开发,综合利用。
(生态农业)4、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1)水土流失原因分析:地貌特征:●自然原因:黄土疏松,抗水蚀能力弱;夏季降水且多暴雨,侵蚀力强; 千沟万壑多自然灾害(滑坡、塌陷、泥石流) 支离破碎●人为原因(主因):不合理的 ;滥砍滥伐,破坏植被;开矿。
(2)治理措施A、成功做法:小流域的综合治理B、治理方针:保塬、护坡、固沟。
C、具体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措施【一、选择题读我国两大工业基地图,1.有关①工业基地的叙述A.工业结构较单一B.以重工业为主C.高科技工业所占比重高D.环境污染较为严重2.制约②工业基地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A.土地B.水源C.能源D.科技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3~5题。
3.图中①区与④区的分界线就是我国的A.干旱地区与湿润地区的界线B.棉花主产区与非主产区的界线C.种植业区与放牧业区的界线D.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4.图中各区的优势能源就是①区主要就是煤与石油②区主要就是石油与水能③区主要就是太阳能与水能④区主要就是水能与石油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5.地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省就是A.青海B.四川C.陕西D.甘肃6、我国北方各地共同的自然特征就是A、河流都有较大的含沙量B、一月均温都在0°C以下C、都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上D、植被类型都就是温带落叶阔叶林下图为黄土高原区域简图及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据此回答7~8题。
7.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地形区,按其平均海拔高度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A.④①③②B.④③②①C.①④③②D.①④②③8.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适宜建窑洞的就是A.甲B.乙C.丙D.丁读图5,完成9~10题。
9.图中所示反映了我国某地区的环境问题。
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B.不合理的灌溉C.过度开采地下水D.过度樵采与滥垦滥牧 10.该环境问题对该地区可能造成的影响就是 A.影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安全B.影响京广铁路线等重要交通线路的安全C.提高了河流的泄洪能力使得可利用的水资源减少D.该地的降水增加形成涝灾 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数值为“160”的等值线,在A 与B 位置的分布有何不同?并分析原因。
(8分) (2)C 地区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试分析沼泽的形成原因。
(6分) (3)试分析图示地区成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的原因。
(8分)(4)近几年我国逐渐停止了在本地区的农垦项目,试分析这一措施的生态意义。
(6分) (5)目前,我国东部一批主力矿山的资源日渐枯竭,2/3的国有骨干矿山进入“中老年期”,面对这种现状,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方向就是什么? (8分) 12.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A 城市以煤炭工业著称。
将该地的煤炭运往上海,从节省运输费用考虑,最为经济合理的运输路线为 (4分) (2)B 所在省区就是我国海洋水产品养殖与捕捞大省,结合图示位置分析其发展海洋渔业的优势条件。
(8分) (3)字母C 所在的地形区就是,该地形区国土整治的重点就是 ,该地区的人民在国土整治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就是 。
(6分) (4)字母D 所在省区最广泛的土地利用类型就是 ,在此基础上最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就是 ,加工工业有 、 等。
(8分)图5(5)字母E所在省区有我国著名的工业区,根据工业地域类型的分类,该工业区应该属于,其发展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应就是。
(4分) (6)环渤海经济区区域经济开发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哪些?(6分)北方地区学案答案学习过程:一、略1、原因:①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春季多风、天气晴朗、降水少,蒸发旺盛,雨季尚未来临,所以缺水严重。
②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北方地区年降水相对较少,地表径流少。
③需水与用水状况:华北地区人口稠密、城市众多,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综合利用率低,加上污染与浪费严重,加剧了缺水的状况。
解决办法: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植树造林,节约与合理用水,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防治水污染等。
2、华北春旱严重。
因为:①华北纬度较低,春季气温回升快,且夏季风尚未到达。
②东北有季节性积雪融化形成的春汛。
③华北人口更密集,工农业需水量更大,且污染浪费严重。
四、(1)三江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河流流量较大,且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小;地下存在冻土层影响水体下渗蓄水调洪;调节气候;净化天然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建立健全保护制度,依法进行湿地管理;加快湿地保护区建设,强化保护管理力度;退耕还湿;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等(2)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区问题:①森林资源总量不足;②森林资源质量不高;③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现象依然严重;④木材供需矛盾尖锐,资源浪费严重;⑤生态环境日益恶劣解决措施:①建立森林保护区②3、(1)盐碱 (2)地形地势:平原地形,排水不畅气候:年降水量少,蒸发旺盛人为:大水漫灌地下水位 (3)鱼塘台田4、(1)土质集中人类活动 (2)水库退耕还林巩固训练答案1-5 CBDBD 6-10 BACCB11、(1)等值线在B位置基本呈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说明纬度位置就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等值线在A位置明显向北突出,主要就是地形(大兴安岭)的影响。
(8分)(2)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小,地下存在冻土层影响水体下渗,河流的凌汛。
(6分)(3)自然条件:热量满足一年一熟,雨热同季(气候);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人文条件:人均耕地面积大;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
(8分)(4)保护湿地的生态系统,恢复湿地具有的蓄水、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
(6分)(5)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资源,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利用国外资源;调整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与第三产业。
(8分)12、(1)先经大秦铁路线将煤炭运到秦皇岛,再用海运的方式运到上海(4分)(2)临渤海与黄海;有漫长的海岸线,且位于温带的沿海地区;沿海地区滩涂面积广;工业较发达,为发展海洋渔业提供有利条件;人口众多,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居民有食鱼爱好;水产捕捞、加工的技术水平较高等(合理即可(每答出一个方面即可得2分,答出4个方面即可得满分8分)(3)黄土高原(2分) 水土流失(2分) 小流域的综合治理(2分)(4)草地(2分) 畜牧业(2分) 毛纺织工业(2分) 乳制品业(2分)(5)传统工业区(2分) 资源丰富(2分)(6)水资源与能源缺乏,能源缺额,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不足,产业结构升级困难(任意三点给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