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情况报告

合集下载

单位两化融合工作总结报告

单位两化融合工作总结报告

一、工作背景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工作,将其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本年度,我单位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深入开展两化融合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二、工作目标1. 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2. 加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实现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等环节的智能化;3.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工作措施及成效1. 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1)投资建设了高速稳定的网络,为两化融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升级了企业内部信息化系统,提高了信息流转效率;(3)引进了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

2.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1)开展智能制造项目,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2)建立数据采集与分析平台,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3)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物流效率。

3.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1)通过两化融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2)实现了产品品质的提升,增强了市场竞争力;(3)推动了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两化融合工作推进过程中,部分员工对新技术、新理念接受程度不高;(2)信息化系统建设与实际生产需求存在一定差距;(3)两化融合工作与企业发展战略融合不够紧密。

2. 改进措施(1)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信息化素养;(2)优化信息化系统,满足实际生产需求;(3)强化两化融合与企业发展战略的融合,确保两化融合工作取得实效。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 继续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2. 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实现企业生产、管理、服务等环节的智能化;3. 加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4. 优化两化融合工作,确保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总之,本年度我单位两化融合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深入推进两化融合,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报告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报告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报告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已成为推动企业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

为了深入了解和评估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现状与成效,我们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分析,以下是本次评估的详细报告。

一、评估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工业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

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通过融合,企业能够实现生产流程的优化、管理效率的提升、创新能力的增强,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评估目的本次评估旨在全面了解企业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方面的进展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企业制定未来的发展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评估方法本次评估采用了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案例分析和专家访谈等。

通过对大量数据和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确保评估结果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评估结果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企业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计算机网络、服务器、数据库等。

然而,仍有部分企业存在网络带宽不足、设备老化等问题,影响了信息传输和处理的效率。

2、生产过程信息化在生产过程中,一些企业已经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化控制,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管理系统,如 ERP(企业资源计划)、MES(制造执行系统)等,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但仍有部分企业的生产过程信息化程度较低,生产计划、调度和监控仍依赖人工操作,导致生产周期长、成本高。

3、供应链信息化供应链信息化方面,多数企业已经实现了与供应商和客户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供应链管理系统等,提高了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灵活性。

然而,一些企业在供应链风险管理和供应商评价方面的信息化手段还不够完善,存在一定的供应链中断风险。

4、研发设计信息化在研发设计领域,部分企业采用了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E(计算机辅助工程)等信息化工具,提高了研发效率和创新能力。

2024年公司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工作总结(2篇)

2024年公司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工作总结(2篇)

2024年公司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工作总结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的蓬勃发展,作为一家现代化企业,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信息化工业化发展的号召,逐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经过三年的努力,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的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益,为公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融合工作总结1. 信息化方面的工作(1)继续完善信息化设施和网络系统建设,推进信息采集、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能力的提升,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加强数据库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建设,优化数据资源的利用,为决策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参考。

(3)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提高了数据的存储和处理能力,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机会。

(4)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完善网络安全体系,保护公司信息不受恶意攻击和泄露的威胁。

2. 工业化方面的工作(1)深化生产流程和工艺改造,提高生产效能和工艺精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2)推进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设备的引进和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3)加强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和质量检测体系,实现生产全过程的监控和控制。

(4)加强生产材料和供应链管理,优化供应链的运作,降低库存,提高物流效率。

3. 融合方面的工作(1)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构建信息与物理的融合体系,实现物联网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2)加强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协同创新,建立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双向交流平台,促进信息和知识的共享。

(3)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实现生产流程的可视化和可控制化,提高生产过程的灵活性和响应能力。

(4)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提高员工的信息化和工业化娴熟度,培养一批具有信息化和工业化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三、取得的成绩和经验1. 提高了公司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2. 加强了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能力,为公司的决策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

两化融合总结发言稿范文

两化融合总结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两化融合总结大会。

首先,我谨代表公司对各位领导和来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对公司全体员工的辛勤付出表示崇高的敬意!两化融合,即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是推动我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

自公司启动两化融合工作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国家战略,紧密结合企业实际,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此,我向大家汇报一下两化融合工作的总结。

一、两化融合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1.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近年来,我们加大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实现了网络、数据中心、云计算等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全面建设。

目前,公司已建成覆盖全员的网络,实现了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的信息化。

2. 生产制造过程优化通过引入智能制造技术,我们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如,我们引进了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提高了生产效率;运用大数据分析,优化了生产计划,降低了生产成本。

3. 企业管理现代化我们积极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实现了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精细化。

通过引入ERP系统,实现了企业资源的高效配置;通过建立数据分析平台,为企业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4. 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我们注重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搭建创新平台等措施,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

近年来,公司共获得国家专利20余项,实现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5. 企业效益显著提升两化融合工作的深入推进,使公司效益得到了显著提升。

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亿元,同比增长15%;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20%。

二、两化融合工作经验1. 坚持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引领两化融合工作必须紧密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确保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两化融合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2. 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公司成立了两化融合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相关部门的职责。

同时,我们将两化融合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重庆市两化融合进程

重庆市两化融合进程

重庆市“两化”融合进程一总体情况分析(一)经济概况2010年,重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894.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1%,增速创被确立为直辖市以来的新高。

与2010年全国GDP增长10.3%的速度相比,重庆市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8个百分点。

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6∶36∶4.16,第一产业增加值685.39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4356.41亿元,增长22.7%;第三产业增加值2852.44亿元,增长12.4%。

2010年,重庆城镇家庭人均总收入18990.54元,比上年增长11.8%,其中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7532元,增长11.3%。

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重庆人均收入绝对额比全国平均水平仍低1577元,虽然在西部排第2位,但是在全国排名只居第11位。

作为我国直辖市中较新的一员和西部重镇,重庆依旧面临着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和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双重任务和压力。

重庆城市化率达到51.59%。

信息基础设施发展良好。

截止到2010年底,重庆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用户数分别达到1664.4万户和263.1万户,普及率分别达到58.2%和9.2%。

(二)综合分析2010年,重庆“两化”融合综合排名全国第17名,综合指数仅为0.307,与综合排名全国第1位的广东省(指数:0.609)的差距较为明显,仅为最高值的一半,同时其指数低于全国均值(指数:0.324)。

融合硬度列全国第9位(指数:0.463),其指数略超过全国均值(指数:0.427)。

但是从指数绝对值看,重庆融合硬度与列第1位的江苏(指数:0.676)也有一定差距。

融合软度列全国第20位(指数:0.233),其指数低于全国均值(指数:0.282)。

融合深度列全国20位(指数:0.225),其指数略低于全国均值(指数:0.263)。

(三)具体分析融合硬度方面。

2010年,重庆工业化规模处于相对优势地位,列全国第20位(指数:0.160),低于全国均值(指数:0.272);工业化质量列全国第11位(指数:0.544),保持高于全国均值(指数:0.485)的水平。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报告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报告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报告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已成为推动企业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为深入了解某企业或行业的两化融合现状,特进行此次评估,并形成以下报告。

一、评估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生产方式和企业管理模式发生了深刻变革。

信息化不再仅仅是辅助工具,而是成为了驱动工业创新和转型升级的核心力量。

因此,对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程度进行准确评估,对于把握发展趋势、制定战略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二、评估目的本次评估旨在全面、客观地了解被评估对象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水平,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进一步推进两化融合提供决策依据和改进方向。

三、评估方法本次评估采用了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专家访谈以及数据分析等。

1、问卷调查:设计了涵盖信息化基础设施、业务流程信息化、信息化管理等多个方面的问卷,对企业相关人员进行广泛调查,以获取第一手数据。

2、实地考察:深入企业生产现场、研发部门、管理部门等,实地观察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情况和实际效果。

3、专家访谈:邀请行业内资深专家,就两化融合的关键问题、发展趋势等进行深入交流,获取专业意见和建议。

4、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各类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运用相关评估指标和模型,得出定量和定性的评估结果。

四、评估内容1、信息化基础设施网络覆盖与带宽:评估企业内部网络的覆盖范围、稳定性以及带宽是否满足业务需求。

服务器与存储设备:考察服务器的性能、存储容量以及数据备份与恢复机制的有效性。

终端设备:了解员工使用的电脑、移动设备等终端的配置和更新情况。

2、业务流程信息化研发设计:评估企业在产品研发设计过程中采用的信息化工具和技术,如 CAD、CAM、PLM 等的应用程度。

生产制造:查看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设备、生产执行系统(MES)、质量管理系统(QMS)等的应用情况,以及是否实现了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和监控。

供应链管理:分析企业在采购、库存管理、物流配送等环节的信息化水平,如 ERP 系统、供应链协同平台等的应用效果。

集约、互动、耦合、创新开启“后发地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新模式——关于重庆市“两化融合”的若干问

集约、互动、耦合、创新开启“后发地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新模式——关于重庆市“两化融合”的若干问

程 信 息 化 的 占 2 . , 用 电 子 商 务 的 占 1 %。 3% 运 7 3 近 三 年 来 . 过 信 息 技 术 的 推 广 应 用 , 市 规 模 以 通 我 上 工 业 企 业 新 产 品 设 计 效 率 平 均 提 高 了 1. % 48 2

新 产 品 贡 献 率 平 均 提 高 了 1 . % . 发 和 制 造 21 8 开
二、“ 两化 融 合 ”与 “ 业 升 产 级 ”的联 系
的 技 术 . 动 技 术 创 新 。 例如 , 车 制 造 推 汽
技 术 和 电 子 技 术 融 合产 生 的汽 车 电子 技 术 .工 业 生产 和计 算 机 控 制 技 术 融 合 产 生 的 工 业 控 制技 术 。产 品融 合 是 指 信 息 技 术 或 产 品 融 合 到 工业 产 品 中 ,增 加 产 品 的 技 术 含 量 ,提 高产 品 的附 加 值 。例 如 .普 通 机 床 增加 数 控 系统 之 后 就 变 成 产 业 升级 主要 是指 产 业 结 构 的改 善
信 息 化 带 动 工 业化 , 以工 业 化 促 进 信 息 化 , 新 型 工 业 化 道 路 ; 进 产 业 结 构 优 走 推 化 升 级 , 成 以 高 新 技 术 产 业 为先 导 、 形 基 础 产 业 和 制 造 业 为 支撑 、服 务 业 全 面 发 展 的 产 业 格 局 。 而 十七 大 时 ,国 家 则 更 为 明 确 地 强调 大 力推 进 信 息 化 与 工 业 化 融 合 , 进 工 业 由大 到 强 。五 化 并 举 , 促 两 化 融 合 。 快 转 变 经 济 发 展 方 式 , 动 产 加 推
化 禽 敷慧孵读
上 工 业 企 业 的 信 息 化 调 查 显 示 , 市 工 业 企 业 信 我

2024年公司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工作总结(二篇)

2024年公司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工作总结(二篇)

2024年公司信息化工业化“两化”融合工作总结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已经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为一家现代化企业,我们公司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的要求,在公司管理、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两化”融合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现总结如下: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目标信息化工业化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公司高层领导重视并做出明确的工作指导。

我们成立了信息化工业化融合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目标和责任分工,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并通过定期的工作会议进行监督和督办。

同时,鼓励员工参与工作,形成全员参与的工作氛围。

二、优化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信息化工业化融合离不开高效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支撑,我们加大了对服务器、网络设备等硬件设施的投入,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优化了公司内部网络,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信息传递速度。

此外,还实施了信息安全管理,确保信息资产的安全和保密。

三、推进数据共享与协同办公在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过程中,我们重点推进了数据共享与协同办公。

通过建立企业级的ERP系统,实现了各部门之间数据的实时共享和协同办公。

这不仅提高了信息的流动效率,也降低了信息传递中的错误率。

通过协同办公平台,还实现了跨部门的协同合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推动生产制造数字化转型信息化工业化融合的核心是推动生产制造数字化转型。

我们引进了自动化生产线,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生产设备和系统的互联互通。

这样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也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

同时,我们也通过数字化制造的方式,实现了产品追溯和质量控制的全过程管理,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口碑。

五、加强信息安全和数据治理随着信息化工业化融合的推进,信息安全和数据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和监控。

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策略、安全培训、风险评估等,并定期进行演练和检查,确保信息资产的安全和可靠。

两化融合的现状、经验和趋势分析

两化融合的现状、经验和趋势分析

两化融合的现状、经验和趋势分析两化的融合就是信息化和工业化,这两化的融合是走有中国特色工业化的选择,是改变经济构造和经济发展方式的选择,是促进工业化转变的举措。

分析信息化和工业化的状况,结合信息化和工业化的经历,对于两化的融合发展进行盼望,有利于每一个部门都推进两化融合,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一、两化融合的发展现状1.1国外的发展现状从古至今,信息技术在逐步的进步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

很多的国家都已经制定了信息化策划。

例如法国的信息策划、德国的信息策划等。

由于信息化的实施信息技术在各个部门都在广泛的应用,对于这些国家的工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在技术的融合方面,计算机的辅佐技术,计算机的辅佐工程,计算机的辅佐工艺,计算机的集中制造体系,数控技术,现场总结技术,敏捷制造技术等等的技术已经应用的非常的成熟。

并且在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让设计和生产过程的自动技术,数字技术,智能化,可视化。

(2)在商品融合的方面,许多的商品里面都有技术的含量。

例如,在航天的飞行器,汽车,船里面都有电子的仪器;在雪柜,洗衣服的机器,电视等家电产品中,很多的都是使用了电子信息技术,实现了从传统的家电到智能家电的转化;普通的机床通过增加数控系统,就成为了数控机床,价值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

(3)在业务融合的方面,单位里面的规划,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的管理,商业智能,产品数据的管理,财务管理的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等管理软件在工业企业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很大的提高了管理的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

(4)在产业繁衍的方面,发达国家的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促进了发达的ICT产业,推动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

1.2国内的现状共产党,国家对于两化的融合都做出了很多的策划,各个级别的工业和信息化主管的部门都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当前已经有了初步的效果。

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在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促进工业的转型升级上的作用已经逐渐的展现出来了。

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

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

年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年月年月工信部发布《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年)》,提出要“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区域试点。

鼓励各地开展省级试点示范,配合开展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支持行业协会和地方继续开展企业两化深度融合水平测度、企业对标和示范推广工作,引导企业参与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和普及推广。

培育第三方服务机构,提高两化融合服务支撑能力。

”年月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苗圩部长提出要“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提升信息产业支撑能力。

两化融合着力点在于营造良好环境,确立标准标杆,汇聚政策资源,激发企业行业的内在动力。

”两化融合区域发展水平评估是推进两化融合的有力抓手,也是各地摸清两化融合现状、发现问题、把握发展趋势和规律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引导、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年,在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指导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连续两年开展了全国两化融合区域发展水平评估。

评估工作得到了各地的肯定和支持,部分省市还借鉴评估指标体系和工作方法,对本省地市级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开展评估。

年,在前两年评估的基础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开展了第三次两化融合区域发展水平评估。

为确保评估的连贯性和可比性,本次评估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与年基本保持一致,指标体系包括基础环境、工业应用、应用效益三类共项指标,其中项指标数据来自公开统计数据,项指标数据来自抽样调查,企业数据采集量由首次评估的多家扩大到本次的多家。

最后,基于数据校对和指数计算,编写完成《年度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

目录一、综合分析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基础环境分析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城(省)域网出口带宽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固定宽带普及率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固定宽带端口平均速率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移动电话普及率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互联网普及率错误!未指定书签。

重庆各行业现状报告

重庆各行业现状报告

重庆各行业现状报告重庆市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同时也是中国的汽车、化工、电子和冶金等行业的重要基地。

本报告将对重庆市各行业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和概述。

一、重庆汽车行业现状重庆汽车行业是该市的支柱产业之一,以重庆长安汽车有限公司和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为代表。

长安汽车是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其在重庆市拥有多个生产基地,并且在研发与生产新能源汽车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就。

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则是一家多元化发展的汽车企业,其产品涵盖了传统燃油汽车、电动汽车以及混合动力汽车。

重庆汽车行业对于重庆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

二、重庆化工行业现状重庆化工行业在该市的工业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以重庆特钢为代表的冶炼企业和以重庆万华化学为代表的化工企业是该行业的重要代表。

重庆特钢公司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特钢生产企业之一,其产品主要应用于航空、汽车和机械制造等领域。

重庆万华化学是中国一家大型综合性化工企业,业务涵盖了涂料、聚氨酯和涤纶纤维等多个领域。

重庆化工行业的发展为该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

三、重庆电子行业现状重庆电子行业以烽火通信科技集团为代表,是该市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烽火通信是中国领先的通信设备供应商之一,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网络建设和信息化领域。

在重庆市,烽火通信有多个生产基地和研发机构,为该市电子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重庆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为该市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四、重庆冶金行业现状重庆冶金行业以重庆钢铁(集团)公司为代表,在该市的工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重庆钢铁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钢铁生产企业之一,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制造和能源等领域。

重庆冶金行业的发展为该市的城市建设和工业制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结论综上所述,重庆市的各行业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为该市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重庆汽车行业通过长安汽车和力帆汽车的发展,推动了重庆的汽车产业链成熟和完善;重庆化工行业通过重庆特钢和万华化学等企业的壮大,为该市的产业升级注入了活力;重庆电子行业以烽火通信为代表,加速了该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重庆冶金行业通过重庆钢铁公司的努力,为城市建设和工业制造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2024年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学习体会范文

2024年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学习体会范文

2024年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学习体会范文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信息化已经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与此同时, 工业化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也在不断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提升。

两者并行发展, 相互促进, 逐渐演化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

作为一个学生, 我深深感受到了这种融合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下面是我对2024年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学习体会的总结。

首先, 在2024年的现实生活中,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已经深入到了方方面面。

例如, 我所在的学校在教学上充分利用了信息化技术, 通过在线教育平台提供全天候的学习资源, 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或者手机进行学习。

这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便捷度, 让学生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学习需要。

同时, 我们的实验室也引入了工业化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 提高了实验的精准度和效率。

信息化技术和工业化设备的融合应用, 让我们在学习中更加享受到了技术带来的便利和效益。

其次, 在教育领域,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也大大改变了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在过去, 教室里的学习主要是以纸质教材为主, 现在, 随着电子书和数字化课本的普及, 学生们可以通过电子设备来获取教材和学习资源, 使得传统的教育模式得以颠覆。

同时,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也使得教育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

通过智能化的教育平台,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而在实践教学方面, 工业化技术的应用也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

例如, 在物理实验中, 我们可以利用工业化设备进行真实的物理实验, 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原理。

此外, 在产业发展方面,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也促进了产业升级和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诸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兴起, 传统的工业生产模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

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进行优化和智能化, 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两化融合报告

两化融合报告

两化融合报告
近年来,“两化融合”已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为了推进两化融合,在不久前,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的两化融合报告。

该报告结合当前国内制造业和信息化发展现状,提出了两化融合方向和目标。

其中,要求加强企业数字化建设和智能化改造,打造智慧工厂,加速推进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具体包括加强设备和工艺数字化、建设信息化生产管理系统、实现物流与供应链数字化、推广虚拟仿真和数字化双创、打造以数据驱动的智慧制造等。

报告还指出,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技术是推动两化融合的核心和根本。

因此,中国制造业要加强核心技术创新,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重点领域,培育并集聚一批创新型企业。

报告中,还提出了加快两化融合的五项重点任务。

一是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打造安全可靠的“网络工厂”;二是推
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建设高端、智能化、绿色化制造业;三是加速培育工业互联网应用,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协同创新;四是建设数字孪生产品,提供数字化的、高效率的产品设计和制造服务;五是推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助力传统制造业提升效率和品质。

总而言之,进行两化融合,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而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市场的作用,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共同推动两化融合工作的全面展开。

重庆两化融合工作如何更好推进:市经信委组织座谈会,广泛收集意见

重庆两化融合工作如何更好推进:市经信委组织座谈会,广泛收集意见

为 两化 融合 工作 提 出 了很 多好 的意 见 .八 个 试 验 区 中 , 很 重 视 两化 融 合 工作 。 我 个 人认 为 都 但 重 庆 市 两化 融 合 工作 思 路 清 晰 , 略 规 划 完 整 , 战 在 八个 试 验 区 中走 在 了前 列 ,有 很 多 其 他 地 区
两化 融合 ・ 纳潦
重 庆 两 化融 合 工作 如何 更 好 推 进
市经信委组织座谈会 , 广泛收集意见
尹 华 川 ( 庆 市 经 信 委副 主 任 )党 重 :
的十 六 大 提 出 了信 息化 促 进 工 业 化 , 十 业 及 产 品两 化 融 合 、 小 企 业 信 息 化 综 中 合 信 息 服 务 支 持 平 台建 设 与 服 务 工程 、 没 有 一把 手 支持 很 难 实 现 信 息 化 。 重庆 市 9 0号 文 件 就 是 关 于 信 息 化 方面 的 重
了 非常 好 的发 展 氛 围 :机 构 已 经适 合 推
多 探 索 , 同 时 我 们 也 需 要 得 到 一 些 帮
4 6
21 6月 00年
两化 融 合 ・ 纳谏
告 ” 工信 部 应 有规 范 高 度 , 专 项 资 金 支 持 , , 有 上
易 小 献 ( 庆 市 经 信 委 经 济 信 息 化 处 处 重
面 应 明确 两化 融 合 是 一 个 长 期 的 工作 ,工 信 部
长 ) 去 年 曾 提 到 税 收 优 惠 , 免 优 惠 , 没 : 减 但
有 企 业 知 道 , 人 申 报 。同 时 9 没 0号 文 也 一 直
也 应 该 制 定 1 2 五年 计 划 等 。  ̄个
没 有 得 到 很 好 的 贯 彻 , 个 与 宣 传 有 关 。 专 这

重庆市两化融合推进情况

重庆市两化融合推进情况
地 推进 了各 项 上 作 的 开 展 。 ( )注 重 战 略 谋划 , 心 绘 制 工 作蓝 图 一 精
出 台 了 《 庆 市 人 民 政 府 关 于 加 快 推 进 信 息 化 和 工 业 化 融 合 重 的 意 见 》 制 订 了 《 庆 市 国 家 级 信 息 化 和 工 业 化 融 合 试 验 区 建 设 , 重 实 施 方 案 》 明 确 了 指 导 思 想 、 本 原 则 、 作 目标 、 要 仟 务和 保 , 基 工 主 障 措 施 , 定 了 工 作 路 线 , 清 了 推 进 思 路 , 战 略 框 架 上 为 重 庆 划 理 从 市 两 化 融 合 工 作 的 总 体 推 进 描 绘 了 建 设 蓝 图 。 立 了 以 市 长 黄 奇 成 帆 为 组 长 的 两 化 融 合 领 导 小 组 :成 立 了 两 化 融 合 促 进 和 服 务 中 心 , 全 市 专 家 之 力 , 重 庆 市 两 化 融 合 推 进 提 供 技 术 支 持 和 服 举 为
将 两 化 融 合 试 验 区 建 设 大 致 划 分
为 国家 示范 项 日建 设 、 市级 示 范 项 目建 设和区县试点建设三个层次加以推进。

全 面 实 施 。 定 了 衡 量 两化 融合 工作 的 制 标 准 体 系 , 立 了 融 合 指 数 , 一 了 两 建 统 化 融 合 建 设 的要 求 ,规 范 了 工 作 内 容 ,
务保 障 。
( )注重 机 制 运 行 。 速形 成 推 进 合 力 二 快
采 取 政 、 、 、 相 结 合 的 运 行 机 制 , 各 类 政 策 、 术 、 务 产 学 研 将 技 服
等 方 面 的 资 源 进 行 有 效 整 合 , 成 了 推 进 合 力 。 一 是 重 庆 市 两化 融 形

两化融合重庆在前进——工信部来渝调研 重庆受高度评价

两化融合重庆在前进——工信部来渝调研 重庆受高度评价

≮蠢嘲 赫
重 庆 市 为推 进 两 化 融 合 工 作 ,首 先 成 立 了 以 市长 黄奇 帆 为 组 长 的 两 化 融合 领 导小 组 , 出 台 《 庆 市 人 民 政府 关 于加 并 重
快 推 进 信 息化 和 工 业 化 融 合 的意 见 》 《 庆 市 国 家 信 息 化 和 、重
建 立 了评 价 体 系 , 并分 层 示 范 , 系统 推 进 全 面 建 设 两 化 融 合 工 作 ,其 中将 两 化 融 合 试 验 区建 设大 致 划 分 为 国家 示 范 项 目建 设 、 级 示 范项 目建 设 和 区县 试 点 建 设 三 个 层 次 加 以 推进 。 市
到 20 0 9年 重 庆 市 深 化 了 两 化 融 合 指 数 , 工 业 基 础 、 将 工
紧 紧 抓 住 六 个 关 键

个 研 究
合 调硪现场
工信 部来渝调研 重庆 受高度评价
5月 1 日 8 重 庆 市 两化 融合 工 作 推 进 情 况 汇报 会 在 重 庆 市 经信 委 召开。 上 , 会 工信 部 信 息化 推 进 司王 建伟 处 长 听取 了市 经信 委 关 于 两化 融合 工作 推 进 情 况汇 报 , 予 重 庆 两 化 融合 推 进 工作 高度 评 价 。 给
工业 化 融 合 试 验 区 20 、0 0年度 工作 计 划 》 为 两 化 融 合 的 0921 ,
推 进 理 清 了 思 路 ,从 战略 框 架 上 为 重庆 市 的 两 化 融 合 工 作 的
总体 推 进 描 绘 了 建 设 蓝 图 。 同 时 重庆 市 还 为两 化 融 合 的推 进
_


▲ J
.I ,.

单位两化融合工作总结

单位两化融合工作总结

单位两化融合工作总结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单位两化融合工作已经成为了当前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单位两化融合工作,指的是将信息化和工业化相结合,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单位也积极推进了两化融合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此,我将对我们单位的两化融合工作进行总结,以期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启示。

首先,我们单位在两化融合工作中注重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通过引进先进的信息化设备和系统,我们成功地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们单位在两化融合工作中重视了管理模式的创新。

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我们成功地实现了企业管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

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更加便捷,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这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了更加科学的依据,使企业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的变化。

最后,我们单位在两化融合工作中也注重了人才队伍的建设。

我们加大了对员工信息化技能的培训力度,提高了员工的信息化素养。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信息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企业的两化融合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总的来说,我们单位在两化融合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两化融合工作的投入,不断优化信息化设备和系统,创新管理模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生产力的深度融合,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10年增长30倍——重庆齿轮箱厂的两化融合实践

10年增长30倍——重庆齿轮箱厂的两化融合实践

信 息化建 设成 果
1 产品设 计实现 三维造 型 、 . 大规 模模拟装配及干涉检验 、 零部件有限元 分析 、 产品结构分析 、 零部件运动分析 ; 2 .能根 据三维模 型 、 指定要 求生 按 成数控加工代码 , 大大提高数控加工编
程的效率和准确性 ;
施 的目标 、 责任 、 限和 组织管理模式 , 权 共同推进整个 系统 的实施工作 。
区具 两 化 融 合 会 ・ 例 案
1年 增 长 3 0 ຫໍສະໝຸດ 倍 — —重 庆 齿轮 箱 厂 的 两化 融合 实践
重 庆齿 轮 箱厂 ( 简称 重 齿 ) 总部 位于 江 津 区 , 国有 全 资企 业 , 司现 有职 是 公 工 20 5 0余 人。 公司是 齿 轮箱 、 轴 节、 联 减振 器 、 摩擦 片 、 滑 设备 、 润 风力 发 电成套 设 备、 速机 及 备件 、 减 汽车 齿 轮及 配件 的专业 生 产厂 家 , 长 生产 硬 齿 面 大 中型 专
的终端触摸 屏读 取部分 工艺文件 和图 纸 , 甩工程有了突破性进展。 两
集成运用 , 实现从 基础管理数 据采集到
2 2
21年8 00 月
具 两 化 融合 会 ・ 例 案
重齿 信息 化建设 具体 内容
目标 : 降低成 本、 工作并行 、 提高效
率、 保证质量 、 更改及 时、 知识保护 ①应用 C AD、 AE P M 、 RP C 、 D E 技 术建立产品设计平台。 帮助设计 部门推 行 参数化设计 、 不断扩大技术 资源 的共
3 管理信息化 ) ① 实施 了 CC RP 包含九个子 系 E , 统: 技术 B OM、 财务、 物资 、 销售 、 设备、 质量、 生产 、 人事 。 系统已实现 了整体运 行 , 务 、 资、 售 、 术 已完全实现 财 物 销 技 了预期 目标 , 生产计划体 系的数字化应

两化融合进展情况汇报

两化融合进展情况汇报

两化融合进展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两化融合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面我将就我国两化融合的进展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国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不断涌现,为传统制造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推动着制造业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转变。

其次,我国在推动“互联网+”行动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

各行各业纷纷探索“互联网+”的发展路径,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促进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同时,“互联网+”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推动了消费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

再次,我国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重塑着传统产业和商业模式,推动着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

同时,数字经济也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就业创造了新的机会,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生活服务。

最后,我国在推动两化融合发展方面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任务依然繁重,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二是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技术人才培养;三是信息安全和数据隐私保护问题亟待加强,需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

总的来看,我国两化融合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我们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推动两化融合迈上新的台阶,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能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共同推动两化融合取得更大成就。

两化融合情况汇报

两化融合情况汇报

两化融合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两化融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行各业都在不断探索和实践。

作为一名百度文库文档创作者,我将就两化融合的情况进行汇报,以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领域的发展动态。

首先,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来看,我国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推进两化融合。

制造业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生产流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也为传统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在服务业领域,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为传统服务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

其次,从企业融合的角度来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两化融合的发展。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

同时,企业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通过互联网平台拓展销售渠道,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发展,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再次,从政府融合的角度来看,政府在推进两化融合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府加大对信息化技术的支持力度,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力度。

同时,政府也在推动数字政府建设,加强信息化技术在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最后,从个人融合的角度来看,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个人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人们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可以方便地获取各种信息和服务,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

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个人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工作机会,促进了个人能力的提升和职业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两化融合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两化融合的支持力度,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两化融合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希望通过本次汇报,能够更好地促进两化融合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情况报告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尹华川
近年来,我市通过推进龚新华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提高了工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水平,推动工业经济上规模、上水平、上质量、上效益,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一、主要工作和成绩
自2009年工信部批准重庆作为首批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以来,我市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两化”融合发展战略,基本形成了以“集约、互动、耦合、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后发地区”“两化”融合新模式,“两化”融合实验区建设快速推进。

(一)实施了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工程。

通过实施工业装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与提升应用示范,企业管理、设计、制造智能化提升应用示范,智能产品产业化和智能工业技术服务体系培育三大工程,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6+1”支柱产业的广泛深入应用,与2007年相比,规模工业新产品设计效率提高14.8%,新产品贡献率提高12.2%,开发和制造成本降低6.9%,管理效率提高15.4%,管理成本节约9.9%,产品质量提高8.9%,生产效率提高10.3%,生产能力提高10.4%。

(二)构建起较完善的服务支撑体系。

成立重庆市两化融合促进和服务中心,为10多个区县和200多个大中型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规划设计,完成了100多个企业“两化”融合项目的指导实施,开展了5万多人时的“两化”融合人才培训;该中心自主研发的“多功能
生产过程信息化系统(eMES)”,在50多家企业示范应用。

加强企业“两化”融合组织执行机制建设,成立全国第一家官方注册的首席信息官(CIO)协会,会员企业600余家、CIO会员2000余人。

该协会组织承办“两化”融合线下培训、交流等活动30场次,利用协会网站在线培训120场次,累计5000余人。

建设了物流信息化、物联网、电子商务、信息技术节能减排4个两化融合技术应用分中心,带动了两化融合服务业的发展。

(三)形成详实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

开创性地提出“两化”融合指数,设置规模性、多样性、聚散性、耦合性、创新性、敏捷性、开放性、效益性、生态性等9大方面18个指标,形成以“融合指数”为核心的评价体系。

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与实践,依据“科学、实用、可操作”的原则,形成包括战略层面融合度、基础层面融合度、应用层面融合度和效益层面4个层面15个二级指标和51个三级指标的更详实具体的“两化”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今年,工信部将我市作为首批国家“两化”融合区域评估试点省市,在专家指导、资金安排等方面向我市倾斜。

(四)提升了我市工业产品研发设计创新能力。

信息化要素与产品设计等工业环节的有机结合和系统集成,可以突破工业技术基础薄弱,装备水平差,产品档次低,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小等瓶颈,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例如,长安汽车通过建立以三位数字化设计和全球化的产品同步和协同设计,与意大利等海外设计中心进行产品24小时不间断的联合开发,2011年长安公司新产品的贡献率达到了80%,
自助开发产品产量占到了总量的60%左右,对全国第三大汽车生产基地建设和“千亿长安”打造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提升了高端产品制造能力。

制造企业的数字化、信息化改造,能够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作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全面提升中高档产品的制造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

比如南方英特空调公司应用以生产过程透明、高效和可控为核心的生产制造过程信息化系统,并实现与管理信息系统的无缝集成运行,企业单位制造费用下降了7%,准时交付率达到100%,人均年产值由91万元上升到157万元;同时还为企业融入全球供应链提供强力支撑,获得了福特、沃尔沃、马自达等国际知名汽车品牌的大量订单。

又如,重庆机床集团以信息技术融入传统机床产品为突破口,研制的高档数控滚齿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使企业成为了世界上滚齿机销量最大的制造商,并实现了国产高档数控齿轮机床的首次出口,成为中国机床制造业的标杆和典范。

(六)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船体、汇总、识别、跟踪和查询,能够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比如,我市通过开发和应用摩托车行业第三方物流供应链服务平台,有效提升了嘉陵、隆鑫、建设、力帆等摩托车整机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带动了上千家配套企业的新秀啊建设,隆鑫等整机企业目标任务完成率提升到99%,差缺件率降低至1%,产业链上的物流总成本降低1%以上,提高了整个摩托车行业的竞争能力。

(七)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管理信息技术或信息系统可以提
供企业需要的信息,来实现对组织机构的有效管理,它是企业提升效率、提高效益和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如,隆鑫工业运用以ERP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集团从研发、生产、销售到服务,以及供应商、整机企业、经销商和服务商的产业链纵向和横向的集成运行,生产计划准时率提高了50%,订单准时交付率提升到95%,管理成本降低了10%,有力支撑了隆鑫的顺利上市。

二、存在的不足和差距
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两化融合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不少亟需解决的困难、矛盾和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认识不足。

我市尚有不少部门、企业对“两化”融合内涵和重要性的认识与国家要求有较大差距,特别是中小企业,认识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存在误区。

例如,有的将“两化”融合等同于管理信息化和信息技术开发,有的甚至对“两化”融合的概念还相当陌生,有的企业认为自己规模小,未达到信息化需求。

2、人才匮乏。

“两化”融合建设具有技术、管理、经营、政策等方面的专业要求,需要大量的信息化复合型人才。

我市地处西部,受地域和收入水平的制约,不仅难以有效吸引外地人才,本地人才也是大量流向东部沿海地区,导致“两化”融合人才奇缺。

我市工业企业专职从事信息技术工作的职工占企业总人数的平均比例我 1.2%,信息化应用人员占企业总人数的平均比例为7.2%。

3、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性和协同性亟需加强。

“两化”融合深度融合的重要体现,是信息系统的高度集成应用。

我市75%以上的企业
缺乏“两化”融合整体规划;虽然有24%的工业企业有单独的信息化总体规划,但各个系统间的信息难以集成和共享,形成大量信息孤岛。

真正实现从设计、管理到制造过程的信息集成运行、进入企业信息化高级阶段的企业只有2%,处于部分系统集成应用阶段的占17%,处于单元系统应用阶段或没有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占81%。

4、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营机制亟需完善。

由于服务和运营模式、信息资源共享与接入机制、标准规范、安全控制、平台个性化支持和服务能力等技术、机制和模式方面的不足,制约了现有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深入应用及推广,成为推进亟融合的一个瓶颈。

5、信息化与企业自主创新、生产制造、产业链协作等核心业务环节融合程度亟需提升。

我市许多指标虽然已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但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目前规模工业企业设计信息化应用率74.4%,低于全国3个百分点,低于沿海0个百分点;制造过程信息化应用率28.2%,低于全国5个百分点,低于沿海24个百分点;装备数字化率28.1%,低于全国6个百分点,低于严寒30个百分点,主导产业供应链信息化率48.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低于沿海22个百分点。

三、下一步工作推进思路
——加快信息技术在企业主要业务环节的深度融合应用,显著提升工业企业运行的智能化程度。

规模以上企业两化融合水平逐级提升,处于集成提升机段以上的企业达到85%,涌现出一批创新能力强、应用效果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企业。

中小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展
研发、管理和生产控制的比例达到60%,应用电子商务开展采购、销售等业务的比例达到55%。

——以国家物联网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权力推进物联网研发应用,构建物联网硬件产品研发与制造、物联网软件开发集成与服务、物联网平台运营服务、物联网中介服务等产业集群,在物联网城市、智能工业、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智能农业、智能医疗、环境监测等八大领域建设一批应用示范工程,将重庆市打造成为国家物联网技术应用高地和产业示范基地。

——以建设“立足重庆,面向西部,辐射全国,联动国际”的西部物流信息服务中心为目标,搭建一批物流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一批物流信息中介与服务企业,打造物流信息服务产业链,催生新兴产业,促进重庆市物流信息化快速发展。

——以建设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为契机,按照政府推动与企业主导相结合、营造环境与推广应用相结合、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思路,打造一批全国一流、面向行业企业的门户网站和电子商务平台,促进重庆市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电子商务(B2B)交易额突破8000亿元。

——引进和研发一批支持企业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追溯的电子信息技术和软硬件产品,形成一批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信息追溯应用示范工程。

——重庆市工业云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取得进展,为重庆市量大面广的工业企业提供工业创意、工业设计、移动决策、精益生产、产品
检测、电子商务、工业物流、产品追溯等运创新服务,有力促进重庆工业企业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显著提升工业企业研发创新能力、敬意管控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

——以数字化、融兴华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在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得到快速应用,重点行业装备数控化率达到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