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梳理沪教版

合集下载

沪教版本七上地理学习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docx

沪教版本七上地理学习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docx

沪教版本七上地理学习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docxWORD格式七年级第一学期地理知识点复习(沪教版)一、我国幅员辽阔,地理位置优越1)我国领土最南端和最北端约跨纬度49 度,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南部小部分陆地位于热带。

2)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东临太平洋。

3)我国四大近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其中渤海是我国内海,纬度最低的是南海。

4)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的台湾岛。

除此之外还有云南,广西,广东省。

5)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规律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6)当乌苏里江上洒满阳光的时候,帕米尔高原仍是满天星斗,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跨经度大7)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四季分明,寒暑适中,适宜农业生产,为多种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是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省级行政区1)10 个人口大省中,被人口地理界线穿过的是四川省,其余均位于人口地理界限的东部。

人口密度最大的是江苏省,其中人口密度约为766.7 人/ 平方千米。

人口大省为广东,山东,河南,江苏,四川,河北,湖南,安徽,湖北等。

※:人口密度 =人口总数÷面积2)参照书P9 页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表格3)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其行政中心是乌鲁木齐。

5)黄河入海口所在的省级行政单位是山东省,其行政中心是济南。

注入渤海。

16006)我国少数民族中壮族集中分布的省级行政单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

壮族人口数量万,是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7)我国人口地理界线:北起黑龙江省的黑河,南至云南省的腾冲。

这条线的东南半壁是我国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

黑----- 腾冲,又称“胡焕庸线”。

河8)海南省是我国最南端的省级行政区,北隔琼州海峡与广东省的雷州半岛相望,海南省的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这里的农作物一年三熟。

9)1997.7.1 ——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最新沪教版初中地理1-4册知识点大全

最新沪教版初中地理1-4册知识点大全

初中地理1-4册知识点大全七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一、平面上的八个方向: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⑴、方向①、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②、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

图上距离⑵、比例尺:①比例尺= ————实地距离②、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1/1000或1:1000;文字式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线段式0 1 2 3③、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⑶、图例和注记:让学生识记一些常用的图例(见世界地理(上册)P 10 面上的表格)。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

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二、地球仪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的纬度⑴、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③、自成一个圆。

⑵、纬度: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

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

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

纬度最大值90°。

②、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沪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全复习

沪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全复习

沪教版初中地理知识点全复习
1. 大地的形状与运动
-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2. 地球的层次结构和板块构造
- 地球的内部结构
- 地壳板块的构造和运动
3. 自然地理要素
- 地球的大气圈
- 地球的水圈
- 地球的岩石圈
- 地球的生物圈
4. 气候与气象
- 大气的组成和性质
- 气象要素和气象要素的测量
- 气候带和气候类型
5. 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 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6.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 中国的自然地理区划
- 中国的气候和气象特点
- 中国的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
7. 世界的自然地理环境
- 世界的大陆和海洋分布
- 世界的气候和气候特点
- 世界的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
8. 地理信息技术与地理研究方法-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 地理研究方法和实地考察
9. 经济地理
- 农业地理
- 工业地理
- 交通运输地理
- 旅游地理
10. 城市地理
-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 城市的功能和结构
- 城市规划和城市化问题
以上是沪教版初中地理的知识点全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上海版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上海版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上海版地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研究的是地球的各种现象和规律。

在我们的学习中,地理知识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特别是对于生活在上海的孩子们来说,学习本地的地理知识,更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七年级的地理知识点上海版。

1. 上海的地理位置上海是中国的一座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

经度121°29′- 122°05′、纬度30°40′-31°53′之间,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与浙江、江苏两省接壤。

2. 上海的地形地貌上海所处的地区地形比较平坦,大部分是江河平原,地势低平。

上海的海拔高度平均仅为4米左右,因此非常容易发生淹涝等自然灾害。

3. 上海的气候特点上海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夏天炎热潮湿,冬天寒冷干燥,中秋期间的台风天气也时常会影响上海的天气情况。

4. 上海的人文地理上海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城市,被誉为“东方之珠”。

在上海,可以欣赏到悠久历史的名胜古迹,如豫园、城隍庙等。

还可以到不同特色的博物馆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

5. 上海的交通上海是一个交通枢纽城市。

无论是地铁、公交、自驾、还是出租车,都非常方便快捷。

同时,上海的交通条件也越来越先进,例如上海的磁浮列车已经成为世界科技的代表之一。

6. 上海的产业特点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城市,产业多元化,有着很强的工业、商贸和金融业发展。

尤其是在高科技、金融领域上,已经成为国际上的重要城市。

7. 上海的生态环境上海是一座绿色城市,目前拥有众多公园、广场。

如静安公园、世纪公园、龙华绿地等。

同时,上海还注重发展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总的来说,学习地理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而学习本地地理知识更是与我们的生活也更加贴近。

希望同学们可以在学习中深入了解上海这座城市的地理文化和各方面的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沪教版七年级上复习提纲(梳理笔记)绝对推荐!!!

沪教版七年级上复习提纲(梳理笔记)绝对推荐!!!

中国地理上册知识梳理笔记第一单元1、我国绝大部分领土位于北温带,南部有一小部分领土位于热带,我国地处亚洲的东部,东临太平洋,是海陆兼备的国家。

2、北至点: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53°N)东至点: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135°E)西至点:新疆帕米尔高原。

(73°E)南至点:南海的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4°N)3、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4、我国现行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

5、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东密西疏——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黑河—腾冲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界线。

6、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第二单元1、东西走向山脉:天山山脉、阴山;昆仑山脉、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2、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有“聚宝盆”之称。

石油、盐矿、金属矿藏。

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盆地,内有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石油天然气。

准噶尔盆地:第二大盆地。

石油。

四川盆地:“天府之国”。

石油、煤、天然气。

3、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第三单元1、我国年均温特点:东部地区受纬度位置影响,自南向北气温降低;西部地区受地形影响,气温因地势增高而降低。

2、我国冬季气温特点:南北温差大;夏季气温特点:夏季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等部分地区外。

3、我国年降水量地区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时间分布规律:夏季多,冬季少;4、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5、气象灾害灾害天气时间源地灾害寒潮秋末至初春西伯利亚、蒙古严寒、霜冻、大风台风夏秋热带太平洋洋面狂风、巨浪、暴雨第四单元1、北冰洋流域:额尔齐斯河印度洋流域:雅鲁藏布江、怒江;其他外流河都直接或间接注入太平洋。

2、塔里木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靠天山、昆仑山的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沪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地理图册笔记

沪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地理图册笔记

7年级第一学期笔记P8-9我国地形的特征: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东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以黑土著称;华北平原:是典型的冲积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有“水乡”之称,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海拔最高的高原,远看是山、近看成川因为青藏高原上的相对高度不大,所以高原上的山看起来并不十分高大。

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交通不便;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沟壑纵横、黄土广布;内蒙古高原:地表开阔平坦、草场面积广大;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

P10 我国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P12 中国年平均气温分布特点:•东部:受纬度位置的影响,自南而北,气温随纬度的增高而降低;•西部:受地势高低的影响,气温因地势增高而降低。

P12 中国一月平均气温特点: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平均气温随纬度的增高,自南向北,逐渐降低。

1月 0°C 等温线的东段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中国七月平均气温特点:我国夏季全国普遍高温P13 温度带划分的主要指标:活动积温P14我国年降水量在时间变化上的特点是: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我国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P16我国的气候特点: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我国气候的优点:1.夏季雨热同期—使农作物在生长季节里,得到充足的水分和热量;2.夏季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气温偏高,北方也能种植一些喜温的农作物;3.气候复杂多样,使世界上绝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生长,有利于发展多种多样的农业生产,开展多种经营。

夏季风:来自低纬度海洋的偏南风,温暖湿润。

冬季风:来自高纬度大陆的偏北风,寒冷干燥。

季风区是受夏季风的影响明显,降水丰富且集中在夏季。

非季风区夏季风很难到达。

降水稀少,全年较干旱。

P17寒潮:来自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会带来降温、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寒潮的强度自北向南减弱。

寒潮出现在秋末、冬春季节。

上海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汇总-七年级第一学期

上海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汇总-七年级第一学期

地理知识点汇总七年级第一学期祖国篇第一章疆域与人口1.1疆域与行政区划:1、海路位置:我国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2,纬度位置:位于北半球,东半球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有一小部分位于热带2、辽阔的国土:我国的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中国“四至”点:最东—XX与乌苏里江的相交处。

最南—南海的曾母暗沙。

最西—XX的帕米尔高原。

最北—XX漠河以北的XX主航道中心线(图1)四大近海:以北向南:渤海(我国的内海),黄海,东海(我国最大的渔场XX 渔场),南海(又称南中国海,中国近海中面积最大的海域,我国内海)陆上国界长达2万多千米,陆上邻国有14个。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万千米,主要岛屿是XX岛、XX岛、XX群岛和南海诸岛。

三大岛屿:XX岛,XX岛,崇明岛。

3、我国现行行政区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三级。

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首都,1997年7月1日XX(英国)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葡萄牙)回归我国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及行政中心省级名称省级简称行政中心省级名称省级简称行政中心市京XX市津XXXX省冀XXXX省晋XXXX自治区蒙呼和浩特XX省辽XXXX省吉XXXX省黑XXXX市沪XXXX省苏XXXX省浙XXXX省皖XXXX省闽XXXX省赣XXXX省鲁XXXX省豫XXXX省鄂XXXX省湘XXXX省粤XXXX壮族自治区桂XXXX省琼XXXX市渝XXXX省川XXXX省贵XXXX省云XXXX自治区藏XXXX省XX安XX省甘XXXX省青XXXX回族自治区宁XXXX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XX特别行政区港XX 澳门特别行政区澳澳门XX省台台北省级行政单位名称:两湖两广两河山, 四江云贵福XX,辽川青藏陕甘宁, 蒙新琼渝北上天,XX澳门和XX, 祖国统一盼团圆。

1.2人口与民族1、我国总人口为1.3亿,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力资源丰富。

沪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知识点

沪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知识点

沪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知识点
本文档旨在总结沪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的重要知识点,以帮助学
生和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1.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的各种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 地理学分为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两大分支。

2. 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 地理学使用观察、实地调查、实验等方法来研究地球。

- 通过地图制作、图表分析等方式来表达地理信息。

3.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 地球是一个略扁球形的天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构成。

- 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由岩石和土壤构成。

4.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形成了昼夜的变化。

-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365天左右,形成了四季的变化。

5. 地球的气候和气象
- 气候是指长期时间内某地的气候状况,包括气温、降水、气
压等方面。

- 气象是一天之内大气的瞬时状态,包括天气、温度、风力等。

6. 地球的水资源
- 地球表面主要由海洋和陆地构成,海洋占地球表面的约70%。

- 水资源是指地球上的水的所有形式,包括海水、湖泊、河流、地下水等。

7. 地球的自然灾害
- 地震、火山喷发、洪水等都是地球上的自然灾害。

- 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和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这些是沪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希望能对学生
和教师们的研究和教学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梳理沪教版
【本节导读】此文是为您整理的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梳理沪教版,仅供大家参考。

1、九大行星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冥王绕外边;
唯有地球生物现,温气液水是由缘①。

①温,适宜的温度。

气,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2、地球特点
赤道略略鼓,两极稍稍扁。

自西向东转,时间始变迁。

南北为纬线,相对成等圈。

东西为经线,独成平行圈;
赤道为最长,两极化为点。

3、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
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
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
四季温带显,南北相反出。

4、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地球自转,昼夜更换。

绕日公转,四季出现。

自转一日,公转一年。

自西向东,方向不变。

5、地球五带
地球有五带,全靠四线分; 回归间热带,极圈分寒温; 寒温各有二,五带温不均①。

①温,指温度。

6、地图辨方向
地图方向辨,摆正放眼前; 上北下为南,左西右东边。

标图易分辨,经纬网较难; 纬线指南北,东西经线圈。

极地投影图,定向较特殊:对于北半球,心北四周南;
北纬圈东西,自转反时走。

对于南半球,心南北四周;
南纬圈东西,自转顺时走。

7、大洲和大洋
地球表面积,总共五亿一;
水陆百分比,海洋占七一。

陆地六大块,含岛分七洲;
亚非南北美,南极大洋欧。

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广;
大西“S”样,印度北冰洋。

板块构造学,六块来拼合;
块内较稳定,交界地震多。

8、大洋和大洲的位置
洋以洲为界,洲以洋分野。

太平洋为四洋首,位于亚澳两美间。

大西洋西南北美,东岸临界欧与非。

印度洋临亚非澳,南部三洋水相连。

北冰洋面为最小,亚欧北美三洲环。

9、七大洲分界和位置
地表十分陆占三,亚欧非洋两美南①。

亚欧两洲本一体,乌拉高加分两边②;
亚非原本相结连,苏伊运河来割断③;
亚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峡在中间;
中美南北来牵线,巴拿运河又阻拦④;
数大洋洲面积小,似断不断亚下边。

亚欧非洋东半球,南北美占西半边,
唯有南极搞独立,冰层覆盖称高原。

①洋,大洋洲。

两美,南美洲和北美洲。

南,南极洲。

②乌拉,乌拉尔山脉和乌拉尔河。

高加,高加索山脉。

③苏伊运河,苏伊士运河。

④巴拿运河,巴拿马运河。

10、七大洲地形
(1)亚洲
亚洲地形杂,中高四周洼。

冲积平原广,山地高原大。

江河放射流,水资源可夸。

(2)欧洲
半岛缘海多,形体分节肢;
山地居南北,中部平原低;
地形平原主,海拔倒第一。

(3)北美洲
东部高原联山地,西部山地接高原。

东西相间高大陆,世称湖海在其间。

(4)南美洲
安第斯山雄踞西,东部平原高原区。

地形多为世界最,高原平原列首位。

西部山脉为最长,亚马逊河流域广。

热带雨林居世首,草原要数潘帕斯。

(5)非洲
平均海拔六百米,号称大陆高原洲,东部高原连一体,西部沙漠平原有。

(6)大洋洲
面积小,分两区,
一大陆,二岛屿。

大陆东西高,中部是盆地。

(7)南极洲
四周环三洋,多年冰雪积; 超过二千米,海拔数第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